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课程教育范文

中学课程教育全文(5篇)

中学课程教育

第1篇:中学课程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课程;核心价值;整合资源;跨学科

历经六年,“教育剧场”课程已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以下简称“市三女中”)生根,成长为一门成熟的课程。这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整合资源的跨学科学习、多元方式的合作化学习、情景创建的体验性学习,已逐渐获得专家、同行的认同和肯定。在六年学习、实践、构建课程体系和方案的过程中,学校一直在思考:高中阶段的创新课程,在其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到底应具有怎样的质素,才能提升学生的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当能识别足够引发学生参与思考、质疑和探究的关键问题,遵循有逻辑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有序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思维习惯,最终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教师应该重视课程设置的复杂性、合理性,以此为基础,既实现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又能对重要问题展开多维度的本质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经由思考实践,理解学习如何对个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要达到这个境界,让学生在学校这片文化场域中获得滋养,通过新课程构建和实施,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这是开设学校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教育剧场”这门课程触发了学校构建课程的新思考。

一、整合资源的跨学科学习,在课程开发方面为学校打开思路

“教育剧场”的开设充分利用了校内资源,有效整合了跨学科的教师资源。这门课程没有专业的戏剧老师,是由市三女中语文、英语、历史、心理、音乐、美术、信息多媒体等教师组成的综合团队。戏剧本来就是集语言、社会、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教师们跨专业合作,各自发挥所长,让这门课程最大限度地融合了校内教师的智慧资源。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利用了各种校外艺术家、专家资源,如境外姊妹学校戏剧教师、戏剧学院专业教师、社会培训机构教师、艺术家等进驻学校,因此丰富了课程的内涵。除了整合教师资源,新课程也必需整合学科知识资源。“教育剧场”课程中,学生们自己编写剧本、编排表演、设计服装、制作道具、布控灯光、制作道具等。这些综合活动要求学生调用各学科所学以实现任务目标,也更需要发挥合作小组中每个人的特长,如语言表现力、肢体表达力、画面色彩搭配知识、物件材料重构知识等。总之,跨学科调用人力和知识的资源,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创造条件,教师、学生在同一个项目达成中相互交流、启发,合作学习,共享发展。认识到“整合资源”“跨学科”这两点是“教育剧场”课程的成功要素,市三女中加快了整合各种资源,开发跨学科课程的步伐。“中西讲坛”是学校很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取“学贯中西、智通文理”之意,每学期定期由市三女中教师同时开设十几个讲座,先后已开设了六十多个讲座。人文艺术类的有“道家智慧与心理疗伤”等,数理科技类有“条形码和二维码”等。这些讲座都是学校教师结合学科和自身爱好而开设的,大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大学体验”课程是组织学生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参加由大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共同讨论开设的课程,体验研究过程和方法。大学是市三女中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又一重要资源。“艺术地图”课程是美术教师和历史教师开设的;“茶艺”课程是语文教师开设的;“女生礼仪”课程最有特色,是以班主任轮流执教的形式开设的。这些艺术审美类课程注重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为女生所喜闻乐见。学校还开掘了家长资源,开设了“学业职业事业”生涯课程;并继而开发校友资源,开设了“校友成长足迹”探究课程。整合资源,使学校跨出学校,使学科跨出学科,顿时师资倍增;跨学科使知识在生活中获得,使学习在专题中进行,顿时课程倍增。

二、多元方式的合作化学习,成为学校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切入点

“教育剧场”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范例。比如,建立了课堂学习小组的基本教学模式。“教育剧场”每次都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的形成方式是随机的。每一次上课,学生都在新的小组里与同学进行合作,使每一个同学与班上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比如,激发学生思考维度的多样性,催生其多种形式的自我表达,生生交流的主动性得以提升。有时,学生展现出的是对某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有时,学生展现的则是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困惑。不论哪种形式,只要是态度诚恳的思考,都被尊重和包容。比如,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体现了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权威身份,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育剧场”课堂上,最常见的活动形式是教师分配好任务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开始自己演绎,每个成员轮流成为舞台的主角,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了更多的学习乐趣。学生既可以是导演、编剧,又可以是演员、观众;教师是主持者,也是最愿意观赏、倾听的好观众。“教育剧场”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师生在课堂里的平等对话关系。“教育剧场”课堂上体现了真正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精神。教师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准备的是:一是对理念和实践操作的内化和创新;二是对学生合作技能、合作方法的规则制定;三是对学生小组分工进行培训和监督;四是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其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这种方式绝不仅仅是拼几张桌子,小组讨论五分钟那么简单。“教育剧场”所体现的“多元方式的合作化学习”,“多元方式”才是关键所在,如何激发思想交锋,如何让每个人讨论,如何让讨论激烈而规范,如何能让讨论尽兴而又完成教学任务,怎样才能体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如何把握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交锋,都是目前合作学习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三、情境创建的体验性学习,引起了学校改变教学方式的新探索

