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8篇)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8篇)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研究

[摘要]大学生活是每名高中生期望的学生生活,大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面临的是新环境、新同学。尤其是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身份角色的变化,会让很多学生新奇的同时面临迷茫和困惑。大学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引导人,应为刚入校的新生指明方向、解除困惑,做好引导工作。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角度出发,以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新生入学教育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方面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由于国家政策的使然,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众所周知,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弱,但是面对特定的成长阶段,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大学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彼此之间的背景、兴趣、价值观不同,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融为一体是不可能的,所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成为新生入学的第一个难题。

(二)学习方面

大学新生刚刚结束了忙碌的高中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顿时让他们感觉到认真学习的态度可有可无。大学为知识扩展提供了平台,但是学习态度也发生转变,对于大学生来讲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能够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在精英式的大学校园内,许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产生挫败感,失去对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心理方面

正如上文所提到过的,大学新生都是从高考的战场中选拔出来的。在众多优秀的学生中,个别学生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产生挫败感,这对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一种考验。

(四)思想方面

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认为自己终于摆脱了高中学校的桎梏,可以按照影视剧里的剧情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导致许多大学生在穿衣打扮、行为举止方面与大学生应有的素质大大不同。尤其是大学生的恋爱观有时候会变得十分扭曲,不能互相尊重,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解决新生问题的教育工作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对大学新生入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下面本人将从具体的方面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展开论述。

(一)新生到校前,辅导员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新生入学前,辅导员应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对该班级学生的男女比例、高考成绩、生源地、兴趣爱好等信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然后,在新生报到的时候,辅导员要做好迎接新生工作的人员安排,保证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二)新生到校后,辅导员应及时地选出各班级管理人员

辅导员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干部与同学的生活比较贴近,能够有效地帮助辅导员做好新生工作。所以,在对新生有了细致的了解后,辅导员应组织召开班级会议,通过民主选拔的方式选出各班级负责人。

(三)组织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召开新生与老生交流的会议

新生到校后,首先应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例如校规、校训、学生守则等。让学生对学校的各项规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避免他们走弯路、错路。此外,组织新生与老生的交流,展开提问,并细心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他们指导。辅导员在双方的交流中,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并努力实现学生在交谈后对学校发展、环境、教育教学设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辅导员提前与老生进行交流,指导他们在于新生交流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告诉新生,并努力让新生明白如何制定大学日常计划,不能盲目地学习和生活。

(四)新生到校后,辅导员定期与新生交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心理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上文所讲到过的,大学新生在入校后,面临的新环境、新面孔,并且由于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低,心理常出现亚健康的状态。所以,辅导员应该利用各种场所如:宿舍、食堂、教室等于学生进行交流,利用人性化的安排给予学生鼓励和安慰,辅导他们做事情,培养学生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

(五)辅导员应与班级负责人一同协商,增加学生交流的平台

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迎新晚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表演,为新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一个氛围,增强彼此之间交往的机会。本文作者在新生入学期间会相应的召开成长小组之类的辅导课,这样做的目的同样是为新生之间创造机会,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小结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这项工作将会为以后学生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入学教育工作包括生活、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工作,辅导员针对这些方面切实开展新生的辅导工作,为新生的大学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朱继国.浅谈大学辅导员如何做好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J].学园教育科研,2012(08).

[2]陈佳佳.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J].时代经贸,2013(22).

[3]董芳.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新生入学工作[J].科技信息,2012(34).

作者:祁辉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摘要:作者通过具体研究国内外各所高校新生入学的教育成果,由此得出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结论,同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个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国内研究;国外研究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各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开展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些高校成效显著,而有些高校轻视相关工作及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近年逐渐增多。我国正处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初级阶段,教育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教育工作进行经验总结的层面,又或者仅仅探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某方面,因此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调查。

二、国内研究现状

新生入学教育在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将新生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举措。笔者通过查阅国内新生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为以下方面。

