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德育班级管理精选(九篇)

德育班级管理

第1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中学教育 初中生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权威性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有绝对的权威。班主任按照相关规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管理,确保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是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

(二)过分重视学习成绩

在传统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过分强调智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部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片面要求学生拿高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这种对智育的过分重视和对德育教育的忽视,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

(三)教育工作单一

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效果,在班级管理中,部分班主任的工作和教育方式较为单一,导致管理工作的效果甚微。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虽然见效快,但是往往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管理缺乏开放性

初中班级管理中,教师的管理理念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严重,认为班级管理只是对一个小团体的管理,忽视了学校、其他班级以及社会和家庭对班级管理的影响。这种封闭式的管理制约了学生的思想发展,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传统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有一定的德育意识,但是只停留在理论教育,对实践教学有所忽略。在中学阶段,学校的实践机会较少,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是照本宣科,虽然德育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好。而且目前我国德育教育工作存在和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不相符的情况。《中学教育大纲》中规定中学阶段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等。这种德育目标明显太过笼统和超现实,导致初中德育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过分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泯灭了学生创造性。导致学生无法自主有效地完善自身情感,使得德育教育失败。这种自觉性的缺失,在现实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普遍能够较好完成班级打扫和整理工作,但是当班主任不在时,班级的卫生则会陷入一片混乱。

(二)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使用是顺应时代的要求

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各中小学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德育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好,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以德治班体现顺应了以德治国思想

以德治国思想强调要发挥说服和劝导的作用,形成全员的道德觉悟和思想认识。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体现在初中教育中就是以德育人,强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实施以德治班,能够在学生教育方面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德育教育的目标在于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关爱和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对班级的管理必须强调德育式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律。

三、德育教育对初中班级管理的作用和影响

(一)促进了班级个体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发展指的是学生能够实现和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班级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生在和同班同学的交流和学习中,逐渐实现了个体的社会化。在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实现以德治班就是强调劝说和引导的作用,用道德的力量让学生在行为处事中有据可循。

(二)促进成员个性化发展

个性化指的就是学生个体的需求、兴趣、理想和动机。以德治班的就是通过加强对学生道德观念的教育和学生,让学生加强对道德的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能够让学生在班级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担和履行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德治班有利于健康的班风的形成,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观念,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夏是一个很文静的学生,而且较为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导致她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自卑的心理。但她的班主任却发现她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而且写得一手好字,于是就在开学初给她布置了任务,让她担任组长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负责黑板报的制作。小夏在制作和设计黑板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了她的绘画才能,最终本班的黑板报还获得了年级的“优秀黑板报奖”。她感觉到了班主任和同学对她的信任和肯定,提高了她的自我认同感,最终改变了小夏自卑的个性。

(三)实现适应

德育式的班级管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如何适应现实的问题,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社会人,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明确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在很多学生都会使用QQ和微信,教师通过QQ和微信与学生成为好友,实现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赵帅是同学和老师眼中公认的坏孩子,经常打架斗殴,欺负同学,和同学的关系较差,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无药可救了。但是,他的班主任在通过QQ和他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学生,但是叛逆心理很重。班主任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逐渐取得了他的信任,帮助和引导他做出正确的选择,最终改变了他不良少年的形象,改善了同学关系,让他更好地适应了班级生活和社会生活。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发展尚不稳定,常常用经验来判断人和事,而且对未来充满迷茫,缺乏长远的眼光。而且,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落后,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导致师生管理淡漠。而且教师片面强调智育,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师的管理产生排斥感,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自觉自愿的接受教师的班级管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爱人理念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缩小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从而自发的形成道德和责任意识,有效提高了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尤其是对那些问题学生,老师更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事实上,问题学生的本质都会有善良的一面,教师要做到,真正倾听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生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增进双方感情,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班级管理和生活中来。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修养,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德育教育管理中主要强调班主任两方面素质,一是责任感,二是广博的知识。责任感指的是一种自觉承担和完成工作的态度,是一种社会道德。班主任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管理好一个班级为己任,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学习班级管理方法。同时用这种责任感来熏陶和教育学生,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智育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有重要意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能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方便了教学管理工作。在德育教育管理中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育学的知识,还要求教师掌握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教师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德育教育。

