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科研人员培养计划精选(九篇)

科研人员培养计划

第1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2、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3、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4、西南交通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中欧精英大学联盟成员、援藏计划培养单位。

5、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 位列“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中欧商校联盟创始会员,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第2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 科研信心 科研素养 培训评估

分类号 G259.712

Study and Inspiration of IMLS’s IRDL Project

Chen Yang

Abstract IRDL project aims to build up librarians research confidence through research training, construct a research environment for subject librarian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RDL project proved the improvement of 25 librarians’ research confidence by joining summer workshop. This project also gives some inspiration for domestic libraries.

Keywords Research confidence. Research literacy. Training evaluation.

科研第四范式环境中,在信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到社会的观察、感知、计算、仿真、模拟、传播等设施和活动,形成了大数据这一新科学基础,大数据不仅是科研学术者实时监测和分析的对象,更是其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利用泛在网络及其内在的交互开放性,利用海量数据的可知识对象化、可计算化,构建基于数据的、开放协同的研究与创新模式已全面开启[1]。科研第四范式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转型机遇,上海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吴建中在“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主旨报告中曾指出,国际研究表明,大学图书馆正从收藏为中心向数字化与合作交流为中心转型,未来的图书馆仍是大学心脏,但激活大学的动力不再是图书馆,而是包涵图书、数据、图表等在内的知识和激活知识交流的创造型空间,大学图书馆需要通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逐渐嵌入科研流程[2]。吴馆长在报告中还指出,国内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及科研嵌入举步维艰,而在美国已约有20%的高校图书馆开设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且开设比例在两年内有望上升至40%[2]。显然,面对科研数据管理、科研嵌入,国内图书馆准备不足,而要实现与科研流程的深度嵌入,图书馆必须制定科研嵌入战略规划并进行整体评估。同样,科研嵌入服务对馆员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新一代馆员应在具备本领域数字化科研活动能力的基础上,熟悉科研流程及数据管理,积极嵌入其他领域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支持。IRDL(Institute for Research Design in Librarianship)便是国外馆员科研素养培育的代表项目之一,2013年,劳拉・布什21世纪图书馆计划下属IMLS研究所向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的Kennedy,Marie及Brancolini,Kristine颁发资助, IRDL项目正式进入实践阶段。

1 IRDL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早在2010年10-12月,Brancolini与Kennedy便展开了一次针对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服务评估调查,调查以在线问卷形式收集了高校馆员对科研活动开展及支持服务所持态度、参与情况、能力感知等方面信息,具体包括:(1)现阶段的研究及科研支持服务实践(包括学术论文阅读研究实践);(2)开展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支持服务信心的自我评估情况;(3)曾经参与的科研活动及服务支持培训课程;(4)院校对图书馆科研活动及科研支持相关统计数据[3]。通过调查,Brancolini与Kennedy发现,馆员科研活动信心程度能够显著预测其科研实践及科研支持服务开展的成功与否,于是在2013年,Brancolini与Kennedy申请劳拉・布什21世纪图书馆计划项目基金,希望借助IRDL项目为高校及学术型图书馆馆员打造科研学习平台,学习、交流科研活动经验,提供科研服务网络化支持。

基于项目目标管理原理,Brancolini与Kennedy制定了涵盖战略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IRDL项目目标体系。(1)战略目标,即总目标。不断提高具备科研能力、科研技能及科研素养的新一代科学馆员人数,具体解决馆员如下科研性需求:①为馆员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②指导馆员科研及科研支持中流程设计、服务设计活动的开展;③鼓励馆员通过出版或PPT等形式,在促进业内学术成果传播的同时积极带动扩大其他学术领域的成果传播;④为馆员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实施流程的每一步提供清晰的指导,增强馆员开展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的信心和能力。(2)阶段性目标,即分目标。包括:①在暑期举办为期9天的培训研讨会,通过大纲课程讲授及一对一咨询方式培育馆员的科研技能及素养;②其他辅活动,如研讨会准备、评估、追踪工作等有助于馆员科研能力培养的持续性支持活动的开展[4]。

2 IRDL项目的实施步骤

2.1 项目的培训流程

IRDL项目以夏季研讨会的形式于2014年正式开启,面向学术馆及研究型馆员广泛征集参与者。项目要求参与者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为科研项目主持人,且主持项目将于2014―2015学术年度内完成;(2)参与者对所主持项目已经拟定初步计划,但缺乏完成项目的信心及开展研究的辅支持。经统计共有87名学术馆员提交科研及科研支持项目计划书,申请参与夏季研讨,通过层层筛选,项目组最终确定25人进入研讨实战环节。IRDL研讨会核心组成部分为面向25个学术馆员、为期9天的bootcamp(集中式训练营)。培训目标在于构建一套培育馆员科研工作开展能力、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bootcamp中,两名经验丰富的社科研究专家将传授馆员如何开展科研设计、为科研计划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培训形式包括:(1)密集式课堂培训及练习;(2)科研流程相关写作实践课程。在9天的集中培训及后续科研项目实施中,IRDL还将通过社交网络工具(IRDL项目Wiki及Blog网站)持续为25名馆员提供追踪及培训支持服务。主要培训内容包括:(1)科研时间管理,如何通过时间的合理安排开展高效的科研活动;(2)科研系统性流程规划设计及流程中各步骤的有效衔接;(3)科研数据采集方法及分析方法[3]。

