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精选(九篇)

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

第1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局限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06-1.5

马克思在前人对异化研究的基础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逻辑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且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异化劳动的内涵及其思想内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贫困的生活状况得出了工人的产品变成了他以外的异己力量与他对立,并反过来统治他的结论,这表明工人和他的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异化关系。这在马克思看来是工人的生产活动和他相异化的结果。这种生产活动的异化,就是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占据核心地位,具体地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劳动产品是由劳动者生产的,但却异化为同劳动者相对抗的东西。马克思首先区分了对象化和异化这两个概念,劳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者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外在对象,使其发生变化并且满足自己的需要。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产品被剥削者占有,劳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的异化。这意味着劳动者给予对象的力量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抗。

(二)劳动者与劳动自身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不是自由的活动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三)劳动者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劳动作为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都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变成了工人用以谋生的手段,这样人就越来越同自己的本质相分离,变得与动物没有区别。

(四)人与人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由于同劳动产品、劳动自身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失去了作为人的类特性,他就同其他人相对立。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脱离了劳动,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他们同从事自觉的劳动的人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的所有人都是同真正的人相异化的。

二、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

异化劳动理论的根本缺陷在于,它还不能对现实的物质生产做出科学的分析,并从这种分析出发去说明历史。它是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从人的本质异化的观点出发去说明历史。

(一)它只是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外部关系而不能揭示其内在规律

异化劳动理论指出,异化劳动不断生产出工人和资本家以及资本家对工人压迫和剥削的关系。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内在经济过程。因此,它也就不指出异化劳动在其发展过程中怎样创造出扬弃异化即私有财产的条件,不能揭示出共产主义实现的内在必然性。

(二)异化劳动理论主要是从否定方面去考察物质生产

这样,它也就看不到物质生产的肯定方面,只能抽象地承认异化劳动包含着积极成果。从异化劳动出发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只能看到它们的异化性质,无法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使无产阶级成为奴隶的同时如何把无产阶级锤炼成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创造者。

(三)异化劳动理论是从理想的人出发去说明异化

从理想的人出发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关系,容易造成混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后果。

三、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产物,它既蕴含着产生唯物史观的新的思想因素,又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的痕迹,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异化劳动理论开创了唯物史观的开端

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关系和生产劳动的分析,发现了物质生产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到了社会物质关系对社会精神现象具有决定作用,并且试图利用物质关系来说明精神关系。异化劳动理论对马克思的研究由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意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开始对社会关系和生产劳动进行经济学的解析。

(二)异化劳动理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异化劳动理论从方法论上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本质和最初的形式,揭示了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对抗就在于资本家支配和统治劳动者,奴役并压迫劳动者,这表明阶级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为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使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物质财富空前丰富以及人的各种创造力的极大提高的同时由于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某种张力或冲突而导致了异化普遍强化的现象。不仅人的具体劳动产品可以成为统治人的力量,甚至许多文化力量,例如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等也都成为消解人之主体性的异化力量。人完全沦为按技术理性要求行事的简单工具。

面对以上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社会上存在的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运用他们的人――人没有把自身真正作为社会现代化的目的。我们应该牢记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最终目的是人。只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才是有利于社会各成员的发展。

中国正处在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社会矛盾相对比较突出。我们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展的同时,要不断地思考人作为一切发展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在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使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因此,全社会都有必要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新研读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从更深层面思考以人为本的哲学价值。

总之,全面而准确地解读马克思《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乾胜.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历史演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第2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关键词:译语;异化;译语文化;优化

    Abstract: A common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ranslation is that translation should not read like a translation but should read like a work written in Chinese by the original writer. For this reason, the language used in translating, i.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our case, Chinese, should be standard Chinese literary language. In actual fact, however, the target language is a kind of dissimilated Chinese. Dissimilation is a linguistic behaviour and a cultural phenomenon common in translation works.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its cul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dissimil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may be considered a confront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two languages and two cultures. A good translation provides palatable dissimilation and thus achieves optimiz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Optimiz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 will be the new trend of translation in the new age in China.

    Key words: target language; dissimilation; translation language culture; optimization

    引言

    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翻译以言语的变易为主要特征,但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审美观念不同,变易的方法与变易的程度不同,翻译的效果、译作达到的境界也必然不同。译者把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变成另一国语言,可以使相解,即沟通与理解,可以使相悦,即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也可以使相误,使读者产生隔膜,发生误会。这三种情况都与译语的异化与优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译语变异现象的剖析来窥探译语的形态,以便正确识别与其有关的理论问题。

    一、 翻译即异化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翻译审美观念。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把翻译看作译语对原作的同化过程,所以在确立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时,把求同作为基点,追求同而排斥异,所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译论家天真地认为译语应该与原语对等,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翻译理论。

    求同的翻译,讲究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视语言为传达意义的工具的语言本质观。

    20世纪西方兴起的语言学美学,影响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20世纪的西方美学界破除了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这一观念,转向了语言创造并构成意义的新立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的变化,引发了语言学若干认知模式和方法论的变动,从而导致一些相关学科如哲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的转向(Linguistic turn)。在这种诗学潮流的背景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翻译的本质和审美原则。在西方诸多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中,在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福柯(Michel Foucault)和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意义的可译性问题,或者从翻译理论的高度来看待语言的本质问题。罗兰·巴特认为,文本生成之后,作者就失却存在的价值(作者已死!),而文本的意义在读者对语言符号的阅读中产生。解构主义学者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自身决定的,而是由译者(读者)决定的。有趣的是,在解构主义学者那里,忠实性原则变得可有可无,译者用不着担心有人责怪他的译文不忠实,甚至可以倒打一耙,责怪原作对译本不够忠实。如此看来,博尔赫斯(J.L.Borges)的幽默(指他责怪原作对译本的不忠实)不无道理。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经典文献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认为译文与原作之间是一种延续与创生的关系,本来就无“忠实”可言。文本经过翻译而被赋予新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的生命。所以,在解构主义学者看来,译本不是原作的附庸,而是原作文本的再生(afterlife)。翻译不仅仅是传达原作内容的手段,而更主要的是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他们以“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个概念来解释译作与原文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从而把译者置于与原作者平等的地位。德里达以“延异”(difference,是德里达自己创造的词汇,有区分、延搁、播散三重含义,有的学者译为“分延”)的概念来表示意义的不确定性,显现翻译的异化过程。他认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人们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因此,解构主义学者认为,翻译的目的不在于求同,而在于存异,一部译作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通顺程度,而在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

