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人文素养教育全文(5篇)

人文素养教育

第1篇: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目前的职校生大都是“90后”,他们有独生子女的共性,又有职校生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个性:

1.重个体轻集体的价值取向。职校生一方面反对束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集体主义,反对以权谋私的人冠冕堂皇地宣称集体主义原则,反对束缚身心自由的封建家长制和扼杀个性的所谓集体主义,这些特征客观上养成了学生批判性思维;但另一方面,又容易使学生走极端,滑向否定集体、轻视规则的歧途。相关调查显示,75%以上的职校学生权利、义务观念不够强、不强或很差;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23%的人赞成先己后人,54%的人赞成利己但不损人,5%的人赞成只要利己不顾他人;在人生追求方面,63%的人认为人的一生照自己的想法活过、奋斗过的人生才不算白过,有敢想敢干、讲个性重自我的特点,更愿意谋求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

2.重物质轻精神的信仰选择。很多职校生学生重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轻视提升精神境界。自我发展的目标依顺序一般是:金钱、自我奋斗、科学、权力等,由此,职校学生的道德信仰选择呈现出显著的个体经济价值的特征。这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职校学生有务实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精神目标的缺失,对物质享受的热衷客观上会影响其职业审慎判断,构成了企业录用职校生时的隐忧,在应职校毕业生与年长的应聘者之间宁愿选择后者。

3.重时尚轻传统的品质认同。高职学生与其他青年人一样,喜欢时尚,容易追随当下流行品质,如竞争、效率、平等、自由、人权、注重技能等,这些品质与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相一致,体现了历史进步性,客观上激励着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接受新知识,形成新意识,然而传统道德中的忠厚老实、节俭、谦让、服从等品质已不再被大多数职校生所认同。

4.重认知轻行为的人格特征。大部分学生赞成德智和谐发展,但其道德行为表现却往往不如人意,片面追求技能发展,忽略道德人格的修养。主要表现有,某些学生考试作弊,生活懒散,不遵守公德,举止粗俗,将调侃和庸俗当作美;某些学生为了获得眼前物质利益而荒废学业,有的甚至丧失人格;某些学生视权力为谋取利益的媒介,所尽的义务只是为了换取今后更大的实惠;某些学生只能看清他人是非却分不清自己是非,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懂得如何去尊重他人,等等。

二、职校人文素养教育路径选择

1.调整培养目标。目前职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是循着专业或职业需求的轨道,经过几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发展成“经济人”“、职业人”,学校更多地发挥着职业培训机构的功能,而不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精神和文化殿堂。结果是学校只是教会了学生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成功地教会学生该如何“做人”,学生并不具备会计职业所要求的人文素养,即使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其教育就本质而言也是失败的。因此,应将人文素养教育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把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所有教育教学环节,以培养能自如应对诸多财会伦理问题的专业人才。

2.完善学生评价体系。近年来,职业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很多方面仍然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仍然是考试成绩,学生应对考试的一般办法是:平时上课应付了事,考前老师划一下“重点”,有的学生寄希望于考试作弊或老师“开恩”,表面上各门成绩都还说得过去,但实质上与会计职业要求却背道而驰。因此,应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定建立重过程评价、轻终端控制,重人文素养、轻知识重现的评价指标,引导、激发学生提升人文素质的内在自觉。

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开展职校生人文素养教育,教师是关键。而目前我国职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考核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机制并不健全。二是教师较少关注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倡导教师从学科研究和课程教学中挖掘人文内涵,在进行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时,充分揭示本学科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伦理思想、创新思想等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第2篇: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1我国人文素养教育之于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同时对人文教育的不重视所造成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普遍偏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高职人文教育问题的涌现,我国也逐渐认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998年我国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我国全面深入实施人文教育进行了说明。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高职院校就加强人文教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论述如下。2003年学者杨德广的文章《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2004年学者王浪和凌云的文章《略论高职课程改革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学者丁继安的文章《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都共同表达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即发展其创新和创造能力、塑造其完美的人格,而这些也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所必须进行的工作。2006年陈向阳等学者在文章《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中得出针对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在这样一种新的技术观的基础上应该确立与其相对应的技术教育观。何锐连在文章《加强人文教育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中表明,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构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重点是营造高职校园中的浓厚人文教育氛围。2007年高宝立在文章《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中表明,高职院校要改变其人文教育薄弱的现状,就需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健全职业人文教育的操作机制和体系。学者王晓东和许宪国在文章《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中提出,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和所承载的使命,并寻找高职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教育提升相互融合的学生能力的新思路。2009年徐长斌和黄戈生在其文章《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二重障碍及对策研究》中强调了通过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徐公芳在文章《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思考》中表明,需要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来把职业学院的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并通过课程整合和专业渗透、建构兼具职业性和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并制度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评价体系等各种途径,来实现提高职业人文教育的目标。2010年李静、杨海刚在文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探微》中对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不足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人文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研究。

