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互联网专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没有任何相关资料汲取和查阅,创业很艰难,可张锐心里还是有他的“小九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一边与内蒙及国家级舞蹈演员与专家交朋友并征求意见,一边研发舞蹈产品。一连串的雏形产品设计不计其数,张锐对产品研发的痴迷程度,员工们说:“那是张总和舞美的‘初恋’。”
“我既然做舞蹈产品,就要担当起社会责任,争做第一是我追求的永久动力。”这是张锐给自己提出的高标准。在张锐的倡导下,他们的舞美企业建立了国际互联网站,导入VI视觉识别系统,创办企业内刊《舞之恋》,搭建起了与舞者的互动平台,打造“舞之恋”品牌工程,引进舞蹈鞋生产流水线,实现了从手工业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这许许多多的创新和每一次“争取第一”的行动,都让张锐不断地成熟、进步。员工们又说:“这是张总和舞美的‘热恋’。”
你婀娜善舞,我合拍相伴。舞美企业的核心服务理念不仅贴切地体现了舞蹈用品与舞者亲密无间的关系,也把服务的精髓渗透于其间。二十多个年头,舞台上轮换了无数新面孔,张锐和他的员工们都全力以赴满足舞者的需求。这种对舞蹈事业默默的支持与付出,员工们再说:“这是张总和舞美的‘暗恋’。”
舞蹈艺术没有国界,但舞蹈用品却有。2001年5月,张锐参加了在英国黑池举行的“第72届国际舞蹈节”,并结识了一些非常有诚意的合作商,由此迈出了“舞之恋”产品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同年12月,首批“舞之恋”产品发往欧洲。张锐认为:打造一个知名的国际品牌等于开拓了最好的市场。紧接着他们进一步向国外市场发出“攻势”,历经两个月的网上谈判,终于和法国商达成合作意向,舞之恋国际舞鞋正式落户世界最浪漫的城市――巴黎。“舞之恋”巴黎品牌专卖店在当年正式开业,打破了国内众多舞蹈用品企业“贴牌加工”的发展瓶颈。
造国家软件名城之际,这个被称为“天堂硅谷”的花园城市又迎来了第六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暨第六届杭州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博览会的开幕。
本届杭州电博会由杭州市政府联合商务部外发局、浙江省经信委、浙江省政府台办和台湾电电公会共同主办。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巡视员谢渡婴、杭州市市长邵占维、浙江省经信委主任谢力群、台湾电电公会副理事长郑富雄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来自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沙特、缅甸、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有关机构嘉宾也应邀出席。
始于2007年的“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由杭州市政府与台湾电电公会合作,意在推动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与发展,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的交流合作盛会。 与往届相比,本届电博会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
据悉,本次博览会,推出的展位比去年增加了80%,创历史新高。展会设置了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移动商务、移动教育、数字家庭、LTE体验等展区,并为台商和外商设置了专门的展区,近50家企业及台商组织参展。
博览会同期举办了杭州首创的“十城市智慧论坛”及物联网产业高峰论坛、TD-LTE产业发展峰会、智慧安防高峰论坛、云计算产业高峰论坛等论坛。“第二届利尔达杯全国物联网大赛”、“首届民间机器人达人大奖赛”、移动教育数码游踪等特色活动,为电子信息领域技术交流搭建起很好的平台。
为争取把杭州电博会这个品牌做大做强,本届电博会还联合了杭州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博览会,得到了香港、台湾及国际同行的热情支持。
当前,杭州正按照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一基地四中心”的定位要求,着力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包括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在内的“十大产业”,积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2011年,杭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一千亿元,同比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背景下召开的电博会,无疑是一场撞击着智慧火花的头脑风暴,给这个正洋溢着高新科技热情的城市又注入了一股“智慧、融合、创新”的新生活力。为期4天的电博会,各展馆展出的产品丰富、新颖、前沿,各项论坛嘉宾满座,远远超越了预期的效果,充分展示、交流了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正如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在开幕仪式上的致辞所言,本次博览会本着“沿带传统、软件带硬件、产品带产业”的宗旨,深化技术交流、促进商务合作,必将进一步增进各界对杭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了解,谱写杭州与国内外深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亮点一:“十城市智慧论坛”
4月18日,在第六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暨“十城市智慧论坛”上,来自24个城市的信息化主管部门代表、业内专家、企业用户齐聚一堂。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晖、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卢山、浙大网新CTO吴庆九、台湾教授黄国书分别作了关于智慧城市的专题报告。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吴君青在致辞中表示:浙江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四网融合”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托“数字浙江”建设“智慧浙江”,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整合、创意无限”的智慧省。
亮点二:“电博会物联网论坛”
4月19号,主题为“革新技术,物联网成就智慧城市”的第六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物联网产业高峰论坛在和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众多物联网行业的主管政府、协会、企业、科研人员、高校教授及“利尔达杯”第二届全国物联网设计应用大赛获奖代表共5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物联网产业的科研与创新。
据悉,杭州市政府已将物联网定为“十二五”时期重点扶持的十大产业之一。而本次论坛就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契机,得到了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等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杭州市副市长徐文光在物联网论坛致辞中指出,杭州市在“感知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全力推进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本次物联网展区涉及了无线传感器、智能电网、智能楼宇控制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众多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将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智能电话、智能楼宇、医疗保健、卫生、电机控制、安防消防等十多个重要领域,体现了万物联通、智慧天下的高科技水平,同时对杭州市物联网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把“智慧城市”列为物联网发展主目标
“智慧城市”以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基础为特征,并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具备安全、高效、有序与和谐、绿色、智慧等五大要素。纵观全球,中国和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未能达标。虽然美国经济发达,但是它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不能完全符合智慧城市的标准。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交通、环保等方面。因此,要把建设“智慧化城市”列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网站建设与管理;中职;文化建设;对接
今天,我们已经走进“互联网+”时代,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健康发展。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网上银行,这些“互联网+”都是以网页为窗口和用户进行交互,这就需要大量网站建设与管理人才,方能满足企业需求。当今的网站建设基本上是以CMS(内容管理系统)为模板的二次开发,门槛不高,中等职业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完全有能力参与网站建设与管理。然而,中等职业教育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表示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而另一方面则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虽然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但长期以来,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却不够规范和深入。如果学校能够按照企业的所需进行人才的培养,这两个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现在国家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施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很好的环境。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的获取市场信息,主动与企业联系,尽可能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融,是职业学校发展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文化
网站是企业的窗口,企业需要通过这个窗口展示自己、拓展业务。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首先要找准定位———面向中小型企业初级编程和管理人员。我们要尊重现实,不能好高骛远。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就是中职学校要引入校园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制度方面:让员工有稳定收入保障,长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归属感。其次是精神层面:包括价值观念、团队意识、服务意识等。第三是物质层面:物质层面包括企业LOGO、宣传语、广告语、统一服装或企业环境等。企业文化没有统一标准,适合的企业文化让企业走得长远,由小到大,有弱变强。
二、企业文化进校园