    我们认为,西方解构主义学者如此旗帜鲜明地标举译语的异化,并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从另一个角度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的揭示。

    其实,我国古代翻译理论家早就认识到翻译的异化功能。《法句经序》记述的那一场关于“信”、“达”、“雅”的讨论,已涉及异化的问题。当时的译论家已注意天竺言语与汉异音,名物不同,传

    实不易,并且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来凸显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来指出译语在翻译过程的异化。道安论翻译的“五失本”,第一条就指出“胡语尽倒”,强调胡语与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鸠摩罗什曾指出汉语与胡语在文体上的差异,批语直译派的作品“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释赞宁把翻译比作将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皆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指出译语与原语的差异。

    我国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翻译中的差异现象,说明翻译的异化是客观存在。

    我国现当代学者也很重视翻译中的异化问题,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实际上是倡导异化。钱钟书标举化境,提醒译者不要因为中外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是针对异化而采取的对策,许渊冲针对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提出“优势竞赛论”,也涉及翻译的异化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翻译活动是译者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艺术地把握,翻译离不开异化,翻译本身就是异化。

    二、 异化与译语文化

    如上文所述,异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翻译行为带来的必然结果。异化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学者们的提倡或者反对。而西方学者提倡在译文中保留语文习惯的差异,是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提出来的,即以“异”为美。

第3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实质;文化现实;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62-02

由于文化史情节,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很少使用“文化”一词,“文化哲学”更是从未提及。但是,马克思早已把文化哲学的精神融入到他的哲学之中,《手稿》便是该精神的最有利体现。本文试图从前提、实质、现实和理想四个方面,对《手稿》的基本内容进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以重新梳理马克思早期的文化哲学思想脉络。

一、文化前提:意识的分离

“从文化发生意义上讲,自然界是人类面对的第一个对象。在文化产生以前,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者是同一的。”[1]实践活动是联系人类与自然界的桥梁,通过实践活动人类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从而得以存在和发展。所以,“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2]

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所具有的类特性,人在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着人之为人的一切条件,并“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3]马克思指出,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4],“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5]因此,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这里所说的抽象能力即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关系本身即符号。所以,人的意识的分离和抽象能力的实现,就是人创造符号即创造文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把“使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作为人与动物生命的根本区别,充分说明了他肯定人的这种文化创造是人的一个类的规定性。

二、文化实质:人的对象性本质

马克思认为,人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类存在物,都是在对象性关系中存在的,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在人类产生以前,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直接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6],人与自然是直接的同一关系。人类产生以后,人把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二者的同一关系由直接性转变为间接性。文化成了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尺度。人类通过文化创造活动,把“无机的身体”变成了“有机的身体”,变成了人类正在创造而又生活其中的文化世界。人不仅“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7],可见,人正是通过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来创造人本身、人的世界和人的历史,并完成了从自然史向文化史的转变,完成从原始社会到现存社会的文化积累过程。

就主体——人而言,人的“对象性活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该活动过程的结果就是“人化的自然”。简言之,“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自然、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生成过程。”[8]马克思把文化实质定位为“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观点,为文化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了逻辑起点。

三、文化现实:文明与异化

自近代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相伴随的是工业化时代的巨大发展,开启了人类真正的世界历史,但同时资本主义也向人类呈现出了善恶并举的双重面孔。正如马克思在《人民日报》创刊纪念会的演说中提到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径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不可避免的和毋庸置疑的事实。”[9]

资本主义的善恶双重面孔,带来了文化的正反方面影响。鉴于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实,在《手稿》中,马克思首先从正面给予肯定的评价,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0]工业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在工业的历史中折射出了人的文明与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私有制强化了人对物的占有,一切真实的关系通常被利益关系给掩盖,从而产生了文化的片面化。所以,马克思告诫我们:“如果心理学还没有打开这本书即历史的这个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11]其次,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即“异化劳动”出发,对资本主义所带来的非人的异化进行无情的批判。第一,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第二,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必然要同他人相对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类本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处在深度的异化之中。

“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类面对的文化现实。人的异化导致文化异化,文化异化强化了人的异化。”[12]人类只有通过消除私有制这一非人的文化条件,才能完成对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的彻底克服,从而向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文化理想迈进。

四、文化理想: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与结果,二者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因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实现人性的复归,就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没有私有制、没有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13]但是,否定个性、否定文明就是向简陋的原始社会的倒退。因此,人的异化的扬弃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必须消除产生这种自我异化的客观条件,即“必须消灭私有制,从而消除私有观念,这样自然界才不再是人的征服对象,人与人之间也才不是‘人对人是狼’的竞争关系。”[14]只有从这时起,人类才能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创造文化的世界。

人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正是这种超越性的存在,使得人不断地生产社会,不断地超越已有的文化现实、发展文化,从而创造历史,实现人的解放。“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5]赫舍尔也曾在《人是谁》一书中说道:“一个人从来不是完成了的,不是最后的。人的状态是初生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永远不会停滞。”[16]“只有被物化、异化的个体,没有凝固的人性,这就是人的未特定化带来的张力,也是人的生命可塑性凸显的活力。”[17]“人创造了人自己,人创造了人的实践;人永远创造着人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实践;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18]人永远处在不断再生产自己、再创造自己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最终解放,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文化创造活动,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便是人类克服异化现象、完成人类不断生产、创造过程,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选择。“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9]由此可见,共产主义通过对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的克服,是人性和自然的复活,实现了人与自然、自然史与社会史的统一,实现了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的统一。

总之,马克思在《手稿》中,从意识分离的文化前提出发,时刻抓住人的对象化本质,阐释出文明与异化的文化现实,最后提出建立消灭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文化理想,揭示了“自由自觉的人—异化的人—解放的人”这样一个人类演进的文化逻辑。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条件造成了劳动异化、人的异化、文化的异化,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对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8][12][14][17]苗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哲学意蕴[J].唯实·哲学视野,2009,(1):38,38,42,41,41.

