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产生的原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价值取向
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二者的冲突引发了诸多教育冲突和矛盾,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对着两种思潮进行反思,以致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教育也开始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在我国教育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原因之一就在于从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及其走向。因此,辩证地分析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并积极探索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有效实施的途径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社会,在18世纪以前,古典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主要流派有永恒主义流派、自由主义流派及存在主义流派。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首先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它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即培育人性,使人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理性,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认为,教育首先要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即个人的教育目的高于社会教育目的。就个人的教育目的而言,教育又在于形成完善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获得谋生手段和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成功,人们越来越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主义在西方最早以实证主义为代表,最后由杜威发扬光大,它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主义鼓吹科学和理性至上,反对形而上学,它夸大了科技的合理性,其理性的外延只涉及科学技术层面。首先,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应当根据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其次,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它所重视的都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他反对抽象的谈论教育目的和人的自我实现;还有就是重视科学教育。科学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智力,科学教育反对一般的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反对去掌握繁琐的事实材料,而是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比较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科学原理。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与教育主张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二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互不相容的“敌对”状态。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反对空疏无用的古典教育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强调科学知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其过分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观照,阻碍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反对教育过分的工具价值和对理性的强调,注重教育对人性的陶冶和非理性因素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个人幸福生活的实现,强调鲜明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学校富有人性,教育富有个性。但是,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责任,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对个人职业生活的意义,有的甚至走到了反科学主义的极端,违背了教育与社会以及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规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二者各自为政、片面强调一方的弊病与缺陷,也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为此,教育必须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他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学会生存》中指出:“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儿童、青年和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为;最后,要是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至于为科学所奴役。”①
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活动。它是“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其最高鹄的,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
此基础上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科学人文主义哲学社会观在教育中的反映,同样可以说,科学人文
作者简介:李希(1988-),女,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主义教育观既是科学主义的,又是人文主义的,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目的”。②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科学人文主义既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取向的内在价值,又注重科学人文方法及其内容的工具价值;既注重个人的价值,也注重社会的价值。它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人的整体幸福的发展。学者们把视野从单一的经验增长拓展到多目标的社会综合发展;从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到全面考虑人的生存条件和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从争取一时的繁荣发展,到确保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人的潜力的发挥。这不仅需要以物质经济的发展为保障,而且还需要教育、文化、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与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保持和谐协调。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注重道德教育,它既反对过去教育中的唯人性论,又反对教育中的唯科学论,避免了因轻实际而造成的空疏无用,或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它旨在教会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抽象的人和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实施的有效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日益倾向于追求科学和人文的协调发展,并在实践上对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转变观念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劣,使两者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理想的教育发展观应建立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在教育价值上,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技水平,也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实完善;在师生关系上,要克服片面的“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要坚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实现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要促进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应建立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着眼于提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使人接受教育,而不是限于经济增长一类的外在目的。重视把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培养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更为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人的责任感,为建立一个人文化的社会而努力。”③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文理科比例不协调这一现象。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分别针对文理科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有计划、按比例地开设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使理工科学生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均具备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师资力量的培训