(一)从环境陶冶开始。在教室、宿舍、食堂、公共区域等,悬挂知名企业家、优秀毕业生的寄语,如马云、马化腾等说过的良言善语,本校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范例,这些都是对学生的精神激励。在校园楼道、墙壁建设“企业文化长廊”,着重宣传企业管理理念、管理规范以及行业标准等,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熏陶。按照企业环境“包装”机房、实训室,使学生踏进机房、实训室就仿佛置身于公司办公室之中。(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教育。教师教学时,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而更好的方式是让企业人走进校园讲解自己的文化,效果会更好更接地气。重庆旅游学校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学生科普企业文化知识,指导专业学习。该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准备。(三)尝试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济南长清职业中专利用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与企业联姻,一方面从企业引进技师、工程师作为学校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管理;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生产设计,并学习企业管理模式。该校在班级管理上尝试教师与工程师协同管理,取长补短,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校企合作,深入对接
本人对内蒙古、山东、重庆和湖南各地区中职学校进行了深入调研,就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与企业需求差异大;中职教师普遍缺乏项目经验,没有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校企合作不够规范,定岗实习机会不多等问题。当然,在调研中有一部分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办得很好,在重庆旅游学校,学校与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协议,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与多家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软件公司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在山东长清职业中专,学校大胆创新,与企业合作建立股份制经济实体,成立“长清工业培训中心”,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培训中心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该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前已为十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和外包服务,不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战”机会。这几所学校的成功激活了课题组成员的思路,“解铃还须系铃人”,中职学生目标是学得一技之长,找到一份较满意的工作,而中小企业也需要合格的员工,可以通过校企深入对接加快教学改革,达到学校教改目的。从调研中我们总结两点:
(一)选择本地规范
企业中职学生服务于本地,更多地选择本地企业是务实的策略。在重庆、济南等大城市会有一些大企业,但是这些大企业对学历要求较高,大学本科毕业是基本要求,而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本地没有较大的企业,所以中职学生更多地走向中小企业。选择的公司可大可小,但要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用法律保护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重庆旅游学校在这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深入对接方式
在长沙财经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多样,有“订单”合作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顶岗实习模式(2+1模式)等。在长清职业中专,推行“螺旋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能力培养计划,科学规划理论知识、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大课堂。三大课堂时间比例为2:2:1,学生每学期有1个月时间放在企业,这三大课堂在6个学期中不断循环运行,学生职业能力呈螺旋式提升,到最后一个学期顶岗实习,学生已经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了。
四、对接企业需求,促进人才目标培养
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为目的,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达到企业要求,则企业会毫不客气的辞退员工,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员工,从目前中职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来看,需要从如下几方面提升水平:
(一)从教师培养角度
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先后与10多家企业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分批分期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3个月或一个学期,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熟练掌握网站开发项目。几年来,大部分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轮岗实习,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与实际开发能力。
(二)从课程设置角度
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课程设置陈旧、不合理。调研中发现个别学校一直开设ASP课程,而公司都在用,这就需要学校按照企业需要设置课程,要让课程适应公司需求,所学既所用,与公司无缝对接。
(三)从课堂教学角度
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项目实训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设计真实、典型的案例,精讲多练,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整个课程教学要突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基础,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难度适中,甚至要尽量简单,这样才能建立学生自信,调动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结合目前社会发展及对同类学校进行调研,本文针对中职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与企业对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文化对接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入实践教学对接,提出了一些改善性的方案,希望能对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育新.基于项目实训进行《网站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能力本位 成本会计 改革
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对高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当前形势,高校只有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办出特色,赢得发展。
作为高校教师,有理由在教学之余,研究和思考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特别是多年从事的成本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成本会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会计专业课,在整个会计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必须要完全掌握这门课程。目前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与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势必要对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由此引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能力本位(CBE)教育。
一、理论基础
(一)相关定义和内涵。应用型本科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基础知识宽厚、应用能力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社会与岗位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应用性、职业性、创新性人才。
能力本位教育(简称CBE)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明确以能力作业教学为主导,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辅助,以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立能力目标为核心,根据岗位群的需求,层层分解,确定从事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设定培养目标,从而设置专业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建立考评体系。
(二)传统成本会计课程的历史沿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本会计课程由原来的工业会计课程中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内容剥离出来,当时计算方法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学内容仍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模式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核算对象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另外将成本报表作为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之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冲击,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自动化制造、程序化材料处置等现代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制造行业,有的企业实现了机器人管理。企业一经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力必将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可以看出,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与社会现实需求很不相适应。
二、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会计专业课程中核算方法体系比较复杂,而且应用性较为突出的专业课程,它是财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方式普遍采用传授式和案例式,将复杂的成本核算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在课堂上面对面传授给学生,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现象,特别是在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和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地构建成本会计知识体系,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普遍采用传授和案例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缺少实践部分,因此,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加工流程的直观认识和了解,这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比如,如何进行生产步骤和生产工序的划分,生产中如何投料,如何确定在产品的转移方式等,这些内容的理解都影响到学生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步骤。如果仅仅单纯依靠课堂上成本会计理论讲授,而没有参与企业实践环节,将难以将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要点整合起来,找准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加以运用。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中没有涵盖对企业生产过程了解这一部分,是不完整的教学,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快速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工作中。
