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法制课范文

中学法制课全文(5篇)

中学法制课

第1篇:中学法制课范文

一、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1.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说

第一,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有趣的故事情境等,能够改变以往枯燥、沉闷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中,使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个人体验逐渐进入到一个最佳境界。而且这些情境能使学生带着较高的热情对新授知识展开自主建构,有利于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逐渐转变学生以往对该课程的消极情绪,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以让原本僵化、死板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正向情绪,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演”,而不是“观众”。

2.从教师能力提升方面来说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向学生呈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以境带动情”,将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互相结合,以此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这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所需,也可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正确引导的作用,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为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3.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面来说

情境教学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设置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以往的相关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当堂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会获得相应的技能,进而实现“双基”目标。此外,运用情境教学法,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认知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多种情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故事情境创设

通过穿插别具匠心的小故事可以将教材中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更加具体,并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好奇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既能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又能增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要以故事情境为载体,逐渐打破传统的“说理性”教学,将死气沉沉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例如,在教学“诚实守信”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了商鞅变法的故事,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师:大家知道商鞅变法吗?在春秋战国时法度比较混乱,诚信缺失,商鞅为了扭转这个局势,就下令在都城南门口立一个三丈长的木头,并且当众许下诺言,如果有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赐十两黄金。最终有一个人站出来真的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了,商鞅当众赏赐黄金十两。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其变法也在全国推广开来。这一小故事的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认知。

2.表演情境创设

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必须深入了解角色所处的环境,利用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表演。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内心的学习体验,也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乐趣,促进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表演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模拟相关的角色,通过表演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关爱他人”一课中的“探究与分享”时,教师先随机挑选两名男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小男孩和老大爷,并找一名女生扮演故事中的女士,提前分配好任务。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演:小男孩和老大爷高高兴兴地在公园玩儿,小男孩看到有辆自行车倒了,走上前把自行车扶起来。这时,正好被远处赶来的女士看到了。女士(抱怨):“你怎么把我的车子弄倒了?”小男孩(急忙解释):“不是我弄倒的。”女士(气愤):“我明明看到你碰了自行车!”老大爷走过来(耐心):“确实不是他弄倒的,他是好心把车扶起来的。”女士(不好意思):“真对不起,我误会你了。”通过表演,学生增强了情感体验,也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表演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直观地体会到关爱他人的意义,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3.问题情境创设

设计问题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某个知识或事件的思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逐步探寻到正确的答案,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因此,教师要以问题情境为导向,让学生从这些问题着手,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吸收、理解并内化知识,进而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自信,提高综合能力。例如,教学“做负责任的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了解该如何做一个负责的人,教师以班级选举为背景,组织学生了解有关“责任”的相关内容。具体来说,在授课时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即××班要进行班委的改选,教师鼓励学生自愿竞选,并告知学生“担任班委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为同学服务,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小龙听了也想试试。思考:小龙选择的责任是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小龙可能付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小龙有什么帮助?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这样的问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学生也比较熟悉,也有话可说。在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负责的人。之后,教师再进行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负责的人。

4.辩论情境创设

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具有争议性的主题,并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找出矛盾的焦点在哪里。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开展有序的辩论,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接受更大的挑战,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将自己的观点陈述完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辩论能力。因此,教师要以辩论情境为引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空间和机会,让课堂不再枯燥,逐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时,教师就设置了“网络有利”VS“网络有弊”这一具有争议性的辩题,并让持相同想法的学生结为一组,正反两方围绕这个辩题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哪些地方做得好需要坚持,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进。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通过故事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辩论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水平,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凤.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2).