教师的素质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时代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任务与要求,即培养实现科学与人文双重教育目标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比以往更高的教育水平。因此应大力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较好的科技人文素养,不仅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精通,还要对其他领域知识有所涉略;不仅要熟悉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也要做到将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与知识、教师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达到和谐平等的互动,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互相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交融。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还要向学生传递正确、良好的道德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相互整合中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综合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核,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就是要构建统一的教育目的和完整的教育,共同奠定正确的追求基础,形成正确的、具有创造性的整体思维。我国须大力实施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教育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人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扈中平.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
[3]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奥雷利奥.佩西.人的素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
[5]刘朝晖.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6]徐丹丹.构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孙士杰.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1(1).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 案例 智者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人文主义思想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0-054-01
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那块沉睡的土地上破土而出,使“神意学说”笼罩的土地上绽开了一个裂口,从此,这个裂口被越撕越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发现人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突出”作用,开始发现“人”的价值和力量,认识到人类才是世界的中心和主宰,指出天堂和来世是虚幻的境界,现实社会才是人类实现自己价值的所在,在这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逐渐由古代的朦胧稚嫩到成熟,并且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实现自己理想的强大思想武器。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文的教学案例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识记:智者学派的概念,“人是万物的尺度”出现的根本原因,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
2. 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3. 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主张及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古希腊文化的辉煌,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主张及影响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公元前5世纪,随着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希腊开始了一场关注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智者”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继承,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这一观点为希腊全民所拥护并推动了城邦的发展。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则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这些思想对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由三个子目构成,第一目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目是写苏格拉底对“人是万物尺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第三目写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目先用一个自然段写了“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相信神能主宰人间祸福,为了讨好神,祭奠神而举行各种节庆。于是这些神话也成了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代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起来,并达到顶峰,雅典成为古代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在公开化讨论或辩论中,必须具有雄辩、修辞、哲学及数学等知识,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教材中利用“历史纵横”附属材料讲述了何谓“智者学派”。它把“人”作为研究中心,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同时,它也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求,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来判断孰是孰非了。但从整体上看,普罗泰罗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不但体现出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而且打击了迷信思想,突出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智者学派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总之,它的这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第二目写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批判继承发展。相对于智者学派否定神,突出了人的价值,这对于反封建神学是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但智者学派认为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这就过分强调了人的个性,否定了公众的道德标准,于是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为了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于知识,最高的知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于是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文艺复兴产生原因一、物质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二、文化基础
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三、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四、人才优势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五、地理位置
意大利相对邻近东方,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六、导火索
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七、深层原因
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文艺复兴作品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文艺复兴的影响1、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准备。
2、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
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14、15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一、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感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忽略,影响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身没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驱动着教育、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忽略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培养。另一个原因是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主义大量涌入,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有很多教育内容是关于我国古典名著、传统民俗文化的,如苏武牧羊的典故、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1],这些都是培养民族情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重要素材,有利于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之情的培养和形成。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总体上不太乐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问题、价值观扭曲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物不爱惜、对事不关心的现象[2],这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著名人物事迹,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词句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责任感,以及杜甫吟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这些都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素材。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古代优秀作品、历史人物和典型文章中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陶冶,从小见大,通过语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等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起到震撼作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进行渗透教育。