[2][4][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120,50,80.

[3][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274,775.

[6][11][13][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127,120,120.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5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16]赫舍尔.人是谁[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8.

第4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1.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2.中国地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集大成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批判。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其异化理论的内容涉及多个层面。马尔库塞毕生致力于寻求解决异化的途径,其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42-03

一、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知道马尔库塞除了对前人的异化理论的继承之外,更大程度上是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异化理论,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维。

(一)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认为人类理性具有能动性,也是自身异化的能动力,最终异化为自然界、人类社会,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经过自我意识的异化,如此循环的过程都是精神自身异化的结果。他的这种否定性发展的原则首创了辩证法体系。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论对马尔库塞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尔库塞整合了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异化理论。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感到不安、恐惧、孤独,资本主义的本质导致人性的泯灭,使人们的内心空落落的。“个人已消溶在‘世人’之中,成为‘无此人’,成为‘中性的东西’,人的本质已被掩盖”[1]。因此,海德格尔主张还原人的本真追求,揭示人存在的最终意义。马尔库塞从海德格尔的观点出发,关注人在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将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相联系。他在其重要著作《爱欲与文明》中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无疑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他的异化学说反映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是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来源之一。首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构成。其中,承认无意识的存在在人类内心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意味着把人当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存在物。而这对于从心理层面认识人的本质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生与死的本能。生存本能具体表现在渴望寻求身体的欲望,真正体现人的本质;而死亡本能则体现在人的袭击性和毁坏性。在这两种本能较量中,性欲占上风,引导个体行为。马尔库塞依据弗洛伊德的人类文明论,把文明直接看成是性压抑的结果,不可能存在非压抑文明。也就是说,马尔库塞将异化问题从社会角度转向心理学角度,由此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

(四)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直接来源。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异化是人与劳动成果相抗衡,劳动成果变成控制人的魔棒。正由于对异化的深刻领会,马克思提出劳动产品、劳动自身、人的类本质、人与人都存在异化。马尔库塞吸取借鉴了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现象的多维揭示和诠释,由此展开了对现世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

二、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内容

(一)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外在表现

1.自然的异化:生态危机。马尔库塞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他认为由于资产阶级人性的贪婪,使自然界沦为商品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榨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就是使大自然服务于商业组织,从而使得商品化的世界控制着自然界。但是,自然界也有它的反抗措施。据此,马尔库塞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摆脱生态危机的出路。

2.社会的异化:极权主义社会。首先,政治领域的封锁。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外交政策一般由反对共产主义这个托词为手段,将统治者的意识直接嫁接给人们,促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了一个全面的防守和极权主义的社会。技术理性的发展抵消了反对社会的各阶级与派别的存在,轻松地促使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马尔库塞认为:“在技术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经济都并入了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生产效率和增长潜力稳定了社会,并把技术进步包容在统治的框架内,技术的合理性已变成政治的合理性。”[2]可见,技术理性统治当代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极权主义统治的政治性,但具有合理性、合法性与隐蔽性,更易为人们所认同。因此,马尔库塞指出在政治领域是反对派荡然无存,工人抵抗意识化为乌有。其次,经济领域的控制。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居于统率地位。一方面,劳动仍然不是人的本质,人反而成了劳动的工具。马尔库塞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一观点,批判了当达工业社会使人在劳动过程中成了对象化的客体,被束缚在机器上,而不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光是劳动环境变好了,阶级之间的冲突变得不再那么突出,而且资本主义社会通过为人们提供成批的必需品,满足了人们的虚假需求,使得他们越来越满足于现状。然而,这种新的改观并没有扭转工人受奴役的、被剥削的地位,只是转变了经济管理形式。因此,对经济领域的控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最后,文化和艺术的堕落。马尔库塞指出,高层文化是一种前技术文化,是超越现实的对现实进行批判的文化。“正在发生的不是高层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堕落,而是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现实超过了它的文化”[3]。在当代工业社会,大众文化具有商业化特征,失去了文化自身的自由和创造力,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文化。丧失内在本质的大众文化已经肯定和认同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成了奴役人精神和思想的工具。关于艺术方面,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失去其原有的本质,也具有商品化特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呈现出庸俗化和单向化。

3.人的异化:受控的本能和语言领域。发达工业社会使人的爱欲受到压抑。爱欲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性欲、食欲等生物欲望,同时也包括了人类一切活动。通过爱欲的满足,人们可以得到全面的、持久的幸福,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但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爱欲体验被降低为性欲的满足,并被迫纳入到商业、政治和宣传领域,被制作成商品,性欲通过商品化与工作和公共关系相结合,变得更容易满足。同时,由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将性欲引进商业是依据现实原则而不是按照快乐原则来建立各种社会关系,这种性欲的释放却带来了爱欲的减少和削弱。由此可见,商品化的性欲的释放和满足并不能导致爱欲的升华,反而成为压抑爱欲的工具。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传媒和技术理性在对语言领域的操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通过大众传媒和商品生产出流行的、同一性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有助于技术理性将操作主义应用到语言当中,使得概念趋于被语词同化,消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批判性观念,塑造人们的肯定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有助于实现社会统一。这种实用性的语言妨碍了概念的表达和进一步发展,阻碍了人们的思维创新,在实际操作中消解了概念的对立性和否定性。通过对本能和语言领域的占领,发达工业社会在更深入和更细致的层次上战胜了它所包含的矛盾,它通过把对立面卷进一种固定的习以为常的结构中,宣布了社会中对立面的和谐。