(六)建立德育式的班级文化

对班级文化的建立包括了制度的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

制度文化是指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包括了建立纪律规范、卫生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制度,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德育教育虽然强调的是道德的引导,但是这并不代表班级管理就不需要制度。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德育教育实现的基础,通过对学生各项行为的评价和奖惩,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归属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促进了德育管理工作的发展。而且,加强制度的建设能够培养学生遵守制度的自觉性,这也属于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起到的是引导、感染、认同的作用,当学生对一个班级产生了归属感以后,学生就会认同班级内的文化。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班级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和睦,确保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七)实现班级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人。包括了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建立完善且优良的班干部队伍、实行值周(值日)班干部制度等。不断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度,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促进德育教育的同时,实现对班级的高效管理。

四、结语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对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促进班级管理的人性化和规范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林燕.让德育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用真爱传递真爱[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3).

[2]刘文权.狠抓班级管理 培养学生品德――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教师,2012(06).

[3]叶盛.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论德育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2(06).

[4]周崇颖.新课标下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1(04).

第2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一、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思想融合发展概述

如今,中职校园中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期间,应当对那些行为习惯、思想价值观出现偏差或者隐患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和科学引导,抑制学生错误思想观念的出现,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稳定地发展,促使学生树立必要的道德发展目标,为加强班级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中职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和融合发展过程中,“管”和“育”都是班级过程中的基本执行手段,同时也是两大流程走向。中职班主任所进行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基于校园规定和法律制度标准以及道德行为准则等要素之上所进行的管理工作,以保障在具体管理工作期间能够“有理可依,有迹可循”。中职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同时将德育教学素养合理渗透其中,其根本目的便是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迈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做正确的事,树立正确的德育成长价值观,谨防学生走错路、做错事。德育与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相融发展,主要表现为班主任对日常班级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在此过程中,中职班主任需要积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发展目标,取得相应的优秀教学效果,切实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对于中职班主任而言,在执行班级管理工作期间为了使德育教学元素的作用全面体现,必须拥有“管”的重要前提。而“育”是“管”的下一步执行步骤,与“管”之间呈现“承上启下”的作用效果。因此,“育”可以看作是“管”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思想的问题和困境

(一)中职班主任不具备必要的综合德育素养

中职校园与普通高中相比,我国在中职校园教育系统上的资源投入和发展仍然存在缺陷和不足,无论是在教育资源还是教师资源上,都与普通高中相差较大,这也就使部分偏远地区中的中职教育人才资源匮乏,班主任自身教育素养不高,无法切实满足时代教育与中职校园发展所提出的全新要求。例如,现如今的中职校园中无论是课程教师还是班主任,所拥有的教学技能培训机会较少,无法在集体化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德育教学经验,从而导致中职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期间无法将德育思想教育进行合理渗透。

(二)中职班主任教育执行方式落后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现如今中职校园中的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期间,由于受到以往传统教育思想和文化理念的影响,其班级管理模式根深蒂固,无法与现代创新管理理念相融,同时也无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必要创新,从而导致所进行的班级管理工作效果不佳,与教育管理发展目标相违背。

(三)中职班主任缺乏足够的德育实践教育经验

对于中职校园而言,创新发展思想与教育理念的融入和渗透过程,和德育思想文化之间正好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共同发展关系,是积极推动班级管理模式改革与优化的关键力量。因此,中职校园在对班主任进行会议面谈期间,需要针对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和教学管理技巧进行定期培训,为班主任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教育实践机会,以保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能够拥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体系来维持德育管理活动的健康发展。进而在根据教育管理需求变化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创新,为实现德育思想教育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科学渗透与有效融入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中职班主任自身职业素养和道德文化水平是进行德育渗透与融入的关键所在。作为中职班主任,不仅要切实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深入了解德育思想与班级管理工作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还要坚持秉承“不忘初心,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管理原则,形成优良的教师引导形象,通过自己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终身受益。当中职班主任正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期间,需要充分认识到身为教育指导者其自身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造成多大影响。倘若因班主任本身存在道德素养上的认知偏差,日常行为举止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发展期间,中职班主任理当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用“优秀的品格、激昂的教育热情、澎湃的教育生命力”来感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与班主任所制定的班级管理体系制度相融,实现管理工作难度的不断降低,促使学生重塑道德价值观。同时在针对中职班主任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期间,有效体现榜样的作用,同样也能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加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状态的把控与管理,从而为中职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德育管理方案,以保障学生道德修养的综合发展。

