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精选(九篇)

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第1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 要:企业会计核算流程是实现企业会计凭证的整理、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系列的过程,随着现代市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原有的会计核算流程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必须在信息化环境和背景下对企业现有会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0-0158-02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娄凌云,(1971-)女,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一、传统会计核算流程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核算流程主要是以手工核算和信息处理为主要手段和媒介,随着会计核算管理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弊端日益暴漏,总结来看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财务信息来源单一化。传统会计核算流程往往只是单纯负责相关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而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存储则由财务业务人员负责,也就是说,传统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中人为地将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这两大块割裂开来,由于财务信息的复杂性和庞杂性,难免出现相关财务信息的遗失的情况等,同时又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财务核算的效率自然受到影响。

2.财务信息处理的片面性。传统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围绕各种会计凭证来进行核算工作,会计人员根据一项经营活动发生后留下的业务单据进行记账凭据的编制和登记,然后使用标准的会计报表进行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提交给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这种财务信息的处理方式虽然具有精确度较高、易于操作等优势,但是却造成了财务信息处理的片面性,难以从整体上全面反映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从开始到最终结束的全部过程,财务信息处理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3.财务信息呈现方式的单一性。传统的会计核算完成之后,所得出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方式呈现,可以说这种单一化的财务信息呈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财务信息越来越复杂、范围越来越广的状况,单一化的财务信息呈现方式并不能将企业一定阶段的所有财务信息全部传递给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了。

二、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必要性和优势

当前,国际上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由信息化来进行企业财务核算工作,打破传统企业会计核算中以部门职能为主要划分的模式,取而代之以企业财务运作流程来统一进行,以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效率和科学性。因此,新时期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流程应该摒弃传统的以人工为主要手段的核算模式,而应统一以企业财务部门统一负责,通过人工完成财务信息原始凭证的统一汇总,人工向企业财务核算计算机系统输入有关数据,由企业财务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核算,并进行输出形成有关数据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由计算机系统实现对企业所有财务信息统一管理、核算、输出和财务信息的共享,以大幅度提高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科学性和效率。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在这一过程中基本可以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有效实现减少传统会计核算过程中对有关原始凭证的重复核对和审核等步骤,有效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者的实时共享,避免了传统会计核算后各个信息之间的人为传递,实现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的综合化和信息呈现方式的综合化,客观上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这也成为今后我国企业财务核算流程优化的前进方向。

三、以信息化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的具体措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财务工作可以说是企业日常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那么对于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企业来说,就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来努力优化其财务核算流程,才能不断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的提高和资金使用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利用信息化来优化其财务核算流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

1.明确企业财务核算目的,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新时期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财务核算流程,首先就必须整合原有的财务核算体系,根据企业财务工作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详尽的优化财务核算流程方案和计划,针对传统财务核算流程过分冗长、财务核算分散、程序过分复杂等缺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努力优化财务核算流程,利用信息化来简化或者取消某些不必要的核算环节,利用信息化来共享财务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

2.精简原有的财务部门结构,提高财务部门办事效率。利用信息化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后,传统的企业核算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的诸如核算工作、报表的编制等都已经不需要人工进行,基本上所有的财务工作都可以交给计算机系统进行,这就极大地解放了传统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减少了财务部门人为的工作量,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财务部门中原来的某些岗位以及机构就不需要了,企业可以对财务部门的结构进行优化精简,将解放出来的员工分配到企业其他人手紧缺的岗位中去,以进一步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

3.完善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来对企业现有财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其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企业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考虑到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对企业财务核算流程进行优化必然涉及和关系到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活动,因此,要想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来优化企业现有财务核算流程,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系统的符合信息化特征的企业财务核算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化优化财务核算流程的顺利进行,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有效提高企业各个部门协调配合财务部门进行信息化的财务流程优化升级,从制度上实现企业财务核算的统一化集成化管理,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提供资金安全。

4.提高企业财务专业人言专业素质。企业财务人员财务理念和财务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优化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以信息化来优化企业财务核算流程,就必然对企业财务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直接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核算等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技能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顺利实现信息化优化财务核算流程的既定目标,因此作为企业专业财务人员首先要积极主动转变传统的财务观念,树立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不断提高自身财务专业技能,如加强有关计算机系统、财务软件开发、应用努力等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自身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的最新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作为企业也应该积极去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等措施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努力帮助财务人员更新会计从业理念,树立财务信息管理理念,从而以更高的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来从事企业财务工作。

四、总结

总之,在当前财务管理和核算快速信息化的今天,考虑到财务工作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企业必须利用信息化来努力优化其财务核算流程,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等,以便提供给企业决策者更多更科学的财务信息,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滨.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优化[J].商业会计,2011,05:15-16.

[2] 张秀红.财务会计在信息化形势下核算流程的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214.