(三)有利于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正常成长发展、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教育从狭义方面看就是要对学生的个人情感调节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当前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加上家庭结构的简单化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非常脆弱,常见新闻报道中的因感情不顺自杀、因嫉妒走上犯罪道路等事件都是这种问题的表现。通过大学语文的情感教育能够对大学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阅读优秀文章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实自己的人生阅历,在一些事情上就能够有经验可借鉴、有情感可参考,通过情感净化心灵,强化自我情绪管理[3]。
(四) 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是文学创作的结果和精华,文学创作的过程是想象、幻想等活动的集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认识和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作者创作过程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作用的体现措施
首先,要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从篇目的选择、教学的重点等方面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激情、引导学生自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可以运用问题导入法让学生对某篇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对文章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情怀进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情感宣泄提供有效出口,让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情感,勇敢面对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摆正心态。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形象性强的潜能,对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行培养,文学作品都富含有无穷的想象力,对这些想象力的培养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例如在一些经典古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古文进行翻译自学,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教师要在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了解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并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字:“理论旅行”;历史情景;空间地域
一、从“忠实”传达到翻译延异
翻译活动以及随之开始的翻译研究已经有千年历史了,但是时至今日。翻译的定义、本质及学科定位仍然人言人殊,未有定论。人们给翻译下过很多定义。也推出过很多翻译标准。从严复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信达雅”,到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说”,到国外泰特勒(AlexanderFraserTyler)有名的“翻译三原则”q)以及奈达(EugeneNida)的“动态对等”虽然说法各有千秋,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都体现出原文文本中心论的思想,强调一个对原文文本的“忠实”传达。着眼于一个“信”字。
自翻译活动和研究开始之初,由此产生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在翻译标准问题上当然也存在其他声音,比如本雅明在《翻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就指出:“如果翻译的终极本质是努力达到与原作的相似性,那么任何翻译都是不可能的。”他将原作的内容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比喻成水果的肉与皮那样不可分离,而到了译作,语言与内容的关系却是隔离的.这种隔离导致了原作与译作的差别。他明白指出“‘信’究竟能对意义的表达起什么作用呢?翻译中个别词语的‘信’几乎永远不能完全再生产原词的意思。因为这个意思,就其原文的诗歌意韵来看,并不局限于所指的意义。而是赢得这样一种诗歌的意韵甚至于达到所指的意义受到个别词语的意指方式制约的程度。当人们说词语具有情感内涵的时候,他们通常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句法的直接转换使意义的再生产成为泡影,并有直接导致不可理解的危险。”(本雅明,1999)
德里达与本雅明持有相似的观点,在他眼里。翻译也是一种延异的书写活动。因而翻译对于原作只能是一种“变形”。在其《书写与差异》汉文版面问世时,他对译者张明说:“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会变成另一本书。即便最忠实原作的翻译也是无限地远离原著、无限地区别于原著的。而这很妙。因为,翻译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本的崭新历史。”(德里达,2001)
二、“理论旅行”:历史情境与地域空间的转移
就翻译延异问题.本雅明与德里达的论述主要着眼于语言阐释层面.赛义德批评了语言阐释的泛泛而论.他注意到如果将翻译的延异问题与地域空间的迁移和历史情境的变化联系起来,无疑将会衍生出更深一层的意义。
直接启发赛义德对此问题思考的是卢卡契…戈德曼事例.即卢卡契的理论被其人室弟子戈德曼翻译迁移至巴黎后产生的理论延异,赛义德据此提出其“理论旅行”理论。卢卡契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革命者.戈德曼则是巴黎大学的历史学家.在将卢卡契的理论翻译迁移到巴黎时戈德曼的巴黎语境使其“把卢卡契的造反的强烈敌对意识改变成一种兼容并包的对应性和同源性意识”.将“一时的造反意识在另一时变成了悲剧观念”,理论延异由此产生。对于这一事例的解释赛义德没有跟随语言阐释学派的泛泛而论.而是转而强调理论移动的历史情境和空间地域。他说:“我们已经听惯了人们说一切借用、阅读和阐释都是误读和误释。因此似乎也会把卢卡契一戈德曼事例看作证明包括者在内的所有人都误读和误译的又一点例证。倘若下此结论,那就太让人失望了。”他认为以“那种漫无边际的关于文本间性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未免空洞,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出现的)误读判断为观念和理论从一情境向另一情境进行历史转移的一部分。卢卡契写作时所处的和所服务的情境中产生出他关于意识和理论的思想,与戈德曼在自己所处的和所服务的情境中产生的思想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把戈德曼的著作称为对卢卡契的误读,随即把他的误读与所谓阐释是误释的一般理论挂起钩来,那是对历史和情境置若罔闻”。
理论从卢卡契到戈德曼的变化,引发了赛义德关于理论变异与空间移动的关系的思考。他提出了如下问题:“假设一种理论或一个观念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而出现了,当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新的理由之下被重新使用时,以至在更为不同的环境中被再次使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能说明理论本身与批判及其界限、可能性和固有问题的什么情况。能表明理论与批判、社会与文化的什么关系呢?”他由此提出了“理论旅行”理论,并具体描述了“理论旅行”的四个阶段:“首先。有一个起点,或类似于起点的一个发轫环境,使观念得以生发或进入话语。第二,有一段得以穿行的距离,一穿越各种文本压力的通道.使观念从前面的时空点移向后面的时空点,重新凸显出来。第三.有一些条件,不妨称之为接纳条件或作为接纳所不可避免之一部分的抑制条件。正是这些条件才使被移植的理论或观念无论显得多么异样.也能得到引进或容忍。第四,完全(或部分)地被容纳(或吸收)的观念因其在新时空中的新位置和新用法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
三、西方思潮于中国语境中的“理论旅行”
新时期“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西方思潮涌至中国.风行一时。但是这些理论的最初得以翻译得以引进却并不是因为这些理论的提倡者突发奇想对这些西方理论发生了兴趣,而是要借此解决自己的问题。一种西方话语之所以流行于中国,缘自于中国的内在需要,根源于中国的现实,它影响了中国的现实,但同时又为中国的现实所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只不过是被借用来的斗争工具。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西方理论和思潮的翻译与引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只是作者对沉闷落后的国内主流话语体系的发拨,国内知识分子试图通过“翻译”引进来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并摆脱庸俗过时的艺术成规。“译者”在最初翻译这些术语时,自己所处的历史情境和空间地域等种种因素难免会对这些术语的定名和阐述过程产生一定的干涉和影响。难免会根据现实语境对其进行重新阐释和改造,以使之适应中国国情和新时期语境.因此在中国形成的人文主义、现代主义及女性主义思潮是由中国的语境和新时期的历史情境所决定的,与西方的“原版”有很大区别。理论再次经历了“旅行”,产生延异,不再等同于以前的“母本”。
熟悉了翻译中的这个“理论旅行”理论之后.我们就可以注意到理论旅行的过程,而不会天真地认为此理论乃彼理论,从而受到语言能指的欺骗。
比如说我过国的人文主义就与其“母本”西方人文主义有很大差别。在西方,人文主义是与神学主义、自然主义相对存在的。强调的是人的个性解放。认为追求快乐是人的天然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要求实现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而中国在引进这个理论时更多的将重点放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社会性上,不自主地将其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相联系.使其增添了原本没有的一些要素,与西方的人文主义有所不同,翻译延异再次产生。
进人中国的西方现代主义理论也经过了同样的过程,在历经了大量的翻译、争论及文学实践后,现代主义终于在80年代中期前后稳固下来了。孰料,此时人们对中国现代主义的身份忽然产生了怀疑。一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现代主义缺乏真正的现代主义要素,与西方现代主义相比有很大差距,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现在看来,这些论调只是反应出当时批评家对于翻译的文化间性的隔膜和对于“理论旅行”特性的无知.他们认为中国新时期的“现代派”就是西方的“现代派”,其实一个理论在被翻译迁移到新的地域空间和历史情境之后,产生一定延异和变异是再所难免的,新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情境自然会对其进行改造和重新阐释。由此一来,西方的“modernism”与中国的“现代主义”就具有了全然不同的内涵。