(二)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根源

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理性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一种新的统治形式,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理性被当作满足一般需要的手段。技术理性的存在会使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平等,违背一部分人的意志,从而不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导致异化的出现。技术理性的全面渗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统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发达工业社会变成了“技术社会”,这种被技术理性操纵的社会成为对人进行统治的社会,束缚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其次,发达工业社会已经改变了以往的统治方式,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依赖于发达的技术和自动化。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经济领域的高度机械化、政治领域的认同感和思想文化领域对人的操纵性,最终导致了社会的一体化,即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地位的差异,国家成为了一个没有政治反对派别的政党,结果使得整个社会成为无差异性的共同体,人们幸福地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操纵和控制。发达工业社会呈现出繁荣景象,但隐藏在繁荣背后的却是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各种丑陋的异化现象,而这种异化现象正是技术理性带来的必然后果。当技术理性以富裕和无拘无束的面目扩展到所有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范畴当中,它就构成一种稳定的控制,从而使一切对峙变成同一。可见,技术理性是发达工业社会异化的根源。

(三)克服异化的主要途径

马尔库塞认为实现社会和谐、克服异化的途径主要在于实行总体革命。

1.技术和自然的“美的还原”。“美的还原”主要体现在对技术和自然的还原,对技术进行革新,把人和自然界从对技术的滥用中解放出来。马尔库塞提出了创建新技术的构想:技术上的重新组织意味着消除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恐怖,全面重建和恢复被资本主义工业化所抛弃的大自然。这具体表现为:第一,新技术观否定现有的技术理性;第二,新技术观内含价值规定性;第三,新技术观倡导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可见,马尔库塞定义的新技术观不仅反对现存技术理性的功利性与操控性,以实现人类自由与最终解放为使命,而且内含价值维度,致力于充分发挥人类自身潜能,追求满足真实需要的可能性,最终落脚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克服异化、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2.经济、政治、文化的“艺术革命”。马尔库塞认为,艺术作为人爱欲解放与自由的一种主要形式,只有艺术才能使“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达到和谐的统一。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作品代表着对一切经济统治、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异在和超越,使异化的扬弃成为艺术的扬弃。马尔库塞分析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即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于是,他指出艺术和革命有本质的关联,在艺术的殿堂人们可以找到未来。所谓艺术革命,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解放,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解放。马尔库塞说:“艺术的真理的基础虽然植根在社会现实,但艺术的真理却是这个社会现实的异在者。”[4]马尔库塞十分重视艺术在解决异化问题上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使艺术与现实异在,否定并反抗现实中的不合理因素,不断向现实宣战,以最终克服异化,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3.人的爱欲解放。爱欲解放有赖于文明社会的构建,所以爱欲解放的目标就是构建一个非压抑性的文明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遭到歪曲的人性重新颠倒过来,人从自我异化的困境中走出来,人也成了人的本质(爱欲)得以复归的新人。首先,快乐原则是人与自身和谐的宗旨。在爱欲解放的社会里,统治阶级利用操作原则对人施加统治的现象不复存在,社会中存在的一切矛盾和对立也得到解决。在这个时候,人们自然会得到解放,这种解放是由快乐原则支配。其次,劳动的解放是人与自身和谐的关键。在马尔库塞看来,只有在非异化劳动中,人的潜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爱欲才会获得自由。这主要表现在劳动的强度和数量不但减少了,压抑人和控制人的劳动分工和劳动等级也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三、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根据19世纪无产阶级面临生计问题而产生的,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则是在吸收前人异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20世纪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繁荣景象中形成的。首先,马尔库塞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提出消灭异化的革命的新路径,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补充。其次,马尔库塞采用马克思的劳动理论,站在深层心理批判的角度,与偏重精神分析的弗洛伊德理论相统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马克思理论心理分析方面的不足。

(二)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马尔库塞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新变化。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带来的物质富裕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其实劳资矛盾依旧存在,只是形式发生了新变化。人们仍然不能放松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种种压榨现象的警惕性。马尔库塞以一个哲学家具有的敏锐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异化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欺骗性、人与物关系的颠倒性等,让我们进一步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

(三)彰显了人本主义精神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深刻揭露了技术理性对人的控制。他着眼于现代工业文明给人带来的本性摧残,加剧了心理危机,使人们无法真正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现状,表现出对人性复归的渴望,对真正自由的向往,彰显了人本主义精神。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以批判精神为主旋律,以否定人的异化、肯定人的本真存在为逻辑起点,揭露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异化的社会。尽管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存在着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狭隘的技术悲观主义倾向、革命途径的乌托邦等局限,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20世纪的重大的哲学革命。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2〕〔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7-8,52.

第5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一)关于异化及异化劳动的概念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后来它融入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等不同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程中关键的一步。

异化最初是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许多哲学家对之进行研究探讨,马克思从人的劳动出发克服以往异化理论的错误和缺陷,催生了关于异化概念含义根本性的变革,第一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异化,是指在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异化必须是“人自己造成的对自己的否定”。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这种同劳动相对立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由此可见,所谓异化劳动就是指人类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了统治和支配人们的一种外在力量[4]。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内容的内在规定

1.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产生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由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生产的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资本家占有。于是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相对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造成的结果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5]

2.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甚至连工人自己都成为了商品,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资本家。于是,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工人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劳动活动的异化是劳动产品异化的根源。

3.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在写作手稿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通过自己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改造整个自然界。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但是,由于异化劳动夺走了劳动者的生产对象,从而也就夺走了他的类生活。于是,工人们的劳动就仅仅降为维持生存的手段,人类的类生活失去了意义。因此,异化劳动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力量。

4.从人与人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这是人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地同他人相对立。

