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高校研究生论文精选(九篇)

高校研究生论文

第1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 重要性 特殊性 实践探索

“高校学生社区”是按社区工作模式管理和运作的高校学生居住区,它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且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由宿舍向社区的转变虽然空间和时间没有发生变化,但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生社区是一种文化圈,聚居其中的学生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共同居住的宿舍组成了一个具有研究生特色的社区。由于研究生具有“高、大、散、活”的特点,即学历层次高、年龄跨度大、培养方式分散、思想状况活跃,因此研究生的社区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加强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创新,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研究生社区是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首先,由于高校研究生普遍实行“学分制”的培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班级的管理功能,而宿舍作为集体组成的“细胞”作用在日益增强。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进入了学生宿舍,这对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研究生群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具有集体意识淡薄、个体意识较强的特点。

目前高校都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了对研究生生活区域的物质建设,大大改善了研究生的住宿和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却往往忽视了研究生生活区域文化的建设。因此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成为目前高校研究生的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加强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社区文化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媒介,其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其次,加强对研究生社区网络的管理,通过网络的教育活动影响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维护校园稳定和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研究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大多处于身心发展的亚成熟期,既有成熟冷静的一面,又有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特点,但思想大多较单纯,缺少坚定的判断力和自制力。而且由于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层次研究生对各项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诉求反差很大,容易形成隔阂和矛盾。同时,学生宿舍是学生相对密集的地方,更容易产生安全稳定的隐患,高校不少的安全稳定问题就是在学生宿舍内传播和爆发的,一旦问题爆发,传播的效应就很强,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

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首先,在当今研究生群体意识淡化、个体意识增强的情况下,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其次,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意识和审美能力。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设温馨、整洁、健康向上的宿舍环境,这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劳动,精心布置,从而体现当代研究生热爱劳动、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后,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研究生思想尚未完全成型,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不同的宿舍环境构成不同类型的宿舍,会造就不同的人才,如存在着“学习型宿舍”、“科研型宿舍”、“学生干部型宿舍”等特色宿舍,也有“打牌型宿舍”、“游戏型宿舍”等问题宿舍。因此,建立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有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用先进思想占领研究生社区思想文化阵地,用先进文化引导研究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价值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研究生与其他类型学生相比,有其显著特点。

1.民主意识强。研究生具有文化水平较高、基础知识较完备、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特点,他们在个体上更具有独立性,强调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要求更高地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2.党员比例高。目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党员比例都比较高,当代研究生思想主流健康向上,他们是国家改革发展的受益者,在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但是,在研究生群体中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的现象,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学术交流兴趣大。研究生是未来学术的中坚力量,各类学术活动对于广大研究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乐于参加学术交流。通过交流,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与争鸣,有利于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开阔学术视野,启迪思维,激发灵感,拓宽研究思路,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创造精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4.文化活动要求高。研究生知识层次高,人生阅历广,生活方式和爱好也不同,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更高。同时由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相对分散,对集体的依赖性减弱,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较小。

5.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群体,在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不协调时,缺乏足够的心理基础,使得这一群体中具有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人越来越多。

6.安全卫生意识淡薄。研究生作息时间不统一,实行的是“不熄灯”制度,某些研究生在宿舍内违章使用电器,存在着一些火灾隐患。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对加强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提出特殊的要求。要做好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结合研究生特点,针对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统一思想认识,重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途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三、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针对加强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的课题,除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外,还要通过各种具体途径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

1.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成立研究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构建社区的“坚强核心”。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研究生,过去研究生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设是学校的难题,不仅管理者焦头烂额,而且研究生怨声载道,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民主意识。为了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在管理层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按照校研究生处要求,我们建立了“研究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员会”,成员一般由入住研究生民主选举与研究生自我推荐组成,充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管委会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为宗旨,以建设安全、文明、高雅、和谐的研究生社区为目标,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战斗堡垒和核心力量。

2.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社区党、团组织,树立社区的“活的灵魂”。“固定教室”――行政班级传统活动之主要场所的不复存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级所担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作用已经被严重削弱。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对于文科类研究生,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公寓社区班,进行弥补和替代;对于理科类研究生,由于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和实习单位度过,我们可以建立实验室社区班级,来进行弥补。公寓社区班集体通过宿舍成员与其左邻右舍之间朝夕相处;实验室社区班集体通过实验室小组之内和各小组之间交流活动,两者较之正常行政班级更能增进学生间相互了解、思想交流与情感互动;容易形成鲜明的班级文化及较强的班级凝聚力、感召力和集体荣誉感。

