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精选(九篇)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 刍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 必然和自由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理论与实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对偶范畴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疏通与引导 主导性与多样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对偶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述评 论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作用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理解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述评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与特征探析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梳理与分析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 试论文化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李森,潘光文.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4): 102-106.

[3]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3-4.

[4]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23.

[5]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8-11.

[6]王建华.思想行为・教育・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6.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一、对情境概念的阐释

对于情境这个概念,董杰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一文中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情境内涵的阐释后指出:“‘情境’一词的含义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但就其本质内涵来说,也存在着某些共性,即‘情境’是环境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进入了个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具体而微观的环境;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1]这一结论揭示了情境与社会环境、情境与认知或行为的客体、情境与行为主体的关系,揭示了情境对受教育者的作用。

其实,沙莲香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早就对社会环境、客体、情境三个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辨析,阐明了情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沙莲香指出:“社会环境、客体和情境是三者互有联系的概念……社会环境作为最广义的概念,表示它的客观存在,它同社会生活主体的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客体是同社会行为相联系的概念,表示行为者的行为目标和活动对象,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行为关系;情境是与认知这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表示心理主体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它们的作用,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心理关系。”[2](P5O)作为与社会生活主体具有心理关系的情境,具有怎样的内涵呢?沙莲香认为:“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和活动之前对于环境(客体的总和)的知觉和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这种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叫情境。……把环境作为情境加以把握,叫情境规定。”“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里,由于人们的情境规定不同,对于环境的态度、工作表现也就不同。”[2](P49-50)可见,社会环境只有在变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境规定时,才能够同主体接近和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关系并影响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因此,相同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主体来说,他们是否把该环境纳入到了自己的心理过程中予以注意、感知、体验和把握,就决定了该环境是否能够成为生活主体的情境。而同一生活环境相对于具有不同认知特点或情感特征的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不同的情境意义,因此,社会环境是情境和情境规定的基础,但不能等同于情境,情境是进入了社会生活主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那部分环境;一旦人们对环境予以了情境规定,并把它当做了行为的目标,这部分环境就同时成为了社会生活主体认知或实践的客体;情境中不仅渗透着社会生活主体的主观认知与把握,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到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学者往往论及的是情境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情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也不可能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它还具有弱化、干扰作用的一面。

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对情境概念予以界定,显然要比仅仅从某种客观的具体的环境或心理、精神氛围上界定情境的内涵,更具概括性、合理性和完善性。只有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来理解情境概念,才能从较深的层面厘清各个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揭示情境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因为不论教育者费了多少心思来选择具体的环境,营造心理氛围,但如果这些要素融入不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中去,不能被受教育者从主观上有所规定和把握,它就永远不能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它就永远是“外在的客观环境”,情境与环境、客体间的逻辑关系就很难廓清。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不同理解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是怎样规定的呢?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概念的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不同,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3](P106)

第二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理解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情境中,受教育者之间互相影响可以共同内化教育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4](P248-249)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而有意创设或引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5]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把握的且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客体有机统一的特定而微观的自觉环境。”[1]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从“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这一理念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界定为创设而成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里似乎忽略了或者说没有体现出这种“统一体”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虽然该“统一体”与创设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心理关系,是创设者的情境,但它并不见得就是受教育者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而言,它可能依旧只是外在于自身的客观环境而已。若进一步分析,与受教育者没有心理关系的教育环境,也难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要素。

第二种观点是从沙莲香界定的情境概念出发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涵义的。它明确地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可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突出了环境是情境的基础,情境是与主体发生了心理联系的那部分环境。但与第一种观点一样,该观点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是单一的教育者所能把握和规定的情境,受教育者必须也可以把握,得到受教育者的积极认可、参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把握的统一体。只有这样,该情境才能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归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虽然其突出了“情”是情境的中心,强调了情感教育在情境影响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把情境教育仅仅归为情感教育,则不仅在内涵上忽略了情境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更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外延和作用窄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情感感化,也体现于理性的引导与规范。

第四种观点比较好地克服了以上三种观点的缺陷。作者(董杰,下文同)在文中不仅阐明了情 境与环境的关系,还揭示了情境与行为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关系使得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其它各个要素有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之能够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但是在这种观点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是“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微观的自觉的环境。“能够优化”是以肯定的方式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积极作用的必然。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不能够起到优化的作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此界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也存在一定的不严密性。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的界定

上述第四种观点的不严密性主要根源于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和“情境创设”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和认知。因此有必要从对这三个概念的辨析入手,进一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