第2篇:中学课程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创新;新课程;设计;方法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中学地理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做教学活动中的创新者,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让课堂变得灵活,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新师生关系,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中学地理课堂教育,创新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让中学生乐于思考,才能有更多的思考成果。在地理课堂中,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中学生思维灵活。在师生之间架起平等的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中学生有舒畅的学习心情。心情好了,思维更加敏捷,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能够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个人学习效率的提高。用师生关系的创新去营造生动与活泼的地理课堂氛围,让中学生摆脱沉重的思想负担。更加大胆、自由地讨论地理问题,证明自己的观点,努力在课堂中质疑与证明,才能让地理课堂成为正能量集聚的地方,促进学生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作为新一代的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无拘无束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尽情参与,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尊重每一位中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用自己的教学积极情感去影响学生,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才能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付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交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创新的基础。如在学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一章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享旅游经历,加深对祖国名山大川的了解,并推荐给学生一些值得游历的名胜古迹。通过分享旅游经历来开展本章的教学,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保证了学生能够发表个人见解,给师生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中学生天马行空的机会,让学生表达一些可能错误的想法,帮助学生从哑口无言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才能让课堂成为思维交流的地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关注小组合作,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倡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教师会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去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真正的地理知识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是每一位学习者研究出来的。让中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高个人教学效率,能够帮助中学生发挥个人主动性。在课堂中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设计好每一个环节,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积极交流。第一,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有效的学习并不是机械化的积累,主动去构建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产生的思维过程与结果也就不同。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独立思考,由学生自主去决定地理研究与学习的方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指导者,应当将重点放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例如《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一章,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表自己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并鼓励学生为城乡协调发展提出更为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以阅读课本内容去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有助于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逐渐成长为地理新知识的探究者。第二,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在这个时候,教师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针对同一个地理研究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有助于地理课堂氛围的开放化。教师不要只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而要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观察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地理想法,放宽个人解题思路。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不同的方法,或对或错,思维火花因此而生,合作学习的魅力正在于此。

三、重视问题解决,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新课程改革提出地理教育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出发,为学生提供参与地理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在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应当重视生活与地理知识的联系。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或者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丰富的地理学习体验中了解到地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促进学生建立积极的地理学习心态。教师从生活中找到抽象地理问题的原型,让学生从自己的已知生活经验入手去解决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地理学习形式的丰富。综上所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带领中学生走向学习地理的高效之路。将学生视为课堂中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自主去探究,收获地理知识,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OL].学周刊,2017,(04):117-118.(2017-01-03)[2017-08-22].

[2]王相阳.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OL].学周刊,2016,(19):120-121.(2016-05-18)[2017-08-22].

第3篇:中学课程教育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深入研究课本上给出的一些公式、定理以及例题的能力,并且做到推广和延伸,学会举一反三。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映在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备探究心理和好奇心理,能够从数学角度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方法,不仅需要扎实专业知识的支撑,还需要有操控课堂全局,调动课堂氛围的能力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开展课堂活动等等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发挥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意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自由广泛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明白的地方勇于提出问题,好的问题往往能引导学生吸收更多的新知识。对爱问问题的学生,不能表现出厌烦和不满,或者轻易否定他们的问题和观点,而是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善于从他们的问题中找到他们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收获成功和自信,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习惯,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质疑精神。尤其是对司空见惯的现象不能熟视无睹,对课本知识不能只是死记硬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旧理论中推导出新知识,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能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二、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是高中学生,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主人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以平等为原则,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在轻松的氛围里让学生感到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趣的,使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需要时刻谨记教学的目的是育人为主,教师要能够与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交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正确的答案要不吝惜鼓励和表扬,对不正确的观点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路轨道,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热情。