2.2 项目的评估流程

2.2.1 评估计划

IRDL项目评估计划分为内部、外部2类评估。内部评估具体涵盖4个维度:(1)项目组以打分形式对25份初次及再次提交科研计划的对比评估(25位研讨参与者在bootcamp结束后将对先前提交的科研计划进行完善);(2)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评估分析;(3)研讨参与者对科研教学大纲的掌握程度,包括培训前及培训后两次测试形式的评估;(4)研讨参与者科研项目执行信心的评估,同样包含以调查形式展开的培训前/培训后评估。外部评估是指由聘请自科罗拉州立图书馆的专家开展的面向bootcamp指导者及受训者的访谈式调查,调查为期3天,目的在于厘清以下4个问题:(1)由受训者确定的促进其培训学习的相关因素;(2)来自受训者的培训需求及建议;(3)受训者的培训体验及感知;(4)改进建议[4]。在多层评估内容中,IRDL项目组认为馆员科研信心评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因为:其一,早在2010年,Brancolini与Kennedy的研究便揭示了科研信心与科研实践成功的关联性;其二,科研信心评估系统经过数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及实践工具,从而能够充分保障评估结果的科学有效。

2.2.2 科研信心评估

馆员科研信心评估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评估目标体系包括:(1)通过馆员对科研具体步骤及具体领域的信心调查,明确其科研活动开展的弱势领域及培训需求,便于项目组培训重点及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完善(培训前评估);(2)确定馆员通过IRDL夏季研讨的参与,在逐步完成科研进程方面的信心是否有整体性提升(培训后评估)。整个评估体系可简要概括为“5级程度、8大领域及38个问题”,其中5级程度是指信心评估的评分方式,分别是:1表示毫不具备信心;2表示稍具信心;3表示具备一定信心;4表示具备信心;5表示非常有信心。8大领域、38个问题阐释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IRDL科研信心评估领域及问题分布表[4]

3 IRDL项目取得的成果

3.1 计划评分及专家建议

经过对25名馆员项目计划培训前及培训后的评分对比,项目组发现,每位馆员对科研项目的规划、写作能力均有质的提升,整体评分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而外部专家通过对课程指导者及培训参与者的调查,总结得出如下反馈建议:(1)时间问题是馆员开展有效科研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时间限制,一些馆员无法将规律性检索文献、跟进最新科研成果作为其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科研素养、科研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的时间管理及统筹是今后馆员培训的重点,同时图书馆还应呼吁院校为其提供更为宽松的科研氛围,如足够的时间、良好的继续教育/晋升机制等;(2)在科研文献阅读中,馆员使用频率最高的3类刊物依次为《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Library Resource& Technical Service》;(3)完善的IRDL培训大纲体系应涵盖课程目标、科研问题/假设提出、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科研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科研成果交流传播等科研整体化流程[5]。

3.2 研讨参与者反馈意见

参与者反馈意见大多集中于具体的科研培训领域,表现为:(1)要求指导者具体解释各类数据采集方法背后的逻辑概念及特定方法的适用范围、选择理由;(2)学习如何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制定适合的样本选取策略;(3)培训如何设计、实施科研实践调查,以及调查数据的分析、管理;(4)掌握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多种方法;(5)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途径开展科研活动、成果的合作、交流及传播;(6)培训如何有效地撰写及表述完整的科研报告[6]。

3.3 研讨前后馆员信心程度对比分析

3.3.1 培训前后馆员信心总体对比

参与者培训后在38个问题的评分上较之培训前有显著提升。培训前,25位馆员科研信心评估均分为91.16,而在参与培训后,该得分上升至144.52,经SPSS软件分析,P值小于0.0005,证明参与者在培训前后的信心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3.3.2 培训前后馆员信心明细对比

评估结果显示,培训前评估单个问题的信心评分介于1.28~3.8,培训后这一数值则介于2.72~4.48。就明细项目来看(见表2),培训前无论是得分较低还是得分较高的项目在培训后均有明显改善:(1)培训前馆员低信心领域,Q5.4/Q5.3/Q4.8等,均分从培训前的1.584上升至培训后的3.304;(2)培训前馆员较高信心领域,Q3.4/Q6.3/Q3.3等,均分从培训前的3.568上升至培训后的4.312。

表2 IRDL馆员信心评估对比分析表[4]