当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一命题时,作者指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作用’所指什么,或促进或阻碍?这里应将三个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加以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可能是有效的情境也可能是无效的情境,只有满足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也存在有效或无效,即可能存在或优化或阻碍的情形”。[1]笔者认为,这里对三个概念的区分与表述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问题。区分概念应该是在同一层面的问题上,从其内涵上界定它们分别是什么,说明概念间的关系则还需要从外延上加以分析。但是上面的表述并没有从这个基本的逻辑方法入手,而是将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一起论述。

首先,作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这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表述与另外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我们看到和理解到的,是作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即使是区分这两个概念,其本质区别也应该是它们内涵上的不同,即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性质的关系,而不应该着眼于其是否是“适应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上。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都是围绕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精心设置的,但是,该精心设置的情境是否就是“优化”的情境,还要经实践来检验。“精心”不同于“优化”,未达到“优化”水平的情境难道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而应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其次,在谈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时,作者也没有揭示它的内涵,以便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区分开来,而是转换了思维逻辑,从有效性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区分为有效的情境和无效的情境。这种区分确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的外延的一种划分,但相对于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之区别,则显得模糊不清。也许我们可以追问:那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是否就是作者意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如此,则出现了逻辑思维与现实实践的矛盾。假如,为了加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场演讲比赛,如果有的学生受到了深刻教育,有的却产生了反感,那么,这场演讲比赛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

事实上,上述种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作者认定只有“能够”起优化作用的情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命题。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与外延规定都出现了不严密、并与现实实践相矛盾的情形。二是把“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了一起思考问题,这一逻辑思维不仅有碍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科学内涵、外延的规定和把握,也不符合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还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二者就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像“思想”与“的思想”那样在内涵上有本质之区别。

再次,作者在论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与其它两个概念的不同时,还是没有从概念的本质规定方面加以区别,依旧是把逻辑思维指向了创设效果的区分上,依旧是把有效与无效、优化与阻碍当作了区分概念的标准。那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什么关系?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又是什么关系?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相关,但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涵义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而是另外的一个论题。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和特点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更直接、更密切地和社会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思想斗争更为激烈,心理震荡更为频繁,是思想政治状况易于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对于科学、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有效发挥其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提升素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作用和功能,意义重大。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罗洪铁、董娅曾这样表述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接受他们所传授的思想,进而用以指导人们行动的活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领导下的各组织,以科学理论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1]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这样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工人阶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各革命组织,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必须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2]陈秉公曾经这样给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下了个定义:“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含义是,为了保证党和中华民族奋斗目标的实现,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引导人们的政治态度,解决各类思想问题,以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为根本任务,对人们进行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3]张耀灿、郑永廷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以上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不过陈秉公先生给出了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张耀灿、郑永廷等先生明确了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核心教育内容。

明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这样加以表述:为了保证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实现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个特殊的时空内,以宣传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为核心,以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就业价值取向为重点,及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类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最终促进毕业生顺利成功地就业,及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即将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生人才资源。由于他们接受过系统的高等国民正规学历教育,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属于待就业大军中能够胜任高科技、高知识含量工作的“精英分子”,有针对性地、富有实效地做好他们就业过程中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其时空的特殊性,而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导向性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254页的解释,导向有三个义项:其一使向某个方向发展(会谈导向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其二引导方向(这种火箭的导向性能良好);其三指行动或发展的方向(宣传工作对社会潮流的导向极为重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秉持什么样的择业观、价值观、竞争观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功能,体现出了鲜明的思想导向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需要向其教育对象宣讲党和国家现行的毕业生就业体制和就业政策、措施,引导和帮助毕业生提高认识、理解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感受他们处于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时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因而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性。

1.思想导向性。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其就业择业行为是受到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和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择业时头脑中要装有祖国的需要,他就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主动面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头脑中如果只考虑自身的个人利益,他就会想方设法留在人才本已相对饱和的大城市,而不情愿到十分需要专门人才的基层就业。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行为是受到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和左右的。而高校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天生的,它是需要灌输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是科学合理、与客观现实相符合的,它是需要引导的。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天然地具有这种灌输和引导功能,因而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性。

为进一步深入阐明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导向性,下面选择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和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来加以例证。党和国家积极鼓励和倡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服务基层、推动基层一线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这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旋律。但是,由于大中城市提升自我的各种机会多一些、工作生活学习的基础条件好一些等现实因素的强大诱惑,较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面向基层就业,这时就要充分发挥我们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给高校毕业生分析宏观就业形势,权衡面向基层就业的利弊,借用各学校从基层摸爬滚打成就一番事业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对毕业生进行说服教育,及时为他们进行思想导航,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主动面向基层就业。

