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经济理论范文

农业经济理论全文(5篇)

农业经济理论

第1篇:农业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低碳农业;低碳经济;实现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愈演愈烈,世界各国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低碳经济的迫切发展需求下也要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低碳农业经济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应用构想,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农业内部发展规律的要求。对此,必须注重低碳农业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大力推动低碳农业经济建设,以此响应我国的低碳发展政策。

1低碳农业经济理论

1.1低碳农业内涵

低碳农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形势,低碳农业强调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小范围内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低碳环境,从而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是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首先,低碳农业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新农业发展形态,三者在农业健康发展的历程中缺一不可。在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中,部分学者认为低碳农业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碳排放的多少判定是否属于低碳农业,这种判定方式是不正确的。因为低碳农业是一种全新、健康的农业发展形式,低碳不单指碳排放量减少,而是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碳排放。因此,在发展低碳农业的历程中,要科学认识低碳农业,切忌为了发展低碳农业而降低农业经济收益。其次,发展低碳农业要确保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低碳农产品不是特指某类农产品,而是在农产品生产、运输、材料采集等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再次,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碳排放量大的生产环节进行优化,将降低碳排放的生产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链中。例如在农业生产线上,通常使用生物技术处理化肥和农药,减少其在农业生产中排放的碳,在源头降低碳排放量[1]。

1.2低碳农业的发展特征分析

低碳农业与绿色农业、环保农业息息相关,是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农业化建设。就低碳农业的发展特征而言,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低碳农业具有全球性、外部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低碳农业的发展建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建设也具有全球性特征;发展低碳农业旨在加强全球环境保护,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成果也必然会与外部其他国家共享,这个过程彰显低碳农业的外部性特征;低碳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使其技术得以持续应用,这一点体现为发展的长期性。第二,低碳农业具有综合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特征。与传统的小农业相比,低碳农业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不仅包括农业种植,还包括湿地、草地与海洋产业,低碳农业是一项具有综合化特征的产业。低碳农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其生产结构包括农产品生产、供销和垃圾处理等多个环节,因而低碳农业具有产业化特征。低碳农业的生产发展与新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相挂钩,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低碳农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助力,促进低碳农业高效推进,低碳农业的创新发展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否则低碳发展模式无从谈起,因此低碳农业具有现代化特征[2]。

1.3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演愈烈,发展低碳经济的构想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考量的问题,否则将会对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对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农业发展必然要经历低碳低效益到高碳低效益,再从高碳低效益到低碳高效益的发展过程,而低碳农业便是人类农业发展中低碳高效益的阶段,这一发展形式的全面实施不仅有利于人类农业经济良好发展,同时也是对自然环境恶化的一种补救方式。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低碳农业的发展对应对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人们深思。应将气候变化视作目前最大的敌人,各个国家齐心协力发展低碳农业,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作为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与整个华夏民族共存,不管是出于保护世界环境的责任,还是促进整个华夏农业文明的发展,都应担当起发展低碳农业的重任[3]。

2低碳农业经济的实现模式

2.1制定低碳发展目标,强化产业链互动性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目标,不断加强产业链的互动发展。所谓产业链互动发展,实际上是将低碳农业中的生产、供给和销售等多个环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注重加强低碳发展,即农产品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都不能出现过高的碳排放量。低碳农业经济的实现模式需要明确低碳发展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确保生产源头低碳化。在农业生产加工环节,需要对生产技术进行创新和调整,通过低碳技术的介入,让农产品的生产源头呈现出低碳化的特点,如利用绿色农业技术减少使用碳排放数量高的化肥与农药。第二,生产过程确保低碳高效。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低碳农业技术,在生产中降低农业生产污染,提升农业肥料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固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第三,农产品的运输和供销环节低碳发展。运输与供销是低碳农业经济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运输和供销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而运输与供销环节可降低碳排放的手段较多,如避免过度包装,采用低碳运输技术等均可以有效实现低碳目标。第四,垃圾肥料的低碳处理。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废弃垃圾,对农业生产垃圾的低碳处理也是低碳农业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研发低碳垃圾废物的回收处理技术十分必要。目前,在低碳农业的垃圾处理工作中,开发秸秆饲料是典型的低碳肥料处理手段之一,不仅降低了肥料处理的碳排放量,同时又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4]。

