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高校后勤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高校后勤调研报告

第1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全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联系实际,明确思路;注重实践,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科学发展。努力取得实效,为“办师生满意的后勤”而奋斗。

二、目标要求

1、明确发展思路。以“办师生满意的后勤”为宗旨,引导全处党员特别是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及党员骨干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后勤管理工作形势,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谋划当前与规划未来、促进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的能力,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进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解决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载体,努力解决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改革创新,提升内涵,推动后勤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创新体制机制。认真研究后勤管理服务监督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环境,在后勤服务与管理、校园基础设施维修、环境绿化与美化、水电管理与考核、公有住房改革与管理、基础教育、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党政工作机制与转变干部作风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4、促进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上取得新进展,为推动后勤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努力实现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推动后勤管理工作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培养高素质后勤管理干部队伍上见到新成效,推动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主要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把进一步解放思想贯穿活动始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突出实践特色。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谐校园建设作好后勤服务工作,将实践特色贯穿活动全过程,重实践、办实事、求实效。

3、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职工的评价和监督,尊重职工的创造精神,为后勤管理工作建言献策,群策群力,把职工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4、正面教育为主。组织党员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把学习贯穿活动全过程。处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查找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剖析问题根源,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解决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充分调动和保护党员与干部职工的发展积极性。

四、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后勤管理处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突出实践特色,讲求实际效果,着重研究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1、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把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后勤管理工作层次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以处领导班子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处干部队伍建设上水平。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和坚持科学发展的能力;做好干部培养工作,加大科级干部多岗锻炼和轮岗交流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荐向学校干部,增加干部队伍的活力;加强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深化后勤改革,进一步推进后勤管理创新。以深化水电计量管理、加强后勤服务监督检查、推进公有住房改革、做好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规范维修和绿化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建设节约型学校为目标,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体制创新,健全完善各种管理办法,努力建设快速反应的后勤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效率。

3、做好维修及绿化工作,进一步建设和谐校园。根据学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要求,统筹安排,认真谋划,做好校园基础设施的日常维修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需要提供支持;积极筹划做好教育部修购专项经费的申报工作;做好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完成新校园绿化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维修及绿化工程招投标及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预防各类腐败现象发生。

4、做好基础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做好附中、附小和幼儿园等附属单位的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办学收费行为,加强制度建设,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审计,清理整治小金库,加强廉政教育,大兴节约之风。加强基础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完成附小领导班子组建;做好基础教育管理干部任期届满考核聘任工作。积极筹措基础教育办学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富余人员分流安排工作。基础教育要严纪律,讲团结,顾大局,重质量。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党总支、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党员个人的党性、党风、党纪修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升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关心职工利益;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积极开展具有特色和富有活力、反映时代特征、弘扬先进文化的党建工作。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整体安排,后管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09年3月中旬开始,至7月中旬基本完成。具体如下:

准备阶段(2009年3月10日至3月20日)

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传达学习上级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二是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三是研究确定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四是制定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五是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培训;六是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2009年3月20日至4月22日)

学习调研是整个活动的基础。重点是做好学习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2个环节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1、精心组织学习培训,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精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中央应对当前形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处级领导干部还要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

将每周四下午设立为专题学习日,保证全体党员每周有一定的时间集中学习,保证学学时要求。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学习时间不少于20小时(其中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普通党员学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全体党员做到“四个一”,即参加一次动员会、听一次专题辅导报告、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参加一次主题讨论会。

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工作分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及时交流调研成果,努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要通过座谈会、问卷和网上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形式,拓宽渠道,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认真梳理。

2、围绕科学发展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在学习调研基础上,就如何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认识问题开展解放思想讨论,使之成为深化学习调研的重要抓手,成为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和改进工作思路的重要过程,成为检验学习调研阶段成效的重要标准。解放思想讨论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使之成为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有力推动。

围绕科学发展分层次开展主题研讨,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交流。开设后勤管理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论坛,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和学术报告;开展大讨论,组织党员和职工围绕解放思想、加强创新能力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和深化后勤服务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交流。通过研讨交流,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用开阔的视野、开阔的思维、开阔的胸襟正视现实、正视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有新的提高。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2009年4月23日至6月17日)

分析检查是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重点是做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2个环节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

1、精心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后管处及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各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分工,根据调研梳理出的意见,着重从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方法举措、制度机制等方面,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氛围。民主生活会前,要广泛征求意见,班子成员间充分交心谈心,撰写书面发言材料。专题民主生活会可适当扩大参加人员范围。全体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2、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实际,在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和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基础上,突出检查和分析两个环节,认真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和提炼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新认识,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本单位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提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充分讨论,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完善。

处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报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报后管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在第二阶段要注重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征求意见会。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2009年6月18日至7月10日)