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这是思想方面的问题,择业标准、择业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职业要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考虑自身的素质和特长,并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而不要以金钱为准则。毕业生选择职业要放眼未来,看到发展,而不要以眼前利益支配择业行为。职业发展,与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毕业生应遵守择业道德规范,不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通过正当行为选择职业。

2.政策导向性。现行的以市场导向为价值取向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与党和国家为了应对2003年以来愈来愈严峻的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而出台的一系列文件、采取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制定的一系列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能否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准确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长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出路在哪里?等等)是其能否成功顺利就业的关键。一方面,毕业生需要了解劳动人事制度,包括雇佣解雇制度和用工制度,另一方面,毕业生需要较为详尽地了解就业政策,因为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的权利运用和约束条件的结合,是择业行为规范的法规性要求。对毕业生进行广泛的政策引导和咨询,能使毕业生明确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应该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有什么样的限制,走出择业“误区”,少走弯路,为他们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必须加强形势与政策的宣传与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理因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

(二)时效性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1144页的解释,时效有两个义项:其一指在一定时间内能起的作用;其二法律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诉讼权利的有效期限。我们所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其在高校毕业生整个就业择业过程中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1.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应与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而带有鲜明的时效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宣讲政策、分析形势,而且必须紧贴毕业生找一个与其自身实际相匹配的理想工作,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全过程中遭遇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来开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毕业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一般说来必须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否则时过境迁则于事无补。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首重时效,时效性强就成为其显著的特点。

2.时间紧、任务重的毕业生就业固有属性要求毕业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首重工作效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用人单位每年11月20日后,就到各高校选拔录用毕业生。在当前用人单位主宰高校毕业生选拔录用工作的情形下,校园招聘会的一切安排基本上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主导,这就导致在毕业生就业实际过程中,出现就业黄金时期(大致在每年11月~12月),就一个高校而言,数千乃至上万的毕业生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择业就业,造成毕业生思想在短时间内变化剧烈,生理问题(有些毕业生因就业频遭挫折,内分泌失调导致大量掉发、头发急白等),心理问题(焦虑、迷失方向、内心失落等)产生,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开展针对性强、实际效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固有的属性,导致围绕其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时效性。

(三)变化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环节多,其过程涉及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用人单位、高等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等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心境变化剧烈,心灵经受着成败、得失、取舍等矛盾的煎熬,情绪多变,这些都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变动,表现出强烈的变化性。

1.不同的就业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不同,内容与方法各不相同。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就业准备,接受就业指导和咨询,参加供需见面和进行双向选择、签约,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体检、毕业生鉴定,领取就业报到证、毕业证等证件、文明离校、按时按规定报到上岗等六个重要环节,不同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同,教育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准备简历、自荐材料环节,应着重进行诚信教育,不能采取简历注水等手段欺骗用人单位;在面试环节,要着重加强礼仪礼节教育,帮助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以不俗的举止、优雅的谈吐脱颖而出;在领取报到证离校赴用人单位报到阶段,要信守诺言、遵守合同法和劳动法等法律,避免毕业生擅自撕毁就业协议、恶意违约现象的发生。这样,在不同的环节,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表现出了较强的变化性。

2.高校毕业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遭遇的矛盾、困惑、压力数量多、分量重,思想处于变动不居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具有强烈的变化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不少毕业生赶赴了多次招聘会、经历了多次面试,工作岗位都可能敲不定。在多次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及折磨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就是思想情绪急剧动荡变化之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这种变化,以变应变,针对不同的个体、针对不同个体在不同时空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地适时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抚摸”工作,这样,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明显的变化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22

[2]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4.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3.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onnotation, Plight and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Huanyu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Liaoning 121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nalyzed the pligh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s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path

当下,“网络”这一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新媒介已经融入公民的社会生活,并日趋成熟与完善。在改革开放这一宏观背景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有取代传统媒介之势,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新型信息传递桥梁。这一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取向也在被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因此,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①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思想教育的工具性,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所谓工具性是指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实质性是指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促进虚拟、现实社会中的人及虚拟、现实社会本身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根据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质,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运用与这一媒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观念观点与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意义的影响,使他们形成在现实社会和网络这一虚拟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1.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首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实体课堂为教学地点,面对着真实的学生,以实体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搜罗、整合、筛选全世界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在一个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的开放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空间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空间,它是一种虚拟的我们自身看不见、摸不到的空间。再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交互性特征。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交互性。它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相对固定的主体、客体的地位的限制,参与教育的所有对象可以在网络这一开放性、虚拟性的空间中毫无保留的进行无压力的交流与互动。最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的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很大程度上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所决定的。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平台中,参与对象的自身属性可以是虚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限制,而在这样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空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

