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历史知识总结精选(九篇)

历史知识总结

第1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文主义思想主导着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解放人的思想,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想上的依据,为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和题材。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方便大家掌握好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rdquo 高中数学;本身。

2、 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上面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让我们知道了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主导的思想,代表的人物,及在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领域所产生的作用,是我们全面掌握这部分知识的重要资料。

不看后悔的高中物理力学所有公式

为你总结了高中物理力学所有公式,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一、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高中数学,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二英语语法总结手册

很多人认为英语学习很麻烦,需要记住那么多的英语语法,很多同学图一时舒服干脆不记,这样是不行的,学习英语语法是必须要知道的,觉得英语语法很杂很乱那就将它们汇总进行记忆,这样会非常方便。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英语语法总结手册,供大家参考。

(1)表语从句

1. 定义:用作表语的从句叫做表语从句。

2. 构成:关联词+简单句

3. 引导表语从句的关联词的种类:

(1) 从属连词that。如:

The trouble is that I have lost his address. 麻烦是我把他的地址丢了。

(2) 从属连词whether, as, as if。如:

He looked just as he had looked ten years before. 他看起来还与十年前一样。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y will be able to help us. 问题是他们是否能帮我们。

注:从属连词if一般不用来引导表语从句,但as if却可引导表语从句,如:

All this was over twenty years ago, but it's as if it was only yesterday.

这都是20多年前的事了,但宛如昨天一样。

能跟表语从句的谓语动词一般为系动词be, seem, look等。如:

It looked as if it was going to rain. 看起来天要下雨了。

(3)连接代词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

连接副词 where, when, how, why。

如:The problem is who we can get to replace her. 问题是我们能找到谁去替换她呢。

The question is how he did it. 问题是他是如何做此事的。

That was what she 高中地理 did this morning on reaching the attic. 那就是她今晨上了阁楼干的。

解释:

1. 连词because可引导表语从句。如:

I think it is because you are doing too much. 我想这是因为你做得太多。

2. 在一些表示“建议、劝说、命令”的名词后面的表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虚拟语气。should+动词原形表示,should可省略。如:

My suggestion is that we (should) start early tomorrow. 我的建议是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2)主语从句

1. 定义:用作主语的从句叫做主语从句。

2. 构成:关联词+简单句

3. 引导主语从句的关联词有三类:

(1) 从属连词that。 如:That they were in truth sisters was clear from the facial resemblance between them.

很明显,她们确是亲姐妹,她们的脸型很相似。

(2) 从属连词whether。如:

Whether he’ll come here isn’t clear. 他是否会来这里还不清楚。

上面为大家提供的高二英语语法总结手册,是大家学习高二英语语法时必备的手册,它会让你的英语学习变得更简单。

青春文学:高二夜未央

高二夜未央

作者:路人甲

不知为什么又会把这一季的韶光和夜未央这样凄迷的意境联系在一起,似乎是已在沉默中黯淡了太久吧.

很想在回眸的瞬间看到什么,只是惊讶于花未眠,人成伤,岁月转成空的悲凉.不想让这一段的流年在轮回中流落千年,使我默默,使我冷落……

纷飞的雪花似乎还未在内心留下些许无可避免的湿润的感动,而我又不可避免的长了一岁,又无可避免的成为灯下那个内心装满"不懂"的孩子.听着嘀嗒的钟表声,仿佛青春的热血在我停下笔尖发呆的某刻起,滑落,滑落到笔尖,接着铺陈在眼前厚厚的书本上.我所写下的并不是那些答案,而是一串又一串的不解,一串又一串流走的日子.

我明白,这些日子还会继续,只是我渴望知道在流走的岁月里会带走多少无奈和浮华,亦或者在这些雨季中的深沉倾泻过的感情.这些被学业切割以至陆离的情愫会有多少被铭记,有多少在莫名时的泪水会成为成功之花的源泉?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在这些日子里曾有我纵意任性的月影,曾有我发呆时挥霍的不该放手的日子,曾经有些被定格成为永恒的画面任凭岁月的打磨与淘汰.

仿佛人生在对我说,成功是华华丽丽地在拥簇中衰老,成为世人景仰的标尺,或者在厌倦浮华后可以了无遗憾的坐化,成为已脱稚气的赤子,而安然老去

失败是纵意的轻狂后,成为成功者的陪衬,蜷缩在墙角,也许也会是在一些飞扬的青春岁月后,泯然众人成为可有可无的参照.那些被镌刻的日子成为可有可无的调味品,成为成功之路的终点线,冲断了,也就无限接近彼岸.