整改落实是见成效的阶段。重点是做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个环节的工作,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取得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1、制订切合实际的整改落实方案。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为依据,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的整改思路和措施,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整改方案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职工的意愿,充分体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可操作、能落实、好检查。整改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和群众公布,接受监督。要围绕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组织广大党员开展建言献策活动。

后管处领导班子的整改落实方案报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报后管处领导小组。

2、及时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突出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要按照整改方案,统筹协调,遵循解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发展问题和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解决当前问题和解决长远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职工切身实际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职工,切实取得一批实践成果。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凡是条件具备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边学边改;有条件但需要时间的,有计划边学边改;目前没有能力,超出实际的,要把原因解释清楚。集中整改基本结束时,召开后管处整改工作交流会,展示整改成果,交流整改经验。

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围绕解决影响、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形成保障和推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按照“废、改、立”的原则,清理、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政策、制度和办法,制定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的新制度,取得一批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成果。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总结报告,召开总结大会,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提出要求,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领导班子满意度测评包括领导班子解决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和对活动开展情况的满意度两项内容。要科学制定测评指标,合理确定参加测评人员的规模和范围,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规模适中,力求测评工作简便易行,保证测评结果真实可靠。测评结果以适当方式向党员和群众通报。

在第三阶段,领导班子成员要注重开好整改方案落实会、学习实践活动满意度测评会和总结会。

学习实践活动结束,领导班子要根据测评情况,认真进行回头看,巩固和发展活动成果,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六、组织领导和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彻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明确领导责任。全处各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后管处和各附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到“六个带头”: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带头参加领导班子和所在支部的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抓实抓好抓出实效。

后管处成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由党总支书记和处长任组长,处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附属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党总支全面领导全处的学习实践活动,党总支书记为全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

为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活动期间一般不安排外出活动,确因特殊原因需要外出的,须报后管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批准。书记和处长外出,报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批准。

2、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不同层次,分别提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确定重点学习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领导干部除参加领导班子组织的专题学习活动外,还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实践活动。

建立后管处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实践活动联系人制度,处领导班子成员要深系单位,指导活动,调查研究,帮助查找问题,破解发展难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各附属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找准活动载体,深入分析检查,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在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讲求实效上下功夫。

3、加强督促检查。处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安排检查督促所联系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检查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查找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发现好的做法、经验,及时把握活动的进展情况。各单位要主动向处活动领导小组和联系领导汇报活动进展情况,接受指导,听取建议。

4、鼓励探索创新。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充分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时代性和创造性。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讲成本,又要重实效,力求在科学发展观认识上取得新的提高,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的进展,在改进工作作风上取得新的成果。

第2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一、当前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后勤会计管理存在制度,水平提升缺乏体制性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税收制度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对后勤注册实体的税收减免,缺乏长效机制和足够的耐心。临时性的减免导致了对未来税收优惠和支持政策的犹疑进而产生政策预期的心理恐慌。

2.资产管理现状上,弥合罅隙形成了巨大的“小金库”。十余年来的社会化运行结果,后勤实体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自有产权资产,以非注册实体为大,并且以“小金库”状态存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事业体制和后勤剥离初衷使得非注册后勤实体会计信息在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中被边缘化,导致了该部分资产管理的真空状态。

3.后勤和高校之间产权关系不清,完全社会化难以克服法律和制度障碍。现有后勤实体按照社会化要求注册成为独立法人,面临着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与学校难以分割、产权清晰难以实现。法人实体基本以局部业务注册登记,在经营上和后勤整体业务混同难以区分。

4.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甲乙方关系难以理清的情况:1)费用支付标准校际间差异迥然,后勤事实上承担着高校建设的历史包袱。2)甲乙方之间身份不对等,沟通协调成本大。3)公共财政框架下经费划拨和支付存在困难。4)甲乙方人事制度改革不同步,导致乙方没有真正的用人自。后勤成为高校人才引进的家属安置所和分流地。5)高校对后勤改革的效果和绩效评价,存在多重标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化运作的经济效益诉求之间取舍艰难。

(二)后勤会计管理制度选择的随意性,导致了管理混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进了后勤管理的企业化进程,但是在业务规范、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提升相关的会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遵循企业会计制度,但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商榷。有些则选择事业体例。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会计核心要素管理的实质性措施不够,后勤资产整体效益不佳,一些高校后勤由于会计管理混乱而出现经济案件。归纳起来,后勤会计管理的问题主要存在核算方面、制度方面、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信息与沟通方面。

二、一个成功案例——后勤会计运作的浙江大学模式

浙大后勤以起步早规范好,开创且坚持了自己独特的会计管理体制(本文称为浙大模式,以区别通常对浙大后勤治理和组织架构称谓的浙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上述缺陷。