另外中国引进的女性主义与西方的原版feminism也产生了一定隔膜和差异。西方个人传统中的feminism追求的是超越男权社会的女性独立.但它旅行到中国时,内涵立即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独立之余,一开始就将女性解放与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强调女性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中国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强大。因此中国的女性主义就具有了不与男人作对、却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特点和深厚地社会性根源,与西方殊异,这充分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及历史情境的改变和地域空间的迁移对一理论的必然改造和延异的力量。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现状 缺失原因 提高对策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
(一)人文及人文素质。
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王新陆,2007)人文素质则是人文的具体化。人文素质主要包含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四方面。人文知识是指人类历史领域的基本知识。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了解历史,以史为鉴,才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建设。人文思想是人文知识的支撑。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理解自己民族的人文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指导实践。人文方法是指在人文思想指导下,实践中产生的方式、方法。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最核心的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
人文素质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位、专业素养、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位分为爱国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爱国对每个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对21世纪的大学生而言,爱国主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爱国,更要付诸行动。人文主义是时展的产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主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尊重人。专业素养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端正价值取向。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对文素质教育类课程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体制和观念的影响,学生往往过于重视专业课成绩,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类的课程。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容和学科性质上看,本身属于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可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大学生抱着考试能通过就好的心态去上这门课,上课的时候并不认真,课后也从来不会去理睬这门课。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提升人文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忠诚祖国、奉献社会、立志图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质等。这与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涵一致(刘冬宁,2010)。
(二)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不够。
现在,我们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一个阶段。企业需要的往往是能为它创造经济利益的人才。所以,学生受到的教育往往是根据社会或市场的需求来定的,忽视了人文知识方面的教育。在对身边的一些大学生进行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代大学生对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道德知识等知之甚少。他们普遍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艺术修养不够,有的甚至在写作中错字连篇。
(三)高校的校园人文环境存在不足。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具有很强的功用,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高校的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高校的人文景观建设和环境建设并没有起到激发学生爱校、护校情感和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的作用。又如,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也有不足,许多学生懒于学习,沉迷游戏,学习态度不端正。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存在不足。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政府对高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明确以削减综合性高校、发展理工科专门学院为方针,而此方针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呈现文理分驰、重工轻文的片面发展和结构失衡(杨东平,1995),从而致使大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探索和学习少之又少。这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同时,我国教育领域近20年来以考试为中心,给大学生戴上了无形的枷锁,形成了“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智”的培养,而忽视了“德”的教育(黄玉莉,2006),因此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文精神失落”等现象。
(二)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说:“有竞争就必然可以带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不正当行为!”因此,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不正当行为在越演愈烈,从而整个社会出现诚信危机,并逐渐渗透到大学生身上,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发展,各种思想体系互相碰撞,随之产生的社会思潮必定会影响到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反映一定的民族、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利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都是社会思潮的产物。例如消费主义思潮,缺乏批判意识地沉迷于消费,这不仅仅单纯满足大学生的物质追求,同时在消费过程中人文素质的塑造,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使得大学生形成爱慕虚荣的人格特征(魏一,2009)。
3.就业压力的影响
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数字充分说明了现在大学生将面对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方面形成了典型的趋鹜行为的择业决策心理,所谓的趋鹜行为是指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决策的心理,普遍出现在经济生活中(赵平,2009),于是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人文素质的缺失。
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一)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
各高校要加强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王凤梅,2008),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由于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因此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自信专注的校风、一丝不苟的教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顾明远,2009)。大学生在校期间自由安排的时间很充分,高校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开设“第二课堂”,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讲课,学生自己参与。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办各个分院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节,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有关人文知识的讲座、竞赛、游戏、演讲、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就在身边,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培养人文教育的环境。
(二)增设人文课程,加强课堂人文教育。
仅仅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或者是加强课堂中的人文教育。人文类课程,如文学欣赏、老子孔子的思想研究、历史哲学,等等,可以直接向学生讲授人文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给予指导,以此达到让学生更加重视人文类课程的目的。专业基础课比较多的学校,可以采取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内容(于伟峰,2009)的办法,要采取这一办法,还要先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教育,让教师高尚的师德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在专业课讲授时也影响学生。
(三)提高学生培养自己人文素质的意识。
大学生要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校园的文化与老师的讲授是帮助我们提高人文素质的推动力,只有我们先增强学习和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意识,才能事半功倍。要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增加自己对人文知识的了解,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要主动弥补自己人文方面的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精神,吃苦耐劳,磨炼自己的意志;要积极地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新陆.大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高教研究社,2007.
