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文化建设范文

数字文化建设全文(5篇)

数字文化建设

第1篇:数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问题;思考

一、文化的意义

《周易》中曾对“文化”一词作出解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是“通过关注人伦秩序,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以此推及天下”。由此可见,“文化”指导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优秀文化灿若繁星,这些成果都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缩影,反映了历史也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数字文化发展现状

公共数字文化的概念起初形成于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它是将数字化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应用于公共文化领域,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广泛高效传播[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战略被视为公共文化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指导[2]。在方针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上不断进取:位于南京博物院负一层的数字馆由实体展馆和虚拟展馆共同构成,两者互补互融,立体展现中国古代文明;莫高窟的“数字敦煌”运用计算机技术使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绘得以永久保存,使东方文化可以走向世界;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的科技手段,完成大量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精修工作,打破空间限制,为公众提供广阔的数字文物库;国家数字图书馆通过以中文信息为主的资料库群,有效改善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同时作为信息的载体与传播的有效手段,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虽然我国在数字文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大量成果,但仍存在问题需要解决。

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不足

(一)受制约因素影响,信息采集不全面公共文化场馆是指由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建设运营的以服务大众为目的的文化场馆,其范围包涵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3]。受现实制约,公共文化场馆在采集所需数据时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有的公共文化场所功能单一、规模较小,拥有的信息、数据片面;有的公共文化场馆采集信息效率不高且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公共文化场馆机制不健全,保存工作不完善,导致过往信息不完整。信息采集是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低效的采集工作往往是导致最终结果达不到预期的原因之一。

(二)技术更新不及时,工作成果不符合当下需求数据量大与传播、变化速度快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这两大特征对我国数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快速获取相关、全面的信息并及时加以分析、运用,才能使工作成果在当下最具价值。而现实工作中,由于技术短板、经验不足等原因,许多公共文化建设主体无法及时获取或更新、分析、运用所得信息资源,最终导致虽然完成工作,但工作成果缺乏实效性,不符合当下需求。

(三)数据和成果共享不足虽然各省市、地方文化建设单位积极打造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但是仍存在不同主体间断层割裂、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等现象。这些现象不仅造成浪费,也降低了信息的可用性,限制了工作成果的可能性与创造性。究其原因,是由于主体间缺乏交流合作的机会与渠道,在数字化过程中只关注自身的地域范围与功能定位。要解决这一不利局面,则需要建立高级别的统一、可靠的机制或平台为从事数字文化建设的单位提供共建共享的机会。

(四)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数字文化工作以文化为工作内容,以技术为依托,需要工作者具备跨领域知识与能力。只懂文化但不具备技术知识,则不能合理运用技术高效、准确地实现工作目标;只懂技术而不具备专业文化素养,也无法保证工作方向的科学性和实施过程的连贯性。由于数字信息技术诞生较迟,导致我国数字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中的骨干成员大多长年从事并擅长传统文化建设工作,熟练掌握数字技术者甚少,文化与技术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

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方式方法,拓宽采集渠道信息采集为后续的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提供资源与工作依据,信息采集工作是否全面、高效直接决定了数字文化建设工作能否实现预期效果。为了尽可能获取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数据的渠道与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此外,针对服务公众的数字文化项目,建立意见与建议反映渠道,使项目建设者直观了解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想法,从而使项目能切实满足公众需求。

(二)形成持续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数字技术推陈出新,数字文化工作从业者也需要持续学习,将新技术运用于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水平。文化建设主体应利用合理机制促进工作者主动学习、持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将学习机制规范化、常态化,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同时,项目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此外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又进一步助推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使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三)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互利机制为实现不同主体的信息共享与业务交流,上级单位应建立统一的平台与机制,运用“1+1>2”的聚合效应,实现信息、资源最大化应用。以浙江嘉兴打造的“文化有约”平台为例,平台将数据共享运用到数字文化建设中,整合了系统内各类文化场馆和系统外的科技馆、纪念馆、青少年宫等资源,针对资源进行统一的服务与管理,并将所得成果延伸到基层,显著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江苏目前也已建成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平台整合省内地市、区县级文化馆资源,提供线上鉴赏、慕课学习、表演直播、在线看展、预约活动等服务,实现了省内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创新手段,吸引文化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作意义非凡,吸纳文化与数字技术复合人才尤为重要。薪资是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之一,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也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数字文化建设工作时不仅考虑建设主体的发展情况,也要考虑建设人才在工作进程中的获得与发展,在保证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个人创造更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此外,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在建设工作中充分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能地,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做出贡献。

