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初中男生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男生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男生教育

第1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摘 要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归纳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温州市鹿城区4所初中的3907名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进行比较。从总体评价等级上来看,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高于同年龄段的全国初中生,建议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改善初中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保障。

关键词 初中学生体质 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鹿城区部分在校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鹿城区四所在校初中学生的原始体质健康数据,其中温州第二十一中学1084人、温州第二实验中学1145人、温州第二十三中学955人和温州第四中学723人,共计3907人,其中男生2093人,女生1814人,年龄跨度为13~17岁。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形态特征

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95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为163.36cm,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身高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了0.59cm。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另外,在体重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同年龄初中男生低0.64kg,女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1kg,且男、女生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男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一般,而女生身体发育状况良好。

(二)身体机能特征

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肺活量指标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在台阶指数方面,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平均台阶指数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

(三)身体素质特征

调查显示,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力量素质(立定跳远)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初中生的平均水平,两者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四)综合成绩评定

调查显示:鹿城区初中男生优秀率为10.16%,良好率38.35%,及格率46.72%,不及格率4.77%;女生优秀率为17%,良好率42.39%,及格率37.13%,不及格率3.48%。由此可见鹿城区初中女生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另外,全国同龄初中男、女学生的总体评价等级分别为,男生:优秀率为9.24%,良好率36.82%,及格率48.34%,不及格率5.60%;女生:优秀率为16.14%,良好率42.82%,及格率37.01%,不及格率4.0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鹿城区初中生总体评价等级与全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体质状况好于同年龄段的全国初中生,这为温州市鹿城区的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改善男、女生不合格人群的体质状况和男、女生总体评价等级之间的差距应该成为今后体育工作的重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男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略低于全国同龄初中男学生(P

2.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上,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的指标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初中学生(P

3.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除男生的坐位体前屈外,其它各项成绩均好于全国同龄学生(P

4.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却低于男生,表明温州市鹿城区初中女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

(二)建议

第2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 男子学校 分班教学 性别差异

2013年3月30日,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第八中学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意味着这所学校将要逐渐变身为沪上也是目前中国第一所“男子学校”。

在我任教的初中班级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表现是:班级干部群中女生占了多数,大概是三分之二;每次班级考试按照总分记班级前十名中,女生占多数;顽皮的学生中女生人数居然比以前班级多。当然,这不代表社会上的表现也是如此。

在身体素质上,据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调查显示,男孩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力量等各项指标全部下降,只在个别项目中乡村男孩有所提高。

一、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讲

在全社会肯定“女生崛起”,倡导现代文明,破除旧有思维。改革开放几十年中,整个社会中男性依然占主导地位,这是由30年前的教育决定的。

某所大学曾在学生中做过这样一个心理试验:把学生分为两组,给每组都播放了一段录像,录像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啼哭、喊叫,不停地动来动去。第一组的学生被告之这个婴儿是个女孩,于是所有学生在评论中写道:这是一个脾气很坏的女孩。第二组的学生被告之这是一个男孩,学生的评论就变成了:这是个有个性的男孩。

说明在潜移默化中,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个体做出同样的表现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部分女性通过高等教育在社会中实现人生更多社会价值已经超越了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期盼值,只有破除固有的思维,才能使整个社会更开明和文明。说得更理性化一些则是:只有坐标轴是男女公平,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二、从教育局层面来讲

1.改变教师队伍男女教师比例,扩大男性教师队伍。

在苏州市的中小学中,女教师比例大于男教师。如我校初中部教师148人,男教师为49人,大约占全校人数的1/3。小学、幼儿园中,男教师比例更少,幼儿园教师中男性比例几乎为零。

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及心理成长,缺乏男性的教育和激励,孩子往往怯懦、不自信。另外男教师理性思维更多,如遇事比较沉着、冷静,思路比较开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相对开阔的学习视野,还有其他特点如宽容、豁达等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培养教师的招生环节要改善。有关部门应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性的比例,鼓励男孩子填写师范学院。在中小学校、学前教育老师招聘环节中对男教师的招聘范围、要求要适当开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倾斜政策,增加男教师的比例。宣传鼓励男性从事低龄教育工作,并树立典型。

为男性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相信会有更多男生选择到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只有从最小的娃娃抓起,给予一个更健康的男女教师平衡的环境才是“治根”之策。

随着教师队伍中激励制度的不断完善,从优秀教师到特级教师甚至教育家这样的发展前景对于有教育理想的男性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2.建立部分男子学校,满足部分社会群体的需要。

现行体制下,在男女混校出现女孩占上风的情况下,可以建立部分男子学校。在这样的学校中,可以开展完全适合男生特点的学习、生活、锻炼。“男子学校”如同现代都市里父爱缺失的一个很好补救措施。让男性具有的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润泽到更多孩子身上。何况,我们的教育需要多一点虎性的、野性的体魄,让野蛮的体魄里盛装文明的素养。这样,教育或许能走得远一点。

社会群体中有“小男子汉”的呼唤,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确实要建立部分男子学校。像英国的男子学校或者女子学校等的建立满足了部分家庭的个别需要。中国四五十年代确实有过男女分教的情况,可以部分借鉴。像包玉刚学校这样的私立学校,也不是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而是满足部分家庭的需要的。甚至,华东师范大学的美籍华人李明华教授个性鲜明地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是私人产品。其倡导的校中校形式是相当适合农民工子弟的一种新形式。所以,中国的教育应逐渐向“个性化”发展,是对现有公办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三、从具体学校层面来讲

尝试在初中体育中实施男女分班教学,使其适合男女生身体素质差异。“初中体育实施男女分班教学,因为初中以上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体育锻炼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侧重柔韧性运动,如舞蹈,而男生更喜欢一些对抗性运动,如篮球等”。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意见》的主要起草人马凌说:“采取男女分班教学能使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锻炼。”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需要和男女个体差异使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成为必要”。龚真观说,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年龄大多在12至15岁之间,其生长发育正处于高峰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发育加速,但尚未完成,可塑性大。由于这个时期是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高峰期,心肺发育加速,因此,采取必要的体育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初中学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提高身体机能。

参考文献:

[1]邹君静.在劳动中学会做人.

第3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一男生、引体向上、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1.022

前言

教育部规定的20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与评价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热火如荼,从初中到大学,引体向上成了男生必测的项目之一,占有10%的比列,而且引体向上项目为高优指标,学生成绩超过单项评分100分后,还可以超过的次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因此 ,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成了各地区各校关注的重点项目。引体向上是以自身力量克服自身重量的悬垂力量练习。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握力、上肢力量和肩带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它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公布过一组数据,为了制定新标准,2013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对20多万名青少年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其中初中以上男生的引体向上测试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一个都拉不上去,甚至有很多连双手握杠都握不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初一男生共6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初中男生对于引体向上项目的认识,以及练习引体向上的一些情况。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6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00份,有效率100%。

1.2.2 访谈法:通过对部分体育老师代表进行访谈,以了解初中男生关于引体向上项目的一些现状;通过对部分学生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引体向上的困惑以及自身练习引体向上的情况;通过对部分家长代表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引体向上的认识以及要求。访谈内容自行设计,当场记录。

1.2.3 文献资料法:查阅一些与引体向上项目相关的资料文献,以了解研究内容的一些现状与背景。

2 研究结果

2.1 通过调查,600名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态度见表1。

2.2 通过600名初一男生关于引体向上的调查,以了解现在引体向上的现状与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3 结果分析

3.1 初一男生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态度

从表1可以得知,600名初中男生有460人认为练习引体向上这个项目是有必要的,占76.67%,但是与此对照,600名初中男生中只有320名男生愿意去练习,只占总数的53.33%。由此可见,初中男生对于引体向上项目是支持的,是理解的,但是却又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练习。从部分家长和体育老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家长和老师都是支持的,但是有一大部分家长又有担心,怕自己的孩子完成不了,纷纷表示会敦促自己的孩子认真训练。

3.2 关于初一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初一男生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是有欠缺的,不乐观的,是不容忽视的。

3.2.1 学校场地器材方面的因素

从1-2两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可以看出学校的场地器材基本还是能够应付学生的练习需求的,对初中男生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限制不是很明显。

3.2.2 师资课堂方面的因素

从3-4两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学校开设的引体向上的项目课程较少,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不开设的情况,纯粹是为了应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在教程内容中,很多老师从来没有将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作为课堂内容,很少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2.3 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素质影响