我知道我会怎样选择 高中地理,而且我不愿成为出没在暗夜的蝙蝠,更不愿成为失败的代言.正如早已被咀嚼城碎末的至理所让我困惑.迟疑一样难以抉择.

如果可以再重来,但愿这一切不仅仅是一个过程.也许,我的未央终有一日会在夜晚的轮回后成为灰烬.只是,有些地方将会刻下我的不悔,尽管有些日子远了,也总有些不远了的日子在等我......

高二,夜未央!

过来人给学弟学妹们的一点忠告

上了高二,已有一种邻近高考战场的感觉。高一刚入校,新学校、新集体,学习压力又大,稀里糊涂地就过来了。而到了高二,与环境熟悉了,与同学认识了,功课也就那么回事了,不少同学都不由松弛了下来,时间抓得也不紧了,似乎想在高三玩命学之前,先玩命玩一把,不玩就亏了似的。

作为过来人,我真心实意地告诉各位,如果想考上大学,尤其是想考上理想的大学,那必须从高二就开始努力。这又可分为以下几类学季来谈:

第一类,优等生。优等生经常想着自己在班上甚至年级都够优秀的了,没有被超越的恐慌,没有急起直追的迫切,似乎觉得自己已是一个“准北大生”、“准清华生”了。然而,他们不知道,这时才是“中速跑”,一进高三大伙都玩命,一下子进入了“加速跑”。因为从“中速跑”调整到“加速跑”,总得调整个几天,就这一调整,一些高二时挺优秀的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掉下了一大截。而那些从高二时已悄悄加速的同学,则会很适应、很自如地融入到高三的学习中去,并仍然“领跑”。

第二类,中等生。中等生一般有一至两门劣势学科,所以在高二时,一定要抓紧抓时间,想尽办法把劣势学科赶上来(先别提“消灭”或转劣为优这样过高的要求)。如果高二不下这个功夫,到了高三可就被动了。这就有点像一个长跑运动员穿了一双过大的不跟脚的鞋,跑两步提提鞋,这么跑能领先到达终点吗?

第三类,后进生。这些同学平时功课学起来都有困难,学习上各科都有不少漏洞,一进入高三,就好比一道千疮百孔的大堤进入了洪水期,不垮才怪。所以这些同学最好在高二努努劲,至少能把一两门功课提到平均线以上,然后用这一两门拉动剩下的几门,以期在高三有所突破。

不少同学 高中学习方法,包括《姐姐北大,妹妹清华》里写的那一对姐妹好学生,都是在高二第一学期那个寒假,就开始为高三冲刺做准备了,到了高二结束进高三那个暑假,则更是提前进入状态。

再具体说说我当年是怎么做的:

高二第一学期后的寒假,着手复习英语,把以前学过的英文单词,再加上高二下学期、高三还没学的部分单词,放在一起先背(没学过的课文先不去管它)。就这样,在这个寒假至少已把英语这一门的底子——单词等解决了,到了高三再拼命做题提高就行了,不用再花多少时间去背单词了。

高二第二学期后的暑假,主要是看这一年高考题。如今书也出的快,六月高考,有时六月底七月初书就出来了。买回一套先反复看,边看边做,做了再看,反复琢磨。不会做或自己试着一做得分不高也别紧张。不是还有一年了嘛。这么研究研究,一开学,老师肯定要讲刚考完的高考卷子,你不一下就上道了吗?

总而言之一句话,高二时不管你是中等生,还是高才生,都松不得,松了就有可能垮下去了。或许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胜在高二”吧。

我的思考:

高考这件事,是折腾考生,折腾家长,折腾老师,而要想胜出,又必须对自己狠着点,自己折腾自己。高一苦学,高三学得苦,高二还不自己给自己放放假?不行,绝对不行。高二千万不要松弛,要咬紧牙关学下去。这样你高三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高二学生如何提高英语水平

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高二英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高二英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为以后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及进一步自学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我看来,打好基础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如何打下基础呢?可以归纳如下:制定计划,明确目标;课前预习,找出难点;专心听讲,当堂巩固;及时复习,防止遗忘;独立作业,检测效果;错误归类,解决疑难;勤奋多练,广泛阅读;系统总结,掌握规律。