(一)浙大后勤与会计组织架构

业务架构上,浙大后勤是典型的甲乙方模式,甲方是后勤管理处,乙方习惯称浙大后勤集团,从上至下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对内是浙大后勤服务中心,对外是注册法人杭州浙大同力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最早于1983年由老浙江大学注册,后来改由作为大学和企业防火墙的浙大控股公司投资,增加了注册资本),中心主任同时是公司总裁。后勤集团旗下设十三个业务单位,对内称为业务中心,对外除饮食服务中心、幼教服务中心、通信服务中心外注册了十一个二级公司,部分二级公司下面有不止一个法人单位。二级中心和二级公司也是一套班子同步运作。浙大后勤集团最高治理机构为董事会,由校领导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监事会负责监理,对董事会负责。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及其下属对集团负责。

(二)浙大模式会计核算体系及运作特点

浙大后勤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财务部分

别对内对外业务两个账套,独立、平行核算各中心和注册公司的营业收支、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等事项,提供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所不同的是对外核算账套要向外部工商、税务等机构提供基于税务管理信息的报告和资料。每期财务报告由集团财务投资部统一汇总或合并,报送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集团财务投资部除核算本级收支、与学校的拨缴款,协助总裁和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制定考核指标,汇总或合并各业务中心(二级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并向学校汇报。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在整个大学的财务决算体系中,浙大后勤集团整体资产负债表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抵消与学校的内部交易事项后做合并(非汇总)反映。

具体说,浙大模式有以下特点:1)业务边界清晰。对校内服务业务与社会服务业务的清晰划分,契合了后勤社会化做大做强、切实减轻大学办学负担的基本初衷。2)实现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对内业务合理合法避税,对外业务严格执行税法和相关政策,浙大后勤各级会计组织内职责明确,内控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完善;银行账户、印章票据管理规范,资金收付与调度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程序,大额资金支出前有预审和联签制度,会计监督到位;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对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意图贯彻到位;档案管理规范科学。3)会计管理流程规范手段先进会计考核指标科学。浙大四个校区后勤业务会计处理流程规范有很高的效率。以饮食服务中心为例,财务部设在紫金港校区,四校区之间设专岗传递每日大量配送采购与报销结算单据。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则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全流程。4)实现了后勤与学校报表项目的整合,后勤资产负债状况每年度终了并入浙大部门决算,弥合了宏观资产总量统计管理的漏洞。

三、浙大模式的启示

(一)浙大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浙大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的一个创新,遵循了后勤管理的客观实践,对内对外业务规范核算、规范报告,符合现行政策框架;会计计量符合客观性和明晰性要求的公认会计原则。浙大模式相对理顺了高校和后勤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产权关系,资产并入大学的部门决算体系,在观念上符合大学法人所有制思想,在会计指导思想上不仅实践了决策有用观,体现了对大学的受托责任。一般来说,后勤治理的业务模式和组织机构架构,决定了会计管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但会计管理不是被动适应,它反过来引领后勤整体管理水平。十多年来,浙大模式稳妥推进,没有迂回和反复、更没有停滞,坚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推动浙大后勤服务实现了高端化、品牌化,突破象牙塔而成功渗透到广泛的社会领域。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会计管理应纲目并举,坚持规范化路径

实现后勤会计管理的实效,必须在保障业务顺利开展而成本不至显着增加的情况下,抓好三个“规范化”和两个“重点”建设,以此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三个“规范化”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质量规范化,意味着会计管理“不缺位,不越位”,因此需要制度化建设来保障。1)完善后勤治理架构,理顺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浙大模式的一个前提是规范的后勤治理架构:董事会、监事会和以总裁为首的管理层。后勤财务总监具有副总裁的超脱身份,会计机构层级明确,管理科学。我国高校后勤应进一步完善治理架构,进而优化会计管理的体制机制。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对总裁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应予以明确,并且规范。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包括会计管理体系、账务处理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和仓储管理制度、财产清查、授权审批、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诸多方面,要重点加强。3)加强财务分析,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为治理架构层面和内部组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三)加强后勤会计团队职业化和核心人才遴选任用机制建设

1)关于后勤会计管理团队的职业化建设。植根于浙江大学,浙大后勤人在更高平台上,对会计管理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和精准把握。但从全国范围看,后勤会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直接影响了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对后勤经济形势判断存在偏差,对新的管理思想、方法不够敏感。后勤会计机构要创造条件,建立竞争和成长成才机制,鼓励团队成员有意识去充实和提升职业能力、服务水平,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和工作业绩的共赢。2)关于会计核心人才遴选问题。管理也是生产力。浙大模式的关键在于一批水平高能力强、敢想敢做、高度敬业的专业化队伍,专业水平高、沟通力强的核心人物是其灵魂。核心人物在会计管理的机制体制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核心能力。核心会计人才身份地位与负责对象,是影响众多高校后勤会计管理的重大事项。