第2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委托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内涵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一种将会计服务与会计监督进行有机结合的会计核算模式,由财务部门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处理业务,以强化资金收支管理为目标,以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不变为前提,把统一核算作为手段,撤消各单位的会计和出纳,统一开户,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派集中处理资金往来、成本费用支出、财产物资管理等会计核算业务,准确、及时地向各单位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特点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实行“三统一、三分离、一公开”。其中“三统一”是指统一采购物料,统一核算、审批职工薪资,统一管理企业资金;“三分离”是指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财务会计凭证管理与核算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的决策与执行相分离; “一公开”是指公开会计核算业务,及时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现状分析

(一)我国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应用现状

由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不能适应大型集团企业的发展要求,为了提高企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石油企业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向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转变。中石油自2001年开始实施地区公司级会计集中核算,制定了“优化会计业务、报告流程,压缩核算层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目标,逐级优化业务流程,最后实现公司总部全面并账核算。中石化于2009年初在总部层面组织启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并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项目培训、企业需求对接、完善确定需求等阶段工作,2010年5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组织测试运行,随后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

(二)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人才选拔任用与培养不够重视。石油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领导可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是对于报账会计的任命较为随意,造成单位报账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益;另一方面是在单位会计机构撤销后,单位负责人对报账会计的地位不予肯定,造成报账员工作积极性降低,难以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势。

2.石油企业业务流程不统一。由于石油企业各分子公司的工作流程存在一定差异,个性化要求较多,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进行统一的业务处理时,就会存在一些差异,导致流程不统一问题。

3.配套制度不健全,存在监督漏洞。集团企业设置的会计核算中心对超标准支出和不合法的开支缺乏有力的监督。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倾向于将监督寓于服务中,在服务的同时进行监督,这就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但是现在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的法律条例并不完备,有些条款甚至几乎不具有可操作性,存在制度漏洞。

4.绩效管理不力,考核措施滞后。石油企业自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来,现有制度仍有待改进完善,例如日常管理条例中的工作纪律为规范员工工作时间,并不涉及员工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数量及质量,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员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由于业务生疏而降低工作积极性乃至工作松懈;又如工作范围及岗位职责等条例最初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拟定,缺乏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相应的指导手册,也存在一些细节漏洞,这就需要各部门的负责人再对工作范围和岗位职责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再如,作为国有企业,我国石油企业往往存在绩效考核制度滞后的问题,管理层不够重视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影响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势的发挥,需要改进。

三、国外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经验借鉴

壳牌公司自1998年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一是通过发行公司信用卡,将公务消费及小额采购纳入集中报销范围;二是员工进行公司信用卡报销时需将报销申请单、发票、银行卡签收单一并放到档案中心存档;三是公司集中报销系统与差旅预定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资金系统、会计系统对接等。壳牌公司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将流程统一、不断重复操作的业务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统一为各业务单元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行风险,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壳牌公司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大型集团企业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以前,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诸如信息平台建设、实地考察学习以及相关体制建设等。

(二)会计核算中心依靠标准化流程能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但并不是所有业务都适合标准化处理,特殊业务应该继续由各业务部门处理,保证服务质量。

(三)大型企业集团采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时应定位明确,并能随着企业的成长逐渐扩充会计集中核算的内容,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有效应用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和高素质人员的参与,因此,石油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企业顺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我国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石油企业专业会计人才培养

石油企业要想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并充分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势,就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和配置工作。只有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并使他们认可和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能力。石油企业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1.更加注重人才的有效选拔。因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运行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所以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也要达到一定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远程集中的办公特点也对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要秉持按需配置的原则,充分考虑选用人员与岗位的匹配性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选拔。

2.注重培养培训人才。企业培训主要分为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发展培训,短期集中培训通常是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和技术方面的培训,长期发展培训则注重员工自身能力的拓展。企业在选拔出较为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要注重其各项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企业加强员工培训。首先企业应当明确员工存在哪些方面的欠缺,然后制定标准和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培养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具备高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员工知识体系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和“职业化行为”三个维度,而建设知识管理体系是一个对方法和知识进行不断整理、累积、推广以及创新的过程,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二)统一石油企业业务流程

石油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后,相关业务流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保障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和规模运行,但同时也打破了子公司原有的操作流程。这就需要石油企业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使其既能满足各子公司的业务需要,又能有效保障企业管理的高效性:

1.使业务流程的分解、整合标准化。石油企业总部会计核算中心应该在处理日常业务的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对比各子流程运行状况并从中选择最高效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总结提炼出各岗位的具体操作细则,确保每个员工的操作规范标准,从而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

2.使会计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要求标准化。石油企业要想顺利应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需要先对各单位自行处理的业务标准化,包括会计科目、核算口径、报表合并口径的统一等,从而为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会计核算中心要对即将上线的企业做好检查工作,保证业务流程标准的有效性。

(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监督

石油企业由于其国有企业的性质,难免存在管理制度滞后的问题,并进一步导致了监督漏洞。为了真正发挥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作用,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关管理者应当注重其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细化监督管理体制,使有关规定条例具有真实可操作性,避免监督漏洞。为保障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在石油企业的有效运行,总部需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要严肃处理。

(四)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修订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我国的石油企业子公司众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量很大,如何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是顺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绩效管理制度,以充分激励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整个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运行效益。本文基于平衡积分卡理念,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从而实现会计核算中心全面绩效考核:

1.财务维度。财务指标更多地集中于预算达成度等符合性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提升资金的流动性方面,例如坏账冲销、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等指标,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是企业营运安全的保障,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第二是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比如人力成本、每笔交易成本、成本占收入比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考核各单元的成本控制情况,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大企业的盈利空间。

