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精选(九篇)

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第1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一、资源优势

(一)自然景观资源。有许多著名的大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就位于高原最南缘,其中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就有10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2](P5)在的自然景观中雅鲁藏布大峡谷以世界第一大峡谷而称著于世。雅鲁藏布江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形成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两岸悬崖高耸,峭壁突出,江流迂回,气势磅礴,景象万千;还拥有为数众多的湖泊,全区大小湖泊共1500多个,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以上,其中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有47个,[2](P8)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纳木错是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的冰川总面积达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6.7%,[2](P6)广布的冰川是热爱登山和探险人士的向往之地。

(二)动植物资源。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各省、自治区中第一大林区,这些林区基本上都是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林地中的原始生态链保存得相当完整,被称为地球“生物基因库”;植物中,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如冬虫夏草、雪莲、贝母、三七、党参、红景天、灵芝等;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天麻、红花木莲、玉龙蕨、长叶云杉、喜马拉雅长叶松、滇楠等31种;自治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25种,占国家保护动物的1/3强,其中藏羚羊、野牦牛、盘羊系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这些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价值,也是经济价值极高的观赏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人文景观资源。

1、宫殿、寺庙和古建筑。藏传佛教的宫殿和庙宇是最具旅游吸引力的人文景观,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高、气势最宏伟的山体式宫殿建筑,高119米,它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建筑艺术与文化繁荣的象征,是众多寺庙、宫殿的代表;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就座落在拉萨;围绕在庙宇和庄园附近的众多的“林卡”也是游人观赏的重要资源,位于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藏语是“宝贝公园”的意思,占地360万平方公里,以前一直是达赖喇嘛的夏宫,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还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王朝遗址——古格王都遗址。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藏传佛教独特的宗教文化以及闻名遐迩的寺庙、丰富壮观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的世界之最,无不对游客充满诱惑力。

2、高原民俗风情。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下,人民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性格。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藏历节日和庆典活动,几乎月月都有。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燃灯节等无不洋溢着浓浓的雪域特色;与众不同的藏族饮食、建筑、服饰和工艺品等等;独具特色的诞生、婚礼等仪式;引人入胜的民族舞蹈和娱乐活动;尤其是以藏传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文化,使旅游者对其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这也是旅游业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

(四)边贸旅游资源。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门户,拥有约4000公里的边境线,南面与西面分别与缅甸、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上就分布有二十多个县,具有发展边贸旅游的特有优势,特别是聂拉木、亚东等地可发展成为边贸旅游的热点地区。

二、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开发现状

从景点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化观光型旅游为主,多种专项旅游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基本上形成了以拉萨市为中心,日喀则、山南地区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昌都地区点线面相连的景点开发利用总体格局。同时,立足不同地域的资源特色和开发利用条件,各具魅力的五大旅游区已具雏形,即: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区;以登山、探险、徒步、朝圣旅游为主的后藏东南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狩猎、草原风光为主的藏北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探险漂流和休闲度假等特种旅游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河谷风景名胜为主的文化旅游区。

目前,全区开放的著名山峰有44座,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13个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1个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达100余处,其中:AAAA景点有5处;[2](P392)拉萨市已成为国家命名的优秀旅游城市;全区各地都成立了旅游局,另外已有43个县设立了县级旅游局。[3](P145)

(二)存在问题

的旅游资源开发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与资源的蕴藏量极不相称,仍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设施还不配套;交通不便、景点分散使游客不易进出,将大量时间耗费在旅途中;景区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太多,一些必备的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景区的所有权方面还存在权限不清的问题,影响了景区的规划和建设。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旅游业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在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随着游客的增多,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凸现。