三、重视数学史的教学

1.教学数学史的素质教育作用

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史的故事或数学家的轶事,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家是如何勤奋研究,如何学习的,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好奇心的同时,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还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从根本着手,细致分析。毫无疑问,历史上许多数学发现都萌芽于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且以此为数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教师能够将数学史引入课题,对学生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教导和培养,那么就会起到启发和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2.教学数学史的德育作用

第4篇:中学课程教育范文

关键词:体适能课程;高中体育;应用

高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积淀、科技创新发展、变革动力激活具有重要意义,物质生活持续向好的同时高中学生的膳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肥胖、近视、高血压、神经衰弱等问题成为困扰青少年健康的新因素,高中学生的文化课程压力较大且运动时间有限,身体素质指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从体适能教育角度切入能拓展和丰富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改变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并丰富体育教学内涵,因此以高中学生身心发育特征为准绳,使高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高中学生健康认知的同时,提升高中学生身体技能,奠定终身体育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1体适能课程作用分析

高中体适能课程同时涵盖了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2大模块,前者重点关注高中学生的心脑血管、骨骼肌肉以及其他器官组织的全面发育,使高中学生能够进入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依托肌肉耐力、身体柔韧度、心肺耐力等指标有效评价高中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后者以高中学生的综合环境适应能力为主要提升目标,确保高中学生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快速适应,涵盖了协调性、灵敏度、平衡力、反应速度等关键要素,健康体适能与技能体适能共同构成了体适能课程。

1.1有效发展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的主要构成,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要以学生健康体魄与积极心理培养为主要目标,认知、技能、情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与健康认知发展均需要依托高中体育课程实现。体适能课程对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和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引入体适能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高中学生健康发展需求,推动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认知、表现、情感等层面有效发展高中学生的健康体育理念与身心健康行为。

1.2适应体质提升需求

高中学生需要以文化课学习作为主要任务,高考指挥棒下体育课程处于弱势地位,教师与家长给予的发展支持明显不足,高中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往往难以抽出充足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大多数高中学生受外部环境影响缺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的多重因素的叠加导致高中学生健康问题更加突出。高中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因此体育教师应激活高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科学方法实现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体适能课程从认知、技能、情感等角度入手,促使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并纠正错误运动方式,发展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并帮助其在有限时间快速掌握基础运动知识,明晰健康体适能对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意义,这将更好地适应高中学生体质提升的需求。

1.3拓展体育教育范围

终身体育的实现要从体育教育的持续拓展入手,完成“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的延伸,而体适能教育恰恰可以作为高中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彰显体育的健康性与公平性,发挥体适能教育的趣味性与终身性优势,使体育和健康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适量的运动负荷也会推动高中学生身体持续发展。体适能课程将实现高中学生健康认知拓展、运动实践提升、身心健康强化等目标,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原则,引导高中学生遵循身心健康规律不断成长,有效完成高中学生的健康干预,拓展现有体育教育范畴,促使高中学生在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实现体适能的全面发展。

2体适能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体适能系统测试,科学制定教学规划

体适能测试能更加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高中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育教师通过系统性的规划设计能及时获取高中学生身体动态变化,体育教师可依据体适能测试结果为高中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目标清晰而明确地开展体育教学设计规划。体适能测试要全面反映出高中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等,如教师可以在体适能测试中引入50m冲刺跑、1000m耐力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立体前屈等测试项目,依托这项项目体育教师能够准确把握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通过学生体适能指标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比确定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在体适能测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确定不同高中学生的体适能标准。此外教师在测试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如3min台阶测试可以较好地测定高中学生的心肺耐力情况;重复竖直弹跳能较好地测定高中学生的肌肉耐力情况;抓握力测试有助于高中学生肌肉耐力的测定等,通过我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同龄段学生对比,能更好地发现我国高中学生的体适能不足和短板。教师在完成高中学生体适能多维度测试后,应该制定适合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计划,坚持分层个性的基本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个体基础条件以及体适能情况将高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适合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更加准确地贴近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高中学生能够在“最近发展区”成长和进步,高中学生的体适能锻炼将会取得更加突出的效果,同时减少高中学生因为方式或强度不当而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体适能课程的精心设计将更加有效地发挥体育课程优势,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要注意运动项目的丰富、文字语言的生动、运动强度的控制和运动引导的趣味,激活高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并带给高中学生愉悦运动体验,使其在玩、学、练的过程中稳步发展体适能。

