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体育范文

高校体育精选(九篇)

高校体育

第1篇:高校体育范文

摘 要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不断深入人心,高校体育将朝着适应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接轨,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但是从教师观念、高校体育教学任务、学校学生体质现状看来,即使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将“终身体育”作为主导思想,那么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将很难得以实现。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终生体育 高等教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为高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具体地考虑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实际需求。在《纲要》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多数高校教学内容增加了一些群众体育及休闲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任务方面仍然过于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这种体育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

一、高校中的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它是终身教育的延伸,终身体育的含义应包括下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结束一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活动,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真正成为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最早由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二战后提出的,并逐渐形成一股体育思潮,具备了广泛性、终身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而高校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素质教育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忽视了体育教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综合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必须由传授运动技能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向转换。要完成这种转换,必须从指导思想深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为主要目标。

二、我国高校体育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从现在人才观和体育观的高度,审视我国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就会发现一些方面明显不足:在教学任务上注重“三基”,没有立足终身体育和学生能力、个性方面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存在策、难、偏、旧的现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竞技项目的设置,没有创新,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间接经验的积累。因师资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导致课程内容单一化,使学生产生厌体育课;在教学组织、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采用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巩固”的单一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也束缚了体育教学方法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教学评价上过于强调达标与考试的分数,忽视综合评价,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中智力与心理上所承受的负荷。综上所述,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很明显,这种方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课教学工作。此外,教学经费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因素都是影响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

(二)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问题

欧阳萍调查表明,大学生毕业后72.5%的毕业生未形成体育特长,只有68.7%的人保持健康水平,只有19.5%的毕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而且我国大学生中有约占1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这说明了,大学生在通过几年的体育课程后,并没有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没有形成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学校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忽视了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造成现在大学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如前段时间的“马加爵事件”以及现在的“我爸是李刚”等,这些大学生造成的社会问题,说明现在大学生道德和素质降低的同时,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当代大学生体育课程教育不到位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教师在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师教学“疾病”主要有:教学失范、教学偏见、教学惩罚和教学阻隔,表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言行不规范,自我要求不严格,教学组织与管理缺乏严格与严谨;由于教师个人主观偏见,情感的偏差而在教学上有失客观和公正;运用不恰当语言或行动对学生进行管教,造成学生身体或心理伤害;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教学阻隔。

三、增强高校终身体育意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终身健身信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因素,对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健身运动的原则,应不断研究学生体育运动中的新问题,即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启发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浓厚兴趣。如何变短期娱乐性锻炼为长期兴趣爱好,使大学生加深对体育锻炼目的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终生健身意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掌握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的特点,帮助克服心理弱点,同样在教学中不可忽视。

当然要想改变高校体育现状必须从根本点入手进行相应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教学主导思想上转换,以运动为主的教学思想,认为体育教学应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只重视运动的外在意义和价值,将体育教学单纯视为一种工作,只注重运动教学效果,使学习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所强调是学校开展运动的任务,而忽视了与终身健身的联系,很少顾及全民健身的需要。他们把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获得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愉悦身心,充分满足运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这种情况就难于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从事终身健身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所以需要改变以运动为目的教学思想,树立体育教学要为终身健身打基础的主导思想。

(二)构建新的体育教育体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更趋于平衡。体育课程不再是被人们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体育课程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可针对大学生终生健身的基本条件,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体育知识讲座、训练队及高水平运动队、竞技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发运动者的爱好情绪并使之上升至理性。变单一的竞技运动模式的考核标准为竞技运动标准与日常持久耐力体力等身体素质考核相结合。建立完备的电化教学,利用录像机、VCD、DVD、计算机多媒体、国际互联网络等高科技,视、听新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国内外体育动态快速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提升教学效果。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器材的投入与改进力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是高校体育非常重要环节。教师是终生体育教育的指导者,教师首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运动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育学生终生健身思想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这一情况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的教学水平。另外,经常参加社会上各类体育活动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使教师在德、智、体、美方面有较高的素质,为培养学生的终生志趣和信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2篇:高校体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吉林省