4、对外开放的景区太少、手续繁杂,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创汇能力。

5、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建设,难以形成真正的旅游品牌。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必须经过开发才能发挥效益。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对现有景点的开发、包装、修饰以及对具有开发潜力旅游资源的挖掘。旅游景点遍布整个,可是这些景点基本上是自然的、“先天的”,有的缺乏必要的修饰,有的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有的则缺乏挖掘和开发。没有形成旅游的品牌特色,影响了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6、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地域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虽然各地(市)都拥有特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和旅游服务设施的限制,目前旅游区大都集中在中部地区,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泽当、林芝为中心的旅游网络,而藏东、藏北和西部的旅游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当中,人文资源所占比重大,尤其是宗教旅游占突出地位,对风情、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充分,自然旅游资源利用得更少。由于高原奇异的景观大都处于偏远、海拔高及自然地理的突变区,远离城市,交通极为不便,虽然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但开发难度大,因而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

三、开发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开发总体思路

根据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开发现状,针对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笔者认为,旅游业必须在资源开发机制方面下工夫,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不断创新旅游管理、投融资和经营机制,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走集约化、精品化的道路。以宗教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登山科考、徒步旅游为五大主题,大力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宣传促销的投入力度,使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来;走“先保护,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形成良好的机制,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开发措施

1、明确旅游资源的所有权,规范旅游业的管理机制。现有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划分不清,旅游管理体制不合理,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和旅游行业管理等环节相互配合机制不够健全,往往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形成整体合力和优势;旅游管理部门与其他综合或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之间还存在不少权限交叉和权限划分不清的地方,往往造成行业管理方面的冲突。有些景区、景点既是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门管理;又是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归林业部门管理;又是文物保护单位,归文物部门管理;同时还是国家A级旅游景区,由于管理头绪多,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再因各部门利益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顺利发展。如巴松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就有自治区旅游总公司、自治区团委、自治区民政厅、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政府等单位介入其中,各自进行开发经营,这种状况很不利于景区的统一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针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混乱的状况,应加快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景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资、独资、租赁、出让所有权等方式吸引投资,依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加快景区的开发。这样既可以彻底打破多头管理的旧体制,又可以使区内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益。

2、改革旅游开发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旅游经济的大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投入。解决建设资金短缺这一制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不能单靠财政或自身的积累,要通过创新体制、激活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体系,积极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市场为导向,着眼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改变以往由政府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的做法,通过出让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灵活机动的投融资机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文物资源和不突破现有旅游规划的前提下,实行整体规划与整体开发、切块开发、承包开发相结合;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3、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旅游经营机制,实施“区域联合发展”战略。的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区内外同类资源较多,不但各地同类资源较多,而且与相邻的青海、四川和云南也拥有类似的旅游资源。青海、四川和云南旅游业发展较快,在旅游资源的保护、立法和规划方面也走在前面。如何避免旅游资源的冲突和空间竞争,是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从经营机制上进行创新,以新的机制来使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与利用。避免区内外同类资源冲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区域联合开发道路,通过同相邻省市以及区内的相互协调,强化功能分区,突出特色以及差异性,从而使资源冲突达到最小化。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通过区域联合协作,发掘同类资源的不同实质和文化内涵,使各地的旅游景区、景点呈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新面貌,这应是旅游业获得勃勃生机的必由之路。

与周边省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这使西部旅游业实现联合经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成为可能。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自2002年起,、云南、四川三省区已开始联合建设“中国香格里生态旅游区”。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还可以和西部其他省份联合建设数条旅游线路,通过和其他省市的合作,避免不同省区的旅游企业集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区域联合经营还可以克服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的缺陷。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2月是旅游的淡季,恰恰这个时候是尼泊尔旅游的旺季,两者兼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2003年底,已开辟了内地——拉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冬季旅游线路,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4]

4、转变政府职能,重新普查,科学规划,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旅游资源景点类型多、分布地域广。虽然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过多次专项和联合调查与论证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整个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范围、开发价值、客源前景都还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不能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因而,要充分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思路,继续组织力量对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估,同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实地察看,收集资料、拍摄影像资料、配解说词、撰写文章等等,充分挖掘历史古迹、人文景观的内涵,搜集民间传说与景区、景点相结合,然后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进行通盘考虑、综合规划、统筹安排、择优顺次发展。旅游规划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规划科学与否,决定着旅游业的成败。许多旅游景区缺乏整体规划,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的现象;景区雷同、过于分散现象严重,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有些景区的开发仅仅是设门售票,没有全面系统的景区旅游内容介绍,景区内部也缺少相应的景点标识,只能进行基本层面的观光游览。因此,在旅游资源的规划中必须认真权衡利弊,统一规划,规划建设项目必须与现有的旅游资源相适应,与的民族文化相协调,突出特色;同时也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5、要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的对外开放水平