建立错误档案本

在学习过程中,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以后新知识、新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消灭错误,获得正确知识和技能 高中物理。每次练习或考试后,应该把自己做错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抄下来,收集汇编,然后把老师对错题讲解后的正确语句熟读牢记,保留错误的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眉批上理由分析,这样就形成新的语言习惯。平时和临考前翻看,加深印象,引起注意,大大减少了错误率。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应试能力,发挥了最佳的水平。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提高对语篇整体认识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的能力。坚持长期阅读(每天至少2篇以上)是稳步提高的保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阅读(如读21世纪报中学生英文版,《新概念英语》第二、三册,英语周报同步辅导及听说读写版),不仅能巩固拓宽教材所学内容,更关键是会使所学知识活起来,激发出浓厚的学英语的兴趣以及扩大知识量的欲望。

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在课文所提供的语境中对语音、语调、意群、句型等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同时培养纯正的语音语调和好的用语习惯以及为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过的句型、词组、对话、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形成流利的语感,也培养了理解能力,为说、读及英语写作打好基础,这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根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养成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的习惯也很重要。高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字体书写不好,难以辨认,大小写不分,词距若有若无,标点符号乱用,给老师批改作业和试卷造成极大的麻烦。这在高考阅卷评分中会吃大亏,白白丢分。因此,高二学生平时要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大小写、标点符号和词距等一定要一丝不苟,力求规范化、整齐美观。

养成使用英汉双解词典的习惯

高二学生阅读面扩大,需要补充词汇量。学生应备一本英汉词典,如牛津中、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在学习中随时查阅。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学生的疑惑,帮助理解词的用法,词汇量也就随之不断扩大。

通过朗读扩大词汇量

对于那些单词,语法什么的,都不去有意记它,而换成大声朗读它,一天读它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一些单词你只要一想,嘴里马上就能发出它的音,一动手自然就把单词写出来了。当然对于一些词法、语法,朗读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一些经典的,具有明显语法现象的句子反复读,日子一长,你的语感能力就会大大增强,以后当你做单项填空时,就不用想它所涉及到的语法,只是在心中默念一次,然后对照一下,答案立刻就出来了。

生物学中常见英文缩写名称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RNA:核糖核酸,分为mRNA、tRNA和rRNA.

高中政治 7.cDNA:互补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细胞

10.GPT:谷丙转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脏中含量最多,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的一项指标。

1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

1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类基因组计划14.IAA:吲哚乙酸(生长素)

15.CTK:细胞分裂素

16.NADP+ :辅酶Ⅱ

17.NADPH([H]):还原型辅酶Ⅱ

18.NAD+ :辅酶Ⅰ

19.NADH([H]):还原型辅酶Ⅰ

20.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生物学家在实验室以少量样品制备大量DNA的生物技术,反应系统中包括微量样品基因、DNA聚合酶、引物、4 种脱氧核苷酸等。

21.PEG: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2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参与C4 途径。

23.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学名的英文缩写)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世界史重大战事

1.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2.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3.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4.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5.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进行的战争。

6.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7.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10.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第2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1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

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结果及影响:圣西门、傅立叶指望国王或富人来投资建设他们设计的社会组织,这些希望都落空了。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在耗尽在建材后瓦解。但他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1.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基础: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活动。

2.内容: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原则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巴黎公社

1、背景:内忧外患。

直接原因—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

2、性质: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3、措施: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选举产生,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人民可监督罢免他们。

B、维护劳动者利益。C、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4.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强力镇压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还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主观原因: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自身力量弱小等。

(5.教训及启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彻底消灭资产阶级残余势力,防止资产阶级势力的反扑;无产阶级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建立广泛的同盟;无产阶级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时期,不具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

6.意义:A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其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C.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2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 背景:

客观条件:①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但不彻底,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②俄国社会矛盾尖锐③一战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双重压迫下,革命性强);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有革命的同盟军-占人口大多数的贫困农民的支持。

二、过程

1、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经过: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两个政权并存)

2、《四月提纲》:A、列宁提出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B、实行土地改革。

C、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

2、1918年,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

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国)

四、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封建残余和剥削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高中岳麓版历史总结3第20课 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19—1923)

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成立的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陈独秀、上海)

②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③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

④意义:宣告党的成立,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2、中共二大:将现阶段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3、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

(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B、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C、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北伐: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

北伐的对象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张作霖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4、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

1、武装起义:1927

A、南昌起义: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B、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