2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与问题探讨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在单纯地培养专业人和职业人,而是培养社会型的人才。基于高职院校中人文教育的现状,在高职学院中树立全面成长、综合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办学目的,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地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它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功能。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层面,而在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上关注不够。因而,以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最终落脚点,进一步探究高职院校如何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以关注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对策显得更为重要。应主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人文素养教育之于高职学生的基本内涵,二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陈刚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第3篇: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摄影教育;教育方式;人文素养;课程实施

由于多媒体时代与网络生活的不断深入,摄影作品也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了解外界、丰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并非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受到热烈欢迎、体现摄影作品本该具有的价值,摄影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根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如今的高校摄影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内知识教学而忽略课外实践、注重规范化教学而轻视个人创新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摄影者的摄影作品的认知、对摄影作品价值的理解以及对摄影作品创作的灵感和思维[1]。一部好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喜爱、称赞并且获得高的评价,是因为这部作品在基本的摄影技术技巧、理论知识的应用上充分体现的同时也体现出它的人文思想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是由于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高校摄影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也是势在必行了。

1高校需要在多方面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多种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教育,它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教育,还是对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进行尽可能完善的塑造过程。它已经不再是教育我们怎样去学习掌握知识,而是在教育我们如何去认识事物、如何去感知事物、如何去评判事物、如何去衡量价值、如何去欣赏美、如何去学习道理、如何去实践真理、如何去创造创新、如何去掌握生活技巧、如何去学习精神、如何去塑造个性、如何去磨砺心性、如何去获取成功以及如何去丰富自己等。这样的人文素养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课堂所能够给予的,多方面、全方面培养才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真谛。

1.1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法

首先,认识到了高校摄影教育中的缺陷与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在课程上体现的人文素养以及在课程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还应该对高校生本身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于高校生本身的文化素养、道德理念、价值观点、性格塑造培养,教育教学中传道授业已经不是摄影教育的唯一重点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这样的有机结合恰恰是人文素养教育在课程上所需求的。课程外的教育教学却还是需要进一步地加强,举行摄影展、摄影比赛一类的活动正好可以在丰富高校生的课外业余时间的同时,还能培养高校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从受教育者本身出发,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深入的人文素养培养,有利于塑造出更具特色、更具优点、更具亮点的新一代接受过摄影教育的高校生。

1.2庞大的师资力量是教育的关键

一些高校缺少高层次水平的摄影教学老师,就采取让教师依据兴趣转向教学摄影技术,专业知识不足、理论实践不强的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教师的人文素养高低在教育教学当中就会影响到学生受到的人文素养教育质量,是人文素养教育能否有力实施的关键。在摄影课程上,教师的人文素养极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结合多门学科和综合性的知识来对学生实施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摄影的专业知识,还有其他的相关知识。庞大的教师资源正好能够尽可能多方面、全方面、专业性地去进行教育工作[1]。就这样,受教育的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多种知识、技巧、道理,学会了坚强生活、坚定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高校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才不会落后。

2摄影教育中需要人文素养教育支撑

评判一部作品的质量不仅仅看其基本功底如何,更加注重的是对作品的内涵、人文思想、人生意义评定;对于一个人的认定也同样会更加偏向于这个人的个人涵养、文化修养、思想境界、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的考究。因而,摄影教育中除了要对个人基本功、摄影技巧方法的重视外,还应该将精神更多地投入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上,注重于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高校生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实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作出更多的具有人文意义的作品。

