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当代大学生论文精选(九篇)

当代大学生论文

第1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2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

一、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冲突

政治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1956年美国的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儿・A・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个概念,并运用它来分析比较各个不同的政治体系,他在文中指出政治体系中支配人们政治行为的各种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其科学内涵:一是其主体是政治活动的主体,即国家、政党、政治社团和政治人,二是它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综合作用的产物;三是其目的是要揭示政治人与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关系,揭示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四是它包括政治认知、情感、评价、态度、动机、意向、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冲突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产生及其根源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一个人离开了社会离开的政治是无法生存的。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和接触的事物不同,形成的思想与政治认知态度也不同,从而导致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冲突。具体原因如下:

1.大学生自身的个性不同会导致政治文化冲突的产生。首先,当代大学生由于专业等限制对于政治的认知程度不同,有些大学生对于政治文化的了解甚少,理工类的同学对政治没有丝毫的兴趣。其次,性别的原因。性别也是产生政治社会化冲突的原因之一。相比来说,男生对政治问题更感兴趣,他们对政治的关注也非常多,对某些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分析的也更加透彻。

2.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不同导致政治文化冲突。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很多教师还停留在课本的宣传教育上,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完全脱节,不注意与时俱进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对当代的很多政治现象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冲突的发生。首先,当代的思想政治教师也要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次,现在很多媒体对于丑恶的政治现象曝光的频率过高,大学生看到的阴暗面也越来越大,有太多的负面因素充斥在大学生的思想中,现实中的政治文化同书本中的不一致,就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的冲突。最后,很多家长、教师、校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部分党员被曝光,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身边的人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会加重政治文化的冲突。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心理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特点。 政治心理学主要是对政治活动和政治过程进行心理因素的分析,我国对政治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学与应用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王浦劬将政治心理定义为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首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时期参与的同一个政治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也是各有千秋的。其次,表现出来的是自发性,很多大学生都自愿的关心时事政治,但由于对政治现象的不了解,往往认知不够深入,空有一腔热血行事鲁莽是最不可取的做法。最后,叛逆性,大学生毕竟还处在青春期,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鲜的观点也随之而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个性是必不可缺的,所以有些同学为了彰显个性寻找存在感,对于各大媒体的曝光不分善恶,甚至对于某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行为表现

1.政治冷漠。最突出的行为就是表现在政治冷漠上,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而,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加入政治团体、参加政治生活。而现实中多数人学生还仅仅停留在关注这一层,人学生群体出于自主意识自愿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程度并不高,且参与目的有功利化倾向。

2.反主流政治文化。社会信息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而临机遇与挑战的二重境遇。信息化冲击着政治文化教育的主流导向,政治多元文化存在,人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选择陷入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人量的西方思潮涌入国门。西方文化的输出,影响着我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山于青年人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也认识不足,以至于对西方文化不加鉴别的一味接受,甚至疏离和反对本国的优秀文化。

(四)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极端表现

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极端表现就是与爱国主义相联系的对立情节。日本是当代大学生最憎恨的国家,近年来日本首先屡次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事件,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等事件激起了大学生的愤慨,很多冲动派的大学生自发是组织“抵制日货”活动,甚至激动的要求日本人民血债血偿,而二战以来日本的很多正面形象和国际形象他们都一概不知,甚至拒绝接受,这一类极端的爱国学生也出现了砸日本车等不文明现象。这些都是极端的政治文化现象,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思想的不成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第3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政治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1956年美国的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儿?A?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了《比较政治体系》一文,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个概念,并运用它来分析比较各个不同的政治体系,他在文中指出政治体系中支配人们政治行为的各种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其科学内涵:一是其主体是政治活动的主体,即国家、政党、政治社团和政治人,二是它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综合作用的产物;三是其目的是要揭示政治人与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关系,揭示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四是它包括政治认知、情感、评价、态度、动机、意向、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冲突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产生及其根源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一个人离开了社会离开的政治是无法生存的。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和接触的事物不同,形成的思想与政治认知态度也不同,从而导致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冲突。具体原因如下:

1.大学生自身的个性不同会导致政治文化冲突的产生。首先,当代大学生由于专业等限制对于政治的认知程度不同,有些大学生对于政治文化的了解甚少,理工类的同学对政治没有丝毫的兴趣。其次,性别的原因。性别也是产生政治社会化冲突的原因之一。相比来说,男生对政治问题更感兴趣,他们对政治的关注也非常多,对某些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分析的也更加透彻。