五、结语

推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顺应时代趋势的科学举措,虽然目前我国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上取得些成果,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文化建设主体应根据实际情况,从高效采集信息、形成持续学习、建立共享机制、吸收复合人才四个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优秀文化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有效推动公共数字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淼,孙红蕾,郑建明.公共数字文化:概念解析与研究进展[J].现代情报,2017(07):174-179.

[2]王淼,陈懿行.公共数字文化协同发展战略的构建及实施[J].当代图书馆,2019,137(01):7-11.

第2篇:数字文化建设范文

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定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是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文化设施、服务等等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化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使其具有均等性、透明性、公平性、便利性等现代化特征,从而构建成公共文化生活人人共享的体系。本世纪以来,国家为这一目标做出了很多计划和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

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全国各地各级分割严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俗来讲,就是各地的条条块块的文化资源分割比较明显,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就容易造成对某些文化资源重复开发建设,进一步造成阻碍互联共享的后果。

2.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这个不难理解,我国新时期的主要矛盾便有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这一矛盾,所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调的同时有关于信息及时沟通与否或者服务方式的单一、缺乏互动及群众没有高的参与率等反应质量问题的现象也数见不鲜。

3.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只重服务,轻管理,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本就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但是不配以科学的管理工作,就会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脱节,且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这必造成互相“拖后腿”的后果。

4.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换言之,整合文化资源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不够;另一方面,对已经数字化的文化资源的开发率低,没有激发出文化市场的强大魅力,同时,对文化资源的不科学分类、不善利用新媒体,使得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发差强人意。

5.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价值观鱼龙混杂。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统一的价值观,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文化资源的滥开发滥用,也会进而影响人民大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不利的,严重了会造成社会道德感等的混乱,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的原因

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缺乏统一调配和协同配合。因为没有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原作的机制和管理各级的相应政策法规,造成各级之间需要信息整合、协同合作的工作出现问题,进一步产生各自为政,各级重复建设文化资源这些现象。

2.科技建设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必须以先进的科技为基础,例如,大力建设文化资源数据库,各级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调配,加上标准规范不一致,各级政府整理、建设文化资源的能力不同,导致大数据建设文化资源这一工作无法高校运作,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3.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跟不上时代脚步。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必须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但是由于相应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形式不尽如人意。

4.管理工作不到位。在某些领域而言,管理是发展之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就如没有方向的飞机,高效的管理不仅仅能够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其带来的效益是不可预估的。

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遵循“统一统筹,统一整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负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高政府部门需要整合近年来各地的探索文化资源的成果,尽可能快地制定并且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当然要从总体出发,各级各地在这个大的政策法规下制定且完善适合当地的政策法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有序推进和正常运作。

2.因地制宜吸引民间投资和公众参与,当然,为了这个目的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激励政策,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很好的办法。但是,不论使用什么方式来吸引民间组织或者个人,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需要考虑要最大程度上促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从而尽可能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另外,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政府向人们定期作报告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的情况可以加深人们的信任,从而提高群众参与率。

3.建立一个高层次的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能够统揽工作全局、实现全国各级各地互相联动的局面。另外,这个管理平台需要高科技、先进人才来管理,因为这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管理工作到位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众所周知,监督往往是促进效果的最有效方式,所以,管理工作应当重视起来。另外,管理对于一些价值观等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许多低俗文化意图鱼目混珠,而科学的管理就像一道门槛,将这些公共文化拒之门外。

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培训相关专业技能,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建设力度,从而有效加强对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公共文化鉴别力度。另外,国家应拨给全国各级各地的专项资金,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大力推进的基本。