(二)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管理工作以班级学习区域为主,是中职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宣传与凝聚力提升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和谐稳定、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化学习环境中,可以加强中职学生对德育素养和道德品格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在中职班主任的引导下规范和控制自身日常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工作,从而尽量避免做出影响班级荣誉的事情。在具体的中职班级学习文化氛围塑造和形成过程中,身为中职班主任应当着重强调班级文化塑造的具体流程。将班级管理工作视为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执行目标,从而不断提升环境因素在班级文化塑造过程中的实际影响力,为中职学生创造优质的德育班级实践学习环境。例如,在对班级课堂环境进行布置和设计期间,便可以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知识海报粘贴在班级墙上,以带有趣味性的海报图案吸引中职学生的关注目光,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思想感悟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走向真正的光明大道。

(三)建立师生平等的互助关系

第3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 素质教育

为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在德育工作方面认真按计划进行,一直利用文明礼仪课、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一、抓常规训练

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生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早晨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交家庭作业,马上回到座位上拿出书本读书,并且还专门指派一名能干的学生在前面领读。

同时还和学生一起讨论了班级管理制度,全班分为八个组,每周一评比,由每组组长周一的文明礼仪课上进行总结,并评出发言之星,作业之星,纪律之星等,获得每周之星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表扬信。

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正确的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让学生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隔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当学生起来发言或者读书的时候,要求他们抬头挺胸,站立端正,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咬字要清晰。在听别人回答问题或者读书的时候,要求他们全神贯注,用心倾听,记住别人所讲的中心思想,要复述得出来。当学生做作业的时候,看到不良的坐姿就及时纠正。

二、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因此,我强烈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去做。

三、建立明确的班级德育目标

一个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全班同学前进的方向,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那么自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迷失前进的方向,也就无法实现教育的功能。所以,一个良好的班级,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不能太笼统。因此,班主任在制订德育目标前必须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制订长久的符合每个学生的目标和计划。制订的目标要有层次性,符合实际,不可o目标地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的要求化为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四、以“亲”为主,以“勤”为辅。

“亲”就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一个好的班主任,他不会动辄发怒,而会耐心地给予教育和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表现或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他能“扶”起学生,鼓励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班主任的爱,才会向班主任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班主任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信任和更多的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火花。

“勤”即工作要勤恳。班主任要带好几十个学生,就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要应做到“五勤”即: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家访、勤谈心。勤观察指的是不论上课或下课,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勤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学习和思想上掉队。勤动手指的是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要亲自手把手的教学生,帮助他们干好每一项工作,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家访指的是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勤谈心指的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后还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已经不是那种五分加绵羊的类型,听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歌星,明星,游戏机,电脑,商务,网络,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要把握学生的脉搏,必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跟上时展的需要,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五、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第4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管理体制;习惯

学生管理是一个学院发展的基础,而学生管理的品质则在班级管理。班级作为教育团队中的一个最小单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基础也是关键。优质的班级管理不仅是对教材知识的教科式教育,更是对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德行品行的渗透教育。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全面推展,填鸭式的模板教育方式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德育工作的全面提倡与推崇也非空穴来风或一时兴起。我们总在强调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要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那么,什么才是栋梁之才?要培养全才,除去教书还要育人,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才。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现代德育工作不仅秉承传统德育工作的精髓,也在内容领域上不断创新,打造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德育教育体系。育树在根,建房在基,良好的根基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有着正确的方向和长远的路途。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思潮中,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未成年人的培养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搞清楚,着力提高未成年人品质修养,提高他们适应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毅力,真正从重智轻德的误区中走出来,并不是一件纸上谈兵,浮言虚论的事情,要真正落实到细处、实处才是关键。