(三)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从马克思自身理论体系发展的角度看,通过建立异化劳动理论,并从分析劳动异化着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明显地标志着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从而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已经着重于经济领域,开始立足于对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分析。异化劳动理论也标志着马克思正在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初见端倪。通过分析异化劳动,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分析已经转向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从而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性活动”。他把工人的劳动实践看做是资本主义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萌芽。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1844年,马克思还没有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因此,异化劳动理论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工具。借助异化劳动概念,马克思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异化现象及原因探究

其一,异化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处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分工与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根源。根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异化的消亡需要依靠生产力的高度的、全面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异化和私有财产一样,都是历史地存在着的。只有私有制消亡,劳动真正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异化现象才会完全消失。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代表全党对中国当前的基本形势做出了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判断:“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也就是说,在生产关系层面,我们已经建立起来了先进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在生产力层面,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相当的差距。按照邓小平的话说,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够格”。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局部地、某种程度地存在异化形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产力不发达的特殊产物。

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历了三次大争论,可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航船始终破浪前行[6]。1992年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而这一点也决定了异化产生的不可避免性。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它也要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人对物的依赖性便在其运行中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性质”,自然会产生各种异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产品要进行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市场经济崇尚效率,要讲求效率就必须注重激励,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积极性。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中国逐渐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要充分调动要素所有者参与财富创造的热情,实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就必须尊重并保护要素所有者的权益,而这些做法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异化产生的土壤。其三,中国漫长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文化、体制因素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主要指一些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一般而言,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性资产,但是面对变革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中某些部分也会变为一种负债。尽管异化是同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紧密相连的,但是目前在中国存在的异化现象又不完全是私有财产、私营经济带来的。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中国封建思想残余以及改革开放过程中外国腐朽思想的侵入有关。于是,在山西黑煤窑事件被曝光后,我们看到的是非法煤窑主对矿工所实施的封建式甚至是奴隶式的压榨。同样,生活中出现的官员、拜金主义和改革开放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密不可分。

三、面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现象我们应持的态度

刘少奇在1950年到天津视察资本家生产活动时,曾经提出所谓的“剥削有理论”:“现在剥削是救人,不剥削是教条主义,现在必须剥削,要欢迎剥削。”[7]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刘少奇对于剥削所进行的历史辩证解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现象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各个时代扬弃异化的努力,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8]只有在正确理解异化劳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异化现象有所警觉,对于异化现象,我们不能讳莫如深,承认它的客观存在有利于我们制定科学的政策。同时,对待异化现象,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来批判地审视它,既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尺度上充分地运用它,又要针对其负面影响做好充分的应对之策。

摘要: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异化和异化劳动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形式,而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本质。”[1]于是,传统观点认为,异化及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存在异化的。但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异化”的现象,比如拜金主义盛行、血汗工厂的存在、人际关系功利化倾向等等。显然,保守经典作家的异化劳动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谐劳动关系

一般认为,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异化和异化劳动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紧密相连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形式,而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本质。”[1]于是,传统观点认为,异化及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存在异化的。但是,自从1992年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2]在分配制度上,“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3]

参考文献:

[1]陈宇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谭培文.对和谐社会的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2):59-6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立诚.交锋三十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第6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社会,人类在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取得进展。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劳动,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人性的真正复归。他的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的特点,伴随着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显,我们应该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发,深入研究其中的生态思想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思想

马克思在《手稿》中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进行了如下阐述:从理论上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可见,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的产物。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们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人类通过生产资料与自然界相互联系。并且人类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然世界,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同时,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产生的,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自己,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能动的去改造自然,把自然变为人化的自然, 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实践。并且人的劳动是有意识、自觉的行为,这也是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所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变成了异化的劳动,体现在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化、劳动本身对人的异化、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人对人的异化四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裸的金钱关系,资本家为了高额利润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异化劳动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单向度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不断地向自然进行索取,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所以要杜绝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的人类中心主义,那种把主体置于自然之上的思想,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那样呵护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融合而存在,人应该被自然界的本性所规定。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异化。而共产主义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它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统一,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真正的复归。

二、生态思想的启示

和工业文明以功利主义的心态面对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是同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级文明形态。自然作为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应该去维护。人类的发展要基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要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在尊重自然、合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开采自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无节制地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的观念。面临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异化,自然作为人的对立物,异化劳动使自然成为奴役人的对象。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导致生态危机。改变不合理的制度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根源。共产主义扬弃了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应该坚持马克思生态思想,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完善社会制度,注重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的价值理念、敬畏自然,在劳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关键词: 解构主义 翻译理论 挑战

1.引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结构主义一直是西方世界中影响较大的思潮流派,代表人物有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及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De Levi-Strauss)。索绪尔认为,科学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经验现象的水平上,而是要寻找现象背后的“稳定的”秩序或结构。(Saussure,1959:25)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整体优于部分,共时优于历时,强调能指与所指之紧密结合。结构主义不是一门哲学,而是一种方法论,目的是使人文和社会科学都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精确和科学。就在结构主义兴起之时,反结构主义的思潮悄然而至,即解构主义,其代表人物包括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米歇尔・傅柯(Michael Foucault)和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等。德里达的《言语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和《写作与延异》(Writing and Différance)三部著作标志着解构主义的确立。解构主义的核心是逻各斯中心主义,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秩序,这动摇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对整个西方传统的反叛和打击,为人文与社会学科等理论的变革开辟道路,体现一种进步的时代精神。解构主义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冲击了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我们对翻译标准有了新的认识。

