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创新技术范文

数字创新技术全文(5篇)

数字创新技术

第1篇:数字创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运营方式;管理运营

一、科技期刊现行管理形式

传统的出版作品是以纸张作为载体的,随著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不少的数字化的出版作品:比如网络期刊,电子书等。但科技期刊大多还是保存在传统的出版方式,数字化运用的很少,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耗时很长,如正常组稿到确定录用与否基本需要用时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还必须排除稿件丢失等其他异常情况。但如果在整个流程中使用全部数字化管理,时间可以缩短到两周或者更短。目前科技期刊的资源管理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弊端。现行的制度下,大部分科技期刊社没有做到无纸化办公。各种纸质稿件在发表之前都要打印输出,并按照栏目,序号等分类处理,然后保存至固定的地点,给后续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这种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很容易出现稿件的混乱或者丢失。由此可见,现行的编辑出版流程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二、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路

科技期刊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期刊时展。

(一)网络首发出版模式

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从《意见》中可以看出,网络首发是编辑出版的发展趋势。网络首发(OnlinefirstPublish),是指先将论文网络出版,之后将论文全部或其根文献在期刊印刷版出版的出版方式。其中“根文献”是指网络出版论文的主体部分。用网络时,论文也可以有多种形态。增强论文,是将与文献有关的图、表、数据、推导过程等以附属材料的方式实现出版,一些工程类论文,还能附上具体的示意视频;数据论文,则是通过互联网出版的方式来数据,以数据论文和数据集双重方式实现[3]。期刊论文网络首发可采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和“论文优先数字出版”两种方式,文献表述可采用传统、增强、协创、数据四种论文模式。网络首发期刊区别于传统的以纸媒为核心的出版模式,在缩短文献发表时间、快速确认科研科技成果的首发权、加快和方便学术传播和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优先公示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学术成果验证方式、提升学术影响力,必将打破传统的审稿、组稿、校对、核红等一系列的传统模式,带来的是作者、编辑、读者等一系列的变革,将对编辑提出更多的要求[4]。

(二)大数据应用互动平台

在编辑出版学中,出版编辑的模式发生的改变,往往都是因为科技的变化提高来造就的,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给编辑出版扩展了新的思路。建立出版编辑的大数据应用互动平台的来源可以有以下几种:(1)自身部门的数据;(2)出版行业的数据;(3)相关单位的数据;(4)对外收集整理的数据。当这些数据全部整合到一起以后,一般估计的数据跟实际应用不会相差太大。通过大数据应用互动平台,可以存储文化,传播文化,进行大数据分析,顶层设计,学术引航,制定方案、细则,吸收学术成果,定位指导。加强大数据的结合,融合发展新技术,创立新的出版流程。近年来对大数据的研究有很多,各编辑出版行业也对此进行了研究。

(三)结合5G网络加快发展

新的5G网络相比4G将极大提升信息的共享效率和传递能力,为出版融合提供发展机遇。对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选题策划、生产印刷、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带来深远影响。利用5G网络形式丰富多彩,信息接收方便等特性来提升电子终端的信息表现,期刊的信息数字化,肯定不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复制、粘贴。简单的内容照搬是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4]。科技期刊可以根据读者的特点,增加专门的栏目,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利用5G网络无法比拟的速度优势,针对电子终端的栏目选取一些内容适合图片表格表达的文章,改变过去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传统,以图片等为主,少量的文字配以音频说明。同时在过去的平面图基础上增加视频等动态效果、色彩效果,多方位组合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更直接地领会作者的意图,进行相互交流和互动。资源可以充分灵活共享,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加快编辑与读者的多点互动。借助5G更快,更强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编辑出版单位提升融合发展能力满足各方面的信息需求。

三、结论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长远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科技期刊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但在数字化转型之路对科技期刊来说并非一路平坦,新技术的运用必须有相应的人才,现有编辑人员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应对数字化的改变,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如何解决都将是科技期刊数字化改革中的难题,面对转折点,科技期刊必须选择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破釜沉舟选择改变。注重提升自身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让先进的思想引领我们不断更新办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曾广翘.数字化出版形式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出路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82-183.