(二)成本会计教学手段匮乏。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成本统计的相关表格反映的。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采用自然媒体(板书和多媒体)方式,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限制,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虽然网络信息加速发展,工作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但“互联网+成本会计”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全面推广,没有形成学生随时可以学习和教师随时可以答疑的格局,可见,现行的教学手段仍然匮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厌倦或不感兴趣等现象。
(三)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滞后。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成本会计的涵义、内容、产生、发展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但缺少成本会计的目标;二是成本核算,包括产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但缺少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会计课程学完后,学生仍然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和编制成本报表,很少顾及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客观分析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实训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考核体系建立等内容。
(一)实训教学建设。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实训教学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实训、专业基础实训、ERP综合实训,由入门班到高级班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基本技能主要是针对低年级设立的实训,旨在强化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受训者具备后续实训课程的动手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专业基础实训主要面向大学二年级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具体方式和各种费用的归集方法,进而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对成本会计具体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ERP综合实训主要是针对大四学生开设的,目的是模拟企业经营全过程,特别是成本管理及核算,将其应用于一个完整的企业生产运营全过程,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未来工作需要。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实训教学建设,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核算,同时也接触到了成本会计的核心业务的操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能力本位的成本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满足对创造理论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需要,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专业化的教学师资队伍,必须提高成本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走进企业挂职锻炼,作为企业的一员,参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才能使成本会计教师深刻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熟悉企业对成本会计人员的需求,然后将这些实践经验带进课堂,按企业的要求去教学。也可以校企合作,聘请一些企业名家为高校客座教授,充实师资队伍,参与学校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即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手段改革。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从根本上抑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搭建本专业课题研究的平台。同时,可以聘请学者或企业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最前言的研究成果和企业成本核算技巧、手段,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手段,给学生展现更多的教学案例,以沙龙的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交流和探讨。另外,建立“互联网+成本会计”教学模式,设立成本会计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考核体系建设。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应该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主要采取专业知识考试、书面作业、课堂表现等内容;实践考核主要分为实训操作、课外实践、生产实习等内容。使考核和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减轻学生对传统考核的消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应用技能,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四、结论
围绕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也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树立了方向。将以记忆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操作能力为主的技能培养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讲授知识点,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授课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国利,刘旭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2]谢爱平.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网络营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3]张玉娟.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4,(58).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电子类专业;物联网
作者简介:胡海根(1977-),男,江西丰城人,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李光辉(1970-),男,湖南资兴人,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YB1125,ZC1128)、浙江农林大学“电路分析”精品课程(201014)、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专项”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51-02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诸如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以及从数字农业到感知农业等,无不从广度和深度上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为此,如何依托农林大学强大的农林学科特色背景,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智力技能型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主要以浙江农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浙江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增设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并加强其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
一、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林院校大多以农业和生物科学作为它的独特专长。林业科学、植物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园林园艺等学科,是近现代以来形成的比较明显优势的特色学科。[1]而作为“非主流”的其他学科,则是各高校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思路,把学科建设延伸到理工、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科等门类。例如,浙江农林大学经过五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经成为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其他“非主流”学科则自然成为了“配角”,服务于传统的优势学科。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非常迅猛,“非主流”学科,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显现,例如:精准农业中GPS、GIS、实时信息的采集处理等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厂化农业中的信息采集处理及控制也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多承袭于传统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依托农林大学自身强大的学科特色背景。
二、电子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基于物联网的“感知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的需要,人们利用WLAN、Wi-Fi、Wi-Max、WSN、UWB、ZigBee、Blue Tooth、RFID等智能传感信息设备实现了物物相连,并由此催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物联网能按约定的异构互联协议,把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农业病虫害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各环节与互联网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生产、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目的。例如:浙江农林大学参与的绿野千传(GreenOrbs)则是诸类成功的应用案例。
2.基于实时控制的设施农业及其装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种植、设施养殖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为设施农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如: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灌溉、耕作作业、果实收获、畜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包括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及农业生产工厂化(智能温室);畜牧生产的自动控制可优化饲料配方,自动调节动物生产环境。