第3篇:数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和服务。”从宏观层面讲,公共文化服务考量的标准是普通老百姓对文化服务、活动的现实需求和可及性、参与性。从广义上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涉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公众有参与条件并且能享有服务保障的文化服务和活动。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供给水平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媒介来完成,因此,在数字化媒介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更新自身产品和服务形态,以适应新媒介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是指将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以及公共文化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多媒体化转化,从而彰显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媒介属性。有学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应包含三层含义,即:以互联网以及数字化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媒介物的数字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数字化。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具有如下内涵:首先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数字化。在数字媒体时代,要适应服务对象需求和欣赏习惯的变化。在当前网络新媒体时代,文化消费多元化、新媒体化等特点,决定了政府部门必须开发出时新的数字化形式的产品和服务,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将原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形态呈现,并且按照社交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为公众提供全新形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是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数字化。将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向电子化、网络化迁移。我国在2012年以后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数字化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以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集成平台,以大数据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互联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为公众提供数字化阅读资源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之一,历来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也在经历全球化演变,当前的全球文化是多元文化,不同思想交流碰撞,存在交融和交锋的局面。美国学者约瑟夫曾经说过,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手段来实现目的的特殊力量,是一种国家实力的象征。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利用和整合数字化阅读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相关部门应以互联技术为契机,以智能化、全视域、跨终端的数字化阅读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百姓生活。公共文化服务应由政府主导,这是其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明显特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任何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其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又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对任何国家而言,向国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而享受公共服务是民众的基本权利。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这一内容。公共文化之所以被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证实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普惠性、由公共财政支撑的合理、合法性。明确了公共文化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范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些年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二、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西方先进国家以数字化电子政务建设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国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信息化时代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数字化应用的竞争,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提升政府行政水平和服务效能,已经成为当下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共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双重驱动下,电子媒介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历史性地被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近年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出全民阅读,从国家层面来看,全民阅读已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产业蓬勃发展和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我国国民的数字化阅读迎来了更大的推进契机。《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城市基层社区数字阅读平台、农村数字书屋、公共图书馆数字阅读终端等基础设施。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发展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将成为历史潮流,不可逆转。2011年1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明确提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基本内容,以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供给向公众数字化消费转变,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的重要体现,契合当前网络数字化时代公众对数字文化的需求与消费形势。学者方标军认为,“这一概念是在肯定既有公益性数字文化产品及其服务的同时,着意突显其‘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从而超越了单纯技术层面上公益性数字文化的传播网络化,而是以网络媒体为介质,尽可能广泛地覆盖、到达目标受众,强化公民生活中数字文化的内在影响。”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于科技融合方面,《我国“十二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即“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各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公益性文化单位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和加强移动通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相关应用”。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的背景下,技术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基础支撑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由技术衍生的具有新形态的公共文化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也会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以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这一概念来概括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其本质属性,才能更有效地区别于传统媒介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当前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内涵已经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阅读媒介和内容,已成为当下我国国民基本的文化消费方式之一。积极有效地推进全民阅读工作,需要以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厘清人文阅读与科技阅读的关系。传统书刊应不断锐意进取,积极革新,创新内容传播载体,积极推进内容数字化,创新移动化、数字化、社交化传播方式,以适应数字媒体时代公众新的阅读习惯和特征。在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大环境下,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的作用,在公共文化阅读产品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共享与传播、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数字文化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力争取得实效。