一、组建系统的德育管理机制

进行学院德育管理,需要组建系统的德育管理机制。建里一个蜘蛛网式的管理体系,由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层层落实,层层负责。由学院高层建立德育教育监管小组,全面监控负责,将德育教育工作分发到各个处室、系,在处室或系建立德育教育工作中心小组,确立小组的负责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院德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最后再由各处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问题落实具体到各个班级。这样一个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由上到下,由高层到基层的德育教育体系,操作灵活,快捷高效,具体实效,必定能从根本上保障学院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二、以身正行

德育教育的具体工作在班级,而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参与者。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管理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的接受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摆脱传统单一乏味的思想教学模式,言传身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华丽,也是行动上的统一,让学生不再认为老师高高在上,空话育人。班主任走进学生,与学生真正融为一体,这样的德育教育更扎实,更实效。

三、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基本单位,保持它正常有效的运转,必须有一个铁的规则,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学生是组成一个团体的重要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渴望与要求,因此在班规班纪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除了遵循学院自身设定的规章制度,如《学生手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应该遵循自身实际情况的一些程序制度。集体的结晶代表了集体的利益,也是一个团体绝大多数的利益,一旦有人破例不遵循,就是在在以一对十,违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势必会受到多数人的谴责,这样便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管”。班规的制定既有广泛的民主性,也要让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但要有健全的班委,也要有“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局面。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习惯分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必须确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肯花时间和力气帮助学生养成。另外,要理性分析现实状况,理想对待学生未来。我校生源主体大多来自于农村和留守儿童,他们无论在经济生活还是在思想文化的起点都很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需要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呵护,需要得到心理及行为习惯上的辅导,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抓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着手,教育他们“扔一张纸片,就扔掉了你的素质;吐一口痰,就吐掉了你的尊严。”在学习习惯方面,教给学生如何预习、如何课前作准备、如何听课、如何自主阅读、如何完成家庭作业及如何复习。这些好的习惯将来会被学生一直带着,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东西,而很多具体的知识却会被渐渐遗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会使学生受益一生。总之,德育教育工作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未来学生管理工作现代化、自主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即使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不能算得上是一流的,但他们的知识是全面的,身体是强壮的,心理是健康的,重德育材,这样的人才才是国家之栋梁,也是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一个学院综合素质的快速发展,也能为国家提供更扎实,更具竞争力的核心人才,所以,国之教育重在德育!

参考文献:

[1]李宁宁.浅析德育教育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4,(67).

[2]李勇.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初探[J].新课程,2015,(05).

[3]郑国华,洪喜来.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引入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J].赤子,2015,(21).

[4]张永胜.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2015,(35).

[5]朱爱民.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

[6]李伟强,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效落实德育教育[J].中等职业教育,2008,(02).

[7]刘祖英.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

第5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德育 ;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关心;理解

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受“分数至上”的不良影响,以及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教育观念,再加上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作为人生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准则失去应有的效用,使青少年的道德观无明确方向,对道德准则失去信任感。是来自学校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是教师本人的境界与道德角色的矛盾和冲突,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通过对我县十多所农村初中600多名学生的调查,结果“问题少年”十分令人担忧:

1、学生打架现象严重,班与班之间有某位同学受欺负,班里有学生组织同学进行报复,因而引起打群架的现象。同学之间有一些口角,也会拳脚相加,造成打架现象。农村有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甚至亲戚生活,无人管教,爷爷奶奶溺爱。所以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容忍他人,养成喜欢打斗的恶习。

2、 偷窃、敲诈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学校学生住宿条件差,学生的衣物、鞋子常晾在外面被其他同学顺手牵羊。2013年某某班学生家长曾找到学校向校长反映,开学一个月来,他的孩子的鞋丢了2双,裤子两条,他都不敢在校洗澡,只能每星期回家洗澡一次。敲诈现象也经常发生。高年级向低年级同学要钱,要卡打饭,有时学生与校外无业青年勾结对学生进行敲诈,向低年级同学收取保护费。

