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

第1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家政管理;家庭服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一、对家庭服务专业在国内外发展历程的回顾

(一)关于“家政”名称的变迁

与会者认为,家庭服务专业要良性发展,突破传统观念相当重要。家庭服务专业在国内外的名称不尽相同,为顺应市场需求,更能反映专业发展与变化,国外以及台湾、香港都经历了一个数次更名的过程。台南应用科技大学李宁远教授指出,台湾在1966年前称之为家政教育,专收女生,1995年改名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1994年台湾辅仁大学成立民生学院,以其涵盖食、衣、住、行、育、乐范围而命名,突显了重视人性尊严与家庭幸福及环境关怀之理念。香港教育学院黎杨惠玲博士指出,为更能反映现代家政的特质,更新家政就是烹饪与缝纫的错误观念,香港课程发展处于2012年前对家政科进行了更名,将家政科改为科技与生活。台湾生活应用科学学会理事长张承晋教授指出,美国家政学会于1994年更名为美国家庭与消费科学学会(AAFFCS)。武汉现代家政进修学院冯觉新教授结合自身办学经验就家政名称问题发表了看法,由于教育部将家政管理专业改为家庭服务专业,连生源都成了问题,而开办的两届高级管家培训班则就业形势良好。与会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政的名称与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演变,做家政,已不再是做保姆,因此,要促进家政教育与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国内应借鉴港台与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对于“家政”的名称进行更改。

(二)关于“家政”专业的招生变迁

李宁远教授介绍了在台湾最初只招女生,后家政内涵发生变化,从家事职业扩展至衣食住行等与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家政专业从只招收女生转变为家政方面招女生,营养方面男女生都招。张承晋教授从美国家政教育模式及台湾家政课程的演变,对家政相关专业在台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及与家政相关的职业做了详细解读。黎杨惠玲博士指出,在香港,虽然从小学开始已有家政科目的设置,但家政学科依然是“少数民族”与“弱势群体”,在课程发展方面备受压力,香港教育学院是唯一提供家政科师资培训的学府。金陵女子学院甘克超教授以其亲身经历回顾了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家政系始末。甘教授指出,中国家政学高等教育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50年代初,全国高等教育家政系停止招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部分高校才开始开设家政教育的选修课程,90年代,少数高校开始设置家政学系科。由于体制与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家政学高等教育崛起还需假以时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林绚晖博士、吉林农业大学吴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钱焕琦院长、以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陈传尚副院长分别就本校开设家庭服务相关专业作了介绍。虽然这些高校的不懈努力为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与人才支持,但基本上还是处于惨淡经营状态。因此,学者们呼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对家庭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与现实困境的检视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生活小康化和服务社会化,家庭服务业已成为一个“朝阳产业” 。虽然家庭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进程呈明显加快趋势,并且折射出强大活力和蓬勃生机。但是,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受过正规家政高等教育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端专业人才更是缺乏,巨大的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家庭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与此同时,全国家政高等教育状况异常窘迫与尴尬,存在招生困难、专业师资紧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毕业后相当一部分转行、转岗。部分学者认为,造成此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服务职业薪酬低、发展前景渺茫、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地位低下。部分学者与企业界代表指出,必须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家庭服务业的认同感、提高家庭服务职业的薪酬水平、保障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各项权利与提升其发展空间。

还有学者指出,家政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对接也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家庭服务行业提供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服务购买者的家庭对员工的服务水准又不是很满意,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陈传尚副院长认为,要把家政教育与产业做好,必须学校与企业之间结盟、区域与区域之间结盟,同时正视国情、民情,建立家政层级教育与培训体系。湖南女子学院易银珍研究员指出,从理论上来说,家庭服务业与家庭服务专业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家庭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应该催生和推动家庭服务业相关专业的发展,而家庭服务业相关专业相应地起到支撑和引领家庭服务业的作用。

国务院汪志洪司长认为,家庭服务业要健康、有序和长久发展,必须走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路子。因为规范化是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动力,而职业化则是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和自我提升途径,家庭服务业的巨大社会需求迫切要求家庭服务业加强“两化”建设。北京大学陆杰华教授结合家庭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指出家庭服务业要坚持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四位一体的发展之路。陆教授还指出,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政府机构里,一般都设立了一个与家庭有关的部门,比如在德国有联邦家庭部,在马来西亚有人口与家庭发展部等等,从而呼吁中国注重顶层设计,构建以家庭为主导的职能部门,使家庭服务业获得国家政策的优先支持。南京师范大学朱运致等学者认为,家庭服务业必须和家政学科协同发展,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开创家庭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家庭服务项目与形式的创新,打开行业发展的局面,促进就业。

三、对家庭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探讨

(一)关于学科定位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家庭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问题,是发展家庭服务业与促进就业的重中之重。湖南省教育厅申纪云副厅长指出,要加快家庭服务业的发展,首先要科学定位家庭服务专业,必须从内容形式、办学层次、办学与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准则、服务面向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定位。如,家庭服务专业是以学历教育为准还是以非学历教育为准?是以本科层次为准还是以专科层次、中等职业教育层次为准?等等。与会代表一致认同申厅长关于学科定位的探讨,并呼吁通过科学定位,确立学科形象与提升学科地位。吉林农业大学吴莹博士就学科定位问题着重指出,家政学是交叉学科,因此,既要有整合理念,又要有专业定位,要谨防被分化的危险。武汉现代家政学院冯觉新教授从职业家政与非职业家政的视角诠释了家政学的学科定位,指出职业家政教育旨在服务社会,从业人员有经济收入,非职业家政旨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由于家政涉及物质、文化、伦理、社会交往生活四个方面,因此,在家政教育中要始终贯彻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北京大学陆杰华教授认为,要强化“家强国盛、家国一体”的理念,通过家政教育,提高人们家庭生活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香港教育学院黎杨惠玲博士就什么是现代家政教育、在家政课中可以学到什么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陈传尚副院长指出家政不能包罗万象,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关于学科建设问题

湖南女子学院易银珍研究员从家政学科的理论建构、家政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精品系列教材的开发、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政产学研的融合与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开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如,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家政学科理论体系;要建立基于岗位特殊要求、以职业化素质培养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的家政专业课程体系等等。针对我国高校家庭服务专业教材建设滞后的问题,汪司长强调,学科发展,教材领先,没有好的教材,就没有好的学科发展,因此,要扎实推进教材建设。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又要对现有家政专业教材进行修订升级,同时还要开发精品教材。部分学者指出,家政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与选修课程。与会学者认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要内培,加强现有师资,又要外引,积极引进外智,同时还要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专业人士、企业领袖与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讲课或者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

(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与会学者认为,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要积极邀请家政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推行工学结合。有学者指出,校企合作不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通过政府指导、行业沟通、校企努力共同构建高层次紧密合作,才能使企业由唯利润生产观向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从被动使用人才到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转变。林绚晖博士从生活科学教育模块与健康管理模块两方面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出人才培养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开展产学研结合,培养U型人才,主要包括进行实验室教学,建立实践基地进行实训,建立教师工作室等模式。部分学者认为,高等院校要主动实现多方互动,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物质与人力资源参与学校建设,改善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条件,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2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 民政管理专业 社会服务 内容 载体

民政管理专业作为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和民政人才的主要渠道,承担我国民政事业发展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的重任。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民政管理专业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职能。民政工作本身涉及面广,既有为普通百姓特别是困难对象、优抚对象服务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救灾、社区建设、优抚安置、专项社会事务等服务,又有面向地方和社会组织的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服务,这就要求民政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自身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要和民政业务的社会服务特征相一致。

一、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的方向与内容

依托行业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要紧密依靠民政行业,培养民政行业需要的人才,开展行业需要的服务活动。