由于的特殊区域环境,对外开放的基层行政区域较少,然而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分布在非开放地区,给旅行社的接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利于旅游业的大发展。外国游客进入非开放地区手续繁琐,环节较多,等待时间长,需要公安外管办办理“外国人旅行证”,军区的批准函等,许多外国游客鉴于繁琐的进藏手续而放弃或取消旅游计划。此外,交通线路少以及费用高,也是制约外国游客进藏旅游的重大因素。目前,国际航运方面,只有加德满都——拉萨一条直飞航线,国际旅游者进出都必须转几次飞机,无形中增加了进入成本,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于发挥旅游资源及沿边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简化外国游客进藏旅游的手续,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使的旅游业既能得到大发展,又不导致的不稳定;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旅游,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6、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业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通过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努力做到资源的保护为第一原则。

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5%-20%,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5](P3)生态旅游对来说更显重要,的旅游资源之所以很具吸引力,就在于它的人为破坏少,景区、景点能够保持原有风格风貌,而且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件急需解决的问题。

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与自然保护区会议上给出的生态旅游定义是“倡导增加对大众关注的旅游活动。提供必要设施,实行环境教育以便游人能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并不对生态系统或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6](P13)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近乎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对旅游业全面合理规划的关键一步。的一些旅游资源像古建筑、古寺庙、古墓葬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生态环境也同样具有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过程将是极其漫长的。所以,对这些旅游资源应该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先保护后开发,如果没有有效的防范破坏的办法,宁可先缓开发,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长远利益。因此,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有限制、有,对那些不宜公开的东西要设、要限制。事实上,合理的限制和禁忌非但不会减弱这些资源的吸引力,相反会增加一些神秘感,使之更具魅力。

第2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第3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南岳的佛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佛教圣地”和“道教名山”而着称于世,有人说宗教文化就是南岳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南岳在历史上有“寿岳”之称,相传“寿比南山”指的就是南岳,因此,也有人认为南岳最大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应该是寿文化。笔者在南岳工作多年,历来不否认宗教文化和寿文化是南岳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我认为南岳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最大的特色应该是火文化。如果对火文化、宗教文化和寿文化三种资源进行排位的话,我认为火文化应当之无愧地排在第一位。

以下就是笔者对于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

火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发现并使用火是人类文明的肇始。我们的先祖正是因为有了火,才学会了高举起火把来吓退那些入侵者,以巩固自己的领地;我们的祖先也正是有了火,才学会了将生食烤成熟食,不但使自己的食欲大增,也使自己的体格更加健壮,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了防御自然的能力。火,照亮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火,人类那漫长的黑夜该如何度过。

正是因为火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火的崇拜。在当今发现的一些原始人类的遗址中,不但有火的痕迹,也有关于火的一些岩画及火崇拜的一些器物。我们富于想象的祖先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构成的,他们称之为“五行”。在自然科学还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他们认为这五大元素的背后是由五位神所掌管着的,于是,火神便也由他们构思出来了,这个火神就是祝融。我们的祖先在构思神的时候,常常是将人与神合二为一,即对历史上一些确实为人类作出过重大贡献或者具有非凡本事的人将他们赋予神的名号,并为他们构想更大的本事,从而使他们神化。祝融也正是这样一位人神交合的神。