2.2借助现代技术,拓展体适能课程

体适能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运用有助于高中学生基础体适能及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育,这需要高中学生形成长期的运动习惯与良好的参与态度,高中体育教学时间对体适能教育而言明显不足,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体适能课程覆盖范围,实现从体适能课堂向日常生活的全面延伸。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智能设备的普及使体适能课程逐渐打破了时空界限,这对体适能教育的全面覆盖具有积极意义,体适能教育将在高中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渗透,体适能课程将对高中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高中学生增加课后训练环节,依托微信运动、华为运动、小米运动等平台和软件与高中学生展开进一步的交流互动。高中学生在家中依然可以与教师展开交流与互动,智能手机和运动手环等设备能够详细记录高中学生的运动状况,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状况给予高中学生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持续改善高中学生的运动状态,互联网平台为高中学生的运动数据共享提供了良好条件,使教师能实时把控高中学生的运动状态,给予高中学生更及时的建议。为进一步激活高中学生课外体适能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展开“步数比拼”“卡路里消耗赛”“体适能PK”等趣味竞赛活动,引导和激励高中学生深度参与活动,这将帮助高中学生形成更好的运动习惯,体适能锻炼也会逐渐成为高中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2.3打破学科界限,认知实践协同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的情况较显著,体育课程长期游离于其他学科之外,体育教师自身能力与教学基础导致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未能引入其他学科知识。体适能课程不仅要建构起全新的运动理论和教学体系,更要将健康生活方式与积极生活态度引入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切实改变广大高中学生的状态,简单地调整体育项目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例如,美国基于体适能理论建构的“SPRAK”课程就实现了体育、生理、人体运动学、营养学等课程的全面整合,这对我国体适能课程建构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增加理论课程占比,同时强化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高中学生能形成更全面的认知与理解。鉴于高中体育教师往往不具备交叉教学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上丰富多样的慕课资源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拓展,在室内开展运动生理学、营养学、体适能与运动健康等课程教学,体育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视频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参与研讨,使学生及时发现当前生活状态存在的问题,积极尝试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睡眠节奏等方面做出调整,真正实现体适能教育的认知与实践协同发展。

3结语

体适能课程的引入有助于更好地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终身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并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为高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支持,引领体育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佳薇,崔明月.融入体适能训练公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94-1696,1699.

[2]阳家鹏,徐佶.体育锻炼态度对青少年有氧体适能的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1):91-96.

第5篇:中学课程教育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中学语文;课程对接

语文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接的几个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对接中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有别于纯文学类课程,它在对接中学语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可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与覆盖,我们的语文基本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写字被打字代替,写信被微信代替,读书被视频代替;我们没有思考的时间,思考的能力在下降;写字的机会在减少,汉字书写能力在下降;大量网络语言在创新,但一些经典、规范的语言在减少;我们追着科技在阔步前进,可我们的思想素质却有些滞后。然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手段滞后,导致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与实践时间太少。在中学语文教学课上,一篇课文教学需三课时,还未必能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而在考场上,一篇文章却要求学生在不到一节课时间里,阅读完毕,并解答许多有关的问题。在习题、试题讲评课上,一套试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答往往需要两三课时。一篇作文学生往往两节课内还不能完成,而在考场上却只需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所写的作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还是篇幅长短,卷面书写都不亚于课堂作文。很显然,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偏低,语文学习时间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效率较低的原因在于教师的主导太多,学生的实践太少。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语文教师就不能主导无度而干扰学生的语文实践。即便有些语文课堂重视实践与合作交流,但往往徙有形式而无实质性效果。其根源在于它没有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辩证统一的两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交流的基础,合作交流反过来又可提升自主学习水平。两者结合起来要实现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学习相互学习,团结合作精神。另外,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重视了部分学生的表演,忽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发言的总是固定的部分同学或个别同学。发言者越来越主动,越善于发言。不发言者,越来越被动,越来越不善于发言。这种少数人或个别人发言,大多数人坐冷板凳的现象在中学语文课堂比较常见。中国教育界一直流行这么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无论是当前的教育改革,还是教材更新,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大语文”已然成为未来的教育趋势。“新教改”,是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教育改革,其中调整最大的是语文。虽然目前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已经发现了如上问题,正在从诸多方面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究和解决。我们不应将其与中学语文剥离开来,应有效衔接,从而提高汉语言及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正如复旦校长苏步青所言:“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因为,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根本学不通。”