1.学习和解读政策制度,为行业提供智力支持、政策建议与专业咨询服务。

民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掌握行业最新的动态是自身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应当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政部、各省市民政厅(局)制定的政策文件进行及时学习,甚至要加强对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吃准、吃透文件精髓和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后,可以结合地方实际和专业发展需要开展相应的服务活动。

(1)提供智力支持。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各级地方民政部门在制订规划、解决工作中遇见的具体难题,都有向社会伸出援助之手时。专业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行业政策的钻研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如规划的撰写、专项调查研究等。

(2)进行政策建议。民政政策法规的制定需要集思广益,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民政管理专业的师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参与,如某项政策法规制定时发送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每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课题进行选题推荐、积极主动承担行业的标准制定、某项决策的建议等。

(3)开展专业咨询。充分发挥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民生、政府参谋等领域的作用,开展项目策划和公益性社会咨询服务。总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对行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难题进行共同思考、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二是为社会人员提供民政行业服务信息服务,如给想选读民政管理专业的家长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答疑、主动为社会大众宣传或解答民政新政策等;三是开展公益活动。如以社会工作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深入社区,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社区服务小分队、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咨询服务小组等,积极参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组建社会灾害心理小组,在遇到社会自然灾害时,积极投入国家抢险救援工作,为灾后社会稳定和受灾群众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心理干预。

2.科技开发与应用服务。

根据专业特色和校企合作领域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社会技术服务。第一,技术基础研究。将现代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移植到相关应用领域,实现技术创新。如与相关医院、康复中心联合开发现代具有远程监控和通信功能的医疗、康复仪器等。

第二,技术改良。到企业寻求直接的需求,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设备、技术资源和市场需求信息,整合校内人力和物质资源,跨学科专业进行联合攻关,改良企业技术和工艺。如民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计算机人员联合开发设计和更新民政应用系统,如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优抚安置系统等。

第三,新技术推广。利用学校技术中心向社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如现代康复技术新设备、新治疗方案等。

第四,开展基础技术理论研究服务,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创新、对国内外先进做法的归纳与总结、承接民政项目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经验、进行具体项目实验等。

3.教育拓展服务(继续教育服务)。

《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政人才队伍。到2020年,民政系统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4万人,同时,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50万人、养老护理员600万人、灾害信息员75万人。完成一轮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鉴定,实现全员持证上岗。这既给我国民政事业带来了福音,又给与民政相关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带来了机遇。开展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成为民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必修课。这些继续教育服务主要包括:民政系统基层干部培训、街道社区干部培训、婚姻登记员培训、殡葬行业技术工人培训、社会救助人员培训、福利彩票营销员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培训、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知识培训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

4.专业资源服务。

专业服务总结起来就是两大类,走出去和请进来。在民政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设施、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本身可以作为社会服务的筹码和依托。一则可以把服务对象请进来,利用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与场所开展示范交流和场景演示,让设施设备最大化利用、效益最大化;二则可以互派人员进行交流锻炼,相互体验岗位职责和满足专业需求;三是在行业与学校的交往中,专业教师可以了解最新行业动态,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提供给行业,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二、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的载体建设

开展社会服务可以是个体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但都必须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服务能力分类开展。大卫·麦克里兰认为,能力具备多维内涵,“有通用能力、可转移能力和独特能力之分”。民政管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同样蕴含上述三种能力成分:有些能力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是任何一个主体从事社会服务活动时所需要的、共通的能力成分结构;有些能力原本彰显于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中,但具有可迁移性,能用于社会服务工作;还有些能力则是高校教师参与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所独有的素质要求。根据这种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服务队伍。

1.组建专业团队。

建立以民政研究为特色的社会服务专业团队,由本专业教师3~5人组成,相对固定。成员要求有较高的民政素养和能力水平,长期性地互相学习、讨论、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团体作用,形成强大的开发研究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可以承接行业的课题研究、项目设计与开发、行业标准或政策法规的制定,开展专业咨询和智力服务。

2.建立服务组织。

建立以民政管理专业教师为顾问、学生为中坚力量的社会服务组织,也可以叫志愿服务组织,由本专业教师当带头人,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教师要求了解、熟悉行业,能有效与行业进行业务往来,能组织策划指挥学生开展活动;学生应有爱心、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认知,自愿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可以以学生团体、协会为基础进行改造,也可以专门就某个项目成立服务小组、小分队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服务能力建设能丰富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内涵和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

3.成立行校合作协会。

成立以民政管理专业社会服务为核心目标的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也可以叫行校合作协会,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为主体、双方管理者为补充组成,人数控制在8~10人。行校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民政管理专业的师生可以通过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支持,更加深入地接触行业、了解行业,从中了解更多行业最新动态,从而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

4.独立开展服务。

依托民政管理专业教研室全体成员和部分学生开展服务活动,主要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和学生文化活动实现。一是课程与认知实践。在讲完基本理论、知识后,安排寒暑假开展课程社会调查,运用专业的社会调查方法了解工作对象的现状,对收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撰写课程报告,同时可以给调研单位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二是综合实习。通过在民政机构的实践锻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特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务能力,同时为行业培养出高素质的民政人才服务。三是文化活动交流。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进入社区,传播民政文化,也可以为民政行业自身的活动提供人员和节目支持,还可以与民政行业一起开展联谊活动。

综上所述,民政管理专业开展社会服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民政管理专业通过传播研究成果开展服务社会是“显服务”,是为社会的“今天”服务;通过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的“明天”服务,这是一种“潜服务”;更要为社会的“后天”服务,这就必须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民政人才来实现,是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潜服务”。

参考文献:

[1]尹红炜.探讨能力素质模型在e—HP的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查吉德.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8).

第3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现代物流观念是全球化观念、物流一体化观念、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的观念、物流信息化、物流的自动化、物流社会化、绿色物流观念。

伴随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我国物流业亟待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同时要进一步改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部门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垄断。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门复合型服务产业,它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集合我所掌握的物流方面的知识,对地方邮政速递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特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速递物流;发展现状;营销特色;面临问题

0 引言

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例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在世界物流百强企业中,邮政企业占据17席,其中前10位中中国邮政企业占据5席。

1 中国邮政发展状况

邮政速递物流为了加强竞争力,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要求,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原有的信息系统已经满足不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而未来几年是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来推动物流板块的快速发展。因此,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选择与中国国领袖级IT 综合服务提供商华胜天成合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综合信息平台。

1.1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状况

河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分公司(以下简称石家庄公司)隶属河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是专业经营邮政速递物流业务的全资国有企业。石家庄公司拥有EMS特快专递和CNPL中邮物流两大专业品牌,主要经营同城、省内异地、国内、国际特快专递及一体化、功能性物流等业务。公司下设6个职能部室(综合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速递经营部、物流经营部、网运和质量监控部),23个市(县)区营业部,5个项目组(邮政礼仪、e速购商城、代收货款、国际、同城),4个邮件处理中心(速递邮件处理中心、河北南部集散中心、航空邮件交换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现有邮运车辆186辆,其中一级干线汽车邮路9条,二级干线汽车邮路1条。负责石家庄市(包括石家庄市区、周边17个县和井陉矿区)的特快、物流邮件及部分普通邮件的收寄、运输和投递服务,与当地石药集团、华药集团、河北烟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多家国内著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还承担着石家庄市、河北南部地市与周边省份(包括北京、河南、山西、山东等)的邮件集散和运输工作,是全省最大的特快专递邮件集散中心。

2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营销特色

北人集团——一直以骄人的业绩雄踞河北省龙头之位,是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大型零售企业,河北商业首家且是唯一一家“百亿级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五百强。目前,北人集团正在筹备北国股份上市。未来五年内将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商业集团和上市公司!