3.3.3 培训前后馆员信心显著提升项目

培训前,馆员对38个问题的评估分均低于4,几乎对所有科研步骤均不具备信心,而在培训后,25名馆员在11个问题领域的均分高于4,其中6个问题的信心提升尤为显著,分别为:Q1.1(将讨论话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2.96~4.08;Q1.3(确定科研课题相较于相关文献具备学术建树)的2.8~4.16;Q2.2(通过相类似科研项目的研究检验自身科研方法的正确性)的3~4.4;Q2.3(针对科研问题设计相应的科研流程)的2.28~4.24;Q3.2(使得科研成果成为现有相关文献的有力补充)的2.92~4.04;Q6.2(掌握传统社科期刊文献的基本结构及元素)的2.32~4.16[4]。

4 IRDL项目带来的启示

4.1 注重馆员科研素养培养,营造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

对研究型大学及学术性机构而言,图书馆不仅仅是作为资源内容的供应商,而应成为机构内整个学术研究与学习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7]。无论是作为科研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推动者,新世纪的馆员均应具备基本的科研素养,具体表现为:(1)对科研流程设计、科研具体步骤的掌控能力;(2)有规律地阅读科研文献、以科研创新视角提出学术课题、开展研究的技能和素养;(3)科研数据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复用、存储、传播能力。图书馆应通过馆员科研素养的培育,从关注馆员工作到关注学者工作,营造一个以学科馆员、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研究环境,该环境中,馆员不仅具备积极推进领域内科研进程的素质和能力,还将通过科研数据管理、科研流程嵌入支撑和促进其他学术领域的决策参考和研究探索,构建“用户为本、需求驱动、嵌入科研、服务创新”的科研支持服务新模式。

4.2 构建全方位的培训体系,整体提升馆员的科研信心

Brancolini与Kennedy在2010年的调查研究证明了科研信心在促进馆员科研进程、取得科研成果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科研信心是开发馆员科研潜能、培养馆员科研兴趣、强化馆员科研技能的必要前提及核心要件。图书馆应通过全方位科研培训体系的构建,增强馆员科研信心及能力,为科研及科研支持活动的开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具备充分信心、高技能的馆员人才。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1)整体性原则,培训内容应覆盖科研活动开展的全过程;(2)细致化原则,培训内容应尽可能地细化,将单个科研环节分解为一系列的科研实施步骤;(3)实践化原则,培训大纲应突破理论范畴并侧重馆员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实地调研、设计焦点小组研讨、科研报告写作等实践能力;(4)科学实证化原则,培训还应涉及科研方法体系、调研实践工具体系、数理化统计分析、数据管理/分析工具体系相关内容的普及和应用。

4.3 开展科学化的科研评估,实现培训模式可持续发展

培训评估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从培训项目中采集数据,并将其与整个组织的需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以确定培训项目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培训评估包括培训前需求评估、培训过程检测评估及培训后效果评估,需求评估目的在于确保培训内容与馆员实际需求的有效匹配;过程检测评估的目的在于方便图书馆根据培训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效果评估目的在于检验整体培训的最终效果,规范培训双方行为。图书馆可根据培训实践工作的具体需要,建立科学化的培训评估体系,有效利用培训评估数据,实现培训模式的可持续化发展。如IRDL项目中,项目组根据2014年的评估数据对2015年的夏季研讨会准备工作、培训内容做出适时调整。具体来说,科研培训评估体系除应贯穿整个培训过程,还应以科学系统化的评估指标为支撑,如IRDL项目着重建立了馆员的科研信心评估指标体系。因此,图书馆应在确立馆员科研培训重点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第3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第一条本办法中的重大项目主要指重大专项、国家科技计划中的重大项目、中央财政资助的重大工程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项目。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重点包括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高级专家等尖子人才。

第三条科技部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制定重大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项目应重点培养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以及创新团队等;重大应用研究、产业化和工程项目应重点培养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创新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积极引导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创新基地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第四条优先支持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承担项目课题研究,促进创新团队的形成。研究团队中,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第五条优先支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承担项目课题研究,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该类项目课题在项目课题总量中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第六条优先支持年龄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研究人员主持重大项目课题研究,促进青年高级专家的成长。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中,45岁以下(含45岁)青年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第七条对于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优先考虑由具备条件的企业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促进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八条重大项目课题申报书和任务书中必须包含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包括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实施方案等相关内容;对于有研究生培养条件的申请单位,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应包括研究生培养计划。

第九条项目组内部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在进行项目整体设计和预算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课题间的合作研究、交叉研究、工作交流和学术交流,并切实提出相应的可操作的措施。

第十条项目组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可根据需要临时吸纳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的优秀研究人才参与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对参与重大项目课题的国内专家应保留其原单位的工作职位。项目组每年至少要召集一次由国内外同行专家参与的项目专题研讨会。