(四)加强高校后勤会计监管和指导体系建设

当前,无论是高校、教育主管机关还是国家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对高校后勤会计的监管和指导,都相对薄弱。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因缺乏硬性约束而相对有限。因此应加强监督和指导体系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督,二是高校的监督与评价要到位,三是政府监督和管理,包括行业主管部门的地区性成本和效益基础数据库建立、完善,以形成行业评价机制,政府审计监督部门对效益效果和管理过程的审计评价机制和体系,要完善对后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和完善后勤行业成本分担的量化和标准化机制。

结束语

后勤会计管理是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面向新世纪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回避后勤社会化问题,自然也不能对其会计管理问题避而不谈。后勤社会化的根本路径在顶层设计上非常明确。而浙大后勤会计管理模式解决了当前后勤会计管理制度的体制选择,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规范操作 ,依法纳税,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报告均实现了规范化,因应了国家税制政策的改革调整,具有示范效应,值得在当前后勤社会化阻力重重、高校艰难抉择的时刻进行推广,以切实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为大学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后勤中心党支部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机关党委的各项方针、部署,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报告精神,紧紧围绕着院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做好后勤中心的保障服务。工作中做到了安全生产、安全运行,确保了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各项工作中能够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努力实践“服务、科学、和谐”六字指导原则和“优质、优良、优美、规范”八字目标要求,努力强化服务意识、科学精神与和谐理念。在党员干部及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全面完成了机关党委和院校各级领导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介绍近三年来的主要事迹: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抓好党员思想教育

(一)统一思想认识,转变职能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积极组织党员学习,调动积极因素,稳定职工队伍。在院校科技体制改革中,后勤中心的定位是“服务”,不属于职能处室,同级别的职工在待遇上要比职能处室的低。职能及机制的变化引发后勤员工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支部积极发挥作用,组织专题学习活动,由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党的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结合后勤中心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以“创建和谐后勤、提高服务水平”为主题,的党课形式专门进行讨论,通过学习稳定后勤队伍并使大家有效地统一思想。

(二)积极开展学习十七大报告活动,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后勤职工做好院校工作。

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领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的内涵。加强学习、提高管理素质、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后勤中心工作的一贯作风,中心把做好为院校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作为落脚点。强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各项成本,使后勤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是后勤中心的奋斗目标。

目前,后勤中心正式职工现平均年龄50多岁,其骨干力量也逐年减退,用人机制出现了困难。所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尤为重要。为使支部全体成员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观念不断转变,在支部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各项学习活动,同时采取灵活的学习方法,通过参观学习、讨论会、开展(来源:文秘站 )交流谈心活动等方法,提高了学习效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1、“以人为本”抓好班子自身建设,建立并加强党支部的管理工作。一是抓好学习,做好年度工作计划;二是开好支委会和支部大会,有事研究事情,无事沟通情况。支部在改选工作及各项评优工作上尊重党员的民利,按照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推选出大家信得过并公认的党员干部,树立标兵的形象,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支部努力规范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按照党组织“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进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好考察和转正工作。三年中,党组织共吸纳3位同志为中共党员,2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从培养到吸收过程中注重引导、启发、教育,组织他们参加各方的学习和参观活动,使其了解更多的革命历史,以及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在发展预备党员的工作中,支部在结合其联系培养人和所在党小组的意见及本人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政治审查和广泛的民主公示,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为党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壮大了后勤骨干力量,为稳定后勤队伍奠定基础。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期足额收缴党费

坚持把勤政廉政建设作为加强班子建设的重要途径,认真贯彻落实院校党委“关于中纪委六中全会的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医科院纪委、机关党委、卫生部纪委教育活动。自纠自查,结合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每位党员是否有违纪行为,并限期上报。把组织党员学习贯彻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重温内容并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学习。特别是要在“党员应履行的义务”上深刻理解,牢记在心。要求大家在不断规范服务行为上下功夫,树正气,立新风,提高党员干部遵守党规党法的自觉性。

总的来说我支部的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许多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努,在改革发展中用改革的办法在发展中去逐一解决。

三、在院校重大活动中,充分体现后勤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2、迎接北京市高校党建评估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3、院校庆的后勤保障工作。

在这三项重大的任务中,后勤中心的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全体职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到了院校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后勤中心增添了荣誉。

在各项重大活动中的安排上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调动所有的力量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从环境治理—会务服务—各项保障等工作上都做到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大家既有分工又有统一协调。全体职工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圆满的完成院校各项重大活动的接待、服务、保障任务。

四、关心员工,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第4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查对象:全县中小学学生食堂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三、调查内容