(一)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者贾玉敏提出必须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开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有助于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当今大学新生面临的基本问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除此之外,学者刘楷栋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新生入学教育非常重要,帮助学校更好地掌握他们的思想教育状况,对于学校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及培养优秀学子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在针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研究方面,做了比较具体详细的论述说明。学者张慧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大体分为如下四个方面:高校入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及军事训练。学者党竹青提出,新时期高校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首先要教育新生了解相关校史校情、遵守有关校纪校规,同时对新生开展学业规划、专业学习、诚信教育、环境适应、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学者陈正学指出,高校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从心态调整、学会做人、人生规划、掌握学习、协调发展和安全问题几个方面出发,将教育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心态适应教育、人生规划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及发展成才教育。综上所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的教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对新生入学教育做法的总结研究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入学期间新生教育工作开展调查,学者房三虎等人详细分析了该校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应对策略,探索出了开展入学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了深入反思。学者张小菊以北京书一所高校为例,对其学生特点进行了相关分析,指出了此类学生自身所存在的特殊性,总结了相对应的一些新生入学教育的做法。学者程轶宏则指出,某些地方性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应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这样有助于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三)关于高校新生心理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学者黄希庭提出,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弱及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黄希庭提出高校可以多多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和帮助。学者杨艳玲详细论述了高校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指出了新生如果要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必须对自我有所改变,这其实是重新构建自我的第一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教育建议。学者吕素珍在对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主要因为全日制中小学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和大学严重脱节;大部分学生没有清楚认识所学专业的要求和前景又或者是他们缺失正确的学习目标。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四)关于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学者李雪梅等人认为大学入学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进学生头脑、进教材、进课堂三者相辅相成。学者洪富忠认为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内容单一、师生交流不畅及教育时间不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提出将入学教育过程和内容课程化,专业化及系统化,加强入学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延长教育时间,对于提高入学教育实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很多高校早在上世纪就对新生入学教育十分重视。这被看做一种学生适应服务方案,也叫做新生教育定向辅导,目的是及时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地融入新的大学生活,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十九世纪初,美国一些高校对新生入学教育的构成进行了讨论。澳大利亚各高等学校普遍重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大部分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才从事新生入学教育,例如新生入学教育中心、新生心理辅导中心等。二战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高校开始注重在课程里加入入学教育的学业内容。经过学者专家们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实践探索,新生入学教育模式逐渐成形。国内教育专家杨艳玲分类研究国外的新生教育,她将国外的教育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促进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措施、新生融入大学生活的过程和影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程度的因素。在实践中,在很多美国高校中,新生入学教育已是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同时高校相关的管理者还专门制订了新生第一年入学计划。比如从1959年开始哈佛大学初次开设新生研讨课,通过四年的尝试,师生普遍认同这类新生研讨课,然后1963年被列为正式课程进行授课。国外高校多以实践为基础,概况总结出大量的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理论,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参与理论”、“学生离境理论”等。由此可以得出,国外的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己相对完善,最大限度地为大学新生提供帮助使其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结语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某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生入学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以后高校有效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研究没有形成体系。某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尚未形成具体的完整的理论思路,因此无法真正解决入学教育拖延且效率低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没有明确新生入学教育的理念界定,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对高校之间沟通交流十分不利,同时对于指导高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不是长久之策。二是研究成果流于表面。大部分的研究只是针对新生入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些表面问题,并没有从深层次挖掘内在的原因,比如高校、社会、家庭等相关因素。三是教育研究没有构建理论体系。某些新生入学教育研究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因此不利于指导实践,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随着各国高等教育趋势的转变,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必然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正确分析目前高校入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建立完善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十分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二是伴随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90后”大学生入学后给学校带来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新生入学教育,从而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党竹青.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

[3]房三虎,房文花,伍星.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新生入学教育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

[4]洪富忠.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纪桥,2008.

[5]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贾玉敏.大学新生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其入学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

[7]李雪梅,谭涛,张丽.大学入学教育创新与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8]刘楷栋.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9]吕素珍,程斯辉.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0]杨艳玲.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11]张慧.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12]张小菊,周绮云.北京市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

作者:赵凯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第三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分析

摘要: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基本涵盖生活、学业、心理、行为、思想与职业六个方面。高校在这六个方面所做的工作,虽然全面,但尚有不足。经过梳理,高校可以从补充个别教育形式的缺失、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建立学校与家庭联动教育机制、延长入学教育的周期等方面,对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完善,以确保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全员育人

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又可以称之为环境熟悉与适应教育,旨在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它不仅是高校对新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环,而且是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工作的重要铺垫。因此,弄清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努力方向,十分首要且必要。

1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内容

纵观国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展情况,其所涵盖的工作内容都大同小异。基本涵盖以下六个方面。许多高校喜欢用六个“导”来对其进行概括,即生活向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督导、思想教导与职业引导。这六个方面的导向性工作,具体落实到入学教育当中,又有其对应的教育内容。比如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生活向导方面,有生活指导教育与安全教育;学业指导方面,有学习与专业教育、学术资源检索利用指引与素质拓展计划指引;心理疏导方面,有心理普查与辅导员谈心活动;行为督导方面,有校情校纪教育;思想教导方面,有“中国梦,我的梦”理想信念教育;职业引导方面,则有职业规划教育。

2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不足与补充

众多高校所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虽然看似已经开展得较为全面且完善,但是往往具有一定的不足,并需要加以补充。首先,生活向导方面,适应大学校园环境也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新生入学之际,开展一次游园会十分必要,不仅有利于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也有利于减少新生在入学教育期间迟到的现象。然而,这项工作依然有部分高校未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及时开展。其次,学业指导方面,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课堂上主要讲解的是专业的情况以及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而对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大学生活的规划这两个方面,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许多高校通过开展新老生交流会的形式,发挥朋辈教育的效果,但是依然不如专业老师的教育效果显著。对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着重发挥开学典礼的弥足性作用。因为在开学典礼上,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师代表发言对新生学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开学典礼对新生具有极其特别的象征意义,就像成人礼一样。正所谓人生需要仪式感。再次,心理疏导方面,完善的新生心理档案能够极大地方便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此外,适当地增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亦十分必要,比如可以通过粘贴海报以及开展心理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以及心理调节技巧的指导等。复次,行为督导方面,校情校纪教育虽然内容涵盖校史、校规校纪,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并进行考核,则可以让学生对校规校纪的了解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从新生入学之后的表现来看,“95后”学生的文明素质与行为习惯普遍偏差。因此,在入学教育期间针对新生开展基础文明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必要。比如,笔者曾在课堂上跟学生强调礼貌问题,并叮嘱学生饭后归还餐具时,须将剩饭剩菜与纸巾分离。从学生的行为表现上来看,效果十分明显。所以,学生有不足,很大一部分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而我们作为高等教育的施行者,知其不足而不教,则是我们的责任。又次,思想教导方面,针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校思想的灌输,亦十分重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国家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讲解,不能弱化其对新生的重要影响力。对于爱党思想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党支部对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比如进行党史与入党发展程序的讲解,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爱校思想教育方面,大学精神的教育十分必要,不仅包括校训、大学精神的宣讲,还包括校歌教唱、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或者播放介绍校史的视频资料等,增加新生的爱校观念。最后,职业引导方面,优秀校友经验交流会是十分重要的榜样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应该好好开展。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对各学院的学生开展宣讲会,传授其如何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的经验与心得。