2.客户维度。客户维度指标着重体现会计核算中心的服务质量以及与客户的关系,加强客户维度指标考核,能有效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客户维度指标。客户维度指标可以从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客户关系两方面进行考虑:其中服务质量考核可以采用服务质量协议达成度指标,而服务质量协议是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与客户的约定;对客户关系的考核则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衡量,客户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3.内部流程维度。内部流程维度指标能体现石油企业内部流程的运作效率,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关注内部流程维度指标有利于促进企业流程不断优化,进而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设计内部流程维度指标主要从提升核算中心的响应速度方面考虑,包括业务处理效率和周期改进等指标,不仅能反映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也体现了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与成长维度。石油企业顺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员工,并能够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设计学习与成长维度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等三个方面。在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方面,不仅要关注创新意见的数量,更要关注这些创新观点的有效实施比例;在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方面,不仅要考核员工参与培训学时指标,也要进行培训后成果考核;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方面,则主要通过员工流失率、员工投诉率等指标进行考核。(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

参考文献:

[1] 刘黎龙.中石化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之优化提升[J].会计之友,2013(6)

[2] 王海兵.对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下旬),2015(3)

第3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一、ERP系统的概述

ERP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是由MRP,即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一家IT公司综合考虑当时的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和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对信息时代企业管理系统作出未来将会出现变革的预测,从而提出了这一概念。ERP是针对物流、人流、财流以及信息流进行集成一体化的一种企业管理软件,指的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目标,立足于系统化的管理理念上为企业决策层以及企业员工提供相关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包括了会计核算、账务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物理管理、采购管理、分销管理、库存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多个模块,具有实用性、整合性、弹性和便利性等特征,其中,整合性是ERP系统的最大特色,它实现了对企业整个信息系统的有机整合,相比较传统的单一系统更具有功能性。

ERP系统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先进管理思想之间的有机结合,是现代企业的科学运行模式,它能够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调配,保证企业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作为信息化时代环境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ERP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的改善,同时也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ERP系统在商品混凝土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优势

首先,ERP系统能够提高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ERP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使企业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混凝土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以减少输入、存储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数据问题。此外,ERP系统还能对信息的准确性提供良好的保障,从而实现企业物流、资金以及信息整合等工作的效率的提升。

其次,ERP系统能够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作为商品混凝土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当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大量信息资源的会计核算系统存在于ERP系统当中,并同企业的其他系统进行有机的融合,具备了良好的关联性,从而在实现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全面化、系统化的同时,促使了会计核算系统同其他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最后,ERP系统能够实现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ERP系统的运用使得商品混凝土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实现了重组与优化,通过对采购、销售管理的有效整合达成了对企业物资、产品的有效管理,从而有利于企业走出会计核算工作的瓶颈,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变为零距离作业。企业各区域的会计人员能够在网络的辅助下实现对业务的同平台操作,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优化了财务管理流程。

三、商品混凝土企业会计核算中的ERP系统应用

商品混凝土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ERP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人员地位的变化

ERP系统的应用使得财务管理人员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靠人力来完成,员工的工作负荷量大且效率低下,使用ERP系统后,会计信息会在产品经济交易结束后直接进入到相关分类系统当中自动入账并生成相应的财务报表,极大地方便了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核算工作,使管理人员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财务核算信息工作的深化上,逐渐成为会计信息的咨询者。

(二)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

商品混凝土企业传统的财务会计机构具有多层次性,信息很难进行及时传递,导致企业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ERP系统的应用借助流程表形式对企业的应收支核算、固定资产以及其他资产核算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设定,大大优化了会计核算工作,让管理人员能够将工作重心放到对重要环节的监督当中,有效地保证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准确。

(三)其他相关业务的优化

商品混凝土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当中对财务信息相关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与管理,当工作任务繁重时,企业的会计人员通常仅仅注重本部门的工作,而忽视了其他业务流程当中所包括的财务工作。ERP系统通过信息自动化操作来将来自各方面的财务信息分别传送至相应的财务管理子系统当中,而后进行加工、存储,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企业其他业务流程中的财务资料也做出了收集,实现了企业各业务与会计核算系统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四)账表储存方式的改变

商品混凝土企业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对财务会计总账、财务明细账目、日记账等都配以相应格式做出了明确的区分。ERP系统当中财务会计账簿的数据信息借助不同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来进行存储,会计人员只需对ERP系统当中的财务会计信息生成、输出功能进行执行,便可以查看到相应的账簿、报表信息,方便了对数据的分类、筛选、计算以及整理,同时还能够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格式来对会计账簿、报表及凭证进行打印,实现了账表输出、存储方式的转变。

(五)人员工作理念的转变

相较于商品混凝土企业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ERP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当中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处理给与了更高的重视,因此,会计核算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对集中处理工作任务这一传统、落后的工作观念进行改正。作为一个连续化、系统化的流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环节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必须确保对相关环节的会计信息的及时入账,若会计信息的入账不够及时,那么就很容易导致之后的核算工作出现误差,这就要求商品混凝土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促进与监督,以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ERP系统的应用也使得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财务部门逐渐转变为了管理型部门。企业各部门所创收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必备因素,在商品混凝土企业财务部门向管理型转变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的基础地位进行明确,并且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企业财务人员来说,要保证自身各方面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终极效益的提高。