[2]杨建梅.数字出版—新时期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出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8):88-90.

[3]张盖伦.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N].科技日报,2019-08-21.

第2篇:数字创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消费公平;城乡一体

引言

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更高质量的国内消费市场对于提振国内经济,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居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消费潜力尚未被完全激发,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和消费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内外双循环市场的运转,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消费公平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公平,也是被视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资金、人才、技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的集聚扩大了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正向影响,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繁荣的中坚力量。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量新的消费场景开始出现。一方面,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便利了居民消费,提升了居民消费体验。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下沉与推广应用需要一定时间,技术赋能的效果会先从经济发达地区凸显,这可能产生“数字鸿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消费不平等,反而会扩大区域消费差距,偏离了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我国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内循环的关键之际,利用好技术创新来促进居民消费公平,实现消费升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被广泛嵌入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全过程,对居民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技术加持下,居民的消费场景更趋多元化,有利于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在技术创新与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上,学者们展开了丰富的讨论。金晓彤(2019)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耦合协同关系与互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我国城乡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释放我国技术进步的发展动能,促进我国消费升级。贾窦洁(2020)在研究中指出,为了进一步强化好技术进步在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效果,需要坚持市场化的要素配置策略,提升供给侧的生产效率。马香品(2020)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产业升级能够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渠道影响消费升级,但他也指出这种中介效应存在着东中西逐步递减的特征。不可否认的是,技术创新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如果忽视技术进步的普惠性,则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例如王明明和孟程程(2019)指出,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数字支付方式的出现,虽然给居民消费带来了便利,但这种技术进步也提高了支付门槛,给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的消费带来了不便,因此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普惠性。焦帅涛和孙秋碧(2020)则认为,技术进步难以消除结构性不公平的问题,从消费领域来看,技术创新仅能够带来更便利的消费体验,但无法带来更高程度的消费公平,即技术创新在消费市场上能够带来效率增长,但难以产生消费公平。黄彩虹、张晓青(2020)认为,技术创新本身是一个具有较高门槛的经济活动,在前期需要大量经济资本投入,其适用人群和范围有限,容易带来更明显的“偏见”,因此要想带来更高程度的消费公平,需要花费更多成本来加以改善。安娜(2019)也指出,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如果在一开始便没有考虑到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则可能会加剧社会排斥。因此为了消除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歧视,技术创新的发起者应该同时兼顾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纵观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技术创新与城市消费公平的关系上,国内学者尚未展开专门讨论。事实上,消费公平是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表现形式。一方面消费公平意味着能够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居民,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消费公平也能够缩小城乡消费市场的发展差距,有利于构建更具发展弹性的国内消费大循环市场。基于此,本文将在数字经济发展视域下,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对城市消费公平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引导国内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意见参考。

二、研究方案

(一)主要变量的度量

消费公平。消费公平主要是指消费机会的公平,既包含规模平等,也包含结构平等。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在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收入差距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消费公平短期内仍然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由于城市级别的消费结构数据难以获取,因此本文以相对消费规模来表示城市消费公平。具体是以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规模之比来表示。一般而言,当这一比重越高时,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差距变小,即消费公平得以体现。技术创新。本文参考北京科技创新研究中心(2021)公布的城市科技创新指数的评价方法,对我国2013-2020年236个地级市的城市技术创新指数进行了重新度量,以此作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进一步的,本文也用各个城市历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二)模型设计