3完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3.1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工、团委、党务、教务、后勤、公共卫生、保卫等多个部门。然而,“入学教育常常被看作单纯的学生工作,由学生工作者独立完成,使得原本全校的‘一盘棋’变成了学生工作者的‘独角戏’”[1]。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完善入学教育模式,高校应该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格局,在学校的统一指挥下,由学工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特色教育中,组织专业人员来对新生进行教育。比如说卫生预防与急救知识讲解可以由校医院的医生来开展,安全教育则可以由学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片区的警官来承担,如此一来不仅教育效果更佳,而且能帮助辅导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好班级建设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应该更好地发挥班导师的主体作用,因为班导师指导的学生更少,所以更有针对性,而且从专业教育的角度上来说,他们的人格魅力更容易感染学生,更有权威性。

3.2建立学校与家庭联动教育机制

新生入学教育期间,高校不仅要教育好学生,还应该教育好学生家长,因为“95后”的学生家长,绝大多数与学生一样,不大成熟。比如说,他们会编造一些理由来帮助学生请假,而且他们对于大学的办学模式与理念也不大了解,这就没办法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因此,高校可以在寄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将写明校规校纪与学校管理方法的材料一同寄出,让学生家长尽早做全面的了解。辅导员也可以在新生入学当天,通过组织家长座谈会帮助家长了解这些方面的内容。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在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校讯通的平台,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状况以及汇报学生的动态。通过建立起学校与家庭联动的教育机制,高校能够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3延长入学教育的周期

“入学教育作为一种体系教育,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教育和熏陶,因此仅限于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教育效果。”[2]因此,高校应该把新生入学教育看作一项长期工作,应建立长效机制。比如说把入学教育从思想观念上和实际工作中延长至一个学期,甚至一年。

3.4丰富入学教育的形式

目前多数高校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形式仍以专题讲座为主,过于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丰富入学教育的形式来增强入学教育的效果,比如可以开展类似于知识竞赛、观看电影或图片展、学风讨论、团队培训等形式,来赢得学生的喜爱,进而提高教育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依然有许多不足,仍需众多高校工作者为之努力,通过不断创新入学教育的方式,完善入学教育的工作模式,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确保新生能够在入学教育期间,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确保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尹忠恺,姜喜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天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创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黄敬聪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第四篇: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开展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培养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论述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同时就图书馆入学教育方案的规划、具体组织与实施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入学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实践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主要提供用户教育和信息服务[1]。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同时,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他们扩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前沿信息具有重要的影响[2]。因此,图书馆对大学生开展入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新生刚入校,由于其生活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部分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为了使得新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图书馆必须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及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其主要引导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

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大部分的高中生其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考大学。而当这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原有学习目标已经实现,可能会存在一个学习目标真空区,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迷茫,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新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3-4]。

1.2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

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中学的学习方式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及反复练习,从而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技能。而大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以老师带领为主,课堂授课内容丰富,并且进度比较快。这需要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在课后查阅更多的参考资料进而对知识内容理解消化巩固[5]。

1.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中学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而大学的课余时间非常丰富,部分学生对于丰富的课余时间难以把握,将宝贵的课余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中去了,并没有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学习专业知识。因此让学生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是学生全面提升发展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

2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基于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新生入学教育,如开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图书馆指南、进行网站宣传、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等[6-7]。但目前的新生入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时不够,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没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图书馆的重要性;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部分学生不重视,教育效果不理想等[8]。

3川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3.1新生入学教育实践历程

川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最初开始于2007年。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部分同学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第二阶段,针对全校新生开展图书馆利用讲座;第三阶段,针对全校新生开设《图书馆利用》必修课程,共9学时;第四阶段,针对全校新生开设《图书馆利用》必修课程,共18学时。其考核方式也由最初的没有考核,到提交《图书馆利用》学习心得,以及目前平时实习加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

3.2新生入学教育目标及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及时让学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了解两者学习方式的不同,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并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还应该熟悉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意识到图书馆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基于以上教育目标,川北医学院图书馆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图书馆概况向新生介绍中学和大学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的不同,积极鼓励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介绍图书馆在平时学习、期末考试、毕业设计、考研求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向新生介绍川北医学院图书馆的馆情,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图书馆各部门的基本职能。2)实体图书馆的利用向新生介绍《中图法》的学科分类规则,如何借阅图书馆的纸质书籍,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布局,书刊排架。如何通过图书馆的书目系统或图书馆网络平台进行书籍的查找、读者个人信息的管理,借阅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如借阅天数、借阅册数、书籍预约功能、书籍续借次数等,以及在图书馆应当遵守的规矩。3)电子资源的利用向新生介绍图书馆购买的各种电子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如超星电子图书、爱迪科森视频资源库、银符考试题库、读秀知识平台、移动图书馆等。通过介绍让学生意识到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不再只是局限于纸质形式的资源,网络和数字化信息资源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主流形式[9]。图书馆将是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学生不仅要学会利用纸质资源,同样要学会利用各种电子资源。

3.3新生入学教育实习及考核

在讲授理论课的同时,图书馆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还包括了实习及考核,主要强调实际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操作能力,实习和考核内容如下:

3.3.1纸质资源实习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书目系统或查询系统去检索自己需要的书籍,并能根据结果信息借阅书籍。实习的方式是通过随机提供一些书籍的部分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补全剩余信息,如索书号、作者、出版年、出版社、图书馆馆藏数量、借阅该书的校区及楼层等。最后还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前,至少从图书馆借阅一本书籍。

3.3.2电子资源实习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部分的电子资源,本次实习主要以电子书籍为主,要求学生能够查找电子书,下载对应的软件,以及打开电子书并进行阅读。实习的方式是通过随机提供一些书籍的部分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补全剩余信息,相对于纸质资源实习,电子资源的实习更侧重对书籍内容的查找,如文章的章节数,对应章节的标题,以及指定页码上的特定内容。

3.3.3期末考试方式

采用在线考试平台进行考核,试题由系统随机抽取。由于本门课程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重点也在此,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本馆的机构分布及职能、需要准守的行为规范、《中图法》的学科分类规则、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分布及排列、借阅流程、借阅规则、图书馆各种电子资源的主要内容及使用方法。

4教学效果评价

4.1通过实习成绩看学生对图书馆利用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实习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性,并且采取后台随机抽取题目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学生相互抄袭,因此实习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实际能力。通过分析统计,学生的实习成绩平均分约37分(总分40)。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都正确查阅到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

4.2利用问卷调查进行教学反馈

在2015年课程结束前,我们通过在线问卷对《图书馆利用》课程进行了教学反馈,有效问卷共563份,男生比例约46%,女生比例约54%。对本课程的喜欢程度:非常喜欢21.67%,比较喜欢38.9%,一般35.17%。由此可见,本课程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其中喜欢本课程的学生约占60%。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实用性强:实用性强66.43%,实用性一般31.26%。这也符合我们最初的教学目标。认为本课程各种教学形式中,讲授次数安排如何:适中84.55%。在学习本课程时觉得每次教师讲授的内容:完全能理解23.98%,基本理解66.07%。对于本课程介绍的信息资源你是否会使用:经常使用36.06%,偶尔使用52.04%,教师有要求时使用8.88%。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同学会主动使用数据库为自己服务。在对教学中的意见或建议中,很多学生都希望可以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讲授,这样老师在讲解和操作的同时,学生也能够进行同步练习。

4.3从图书馆的利用成效看教学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来看,新生读者到图书馆能较好的遵循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借阅利用书刊资料有序,一般性的图书利用咨询问题数量明显下降,新生第一年到馆借阅量每年递增8%左右,新生利用大学图书馆出现更好的态势[8]。

5结语

对新生开设图书馆入学教育不仅能激起学生入馆兴趣,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能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因此开展图书馆入学教育是一项值得继续开展的项目[10]。但是我校图书馆入学教育也存在部分不足,如学校条件有限,不能实现一人一机的教学模式;如何长期的保持学生入馆兴趣;如何把图书馆教育融合在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中;如何实现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等。总之,图书馆入学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满世忠.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之思考[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105-107.

[2]饶坤英.对高校图书馆扮演好“绿叶”角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9:199-201.

[3]刘玲玲.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J].贵图学刊,2011,03:82-83+68.

[4]黄开思.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责[J].图书馆学刊,1997,05:46-47.

[5]王珂.从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区别谈高校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J].价值工程,2011,28:254-255.

[6]赵苹.新生入馆教育现状调查及改革模式探索———以广州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05:114-117.

[7]何芳.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新生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9:88-89.

[8]尹益民,何剑.“大学图书馆利用”课程在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5,08:103-105.

[9]孙鸿燕.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01:105-106.

[10]刘莹,胡靖,淳姣.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10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03:69-72.

作者:游强华 胡雅凌 肖凤玲 单位:川北医学院图书馆

第五篇:高校贫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思考

摘要: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这一群体而言,尽管不尽相同的贫寒家境,面对的陌生的新环境,贫困新生迫切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异常强烈,这往往会让不同的个体产生复杂多样的需求,如衣食保障的需求、融入集体的需求、建立良好关系的需要、学业成绩和争取荣誉的需求、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需求等。而这些需求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恰有有融合之处,以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为指导,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旨在从实践中探索出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的途径,协助他们在大学中实现人生价值。

关键词:贫困新生;入学教育;马斯洛;需要理论

高校贫困生相对于高校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却在学生群体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贫困家庭大学新生生进入高校的校园除了要像其他新生一样必须经历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外,还要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并面对由此产生的心理困境。普通新生的入学教育一直是高校的常规工作,但针对贫困新生的入学教育相对薄弱。而大学作为贫困生新生的人生转折点,如何做好贫困新生的入学教育至关重要。

1贫困新生进入大学的需求分析

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贫困,不能支付生活费用及相关教育费用的大学生,或支付上述费用较困难的大学生。正如谢树玉等指出“中国每所大学都有群这样的学生,他们除了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以外,还必须为学费和生计而奔波。他们吃着油水极少的便宜饭菜,穿着低廉而过时的衣服,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变成了打工谋生一族,而返回教室时又恢复了大学生的身份,但他们却是校园里学习特别认真的一个群体”。由于贫困大学新生特殊的家庭环境与成长经历,他们在进入大学时有一些和普通大学生不同的需求。

1.1衣食保障的需求。经济问题是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面临的第一个困难。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支付学费和生活费非常困难,进入学校后的生活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依然需要他们自己解决,有些贫困生甚至还需要打工挣钱资助他们的家庭。在这个物质需求的层面上,贫困生在生理和安全需求上的窘迫状况是显而易见的。