[3]刘冬宁.新时期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延边党校学报,2010.
在现代文化研究中,“人文主义”(HumaniSm)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道主义”,也可叫做“人本主义”。在西方哲学理论研究者的眼中,自16、17世纪开始,“人文主义”的核心就始终与“人类中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发展的主要脉络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寻找更能满足人类需求变化的方法与途径。换言之,“人文主义”就是对人性的综合研究与探索,所以,“人文主义”是一个范围比较宽广的词语,“既有基督教的人文主义,也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既有敌视科学的怀疑论的人文主义,也有将希望寄托于科学的人本主义;既有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也有人格主义的人文主义”,客观来看,现代设计实际上就是哲学“人文主义”研究成果的具体展现。
自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全球大批量机器生产的工业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方式,这一变化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手工业生产相比,机器化大生产时代导致设计变革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和消费对象的改变。具体来看,一方面,由于机器批量生产导致社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量增加,因此,产品的单价就能够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交通工具的改良使得我们的生活范围日渐扩展,“地球村”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机器时代的一大亮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认识并使用那些新颖的工业设计品。这两方面原因就使得现代设计的工作重心不得不从之前为某个特殊群体的针对转变到为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服务上来。这些拥有不同社会地位、身份、教育程度、认知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开始就同一个设计物进行使用评价,在他们的评价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是“认同”的程度。
所谓“认同”就是一种同一性的表达,“它关系到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延续,关系到他本身而不是其他某人或某物……认同的问题集中于统一性原则的主张,它与多元论和多样性相对立……(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问题的出现乃是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结果”。严格来说,“认同感”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人对自身的一种肯定和对周边环境的理解,所以,在现代设计的产品语义中,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寻找更多消费者的“认同感”正是这些设计物得以被“共享”的前提条件。同样的,消费者在“共享”设计的同时也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共享经验,这一经验既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准确地选择到适合的设计物,也能够帮助设计师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共享型设计。
二、共享型设计的基本表达方式
如果从字面上来解释共享型的设计其关注要点就集中在“共”字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共”字的解释是:“相同的,共同具有的,共同具有或承受的,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共享型设计的第一特征就是其“共有性”,也就是说,这种设计物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满足多个使用者的共同需求,但是,同时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虽然对“认同感”的认知使得人们多数时候都能够尽量迎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个性的宽容与彰显在现代设计活动中被提到了越来越高的地位,这也是共享型设计中“享”字的真正含义,即:“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将这些独立的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同时又不忽视他们对设计物的个性使用诉求,使他们在一个更为舒适和宽松的环境下享受设计物为他们带来的便利。
(一)强调联结感
设计中的“联结感”实际上就是在设计物与使用者,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起关联和手段,自“情感设计”的概念被提出之后,这种关联性设计明显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青睐,例如由Burnt Toast工作室设计的“切分”桌(Split It)就是通过形态及色彩的类似性表达使用过程中的“联结感”(图1)。首先,在色彩上,以黑色装饰的桌面整体给人一种稳定的视觉感受,但侧边上所用的浅黄色装饰一方面起到了色彩对比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人一种延伸的心理暗示。这种设计手法在20世纪早期欧洲设计师利特维尔德的“红蓝椅”中也曾经出现过。不过,此次,设计师将这种延伸感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设计出更多的类似形体,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场合的大小及人数的多少灵活地调整座椅的形态和数量,在拼接中,每一个座椅侧边的浅黄色装饰带实际上正是起到了“链接”的心理暗示,令这件设计物的共同使用者即便坐在通过拼接而成的长椅两端,也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因这件椅子而产生的关联感。与之类似的还有台湾设计师邱启审与Pinzaan公司合作设计生产的名为Flexible Love的长椅(图2),这件设计物创新性地使用了纸张作为材质,为了使之能够拥有足够的承重力,设计师使用了蜂巢结构来满足这一需求,同时,为了满足群体共享使用时的多样性要求,这把长椅突破性地使用了手风琴风箱作为创意来源,这种柔软而多变的形态结构使得这把椅子可以满足至多16人的使用要求,无论椅子被展开摆放成什么形状,这种连续的形体始终向坐于其上的消费者传达着“联结”的信息(图3)。