在公寓社区班和实验室班中建立党、团组织,用固定的、规范化的组织为社区内的研究生的课余学习和闲暇活动进行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在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打造研究生党、团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使他们更好地受教育、长才干,使社区成为党员教育和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重要阵地。

社区文化建设也可以同社区志愿服务相结合,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并成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社区,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的服务活动,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同时鼓励其走入社会,开展社会公益性活动和社区共建活动,帮助和促进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举办学术沙龙,营造社区的“科研氛围”。学术的新思想往往来自于不经意的交流和碰撞,研究生社区可以利用公共服务区域,开辟研究生交流和研讨的场所,举办各类学术沙龙。这种交流既可以是生活方面的,又可以是学术方面的,从而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达到学术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的目的,更加体现研究生活动的特色。

另外,针对部分研究生希望跟自己研究领域不同的同学住在一起,便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开发,学校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允许不同专业或者不同经历的同学自由选择组合,以利于大家互补和交流。

4.开展社区文化精品活动,提升社区的“生活品位”。以活动为载体,举办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向上、适合研究生兴趣爱好的特色社区文化活动,用高雅健康的文化占领学生宿舍阵地,使研究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通过文体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如开展寝室三人制篮球赛、棋类大比拼、寝室吉尼斯、宿舍文化走廊、十大寝室之星评比、个人DIY、特色楼幢创建等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突出精神内涵,锻炼研究生的体魄,磨炼其个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生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提高研究生社区文化品位,让高雅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占领研究生社区这一阵地,从而把研究生德育工作渗透到研究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5.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社区的“温暖幸福”。选派素质好、业务精、敬业精神强的辅导员进驻研究生公寓,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受理研究生心理咨询。随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开辟研究生网络社区,研究生可以在此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充分体现真实的内心想法,使我们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对反映出的问题迅速反馈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扩大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覆盖面。这样,研究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直接来访、间接来访、电话来访、网上来访等形式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发宿舍分配管理系统,使宿舍分配工作现代化、人性化。尽量保证关系良好、兴趣相投的同学居住在一起,尽可能避免因作息时间、生活方式不同而引发的宿舍内部矛盾,使得同学们坦诚相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人一种“家”的归属感。

6.强化安全卫生意识,创建社区的“平安和谐”。除了宿管部门在规章制度、安全设施、保卫人员方面的保障外,还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将研究生公寓消防安全作为研究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每年定时举办公寓楼消防演习及消防安全图片展。通过多种途径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评选出一批整洁优雅的宿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风气,陶冶高尚的情操,并积极做好宣传,树立“文明宿舍”的典型,以优秀宿舍带动其他宿舍风貌的改进。同时可以将文明宿舍和研究生在宿舍中的表现作为指标点纳入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毕业鉴定等方面予以体现。

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完善。社区文化建设作为贯彻中央16号文件的一个重要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是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有益的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速成。要树立长期努力、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观念,不满足于形式,不搞一阵风。因此,高校要从研究生的特点出发,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把研究生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给予长期重视、考量,积极拓宽育人领域,强化育人功能,提高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

[2]刘世慧等.高校研究生党建进社区问题刍论.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6.

第2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字:艺术教育艺术素质措施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公选课,与此同时,学校为了提高艺术公选课的质量开设了艺术公选课教研室。很明显,现在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很深远作用,将有很重大的意义。

所谓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比如从事舞蹈、音乐、绘画、文学创作等艺术行为的人他们所具备的和艺术相关的能力,就可以称之为艺术素质。艺术素质教育即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和内容,来改变艺术素质水平的教育。推行艺术素质教育,一是要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尤其是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解决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二是要全面深刻领会、贯彻全国教育会的精神,尤其是要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进一步提高认识,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理解;三是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内外教育家的先进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四是学习国内外艺术素质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五是推广应用各种优秀的艺术素质教育科研成果。

一、高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高校学生的艺术教育,其学科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在教学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考试和考核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方面,各高校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和做法。为掌握高校院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某地的7所高校院校艺术教育情况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质不容乐观。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非艺术类学生入学前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仅占20%;在问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无信心时,只有34.8%的学生认为有自信;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71.9%的学生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了解很少。基于此,一些高校院校已陆续开始对非艺术类学生进行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教育。

另外,调查中发现,高校实施艺术素质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存在将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的现象;(2)教学机构方面,多数高校院校设有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活动中心等机构;(3)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4)资金投入方面,大多数学校经费紧张,教学设备短缺;(5)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艺术类课程抱有较大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学习兴趣不大。