2.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不同导致政治文化冲突。当代大学生对于政治的认知大部分来源于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很多教师还停留在课本的宣传教育上,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完全脱节,不注意与时俱进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对当代的很多政治现象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冲突的发生。首先,当代的思想政治教师也要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次,现在很多媒体对于丑恶的政治现象曝光的频率过高,大学生看到的阴暗面也越来越大,有太多的负面因素充斥在大学生的思想中,现实中的政治文化同书本中的不一致,就导致了大学生的政治文化的冲突。最后,很多家长、教师、校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部分党员贪污腐败被曝光,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身边的人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会加重政治文化的冲突。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心理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特点。 政治心理学主要是对政治活动和政治过程进行心理因素的分析,我国对政治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治学与应用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王浦劬将政治心理定义为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首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即使是同一时期参与的同一个政治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也是各有千秋的。其次,表现出来的是自发性,很多大学生都自愿的关心时事政治,但由于对政治现象的不了解,往往认知不够深入,空有一腔热血行事鲁莽是最不可取的做法。最后,叛逆性,大学生毕竟还处在青春期,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鲜的观点也随之而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个性是必不可缺的,所以有些同学为了彰显个性寻找存在感,对于各大媒体的曝光不分善恶,甚至对于某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文化冲突的行为表现

1.政治冷漠。最突出的行为就是表现在政治冷漠上,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而,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加入政治团体、参加政治生活。而现实中多数人学生还仅仅停留在关注这一层,人学生群体出于自主意识自愿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程度并不高,且参与目的有功利化倾向。

2.反主流政治文化。社会信息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而临机遇与挑战的二重境遇。信息化冲击着政治文化教育的主流导向,政治多元文化存在,人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选择陷入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人量的西方思潮涌入国门。西方文化的输出,影响着我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山于青年人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也认识不足,以至于对西方文化不加鉴别的一味接受,甚至疏离和反对本国的优秀文化。

第4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广大待业青年、应届毕业生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首先应该充实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许多企业都要求应聘的学生有工作经验,针对这一要求,大学生在校时应该把节假日的时间利用起来,多参与社会活动,通过见习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强与人交际的能力,锻炼表达能力,掌握面试的技巧,使得自己在应聘中脱颖而出。现在的企业需要一专多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其他领域也要有所涉猎,计算机二级证、英语四级证、会计师从业资格证等等,多拿几个资格证书,对自身是有益无害的。充实自己是一方面,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念。有些学生好高骛远,对薪资期望很高,自身能力却不足,导致最后无法就业。加强对就业的了解,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寻找和自己性格有一定契合度的职业,不要盲目从众,找准职业定位。调整心态,消除对就业的焦虑和恐惧,同时培养吃苦耐劳,惜时守信,坚毅勇敢,有上进心,责任心等等美好品质。

(二)高校培养的客观因素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进行就业指导的讲座,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讲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展竞赛或模拟职场模式,让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情况有所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接触社会活动,在实习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注重人才输出和社会需求接轨,科学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价值目标。同时脚踏实地,具有实践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育体系改革的同时,建立合理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将重点从扩大招生数量转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三)政府和企业对改善就业难问题的主动关注

首先,政府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来更多的职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职能,适时成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跟踪式服务和了解,及时掌握社会需求状况,继而引导高校的创业教学和大学生的创业方向。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针对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予以整顿和处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人才短视,未能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人不规范等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管,确保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大力开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及偏远地区的就业政策,通畅大学生到各类企业的就业渠道,完善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他们的用人数量和理念都对大学生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观和人才培养制度,摒弃唯经验论,唯学历论的思想。针对自身的规模性质,岗位需求,公司的远景定位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注重人才招聘的质与量。同时应杜绝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短视”现象,给毕业生机会和环境成长,制定合理的用人制度,从长远出发,培养大学生对企业的情感和忠诚度,为日后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使企业后继有人。

第5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00-02

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里,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才的水平,高素质人才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高等教育。作为繁荣的命脉,大学生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因为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承载着民族的众望,担负着祖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任。因此,从多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大学生只有在思想意识方面不断地加强,向正确的方向靠拢,才会更好更快地成长。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确立,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是否正确,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尽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处,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结合,用恰当的方式融合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近几年来,通过一些问卷调查等形式我们了解到,很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差,自私自利,价值观扭曲,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很严重。因此,利用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的研究,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推崇和谐、友善的理念