从我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关于祝融的来历有多个版本。《史记》、《山海经》、《西游记》、《名胜志》、《南岳志》等书中都有关于祝融的记载。从众多的史籍中,我清理出关于祝融的生长与成神的脉络是:祝融是燧人氏的后代,也是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炎帝的后代。燧人氏发现了火,但不会保存火,而祝融带领一个部落在南岳山上过着狩猎的生活,却创造了保存火的方法。祝融既是人也是神,他主管南方事务,以火施政于民,南岳衡山的最高峰是它经常的栖息之所。在我国五行中,南方属火,而祝融又正好居南方,因此便有了火神之称,人们便将衡山的最高峰称之为祝融峰。祝融作为一位掌管天下之火的神,是一位好善乐施之神。黄帝南巡到此,曾封他为管火的“火官”,举之为相,并靠他制造的兵器打败了九黎氏族。另据《墨子.非攻》记载,夏桀无道,“日月不时,寒署杂至,五谷焦死”,所以天帝命成汤讨伐夏桀,祝融暗中帮助成汤,隆火于夏城之间西北之隅,致使成汤大胜。祝融升天之后,他又被天帝任命为主管人间福禄寿荫之神,因而更受世人崇敬。不管关于祝融的传说有多少个版本,但有几点是一致的:一、祝融是燧人氏的后代,也是炎帝的后代,从其居住地来看,祝融也可以说是楚人的先祖;二、祝融是我古代传说中的管火的神;三,祝融的经常栖居地是南岳最高峰——祝融峰;四、祝融具有神奇的力量,但他心系百姓,是一位以百姓的忧乐为忧乐、令人敬仰的神。

祝融是一位为百姓着想的神,自然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因为先民对祝融的崇拜非常强烈,为了表示对祝融的崇敬,并以此来笼络百姓之心,我国古代帝王们便利用他们手中之权,对祝融进行了多次加封。唐开元时,祝融被封为南岳真君;唐天宝五年,祝融被封为司天王;宋大中祥符四年,祝融被封为司天昭圣帝;元朝时,祝融又被封为司天大化昭圣帝。中国古代,南岳的管理规格一直很高,象朱熹这样的大人物,都曾做过南岳的庙监。中国古代帝王们或遥祭或亲临,都是为了表达了对这位司火之神的崇敬。

南岳留下了许多关于祝融的传说和遗址。祝融峰、祝融殿、南岳大庙、福严寺等景点更是与祝融有着直接的联系。关于祝融的赞美诗歌和文章更是不胜枚举。“寅宾日出,峻极于天”,这是刻于祝融殿的一副对联;“八卦象离,中正乃成天下化;五行属火,文明大启楚邦材”,这是南岳大庙东便门的一副对联,这些都充满了对火神祝融的崇敬。

因为火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太大了,自古及今,人们对于火神的崇拜代代相传。不管现代文明如何发达,这种崇拜仍然没有消减、也不会消减。从历史渊源角度也好,从民间传说的角度也,从现存文化遗址也好,南岳是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是火神的栖居地和火神崇拜的目的地,其地位都是铁定的、无可挑战的,其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二、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不容乐观

南岳作为我国传说中的火神所在地,作为我国独一无二的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拥有者,开发火文化旅游资源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从现状来看,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这主要表现在:

1、对火文化的开发没有总体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南岳建区以来的开发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为了加快南岳旅游事业的发展,南岳区委、区政府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特别是对宗教文化和寿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区内有一套总体的思路,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也起到了显着的成效。可是,我们却遗憾地看到,对于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目前为止,区内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思路和规划。

2、对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区内的宣传资料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对“五岳独秀”的宣传,是对“佛道并存”的宣传,是对“寿岳”的宣传,却很少看到提及“火文化”三字。正因为这样,使得许多经常去南岳的人也不清楚岳神祝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使得南岳这一本来十分独特的优势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在硬件设施中没有突出火文化。南岳不但有许多文物古迹,而且,南岳作为我国首批公布的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在恢复一批文物古迹的同时,新建了许多新的景点,其发展速度是十分喜人的。可是,不论是对文物古迹的恢复也好,还是新建的景点也好,南岳在火文化的彰显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到目前为止,区内不但没有一处新建的以突出火文化为中心的景点,就连大庙、祝融殿这样塑有火神祝融之像的地方,在景点介绍中也很少提及火文化,使得这些本身以火文化为依托的景点看起来却缺少火文化的内含。