二、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2.1对品德的培养

首先艺术素质教育与“德”有紧密联系。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其内容是广泛而富有联系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素质教育归结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等技巧性的训练,显然达不到正确理解艺术的目的;应该从文化现象或者说人文素质的高度来整体认识艺术,才是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认识。艺术教育从形式上不能仅限于一些技巧性的训练,而且从内容上看也不只单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狭窄的门类。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感、艺术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风尚、习俗、气质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产生的艺术也必将表现出各自的特质。但作为艺术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将其纳人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不仅使艺术教育更为宽泛.同时对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形象以及培养爱家乡、爱本上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价值,从艺术教育的实施、传授及提高方面也有便利的条件。如何使民间艺术落实到正常的人文艺术教育内容中,使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能熟悉了解并珍爱自己的传统民间艺术,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2.2对审美观念的培养

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雕塑、建筑、陶艺等艺术学科,各艺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艺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哪一种艺术,它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人类对世界、对现实、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反映。对现实生活感受越深,艺术情感的表现就越深刻、越真实,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经过对生活深刻实践才完成,这样的艺术作品,对人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作用就越大,因此,人们说优秀的艺术作品能陶冶影响人的性情。在艺术的类型中,最主要的、人类感觉最敏锐的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它又称造型艺术,因它以可视的图型为基础,占有一定的空间,故属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作用于人的是形状和色彩这两个因素。

听觉艺术也称为时间的艺术,它只能听而看不到,主要是指音乐这一艺术,它影响人的因素是声音、音响。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与所要表现的对象不可能有本质上的联系,因而它不可能象视觉艺术一样描绘出具体的事物形象出来,只能表达一些不确切的情感含义。但音响是一种物理运动,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的存在,它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因此,任何有感觉的人都会对音乐的音响而有所反应、有所感知,音乐是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最细致的一种艺术。

可见,艺术作品影响人、感染人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教育者认识美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审美过程中完成的教育。正是因为艺术本身是美的铸造,它感染人,作用于人类的审美,靠的就是它自身美的魅力。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2.3对思维的培养

艺术素质的教育除了审美功能作用外,形象性思维的培养是另一主要功能。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左脑以语言、计算、逻辑等功能为主,右脑以记忆、形象、情感等功能为主,左右脑既分工不同,又互相调节,互相辅助,偏重任何一方,智力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只有全面平衡的发展,才能达到增进智商的目的。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当中,显然将人的思维方法、方式孤立地区分开来了,认为:逻辑思维是科学家的方法、形象思维是艺术家的方法,其结果是教育单一的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艺术创作是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家通过非具象的手段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由于是非具象性的艺术,因此,他的创作必须以想象力为心理基础,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充分发挥,塑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而作为艺术的受教育者,通过不断地对感知力的培养,对艺术欣赏的二度创作,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个由感官刺激到受理智支配的过程,是受艺术情感激发的过程,是艺术不断给大脑思维提供丰富给养的过程。苏联巴甫洛夫学说:人类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有其节奏规律。大脑思维时,注意的对象越是处多变的运动状态,注意力就越集中,越有深度,注意对象转换的本身,就是给注意力的一种给养。就是不断给脑力形成新的刺激,不断导致神经兴奋的再现。因此,对促进全面思维创造了条件。“艺术能够激起幻想,开拓思想,形成道德原则,扩大眼界,皆因思想立场,给人以理想”,这是前苏联对艺术教育的阐述。

三、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措施

3.1.注重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采取多种办法。以音乐教学为例,通过讲解音乐背景、情节等,通过画面展示、播放幻灯或电影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强烈兴趣。例如,根据民间传说的爱情故事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美妙的旋律令人无限神往,其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但是,如今学生对于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完全熟悉,尤其他们欣赏是该曲时,也并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若在欣赏此曲前,教师将故事的梗概以及“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里相送”“婚变投坟”“化蝶”等情节向学生讲述清楚,便能激发学生欣赏该曲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和实践者的注意。有论者认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启发、诱导、感化、影响学生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激发他们认知上的需要和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通过在不同的班级分别进行听磁带录音和通过多媒体欣赏乐曲,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学生对于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加强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各类、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因为课外活动是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各类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抓学生心理特点及艺术教学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纯真的艺术感受、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把建立艺术教育评估体系与标准提到日程上来,艺术教育教学考核、评估是检查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改进教学的必要手段,是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考核评估学校艺术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①学校开设艺术选修课的种类、开设门数及课时;

②课堂教学及课外艺术活动情况;

③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艺术表现和创新能力);

艺术教育不能一瞰而就,不能心浮气躁,不能做样子打快拳,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

3.3艺术教师要扮演好培养者、促进者的角色

艺术教师是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者和促进者,作为一名艺术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改变传统的单一备课、授课方式。综合艺术课程所涉猎的领域十分广泛,其教学任务是一名授课教师难以完成的,只有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艺术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个师生同乐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师生在一个同思索、共发展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师要做到蹲下身来和学生讲话,耐下心来听学生做事,全身心地参与学生的活动。

