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高校英语教学全文(5篇)

高校英语教学

第1篇: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互联网+”;资源整合;开放性;个性化

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和传播,而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又带动了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各行各业的人们展现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新发展视角。因此诞生了意在将不同的传统行业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和创新的“互联网+”的全新思维模式,并且正在渗透到包括所有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当中。

一、高校英语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通常做为学生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的一部分,意在提高学生对这一国际通用语言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根据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或科研活动需要实现信息的交流,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拓展学习的视野。但是由于高校的教学时间安排十分紧密,留给英语教学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周两个课时。因此教师与学生仅有每周两次的课堂教学时间能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除了讲授课本要求的教学内容,很难抽出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和带领学生进行足够多的会话练习,所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当中的新的语法和生词的掌握和运用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熟练程度。另外高校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差距明显,而且一名高校英语教师负责的所有班级的学生加起来一般会在百余名以上,所以教师很难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并给予精确的指导,因此很多学生在高校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不到最亟需的帮助和指导。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状况,高校英语的传统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传授英语知识,而学生也无法通过教学活动有效的提高英语的应用水平。

二、“互联网+”思维模式带来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契机

鉴于高校英语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教学改革已经是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并且面对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知识和教育领域不可逆转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围绕互联网技术探究和实践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而“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教学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开放性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无线通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给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探索依托网络通讯技术、丰富的共享教育资源和开放的网络教学环境,来解决困扰高校英语教学的典型问题。

三、“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对高校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创新是“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不同行业实施改革的共同核心,基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资源全天候、无国界的交流和传递渠道,并且利用互联网上存在的开放性知识和技术资源,个人或者企业、团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创造需求与发展目标。而在教育界利用互联网做为信息沟通渠道,把教学资源整合并通过网络实时传递的方式或者建立网络教育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给了学习者更加便利的时间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权。高校的英语教学内容应当借鉴远程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在运用互联网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弥补课堂教学时间限制下口语训练和实践交流活动不足的问题,让高校学生能够真正具备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英语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仅限于课堂授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讲述新的知识点和带领学生做一些口头练习和解答部分习题,真正与学生深入探讨学习问题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在高校多学科的课业压力下,学生课余时间也很少用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且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有机会能够见面,因此即便学生和教师有增加互动的意愿也很难实现。而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于互联网的校园网络平台成为了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并且个人智能终端的普及又提供了公共网络平台等多种联络方式,给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1]。在实践教学中以组建社交群组的方式和建立英语教学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且推送到网络平台,能够让学生根据需要在任何时间选择学习,并能直接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有效的解决了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不足的问题。

(三)整合互联网带来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

对于互联网上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运用于高校的教学,能够针对不同水平和有不同的学习兴趣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最亟需的资源[2]。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通过日常教学互动掌握学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想法和潜在的兴趣,并且运用教师专业的眼观和知识优势对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和创新,需要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探究和实践,并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提高,才能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玮.“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学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2):130-132.

第2篇: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高等院校小语种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外语专业是高等院校建设的重点课程,现阶段的发展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通过阐述高校外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从预习、学习、巩固、拓展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从而为提升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案。

[关键词]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通过使用移动智能设备、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移动在线学习应运而生。移动学习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社会性、广泛性等特征,有助于高等院校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建设与发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优势,使学生不断适应、习惯移动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师生交流效率,实现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互,从而提升外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分析传统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保证教师顺利、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这种传统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教学效果层面来说,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也十分丰富。

(一)具体概念分析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在移动终端平台上,针对高校外语专业的线上网络教学,建立相应平台,将教师要在课堂讲解的部分录制下来,结合学习资料,放在网络教学学习平台上,向学生教学任务。近几年来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中,线上线下混合的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探索、应用,它主要是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这些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丰富、形象、独特的课堂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实际特征,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诸多限制。

(二)具体特征分析

现代化信息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而当下并不缺少标准化的人才。移动学习的应运而生以及迅猛发展,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全新机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本质在于其利用了移动网络技术平台,建立起了网络与教育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将听、说、读、写融入生活中,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即可。

(三)具体优点分析

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小语种专业教学中推广应用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混合教学模式,这种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能够推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建立。移动学习,不仅具有时效性,还包含了内部交互的体系,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高效互动,有助于高等院校进一步培养、提升创新型、复合型优秀外语专业人才。