从5-10几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在课余、假期中、大课间的时间没有主动去练习引体向上,大部分的学生不喜欢练习引体向上,学生对于引体向上的认识很少 ,不知道用力方法,不知道用力肌群。特别是初一男生能做5个引体向上的人只占13%,其余87%的男生都是在5个以下,甚至一个都做不出来。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初一男生引体向上1分钟做4个才算及格,从初二到高三及格线依次增加1个,高三及格线为9个,这样的标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及格以下的水平,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令人担忧。

4 建议

4.1 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做好积极的宣传工作,加强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根据教育部现行的标准,不仅是初中男生,甚至包括高中和大学男生在内,引体向上都是他们必须参加的项目,而且大四男生的合格标准是11个。因此,对男生而言,能否按质按量完成引体向上已经关乎学业,必须加以重视。学校还要加强对于体育器材的投入,单杠需要添置,而且最好能设置成不同的高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4.2 体育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于引体向上这个项目的重视和认识。现在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握力比较差,造成这一现状的问题也包括体育老师在这一方面的不重视。在对体育老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一些老师对于引体向上项目自己也有一些缺失,有的体育老师也不会做,特别是有一些女教师认识不足,很多老师对于引体向上的用力方法及用力肌群也不是很清楚,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在引体向上这个项目上的发展。参与引体向上项目的主要目标肌肉包括背阔肌、肱二头肌、前臂肌肉群,在训练时就要针对目标肌肉采取有的放矢的训练方式,老师对这些主要目标肌肉的练习方法也应该要有所了解,才能更有效地帮到学生。

4.3 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关于教材内容,课堂中对于一些上肢力量项目的教学和练习很少。当然,学校的体育课有自己的安排,也不可能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们练习引体向上。现阶段很多体育老师只能是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让学生练习。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应对这项测试,为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可以在课堂上多加强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体育老师要注意加强力量内容的偏重,帮助学生去建立思想认识,去辅助学生进行练习。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可以在平梯上做移行,每次手向前移动一个横杠,两手交替行进。这个项目在小学时很受学生的喜欢。二是通过屈臂悬垂。练习者站在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颏不得挂在杠上。第三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爬竿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

4.4 教学组织方面

首先,教学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特别是对于初中男生,要使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学好基本技能,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在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赛游戏的运用,要让他们去体验成功感、满足感。另外,要注意组织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为了提高初中男生的积极性,在练习引体向上的初级阶段,可以采用单杠悬停时间长短比赛、提水桶、推小车等课堂的小游戏来有效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4.5 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设置的目标要因人而异。对于初中男生来讲,可以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也可以降低练习的难度。初一、初二、初三的男生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单杠,不同高度的男生选择不同高度的单杠,能够单独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男生可以独立安排练习,多次反复练习;不能单独完成一个引体向上的男生可以采取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在其他学生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练习,逐渐过渡到自己完成练习。

4.6 课堂评价注意运用激励

正确认识激励的效能,并把它很好地应用在初中男生的体育教学中去,对于提高初中男生练习引体向上,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初中男生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目标激励、信心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等等一些激励方法,来激发初中男生练习的积极性。在点评的时候,对初中男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根据完成引体向上的个数来进行点评,要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来进行小结点评,要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而且对初中男生要以诚恳的态度而不要以训斥为主,要注意初中男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受到伤害,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产生消极、抵抗情绪。

4.7 家长加强认识、监督

第4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 因性施教 反思 成长

一、关于“因性施教”

(一)“因性施教”的悖论

第一次听到“因性施教”这个名词是读南京师范大学吴亦明先生的《浅论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一文。文章虽写得恳切,但能批、该批的地方容观存在,同时,正是吴先生诚恳和“专业”的文风让人担忧,不知道有多少教师和准教师正在不住地为他的观点频频点头呢。

我仅以文章中的一段论述为对象,做一定的分析。

吴先生文章的第二部分,即“问题聚焦”,谈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中女教师所占的比例极大,由于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行为方式和角色期望客观上已造成了我国小学教育的女性化环境,这种环境影响到我国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各个方面”。相应的,在“问题的对策”部分,吴先生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改变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特别是初等教育的教师队伍性别结构,花大力气改变我国幼儿园和小学中女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吸引优秀的男性人才到初等教育任教,健全初等教育的性别角色环境”的对策。

先拿“对策”来讲,这是一个暗藏悖论的矛盾之策。吴先生一直强调要“因性施教”,一层意思是要按男女生不同的“态度、才能、行为、兴趣、职业爱好”分别教育,那么,按照吴先生和传统社会学、心理学的逻辑,女生是“温和、细心,擅长与人沟通的”,有“与孩子接触的天然磁场”,做幼儿教育很对口,并且,女生在思辨方面往往不如男生有优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做“初等教育工作”不就是“因性施教”的完美成果吗——教育交给了她们最适合的东西,她们也适合地选择了应该待在的地方。相反,男生被认为是“男子汉”十足的,不拘小节,有阳刚之气,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就该做真正的“大学问”。那么,这样一来,怎么能让男性委身做“初等教育”工作呢?这与他们的“性”太不一样了,又怎么能讲是“因性教育”呢?

“因性施教”的第二个内涵是要在不同教育阶段应有相对成比例的男女教师人数,因为“男女”似乎代表了不同的教育风格,要“都有”而不是“偏有”。吴先生提到:“让优秀的男性人才到初等教育任教”,“在高等教育中则可适当增加优秀女性人才的任教人数”。既然是这样,就必须变“因性施教”为“无性施教”,即首先承认无论是男还是女,都有在教师领域(其他领域雷同)上浮和下浮的可能性,女性可以突破“感性”的束缚达到科学的“理性”,然后发挥她的性别特质,男性可以放下“威严”,成为“温和能与人沟通”的,然后承担他的教育风格。因为这是上浮和下浮所必然要面对的颈瓶。②

于是,这个悖论就产生了。要“因性施教”,结局就是男女两性的职业模式被固定,反过来影响“因性施教”的完成,吴先生的“在不同教育阶段应该有相对成比例的男女教师人数”的美好期望也不可能实现。要使男女两性的职业模式(以教育领域为例)得到改变和完善,就要改变“因性施教”的教育格局,相信男女两性的同等可能性,让“无性施教”或“双性施教”使之成为现实。

(二)对“因性施教”的反思

我一直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为现状担忧,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让眼前的日子变得好过些,但这个决定能坚持多久才有利的呢?即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举个例子,现代社会,女性承担了比以往更繁杂的角色,要工作,要顾家。那么,在就业市场如此激烈的今天,是不是可以在给予女性一定的补偿后劝其回家呢?这样不就能减轻女性的负担吗?还能让她们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女性的确在艰难地“负重爬坡”,“回家”的确能让女性现阶段轻松些,但试想,在以后的以后,当女性习惯了穿睡衣的日子,她们的竞争力何在,自主力何在?想要重新进入风云变幻的职场寻求个人的自由和心灵的安全,似乎都要成了天方夜谭。

“因性施教”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因为现阶段男女两性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同,为她们设立了不同的教育模式,使女生更加“女性些”,发展她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让男生更加“男人些”,培养他的逻辑思辨能力,推理数学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但以后的以后呢?会成为一种教育的“性别隔离”吗?会进一步巩固今天的“职业隔离”吗?人与人之间呢,会产生“交流隔离”吗,等等。显然,不能因为一时的判断而失去了对未来的思考。

第5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安庆皖河中学生 体育习惯 体育意识 调查分析

前言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参与)体育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现在国家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为了使中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所以要培养中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因此了解目前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的现状等,对在体育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选题依据

现在大多数中学都以重视文化课为主,对体育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生也缺乏体育方面的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对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和终身体育的方针造成了障碍,所以应加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所以学校体育肩负着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的重任,但是要把它真正变成实际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意识薄弱,没有良好的体育习惯,根据目前中学普遍存在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自觉性较差的现象,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第一步要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大观区皖河中学在校中学生,总计120人,其中初中学生74人,高中学生46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现状问卷》,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0%。

(2)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的全部调查问卷的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综合采用了Excel等软件进行了相应统计处理和相关分析,并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表格绘制和图表制作。

(3)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大量资料。认真研读了体育期刊中关于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行为等方面的文章,除此之外还查阅了与本论文有关的的专著,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为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分析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体育习惯的现状

(1)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喜欢程度

由表1可见,初中男生27.5%喜欢体育活动,3.4%不喜欢,初中女生13.7%喜欢体育活动,17.6%不喜欢,高中男生17.2%喜欢,高中女生17.2%喜欢,3.4%不喜欢,总体来看,男生44.7%喜欢体育活动,3.4%不喜欢;女生30.9%喜欢体育活动,21%不喜欢;总共75.6%的中学生喜欢体育活动,24.4%不喜欢。此表还显示出,男生比女生更喜欢体育活动。表明了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活动都是喜欢的。

