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有机化学知识汇总精选(九篇)

有机化学知识汇总

第1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Thinking in Practice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Computer Teaching

Mo Yanmei

(Guangxi Nation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Nanning 530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era,the computer as a disciplin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ommunity,been accepted,the computer has also been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ty,this paper from the computer and the computer teaching of thinking how to develop thinking skills method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following narrative.

Keywords:Computer teaching;Computer thinking;Capacity-training method

计算机作为人类劳动工具中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的劳动工具。传统的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等等甚至于发展到现代大型的劳动器械,其代替的都人的肢体部分所做的劳动,而计算机包括一些大型器械中所采用的微电脑代替的则是人的脑力劳动。

一、计算机思维

关于计算机思维,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计算机软件中形式化了的程序思维。我们利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经验,将人脑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归纳、总结并将其程序化,从而研制出能代替人脑必须经过的大量的、机械重复的思维过程的程序。如数据处理类软件、管理类软件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如果说程序思维是属于我们人赋予计算机的思维,那么,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就属于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为了让计算机能更好地为我们工作,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加入我们自身的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边思考、边操作”。计算机程序思维和计算机使用者的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结合构成了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全部思维活动,使计算机更充分更高效地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

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培养计算机程序思维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而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则是教会学生思考。由于我们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运用到这两种思维,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都取决于这两种思维能否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必须同时侧重对于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单纯的注重计算机操作训练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题目稍有变化或是当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候无法将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陷入一片茫然,无从下手。而单纯的强调个人思维,会使我们的教学过于抽象,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学生的分析思考而忽略必要的操作训练,又会使我们脱离了计算机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因此,在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中必须同时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由于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起着工作、娱乐工具的作用,此外,受师资、学生素质、教育层次、社会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中职与中学计算机教育仍主要以应用为主,这使得大多数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教学的短期目的,即学生只要“会操作”就行,在教学中普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殊不知,表面上学生似乎是会操作了,但事实上只是将操作的步骤死记硬背下来,无法将计算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能力,题目稍有变化或是当所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时候便会无从下手。

三、计算机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

由于思维能力包括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等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我们无法生硬地将这些能力拆分开来单独训练,而应该将每一个任务当成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有这样一项任务:对于一个社会调查数据的汇总表,统计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个快餐店的人数,实例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表如下:

本实例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EXCEL软件将数据表中的数据按“了解途径”分类后,统计通过各个途径了解各个快餐店的人数。

此项任务的教学目的有二:(1)数据排序的另一作用:分类;(2)“分类汇总”命令的操作方法。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任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按一般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走:

(一)提出问题。我们在演示前不防把操作前的数据表与操作后的数据表同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表前后的变化来了解任务完成的最终效果与目的。例如,操作后增加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在实践中对于此类数据会有怎样的要求等等。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对分类汇总有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比较分析。这一步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抽象的能力。

(二)分析问题。在给学生观察操作前后数据的变化,了解了分类汇总的效果和目的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如下问题:①在使用分类汇总命令前需要对数据表按照操作目标进行分类,在计算机中如何进行数据的分类,从而引出“排序”命令的另一作用:分类;②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在分类汇总中为什么必须事先进行数据的分类,利用“排序”命令进行分类时排序的“升序”与“降序”对操作结果是否有影响,有怎样的影响;③计算机在执行分类汇总的命令时都对数据表进行了什么处理,在使用分类汇总命令时设置的选项各有什么意义;④在分类汇总结果显示的三级数据在实践中对于这三级数据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中这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一步不仅能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思维参与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了解计算机思维,通俗地说就是了解计算机能解决什么问题,它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一个最佳途径。只有很好地了解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才能让计算机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第2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目前农村学校中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词汇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理解词汇,分析词性,展示例句,拓展词组,模仿背诵,造句翻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花费较多时间讲解单词用法,学生则忙于笔记而减少了思考和运用。这种教学强调了教师单方面的教,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语言能力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事实,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词汇很死板,不会灵活运用,也造成学生词汇学习压力大,遗忘率高和哑巴英语的窘境。面对这些现象,想通过对中学生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依托,以话题为基础,以思维导图为枢纽,以运用为目的词汇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真正在运用中轻松掌握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词汇教学的效率。为了获得词汇学习研究的事实依据,全面了解学生词汇习状况,特地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形式

三、结果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不大,学习英语单词的方法欠缺,几乎没有自主学习单词的习惯和能力,死记硬背单词也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或考试,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平日对词汇教学研究不够深入,对词汇课的理解片面,认为单词就是教教读音,词义,分析词性,造句等。在这中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成为记单词的机器和奴隶,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词汇教学模式改进势在必得,建议如下: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单元词汇教学。思维导图是一种图示工具,帮助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进行视觉化表征。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教学单元词汇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单词进行更深的加工,能形成运用更多的学习策略的习惯。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的词汇教学采用了此方法:

运用话题进行词汇教学,把词汇学习的重点放在对词汇的运用而非对词汇拼写和意义的机械记识上。《课标》所规定的24个话题项目,具体为;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和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历史与地理;社会;文学与艺术。通过这些话题,我们可以组建不同的词汇网络。一旦学生习惯于网络识记词汇,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得到有效的训练,难以识记的词汇都能快速储存在他们的大脑中,同时词汇网络是一种有效活化词汇的方式。这样做不但能稳固词汇量,而且能扩大词汇量。如图:话题School life的词汇网络:

课堂上词汇检查形式应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长此以往,一成不变,学生厌倦了,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要摒弃以前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文单词的做法,而是采取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如幻灯片打出释义,即给出单词内涵与外延的方法,要求学生猜出单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而且也可在学习新单词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原有词汇。还可采用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在句子中进行同义替换的形式,增强了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有意给学生一组词,让他们即兴说话,增强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意识。形式的多样化,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3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词汇无限,变化不断。Wilkins(1972)认为:“没有语法,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确实,长期以来语法教学法(grammar approach)为主导的二语教学普及了语法知识,把语法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但没有带来人们期望的结果。Dellar和Hocking(2000)认为:“如果你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语法,你的英语不会有太大长进。如果你学会较多的词汇和措词,你会有最大的进步。有了语法,你可以说很少一点,但是有了词汇,你几乎可以说任何事情!”可见,词汇对于交流的作用更胜一筹。

一、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对新词的教授常见为呈现生词、纠正发音、巩固拼写、讲解词义、词的运用。通过这些步骤,学生确实可以认识该词,总的来看,整个输入在教师控制下进行,动力来自外界,学生主动学习的吸收与储存没有体现,从而引发了词汇教学的一些问题:

第一,词汇输入不足。由于缺乏二语环境,学生对词汇的第一手材料来自于课堂,而课堂词汇的学习也只能占据小部分时间;另一方面,教师是外界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学生对词汇的了解源于教师的讲解,教师授课质量会影响学生的习得效果;学生课堂上的自主性及能力不均衡,学习较成功的学生会效果好些。

第二,单词死记硬背。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习惯都是根据单词表个体独立地背诵,教师往往根据单词表听写,这给学生一个暗示,要听写通过,就得看单词表,所以词汇储存是以孤立项为单位。

第三,多数学习者往往采取词义为先的学习步骤,教材的编排也是给出与课文相联系的重点词义,该词的其他词义不多呈现,对词的学习流于表面,学生较难适应不同情境下词义的变化。

第四,教师讲解词义,会无意识的用中文解释词义,后果是,学生在一开始就把英文和中文对应起来,甚至完全依赖中文,但英文词义可随着语境改变,当不同语境出现时,学生难以突破词义定势而联系到所需的词。

二、词的知识

要挣脱目前词汇教学古板,应试的局限,笔者认为探知词的微观知识,了解词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教学不断反思、总结、调整和创新。目前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的词的知识主要是:

第一,音位知识。学生既要准确读词,还要了解发音的变体,如a有/ə/、/æ/,在不同的句子中发音就不同。

第二,拼写知识。学生既要准确拼写,还要了解词的其他形式,像过去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如learn的过去式还有learnt和learned两种形式。

第三,词义知识。学生不但要知道一个词最常用的意思,还要了解甚至掌握其他意思,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词会有不同含义,如but通常表示转折,但看此例:Would you like to come with me? Sorry, but I have to study for my English test.中的but在补充理由,毫无转折之意。

三、记忆词汇的方法

以上在非自然习得过程中所获得的词汇知识远不能体现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体验虽有利于词汇量的增长,却无助于词汇能力(词汇运用能力和提取能力)的养成。初中学生词汇积累较少,尚未形成通过语言阅读自动摄取词汇的能力,加上词汇表的推广,应试教学在客观上强调机械记忆,所以目前学生的词汇摄取是机械而疲惫的。如何来灵活记忆词汇,并推进深入地记忆词汇?笔者认为,教师还需在培养学生准确、得体、熟练地运用词汇的能力方面下工夫。