三、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我国各地顺应新时代要求,着眼满足群众数字文化需求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如上海市2014年推出的“城市公共文化云”服务,该服务基于云计算将信息技术与文化资源打包上“云”,通过云平台整合等诸多手段,使普通民众享受到公共文化的“云应用”。浙江省2015年推出的“浙江文化通”服务,则以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集成管理系统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信息资源整合为手段,通过云共享服务和移动媒介为公众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网络自助图书馆。近年来,我国各地区还相继开通“数字化公共文化体验平台”,这些平台利用社交媒体和多媒体移动APP终端,将图书馆数字化媒体资源和本地数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向普通民众提供相关服务,如文化互动体验、互动阅读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成都市在2015年5月底,建成了一中心、三平台,即:公共文化数字化中心和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服务、APP信息服务移动平台。这些数字化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数字化向纵深发展。公共阅读服务建设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和完善惠及百姓的数字化公共阅读体系,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文化小康”和“文化现代化”,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归宿。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萌芽于本世纪初。2002年,我国从国家层面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至今的十余年时间中,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是各项目单独实施,缺乏整体性考虑与规划,欠缺资源共享的理念,在很长时间里,未能形成全局性概念与思路用于指导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十二五”以来,我国已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网络及社交媒体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的数字阅读发展还相对滞后。虽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地区不平衡问题,东部地区最好,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差。有数据显示,在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方面,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与中西部地区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在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方面,上海是河南的33倍,差距非常明显,公共图书资源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平衡特征。其次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标准不一,重复建设,数字资源缺乏互联共享。各地区都在响应中央号召,加大力度在进行数字化阅读建设,但各自为政,缺乏互联互通思想,缺乏顶层设计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国家在总体规划部署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统筹协调运作机制,使得数字化资源条块分割现象明显,在数字化文化服务建设中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为日后资料互通共享留下隐患。再次是数字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虽然我国网络建设近些年呈现快速发展,但数字化资源开发力度和水平依然较低,数字化内容资源与新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缺乏深度融合,资源内容单一、陈旧,群众使用和参与度有待提高,数字资源优势得不到释放。此外,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方面,部分地区未充分吸收民间资本,公共文化资源的大数据建设推进缓慢,这些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公共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效落地,难以真正惠及普通百姓。

四、数字化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措施和建议

(一)以大数据为支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高数字化阅读服务水平,同步推进互联网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大数据在数据搜集、计算、整理、统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公众综合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进行统计,为进一步推进全面数字化阅读提供前期数据支持。

(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统一的全民阅读服务平台

要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网络及数字化建设,逐步增加公共服务人群。要根据《国家“十三五”文化纲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推动数字化阅读走向纵深发展,打造基于互联网资源完全共享的部级公共阅读平台,稳步推进各省、市、自治区综合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精准地掌握公众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消费需求,为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全面推进重点城市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以及展览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和采集保护工作,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服务技术,借助新媒体传播载体,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任何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创新都离不开人才,只有具备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才能推进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数字化阅读需要掌握大量的计算机和移动新媒体相关知识,普通民众一时无法通过自学掌握相关技术,必须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人员给予专业指导。要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专业中给予倾斜,在产教融合中培养和挖掘相关人才。

(四)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推进公共数字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均等化、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要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原则,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公民公共阅读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按照“大统筹、大整合”原则,出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部级数字化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

(五)打通社交媒体数字化阅读有效渠道

数字化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提供“在场”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应该更加注重提供“在线”“在网”的服务,让无数的年青人,包括90后、00后,让无数的农民工朋友们,让无数留守在乡土翘首期盼的老年人,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数字化阅读带来的便利。数字化阅读要结合先进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现状,与社交媒体有效融合,扩大数字化阅读受众群体,打通数字化阅读的有效社交渠道,真正与新媒体协同发展。要发挥社交媒体在数字化阅读产品传播上的优势,将社交媒体打造成数字化阅读群体扩大的重要途径,以社交媒体带动“全民数字化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将社交媒体打造成为全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福安、刘亮.基于高新信息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管理世界,2012(8).

[2]吴文忠.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延伸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4(51).

[3]王为.公共文化视角下档案、图书及出版的数字化融合[J].出版广角,2015(8).

[4]孟歆.大数据时代档案数字资源整合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山西档案,2015(1).

[5]王迪.从国家包揽到多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J].学术论坛,2017(1).