第十一条重大项目课题组成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可根据重大项目课题需要选派研究人员到国内外一流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进行与项目内容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学习和培训费可以从项目经费中申请,并按有关规定核批。在选派人员时,应优先考虑青年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

第十二条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在重大项目课题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必需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要以合同约定方式要求外方传授相关知识和培养项目课题研究人员:允许项目课题研究人员到设备和技术供应单位进行考察和技术交流;设备和技术供应单位要对项目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项目课题研究人员要参与转让技术设备的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等工作。

第十三条在重大项目课题的资助期内,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课题承担单位要对获资助项目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监督和管理。项目课题的验收过程中,要把创新人才培养列入考评指标。考评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实际培养的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以及整个项目团队的情况。评估采用同行评估方式,以定性评估为主,定量评估为辅。

第十四条要优先支持绩效考评为优秀的项目课题的负责人承担新的项目课题;对成绩显著的重大项目课题团队应以适当方式给予持续、稳定的滚动支持,优先支持其申报创新团队专项计划。

第十五条利用知识产权政策激励人才创新。对于国家允许授予项目承担单位的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成果完成人应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项目承担单位在依法利用这些知识产权取得相关收益时,应明确规定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完成研究人员享有一定比例受益权。对于促进研究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进行转化的项目人员,也应按贡献享有一定比例受益权。

第十六条项目主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与重大项目相关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数据库,包括创新人才的基本资料、专长领域、研究经历、取得成果、信用记录等信息。通过数据库建设加强创新人才的跟踪服务和管理,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平台。

第4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社会体育作用

1、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的实施重点是青少年儿童,实施目标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地,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它担负着培养造就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培养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院系,在这项跨世纪工程实施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优势,配合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如何抓住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这一良好机遇来促进本专业的全面发展,均是高师体育院系面临的新课题。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促进高师体育院系面向21世纪求发展,均有十分重意义。

2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

2.1为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保证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保障它的顺利实施,必须以系统的全民健身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先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摆脱全民健身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让国民在科学健身活动中享受到体育强身的实效,达到增强国民体质的目的。因此,建立全民健身的科学理论,研究全民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首要任务。

2.2研究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高师体育院系日常科研工作的一项任务。高师体育院系在研究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学科队伍中聚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各类专业人才,具有学科门类广,人才齐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保证,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2.3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促进青少年健身活动开展是高师体育院系的基本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责无旁贷地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者和指导者。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终身健康教育、培养锻炼习惯、增强体质的多重任务。青少年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他们的体育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学校,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体育活动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讲,通过高师体育院系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能否胜此重任,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实施效果。因此,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中的实施效果,是高师体育院系在这项宏伟工程中应起的作用。

2.4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面向全社会和全体国民,社会群众体育活动与健身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群体健身活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全社会推行全民健身计划,需要一大批具有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并有较强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能力。要达到《制度》规定的标准,必须进行培训。作为高师体育院系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与条件。充分利用教学人才优势与教学条件优势,培训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人才培训作用。

3把握机遇,利用优势促进高师体育院系的发展

3.1改变教学观念p加强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促进体质增强是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历史重任。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院系在培养目标上要主动适应学校体育的新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增设群众体育课程(不同人群的生理、生化、保健、体育健身方法等有关课程),加强全民健身的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专业方面,增设社会体育专业,扩大高师体育院系的办学面,增强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师体育院系虽是人才聚集,但因过去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对体育健身和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手段了解和研究并不多。因此,要改变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健身为目的教学观,教师除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外,教学中也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体育教师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计划》亟需科研为先导。高师体育院系应将科研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民健身,积极开展健身功能研究,加强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生理特点、健身方法与手段以及体质测定标准的研究。这不但是高师体育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

3.4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高师体育院系应发挥教学单位教学资源优势,把为社会培养体育指导员作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计划,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训出一大批有热情、有能力、懂技术、懂理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4结束语

4.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高师体育院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本专业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发展自己,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2改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应作为当前高师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第5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系列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选择重点领域攻坚克难、有所突破,尤其是要在法学、新闻传播学、农林、医学等4个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现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制度化,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有效做法,在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层面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要以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为重点,实施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选聘200名左右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高校法学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选聘200名左右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继续面向中西部高校建设若干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会同中央政法委协同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二要以推进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为重点,实施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在遴选建设40个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同时,每个省(区、市)党委宣传部门都与高校重点共建1所新闻学院,力争实现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工作全覆盖。要继续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选聘10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计划实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从相关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把双向互聘工作拓展至所有开设新闻学本科专业的高校。

三要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以召开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为契机,全面部署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工作。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实施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分类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建设100个左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四要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重点加快推进“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促进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紧密衔接。要创新免费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面向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要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好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要推动部委省共建地方医学院工作,增强地方医学院校服务区域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能力。

五要以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师资培训为重点,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行业部门联合制定相关标准,开展质量评价。继续扩大省级卓越计划实施范围。2014年争取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的政策支持,分别出合培养人才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部分专业先行认证试点,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有机衔接。