EMS邮政速递物流—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一直以无缝隙的网络覆盖率列居速递物流行业之首,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是专业经营和管理邮政速递物流业务的现代综合快递物流企业,拥有EMS特快专递和CNPL中邮物流两大专业品牌,业务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近2000个城市,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门到门速递物流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

2.1 营销特色

可以为合作企业制定绝佳的跨行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联动各卖场不仅仅只是为销售而为客户提供服务,还有通过EMS的配合联动以保证后期的延伸服务:

2.1.1 完善的速递EMS服务

(1)对客户不方便将所买产品当时带走的情况,我方可提供将商品寄递到家的服务,让客户购物无忧。

带来的好处:规范管理快递公司随意进出的场面,避免影响各大卖场的正常经营;集团内统一管理,抓好品牌化细节管理工作;加强客户多角度服务,更加提高客户满意度。

(2)对周期性的品牌周刊,新品上市宣传DM等,利用我公司大量的信息名址库,由专业的同城业务配送队伍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及限时发放。

带来的好处:保证会员/客户能收到最及时、最前沿的产品信息,做好宣传与推广,使DM覆盖群体最大限度的产生购买欲。

(3)EMS拥有强大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呼叫中心,可以根据邮件投递完毕的情况随即根据各种新品进行回访,使商城会员更全面的了解产品信息。

带来的好处:使商品信息的触角前置,方便集团会员对各大品牌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使线上线下紧密互动,通过回访可以增进与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会员反馈的信息,从而在提升销售额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会员的建议更加完善我们的服务。

(4)根据北人集团现有物流配送需求,结合我司物流配送优势,打造“物流服务专业化,品牌配送有保证”的高效物流服务体系。

2.1.2邮政物流依托自身优势有利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目前,中国邮政支付网关覆盖31个省(区、市),与多家网站、第三方支付平台全面开通了网上支付业务,与邮政物流密切结合,向客户提供集信息、仓储及配送、金融融为一体的服务。中国邮政在物流领域已经构建了运输系统,全程实时跟踪货物的状态:可对货物状态进行查询,生成相关报表;提供货物各种运输状态及每种状态的票数;与客户订单系统对接,进行数据网络交换;提供客户订制服务。中国邮政正在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为合作企业提供安全的、灵活的、可定制的电子商务服务。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物流将在电子商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3可靠的仓储管理,配套的仓储设施,有效保证货物的中转

石家庄市仓储设施占地6000余亩,80%在三环以内,仓库面积160万平方米左右,除企业自用仓库约占1/3外,2/3的仓库设施为商业用途。石家庄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目前拥有国家邮政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20000平方米标准化仓储中心,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整合仓储资源,提高自身仓储能力建设。

3 结论

邮政,关系千家万户,连接五湖四海,承担着通政、通商、通民的社会责任和政府职责,担负着普遍服务、特殊服务的神圣使命。大型商企与邮政同样涉及服务质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国家的形象,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作为大型企业面向社会所承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蒋华圆.于德新.中国邮政现代物流营销策略用[J].当代通信,2003,(4).

[2]张忠球.邮政物流市场营销的服务策略[J].中国邮政,2005,(1).

[3]杨海荣.《邮政概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5,(2).

[4]张学渊.《邮政市场营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7,(1).

第4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1.1现行邮政产业管理体制

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国家邮政局,赋予国家邮政局主管全国邮政行业以及管理全国邮政企业的双重职能。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总体部署,国家邮政局积极配合,邮电系统实施了邮、电分营。

1.2邮政产业的主要业务类型

(1)函件类邮政服务。包括寄往国内或国际信函、报纸、杂志、期刊、小册、传单和其他类似的印刷品的收揽、运送及投递。

(2)包裹类邮政服务。包括国内和国际包裹及小包的收揽、运递及投递。

(3)邮局柜台服务。主要包括邮政利用自身营业网点向顾客提供的各种柜台服务。

(4)其他邮政服务。包括信箱出租、存局候领服务和其他未归类公营邮政服务。

1.3邮政产业业务总量及业务收入增长率

据统计显示,1993年以来,邮政产业亏损连年加大。1999年虽然国家对邮政产业实施了一个“8531”的财政补贴递减政策,但是,1999年邮政产业依然亏损67.3亿元,2000年亏损32.9亿元,2001年邮政产业终于扭亏为盈,实现利润6000万,但相比30亿的财政补贴,这点盈利实在是杯水车薪。2002年中国邮政实现利润1.25亿元,但是仍然有10亿元的财政补贴。

2目前邮政产业管制所存在的“管制失灵”

2.1“政企合一”、“政监合一”

“政企合一”、“政监合一”是邮政体制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目前,国家邮政局既是政府管理邮政业务的行政机构,又是大型国有公用企业。既承担行业管理的政府职能,又具有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职能;既是邮政业的监管机构,承担着监管全国邮政市场的职能,又是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具有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

2.2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划分不清晰

随着邮政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邮政已经成为横跨多个行业的企业,在交通运输(物流)、金融、通信、广告、社会公共服务、文化服务等行业中都可以找到邮政的身影。在我国邮政系统内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是混业经营的,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垄断的范围,而且也不利于竞争性的业务与其他相似行业之间产生竞争,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3邮政监管体制以及法规方面存在的缺陷

我国在邮政监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同时也颁布了很多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邮政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协助政府的监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对管制邮政产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监管立法滞后、监管机构权力分散、监管机构职能不到位以及监管机构监督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损害了社会公正,不利于企业自由竞争权和消费者公正消费权的保护。

3国外邮政产业改革的主要特点

3.1体制改革:政企分开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邮政都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化管理,商业化经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政府负担,提高了企业竞争的活力,保证了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其普遍做法是政府机关和具有独立性的邮政管制机构对邮政产业进行管制,主要内容是监督邮政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发放营业执照、控制价格、保护邮政专营权等等。

3.2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分化重组

近年来企业间的联合与重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扩大单个企业的规模,来提高生产效率。德国邮政出资9.33亿欧元收购丹莎国际物流公司;出资22.11亿欧元收购德国邮政银行;收购DHL25%股权;收购英国Securior速递公司50%股份;购并荷兰包裹运输公司Nedlloyd、瑞典物流服务公司ASG、美国国际航空快运公司,排名国际货运第一位。

3.3采用新技术,提升网络能力

很多国家邮政不断采用新技术,实现了营业窗口作业的计算机化,邮件装卸与搬运设备的机械化,邮件分拣设备的自动化,邮政运输的集装箱化,邮件运输过程的电子化,邮政网络的系统化和现代化,使整个邮政通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管理的基础上。

4我国邮政产业管制改革的思路选择

4.1推进政企分开、政监分开,理顺邮政规制者的政府职能和邮政经营者的企业职能

政企分开必须同时做到邮政服务业的管理部门与邮政企业机构分开、人员分开和财务分开。推进政企分开的关键是将邮政部门的经营业务的职能分离出来,转变成对整个邮政服务业进行公正监管、公平执法的行业监管机构。同时,还要推进政监分开和政事分开。将邮政部门的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能转移到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使邮政部门转变为独立公正的邮政市场监管者。

4.2对邮政企业进行公司化和集团化的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邮政管理部门要逐步取消对这些公司的行政干预,使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各公司则要按照服务业的要求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实行股权多元化,对一些竞争性比较强的业务和领域,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也可考虑对现有垄断企业进行分拆,以促进竞争。同时,要以专业化公司为龙头,加大对邮政系统资产重组和改制上市的准备工作。

4.3分析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缩小专营业务范围

分析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后,从事竞争性业务的邮政企业要彻底实现与行政脱钩,与其他非邮政企业公平竞争。邮政部门经营的EMS在交通运输、海关监管、税收安排等方面应与快递企业等非邮政企业一样对待,不再享有特权。邮政普遍服务标识只能使用于提供普遍服务业务的邮政企业和国家授权的机构,不能被从事竞争性业务的邮政企业借用。

4.4修正相关法规,建立独立的管制监督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的时期,面对艰巨的邮政业改革和发展任务,我们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及时修订《邮政法》,同时研究制订中国邮政专项产业政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邮政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地位,明确政府与邮政的关系,正确认识邮政的性质,规范邮政领域的行为和秩序,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修改《邮政法》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多方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对涉及公民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用邮选择权和邮政专营范围等重要问题的法律内容,应当举行公众听证会来确定。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机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

[2]杨海荣.邮政概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1).