再次,教师应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创作、表现时,教师并不清闲,教师要积极地听,认真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随时掌握艺术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学习。积极地“旁观”是申时度势、适时有度地进行干预,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活泼多样的艺术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艺术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或表现不当时,教师不是求全责备,而是给予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敢于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更应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知己和支持者。师生之间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便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教与学的气氛的形成。

3.4学生应从心理上接受艺术教学

在高校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抱着一种混混而已的心理,并没有从认识上接受艺术教育,他们觉得这些课好过,而且成绩好坏无关,学与不学都是一样。针对这样的思想,作为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同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艺术教育,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才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总之,艺术素质教育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学生的性情,纯洁心灵塑造,是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素质的提高,不单是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标准个人意识、道德修养等的提高;素质的提高,也能使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大学生更应该尽可能地接受人文教育,找回丢掉的另一半,走出或超越自己狭窄的专业范围。它将成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倍受重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有益的探索当中,寻找自我,表达自我。同时,高校艺术素质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广大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时刻注意时展的新动向,以代表广大人民先进的文化方向为宗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高校艺术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人学出版1993

[2]宋德玉,姬英涛陶冶情操,完善自我—论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与时代,2004,(9)

[3]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第3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思想政治;互联网

0引言

新形势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途径和新手段,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是庞杂多样的,数量浩如烟海,既有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1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它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的网民从1997年至2000年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截至2002年我国伤亡的人数为1.66亿,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其中79.9%的网民是18—35岁之间的青年,89.8%的网民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中国网民高学历、低年龄的特征和网上习惯、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阔的覆盖面视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大量、及时、交互等优势,使广大青年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传递的信息,由此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互联网的用户参与制,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信息和观点,这就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自由的想象空间和信息论坛。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青年学生的情绪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为及时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从信息质量上污染了思想道德教育环境。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价值观念等在网上的大肆传播,毒害了一大批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信息网络技术的滥用严重威胁着学生的道德伦理。从这种意义上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甚至说网络化,则具有其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2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网络拓展了高校德育工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空间。它可以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声音,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它还可以大量的健康有益的信息、言论和知识,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给大学生一些有益的东西;它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学习指南、成才和择业咨询等学生需要的各方面的信息,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和熏陶;主动构建校园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校园网站成为学生喜闻乐见、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网站。网络这个阵地也是思想意识形态交锋的战场,我们要牢牢掌握网络的主动权,使网上有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有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真正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占领网上阵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占领校园网络阵地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分清真理与谬误、文明与愚昧、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其免疫力和判断力。

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注意问题

要依托技术优势,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可以针对网络上有害信息的传播,开展“信息安全防火墙”,形成基于校园网的“过虑软件”。当然,这里讲的“防火墙”和“过滤软件”并不仅仅指实际使用中的技术,而是工作中的多方面多方法:可以在校园网络中设立专题论坛,在学生们的畅所欲言中来了解和发现问题;也可以搭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互动的平台,如网络心理咨询室等;如果条件允许,还要制定相应的网络使用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规范和制约作用。要对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调解和监控,适时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的出现。

强化道德意识,培养网络观念。首先,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计算机网络作用,提高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大学生掌握先进的硬件、软件技术,是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决不能让他们受那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迷失自己思想学业上的发展方向。教育广大学生提高政治上的观察力,有选择地借鉴,有鉴别地吸取,自觉抵制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其次,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高校学校是培养优秀专门人才的摇篮,每位莘莘学子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具有对社会对人类的高度责任,无论在网络内还是网络外都应该如此,要正常访问,严格要求,严守道德规范,在网络上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自觉塑造网络健全人格。在网络世界上,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形象,带动整个校园文化的繁荣;再次,树立“科技以人为本”的技术人文观念为核心的网络价值观。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人类根好地去认识和改造自然,而不是以自身为终极目的。互联网是一个崇尚技术的世界,这为追求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但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忽视道德作用就会本末倒置,要警惕大学生网络价值的错位。

第4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事故原因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2、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第5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也逐渐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人数的逐渐攀升趋势,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确理解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如何正确评价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高校应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之策?本文谈些粗浅看法。

1.现象:诚信缺失即道德缺失。就业市场中的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大致包括:就业前就业材料的“注水”,避实就虚,夸大其词,各种就业证书的“克隆”、作假,各种职务的“加官进爵”等;就业过程中的“骑牛找马”,“一女多嫁”,重复签约,恶意违约等;就业之后的频繁改行、“跳槽”等。