2.2发展碳汇农业模式,提升低碳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发展的全过程会产生大量碳,若不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农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科学发展农业能起到良好的抑碳作用,如发展林业、草地和海洋经济,均能降低碳排放,实现环保发展。基于此,我国在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碳汇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通过发展碳汇农业,全面降低农业碳排放,提升低碳农业的发展质量,并以此提升低碳农业经济。例如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方式增加碳汇发展模式的价值,不断恢复森林的生态环保功能,减少农业生产发展中形成的大量碳污染。首先,做好低碳森林规划建设。在碳汇模式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酌情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即发展碳汇模式的同时建立起完整且系统化的长期低碳发展项目,如结合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促进森林碳汇成效最大化。其次,发展森林旅游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发展森林旅游不仅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可谓最佳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5]。

2.3发展立体农业模式,促进动植物和谐共生

发展立体农业模式实际上是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系统。在自然环境系统中,人类的干预逐渐减少,动植物相互制约和发展,从而构建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的覆盖范围较为广泛,除了种植业外,还有林业、养殖业和渔业等。在立体农业模式下,其发展过程实现了生态圈的重建,人类参与的碳排放工程建设减少,有效提升了低碳农业的健康系数。例如在水稻种植区域内养殖鱼、鸭,鱼、鸭为水稻除虫,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既降低了碳排放,又提升了农业产品的质量。总而言之,在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中,发展立体农业模式是促进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最佳模式,值得现代低碳农业充分重视与应用。

3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力争打造一条合适的低碳道路。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推进,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良好发展,进一步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志国.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策略探究[J].商讯,2021(11):135-136.

[2]于林可.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4):187-188.

[3]田洪成.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0):227.

[4]李皎.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实现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2016(17):111.

第2篇:农业经济理论范文

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是通过对近期国外农业经济学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现代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分析其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势,并说明应当如何科学借鉴,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和农业经济发展。本文试图按照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现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

2关于农业生产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农业生产函数研究,主要运用由生产函数、贸易函数、需求函数构成的系统模型分析现代农业经济的基础。有学者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农业生产函数,如使用Rwtlan函数对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业机械的弹性随时间不断提高,化肥的弹性呈下降趋势,教育对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效应(MansandFrancis,2003)。学者们重视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的趋势是采用自愿的、分散的、市场化的方式将土地从大型农场转移到小农场,可以提高贫困者的需求曲线和大农场的供给曲线,即将土地从富人转移到贫困者手中(DeinigerandOlinto,2000)。大型种植园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RobertandAn-drew,2010)。比种植园更有效率的方法是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政府应及时提供上述政策支持,内容应涉及利率、土地税,提供教育、研发和技术普及投入等(Hayami,2002)。1952—1978年,中国的目标是满足工业和城市部门的发展需要,政府采用土地集中和大面积耕种的方式,各种生产要素向大生产单位集中,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投入要素由国家统一提供。这种方式对农民的生产激励很小,农业生产率低下(ShenggenandJoanna,2010)。

3关于农业生产要素研究的新进展

在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影响、农业人力资源投资、农业生产与农业要素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有学者对择业选择、劳动合同与政策影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说明了农业劳动力就业选择、劳动合同和劳动力组织问题特点(JamesSangHyop,2007)。在假设有效率的情形下,相关的劳动市场研究涉及了农户决策与生产组织问题(Yang,2003)。计件工资可以用于可观测、工作效果可计量的工作,如运输农产品等。但对于不明显的工作,如施洒化肥等,一般不会采用计件工资。对易于监控的工作,则可以采用固定工资合同,对不易监控的工作,则倾向于使用计件工资合同(NewmanandJarvis,2000)。在新“二元论”中,一般基于大型农场雇佣劳动力生产的无效率而效率较低,需要采用政策进行调整(Deininger,2003)。当前的研究应关注如何使家庭耕作向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耕作方式转变。需要建立超越空间、时间的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产业链(Reardon,2005)。当农业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时,农业收入决定了教育投资;当接受教育的农业工人在非农部门找到工作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提高(HayamiandGodo,2005)。有学者给出了由农业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引发的可观测的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借助于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经验数据,给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数据,讨论了健康、营养、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总结了教育对农业产出贡献率(Wallace,2002)。技术进步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对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学者(Johnson,2000)研究了由初始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引发的长期经济增长问题。Smih和Haddad(2000)利用跨时间、跨国界数据研究了改善儿童营养的投资决策问题,认为决策的50%决定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25%决定于粮食的供给水平,20%决定于饮水和卫生条件。在关于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变化影响、农业技术研发投资收益等方面,认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水平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学者研究了机械采用模式和作用,以及农业机械化政策问题(Prabhu,2007)。农业研发可以直接提高小型农场和农业家庭产量,从而提高食物的自我消费量和市场交易量,可以从农业之外的其它部门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可以改善农民的市场决策能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也有学者认为,缓解贫困和收入均等化是不同的概念,农业研发不能同时解决这两类问题(Hossain,2007)。增产技术与土地节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土地节约型技术可能会带来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下降、生态多样化丧失等问题,这种技术仅适用于贫困问题严重和人口密集地区。产量增长型技术有助于保持森林和植被,但也会因化肥、农药使用过度带来新的环境问题(Ha-zellandWood,2008)。证实了技术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重要作用(AntonioandRobert,2010)。绿色革命改变了南亚国家的经济状态,也改变了农业研发的目标和实施,即由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转变为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农业经济体制创新为目标(AsianDevelopmentBank,2000)。信息传递同样具有价值,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从朋友、邻居,从农业投入要素供给企业,从媒体、政府获取信息等。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信息密集型产业,如何提供信息来满足需求,取决于市场和制度环境(Gautan,2000)。扩散对农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扩散投资的回报率为58%、研发的回报率为49%,研发与扩散投资的回报率为36%(Alsto,2000)。研发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推动农业部门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非农部门的增长,研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引擎(RobertandDoug-las,2007)。