[3]顾联瑜.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与专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4]仇日华.国外邮政改革的思路和现状[J].当代通信,2003,(5).

[5]张正.中国邮政核心竞争力分析[J].中国邮政,2003,(11).

第5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机合作组织 发展 借鉴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为49%,相当于欧洲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扶持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国家财政在2008年对农机补贴40亿元,2009年又增加到100亿元。但是,如何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现实,加强农机合作社理论和机制方面的研究,探索具有适应农村发展的农机合作组织发展道路,使国家惠农政策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本文在介绍国外农机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一、国外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大多在20世纪40--6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农业机械合作共享,并将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融合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之中。农机合作社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以美国、加拿大、巴西为代表的农场主合作社;二是以德、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三是日本、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社区性合作社。下面着重介绍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一)美国的农机合作组织

美国农业生产在20世纪4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美国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大,农业机械装备水平高,实行公司核算,科学种植,生产效率高。

农业合作社遍布美国各地,一体化服务特征明显。为解决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事情,非盈利性农机合作社应运而生。主要任务包括:一是销售和加工服务;二是供应服务;三是信贷服务。各种组织包括农机协会、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销商等。农机经销商是联系农机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介组织,既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经销农机产品,也开展农机具使用租赁活动。

美国发展成当前世界农业强国,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和保护较多,如休耕补贴、价格保护、作物保险制度等;二是在财政上对农业给予大量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育、科研、推广工作有足够的经费运行;三是重视农业教育、研究和推广,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是指导、协调管理本国农业项目服务的机构,每个州至少有1个点。中心经费充足,由联邦政府拨款,每年达到8亿美元,50%用于作物生长研究,30%用于畜牧业研究,20%用于自然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有专人负责农业机械化工作,各州立大学也有专门的农业机械化研究部门。州立大学是美国地方教育、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力量,把教育、研究和推广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四是开拓国际市场。

(二)德国的“农机环”

“农机环”(又译为农业机械网、农机圈)是德国联合使用农业机械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是专业化很强的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组织,由一些颇具财力又懂得农机专业知识的人大量购买农机出租给农民,或者直接为农民承包完成某些农活,按使用农机的种类、耕地面积和所花费的时间收费。1989年全国有178个这类组织,目前发展到280多个,覆盖全国农业用地的40%以上。农民购置的农业机械,除自己使用外,还让其他社员使用,按马力大小、使用时间收费,统一核算。

德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规模和资金都有限,没有能力购置全套农机具,同时农机闲置时间也长。为保证小农户实现机械化,降低成本、提高农机效率,德国积极推广农机环这一合作形式,政府对农机环给予大力扶持,主要政策有:1,对合作社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并第1年补贴管理费用总额的60%,第2年补贴40%,第3年补贴20%,补贴总额要达到合作社生产性建设投资总额的25%;2,对农民合作购买大型农机给予资金补贴等优惠待遇;3,政府每年向本国高等合作学院(系)拨款,培养合作社人才,提高他们的组织服务能力;4,明文规定,农民用的柴油半价供应,政府实行23%-50%的价格补贴,国家对农民购置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给予低息贷款,农机厂商也采取不同的价格手段来吸引农民购买农机具。例如,现金支付优惠价格、赊销价格、分期付款价格和冬季购买价格等。

(三)法国的“居马”

法国是欧洲农业大国,农业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加速土地集中、扩大农场规模,同时又限制大农场无限扩大、鼓励建立适度规模的中型家庭农场及其组合。为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法国鼓励建立“居马”(CUMA)共同使用农机设备的合作社。在战后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取代了畜力和手工劳动,为了解决购买昂贵的农机设备的资金困难,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集体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于是逐步形成了“居马”这种专门合作社。据统计,1983年法国共有1万个,入社农户约25万个,规模一般为3130-500公顷,占农户的20%。各省组成省“居马”联盟,在中央组成全国农业生产资料合作联盟,目前它领导和管理全国90%以上的“居马”,代表全国的“居马”与政府、科研和发展机构、农业信贷银行打交道。

“居马”能享受免交一切赋税的优待,还能获得优惠贷款。成立时可获得一笔约占最初投资15%左右的补贴,在山区和困难地区,这项补贴可增至40%-50%;在购置新设备时,根据各地条件,可获得20%-40%的支援;此外,经费和设备投资主要是由农业银行贷款,其利率高低因地区差别和服务对象的不同而差异较大,这类合作组织80%经营土壤改良和收获机械。

(四)日本的“农机银行”

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是日本广泛存在的农业合作组织。在日本农业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农业协同组合分为综合农业协同组合和专业农业协同组合。农业机械银行是专业农业协同组合之一。

日本农户经营土地规模较小,农业机械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率不高。1972年起,由国家拨款补贴成立农业机械银行,它的职能是配合农业机械作业的受托和委托,同时促使空闲机械的租赁,组织受托人员小组,设置设施以配备经登记的机械。与此同时,加强农业团体与农业机械银行的配合。农业机械银行向农民提供农业设施使用时,与市场上提供的设施使用业务不同,表现在实行低收费原则。农业机械银行这种做法投入资金少,使用效益高,作业成本低,社会效益显著,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1978年在东京开始推广。目

前,在全国已有1000多个这样的“农业机械银行”组织。

(五)韩国的农机合作组织

20世纪60年代以前,韩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农业广泛使用人畜力劳动。随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和都市转移,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全面发展,到了90年代,基本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大量短缺的问题。目前,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8%以上。

韩国从中央到道(省级)、郡(县级)、邑和面(乡级)都设有完整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人员属国家公务员。除政府设有完善的管理服务部门外,韩国还设有半官方组织。韩国农业机械协同组合是由韩国农机企业组成的一个半官方机构,一方面将农机企业联合起来,代表农机企业向政府提出有利于农机发展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又使农机企业形成合力,一致参与国际竞争。

韩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完全是在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政策下发展起来的。一是优惠贷款政策。在韩国,农民购买农机,只需要首付20%-30%的资金,其余可全部采用抵押的方式贷款。一般以耕地为抵押,5-8年还清,利息远低于工业贷款,年利率一般为4.5%,非农商业贷款一般为6.5%。二是农机用油免税。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进行农田作业,只需支付无税价部分,一般仅为有税价的40%。三是财政扶持政策。1996年以前,韩国政府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根据机型和资金的不同,最高的补助比例可达价格的50%。四是农民免费培训和农机免收修理费的政策。韩国农业机械使用培训的普及面很广,基本上不存在不经过培训的农机使用者。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也有较好的政策,只收换件费用,不收修理费。

二、国外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纵观世界各国农机合作组织发展道路,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发展规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把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了农业现代化体系。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农机组织对于促进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对人口老龄化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各国把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机使用水平作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立法为农机合作社的活动提供法律保护,积极鼓励农民加入各类农机合作社。

(二)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减税、低税、免税政策、补贴政策等政策工具,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长期、有效支持。在这方面,美国可谓最具代表性。美国农业区域化发展、机械化种植、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当高,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合作社遍布美国各地,农机以及各类农业服务组织提供各种服务,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外,美国政府对农业一直采取了支持和保护政策,从生产阶段到产业化阶段直至市场销售阶段均有详细支持政策,使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三)政府通过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重视合作社教育培训等途径,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条件。农业生产在大多数国家都以个体经营为主,通常规模小,所以政府重视促进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如德国、日本和法国;同时,又防止规模过大、出现垄断经营规模化经营。这样既有利于农机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又确保农产品市场公平竞争。另外,为保证农机组织自我生存、自我发展,提供大量专业教育和培训。