2原因: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是复杂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毕业生本人造成的,也有用人单位和就业体制造成的。(1)主观方面:大学生初次就业,经验不足,对就业工作程序和政策了解不够透彻,有时甚至曲解“自主择业”,放任自流;对就业形势缺乏宏观的把握,过高或过低估计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就业心态盲目自信或自卑;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等等。(2)客观原因:首先,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诚信危机”现象,不同程度引诱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导致大学生的效仿和跟随,挺而走险,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其次,高校诚信教育薄弱,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缺乏诚信守诺的心理辅导,缺乏诚信守诺的道德品质的指导,缺乏诚信守诺的行为督导。最后,诚信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规范标准去评价诚信度,去衡量诚信行为,从而失去了约束力,失去了诚信的内在驱动力。

3.影响与危害。毕业生诚信缺失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降低个人信誉,而且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直接损害所在学校的声誉,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

二、就业诚信现象之评价

1.评价的目的和方法。(1)目的:这种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目的,旨在通过诊断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为不断深化的就业体制改革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反馈信息,以规范大学生就业行为,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2)方法:大学生就业诚信的评价,作为学生评价的一种评价类型,就评价的基本模式来讲,可以套用最常用的泰勒模式。因为,诚信如同其他的品质一样都是抽象的、内在的,是不可直接观察的。所以,其评价方法,也同评价其他心理品质与思想品德等方法相同,可以通过外界的行为得到表现,可以通过就业行为来观察了解,见徽而知著,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外面到内在。具体来讲,“刺激—反应法”、“现象一本质法,“效应—本体法”等几种方法可供评价就业诚信时选择,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是正确的。

2.两个观点。(1)上面提及的“刺激—反应法”等评价方法所建立的诱导或假设条件毕竟不是真实的,所以,应该用鉴定的标准反复核对,问他的理由和意图是什么,这种鉴定方法涉及到真实性和合理性等重要问题。下面仅举一例:假设我们要评价S们的诚实,并将他们置于可以欺骗的情形中。S1欺骗是因为他无论如何看不出欺骗有什么错;S2欺骗以获得一点好处;S3欺骗是因为不想遵从权威;S4没有欺骗是因为周围有人,使他有犯罪感;SS没有欺骗是因为他是一个绅士的JL子,而除了在某些环境之外,“绅士的儿子是不欺骗的”;S6没有欺骗是因为对他来说信守规则更有趣,等等。现在,我们可以说S1—S3欺骗了,而S4—S6没有欺骗,S6的没有欺骗仅仅是对诚实感兴趣,这一点也远远是不够的。其他无法作更进一步的鉴定。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显然是不同诚实的人,不同不诚实的人,因为他遵循不同的规则和推论。由例子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如果我们预先将道德领域如诚信限定为一些特殊情境(以诚实、讲真话为“公共标准”),我们将容易忽视不同类型的理性;第二,除非我们能发现“的头脑中在想什么”,否则我们将容易忘记在行为中使用什么概念,这是至关重要的。可见,我们对道德的评价,同样包含对诚信的评价,都必须注意道德思想和行为的不同的方面,这些方面并非来源于任何关于“心理结构方式”的理论或假设,而只是简单地来源于对道德的思考和行动是什么意思的考虑,来源于这种考虑所必然包含的东西,而这些来源都是动态的。(2)第二个观点由第一个观点启发而来。因为一个人可能以一种不合理的、无法容忍的、有偏见的或不明智的方式持有完全正确的信仰,反之亦然。所以,我们要把一个人扮演一种特定角色如就业角色时的功过和他的信仰的正确性区分开来。不言而喻,对就业中的诚信缺失现象,我们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加以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但对诚信缺失的不同情况应区别看待。就业前就业材料的制假与欺骗、就业过程中的违约和就业后的跳槽等来源于不同的道德基础,所以,诸如就业中的善意违约、跳槽等就不应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首先,毕业生违约可以理解。当今就业市场并未真正市场化,就业市场不够规范。有的毕业生违约是现行就业体制造成的,违约自然在情理之中。协议的签订,基本功能在于给当事人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预期,但有的行为预期长达几个月,过长的行为预期,可能会使毕业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或改变对用人单位的看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毕业生选择更好的用人单位,也是人之常情。其次,毕业生违约是一种权力。就业协议与其他协议一样,在签订协议的同时,就一定会赋予签约人违约的权力。违约是对义务的违反,也是对个人权利的遵行。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有权改变原有的意向,双方均可以选择履行协议,也可以选择违约。我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可见,解除合同是法律赋予的一种权利,而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用应聘者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只要毕业生不是恶意的,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恶劣影响,且由毕业生承担违约责任后,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可以解除就业协议。最后,毕业生违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就业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部分毕业生违约也可以看作是人力资源重新组合、优化配置的过程,它利于毕业生寻找到更能发挥才能的位置,更利于社会的发展。“强扭的瓜不甜”,如果毕业生迫于无奈暂时不解约,但“身在曹营在汉”,工作时不专心,不忠诚于用人单位,迟早也会改行跳槽。当然,这种人力资源的合理优配,带来的不仅有直接成本的损失,而且还有间接成本、机会成本、诚信成本的损失。