1.输入:形式多样,避免迁移,量入为出。

首先,在课堂呈现方面,打破输入词汇仅来自于课堂的陈规。教师在课堂词汇教学中确实也下了大功夫,如多媒体运用、实物呈现、图片展示等等,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词汇的摄取还是难免被动。虽然英语词汇不可能像母语一样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随时随地可以学与用,接触面充足全面,但可以鼓励学生随时随地与生活相联系,把词汇的学习培养成一种习惯。如低年级的教师鼓励学生形义结合,在冰箱上贴上“fridge”之类的方法;或把词汇编入chant和歌曲,达到音形结合;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视听,增加随机学习的机遇,因为学生的词汇量还来自于“听力词汇”和“阅读词汇”。[1]

其次,尽量淡化英语与对应母语词之间建立对等联系的倾向,因为外语与母语词汇存在的对等在许多场合下是表面的、局部的,两者用法、内涵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使用上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3]这不利于英语思维以及英语语言所依附的文化思维形式的渗透,母语从中承担了一个没有必要的角色,影响了词汇的记忆效果,降低了英语的地道性和流畅性。

同时,要有语言输入量的估算。语音、语调甚至词与词之间的弱读、连读都有计入输入量的必要。因为词汇的输入不仅是形、义,音、调也同样重要,把音、调“计划外”会造成学生口语干涩、生硬。输入量的全面估算有助于保证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而且生词也有关键词汇和话题词汇等的地位之分,如果话题词汇为阅读服务,那么对此类词汇的输入不可过量。总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2.记忆:借鉴母语,灵活记忆。

学生对词的记忆也是机械化的,反复拼读死记硬背是记忆手段中的常见方式,拼写记忆和词义记忆都是强记为主,而且都为常见的发音和词义。母语的记忆就灵活得多,不仅词汇的信息多方位、多角度,而且有联想和拓展,对词汇的掌握不如外语词汇那么枯燥沉重。母语中的词由于词根的特点,通过联想可以加强记忆,也有许多趣味的方式在帮助记忆,如田这个词,上面出头由,下面出头甲,上下出头申,孩子会有兴趣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根词缀的知识容易被忽略,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不愿多花时间进行联系联想来激活原有知识,拓展新知识。与所有语言相同,英语词汇中有许多词有着相类似的词义,但用法不同,如say、tell、speak、talk等词。而thought、through、thought等词形相近、词义不同,health、healthy、healthily等词义相同、词性不同,以上都是学生较容易混淆的词,这就是英语词汇的近义知识。

还有词缀知识,中文有一种说法“秀才认字读半边”,与中文母语词的构成相似,词根与词缀占据了相当部分词汇容量,如like和dislike。学习者在词根的基础上形成的曲折形式或派生形式,从而系统地扩大词汇量。

3.讲解:适当提示,增强联系。

对词用法的讲解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毕竟英语不像母语那样可以自然习得,学生对陌生语言的感知能力薄弱,语法知识不落实,词汇运用在语法层面上就做不到准确。学生对词的第一次接触是从课文中来的,但真正对词的识记是孤立无序的,教师听写单词比较频繁,但在词的语法功能、如何遣词造句方面重视并不够,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句法知识,在讲解时尽量避免机械地“满堂灌”,可以让学生对例句进行模仿、比较,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诊断、纠错,在潜移默化中渗透。

其次,要增加语体色彩、结构属性方面的介绍。我们知道,词与词并非独立个体,所以教师要尽量避免将单词作为孤立项灌输给学生,可以给予学生词汇的合作知识,即词与词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学生应了解该词与其他词共现的频率。在词与词的合作关系中除了固定词组此类最佳搭档,学生应该了解非固定词组的词与词的兼合,如tell可搭配的词有truth、lie、story等词。通过对词的深入了解来识记生词,使学生在接触配套的例句时能引起联想,在相对应语境中启发求知欲,在交际中引发兴趣。

4.巩固:全面复习,纳入交际。

目前教师对词的巩固主要是强化词的拼写、词义。对语音、句法、词体的关注不够。巩固不是让学生仅仅去背诵记忆,这会流于拼写单词的卷面应试的表面。巩固是既要对词汇知识进行会诊,也是对准确、地道地输出的检查,所以巩固在于输出。此外,教师的指导地位同样显著。

第4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内核,词汇能力的发展在英语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对外语词汇习得的研究发现,词汇能力表现为四个方面: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准确度和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其发展次序为“广度一深度*准确度“自动化程度”。四种能力的前两项指的是词汇知识的输入阶段,后两项指的是词汇知识的输出阶段。在教学中,应依据词汇发展理论及遗忘规律,减少遗忘,强化记忆,解决词汇量不足问题;应依据词汇发展理论及跨文化知识意识,加强言语训练,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以期实现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一、学生词汇不足是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掌握一定的词汇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其中道理正如只有备足砖瓦方可建成楼房。纵观我国庞大的英语学习队伍,词汇知识能力的发展一直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难于突破的瓶颈。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绝大部分英语教师对于怎样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词汇感到茫然困惑。读了目前国内外一些有关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成果及刘春阳等撰写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能力发展次序论》(下简称刘文)一文后,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有所感悟,在此与大家商榷共勉。