第4篇:数字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

前言

我国新时代的数字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许多文化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数字技术与网络进行推广和传播,传统的纸质档案的使用者随之变得愈来愈少;而使用图文并茂、音像兼备、鲜活生动、直观全面的数字形式档案的越来越多。文化艺术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也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

1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优势

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就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化摄影技术、信息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存储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档案信息形态,能够将多种载体的艺术档案资源转化成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互相连接。能够实时为用户提供使用,从而实现了社会共享文化艺术档案资源[1]。目前,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有以下几点优势:

1.1能够提升文化艺术档案的有效使用率

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保存与记载文化艺术档案中的所有信息,并且可以使用这些信息在不动文化艺术要案的母本的情景之下开展虚拟环境的传播与演示,同时还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一步实现文化艺术档案的整合,从而使文化艺术档案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与此同时,能够发挥其所具备的独特文化与经济价值,对于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当代计算机网络所具备的特点是传输面积广泛、使用快捷等,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文化艺术方面的需求。

1.2更好地保存年代久远的文化艺术档案

当前,我国极为重视抢救与保护遗存下来的各种形式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使用现代化科技诸如文字、摄像与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全面、真实且系统化地保存我国珍贵、濒危且极具历史价值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从而建立起文化艺术影像数据库,是极为有效的保护措施。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艺术档案由于物理性老化和保存不当变得脆弱易损,如果不加以有效且及时的抢救保护,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采用计算机科技制作这些文化艺术的数字化副本取代其“母本”供人们使用,可以避免其遭受不必要的损坏[2]。

1.3更有效地规避安全风险

采用异地保存多套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副本,可以有效地保证文化艺术档案的安全,有效避免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行动给文化艺术档案带来巨大的灾难性的损坏。

1.4使档案库房紧张的保存空间得到极大缓解

对于逐渐增加的非永久性保存的文化艺术档案,能够采用数字化信息文本对其进行存储,可以更好地缓解档案库房的存储空间的压力,从而实现空间的有效使用。

1.5使文化艺术档案的移交工作更加简便

数字化文化艺术档案替代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主本,用数字化文化艺术档案的信息化流通取代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实物的流通,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达到移交期限的文化艺术档案的移交与使用两个方面的问题。

2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步骤

文化艺术单位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任务量极其繁重的阶段性基础工作,其中包括传统文化艺术档案的整合、扫描、图像的处理与保存、目录建库、数据挂接、验收与备份以及文化艺术成果的管理等诸多环节。实施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必须建立起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规范,如此才可以保证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高质量与规范性。[3]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工作步骤:

2.1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首先,按照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基本原则,对需要数字化的文化艺术档案实施可行性的分类研究。确定前期实施数字化的范围和周期,以及确定投入的人力物力的计数字档案划。其次,筛选需要数字化的文化艺术档案的实物,做好诸如档案的规格、大小、清晰度、数量与易破损等方面的处理工作,并进行有效的清点、检查以及登记等。最后,必须做好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批量资料的存储与复位工作。以此来保障文化艺术档案的母本资料的安全。

2.2文化艺术单位档案的采集与处理工作

采集工作就是把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主要部分,也就是格式转换所必需的前提条件。采集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资料的状况,采取相关的技术保护手段,对于不同材料的规格、纸张质量、字迹与字体的大小、清晰度以及在扫描时的灰度与色彩的调节等都必须要掌握好,同时也应该对未来的使用效果进行思考。以上可以防止在处理的过程是出现过度纠偏、压缩、防污与降噪等现象。2.3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后期的处理工作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后期的处理工作就是将录入数据库中的内容实施验收、排序等方面的工作,以此提高后续的管理与对外使用时检索的效率。把已经录入的数据进行检验,检查其是否已经收录完整,档案资料的标题与录入的主题名是否符合、分类正确与否;与此同时数据是否标注清楚时间、内容以及物理途径,资料是否存在遗漏等[4]。在必要的时候还必须对照着档案的“母本”实施验收、校验,以此保障所采集的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完整性。如余姚市姚剧团针对曲谱等创作类的特殊艺术档案,则要求原作者或是专业从业人员对现有的纸质曲谱做重新打谱后一并保存,提升了数字档案质量和查询、利用效率。

2.4文化艺术档案扫描数据的保存

文化艺术档案的文件通过扫描与摄像处理以后,应该以一定的方法进行保存,经过扫描与校验之后的文化艺术数据需要按照设置的路径与条目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在存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存之后的内容位置,并且及时调阅审查,以此规避在录入过程中出现存储位置的错误。