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困境。正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的特征使我们面对机遇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善所带来的困境。

2.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建设仍不完善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一个新思路与新途径,可实际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平台这一核心桥梁的建设仍然落后。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媒介与平台,其关键是如何能够强有力的吸引受教育者参与进来。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网页设计基本都是单一枯燥的,以文字和少量的图片为主,而更能吸引人的音频及视频资料则是少之又少,这体现不出思政网站与其他网站相比有哪些更能吸引人的新颖、特殊的地方。同时,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一个互动、咨询的平台。

2.2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有效性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网民的接受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奉献给大学生网民。”②这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切入点,而当下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教学资源往往是传统书本上思政教育的照搬,缺乏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等内容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时政评论、热点话题等拓展内容,同时网站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并未完全整合相关网络资源的重点内容。

2.3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理论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网络信息素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指导、教育着广大的大学生们,这些教育者是否具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储备、科学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及网络信息素养等都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产生影响。

2.4 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缺失

目前,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缺失已成为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现今网络信息形式内容丰富多样、良莠不齐、更新迅速,大学生在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信息流时,受到自身网络信息素养的限制,往往缺乏判断信息有效性、真实性的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吸引并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同时,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程度也不高,很难将这些信息整合分析,为己所用。

3 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3.1 合理规划、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网络技术的同时,要注重网站的功能,加强网络监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理念,通过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思政教育教学模式予以辅助的同时,更要突出和强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次,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搜索能力,方便信息查找,提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网络教学手段,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再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监管,定期对网站进行更新、维护,及时处理网站里的过激内容以及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不合理、不合法内容,明确涉及网站的各类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建立网页审批制度,科学合理的建设实名制及上网信息留存制度。

3.2 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将传统书本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合理地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吸引受教育群体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教育,通过网站分享相关教学资源,提供网上心理辅和人格教育的相关工具及测评软件,建立网上交流平台,提供留言板和讨论版,供学生和老师进行平等、无压力的交流。再次,整合教学资源,将与大学生日常相关的学习、生活、娱乐、工作、时事政治等多种教学资源整合于网站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与学习内容。

3.3 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网络教学技能及网络信息意识。只有建立在对信息、信息活动的深入了解与熟悉的基础上,才会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功效产生正确地认识与积极的体验,才会逐步形成对信息的准确判断与捕捉能力。③

3.4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首先,引导并教授大学生如何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有效地辨别、筛选信息,去伪存真,将真正有意义有作用的信息为己所用,进而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价值观、网络道德和自控能力,使大学生意识到规范自己言行的重要性及意义,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毒害,遵守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注释

①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红色文化;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68-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指出,应对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1]。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蕴含着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为民、争创一流等革命精神,是开展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来教育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及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迫切需求。

一、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

探讨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首先必须对文化的内涵做出界定。对文化的理解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其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活动成果(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我们把文化简单视作单纯的精神活动的成果(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时不免会陷入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边界模糊的问题之中。“‘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2],“最鳖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己经观念地存在着”[3]。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精神活动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的和精神成果从一开始就是相互依存、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始终。从这个角度理解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仅仅定义在精神活动的成果上是不妥的。按照以上逻辑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广大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国家富强与民主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红色文化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有:烈士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实物;制度文化主要包括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形成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精神文化主要涵盖战争年代铸就的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革命精神和建设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的,由革命文化构成,但又不等同于革命文化,它是在革命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又超越了革命文化的新质的文化形态。具体地讲:首先,从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红色文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发展相伴相随,大致可以分为起源至形成期是在19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丰富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完善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三个阶段。其次,从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来看,红色文化是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后发展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后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中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完善。

二、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铸就的红色文化,具有引导性、渗透性和教育性。红色文化通过物质与文化、有形与无形等载体,以多样的形式、多元化的形态表现出来,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精神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分析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有利于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有利于保障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有利于丰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有利于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

需求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的天然纽带,更是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是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使自己的需求对象化、现实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但精神文化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消费主义和文化娱乐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思想空间,其中恶搞理想、解构崇高、追求另类一时甚嚣尘上。我们可以看到,大众文化更多地关注了人们生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它缺乏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的塑造和整合能力,缺失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红色文化作为在革命斗争中经历炮火洗礼和鲜血浇灌的先进的文化,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优秀理论成果,还秉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对未来的向往,蕴含着乐于奉献、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这些理想、信念、品质正是当代大学生发自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大学生能够从革命者身上寻求生命的意义和快乐的真谛。红色文化唤起了当代大学生隐藏内心深处的感动和热情,带给他们健康的精神食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