3、 早恋现象严重。某男生喜欢班里的一名女同学,该女同学不予理采,于是他便周六去小学学习过的村小的墙上写满了“我爱某某某”在学校、村里造成极大的影响。

4、 学生普遍不尊敬师长,顶撞教师辱骂食堂工友,对别人劳动成果不珍惜。

5、 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讲脏话,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破坏公物。

6、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睡觉。

7、学生抽烟,酗酒、在校园时有发生。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吧也普遍进入农村。各乡、镇、村、屯有网吧,有些学生成天迷恋网吧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泡吧,有时半夜爬围墙外出上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 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 中的每一个成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且每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第一注重品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加强管理、开展养成教育。要求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从养成教育入手,强化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初中加强了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对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贯彻学校的《德育三十三条》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自我剖析,对人对事的观点立场,对自己所作的所为的感想。班级每天一句新格言点燃一盏思想明灯。班级做到“八有”,有花有鱼、窗帘、工具箱、每日格言、钟、盆、桶、有毛巾。严格控制“三闲”,要么学习,要么锻炼,要么找事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把班级的每一件事分配给学生。设立值日班长、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当班主任的小助手协助管理班级。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多年来,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班级有很强的凝聚力,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级”,是全校获“文明班级”次数最多的、2013年秋季学期期考全校前50名我班就占了20个名额,史无前例。2013年春季学期131班荣获桂林市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王阳艳同学在2013年秋季学期期考总分在全县统排19名。

第6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11-03

一、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

当前,中职生源质量差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等。另外,中等职业学校用人制度的改革尚未完善,才刚刚起步,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中职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异样的特点。

(一)理想信念方面

中职学生在思想上普遍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中职没有出息。学习上得过且过,目的不明,缺乏动力。职业理想模糊,职业目标不明,认为现在学的不一定将来有用,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想混个文凭。突出表现为意志消沉、生活懒散、贪图安逸等。

(二)行为意识方面

侧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出发点,不考虑行为后果,追求自我满足,有的甚至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主要表现为损坏公物、破坏环境、扰乱秩序、打架生事、抽烟酗酒、等现象。

(三)纪律卫生方面

强调自由、随便,淡化时间观念,纪律约束和卫生意识较差。一般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自习、就寝时讲话并随意走动、进出,个人生活用品不全、生活习惯不好,常用他人生活用品,头发不勤洗,不讲究公共卫生,随便乱吃、乱吐、乱扔等。

(四)勤俭自律方面

中职学生普遍劳动观念淡薄,不注重勤俭节约,行为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强。表现为花钱无计划、奢侈浪费、佩戴首饰、比吃穿、赶时髦、拉帮结伙等。

(五)礼仪交往方面

中职学生普遍不善于与身边的人交往,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也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主要表现为不谦恭礼让、不尊敬师长、不尊重他人、不诚实守信等。

(六)心理障碍方面

中职学生看到社会腐败现象,普遍表现忧虑、焦急;学业成绩不好,缺乏自信,苦闷自卑;竞争激烈,感到压力大;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突出表现为排他心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难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造成中职生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重要比重,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生活习惯、教育经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往往与家庭的不良影响相关。如家庭风气不正,家庭成员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破裂,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等,但影响更大的还是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如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条件过于优越等,所有这些都会对思想和身体均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二)社会原因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成长。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化,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言行充斥其中,如聚赌、斗殴、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吸毒贩毒、封建迷信等,很容易使青年学生受到污染和毒害。加之青年学生喜欢交友,且容易结成小群体,而某些落后的小群体的不健康甚至不法活动,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不良影响。面对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育管理显得无所适从。