二、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建立

实际上,高校外语专业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就是将传统的外语课堂,与线上平台的外语学习结合在一起,将所有关于外语的教学视频、学习视频、PPT课件、课外阅读材料等学习资源尽可能地全部整合起来。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使其与外语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融合起来,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与基础上,不过分强调互联网的优势,也不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者的作用。现如今,国内高等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有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种模式,主要的教学程序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课外知识等等这几个部分。

(一)课前预习阶段

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上相应的教学任务,上传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文字宣传资料等具体的内容,并且在平台上可以布置关于预习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学生在线上平台接受到任务之后,了解、掌握相应的资料内容,并且完成任务中的预习题目,强化对学习资料的理解与掌握,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将问题在线上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汇总,将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有针对性的展开备课,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课堂学习阶段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学习阶段,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学习部分,也是整个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课堂学习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开始前,就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一个必要的理解、掌握,通过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对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讲解、拓展,再针对预习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将备课内容尽可能全面、系统的传授给学生,进一步引导、辅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

(三)课后巩固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要布置课后作业之外,还可以令学生在课后空余时间内做一些延伸性的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提供一些相适应的日文读物,可以推荐学生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日文版电影,这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对外语知识的学习理解也能更加深入,通过尽可能地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实现外语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升华,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分析

(一)应用的合理性欠缺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对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有效果的。像很多理论知识较为简单的课程,就并不适用于线上线下混合这种教学模式,即使将其应用进去,也并不会有显著的效果。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针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新模式的应用尚未成熟,很多专业没有必要应用该模式,也被强行、统一地拉在了一起,教师忽视了本专业课程的发展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浪费了教师与学生很多的时间精力,学生对该课程接下来的学习兴趣全无,甚至有的学生会对这部分课程呈现出厌倦的心理情绪,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缺乏必要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教师主要扮演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这些角色,教师自身更是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监督者,这直接决定了高校外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效率能否稳步提升。由于目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国内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应用刚刚起步,甚至高校的很多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模式,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十分了解,很难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将这种模式的优势尽发挥出来,导致该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中的应用与之前的期望目标相差甚远。甚至高校内的一部分语言学科的教师更是对这种模式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即使应用了该种教学模式也只是趋于形式化,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这样一来,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不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反而是有所退步。

(三)应用的技术方式较为落后

目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多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高校内部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系统的建立,加之高等院校并没有针对外语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的线上教学培训,特别是在一些PPT课件制作、软件平台利用方面的培训还比较欠缺,导致教师个人能力水平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很多实际的技术手段在应用过程中彰显落后,导致外语专业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还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和目标。所以不能急于将其应用,应当循序渐进地展开,以此来帮助教师、学生逐渐地适应这种全新的教育学习模式。

四、高校外语专业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举措

(一)科学合理地应用该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应用中,需要解决网络平台的实际应用问题,明确线上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完善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参与到线上学习交流活动中来,而不是将线上学习活动当成是一项任务、一种负担。此外,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具体情况,重点在于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能力、未来发展等方面内容,不能过分地要求学生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在线上教学平台的学习中,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状况出现。

(二)提升教师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为适应全新教学模式,掌握精准资源,教师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牢牢抓住现代化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导向,时刻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应用新技术、新方式的意识与能力,利用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的优势尽可能充分发挥出来,使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更加明确化。

(三)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准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中的应用,是离不开互联网信息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持的,很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软件商店中,有很多关于外语知识的教学软件,但有些软件并不适合现阶段高校外语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因此,此时就需要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师根据本专业自身的实际教学状况,与校外一些研发教育软件的新型企业展开深度、全面的合作交流,研发出适合本校实际教学状况的外语线上教学软件,在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合理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在实际的外语专业课程教学中,校方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完善奖励和评价机制体系,将此机制体系科学、合理地融入高校外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除此之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需要学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线上教学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掌握、应用这类线上教学平台。

五、结语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老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应用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为国内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占斌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高校英语教学篇2

引言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引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此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不同于以往英语教学中的面对面教育形式,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实现与学生群体的信息交互。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巧妙地融合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媒体资源,落实与学生群体多样性学习诉求的充分对接,从而实现外语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教育模式改革创新