2.解构主义与德里达

“解构主义”一词来自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创始人德里达,他的三部著作奠定了解构主义的基础。他从质疑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一些主要概念入手,层层剖析,逐渐进入对人们习以为常并且赖以安身立命的一些概念(如真理、上帝、权威、伦理道德等)进行解析,最后是对整个西方两千多年形而上学哲学传统的批判。德里达抓住索绪尔语言学的“差异”说,用解构主义哲学加以重新诠释,认为不仅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差异,而且语言符号本身的能指和所指也非索绪尔所说的相互对应的关系。一个能指(如“cat”)之所以能引出相关的概念,并不因为有一个和它固定对应的先在所指,而是因为它以发出一系列和它相连又相异的其他能指(“cat”的意义在于它不同于“rat”,“rat”又不同于“mat”……)。也就是说,一个能指所涵盖的(即所指)其实是无数与它有差异的其他能指,这些差异组成一个个意义的“痕迹”(traces),积淀在这个能指之中,使它具有无数潜在的歧义,造成意义的不断延宕变化。语言符号对应的所指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文本的明确意义实际上呈现漫无边际的“播撒”(dissemination)状态,结构主义赖以产生意义的深层结构也就不复存在。(Derrida,1968:385)

德里达基于“差异”(difference)这一概念创造了新词“延异”(différance),“延异”与“差异”发音相同,书写上差了一个字母。“延异”实际上隐含着德里达解构的一个基本策略,那就是以书写抵抗语音,用文字来消解逻各斯的霸权。德里达认为“差异”只指空间上的差别,无法表现意义在时间过程中的向后延宕。所以,他将“差异”改写为“延异”,来说明比存在更为本原的是“延异”。“延异”一方面表明差异与区别,另一方面表明时间的延续和不断推迟,它比差异更具有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反对结构主义封闭、稳定的认识方法,探究了意义具有不稳定性和无限推延性,深层结构具有无意义性和不存在性。解构主义的实质即反权威、反传统,具有现实主义、实用主义的特性。

3.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挑战

3.1二元对立的传统翻译理论

以结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的传统翻译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关系结构的整体,都有固定的结构模式,结构是事物本质的决定因素。文本的意义具有确定性,只要按照语言规则去解读文本,都会获得相同的理解。翻译过程不受外界干扰,不必重视政治、意识形态、道德等外部因素,也不用考虑翻译活动的场所和文化语境。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原文与译文处于一种二元对立关系。原文是一个独立单元,具有客观、固定的意义,译文必须是对原文的临摹,充分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意义与风格。原文与译文之间一直是“模式―复制”的关系,离开原文,译文是没有意义的。在判断翻译成败时,就是看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

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关系导致了原作者与译者的二元对立。在传统理论中,原作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读者则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作品的理解,作者起着引导作用,读者是否准确理解了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要依据作者的立场来定。译者是一类特殊的读者,他们首先是读者,必须先面对原作者的文本进行翻译;同时他们又是作者,但必须严格按照原作进行翻译,并力图达到“忠实”标准。

3.2当代翻译理论的解构主义介入

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认为语言学和翻译学中的“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等确定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翻译这一行动的意义也不是固定的,译文表现形式的变化制约着其表达内容的变化。他认为“翻译”这个术语本身不确切,应该用“转换”一词来代替。实质上,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一种文本到另一种文本的转换(regulated transformation),而且这种转换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解构主义理论否定了将文本作为中心,对一直以来居于主导地位的“忠实”、“准确”等传统翻译原则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德国翻译理论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早在《译者的任务》中,就提出译文与原作之间无“忠实”可言,译文与原作的关系如同一条切线与一圆周相交,译文与原作轻轻地一触而过,碰触后其意义相对独立,顺自身的方向,在译文语言的“语言流”中无限地延伸漂泊,译文与原作之间是一种延续与创生的关系。“因为在原作后来的生命里――如果不是经历一种生命的改变和更新,就不能称之为后来的生命――原作已经发生了变化”。(Benjamin,1923:74)

翻译作品要适合时代与社会的要求,解构主义把译文从原文的处境中解放出来,把译文当作独立的文本阅读,从而消解了传统翻译理论里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关系。解构主义认为作品本身并没有固有的意义,它们的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当译者和文本接触后才产生的。解构主义对原作者的权威性提出了质疑,否定了原作者的主导地位,使读者成为主角。

3.3解构主义与翻译标准

3.3.1翻译标准应是模糊的

按照解构主义理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和可以进行无限推延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德里达的“延异”、“撒播”、“印迹”等概念都是意义不确定的模糊词语。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传达和读者对译文的理解、评价都贯穿着“模糊”二字,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的翻译标准来衡量任何译文,翻译标准应是模糊的。

3.3.2翻译标准应是多元化的

每个译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都会不同,所以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解构主义倡导以译者为主体,允许多个翻译标准的同时存在。译者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重视影响翻译过程的政治、意识形态、道德等外部因素与翻译活动的场所和文化语境,要多角度地看待译文,翻译标准应是多元化的。

3.3.3翻译标准应是不断发展的

翻译标准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就像我们不能拿林纾时代的翻译标准来衡量当今的翻译作品。好的作品一般都有很多的版本,有的每隔几年就要重译一遍,这是因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译者对原作的解读会有新的领悟。译者必须不断修正自己的解读,这样翻译成果才能被大众所接受,才是成功的翻译。

4.结语

解构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它过于强调了语言文本的隐含性而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功能,使人们面对文本阅读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境况;另外它消解了现有的秩序与界限,容易使人们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将解构主义运用到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某些偏离,有“翻译即改写”、“翻译即叛逆”等说法。解构主义在翻译理论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翻译观点,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但同时,译者也应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不能脱离原文凭空创作。总之,我们不能一味强调“解”而脱离了最基本的“构”。解构只是一种方法,我们不能把解构当成目的,要在一定的结构下,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只有这样,翻译研究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Benjamin Walter.The Task of Translator[M].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3:74.

[2]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revised 2nd ed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46.

[3]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London:The Peter Owen,Ltd,1959:25.

[4]Jacques Derrida.Trans.Alan Bass.Structure,Sign,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M].Chicago:The U of Chicago P,1968:385-390.

[5]Kathleen Davis.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M].Shang 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67.

[6]李红满.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冲击[J].外国语学报,2001,(5):77-78.