三、应对与措施

1,加强就业诚信教育。就业诚信教育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没有诚信,将导致毕业生人格魅力受损,将失去他人对毕业生和高校的信任。诚信,作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基本前提,应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业诚信教育要注意把就业诚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结合起来,达到从“学术的”到“社会的”相互参照,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就业诚信教育要不断建立开放性就业诚信教育渠道,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就业模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接受教育,也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公共环境进行就业引导和教育;就业诚信教育要突出个性化,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积极性,使其内因自觉接受并按自己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就业诚信教育要充分尊重毕业生作为教育主体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在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充分考虑毕业生的思想发展水平和能力,重视和加强对毕业生诚信理念、逻辑、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因势利导。

第6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1)学生党支部组织管理不到位,学生党支部与企业党组织未形成合作培育机制,造成党员管理相对薄弱,教育难度大。由于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使大三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流动性增加。

(2)部分学生党员自身组织观念淡薄,民主生活会参与热情不高,思想汇报流于形式。学生入党集中于大学二年级,在校期间接受教育时间较短,使其教育效果受到限制。

(3)教育队伍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伴随着生源数量的增长,学生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给党员教育队伍带来新的挑战。

(4)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大,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漏空现象。由于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就业范围广、毕业生离职率相对较高、暂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等因素,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和参与民主生活会等存在有效参与不足的问题,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漏空现象。

2构建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2.1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

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党员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明确党员教育管理内容。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学生党建也有长足发展,决定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综合素质教育三大内容。第三,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测评体系。测评体系建设是以制度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量化指标考核与评价体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测评体系是一个选拔、培养与评价的系统工程。

2.2转变观念,方法上统筹兼顾,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把做好前期组织发展与党员后期管理有機衔接起来,使党员教育管理能持续进行。

2.3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拓宽党支部教育管理的延伸范围

(1)加强组织制度载体创新,合理设置党支部,健全组织结构。健全党支部组织结构是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学生党组织机构应由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组织委员2人、宣传委员1人和党务辅导员1人组成。(2)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组织教育管理的覆盖面。顶岗实习生党员外出在企业实习时间较长,他们参与校内党支部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受到限制,影响了党员教育有效管理的持续性。

2.4加强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业务能力可通过上级党政部门或校内组织学生管理与党建业务培训、专题研讨、讲座、案例分析或校内外各级党委、党校进修学习和经验交流等途径。

第7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广西师范学院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研究生具有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基和生命线,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所在。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广西师范学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基础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名牌高校无法相比。但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强化质量意识,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一、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

十一五期间,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2006—2010年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学校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等;十二五期间,学校在《2011-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完善和规范检查、监督机制,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确保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行。

二、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依据。广西师范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突出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求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国家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改革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进一步突出各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满足社会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①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学校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是: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注意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更新陈旧的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在发挥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注重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②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平台,活跃学术氛围

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都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每年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展跨校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报告、研究生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有效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研究生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学校每年都精心组织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几十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们讲授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这些学术报告引起了研究生的极大兴趣,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与优秀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调动了研究生的学术探讨的热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了研究生的心智。

四、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目前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其中自治区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4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1个。学校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共建单位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通过互聘对方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作为本单位兼职技术人员,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开展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科研、研究生培养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极大地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拓展创新实践途径

(一)以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③,在全国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度重视,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广西通过立项的方式给予立项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必要的研究经费支持。

广西师范学院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研究,对获得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的项目,学校根据自治区下拨的项目经费给予1:2的经费配套。同时开展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并给予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激发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热情。学校鼓励和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研究生发表的项目研究论文约两百多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被SCI、EI、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论文数十篇,多项项目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之一,是研究生在数学建模方面全国性顶级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努力营造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环境和氛围,精心组织研究生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2009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广西没有一等奖,只有广西师范学院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学校已连续三年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是广西高校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这也是全国地方性院校取得的最好成绩之一。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效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的挖掘了参赛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创新