(二)兼顾独立性
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得现代消费者在使用由机器批量生产出来的设计品时也对个性的彰显提出了要求,虽然我们如今生活在以高度“认同”为基础的秩序型社会中,但也正是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为这种“秩序感”添加了灵动的元素,这是人类区别于机器的一个要点,因此,我们的共享型设计就不得不解决一个难度极高的设计关键,即如何在满足共同的使用需求时也照顾每一位消费者的个性表达。这一解决方案在烹饪器具的设计中得到了最为直白的表现,例如,由荷兰设计师设计的一款桌上烹饪台在外观上采用了铁板烧的造型特征(图4),而巧妙的材质选用和制造技术则解决了这件烹饪台的油烟问题,它可以满足全家人在餐桌上共同使用的需求,而且,由于@是一款桌上开放式共享烹饪台,因此,坐在餐桌边的每一位使用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烹饪食物,这种设计就是共享设计中个性化需求的完美表达。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件名为“共享”的烹饪盘(图5),正如《设计》杂志在介绍这件设计品时所说:“俗话说‘众口难调’,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在饮食上的偏好,这是无论分餐制还是合餐制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款产品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独特的进餐方式,既可以与他人一起围坐在桌旁用餐,同时也可以享受自己烹饪带来的乐趣,自己决定菜色,每个盘都带有一个小的烤盘,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准备膳食……(这种烹饪方式)就像微博之类的自媒体平台,每个人都是内容的创造者,每个人也都是内容的消费者。”仔细地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火锅”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一种烹饪器具设计,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独立烹调食物,但同时也享受着建立在“认同”之上的群体归属感,只不过,现代设计以一种更为有趣,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展示着设计师对“共性”与“个性”的理解和调和。
三、共享型设计的关怀对象与关怀方式
“情感设计”的提出使我们注意到设计的“关怀”功能,诺曼博士在解释人类情感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列出了与之一一对应的产品特性:
本能层次的设计>外观
行为层次的设计>使用的愉悦和效用
反思层次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
从共享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它首先要起到行为层次上的满足,即令使用者感受到愉悦与效用,其次,经过深化改良的共享型设计还应该能够满足消费者表达个性的需求。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共享型设计就是供多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合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将这些独立的人格个体通过设计纽带联结为一个整体的设计理念,其关怀的对象是广义上的“团队’,例如共享一桌美食的家人,全力合作的工作团队,或者是在剧场里欣赏同一部电影的观众,设计师通过利用模块及元素重组的方式满足他们的共性及个性要求,由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设计的协作式办公环境就是这样的(图6),ARRAS直桌是这一系统中的基础模块,其上的槽口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更换插件模块灵活地创建多种协同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在设计师的设计陈述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对于“协作”和“共享”对设计提出的要求:“人们需要共同创作、共享和使用知识……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与团队成员并肩协作。相比起虚拟环境的沟通,人们逐渐将办公室作为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和互动的场所;其次,工具要触手可及,这样我们才能在团队讨论中快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道德冲突这一概念的引入和分析,揭示了莎士比亚的古典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所面临的来自封建旧生活与文艺复兴新生活以及两个封建家族之间的历史恩怨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并试图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以及作为这个历史时代先进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新思想。