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笔者基于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吉林省高校体育文化进行分析,解剖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以寻求积极的应对策略,提升吉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推动吉林省校园文化建设整体品味。

一、吉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1.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

2015年吉林省政府提出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吉林省文化强省建设离不开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支撑。然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氛围营造与吉林省文化强省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高校积极拓展体育文化宣传渠道,改变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不浓的现状。

2.体育文化缺乏整合意识

吉林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体育文化建设薄弱,尤其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出现孤立化现象。体育文化的孤立化发展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状态,不能与高校其他文化建设互相支撑,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度缓慢,而且不能有机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之中,难以发挥体育文化对师生的作用。

3.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单一

目前,吉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要依靠高校与学生组织推动,建设主体单一化,导致吉林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水平难以达到文化强省建设要求。单一官方建设主体与学生社团建设主体,难以调动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缓慢,建设水平不高,迫切需要高校凸显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全员参与体育文化建设局面的出现。

二、吉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

1.构建立体宣传体系,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立体化的体育文化宣传体系,是突破吉林省体育文化氛围不浓现状的一个有效措施。吉林省高校要善于借助传统宣传平台、抢占新媒体宣传阵地,构建立体的宣传体系,在高校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首先,要发挥传统文化宣传平台作用。高校要借助学校网络平台、学报、宣传栏、各班墙壁等传统宣传平台,弘扬体育文化,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力。其次,抢占新媒体宣传平台。智能手机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工具,高校要借助新媒体工具,开辟微信、微博等,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优势,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高校文化整合,推动多元文化融合

高校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首先,根据高校文化定位强化体育文化融合。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要根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地位,确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向,这样才能使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保持一致性,使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推动两者互补互促。其次,推动高校体育文化深度融合。高校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体育文化只是诸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要提升体育文化建设水平,必须要实现体育文化与高校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体育文化还要与吉林省文化建设方向保持一致性,在文化强省的引领下,推动高校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深度融合。

3.丰富文化建设主体,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建设主体直接关系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高度与深度,为了凸显吉林省文化建设品味,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共建良好局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必须要丰富文化建设主体,凸显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坚持高校、体育骨干建设力量中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体育文化骨干的引领,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体育社团、俱乐部骨干的辐射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氛围。其次,突出学生体育文化建设主体。只有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才是有效的文化建设,才能切实提升体育文化建设水平。高校必须要基于全体学生参与文化建设,打造校园体育特色文化,发挥学生体育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群策群力,利用全体学生的智慧,打造特色体育文化,使之为吉林省特色文化助力,使体育文化成为高校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总之,体育文化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吉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丰富吉林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也必将反哺于高校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吉林省文化渗透力与影响力。

作者:孙晓成 单位: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校体育范文

1.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农耕为主要特色的地缘文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历史上的割据时期,重视体育是强国之本。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与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事业或者说体育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应该占有的分量。所以,在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文化与理念汲取发展的营养,同时替代那些落伍的,无法适应时展需求的传统思想,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2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也是隐性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简单来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对其发展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文化,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失衡的阶段与状态。一方面是学生及家长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试图通过所谓的体育考试来减轻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高校的体育学科的设置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应付心理比较突出。在舆论引导方面,我国的体育赛事所产生的体育明星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在如此多元的体育社会价值取向面前,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从体育文化的本原价值来进行引导,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才会变得有章可循。

1.3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隐性因素外,体育设施的缺乏让体育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无本之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设施的人均分配使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部分地区的高校,甚至因为某些体育器材与设施的缺乏,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的运行,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学生数量与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及资金的相应配置方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这些都是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显性因素,应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

1.4师资结构不合理

体育文化在具体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我们体育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与开展。同时,在面对具有丰富特性的学生面前,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与专业素质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教学思想,例如功利主义,短视主义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改进与提高。

2、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2.1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建设

从目前的校园体育设施的配置来看,各种教学器材的缺乏是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障碍。一方面,要从财政预算等方面,为校园体育设施的增添与维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在体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利用水平与使用效果。这种对于硬件的建设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在硬件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只有将两者进行非常有效的匹配才会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各种校园体育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实施