第4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 计算 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

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3)收益与成本匹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通过对成本资料的详细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成本核算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 经济 资源,即成本核算本身也有成本。单轨制和双轨制在核算中的具体操作不同,其成本也不同。另外,两种模式反映物流成本信息的信息程度也不同,这样对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模式时,应将不同核算模式所需的成本和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配比。这是企业选择核算模式的重要标准。

(4)与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适应。物流成本的核算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思想与特点不同,各自适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也不一样。两者匹配的好,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可以得到简化,提供的成本资料也准确完整;两者不相适合,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可能费时费力,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受到不利影响。

(5)符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不同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也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这两个因素。

2 物流成本 会计 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 企业 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 经济 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 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 电子 计算 机及企业内部 网络 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为单独集中核算物流成本,可专门设立账簿,并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并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账户五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责任单位及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下设置“运输成本”、“材料费”、“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若干明细账户,对于账户的选择可由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业务种类进行划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细分各项费用科目,如下设:“材料费”、“燃料费”等。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不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体系进行调整就能全面系统的提供物流成本资料,且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

参考 文献

[1]汪小勇等,一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成本计算法一一作业成本法[j],系统工程,2007。(3):26-27

[2]黄更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j],系统工程。2004,(1):52-54

[3]陈志祥,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j], 工业 工程与管理,2008,(5):32-36

[4]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四)[j],物流技术及应用,2008,(3):40-45

第5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

    所谓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及报告来核算物流成本的模式。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单轨制和双轨制。

    单轨制是建立一套能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在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反映产品成本、变动成本、物流成本等信息。双轨制是在现有成本核算体系之外重新构建另一套成本核算体系来反映物流相关的成本费用。显然,单轨制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在一起。双轨制是将物流成本的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截然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针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进行研究。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标准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物流成本种类核算),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物流成本位置核算)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物流成本对象核算)。

    对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两种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笔者提出了以下五个选择标准。

    (1)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以,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必须与公认的会计准则相符。在我国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这是选择会计核算模式的基本标准。

    (2)符合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需要。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内部人员决策提供物流成本信息。这正是在传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所缺乏的,这是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直接要求。

    (3)收益与成本匹配。企业物流成本会计的核算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通过对成本资料的详细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构成比例,找出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成本核算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经济资源,即成本核算本身也有成本。单轨制和双轨制在核算中的具体操作不同,其成本也不同。另外,两种模式反映物流成本信息的信息程度也不同,这样对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所获得的收益也不同。因此,企业在选择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具体模式时,应将不同核算模式所需的成本和能带来的收益进行配比。这是企业选择核算模式的重要标准。

    (4)与企业现有成本核算方法相适应。物流成本的核算有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思想与特点不同,各自适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单轨制和双轨制)也不一样。两者匹配的好,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工作可以得到简化,提供的成本资料也准确完整;两者不相适合,则物流成本的核算可能费时费力,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受到不利影响。

    (5)符合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会计活动,不同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和电算化程度也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对这两者的要求不同,所以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这两个因素。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从收益与成本匹配来讲,对于我国一般企业更适合于选择双轨制单就收益来讲,单轨制能够在一套成本核算体系中提供多种成本核算信息,其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着的。而双轨制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情况,企业如果要得到责任成本、变动成本等资料还需再构建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变动成本核算体系等。所以,当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而不需要多种成本资料的企业可以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能得到较高的收益成本比。

    2、1 相比单轨制,双轨制更适用于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企业

    从成本核算方法的因素考虑,双轨制模式以两套会计账簿体系分别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产品成本。物流成本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相对独立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费用的重新收集、整理和加工,企业采用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不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产生影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下,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为笼统,它的核算成本也比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成本低,这一点与双轨制模式成本较低的特点相一致。所以,对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来讲,应考虑选择双轨制模式。

    2、2 相比双轨制,单轨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要求过高

    从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因素看,单轨制模式对新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提出了高要求。而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必然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全面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及较高素质的员工,特别是会计机构的员工完成全新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与运作。相比双轨制模式,在单轨制模式下,需要大量更烦琐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靠手工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辅以电子计算机及企业内部网络的帮助。因此,上述各项工作水平都较好的企业可以选择单轨制。单轨制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会计基础工作和电算化程度等水平较高,相对而言,双轨制模式对企业这些因素的要求较低。如果企业的这些基础工作水平一般,则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双轨制,这样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为了更清晰地比较对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有,明确哪一种更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下面通过列表来比较。另设账簿,但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利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普遍情况,以及我国一些会计相关制度、准则的限制,提倡使用双轨制模式,即不改变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而是在凭证、账户中增设明细科目来辨认,同时另设管理会计账簿,在该账簿中单独核算。