高校外语教学中,根据翻转课堂特征推动外语混合式教学创新,可以改革优化原有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征和主体地位。同时,将最大化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深受学生喜爱。翻转课堂来源于教育资源运动,加上多年以来外语教学多模态的构建,使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该课堂的应用效果。在翻转课堂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教育引导水平和效率,凸显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性的价值,方便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及时探索外语知识背后隐藏的奥秘,感受外语文化、历史背景等。在该模式的实际应用中,有助于多方面发展学生内在学习潜能,增强自我学习的创造能力。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可以重新构建课堂结构,促进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环境的依托下,混合式外语课堂教学具备更好的发展条件。无论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还是教学考核,其混合式教学均是促进外语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在提升学生外语学习能力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发挥教学的最大成效,持续培养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和素养,为学生外语的应用和实践提供保障。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外语教育效率

高校外语是增强学生外语知识学习能力、技能的主要学科。为构建完善的外语教学体系,其教师应该善于转变原有外语课堂教学观念、态度。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外语教育效率的有效方式,并帮助外语教学任务和目标有效完成,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在外语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作为重要组织者,需要明确学生学习的地位,发挥辅助者作用,通过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综合素质。混合式教学实施以后,可以令学生的外语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清晰,并在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带动下,优化传统学习思维,进而使学生在混合式外语课堂学习中取得较好学习效果,为将来外语应用和实践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另外,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者,学生通常被动化地接受英语知识。加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不频繁。长期如此,不仅容易磨灭学生外语学习热情,也会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后,可以令教师改善原有外语教学氛围、环境,优化当前课堂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英语知识学习针对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外语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借助该教学模式,燃起学生学习兴趣、欲望,提高外语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三)有助于丰富高校外语教育内容

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发展中,高校应该结合外语深度、宽度教学的原则,合理优化高校外语教学内容。高校外语教学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因此优化外语教学内容和资源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外语是培养学生外语思维、学习、表达能力的主要课程,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更宽阔视野,结合自己的爱好、学习需求,选择适合性的学习内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和素材逐渐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可以自主运用各式各样的平台挖掘、获取学习资源,此时学生外语知识学习需求、要求均有所提高。为使外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求融合,应该通过混合式教学方法,全力拓宽外语教学内容[1]。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翻转课堂,让学生外语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促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给予学生更多知识学习和应用选择的权利。换言之,采用外语课堂混合式授课,对教师教学、学生发展均有重要价值。教师在运用丰富教学资源授课中,可以使其课程教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结合具有创新点、新奇的课堂教学视频、网络资源,提升学生外语学习质量,令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和氛围下,收获不同的外语学习资源和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优化和拓展。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教师对混合式教学认知不足,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高校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师生双方紧密联系,提升互动参与课堂的效果,任何一方参与互动不足,均会给教学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在传统课堂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同时,混合式教学模式背景下,外语教师对混合式教学认知不足,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未能抓住混合式课堂教学机遇,通过课堂推动师生双方紧密联系,以及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目前,学校教师对外语混合式教学的参与意愿不强,只有部分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与学生经常互动,通过网络技术、网络资源解决混合式教学中外语学习的难点和问题。高校外语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对混合式教学方式缺乏认识,并且缺少针对混合式教学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未能运用混合式课堂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忽略教学方式改变,并未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最终造成外语课堂教学问题重重。此外,部分学校在外语混合式教学开展中,忽略专业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并未从多方面发展外语专业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从而阻碍了外语专业教师技术使用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也会给外语课堂教学带来不利影响。

(二)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学习资源较为匮乏

为保证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加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力度,通过该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2]。完善基础的配套设施可以给混合式课堂教学开展提供支撑,其中包含硬件、软件设施。就目前部分高校外语教学配套设施而言,依然存在学校配套硬件设施不足问题,缺乏足够的网络教室和开展微课教学的微格实验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中,并未有完善的课程平台建设体系,缺少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对云空间利用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外语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不佳,降低实际教学质量。在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外语专业教师,只有小部分教师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和相关设施技术使用方法,加上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改变教学思想,所以造成混合式教学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在目前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给外语混合式教学开展带来很大阻碍。学校针对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学习资源比较匮乏,未能及时挖掘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或者对现有的外语专业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分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资源获取、应用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和素养。

(三)教育方法与手段缺乏灵活性,教育活动相对单一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推动外语课堂教学的不断完善。高校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受制于网络硬件建设维护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也给其教学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由于硬件设施,教学资源、手段的缺失,导致混合式教学未能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得到灵活运用。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仍停留在PPT课件制作等方面,运用唯一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未能将微课、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营造多元有趣的外语课堂氛围。在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时,有的教师甚至产生了对PPT的依赖,导致多媒体教学成为用计算机代替以前黑板向学生机械化授课的另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只是在不断切换投影屏幕的环节中,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降低外语混合式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所学内容时,教师未能结合信息化等手段,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创造性未能得到有效启发和引导。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外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体专业素养