    刘文选取了15个常用英语词,从词次(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角度比较了每个词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美国布朗语料库(browncorpus, bc)以及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corpus, bnc )三者中出现的频率,并从认知心里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能力四纬度方面的不足。根据张文忠、吴旭东两位学者的研究,词汇能力四纬度指的是“词汇知识的广度”即词汇量大小,“词汇知识的深度”即词的各个属性包括语音、形式、词义和用法,“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即在语言输出时恰到好处地运用适当词语,“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即在语言输出时适时激活提取恰当词语。通过分析对比,刘文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知识能力发展的次序:词汇知识广度是词汇能力发展的基础,词汇知识的深度是词汇能力发展的深化,二者共同构成词汇运用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必要前提。一线英语教师可借助词汇知识的四纬度及其发展次序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词汇学习,提高词汇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外对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越来越细,从对词汇量及词汇习得方法到近来的对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nation(1990)指出的直接学得与间接学得,nagy , herman&anderson提出的附带学习。1998hunt  a  &beglar  d.在发展了coady  (2001),hulatijing,hollander & greidanus(1996)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词汇学习的三种途径。研究还表明,对于尚处在中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者,词汇知识主要来源于学得,即老师课堂的直接词汇教学。

大学一二年级的教材几乎涵盖了四级英语要求的全部词汇,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在校大学生参加四级考试时掌握的词汇量远远低于教材安排的词汇广度和深度,以此为前提的词汇运用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难以保证,同样远远滞后于要求标准。现实情况与要求标准相差很远,分析原因,遗忘是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二能力致命的、首要的罪魁祸首,跨文化知识的缺失又加重了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二能力的裹足不前。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解决好遗忘和跨文化知识和意识问题,这对词汇教学效果乃至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能力大有帮助。

    由此可见,复习是强化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复习延缓、减少遗忘,通过复习强化、延长记忆。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用这一方法,突破学生在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瓶颈。

    回顾多年的英语教学,几乎每届大一新生都有这样的疑惑: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学习时不曾刻意背单词,事实却是记住了所学的单词。可进人高中后,花费一定的时间就能掌握所学单词。但是到了大学,尽管花费一定时间专门背诵单词,结果却是学完一个单元进行盘点时感觉没记住几个字。这一鲜明的感觉反差反映了复习对词汇学习的作用。相对于初高中而言,大学教材词汇量大,词的构成长,结构变化复杂。大学教材每个单元的生词(组)少则二、三十个,多则四、五十个。大学教材课文篇幅长,新词汇在教材中的自然重复率远远低于中学阶段,这就造成教学过程中新学词汇重复出现率大大降低,有些词可能在某个单元里只出现一次,以后很难再见到。如果教师不是有意识地安排词的复现,一个单元的词没等认清很快被忘得干干净净,用“稍纵即逝”、“竹篮打水”形容词汇教学效果实不为过。学生自己的总结同样反映了不复习的结果:有的不曾相见,有的似曾相识,有的只会认不会用,有的觉得会用了,但很难用准,至于用英语思维,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知识更是遥不可及。故此,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领读之后铺天盖地的构词法知识、词组搭配用法学习就匆匆结束了词汇教学的路子是不完善的。这样的词汇教学只停留在刺激所带来的感觉储存阶段,与全面掌握词汇知识差得还很远,词汇学习需要反复接触,增加见面机会,逐渐达到长时记忆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

   二、增加词汇重复频率能解决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根据词汇知识能力发展次序,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是词汇能力发展前提,在词汇教学中,无法跨越词汇的广度和深度而直接从精确度和自由度着手发展词汇能力,教学必须遵循次发展词汇能力次序规律而展开。同时,心理学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考虑增加学生与新学词语的见面率,利用一切可借助的材料和媒介向学生输送含有新学词汇的英语信息。比如,教师的口头陈述,书面例句,补充含有新学词汇的听力及阅读材料等,有意增加所学词汇的重复率。但是,在有意加大新词复现率的同时要注意集中与适时分散相结合,将新学词语有机融人听说读写中,以确保记忆的长久化,最终达到巩固所学词汇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词汇教学中如果将目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总结、归纳、联想、拓展等词汇教学法与强化词语的复现率接合并用,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将会大大提高词语学习效率促进词汇教学效果,促成学生词汇知识能力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发展,为其正确自如地运用所学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能解决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问题