2、井冈山道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遵义会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确定正确领导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10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后,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4、西安事变

(1)原因:A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B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C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D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一二九运动的推动);E张学良、杨虎城强烈的爱国心。

(2)爆发: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四、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1、抗日战争的爆发:卢沟桥事变(1937.7.7;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日本侵华罪行:A、大屠杀(南京)、毒气战、细菌战等;

B、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运动”等C、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

3、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国共合作抗日

A、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组织多次大会战)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反“扫荡”),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

B、1938.1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5、抗战胜利:1945.8.15

6、胜利原因和意义:

①胜利原因:(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全民族抗战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的企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也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对夺取抗战胜利都起了重要作用。(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援,对抗战胜利也起了积极作用

②意义:

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两种命运

A、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

B、专制内战与实行一党独裁:1945年国民党六大。

(2)重庆谈判:原因: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并迫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舆论压力;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10月,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3)政协会议: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再次确立民主和平建国路线,后被国民党推翻。

2、解放战争

(1)爆发: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2)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8个月,歼敌71万余人。

(3)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4)战略反攻: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将战争引向国统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5)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6)北平谈判:1949.1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和谈,李宗仁拒绝签字。

(7)渡江战役:1949.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3.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

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

第3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

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联系,巩固统治。

4.大运河:2+3+4+5=1。2:全长两千多千米;3点: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5大水系: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开通后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统治。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1)、选贤用能,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2)、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3)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4)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5)、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与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⒈科举制度:(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

(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3)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科举制度的作用(p130)

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

3.唐朝习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唐朝的时代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

(1).设都督府,由当地贵族管理: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

(2).和亲,会盟: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3).册封,会盟: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2.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3.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戴他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4.吐蕃就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

原因:唐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以及唐朝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⒈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

2.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3.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大唐西域记》)

4.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事件内容

身份

时间

目的地

目的

独行或

结伴

是否

回国

共同

贡献

精神

鉴真东渡

僧人

唐玄宗

日本

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结伴

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玄奘西游

僧人

唐太宗

天竺

西行取经

引进文化

独行

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总结出隋唐时期我国有哪些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

①我国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②《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印刷品;③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④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⒈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指的是李白,人们称他为诗仙;“杜”指的是杜甫,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⒉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

⒊唐朝时,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其中以泥塑和壁画(如壁画《飞天》)为代表。

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916年

契丹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西夏

1038年

党项

元昊

兴庆

⒈1004年,辽军的进攻威胁到北宋都城的安全。对此,宰相寇准坚持宋真宗亲征。

⒉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这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⒊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⒈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他就是金太祖。

⒉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掳走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⒊金灭北宋的同一年(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他就是宋高宗。

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形容的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

5.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⒈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⒉宋代,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重心南移主要原因:(见笔记)

⒊“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⒋北宋前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的水稻品种——占城稻。

5.宋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6.宋朝时,瓷器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中国因此被誉为“瓷之国”。

7.北宋前期,由于商业的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的纸币有会子、关子。

⒏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并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设蕃坊、蕃市、蕃学。外贸范围广。

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⒈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⒉宋朝时,社会的主体是士农工商。

3.宋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户编定为坊郭户进行管理。

4.宋代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舍。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⒈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⒉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首领是铁木真。

⒊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

4.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元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5.元朝建立后,很快便出兵灭了南宋。南宋大臣文天祥坚持抗元,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6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①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②推行重农政策。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

7.元朝实行人分四等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8.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第15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⒈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促进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年。

⒉战国时期,人们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 宋代,人们进一步发明了——指南针。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⒊元代的黄道婆向黎族族人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加以创新,使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黄道婆成为“衣被苍生”的棉神的化身。

第16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⒈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⒉《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被誉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3.宋代三大词人:北宋苏轼、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辛弃疾。

4.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关汉卿是元杂剧最负盛名的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第17课 探究《清明上河图》

⒈《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它是北宋张择端所作。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政治:废宰相制度,设立厂卫制度、设立廷杖制度、设立军机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1.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由胡惟庸案开始,废除了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设立廷杖制度,它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负责。

⒊“厂卫”包括东厂和锦衣卫,它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⒋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⒌科举制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无法选拨到真正的人才。当时所作的文章称为——八股文

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⒈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的侵略。

⒉明代,戚继光于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然后又到福建和广东抗倭。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3.明末,在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了占据台湾地区的荷兰殖民者,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4.17世纪40年代,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80年代,在雅克萨反击战中,康熙帝亲征。清军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方式:武力平叛、加强管理、联络感情)