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章与相关的基础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这些规章制度,在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与完善校园体育等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从国家保障学生及体育教师相关基本的权益的基础上,充分明确体育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只有发挥制度对于校园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到作用,那么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2.3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树立终生体育思想

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这种可循环的体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全世界都主张终身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树立一种终身体育,全民运动电费文化氛围。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者。体育运动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只有将这种精神力量更多的作为一种生命的正能量来传递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我们的体育文化将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4通过多种方式高校体育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

大学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拥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与主力军,他们有着无比饱满的激情来参与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所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为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比赛项目,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论坛或者讲座,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

3结语

第4篇:高校体育范文

1.1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描述

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文化的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表述难求完全一致,其分歧源于观察角度、认识的层面、界定的背景等。归总研究,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肢体文化,是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主动、有意识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制度文化,是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再次是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精神文化;最后是各种物化形式的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2]。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3],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体育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教育本体,贯穿到高校教育全过程,使这种以身体活动为原初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让其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造就品格毅力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环境氛围为依托、教师引导为基础、内化领悟为关键,具有依托性、复杂性、映射性、反复性等特征。

1.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的区别

高校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需要,同时也强调体育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如顽强拼搏、公正,团结互助等,它隐藏在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人文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技能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它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著标志是:教育主体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等显性载体,以及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隐形载体获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依托性。

1.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体育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体育文化包含了所有的体育行为及促进体育发展的现象。依照这一概念,高校体育文教育包涵了体育理性文化与非理性文化。鉴于庞大的内容体系势必造成研究的重复与表浅,本研究重在对高校体育文化中的非理性文化进行教育,也就是体育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包括意志品质教育、人格情操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道德、情意、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健全人格,升华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衡量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体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否全面养成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

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特点

2.1依托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托于体育课堂、体育课外活动以及一切促进体育发展的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通常在教授某项运动技术、组织教学练习及课外体育人文活动中施以,体育教学及活动情景是教育实施的前提背景。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需要以体育人文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育目标。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载体包括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为体育文化教育创设了情景、创造了条件。体育文化教育之所以能依托于体育人文活动之中,是因为体育不是纯粹的身体改造过程,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除需要基本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身体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如勇敢、果敢、顽强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亦需要诸如顽强拼搏、团结进取、坚守规则等意志品质及行为规范。体育文化教育因体育教学活动存在而存在,与体育技术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体育教育内容[4]。

2.2复杂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教育内容体系的庞大、教育环境要素的复杂等方面。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集认识、行为为一体的教育,认识与行为的形成中包涵了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2种形式,涉及到传授、点拨、说服等直接教育方式,以及暗示、感染、模仿等间接教育方式,这些复杂的教育方式,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潜心运用与悉心接受。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容涉及了品质教育、情操教育、准则教育等3大方面,影响的是人类精神层面与行为层面,不仅教育形式方法多样,更需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适时贯穿。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环境涉及了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多个方面要素。精神文化要素汇聚了大学体育理念、大学体育精神、大学体育道德品位及发展方向;物质文化要素重在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标示及建筑场馆中倾注人文元素、渗透体育文化内涵,提高物质文化品位,实现以“物”化人;制度文化要素涉及体育文化教育的管理思想、组织机构、评价办法等;行为文化要素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体育热情的调动等[5],环境复杂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显著特征。

2.3映射性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2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能综合地反映高校教育与发展的状态[6]。1)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有饱满的斗志、昂扬的激情,以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这些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它与高校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能升华精神、完善品格[7];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意识。学生需要体育强身健体,更需要通过体育缓解压力、调整心情。在高校学业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体育文化活动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减少因压力而带来的一些偏激行为,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契合,能调适心理,形成健康的竞争态度;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强。教育实践中参加各类体育人文实践活动是核心,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精神的同时,开阔眼界、加强交流,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与处理能力,它与高校社会适应教育目标相辉映,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实现了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也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等相映射,共同构成了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尤其是它特殊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其它教育的不足。