(2)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

由表2可见,除体育课外,初中男生3.4%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6.8%每周锻炼两次,10.3%每周锻炼三次以上;初中女生13.7%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3.4%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高中男生6.8%每周锻炼两次,10.3%每周锻炼三次以上;高中女生3.4%每周没有锻炼,6.9%每周锻炼一次,6.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总体来看,男生3.4%每周没有锻炼,10.7%每周锻炼一次,13.6%每周锻炼两次,20.6%每周锻炼三次以上;女生17.1%每周没有锻炼,17.6%每周锻炼一次,10.2%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3.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总共20.5%的中学生每周没有锻炼,28.3%每周锻炼一次,23.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2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而且男生的锻炼次数大于女生,高中生的锻炼次数大于初中生。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每周都有不同次数的锻炼,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锻炼次数也相应加。

(3)中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

由表3可见,初中男生20.6%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6.8%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初中女生17.2%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3.4%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高中男生6.8%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10.3%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高中女生3.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10.3%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4.2%经常参与的是跑步;。总体来看,男生27.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6.8%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10.3%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6.9%经常参与的是跑步;女生3.4%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27.5%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3.4%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11.1%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总共有30.8%的中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是篮足排,34.3%经常参与的是羽毛、乒乓球,13.7%经常参与的是力量练习,17.8%经常参与的是跑步3.4%经常参与的是跳绳;因此,篮足排和羽毛、乒乓球是中学生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表明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主要倾向于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

(4)中学生对锻炼身体科学性的注意程度

由表4可见,初中男生6.8%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24.1%不注意;初中女生10.3%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20.6%不注意;高中男生10.6%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不注意;高中女生3.6%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17.2%不注意,总体来看,男生17.4%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30.9%不注意;女生13.9%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37.8%不注意;总共31.3%的中学生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7%不注意。表明大部分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都不是很注意方法是否科学。

(5)中学生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遇到困难时的反应

由表5可见,初中男生13.7%会坚持到底17.2%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初中女生6.8%会坚持到底17.4%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高中男生6.8%会坚持到底3.6%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高中女生10.3%会坚持到底10.6%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总体来看,男生20.5%会坚持到底19.8%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女生17.1%会坚持到底18%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6.8%直接放弃;总共有37.6%的中学生会坚持到底,有48.8%的中学生认为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有13.6%的中学生会直接放弃,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6)中学生在同伴失误造成落后的反应

由表6可见,初中男生3.4%会大声指责,3.4%会放弃比赛,24.1%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初中女生3.4%会大声指责,27.6%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高中男生3.4%会放弃比赛,13.9%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高中女生20.8%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总体来看,男生3.4%会大声指责,6.8%会放弃比赛,38%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女生3.4%会大声指责,48.4%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总共有6.8%的中学生会大声指责,有6.8%的中学生会放弃比赛,有86.4%的中学生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2.中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

(1)中学生节假日是否主动参加体育运动

由表7可见,初中男生6.8%经常去,24.1%偶尔去,初中女生13.9%偶尔去17.2%从不去,高中男生6.8%经常去,10.5%偶尔去,高中女生3.4%经常去,13.9%偶尔去3.4%从不去,总体来看,男生13.6%经常去,34.6%偶尔去;女生3.4%经常去,27.8%偶尔去,20.6%从不去;总共有17%的中学生经常去,62.4%的中学生偶尔去,20.6%的中学生从不去,显示出,大部分学生都是偶尔去参加体育运动。表明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但缺乏持之以恒。

(2)中学生对锻炼方法科学性的重要程度的认识

由表8可见,初中男生20.6%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初中女生31.3%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高中男生17.2%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高中女生20.6%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总体来看,37.8%的男生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51.9%的女生认为科学锻炼很重要,总共89.7%的中学生认为重要,10.3%认为不重要,表明有小部分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认识不够。

(3)中学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

由表9可见,初中男生17.2%听说过,13.6%从没听说过。初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听说过,10.3%从没听说过。高中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听说过,6.8%知道但不了解,高中女生10.3%知道但不了解,10.3%从没听说过。总体来看,男生4.4%知道并了解,6.8%知道但不了解,24%听说过,13.6%从没听说过。女生20.6%知道但不了解,10%听说过,20.6%从没听说过。总共有4.4%的中学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学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学生只是听说过,剩下34.2%的中学生是从没听说过。显示出,高中生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尤其是女生更为薄弱。

(4)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的了解程度

由表10可见,初中男生24.1%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6.8%几乎不知道。初中女生13.7%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17.2%几乎不知道。高中男生17.2%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高中女生3.6%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17.4%知道一些,总体来看,男生41.3%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一些,6.8%几乎不知道。女生3.6%对科学锻炼方法知道,31.1%知道一些,17.2%几乎不知道;总共有3.6%的中学生是知道,72.4%的中学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学生几乎不知道。大部分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都只是知道一些,而且高中生的了解程度大于初中生,男生了解程度大于女生。表明中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了解不够,掌握不够。

(5)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由表11可见,初中男生3.4%自己不感兴趣,23.6%学业负担太重,3.4%其他原因。初中女生17.2%自己不感兴趣,10.1%学业负担太重,6.6%其他原因。高中男生3.4%自己不感兴趣,6.2%学业负担太重,6.4%其他原因。高中女生3.4%自己不感兴趣,13.1%学业负担太重,3.2%其他原因。总体来看,男生6.8%自己不感兴趣,29.8%学业负担太重,9.8%其他原因。总共有27.4%的同学认为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自己不感兴趣,有53%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有19.6%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影响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学业负担太重。

(6)中学生关于体育运动对提高学习效率的认识

由表12可见,初中男生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17.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女生17.2%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高中男生10.3%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6.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女生13.7%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6.8%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来看,男生14%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24.6%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女生20.9%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20.5%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总共54.9%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45.1%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其中高中生认为能的大于初中生。表明有部分初中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不够到位,也表明了他们的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7)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

由表13可见,初中男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20.6%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初中女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5.8%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高中男生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高中女生17.2%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总体来看,男生20.6%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2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3.4%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女生27.5%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10.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娱乐,3%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交流;9.2%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总共有48.1%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3.3%认为是娱乐,6%认为是交流12.6%认为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和娱乐,其中,初中生大部分认为是娱乐,高中生大部分认为是健身。说明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趋向于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8)中学生对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的认识

由表14可见,初中男生24.1%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6.9%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初中女生27.5%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7%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高中男生13.7%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5%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高中女生20.6%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总体来看男生37.8%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0.4%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女生48.1%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3.7%认为体育活动不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总共85.9%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4.1%的中学生认为不能。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比较到位,体育意识水平比较高。

3.中学生体育习惯、体育意识现状的分析

(1)中学生体育习惯现状的分析

本调查结果表明,75.6%的中学生喜欢体育运动,24.4%不喜欢体育运动;除体育课外,20.5%的中学生每周没有锻炼,28.3%每周锻炼一次,23.8%每周锻炼两次,3.4%每周锻炼三次,24%每周锻炼三次以上;中学生一般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足排和羽毛、乒乓球,其中男生大部分是篮足排,女生大部分是羽毛、乒乓球;运动时,31.3%的中学生很注意锻炼身体的科学性,68.7%不注意。在体育运动或比赛中遇到困难时,有37.6%的中学生会坚持到底,有48.8%的中学生认为实在承受不了就放弃,有13.6%的中学生会直接放弃,在体育比赛或游戏时,如果同伴的失误造成落后,6.8%的中学生会大声指责,有6.8%的中学生会放弃比赛,有86.4%的中学生会鼓励同伴,奋起直追。

(2)中学生体育意识现状的分析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节假日,有17%的中学生经常主动去参加体育锻炼,62.4%的中学生偶尔去,20.6%的中学生从不去,有89.7%的中学生认为锻炼方法的科学性很重要,10.3%认为不重要,通过对中学生关于“终身体育”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4.4%的中学生知道并了解,有27.4%的中学生知道但不了解,有34%的中学生只是听说过,剩下34.2%的中学生是从没听说过。在关于中学生对科学健身方法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有3.6%的中学生是知道,72.4%的中学生是知道一些,有24%的中学生几乎不知道。有27.4%的同学认为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自己不感兴趣,有53%的中学生认为是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有19.6%的中学生是其他原因。有54.9%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效率,45.1%的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不能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对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调查中得出,有48.1%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健身,33.3%认为是娱乐,6%认为是交流12.6%认为是满足别人要求、凑份儿。85.9%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活动能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14.1%的中学生认为不能。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大部分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偏向于带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运动,除体育课外,大部分中学生每周都会不同次数的参加体育运动,但缺乏持之以恒,而且在运动过程中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在遇到困难时,大部分中学生会坚持,但缺乏坚定的信念。

(2)大部分中学生在节假日会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但大部分是偶尔去,缺乏持之以恒,大部分中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的意义认识很明确,但对“终身体育”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科学的健身方法了较不够,掌握不够,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之间的凝聚力,表明他们对体育意识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大部分中学生都是因为学业负担太重,没时间,从而影响体育锻炼。

2.建议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要改善中学生的体育习惯,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加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体育法》的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同时,第十七条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要健全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改善体育场地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

(2)要加强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知识与健康意识,改善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增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激发其体育锻炼的动机,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

(3)多开设一些趣味性、娱乐性强,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中学生掌握一门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培养和完善健康体育教育队伍,有计划地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数、扩大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在体育实践课中,要课内课外结合,加强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大胆去实践,对涉及到有关键身的知识和方法要重点讲,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5)以学生为主体,多注意和采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要求来改善学校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清忠. 对北京高校体育学研究生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P28).