3.基于农林产品的检测技术及其仪器仪表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产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体健康,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农林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类检测技术及其仪器仪表不断涌现出来,如:木材检测技术、水果无损检测技术等。
三、电子类专业应体现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2]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实现现代化农业,摆脱传统农业束缚的进程中,农业电子信息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作为农林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突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农林大学强大的农林学科背景,在培育电子信息科技人才方面必然会独具特色。
四、依托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制定与其优势学科相适应的专业方向与培养方案
目前,大多数农林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计划几乎沿袭工科高校的相关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工科院校的基本一致,没有充分依托农林高校的学科特色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往往造成学生就业困难与农业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短缺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农林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先天受到“歧视”,无法与工科院校的同类专业“同台竞技”;另一方面,造成与现代农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为解决这一现状,农林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应适应现代农业领域需要,笔者结合我校的学科特色,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以科研创建培养特色,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推动了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与高新技术的产生。”这是在广东科协论坛第十四期专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匡廷云作了“学科交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专题报告,以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例阐述了多学科结合的重要性。2011年,由我校和清华大学牵头,包括香港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参与建设的“低碳与物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开展碳汇研究中,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大范围布设测量、异步与同步共融、连续观测统计、人类难及区域、少人工或无人工等碳汇计量和监测中影响数据科学、精确等方面的问题。
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林学、生态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交叉融合,这也是我校科研的特色之一。众所周知,教学和科研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与教学并进、以科研带动教学,有利于实现现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研究性教与学,使研究性教与学变得切实可行。例如,特别是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开设科研方向的选修课等形式,可使毕业生在科研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相关的农学、林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电子信息技术与农林学科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到教学的各环节,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从2008年就开始启动基于林业领域知识的信息技术应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林业信息化定制班”培养方案,以培养即懂林业业务又懂电子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受到浙江省各地林业局的热烈欢迎,定制班的建立即能解决当前的人才急需,又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在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背景选择、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方向选定等方面要注重交叉学科的比例。
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设嵌入式系统方向
近年来,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感知农业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小,其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嵌入式系统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可以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的“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甚至,在物联网这一综合性技术中,嵌入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无论是智能传感器,无线网络还是计算机技术中信息显示和处理都包含了大量嵌入式技术和应用。[3]为此,嵌入式系统将成为农林院校进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
嵌入式系统从学科上,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众多领域;在系统的架构上涉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底层驱动等技术,因此,靠一两门课程难以讲授其方方面面。[4]而目前,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仅开设了“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以及“DSP技术及应用”等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课程,完全是偏硬件的一些课程,在课程体系上还不能构成嵌入式系统方向的有效支撑。嵌入式系统本身是一个软硬件系统,强调的是软硬件系统协同设计。因此过分强调硬件系统或是软件系统都有失偏颇。为此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仅仅要考虑传统的硬件系统知识,同时还须安排大量的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高级C 语言、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程序设计等内容。
3.探索积极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激励个性化学习与创新精神
工程实践能力应是应用性较强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教学内容和实施措施方面,适当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实验、实训课程分为三个环节。例如,第一为基本训练环节;第二为综合训练环节;第三为自由选题环节。第一和第二环节主要针对大部分学生,帮助他们完成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第三环节主要针对有兴趣继续往深度和难度发展的同学,由学生自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数量和难度,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放实验性项目”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等课外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例如,根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生产科研单位对大学生技能与工艺知识的需求,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生在电路设计、制作、调试与工艺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必要时开设相应专题辅导班。总之,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发掘和培养同学的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
4.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经过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的实施与不断实践,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成果丰硕。例如:五年来,大学生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二等奖以上者9项,其中,包括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金奖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ACM程序设计全国邀请赛二等奖1项,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电子专业人才技能与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另外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12项。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如何在不破坏木材的前提下检测出木材内部情况,以更好保护木质古建筑?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李光辉教授指导孙林飞、刘凯等在校本科生研发的“木材无损检测仪”,解决了这一木材研究领域的难题,并成功地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8月,他们带着发明的木材无损检测仪,为故宫和天安门的木柱和木质结构建筑,成功地进行了检测,效果非常理想。
五、结语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以及在大农业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探索了现代农业领域中的电子信息结合点,并结合我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特色及成功案例,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今后的建设方向。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特点,突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依托我校强大的农林学科背景,逐渐培育我校特有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铁风莲.农业院校电子通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08,(2):84-85.