由于本文使用了23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了充分考虑不随时间和个体变动因素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技术创新对城市消费公平的影响,具体公式如下:Consumei,t=β0+β1Innovationi,t+λiXi,t+ui+vt+εi,t          其中,Consumei,t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表示各个城市消费公平。Innovationi,t为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表示各个城市技术创新水平。Xi,t为本文所涉及到的控制变量的集合,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对外开放水平。ui、vt以及εi,t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时间固定以及误差项。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本文以我国各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技术创新对城市消费公平的影响。研究周期为2013-2020年,在剔除掉数据缺失严重以及非地级市的样本后,本文最终保留了236个城市样本。对于部分年份缺失的数据,本文采用插值法处理,同时为了减少变量异常值对拟合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所有数据都进行了0.5%水平上的双缩尾处理。本文所涉及到的主要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从消费公平变量来看,我国不同城市间消费公平差异较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小,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城乡消费差距较大。整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发达城市技术创新水平较高,不同区域间的差距问题仍然比较明显。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知识产权局、中国统计信息网以及EPS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表2为本文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为全样本回归结果,从核心解释变量的拟合结果来看,技术创新与城市消费公平的相关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技术创新会抑制城市消费公平,技术创新会加剧消费分化。对此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与消费相关的技术创新会优先服务于高收入群体,由此带来了技术进步的社会排斥问题。这一现象的存在就使得技术创新会优先激发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对农村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赋能效果不显著,技术创新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将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长远发展。在其它控制变量上,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公平。对此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居民收入,因此会带来城市消费公平。城市化率以及收入差距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对此本文认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具有极强消费意愿的年轻群体涌向城市,挤压了农村地区的消费空间,因此不利于消费公平。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本文将做如下稳健性检验。首先,以各个城市申请专利数量来表示技术创新的发展水平,检验结果见第(2)列。可以发现,在改变核心解释变量后,技术创新变量的拟合系数仍然显著为负,其它控制变量的系数及其显著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本次实证回归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进一步的,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样本城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样本,回归结果分别见表2第(3)-(5)列。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样本中,技术创新与消费公平显著正相关,而中西部地区城市技术创新与消费公平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技术创新与消费公平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技术创新水平更高的东部城市,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消费公平。对此本文认为,在东部地区由于城市化起步较早,使得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技术创新的门槛相对较低,但中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地区,因此技术创新的门槛相对较高,不利于消费公平。

(二)滞后回归分析

正如前文所言,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技术创新具备一定的“社会排斥”性,但由于技术进步能够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因此其对消费公平的影响可能具有滞后性。为了检验技术创新是否存在滞后性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动态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检验。表3为本文的滞后期回归结果,从拟合结果来看,在基准模型中逐步加入滞后项,技术创新变量逐渐变的不显著,而滞后期变量逐渐由负相关向正相关转变。这说明技术创新在前期虽然会降低城市消费公平,但随着技术外溢效果的不断凸显,可能会带来显著的正向效果,带来更高水平的城市消费公平。

(三)异质性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能够加快技术创新的扩散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缓解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排斥”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历年《中国城市数字产业发展报告》,将样本城市划分为数字产业发达地区和数字产业落后地区,分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在数字产业发达地区,技术创新有利于城市消费公平,但在数字产业落后地区,技术创新并不利于城市消费公平。由于电子商务是数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按照各地区电商销售额,将样本城市划分为电商发达地区和电商落后地区,结果显示仅在电商落后地区,技术创新会抑制城市消费公平。综上,本文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缓解技术创新带来的短期“社会排斥”问题,更及时地发挥技术创新对城市消费公平的赋能效应。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数字经济和产业发达地区,城乡间的“信息鸿沟”会变弱,技术创新的传播速度和应用深度会加速提升,这使得技术创新能够快速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应用到城乡消费场景中,刺激城乡消费升级,由此带来消费公平。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3篇:数字创新技术范文

一、泰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现状

(一)基础深厚

首先,泰州拥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实力,不仅有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而且有实现数字化的良好基础。数字经济创新的主要领域是制造业。泰州有健全的工业体系和资源禀赋优势,聚力做强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逐步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其次,大交通建设为5G应用开辟了市场空间。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是泰州5个特色产业中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泰州大力发展交通产业和汽车产业,给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最后,泰州在科技创新上成绩显著,努力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机制。2020年,泰州的研发经费投入达138.5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2.61%,两项指标排名在全省都有所提升;2019年,泰州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440.5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04%。