1、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建立对**、**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东北和西北边疆的管辖。

4、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二、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三、⒈准噶尔是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时得到了沙俄的支持,发动叛乱,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帝曾亲征大战噶尔丹。

2.回部是维吾尔族人。

⒊清朝,顺治皇帝接见西藏喇嘛教首领**,正式赐予“**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接见另一位喇嘛教首领**,正式赐予“**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和**都得经过中央册封。

4.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⒈明成祖迁都北京,经他营造的新北京城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⒈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代表作《本草纲目》,它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3.明清四大名著分别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⒈郑和下西洋。时间:明初,1405——1433年

次数:七次

到达的地方:郑和的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意义:①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②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2.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3)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4)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3.闭关政策的影响

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⒈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荣盛世指的是:康乾盛世。

⒉“康乾盛世”时期包含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

⒊明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向近代文明演进。

⒋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

(1)农民战争的打击,如李自成起义、白莲教起义;

(2)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了历史发展;

(3)封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

(4)英国19世纪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史料诊所

一、以下情境描述中,有四处错误。

请逐一指出,并加以改正。

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唐朝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北宋平民蔡伦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年;指南针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由意大利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明长城,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材料分析题:

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全球通史》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

材料三:“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体现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在这一民族政策的指导下文成公主嫁给了谁?他是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清朝时期为了管理这一少数民族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3)从材料三中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

(4)概括指出材料中提到的封建帝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的作用?

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在明清时期,面对入侵,抒写了民族不朽的篇章,创造了千古的英雄业绩。请回答:

(一)知识归类:

【明清外患的到来】

【坚强不屈的反抗】

(1)明朝:倭寇之患

抗击倭寇

(2)清朝:

侵占台湾

收复台湾

(3)清朝:

入侵黑龙江

抗击沙俄

(二)理解感悟:

第4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开始:唐朝中后期2、完成:南宋三、蒙古兴起的概况:⑴铁木真(成吉思汗)逐渐统一蒙古。⑵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四、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定国号为元。 首都:大都。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五、南宋的灭亡:1276年元灭南宋。 抗元将领:文天祥。六、元世祖的统治措施:⑴重视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⑵开辟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转运到大都。⑶加强中外交往: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⑷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七、元朝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的贡献:⑴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⑵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⑶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⑷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⑸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八、四大发明:⑴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⑵印刷术——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⑶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北宋中期出现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传到外国⑷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应用于军事,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九、文学艺术:⑴文学:①词——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杰出词人: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南宋辛弃疾,年轻时参加过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②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⑵绘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最的画家——赵孟兆页,他的画属于“神品”。⑶书法: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5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特点;复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 雅典民主

第7课 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

当然,迎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联系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需要每位历史教师付出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6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一、要让学生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学习历史可以使人明智,这是培根的名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的重要性。中国人也一直很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如中国古代史上的《资治通鉴》。我们的领袖也是一直很重视历史的,同志对历史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对明朝的历史的研究了解尤其透彻。他不仅学习研究历史,而且在自己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大家都熟悉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总结了项羽的教训。他的《论十大关系》就总结了苏联的建设教训。同志在1996年的时候,,曾经专门邀了八位历史专家给他将授历史知识。邓小平同志总结中国的建设历史,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领袖们之所以拥有大智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化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懂得了学习历史很有价值,那是让我们更有知识,更有智慧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是教师讲重点,学生划重点,考试考重点,学生机械重复,死记硬背,随着要记要背内容一多,容易背前面的忘记后面的,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信息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上,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的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录相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播放相关的历史或考古纪录片,展示一些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第7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一、加强历史知识点的结构教学

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实用的、多层面的立体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牢固记忆重要的历史事实,准确表达历史现象的能力。

由于历史知识结构要求我们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使之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历史知识信息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历史章节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构建新的更加合理的章节知识结构。例如,高中《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叙述“明朝封建专制的加强”时,只说明了“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一个内容,而“颁布《大明律》”、“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实行八股取士”与“明朝封建专制的加强”并列,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后面三个措施也都从不同侧面加强了明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考,重组历史知识,把“颁布《大明律》”、“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内容也纳入了“明朝封建专制的加强”的具体表现之中,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和严密的历史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握了该段教材的具体“内核”,提高了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其次,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构建阶段历史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形成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例如,通过对近代时期中外关系史的分析,可以分四个阶段把握列强侵华的基本特征: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特征是:发动侵略战争;共同侵华;商品输出。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特征是:瓜分中国,以华治华;资本输出;由共同侵略到日本独霸。第三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特征是:由以华治华到强占中国;由各国共同支配到日本独霸。第四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朝鲜战争结束)的特征是:由以华治华到孤立、包围和封锁中国;美国充当侵华主力。