第6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土木工程;培养方案;设计施工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03-02

目前教育部提出工科类本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有重要作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进入企业联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该专业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对象,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室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与工程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就业工作中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要经过较长时间工作实践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所以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面和就业率。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突出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从事理论应用、创新性和设计施工实习定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该方案在加强理论教学同时,明显增加了人才培养融合递进式实践环节培养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将本科教学环节细分为基本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和设计施工实习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一体,内容循序渐进。

如学生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中进行课堂讨论及专业导论课程后安排认识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其后续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材料后到材料生产与施工企业学习材料生产工艺和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材料,并针对实际问题应用基本理论提出解决方案,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的融合递进式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融合和促进。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基本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环节同时,在设计与施工实践教学环节时更要注重授人以“渔”,教育学生学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就业需求。

2.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增加实践环节的同时适当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但理论教学的地位并未改变。因此,这就要求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科学安排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的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互相融合,互相补充。

3.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设计院、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建筑材料制造企业、造价咨询企业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检测等,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对所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要有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学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节奏。

三、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

1.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3周)、课程设计(附属于各专业课,共计4~5周)、毕业实习(2周)和毕业设计(13~15周),存在着实践环节时间不足、系统性差、对实际工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达不到培养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要求。此外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也未能有效地与工程实际接轨,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作为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满足实用性与工程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要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行“3+1”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需有1学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实践环节更加系统化,彻底改变了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的现状,使学生能沉下去,系统地深入了解实际工程,加入企业设计队伍,真正地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工程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建立稳定的企业实训基地。与传统的以校内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校企联合。除了校内培养方案以外,还要制订企业培养方案。为了保证企业的有效参与和培养质量,应建立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这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学生在实际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过去实习环节多以参观为主,从而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

3.应重视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设计施工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经历,青年教师必须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了解工程动态,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此外,应借鉴国外“实践教授”模式,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队伍。

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质

1.打造创新训练平台,强化创新能力考核。“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在理论教学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设计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套渐进式适合学生能力拓展的培养体系。在制定教学计划中,特别要注重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充分利用课程实验、课外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和专业实践提供平台,结合理论教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能力学分,即学生完成规定的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并达到一定要求,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体系。

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形成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充当科研助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科研过程,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懂得利用网络电子资源收集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

3.增加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性实验内容。专业实验课程应结合工程实际增加设计性、施工性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工程进行设计实践,探究工程施工过程,积极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有关的学术论点、争论性问题、当前学术动态等向学生做引导性讲解,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五、教学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立足校内,各高校都有一套完善的校内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建立健全质量指标及监控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且培养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制定教学质量指标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前提。而质量监控是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关键,由教务处牵头,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织协同,建立“全员”(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企业指导教师)参与的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企业培养环节等)的监控,并确保质量监控的有效实施。

2.建立完善的职责体系。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专业各部门各负其责,专业负责人要组织论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学工老师要加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和跟踪本专业教学实施过程。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建设,课程负责人要承担课程建设规划、组织制订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工作。

六、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中国由理论教育大国迈向实践能力教育大国的必由之路,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制订基地建设规划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工作,并负责企业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着手,确保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有效实施,除了要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外,还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订与土木工程专业相适应的企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孔伟,毕春丽,贾瑞庆,屈成忠.《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2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李悦.土木工程专业材料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

[4]昔春桥,杨家宽建环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

第7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科研创新;培养模式;计算机学科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学科担负着培养信息化所需人才的重任,该学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诉求。根据我校“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为其他不同学科和学校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我国政策导向以及现实状况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同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更是大篇幅提到关于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但是目前本科生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只重视考试成绩和卷面分数,以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或方便出国留学,缺乏创新思维;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泯灭了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导致进入大学后,创新积极性依然比较缺乏;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见异思迁,个别学生功利思想太重,不是真正在创新能力上加以锻炼和提高,而是寄希望于通过参与这类活动获得功利性的效果;在参与创新实践中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和耐心,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等等。

尽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根据近几年作者本人指导和负责多项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经验,通过长时间接触大量来自我校计算机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发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其实是非常必要和大有潜力的,事实上作者指导的本科生已经在包括全国性学科竞赛、和申请软件著作权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实,本科生目前比较缺乏的是创新主动性,只要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方式,提升他们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认知度,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尝试和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创新能力一定能够不断地得到提高,甚至极有可能创造出有重大意义的成果。

2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学科学生可以参与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比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自主选题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NILP)、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本科生自主选题项目(CUFP)、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GDIP)、学生研究计划(SRP)、本科教育产学研合作作者简介:何军辉,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教育和信息安全研究。

项目(IURC)、百步梯攀登计划、三年级优秀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等,近3年此类项目立项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另外一类是计算机学科竞赛,主要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相关专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高校趋势科技百万程序竞赛、微软精英大挑战全国赛、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等。