第5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教学策略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英语作为必修课之一,是高考的必考科目,英语在现代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语词汇是组成英语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要提高英语学习水平,首先要积累的就是词汇量。增加词汇量的积累,不仅能使学生用英语流畅、得体、准确地表达出思想感情,更能为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英语词汇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总结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高中学生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词汇量总体偏少。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学生在毕业时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高中学生在毕业时要累计学会使用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新课程在参照了一些权威资料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了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交际中所需要的词汇,不断寻求规范,与标准接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生的总体词汇量偏少,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困难比较大。

2.记忆困难,遗忘现象普遍。

由于大部分学生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运用不当,对英语单词的拼写特征也没有一个很清晰的了解,因此,每天花大量时间记住的词汇,过不了多久又全部都忘记,不是忘了词汇的读音就是忘了意义,就更谈不上交际运用。这种现象让很多学生苦恼,学习压力增大,学习的自信心也受到影响。

3.词汇运用能力薄弱。

由于词汇的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策略不当,学生掌握不好英语单词的拼写规则,受习惯的影响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将外语的词语和母语的词语等同起来,将英语词汇从语言和语境中孤立出来,不注意英语词汇音、形、义搭配方面的组合,学生在使用英语词汇时经常会出现拼写错误和词义混淆等错误,在书面表达中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总体来说,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比较薄弱。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1.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词汇,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词汇时,教师应该在讲解过程中引入一些与其相关的知识、笑话和谚语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视野,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

2.利用语境语篇,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在学习词汇时,要学会理解地记忆,理解词汇的内容,才会记忆深刻、记忆持久。教师在讲授单词时,要将词汇的音、形、义都交代清楚,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将词汇放在一定的情境中,加深学生的记忆,使词汇的解释具体化、形象化,把词汇放在具体的句子中或课文中。还可以通过归纳比较、前后联系、利用旧知识带出新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对词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学生对单个单词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机械的词汇记忆转变为理解记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3.利用英语构词法,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英语与汉语不同,它虽有庞大的词汇量,但是内部却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帮助学生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成英语单词的三个元素是前缀、后缀和词根,它们是扩大词汇量的主要突破点。词缀法是派生法的一种,分为前缀和后缀,前缀是加在词根前的,后缀是加在词根后的,前缀一般只改变词的意义,不改变词类,后缀不仅改变词的意义,还改变词的类别。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归纳总结,从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4.有计划地反复,复习巩固所学词汇。

人的记忆时间是有一定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人的记忆遗忘由快到慢,学生在学习中忘得快是学生的通病,所以要不断巩固复习所学知识,以达到长久记忆的效果。我们的词汇教学也应如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多种记忆方法,更要让他们学会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对所记词汇的理解。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词汇记忆,在课堂上讲授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单词进行反复识记、诵读,加深记忆;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将所学词汇与课文相结合,安排相应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在多次复现中不断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词汇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构成英语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英语教师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词汇教学的理念,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单词的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并学会及时地巩固复习,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课堂效率,强化教学效果,有效帮助高中生学习记忆并理解所学词汇,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凡彬.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刍议.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2).

第6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在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围绕某个话题而开展。如果教师能有效借鉴,组织话题式复习教学,即紧扣话题而开展多样化复习活动,就能强化学生语言与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根据教材本身特点,进行话题式复习教学,引导学生分类巩固与识记英语词汇,通过习题复习英语语法知识、展开话题写作训练,积累典型句型等,从而提高复习教学效果。

一、注重话题整合,优选复习语篇

话题式复习法,以话题为主要线索,将语法知识、语言技能等有机融合起来,并以技能训练为主,配上适量语法项目的点拨总结以及习题训练,以打破了传统“讲授、操练与反馈”的教学模式,融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整合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模式,从而优化复习课堂,提高复习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复习教学中,尤其是总复习环节,因时间限制,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逐一复习各单元内容,即便逐一复习,为了赶复习进度,完成复习教学任务,不少教师往往直接讲解分析,这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机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并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的空间与时间,教师可运用话题式教学法,依据“话题项目表”,适当调整教材顺序,整合单元话题,重组教学内容,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引导同学们归纳总结有关英语词汇、常用词组与重点句型等,并围绕有关话题进行活学活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复习学习的活动之中,提高复习教学效率。比如Unit 2 Traveling与Unit 3 Online travel等都是关于旅游的话题,当复习旅游度假写作时,教师可整合有关内容,进行话题作文训练。再如教师可整合 Unit 1 This is me (7A);Unit 1 Friends (8A)s Unit 5 Films (9A);Unit 4 Great people (9B)等单元内容,设计“How to describe a people?”的话题复习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梳理知识,强化知识巩固,完善知识结构。