星光影视园始建于2005年,当年底成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重点园区,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复成为“中国北京星光电视节目制作基地”。园区以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为核心,将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孵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已形成初具产业链规模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夯实基础,筑巢引凤
园区建设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星光影视园为中央电视台、国内主要卫视电视台、传媒制作公司、网络公司等提供专业演播场地、设备、技术、人员、卫星传输等产业链综合配套一站式服务,同时不断引进传媒类创意企业、传媒技术服务企业和综合传媒制作公司、电视台驻京制作机构等。
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以来,新华网、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合作的国家搜索项目“搜索”、美国蓝汛信息公司、央广购物等大项目相继入驻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园区产业聚集,实现了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入住企业近百家,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0亿元,聚集专业人员2000余人。园区的客户群体也已扩展到国内20余家电视台、50余家传媒制作公司,累计录制各类综艺节目400多个、7000余场,接待观众90万人次。
园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新媒体大厦竣工,内有阳光展示交易大厅、20余个中小演播室及配套功能用房,使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园区建筑面积已达3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
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致力于为传媒企业搭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综合制作服务平台、独立节目制作平台、配套服务平台等。总投资8亿元的新媒体云计算中心,已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超大型云计算中心,为传媒企业提供专业的云服务。
开拓创新,多措并举
着力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深入研究,精准定位。建立发展研究中心,对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案例、资源、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整理,对相关产业和不同类型的目标客户群体进行调研,形成《北京市演播室市场调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调研》等专题报告,充分挖掘园区的核心优势和潜在增长点。
稳固核心,完善机制。园区将电视节目制作业务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以传媒业务为市场开拓主体,以技术、演播室、卫星传输、客户为核心服务体,以研发中心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器,坚持专业化、高标准,多方联动,建立以中央电视台、各省级卫视电视台为相对固定客户群体,以传媒公司和新生业态制作公司为新业务增长点的发展模式。
引入多种业态,打造传媒产业链。吸引传媒业态产业链上的各类配套服务公司等到园区聚集并形成业务网络,同时为电视购物、网络传媒、新媒体等新兴业态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已聚集各类传媒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企业近百家,提升产业聚集能力,形成传媒业态产业链。
建立垂直网络,扩展产业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地域整合和资源整合,构建以产业链核心资源为基础的专业垂直社区网络。建立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电视传媒垂直行业的信息互动平台——媒客网,为电视传媒行业中的优质机构、个人与电视节目栏目组搭建垂直有效的沟通和共享渠道。目前线上已聚集传媒类机构350家,传媒用户约2.4万人,专业人才3200人。
推动产业融合,构建多元支撑格局。发展B2C(企业-客户)业务,塑造大众化的全新媒体内容制作和体验形式,形成多元支撑产业发展格局。一是依托中国影视大乐园项目,发展体验经济。项目包含魔幻剧场、影视特技等体验内容,实现影视制作与文化休闲产业融合。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园区产业孵化功能。利用园区技术和服务资源,为中小传媒公司和自主创业的青年学生提供样片、场地等便利条件,扶持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新兴业态发展。
积极探索,顺时应势
谱写建设发展辉煌新篇
加快影视园新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发展。规划建设影视园新园区,整合创意、生产、市场运营等核心产业资源,塑造融合专业演播室服务、产业会展、特色剧场、专用媒体工作室等设施于一体的全媒体综合业态产业空间。
翻开柯达的成长史,里面充满了令人赞叹的辉煌纪录。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著名的美国发明家乔治·伊斯曼于 1880年创建的“伊斯曼干版公司”, 地地道道的百年老店。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柯达公司开创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第一的辉煌纪录,包括第一张拍摄 X光胶片(1895年),第一款售价 1美元的盒式照相机
(1900年), 成功商业化彩色胶卷(1935年),第一台“傻瓜相机”(1963年),柯达胶片随月球 1号进入太空(1966年),和第一台数码相机(1975年)等等。柯达公司在鼎盛时期属于真正的全球巨无霸,拥有超过 14万名的员工,市值高达 300亿美元,其业务涵盖摄影器材、医疗 /商务影像、元器件和显示器等几大业务板块。
但是,过了千禧年,柯达开始走下坡路。2002年,柯达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下跌为 128亿美元; 2003年,柯达品牌估价为 78亿美元;到了 2006年,柯达品牌的价值只剩下 44亿美元。从 2005年到 2011年,柯达仅有一年盈利。 从2008年开始,公司不得不靠出售专利提高业务收入,陷入回天乏力的困境。
对比柯达公司的“斯人独憔悴”,日本的富士胶片公司,也是柯达在全球的主要竞争对手,却“风景这边独好”。 2011年底,柯达市值只剩下区区 2.2亿美元,而富士胶片的市值竟然攀上 126亿美元的高峰。
为什么柯达和富士两者 PK的结果是百年老店出局呢?我们先从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看,柯达和富士两间企业都遭遇了新兴数码影像技术替代传统化学成像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冲击。那么说,面对同样的新技术外部冲击,出局与否,问题应该是出在企业内部。但是,上世纪 90年代初,数码技术兴起之时,不管是从历史底蕴、品牌知名度和全球销售 /生产网络等资源基础看,还是从创新、产品开发、生产以及销售能力等方面来评价,柯达都远远超过富士。 例如,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是由柯达公司在 1975年发明的, 甚至 2012年宣布破产之时,柯达仍然拥有 1000多件数码专利。由此可见,柯达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当扎实厚重,远不是富士可以轻视的。
问题究竟是出在哪儿呢?