(四)积极扶植、建立纵向的农机合作社组织系统,解决贷款担保,沟通与政府关系等基层合作社无力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个体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风险承受能力弱的问题,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推动农机组织发展,依靠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业经营者与金融、农机生产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农机合作组织切实发挥其作用。

(五)设有完整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为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率,各国设立相应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包括农机合作组织在内的形形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指导、扶持、服务职能,为政府惠农政策制定、支农服务延伸乃至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促进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我国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快速发展。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至2009年3月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91万户,有5.3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中包含种植业,占实有总户数的38.62%;4.3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中包含养殖业,占实有总户数的31.58%;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农机专业户400万个,占农机户总数的11%。农机机构包括国家、省、地、县、乡五级农机管理服务网络,建设了不同层次的农机管理、推广、科研、生产、鉴定、教育机构,有力促进了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尽管如此,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例如,农机装备“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低档机械多、高性能先进适用机械少),能够提供耕、种、收、初加工“一条龙”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或大户则更少,等等。这显然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因此,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社会化服务,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而其最佳组织形式是组建农机生产合作社(陈巳,2007)。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机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实施财政支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人才培训支持、业务扩展支持。在财政补贴和减税措施方面制定出长效政策,尤其要针对农机信贷找出更有效的办法。目前,农机合作社主要融资渠道有3个:银行、民间融资和合作社成员个人融资,不足以满足农机合作社发展需要。要多渠道开辟融资方式,创新金融产品,逐步建立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集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协助组织农机所有者组成多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组织,组织形式可以多元化。现有组织形式主要有6种:基层政府投资型、村干部主导型、能人领办型、农机大户带动型、企业创办型、乡镇农机站改造型。可以引入农机股份合作制(师丽娟等,2006),探索农机专业户模式(许锦英,2002),发展农机作业协会、农机作业公司,倡导组成农机合作社(郑有贵,2009)。不论农机合作组织的形式如何,最为重要的是提升其组织化程度,使之成长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经营主体。

(三)充实和完善农机行政管理机构,尤其是基层农机管理机构,拓展其服务职能。目前,国家给予基础服务组织一定的管理职能,不少地方成立了乡农机管理服务站,兼管理、服务、推广一为一体,但多数乡站只注重管理,不注重服务和经营,依靠收取监理费、管理费和罚款维持正常运转,没有也无力提供农民需要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应采取切实措施延伸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尤其在农机服务市场化方面应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制度,做好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预测,及时向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及广大农机户信息,加强信息引导,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第6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政府规制政企分开邮政专营普遍服务

邮政业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殷商时期就有了设置驿站传递官府文书的记载。近代邮政则是从鸦片战争以后,美英等列强在我国开放口岸设置邮局开始的,我国独立的邮政官方机构是清政府于1896年3月在北京设立的总邮务司。辛亥革命之后,我国于1914年3月1日加入万国邮政联盟。1927年政府在南京设立邮政总局,与当时北洋军阀的北京邮政总局并存。1928年,北洋军阀后,我国邮政统一于南京。1934年,国民政府以信函是国家专营业务为由,勒令各地民信局一律停业,邮政开始为国家所专营。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1日设立邮电部,统一管理全国邮政和电信事业,确定邮政名称为“中国人民邮政”,从此,开始了近50年的政企合一、邮电合一的经营模式。1986年1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自1987年1月1日起生效,这是我国第一部邮政法律。这部邮政法确定了邮政政企合一的运营模式,规定了邮政普遍服务的功能和邮政专营权的范围。1998年3月10日,信息产业部成立,随后邮电分营,成立了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既对全国邮政业进行管理,又提供邮政服务业务。

中国邮政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服务的内容、范围和规模虽然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可以看出,邮政业的管理体制保持了一贯性。从晚清的总邮务司,到民国的邮政总局,再到建国初期的邮电部,以及现在的国家邮政局,都是既负责开展邮政具体业务,又是国家的行政机构,政企合一。这种政企合一的经营模式,对保证公民的通信权利、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促进社会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各国邮政改革的深化,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市场开放承诺的兑现,随着国际运营商的进入和国内民营企业的发展,现行的邮政管理体制已经不合时宜了,急需变革。

邮政规制问题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原来处于政府严格规制下的垄断行业推行了大规模的放松规制改革。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垄断行业也面临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国内,人们对于打破行业垄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信、电力、铁道、民航等方面。而邮政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亏损行业,1998年之前邮政的亏损主要由电信来弥补,邮电分营之后国家对邮政亏损也给予了逐年补贴,因此,邮政的垄断问题并没引起人们对电信那样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通过政府规制,以立法的形式强化邮政专营权是解决邮政亏损的主要手段,也是邮政发展和社会目标实现的保证。其原因在于:第一,邮政服务必须依靠庞大的邮政网络,因而具有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的特点,引入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邮政服务关系国家机密与安全,要保证公民基本通信权利,需要国家经营,体现一个“政”字;邮政要实现普遍服务的社会目标,由此产生的亏损在国家财政补贴不足的情况下,邮政需要自己承担,这就需要用邮政专营的其他盈利性业务进行交叉补贴,因此邮政必须维持专营,专营并非垄断。

笔者认为,专营是一种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和自然垄断有根本区别。自然垄断是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然演进结果,这种垄断形式并不能完全排斥竞争,自然垄断是相对有效率的。而行政垄断是某行业要求政府以强制性权力将其他竞争者排斥在行业之外的形式,这是有悖于公平原则的也是缺乏效率的。邮政的网络性、安全性、普遍服务性等特征,并不必然构成邮政垄断经营的充分条件,原因在于:

第一,邮政的网络性特征要求垄断经营缺乏现实基础。邮政网络与电信网有很大的差别,电信传输线路与邮政传递路线根本不同。自办发行的报纸业、遍布全国的连锁商店、分支机构很多的银行都具有与邮政网相似的特征,并不必然要垄断经营。第二,针对公民的通信权利和安全,并非一定要国家经营才能得到保证。在很多有安全性特征的服务中,私营企业也可做得很有效率。第三,政府统一制定认为全社会都能接受的价格,实行邮政专营,然后以盈利的业务部分弥补亏损业务部分。这种暗补的形式,人们无法判断亏损到底是由于普遍服务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这使邮政有扩大其专营范围的冲动,消费者会承担较高的服务价格,福利受损。另外,对专营业务的范围存在争议时,邮政部门往往通过自己的界定来解决,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竞争对手展开业务。

学者的理论研究表明,规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为受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而放松规制可以起到提升产业效率的作用。1962年施蒂格勒在其经典论文《管制者能管什么——电力部门实例》中,以经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美国各州的电力规制政策对各州的电价和用电结构的影响,得出了规制不起作用结论。后来,Swann(1988)、Kahn(1988)等人考察了美国在证券、航空、铁路、公路运输、能源、银行、电讯等领域放松规制的改革过程后认为,大量企业进入原来受规制的产业后,产生了企业效率提升、收费水平下降、服务质量提高等有益效果。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在电信、银行、航空、卡车运输等领域推行了放松规制的政策,也产生了收费降低、产品服务种类增多、投资增加等良好效果(植草益,1992)。可见,放松规制可以起到提高效率、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

在实际中,有案例表明,邮政垄断经营,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公民的通信权利和安全,行政性垄断的企业如果没有完善管理、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就不会有改善服务、树立形象以争取客源的紧迫感,也就不会对公民的通信权利和安全作出百分之百的保证。