(二)数实融合步伐加快

1.产业数字化

一是实施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成为引领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泰州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持续增加智能化改造投入。发挥中科院、南理工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作用,创建智能制造研究院,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能车间创建工作,促进“制造”向“智造”转变,激发新动能。二是促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从平台建设来看,泰州依托服务商资源,积极开展平台建设、标杆工厂培育、星级上云及两化融合贯标诊断工作,已累计诊断34家。泰州还制定了工业企业互联网示范项目评定指南,太平洋精锻、奥喜埃化工成功入选2021年度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从融合应用来看,抢抓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已建成二级节点2个,标识注册量接近3000万,标识解析量超过500万,接入企业有29家。三是社会形态数字化已初步显现。在数字农业领域,泰州市已有省级数字化农业基地10家,其中生产型6家、经营型2家、服务型2家。在数字社区建设领域,泰州有3个社区入选省级数字商务试点社区,引领社区商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数字政务领域,“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区通办”已经成为各类公务服务平台的常用手段,显著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

2.数字产业化

基础软硬件技术和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依托,泰州已经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字产业链。一方面,不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抢抓第五代移动通信发展机遇,泰州市以提高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各类电力资源开展共享共建,全力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大量投资的驱动下,泰州5G建设迅速铺开。另一方面,做精做优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60多家。泰州集聚了台湾纬创、可成、北京易华录、浪潮集团投资的一批骨干企业,涉及软件与服务、集成电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设备等产业领域,以推进产业跨界融合为主线,做大做强具有本地发展特色及优势的大数据、新兴软件及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做精做优信息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产业。

二、泰州数字经济存在的短板

(一)创新端相对薄弱,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数字经济创新在关键核心领域面临“卡脖子”难题。我国数字经济创新的比较优势在于应用端,而创新端和关键数字技术基础的研究相对薄弱。泰州的数字经济已初具规模,但存在创新端实力相对薄弱、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的问题。根据2020年《江苏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出表1。从表1可看出,2020年,泰州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61%,既低于当年全省的平均值,又远低于苏州、南京、常州、无锡。

(二)数字经济与不同产业的深度融合不够

泰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数字经济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数字农业及农村基地建设,与泰州移动、电信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由于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对称、数字建设成本高、资本投入不足等,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融合程度不深。数字经济与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深度融合难度大,互联互通遇到很多困难。一是制造业的理念仍未转变。一些企业的传统生产经营理念根深蒂固,数字化转型意识薄弱,数字技术的应用停留在表层。二是数据安全监管难。新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海量数据,工业领域的数据涉及商业机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数据的高度集中意味着风险的集聚,企业面对数据的放开和共享趋势难以坚定数字化转型决心。三是数字技术支撑制造业的能力不够。不同行业、不同制造企业在生产、设计、研发、销售等环节都有纷繁复杂的数据标准,现阶段还有不少关键数字技术受制于人,工业企业全流程数字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创新人才不足

由于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是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例如复合型高端研发人才的专业教育、科学战略人才的跨学科教育,泰州落后于苏南地区。另外,泰州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吸引力不强,使得数字经济创新人才的供需矛盾较大。

三、科技驱动视角下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突破路径

泰州要充分抓住科学信息技术变革的重大机遇,瞄准科技前沿,深刻认识科技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驱动作用,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数字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底座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科技驱动视角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数字科技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泰州要积极落实数字中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优先布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聚焦重点垂直行业领域,加快5G网络建设和布局,推动数字新基建创新发展。要持续推动“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运用平台思维,推进构建具有泰州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速企业上标识、用标识。要以场景应用为切入点汇聚5G等数字经济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合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基地。围绕新一代移动终端设备、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着力于产品功能化、智能化,不断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终端设备研发和制造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积极推动信息终端设备与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及应用。