二、优化话题活动,引导总结归纳

在话题式复习教学中,当明确话题内容后,教师则需要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话题为依托,总结归纳,复习巩固。

首先,巧设情境,自然引入。在话题复习教学中,教师可紧扣话题,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使其快速进入话题复习状态。其次,总结有关英语词汇。词汇是主要的复习内容,影响着学生英语阅读、写作与表达。因此,在初中英语话题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思考相关词汇。比如“How to describe a people?”的话题复习教学,这一话题包含了多个单元的内容,有着大量的词汇,若没有具体标准,则难以快速而有效的整理。因此,教师可通过归纳法围绕话题将相关单元组合为Appearance、Ability、Personality这几个部分,然后总结归纳相关词语。比如描述人性格的英语词汇有:smart 聪明的;kind友善的;cute 伶俐的;lovely 可爱的等。

另外,归纳相关英语词组或短语。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把握一定的英语短语,如此才能写出更高水平的英语作文,也可提高可读性。所以,在话题式复习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有关话题来总结归纳重点短语,从而为英语翻译、英语交际以及话题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如复习“旅游度假”这一话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与之相关的常用短语或词组,比如have a fantastic time = have fun = enjoy oneself(玩的很愉快);a delightful holiday (一个令人愉快的假期)等。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回顾与提炼相关句型。同时,将句型与词汇、词组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实践操练,如此,既帮助学生深化记忆知识,提高复习效果,也为话题写作做好了铺垫。最后,在复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复习效果,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话题写作,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综合运用复习到的英语词汇、词组、句型等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综合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而巧妙地运用话题式复习法,有效整合教材话题和复习内容,打破单一语言复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学会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复习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复习教学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陈玉卿. 初中英语“话题牵引复习法”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0(02).

第7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摘要:本文从教材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改革、实验平台创新、实验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我院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平台;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系列化建设

我们以CCC2002为依据,参考IEEE-CS&ACM 制定的计算机课程指南,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优秀教材,结合课程组科研实践成果,按照系列化建设的思路,先后编写完成了《Intel 80x86/Pentiu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从DOS到Windows)》、《Window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Window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等4本教材。其中1本被评为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本被列为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教材规划”,2本作为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通过编写、使用这些教材,为教学内容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加强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间的联系,有利于各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以32位汇编语言及Windows编程环境的内容为主,从16位实模式转换到32位保护模式,结合丰富的应用性实例,使所学知识与目前主流的应用环境相结合,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为实现教学模式从“教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需要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掌握认知规律。根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的理论抽象性和鲜明应用性,课程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索并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采用重点难点精讲、对比教学、形象教学、重视实验等方法,用多媒体手段、典型实例来展现抽象的编程概念。采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技术建立了课程网站及网络教室,加强师生互动,拓展了交流空间。

例如,在多门专业课中均涉及到“中断”概念,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以编程实例将它具体化,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概念有了直接的认识,从软件和硬件两个角度加深了对中断机制底层的深层次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如学生难于理解间接寻址方式,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已有了C语言知识,在教学中就把间接寻址方式与C语言的指针类比,通过与先前知识的衔接,经过对比学习,使学生建构、衍生出更深层次的信息,很容易对新知识消化。对于较难理解的程序转移地址的形成,采用动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CASE结构程序设计实践巩固。把宏指令与过程及高级语言的函数对比,学生很快掌握了其设计方法,他们通过主动对知识的处理和转化,又总结出“宏实际更像高级语言的预定义,用到它的地方都会有它一份拷贝,所以宏可能让你的真正代码量剧增”。

通过精心组织教学,选择与实际应用密切结合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和网络支撑平台上增加总结和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反思,从而调整个体的认知,帮助学生实现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新知识的整合,在融合了多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知识观念,提高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3构建先进的实验平台

在微机系统的教学和实验内容上,Windows操作系统及32位保护模式已成为汇编语言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Windows环境下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汇编语言的主流开发工具,而底层汇编语言编程所面向的硬件型号和接口又存在巨大差异。为此,课程组开展了改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环境的探索,编写了《Window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教材,构建了新型的实验环境,采用Microsoft Visual C/C++集成开发工具来编写、调试汇编程序(见下图),使汇编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调试等过程均与C/C++程序一致,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C/C++与汇编混合语言编程能力。应用虚拟机软件技术,使汇编语言编程面向虚拟的、统一的硬件及其接口,保证了实验环境的统一性,提高了实验效率。