    3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外,通过统计存货的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计算方法简单,不涉及会计科目的选取和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问题。本文的物流成本核算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采用双轨制核算模式,双轨制核算模式是在不打破现行财务核算方式的条件下,对物流成本进行内部管理核算。具体做法是:由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要进行更明确的明细划分,登记有关账户后,根据原始凭证登记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登记由企业统一提取或支付而应由物流活动负担的费用及按支付形态反映的物流费用,月末物流成本员依据物流成本有关账户编制计算表,并据此对物流成本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为单独集中核算物流成本,可专门设立账簿,并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并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账户五个二级账户,并按成本责任单位及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下设置“运输成本”、“材料费”、“仓储成本”、“包装成本”、“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等若干明细账户,对于账户的选择可由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业务种类进行划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一步细分各项费用科目,如下设:“材料费”、“燃料费”等。双轨制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不需要对现行成本核算的账表体系进行调整就能全面系统的提供物流成本资料,且易于掌握,能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成本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汪小勇等,一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成本计算法一一作业成本法[J],系统工程,2007。(3):26-27

    [2]黄更波,张汉江,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J],系统工程。2004,(1):52-54

    [3]陈志祥,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5):32-36

    [4]黄乐恒,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四)[J],物流技术及应用,2008,(3):40-45

第6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 信息化 核算流程

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只有适应这种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才能为国家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在信息化形势下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进一步优化会计的核算流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方式,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一、会计核算流程的涵义及财务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路程是一种核算的形式,一般的会计核算流程包括多个方面:会计凭证的整理、填制、账簿的登记、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程序。而作为一个企业经营、发展必不可少的财务会计主要的工作就是核算和监督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作,为外部的与企业有关的各个部门提供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的缺陷

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初,由于企业内部发展的不成熟,传统的会计核算还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经营越来越优化,传统的会计核算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它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在传统会计核算中,由于财务会计人员各司其职,职务单一,他们必须严格按照“填制、登记、编制”程序工作,不能跳跃完成,造成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传统模式下会计核算不支持实时控制,因而,面对市场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实际应对能力差,反应慢,不能及时地与正确的经营决策保持一致;传统的财务会计计算的也不精确,不能全面、正确的反应企业的经营信息。新经济时代也即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以知识资本为特征的,以互联网技术连接起来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变得日益狭隘,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财务会计核算的措施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正被企业深入的应用于企业的内部,它彻底颠覆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思维方式。因此,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只有不断的增强财务会计功能,不断的优化财务会计的核算路程,不断的提高财务会计的职业素质,促进财务会计人员向综合型、创新型转变,才能更切合地适应新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也才能在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发挥它特有的作用。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几点在信息化形势下如何实现核算流程优化的几点建议:

(一)简化会计核算的流程环节

由于传统会计核算程序的庞大、迟钝,反而不利于企业提高效率,因此,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可以简化会计的核算流程,重新构造一种是与企业发展的核算机制,如消除记账、编制等不创造经济价值的环节,而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这样优化的会计核算流程会大大减少企业数据的重复出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建立一套完整数据的统一标准

实现财务会计核算优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需要企业加强对内部经营的数据标准建设,建立、应用会计数据和信息的统一标准。这样就可以将原始数据加工成标准编码的源数据,实现企业内部数据的资源共享。根据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标准设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数据结构,逐步实现会计记录的电子化、无纸化和标准化。

(三)推进企业会计体制的创新

一个良好的跨级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是对企业经营中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其它业务流程的集成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可以使各部门更加的协调和配合,实现对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经营价值最大化。

(四)提高财务会计的素质

优化会计核算流程的关键在于会计人员,在信息化的今天,会计人员从传统的簿记工作者向复合型的管理工作者转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因此,激烈的竞争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自身做起,积极参加企业足迹的各种业务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的更新观念,创新思想。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网络经济的时代,信息化、技术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财务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经营的一个关键元素,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因此,他们也必须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财务会计技能,实现财务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以减少企业的不必要支出,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嘉龙.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11)

[2]刘铂.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J].财会研究,2009,(4)

第7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关键词:电力公司; 一本账; 会计核算

1 集团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

我国集团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分散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体系,对应的是各会计主体采用分散式会计核算模式,由各成员企业对会计资源进行分别运作,财务组织机构的权力也相对比较分散,并且总部对各分部的控制也相对比较松散,其通过定期的报表报送,然后由总部进行简单的加总。它往往是一种事后的监督和控制,容易造成资源的流失,项目业绩的低下,集团战略缺乏整体规划性。这种分散式的会计核算模式不利于资源的整体调配,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上下游资源发展的不一致性和不同步性。随着现代集团企业快速发展,上述分散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带来的管理弊端就迅速凸现出来,并成为制约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集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是在集团企业财务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将整个集团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过程的风险集合于一身,达到会计核算信息的实时集中和共享,实现对各个成员企业的财务权力进行重点收缩和监控,对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合理调配,实现集团总部对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的掌控,进而做到实时监控企业使用资源的风险。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建立起了以财务信息系统为依托的集团财务管理网络,使财务核算与经营环节实现了集中统一的在线管理与控制,在会计的反映和监督两个职能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2 会计核算“一本账”的内涵

会计核算“一本账”是一种集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将集团企业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财务人员以会计核算流程重组为手段进行集约管理,把集团内部原来按照产权和职能关系设立的多层级多业务的会计核算主体归并为单一的集团会计核算主体,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所有经济业务都由财务人员直接以集团会计主体在同一账套中进行会计核算①,集团及各所属单位通过集团账套数据生成相应地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报表,实现财务报告编制由表抵法向账抵法的转变。它是实现企业所有交易事项、资源控制情况、项目投资情况等等集中于集团总部财务部的一种集中管理模式,通过压缩核算级次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供给效率,实现财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传递,进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集团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必须服务于集团企业集约化财务管理整体性、复杂性和监控性的需求,是一种整合企业财务资源的手段,能够简化会计信息传递的流程,加快会计信息流转的过程,并且减少集团资源的浪费程度,有利于控制和监督相关业务的风险,实现企业财务要素的优化配置,它注重的是效率和效益。