2.1高校摄影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陷分析

首先,高校摄影教育课程一般都是对图片的分析、对拍摄经过的讲解、对拍摄内容的描述、对拍摄技巧的解析这样的过程,俗称教育模式相对固定的经验式教育,很难达到摄影教育的真实需求[2]。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高校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他们创新、创作能力。其次,高校摄影作品评判中则会掺杂些许功利性的因素在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这部作品在市场上的空间如何,能不能创造出可观的利益等,高校生在接受这样的教育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同时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通过院校的审核,获得院校的认可,也不经意间会加入一些功利性的因素在作品当中[3]。最后,由于一些院校只注重全面性的教育教学,忽略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怠慢了学生个人性格培养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4],也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历史观、审美观等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高校生的正常发展。

2.2人文素养在摄影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首先,在对摄影技巧的教育中,高校生需要掌握各种或基本或高等的拍摄技巧、图像选择、光线选择与处理、作品修饰等手法,了解的知识也要相对广泛得多,这些技巧、方法的掌握与知识的了解,正是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审美观念、创新创作能力、思维拓展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其次,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不断地鉴赏、欣赏并解析各种著名作品,逐渐地加强了高校生自身的美学素养,有助于审美情操的培养、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创作创新[5]。最后,摄影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摄影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摄影的进度变得缓慢甚至是停滞,需要摄影者自己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积累摄影生活的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作品的问世也有失败的,被不认可的,摄影者就需要坦然地面对失败,总结经验,为下次的成功作品打基础。这样不但培养他们面对困境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细心耐心、不屈不挠的性格。

3课程结合人文素养教育与摄影教育

由于国内的摄影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的高校摄影教育发展迅猛,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摄影教学课程。但是国内高校摄影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就是虽然高校摄影教育中包含有对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力度还是不够,而且还不够全面[6]。为了能够使摄影教育顺应时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跟上世界艺术教育的脚步,也就需要科学的课程设置作为重要保证。

3.1摄影历史文化与著作鉴赏课程必不可少

通过对摄影、文化、艺术历史和发展的了解,对历史作品的研读,使得高校生不但要明白每一种技艺、手法甚至是发明的由来,还要知晓其对这些历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懂得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对摄影不变的初心以及对文化的不懈坚持。从了解的过程当中,认知摄影、文化、艺术之间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关系,理清摄影教学中包含的其他人文素养。而著作鉴赏不但要让高校生学习在著作当中所使用的高超技巧和扎实的功底,还要让他们能够细致认真地了解著作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内涵、哲理等等,拓宽他们的眼界,通过对作者作品形成过程的了解,学习其完成作品时所体现的精神,形成属于自己对摄影以及人文素养培养的独特见解,再在老师的技术技巧教学下,以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别具一格的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摄影作品来。这样注重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算作具有内涵以及应有的价值意义。

3.2摄影点评与良好作品收藏课程相继开展

摄影点评不单单要对名作进行自己认知的点评与判定,还要对周边他人以及自己的作品进行理性、认真、合理的点评。还需要将别人对同一件作品以及自己的作品的点评与自己相比较,取长补短,逐渐地形成中肯、合理、具有自己特点并有见地的评判点评标准。当有了合适的评判标准后,自己的作品也就相应地会在无形当中向之靠拢,使得自己的作品不仅具有基础功底,还具备深刻内涵,体现深远价值。而收藏课程的开展则是进一步在摄影教育中培养高校生人文素养,收藏自己认为值得收藏的作品,对一部作品的内涵以及价值的判定,锻炼他们的评判能力。点评与收藏课程同时进行,相辅相成,不但培养一个人在摄影方面的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进一步加深他对摄影、摄影作品的认知,形成属于自己的较为准确的价值观,在教育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是巩固了人文素养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宇龙.摄影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研究[J].现代电影技术,2016(2).

[2]周婷.数字化时代下高校摄影教育改革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5(9).

[3]陈英文.数字媒体艺术时代高校大学生摄影教育新探索[J].艺术教育,2016(5).

[4]田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式与学生摄影技能的培养思考[J].大众文艺,2016(11).

[5]鲍许峰.艺术类高校的摄影教育应该坚持摄影作为艺术的“理想主义殿堂”使命[J].课程教育研究,2014(47).