(二)有利于保障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天然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广大共产党人牢牢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激励着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创造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进入新世纪,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发生错位,追求自我化、低俗化和物欲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欲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红色文化所蕴育的崇高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把追求社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在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利益,保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三)有利于丰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红色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传统精神与革命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仁人志士在革命战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崇高的人格魅力与道德情操,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治党治国的新理念、新方略与新政策”[4]。红色文化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历史教材,是集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最好表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科学内涵,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清正廉洁的奉公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不懈进取、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四)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在方法上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并能够产出良好的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且还贯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精华,集中体现了革命老前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丰富生动的教材,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理论来源,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创新载体。高校可以把红色文化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中,并邀请老红军、烈士后代到课堂亲自授课,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唱红歌、看红色影视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能够把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转变得生动活泼,能够把传统灌输式的理论性教学转变为“活动―体验”式的情感教学,能够把封闭式的教学形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主动接受、消化并吸收红色文化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达到“寓教于游、寓学于乐”的效果,从而极大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延安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途径

[作者简介]梁艳(1975-),女,陕西靖边人,延安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延安716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51-02

一、运用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经济和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各种因素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确定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紧密结合时展特征和和谐社会构建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应把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其适用性、指导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社会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利益结构等器物层面的快速调整,使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传统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产生改变。因此。运用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延安精神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增加新内容,赋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内涵。

1 用延安精神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938年为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外强的侵略,为了抗日救亡,上海的青年学生抱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历经千辛万苦,辗转万余里,跋涉13个月来到延安写下了“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诗句。如今大学生的主体,大多是80后或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处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砺。我们有必要用延安精神教育当代青年大学生,把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放在首位,懂得将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个人前途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增强自己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用延安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边区军民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向上的、健康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和优良作风,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延安精神的灵魂统帅。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离不开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要用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为促进人类幸福,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一种思想行为规范。首先,要引导大学生的兴国意识。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经过发展建设,我国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大学生要领会党和人民的期望,把对人民和社会的危机感和民族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为党和人民随时奉献自己一切的人生抱负。其次,要教育大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实践证明,没有社会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稳定发展。在任何情况下,没有责任感的社会,社会凝聚力会减弱,社会的和谐会受到损害。社会责任感不仅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还帮助人们挖掘自身的本质力量,以使人们的行为适合客观世界的需要,从而增强凝聚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格言警句,既是爱国之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结的真实写照,也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希望和鞭策。在延安精神的教育、影响下,大学生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勇敢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

3 用延安精神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自身认知与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创新能力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既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也是勇于变革、敢于创造的创新精神。运用延安精神教育大学生,可以让他们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培养创新的能力,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院校要把创新意识的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让他们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以创新精神为灵魂的发展要求。其次,培养大学生多样的科学思维方式。用科学思维认识客观事物,提高人的科学观察力,创造更多的发明。最后,发掘大学生的个人特长。高等学校要培养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就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掘其个性特长,这既是智育的目的,也是德育的要求。

二、运用延安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丰富多样的载体和途径,力求增强教育实效。延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探索延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校园艺术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净化思想,在活动中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延安精神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精神品质,指导和影响一生的行为。

1 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主阵地,深刻认识并发扬延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基本途径。延安精神包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发扬与光大。高校可以利用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宣传延安精神,让学生深刻认识、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于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创设延安精神教育的优良环境,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示范

作用。延安精神是延安红色文化的内在本质,延安红色文化是滋养延安精神的水分和养料。2005年中共陕西省教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延安精神教育,依托延安大学建立了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具体负责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自基地成立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百余期,培训了陕西省六十多所高校的万余名大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弘扬延安精神要依托相关基地优势,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且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使延安精神在延安红色文化传播中得到培育、宣传与发展。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可以开展有声有色、绚丽多姿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较好的教育。如举办延安精神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校园内布置宣传延安精神的标语、图片,成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延安精神学习研究小组或协会等,形成有规模、大范围的延安精神教育氛围。也可以定期在校园内举办以“学延安精神,做好接班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报告、辩论赛以及关于延安时期的文艺演出等活动,调动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利用媒体传播工具,如校园广播、红色网站和电视录像以及多媒体技术,开办专题节目等来宣传延安精神,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让延安精神扎根于校园,充分发挥良好的育人功能。