第2篇:中学法制课范文

建立实训平台。为解决理论教学枯燥、教材内容难理解的问题,现重点突出中医外科学特色外治方法优势,例如中药溻渍、拔罐疗法、放血疗法等,通过建立实训室,让学生自己动手煎煮中药,剪裁湿敷纱布,消毒火罐针具,制作艾条艾灸等。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锻炼了学生动手实操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特色外治法的认知,熟悉和掌握中医特色外治法的操作流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2-5]。

2实训演练,分组教学

2.1教师演示

教师需认真备课,积极完善相关课前准备,根据学科特点,选取两到三个中医外治方法进行操作演示,要求带教老师示范动作熟练正规,语言讲解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各项目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及要点,强调具体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边讲解边示教和连贯示教。2.2学生实践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十人为一小组,两两之间互为模拟患者和操作医生,通过自己亲自实操演练,熟悉并掌握外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要点、注意事项等知识点,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小组内互相实操演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中医外治法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实训演练,学生能够较系统地完成临床技能的训练,为学生的技能加强训练提供保证,对于部分训练学时不足的临床课程,通过实训演练得到加强,进一步提高学生临床技能训练质量。

3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实训演练结束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列出知识点、重点及操作要点,供学生学习参考。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小组进行课下讨论及文献查新,就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理、临床实效性、名医名家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循证调查与文献查新,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外治法的理论认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小组将讨论结果及文献查新内容写成总结上交,教师进行认真批阅,并记录反馈。

4“教”与“学”双向评价

教师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知识范围,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进而实现教学相长[6]。学生在操作演练的同时,教师需对操作学生进行打分评价,指出学生操作的不规范之处,并进行指正。学生在两两之间进行操作演练时,小组内同学可对操作同学进行打分评价,激发学生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总之,中医外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临床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培养上日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再加之学时所限,理论教学普遍存在学时少、内容多、讲授不充分、教材内容落后于临床等[7],影响到教学效果。通过这次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将原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满堂灌”式的学习方法改为“实训—应用—评价”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我们要不断加强完善中医外治法实训操作,秉承和突出中医外科特色,且在不断的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使中医外科学外治法的内容逐渐完善与创新,为学生搭建起由理论学习到临床应用的实践桥梁。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学法制课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方法;探讨

1政治教学与历史教学的互融

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均是独立授课,不过多数地区文科综合考试将政治与历史两科综合在一张试卷进行考察。这足以说明政治与历史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本学科以外知识,尽量做到相关学科之间的融通。就我个人而言,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就加强了政治教学与历史教学的联系。例如:九年级《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就将已经学过的初中历史知识为切入点,先让学生认识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与兴衰,再认识到目前只有中华文化依然存在。继而调动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进行概括,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继续传承、发展至今,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已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热爱政治、关心政治才能学好政治,学历史也是学习以前的政治。只有好的政治底子才能看透历史的变局。将时事政治引入平时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各国历史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等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我国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渠道。避免了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脱离理论,达到活学活用。例如:《认清基本国情》一课,反复提到“一国两制”这一基本方针。可以让学生再次从历史角度了解这一方针提出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把政治教学与历史教学互融。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不仅仅是素质教学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

2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教法之一。因此,案例的时效性要比本地性、实践性、趣味性更为重要。因此是教师在选材时所需注意的关键。时效性不仅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紧跟时事,还需深刻理解政治背景,历史背景。若能将历史知识融入政治教学则是更好。例如:举办“感动中国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是很多学生接触过的内容。此节目虽很多年前就在新闻媒体上播出,在2013-2014年被反复提及,并在中、高考考试题中作为时政题出现。但在2015年,时事政治引用此类事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样的既有历史知识又涉及政治因素的事件作为热点贯穿于教材与课堂之中。教学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案题材,以适应教学要求。例如:《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课,我将曾经的“感动中国最美人物评选”的内容进行调整。奉献精神曾经的事例是“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诚信“油条哥”刘洪安等。不过从2015年1月起为了顺应教学及紧跟时事,我将奉献精神的事例更新为“北京密云县农村妇女邓玉芬,先后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抗日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清华大学教授叶企孙冒险带领学生秘密生产研制炸药、筹集军工物资,支援抗日根据地,国难之际彰显知识分子爱国情怀;马来西亚华侨李月美女扮男装参加南洋华侨机工队,回祖国支援滇缅公路运输,直到翻车受伤后人们才知道真相,被称为“当代花木兰”……”等等无数可歌可泣、无私奉献、英勇不屈的爱国奉献精神。《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一课,引用历史上汉朝的班超坐守新疆,几代人的为国效力,替国家掌管西部的安定,至他临老才有机会重回中原为例,他用家人的青春与生命换就回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他的回报就是后人对他的汗马功劳的永久铭记。用各种历史事例深入理解精神回报大于物质回报,不仅让学生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评估。还可以让学生在历史、时事与政治中紧随时代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本地化