学校有效地把科学研究贯穿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到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导师悉心传授研究方法,导师根据自身科研方向和学术专长,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土地资源管理”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为广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广西60多个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承担了30多个市县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征地价格评估工作,累计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直接为各级政府应用。为了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科研项目,使研究生能够在科研中学习和创新。

六、强化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反映。学校不断强化学位论文的规范性,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的选题、论文撰写、学术不端检测、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从开题选题、论文撰写、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学校还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实行学位论文送审前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送审制度,即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从学校的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位专家评阅该论文,送审的论文中不能出现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及一切可能表明研究生身份的文字。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已进入《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觉接受社会的质量监督。

为了突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导师注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选择本学科的前沿,且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鼓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理论、观点、方法、材料上实现创新。学校把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标准,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使研究生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科研创新训练。

[注释]

①《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②《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③《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

[参考文献]

[1]刘新亚,柯瑜,宣江雷,赵宏.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2011(9).

[2]郑小林,邹成诚,冯斌,张伟.强化创新实践基地作用,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以重庆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

第8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第9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 双导师制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65-03

近年来,随着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的逐年增加,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也日益丰富,仅仅培养理论创新的科研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从高校的教学资源来看,导师人数、科研经费、设备条件等一时无法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教育资源短缺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瓶颈,尤其是师资力量的瓶颈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如何解决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缓慢增长的矛盾?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目前最具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研究推广实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一方面,要根据企业需求和研究生培养自身的客观规律,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善于根据不同模式的特点,从招生、导师遴选、合作企业选择、日常管理、论文审核等环节入手,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

1 前言

为了重视实践与应用,实现“产学研”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双导师制”这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模式的一个创新举措。研究生双导师制是指一名研究生分别由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知道,理论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课程选题、学位论文理论指导等,实践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题实施、学位论文实践部分指导等,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研究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研究经费、对研究生的课题和学位论文负责。一般由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担任理论导师;由从事实践行业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企事业相关人员担任实践导师。

2 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研究生单导师培养模式,主要由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担任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以导师个人培养为主导,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比较深,但是,师徒之间一脉相承,门户观念较强,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思路的开阔以及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形成,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个导师带十几名甚至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形尤其突出。一方面,使得很多导师由于精力不够,培养经费缺乏,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降低,出现很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因缺乏实验,仅能依靠数值模拟和仿真来实现,导致学术论文抄袭之风,学术造假行为日益严重,对学术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生们太注重学术理论性研究,很少考虑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与用相互脱节,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

“双导师制”的实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模式,通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相互结合与补充,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培养目标。校企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有利于实现高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事业单位生产和管理任务繁重、高层次人力资源不足等企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解决高校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很难转化为生产成果以及研究生导师队伍不足等问题。

目前,在我国研究生的教育中,实施双导师制度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培养经费的不足,使得双导师制的推行受到限制。(2)缺乏政府相关机构的监管和社会力量的监督,双导师制度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很难落到实处,很多高校都是流于形式,校外导师只是挂名,并不参与实际指导,双导师制名不副实。(3)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人才培养的协调与沟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职责、权利及利益未能明确,导师责任意识不强,造成研究生在理论与实践培养环节上脱节,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1]。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双导师制推行过程中,导师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而提高导师责任感很重要一条就是如何明确导师的地位,激发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

3 双导师制培养中的导师地位的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在对校企导师走访座谈中,双方导师都认为对方没有主动与自己联系。企业导师对自己的职责并不十分清晰,并没有指导学生撰写论文,且很少参与学生论文答辩[2]。由此可见,校企联合培养中,制定有效的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校企双方导师明确各自的权责,才能有效加强双方的合作,能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3.1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

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来看,目前实际的双导师制度基本可以分成“以学生为本、以校外导师为主”和“以校内导师为主”三种模式[3]。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来看,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如下五种情况。

(1)研究生主要在学校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由校内导师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各培养环节进行督导;在企业进行实习和科研工作,由企业导师帮助确定学位题目,并指导研究生做课题。研究生主要在实习基地完成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企业导师主要指导,对其论文的研究及进展情况等进行把关;校内导师辅助指导,通常是对论文的格式要求及理论深度等进行把关。

(2)研究生主要在学校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由校内导师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帮助确定学位题目,并指导研究生做课题,对各培养环节进行督导;在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导师提供实习基地或实验仪器设备及场地。研究生主要在学校完成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校内导师主要指导,对其论文的研究进展情况及理论深度等进行把关;企业导师辅助指导,通常是协助指导研究生做课题或试验。

(3)如果学校和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已有合作项目,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参与合作项目,并承担具体任务,则学生可以项目内容作为选题依据,由两位导师共同协商并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结合项目需要选择实验和答辩场所。