在高校外语教育活动中,教师既是学生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亦是协助者与督促者,所以,外语教学所有环节和内容均需以教育目标及学生学习诉求为基准确定[3]。课前阶段,外语教师应借助文献书籍和网络平台为学生们准备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课堂教学阶段,外语教师要科学设计教育任务与教学情景,并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探讨,推动其对外语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吸收。同时,教师应以外语课堂教育特征及学生学习现状为基准,灵活变革与创新混合式教育模式。混合式教育模式从传统线下课堂单一教学模式转变而来,有机整合了诸多教育模式和手段,着重强调彰显学生主体性。因此,在具体外语教育中,教师应以教育内容为基准,灵活选择和应用混合式教育手段和模式,进而获得理想化教育效果。伴随信息化发展,教师角色越发多元化,其既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者,亦是学习信息化的引导者。同时,其不仅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亦是资源使用者。其若想快速顺应时展,有效优化教育成效,就要在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习,提高个体专业素养,为混合式教育模式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提供智力支撑。

(二)营造混合外语学习环境,转换外语学习资源

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中,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创新同等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实际学习效果[4]。一方面,教师在混合式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对学生现有的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好系统化整合工作,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导向,营造混合外语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几个课前学习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产生浓烈和愉快的探索欲望,在问题的带领下展开深入学习。在问题回答中,可以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外语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未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因此在营造混合外语学习环境中,教师需要转换外语学习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组合作教学,然后要求学生在外语交际情境中进行外语的锻炼。比如,教师在教学“Writingbusinesscards”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其中所涉及的相关文化礼仪。学生在对视频基础内容有一定了解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混合外语学习环境中展开对话表演,提升学生外语交际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知识的有效转化。

(三)创新外语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外语教育活动

在混合式教育模式应用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既要转变以往课堂角色,还要创新外语教学方法。教师应以既定教育目标为基准,择选适宜的教育方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学生身为外语教育的主体,教育方法要契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及学习习惯,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同时,对于高校外语教育的难点与重点知识,教师应重点关注,从而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制定高效的学习策略。原本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并存在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在线上外语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分层教学法,结合学生外语课堂学习的实际,针对学生的外语基础水平进行分层,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学习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学习板块。学生在进入板块之后,可以了解主要学习的知识和获取的教学内容。通过此方式有利于维护学生课堂学习自信心,防止出现学不懂而放弃自主学习的态度。学生在外语混合式课堂自主学习中,教师可以在线上实时与学生交流,询问学生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同时,教师可以优先总结和归纳学生提问较多的问题,进而通过线下课堂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学习内容,令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结束语总之,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外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已经更加广泛地应用在诸多领域。为提高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需要学校对外语教学改革加大力度,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营造混合学习环境、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外语学习能力。

作者:王梅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高校英语教学篇3

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模式也与时俱进,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与发展。尤其是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教育部于2020年2月5日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大规模,大范围,有深度的应用实践,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与发展。高校外语教学在混合式教学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应用水平也有待提高,有待深入[1]。

2混合式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呈现与优势

众所周知,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依赖教师的讲授,教师是课堂的“主持人”,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反过来又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是高校外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是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能够主动完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里就必须对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环节与特点进行分析、阐述。

(1)课前线上学习。学生提前学习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掌握,形成思考,发现问题。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线上答疑。这一环节,是在传统的外语课堂中无法实现的。利用线上预习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课中教学。教师在课前线上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课中教学环节,可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答疑指导,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加深理解,优化课堂。同时,利用学习平台,还可以实现“生生交互—组内互评”→“生生交互—组间互评”→“师生互动—教师评价,总结讲解”这样完整的、递进式的,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生间的互动、互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互动、互评中完成知识的自我复习,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讲解答疑,归纳总结,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教学内容,调高课堂效率。