(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与实体经济融合上,要逐步从消费型互联网经济转向制造业实体数字经济。在工业制造领域,要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向制造强市跨越。面向工业企业实施“智能+”战略,推动科技与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管理深度融合,增强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在供给端,大力推进智能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扩大智能装备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范围。要深入分析泰州传统产业的特点及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选择制药、汽车、船舶、化工等重点行业,紧扣关键工序自动化、关键岗位工业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扩大智能装备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推动大数据、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在生产过程、质量追溯、维护检修等领域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在数字科技时代,人的需求被充分数字化,而用户需求可以引导产品或服务的前端设计。在需求端,要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效整合消费者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研判功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此为突破口调整产品定位等,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并且开展规模化生产。在农业领域,要立足泰州农村的发展实际,加快数字科技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推动农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应设立大数据库,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水资源、耕地资源、农产品交易额等基础数据纳入数据库管理,构建数字农业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的循环体系,以便有效整合农业信息、高效指导农业发展。探索5G等新技术在休闲观光等新业态中的推广途径,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农业示范点和农村数字经济示范区。在服务业领域,数字科技能充分发挥作用。大数据的普遍运用及各类网络平台的普及,让移动支付更便捷,消费更便利,生活更舒适。快速革新的技术加速了产业创新,各种新业态、新平台层出不穷。要不断完善现代物流功能、在线金融服务等,在平台、技术、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

(三)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

一要“强基固本”。首先,要以产业链为基础,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推动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围绕工业软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构建自主创新软件产品体系,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用协同先导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其次,探索建立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实验室,全力攻克量子计算、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最后,启动重点数字科技项目攻关工作,申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引导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二要“强强联合”。强化政府主导,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及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关键技术,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联合体,调动全社会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孵化、新业态培育。三要“重点培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驱动下数字经济创新的主体,因此,要培育头部企业和中小平台型企业。要建立政府支持、头部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参与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模式。首先,政府要对数字经济创新项目给予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出台激励科研人员守正创新的制度。其次,要重视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充分放大头部企业的链主作用。数字经济创新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头部企业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资源,要承担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的重任,发挥示范效应,引导产业集群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学习、吸收甚至改进技术。最后,数字科技降低了中小企业创新的门槛和成本,让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发展成为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走差异化创新道路,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要根据数字经济创新对人才的要求,构建数字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和发展机制,完善“泰爱才”人才服务体系,打造数字人才培养和引智高地。一方面,要多方聚才引才。充分利用泰州的区位比较优势、周边地区的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围绕泰州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引入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要优化人才招引政策环境,建立数字产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努力提供“硬条件”和“软支持”,通过多渠道引进人才,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要协助企业引进具备软件研发、数据开发、电商运作经验和互联网系统思维的人才,构建从制造端到消费端、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从实体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融通应用生态。另一方面,要培育本土人才。鼓励并支持企业与开设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专业的高校合作,重点培育企业创新人才。建议邀请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家到企业授课、指导,定期召集工业制造企业、消费服务领域的企业举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沙龙,分享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加强信息共享和人才互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李彦臻,任晓刚.科技驱动视角下数字经济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路径与发展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20(12):113-120.

[2]钱文华.推进江苏数字经济创新发展[J].唯实,2021(10):32-34.

第4篇:数字创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

一、引言

教育类图书在我国传统的出版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数字阅读的出现对传统纸质阅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使得教育类图书的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对此,相关编辑人员应当紧跟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类图书编辑的创新与转型。

二、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特点

教育类图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分成课本教材、培训书籍以及工具书这三类,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类图书出版行业至今仍是出版行业中资源最好、前途最为光明的行业。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类图书编辑在以受众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的基础上,呈现出学术问题大众化、受众群体多元化、互联网概念融合化以及理论教育实践化的态势。