提到和平,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论语子路》里曾说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的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强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更加重视人与人直接的和谐。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提倡“仁”的思想,也是当时人际关系的准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和谐、友善。可见,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一直延续至今,经得起时代的推敲。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友善的观念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二)强调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语句,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的兴亡与每个人紧密相连,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这些思想和观念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如:汶川地震、青海地震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传统文化《礼记•礼运》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段话表达了在很早的古代就意识到了集体、爱国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在那个时代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过去传统文化的倡导和影响下,现代中国的发展才延续了集体主义的理念。

二、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到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发展现状又如何?对于古代经史子集,大部分人也只是偶尔翻阅,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兴趣不是很大,因此对这种文化的认可度可见很低。从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的大学生并不是很热衷于传统文化,其受重视程度已大幅下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正需要学校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思想道德素质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和锻炼,整个社会的经济才能快速地发展。

三、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塑造

什么是人格,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在道德品质上的善恶程度。社会作为一个大的群体,要求占据重要地位的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要求大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符合的大学生主体人格,即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无论在几千年前的古老时代,还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都是缺一不可的。这是一个时代群体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连诚信都没有的话,又何谈其他。可见,传统文化把诚信作为一个人健全人格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诚实守信,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培养大学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形成诚实守信的人格,对社会有贡献的一份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发展到现在,综合实力如此之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和谐正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观念。传统文化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与人为善的理念,特别是大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要礼貌、友善。当今时代,面对大学生价值观中所表现的不良倾向,我们应加大对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大力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的道德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传统文化中就曾提倡:“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考试作弊,申请助学贷款毕业不及时还款,做事不讲信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大学生思想现状中对传统文化的漠不关心和重视程度不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加剧了这种道德滑坡趋势。只有将汲取的精髓的部分,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之中,才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公德的意识,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我们还记得《三字经》耳熟能详的“人之初,性本善”,简单的几句话,就说提出了性善观念。早在几千年前的时代,人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善良本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和现代文化之间的传承和延续,有一个很明显的断裂,传统美德对人们的影响逐渐变弱,以至于发生了很多看来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对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强调,对于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人文精神是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第6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之于会计职业如同社会道德之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涉及到的是一个根本性的职业生态环境问题。会计首先是一种技术(信息技术),但同时又具有经济后果和政治后果。它在起到引导资源分配的同时,能产生不同的经济利益分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国家需要出面干预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可以没有技术,可以只拥有最基本、简单的甚至是落后的技术,但会计却不能没有诚信,不能没有真实性、客观性,不能没有道德。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胜过会计职业技术本身。美国拉尔森教授在其第十二版《会计学原理》意以“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为开场白,专门讨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造假将否定会计存在的价值,真实的会计信息产生的关键在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技术建设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启蒙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

一、正确认识会计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当今,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制度建设。面对我国迅速发展和日益更新的经济,面对我国落后的会计处理方法,面对日趋紧密的国际交流,的确很有必要不断加强我国会计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自从“两则”、“两制”颁布后,我国的会计制度几乎每年都处于更新中。会计制度不断趋于合理,与国际惯例协调、趋同。同时会计制度的更新也被当作堵塞漏洞、防止会计造假的措施。会计毕竟是一个人造经济信息系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无论是主观的差错、造假还是客观的处理技术的缺陷或落后,都会使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客观实际,提供真实的财务图景而失去其有用性。而且错误、歪曲的信息还会产生危害性,损害社会及公众的利益。对于会计处理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改进加以克服,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技术保障。在会计技术相当成熟的今天,关键是要保证这些技术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而不被滥用。在会计技术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作为附属于会计主体的会计人员和作为具有个人利益动机、进行操作实施的会计人员是否恪守职业操守就成为关键的关键。再完备的会计处理技术,都会存在与其“契合”的财务操纵可能性。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因此,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技术,客观反映经济现实,充分发挥会计信息作用的前提。没有会计职业道德,就没有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的作用、地位就会动摇。

其实,职业道德对于任何行业、任何从业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存在社会分工,形成不同的职业,就必然存在相互协作、相互提供服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每个人摆正自己的位置,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只不过是在整个社会工作链中的一部分,就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为他人提供服务,就像自己需要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而需要他人能尽心尽力地为自己着想一样。这样就能建立融洽的行业、职业、岗位、个人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的发展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就是职业道德。相反,如果在本职工作中有私心杂念,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岗位,没有意识到岗位的不同不过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不是个人的权利和谋取私利的工具,则会在工作中,不负责任,以岗谋私、以岗欺人,损害他人利益,破坏相互关系,破坏分工协作。造成人人求我,我求人人的局面,导致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的退化。因此,职业道德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协作关系,就是要使个人的利益和其他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不仅如此,在经济活动中,职业道德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形成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巩固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不断扩大市场。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举不胜举。只有牢固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处处替客户着想,力所能及的为客户解决一些难处,而不要惟利是图,贪图蝇头小利,则一个小小的付出,往往可能因感动客户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讲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一种付出,一种奉献,它同样能带来经济效益。