第4篇:中学法制课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政治课堂;实际运用

启发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作用,得到许多教育家的关注。启发式教学主要集中在教学原则、方法、模式和思想理念几方面内容。在结合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的学习能力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发展智能、迁移知识、举一反三。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流程,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教师要营造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情境,就要有效地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际运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设置课堂流程,并时刻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讲授知识背景时,要有效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情境中给予学生启发,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有效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具有科学的思维习惯,不仅掌握课堂知识,而且举一反三,具有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还要做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启发式教学既要有教师的教,也要有学生的学,是师生讨论、配合的互动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引导者,还要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监督者和参与者。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从而有效地交流思想,达成共识。这样才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启发式教学的点拨

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他们愿意去探究,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才会领悟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无限魅力,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单一的学生的学习力量相对还是薄弱的,我们要让学生结成有效的学习对子,把能力较强、中等、相对薄弱的学生穿插在一起,让这样的学习对子具有有效性。并且需要对小对子中每个人的责任使命有效地分配,让学生各司其职,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才是一个具有行动力的有效的小团队。例如,在小组中,要有小组长引导合作内容的开展;要有记录员记录下每一次形成的合作决议;要有汇报员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最终才能达成合作目标。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提醒和点拨,这种启发式的指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地把控小组讨论的方向,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就是要做随时随地的参与者和把控者,要发挥教师答疑解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魅力所在,它是一种学生学习能力不断精进的重要措施。

三、结合社会实践,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延伸

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对政治知识机械讲解和分析已经不具有实效性了,新时期的高中生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必须结合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展开学习的引导,并且结合有效的社会实践,将高中政治由理论向实践进行有效的转化,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社会热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多彩的消费”时,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消费习惯;可以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消费;可以通过消费案例的分享,帮助学生分析消费陷阱的存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生活中进行观察和发现,对一些事物抒发自己的见解,教师再进行有效的启发,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要靠教师的有效启发,而不是机械地告诫。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和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会成为推动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巨大力量。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具有极大的有效性,但是高中生对实际学习中的课题研究走向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学习中的深度思考也比较欠缺,所以教师要随时做好课堂把控,学生的研究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思路陷入僵局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厘清困惑。

第5篇:中学法制课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当前社会形态不断发生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需要,加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是新时代下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同时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目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建设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一、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对传统道德价值的观念却越来越轻,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善与恶”的中立地带,面对传统道德价值的继承却经常出现左右为难的局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对中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形式愈加多样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就业形势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带来了严重影响,由此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价值观的改变,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降低社会快速发展对中职院校造成的冲击,保障了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深化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1.加强理论学科的建设。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作为中职院校重要的教学部分,必须秉持着严谨的学科态度,坚决杜绝嫁接、拼贴等学科建设方法,要从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将政治思想学科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及授课方法、途径等理论问题加以深入研究,抓住科学有效的教学观点,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探索环节,还要充分借鉴国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将其教学方法、内容、目标及教学途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对比,实现我国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稳定。2.设置合理的学科边界。只有稳定的学科边界才能称之为独立的学科,由此可见,设置合理的学科边界是深化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和价值文明,进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3.开展特色的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德育工作是当前中职院校的关键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德育教育的特点。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展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三、开展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探究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建校宗旨、师生的价值理念和校园风气等方面。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相关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构建一个文明、愉悦的教学环境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2.完善多样化教学方式。首先,明确形式教学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形式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对国际发展形式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的深入认知,强化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其次,还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需要教学实践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最后,不断研究学生的实践形式和内容,鼓励中职院校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3.克服学生实际问题。虽然现阶段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丰富,但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在于克服学生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将国家助学贷款与学生诚信道德挂钩,在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构建真缺德职业规划,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态,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避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并且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中职院校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质量,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科研究和建设,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凌燕.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J].人大建设,2017,(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