2.5建立文化艺术档案数据库

数据库就是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与处理对象的整体,一般由数据库管理员与软件组成。当前的数据库可以分为非关系式数据库、关系式数据库与多媒体数据库,其中多媒体数据库主要是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具备诸如数据存量大,类目设置方式多,可以综合表现与处理等优点,在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极大的使用与开发价值。

2.6文化艺术档案的数据挂接、验收与备份

要对数据库目录中的文件进行查验,保证每份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和艺术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内相应文件的档案编号的一致性与唯一性,从而有效地建立起相互对应的关系,以此实现文化艺术档案的目录与图像文件的批量挂接。数据录入验收是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环节。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成功与否和数据文本录入的准确性有直接关系。录入完成以后,对数字化后的所有数据进行检验,也就是检验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的目录数据库、影音库与文字库等多方面。抽查的比例不得低于20%,以上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数据录入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及时的备份。有效的备份不仅能够保障当数据库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把另存的素材重新拷出,同时也可以保障计算机能正常运行,备份就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5]。

3结论

总之,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工作是极其繁重的,其中包括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多种数字化技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日趋成熟为文化艺术单位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与安全。而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就必须加强自身对单位业务对象的文化艺术特点的研究和对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关注,除了建设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还应该建立完善相关的数字化管理与实体管理机制,以此能够更好地保存与传播文化艺术档案,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翟菲.数字化背景下戏剧档案整理的价值路径[J].兰台世界,2020(10):90—92.

[2]赵一荣,梁媚.数字化背景下艺术院校名人档案收集研究[J].兰台世界,2019(05):63—66.

[3]宋雨桐.艺术档案资源数字化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9(05):30+32.

[4]翟菲.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J].兰台内外,2018(04):33—34.

第5篇:数字文化建设范文

一、穿青人的来源

穿青人可考的历史始于明代,因为明代时贵州设立布政使司,贵州成为了省级行政区划,这是贵州政治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穿青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重新调查报告》记载到:“其中‘土人’以吉安府庐陵县大桥头……经湖南转广西,取道独山、都匀、辗转数年,于明洪武七年来到贵阳”。因此,穿青人认为他们祖籍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洪武七年间,因征南北调来到贵州,但由于渊源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研究。

二、穿青人丰富多彩的文化

(一)穿青人的图腾穿青人有独特的图腾崇拜对象——山魈(猴的一种),他们以山魈为神,并自称为“山魈人马”。传说是山中的一种独脚鬼怪,极其凶猛,后被穿青人降服后,就一直为穿青人服务,而被降服的这个鬼怪即是山魈,因此在许多生活、生产用具上,穿青人都会刻镂其图像,旨在寻求平安护佑。

(二)穿青人的信仰穿青人信仰五显神,把五显视为“恩神”、“家神”,世代供奉,并成为穿青人特有的一种民族仪式,这也是其他民族没有的。同时穿青人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家家户户都会在家中设有五显坛,其供奉位置也是非常讲究,主要置于堂屋正面的左上方,代表着家族在五显神的护佑下平安顺利、家业兴旺,当然这种五显坛,除了有一个“神坛”,还有一堂“神榜”,“神榜”上主要有“天、地、君、亲、师、位”几个字,这几个字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而且这种五显坛,是这一族群特征风貌的文化象征,是该族群思想文化和观念意识的汇集。因此穿青人信奉五显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穿青人的部分信仰也逐渐消失。

(三)穿青傩戏(庆坛)穿青傩戏也称为“庆坛”、“跳菩萨”,这是穿青人一项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傩戏本身不是一种信仰,是穿青人信仰的外在仪式,反应着一种历史记忆和先人行为仪式。傩戏还分为儿童傩戏、青年傩戏、老人傩戏三种,目的主要都是祈求安康、顺利平安。同时傩戏的表演过程主要:起坛、庆坛、收坛三个阶段。庆坛是傩戏仪式中最隆重的部分,是整个仪式的主要部分,其中庆坛的“坛场”设在主人家堂屋内,进行专门的布置,当布置就绪后,庆坛开始。当然,穿青人傩戏也具有一定的本土特征,它具有戏种原始、祭祀对象独特、面具原始淳朴等特点,充满着本土色彩,沉淀着民族历史文化。