(3)课后线上回顾内化,拓展延伸。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结合课前、课中环节,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师通过课前、课中环节中学生的学习表现,结合学生在课后环节中完成的作业、问卷调查、论坛讨论等表现,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了解学生在完整的学习周期内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最终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与反馈。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线上环节,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拓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对混合式教学三个环节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其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强调学习的过程性,且每一个过程都有教师的指导,与以往的外语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高效,评价也更加客观真实。这就是混合式教学在外语课堂中的呈现方式,也是它的优势所在[2]。同时,外语教学是离不开外语环境和外语文化的,外语环境和外语文化的呈现是不能离开音视频资料的。通过混合式教学,音视频资料的呈现可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将学习资料上传学习平台,学生即可同步共享使用,更加高效、便捷。这一点,是传统的外语课堂无法实现的。传统的外语教学中,音视频资料往往是由教师提供,学生自行下载,拷贝使用。课前与课后环节,学生使用音视频资料往往不便、不对等,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混合式教学,对于需要大量使用音视频资料的外语课程来说,是十分高效,便利的[3]。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后评价与传统的考核评价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往往比较单一,以“点”的方式呈现,彼此之间不能建立有效的,长期的连接,而混合式教学方式在考核评价方面可以建立一个“以点建面”的,具有连贯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做出客观有效地判断,同时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习惯等有了一个有力的数据支撑。反过来,通过长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进行观察,也可以对混合式教学的模式等有所启发。

3混合式教学在外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外语课堂中的应用,目前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教学互动中的问题。教师线上讲解答疑往往采用视频或语言连线的方式,互动形式不够丰富。这样的方式往往受到网络速度,稳定性,教学空间,设备支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声音延迟,掉线,或学生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参与,无法参与的情况,导致混合式教学效果欠佳。第二,由于外语教学中对语音,听力技能的训练内容,对师生课堂互动的要求比较高,师生互动指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技能的锻炼。所以,制约高校外语混合式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混合式课堂中师生良好互动的实现能力。第二,课前及课后环节中,学生自学能力亟待提高。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自学程度的高低和程度,直接影响了课中环节“生生互动”及“师生互动”的水平及效果。学生的自学程度高,课中、线下或线上的教学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学生的学习也会有一个较好的延伸;反之,学生的自学程度低,课中、线下或线上的教学会更多地依赖教师的指导,甚至是督促,学习效果欠佳,课后的学习也无法延伸、拓展。所以,学生的线上学习部分仅依靠打卡签到是无法起到监督作用的。更多的仍然需要学生提高对自身的监督管理,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高校外语线上授课平台的建设与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往往选用现有课程或自建网络课程开展线上内容。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需要教师的“二次加工”,针对学情、校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补充,这个时候,选用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平台对顺利开展线上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学科具备不同的特点。例如,自然科学类课程使用教学器材,呈现实验过程的情况较多,而人文社科类课程,如外语课程,通过音视频资料进行辅助的授课内容较多,所以,如何搭建一个更加适合高校外语课堂的线上课程,甚至是开发更加适合外语课程学习的专业平台也是高校外语混合式课堂中的一个问题,一个挑战。第四,外语教师的混合课程教学能力的不足,也是目前高校外语混合课程中的一个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应用,以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后开展的“停课不停学”为契机,展开了大范围的应用。在此之前,绝大多数教师的混合课程建设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混合式教学能力并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教师在实践中一边学习,一边积累经验。但是从专业发展,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外语教师混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专业的培训。例如,如何“混合”,线上线下如何衔接,“混合什么”,哪些内容适合线上学习,哪些内容需要线下指导,教学内容如何合理高效地分配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等等,这些内容一方面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也依赖于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顺利将教学内容以最优化、最适合的方式呈现,这就依赖于教师的混合课程教学能力是否能够实现上述情况。所以,高校外语教师混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4]。通过分析上述影响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的因素,对解决混合式教学中的困难,提高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的水平,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另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达,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如何在混合式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也是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是否可以在“课后”教学环节中,适当地加入课程思政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一方面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了解,并完成课程思政。二者互相统一,互相促进[5]。

4提高高校外语混合教学水平的途径

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水平的提高,总的来说,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另一方面是从学生入手。首先,教师自身的混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以下两个途径。

(1)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扎实的专业功底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把握能力,能够更好地分析知识构成,合理分配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

(2)提高教师的混合课堂平台的建设水平。建设适合学情、校情的外语混合课程平台,对提高外语混合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有帮助的。外语混合课程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对混合课程的建设有充分的认知,建设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是教师能够顺利建设外语混合课程平台的技术保障。其次,从学生角度分析,提高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水平,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进行长期的观察、分析、总结后,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建设外语混合课程。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能巩固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又能兼顾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将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在线上与线下的内容中,难易结合,张弛有度。这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把握,以及对混合式教学各个环节的充分了解及高水平应用,方得以实现[6]。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外语混合式教学在新形势、新时代的高校外语教育中,仍然需要大量的探索,需要更多的应用实践。这也是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和推进高校外语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唯怡.后疫情时代高校外语教学云端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8):52-54.