1.2融入集体的需求。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不富裕的农村或较偏远地区,进入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背井离乡,面对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思乡之情。由于不富裕的生活条件导致他们一年只能回家一次或者更少,班集体就成为他们大学四年度过最多时光的地方,所以,和其他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学生融入班集体的渴望更加强烈,他们希望在班集里获得归属感,在班级里获得家的感觉,渴望班级同学给予他们家人般的理解和关爱。

1.3建立良好关系的需要。朋辈是在人群互相交流互相接触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联系。这种联系对人的发展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学生时代,朋辈关系对个人的影响甚至可以超过教师和长辈。贫困大学生他们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经济条件和自身面临的一些困难使他们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1.4学业成绩和争取荣誉的需求。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整个家庭、村庄的期望以及个人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通过成绩和荣誉在同学中间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成绩和荣誉来报答父母,让父母感觉欣慰。

1.5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需求等。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高校教育的功能更体现在实用性上,他们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命运,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一份好的工作来体现。所以,进入大学后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是他们的重要需求之一,只有实现好的就业才能体现念大学的意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介绍及实际运用分析

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其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的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划分为五个层次,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实现,是不可逆转的需要,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的需要。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是从高到低呈阶梯状排列,类似于金字塔式的,而前三种为低级需求,位于最底部,通过外部条件实现,后两种是高级需求,偏重于精神层面。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成为人们的驱动力。贫困新生进入大学时的如衣食保障的需求、融入集体的需求、建立良好关系的需要、学业成绩和争取荣誉的需求、职业规划与发展的需求等。而这些需求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恰有融合之处:贫困大学新生的获得衣食保障的需求对应马斯洛需要里面的生理需求,是所有需求的基础;融入集体的需求对应安全的需求,他们通过融入集体获得归属感,从而获得心理的安全;建立良好关系的需求对应社交需要;学业成绩和争取荣誉的需求对应尊重需求,只有成绩优异和荣获各类奖项才能让大家认可自己,寻求大家对他们的尊重;职业规划与发展对应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贫困学生的追求的最终目标。这些需求若得不到满足或者延迟,会导致贫困生身心的不健康,甚至是出现恶性事件的发生。

3搭建贫困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实现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基层的践行者和实施者,根据“多维导向”入学教育的指导理念,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支撑,紧紧围绕着贫困新生这一特殊群体,客观分析贫困大学新生与普通大学生相区别的切实需求,从面对、尊重和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入手,通过组织不同的入学教育模式,开展相应的活动,最终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笔者经过多年在辅导员一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种入学教育模式:

3.1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陈岸涛,马娟等支出:“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强调在入学教育中新生对环境发挥作用的能动性,强调该模式是新生与学校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生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学校环境的作用,而是主动地作用于学校环境,在与学校环境各要素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验。”贫困大学生的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以具体的活动为载体,具体涉及热身适应、活动体验、反思分享、应用实践这四个步骤。首先通过采取一些轻松愉悦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感染学生情绪,之后开展符合贫困新生特点和入学教育理念的各种专题活动,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建立人际关系和集体归属感。在体验后分享感受帮助新生从体验中内省,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和升华体验。最后,由指导者总结新生交流的关键点,深化入学教育的主题。在体验式入学教育中,每个贫困新生通过身临其境去体验,总结感受经验,最终在应用到实践中。

3.2发展性入学教育模式。发展性入学教育模式坚持助学和助人相结合,以贫困生的保障性需求为前提,充分保障他们的衣食需求,以贫困生的成长成才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贫困生的发展性需要。在助学方面,主要是向贫困生讲解“奖、助、贷、补、免”的相关政策,让贫困大学生充分了解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和“绿色通道”等的具体流程和规则,首先解决贫困新生上不起学的问题。其次,帮助贫困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知识获得奖学金或其他兼职等来赚取生活费。助人方面,主要是解决贫困生因为贫困导致的各类心理困扰,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所采取的方式包括帮助贫困生学生建立学业规划发展、专业技能的提高、榜样的树立、建立心理教育和咨询体系等。

3.3激励式入学教育模式。激励式入学教育模式是通过采取一些激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贫困新生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其中激励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选拔贫困生为学生干部是一种精神激励的方式。在贫困新生入校时,从贫困生中选拨一批学生干部,这类学生干部通常为劳务形的学生干部,与管理型的学生干部不同,贫困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所以一些学生干部岗位要为他们而设。劳务型学生干部更注重的是大家对自己的认可度,贫困新生通过担当学生干部,为同学们服务增强其荣誉感,此外在工作的同时积累相关的经验,为毕业后求职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杜杰.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青海教育,2013.

[3][美]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生.动机与人格[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岸涛,马娟.高校新生体验式入学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8(5).

作者:周宇宏 单位:中北大学

第六篇:三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策略

摘要:入学教育作为高校新生重要一环,是对学校管理工作及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文章通过对目前“三区地区”高校入学教育方式、内容研究,提出了参考企业入职培训方式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三区”;入学教育;身份转变

高校学生入学人数逐年增加,“三区”①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入学教育工作,因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经济条件等各种客观因素,多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及90后新生的思想特点,缺乏完善、高效、先进、有针对性的机制,导致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收效甚微。本文因此展开调查和讨论,从当地高校学生特性入手、结合笔者实际经验与相关教育理论,展开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期为同为三区地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和建议。