3 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使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大学生中开展延安精神教育工作,不能要把学生仅仅看做是受教育者,还有使他们成为宣传弘扬延安精神的主体力量,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把延安精神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大学生到社区、农村及工矿企业去宣讲延安精神、践行延安精神,把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讲、行的互动,让大学生在生动的实践过程中,感悟延安精神的内在本质,吸取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一、部队的基础是官兵,官兵的思想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胡主席“以人为本”要求抓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官兵的政治坚定和思想过硬,在端正思想,力求实效上下功夫

胡主席反复强调:“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切实解决官兵思想上的困惑和问题,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而当前,不少单位存在简单地把政治教育当成任务去完成和当成差使去敷衍的倾向,指导思想不端正,工作作风不务实。突出表现在教育目标过高,不切官兵思想实际,讲大道理喊空口号,把政治教育功能绝对化,不考虑基层官兵素质差异;教育秩序失范,计划多口下达,内容过多过乱:教育方式落后,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有的官兵反映现在的教育“早点是‘一刀切’,晚餐是‘一锅煮’,吃的是‘一般粗”’。这样的教育不仅不能教育人鼓舞人,相反还会影响人耽误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用务实的作风带动官兵受教育。各级要切实克服为了应付检查搞教育、为了完成任务搞教育,为了能出经验搞教育、为了推卸责任搞教育的不良倾向,加大对教育的统管力度,力求做到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政治机关科学指导,基层营连认真组织,思想骨干积极协助。对于时事政策辅导等重大疑难问题和热点敏感问题,领导必须认真对待亲自组织,真正形成党委重教育,领导管教育,各级抓教育、官兵信教育、大家受教育的良好局面,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建设。另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位政工干部以及各个施教人员,要主动加强人格修养,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吸引力和内在感染力。二是要用过硬的素质感召官兵受教育。各级组织施教人员抓教育的能力素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果。实践中必须按《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要求,着力提高三支队伍的施教能力:要提高政治机关干部队伍素质,通过集中培训、难题剖析和重点帮带等办法,帮助政治机关提高筹划安排教育、检查督导教育、总结教育经验、搞好教育评估的“四种能力”;要提高营连政治干部队伍素质,营连政治干部是基层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作用不可替代,要按照“四会”政治教员标准,努力提高调查研究、计划教育、备课讲课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教育的能力,结合实际开展“优质一堂课”和优秀教员评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施教水平;要提高基层思想骨干队伍素质,班、排长处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末端,在基层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注重发挥班、排长的“情报员”“疏导员”“示范员”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大效能。三是要用合理的内容保证官兵受教育。胡主席曾反复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紧密结合形势任务,深入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始终保持部队正确的政治方向。”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也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着眼部队特点和官兵现实需求,围绕坚决听党指挥、忠实履行使命、学会立身做人、掌握时事政策等方面的内容科学统筹教育,把教育的着力点始终向真打实备的中心任务聚焦,在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基础上,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我军职能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团结友爱教育,引导官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官兵既是教育对象,同时也是教育主体。深入贯彻落实胡主席“以人为本”要求抓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在更新理念,改进方式上见成效

胡主席强调:“我们必须着眼时展和形势任务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研究社会、家庭环境对官兵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真正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的放矢地做工作。”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对军队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军队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有着强烈互动性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官兵又服务于官兵,广大官兵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开展教育,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军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官兵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育始终,做到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形成全员额参与、全时空施教、全方位落实的生动局面。一是着眼官兵需求,问题大家摆。一些基层单位官兵参与教育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说到底是没有抓住官兵最为关心的热点敏感话题,教育内容不能适应主体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教育前必须深入调查摸底,鼓励官兵亮思想、发动官兵摆问题,坚持大家关注什么问题就重点回答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最为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要坚决克服“坐在屋里做计划”和“关起门来编脚本”的倾向,吸收战士代表参加教育准备会,参与制定教育方案,共同研究确定教育讨论的题目、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方式方法,使官兵成为教育的设计者,从而确保教育能够找准“切入点”,抓住“共鸣点”,激起“兴奋点”,解决“疑惑点”。二是集中官兵智慧,道理大家讲。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和丰厚的教育资源。要积极适应士兵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和表现欲强的时代特点,为每个战士提供上讲台的机会,变一人讲为大家讲,让有理想的谈追求,有道德的谈操守,有敬业精神的谈奉献,有挫折经历的谈教训,做到一事一议大家评,一人先进大家学,一人跌跤大家扶,一人有难大家帮,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优势,发动广大官兵在平等交流、坦诚争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三是启发官兵思考,答案大家找。要改变灌输现成结论,让战士生吞活剥或顺流而下的习惯做法,注重启发战士独立思考,给大家充分的思考过程,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思考、鉴别,逐步吸收和消化教育内容。每进行一个教育专题,要适时提出教育思考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官兵座谈讨论、参观见