在所有的职业中,目前只有会计行业制定有全国性的较为规范的职业道德。究其原因,应该说是会计工作具有公共性,会计信息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引起的后果将涉及到众多人的利益,而非少数人的利益,影响更大,更有必要强调。这也说明了国家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

二、当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误区

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从学习会计开始抓起,就高校来说,就是要在大学生中灌输会计职业道德,正确认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初步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为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但是,就像我国正处于一个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时期而对会计制度建设非常重视一样,各高校虽开设会计专业者众,但同样是十分重视会计学科的建设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显然重视不够,认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在学校并不重要,或者认为那是学生自己或毕业后的事情,从而忽视这方面的教育而单纯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会计教育不仅传授必需的技巧与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日本在道德建设中推行“日行一善”、“感恩心理”、“心灵进入岗位”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会计专业知识与会计职业道德应是相辅相成的,单纯抓会计专业教育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起到相互促进、培养高素质合格会计人才的目的。

当前,在校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在专业教育中,基本上只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并且以社会会计考试为导向,几乎没有实习、实践,只有模拟,没有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门课程或必修课程开设,属于一种“有专业,无道德”的培养模式,将职业道德培养丢给社会,使学生片面追求实用和自我专业价值,使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培养失去先天基础,难以造就高素质的合格会计人才,难以培养出为会计职业作出奉献的有影响力的人才,更多的可能是平庸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人。一个缺乏道德的会计人员难说能在职业道路上能走多远。

(二)在学生管理中,没有将学生活动的开展与专业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感受到专业的氛围,进行专业的触觉,提升对专业的认识,从而在这些“触摸”中体味到会计的真谛,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专业认识,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与专业学习、专业素质培养两张皮。典型的体现如学生课外活动的纯文娱性、做学生工作的老师缺乏会计专业背景、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不相融合等,从而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体现和贯彻以专业为中心、为专业教育服务、造就专业人才的管理理念,失去专业的灵魂和特点,使学生管理效益、专业教育效益、学校培养效益大打折扣。

三、创建会计文化氛围,在环境中熏陶和培养在校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

在校会计专业大学生是未来会计工作的后备军和主力军,既打好专业基础,又塑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新时期对合格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只通过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办法,干瘪的说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严格的规章和处罚更与道德相去甚远。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才能取得坚实的成果。在校启蒙式的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创建会计文化氛围,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近似的环境中体味会计的真谛,在感触中觉悟,在感触中培养,在感触中提高,成为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会计素养的新型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

(一)用教师的专业人格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积淀会计文化底蕴。会计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会计文化底蕴却带有根本性,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需要逐步积累,需要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会计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来形成。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用自己的专业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和激发学生热爱本专业、积淀会计文化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会计这门枯燥的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空洞的说教往往听之无味,需要老师以自身丰富、深邃的专业知识和游刃有余的表现手法在课堂上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产生一种强烈的热爱会计专业的欲望,对会计产生一种神圣感,愿意为它努力,愿意为它付出。奉献和热爱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需要专业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学生做出榜样。除了课堂这个主要场所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会计专业的激情,还可举办一些学术名家和专家的讲座,对当前会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感触到会计的时代脉搏,跟上时代的大潮。