(一)学生食堂基础设施情况

1、标准化的项目食堂34个,占67%;正建、待建项目食堂7个,占14%;不符合标准的老食堂10个,占19%。

2、配套餐桌椅的食堂19个,占37%。

3、“三防”设施齐全的食堂15个,占29%。

4、设荤、素洗涤池的食堂23个,占45%。

5、荤、素操作如分开的食堂12个,占24%。

6、使用内扒灶的食堂18个,占35%。

7、具备“五间”(更衣间、粗加工间、操作间、销售间、储存间)的食堂34个,占67%。

8、具备冷藏设施的食堂42个,占82%。

9、具备消毒柜的食堂20个,占39%。

10、使用不锈钢合金或搪瓷餐用具的食堂41个,占81%。

11、使用垃圾容器加盖的食堂4个,占8%。

(二)学生食堂基本管理情况

1、餐厅具有文化氛围的食堂45个,占88%。

2、生、熟食储存分开的食堂3个,占6%。

3、食品留样并记录的食堂19个,占37%。

4、餐用具消毒并记录的食堂19个,占37%。

5、管理制度上墙的食堂49个,占96%。

6、饭菜价格上墙的食堂25个,占49%。

7、每周菜谱上墙的食堂20个,占39%。

8、“五员制”上墙的食堂31个,占61%。

9、形象监督栏上墙的食堂26个,占51%。

10、卫生许可证上墙的食堂51个,占100%。

11、从业人员作装上岗的食堂41个,占80%。

12、进出货台帐登记规范的食堂11个,占22%。

13、索取“五大类”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的食堂9个,占18%。

14、财务规范管理的食堂9个,占18%。

(三)学生食堂基本服务情况

1、51所学校学生就餐总人数24820人, (调查报告 ) 食堂从业人员483人,从业人员占学生就餐人数比约为1:50。

2、学生持卡自由消费的食堂26个,占51%。

3、设立意见薄(箱)的食堂20个,占39%。

4、实行教师陪餐制的食堂36个,占71%。

5、学生“食堂满意度”问卷调查平均满意度为63%。

四、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县中小学校食堂存在如下问题:

1、虽然全县中小学校项目食堂占到81%,但在食堂的设计上不尽合理,不符合卫生学标准。33%的食堂最基本的“五间”都不完全具备。

2、食堂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给学生服务和后勤管理带来物质上的障碍。

3、食堂基本管理不到位,特别在台帐登记、票证索取、消毒留样等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各学校食堂不同程度上存在食品安全卫生隐患。

4、后勤从业人员主要是教师家属,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后勤服务观念不强。绝大多数后勤管理人员由于负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后勤工作疏于管理,或不懂得管理。

第5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新学期,新气象,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展开。本学期,调研部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以“突出部门特色,加强各部合作,,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提高调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途径来向学校反映学生所思所想所求,并构建较完善的工作机制与体系,完善工作职能,促进与学院、各系、各部门的合作交流。

二:部门建设

1、部门合作:在本学期中,加强同学生会其他部门的联系,配合其他部门搞好活动,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

2、工作制度:每个星期,召开一次院系例会及部门例会,处理日常工作。加强部门的内部联系,组织各种活动加强交流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引入竞争机制,不论资历,对部门新老干事进行平等考核,只有工作努力认真,具备一定工作能力者才能留下。

3、干事培训:由于下学期部门会进入许多新人,我部将组织部门新老干事参加各种有关调研活动的讲座,请调研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生予以指导,使之尽快熟悉工作,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的团队,进而提高部门调研水平。

三、具体活动安排

1.9、10两个月,我部主要任务是做好本部的招新工作以及迎接新生的志愿者活动。

2.10月中旬,由于新生入校已经一段时间,我部将进行一次新生调研活动,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生在我校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解,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校方,充分发挥调研部的沟通桥梁作用。

3.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部计划与宣传部联合,通过访问就业中心和各系的有关老师及毕业生,调查近两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凸显问题做出调研,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宣传部进行一段时间的主题宣传,帮助广大学生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就业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4.11月下旬,我部将面向全校师生发放一份关于未来就业方向的心理测试问卷,作为前次调研的后续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大家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进一步认识自我。测试答案将由宣传部同事协助在海报栏里张贴告之。。

5.11月,我部将向学生处申请,由学生处出面,请专业老师对我部的干事进行业务培训,帮助提高我部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增强我部调研工作专业化程度。

6.11月-12月,我部将通过考核与内部讨论,决定见习干事的去留。

7.我部在整个学期中仍将定期发放心理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便其他有关部门作出相应的协调工作。

8.针对目前我院有许多学生表示有意愿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自己却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我部将联合我院勤工部,面向全校进行关于勤工俭学的调查问卷活动,并由我部与院团委勤工部在校外联系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学生上岗。

9.待定。我部正在进行构想: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对一些社会现象以及当前社会热门话题进行调研,帮助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获取社会经验。(此事有待进一步讨论以及申报上级部门批准)。同时,在本学期,我部将作为一个机动力量,在其他部门举行活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协助其他部门组织活动。