2.4持久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持久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持久与影响效果的长久2个方面。文化素养的形成是长期培植与积淀的结果,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施教者进行直接与间接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还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进行选择加工与吸纳内化,首先从施教与接受过程看,就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复杂过程。再之,教育具有反复性,教育功效的形成需要外界不断地刺激,当遇到负面影响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8]。体育文化教育表现尤为突出,它本身是一项意识与行为于一体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当受到负面的体育文化因子影响时(如一场不公正的竞技裁决、一些不良的竞争表现、较为突出的不文明举止等),正在形成的某种好的意识极有可能动摇,它需要反复的、持之以恒的正面影响。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又是长久的,它是一种素质教育,当优秀的品格行为形成后,会伴随人的一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文化教育中,拼搏精神的形成,能使学生今后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富有进取与挑战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体育情意的形成,能养成理解包容、团结协作、理性分析问题等行为习惯;体育规范的养成,能够以严格的准则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以规则约束自己。总之,体育文化教育无论是从生活方式、精神状态,还是精神境界、人格修养等方面,教育影响持久且意义远大[9]。

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要素

3.1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传导者—教师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实施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掌握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在传播教育信息时对接受主体的影响程度。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对学生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通常根据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平台的不同,灵活施教,没有硬性之规。直接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间接影响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及人际关系作基础,使学生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悟体育精神、体育情操、体育准则。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又决定了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

3.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学生

这里所指的接受主体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这一时期心理和意识上有一般同龄人的共同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富有朝气和幻想、可塑性强,但情绪、心理又不够稳定等;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他们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学习理论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接受包括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个环节,大体可分为学习体验与内化提高2个阶段,学习体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个阶段对知识是广泛的摄取,可以谓之是表象的获得,真正要变为自身的品质,尚需内化过程。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引导是帮助促进学生摄取知识,而真正产生质变的是知识摄取与内化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体育文化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体育精神与意识形成的建构者。

3.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客体就是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内容,这取决于体育文化教育实施目标和实施对象的需求。作为接受客体的体育文化教育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2个方面:1)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现实的切合程度以及其刺激的强度、重复率、新鲜度;2)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主要内容梳理为以下3个方面:1)以培养意志为目标的品质教育,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如顽强拼搏、挑战征服、果敢刚毅、沉着机智等;2)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操教育,包括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灵魂净化、情绪振奋;3)以规范行为为目标的准则教育,包括思想准则、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尊重理解等。

3.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2类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3.4.1显性载体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首先体育的精神教育隐藏在体育技能教育之中,同时也可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10]。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加强人际交流与改进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功所需要的责任感、成就导向和团队工作技能,能产生保持学校作为有活力的组织所需要的精神和团结,能给予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表现社会所注重的技能和机会。另外,校际间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体育文化得到交流、教育内容得到互补与完善。高校体育建筑标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它的布局与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凝聚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向往,展示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是高校对外展示体育观念最直接的外化形态,也是大学生体会领略体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体育信息资讯指一切可以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信息的消息和资料,包括校内外的体育发展情况及其有关的消息、情报、指令、决策等。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它在校园中的存在形式也有很多种,如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它们传播体育资讯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

3.4.2隐性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显性载体认识、体验体育文化,通过隐性载体感受、熏陶体育文化,再同样的经过选择整合、内化吸收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虽然最初的接受方式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的体现,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被推崇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师生的体育热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促进体现在2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一致的目标、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心理容易产生共鸣;2)高涨的师生体育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与朝气,它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心,这种感染力就是一种无形的体育文化教育载体。标志性的体育人物对大学体育文化形成起着引领与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在该校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1次,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标志性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优秀的个体和优秀的团队2类,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辛苦等品质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外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了学校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的作用。

3.5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就体育文化的形态而言,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3大类别,而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又分为3个层次:外层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体育文化大环境;中间层为受教育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看到听到”的环境,一般为制度环境;内层为受教育者亲历的,与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的环境。它类似1个同心圆,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体育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以上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设备、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社团及组织机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政策、体育规章制度准则、各类体育文化方案、健身方法指南等;行为环境包括体育价值观与态度、体育竞技与人文活动、师生体育行为等[12]。体育文化教育环境之复杂,不仅是因为构成环境的因素之多,而且还因为有些环境是抽象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无声的,甚至看不到即时效果,而正是这些无形的环境要素,对体育文化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4结论