是柯达公司高层缺乏预见吗?
非也。 早在 1979年, 柯达公司的前高管麦特森(Larry Matteson)就对这一市场变化撰写了专题报告并做出极为精确的市场预测。 1993年,柯达公司已经在内部讨论战略转型问题。 1991年,柯达公司就开发出全球第一款像素超百万的数码相机。上世纪 90年代,柯达就积极与微软、惠普和 Live Picture等 IT企业合作开发图像处理以及令用户在网上和分享照片功能的技术与产品。
柯达有远见,但是动作慢,而市场竞争比的是恰恰是速度。例如, 2000年时,数码成像的市场总值接近 2250亿美元,而柯达来自数码产品创造的价值仅占公司总收入的22%。 到 2001年,柯达数码相机虽然仍然雄踞美国市场排名第二,但是每台数码相机的亏损却高达 60美元。2002年,柯达数码产品在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只有略微提高,达到 25%。而同期的富士胶片的数码产品在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已高达60%。
柯达赶不上市场节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高层犹豫不决。由于市场上数码产品的利润率远远低于传统胶片,公司高层对胶片业务难以忍痛割爱,因此拖慢了战略和组织转型的脚步。此外,过于自信的组织文化和在调整员工、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保守做法也令公司一再失去先机。虽然很早就开发出网络图像处理和上传分享技术,但是管理层却没有意识到这一蓝海错过了随着互联网普及发展成类似 Facebook的新业务增长点。直到 2003年 ,柯达公司才痛下决心,彻底放弃胶卷业务,并于 2006年更换公司标识,于 2009年实施二次战略重组,但其时已晚矣。此时的数码影像市场群雄鼎立, 已是一片红海。
相比之下,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却显示出果敢的决策作风,不仅行动迅速,而且招招奏效。从 2000到 2003年,在古森重隆领导下的富士胶片实施大规模战略和组织结构重组,不仅大力压缩胶片业务,而且积极拓宽业务范围,成功地将旧的竞争优势应用于新产品和新市场。例如,富士胶片将图像处理技术和光学精加工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出用于医疗的内窥镜产品。 2008年,富士斥资12亿美元收购日本富山化学工业公司,并将其与内窥镜业务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医疗生命科学业务的竞争优势。在短时间内,富士胶片的业务就从原有的影像(包括胶片、相纸以及数码影像)、信息和文件处理等三块扩展到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光学元器件、电子影像、文件处理和印刷等六大板块。
比较柯达和富士之间的衰盛跌宕,与 2012年荣获第 84届奥斯卡五项大奖的法国电影《艺术家》中的故事有些相像。影片中的男主角乔治·瓦伦丁是无声电影时代银屏上人见人爱的大明星,风光之至,无人能比。可是,面对新生的有声电影,瓦伦丁顽固地拒绝改变。倒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演员们,包括女主角佩皮·米勒,迅速转向,凭借有声电影顷刻走红。而瓦伦丁却逆潮流而动, 甚至自掏腰包拍摄无声电影与时代潮流对抗。结果,昔日的大明星赔光输尽、贫穷潦倒,到头来,还是靠爱情的力量,被钟情于瓦伦丁的米勒相救,才重新振作,再现银屏。
柯达公司今天的衰落有点儿像《艺术家》中的瓦伦丁:昔日的辉煌变成了前进的阻力。一间企业之所以能够长久地维持卓越的业绩,必定因为它拥有适合市场需求并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异资源和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但是,随着历史发展,以往推动企业成功的资源和能力都有可能逐渐固化、形成组织惯性,变为抗拒变革阻力。因此,历史上越是以往成功的企业在遭遇市场变化时更容易落伍甚至被淘汰。比如柯达。即便它数码影像领域的开发能力很强,但是建立在以胶片产品为主导的生产资产、技术支持体系、分销和零售渠道等,以及员工能力和组织文化等,加上公司对胶片市场收入的过度依赖,都羁绊和阻碍了柯达向数码影像型企业快速转型。倒是新兴企业以及排在柯达后面的富士胶片,由于缺少历史遗产的包袱或者没有沉溺于“昔日辉煌”,反而能够轻装上阵,很快调整内部资源和能力布局,在竞争中胜出。
关键词: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日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83-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单一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包括语言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展,语法结构和各种句型等,往往忽视了文化的学习。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这样就能用这种语言和他人交流。事实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在日语学习和用日语进行交际中出现彼此不和谐、不相容、引发误解的事例时有发生。例如:一位中国学生请几个日本朋友来家里吃饭,他和母亲准备了满满一桌子菜。刚开始,他们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大声说「おいしい、おいしい。到后来,他们什么也不说了,只顾吃,眼看着桌上的饭菜都快吃光了,这时小李他们有点着急了,连忙说:“对不起,慢点吃,还有菜呢。”可这几个日本朋友怎么也不肯再要了。最后,小李心想好不容易招待他们一次,却不够吃,他们肯定以为我们太小气了,心里总觉得对不起他们。一直到后来,小李去了日本之后才明白了我们中国人请日本人时,中国认为表心意大量点菜,而日本人为了不让饭菜剩下努力吃完以此表明饭菜很好吃。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和语言是不可分的。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在日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树立文化意识。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一)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称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等。
(二)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
(三)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四)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学、宗教、法律及当代社会概况。
(五)了解和体会中日两国人民在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差异。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文化学习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只能有选择地教授给学生。优先导入的应当是对学生交际作用较大的、现代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因为人们的交际是与现代的、占主流地位的普通人的交际。
(二)阶段性原则
我们的语言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文化教学也应相应地分阶段进行。根据不同阶段的日语水平,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适应地进行文化教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
(三)比较原则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在文化背景的许多方面有类似之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两国人民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方面又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使得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具特点。为了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将不同文化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不比较就无法知道它们的差异。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是要考虑如何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四)适合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度,对文化内容的讲解要有选择,对于主流文化或具有广泛性的内容,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另外,由于文化内容本身就广泛而复杂,因而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以增加文化的积累。