[2]刘晓征.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14-16.

[3]吕菁.“互联网+”下学术英语多模态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21(12):14-15.

[4]冷玉芬.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3):25-27.

[5]李小兰.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14):120-123.

第3篇: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高校;英语教学;问题与作用

英语学习中的关键内容就是阅读,这也是提升整体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想要清晰的表达出语言含义就必须要学会科学且有效的英语阅读方式。高校中的英语教学早已进入了教学方案中,并作为教学重点不断强化与完善相关教学步骤已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1]。但由于不同地域与思维方式的存在使得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出现了诸多的障碍,继而导致目前的英语语言文学一直处在不受欢迎的状态。

1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缺乏时实效性。相比于其他课程,由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其占有的教学时间较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实际上都对英语阅读教学非常重视。但由于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还不够完善,因此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第一是现如今沿用的教学模式多数较为传统,缺乏必要的创新使得学生对此不仅提不起兴趣,同时单一的阅读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掌握;第二是由于英语阅读资料的重要性长久以来被忽视,多数较旧,这就使得学生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信息,严重缺乏创新性,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积极性都无法被调动[2];第三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学效率不高甚至还会耽误学生学习其他英语知识内容,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也会逐渐被削减;第四是现阶段内的阅读技巧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学习地位,但由于教师缺乏这以方面的教学意识,使得学生阅读的技巧性不强。

(2)阅读量严重缺乏。由于沿用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逐渐在多年的应试教育下养成了单词死记硬背的习惯,这不仅使得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学生本身对自己现如今的学习模式也没有主动改变的意识。长此以往不仅会带来词汇量不达标的后果,阅读水平不能得到提升使得学生的英语阅读量自然迟迟没有进步,阅读视角过于狭窄,必要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受到严重影响。只有阅读量持续提升才能让英语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扩大阅读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将原本大量用于死记硬背记单词的时间拿出放在阅读英语资料上面,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学习主观能动性[3]。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使得学生的阅读效率与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相关的学习进度进展非常缓慢,继而导致学生对教师的长期以来,无论是阅读量还是阅读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都不能得到强化。

(3)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缺失。民族语言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关键内容学好一门原因的基础在于了解民族文化。但现如今学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意识,对于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都不够了解使得其更不易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资料的相关内容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再加上当下高校中的教师大多数对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内容缺乏重视,对于阅读中出现的一些具有象征性与历史含义的词语并没有过多介绍,使得学生无论是对单词还是语法的理解都不够透彻。在如此长期恶性循环之下,学生必然会逐渐减少对英语阅读的热情。

2强化语言学在高校英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1)扩大词汇量的认知范围。词汇是英语阅读进行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现代语言学中强调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决定了在处理英语相关问题时得心应手的程度,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前提条件。英语阅读教学中或是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长难句式,需要教师的科学性的引导与分析,让学生在解析这类句式的时候也能够巩固所学习过的词汇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强化了自主能力,也积累了诸多的词汇量,学生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也能逐渐拥有了足够的深度分析能力。

(2)巩固学生阅读素养。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感知、创新等,并要学会自主修改阅读信息,这样才能提升其英语阅读素养。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新出一系列教学措施让学生逐渐具备或提升通篇分析英语阅读资料的能力,让阅读中的诸多难点逐渐浮现出来,让学生对现如今学习的语言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文化熏陶下学习才是从根本上提升对英语阅读兴趣的重要基础,也利于学生对英语阅读资料中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进行分析与挖掘[4]。反复不断的进行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对诸多词汇的记忆,还能够逐渐了解到英语阅读资料中文章的表达手法,进一步增强了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要快速提升英语阅读水平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十分必要,能够改变原本不正确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英语的阅读效率,教师也能够逐渐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创新出更多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纠正学生在课上课下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并根据学生的阅读与知识水平设计不同的题型以帮助学生提升其阅读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更多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热情,让英语语言文学的效果得以表现。

参考文献

[1]陆少兵.学习者学习观念与自主学习行为研究———基于上海五所高校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

[2]卢华.英语语言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开展现状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6):154.

[3]刘娜.英美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教学研究———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6(9):15.

