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海外代购市场分析

第1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五力模型;海外代购;发展前景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稳定、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止于基本的柴米油盐,更多的人倾向于利用品牌高端和质量可靠的产品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国内商品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中国高昂的关税使国外品牌在国内专柜远高于国外几成甚至翻倍的售价让国内消费者望而却步,再加上国际贸易的联系密切,从而使消费者将眼光投于国外。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市场”,以国际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暖床,海外代购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二、海外代购的概述

(一)海外代购的概念

海外代购指的是一些人利用旅游、工作或定居海外等优势,帮别人代买他们指定的某些商品,并将商品邮寄或人肉回国带给他们。热销的商品往往较为贵重、国内外差价较大或在国内很难买到,通常以箱包、珠宝和化妆品为主。海外代购的商品价格一般由商品的成本价、购物税、国际和国内的运输费构成。代购者一般提高一定(通常是销售价格的10%)的价格作为利润,令人瞠目的是,代购商品的最终价格仍旧比国内的专柜售价低30%到50%。

(二)海外代购的发展现状

海外代购的成长速度。海外代购的交易规模和交易人数增长十分快速。有关数据表明:2013年海外代购在中国市场的交易规模高于700亿元,2014年更是达到1940亿元。2013年中国海淘人数超过1800万人,预计2018年,中国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海淘人数将超过3560万人。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奢侈品交易额出现负增长。海外代购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远远超过国内网购的发展速度。

三、波特五力模型的构成

根据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或公司的收益能力取决于这五种模型的形态和综合强度,综合强度越强行业内竞争就越激烈,然后判断出行业潜在的竞争和潜力。最后以分析该行业的现有态势后从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三个方面提高其最终获利潜力。

下面用波特五力模型对海外代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见下图1)。

四、海外代购的波特五力模型竞争现状分析

(一)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海外代购方的代购渠道分为专柜购买和供应商购买两种。海外代购一般以箱包、珠宝、奶粉和化妆品为主,私人代购由于代购的品牌众多、购买的数量较少而且不大量囤货,往往会选择靠专柜直接购买产品,不直接接触供应商环节,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一部分代购方通过供应商购买。当供应商所提供的投入要素的价值占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或使产品质量超出一般水平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增强。大品牌在中国的市场较为成熟,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代购方一般选择未入驻中国市场的小众品牌供应商合作,免去品牌宣传、风险小、直接合作没有中间商等多方优势对供应商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价格敏感度与相对议价能力。价格敏感度即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品牌、高质和独特能提高其价格竞争优势;相对议价能力就是购买者能让商家让利的相对范围。

国内消费者选择大多倾向于购买高端品牌,质量高且价格较于国内便宜,买方的品牌忠诚度高;产品的独特性较高,难以找到替代品;母婴类等产品对于特定人群是生活必需品,产品需求程度高。这些都导致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降低,讨价还价能力降低。

海外代购一般是私人代购,消费者跟代购直接对话。当消费者跟代购要价还价时,部分代购可能由于心软、好说话、想留住顾客等考虑给予包邮或抹零等一定的优惠,优惠的力度一般很小,所以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低。

(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是指暂时对企业不构成威胁但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者,通常影响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因素有:行业进入壁垒、原有企业的反击程度。如果贸易进入壁垒低,原有企业不反击,进入者的威胁就大。海外代购的技术难度低,资金规模要求低,使得海外代购的进入壁垒不受规模经济和资金需求的影响。海外代购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受国家政策和国际汇率影响较大。

2010年7月2日,海关总署规定9月1日后个人邮寄进境物品应征进口海关免征税额在500元以内调整为50元以内。2014年7月29日,海关总署为了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出台了相关文件。海关政策的相继出台,直接造成海外代购的成本上涨,代购方被迫提高售价,打击了代购方和买方的积极性,从而减缓了交易规模上升幅度。海外代购发展出现暂时的滞缓,很多想投身于代购的人则选择不进入这个行业因此,国家政策的打压会降低新进入者的威胁。