(五)层次性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区别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而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又有交叉的层面。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注意不断提高。
(六)灵活性原则
文化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要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自如并非易事。教师应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创办日语角、学唱日语歌曲、观看日本原声电影等。从而使学生不断积累文化知识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洞察力、语言技能与文化能力同步增长。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日本文化方面的资料,如数字、动物、颜色等,比较研究不同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表达,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这些形成的原因。有时可请些外籍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讲座等,从中了解中日文化差异。例如在隐私方面,中国人见面聊天时会毫不拘束地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等,而日本人则认为这是别人不该过问的事,他们常谈论天气、兴趣、旅游等。在讲到拒绝别人时,中国人说话开门见山、是非分明,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此相反 日本人使用十分委婉含蓄、拐弯抹角的表达方式加以拒绝。
(上接第383页)
(二)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进行说解,指明其文化意义及使用中的文化规范。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角色表演”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的角色来正确使用语言。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造交际氛围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景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运用日语思维和训练综合技能的场所,促使学生在有利的语境中创造性活用所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除讲授外,教师可采用问题解决、调查研究、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把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
电影、电视、录像等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有些教学片是专门介绍日本国家社会情况的。通过这些能使学生对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衣着、建筑有所了解;我们还可以观察人们的举止、表情等非语言交际手段。因此,外语教学机构、电教部门应创造条件为外语学习者播放外语电影、新闻、记录片、教学片等。此外,互联网是辅助日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网络给我们了解和学习日本文化社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窗口。
(五)引导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籍杂志
在讲授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介绍中日文化对比的著作。如目前国内出版的,《日语和日本文化》;《走进日本》等等;对于了解中日文化差异很有帮助。因此,学习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结语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共存共发展并相互影响,这种紧密而特殊的关系必然要求语言教学中应有文化导入。因此,日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学习运用外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慧云,向洁.海外研修中的中日语言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孙满绪.日语和日本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松江大学园区7所高校因学科特点和培养特色不同,各有其教育资源优势。东华大学为多科性大学,专业覆盖理、工、文、管、艺,有专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在理论教学、课程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工程化培养、技能训练方面有教学特色;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在与应用领域结合方面各有其课程特色。松江大学园区地处松江新城,周边有松江区政府、松江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各类企业在信息化技术、人才方面需求量大,为学生信息化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松江大学园区为信息化素质培养、社区信息化提升可提供多层次的教育资源。松江大学园区的后勤社会化使园区内以及大学与周边社区之间在生活设施、文化服务等方面已经实现共享,为教育资源共享、协同互动提供了基础。利用大学园区和周边社区的地缘优势,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发挥各家所长,就能提高整个园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同时联动社区,提升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二、校区、园区、社区联动机制
区域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协作模式,形成持续有效的组织保障。在松江大学园区本科教学协作组的支持下,成立了由东华大学担任组长、7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负责人参加的教学协作组,负责园区范围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通过研讨各校教学现状、特色优势,制定了课程共建计划,筛选出各校优质开放课程,并持续跟踪课程建设和实施情况。各校轮流开设的计算机新技术讲座、学习指导、经验交流等活动,活跃了计算机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成立了由一线教师组成的各门开放课程的课程建设小组,具体实施课程建设和资源开放工作,在7所高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下,在课程、师资、实验室、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协作开展顺利。另外,在协作组的推荐下,园区的高校积极参与上海市和全国的教学改革工作,目前有8人是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组成员,20多人参加了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教材和课程资源建设。依托园区管委会和松江区工程师协会,教学协作组与园区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和应用实践的机会,为课程创新提供了更多需求来源和案例来源。同时,师生的教学活动和信息技能直接产生了可应用的作品。
1.园区共享优质教育、学分互认
园区各校特色课程共享、学分互认,使园区所有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取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供了更好的支持。首先是开放课程,每周二、四晚定为园区开放选课时间,各校选派优秀教师提供优质课程供园区所有学生选修。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园区开放的唯一实验类课程,东华大学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库”“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等课程在跨校选课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其次是实验室共享,东华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计算机及网络组装实验室为各校提供了补充实验资源,为学有余力 的学生提供了课外创新实践、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的实验指导。另外,在协作组指导下依托东华大学共建了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公共服务网站,共建课程的资源库,包括教材、课程PPT、课外辅导材料、试题库、优秀学生作品等,通过资源网站在7校师生间共享。