三、数字时代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创新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在传统的纸质媒体环境下,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已经习惯了相对固化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也局限于对文字与图片的编辑,了解新技术、新科技的方法也仅通过纸质媒体,对当前数字时代的发展变化缺乏敏锐的嗅觉,造成编辑内容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情况发生。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包含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了较为深刻的观念转变与文化变迁,在这一时代变化的大趋势下,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跳出了传统的纸媒,转向了电子书、各类新闻信息类APP等新媒体知识宣传途径,这些知识获取途径使其了解知识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思维方式也由单一的阅读模式向立体阅读模式加以转变,大部分的读者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有所区别。因此,当前图书的编辑工作已经悄然从曾经的“为一本书寻找作者”向“为一位读者提供更多服务”的方向改变,为了确保纸质媒体在数字技术不断占领生存空间的境况下仍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传统纸媒无法满足当前读者需求的情况,教育类图书编辑必须加快自身理念的更新速度,通过吸收学习新的与数字媒体相关知识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以便在数字媒体发展进步的浪潮下,令图书编辑由知识内容的搬运者转变为教育服务的供应商。具体来说,由于数字化图书具有知识量大、表现丰富、改变了传统图书一书一册的出版形式等特点,为了令教育类图书编辑能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图书编辑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在充分发挥出传统教育类图书已有优势的基础上,使教育类图书能够与数字出版刊物的优点相结合,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适应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变革[1]。

(二)加强编辑工作的互动性、及时性与智能性编辑人员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为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展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编辑工作者应当加强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从而令教育类图书的内容质量更符合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具体来说,首先,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诸如QQ、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越加完善,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提升沟通的及时性。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具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成本低、实效性强等优点,编辑人员与读者、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利,在加强沟通的情况下,编辑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读者的心态与当前市场的具体需求。此时,编辑人员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教育类图书的作者,便于作者对图书作品的选题进行策划,概念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图书的内容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满足数字化时代教育类图书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其次,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为教育类图书编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此时,编辑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提升编辑工作智能化的方向。现阶段,某些电子书网站通过为作者提供智能化在线编辑平台的方式,便于作者为其数字化作品增添封面、添加视频、图片等内容,这种编辑平台在加强了作者对自身作品掌控性的同时,令作者承担了部分由编辑人员负责的工作,降低了编辑人员部分传统编辑工作应负担的工作量。对此,教育图书编辑人员可以对这种编辑平台加以借鉴,通过加强图书智能性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举例来说,某教育类图书出版社出版的某一系列教辅图书通过构建与学生日常学习知识相关的知识平台,并在读者购买教辅图书刮开相应账户密码,从而进入平台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读者吸收图书内相关知识的速度,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最后,当前的数字化图书具有一定的流媒体性,其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编辑人员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发展变化的关注程度,确保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中能够充分运用最新的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从而令图书能够跟上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交互英语》为例,其数字化图书的教学平台中,综合应用了诸如语音识别、人工智能、高清影音传送等数字化技术,丰富了图书的阅读体验感,获得了较好的出版效果[2]。

(三)深入了解相关国家教育政策随着现阶段我国对外教育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华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这为教育类图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曾指出,到今年为止,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的巩固率应在95%以上,高中生的入学率应当超过90%,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应维持在40%的水平,为提升我国整体的文化水平,还应当加大对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民族教育的发展力度。同时,新课程标准为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对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创新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新华社曾经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明确指出了那些词语与说法不适用于公开发表的情况,这为广大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上述相关政策可知,为确保教育类图书内容满足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对国家政策加以了解,明确掌握文化潮流与出版风向,从而为图书选题、语言规范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图书内容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比方说,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改革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函中》提出现阶段应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提法代替原有的“八年抗战”,这就要求教育类图书编辑人员加强对国家相关部门政策的了解,及时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加以更新,确保出版图书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四)提升编辑人员的个人素质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类信息层出不穷,部分信息中存在一些会对信息接受人员思想观念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容。对此,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对自身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加以提升,从而保障图书的质量符合时代文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教育类图书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人员作为图书出版的把关人,应在熟悉课程标准、课程纲要以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备正确的大局意识、法律意识,确保教育类图书能够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下,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

四、结论

在时代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下,教育类图书的编辑正面临着较为深刻的变革,为使编辑工作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编辑人员应不断了解、吸收与教育有关的政策、知识,完善自身的能力体系,确保教育类图书的质量能够与当前出版行业的最新要求相符。

参考文献:

[1]丁蔚.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现状与优化路径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8(07):63-64+67.