第8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凌驾于现实个人之上而又控制个人的所谓“历史目的”,原来只是无数受分工制约的个人非自愿、而又必然地形成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关系而已。它虽然对于每一个体而言是异己的,但却形成于个人力量的联合,是个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形式。千年黑洞,今始开一线天。而这一秘密之所以隐藏了千年,绝不是因为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都不及他聪明,而是因为解答历史动力之谜的现实条件尚不成熟。如果不从历史条件的深度进行思考,崇拜马克思的人将无法走出迷信的误区,排斥马克思的人也将无法领会他的伟大。[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5](P47)进一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说到底是历史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结果,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只有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目光,我们也才能真正理解先前的历史目的论。在回答第二个生存论疑难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则更加显示了其与历史目的论的本质关联。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西方悠久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样追求人类朝向一个崇高的目标或方向发展。那种切断西方弥赛亚救世情怀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关联的科学主义观点貌似“客观”,其实是非常浅薄的。切•格瓦拉的名言“没有悲天悯人的心肠,社会主义就无法存在”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目的论关系的极好说明。如上所列,历史目的论有多种历史形态。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的历史观领域,是不同的历史目的论厮杀的战场:“理性”和“自然”杀死“上帝”,“类本质”又杀死“理性”和“自然”。厮杀的过程就是哲学家们在更高层面上追求人的尊严的过程,就是向人自由自觉地为生存意义自我立法的境界迈进的过程。正是攻击先前历史目的论的战斗性,使得马克思最初同样(在形式上)以历史目的论作为武器,其典型表现就是“异化”理论。“异化”、“复归”范畴是历史目的论哲学的基石:“目的”是正题,“异化”是反题,“复归”(回到目的)是合题。历史目的论的这种张力结构,正是引领人类不断超越现实、趋向理想的能动性之源。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目的论的批判继承,就集中体现在对这种能动性的重铸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3](P87)如果不拘泥于字面,我们其实应当这样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共产主义也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也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但与历史目的论不同,共产主义运动的条件由现有前提产生,而不是由哲学家的幻想产生。绝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按其字面意思来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之所以有这容易让人误解的话,只是出于区别于历史目的论的需要,只是出于与之前自己的哲学信仰进行彻底清算的需要,因而在词句表达上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下面我们就进入对马克思扬弃历史目的论的思想三阶段的考察,这一考察的线索是“异化”范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运用。大体来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第一阶段,《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是第二阶段,《资本论》及其手稿是第三阶段。

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第一阶段运用:借历史目的论的形式开展现实批判

也许有人反驳说,马克思1843年的这一表述不能与1857年的表述同日而语,因为前者悬设“本质”(前异化)而后者是纯粹的客观描述。这种反驳是我所不能同意的,对此,下文(“五”)将结合《1857-1858年手稿》再行讨论。同样,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范畴,我们也不能作单纯历史目的论的理解。马克思在行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历史目的论的形式追随,并不能等同于全然接受历史目的论本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肯定性运用“异化”范畴的最主要文本。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工人的劳动产品创造得越多,他就越受产品的支配;工人的劳动行为出自于自己,却变成消极的受动;工人把本属于人的类生活变成了维持个体生存的手段;工人劳动创造了资本家,但工人却从属于资本家。[6](P52-6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遭受的最大批评就是在形式上预设了“本质———异化———复归”的历史目的论模式,但如果由此认为马克思真的相信在工人异化之前(时间意义的)有一个“本质”状态,则大错特错。吉登斯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最为中肯,他澄清到:“通常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从抽象意义来思考‘人’这一概念的”,“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所表明的并不是‘自然人’(没有被异化)与‘社会人’(异化了的)之间的张力,而是表明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所蕴含的潜力与这种潜力实现之不可能性之间的张力。”[7](P19)这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以为远古才是人类黄金时代,这是马克思不屑一顾的封建社会主义者的看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借用历史目的论“异化”范畴的实质,在于以这种张力结构来揭露现实的非人道性,而不在于相信历史会自行向“本质”复归。相反,“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6](P128)。因此,在马克思使用“异化”范畴的第一个时期,就蕴含着将规范尺度与科学尺度统一起来的纽带。

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第二阶段运用:以拒斥“异化”范畴的方式表明新世界观立场

“异化”范畴在唯心史观统治时期的历史观领域,总是服务于历史目的预设的。唯物史观创立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坚决与历史目的论划清界限的需要使得他们把“异化”作为严厉批判的对象。这种批判集中体现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神圣家族》开始反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复归”的提法,明确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P118-119)《神圣家族》在历史观领域,将历史与人的关系进行了一个哥白尼倒转,历史从先前的支配个人的超级人格,变成了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的活动总和。《神圣家族》以讽刺性的口吻提及“历史目的”:鲍威尔“把‘群众’和‘精神’之间的斗争‘规定’为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8](P119),从而陷入了宗教幻想。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P152)在这里,“实现”范畴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归”范畴的替代是意味深长的,它以范畴变化的方式表明了与历史目的论的原则区别,即在历史目的论中,“本质———异化———复归”的道路是超人身的“历史”的自我运动,而在新历史观(进一步发展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追求自己目的的个人的活动构成了历史,而实现人的目的的途径仍然是个人的联合实践。尽管此时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仍然缺乏总体性批判,但以感性个人的活动来为历史提供解释的思路,却预示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即将出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异化”一词的讽刺性使用最能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历史目的论的立场。他们写到:“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3](P85-86)“哲学家”在这里是个贬义词,只有他们才爱听“异化”这种空疏而无力的字眼。“异化”所受的这种嘲讽与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地位恰好形成两极。马克思即使在形式上也不能容忍“异化”范畴对新世界观的亵渎,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与历史目的论进行“彻底”的决裂。上文我们曾分析过,马克思恩格斯为了表明这种立场,甚至说“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见“二”),想必读者朋友最初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这句话时也感到有点蹊跷吧。准确的说法应是:“共产主义确实也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但它不能停留于理想层面,而必须付诸行动。”因为共产主义尽管植根于现实,但也必须有理论灵魂引领。同理,《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异化”的那种鄙视,有相似的意味,即为了划清新世界观(也即新历史观)与历史目的论的界限而有意为之。《共产党宣言》也是如此,它称“德国著作家”“在法国人对货币关系的批判下面写上‘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哲学胡说”[3](P299)。不过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术语本身,而是整体思想,关注的是马克思仍然借历史目的论的张力结构进行价值预设的事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革命之处不在于抛弃历史趋向的目的,而在于从现实(而非头脑)当中引申出合理的目的。历史唯物主义同样关切在这个合理目的面前的“异化”。终于,进入《资本论》创作阶段后,马克思又与“异化”范畴进行了亲密的“复婚”。