打破垄断废弃竞争性业务领域的进入障碍,并建立相应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邮政亏损、服务质量差、服务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使邮政的普遍服务功能得以实现。与这一思路相适应,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商业化经营和放松规制就成为西方国家邮政业改革的主流。从世界各国邮政改革实践来看,邮政改革有下列趋势:第一,邮政商业化、企业化经营。以澳大利亚、新西兰邮政为代表,两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末打破传统经营方式,实行邮电分营,实现企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营效果。第二,取消邮政垄断,放开竞争。瑞典邮政是世界上第一个取消垄断的,目前瑞典邮政仍属国家所有,但在经办业务上无任何特权。第三,邮政市场自由化。在欧洲,通过欧盟的调控,邮政市场正逐步实现自由化。欧盟于1997年颁布了邮政改革指导性文件,计划2003年以后,欧盟取消国家法律规定的邮政业务的专营权,实行邮政专营业务的自由化,并计划于2007年邮政市场实现全部开放。第四,股份制经营,这种模式以德国邮政为代表,德国邮政1995年改革为股份有限公司,政府控股,管理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第五,私有化经营。荷兰是世界上邮政私有化经营的一个典型。荷兰邮政最初实行了股份制,后来政府股份越来越少,目前已转变为私有化公司。可以看出,政企分开,放松规制,邮政商业化、自由化和邮政专营权弱化甚至取消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各国都遇到了邮政企业化经营和普遍服务之间的矛盾。虽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各不相同,但各国有个共识:邮政都要履行普遍服务职责,即“为本国领土上的所有用户以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达到规定质量的永久性邮政服务”。目前,我国的邮政普遍服务主要包括邮政经办的函件、包裹、盲人读物、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义务兵免费信函等。目前,中国邮政在实现普遍服务的过程中,担负着大量的亏损。1998年邮电分营之后,国家对邮政补贴的“8531”计划也在2002年底结束。对普遍服务每年的亏损,中国邮政只能采用交叉补贴的办法,以速递、物流、邮政储蓄等有盈利的项目来支撑。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邮政业务中信息传递的部分业务被大量替代,市场份额下降。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实力雄厚的邮递类公司如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DEX)、敦豪快件有限公司(DHL)、荷兰天地货运公司(TNT)等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国内还涌现出近十万家民营快递企业。这些对邮政物品寄递类业务造成严重冲击,使得中国邮政营利性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运营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主张通过强化邮政专营权来维持国家邮政的市场份额。而笔者认为,通过强化专营权的办法解决普遍服务问题是邮政改革的倒退。普遍服务作为一种国家职能,属于公用事业。公用事业应该由国家财政来承担。虽然通过对专营权的强化可以缓解中国邮政面临的困境,但是专营权扼杀了目前所形成的邮政市场的竞争结构,有悖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利于我国邮政业的发展,更不利于普遍服务问题的彻底解决。

对修改《邮政法》的认识和建议

邮政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已经是大势所趋。2005年7月20日,《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原则性通过。邮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实行政企分开,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市场机制,保障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确保通信安全;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这种改革思路符合时展的要求,和世界各国邮政改革的趋势相吻合。

邮政改革方案的实施要有法律作保证。因此,《邮政法》的修订和修订完后新《邮政法》的尽快出台,是邮政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1987年的《邮政法》规定了邮政专营的范围,但是很不明确。随后《邮政法》进行了多次修订,但都没有付诸实施,重要的原因就是邮政专营权范围的界定引发了激烈的现实冲突。《邮政法》从2002年4月起开始起草修改,2003年11月的《邮政法》修改稿第五稿提出,“500克以下信件寄送由邮政专营”,此举引起了德国敦豪等四大国际快递和民营快递企业的普遍异议。2006年1月,《邮政法》修改稿第七稿再次引发快递业的广泛争议。目前,该修改稿将于2006年4月接受全国人大审议。《邮政法》第七稿第十条规定:“信件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际信件的速递业务和单件重量在350克以上的国内信件速递业务除外。”也就是说,350克以下信件将归属邮政专营。目前我国有数十万家民营快递企业,有300多万名快递从业人员,承担了80%以上的同城快递服务和60%以上的跨省市快递服务,这些民营企业经营的大部分业务在法律通过后将成为非法。如果该修改稿获得通过,将对我国整个邮政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政企分开之后,邮政集团公司作为企业,和其他国内外邮政公司一样,以营利为目的,不应该再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也不能享有邮政专营的特权。国家邮政局作为政府机构应提供普遍服务,而普遍服务业务大都是非营利性的,其他企业不愿意做,这样,规定专营权就失去了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邮政法》第七稿中关于邮政专营的相应条款必须加以修改,否则我国的邮政体制改革将无法顺利展开。

严格规制、政企合一的邮政经营体制,曾经对保证我国邮政服务的实现,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这种管理体制受到了根本性挑战。目前,以交叉补贴形式保证普遍服务的中国邮政面临重大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主张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化邮政的专营权,以此来解决邮政面临的困境。这种方法不利于形成中国邮政市场的有效竞争,也不利于我国邮政普遍服务功能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邮政专营实际上是行政垄断,这种运营模式无法保证我国邮政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邮政普遍服务功能的实现。因此,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是邮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的建议是,从邮政立法的角度,明确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使邮政集团公司成为真正的企业。将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分开,邮政集团公司作为国有企业从事竞争性业务,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和其他企业处于公平的地位,不再承担普遍服务功能;而普遍服务作为国家的公共服务职能,由邮政局直接承担,普遍服务的支出由国家财政负担。这样,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处于超脱地位,客观公正的维护邮政市场的竞争环境,邮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可以获得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联瑜.邮政专营权是实现普遍服务的前提.中国邮政第4期,2001

第7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群体不断增多,新的社会问题大量增加,新的社会事务日益出现。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单位制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社区制的形成。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整合和重构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治理结构的转型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对于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转型与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

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意指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性社会转型。中国的社会学者在谈论“中国社会转型”时,往往重点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中国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更加现代的转型变迁过程。

马西恒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在事实上从促进社会分化转向了实现社会整合,而从我国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进程来看,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则为社会结构分化后的重新整合提供了黏合剂。1986年国家民政部率先倡导在城市基层开展以民政对象为主体的社区服务,社区概念第一次进人中国政府管理的视野。随着社区服务对象由民政对象扩展到社区居民,民政部在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强调国家减少干预,公民通过自助、互助和他助,发展居住地域的服务与管理等,使居民增加情感归属和认同,逐步实现社区自治。同年,民政部于杭州召开的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党委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街道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面支持、群众广泛参与。2000年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更是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总之,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中国的社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介体和网络组织,政府、居民、社团、专业性组织等各种社区治理主体开始面对面地接触,并相互发生作用,围绕着社区治理中政府、社会、社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学术界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社区治理结构模式,即;政府主导型的强政府治理结构、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自治型的治理结构、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混合型的治理结构。这三种治理模式都表明了中国的社区建设过程既不是行政化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社区化过程,而是在社区功能逐渐内化的同时,政府将行政权威推广到社区空间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以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社区建设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

(二)单位制的解体与社区制的形成

有关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理论一般是从单位制的解体开始的,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职能的日渐分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的社会问题沉淀于社区基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依靠行政权力垄断所有资源,“单位”成为所有资源的载体,个人完全依附单位,单位为职工提供住房及其他社区服务与管理,成为兼具社区功能的特殊的企业组织。导致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形成这种依附与庇护的关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体系属于再分配体制,所有的资源都由国家来统一分配,单位的资源来源于国家,但国家再分配的功能也必须依赖于单位制来实现。

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长期高度集中的一元化传统社会体制也随之解体,单位制的解体导致了社会成员对原有单位的依附性减弱,教育、后勤服务、娱乐、交往、医疗等社会事务和各种服务逐渐从单位剥离出来,市场经济带来的体制外群体的出现,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作单位与居住地的分离等等方面的原因都加速了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变迁过程。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他们不再一定依附于某个单位,但都归属于所生活和居住的社区。这样,社区便作为一级组织突显出来,取代原来的单位组织而成为国家与社会的连接点。由单位转移出来的社会事务和各种服务,逐渐由社区中的基层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商业组织来承接。随着社区体制的逐渐形成,我国城市社区的功能不断扩大,涵盖了从社区服务、就业安置、社会福利与救济到联防治安、环境治理、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社区共建等多方面。因此,社会转型在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以及社会法制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也加速了公共服务的社区化进程。