[2]刘海英.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类图书编辑工作与创新[J].传播与版权,2017(02):39-40.

第5篇:数字创新技术范文

1.1技术融合特征

这里所说的技术融合特征,主要是指电子技术与创新知识相互融合。由于电子技术产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殊性质,它的创新也特指知识创新,体现在将电子技术与创新知识有机融合。这表明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必须在电子信息的创新过程中加入科学知识研究这一环节,否则,该产业会因为失去知识基础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同时,创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者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交流并分享知识,以此作为电子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一个电子技术企业要想真正强大起来,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创新或技术引进,而是应该依靠自主创新成为真正的强者,因此,企业只有将电子技术与创新知识相结合,才能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占领主动位置。

1.2技术创新周期短

电子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这是由不断提高的产品需求所决定的。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价格也不断降低,这给软件开发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电子产品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展也使得电子技术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全世界各个企业可以同步思考并同步研究,再加上风险投资的介入,使得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更加缩短了电子技术的创新周期。

1.3具有阶段性

电子技术的创新过程包括基础电子技术研发、电子技术应用研究以及电子技术产业化三个阶段,但是每个国家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所经历的创新阶段也有所不同,如有的国家处于原始创新阶段,还有的国家处于集成创新或引进吸收技术再创新阶段,这些不同的创新阶段体现了各国创新能力的不同。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基本都处于原始创新阶段,这些国家拥有大量的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并掌握先进的电子技术创新知识;日本、韩国这类较为发达的国家经历了引进技术再创新的阶段,其通过大量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电子成品,进行拆解分析,破解其中的核心技术并积累原始技术进行再创新;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于电子技术高端人才的不足和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环节较为薄弱,我国在电子技术的创新工作上并没有什么卓越成绩,这使得我国至今仍处于引进技术、经验积累的创新阶段。由此可见,电子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各个国家电子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选择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对我国当前所处的技术创新阶段有一个明确认识,从而正确选择技术创新路径。

2提高我国电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2.1加强创新方面的投入

要提高我国电子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这类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②加强人才投入。其中,技术研发投入是一种基础投入,目前我国在对电子技术的资金投入中,电子元件工业行业和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还没有达到1%,技术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要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最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资金支持。在资金的来源问题上,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帮助企业减轻其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和资金负担;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发展风险投资或向银行贷款,最终建立起以企业自主筹集技术研发资金为主,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为辅的资金投入机制,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稳定的环境。加强创新投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人才投入。电子技术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很高。一个真正强大的电子技术企业往往具备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这给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因此,企业需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积极引进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另外,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比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可以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研究项目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等。除此之外,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充分了解本地的人才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来协调各大院校及科学院的人才培养,用地方之间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人才需求问题。

2.2加强专利保护与成果转化

电子技术产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技术要素,每项技术创新和研发都是创造者的专利,所以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专利权予以重视,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对创造者的研究专利进行保护。近些年,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不理想等原因,很多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得出的成果转化为最终产品后并不是很受欢迎,所以,当前企业应该完善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通过多方合作,使创新成果实现良性转化。

2.3加强对外技术合作

在对外部资源进行获取时,我国应与其他发达国家加强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创新理念。在进行技术合作时,应采取多种有效的合作机制,比如企业技术联盟、跨国并购等。企业之间进行技术联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分享联盟成员的特有资源,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跨国并购则可以迅速、有效、直接地提高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鉴于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现有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应该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并消化吸收的力度,充分利用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的后发优势,有效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电子技术产业之间的差距。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我国发展电子前沿技术的时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使得相关资源在被我国引进并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更好地为我国电子技术的自主创新提供服务。

2.4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虽然我国政府对电子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这部分资金投入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百分比却在逐年缩小,这说明我国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仍不够。所以,政府应该增加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提高电子技术创新投入在财政支出总量中的比重,这不仅仅是资金投入多少的问题,而是展现我国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为行业的发展鼓舞信心并指引方向。

3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