4关于农业经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政策对价格、产出,以及纳税人、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作用的研究,涉及单一政策工具的使用,分析了系列农业经济政策间的福利转移和转移效率问题,涉及供给条件、要素供给弹性、要素成本分担和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等。多数研究仅涉及对农产品价格、农业投入要素市场有直接作用的农业政策问题的研究(AlstonandJames,2002)。对于多数国家,GATT谈判后,农产品贸易政策方面仍然留下了许多问题,存在很多无效率的贸易条款。多哈会谈、WTO谈判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部分修正,特别是在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下一轮的WTO谈判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DanielA.Sumnerr,2002)。各种因素引发的“市场失灵”都会作用于农业。农业的外部性表现在土地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流失;灌溉系统对自然水系的破坏;平流层臭氧的增加;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等。由于农业生产存在风险,农业政策需要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设计风险分担政策。农业保险市场也存在信息的不对称问题,采用风险分担合同则可以激励农民降低风险的努力(Chambers,2002)。不完全竞争可能引发农业生产中的低效率行为,使农业产量下降。如会出现高定价(产出)、低定价(投入)和过度投资现象(SextonandLavoie,2001)。为达到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政府需要对现有生产状态进行精确统计,为了提高信用市场的效率,政府需要面对信息不完全和“隐匿信息”的问题(Robbrt,2002)。

5关于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

在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面,根据Ravallion(2007)的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0—75%。农业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产业,主要出口产品是农产品,农业产值占GDP的15—30%左右,农业生产率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影响经济增长(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9)。有学者借助跨国界的时间序列分析寻找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有相关性,但相关关系不确定。在开放食物进口的条件下认为,资源向工业部门的流动可以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这一观点被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采用(Temple,2005;Voll-rath,2009)。有学者(Irz,2002)分析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与贫困缓解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对缓解贫困比其他部门生产率提高更加有效;有学者(GardnerandTsakok,2007)找到了农业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证据,但同时指出,仅从数据分析上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面对使用现实数据无法确定两者的相关性的问题,有学者(Gollin,2004)提出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基本研究结论是: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增长都得益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农业悲观主义的学者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农业生产率提高将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农产品是基本消费品,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大量工业品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交易成本。对于土地稀缺的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食物供应的自给率很重要,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GollinandRogerson,2009)。农业可以直接提高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贫困、改变性别歧视、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FAO,2004)。农业发展的间接作用是改善了国民营养水平,提升人口受教育比例,任何忽视农业间接作用的农业重要性评估都是不公正的(ValdesandFoster,2005)有学者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贫困,如亚洲农业生产率提高15%,可以使贫困率下降0.485。在南亚地区,农业部门的贫困弹性高于其他部门(WorldBank,2007;HasanandQuibria,2004)。这些国家的农业增长主要是依靠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Thirtle,andLinandPiesse,2003)。农业也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更有利于建设平等的社会(Gollin,2009)。农业气候条件约束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制度障碍也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Pingali,2006)。但农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农产品贸易融入国际市场、新技术采用和对气候条件适应能力提高,给农业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机遇(Pingali,2006;Byerlee,2009;PingaliandMcCullough,2009)。农业收入增长引发的食物结构变化,增长提高了农村女性的城市就业率,也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Pingali,2007)。

6关于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第3篇:农业经济理论范文

1.1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执行不到位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逐渐的变得复杂多变起来,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制定更高的标准。农业经济的管理涉及到农民群众的很多种利益,尤其是在土地流转和承包过程中,其审计制度执行的严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给农业经济管理人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面对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趋势,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建设虽然比较完善,但是农村的管理部门在开展管理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识,在相应的法规执行过程中各种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十分的不到位,这就给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1.2乡镇财务监督管理到位