4、在旅游节会活动中没有张扬火文化。节会活动已经成为旅游景区、景点一个十分重要的促销手段。自1991年开始,南岳恢复了传统庙会,此后,南岳不但每年都要举办传统庙会,而且还相继举办了中国旅游购物节,寿文化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举办了阿迪力走钢丝等惊险刺激的赛事活动。然而,纵观南岳近十年来所举办的各类活动,却没有一个是围绕火文化这个主题的。

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没有正确理解弘扬火文化与倡导火神崇拜的区别。火神崇拜虽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我们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者,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对神的崇拜与社会主义的道德是相背离的。也正因这样,我们一些同志的思想受到了束缚,生怕一提出弘扬火文化,就会被人扣上什么帽子,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弘扬文化与宣传迷信历来就是两回事,如果说南岳的火文化不能弘扬,那南岳的宗教文化就更不能得到保护了,这与我们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也显然是相违背的。况且,我们弘扬火文化的领域比倡导火神崇拜也要大得多,我们在弘扬火文化这面旗帜下,不但可以使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放出新的光辉,也可以将一现代文明包含进来。

二是将开发火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和寿文化旅游资源对立起来了。经过多年来的宣传,现在,人们对南岳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和寿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是比较统一的,但对于火文化旅游资源,有的同志也看到了其重要性,可一说到要大力宣传,努力弘扬又有些犹豫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生怕对火文化的宣传会冲淡南岳宗教文化和寿文化的影响。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从宗教文化来看,不管是哪种宗教,对光明的追求与膜拜却是一致的。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道教的“神仙世界”都是以大光明作为美好世界的基本要素,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他们对于火神都是十分尊重的。也正因为这样,在南岳大庙,东边建的是八个道观,西边建的是八个寺庙,而火神祝融却端坐在大庙的正中位置,接受着佛、道教徒的共同朝拜。从寿文化来看,没有火,人类连熟食都吃不上,哪又还谈得上什么长寿?况且,在中国民间传说中,祝融本身就是一位被天帝派来专管人间福、禄、寿、荫的神,所以,祝融身上实际上就兼有了火文化与寿文化的双重属性,担心宣传了火文化对寿文化有冲突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三是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系统的研究。火文化虽然是南岳一个十分独特、无可复制、无可挑战的旅游资源,但现在对火文化的研究还很不够,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我们很少看到对南岳火文化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正因为研究不够,才导致了对涉及火文化的许多事情把握不准,甚至对火文化的理解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误解。

三、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十分重大

开发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1、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南岳旅游的文化内含。火文化是影响面十分宽广,历史十分悠久的一种文化资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比南岳的宗教文化和寿文化还要久远得多。对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南岳这座千古名山的历史显得更加厚重,使其旅游文化的内含显得更加丰富。

2、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把南岳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旅游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主动与国际接轨。火,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起源,对火的崇拜是人类先祖共同的崇拜,它是不分国度、不分肤色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仍然会是这样。正因为这样,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可以进一步提高南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对于把南岳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品牌是十分有利的。

3、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强南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南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南岳旅游最大卖点是什么?这是许多南岳人苦苦求索也倍感困惑的问题。从南岳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首先是不同的宗教只对不同的信仰者有吸引力,况且,南岳并不是我国道教的起源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并没有南岳,因此,南岳在对宗教文化的宣传方面不管力度有多大,要想成为中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中第一位的品牌是不可能的。从寿文化的角度来看,现在以寿文化为品牌的远非南岳一家,就连“寿比南山”一词到底指的是哪个“南山”,现在也还有好几个景区在争论不休。可是,南岳是中国传说中的火神所在地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这种不争的事实,至少在中国是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从火文化的角度,只有南岳才有绝对的竞争力;只有南岳才具备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品牌甚至世界第一品牌的条件,其它任何地方想争也是不可能的。