所谓道德冲突指的是行为者面临这样一种处境:不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同一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迫使行为主体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面对此情此景,行为者不能同时遵守两者的要求,必须为了执行某个道德原则或规范而放弃另一道德原则或规范,为了实现某种道德价值而牺牲另一种道德价值。也就是说,面对道德冲突,个体无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必然带来一定的牺牲。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生活的开始、展开与结束,就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道德冲突,而且最终以道德冲突的“彻底”解决,两人选择死亡而告终。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握这种道德上的冲突,通过揭示主人公所面对的道德上矛盾与选择,准确地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
l作者及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在戏剧和诗歌创作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写过37个剧本、两部长诗和一部十四行诗集,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仍弥久而深远。1984年选举世界1O名伟大作家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如今,“莎教师就要把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其作品已被译成7O种文字,成为仅次于《圣经》的印刷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位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于1595年完成的早期创作,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典型的爱情悲剧”。作品取材于两个世仇家族的子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互相倾慕、一见钟情,但种种现实原因和偶然因素使他们的恋爱注定以失败而收尾。男女主人公冲破家族仇恨的世俗、义无反顾地追求着一份纯真的爱情,最终双双殉情而死,而两大家族却因此和解。莎翁在作品中通过一幕幕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严厉谴责了封建家族的内讧和包办婚姻,并对追求爱情和自由青年男女给予热情的赞扬,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封建势力之间形成的悲剧性的道德冲突连同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和封建观念无不以一种莎翁独有的表现方式震撼并感染着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这些现象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使读者更好地认识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道德冲突
2.1封建旧生活与文艺复兴新生活的矛盾冲突带给主人公的道德冲突
道德冲突是社会阶层矛盾的特殊反映。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遵循不同的道德标准,即会产生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取向。道德冲突的特殊性则在于行为者在面对不同的道德准则时,往往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遵循了某一道德准则要求的同时却违背了另一种道德规范;保全了这方利益,却又难也避免地损害并触犯了另一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类的道德冲突是普遍存在的,而其中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也是每个研究者必须认真面对并冷静分析的问题。
罗密欧和朱丽叶生活在黑暗的行将崩溃的中世纪,这一时期虽然资本主义的曙光已经显现,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的伦理观念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新的道德之间产生的,尽管新生的力量还不强大,但是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因此,这也注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之间的爱情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世俗观念的冲击,他们之间的爱情时时有风雨袭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见钟情,使他们陷入了自有爱情和封建世仇的矛盾之中。他们纯洁美好的爱情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他们的自由意志与周围环境斗争的结果,而整部戏则围绕这一冲突展开。
罗密欧与朱丽叶生存的时代虽然处于中世纪封建统治的时期,但在这个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人文主义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同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进行激烈的斗争。戏剧的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首先面对的矛盾是屈从于封建的传统还是勇敢地追求爱情生活。追求爱情生活,就意味着违背常理,不为传统所接受;放弃爱情生活,就意味着要忍受没有爱情的人生。深受时代精神影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择了以坚决的态度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去捍卫人性的尊严和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一份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最终两人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幸福地完成了婚事。然而,他们选择新生活的结果,必然遭到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排挤。作品当中提伯尔特的挑衅,便意味着一种封建势力对他们爱情生活的压迫。