3电网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

3.1 电网企业的会计核算“一本账”目标体系定位

南方电网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应立足于建设核算型、管理型、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满足决策支持型功能需求,进而实现整个集团会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使用,真正为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决策,提供决策信息。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目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维度构成:1.终极目标是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2.有用性目标是通过会计系统处理的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挖掘财务指标的业务动因,加强管理层对企业资源总体情况的了解和控制;3.合规性目标即规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会计流程和会计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4.效率性目标即提高企业会计程序运作的效率,加强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为公司业务运作提供高效的财务支持。

3.2 电网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型对于电网集团企业,有两种符合电网企业自身管理需要的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方式一是直接对下属各会计核算主体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将各分账套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取消原各会计核算分账套,实现“实体一本账”。方式二是下属各会计核算主体保留独立实体账套,通过在财务信息系统增加新的功能,将各单位分账套数据中的主要科目栏目信息汇总抵销生成“逻辑一本账”。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前者的优势是实现了集团企业所有财务数据的整合,并有利于与业务系统的集成,使得集团报表的生成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由表抵法向账抵法的转变,集团总部掌握财务信息更加全面,监控更加到位;劣势是会计核算主体复杂,账务数据整合操作难度大,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税收风险和系统实施风险,对业务流程的影响巨大,可能导致“一本账”初期企业运作的不顺畅。后者的优势是实施难度小,与现有的会计核算法规不存在冲突,只是生成了虚拟的一本账,对原会计核算主体产生的影响较小,不存在法律税收风险;劣势是不能将分账套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集团总部获取的信息有限,监控不到位,并且没有解决集团内部单位的往来财务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特别是很难获得与财务数据相关的业务信息,集团财务报表的生成仍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笔者认为,南方电网主营业务为电力销售,容易实现对下属电网企业的账务数据整合,使得财务系统可以通过会计科目对企业信息进行归集的同时,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交集,在账务信息中实现多纬度的业务管理信息,对于电力销售板块可以采用第一种“一本账”的核算模式。而南方电网下属的金融投资、工程施工、发电业务企业,生产业务性质各不相同,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些业务数据的整合,同时,其账务数据与供电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整合的工作量也非常大②,购销双方的协同凭证发起方式和收入成本的会计处理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统一协调。因此,笔者建议在“一本账”运作初期采用第二种方式,通过网公司统一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的格式,以此为基础进行抵销平台数据的合并抵销,等到南方电网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制度在这些企业的业务和流程中实现对接后,才考虑对这些企业的账务数据进行整合。

3.3电网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实施步骤

3.3.1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一本账”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实现集团企业整体的核算一体化,统一各成员企业的核算政策,在此基础上提供的集团各成员企业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才具有可比性,才能规范集约化式的财务信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首要的就是统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内容具体分类的方法,也为会计报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是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其体系设置反映了本单位所关注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科目提供详细或总括的核算信息。对于集团企业“一本账”,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决定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科目的设计既要区分业务性质,更要区分不同的会计主体,尤其要注意各企业业绩考核等业务管理需求。

其次应进行会计核算凭证模板的制定,对于集团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制定相应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指导所属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会计凭证模板的方式,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流程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样也实现了会计处理结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增加了经济业务会计结果的可预见性,为“一本账”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实用基础平台。

3.3.2统一业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构建本质属性是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流程重组。因此,在构建“一本账”的整体框架时,首先应对电网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通过制度规范来保证实现会计“一本账”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性。与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主要有成本费用核算流程、售电核算流程、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资产管理核算流程、税金核算流程、资金结算流程等。通过对这些流程的特点、主要关键控制点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梳理,从中找出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融合的地方,依据会计核算的路径,整合相关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活动,实现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和财务人员的集中统一,实现流程的重新整合。

3.3.3 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要素资源

集团企业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企业财务要素资源,会计核算中心是实行会计“一本账”核算后设立的一个中间部门,来负责整个集团业务的会计核算,使得核算业务更加专业化,将事务性

的核算工作和管理性的财务工作进行适当地分离,其关键是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统一管理,保持独立性,并实现集中核算资料电子化、档案实物资料属地化管理。

集团企业内部结算中心是具体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其通常设立于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有:(1)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并负责将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转账至集团结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的账户;(2)核定成员企业日常备用的现金余额;(3)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因为业务需要而必备的货币资金,并监控资金使用方向;(4)统一对外筹资资源,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5)办理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往来核算,并计算各企业在集团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及相关的利息或利息收入。

建立“一本账”会计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会骤然增加,这客观上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当然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并且对财务人员的集中培训与分配也有利于控制相关的稽核和监控风险。实施会计“一本账”核算后,南方电网公司需要对通过母公司财务部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3.3.4建设“一本账”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实现基本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目标转变到生成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为主要目标,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业务子系统集成,以全面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为中心,实时、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并提供完善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的关键是优化管理模式和重组业务流程。