[2] 梁莉. 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以酒泉市城区高中学生为例[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11月(P41).

[3] 赵燕. 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年4月(P3-P4).

[4] 耿晓. 2008年奥运会(筹备期)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2月(P10-P12).

[5] 孙玲玲. 不同体育课程模式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6月(P34).

[6] 马为民. 中美(三所)大学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社会学分析——兼论大学生体育意识[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年1月(P7-P9).

[7] 李鸿. 终身体育思想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浅析[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5月(P8).

[8] 刘娟. 对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探讨[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6月(P3).

[9] 胡群英. 试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D].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6月(P2-P3).

[10] 何锦辉.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做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J]. 宁夏教育,2006年07月(P100-P101).

[11] 史鲜玲. 谈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P53-P54).

[12] 王天毅. 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体育习惯[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0,6(P89、P94).

[13] 翟元、杜长亮、崔建. 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J]. 健康教育,2006年第3期(P77-P78).

[14] 丁亚军. 体育习惯的培养[J]. 体育师友,2005年2月(P26).

第6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婚年龄 教育程度 职业 家庭社会经济特征

一、引言

初婚年龄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中婚姻和家庭的变迁,而且会对国家的人口再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其变化趋势并寻求其社会经济根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初婚年龄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Manning,1995;Raymo,2003),与此相对应,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和收入迅速增长(Sweeney,2002)。这种现象引发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即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否可以解释初婚年龄的变化?对此,学界存在下列三种观点。(1)将初婚年龄的推迟归因于女性经济的独立(Becket,1973;Teachman,et al,1987),假定性别角色分工所带来的男女两性的相互需求是结婚的主要动力,职业前景较好和经济资源较丰富的女性从婚姻中所获得的收益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了结婚年龄的延迟。该观点在一些跨国的经验研究(Blossfeld,1995;Ono,2003)中得到了修正,即认为在性别角色严重分化的社会中,女性很难平衡工作和家庭,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更有可能推迟结婚年龄。(2)强调由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在客观上推迟了初婚年龄(Blossfeld and Huinink,1991;Thornton,et al,1995;Sweeney,2002;Raymo,2003)。(3)强调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有显著的影响。许多经验研究表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晚(Gierveld,et al,1991;Axinn and Thornton,1992;South,2001)。可见,除了少数研究(Goldscheider and Waite,1986;Oppenheimer,et al,1997;Sweeney,2002),大多数研究对男性的婚姻行为是忽视的,而对婚姻行为中性别差异的关注则更少。

国内关于初婚年龄的研究主要围绕女性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而展开(王跃生,2005;赵旋,1993;陈友华,1991),少数研究则基于局部地区的数据资料,从宏观因素(如人口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婚姻观念等)或微观因素(如外出经历、社会网络等)探讨初婚年龄变化的原因(王跃生,2005;叶文振,1995;郑真真,2002;靳小恰等,2005;刘利鸽、靳小怡,2011)。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变迁,在此过程中,女性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否会影响其初婚行为,尚缺乏相应的经验研究;其次,按照现代化理论的假设,家庭背景对个人婚姻行为的影响日趋式微,这能否得到中国经验的证明?再者,上述因素对初婚年龄的影响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长期作用,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存在巨大差异,城乡户籍居民的个人生活,如教育、职业、婚姻等方面也深受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城乡户籍两个层面对初婚时间进行研究。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农村男性在婚姻市场上面临着更大的劣势(刘利鸽、靳小怡,2011;齐亚强、牛建林,2012)。这种婚姻挤压现象,是否关乎人口性别比,尚需结合上述自致性和先赋性因素对男性和女性初婚行为的影响机制作深入研究。

因此,本研究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试考察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个人教育和职业对初婚年龄有何作用,家庭背景对个人初婚年龄有何影响,以及上述自致性和先赋性因素对初婚年龄的作用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和户籍差异。

二、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个人教育与初婚年龄

个人教育对初婚年龄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客观上推迟了结婚年龄(Goldscheider and Waite,1986;Blossfeld and Huinink,1991;Thornton,et al,1995;Sweeney,2002)。如果说,完成学校教育是向成年人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Marini,1985),那么,婚姻则通常被看做是正式进入成年状态。婚姻角色不但要求个人在经济上独立,而且要与另一个人保持亲密关系,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在经济上大多依赖父母,而且学业要求较高,学生角色与婚姻角色存在不相容性,加之倘若退学结婚所带来的高昂的机会成本,使得人们期望学生先完成学业,再去承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Thornton,et al,1995)。基于上述理论推理,本文提出:

假设1a:总体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初婚年龄越大。

第二,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教育程度的增加意味着信息、技能的积累和学历的提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益就越高。

根据“性别角色专业化假设”(assumption of gender role specialization)(Becker,1973;Goldscheider and Waite,1986;Preston and Richards,1975),女性主要从事家庭内部的生产与再生产,男性则致力于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具有不同相对优势的、收入差异较大的男性和女性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自身及双方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婚姻的主要收益就来自于性别角色分工所导致的配偶之间的相互依赖。

因此,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在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益越高,独立支撑一个家庭的能力越强,从而增加他在婚姻市场上的吸引力。许多研究表明,男性潜在收入对其进入婚姻有着显著的正面效应(Cooney and Hogan,1991;Goldscheider and Waite,1986;Lloyd andSouth,1996;Oooenheimer,et al,1997;Sassler and Schoen,1999;Sweeney,2002;Xie,et al,2003)。而随着女性教育地位的提高,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从婚姻中所获得的收益相对减少,这就推迟了女性的初婚年龄。

国内关于教育回报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城镇不同学历层次上,大学以上的教育收益率是最高的(李实、丁赛,2003)。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郝大海、李路路,2006)。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劳动力市场的预期收益越高,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机会成本越高,因此,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推迟结婚年龄。由此得出:

假设1b:教育程度对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要大于男性。

第三,在婚姻匹配的经验研究中,教育是一个常用变量,因为它同时反映了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资本。许多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国家,教育的同类婚现象相当普遍(Kalmijin,1991;Qian and Preston,1993;Raymo and Xie,2000)。中国关于婚姻匹配的研究也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婚夫妇教育的同质性呈现了不断增强的特征(张翼,2003;李煜,2008,2011;齐亚强、牛建林,2012)。结构理论(Blau,et al,1982)对这种现象做了解释,即在婚姻市场上具有相似社会地位的男女相遇的机会更大,而在生命历程中遇到具有同等资历的潜在配偶的机会又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Blossfeld,2009)。

但是,教育的同类婚又因性别而呈现差异。根据性别角色专业化模型,男性是家庭经济的支撑者,而女性主要承担家庭内部的劳动。因此,在性别分工更为传统的社会中,女性倾向于寻找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配偶,而男性恰恰相反。这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Kalmijin,1998;Blossfeld,2009)。

在中国,男性的平均教育水平高于女性,城市户籍居民的平均教育水平高于农村户籍居民,这种性别差异和户籍差异在高等教育的层次上尤为明显(下文的表1说明了这点)。从婚姻匹配的角度来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寻找配偶的范围小于男性,这可从另一个侧面推论——高等教育对女性的推迟效应要大于男性。农村户籍男性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户籍男性,尽管农村户籍女性的择偶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村户籍男性,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户籍匹配在婚姻匹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户籍制度松动之前(齐亚强、牛建林,2012)。因此,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农村户籍女性遇到同等或更高资历男性的机会要低于城市户籍女性。由此得出:

假设1c: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

(二)职业与初婚年龄

稳定的职业生涯对初婚年龄有着重要的影响。奥芬海默(Oppenheimer,1988,1997)认为,性别的专业化角色通过影响婚姻匹配过程而造成了结婚时间的性别差异。

对于女性而言,稳定的职业使其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工作不仅减少了女性对未来配偶的依赖,使其不必为了寻找经济依靠而不得不早结婚,而且还降低了对父母的依赖,从而减少了父母对女儿施加早婚的压力。同时,如前所述,由于女性倾向于寻找社会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配偶,因此,女性的职业地位越高,对未来配偶在教育背景、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期望会越高,择偶的范围可能会越小,寻找配偶的过程也会更长。

对于男性来说,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支持,男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对其结婚年龄有重要的影响(Bennett,et al,1989;Lichter,et al,1992;Qian and Preston,1993;South and Lioyd,1992)。男性职业发展越困难,发展过程越拖延,结婚年龄越可能推迟;相反,男性职业发展越顺利,结婚年龄越可能提前(Oppenheimer,et al,1997)。由此得出:

假设2:职业地位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即对男性的初婚年龄有提前效应,对女性的初婚年龄有推迟效应,且同时适用于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居民。

(三)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与初婚年龄

第三种理论解释强调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的影响。本文将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简单划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兄弟姐妹数目。许多研究发现,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晚(Axinn and Thornton,1992 Blossfeld and Huinink,1991;South,2001)。

父母受教育程度经常被作为衡量家庭文化资本的一个重要指标。家庭文化资本会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这由布迪厄和帕斯隆(Bourdieu and Passeron,1977)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提出,也得到了许多经验研究的证实(李煜,2006;Wu,2008),即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越高,则子女在教育获得上越享有优势。在上文的讨论中,我们认为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有着推迟的作用。基于此,父母的教育程度会通过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而间接地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推迟效应。由此得出:

假设3a: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大。

父辈职业地位对子女初婚年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1)父母的经济资源可帮助子女建立新家,即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子女所获得的经济帮助越多,在婚姻市场越处于有利的位置,结婚年龄可能会越小(Mulder and Smits,1999;Kalmijn,2004)。(2)父母职业会影响代际关系的价值观和实践模式。经验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职业位置和经验的影响,这可用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经验来解释。受教育程度越高,观念越开放,看问题的视角也多元化;职业经验越自由,越倾向于自我引导(Kuhn and Schooler,1969)。这种价值观的区分又会被带人家庭生活,即如果父母职业主要是自我指导的,那么他们与子女的相处更加平等,更尊重孩子的自我导引;如果父母职业更看重遵从权威,那么与孩子相处时往往更倾向于运用父母的权威(Kuhn,1976)。

在已有的关于父母职业与子女初婚年龄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技术类与管理类是作为同一类职业与其他职业进行比较的(Sweeney,2002;Raymo,2003)。但是,根据父母职业与代际关系的研究,我们认为,管理类和技术类的职业经验会有所不同,并进一步影响与子女的关系;另外,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再分配体制和市场体制中,管理人员(包括政府机关、事业、企业、社会团体单位负责人)比技术人员(包括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文化、教育、商业、政法等专业人员)享有更大的利益(边燕杰、刘勇利,2005)。因此,本研究将父亲的职业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和非技术非管理类。其中,技术类职业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职业经验的自由度也最高;管理类职业者的经验更强调对权威的服从,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最丰富。我们认为,从事技术类职业的父母更倾向于对子女的尊重和自我引导,而从事管理类职业的父母对子女更偏向于控制和支配。由此得出:

假设3b:父亲的职业会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不同的效应,即管理类职业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提前效应,技术类职业对子女的初婚年龄产生推迟效应。

另外,相比城市而言,中国农村中的传统家庭文化对代际关系的影响更为深刻,掌握家庭财产权的父亲更愿意使用权威,让子女处于依附和服从的状态。并且,中国传统的代际关系有着强烈的性别倾向,即对儿子的偏好,要求儿子早日成婚并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尽管城乡居住地与户籍并非完全吻合,但由于居住在农村的居民绝大多数属于农村户籍,由此推断:

假设3c:父亲职业对子女初婚年龄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和户籍差异,即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对子女初婚年龄有提前效应,农村户籍大于城市户籍,男性高于女性。

尽管在以往研究中,兄弟姐妹数目与初婚年龄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证实(Blossfeld,1991),但是兄弟姐妹数目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共同的发现是兄弟姐妹数与儿童的教育获得呈反向关系(Blake,1981;Downey,1995)。资源稀释假设(the resourcedilution hypothesis)经常被用于解释这种现象。该假设认为,家庭的资源是有限的,子女数目越多,分配到每一位子女的资源就越少,因而子女的教育获得就越差(Blake,1981)。根据这一假设,我们认为,在中国,家庭资源直接与家庭住房空间相关联。在城市户籍居民中,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时代,住房都是社会经济分层的重要指标之一,人们所拥有的权力、收入和职业会影响住房的面积和质量(边燕杰、刘勇利,2005)。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住房是稀缺性资源,普通职工的住房面积相当小,只有少数有权力、有资历、有技术或社会资本充裕的人才能分配到面积大的住房,所以,年轻人分配到住房的可能性较小,男性在结婚后与父母同住的情况很常见。住房商品化改革之后,城市住房紧缺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住房面积与质量直接与收系在一起,城市中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如果没有充裕的购买能力,住房空间仍然紧张。因此,对于城市户籍居民而言,兄弟姐妹越多,家庭成员的住房空间就越小,达到结婚年龄的成员,尤其是女性就有可能被要求尽早结婚,离开父母家庭。在农村户籍居民中,住房几乎没有受到再分配体制的影响,儿子结婚是可以通过自建房屋来拓展家庭住房空间的,住房商品化改革对农村户籍居民的影响也远不及城市户籍居民,兄弟姐妹数目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可能不太明显。据此得出:

假设3d:兄弟姐妹数目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存在户籍差异,即城市户籍家庭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小;对于农村户籍家庭,该变量的影响则不明显。

三、数据、方法与变量

(一)数据

本研究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覆盖了中国内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的年龄介于18-69岁之间,样本量为10151个。该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经历、职业经历与婚姻经历的信息,比如,包括受访者第一份工作或劳动前的最高教育程度、受访者18岁时父母的最高教育程度、第一次结婚时本人与父亲的户籍及职业情况等。由于本研究关注研究对象的教育、职业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的影响,上述发生在初婚前的信息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是一个合适的数据资料。虑及1949年以前出生者的初婚事件相对发生较早,本文主要选取1950-1988年的出生者作为研究对象,得到有效样本量为8342个。

(二)统计模型与分析策略

本研究数据分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描述统计分析,旨在描述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性别、出生年代、教育程度和城乡户籍之间进入初婚的风险函数的差异;第二部分使用事件史的分析方法(event history analysis model,简称EHA模型),估计教育、职业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的影响。EHA模型不仅估计事件(event)发生与否,而且将事件发生前的时间也考虑在内,同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数据的截删问题(Blossfeld,et al,2007),因此,它在对初婚年龄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事件指是否进入初婚,而事件发生前的时间指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具体地说,我们将分析的初始时间设定为16岁,截止时间为第一次结婚时间,直至2006年仍未进入婚姻的个案则被右截删(right-censored)。赫恩(Hernes,1972)对进入初婚过程与进入初婚时间的风险函数做了理论解释,他认为,进入婚姻的过程是一个时间依赖(time-dependence)过程,进入初婚时间(年龄)的风险函数是一个钟形曲线(bell-shaped curve),或者说近似于正态曲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年龄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同龄人中已婚者比例越来越大时,未婚者的结婚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因此结婚的风险率会上升;另一方面,超过一定年龄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吸引力逐渐下降,未婚的同辈人也越来越少,结婚风险率开始逐渐下降。国外许多的经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Coale,1971;Blossfeld and Huinink,1991)。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显示(见图1),在中国,进入婚姻的风险函数也是一个近似于钟形曲线的分布。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使用EHA模型中的一种参数模log-normal模型来估计影响进入婚姻的因素,该模型就是为估计风险函数分布为钟形曲线的数据而设定的(Blossfeld and Rohwer,2002;Blossfeld,et al,2007)。该模型的方程是:

其中,r(t)是lognormal风险函数,φ(z1)是标准正态密度函数,φ(z1)是标准正态累积分布函数。t是指对某个特定的个体而言,事件发生(此处指初婚)前的时间,x1…xk是指所有的解释变量,β1…βk则是指每个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系数。