2.共建课程,全面提升各校课程质量
开放课程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和资源限制,只有优秀学生才有能力参与跨校选课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要依靠自己学校开设的课程学习。因此,单纯开放一些课程是不够的,要普遍提升各校的课程质量,才能惠及园区内众多学生。依托东华大学牵头的上海市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建设,将7所高校教师引入到课程建设工作中,并通过研讨,修订各校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要求,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逐步开设出了高层次的选修课程。在保持各校原有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跟踪信息技术发展和高信息素质人才培养需求,依托上海市教委和园区的课程建设立项支持,动员一线教师参加共同建设计算机综合应用系列课程资源并辐射园区高校,对课程的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2008年编写出版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学习指导及习题解析》,2012年根据教学实践反馈的意见又修订出版了第2版。许多教师还参加了教学辅助资源、教学案例等的建设。参加课程建设的教师陆续在自己的学校开出了选修课程,成为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而且持续的协作使各校的课程始终保持技术新、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好的特点。结合各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联合园区内高校和校外教育资源,建设特色课程,如SAPERP导论、SPSS数据分析、OFFICE软件VBA制作等课程。东华大学自行开发了可视化网络配置模拟器,支持虚拟网络配置实验,建设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综合案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建设了商贸信息技术系列案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了与应用密切结合的C语言应用案例库。这些资源具有特色鲜明、与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协作共享不仅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保证了教学资源的高起点、高水平。
3.园区、社区良性互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效益共赢
大学园区的功能定位除了人才培养,还肩负着推动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占学生总数95%以上的学生群体,他们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信息素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意识、全面的系统应用观点、设计解决方案的初步能力、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学必须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推动学生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到信息能力的构建。除了在课程中增强实验要求,设置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项目环节,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结合更为重要。依托松江大学园区管委会、松江区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组与园区周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社会教育资源支持。通过直接参与它们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聘请企业的信息化项目负责人,以企业的信息化硬件、软件和系统建设发展为例,介绍信息需求的分析、技术需要、管理要求等,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案例,激发学习热情,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更直接的认识。例如,邀请青岛啤酒上海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该公司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ERP系统、生产制造系统、OA系统以及宣传广告设计等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还整理了依托网络的零售企业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案例、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ERP案例等作为学习参考资料。社区也为教学改革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实践应用和服务社会的舞台。园区教师为企业进行项目研发,为企业开展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不仅锻炼了科研能力,也直接为社会贡献了智力资源。园区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建设,建设了松江区工程师协会网站、松江区知识产权网、松江区文明网等,并将这些需求梳理为实践应用项目作业;学生作为IT技术志愿者参加社区和图书馆的志愿日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作为信息助管参加勤工俭学。我们还将松江区开展的“茸城之光”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纳入多媒体应用系统课程,作为备选作业,学生的优秀作品有机会直接录用,作为松江区宣传栏、平面媒介、网站、电视等的公益广告。这些来源于实践的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课题都为课程教学增加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发挥了大学园区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实践效果
2007年以来,松江大学园区不断完善的合作、协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学生、园区、社区带来了新的体验。(1)协作机制和平台持续发挥了联动的纽带作用,从整体把握松江大学园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吸纳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要求,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园区高校80多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形成了一个协作的集体,互相学习,互为支撑,为近8万名大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计算机教学服务。(2)开放的特色教学资源为园区优秀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交叉,为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支持。(3)共建的系列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推广。大家共同建设的8门系列课程不仅在园区发挥了教学提升作用,目前也已经在上海市一些高校获得推广,出版的系列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纳应用于教学。教学资源网站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匿名访问。(4)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为地方社区服务获得肯定。松江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委员会、松江区委宣传部、街道社区、企业单位等对学生参与地方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为发挥大学园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作出了贡献。(5)教学协作的开展在推动园区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表率作用,得到了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支持和肯定。(6)在全国教学研讨会上和专题报告,介绍园区教学协作和课程建设经验,获得了同行的认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