一、高校学生入学教育概念及特点

高校学生入学教育是学生由高中生转变身份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一环,陈正学认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引导和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长的教育途径。大学新生教育时学生迈进大学后的第一堂课,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②完成这个阶段的思想转变,有利于学校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授业,有利于学生自主适应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及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高校学生入学教育基本安排在学年开始阶段,作为迎新工作的一部分,大多以集中学习为主,自修自习为辅的形式完成。短则1、2天,长则20天至一学期不等(包含军训)。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时间短,周期短,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别较大

参看各大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多以集中教育为主。排名前十的中国人民大学,入学教育时间贯穿整个第一学期。且每个月有不同的教育主题。排名100-200内的济南大学,入学教育时间为17天,67个学时。排名300-400内的商丘师范学院,入学教育时间为13天。基本可见,学校排名越靠后,入学教育时间及内容越短。

(二)形式单一,集中授课方式为主

入学教育多以学校统一安排为主,采取大规模、大批量的会议型单向报告的授课教学方式。这类授课多流于形式,以原则性为主,主要强调学生行为、道德规范、思想政治觉悟等,倾向于单方面的知识或经验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接受的积极性,尤其此类授课大多集中在军训期间,学生军训本就劳累不堪,此类缺乏交流的授课极易导致学生困乏,难以收到教育效果。

(三)内容以学校简介,专业设置为主

以校或院系为单位集中对学校历史进行讲解,组织参观校园及校史成列馆、博物馆等;以院系为单位,向学生介绍学科历史、发展,专业主要内容及未来就业方向;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大学生手册》、《大学生安全知识》等内容。

(四)针对性不强

入学教育基本以军训、参观、报告等方式体现。目前国内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新时代的年轻人接受信息、知识、经验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在进行入学教育的目标、内容上较多延续传统,变化较少。主要局限于校情、校规、专业简介等内容,与新生的期待和兴趣点偏离较大。

二、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高校存在问题情况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入学教育中新生实际需求受重视程度低

90后特点是智商发育早,接受新事物较快,好奇心强,注重社交,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这样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敢于挑战,也喜欢新鲜新颖的事物。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很难激起其学习兴趣,即使强制灌输,也难以达到深入学习了解的目的,反而耗费时间,还让学生感到厌倦。

(二)入学教育培训者缺乏专业性和规范的操作流程

入学教育培训者多为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为主,多数三区地区高校由于人员限制和经费限制,一般身兼数职,在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还分担学生管理工作,是非业、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及考虑到90后新生特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新生入校时,思想和生活行为方式仍停留在高中阶段。应帮助其学习确立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的讲解。具体来说,就是增加其对未来发展的了解,不知道所学专业范围和未来职业发展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新生自我管理及人际交往能力改善。新生入校教育中,一般是简单的将此类沟通能力训练以《大学生行为手册》为基础,通过授课、讲座方式向新生灌输。而针对此类问题,参考目前各大企业的新职员入职培训,其实可以通过拓展训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游戏进行团队建设、信任沟通技能培养。例如很多破冰游戏就是很好的加深交流的方法。

(三)加强辅导员入学教育工作的流程化、模式化。目前辅导员兼职在全国综合排名300位以后的高校皆为普遍现象,客观条件限制导致辅导员工作开展遇到诸多困难。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及校情校况差异,暂无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改进辅导员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目前对于高校学生入学教育的研究较多,但多为理论性研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入学教育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传统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2.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入学教育研究3.“体验式”新生入学教育研究4.中外入学教育模式比较研究第一类研究关注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概念、理念与特征、要求,但主要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较少涉及学生与环境融入及站在学生角度更加人性化的思考其接受意愿及程度,第二类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出发,讨论新生入学教育,有一定的参考及可借鉴价值,但是对于还未开始转型成为大学生的高中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灌输与培养,皆未涉及。第三类体验式新生入学,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未见实际可操作案例。第四类中外入学教育模式比较,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但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国情不同,省情不同,地区差异大,缺少可操作性。提高辅导员专业性,加强辅导员入学教育工作的流程化、模式化,实质是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和帮助。

四、总结

相较企业管理、公司入职培训等其他入职教育,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并非复杂困难,但需要有条理有逻辑顺序的进行。目前的入学教育方式主要是因为将学生当成学生来对待,如果跳出这个概念,将其提前作为社会人,放在社会环境下来思考、对待,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将得到极大改善。不可否认,高校学生身份是学生,相较社会人而言,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但通过引入企业文化教育、培养方式,对于新生融入环境,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社交能力无疑有巨大帮助。

[注释]

①“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

②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2010.

[2]徐莉莉.浅析大学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6).

[3]夏江敬.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读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DeryaAJacobs,Williamswart,T.mwunderlich.LeveragingStudentstoHelpstudentsSucceed[A].Proceedingof29thASEE/IGEEFrontiersinEducationcon-ference[C].1999.

作者:蒋之敏 高铭 李毅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第七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小组工作方法应用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大一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的重要方式。但目前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已无法满足当前“95后”新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论文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为指导,从小组工作方法以人为本、注重参与、形式新颖出发,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理念与活力。

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小组工作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重要时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还是人际交往等模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新生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否则会导致学生个体出现丧失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生活迷茫、人际交往关系不和谐、纪律性不强和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甚至一些同学因适应问题终结了大学梦。近年来,国家也十分重视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2004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李长春出席全国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创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与方法。

一目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促进自我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因此,新生入学教育一定要有一定的启迪性、前导性、展示性、交互性[1]。目前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安全意识、专业导学、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教育方式主要采用“满堂灌”或“会议”式的整体教育,以及“谈心谈话”式的个案辅导。这两种教育方式主要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大众群体和有特殊情况的个人。无论是整体教育还是个案辅导很难达到新生入学教育启迪性、前导性、展示性、交互性的作用。