第5篇:高校体育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设施较为齐全的条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将高校的体育理念确定为终身锻炼,使高校体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a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

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包括:(1)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在健康的基础上追求健美的体型和正确的仪态。高校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条件即是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工作的压力和强度。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应以长期、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娱乐中增强体质。此外,良好的仪态仪表也是待人接物、交际往来的客观要求,为此很多高校专门开设了舞蹈、体操、形体训练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完善外在优美体态的舞台。(2)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能是有机体在身体运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全面发展体能是促进学生形态和机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得完善的运动技能,以及从事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健康和美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等各类形式的体育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但它并未具备享用终身的功效。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既包括短期内使学生直接受益――增强体质,又包括长期的导向――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还要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养成长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以便终身受益。

3.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体育教育在物质方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精神方面则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体育运动讲求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这种勇攀高峰的境界会鼓舞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直面坎坷和挫折,经得起洗礼和锤炼。体育运动讲求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这种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会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辨别是非善恶有张有弛、有理有据,从而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1.非竞技性。

高校体育教育不同于对竞技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它更强调体育运动的非竞技性,即普及性或大众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应重在广度而非深度,有些高难度体育项目在教师做示范动作后,学生只需一般了解。高校体育教学的首选是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益处的大众性体育项目。

2.非统一性。

按照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必须开展体育教育。但不同于绝大多数中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是,当今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体育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选修某种体育项目,而且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供学生选择的体育专项课。例如北方高校冬季多有滑冰或滑雪等体育项目。

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1.体育教育与德、智、美、劳教育相统一。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高校教育这个整体。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必须与德、智、美、劳教育相统一,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掌握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珍惜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使五育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

2.体育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统一。

高校教育的特点是面向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这种有别于中学的基础课程的学习模式也要求体育教育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更贴近于专业教育的需要。例如,计算机专业的体育课程应增加缓解眼部疲劳的活动内容或多讲解此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尽快地调整好身体状态,更好地学习。艺术专业的体育课程则注重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柔美性,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掌握和消化专业知识,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寻求和评价生活中的专业现象。

这种体育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统一的趋势将对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研究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时间、学习科目等问题,寻求一种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五、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模式

1.推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自我意识的人,体育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自发运动的兴趣。自发性不等同于自觉性,自觉性的实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只是学生更主动地学而已。区别于自觉性的自发性原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毕竟,在人的寿命周期内,短短几年的高校体育教育只是转瞬即逝,但如果学生从兴趣出发,真正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并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则是受益终身的。因此,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导向性为主,以人为本,努力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终生的一项必修课。

2.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合理地组合,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非常关键的。在实际教学中,最应重视的莫过于渐进式方法和全面式方法。渐进式方法讲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地增加知识技能的难度和数量,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按同化优势去循序渐进。全面式方法指的是整个有机体的全面锻炼和全面发展。

第6篇:高校体育范文

1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系统化的创新教育指导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进行分析,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时代意识,认为体育课程只是一门追求身体锻炼的基础学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在以“体质教育”为目标,致力于增强学生体质时,忽略了创新思想的渗透教育。在此情况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遭到扼杀,而体育创新教育更是被局限在传统的思想下,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只能依靠外部环境中的扶持。教育指导与社会的脱节,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日益下降,不利于学生日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1.2忽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如今,当代大学生是被社会标榜个性发展的90后,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缺乏了自立自强、分享的基本素质。但是,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学生在毕业后不仅仅需要能力,更需要自立、分享、互助等基本素质。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团结互助和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放在首位,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但是,当前的高效在创新体育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育的老路。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片面追求教学的进度与技能的讲授。在这种单一发展的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丧失了趣味性,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严重削减,体育成为了学生应付学习任务、修学分的一门普通学科。