4 结束语

电网公司实施会计“一本账”核算,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必须合理地进行前期规划,分阶段地稳步推进,确保集中核算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郑勇;财务集中核算在实务中的利与弊[J];当代经济;2008年10期

第8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1.账务处理的差异。由计算机来处理财务会计的业务之后,原始凭证的汇总成为为数不多的需要手工来完成的工作,除了需要手工向计算机将信息和指令输入进去之外,剩下的之前需要手工完成核算的部分基本都可由计算机全部完成。这样就使得电算化在电子处理和手工人为处理上产生了差异,例如:手工核算的过程中出现了书写上的错误,手工核算可以直接在账面上改正然后盖上个人的印章或者签字,表明出责任人即可。但是电算化的会计核算,如果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只需要操作者输入指令改正之后即可回到原始状态,没有任何改动的痕迹。但是,会计核算的流程本来就是一个信息数据处理的过程,在账面上应该清楚反映财务信息处理的全过程。

2.信息安全的差异。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化会计核算流程相对于人工的会计核算来说,精确度明显在其之上,除了由于指令输入错误或者软件错误而造成的失误以外,一般不会再出现其他数据计算上的错误。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在迅速快捷精确的完成核算的同时也给财务信息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财会从业人员现今用的财务软件基本没有屏蔽木马、病毒等功能,这就使得财务信息有着泄露的风险。而传统的手工会计只要计算无误、保管会计账簿的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就不会有泄露财会信息的风险。

3.信息处理过程的差异。传统的手工会计是将数据信息的整理与会计业务的过程分开的,由于前者只负责采集和存储,而后者则负责加工和处理,由于信息处理的复杂,难免会使财务会计人员和负责业务管理的相关人员之间产生摩擦和隔阂,可能会导致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增加不必要的过程,从而不能更好的控制会计的核算流程。

4.信息处理程序的差异。传统的手工会计将数据处理的方法以直线式的方式出现,而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中通畅以记账凭证、数据收集、总体处理、信息共享为主要的操作方法。

5.牵制方法的差异。对于传统的手工会计来说,财会人员相互之间的牵制主要是通过各自职责的分离来实现的,而由于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流程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这样就使得手工处理过程中某些能使人员相互牵制的内容失去它的功效。

二、优化信息化下的会计核算流程的措施

面对信息的日益更迭,企业要想时刻紧跟市场的脚步,必须将财务会计的各个功能不断增强,优化信息化会计的核算流程,不断提高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促使企业的财会从业人员向综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转变,鉴于此,笔者对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流程提出了自己的几点优化措施的建议。

1.简化核算流程。传统的会计核算存在程序庞大、环节冗杂、信息处理迟钝的问题,核算程序的过分繁杂反而影响了企业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天信息化发展迅速的环境下,企业应该精简核算流程,例如,取消某些像记账、编制等对于创造经济价值无关的核算环节,反言之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企业各部门的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将信息化办公贯穿于企业的工作中。这样的优化措施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某些数据的重复多次出现,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2.优化部门结构。信息化的会计核算流程不需要对工资、资产、项目成本等的分开核算,而以此划分的部门和岗位也就不需要了,所以要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必将财务会计的有关部门进行调整重组。

3.建立统一标准。企业加强对企业内部数据标准的建设,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财务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标准,就能够实现原始数据向标准编码数据的转换,就能够更加快捷的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和数据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会计记录逐步向电子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4.推进体制创新。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输出系统,是对经营中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的企业业务进行的集成性的管理,是组成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健全会计核算环节,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可以增加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可以实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财务会计业务的统一化管理,从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5.提高人员素质,转变陈旧观念。财会从业人员是优化信息化会计核算流程的关键所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下激烈的企业竞争要求财会从业者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1)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讲座和知识训练;

(2)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时时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思想。

(3)摒弃陈旧观念,认识到会计核算流程重组的必要性、可行性;

(4)要有风险观念,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改变消极态度,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预测风险、控制风险。

(5)要有信息系统观念,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环境下,要有信息化的会计观念,重新研究和构建会计的特征和理论架构。

三、结语

第9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范文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43-02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随着商品经济不断的走向成熟,多数生产者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利润,前后已经试用了两种措施:一方面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原材料消耗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改进确保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减少过多的人力消耗。我们通常将第一种利润潜力称之为“第一利润源”,第二种利润潜力称之为“第二利润源”。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第三利润源”,也就是物流,有了更多的关注。物流费用的高低对企业实际利润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影响。物流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成本不断降低,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1.1企业实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能够避免无效作业现象的发生企业实施物流成本会计单独核算,能够及时的发现存在的与规范要求不相符的、没有必要的物流活动。通过对成本分析与管理,能够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效作业及无效作业反映出来,以此消除无效的作业,进一步优化作业链与价值链。比如,制造业的产品实际加工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不合理的产品搬运与库存作业存在。那么,在实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时,就必须对这些不合理的作业而花费的人力及资金占用的成本加以核算,而企业要想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除去存在的不合理的作业。一直以来,企业都对生产与销售两方面的事项比较重视,忽视了流通的重要性,致使企业物流成本不断上升。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降低物流成本要远比提高销售额更加的容易些。这就充分的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要物流费用得到降低,成本也就会降低,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拔得头筹。