4、挖掘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增加南岳的旅游人数,提高南岳的旅游收入。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涵盖面非常宽,影响面非常广,大家都不会排斥的雅俗共享、古今通用、国内外都向往的文化资源。我们利用宗教文化组织的一些活动,有的人可能会顾及自己的身份不便参加;利用寿文化组织的一些活动,因为受同类景点的影响,也会影响一些客源。而火文化,它不但包含了有宗教文化和寿文化的一些内容,也暗合了人们希望生意红火、家庭红火、事业红火的愿望,在南岳又是独有的,排他的,因而对人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弘扬火文化,可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南岳旅游,通过游客数量的增加,又可以使南岳的旅游收入大大增加。

四、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初步构想

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笔者虽然曾经在南岳工作过十多年,平时也还喜欢探讨一些问题,但在这样的课题面前,仍然感到才疏学浅。在此,我只能以自己的思考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一些初步的构想,以期引起人们对南岳火文化的关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开发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弘扬民族文化,瞄准国际一流,打造国际精品。

2、开发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奋斗目标:通过对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彰显南岳火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神奇传说,彰显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在国际、国内的广泛影响,把火文化打造成为南岳旅游文化的第一品牌,在此基础之上,将南岳火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同类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第一品牌,促进南岳旅游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考虑的十大举措:

(1)明确将火文化定位为南岳旅游文化的第一品牌,而将宗教文化和寿文化定位为南岳旅游文化的第二品牌,不但在区内统一思想,而且在所有对外宣传中统一口径,高扬起南岳火文化旅游品牌的旗帜;

(2)南岳形似朱鸟,而朱鸟又有火凤凰之称,现在五岳山徽中的南岳衡山的山徽就形似一只红色的朱鸟。91年南岳举办的建国之后首届庙会会徽也是朱鸟和大庙为背景而设计的,得到了区内的一致肯定。建议以火凤凰和大庙为主要形象识别符号,参照91年南岳庙会会徽,突出火文化特色,设计出南岳旅游形象标识,即南岳旅游区的VI系统;

(3)充分挖掘南岳火文化的历史内含,制作专门的VCD、电视剧,出版专门介绍南岳火文化的书籍,并以南岳火文化为主要题材,兼顾南岳的宗教文化、寿文化及南岳的山水风光,创作一首通俗易懂,能够广泛流传的歌曲——《祝融圣火》;

(4)根据南岳火文化的历史渊源,对南岳大庙,祝融殿等与火文化有关联的景点进行完善,充实其火文化的内容;

(5)在祝融峰选址建“中华民族圣火台”,并请国家元首级人物为“国华民族圣火台”题字,每逢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或国家重大庆典,在“中华民族圣火台”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 “中华民族圣火台”平时也可以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为游客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举行“生命之火”、“平安之火”、“发达之火”、“吉祥之火”、“幸运之火”等主题取火仪式;

(6)在山下选址(最好是现祝融南路的起点天子山)建国际火文化主题公园,名称可以叫做“中华圣火园”,公园含国际火文化广场,国际火文化博物馆,巨型火神雕像(雕塑创意为高举火种的祝融,其手中之火日夜闪光,烛照四方),火文化纪念品一条街等内容,公园设歌舞团,排演《祝融圣火》等大型歌舞;

(7)举办国际火文化旅游节,并形成一个真正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旅游节会品牌;

(8)围绕火文化,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如“火把节”,“圣火晚会”等活动;

(9)创办国际火文化论坛,并将南岳定为论坛永久会址,每年举行一次国际论坛会议,探讨火文化对人类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影响,探讨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0)开辟南岳火文化旅游专线,形成火文化系列旅游产品,并将“南岳火文化旅游”注册商标,以获得法律保护。

4、开发和利用南岳火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考虑的宣传口号:

(1)红红火火,心愿南岳;

(2)好火好旺好南岳;

(3)南岳,中国最火的旅游景区;

(4)西方有个自由女神,中国有个祝融火神;

(5)祝融圣火,红红火火;

(6)南岳拜火神,越拜越旺盛;