(三)主观原因

中职学生的自身原因主要表现为:思想和心理上都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弱,爱冲动;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现、价值观,喜欢用狭隘的视角、个人私利、宿命论的观点来为自己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作辩护,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使其人生价值观显现出享乐性、功利性;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准确理解社会道德准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缺少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和欲望驱动,做出有违准则和他人利益的行动;好奇心强,精力旺盛,追新猎奇,盲目模仿消极东西,仅凭一时好奇或兴趣,便对新鲜事物不加辨别和选择的模仿、实践,误入歧途;意志薄弱,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从而产生许多利己、消极的行为。

三、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班级管理

(一)严格行为规范,培养集体观念

为营造团结和谐的集体氛围,班级全班动员,树立“班级以我为荣,班级荣我也荣,我与班级共荣”的集体荣誉感。教师、班主任可以告诫学生,游子远行要入乡随俗,这样才能与人愉快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进入校园,只要能够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就能适应环境。在管理上,应注重培养一支优秀高效、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学生每天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加强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廉耻心

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固然重要,但对中职学生而言,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荣辱观、廉耻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对中职生进行荣辱观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也有利于“三观”教育。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是:健康应该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品德状态良好的综合表现。健康是所有目标、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证,所以,中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提醒学生健康也是相对的,包括老师在内,都可以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健康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危害健康的,为学生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比如,让学生明晰,学校作息制度所定制的行为模式就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健康。在个案处理上,学校可以广泛发动党员、班主任,积极与习惯不良的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地开展情绪稳定性训练、挫折承受力训练、动机持久性训练、相融合群性训练、开拓创造力训练等,并形成交流笔记,由学生处、教学处、心理咨询处共同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干预办法。

(四)培养感恩习惯,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笔者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让学生列一张名单,写下他最感激的人及其感谢他们的理由。最后,让学生写出最近一次向名单中的人员表示感谢的时间、行为。结果是大多数学生能写出自己感激的人和理由,但这样的行为让他们多少有些无所适从。感谢需要表达,感谢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在当今社会,感恩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为此,可以要求学生每个学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在爱父母的感恩教育中,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对自身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心生愧疚。

(五)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导师

学校教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巾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对教师的要求并非苛刻,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马卡连柯只是提醒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质,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所以,一个好的教师,应注意服饰打扮,保持良好风度,举止言谈要礼貌待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注意细小行为,处处示范于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尊重和爱护学生,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惟其如此,才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他们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积极向上,用集体的凝聚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使每一位班级成员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激发学习的动力,产生竞争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针对班级中发生的各种大事小事,不管是否与班级管理有关,班主任都要借这个机会与学生交流,进行心灵的对话、沟通。面对中职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该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呵护、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后者,但他们真正需要的却是前者。能让学生感到可信、亲切、愉快、有用的德育,才是贴近中职生的德育。同时,要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相信和依靠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保护好和发挥好自我教育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六)重视和加强育人环境建设,搞好班级环境布置

良好的环境和设施是培育学生成长的沃土。优美的环境不仅有利于陶冶的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奋进、规范学生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健壮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学生大多经历了中考或高考的失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埋藏着一种压抑,然而他们也在心底里充满着一种渴望。当走进一所充满生机的班级时,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就会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逊色几分,显然,优美的环境给他们带来了自信和勇气。