最后,在总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打破原来形成的知识结构,把同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和比较,构建纵向的专题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完善。就历史现象而言,只要从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就可以弄清楚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历史地位,形成多层面、全方位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同时,在每个阶段的知识结构教学中,辅之以相关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养成自觉探求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中的史论结合和分析辨别原始材料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和总结历史经验,形成和提高正确的评价能力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首先,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各种图表、图画和黑体文字等。因此,在进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时要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的有关材料,从中获取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各种信息,提炼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并从课文中概括相关史实去辨别材料的真伪,提高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其次,由于古今中外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地域和背景,因此,在历史知识结构教学中,必须坚持史论结合,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阶级范畴中,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评价,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正确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

教学中应引导学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和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内容丰富,就中学生而言,主要应把握以下各方面:

1.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2.人类社会在矛盾中前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一切历史现象都具有原因和结果,并受因果联系的支配,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的。

4.一切历史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必然性处于支配地位。

5.任何历史事件都有现象和本质,历史事件的性质是由本质决定的,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要用全面、辩证和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9.中国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诚然,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理论的教学并非偏离教学主题,而是通过归纳和阐述历史理论,帮助学生将原来零散的知识和理论系统化,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历史事物,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深化素质教育。

第8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注重对历史事实和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结果使学生只是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而对历史事实的本质特征却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新形势下,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建立在“史料”基础上,更要发挥“史论”的作用,使学生从历史学概念的高度理解历史,用“史论”去分析历史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实施概念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揭示历史规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历史观。

二、中学历史概念的分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概念,从历史史料和史论的角度出发,通常分为史实性概念和理论性概念两种。史实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历史学中的事件进行概括和评价。比如我们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单纯地掌握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过程等,还不足以将中日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而只有从史论的角度,从中日矛盾出发,才能认识“九一八事变”的实质。理论性概念则主要表现在对众多同类事件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比如封建专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的归纳和总结。理论性概念不仅有“史”,还有“论”,而且是以“论”为主。鉴于此,学习中学历史中的理论性概念,对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学历史概念教学的现状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概念的教学还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教师仍然以历史事实讲解为主,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识记,而忽视了历史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在把握“农奴”和“奴隶”之间的区别时,要认识到他们都属于被奴役的对象,但又具有各自的群体特征;又如在把握“地主阶级改革家”和“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区别时,则需要分别从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去总结其概念差异。

四、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概念教学的策略与思路

1 结合课程标准、教参来强化历史概念教学。

我们要以课程标准和教参为基本依据,来强化历史概念教学。比如,对其明确要求掌握的剥削、私有制、阶级、奴隶、民族、部落、掠夺战争、正义战争、文化、宗教等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从中将历史学知识上升到理论概念的基础上,从而为学生构建比较完备的历史学认知体系打下基础。

2 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

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认知上还不够完善,对历史的评价还缺乏必要的实践性,因此,在历史课堂开展概念教学必须要遵循以下一些教学规律。

一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历史思维训练。如初中阶段学生对史实的逻辑概括能力相对比较弱,对问题的阐释就需要教师来引导。譬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结合鸦片的入关和对中国人民的伤害程度来引导学生认识鸦片输入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伤害。如此从具体的历史事实抽象出比较复杂的概念性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是对中学历史知识进行分类。对一般性史实在概括时要做到简明和全面;而对于理论性概念的概括,则要从具体的史实和理论高度给予深化和升华,通过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历史学概念知识。

三是注重历史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清哪些是史实性概念、哪些是理论性概念、哪些是基础性知识、哪些是规律性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于历史知识的认识规律来对史实进行概括,并建立历史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性概念奠定基础。

第9篇:历史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三历史教学 通史基础教学 历史迁移 时序性教学

一、夯实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的考查角度、试题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试题开始由基础知识为主、能力考查为辅的模式向注重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符合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那么,在新高考形势下,如何应对新的转变呢?“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试题类型,掌握基本答题技巧和方法,一切会迎刃而解,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考试说明》中历史知识的考查范围,并注意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将大量时间用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依据考纲,明确目标。《考试说明》强调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虽然我们仍很难清楚地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能力分数有多少,但不掌握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再有能力也只能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