在作者多年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过程中发现,目前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如下所示一些问题:

1) 科研创新实践在本科培养计划中的定位不尽完美。就我校情况来看,通过参加学生研究计划、广东省或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合格学生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能力培养学分,但这些计划强调一个共同原则:兴趣驱动、自主实验和重在过程。事实上,由于高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找工作、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出国等,申报积极性不高,而低年级学生专业课学习刚刚开始,专业知识面受限,能够真正做到自主选题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多数情况是指导老师出题,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或者报名之后兴趣容易转移,有时直接放弃结题考核,导致很多项目完成程度不理想,特别是执行期只有1年的学生研究计划,而指导老师需尊重学生意愿,对参与科研计划的本科生没有相应的约束措施,因为创新能力培养学分在培养计划中并不是必修,学生可以选择放弃。

2) 科研创新实践组织、管理和保障方面存在不足。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学生研究计划立项的项目数较多,参与学生人数很多,整体上能达到很好的覆盖面,但同时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尽管学校出台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实施、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由于项目数量和学生人数众多,完全按这种制度来执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和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在组织和管理方面流于形式,可能又会出现计划目标就难以完成的问题。此外,研究计划的保障措施是不够的,在校学生第一要务是课堂理论学习以及围绕就业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找工作等环节,学生投入研究项目的时间、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很容易被这些环节冲击。

3) 学生自身存在重复申报和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前面提到,我校计算机学科学生可参加的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很多。尽管原则上一般一位学生同期只能报名参加一个项目,但事实上有些学生不仅同时参加了多个项目,还报名参加多项学科竞赛。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有些学生功利性较强,想通过多参加项目和竞赛为自己的简历添彩加色,另一方面是积极主动和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总是会得到不同指导老师的青睐。此外,由于参与项目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成员同时没课的机会很少,指导老师要召集学生定期讨论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学生自己又主动性不足。

3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通过对我校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国家和我校的相关政策,结合作者本人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计算机学科自身的特点,下面就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模式进行探讨。

1) 注重培养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造的动力和基础,只有对未知事物感兴趣、渴望探究,才有创造的愿望[1]。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对理论学习和专业研究的兴趣,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信心。

2) 进一步创新课堂教育,使其成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前线。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为重要的场所,应该遵循主体、启发、个性和民主等原则,将课堂教育转变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战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学生是主体的性质就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的是主导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了应对新时期对人才多样而有个性化的要求,要坚持个性教育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个性成了今天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民主教育更是教育发展自身的一个内在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3) 利用好实验教学,激发创新热情和主动性。教育部在“质量工程”中一直强调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校计算机学科利用新校区发展的机遇,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推进教学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环境和条件。至今,已建立了1个学生创新基地、3个基础实验室(软件工程、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和4个专业实验室(嵌入式系统、智能多媒体、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高性能计算与计算机辅助工程),使用总面积达2 382平方米。同时也已建设多个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逐渐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大幅度提高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有利于综合素质提高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现代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3-4],同时充分注意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内容中以及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结合、延伸,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4) 课堂学习、科研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三者紧密结合,彼此促进,形成良性互动。课堂学习是基础,只有拥有了扎实的基础,才会有创新产生的土壤。目前我校各类科研创新活动主力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本科二、三年级,而专业课程基本开设于这个时期,对这两个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学习的任务比较重,如果处理不好它与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难以在科研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科竞赛一般由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行业内大型企业主办,每项竞赛都有一些相应的选题要求和范围限制,如果有些已经加入科研创新计划的学生想参加某项学科竞赛,而科研训练内容与竞赛主题不一致,必然会分散精力,本来不太充分的课余时间也就被分割在两个不同的项目中,最终导致由于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而草草了事,更有甚者,在作品提交或结题前放弃,这种做法既浪费了来之不易的机会,对未能加入研究计划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又没有达到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在前期选题和参加各类研究计划时,除了尊重兴趣爱好以外,还应该结合学科竞赛统一进行考虑,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学员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热情,使学科竞赛成为各类研究计划的延续和一个检验和交流的场所,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集中精力将计划项目做好做深,在这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互动。