1.2企业实施物流成本核算,能够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际上,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根本性要求就是用最少的消耗,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切实可行、高效的物流管理对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及物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能够确保运输的合理性,降低装卸搬运与储存费用。能够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和员工间的关系加以有效的协调,以确保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中属于核心部分,对企业所有物流活动进行成本核算,能够使得成本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

2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2.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内容和范围不够完整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内容十分的复杂,对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有着较大的隐含性。所以,绝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通常情况下,企业所注重的是对货物的实际生产物流环节、销售运输物流环节以及采购物流环节这三方面的外部成本进行核算,对内部所形成的物流成本没有过多的关注。比如,仓库管理物流成本、物流工作人员的费用、逆向物流成本等,没有将这些环节纳入到核算工作中。所以,最终使得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可靠性不断降低,不仅对物流成本信息的真实反映造成了制约,而且也给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严重者会对企业管理层决策的科学合理性造成影响。

2.2和物流成本有关的财务报告方面的问题

当前,企业中所制定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还无法提供较为完善准确的物流成本金额,并且,在采用报告物流成本方法时仅仅使用了标准成本法,虽然这种会计方法被经常用到,但是根本达不到物流成本管理要求。比如,会计中所制定的运输成本报告,依旧使用的是在零售会计上的实践方法,也就是说,把运费当做了货物成本的一部分,然后从整体销售额中进行扣除,最终获取一个总利润额的方法。所以,运费不只是单独的成本,其也在产品价值范畴中。根据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需求,必须将所发生的一切物流服务费用集中起来进行核算,然而,现阶段,企业成本会计主要是为了财务报告目的而计量存货,无论是成本核算,还是分类,都是为了财务报告实际需求的实现,并不是为了满足物流成本管理目的而对所有产品的资源消耗情况加以全面的描述,所以,最后所提供的信息和企业决策以及管理间缺乏相应的关联性,制约了成本物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其他成本的会计核算混淆

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物流活动,从产品开始生产一直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均涵盖了物流活动。而由于物流活动具有特殊性及复杂性的特征,导致物流成本费用经常和其他领域的费用混淆在一起核算,使得核算信息出现了混乱。比如,将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要素纳入到了产品生产成本中进行核算,将物流管理人员的劳动资金纳入到了行政管理费用成本中进行核算。如果物流成本信息和其他成本信息发生了混淆,那么,就会使得获取物流成本信息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物流信息反映的时效性不断降低,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3解决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具体措施

由于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具有特殊性以及复杂性,所以,为了能够运用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具体措施。

3.1新增物流成本科目

在不影响企业原来的财务会计框架的前提下,分别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以及财务费用等各科目下新增“物流成本”二级账户,同时,还要设立关于采购、企业内部、销售、废弃物这四方面的物流成本三级账户。首先,采购物流成本指的是从原材料的采购到输送给企业这一物流过程而产生的费用,具体涵盖了采购部门人员工资、办公费、验收入库费用等;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指的是从原材料的领用开始到成品的完成入库这一物流过程中而产生的费用,具体涵盖了内部搬运费、实际生产中物流设施折旧等。销售物流成本指的是从产品完成入库阶段到提供给消费者这一物流过程而产生的费用,具体涵盖了库存工作人员的工资、仓库费用、运输人员工资等。废弃物流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处理及回收生产时而排放出的废弃物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各项费用科目进行细分。这样一种物流成本核算方式不仅可以及时的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物流成本资料,核算方法简便、便于操作,而且,还能第一时间进行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传递及反馈,并且加以有效的控制。

3.2构建完善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制度

要想确保物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就必须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制度。要在企业内部特别是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机构中构建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制度。首先,企业应积极的制定核算方法、审批程序等诸多阶段的制度规范,从而推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朝着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其次,划分各自的岗位职责;构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划分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各自承担与做好自己的职责;另外,进一步加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监督力度;指的是进一步强化物流费用开支的审计、审批手续的监督、健全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以避免发生各种浪费、违法违纪的情况。再次,构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统一标准;当前,制约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各个企业所选用的物流成本核算确认标准都不相同,对物流成本的高效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的研究和构建一个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

3.3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以选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要想确保企业物流成本信息被充分地反映出来,就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模式及方法。现阶段,只有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可供选择,首先是单轨制模式,指的是在已有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上新增与其相匹配的物流费用科目,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的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双轨制模式;指的是在之前混杂的成本核算中将物流成本核算提取出来,设置一个单独的账目进行核算,要求财会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另外,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指的是在现有的成本项目科目下设立一个二级成本核算;这一模式具有核算方法简便、工作量小、容易操作等优势特征。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在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业务特点以及会计核算模式、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程度,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模式。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就必须开展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物流应用研究事项还不够深入,所以,企业应积极地寻找各种有效途径将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加以全面的改进与调整。突破层层阻碍,确保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完整性,从而全面地反映出物流成本及其活动信息,强化物流成本控制力度以及减少其的成本费用,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论物流成本会计核算[J].经营管理者,2010(24).

[2]郑成宏,聂淼.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J].商业会计,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