(二)在会计模拟环节中渗入职业道德内容,使学生近距离地感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模拟不应只是会计技能的演练,应使其更有仿真性,成为会计综合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场所。要改进传统的纯作业式模拟方法,设计市场环境下的会计模拟环境,使会计的模拟不仅仅针对本企业,还要面临更多的主体、更复杂的社会关系等外部环境,由学生自己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方法,既要遵守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又要努力实现企业的会计目标,达到加强企业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因此,可以分阶段进行会计模拟,首先是初级阶段,要求学生进行传统的作业式会计模拟,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实践技能。这还不够,接下来还要进入实战提高阶段,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给出不同的企业资料(由抽签确定),并各代表一个企业,它们同属于一个地方政府,另设审计组和税务组,负责审计和征税(可合一)。在现行会计制度范围内,允许各个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对于核算出来的业绩,效益好的,政府将给以奖励,领导人还可以升迁,效益差的,则会受到处罚,如扣减领导人年薪,直至撤职等。其意安排某一组同学做假账,使本来不好的效益变成了很好的效益。但是通过审计终于查出假账,该企业受到处罚,其他企业也表态今后要谨慎同其开展经济往来。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小组,则在会计检查中受到表彰,增强了企业信誉。这样,在仿真的模拟环境里,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提高了趣味性,培养了学生会计综合能力,还使学生在市场环境下感受了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感受了利益与道德发生冲突时的考验。这样,一举多得,也大大改善和丰富了会计模拟课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三)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课外活动中营造会计氛围,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能以会计人的面貌出现,体现会计人的特色。会计人的基本特点包括效率和效益的思想、对数字的敏感、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等。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大量的,要通过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的专业引导,使学生的课外活动尽可能紧扣专业来进行,体现专业特点,从而既开展了学生活动,又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使他们看问题、做事情能以专业的眼光和专业的思维进行,体现会计人特有的方式和方法。这样,会计人的特点将逐步成为学生的个人习惯。专业的技能加专业的素质、习惯无疑将成为会计毕业生市场上只有技能而无专业习惯与素质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校大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靠讲解和说教形成的,需要各个环节潜移默化的统筹配合。要切实转变观念,变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会计人才的培养,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接轨。可以想见,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将在未来高校会计人才的激烈竞争中显现其强大优势。

【参考文献】

第7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清代有部小说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揭露了当时的政治状况、社会风尚、道德面貌和世态人情;时下的大学校园里,也发生着一些“怪异”现象,让当局者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却让旁观者一声长叹,匪夷所思。

现象一:在学习成绩方面备受推崇者不是数一数二、名列前茅的尖子,而是碰巧及格的同学。与一学期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相比,还是平时不用功,考前花一周甚至更短时间却通过考试的同学让大家啧啧称道,纷纷推行。

现象二:考试讲诚信是一项铁的规定,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置学位证、毕业证于不顾,铤而走险,放手一赌。不被发现,则私下窃喜,逢考必“试”;一旦被“察”,不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找出根本不成立的理由“我不知道这项规定”、“大家都在作弊,所以我也作弊”。

现象三:尊师重教的道德修养在现在的大学生身上难有体现。课堂上或者有求时,都会道声“老师好”;可是课余闲暇,即便在校园里林荫道上与老师相逢或者偶遇,相当一部分同学也会免开“金口”,视若无睹。再说课堂,迟到、早退、旷课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即便上课的同学,其中也有一部分心不在焉,发发短信、聊聊天、看着与课堂内容毫无关系的书籍,根本不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

现象四:不少学生把入党、当学生干部,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没有达到目的之前,积极表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一旦入了党,当了干部就放松下来,甚至比普通同学表现还差。

现象五: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能与朝夕相处的同学怨恨仇视、言语粗俗,甚至大打出手。

诸如此类的“怪现象”在当代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流水有源头,茂林有根壤,“怪现象”的流行也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导致诸多“怪现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的入世态度。《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路漫漫,求学过程也是“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应该有锐意的进取观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如此,才能不虚度自己的求学光阴,才能对自己的前途负责,才能对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负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行,行必果”,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传诵。可见,诚信自古就已被我们民族先人纳入最基本的道德范畴,认为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人格也就无从谈起。《论语》中,孔子把“足食、足兵、足信”作为施政的三个纲领。三者中,把“信”又看成是最根本的,这说明诚信不仅仅是个人的品格修养问题,更关系到国家的治理、社稷的安危。当代大学生应该坚守传统,求真务实,用诚信的美德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将考试作弊等丧失人格的丑恶现象继续上演下去。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也因之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教师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也足以证明人们、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当代大学生应该懂得感谢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在“礼”的熏染下,重视礼仪、礼节、礼让,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这样才不会给“礼仪之邦”、“文明之人”抹黑。

“富,人之所欲”,期利求富可以说是古今社会人人所希望的。尤其在当代商品社会的背景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性,这必然导致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共同追逐经济或物质的利益。但是完全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最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甚至大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是以“义”为重的,所谓“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当代大学生应该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义”统“利”,要讲求道德准绳,不能唯利是图,要处处关心集体,时刻将自身的目标前途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期望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历史使命,有社会责任,在为国家贡献、为人民服务中实现正确意义上的个人利益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者爱人”,“仁”被看作是最完美的道德品质。大学同学之间应该提倡真挚、纯洁的友谊,这样才能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爱人”呢?首先应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去包容别人,尊重他人的个性,万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去苛求别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对他人的批评建议要本着虚心接受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次,与同学的交往,不能因为琐碎小事就彼此怨恨,互相仇视,而是应该多一些礼貌和理解,多一些以诚待人,主动关心他人,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来感染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友谊。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既然“怪现象”的病已经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味药,接下来如何掌握火候,煎好这味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制约人,人改造社会。今天大学生中所出现的“怪现象”说到底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各级党和政府及群众组织应该引导社会及公众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必要时可以制定或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大学生的前期教育,家庭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的家长,应该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养料,在家庭的土壤上培育出饱满的庄稼。