2016年1月21日,俄罗斯卢布兑中国汇率跌至史上最低(见图2)。由于经济制裁造成国内增长率下降,地缘政治不稳定导致资本外逃,美元大幅上涨。俄罗斯的汇率一直与出口石油的价格息息相关,原油出口价格的不断下跌,导致卢布的大幅度贬值。很多在俄华人抓住时机加入代购,俄罗斯代购凭空出世。俄罗斯代购最具有价格优势的是化妆品,其次是俄罗斯的巧克力等食品。例如:一支ysl的唇膏国内专柜是310元,俄代售价是175元,相当于5.6折。数据显示:在卢布暴跌前俄代交易额占总海外代购交易额的1.19%,之后占了10.73%,俄代占总市场份额显著上升,其他国家代购的市场大大缩水。

(四)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指那些可以实现同种功能的其它产品。替代品的威胁主要包括三方面:替代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替代品质量和性能、客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1、海外代购兴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性价比和便利,所以在价格上海外代购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2、海外直购网站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不断完善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便捷通道。

越来越多的海外B2C网站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货物全球直接配送业务,并完善了语言障碍问题,在网站上增加中文版,甚至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和爱好在网站上增设分类栏和支持支付宝付款,例如美国的亚马逊网站,英国的哈罗兹等大型B2C网站。海外直购网站的发展将对海外代购造成较大的威胁。

3、国内本土品牌的兴起

以服装举例,国际品牌夏姿陈shiatzy.chen由王元宏和王陈彩霞于1978年创立。2003年,被亚洲华尔街日报评选为最值得瞩目的品牌。2004年,被伦敦金融时报评选为年度热门时尚品牌之一。深受林心如、莫文蔚、李易峰、刘亦菲等众多一线明星追捧,尤其是林心如,选择了两套夏姿陈的礼服作为婚服。由此可见,中国品牌较于国外品牌存在一定的竞争力,只是目前能与国外知名品牌抗衡的较为成熟的本土品牌较少。我相信,在未来中国本土品牌会越做越好,对海外代购产生更大的威胁。

(五)同行业竞争者的现有竞争力。海外代购的现有竞争者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1、电商的威胁

2010年中国首个团购网站上线,到现在规模较大的有天猫、苏宁易购、聚美优品等几千个团购网站。各大电商通过母亲节、光棍节等节日推出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单单光棍节就吸引了3亿的独立用户。电商不仅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且能使消费者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

2、自贸区的威胁

自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现在已经有上海、福建、天津、广东四个自贸区。自贸区成立后,“海淘”进口商品不仅可以享受关税减免,而且发货速度快。这无疑就是快捷版的海外代购。所以,同行业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激烈,而且自贸区的不断完善将对其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海外代购的前景分析

1、海外代购市场的规范化

目前,针对海外代购出台的法律较少,尽管政府提高了对海外代购市场的监管,但对其约束力仍较为宽松。市场安全监管部门没有明确且强有力的措施,代购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海外代购被迫压缩利润空间,代购安全性降低。在这样的环境下,急需政府出台相关法律去保护海外代购的合法权益和约束那些钻法律空子的不法分子。

2、增加消费群体

中国海外代购的目标群体单一,普遍是20-30岁的白领等工薪层,精通于网络,深谙网购的便捷。然而,40-50岁的消费者比20-30岁的有更高的消费实力,他们往往是不习惯虚拟网络的消费方式,更青睐于传统的门店购买。针对这种情况,海外代购可以通过设立实物展示店,将售卖的商品放置于店内,并提供购买的小票和视频,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3、改变交易模式,整合海外代购

海外代购竞争压力大,同行之间,为保证利润空间提高商品单位售价,代购将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压缩商品利润空间达到多销,则破坏了行业的生态平衡。对于个体代购者来说,也非常需要一个“归属”。建立一个属于代购的B2C海外代购交易平台,号召广大代购入驻,接受统一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序的价格制度,防止恶性竞争。拥有大量代购者的平台具有更大的号召力,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可以抵御海外直邮网站带来的威胁。