总结上学期调研部的工作,由于部门负责人换届,新任负责人经验不足,我部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各项工作还不够成熟,这学期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把我们部门建设得更完善,做到真正为同学们服务,充分发挥我们的桥梁作用。我相信每一位院调研部的成员也将为调研部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为学院争光、为广大学生服务尽为己任为能将调研部的“桥梁”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懈努力。

第6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校水、电、燃气供应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校内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保护师生员工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其造成的损害及对教学、科研和生活的影响,维护校园秩序、安全和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上海市处置供电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因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资源不足或人为破坏等引起的水、电、燃气供应失常或中断事故。计划性停水、电、燃气事件的处置,可参照本预案。

  二、基本原则

  (1)职责明确,部门联动。后勤实业发展中心是停水、停电和停气事件处理的职能部门,必要时可调动其他部门人员参与处理应急工作,各部门应予积极配合。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各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要严格执行水、电、气设施设备运行的工作规范,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检修,保证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各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要对停水、停电和停气事件做到“早知道、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控制”,避免影响和损失扩大。

  (4)信息公开、加强沟通。无论是计划性或突发性停水、停电和停气事件,职能部门都要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上报和通告。要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沟通,配合做好校园安全和稳定的工作。

  (5)规范作业、确保安全。职能部门在排除停水、停电和停气事件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安全处置。

  三、等级划分

  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按照其预计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对学校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IV级(一般)。

  1、一般事件(IV级)

  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涉及1个建筑单体预计中断时间在4小时以下,已经或可能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

  2、较大事件(III级)

  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涉及1个建筑单体预计中断时间在4(含4)—12小时之间,或涉及同校区2个及以上建筑单体预计同时中断时间在4小时以下,已经或可能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3、重大事件(II级)

  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涉及1个建筑单体预计中断时间在12(含12)—24小时之间,或涉及同校区2个及以上建筑单体预计同时中断时间在4(含4)—12小时之间,或2个及以上校区同时发生III级突发停水、电、燃气和蒸汽事件,已经或可能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4、特别重大事件(I级)

  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涉及1个建筑单体预计中断时间在24小时以上,或涉及同校区2个及以上建筑单体预计同时中断时间在12(含12)—24小时之间,或2个及以上校区同时发生II级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已经或可能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件。

  四、组织保障

  建立校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后勤实业发展中心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后勤实业发展中心能源工程部、物业服务中心、水电维保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当组长不在学校时,由副组长负责。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设在后勤实业发展中心,日常工作由后勤实业发展中心承担。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对全校突发停水、电、燃气和蒸汽事件防范和处理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根据事件情况,认真分析对学校所产生的影响,及时提出并实施有关对策和措施,控制事态发展。负责开展核实、报告、通告、警示、抢险、排险、抢救、抢修、抢通、抢供、安全保卫、秩序维护及紧急疏散等突击工作。

  五、应急处置

  1、信息报告

  突发停水、电、燃气事件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或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后勤实业发展中心、能源工程部等有关单位报告。能源工程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派员前往现场初步调查核实和研判,并尽快将情况向后勤实业发展中心总经理反馈。如事件较为严重,必须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力求详尽,应包括时间、地点、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损失大小、发生原因、相关人员联系方式等。若为事故,还须报告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控制情况,需要哪些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等有关事宜。

  2、先期处置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经初步核实、相对详尽的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按各自职责开展先期处置:

  (1)迅速派出工作人员组织抢救、抢修,及时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尽可能减少伤亡和损失。抢救、抢修工作由后勤实业发展中心能源工程部技术人员协同水电维保单位开展,力争尽快恢复水、电、燃气供应。

  (2)做好警示公告、安全保卫、疏导劝解、矛盾化解、秩序维护及紧急疏散等应急处置,严防次生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

  3、应急响应

  如先期处置无法终止事件发生,则按分级处置原则,对照事件等级,相应启动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应急响应。如事件涉及食堂、学生宿舍、教室、动力中心、电信机房、网络中心机房、重点实验室等重点保障部位或重大活动,可根据需要相应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1)IV级响应

  ①应急处置领导小组IV级应急指令、警示和公告,安排人员值班。

  ②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增派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调用抢救抢修设备,加大先期处置工作力度。合理调度可用剩余供源。对无备用供源的重点部位、重要场所、重大活动及时调用应急供源和代用供源。

  ③继续做好安全保卫、疏导劝解、矛盾化解、秩序维护及紧急疏散等应急处置工作。

  ④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密切关注事件发展,严防各类次生事件的发生。

  ⑤一旦发现有升级趋势时,根据事件实际影响,改变应急响应等级。

  (2)III级响应

  ①应急处置领导小组III级应急指令、警示和公告。落实校区和相关部门值班。

  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提出处置工作方案,立即组织、协调现场处置工作。在IV级应急响应开展处置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应急处置工作力度。

  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必要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严防各类次生事件的发生。可根据需要或应有关校区的请求,派出工作组赴事发校区指导处置工作。