2创新教育视阈中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正确定位创新教育,夯实体育教学基础

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在这种创新热潮的推动作用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在形成的同时也为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创新文化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文化产物,其不仅能够扩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能够以其自身的文化氛围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实力的提升。在创新文化的侵染下,当代大学生正在不断地积淀自身的人文素养,那么创新教育实践势必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人文性因素的支持。在此大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应结合时展态势,对创新教育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明确其学科定位,并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相对应的学科课程,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

2.2优化学科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实施,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学校应从高校与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专业发展差异性出发,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优先考虑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深入企业了解各职业岗位对学生所提出的体能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针对各专业、各职业特征设置相应的体育项目,并授予不同的职业体育知识和技能。如,机电类工科专业,由于受到职业性质特殊性的影响,其要求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较强,且要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针对这类专业,学校可以开设足球、排球等能够增强学生体力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体育强化训练发展自己的上下肢力量、耐力和腰腹力量;而对于酒店管理、文秘等文科类专业,学校则可以选择一些形体训练、健美操、排球等教学内容,这是由于这些专业职业体能对腰、腿部力量和耐力要求较高,同时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耐力内容,实施模块教学,使之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发展需求,为其日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实施多元化教学,增强体育教学成效

2.3.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单一化一直为社会人士所诟病,我们可以看到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走,在教师示范、讲解教学中,接受教师定向性灌输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在学生配合下,教师也随之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三基的教学上,学生最后所接受的只是基础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毋容置疑,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长期性地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日益低下,体育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进一些扩展训练项目,把扩展训练中的游戏、攀岩、盲人方阵等项目移植到体育课堂中,从而扭转传统体育教学中偏重生理效应的单一的局面,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以及适应力等对重组教学流程,让体育课程教学更加实用,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2.3.2渗透德育思想教学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作用下,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变更使企业面向新一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所特有的竞争性、实践性属性特征,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培养意志品质。如:田径、武术、球类等课程,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勇敢、机智、果断、灵活等品质,尤其是田径运动,更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等品质。这是由于田径是一项剧烈活动,学生在参与短跑、长跑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耐力下降、乳酸堆积等生理现象,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才能够去克服这些困难。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作为一门传统学科课程,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创新教育发展形势下,如何构筑创新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所在。高校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体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教育发展方向出发,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实现教学实践与创新思想的融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作者:李晶辰 沈杰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参考文献

[1]张玉霞,鲁志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4-156.

第7篇:高校体育范文

1.1标准不统一

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在开发建设时,由于其开发建设的途径多元化,国家并未制定网络教育资源的分类及技术指标统一标准,这样在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没有遵循一个统一的开发标准,也没对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类型、数据格式进行统一的描述,其他系统根本无法读取某个特定数据库内的资源。同时,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关联,资源存储方式也存在差异,从而系统就相对孤立不成体系,数据不能自动传递,导致了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凌乱及重复开发建设。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其标准性、一致性的问题也就突显,接口互不兼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率。

1.2重建设,轻使用

通过近几年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各高校体育网络教学资源种类都已日渐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上体育教学体系。但面对不同开发单位、资源库管理软件互不兼容及教学资源存在形式的各异,在软件建设、教辅人员培训建设上投入资金相对不足,导致难以发挥网络优势,设备浪费和大量闲置,使得很多前期建设力度大、投入多,制作完成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带来一些批评和报怨。一方面广大高校师生为找不到理想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而烦恼;另一方面相关技术开发人员又对资源无人问津和使用感到不解。

1.3重数量轻质量,重复建设严重

纵观当今存在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开设的课程已经非常齐全,各个运动项目都有涉及,一些新兴的正在发展的运动项目也有所涉猎。但由于相互利益分配和经费等原因,对于各方面共同所需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各高校体育院系一般都采取了独立购买或独立开发的方式,开发出的资源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建设。致使现存的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虽然数量较多,但在整体质量上并不高,都停留在内容呈现上缺乏拓展课外体育学习、锻炼资源。一些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并没有反映其运动项目的发展前沿,也没有及时更新和充实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锻炼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部分的高校体育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实用性也相当有限,使得各高校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建设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使用率、利用率低下。