5) 本科生、研究生和指导老师三者定位清晰,注重相互协调配合。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程型学科,而且知识更新非常快,为此我校出台了本科教育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吸纳计算机学科高年级本科生进入科研团队等措施。加强教学与科研结合,对本科生积极推行两段渗透式教育:低年级学生以基础理论课为主,高年级学生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为其配备指导老师,争取较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并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使得他们能够尽早接触科研,了解计算机学科前沿[3,5]。通过这些措施的执行,一方面,通过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和学生自己的实际参与,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在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帮互助”过程中,让本科生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以及科研所需要的刻苦钻研精神,从而启发与调动本科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拓展本科教学,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充实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 逐渐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为预期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目前我校各类科研创新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成效并非十分理想,下面就制度因素进行讨论。首先,本科生创新能力学分的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并强调重要性,提高其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尽管长期应试教育一定程度抑制了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但实际上上本科生的潜在创新意识是非常活跃的,只是需要外在的一些条件来激发。其次,如何在兼顾课堂学习的同时积极有效地投入科研创新活动至关重要,例如可通过精心排课,保证来自不同年纪的学生成员能够每周或每两周召开讨论会,这样既可以及时处理在科研训练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避免学生产生畏难而退的情绪,又方便指导老师对研究计划的进度进行有效控制。第三,除了指导老师科研实验室提供开放的实践环境之外,最好能有相对固定的场所供本科生从事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方便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和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出台相关规定来杜绝同期重复申报不同项目和浪费机会的情况出现,保证创新实践活动的覆盖面。此外也可通过对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和成员进行奖励,形成根据兴趣爱好慎重申报的自觉性,而不是盲目跟风,并结合考虑科研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通过集中精力投入做出好成绩。

4结语

从政策导向及现状出发,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我校具体情况,根据作者多年的教育实践,所总结归纳出的六条措施构成计算机学科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模式,即形成以启发式、个性化课堂教学为主,以开放式实验教学为辅,科研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有机融合,依托产学研制度保障下的兴趣驱动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全盘考虑计算机类本科生在校期间可能受到的各种教育、训练、参与的项目以及接触的人员等多方面要素,理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指向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要目标,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对以教学和科研并重类理工院校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作者本人已在多个年级本科学生中试行该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篇,获部级比赛奖2项,申请著作权1项,读研或出国深造6人,大型IT企业工作多人。

参考文献:

[1] 李万胜. 创新教育论[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20-122.

[2] 张崇善.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39-42

[3] 龚维,丁彤,何力,等. 培养理工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9,26(3):69-71.

[4] 季敬璋,吕建新. 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 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 高教论坛,2009,1(1):71-73.

[5] 董社英.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5(2):91-93.

Exploratory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r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HE Junhu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positi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e explore thoroughly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classroom learning, research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nd better interactive mechanisms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 instructor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science subject being taken into account, a feasible mode on developing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then proposed.

第8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

第9篇:科研人员培养计划范文

关键词:国培;卓越数学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70-03

2014年8月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特别强调,教师教育要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力争培养一批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创新培训模式、优化项目管理体制是推进“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的关键。学界针对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培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王北生探究了“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新问题[1];解书构建了“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2];余新设计了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3];陈昌发、刘晓燕分别以重庆市和安阳师范学院为例,探索了有效国培课程模式[4-5];王宽明、郑晨、周建华等分别调查了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和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国培现状[6-8]。

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自2011年开始承担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送培到县”、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洛阳市“美丽园丁教育基金”等教师培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培训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协同创新培训模式。

一、基于国培计划的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设计

卓越数学教师培养工程和国培计划项目不仅关注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更注重教师的成长、成才过程,以及取得教育成效的有效方式等。协同创新旨在通过共享、合作、融合等机制,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此理念为指导,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以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评价七个维度为基本层面,构建了国培和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其具体协同模块和主要内容见表1。

二、卓越笛Ы淌π同培养模式的特色

(一)教学型数学教师与学术型名师协同培养

以“为什么培训”为出发点,从社会、学员工作单位和学员个体三个角度深刻挖掘培训意图和培训需求,结合学员的知识结构、岗位要求、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等个性特征,明确定位教学业务型数学教师和学术领袖型名师的协同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培养目的,提供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内容设计可参见表1,以凸显培训的有效性和个性化。

(二)师范生与国培学员职前职后协同培训

本培养模式注重协同安排卓越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国培计划中教师的职后培训,职前培养以在校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研究生为对象,以“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为教育理念,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性培养模式,与国培计划的置换脱产研修、返岗实践、顶岗实习和顶岗置换等项目紧密结合,通过组织优秀师范生和国培学员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角色互换、结对子、共同参与科研课题等多种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职前职后协同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同步

为强调现代卓越数学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训内容上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同步进行.

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实行数学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三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教育,坚持实践教学全程一贯制、教学技能达标一贯制和艺术才能培养一贯制的三个一贯制实践培养方案,积极组织中学名师论坛、游学、借读、访学等活动,通过专家论坛、专题讲座、名师示范课、案例学习、问题研讨、听课评课、实地考察、真实课堂现场诊断和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熟练驾驭课堂、切实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能力。同时,针对“准”教师和在职教师通常教学和教材意识强、课程意识淡薄的现状,本培养模式以教育硕士为平台培养其课程意识理念,力争打造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卓越数学教师。

(四)固有经验与自我更新理念紧密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引导学员注意其“前经验”和自我更新理念的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学员教育教学背景、受

训经历和校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式观摩、参

与式讨论、合作学习、影子实习、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等,引领学员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和相关课题研究,加强其对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修,以逐步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树立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理念。