4开设体现前沿性、先进性的汇编语言实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组跟踪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对国内外的相关课程教学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结合在科研实践中取得的部分成果,开设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应用特色的验证型、综合型和创新型的层次实验,并写进《Windows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教材中,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内容。

图 VC集成环境下的汇编语言调试

验证型实验以掌握单元知识为目标,着重训练基础编程能力,如数据块操作、数据显示、字符串排序、素数判断、有序数组合并等。

综合型以融合本课程知识为主,如多模块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线程同步、文件管理等。

创新型以设计具有应用背景的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及创新能力。如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全屏幕编辑器设计、缓冲区溢出实验、读取硬盘序列号、硬盘DMA等。

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做部分或全部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强调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和新知建构。通过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设计硬件驱动、性能优化、代码对抗等底层系统级软件打下坚实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l] 李未.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8,(1).

[2] 肖川. 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J]. 人民教育,2003,(22).

第8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一、 让学生端正学习词汇的态度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以为这句话对学习和记忆词汇也同样适用。怎样让学生端正态度呢?我认为首先提升做题词汇难度,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一些词汇难度较大从单选、完型到文章阅读等各种题型计划训练,要进行一段时间连续加压,不断训练,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词汇的重要性,才能是学生端正学习词汇的态度。

如:The of good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increase of sales of this company this year.

A. calculation B. identification C. classification D. promotion

这样通过多个难度练习使学生又清楚、明白、准确地领会了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词汇的方法,引导他们自己不加控制地记忆学习词汇。再次,总结自行学习效果和他们自己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讨论,进行学习英语的远大的意义教育,这一点要有规律和有计划地宣讲。最后,在此基础上向他们传授记忆规律的知识地学习。

二、介绍心理学上的记忆基本知识和规律

首先从记忆的定义、规律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系统地教学与讲解,并时常带领学生回顾、记忆并应用这些知识和规律。常用的记忆规律有时间律研究表明,每次信息的重复输入,其维持记忆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以外语单词记忆为例,第一次可能几秒钟;第二次、第三次就可能由几分钟到几小时;再重复就能几天,甚至几个月。重复次数越多,记忆时间就越长。数量律当需要记忆的材料数量偏大时,会给记忆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把记忆的组织适当分散成若干小单元后,再依次存贮,记忆的效果就可能好些。联系律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揭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是由原来知识发展、衍生或转化而来的。所以,对新信息的记忆,通过和原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形成新、旧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系统,是有利于知识储存的。转化律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由感知保持到理解、到衍生新知也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之后外来信息就能长期、牢固地保存在脑海中。干涉律当一个新的信息输入后,它与原有的知识储备之间会产生一种相互干扰。一是前后信息互相加强,称为"正干涉";二是前后信息互相干扰,称为"负干涉"。正干涉有利于记忆,负干涉则对记忆起抑制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正干涉而避免负干涉。强化律刺激强烈、新鲜能激起兴趣,使人感受突出,就会使记忆强化。

三、强化语音教学,为词汇教学打好基础

词汇教学一般采取由音到形再到义的顺序。音是学生接触一个词的最初印象,如果读不出音就记不住形,无音无形就谈不上什么义,因此,要牢记一个单词首先应把音念准。听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先听音,后开口和发准音是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呢?采取模仿性的听和辨音性的听,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语音知识。所谓模仿性的听,即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读,也可用录音带,要求学生静静地听,并告诉学生听后进行模仿。辨音性的听是要求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比较和区别上。教师可以把两组或几组音先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辨出哪一组发的是哪个音,也可以把音标写在黑板上,读一个句子或一组词,让学生辨出含有该音的词。

谈到语音,并非指音的每个音素,它还具有更深的内涵。例如,单词、句子重音、语调、词的连读、失去爆破等读音规则,也统属语音这个范畴。要使学生养成良好地发音习惯,读音规则也是语音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教师要把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词汇教学打好基础。

四、注重构词规律教学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构词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就便于记忆。英语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素构成的。单词的核心是词根、单词的附件是词缀,词根在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词根领导、统辖着一群单词。在这一群单词中,每一个单词的基本含义都以这个词根的意义为基础。一个词根的意义决定了一群单词的意义。还有其它的构词法,比如复合法等。

五、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情况较多。要使学生掌握词的实际意义,准确无误地运用所学每个单词、词组,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词汇记忆也很重要。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反映在词汇里,有同义词的存在,也就有反义词。所谓反义词,是指两个词的词义完全排斥,互相否定,没有中间状态。由于反义词在英语词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注重反义词的教学也是必要的。