1.打好高三通史复习的基础。

首先,要立足于通史的整体要求确定复习目标。明确通史之大体,立足于“通”的目标,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努力体现每个历史阶段前后迭连间的异同,突出阶段性的标志,把握每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特征。

其次,要从构建扎实的通史知识基础角度复习。复习目标确定后,认真梳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深入挖掘每一个阶段历史间的纵横联系,紧紧围绕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整合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浮夸空洞的通史复习,提高高三通史复习实效。

2.掌握正确的历史观是高三复习的关键。

现行高三岳鹿版教材,必修ⅠⅡⅢ就是从人类文明史观分为《政治文明历程》、《经济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史》三大部分,有助于把握文明观,正确掌握教材脉络,构建历史整体结构,亦是当今高考的试题特色。此外,在学世界史时还应把握整体史观(全球史)和现代史观。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纵向联系: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居于重要地位,涉及国家多、波及范围广,同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准确掌握这段内容,最好按照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方面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概括各自的特点,才能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通过纵向联系、比较,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向垄断(企业制度)过渡。

横向联系: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对)比分析,吃透教材。如中国明清批判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古希腊先哲们的人文精神起源;二十世纪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

三、加强时序性教学

针对历史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结构,强调时序性教学不是指以前的通史模式,时序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模式。如何进行时序性教学?笔者经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在吸收传统历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反思,认为时序性教学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渗透教学。

1.微观时序性教学是指以单元或某个专题为单位进行的教学。以必修二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图表法展示民族资本主义的每一个阶段,在图表法中分析其成因、现状及对中国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按照时序性原则对这一内容加以整合,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2.宏观时序性教学,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结构特点,笔者认为宏观时序性教学应该立足于整个历史课程或者整个模块。立足历史这门课程,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按照历史先后顺序进行整体规划,注重必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高三教师可帮助学生树立两条基本线索,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另一条线索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史,从宏观上把握近代(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先进化)的过程,形成完整的近代历史思维。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的时序性教学已经引起了一些专家和部分一线教师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历史的时序性教学意识不仅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客观要求,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笔者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广大高三历史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迁移能力

1.挖掘教材隐性知识, 让学生学会迁移。

历史教材一般以专题或章节体为主,教材编写时设计了很多隐性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挖掘隐性知识,解决问题。如必修三专题六的《启蒙运动》,教材没有专门讲启蒙运动的影响,我们在复习时就要通过知识迁移方法把这一隐性知识找出来:先让学生回忆必修一中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学生理清思路:对港澳、中国、世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对启蒙运动影响进行分析:第一层面是对当时法国的影响,第二层面是对当时欧洲的影响,第三层面是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加以分析。

上述例子让我们明白知识迁移的作用很大,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对我们提高成绩、掌握应试技巧很有帮助。只有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并注重挖掘隐性知识,才能提高迁移能力。如何整合和挖掘教材知识呢?可按纵向和横向方法整理教材知识,从历史构成要素角度整理知识,按照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阶段整理教材知识,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规律性知识的总结,注重共性知识的总结,注重结论性知识的总结,注重方法性知识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熟悉知识、迁移知识。在总结教材知识时,譬如,我们熟知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感知和体会分析问题的角度,进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2.加强知识的归类和概括,让学生学会迁移。

凡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都是概括了的,能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性水平越高,就越容易产生迁移作用,因为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性特点和规律性联系,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就越广,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提高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概括,从而促进迁移的发生。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四条线索及其内在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回答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变化,即是一道典型的知识迁移题,部分考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其实如果能够按照上面要求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结构,此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3.变更问题情境,将问题类化,实现知识迁移。

教师应将知识归类任务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类。在课堂中,教师把解题技巧、解题策略、审题和检查方法通过习题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使书本知识得以活学活用,从而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构建的知识结构“类化”这个新问题。

必修Ⅰ第三单元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的复习过程中,让学生自行对各国政体的建立、特点及对其本国及世界的影响进行归纳“类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对各国的崛起过程进行知识迁移,变更问题情境,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知识迁移的条件和契机,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精选有针对性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迁移,最终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许凌云.试论“通史家风”[J].历史研究,1983(4).

[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许凌云.读史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