二.对标师范专业认证和中学语文新课标,重构语言类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上应与中学语文教育深度对接。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汉语言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多沿袭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确定下来的前苏联模式,汉语言文学语言类专业课程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由此可见,该专业的课程安排范围广,跨度大。按照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汉语言专业语言类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设计必须聚焦师范专业特点,对照中学语文新课标,[1]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增删、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调整、实训内容的更换,重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再学习、转化和传播等师范毕业生必备的应用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2]这段话阐明了国家教育方针和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据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规定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对标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在制定、修订具体培养目标及方案时,应基本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应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还应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注意创业就业的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我们认为在全国性教学目标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区域性及师范类教学特征做适当调整。比如增加“师德师风”教育。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继往开来的精神气质,形成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卓越品质,做“四有”好老师。[3]还应增加“学会教学”职业技能培养。让师范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人文、艺术、科学、信息等综合素养,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很好的完成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同时培养师范类汉语言专业学生“学会育人”。熟悉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内涵和方法,积极主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育人活动。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德育教育工作方法,胜任班主任工作,组织和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师范类汉语言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开拓发展的视野。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开阔的教育教学视野,较强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能够在小组互动和协作中提高学习能力,在学习共同体中发展进步。

三.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适应中学语文教学当下已进入“互联网+”教育的媒体新时代。作为一门较为传统和保守的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其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全新要求。比如“微课”的建设与“慕课”(MOOC)的引入。利用微课对知识点的梳理拆分,从发现问题入手,以一环扣一环的方式把知识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判断和思考,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需求。而慕课不受时空的局限,所具有的包容性、开放性及交互性,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高校众多的高质量课程资源以及相关联的学术资源,不仅能丰富课程的授课内容,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让学习更高效。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突出运用,注重平时,动态把握。课程的考核评价充分结合互联网学习平台,采取线下考评与线上考核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除了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课堂表现等都纳入评分体系外,既考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要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做到动态、综合而全面。完善系统的考评方案,使标准明确,考核分具体量化,成绩有据可查。师范性专业要对接认证理念,“相较于传统的课程内容建设,师范类专业选修课从课程考核改革入手”,从而实现教学改革创新。[4]建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重在过程中的获得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各个阶段,并通过阶段性成果的自我测验和老师评语来认识自我的学习效果。综合成绩构成可以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学期期末考核=50%期末考试+10%考勤+10%(作业)+20%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考核(章节测试、线上讨论)+10%各级各类汉语言知识比赛。第二学期期末考核=40%期末考查+10%考勤+20%课堂互动及作业+20%教学内容的阶段性考核(章节测试)+10%语言小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重构,强化了以下几项要求。其一,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加强训练听说读写能力,听和说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基础。我们社会间的交流用的是语言,清楚明了地表达心中意思需要拥有良好的说话能力,这就是语文素养。其二,加强了语文理解能力。别人叙述一件事情,你能快速领悟主旨,并能从不同方面全面考虑,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优秀的理解能力会帮我们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并能把握要义。优秀的理解能力会让我们快速收获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其三,加强了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提升个人修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师范生多积累文言文,不仅淘冶自己的情操,还会给周围的人带去无形的正面的影响力,让你的气质、涵养大大提升,显得文质彬彬。其四,加强了语文表达能力训练。表达能力除口头表达外还有书面表达。语文基本功之一书面表达能力也极其重要。我们做一项科研,或用文章来表达的新闻、应用文、信息、科技成果、情感等都离不开优秀的书面表达能力。其五,加强了语文书写能力与书法鉴赏能力的培养。网络的冲击,让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明显下降,其实书法之美、汉字之美是其他语种所不能比及的。语文重要地位的提高也会让我们重新重视汉字的书写,这些象书法之类的传统文化才会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四.加强教育实践训练,快速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