2影响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因素

2.1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及共享中,必须要确立用户在共享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体育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体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时空分离,缺乏学生与教师的实时的交互。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在开发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教学设计环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整个看来就缺乏了精髓;基于体育学科知识有限和开发企业本身的特性来说,很难在开发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时开发出自己特色的体育网络课程,最多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进程的发展。

2.2缺乏统一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在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上,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的机构及相应的机制。各高校的体育院(系)为了维护本高校的特色运动项目而很少借鉴使用其他高校的体育院(系)已经开发出来的优质、实用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个别高校的体育院(系)甚至再次花钱请专门的教育资源制作单位开发另一套相同运动项目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从而导致相同运动项目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内容基本相似,在质量上也没超越先前的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2.3缺乏共享交流的共享平台

“共享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操作系统,能为用户在技术服务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给用户提供一个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络教育资源网站,但是要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则必须有一个适合的共享层次的平台和高效的共享运行机制。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共享理念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各高校体育部门都是根据自己的课程需要建立相关的网站,这些网站、教育资源数据库的接口标准不统一,系统也不能为其它系统提供一个开放的接口。

2.4经济条件的制约

同其他学科一样,体育网络教育也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来支撑其运行,所以,高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必须有雄厚的资金来保障。如果没有长期的体育专项资金支持,在设备的购买、软件的升级、硬件的改造、体育专业人员的培训、数据库更新与购置及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开放上也就失去了保障。虽然教育部已经启动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经费,但是,只若干所高等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得到重点支持,一些省属本科院校和地方性高校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支持与重视度,在体育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完成后,不能继续维护与更新,最后逐渐过时,失去利用价值。

3结语

第8篇:高校体育范文

高校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高校体育工作关键是依靠并充分发挥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尚难以适应这种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要求,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地位,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据研究表明:到20世纪末,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在职称、学历结构方面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培养方向由“运动技术型”逐渐转为“技术理论型”,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过硬的运动技术水平、精深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开拓性的思维观念……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动创新教育;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只有教师了解了当今高新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站在科技的顶峰,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只有教师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学生如何学习。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更新体育指导思想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思想真正从专才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创新式教育,从知识再现型学生转变为知识发现型学生,从学生的适应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我们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过多地追求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心理、技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与社会的衔接。教学方法枯燥,教师统一指令、示范讲解,无暇顾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固有的乐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研究的深入,学校体育在“健康第一”主导思想的前提下,逐步变传统的技能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宗旨,把运动技能、技术教学与发展身体结合,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在各种条件下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协调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3.1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努力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引导为主,力争把体育课上成体育引导课,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大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评性、选择性已有较大发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志对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加工、改造、吸收,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觉的评价标准。平等的研讨,自由的双向交流,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2实施高校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

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将从单纯的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向提高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质转化。俱乐部应坚持以多样性和自主性为指导思想,以满足、发展个性、课内外一体化、健康自我投资为基本原则。为了适应大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俱乐部让学生在参加俱乐部活动中充分锻炼身体,展示能力,达到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多种目的。

4.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囿于固定、呆板的框框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起点,它反映个体的某种需要,这种心理需要将成为动力源。一个人对所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投入,兴趣就会升华。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创造能力体现为一种高级智力活动,这种智力活动不仅以本学科的智力发展为基础,而且以相关学科的智力发展为基础。许多成功者的经验证明,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正视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是鼓励其各显神通,特别是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高校体育教学中个性培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4.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认识生命的价值,亦即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的生命不仅是种的保存和延续,而且生命是人生的前提,是一切创造、贡献的条件,也是获得各种满足、享受的实体。确立主体意识意味着人的主体能动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确立主体意识,还意味着对理想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在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体验主体意识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与激情。