4、提高服务质量

海外代购商品较于国内购买最薄弱的一点就是缺乏售后服务。国内购买如果不满意是可以包售后,但是海外代购的服务终端仅仅到发货为止。平台如果在不影响产品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提供包退换的服务,消费者可以消费的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可以增设咨询服务,消费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在平台上及时推出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六、总结

海外代购的出现和发展是是国际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伴随着机遇,海外代购面临着规范化、制度化的巨大挑战。我国的电子商务尚未成熟,海外代购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系统的专业代购网站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体系。在未来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购物更加安全便捷、产品更加丰富的情况下,相信海外代购优惠的价格和优秀的产品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海淘大军,海外代购必将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宏楠.海外代购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分析[J].商业流通,2014(10).

第2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化妆品海外代购; 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1-45 -05

一、引言

众所周知,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总是由于汇率、关税等各种原因,导致各种商品普遍产生一定的价格差额。尤其是品牌产品,国内许多品牌的价格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为了购买国内尚未上架的国际新款,更是为了免除这部分价格差额,众多消费者奔赴香港、日本、美国、欧洲进行购物。对于没有出国机会或出国机会不多的消费者,异军突起的海外代购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购物平台。

很多品牌商品,有些在国外价格很低,有些在国内没有销售。早期人们会选择让朋友代买回来,其实这就是海外代购最开始的雏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流行,海外代购逐渐也不再局限在亲戚朋友这个小圈子里。如今,海外代购已在国内蔓延开来,生意相当红火。即使是国内已经有的商品,通过海外代购,也总能获得比国内优惠很多的价格。通过网络平台,代购在购买品牌商品中节省信息不对称的差价。海外代购,其实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源整合。

因此,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化妆品海外代购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对海外代购问题进行规范化,呈现出海外代购的基本框架,能让更多人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业。本文基于化妆品海外代购的现状,通过市场环境的分析对化妆品海外代购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运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4P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规范化妆品的海外代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国内化妆品的海外代购现状

代购就是为别人从不同的地方购买东西而提供的一种服务。海外代购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一般是指海外代购商通过互联网帮别人从境外购买商品寄(带)回国内,分为卖家提供的商品代购以及买家指定商品代购两种,是从B2C电子商务中产生的一个细分市场。

(一)海外代购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消费者通过代购获得利益

(1)能购买尚未进驻国内市场的化妆品。目前在国内,化妆品的品牌玲琅满目。在中高端百货商场的化妆品专区里,几乎充斥着国外品牌,基本上大家对国外化妆品的选择已占市场份额的80%,对于还有甚多至今未进驻中国内地市场的化妆品牌,有些消费者可以选择出国旅行的时候买回来或者拜托朋友从国外或者港澳地区带回来,但是普通消费者如果想购买还是有很大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海外代购是最省事省时的方法。通过代购,消费者能享受到更为丰富的产品,消费偏好能得到更好的满足。

(2)能以较低价格购买到各类化妆品。由于国外化妆品市场与中国不同,各种政策及环境的差别,一般的化妆品在国外专柜的价格相比较于国内都便宜很多。此时如果选择在国内的专柜或者其他零售点购买化妆品往往会支付比国外多出很多的价格。然而海外代购的产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消费者不但可以通过代购商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化妆品,还可以国外商品的低廉标价买到,只要支付一定的代购费用。如今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汇率的变动又能为广大的海外代购消费者节省不少的一笔开支。可以说通过海外代购买到的同等化妆品已越来越经济划算。

2、代购商通过代购获得利益

海外代购商一般都有海外关系,从小受到亲戚从海外带商品回国的影响;有计算机学习经历或爱好网络技术,是国内最早的网购消费者;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大部分时间在国外,精通多门外语。由于在西方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较早,网络代购行业很发达。因此,他们最先接触和感受国外的网络代购方式。互联网在国内普及后,他们自然而然受到经验移植的思维影响,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间设立公司进入海外代购行业。通过海外代购这一购物平台,代购商们往往可以从代购差价,进出口关税,服务费等方面具获取更大的优势。相比较国内的专柜的机制,代购商往往更具灵活性,在与客人的交流以及货品的销售中,无形的潜在收益可以为代购商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