(三)变量

1.因变量 由于lognormal模型是加速失败时间模型(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model)中的一种,该模型估计的是事件发生前的时间,根据上述模型设定,本研究因变量是初婚前时间的自然对数。

2.性别和户籍 性别和户籍状况是虚拟变量(男性=1,农村户口=1),它们反映了不同性别、户籍之间的差异。分为未婚样本(包括未婚和同居)与已婚样本(包括已婚、分居、离异和丧偶),其中未婚样本是目前户籍,已婚样本是初婚时的户籍。

3.教育程度 教育在工业化社会中是职业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且反映了影响个体择偶倾向的文化资本(Blossfeld,2009)。本文使用被访者最高学历作为操作化指标,即小学或以下(参照类)、初中、高中(或中专、技校)、大学专科或以上共四类。其中,未婚样本是目前最高教育程度;已婚样本中如果最高学历是在参加工作或劳动之后获得的,则使用第一份工作或劳动前的最高教育程度,因为大多数人是在获得第一份工作之后结婚的,仅少数人(在读硕士或博士)先结婚后工作,这一部分人在CGSS2006的样本中所占比例极低。

4.职业 一个人获得的职业等级经常被用于测量其社会地位的高低。本研究中,职业作化为三类:非管理人员和无技术职称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非管理人员和无技术职称人员为参照类。其中,未婚样本是目前职业,已婚样本是初婚时的职业。

5.家庭特征变量 由于父辈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本研究用父母的最高教育程度来测量(高中及以上=1,高中以下=0),即该变量是被访者18岁时父母的最高教育程度;父亲职业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包括非管理人员和无技术职称人员(参照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类。其中,未婚样本是父亲目前职业,已婚样本是初婚时父亲职业;兄弟姐妹数反映了家庭规模,是连续变量。

6.控制变量 本文控制可能会影响初婚年龄的结构性因素,即民族和出生年代。其中,民族为虚拟变量(汉族=1),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出生年代是一个类别变量(1950-1959年=1,1960-1969年=2,1970-1979年=3,1980-1988年=4,模型中1950-1959年为参照组),它反映了影响初婚年龄的世代效应,同时也能部分控制因国家婚姻政策改变(如1973年的晚婚晚育政策,以及1980年的《婚姻法》对法定婚龄的调整)对进入初婚年龄所造成的影响。

四、分析结果

虽然本研究的核心是教育、职业与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的影响,但对于其他影响因素也会报告并作相应讨论。

(一)描述统计分析

图2展示了城乡户籍居民在不同时期的平均初婚年龄趋势。总体而言,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要大于女性,城市户籍居民的平均初婚年龄要大于农村户籍居民。1967-2006年,已婚男性和女性,无论户籍在城市还是农村,平均初婚年龄都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平均初婚年龄的趋势在不同时代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城乡户籍居民的平均初婚年龄持续上升;80年代与70年代末相比,城乡户籍居民平均初婚年龄呈下降趋势;90年代后,城乡户籍居民平均初婚年龄总体趋势是在波动中上升。

城乡户籍居民在教育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城市户籍居民的教育程度、父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以及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户籍居民。

图3显示了16岁至初婚年龄不同性别、户籍、出生年代和教育程度进入婚姻的风险函数差异。可见,女性进入婚姻的风险率高于男性,即女性初婚年龄小于男性;农村户籍居民进入婚姻的风险率高于城市户籍居民,即农村户籍居民初婚年龄会更小;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风险率明显低于其他教育程度,即受过高等教育的初婚年龄会更大;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进入婚姻的风险率低于其他年代,表明该出生年代人口初婚年龄最大,而50年代出生人口进入婚姻的风险率略低于60年代,可能是受到了婚龄政策的影响。

(二)初婚年龄的决定因素

通过事件史分析lognormal模型所估计的初婚年龄决定因素,报告分城乡户籍,各自包括三个模型:所有样本模型、男性样本模型和女性样本模型。由此可以估计各因素对总体初婚年龄效应并比较它们对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龄作用的差别(见表2)。

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的性别系数分别是0.208和0.241,且均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后,男性比女性16岁至第一次婚姻的时间(即生存时间)更长,即初婚年龄更大。

汉族与其他民族居民相比,进入初婚前的时间有显著差异;汉族居民进入初婚前的时间更长,初婚年龄更大。

以“1980-1988年”为参照群体,“1960-1969年”的回归系数为负数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在男性居民中,“1970-1979年”的回归系数为负数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上述数据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相比,60、70年代出生的人口进入初婚前的时间更短,即初婚年龄更小;在城市户籍居民中,“1950-1959年”的回归系数为正数,表明50年代出生的人比80年代出生的人的初婚年龄更大。

在控制民族、地区特征和出生年代等变量后,教育、职业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城乡户籍的效应呈现如下特征: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且学历越高,回归系数越大,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初婚年龄越大,假设1a成立。在城市户籍女性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者相比小学学历者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延长了56%;在城市户籍男性中,高中学历者相比小学学历者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延长了23%。农村户籍女性的学历越高,初婚年龄越晚,如高中学历者相比小学学历的农村户籍女性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延长了49%;在农村户籍男性中,初中学历者的回归系数为负数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初中学历者比小学学历者的初婚年龄更小。而高中学历的效应是正的,表明高中学历者的初婚年龄比小学学历者要大,但统计不显著。以上分析显示,无论是城市户籍还是农村户籍,教育程度对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是存在性别差异的,该效应对女性的影响要大大高于男性,假设1b成立。

大专及以上学历对男性(包括城市和农村户籍)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高等教育对男性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延长的作用。城市女性中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进入初婚前的时间与小学学历者相比推迟了97%,而农村女性中的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相比小学学历者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则延长了151%,可见,高等教育对女性婚龄的推迟效应存在户籍差异,农村户籍女性婚龄的推迟效应要大于城市户籍女性,假设1c成立。

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在城市户籍居民中,技术类职业的效应是负的,管理类职业的效应是正的,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农村户籍男性的技术类职业的回归系数是负数且在统计上显著,说明男性从事技术类职业者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者,进入初婚前的时间缩短了7%,即提前了初婚年龄,假设2部分成立,即职业地位的提高对男性的初婚年龄有提前效应。

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中,父母最高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的,对城市户籍,尤其是对男性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推迟效应,但在农村户籍中不显著,这很可能是父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低(在表1中,约为0.4%)所导致的。因此,假设3a部分成立,即在城市户籍居民中,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初婚年龄越大。

技术类职业者对子女初婚年龄的效应在总体上均为正数,且在统计上显著,表明父亲从事技术类职业者相比对子女的初婚年龄有推迟效应。管理类职业对男性初婚年龄效应为负数且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者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者会缩短儿子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即对儿子的初婚年龄有明显的提前效应,假设3b部分证明。分性别看,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者对男性的效应是显著的,对女性则不显著,表明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者对子女初婚年龄的影响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分城乡户籍看,该变量对城市男性的回归系数是-0.063,意味着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者使得儿子进入初婚前的时间缩短了约6%;该变量对农村户籍男性的回归系数是-0.100,意味着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者使得儿子进入初婚前的时间减少了10%,因此,父亲从事管理类职业者对农村户籍男性的提前效应要大于城市户籍男性,假设3d成立。

兄弟姐妹数对于城市户籍样本的效应为-0.016且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每增加一个兄弟姐妹,进入初婚前的时间缩减2%,即在城市户籍居民中,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小,特别是对女性初婚年龄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对农村户籍不显著,表明在农村户籍居民中,兄弟姐妹数对初婚年龄没有影响。因此,兄弟姐妹的数目对初婚年龄的影响是存在户籍差异的,假设3d成立。

五、总结与讨论

基于CGSS2006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教育、职业、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与初婚年龄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本研究的结果部分支持了目前许多工业化国家关于教育、家庭背景与初婚年龄之间关系的主要假设,同时基于中国的数据也有新的研究发现。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初婚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初婚年龄普遍小于男性,用性别角色专业化的视角解释,即男性作为家庭的主要供养者,其结婚时间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较早结婚会影响他完成教育、职业训练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向上流动。而作为一个承担传统家庭角色的女性,婚姻匹配所需要的各种女性特征在年轻时的优势更为明显,而且家庭生产技能在父母家庭中也能够习得(Oppenheimer,1988)。