(一)单向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教师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但当前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方法完全将新生看成纯粹的教育客体,进行单向的灌输,缺乏双向沟通,忽视新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新生在受教育之后对于大学学习和生活仍然一无所知,无法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继而引发大学时期的一系列不良问题。

(二)单一的教育内容

高中阶段学习的主体是在统一的指挥棒下进行,教室——课本——家庭三点一线的高中生活是很乏味的,而大学阶段学习的主体占主导地位,涉及学习内容是广泛的,因此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象牙塔,大学生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学会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情感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出现各类现象问题。目前的高校新生教育内容,主要局限于大学生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专业导学层面上,忽视了生活、情感、娱乐、交友等方面的教育。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日后的大学生活中,因为处理不好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三)单调的教育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市场经济所强调的自由、平等、竞争等观念对大学生的个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95后”的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更为鲜明,思想更为开放。他们有着独立的辨别思维,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不接受说教,希望通过自主学习与摸索获取知识和经验。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以课堂灌输为主的说教做法,已经不能吸引新生的兴趣,甚至会引起新生的逆反心理。

二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优势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问题的目标。开展小组工作,需要一段持续性的时间,在总目标的指导下,依次完成不同阶段下的分目标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组员的成长和改变[2]。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优势如下:

(一)以人为本,增强新生的归属感

大学实行弹性学制,学籍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的影响下,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是很普遍的,因此班级的概念越来越淡薄,班级所能给以的归属感也越来越低。这种情感缺失对于许多首次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的高校新生来说是很难接受和适应的。小组工作方法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从新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新生的不同问题,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组员间有着相同的问题和需求。正是由于需求和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组员一般会对小组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两种情感的获得对于解决新生的适应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亲身体验,加强新生的参与度

小组工作主要是以团体活动的形式开展,无论是从活动的设计,还是专业的引导,都非常重视小组成员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首先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引导新生打开自我封闭的心理;其次加强小组内成员的民主参与和分享沟通,使新生体验到有沟通意见的机会,调动新生的积极性,帮助新生建立自信心;最后创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平台,发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团体的动力,让新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加强班级凝聚力,指导新生与新同学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三)内容丰富,提高新生的适应力

新生在进入大学一年级学习期间,必须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从一名高中生到一名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包含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人生规划、职业生涯等方面的转变。著名的小组工作专家Trotzer将小组分为六类:指导和生活技巧小组、咨询小组、心理治疗小组、支持和自助小组、顾问小组及成长小组,这六个方面全面包含了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所需处理的问题[3]。通过开展诸如生活技能、学习方法、社交礼仪、人际关系、建立自信、压力管理、焦虑控制、恋爱心理、职业规划、表达技巧、时间管理、自我认知、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小组工作,能够使新生在不同的主题上得到崭新的体会和学习,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高新生的适应能力,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

三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运用

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是新生教育的创新,取得教育效果是明显的。学校小组工作方法是以社会工作价值和理论为指导,在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小组动力,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协助学生组员在小组中汲取他人的经验,已解决学生的问题、改变学生行为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其成长的专业服务[4]。工作坊是小组的一种形式,利用持续的一段时间有目标有计划,并透过多种形式如教育、练习、模拟等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工作坊针对某个特写议题的工作而开展,而且形式多样新颖,重点在于推动整体事件的发展。现阶段,我们针对学生的工作坊大多都是以一些游戏的形式去开展。如我们帮新生开展的新生工作坊,主要是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快速地融入新的班集体,与新同学更好熟悉起来。新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学,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朋友、新的老师,身边的一切都是崭新的,甚至有些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外地读书,除了新奇以外他们也会感到害怕、迷茫。而新生工作坊一系列气氛融和的游戏则有利于他们放松心情,放下戒备投入到游戏当中。而在游戏中,新生们需要合作,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之间的熟悉程度,而且在团结合作的过程能让他们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加快他们对班级的认同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新生工作坊以一个比较新颖的形式,促进新生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推动新的班集体的团队建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生对大学的认识。针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小组:

第一、教育小组,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其宗旨在于,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身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目标。除了重视组员的自助外,也应重视组员间的互助,鼓励小组组员通过讨论与经验分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新生入学后最大的不适应就在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中学时期,学生主要是以接受知识为主、以应试为目标的被动学习模式。而大学则要求学生具有以独立自主和创新为主的主动学习精神。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开展新生教育工作坊,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向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学习,然后再到小组内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起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成长小组,多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成长小组的工作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其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高校团校每一年都会举办学生新干部培训,学生干部培训的目的是如何让新干在短时间内掌握机构工作、接受机构文化,更快掌握工作方法,融入机构氛围。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开展相关的体验小组和野外拓展训练,一定程度上可以令学生更为熟悉彼此,加强双方的互动和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去促进整体的发展。这样的小组不但适用于部门的团结融合,也适用于班级,及一些特殊群体。对于一些比较自卑的学生,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不如人,而这类小组则可以帮助他们肯定自己,鼓励他们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去为其增能,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三、支持小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组员改变的效果。在支持小组中,最重要的是小组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单亲家庭学生、贫困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群体。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很不容易才考取大学,而且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兄弟姐妹又多,家庭负担很重。有报告显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普通大学生,因此他们很需要帮助和支持,这个支持不仅是经济上,也包括情感上的支持。通过建立单亲家庭学生小组、贫困生支持小组可以将这类学生组织起来,这个小组的所有组员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和身份,他们不必因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他们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可以相互支持和鼓励,甚至还可以一起共享一些兼职的信息,在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援.简议高校新生入学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3,(2).