第4篇: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要全面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教育。高等教育承载着在思想道德上引导社会文明向前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的重任。为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健全和谐的发展,高校迫切需要树立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现代大学精神。就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不高。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迫在眉睫。首先,在和谐社会视野之下,高校要明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高等教育目标的重点。和谐社会视野之下,高校要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任,就必须重新明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将和谐教育确立为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目标的模式,纠正高等教育目标中的某些偏颇。

一方面,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忧患意识、良好的现代自由人格和品位、努力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以及诚信、博爱、奉献、敬业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渊博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等。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远大的理想,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现代科学人文素养,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并由这些人才承担起传承和创新民族精神的重任。其次,以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为前提,重新确立高校对所培养人才的考核评价标准。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之下,高校要实现新的人材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必须尽快完善高校人材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并构建新的完整的人才素质评价标准体系。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高校特别是专科院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实用性。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这样的办学标准导致部分高校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和排斥。而人文教育本身,也因科技教育的强大作用,表现出知识化的倾向:一些高校虽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却忽视了最本质的对人的培养和完善。这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严重失衡,直接影响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决不单单是学历问题,人文素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人文素质高的大学生,无论在求职面试,还是走上工作岗位表现都比较突出;而那些人文素质较低的毕业生,则更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或者名利诱惑面前迷失自我和方向,并因其人文底蕴不足,即便这些人专业技能水平很高,也往往缺乏发展后劲,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它掌握在谁的手中。”一个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正确运用,是由其文素质水平高低决定的。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本,丢掉了这个根本,教育就失去了骨血。就当前高校而言,要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充分重视,必须在考核评价体系当中增加人文素养水平考评的内容。要将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人文社科类活动和表现以及成果作为衡量大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进行的好坏作为评价大学等级的标准。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出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级人才。第三,打破传统单纯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教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内容,寻求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融合贯通。要实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最主要和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高校原有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人文素养及相关课程的比例,并将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巧妙灵活地贯彻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当前,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失衡严重。多数高校在课程设置中,专业课占据绝对优势,有的高校甚至高达70%以上。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人文教育在高校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因为人文课程不受重视,从事人文课程教学的教师的处境也尤为尴尬。人文课程的课时被不断压缩,科研项目也一再被削减。在经济社会的现实面前,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被严重忽视,变得无足轻重。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针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增加人文素养课程的比例,增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探寻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融合贯通的方法和渠道,在学生最重视、花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在人文素养课程的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实质的帮助和保障。最后,高校要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拥有现实的肥沃土壤。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形式。和谐校园的人文氛围,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素质养成,也能保证大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实现人材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包括高校的内部文化设施、文化组织和文化管理制度建设。它是一所大学的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体现。高校通过创建各色各类、形式内容丰富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荣辱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向大学生传达出去,从而帮助他们塑造完满美好的个性,拥有健康完整的人格,培养自由开放的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等,进而提升大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并最终实现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整体目标。

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高等院校必须把和谐教育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支撑点和基准价值选择。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建设,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对于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高校教育水平以及构建和谐教育、创建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山西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2]王利琨.浅论在高等院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

第5篇:人文素养教育范文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高职教育直接承担着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为现代产业提供专业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很多直接从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产品不是实物而是服务,如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服务里更多地渗透了人文性、社会性等人文素养能力。因此,只有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才能胜任对人文素养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事实表明,踏实稳重、诚信执著、文化素质、文明礼仪等“软性因素”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就是这些“软性因素”的优劣,却往往成为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致力于高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确立了“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岗位群零距离、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求开齐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公共必修课外,课时一般不少于学年总学时的20%。此外,文明礼仪、演讲与口才、沟通表达训练等公共选修课也如火如荼,与专业技能课相得益彰,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并行不悖,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市场调研与人文素养差别化培养相结合

巩固学生人文素养社会需要多少高职生,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生,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决定的。高职院校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随时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最新要求,涵盖针对相关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析、人力资源规格需求分析,在坚持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每年根据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不仅要重视行业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和人文素养共性需求,而且要重视不同行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同需求。只有充分把握这些市场需求动向,贴近行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差别化人文素养培养,才能做到高职人才适销对路,深受行业企业欢迎。

三、课堂训练与课外濡染相结合,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不断膨胀,优质教学资源优先满足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情况下,部分高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常常被急剧压缩,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落实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要抓紧抓好课堂上的45分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达到素质教育的实效,而且要善于将人文素养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些可以看成是人文素质的隐性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学校通过标志性建筑、名言警句等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气氛。

(2)抓好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

(3)加强校外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