(四)穿青人的语言穿青人原先使用的语言为“老辈子话”,现已多不使用,现在普遍使用贵州当地方言。但大多数地区依然还保留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这种语言目前尚未查出确实证据,来证明是否是独立的民族语言。

(五)穿青人的服饰服饰是穿青人最明显的外部特征之一,其中女性服饰最为典型。脚穿细耳草鞋,扎青色的一种绑带,主要穿“三节袖两节衣”,梳“三把头”,同时耳戴大勾环。其中“三节袖两节衣”即表示穿青人的衣服主要用青蓝两种颜色拼接而成,上节青色至腰,下节蓝色至小腿,衣袖分为主袖和活动套袖,穿着时会在主袖外面套两层活动套袖,而且一层比一层短,看上去如三节连成,同时衣角会用白布镶边,衣襟镶云勾花边。但是也由于“三节袖两节衣”较为宽大,不方便劳作,穿青人还习惯扎一种青色腰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只有少数人还保留着穿青人的服饰。

(六)穿青人的建筑穿青人在建筑过程中讲究因地制宜、简单实用,传统民房主要以“木房”为主,采用穿斗式和悬山顶式结构,且房屋整体坐落于石头台基上,木屋中间为堂屋,主要用来供神、祭祀用,堂屋左右两边的建筑则分为两层,一层是穿青人生活区域,一层前半部集厨房、客厅等功能为一体,后半部分主要是卧室;二层则主要为仓储空间。

(七)穿青人的婚俗文化穿青人的婚俗礼仪极其复杂,主要分为姑表联姻和背鸡认亲、礼物和陪奁、打亲和闹亲、草鞋陪嫁、砍亲路和照亲路、赶亲、讨奶母钱、站花和试新娘、披露水衣和带雨帽、圆房、井边回门。每一项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草鞋陪嫁:表示出嫁的姑娘家庭不管好坏,在出嫁时的嫁装都有一捆草鞋,新娘到夫家之后,一个月内不可以打草鞋,要用草鞋陪嫁才百般顺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古老的习俗逐渐走向消亡了,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中了。

(八)穿青人婚俗中的鸡文字符号穿青人的民族特色文化中,鸡的文化符号非常活跃,尤其在穿青人的婚俗习俗中非常明显,因为鸡在穿青文化中除了祭祀、装饰等功能外,还包含着深刻的文字象征意义,有着穿青人的保护神、光明生活、吉祥、生命力等象征意义。因此鸡已经成为影响穿青人婚姻参与者精神生活的力量,作为渗透在穿青人婚姻中具有信仰色彩的物象和事象。其中“背鸡认亲”“以鸡譬女”“引路鸡”等尤其明显。

(九)穿青人的丧葬穿青人的丧葬过程复杂,一般五到八天,主要包括:送终、停丧、治丧、出殡、安葬等过程。其中还有为逝者穿寿衣、做法事等习俗。

(十)穿青人的节日习俗穿青人主要是过农历节日,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节日。和汉族基本上相似,但唯一区别是,穿青人有自己特有的古老节气,那就是九月二十八,相传是五显神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杀鸡祭祀,敬供五显菩萨。

(十一)穿青人的民歌文化民歌是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的象征符号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民歌文化,穿青人也是一样。民歌种类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尤其是穿青人受到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创造出来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歌艺术。穿青人的民歌主要分为山歌、小调、哭嫁歌和祭祀歌四大类,不同的种类所代表的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祭祀歌,旨在为了祈福和还愿等。

三、穿青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地方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民众应积极弘扬传统文化,让地方民族文化“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地方文化研究的开放格局,助推文化交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同时,让传统文化走出去,可最大限度的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加强地方文化的认同感。请进来则实现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加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因此,地方政府可举办以地方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演出、展览等,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

(二)合力助推传承发展穿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力量。首先,地方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地方资源。其次,可以将高校教育适当融入,扩宽穿青文化知名度,吸引有兴趣研究穿青人传统文化的工作者,结合时展的特点,进行创新,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最后,可以发展第三产业,比如建立服装加工厂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总之,应该从各方面加大对穿青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对穿青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帮助其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