面对这样的压迫,对生活无限热爱的罗密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化解种种矛盾,为了自己的新生活一忍再忍,并且公开表示尊重仇人的姓氏就像尊重自己的姓氏一样。但是这种忍让换来的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而是不得已的决斗。而罗密欧的决斗,又象征了一种反抗精神,但这种反抗精神,招来的是更为悲惨的结局。罗密欧因为参加决斗而遭到放逐,使得刚刚作了几个钟头的幸福的新郎、新娘面对痛苦的分离;罗密欧被放逐,朱丽叶必须在新生活与旧传统之间作出抉择。面对凯普莱特的逼婚,朱丽叶开始与封建势力正面的冲突,爱情给予她巨大力量和智慧,她毫不畏惧,毫不迟疑地违抗父命,果断地拒绝与帕里斯结婚。她理智、沉着地应战,先是借口表兄暴死,悲伤使她不能结婚;尔后又借口去忏悔,最后得到神父的再次帮助,吞服安眠药,假装死亡,取得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只是暂时性的,无论她怎样地充满理智与智慧,封建势力都不会让它得到真正的幸福。正如罗密欧在临死前意识到的那样,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家族,而是这“万恶世纪”,是充满了腐朽意识、充满了偏见的封建社会。
2.2两个家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的主人公的道德冲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同时扮演多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继而也会面临道德选择的多重标准和要求。人们会经常由于要遵守道德体系中某一准则和要求,无形中触犯和违背了另一种准则和要求,导致了道德冲突的种种局面和情形。显然,同一道德体系下的不同道德要求都有其自身的道德价值,道德冲突其实就是一种利益的选择和判断,体现出的实则是大与小、重与轻、缓与急、高层次要求和低层次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封建世仇的代表是双方的家族。两位主人公均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城的两个名门望族;不论是凯普莱特,还是蒙太古家庭,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子女追求婚姻自由。而且,这两个富有的贵族凯普莱特与蒙太古家族,很久以来就有世仇,两家结怨多年,互相争斗,视对方为仇敌;在街上偶然相遇尚且会引起械斗,更别说是容忍自己的后代之间发生真挚的爱情了。可以说,他们的家族矛盾时刻处在一种水火不容的爆发边缘。两位主人公遇到的第二个道德上的冲突实质就是维护家族的尊严与追求爱情的道德上的冲突。这一对封建家族仇恨的牺牲品在追求爱情生活的道路上,不仅受困于腐朽的封建伦理道德,而且也遇到了来自家庭内部的压迫。在这部作品中,不论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内心始终充满了是维护家族尊严还是追求爱情生活的矛盾和斗争。
男主人公罗密欧不同于一般的贵族青年,他真挚、多情,对封建家族的世仇的态度是冷淡的,也是理智的。他无视家族仇恨,勇敢地参加凯普莱特家的舞会,与朱丽叶相遇后,被朱丽叶的美貌深深地打动,认为朱丽叶像是“天上的明珠降落人间”,“火炬远不及她的光明”,真诚地爱上了朱丽叶。当他知道自己无意中爱上了他的仇人,这件事让他很苦恼。而苦恼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两个家族之间存在着的难以化解的恩恩怨怨。在维护家族与追求爱情两者的冲突中,他选择了追求爱情。当他面对被放逐的命运时,他的内心再一次面临冲突,不愿忍受孤独更不愿意离开心爱的人,他觉得被放逐比死刑更可怕。当他获悉朱丽叶已死,他虽然立刻购买毒药前往朱丽叶的墓地,并决心服毒自杀,但在他l临死前却说,“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内心世界的真实独白,表达了他反对封建传统、捍卫爱情权利的意志与决心。这一次,罗密欧遇到了生与死的冲突,虽然为了爱情,他义无返顾,但他追求的是一种纯真的爱情、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看到心爱的人离开人世。他多么希望与自己心爱的人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啊!但不论他怎样地挣扎,却一步步离他心中的幸福生活越越远,他痛恨,“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但,为了心中的爱情,“了这一杯”。
女主人公朱丽叶在父母眼里是个循规蹈矩的姑娘,被捧之为掌上明珠。但是在假面舞会上遇到罗密欧后,顿时便一见钟情。在和罗密欧相爱的过程中,她也是充满了内心的矛盾与斗争,面临着种种道德冲突。初次见到罗密欧就深深地爱上了他,但他却是自己的家族世仇蒙太古的公子,是维护由封建偏见铸成的家族尊严,还是冲破偏见追求真正的爱情,这不能不引起朱丽叶思想上的矛盾和斗争。她充满柔情地呼唤着罗密欧,“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菜特了。”作者在这里真实地描绘出了朱丽叶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当罗密欧不得已刺死了寻衅的提伯尔特,将要被放逐时,朱丽叶的内心又面临着第二次的矛盾和斗争,一方面是自己的表兄被杀,另一方面“凶手”正是自己的爱人;前者代表旧的生活,后者代表新的生活,在“新”与“旧”之间,朱丽叶再次陷入了痛苦和迷惘。在罗密欧被放逐的日子里,父亲逼迫她嫁给亲王的亲戚伯爵帕里斯.朱丽叶的内心又再次充满了矛盾与斗争;是屈从于父母之命,像封建道德所要求的那样,做个百依百顺的好女儿、好妻子呢,还是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维护自己争取幸福的权利呢?朱丽叶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斗争,实际上仍然是新旧两种道德之间的斗争和冲突的反映。这种内心的矛盾与冲突,细致地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朱丽叶。
在整部作品之中,两位主人公始终充满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他们在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幸福的道路上,展现出了新时代的人文气息和抗争精神;他们的爱轰轰烈烈、坚贞不屈,他们以自己短暂却又气势磅礴的一生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和崇高的人生信仰与追求,谱写了一曲激情洋溢的青春之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