学、阅读有关书籍、写好心得体会,让大家在广泛讨论中析事明理,在阅读思考中受到启迪,在体会交流中解疑释难。另外还要启发官兵自警自励,鼓励官兵自我教育,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四是听取官兵意见,效果大家评。有的单位评估教育效果不是听取官兵意见不看实际效果,而是只看“本子”、“卷子”不看“脑子”、“步子”,这种考评方式既影响了参加教育的热情,也降低了教育最终的效果。要坚持把领导机关检查考核与基层官兵自我评估结合起来,把考评要求、评定标准交给大家,组织官兵评教评学。发动官兵提出意见,让官兵在评议中深化教育效果,真正做到”官兵有啥问题”问官兵,“问题怎么解决”找官兵,“解决到啥程度”靠官兵,切实把官兵当成主人,激发官兵主动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1.集体主义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承载者

关于教育理念尽管学术界众说纷纭,更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内涵界定,但是如果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概括,教育理念无非是指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思维活动中,对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内容与原则以及方法和规律等方面所持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也有学者干脆更加简练地把教育理念概括为:“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2这种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由于受特定时空和内外条件的限制,具有历时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哲学特性。根据逻辑学定义的原则,移植教育理念的概念范式,照葫芦画瓢就可以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根据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相关思维活动当中,并要通过或借助思想、认识、价值观等观念形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宗旨、原则等思维表现物得以直观化和具体化。集体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和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道德要求和价值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集中凝聚者和生动体现者。因此,从集体主义理论的内涵界定中,根据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和由此派生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相关阐释,就能直接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应该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三种相异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即体现和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此,集体主义内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承载者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扮演就可见一斑。

2.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轴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要素说”、“板块说”和“三观说”。根据要素说的分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部分内容3;“板块说”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划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大板块4;而“三观说”则简练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类方法的异同主要是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是由分类者的立足点、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但是,不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如何的归纳和分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却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主轴项目,而在这一主轴性内容当中,集体主义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担着支撑主轴脊梁的重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主轴项目的中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轴项目,它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这一主轴性教育项目链条当中,集体主义处于中间环节,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特殊。作为一种道德观教育,它向前承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之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深化,并最终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值观,集体主义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与此同时,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达到帮助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最终巩固和强化社会主义教育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集体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轴项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贯串这一主轴,使这一主轴链条前后相继、融为一体的内在中轴。

3.集体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异曲同工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文本 活动

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内涵和分类的把握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范畴出现以来的焦点和分歧点。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归类梳理整合的基础上,把文本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之中,并把它和活动一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取得,得益于对“载体”内涵的把握。

《辞海》把“载体”解释为四种含义:(1)为增加催化剂的有效面积,一般是催化剂附着于多孔的物体表面,此种多孔物体称为“载体”。(2)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中,常借中间物的生成以达到催化的目的。(3)使溶液中微量元素(或化合物)能在某种化学处理中合理沉淀,常加入少量的同族元素(化合物)使之一起沉淀,此种生成沉淀的加入物称为载体。(4)在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操作过程中,常加入适量稳定同位素以稀释之,此种加入的稳定同位素称为“载体”。而《现代汉语辞典》把“载体”解释为“原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现泛指一切能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使用“载体”这一概念的时候,都普遍含有承载、装载、凭借、中介物,传递、传输、传导、传输等的意思。这对我们定义或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载体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最初,人们习惯使用“途径”、“手段”和“方法”等提法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传导过程的中介。1998年,陈万柏发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一文,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从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及新时期几种主要载体进行了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范畴出现至今,关于其内涵学术界众说纷纭,大家一直在进行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综合来看,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形式说”。这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为一种“形式”,如“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为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借助的各种形式,包括活动、文化、管理、传播媒介等”。

二是“活动说”。这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为一种“活动”或“活动形式”,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如“思教载体是能够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事物发挥教育作用的活动及过程,这是思教载体的内涵;思教载体的处延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们自觉设计并实施的、能使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事物发挥出教育作用的所有活动及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三是“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物质形态载体和活动形式载体。如“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生联系的一种物质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