从高校角度而言,应开设基础人文类的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以道德修养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这样才能使学生跳出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增长人文知识,自觉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情操。作为高校教师,要有“教书”,更要有“育人”;要有“言传”,更要有“身教”;要有学术水平,更要有人格魅力。高校教师应以自己的行为修养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努力去践行道德规范,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多宏.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思考.赤峰学院学报,2009,(4).

[2]张世勇.校园内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科技信息,2009,(15).

第8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当代语境;文学理论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43-02

一、高校文学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大都属于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必修课,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这些课程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历史经典,很少顾及当下的现实生活。学生现在明显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知识僵化和老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不能解释当代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和审美体验,从而产生了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消极态度。第二,大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任课教师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高高在上,少有对于文学问题的具体阐释和实践环节的锻炼。第三,各课程之间独自言说,很难做到相互融通。文学理论课程的本质是形同的,都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和文学规律的把握。但现在一些教师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局限于某一单一的课程,从而固步自封,缺乏更宽阔的学术视野,不能使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针对以往局限于单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把文学理论课程作为一个群体来统筹考虑,实行文论间的现代转换,避免单兵突进,以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整体优化,产生规模效应。同时,坚持以当代意识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注重补充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内容,删减陈旧和晦涩难懂的材料,力争在规模上瘦身,在内容上新鲜,以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

二、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1.关于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一,关于“当代意识”:广义上的当代意识是指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产生的并且能够反映这个时代本质的,具有指导和推动这个时展的先进意识、科学意识。狭义上的于“当代意识”是指文学理论课程教师置身于当代的文学和文化环境,面对当代的社会现实,把握时代的精神特征,并将对于当前形成的感知、价值和理念等自觉地运用到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进行具有当代意义的阐释,以此来促进文学理论课程健康发展的改革意识。第二,关于“文学理论课程群”:从教学及其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把从理论上把握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相关课程称为广义的文学理论课程群。在这个群体中主要有《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批评》、《马列文论》、《文艺心理学》、《中西比较诗学》和《美学》等课程。

2.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当代意识的研究:在此领域主要以徐一周的《文学理论教学论》(接力出版社,2006年)最为代表,指出了当下文学理论教学所面临的十一个问题,其中脱离现实的问题最为明显,解决的办法是必须具有当代意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发挥文学理论的审美作用和指导作用,提升其生机与活力。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还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或者限于局部的问题上,文学理论课程中的当代意识体现得还不明显。第二,关于文学理论课程群之关系的研究:对此理论研究,主要有童庆炳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张将古代文心与现代心理美学的互相阐释,以逐步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顾祖钊的《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主张中西文艺理论的融合和将古代文论的范畴和理论做出现代的阐释,转化为现代文论的范畴,以防止某些西方文论的缺陷。关于文学理论课程群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的研究上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实践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在所需要的就是继续做好文学理论课程之间的渗透和转换,发挥好课程间的辐射作用和课程群的整体效益。

3.当代语境中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一,“课程群”理论。在20世纪的90年代,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形势,提出了课程群的概念,它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而成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整体”。本课题所指的文学理论课程群已具备了这些特点和要求。第二,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认为文学观是冲突的产物,没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文学观念,任何文学观念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处于一定空间位置的文学活动者建构的结果。因此,从事文艺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应该将文学观还原到其产生的文学场域、文化场域和社会场域,将经验分析与理论阐释结合起来,解读其背后的社会实践内容,不能将文学观念从其产生的“文学场”中抽取出来,进行抽象的分析。第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理论。1996年10月,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主办的会议上,正式拉开了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序幕,主张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母体和本根,吸收其精华,同时深入研究西方文论和我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以此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体系和文艺学教学方式。