在教室环境布置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布置,是采用学生自己或者是学生家长的字画,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技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德育,顾名思义,是从学生的品德品质出发,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素质、有品德的人。如今我国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一个学生的品德与德行,也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加紧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为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的关键步骤,只有在对初中生的班级管理中加紧德育教育,学生才能在主动配合班级工作开展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日常管理中重视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纪律、卫生和学习,其中,在班级管理中,首要任务是对纪律的管理。要想在实施德育工作的同时,保持班级内的课堂秩序以及教学秩序,既需要班级对于各班的纪律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或考核。例如对课上以及课下的纪律规范,对班级内同学交往以及对班级公共财产的规定等。只有在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意见以规范的形式在班级形成一个共同的规则,才能让学生按照规则处事、规范学生的言行、保持学生间的友好关系、维护班级秩序。在卫生方面,班级内也需要通过德育工作来加强学生对于保持班级内卫生情况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来让学生意识到维护班级卫生是每一位同学的责任,并让其形成干净卫生的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教师也应当对班级内的卫生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和安排,通过“值日生”的方式,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维护班级卫生的工作中来,并对值日生的工作情况进行奖惩。使学生不仅能够自觉主动地形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进行班级管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因此对学习常常会产生厌恶心理。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做德育工作,进行思想教育,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让学生正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才能使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德育管理中要以学生为本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作为本体,而不是以各项活动的开展作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真正走到初中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感知他们在青春期面临的困扰与问题,并真心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引导学生最终走向一个正确的道路。相比于“机械”的管理与教育,心贴心的德育教育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建立心灵上的沟通。当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做出与日常规范相违背的行为时,教师不应以惩罚为主要方式,要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苦衷和思想动态,并以思想教育的方式来帮助逆反期的学生平复心态。教师不应只以分数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长处,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找到最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进行一些交流或是死板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努力创新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让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平台,将传统的升国旗、奏国歌等活动以及与教学有关开展的主题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习与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班会活动,了解学生的动态信息,对初中学生在青春期的不稳定心态有所准备,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同时也可以利用班会的契机,对品行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培育班级先进典型。此外,定期开展的班会可以包含多样的主题内容,避免“照本宣科”的班会内容与形式,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对各个方面的思想道德内容有所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在初中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老师在日常的卫生、学习、纪律的管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切实为学生解决困难与疑惑。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兴趣,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作者:孔德意 单位: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国宏.初中德育活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朴爽.初中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年01期

[3]闰强.浅谈如何搞好初中班级德育活动[J].教育界.2014(17):14.

[4]冯志光.也谈初中班级德育施行的路径与方法[J].新课程•下旬.2014(5):182-183.

[5]沈凯炯.完善学生人格探讨初中班级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2):6-7.

[6]钟银燕.探究初中班级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5(07):108.

第8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工作;中学阶段

中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切实高效地实施德育教育,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思想基础,为祖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成为当前中学德育改革最重要的课题。我国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学德育工作面临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的重新定位和整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学校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观念,重新构建中学德育工作的体系。

1 高中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包含学生知识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诸方面内容,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全面推行课改的今天,强化德育工作,改革思想品德教学,优化德育成果显得尤为重要。蔡元培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可见,班级德育工作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德育工作是很高的现实意义。

2 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措施探讨

2.1 转变德育观念、适应时展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班主任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明确德育的重要性,重新审视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德育观念、德育责任的方面,以坚定信念、更新观念为突破口,狠抓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学习,使班主任树立新的德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坚定当一个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信念。其中,班主任要树立大德育观念,明确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靠学校、家庭、社会来共同完成,这也是符合道德的本质特征的,因为道德本身就来自于社会生活并现实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建立多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的立体交叉式的德育网络。班主任要主动与各方面密切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另外,班级管理中应注意让学生深入社会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不断指导学生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分析能力、评判能力。

2.2 因材施教

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施教。例如对于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因而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对于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对于个性强烈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仔细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扬长避短,避免学生因个性不同引发的矛盾,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

2.3 适应实际需要,拓宽与更新德育内容

选择学生需要的德育内容是德育取得实效的保证,班主任在选择内容上,既要依据纲要,又要切合时代及学生的实际,正确处理好几者的关系。德育内容的选择要注重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学生需要与其息息相关的德育内容,是他们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但确是学校德育所欠缺的。班主任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生生活、人际交往、权利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与生存、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德育内容的选择既要源于现实,又要适当超越。

2.4 探索德育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德育方法是直接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者确立的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另一方面,科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方法选择应把握以下几点:

2.4.1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同社会结合起来。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2.4.2强化“隐性教育”,弱化空洞的说教。隐性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加强隐性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于班主任来说,强化“隐性教育”即是要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注重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因此班主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班级的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要体现本班的特色。二是班主任自身形象的塑造。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群的。三是新型的课堂人际关系的确立。隐性教育是一种文化控制,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得不接受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在课堂上倡导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交往;要形成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协作、竞争的课堂、师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自我个体融入到具有内聚力的群体之中,给学生以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