乡镇的村级会计一个人会好几个农村集体的账目也,其在办公工程中也只是在乡镇办公,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就不能做到事前、事中的有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也只是做到事后的核算工作。会计在工作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做到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只是做到对账目进行必要的核算罢了。

2加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途径分析

2.1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全面认识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社会的稳定大局,关系到每一个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各个部门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并做好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要落实好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在自愿和有偿,符合法律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流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于涉及到农民群众亲身利益的各种问题一定要强化监督力度,稳定好农民群众的不良情绪,防止农村社会出现不稳定的局面。要明确监督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好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2.2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按照党中央的相关要求,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配备齐全工作人员,确保每一个地区都有专门承担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素和思想素质。及时的解决好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整个工作队伍的稳定。同时各级的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行政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地开展下去,保证为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2.3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途径

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是更好提供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全面带领农民群众发家致富,农民群众才会更加愿意相信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对于各个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机构来说,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导农民群众对农业种植方式和种植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确保基本农业基本种植面积和总体粮食产量不变的基础上,积极的鼓励农民群众种植更多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并且还可以积极的发展深加工,推动地区整个向着产业化发展和进步,从而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发展信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2.4增加投入,保证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

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但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经费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农业经济管理机构运行同样需要资金的支持,这两个方面的需求导致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十分的困难。因此,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具备充足的经费,是十分重要的。

3结语

第4篇:农业经济理论范文

1.1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

农业水利设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公益性,因此,具有公益性工程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但是实际情况确实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享受政府供给的时公共产品少之又少。中央财政部门主要将资金和工作的力量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只是少量的。虽然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财政对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真正用于农业建设的财政资金缺少少得可怜,这种不良情况的存在势必会导致农业水流工程建设力度不足,将会给当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2基层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之后,基层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获取上级部门提供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而上级部门实现了对财政的绝对控制,使得基层财政工作开展情况面临严重的阻碍,在基层政府部门,其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只能满足自身的日常开销等,要想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更是显示出了力不从心。再加上分税制改革之后,省级以下的财政部门的财权和人事权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的情况,因此本地区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猫腻现象。而即便是有上级部门的支持,同样也很难有效解决好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样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的缺口势必也会越来越大,再加上乡镇地区筹集资金的能力不足,因而导致水利设施投入不足的现象在很多地区普遍存在。

2解决对策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的解决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率。首先,应该从政府角度出发,必须从行动和思想认知方面提高农村地区群众对水利设施的保护和重视程度,并能够保证农民群众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去,将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要工作去抓。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低于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的袭击,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效率。因此,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放在农作工作首要位置上是十分有必要的;其次,农业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还应该有效的发挥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将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到位,需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3结语

第5篇:农业经济理论范文

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

当今的农业生产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生产出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t,畜禽粪便约40亿t,每年农业对化肥的消耗量在世界总的化肥消耗量中约占25%;全球农业用地大量释放出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等),与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3倍,相当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50亿t[3]。高碳农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与此相比,循环农业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少却能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它属于能耗低、污染小、排放少的低碳农业,其特征是高效、节约、安全[4]。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农业势在必行,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威胁的必然选择

据专家分析,气候变暖将导致降水减少,使农业生产缺少水资源;使害虫存活范围更广、活跃时间更长,加剧病虫害扩散;加速土壤退化、侵蚀和盐渍化,削弱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作物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相应缩短,致使产量逐步减少。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2030年中国种植业的总生产能力可能会有5%~10%的下降幅度;2050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总水平将比2000年的5亿t有14%~23%的下降幅度;到21世纪后半叶,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大的下降幅度达到37%,我国将来出现的粮食缺口将达到7%~8%[5]。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发展具有“三低”(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特征的循环农业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威胁的唯一选择。因此,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和应然之策。

2发展循环农业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已初见端倪,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强。因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现代农业已经迫在眉睫。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这就需要大力开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收益的农业机械,降低“石油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资源节约型技术、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生态文明型技术为支撑,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总之,在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只有高效、清洁、安全的循环农业的理念和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因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2.3发展循环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资源与环境。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及资源消耗大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效益,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而循环农业生产的核心为节能减排,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及节约利用进行强调,以达到减少排放、降低能耗的目的,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发展、经济效益、能源再生利用等生产方式的实现。因而,对循环农业进行大力发展,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循环农业的发展途径

1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

要对循环农业进行发展,应在资源互补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在产业体系中综合种植业与养殖业,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目的,将种植业中产生的副产品如秸秆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在养殖业中进行有效利用,以促进资源节约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牲畜粪便,使之成为种植业需要的有机肥,以对废弃物进行重新利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还可有效地减少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