[2]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Z].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刘崇俊,隋树霞.试论小组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中的优势[J].学科新视野,2008,(8).

[4]吕新萍,等.小组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童慧丹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第八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实验室的作用研究

摘要:针对高校新生入学后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阐明了入学教育的重要性。从发挥实验室的教育优势为出发点,论述了高校入学教育中实验室的作用,提出了通过建立课程规划,精心编排学习资料,丰富教学方式等途径在实验室中开展入学教育。为提高入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探索实验室开放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教学改革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讲,入学教育是进校后要接受的“第一堂课”。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常规内容,也是一次让学生认识本专业学科方向、就业前景、展示本专业科研水平的机会。良好的入学教育对于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前景,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保证新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实验室作为专业研究的主战场,代表了学校在本专业的科学方向,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象征。在引导新生了解专业学科,规划职业生涯方面其教育方式更具优势。因此将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育优势,势在必行。

1大学新生面临的共性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教育还没有职业指导,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大多对所选专业并不了解。很少有学生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专业的,有的同学仅根据专业名字,或自我感觉就填报了专业志愿,还有很多学生是由家长安排或亲戚朋友推荐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因此,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都对自己所学专业比较迷茫。对所学专业的陌生,对未来缺乏职业规划,都促使学生入学后找不到学习目标,是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习动机直接制约着学习的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1-3]。

2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因而学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从学习内容上说,学习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学校需要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本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了解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甚至还会对前沿学术问题进行探讨。2)从学习方法上说,更能体现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除课堂教学外,要求学生自学在学习中应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学习的动机有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也有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而且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实践影响和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如分数、奖励等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而间接性学习动机,如求知、探索、创造等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1]。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有其职业化的特点,但不少大学低年级学生都有专业思想不巩固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日益加深,职业化的学习动机开始逐渐巩固。可见与个人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系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

3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直接性动机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比如老师的讲解水平、考试的分数等。教育实践经验也表明,低年级大学生对考试分数很重视,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分数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说明直接性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逐渐减弱。但参与创造性的探索工作、求知等所引起的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强[1]。如何在直接性学习动机仍起重要作用的时期,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成以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望为驱动力的间接性学习动机,这对学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由于学校、教师等构筑的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在逐年降低,因此入学教育成了必须要打好的第一仗,而且刻不容缓。

4实验室教育的优势

实验室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学术水平凝聚最有特色的地方,高校实验室作为高校建设的3大支柱之一,它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及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场所。根据统计,1901~1995年的诺贝尔奖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246项成果中,属于实验性的成果就有192项,占总数的78%[4]。足见实验室代表了一个学校在某专业科学研究方向上的水平。实验室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实验室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具备的优势。1)实验室是有形的物。具体的教室,具体的设备,真实的实验场景,现场的师兄师姐,这一切对新生来说既陌生,又很真实。通过教师的介绍,可以使新生对所学学科专业迅速建立感性认识。2)实验室作为专业研究的主要载体,是展示学校的研究优势方向和研究成果的地方。通过让高校新生走进实验室,让新生快速了解本学科的技术发展方向。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研究的氛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3)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和科研场所。通过让新生走进实验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心,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走进实验室。4)实验室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可以向新生展示行业发展、市场技术需求和就业需求等情况,可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一个起始点。充分发挥实验室优势作用,可以使新生入学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5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实验室建设的需要。1)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是入学教育特点决定的。通常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入学后的一个相对集中时期进行,时间有制约[3]。实验室教育感性认识建立快,教育方式灵活,适合入学教育。2)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实验室发展与建设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通过入学教育,既可以培育新生走进实验室的愿望,又可以探索如何建立面向卓越工程教育的实验室开放实施机制。保持实验室教学体系符合时代的发展、改革的需要,才能让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充满生机,充满活力[5]。3)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验室是高校创新教育的代表,通过入学教育,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形成专业方向自学和钻研的风气,引导新生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优势、差距,树立远大理想,确定自己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并制定出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实施步骤,使学生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6实验室开展入学教育对策

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为保障效果,需要老师精心组织,认真安排。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认清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中。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指导,合理制定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和安排课程。2)组织力量,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为入学教育编制专门的教学资料。课前分发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整个入学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讲座、开会,还是对话沙龙,都不应只有口述内容,还应该有相关的文字资料。由于大学新生对专业比较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因此辅助学习的文字资料应该既包括学校实验室介绍,又有学科方向综述性质的、知识浅显的,但涉及面广泛的内容。辅助资料课前发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3)可采取与实验室负责的教授、博士对话沙龙,引入在读研究生示范指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参观。通过参观仪器和听取介绍,了解不同实验室所研究的方向及应用,让新生对具体的科研实验室及研究方向提前有所认识。这对于日后参与创新项目及毕业设计,选择自己兴趣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7结束语

认真做好入学后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仅会使学生在入校伊始就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而受益终身,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因此重视入学教育工作刻不容缓。让实验室融入入学教育,是提高入学教育质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研究梯队建立,实验室建设,探索开放实验室机制,学校产、学、研相结合发展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育优势,才能让新生入学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注重实效,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7-118.

[2]白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1-66.

[3]李帅英,曹秀芬,何丽英,等.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与对策浅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4):409-410.

[4]李莉.大学理工科实验室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长沙:湖南大学,2010:1-3.

[5]程荣进.对高校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6(4):91-92.

作者:李磊 胡钧铭 单位: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