六、注重语境教学

第9篇:有机化学知识汇总范文

教师偏离阅读教学的宗旨,人为地改变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

二、问题的解决

(一)关于词汇

词汇与语篇之间存在很大障碍。词汇量、词汇的能力(识别单词意思、在说话与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单词、在语境中知道词的意思)与阅读技巧有明显的相关性。学生在阅读一段含有多个生词的语篇时,可能因无法猜测生词的词意而对语篇不甚了解,影响阅读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能受限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而放弃培养学生猜测生词词义的机会,直接在阅读教学前进行词汇教学,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从而使学生丧失语篇阅读的策略和能力。阅读教学课的词汇教学应该如下:

1.从主观上培养学生面对生词的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时,即使是语文老师,也无法熟识其中的生僻字和词,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此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因此,指导学生首次面对生词时在主观上不应焦虑,忽略它的存在,当生词在文本中重复出现时、在语境中再现时,学生即可通过语境猜测此词的意思,从而自我扫清阅读障碍。

2.培养学生的词汇能力和使用字典的习惯阅读课的词汇教学不同于常态课的词汇教学。常态课的词汇教学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通常安排在课堂活动前,按照音—形—义的顺序教学。阅读课的词汇教学,教师对生词的处理步骤是:着重培养学生通过生词与文本的关联度猜测生词的意义—通过让学生查找字典,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和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教师对词汇技能的培养,通过构词(前缀、后缀、合成等)和词的搭配,加深学生对生词的认识—最后解决词形的拼写和记忆。

3.扩展词汇量词汇量和词汇的运用能力直接制约学生的语篇阅读效果。在农村中学,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所能获得的英语知识多数甚至全部来源于英语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在常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词汇技巧,培养学生的词汇意识,学到一个生词,要能在脑海里联想到该词的派生词、合成词或它的词语搭配。比如,health这个生词的教学,教师可顺带教学该词的形容词后缀healthy,加前缀unhealthy,该词一些通常出现的搭配goodhealth,keephealthy,behealthy等,使学生能在语言活动中灵活使用词汇,在文本复现中内化词汇,使词汇在实践中得到积累。引导学生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英语,比如广告、歌词中穿插出现的英语单词;生活用品中的英语说明;学生乐于观看简单的原版的英语动画片等,这些都是接受英语、扩大词汇量的很好机会。指导学生建立词汇银行,养成自觉使用英文字典的习惯,达到增加词汇量提高词汇能力的目的,真正为语篇阅读清除障碍。

(二)关于语篇意识

语篇能力的形成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语篇能力制约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的保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总希望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听、说、读、写四项功能培养目标,殊不知,这反而弱化了阅读课应有的功能。阅读课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语篇、解决语篇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明确此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1.阅读前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或语篇的插图预测语篇内容。英语的文本不同于语文,语文的作文题目讲究题目新颖、有创意,英语的文本题目则讲究直截了当,因此,多数文本内容可通过题目预测;如语篇有插图,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what/when/where/who/whose/how)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

2.阅读中教师可采用认读、略读、跳读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大意,搞清文章的发展脉络、篇章结构、段落联系及句际联系,正确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为进一步的细节阅读打好基础。教师设置的题型可以是:为文本选择标题;找出语篇中的指示语、文本的主旨。初中课文结构并不复杂,通常是总—分—总的结构,要指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主旨大意到细节、从表层到深层理解课文。设置的题型可以是:根据所读内容填表;补全信息;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连线,等等。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根据。(龙海市古县中学,福建龙海363100)郑亚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摘要:由于受限于应试教育,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句子层面分析语言,把词语(阅读课前先进行总之,在阅读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研究文本整体,在阅读过程中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寻找整体框架,并在理解过程中发挥整体功能。

3.阅读后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词语和语法如果脱离语篇进行单独地教学,则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只是一些零散的处于无序状态的构件,这样零散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语言输出时提取和应用。如果我们在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语篇知识后再教进行语言知识教学,这样使词语在典型的语篇中呈现,则更利于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搭配和句法分布位置,各知识部件就有自己的顺序位置,同时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网络系统,知识信息不易遗忘又便于提取。设置阅读后的题型可以是:单词、短语的替换;单词在文本中释义的辨析;句子顺序重组;补充文本中抽掉的句子;单句复句转换;文本的复述,等等。阅读就是在个人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文本互动构建新的意义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与文本产生互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生成,使学生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词汇和语法———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综上所述,阅读教学要以检测学生理解活动为主线,不能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结果为主导,更不能以语言知识讲解为目标。阅读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理解为核心目标,既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关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