第4篇: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鉴于对于目前在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将成人高校英语的授课形式、基本内容和授课方式加以改进,并逐渐摸索对目前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加以改变。修改出一套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目的的课改办法,以完善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首先我们可以变化课程安排,变化课程安排是全面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变换课程安排的重点改革内容包括打造语言环境、培养语言技巧、发展交流思维能力等,要充分增加学生自信,从而激发学生们培养听说能力的学习需要。

其次在授课理念上产生转变,不能一味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分数上,应该将以往的通过英语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好坏的观点加以转变,不能拿学好英语能提高分数这一理念要求学生,老师的岗位角色也可以从知识传播者加以改变,作为知识技能的指导者出现。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主动用英文交流,养成良好的语境习惯,教师作为参与指导者出现。

最后将英语教育改革重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因地制宜的将教材加以改变,留出灵活的教育教学板块,让学生去架构。将知识的运用和累计加以互补和协调,作为成人高校英语授课的目的,拒绝教材的束缚,要把学生作为中心,可以应用精讲班和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法,尽可能的达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表达能力,采用各种各样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未来成人高校英语教学新办法的养成

第5篇:高校英语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的概念由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Hall)于1959年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次提出,此后许多学者展开了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如史密斯,霍尔,萨默瓦、波特,克莱默,刘扬等都出版了具有影响力的专著。跨文化交际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其研究方兴未艾,从而得出了很多成果,如关世杰对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论证;王学松从第二语言教学方面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青松、阿荣和佘欣然从专著的评介入手,探讨了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贾少宁和贾浅浅则探讨了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并介绍了相应的导入策略和原则。实际上,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应用。确切地说,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的语言交流,也指杨蕾(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3)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82102311103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对此,为顺应新时代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英语教学应制定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通过使学生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风俗习性,从而培养学生精准表达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跨文化交流能力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各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然而,各国家与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语言文化、地理位置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国在商贸交往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英语作为世界普遍应用的语言,是链接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纽带,也是各国家、各民族互相交流的中转站。所以,英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高校的英语教学,其成为了国际交流的桥头堡。自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其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就要求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和语法能力方面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重视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优化现代英语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构建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的新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英语教学中依然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其大多依然处于“中文式”教学,学生所学知识与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实际应用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的脱节。

(二)教学缺乏目的语和本族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均形成了自身的语言文化,只有深入了解各国家和地区文化形成的背景,才能加强与其语言交流中听说的理解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过去很多都是是英语国家的殖民地,这些国家和地区所说的语言除了由殖民国家学习得来,大部分还继承和结合了本民族的语言习俗、地理文化、风土人情、行为方式等。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是为了应对等级考试,其只顾及词汇和语法,从而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了解不多,这就导致了其在与国际友人的交流中,因为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欠缺或对本民族的文化解释不详而出现领会错意的尴尬局面。

(三)教学缺乏对学生多元文化的熏陶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学校依然采用纸质的教材或是资料对各类考试试题进行汇编,学生在学习时缺少趣味性。并且,教师的教学呈现“满堂灌”,仅注重讲授词汇的理解与语法运用,而学生的理解仍然是停留在对表面知识的理解。老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千篇一律的填鸭式教学难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无法体验新时代多元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其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多是通过书本来理解和感悟,缺乏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和情境感受,从而难以获得国际交际能力。对此,学生只有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锻炼,增加英文对话交流,才能在对话交流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掌握,只有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才能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仅限于教室内学习,缺少学生出去与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限于语言的交流,还应在生活实践中体验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只有在实践中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才能将对方国家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以及各自国家的价值观以最合适、最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学缺乏完善的跨文化课程体系和内容

高校学生英语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跨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校学生学习英语除了学习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更应该深入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政治、文化、地理、历史、宗教等更多方面的知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都是书本知识为主,缺乏目的语国家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了解不多,难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和目的语国家友人交流时出现沟通误差。另外,要想使学生在与外籍人士进行无障碍沟通,还需要学好本国语言和文化知识。所以,我国的语言教育要系统的开设母语的通识课程,只有学好我国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才能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达给外国友人。这要求学生在学好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自己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学习中对中外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多元文化的角度解释各自文化的内涵,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才能用英语准确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从而促进国家间友好交流沟通。