(7)祝融圣火,红遍中国;

(8)今日拜火神,明日更旺盛;

(9)去南岳,再火一把;

(10)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第4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1.红色旅游形成的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第一,独特的教育性。主要指以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第二,独特的革命历史性。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一些旧址、陈列的物品有着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革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可以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实地实景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独特的体验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参观、瞻仰与学习活动的综合。它与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分不开的。例如在陕北开展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参与性活动,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游的目的和境界。

陕北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特殊优势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给革命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伟大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据统计,延安市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已达13处,其中4A级3处,3A级2处,2A级3处,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洛川会议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共产党13年延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榆林市红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开发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村、吴堡川口等革命旧址。随着延安市“1510”工程和米脂“转战陕北纪念馆”项目的完成,大陕北范围内的红色旅游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出综合的优势,产生巨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因为其“富有”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而且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所应有的规律和规范性要求进行,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红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积极实施精品红色品牌战略,不断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步伐。

三、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步骤

1.从纵向深度丰富延安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水平,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使用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中共在陕北十三年的光辉历史画面,还可以精心塑造的蜡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等革命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把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既需要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又需要消费舒解身心、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产品。而体验式旅游则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

2.加强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

横向扩展大陕北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中新的景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量,把红色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草原黄土文明,陕北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3.突出红色旅游的产业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开发当前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所以,陕北旅游业发展,应该抓住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的大好机遇,重点改造建设好延安、榆林两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使其成为陕北红色旅游的“名片”。

4.突出红色旅游个性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就是说它可以和很多旅游形式相结合。所以就需要很好地处理红色旅游独特性和复合性的关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意识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陕北有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给我们留下的近四百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浓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等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搞好红色旅游资源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结论

旅游是产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项目更具有无限的活力与魅力,旅游借文化以获得新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区域文明共同组合而成文化旅游的基本内容。正是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建筑、园艺等等使得旅游富有文化内涵,而文化的持久性也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旅游文化的塑造是通过分析和评价旅游地的文化背景,立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确定旅游文化的主题。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构成旅游地的特殊文化背景。它是旅游地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过程中,通过文化的创造、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将对今后旅游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持续影响。

因此,如何促进陕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陕北旅游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5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在我市,随着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和兴瑞庄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蓬莱大旅游的队伍中。在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内容,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科学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第6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空间;大遗址旅游;曲阜片区大遗址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4-0039-09

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我国大遗址数量众多,但长期以来对其采取回填保护和现状维持的“死保”模式,导致公众参与缺失,破坏行为频发,遗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极大限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指出,大遗址作为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因此,大遗址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实现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列斐伏尔(Lefebvre)的空间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类型等基础之上,经过系统化和深化,形成更为广泛的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理论,并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阐明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空间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空间”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视作单纯的几何、地理概念,直到20世纪,法国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对这一概念做了新的哲学诠释,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每个社会和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自己的空间。在《空间的生产》中,他列举了多种空间类型,其中提到“文化空间”一词。他认为“空间的概念与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空间联在一起”。这使得空间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过快而无序的城市化扩张而提出的,因而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文化空间作为一个独立术语,首先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文化空间指“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它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我国2005年颁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界定:“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可见,这里的文化空间不是一般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兼具时间性、空间性和文化性。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庙会、歌会、集市等,都是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种,具有类型学的意义,使用范围较小。

与之相反,文化空间也常被随意使用,如有时指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有时指现代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的滥用模糊了其应有的理论内涵和指导意义。

二、文化空间的新界定

(一)文化空问的基本内涵

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应以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文化氛围营造为重点,同时需要现代产业意识的指导,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具有体验性和互动性的空间。因此,可以将其定义为“以文化核心理念为焦点,以区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社区参与为基础,通过市场产业化的保护提升,构建起的动静相宜、可持续地体现文化精髓的立体化存在”。