4.文学理论课程群建设的内容

以当代意识为切入点,探讨文学理论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古代文论与当前文艺作品和现实生活之关系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所产生的时代环境已经远离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加之语言的陌生和现在学生对文献理解能力所限,导致古代文论与当下的教学环境有着一种将行渐远的趋势。但是,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特色文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充分发挥其对现实文艺的指导作用,努力缩短两者的距离,因此可以把当前的文艺作品植入到对古代文论的阐释中,把对古代文学理论的阐释植入到现实语境中,使两者之间成为有机的联系而不是互不关联的割裂体,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使他们在心灵上走进古代文论并且喜欢它。第二,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现在的文学理论教学大都忽视了理论学科的应用性能,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明确目的性。在课程群的建设中,应当努力打破学术与实用的界限,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对当前的文艺生活发挥指导作用,甚至可以来治疗当下文艺创作中的种种弊症。第三,文学理论课程群间的知识融通研究。文学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对文学现象的概括和文学规律的总结,因此在整体而言,不管是古代文论或是现代文论,不管是中国文论或是西方文论都只是时间和地域上的区别,其实在知识上相互间是可以融通和转换的。在课程群的建设中,应特别注重文学理论课程群间的知识融通,在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在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比较中,来进行对话、交流,以相互理解,以更宽阔的学术视野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其中各课程间融通的模式和特点是研究的重点。第四,坚持整体性研究原则,确定好文学理论课程群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选修课,做到有主有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避免平均使用力量。

三、结语

通过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群的建设,在当代意识的指导下,对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精简和适当增添当代新的研究成果,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文学理论课程群不是把每一门课程孤立的对待,而是把形态或者性质相关的课程当作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有利于从大系统的角度来思考性质相关的课程间的联系和各自特定的位置,从而在这个大的课程群的系统中相互促进,使这个系统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徐一周.文学理论教学论[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6.

[3]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蔡钟翔.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M].南昌: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5]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王运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8]张少康.文艺学的民族传统[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0]谭好哲,马龙潜.文艺学前沿理论综述[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11]赖大仁.文学理论教学何为[J].中国大学教学,2002,(2).

[12]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批评,2001,(5).

[13]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前景[J].文学批评,2001,(3).

第9篇:当代大学生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即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症”的药方,就是重建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理论体系。而建设这种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古代文论。本文着重探讨了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三个途径。 

【关键词】 失根 当代文论 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论建设基本上走的是“西化” 路线。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更是进入了一个众语喧哗的时代。许多西方理论从精神分析学、原型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被一波又一波地引进到中国,偌大的中国成了西方理论的“实验场”。而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西方话语或观点来解释中外文学现象。仔细审视之,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众语喧哗的时代,我们听到多是形形色色西方文论的叫卖声,却唯独缺少我们民族自己的声音。正如一些学者指出:“近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踪外国人的理论与批评,忙于学习,把握外国人的新说”①,“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助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的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中。”② 

“失语”成为中国当代文论的显著特征,而“失语症”也成为当代文论的一种症候。究其病因,我们认为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就是它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它的理论框架、话语系统、思维模式等都从西方移植而来,缺少自己民族的个性。而没有民族个性的文论是不能处于与西方文论平等对话的地位的,只能生活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阴影之下。故有学者指出我们唯有“重新镀亮自己的理论个性,以理论的民族性来赢得理论价值的世界性”③,只有鲜明民族性的理论,才能在多元化的世界文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病”的药方,就是重新建立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理论体系。而建设这种新的文艺理论体系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古代文论。但是由于古今语境、文学样式、文学功能等的变化,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地将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范畴及原理等套用于当代文论的建设上。我们必须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意识来阐释古代文论,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实现现代转换,重建我们自己的文论话语,正是根据这个‘失语症的论断开出的药方’”④。 

那么如何进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从而建设有民族特色的当代文论呢?我们认为可以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继承古代文论的人文主义和审美主义传统,建构“有根”的当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儒家文论的人文主义传统和道家文论的审美主义传统对古代文学发展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也是建设当代文论的重要精神资源。 

新时期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市场经济的浪潮也严重搅乱了人们内心的平静,人们注重金钱名利的追逐,却淡漠道德价值的失落。而这种不良风气同样影响到了文学界。如我们近期的文学创作以“贫血的青春美文”为时尚,以“美女作家”、“身体写作”为卖点等。有人曾描绘世纪末中国文学及文学批评是“诗人死了”、“长篇小说在喧哗与骚动中堕落”、“报告文学等于广告文学”、“沉默与聒噪的文学批评”等等,其产生的原因则是一些文人在商品大潮前迷失了自己,“他们由产生失落、困惑、焦虑、浮躁、愤怒直到放弃理想、责任、操守、良知、道德,以极其庸俗的精神和相当卑劣的姿态出现在崭新的历史舞台上”⑤。显然,文学界这种“精神的溃败”和“道德危机”现象是不利于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因而我们应以关注当今人们的精神困惑为立足点,从解决当代文学创作所存问题的角度来建构当代文论。如果从这个立足点和角度出发,那我们就应该把张扬人文精神作为建构当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儒家的人文主义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如儒家主张以道德为本位的诗学观,强调文艺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主张真善美统一等都极富现代意义。正如蒋述卓先生所指出的:“在注重人的精神道德取向,面向社会现实,提升人类灵魂等方面,古代文论是相当有成就的。孔子、孟子、庄子、陈子昂、韩愈、白居易、李贽等人的文学思想,都是出于对社会、人类精神状况的忧虑与关怀提出来的,其针对性、批评性与建设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⑥ 