3、人民币升值成为海外代购的发展的外部动因

我国加入WTO 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不断上升,由于代购一般用美元结算,美元贬值使得用人民币购买海外商品更加划算。据淘宝网统计,去年一季度海外代购交易总量5.2 亿元, 同比增长了481%。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圣诞期间美国各大电子商务网站推出了力度更大的打折促销措施,Coach、Levi's、Clinique 等名牌产品低至三折,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

(二)海外代购的形式

早期的化妆品海外代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网络海外代购,第二种就是实体店铺海外代购。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代购行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已经出现了第三种模式:网店与实体店铺同时发展。

1、网络海外代购模式

1997年,当互联网刚刚登陆我国,一些商家就敏锐地意识到,将便捷的互联网与商务服务相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最先涉足海外代购的爱加悦网站就推出了通过互联网帮助顾客购买境外商品的服务。目前国内出现了网络购物行业较有影响力的海外代购网站,如2004年在山东省注册成立、2008年交易额列代购网站第一位的美国购物网,国内第一家专业海外代购网站、2008年交易额列前三位的亦得代购网,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知名的51邦得代购网等。

目前,国内消费者实现网络海外代购大致有四种途径,一是大型社区论坛:如篱笆网、爱孕网等,主要面向细分的消费群体;二是综合电子商务网站代购平台:如淘宝网全球购物频道及个人代购店铺、易趣代购平台等,主要面向有综合网站消费习惯的消费群体;三是专业代购网站:如亦得网、美国购物网等,主要面向相对固定的高端消费群体;四是“银行支持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式代购网站:如美国银行卡先锋VISA和知名国际物流巨头DHL合作开发的专门针对我国消费者的代购网站one now。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比较早,依赖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行业分工精细,每个细分的领域里都有领军企业。如美国的C2C“龙头”是eBay,B2B是Amazon, 门户网站是Yahoo、搜索引擎是Google 等。

网店专业网络代购商的出现可以帮助网民减少在这方面的时间成本。网络代购商作为一个专业的网络中间商,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分析能力,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优质低价的要求。

2、实体店铺海外代购模式

实体店铺相比较于网店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为客人提供观赏,并予以提供试用或者试穿的服务,这样客人可以最直观的方式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并且一般的店铺都会选择地区位置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方便客人的通行和观赏。比如化妆品的实体店就可以陈列出所有的货样,当客人进入店铺后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来了解产品以及了解店铺。这样最直接的感觉往往可以给客人带来最直接的影响。

3、网店与实体店铺并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随着近年来新兴的网络购物,网站的实体店铺发展也同样悄然兴起。2007年,南京香港城淘淘巷购物中心开业,其引导的“网络店铺实体化”这一理念给很多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顾客可以亲眼看到一些样品, 因此比网络代购更加直观,也更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在消费多元化的时代,网店实体店铺的出现与发展都为网络海外代购的销售产生了重要的帮助与影响。

(三)消费者关注点和可能发生的争议

1、消费者关注点

消费者在委托进行海外代购时,主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按关注度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代购商品价格及服务费价格、支付方式及安全度、商家信誉度、物流时间保证度、售后服务。

2、可能发生的争议

一是产品真伪及质量。从代购网站提供的资料和网民的反映看,涉及代购商品真伪和质量的投诉很少。分析认为,这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视产品质量和代购网站关注商业信誉有很大的关联度。二是物流保证。相比较而言,国内物流比国际物流在服务质量及时间保证上有不小的差距,消费者投诉也相对集中于此。三是售后服务。因四种代购途径的差异性,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化妆品海外代购的市场环境分析与目标市场定位

(一)化妆品海外代购的市场环境分析

1、市场规模

被称为“美丽经济”的中国美容化妆品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化妆品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单粗放到科技领先、集团化经营,全行业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极富生机活力的产业大军。而目前的化妆品的海外代购也正值风生水起的时机,越来越多的内地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的海外代购。