  ④一旦发现有升级趋势时,根据事件实际影响,改变应急响应等级。

  (3)II级响应

  ①校应急处置小组应及时掌握事件的有关情况,II级应急指令、警示和公告。安排全校性值班。

  ②提出处置工作方案,责令学校有关部门到现场开展相关工作,立即组织、协调现场处置工作。

  ③应急处置小组到位、处置人员进入现场后,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决定处置措施。在III级应急响应开展处置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应急处置工作力度,统一调用有关部门人员、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装备器械及其他物资,必要时邀请社会相关行业参与,全力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④一旦发现有升级趋势时,根据事件实际影响,改变应急响应等级。

  (4)I级响应

  ①在II级应急响应开展处置工作的基础上,应急处置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要组织应急队伍,最大程度提高应急处置强度和效果。

  ②检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对重点、关键环节和部位要增加防护力量。

  ③加强学生学习、生活区的管理,加强办班、师生外出、集会等群体性活动的管理。

  ④必要时可商请上级有关部门予以支持。处置情况应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

第7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条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分校依据本办法考核评价各县区函授站或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所组织实施的培训工作。

第三条考核评价的项目主要包括“组织领导”、“计划实施”、“培训经费”、“培训管理”、“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6项。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包括:

(一)组织领导

1、建立了培训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对培训工作有统一部署,组织有力。

2、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培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培训工作相关事宜(有专题会议纪录或纪要)。

3、有专门单位和专人组织开展此项工作。

4、对各期培训工作有指导、检查和考评(有文字和图片资料记载)。

(二)计划实施

1、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培训计划(报送及时)。

2、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计划完成率达100%。

(三)培训经费

1、根据培训规模、合理安排培训经费。

2、培训经费拨付及时、保障培训需要。

3、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

(四)培训管理

1、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教学实施计划。

2、与各方协调配合,工作开展顺利。

3、建立了学员考勤、考核等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4、及时了解、掌握、检查、协调各期教学工作。

(五)质量控制

1、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校和分校组织的师资培训及教研活动。

3、对本地教师进行了师资培训,并结合培训需要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教研活动。

4、及时组织开展教学情况调研,针对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5、制定了学员培训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

6、建立了学员培训档案,组织开展培训后的跟踪反馈和业务规范指导活动,提高培训实效,完善培训工作。

(六)后勤保障

1、及时征订和下发培训教学资料,教学资料发放数与实际参训学员数相吻合。

2、及时检查和督导各培训点提供满足培训需要的后勤保障服务。

第四条考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材料审核分析、座谈等方法进行。

第五条考评的主要环节

(一)自评

1、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应及时按照本办法的相关标准进行自查。

2、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在培训年度结束后,应按照本办法进行认真的总结。

3、各函授站或负责培训的部门根据本办法“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按时将相关信息、资料上报分校。

4、自评资料主要包括:组织开展培训的相关文件,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表,完成情况汇总表,图片资料(开展培训现场的数码照片资料、培训班会标统一为“某某县某某年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培训工作总结等。

(二)考核

1、分校在培训开展期间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检。

2、分校在年度培训结束后,对各县区培训工作进行考核。

3、分校对各县区考核的依据包括:“报告制度”规定的报告内容;采取相关抽查、考核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

(三)评价

1、分校根据考核意见对各县区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建议,并对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追踪检查。

2、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第六条各县区应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培训相关情况,确保整体培训工作信息畅通。

第七条报告的内容与时间要求

1、年度培训计划:于当年1月初报送。

2、年度培训计划完成情况:于次年1月初报送。

3、年度培训工作总结:于次年1月初报送。

4、及时上报与培训有关的情况和重要信息。

第八条本办法由分校负责解释。

第8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规划,分步、分期实施的原则

对投资效益影响最大的是建设规划。有些高校只重视对具体采购项目的审批,不重视全校后勤的总体布局。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在学校获得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学校的后勤建设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而不能教务处考虑一块,科研处考虑一块,各院系又考虑各院系的。在论证实验室建设项目时,应按照实验室发展规划,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应集中财力,重点投资那些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以及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中关键的实验项目,确保资金的投资效益。在对项目进行充分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单位所申报的符合要求的项目迸行合理排序,分步、分期实施。

(二)加强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对普通高校来说,在各项后勤的建设中,应把直接面向学生的教学后勤放在首位;在教学后勤的建设申,应把学生收益面最大的公共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后勤放在首位;在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中,应把满足基本实验要求的仪器设备放在首位。教学质量是普通高校的立校之本。在项目申报中,高等学校应根据已制订的后勤建设规划,明确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积极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并注意加强办学的特色和优势。