在继承儒家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方面,现代新儒家为我们做出许多有价值的尝试和贡献。他们植根于儒家的精神传统,将中国古代文论的某些有效范畴,用现代意识和话语加以阐述,并致力于新儒家文化诗学的建构。“新儒家的诗学理论,不是浮游无根的仿制品,而是遍润中华文化的灵根和神髓的话语场。”⑦现代新儒家对古代传统的阐述与转换,无疑对于我们建构当代文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的审美主义传统是源于中国古人与天地和谐共处的心态,依据佛老哲学而建立起来的。它体现为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追求言外之意、自然天成的审美理想等。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优良传统加以继承,融入到当代文论中去,不仅纠正当代文学创作“矫情为文”、“废话诗”的不良倾向,而且能使当代文论更具民族特色。

二、转换古代文论的有效范畴,吸取传统文学批评手法的特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应用,即我们能否将经过转换后的古文论应用到对当代文学的批评实践中去。我们认为这项工作是可行的。因为“中国古典文论的文本不是封闭的,并且从来没有过片刻的封闭,它一直呈现为开放状态,并且它永远向未来敞开,永远无尽地接纳无尽的阐述者对它无尽的读解,并且释放出无尽的意义。”⑧当我们以当代人的意识去对古代文论进行阐述时,实际上我们就已经赋予了古代文论的当代意义。前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例如王国维将“意境”理论成功转换,他的“境界”说就是从古代文论中提炼出来的,还有鲁迅的“白描说”、朱光潜的“诗境论”说等等。

此外,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概念与范畴根本不须刻意转换,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代文论,成为当代文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气势、感悟、主旨、意象等等⑨,这都证实了古代文论在当代文论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中国古代传统的批评手法也对当代文论的建设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人看来,文学作品是文质、情理、形神统一的生命形式。故古代的批评手法注重评点者自我整体感悟,注重直觉性与即兴性,主张留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感受与空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著名批评家李健吾先生的文学批评就具有传统批评手法的特点。他的批评文字大多源于直觉的美感,来源于印象、感悟的自我体现,他的批评是一种鲜活新颖的文体,大多读过李健吾文章的人都能心动一时,久久难忘。当代也有许多人尝试这种传统手法,如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王蒙评点《红楼梦》、肖云儒评点贾平凹的《高老庄》等。这说明传统的批评手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我们能将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批评手法融入当代文学批评中,无疑会给当代文论增色不少。

三、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通过中西对话与融合,建构具有开放性的当代中国文论

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对话与融合也是建构当代文论的一个重要途经。“在信息、交通空前发展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⑩,所以我们的当代文论,就应该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的体系。我们应该既不排斥西方文论,也不忽视中国古代传统;我们要以当代中国人的眼光、当代意识来阐述它们;以指导当代文学创作为出发点来整合它们,使之形成具有新形态的思想和话语。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禅宗就是中国古人用自己的传统与印度佛教对话而形成的。而现当代一些学术大师们,如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王元化等,都在整合中西文化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说明这种整合是确实可行的。这可行性就在于一些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是有相通之处的,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庄子的道家美学思想等之间的暗合等。而在这种整合中产生的新的思想与话语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华民族的,又是国际性的。而在这种整合中建立起来的开放性文论既有助于它走向世界,也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责任编辑:吕晓东)

① 钱中文:《在夕阳的辉煌与新世纪的曙光之中》,《中外文化与文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辑,第3页。

② 曹顺庆:《文论失语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2)。

③ 欧阳友权:《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4)。

④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2)。

⑤ 陈耀明:《中国文学,世纪末的忧虑》,《新世纪》,1996(2)。

⑥ 蒋述卓:《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文学评论》,1997(5)。

⑦ 侯敏:《有根的诗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⑧ 杨乃乔:《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换》,《文学理论学刊》,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