初婚年龄也根据出生年代而表现出差异。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比60年代和70年代的初婚年龄更大,这验证了已有的经验研究,即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初婚年龄是逐步上升的(Manning,1995);50年代出生人口的初婚年龄较大,与人口政策的变化有很大关系。1973年,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明确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其中“晚”是指男25周岁以后、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汤兆云,2008)。因此,在这一时期(正值20世纪50年代出生者的婚龄期)中国的平均初婚年龄有所提高,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张翼,2006)。1980年,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了法定结婚年龄,男为22周岁、女为20周岁,这一年龄相比“晚、稀、少”政策所提倡的婚龄有所降低,因此,60年代的出生者相比50年代的出生者平均初婚年龄有所提前。

教育获得和职业地位对初婚年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户籍差异。首先,无论在城市户籍还是农村户籍居民中,教育程度对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均大于男性。该结果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较高的教育程度与在校就读时间的延长联系在一起,这在客观上推迟了初婚年龄;教育程度的提高还意味着人力资本和在劳动力市场预期收益的增加,据已有研究显示,女性的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受高教育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推迟结婚年龄。其次,高等教育对农村户籍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效应大于城市户籍女性。这可能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男性精英纷纷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婚姻市场上的高教育程度的男性比较稀缺。尽管农村户籍女性的择偶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村户籍的男性,但是户籍匹配在婚姻匹配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现有户籍松动之前,导致农村高教育程度的女性很难找到教育匹配的配偶。在本研究中,技术类职业者相比非技术非管理类职业者,对于农村户籍男性居民的初婚年龄有着显著的提前效应,这表明,在农村,职业地位的提高会增加男性在婚姻市场的吸引力。

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对初婚年龄的影响也有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户籍差异。在城市户籍居民中,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初婚年龄越大,这与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研究一致。父母的教育程度代表了家庭的文化资本,通过影响子女的教育获得、价值观和信仰等间接地对其初婚年龄产生推迟的效应。该变量在农村户籍居民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效应,这可能是在我们的农村户籍样本中,父母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很低所导致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户籍之间不均衡的受教育状况。另外,在城市户籍居民中,兄弟姐妹越多,初婚年龄越小,这可能与城市家庭住房资源相对稀缺有关。

第7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二;青春期;分化;异往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0-0022-03

一、对初二学生异往状态的若干认识

案例一:初二女生小雯,一天体育活动课之后,发现自己放在课桌上的饮料被同班的几个男生抢去,心里很气愤,但是未表现出来。之后向其中的某男生催还借自己的钱,不料对方非但不还,而且还同另外几个男生一起奚落她,当众叫她的绰号“二胖”。小雯觉得很气愤,情绪爆发,将自己的书扔到了教室外,将自己的水杯丢进了垃圾桶中。事后小雯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很失控,当时的表现很丢脸。

案例二:初二女生小菊,班里的几个男生给女生们打分,排次序。小菊听到传言被评为第二,但是在男生中对这一结果出现了争议,她得知后很苦恼,尤其是对自己的脸上有一些青春痘不满意。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出初二学生异往的一种独特的状态。在青春期异往中,学生大体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称为异性疏远期;第二个阶段为异性接近期,一般从初中二三年级开始;第三阶段为异恋期,一般出现在青春期中后期(高中至大学阶段)。

初二学生的异往处在异性疏远向异性接近过渡的一种状态。而且由于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有差异,所以大体可以分析出案例中小雯和小菊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异性接近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对异性的情感和态度较为隐秘,而且对象广泛。而男生由于进入青春期的时间较女生晚,所以在案例一中,男生们的态度基本尚属于异性疏远期,这一时期学生表现出的是心相近而行相远的状态,表面满不在乎甚至排斥异性,内心则充满关注。

青春期的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体貌特征,尤其是关注别人对自己体貌的评价,这反映出学生在初二阶段自我意识的不完善。所以针对两名女生面对的困惑,在辅导中我请她们每人写出40条自己的优点,以此种方式,来完善其对自己的认识,实现在此阶段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协调,效果较为明显。

案例三:初二某男生小明数月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来自外地的一名开朗活泼的女生,自我感觉这名女生十分有魅力,对这次相遇感到异常的惊喜,但由于接触时间短,仅留下了她的学校地址。回到学校之后十分思念,经常因为她分神,觉得身边的女生黯然失色,不想同她们交往。小明给那位女生写过一封信,但一直没有回音,很苦恼;想过去找她,但是路途遥远,怕路上有危险;也曾试图忘记她,但是做不到。小明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好去找她。自我评价这学期变化较大,学习上更主动了,同时变得沉默(认为这样更稳重)了。想到她的时候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

初二的男生大都进入了青春期,在经历了短暂的异性疏远期之后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对异性感兴趣阶段。此阶段中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有自己中意的异性对象,但却很难对这种感觉作出适当的解释。在案例三中,小明在陈述自己对远方女生的感受的时候恰是这种感觉,自述并不想与之恋爱,只是希望能跟她经常见面、聊天,但这又似乎不能完整解释自己的感受,自己仿佛还有更多的需求,但需求是什么自己并不知道。

有的学生认为这种感觉是爱情,这主要是受大众媒体铺天盖地的“爱情教育”的影响,歌曲、网络小说、影视等相比学校及家长枯燥的说教(如这是友谊不同于爱情)显然对学生更具影响力。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介于幻想的爱情和友情之间的特殊情感是教育和辅导的方向。

案例中小明单相思的对象在外省,自己对她的了解很少,所以给辅导增加了难度。如果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学生则可以通过打破对于对方认识的完美陷阱,通过全面的认识来平衡自己内心的感受。心理学中有一个有趣的效应叫光环效应,在异往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当事人往往会因为看到对方的一个或几个优点,而觉得其整个人是完美的,对其不足视而不见,进而影响对异性的客观评价,这种情况在初二学生中较明显。

案例四:初二某女生小婷,初中以来一直同男生小庆保持着较多的接触。之前小婷对小庆并没有特殊的感情,只是觉得两人在一起活动、玩耍、打闹很开心,渐渐周围同学开始开他们的玩笑,说他们相互喜欢。小婷回顾和小庆的交往也觉得彼此已经相互喜欢了。初二以后,班里转来了一个女生小媛,小庆在宿舍中声称自己不喜欢小婷了。开始小婷没什么感觉,但渐渐地发现小庆在近似疯狂地追求小媛,自己感到失落,并希望自己能够完全地忘掉小庆。如果平时宿舍同学提起小庆,她会强迫自己表现得不在乎,甚至会表现出对他的不屑。但是自己心里却不是这样的感觉,自述还是很喜欢他。会谈中我了解到小婷的家庭氛围很好,她也不希望因为现在的感受影响自己的学习,让父母失望,但是却不能如愿。经常因为这件事情矛盾、苦恼,有时失眠,学习效果也大不如前。

在处理学生异往过密问题上,现在的教育者比较关注的是中学生恋情会影响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受到了影响这一结果,而忽视学习受影响的过程。案例四中小婷经历的是失恋的体验,这种感受在初二学生身上往往是第一次,因此在体验的程度上是较深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会谈中,小婷表现出不同于大多数同龄女孩的理性,这是她的优势,但同时也给辅导增加了难度。所以,辅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她体会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能够倾诉和释放之前强迫拒绝和压抑的情绪情感。在缓解其失恋的情绪体验后,进一步帮助她分析之前应对失恋的不当方式,并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这是辅导的方向。另外,在此过程中,小婷同样需要对自己和小庆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案例四中小庆的表现,反映出中学生恋情的一个主要特征――不稳定性。初二学生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出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这样非此即彼的极端状态。喜欢对方时是因受到其某方面的吸引,当发现其缺点时则会比较容易放弃。

小婷与小庆发展到青春期恋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周围同学的评价。初二学生比较从众,一些青春期恋情的发生会因为相互的传话产生,一些则会由于同伴不经意的炫耀“恋爱了”的良好感觉而感到人际压力,进而主动或被动地寻觅自己的恋情。

在这个案例中,小婷描述自己的一些小学同学在经历了失恋之后,不与任何的男生交往,以免再次受到伤害,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这种倾向是需要关注和引导的。需要引导学生尝试新的积极体验,而不是退行到疏远期的异往状态。小婷最终体会到自己如果现在有一个好的状态,那这种感觉应当是以前没有过的,是一种崭新的体验。

综上所述,初二学生异往处于一个由疏远到接近的急剧变化的阶段。此阶段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体貌烦恼、单相思的困扰、青春期恋情、失恋等,除此之外,异性接近期异往过少的问题可能更隐蔽,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此方面在接下来的案例五中会有所提及。

二、教育者对学生异往的影响

初二年级异往教育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个需要接受的事实是异往过少、异往正常、异往过密这三种情况在初二学生中是并存的。我的假设是如果这三种类别的学生在班级中呈正态分布,说明是正常的。不管是异往过少还是异往过密的显著增多,都是一种非正常状态。教育者过度的压制会造成学生整体异往过少,而放任的态度会导致异往过密的显著增多。