在内涵上,文化空间包括三个维度: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文化空间首先是物质空间,物质文化遗产是可视性的载体,是景观;其次是精神空间,精神、价值理念是文化空间的核心,也是物质遗产得以存在的支撑;第三是社会生活空间,指社会各方的参与,包括内力的发展和外力的推动。内力指当地社区的参与,外力指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只有三个维度共同存在,相互作用,才能保证空间的开放性、活跃性,最终营造出一个具有互动性的文化空间。

在外延上,文化空间包括两个圈层:核心层和辐射层。核心层指各种文化遗产富集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品质较高,具有直观展示性和文化代表性,是文化空间的灵魂所在。辐射层是核心层的延伸、支持区域,包括各种文化创意项目、文化产业园区、休闲旅游区、服务设施等,是文化空间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核心层和辐射层在地理空间上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交叉和融合。正是经过二者的密切联系,增加了空间的可感性和体验性,扩大了空间的范围,最终成就一个可持续的文化空间。可以说,文化空间既是一个早已存在的空间,也是一个需要再造的空间。

(二)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

文化空间由中心理念、核心象征、符号系统、活动主体等构成。

文化是一个社会共享的意义系统和价值观,是社会认同和和谐的基础。文化空间的根本目的就是展示出这种文化,通过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文化,获取认同。所以文化空间首先要有代表性的中心理念,这种理念可以是文化空间中社会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

第7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大峡谷还要深,为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

3、地域性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区旅游景观久负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东北、滇西南等广大地区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区。全省各地、州、市、县几乎都有风景名胜区、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东、滇西旅游景观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4、多民族性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谷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具体到某一景区,组合特点较异亦大,便如,西山景观,便是借得滇池、城市、远山景观衬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观楼更是以亭台楼阁、潭水、垂柳、远山、夕阳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而显得古朴、神奇、令游人留连忘返。由此可见,有机的组合使各类景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可游性,构成群体价值。

6、跨境性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联单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线云南段长1997公里,中老边界线云南段长710公里,中越边界线云南段长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部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全省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使云南成为民俗风情和边境旅游的最佳去处。现已开发形成的旅游线有中越、中老、中缅临时过境游,昆明国旅在曼谷与泰方合资成立了旅游公司,促进了东南亚来滇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充分展示了跨国旅游的潜在性。

7、生态性

云南省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部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被誉?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绿宝石";包含五大展馆、6个专题园的昆明世博园更是集各国园林精品、奇花异草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8、潜力性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中甸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冰峰相连,雪峦绵亘,势如刀劈剑削,气势非凡,到如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迄今仍是无人登顶?处女峰";位于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是部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物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东方多瑙海"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开发状态。另外,如石宝山、巍宝山、腾冲、滇东北等地,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处于藏于深山人未智的状况;而大理、西双版纳等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云南省委、省政府于1995年作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市,构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5大旅游区。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游区外,外线旅游设施建设较差,如东部旅游线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为主体,景区建设覆盖面积较大,但旅游路线长,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云南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例如:

(1)云南大理古城是我国保护较好的古城,系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撤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破坏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石柱及部分珍贵地质现象在采石活动中遭到破坏;

(3)泸沽湖四周大规模采伐活动,严重地破坏了湖区生态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积严重,湖边常有泥石流发生,影响自然景观;

(4)中甸地区部分草旬、沼泽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景观质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优质景区,受到污染的影响和威胁,阳宗海、异龙湖、星云湖景观受到人为活动的较严重影响。

4、开发资金不足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云南省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5、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区,由于环境管理差,直接有损于云南旅游形象。虽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所带给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游客本身的反感,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极少有回头率,在游客中口碑不好的现象。

6、宣传力度不够

云南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整整比其它旅游发达地晚发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泰国每年要拿出旅游业收入的30%在全世界对其旅游进行宣传,美国则更多,而云南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不到旅游收入的5%。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九五"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云南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面向东南亚,服务全国,辐射大西南,以深度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环境质量好、容量大且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享受、访友、疗养、度假、探险、考察等不同的旅游资源。

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3、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5、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云南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首届昆明国际旅游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欧阳国斌:《云南优势资源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第8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第9篇:旅游资源开发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内涵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