马克思对“异化”范畴的第三阶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规范性与科学性内在统一的高度自觉

第9篇: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异同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异常心理 原因

1.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简介

狭义的后现代思潮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反思和批判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哲学释义学、后结构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等蓬勃发展,动摇了现代文化的根基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义,对当代哲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后现代并非是对现代的颠覆,而是对现代认识论和思维模式的质疑与超越,后现代主义究其实质是一场认识论革命和思维方式变革(蒋京川、叶浩生,2005)。

在心理学领域中,现代心理学以自然科学为标杆的弊端暴露无疑,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中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意义。这时后现代主义思潮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集中体现了西方哲人们对“现代”哲学的强烈不满情绪,同时也昭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后现代心理学在哲学、社会文化和心理学三大背景下产生。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取向,如:社会建构主义、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以及叙事疗法与传统心理治疗取向不相同,后现代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并不会关注个体的问题,而是将来访者看作一个有能力有资源的个体。他们对心理异常现象则持乐观态度,其基本假设认为人们都是有能力的,要相信人们能够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并创造出更加积极的故事来(Gerald Corey,2010)。

综合其思想,后现代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研究以下方面1、主张心理的社会建构。2、提倡相对主义。3、强调互动的源泉作用。4、提倡对人复杂心理过程的研究,注重心理学的实用性。5、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6、关注话语的建构中介意义。

2.后现代心理学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对于心理异常的原因,生物医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认知行为模型、人本主义模型等等都有各自的理论解释。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对待心理异常或生理疾病的探索遵循的是医学对躯体疾病的模式(钱铭怡,2006),所以本文暂且不加讨论,而从现代心理治疗的三种基本范式开始进行探讨,即精神分析治疗范式、认知-行为治疗范式和人本主义治疗范式。精神分析范式着眼于人内在的精神结构和心灵深处的探索,认为人内心的冲突来源于本能欲望和自我的矛盾。认知-行为范式认为人在生活中之所以产生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因为人对客观现实有不合理的认识。人本主义治疗范式认为现实世界把人置于一种疏离状态,中断或歪曲了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郭玲玲,2007)。

以上三种是经典的心理治疗范式理论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三种现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个体的问题都存在于个体内部。其实质是以客观反映论为认识论基础,以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为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对于心理异常的解释,通常在其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中有所描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观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协作语言系统疗法、焦点解决疗法和叙事疗法。从这三种心理治疗观中,可总结出以下异常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2.1后现代心理学并不否认现实的存在,只是认为在认知和建构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受到环境、时间、地点、自身及他人因素的影响,所能了解到的“现实”只是部分的、不完整的,对“现实”的理解是相对的。异常心理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对“现实”不充分的解释造成的。后现代心理咨询强调语言的作用,认为是语言创造了所谓的“客观事实”(杨彩霞、王伟,2007)。

2.2个人不“拥有”问题,问题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存在,而是叙事结构中的一种时间上的存在。所谓问题,只是各种前后相继的生活经验的一种样式,是意识形态(Ideology)、宏大话语(Grand Discourse)或毒性叙事(Toxic Story)造成的一种象征,是个人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建构的结果。主流话语会控制人对生活经验的解释。但通常人们对这种影响不能自觉,因为人生来就被“植入”(Positioned)其中(杨广学,2003)。认清了主流话语与人的关系,异常心理也就与其他各种生活样式属于同等类别,不再成为特殊问题。所谓异常心理,就是生活本身。心理异常者无法将自己与自己内化的主流文化的故事分离开来。

2.3对于社会建构主义者而言,现实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主要是人们所处情境的作用,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当一个人把自己定义为抑郁的人,那么他就将会抑郁下去。一旦个体采纳了对自己的某种定义,那么个体将很难接纳与该定义相反的行为;例如,被抑郁所困的个体可能不会承认生活中定期出现的良好情绪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2.4心理异常有时也与治疗师有关,后现代对于治疗师的权威性也提出了挑战,它并不是要反对心理治疗的各个流派,只是反对它们秉持权威真理的姿态(赵梅,2005)。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社会脉络,对世界有不同的认知建构,后现代认可这种差异性,主张以合作介人的模式进人到相应的辅导过程。来访者应该是被接受的而非被支配的。

3.结语

在后现代思维模式的冲击以及多元文化的转向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由于地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存在适应所有文化下心理异常现象的单一解释,因此必须进行本土化的心理病因学研究,而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现有的伦理研究成果简单套用。了解心理异常现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到具体的心理治疗中去。急速的文化变迁促使后现代心理治疗师去拓宽他们的能力,并持有跨文化、多元的理论和实践视角,更有效地对待来自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当事人。(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玲玲,后现代心理治疗对现代心理治疗的超越.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1(5):119-120

[2] 蒋京川,叶浩生.后现代心理治疗及其伦理问题思考.心理学探新,2005,25(4):21-25

[3] 李倩.后现代主义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8(1):42-44

[4]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0.

[5] 杨彩霞,王伟.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社会心理学,2007,22:135-138

[6] 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