案例五:高一女生小阳,她在新环境中人际交往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没有朋友,觉得同学很难接纳自己,她也很难接纳其他同学。尤其是很难接受班里女生和男生交流的方式,而且觉得男生都不愿和自己交往。

在描述中她提到很佩服自己以前的一位初中班主任。那位班主任严格禁止班里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也很讨厌男生的献殷勤和女生的撒娇,她表示很认同之前那位老师对待男女生交往的态度。但是现在一切似乎都变了,到了这样一个异性同学广泛交往的团体中,其他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让她很难适应,自己也被视为团体中的异类。她表现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样对待男生,也不知道怎样在宿舍中跟经常谈论男生的女同伴们插话。

这是一个案例的片段,从中可以看到在进入高中之前小阳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认识――男女生不能公开交往。但是在新环境中这种认识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而且高一的学生对异往是有强烈需求的,这在她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事实上,在辅导过程中进行的一次角色扮演中我发现,她并非像自己描述的一样不会使小脾气、不会撒娇。从她的这种情感和言语表达的不一致,我们可以猜测这种不一致同初中时这种极具女性化的特点不被接受是相关的。

一些教育常者以学生是否出现青春期恋情来评价异往教育的成果,这是不恰当的。在教育过程中搞一刀切,不允许交往,甚至不惜将异往丑化,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异往观“畸型”,对其心理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案例五可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根据心理社会学的理论,青春期学生需要保持一定的异往,形成异性友谊,良好的异往对学生成为一个更社会化的人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不容学生出现青春期恋情是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学生在初二阶段出现青春期恋情的原因很多,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家庭氛围,有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之前的小学和学前教育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重大,换句话说,有的学生早恋,有的学生异往困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可能仅是一种表象。

某市区重点初中初二男生两个月内三次离家出走,家长的描述是学生出现了青春期恋情,将其视为离家出走的原因。而实际情况是家长仅关注了结果,而学生出现青春期恋情和离家出走都仅仅是表象。了解中发现,男孩找女朋友的最重要原则是女生不要劝他好好学习,不能管着他,得能够接纳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欣赏和接纳的内在需求,而这样的需要在家庭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离家出走和交女友表达的是对家庭和学校中不被欣赏和接纳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需要透过表象去观察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青春期恋情有时体现的仅是尊重的需要、被接纳的需要。有的学生人际状况不佳,在班集体中缺少归属感,在集体中缺少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有的学生家庭氛围不好,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恋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补偿。

同时,初二是学生出现学习分化的阶段,学习的分化会给部分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学习是学生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诸多的异往问题究其根源是学习压力所致。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我们希望学生的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懂得了如何与异往,接下来就应当表现出合适的行为。但很多情况下,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先有行后有知的过程,即学生的心理成长要伴随各种尝试进行,暗恋、单相思、青春期恋情、失恋等,每次的尝试都伴随其内心的深刻体验,这些体验会帮助学生了解合适的异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的这些尝试可视作很好的教育时机。

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异往教育时,应当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进入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回避、不压制、不放纵。(稿件编号:090227003)

参考文献:

[1]侯慧君,辛爱民.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

[2]袁丽丽,石刚.中小学校青春期教育现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

[3]董萍华.初中生早恋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权克均.青少年学生异往浅探[J].广西教育,1996,(10).

[6]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7]高亚兵,骆伯巍.论青少年儿童性教育的误区[J].教育研究,2002,(1).

[8]李宛青,杜天伟.郑州市中学生青春期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及引发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9]叶发钦.青少年异往存在的问题及辅导[J].基础教育研究,1999,(1).

[10]李玉英.青春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3).

[11]王磊,张大均.青少年异往的心理功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J].青年探索,2002,(5).

[12]吴晶,龚海梅,谢作灿,丁洁.青春期学生异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13]刘黎明.在交往中建构个体――教育交往审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14]林崇德,李庆安.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8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多元化

一、师资力量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发育的阶段,无论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还是个人性格都存在着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初中体育课老师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教师的人数远远高于女教师的人数,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因为老师性别上的差异对老师产生的期待值、认可程度也会不同,同时男女教师在教授异性学生时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另外,我国目前初中体育老师中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尽管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但是与老老师相比在责任心与敬业精神上相差甚远。此外,年轻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使得受自身经验水平的影响对课堂质量效率的把握程度较低。

二、理论基础

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理论的储备上明显不足,并缺乏完善的符合新的时代需要的教学理论。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自我为主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师还是在认为自己所扮演的是传授者的角色,自我定位权威化、上课语言口令化、教学过程套路化特点较为突出。基本授课过程分为三步:(1)教师直接演示教学内容;(2)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体会动作要领;(3)教师总结。尽管国家的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体育教师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认为自己采用的就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师生合作、交往的教学方式,但这也只是局限于形式上罢了,其实质还是采取放羊式或者学生被动式。

三、硬件设施

对于体育这一门实践性要求极强的学科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初中学校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再加上对体育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用于体育教学或体育训练的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较少。单就目情况来看,大多数初中学校的体育器材也只限于足球、篮球等常见球类,无法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而在场地建设上,大多数初中学校的田径场也只是用砂土铺设的简易场地。同时老师的教学设备也只是一张嘴,授课内容较为抽象,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四、基本教学情况

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中授课内容较为传统,比如:足球、篮球、排球以及传统的田径项目等,而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武术、瑜伽、街舞等新兴体育项目而开设的课程较少。同时一周一至两次的教学频率,相对来说,课程频率较少,不能很好的安排体育锻炼的量和强度,学生的练习负荷也难以控制,无法很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新课标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它强调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这正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打破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为我国培养出品德高尚、智力超群、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体育多元化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多元化为前提

作为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前提,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男女教师比例协调化与专业知识多元化。

(1) 男女教师比例协调化。由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人一班制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由于男女教师的专业特长不同不能同时达到男女同学的授课标准,使得教学效果出现不均衡性;另一方面,男女教师在管理异性同学时也会显得阻力较大。当男女比例协调时采取混班编制,男生分成若干个组由男老师来带,女生分为若干组由女老师来教。这样不仅有利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又减少了一人一班制时管理难的问题。(2)专业知识多元化。老师作为教育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直接领导者,师资力量的好坏也决定了教学模式多元化能否顺利开展。

(二)教学理论多元化为理论基础

要想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首先应注重教学理论多元化,这正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推进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导,该理论强调学生不是知识的被灌输者与被传授者,而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促进者。因此,应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深层次挖掘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呈现出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三)硬件设施多元化为保障

(1)教学形式多元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体育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打破原有的通过体育教师个人展示以及动作纠正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接受周期大大缩短。(2)体育设施多元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保证体育设施多元化是完成体育教学多元化的基本保障,为此应加大对体育设施采买及更新的投入。

第9篇:初中男生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 生理现状 研究

一、引言

农村初中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生长突增,可看到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过体格检查收集学生这方面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农村中学生的生理特点。这次调查对今后更有效地掌握农村初中学生的生理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笔者所在的乡镇中学的学生,年龄在14岁~17岁之间,共440名学生。男生238人,女生202人,男生占54%,女生占46%。

2.研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依据年龄,对身高、体重、肺活量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男生体质指标

表2女生体质指标

1.身高。身高的变化随年龄的增长呈持续性增长趋势。男学生的身高均值比女学生的身高增长平均值大。

2.体重。男女学生的体重随年龄增长和身高增高而呈增加趋势,但女学生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和身高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没有男学生的增加量大。

3.肺活量。男学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长、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明显,女学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量不大。

分析:这种生理现状可能与男女学生的生长发育迟早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被调查的男女学生人群的特征有一定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随着青春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呈增长、增加趋势。但男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随年龄增加的增加量明显大,而女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随年龄增加的增加量没有男学生的增加量大。这种现状说明在这个年龄阶段男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的增长增加水平超过了同龄的女学生,说明男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突增已经开始,而女学生则开始进入缓慢阶段,同时也说明男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比女孩子晚。

2.建议

青春期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以保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注意适量的体育锻炼和一定量的体力劳动,使青少年在青春期人体器官的功能发育显著,肌肉的力量突增,心脏的收缩能力大大提高,肺活量显著增大,脑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分化和发展,其调节功能大大增强。

青春期卫生是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种适量变化,懂得青春期卫生和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会用科学的生殖知识解释性生理和性心理现象。

掌握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生理特点对于农村初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农村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生理健康教育,做到合理饮食、劳逸结合、讲究卫生、心理健康,使学生从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