2、消费者行为分析

从现代女性的消费动机与消费行为来看,虽然有许多不确定性,但从中也可发现一些基本共性:与男性相比,女性生理构造与心理情感更为复杂,在消费动机与行为上具有更多的不可捉摸性。男性在消费方面比较理性,产生消费行为时较多地强调产品的物理属性,而且购买的商品又多属于价格较高的“硬性商品”,如家具、电器等。女性在消费欲望上多受直观感觉、购买环境气氛的影响,容易因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产生购买行为。如当她们走进商场,偶然看见美容师给一位模特或顾客做美容示范,化妆品的芬芳气味和护理后的良好效果,都能对她们产生一种很强的吸引力,进而引发消费动机,产生消费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是突如其来冲动式的。

女性在消费过程中往往带有丰富的感情,心理活动起伏较大,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和影响,从而产生对某种产品的喜爱导致购买欲望,她们往往会通过直接的感受而对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形成偏好,因为其名称、外观、包装或者服务而引起冲动,当时的一句广告语,销售人员的几句贴心的讲解都很容易让女性消费者暂时忘记产品的功效而产生购买冲动。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对美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标准上,女性消费者在选择购买产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着品牌的附加值,你的服务是不是让人满意?终端的设计是否跟产品特征融为一体?销售人员的着装或者语言是否协调是否符合品牌的形象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一个重要选择指标。于是相关企业开始全方位研究女性消费的共性,以此来指导产品在终端的体现方式,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便出现了日益激烈的终端竞争。因为企业知道,女性消费者的直觉胜过理性的判断,几张震撼心灵的海报设计,几个精美的小礼品,它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胜过几重产品技术的提高。

(二)目标市场的定位

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海外代购化妆品的目标人群定位为15岁到50岁的女性。该类人群为市场化妆品的消费主力军,她们中包括了大学生、公司年轻白领、教师、政府人员、公司中高层领导等社会中层人员。他们具有雄厚的消费能力,信息灵通,适应性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讲究生活质量等。这部分人群也是与网络接触最多的人群,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一般来说,女性在很多情况下比男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她们往往会不惜血本地大量投入大化妆品购买上,尤其受到相关化妆品销售人员的推销与介绍,或者新品上市而做的煽动性广告,因为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均高于男性,比男性消费者对广告的敏感度普遍要高很多,所以她们便更会对产品产生兴趣,觉得买得了产品就是买得了美丽,必须一试。

四、化妆品海外代购的4P营销策略分析

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4P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

(一)化妆品海外代购的产品策略

1、国内市场化妆品的产品

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市场已经比较完善,各家化妆品公司的旗下各种品牌都有在中国大陆设立专柜或者零售点。但是由于我国化妆品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而且化妆品产业并非我国的发展特长产业,各种原因的作用使得我国的现有化妆品牌及产品还不是非常完善。许多的品牌或者产品线在我国仍未开展销售,市场空缺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填补。

2、海外代购化妆品的产品

相对于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者对国外时尚产品较为热衷。国外商品品种多、质量好,而且新产品在欧美的上市时间总比国内早3~6 个月。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品牌和种类还不是非常完善,许多在国外非常知名,物美价廉的化妆品牌却因为公司的发展计划,国家政策制度等问题无法进入中国大陆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多的化妆品牌的个别产品线或者特别是一些纪念版,限量版等产品无法进驻国内,让很多国内的顾客只有眼睁睁的看着网络或者电视广告叹息。在这种情况下,代购商可以帮助国内的消费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消费者不需要精通国际贸易,不需要全面了解海关管理条例等等,这样就免去了在国外购物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比如消费者可以先在化妆品牌的官网或者一些网购的信息网站上搜索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然后向代购商询问是否有现货、价格多少、如无现货则需要多久可以到货、订金如何支付等问题,然后代购商通过自己的渠道网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目标货品交付至客人手中。

3、海外代购的产品策略

代购商向顾客推荐产品,进行营销的时候,必须熟练掌握产品信息,注意好自身的良好形象和修养,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指导其购物。提供尽可能齐全的品种,同时以服务制胜,让消费者不管是对产品本身,还是附加值都非常满意。