(三)避免重复购置的原则

重复建设是高校投资效益低下的主要表现,高等学校的后勤大体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为三大类,而各类后勤在管理上又多附属于各课程教研室;从而导致了功能相同或相近后勤的重复设置和仪器设备的重复配套。每个后勤的建设都立足于小而全,不仅占据了较多的实验用房和人力资源,而且造成了同类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后勤建设管理部门应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实验教学大纲,认真仔细审查各教学单位、后勤申报的建设项目,掌握相应后勤的基本设施及设备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重复购置;如校内其它教学单位已有的项目,能够共用的,不予再建设。

(四)专家论证的原则

教学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应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征求各方面专家、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意见;学习其它高校的后勤建设经验,制订出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除了教学单位的论证外,学校应组织科技专家和采购专家进一步进行论证。在仪器设备的配置和功能指标上听取科技专家的意见;在学校总体建设协调上听取学校有关部门的意见;在采购和合同签订上听取采购专家的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论证立项

合理确立设备经费建设项已是确保资金投资效益的关键。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学科专业、后勤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立项申请,填写《后勤建设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应说明对该项目的详细论证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后勤现状;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预期效益分析等。教学单位应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情况,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原则,确定后勤建设项目。经本单位论证通过后,由学校统一组织项目论证会;论证会由分管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对各教学单位确定的项目进行再次论证;根据投人的资金额度,合理确定建设项目,以确保投资效益。

(二)购置设备

采购环节工作的好坏,对投资效益能否充分发挥,有多方面的长期的影响。由于学校所需仪器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通过一种运作形式、单一渠道就可以顺利完成购置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职能部门要把好仪器设备采购关,对数量多、共用性强、资金额度大的仪器设备,可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迸行采购;对那些专业性强、来源单一、数量相对较少的仪器设备可采用询价采购、谈判性采购,集体讨论,共同决策的方式采购。职能部门要注意发挥科技专家和采购专家的作用,这样做有利于使用单位更多地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确保购置的仪器设备性能价格比最佳;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防止盲目决策;有利于完善市场采购监督体制,增加采购过程中的透明度。

第9篇:高校后勤调研报告范文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根据省委、省政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卫生防疫主管部门指导下,成立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加强值班检查,设立专门场所,配备必要条件,负责指导落实、研究部署全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承担防控第一责任,协调落实学校防控工作。确保责任到人,措施落实,严防死守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加强与当地政府卫生防疫、疾控、公安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形成协同作战,一旦有疫情发生,坚决做到各级领导靠前指挥,预案科学周密,处置快捷高效,措施可靠得力,保障及时到位,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对责任不明、工作不实、措施不力、玩忽职守的部门和个人将要求立即整改,同时启动问责机制,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落实校领导总值班负责制度,值班人员严格坚守值班岗位,履职尽责。严格执行在校人员、学生每日两次体温检测、环境卫生管理、重要公共场所定期消毒、出入学校管理等制度规定,并通过定期检查确保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从2020年1月27日起,学校每日要向省教育厅“日报告、零报告”,并及时向所在地(区、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相关情况。对在校学生,每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严格校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公共场所定期消毒保洁工作,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厕所等场所要定期通风和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强化考勤制度,当有疫情预警时,要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的原因。

三、宣传教育,加强预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做好在校学生的防控工作。对于离校学生,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老师要在寒假期间通过短信、微信、校园网、家长群、学生群等多种渠道,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做好传染病防控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科学防控疫情。提醒学生及家长,一律不得参加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的校外培训、研学旅行、户外拓展、比赛、展示、评比和考试等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外出探亲和旅游,尽可能不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如有不适,及时就诊。积极依靠当地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对学校医务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工作。要积极倡导师生开展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坚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督促师生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四、严格监测,周密防控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保持通信畅通,假期不得外出。已经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从疫区返并人员应在家自觉隔离观察,并报告科室负责人、学校主管领导。各部门、各班级务必安排专人与疫情集聚地的师生、员工一一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开学后,要做好对返校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特别是对疫区的师生,须经校领导同意后方可返校,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一旦发现感染者或疑似病人,立即联系指定医院转诊。要严格落实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制度,对体温异常或有可疑症状的学生要及时送医疗机构诊治。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

在疫情流行期间,暂停校园及校园内各类场地、设施的开放,对南校区封闭管理,对北校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五、出现预警,快速应急

各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长期监测和防控的思想准备,制定周密详细的应急方案,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得有任何侥幸、麻痹、松懈的思想。一经发现有发烧、咳嗽、咽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的病人,要在第一时间及时联系有关医疗部门进行诊治与隔离。同时要对密切接触者做好隔离防护措施。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防控预案,主要领导靠前指挥,24小时值班值守到位,物资保障到位,确保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在组织救治工作的同时,要及时了解诊断结果,如果诊断为确诊病例,须在1个小时内将疫情报告上报学校领导,2小时之内上报教育厅和疾控部门,报告内容有:疫情发生单位、地点、时间、人数、疫情经过、接触史、初步分析原因、组织救治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