(五)本土学者与知名专家共同组建培训团队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为发挥团队的专业引领作用,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数学教育专家、教学名师,特别注重整合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专家资源,组建省内与省外、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本地学者与外地专家、教育管理人才与数学教研员、一线数学教师比例均衡的培训团队,强调团队的教育背景、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分布、职称比例和专业特长等,从而高效地促进学员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同时,对在校师范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院系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校内导师,本地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担任校外导师,通过院校培训、校本培训的方式,力争培养出一批能引领数学学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卓越教师。

(六)传统培训模式与网络媒体协同作用

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国培项目在加强传统面授教学和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完善和扩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模式。本培养模式构建开放的自主学习,学生除参与课程资源的浏览学习外,还要积极参与论坛交流、专家答疑、学科主题活动等。

(七)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评价方式立体化结合

对卓越教师和国培项目培训效果的测度与评价,不仅包括学员出勤率、提问次数、学习专注程度、提交作业情况、小组发言内容等日常表现情况和学员学习能力的提升程度等,而且包含社会、用人单位、同行业专家、同级别高等院校对培训机构、国培项目总体工作绩效的第三方评价,评价方式更强调常规性评价和专题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成果性评价的结合。同时,以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为依托,探索性建立科学、客观、严谨的定量评价机制,以教师的科学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表现和专业成就作为一级评价指标,下设职业道德、数学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教学反思、学生学业质量等二级评价指标,灵活地使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和描述性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动态评价。

三、卓越数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思考

卓越数学教师和国培计划协同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三个一体化,即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互动合作的机构管理一体化,在校师范生职前培养与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高校教师、中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其发展目标是架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培

养一支相对稳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水平突出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统筹规划,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创新实践基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为协同培养模式提供技术服务、物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空间等三个维度的坚实保障。

(一)高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育人范式

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化、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空前挑战,特别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变革更是剧烈冲击着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现代教师置身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之中,必须具备非线性访问、高水平获取、快速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面向国培计划和卓越数学教师的协同培养创新模式,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为理论指导,紧紧围绕“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思想,坚持“以应用驱动改革、以机制推进创新”两手抓,通过建设“网络全覆盖、数字全应用、信息环境全天候、云平台教学全个性”的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四个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有效交流沟通能力、高效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无论是对在校生的师范技能训练,还是对国培学员的实践教学服务,甚至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远程指导,都充分发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虚拟学校、虚拟课堂、模拟演练和模拟操作等信息技术功能。洛阳师范学院的教学云平台不仅涵盖了电子双板教室、数字化微格教室、数字化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更包括专家教授别具一格的个人教学空间、专业核心课程资料翔实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软件环境。一方面可高效评估、监管教师和学生课前的准备与预习、课中的教与学、课后的反思与回顾等教学活动全过程;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创新体制的过程,也是师生专业成长、终生学习的过程,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和培训学员在“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四个方面的深度融合。

(二)开发创新实践基地,保障物质基础

实践教育基地是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重要支柱,洛阳市第一高中、洛阳市第五十五中学等本地重点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教育研究成果丰厚,储备了大批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科专家、教学名师。洛阳师范学院积极与这些地方知名中学联盟,开创主基

地、辅基地等多种模式的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深度合作。一方面,要求中学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法探索、教学反思等各类资源向洛阳师范学院学员全方位开放。另一方面,洛阳师范学院负责邀请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学

者,通过现场指导或远程视频等不同方式,以学科前沿讲座、名师经验谈、点评公开课和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对中学在职教师和实习生进行引领培养。同时,协同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吸收中学教师和优秀国培学员共同参与相关教育教学课题项目研究,使基地不仅是师范生扎根中学一线进行“教、学、教改研究、职业技能化”的实践环境,更是中学教师和国培学员向卓越数学教师专业奋斗的重要平台。

(三)优化资源配置

受场地和时间因素限制,实践基地通常不能安排所有实习生进驻,国培学员也只是各学校根据国培计划遴选的部分优秀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实验班学生和国培教师对本地师资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座谈、报告、公开课、交流反馈等各种形式,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方法,以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

基于国培计划和卓越笛Ы淌π同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高等院校开门办学、积极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师范院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是政府、社会与学校共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北生,任青华.“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模式的优化及创 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4,(9).

[2]解书,马云鹏.“任务驱动式”教师高端培训模式的实践 探索[J].教育研究,2014,(12).

[3]余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导图――以“国培计划”短期集 中培训项目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2,(4).

[4]陈昌发.“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有效课程模式探索: 重庆市“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的实践与创新[J].中 国教育学刊,2014,(10).

[5]刘晓燕.面向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培课程体系探究[J].教 育探索,2015,(2).

[6]王宽明.贵州省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对“国培计划”服 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4).

[7]郑晨,付军.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国培计划”培训模式的 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