4.2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9篇:高校体育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育 对策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再掀夺金热潮,国人为之骄傲,世界为之艳羡,辉煌的战绩向世人表明: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崛起。但中国的体育事业承担了太多的政治、社会因素。而美国这个同样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呼风唤雨的金牌大户,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于是建设“体育强国”还是“体育大国”这个问题的选择上,中国和美国走着不同的道路。举国办体育依旧是中国体育走向强盛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为了取得好成绩,国家下大力气抓,成立专门的集训队,苦练强拼。从建国初期开始到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在世界赛场上的好成绩为中国争得荣誉,获得认同。但是,在步人新千年之后,我们在举国家之力出体育成果的同时,是否可以运用“拿来主义”,强力推进大学体育教育体制改革,走出一条新的体育强国之路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美国不但是体育强国,更是公认的体育大国。这不仅体现在奥运会上夺得多少金牌,也不在于有多少知名的超级体育巨星。真正让美国人自豪的是他们无处不在的运动场所,随处可见的运动设施,庞大的运动人群,一流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层出不穷的各类体育人才。其中以其体育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最为人称道。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在学校,多年以来依靠业余训练为主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谓的国家队,也只是在重大比赛之前,将参加各类选拔赛选拔出获得参赛资格的运动员集中起来,做一些适应性训练和为比赛而进行的技术指导。和美国的NCAA联赛及一些大学生体育联赛相比,中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似乎走着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美国高校以培养体育人才进入职业联赛为主,大学生联赛是为了让喜欢体育的人走进体育,让擅长体育的人更加专业,而中国高校在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体育人才时则多以接受职业运动员为主,并没有起到培养专业人才的作用。尽管各大学近年来都组建了自己的专业体育队伍,但从开设的课程来看,均以普及大众体育为主要目的。所以,高校很难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体育人才,而职业体育人才又很难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另外一方面,中国专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太过集中和体制化。国内许多运动员从小就进入体训队,从县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高度集中的过程。当许多运动员功成名就后,再进入高等院校接受其他方面的教育。这种模式缺乏市场和社会的调节培养,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不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举学校之力办大国体育,无疑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中国现行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这不仅仅是体育事业之大幸,更是整个中国教育之大幸。

二、大学体育教育对策建议

1 充分重视体育理论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加大培养体育意识的力度

所谓体育素养,就是体育文化水平。这主要包括体育意识(即体育运动的意义、作用,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身体运动的基本能力,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以及从事体育锻炼、娱乐和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这是一个普通的道理。学生只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不知道增强体质的科学道理,缺乏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缺少锻炼的科学方法。课堂上虽然也都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但总有不少学生貌合神离。其原因就是不甚理解体育文化内涵。

2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省略在线

热受祖国体育教育事业,愿为此奉献自己的青春、精力和智慧,是体育教师政治素质的体现。教师要用满腔的爱对待每一位学生,无私地将对健康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业务素质,与时俱进,紧密与当今社会科学相结合,始终让自己走在健康、运动、保健之前列,努力使自己成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创伤、营养保健、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优秀教师,成为合格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趣味游戏的组织者、协调员、裁判员、体育馆的管理员以及户外体育活动的教练员和救生员等,还应熟悉掌握外语、计算机、心理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营养学、文学修养等众多领域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只有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教育学生认识健康、认识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健康体育新思想和新内容,使自己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健全人格的培养者。

3 重视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首先是对师资队伍,队伍是学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没有一流的队伍,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科。就大学体育学科师资队伍的现状而言,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处于边缘状态.据教育部1999年的统计,大学体育师资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不足4%。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失衡难免要引起知识结构的老化和医乏,知识结构的老化和旺乏必然会引起学科建设的停滞.师资队伍建设边缘化是大学体育学科沦为弱势学科的重要原因。

4.课程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创新

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运动行为能力的提倡等,都对整个体育课程的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改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德国的体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是随着学校体育观念的变革而变化的,我们的创新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可以以之为借鉴。他们的体育课程中有三种不同学派的课程模式:一是开展多种多样体育项目的课程模式,包括技术运动项目和健身运动项目;二是开发运动行为的课程模式,降低运动难度和运动负荷,使之适应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三是强调体验和参与的模式。这三种模式不仅是体育的教学改革思想,也是整个大学体育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路。重视竞技运动项目,是德国体育教学内容特色,但真正确定教学内容的还是学校。不同的学校可量体裁衣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季克异,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

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仇军.现代教学论在体育教学中的思考.沈阳体育学院学

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