二、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历史必然性

所谓“公共服务”,一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加以理解,首先,它是一种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公共物品的服务。其次,它是作为解决公共问题、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主要手段而存在,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解决单一的市场主体所不能解决的许多公共问题。

而全球政府促进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进程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福利国家都纷纷遇到大量失业、财政赤字和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困扰,由制度危机而引发的全球文化危机和观念危机导致了1992年世界银行在《治道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治道变革的重点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应从“划桨者”转变为“掌舵者”。公共服务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政府、社区、市场的资源整合,以解决单一政府或市场所不能解决的社会服务问题,从而使公共服务呈现出自主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征。

公共服务社区化是人类进入现代化进程中重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平台,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的一种合理方式。

(一)公共服务社区化是重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有效途径

由信息技术引领的全球化时代,正迫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场无情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传统社会所有表现出稳定特征的社会规范和风俗习惯都被工厂和城市的节奏所取代,在过去相对稳定的社会要素——诸如职业、家庭、知识、技能甚至情感,几乎没有什么不正处于快速的变化之中,只有社区作为其成员所依托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表现出它在空间上的稳定性,因此弗朗西斯·福山在解决社会秩序的重建问题时,发出了“社区与社会,再来一次”的号召。如果把这个宏大的社会问题具体到公共服务问题上来,就是说在社会太分裂时期人类需要理性地进行社会资本的重组和社会规范的重建,需要寻找那个被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遗弃的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社区家园。社区应该重新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细胞。因此,近年来我国在推进社区发展的新思路时,越来越强调强调社区公共意识和社区凝聚力的培育,以社区公共服务的规划、分配、监督、管理等共同活动来吸引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以整合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公共设施、公共项目等物质性因素和社区投入机制、社区运行机制、公共意识和社区认同意识等非物质性要素,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建设的新发展。

(二)公共服务社区化是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平台

自1998年中国推行政府机构改革以来,政府的职能在实践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由直接管企业、管生产和分钱、分物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力量的成长,以满足社区公共需求为核心的、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社区公共服务日显重要。

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的覆盖过程中,一方面借助社会公共权力为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在与市场分离后,政府不再是社会整合的唯一主体,也不再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唯一管理者,政府在通过“权力下放”、“层层授权”,把大量的管理职能从市、区级政府下放给街道办事处,使街道办事处由传统单一民政型转为综合服务型。行政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政府将原属于社会的权力归还给社会,回落到社区。社区公共服务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

目前政府越来越要求或希望社区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鼓励和帮助社区组织建立社区的公共服务事业,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而社区服务在发展方向也上放弃了过去商业化的目标,普遍地转向了向社区居民提供一些公共服务。社区已成为公共服务提供与消费的基本单元,社区公共服务成为社区服务发展的重点领域。社区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在社区的具体化体现。

(三)公共服务社区化是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一种合理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多元化,社区居民对诸如改善社区公共环境、加强公共治安、优化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由于这些需求具有公共事务的特征,因此,它要求以更加公共化的方式来提供。在公共事务治理上,社区作为一级组织,往往比政府更会计算成本与收益,在提供区域性、分散性的公共服务方面更富有成效。

三、发展社区公共服务的方法与路径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由此可见,制度在经济学领域,它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而存在的,而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个成员获益的物品。”因此,制度对于国家、社会以及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制度是国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根本保障。

为了推动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和计划本位体制向社会本位、民本位和市场本位体制转变,由管制型管理模式向公共服务型管理模式转变,就必须实现政府在实践层面上的制度供给,确保制度建构和运行以人为本,因此,我国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有效路径就必须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效制度安排,使社区公民既能够从制度运行中获得收益,又能够成为制度的有力维护者。

如果从完善制度供给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发展社区公共服务的方法与路径。

(一)完善我国公共服务的投融资制度

目前,我国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一是政府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投入。二是各种社会捐助形成的资金投入。三是有奖募捐基金投入。四是社区公共服务自身产出的再投入。即通过有偿服务和赢利服务来补偿其他福利和为社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的方式。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政府的投入始终是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因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有限,政府不可能对社区公共服务进行大量资金投入,从而使社区公共服务的覆盖面难以得到扩大,无法满足广大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完善我国公共服务的投融资制度,是中国成功实现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只有通过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让民间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渠道,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改革的角度来讲,社会投资体制改革实际上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政府主导了社会公共投资领域的体制改革;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两者之间责任往往划分不清。这两个问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少数领域,推动这两个领域的改革,有利于培育公民社会的发育,以及培育社会组织来参与公共服务,让地方政府和公民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有更多的接触,从而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政府除了在硬件上投人以外,应主动培育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并从居民的需求出发来配置这些资源。

(二)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激励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制僵化,使得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激励制度,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领域,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和提供公共服务,打破公共服务的行政垄断,建立社会多元化制衡机制,促使公共行政主体由一元转为多元,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社会化、多元化。

二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引入到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之中。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组织都被期望成为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更加富有绩效的社会人,因此,社会对于每个组织所取得的绩效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但这些标准的设定都有相似的价值取向,即:只有社会组织把公众需求的满足当作自己的成就时,它们的行为才是最负社会责任的。

三是引进现代公共管理制度,促进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担其有优势的行政性事务工作,通过“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实现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不但有利于提供公共服务效率,降低公共服务成本,还有利于政府推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第三,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机制。社区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就是指社区公共服务有专业化的组织、专业化的队伍以及专门的资金来源等。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服务已经或正在走专业化的道路,我国为了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需要在社会领域进行良好的现代管理或者治理,而现代管理方式的实施必然离不开专业机制的运用。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重要人才”的建设,这是与社会管理过程中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密切相关的。据统计,截至1999年,全国有37所高校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已开始了专业化社会工作者培养方面的探索工作。这说明我国的社区公共服务已经迈开了向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社区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是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方向,因为它不仅符合社会组织的结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是相适应的,与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模式也是相适应的。但在社区公共服务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仅仅停留在对专业本身的关注还不够,可能还需要集中探讨专业运作的逻辑、发展的趋势以及对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正如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领域,正在经历着一个由自发向自觉、由经验型向专业化、由政府单一结构向社会多元主体结构的转变。虽然我国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在很短时间内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还有许多现实因素制约着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因此,政府只有通过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合理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公众参与,推行有效的公共财政投资制度,发展社会多元主体,加强政社合作,才能真正推动公共服务在社区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社会的顺利转型和社区制度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杨敏,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4~205

[2]马西恒,社区建设:理论的分立与实践的贯通[J],浙江社会科学,2001:(11);87~91

[3]张宝峰,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C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0

[4]何增科,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7

[5]田华,陈静波,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多元化主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6):103

[6]杨团,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2004:429~431

第8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学习内容: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课程设置:

行政学:行政案例分析、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等。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项目管理、培训管理、公共管理学、财务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法学:经济法、公司法、公务员制度、政治学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社会学、公共政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统、领导学、地方政府与政治。政治学类: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公共政策、西方行政学说史。

文秘:行政秘书与公文写作。

就业方向:事业单位行政工作、机关公务员,该专业是公务员的招聘大户;中外各类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监、总经理助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等。

信用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用管理国际惯例及相关的法律、规则,掌握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国际业务信用管理、基金管理、投资组合设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同时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作为主要知识框架,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分析、会计学、财务管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信用和市场风险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征信数据库应用开发、资信评估、客户关系管理、信用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等。

就业方向:国家公务员,如工商管理局、海关、征信局、财政部等;金融行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用卡公司等;大型企业中的会计审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借贷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