(4)如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是在职攻读学位(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则既可以根据所在单位的相关课程做学位论文,此时选择本单位的企业导师,主要由企业导师来进行指导;也可以选择校内导师拟定的题目,此时主要由校内导师指导。

(5)除以上四种情况外,研究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并根据自身研究方向来选择校内导师,并跟校内导师协商选择确定跟课题相关领域的校外导师,此时校内导师作为第一导师,企业导师作为第二导师。

3.2 导师地位的确立

总的来说,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贡献的大小,决定其地位。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般按照如下原则来确定导师的指导地位。

(1)方向指引。

结合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的确定情况,以及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承担的培养任务情况来确立导师的地位。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由哪位导师确定,将由其担任第一导师。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与其所在学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2)经费支持。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会给予一定的培养经费,但是仅能满足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对于购买实验器材以及实习等费用很难满足。在确立导师地位时,主要根据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培养经费的来源。如果完全由校内导师承担,则由校内导师担任其第一导师;如果企业导师能给予提供相关实验器材和实习经费等,则由企业导师担任其第一导师。

(3)实习基地。

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产学研联合培养的进一步推进,各大高校纷纷创建了研究生创新实习基地。机电学院也已经先后和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研究生创新实习基地协议书,在协议书中明确规定,校外导师的职责及其为第一导师的地位。

(4)应用指导。

如果导师能将研究生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或者申报的专利等,进行产业化推广,则由该导师担任第一导师。

(5)创新创业。

如果导师能指导研究生取得创新性成果或者协助并指导研究生进行创业,则由该导师担任第一导师。

3.3 导师地位标志

双导师制推行以来,很大的难题就是对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所取得的成果归属问题,这也是确定导师地位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在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一般有发表学术论文、申报并获得专利和创业公司的股份等。

(1)署名。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一般要求第一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本人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也可以学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第一导师为第二作者(通讯作者)。当校内导师为其第一导师时,成果署名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学校,校外导师所在单位为第二完成单位;当校外导师为其第一导师时,成果署名第一完成单位应为校外导师所在单位,学校为第二完成单位。

(2)专利署名。

研究生在读期间申报专利,一般要求第一导师为第一专利权人,第二导师为第二专利权人,学生本人为第三专利权人。当校内导师为其第一导师时,成果署名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学校,校外导师所在单位为第二完成单位;当校外导师为其第一导师时,成果署名第一完成单位应为校外导师所在单位,学校为第二完成单位。

(3)股份及股权。

研究生在读期间创业并成立股份公司,则一般应由其第一导师占50%的股份或股权,研究生本人占30%的股份或股权,第二导师占20%的股份或股权。

3.4 成果归属与毕业要求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时,关于研究生所取得的成果归属问题与学校制定的研究生毕业条件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为作为企业导师,一般希望所指导的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应归属于企业,而学校要求研究生毕业发表学术论文必须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另外,近几年各类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也规定参与评奖材料成果署名单位必须为学校。对于这类新形势下的矛盾,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改革的相关规定。

4 学校应对措施与政策支持

4.1 健全双导师制管理制度

学校应针对“双导师制”这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让校企双方导师明确各自的权责,充分尊重双方导师,明确其地位。与企业或研究所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书,确立双方关系与定位,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与权益并重,建立双导师制的考核体系,出台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制定校外导师的薪酬、职称聘任与激励机制,提供适当的补贴,并在横向课题上有倾斜等,调动校企双方导师的积极性,让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选题、开题及答辩全过程,实现校企双方导师和研究生的三方互动,充分发挥联合培养的优势。

针对研究生取得的成果归属问题与毕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学校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学生多出成果,制定相关文件规定成果的产权归属,并针对联合培养的学生制定特殊的毕业条件和要求。

4.2 合理修订培养方案,更新教学方法

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时,应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开设相关的实践锻炼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校内导师负责对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和指导,企业导师负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加强学生对前沿问题的掌握和吸收能力。校企双方导师应定期沟通和协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培养计划。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而言更加重要,不能按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多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多增设课程实践环节。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长期从事工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家到学校或基地做专题讲座,与校内导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将传统的教学―― 科研学术性培养模式,更新转变为教学―― 科研―― 生产或应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

4.3 拓展研究生培养经费筹措渠道

双导师制的推行会使研究生培养的成本增加,而国家对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尤其是实践环节中培养经费的投入更大。学校可通过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研究生工作站,积极联系各专业相关企业或研究生,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书。尽力争取校外导师所在企事业单位的经费资助,吸引企事业单位投入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长期联合培养模式来降低实践环节的成本。

参考文献

[1] 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6(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