第9篇:德育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德育;班级管理;重要性;贯穿

在班级管理上,有的老师花费了不少精力,却收效甚微,有的反遭到学生的反感,引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这些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许多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却仅仅是集中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上,而忽视了德育应贯穿在班级管理的每个细节中。他们往往只对发生在学生中的大问题予以重视,而对小事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正是因为这些小事,成为个别学生身上原有的自私、消极、冷漠等缺点得以存活的土壤,使得班级管理变得困难重重。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利用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进行德育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利用课程资源,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始终把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质。比如,学到描绘祖国秀美山川的课文时,我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学到描写人物的高贵品质的故事时,就用他们的英雄事迹去感染学生;学到有警示作用的文章时,引导学生明白:此乃前车之鉴,切莫重蹈覆辙……总之,在我的课堂上,德育像是“随风潜入夜”的春雨,始终“润物细无声”,日子久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教学《三个儿子》时,我引导学生讨论: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通过学习讨论,学生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做才是孝顺父母。最后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请他们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孝敬父母,鼓励他们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第二周的班队课上,学生兴奋地汇报了自己这一周为父母做的事,家长的称赞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二、巧妙运用各种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的认识还比较粗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所以行为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无论这些行为小到什么程度,我都会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低年级的学生有的喜欢向同学讨要东西吃,有的学生不经别人同意就动用他人的东西,有的学生悄悄将垃圾扔到别人座位下,有的学生碰倒别人的东西却假装不知道,还有的喜欢说脏话等等。当然,在处理这些小事时要特别注意方法。有时直接指出;有时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大家都进行教育;有时通过树立模范来提示做得不好的同学;有时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总之,既要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又不要伤及他们的自尊。

这学期开学那段时间,教室里总能看到学生乱扔的垃圾。每当我发现地上有垃圾时,总是默默地走上前去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有的学生看见了,也跟着来捡。我马上在班上表扬这些学生,感谢他们为教室的整洁做出了贡献。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时,我正在给一个学生讲作业,突然听到有个学生在嚷:“谁把纸扔我这里?快给我捡了!”周围的学生忙分辩说:“不是我扔的!”我抬头寻声望去,看到后面的小阳,一个箭步冲上去,弯腰拾起垃圾,转身放进垃圾桶里,然后睁大双眼,继续寻找地上的垃圾。我问小阳:“你捡的垃圾是你扔的吗?”他摇摇头。我在班上表扬了小阳,还把这件事写在了班级日记里。从那以后,一到课间休息,学生就在教室里展开了“抢”垃圾行动。我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到现在,学生养成了看见垃圾就捡起来的习惯,教室里一整天都干干净净的,纸屑的踪迹难以寻觅,使人神清气爽。

三、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关系很融洽,课堂民主,气氛活跃。曾听过我课的片区许艳督学说:“做李老师的学生真幸福!”但是该严格的时候我绝不允许他们放纵。课堂上可以随意提问,但却不能搞小动作,作业一般不能拖欠,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时必须遵守纪律……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该做的事就一定要努力做好。当然,在严格要求的时候,我还是深深地理解,学生毕竟是学生,爱玩、爱闹,会蹦、会跳,缺乏控制力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上课时的一句话、一次作业没有完成或相互之间的小打小闹,本是小事,但严厉地批评,或是重罚,或是通知家长,这样一些小失误就会导致学生的反感、厌学情绪或家长的一些不好看法等。这些做法都是因为对学生缺乏感情,只是片面强调班规、校纪的简单而又粗暴的处理方式,实不可取。

四、用好书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因此,阅读在德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就是让学生从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故事中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他们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由、健康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因此,我常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关于读书的主题活动,如好书推荐会、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写读后感等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一举多得,难怪大文豪雨果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学生在阅读中,思想受到洗礼,精神得到熏陶。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与德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我们做好了德育,使学生有一颗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班级的管理工作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也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我们也会成为一个幸福的班级管理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