“形式说”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为“各种形式”显然是不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有很多,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等,因此,这种界定过于笼统,没有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属性,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种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法等形式区别开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泛化。“活动说”与“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的区别在于“活动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种活动或活动形式,而“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除了活动形式的载体之外,也包括物质形态的载体。相比较而言,我们更赞同“物质形式和活动形式说”。因为“活动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存在形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显然不尽合理,因为一些静态的物质形式亦可以承担载体的功能。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且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传统分类法及其缺失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目前学术界标准不一,歧见颇多。但是,共识程度较高的分类是把它简单地二分为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传统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传统载体包括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现代载体是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传统载体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创造和运用了许多新的载体,其中包括四种基本的载体类型,分别是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分类是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在迄今为止较长的时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条件等诸多关键要素的大幅度更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和积极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不断增长和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使得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吸引教育客体主动参加教育活动,激发教育客体接受教育的主动性,需要不断地开发、利用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且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种种缺失与不足。

最突出的表现是各载体之间存在交叉重合于渗透,界限不清,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许多麻烦。如管理载体中亦有文化的因素,文化载体中也会有管理的因素,大众传媒载体与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还有不论是通过管理、文化还是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活动形式存在其中。怎么来有效区分活动载体与以上载体的不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还有就是各种载体的条块分割及离散状态明显,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体的分化。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一个整体而非局部、开放而非封闭的、动态而非静态的特殊生态系统。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单纯的几次社会理论宣讲活动而产生效果的。而各载体力量间各自条块分割的问题明显,不同力量间缺乏彼此的呼应和配合,常常表现出自发、无序等离散状态,结构分布也不尽合理。以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育,缺乏针对学生个人的关怀和个性心理,再加上教学方法的传统与教学手段的单调,学生作为完全被动的受教育者,易于产生抵触心理,因而其功能并不能完全得到发挥。

正如开会、办研讨班、理论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而不得不创设管理、文化、大众传媒载体一样,现有载体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亦需要创新与发展。

因此,利用、创设、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吸引力的迫切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基本载体:文本与活动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应该发展到新型载体的阶段,应该被相对区分为两大基本载体:文本和活动。

1.关于文本载体

“文本”一词来自英文text,另有本文、正文、语篇和课文等多种译法。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和文体学中,而且也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扮演活跃的角色。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文本是指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随着学术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的进一步发展,文本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除了作品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外,还包括作品的物质载体,即物化的作品本身。具体而言,体现在静态的文本的物质形态,如文本形式(如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等)、版本类型、直观的文字内容。“文本”在这里所赋予的含义都具有物化、直观和客观的特点。

把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分类部分之一,并取代开会、办学习班、党团活动以及管理载体、文化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等,而与活动载体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共同组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我们认为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无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且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且主客体之间通过文本可以相互作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传统的纸质文本,像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静态的、物质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撰写者还是宣讲人,都可以用它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进行教育,且受教育者通过听讲或自己阅读,可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各种现代的电子网络文本,更具备自身的优势,其传播具有互动性,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远远超出了传统文本的功能,并且网络文本可以做到影、音、文互相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施受双方进行的教育与受教育活动,会产生更加便捷化、高效率的效果。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上来看。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文本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的、全面的系统或体系,能够承载大量的信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可谓是它的固有优势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借助文本发生互动,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与效果的提升。如对人们进行红色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电子文本,如《建国大业》、《东京审判》、《长征》、《红色摇篮》等电影电视,满足了人们对历史重温与回顾的渴望,教育鼓舞了许多人,达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把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分类形态之一,弥补了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在运用中的缺失与不足。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存在着交叉、重合与渗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搞清楚,有学者提出重新组合,我们认为,与其繁琐地整合与重组,不如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创新。综上,把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分类形态之一,是科学合理的,可以操作实施的。

2.关于活动载体

活动载体即“以活动为载体”之意,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活动”这一教育形式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践行教育要求,这是活动载体区别于文本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进行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求在活动中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中已有活动载体,我们基本采取现在已经达成的对活动载体的共识,但是需要做出说明的是,从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可以看出,其中的物质形式即为文本,而活动形式即为“活动”。文本侧重于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活动则侧重于动态的角度来操作。

把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之一,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活动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一种很好形式,在人们的亲身活动中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无疑是生动的、有说服力的。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活动载体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这种动态的形式,来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文本载体是通过文本这一静态的物质形式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文本来进行思想的交流表达与碰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两者合而为之,正好表达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

参考文献:

[1]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9.

[2]韩玉芳,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3]赵野田.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1999,(2).

[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