物流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的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业运作等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从事政策制定、物流业运作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成功学、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就业方向:在企业从事物流工作,如仓库(收发货,保管)、计划、采购、运输管理、进出口关务等;在物流企业从事操作、销售、客服、报关、运输、货代、物流咨询策划;国家机关公务员,如国家物资储备局、警用装备物资储备中心等。

会展与经济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学习会展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会展业经营管理的惯例与细则;会展活动设计、策划、管理与服务的全流程;会展经济研究;会展营销、会展招展、会展项目开发与管理、会议组织与管理、展位设计等。

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实务、基础会计、经济法、美术基础、三大构成、展示设计制图、展示设计概论、展示环境与空间设计、展示信息传达、计算机网络应用、多媒体辅助设计(Photoshop、Autocad、3Dmax等)、商业展示设计、广告学、商务英语、会展营销、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管理与服务、接待服务业管理、商务会议、沟通交流技巧、旅游消费心理、大型会议沙龙管理、商务谈判、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展概论、传播学、会议运营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会展政策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政府会展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从事会展政策法规制订和会展产业管理工作;在会展企业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营销和会展项目管理等工作;在酒店、物流公司、商务服务公司从事会展相关服务工作;在贸促会、涉外服务机构从事出国展组织与服务工作;在大型企业从事参展设计、参展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车展、房展经营等。

物业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学习物业的管理专业知识,兼备建筑工程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及实践运行知识,掌握物业管理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承担物业管理岗位工作的技能。

课程设置:管理学基础、物业信息管理、物业管理财税基础、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法规、房地产营销管理、物业设备设施管理、房屋构造与维护管理、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社区规划与管理、合同管理、物业估价、商务物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从事各类物业的物业管理、咨询、中介服务;房地产行政管理服务;房地产销售;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协会相关岗位;物业公司客服、行政、人事、办公等岗位;国家、省市各级机关公务员,如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司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学习内容: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能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9篇: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范文

[论文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涉老专业 人才 体制机制 创新

一、我国涉老专业人才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1.高职院校相继开发涉老专业。1999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首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养老机构培养高级护理和管理的专业人才,该专业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老年服务专业教育的空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于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0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康复医学系内创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涉老机构管理、老年人的康复与护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之后,又相继有江苏南京的民办学院——应天学院等十多所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2006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原有旅游管理、食品营养、文化产业等强大专业群的支撑下,首次以二级学院的高度在国内创办了老年产业管理学院,培养老年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2.涉老专业人才培养受到政府重视和用人单位的关注。开设涉老专业的各个学院在办学时都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涉老专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各院校也积极吸纳相关行业、涉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共赢发展。与地方有特色和品牌的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操作技能实训,完成毕业顶岗实习,用人单位评价良好。

3.我国涉老专业人才培养瓶颈。我国在老年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严重滞后,至今尚未构建起完整、独立的老年服务类教育体系。尽管先后有十余所学校开办了涉老类专业,但办学层次多为中专或大专,办学模式多以职业教育为主。老年产业人才的培养,起步晚、规模小、层次低,已经凸显出很多问题,从教育层面看,国家对于社会需求量大的老年服务类专业还没有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大纲、教材、办学条件、高素质专业教师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从社会层面看,社会对老年服务工作存有偏见,政府对老年服务工作缺乏必要的引导;从学生层面看,很多学生对未来涉老服务的职业定位存在误区,由于薪酬较低,门槛较低导致的人才流失率高居不下。基于上述原因,加快为老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尤其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和较高实践技能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先行。

二、高职院校涉老专业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探索

围绕“十二五”教育规划“创新政产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这一主要任务,开办涉老专业的高职院校可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角度探讨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1.建立理事会。学院可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与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构建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新机制,建立理事会。理事会由本专业领域内政府部门、公益性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校代表组成。为学院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和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建设等,提供咨询、指导、建议和决策。具体包括:指导学院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审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大纲;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协助组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探索二级学院发展新模式。创新政产校企深度合作的运行机制,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借鉴合作多赢的企业管理理念,依托政府部门、引进知名企业或公民个人等资金,合作办学,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探讨体制创新(包括办学、管理、人事、筹资等)和新的运行机制,建设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整合专业办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凸显行业特色和职业教育特色,切实提高毕业生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老龄事业发展。

3.成立“专业实体化”公司。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秉承“把学校引向市场,让社会参与办学”的指导思想和“依托政府,紧联企业、市场运作”的引企入校合作理念,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组建由民政部门作为业务主管,由学校、行业、企业、自然人等共同参与,按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进行组建、注册、经营管理和运作的“专业实体公司”,实现教学实体、经济实体和管理实体的“三位一体”。涉老专业的实体化公司可围绕中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这两大养老模式,分别承担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条主线的运营,开展老年人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文娱活动、精神慰藉等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分别发挥教学和生产(经营)双重功能。(1)居家养老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与民政部门合作,共建示范性“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政府提供场所、政策扶持和项目,学校负责服务、人员和管理。这种校政合作新机制,可破解目前国内居家养老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组织体系运转衔接不规范、服务队伍规模小和素质低等发展困境。(2)机构养老中心的运营机制探索。政校企可合作共建机构养老服务中心,探讨校、政、企多元投资的渠道,坚持管理运营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以服务地方、服务老年人为宗旨,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一体化服务为特色,建设集养老服务、康复医疗、研究、培训于一体的示范性养老基地和涉老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并以老年公寓为平台,逐步搭建省际、国际养老服务、研究和培训网络。机构养老中心可整合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顾问团队;整合高校在涉老服务行业所需的养老服务、酒店管理、旅游策划、营养与保健、财务管理、文化创意等方面具有一线管理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组建管理团队;招收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运动与保健、老年营养与保健、老年休闲旅游等涉老专业的学生组建一支年轻化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专业服务团队。同时学校要出台相关的政产校企合作共建管理办法,制定科学标准,对政产校企合作进行全面的评估,树立参与政产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同时以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政府、产业参与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积极性,以此保障政产校企合作长期稳定进行。 转贴于  三、高职院校涉老专业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预期效果

遵循“政府支持,校企联合,市场导向,龙头带动”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涉老专业院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学校管理机制,加强校政企合作的紧密性,可达到政产校企共同培养涉老专业人才的预期效果。

1.开创鲜明的政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依托政府,对养老行业和涉老专业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政策倾斜,扩大涉老专业招生规模,规范养老行业从业标准。同时,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制度,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多渠道融资手段,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政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共同建设老年产业管理学院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运行模式。同时,该平台还将实践教学和职业训导、技术推广应用开发、课题研究、政府委托培训与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办学特色,是人才培养机制的一种积极创新。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将专业办成实体后,专业实体必然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承担生产经营任务,履行法人职责,从而将本专业第一线的职业岗位要求与素质要求及时提供给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制定与调整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第一手资料,并据此为调整专业教学目标和构建课程体系提供有力支持。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可夯实涉老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根据目标工作岗位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目标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能力要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并根据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加强专业调研论证,动态调整适应于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合高职高专院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现养老服务行业特点和课改方向的创新型课程、精品课程、“工学结合”校企合著教材、教学辅助软件等。

3.培养创业创新型学生。“专业实体化”建设能够通过综合性、实战型的人才培养流程,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是对高职院校德育素质教育新模式的践行。同时,依托实体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切实体现能力本位和实战本位,为涉老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轮岗机会和完善科学的实训锻炼计划,将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高职学院将认真研究并实施可以系统化、专业化、任务化训练的涉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市场敏锐度,找准市场机会,探索创业方向,推动和扶持学生在养老行业中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方式发生积极转变。

4.做大做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实体化”建设将为进一步夯实集教学和实践技能于一体,培养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具有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身份的“双师型”教师。学院应当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专业实体进行产、学、研等生产性实践活动、开展师徒结对,以优带新、鼓励教师校企“双向挂职”、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并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措施,以确保教师队伍建设过程的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