二、构建高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经济全球化时代不仅是世界经济的大发展时期,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经济复兴时期。由于我国在早期走了一些弯路,对英语的教育的起步较晚,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放开英语的学习,这导致了我国国民英语学习的滞后。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对高校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国际贸易活动的巨增,我国对商贸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为适应新时代商业经济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的教学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转变授课方式

在现有应试教育的驱使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为了过级考试,或者是IELTS、TOFLE、GRE的考试,其基本没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把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英语读写教程中的授课时,学校可在课程题材上广泛选取,可将和英语国家的礼仪、文化、风土人情相联系的内容及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相关知识纳入课本。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相应的文化信息背景,那么其理解文章就会有不小的困难,对此就需要教师及时将学生学习的难点与其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要将文化背景融入课堂教学,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涵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积极性。例如,课文Pygmalion就存在许多文化内涵。文中Higgins教授偶然间碰到卖花女Eliza,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Higgins教授把这个口音糟糕、说话粗俗的卖花女培养成一个跻身上层社会的淑女。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本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萧伯纳的作品特点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还要熟知《Pygmalion》的故事内容、“Pygmalion效应”心理学的影响以及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Pygmalion》故事中的Eliza由社会最底层的卖花女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下蜕为上流社会淑女的经历,以及ProfessorHiggins和ColonelPickering对她的态度变化。如ProfessorHiggins称她为“Yousillygirl”,而称呼上层社会的ColonelPickering为“Mydearman”,从这些细节中学生可以很好的了解ProfessorHiggins对社会底层人Eliza的鄙视来源,以及对ColonelPickering的虚伪。另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在课后对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进行讨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文化背景印象更加深刻。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表意见,使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辩论,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引发同学们对社会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表演英语话剧、英语rap、英语演讲等。在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阅读英语报纸杂志、查看英语资料,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洞察力和敏感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也提高了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二)掌握文化差异

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仁、义、礼、智、信”。如,我国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礼貌,因此我国国人在说话做事时较为谦虚,而美国人大都比较直爽,对别人的优点大加赞赏,同样对别人的缺点也直抒己见。对此,在与美国民众谈话中,若如果太谦虚则会导致美国人的误解与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消除学生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因素,加强学生在口语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所以学生只有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才能得到锻炼。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多元文化的环境里体验跨文化交流的技巧,这是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教师设计课堂时,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理解、掌握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将一节英语课设计为一次商务洽谈,这一洽谈可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企业。这就使得让学生必须提前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知识,并阅读本次谈判的文案内容。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总结本次课堂的效果。虽然课堂模拟会与实际的商务洽谈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可让学生真切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海外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方式。我国部分高校和国外高校存在交换和短期留学项目,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留学国的文化。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不仅能培养双方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四)重视信息化教学

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高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相比传统的纸质教学材料,现代的音频视频资料更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比如在讲授美国历史文化时,可为学生播放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美国往事》等,让学生在电影故事中体验异域文化风情,而影片中的人物对话和故事情节或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其对美国的历史文化更加深入了解。在电影故事中,学生可以体会美国人的直率与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了解美国人的价值观。而讲授英国历史文化时,教师可结合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交通工具,以及当前英国与欧盟的政治经济关系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既完成了教材规定内容,又通过电影音频的播放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切身体会到英语的实际用法。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现状与发展。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和全球各国人民进行实时交流,并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英语的学习和应用,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改变自身“中式”英语的思维方式。

(五)加强中外文化课程体系开发

学生只有学习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提高跨文化交流时的听说和理解能力,只有更多了解目的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对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规范、人生价值观等有深入了解。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加强对目的语国家的通识课教育。另外,学生想要准确表达自身意愿涵义、讲好中国故事,这更离不开其汉语水平的提高。母语文化素养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要。只有做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素养并重,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精髓,才能使其精准使用英语向外国传达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在课程体系开发方面,应注重综合汉语知识的培养,加强中外文化知识的对比。通过对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能够培养学生辨别中外文化中的是非,提高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批判意识,让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解释不同的文化现象,这丰富了学生的多元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就是要消除文化中心主义,交流时信息传达者应站在信息接受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对对方国家文化深入了解了,才能客观、准确地传递自身意愿,从而消除跨文化交流时障碍。对此,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个中心,可通过构建高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积极进行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丰富的跨文化知识,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各自的思维习惯的不同,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理解双方的意思,实现双方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王学松.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青松,阿荣.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8)

3.佘欣然.高校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新闻爱好者,2018(10)

4.贾少宁,贾浅浅.中华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和原则[J].新闻爱好者,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