(二)化妆品海外代购的价格策略

1、国内市场上化妆品的价格

国内化妆品的价格一向是高于国外,即便国外的很多化妆品公司已经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工厂,但是由于国内政策,产权保护等原因致使化妆品价格居高不下,而更不要说在国外生产,需要进口的化妆品了。包括运输费用、人工劳务成本、各种税种特别是高额关税以及消费税的联合作用下,化妆品的价格一直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品。

2、海外代购化妆品的价格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外代购化妆品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价格。海外代购化妆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体现在很多因素方面:首先第一点,国外的化妆品专柜价格比大陆专柜低很多,在香港澳门地区,化妆品专柜价格平均只有大陆专柜的90%左右,再经过汇率的折算,只需要国内专柜8折的价格;在英国、美国等化妆品原产地区,价格更加低廉,通过汇率折算下来有时价格能够低至国内专柜5折价。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又为国内的顾客带来福音,在升值热潮中,化妆品价格即便是不下降,折算下来也都是越来越便宜的。如果再遇上圣诞、年末等重大节假日商场活动庆祝,加上所得的赠品以及各种优惠活动,价格还会有更大的优惠。

3、海外代购的价格策略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的代购商往往可以用非常优惠的价格采购到和国内专柜同等质量或者更加新颖的产品,并且可以一次性采购更多的商品,同时终端客户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今后会更加乐意选择海外代购,同时也会通过口碑宣传,为代购商带来更多的客户,实现双赢。

(三)化妆品海外代购的营销渠道

1、国内市场化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目前国内市场上化妆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类:

(1) 生产企业总商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这一渠道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和行业资源,零售网络形成快,但路径长、环节多,供应商对流通过程的可控制性减弱。对各级商、分销商的依赖性增强。流通环节的可变因素增多,因利润的因素易形成窜货及价格混乱,同时对品牌的知名度也有较高要求。

(2)生产企业区域商零售商消费者

这一渠道的环节较少,但零售网络形成较慢,而且不易完善,不易稳固,品牌形象力在渠道终端减弱,对供应商的利润要求较高,价格难以控制。

(3)生产企业零售商消费者

流通环节最少,渠道最短,流通的过程控制力增强,零售网络稳固,但零售网络形成慢,销售成本高,管理要求高。

2、海外代购化妆品的一般销售渠道

海外代购化妆品的一般销售渠道为:国外化妆品店铺或专柜

代购商

消费者。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代购商在整个渠道中其实处于一个零售商的角色。这个看似环节很少的营销渠道其实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国外购买的化妆品如何才能到达代购商的手上。众所周知,我国对化妆品的进口监管很严格,个人进口化妆品超过一定的量是要加税的,而化妆品的关税又很高。海外化妆品进入国内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托运,通过国际快递的方式来进口化妆品。但对于化妆品国际快递,国家有相关限制性的规定:个人进口化妆品,少批量的没有具体的限制,如果是大批的进口就要征税了,在审价期间货值超过人民币600元就要开始缴税了,一般为总价的70%。这对于代购商来说显然不是最好的通过海关的方式。

(2)游客携带化妆品回国。对于游客携带化妆品回国,国家也有相关限制性的规定:旅客携带总价值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其他生活用品,在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海关予以放行,其中价值人民币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物品每种限免税一件。

由于这些限制定规定,海外化妆品大批量地直接运至国内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从香港澳门入关。由于直接进入国内有困难,我们可以选择一种过渡的方式来过关,那就是从香港澳门入关。国际快件到达香港后,通过快件渠道清关进口,可以实现化妆品的批量进口,费用比正常缴税便宜很多。香港是自由贸易地区,进出口货物不需要关税(大量烟酒除外)。在这样一个外部环境下,专门的进出口公司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当货物到达香港后,有专人负责登记配货,然后通过专门的人工来回进出关,如此而来货物的运输可以保证其安全、快捷。

3、海外代购的营销渠道策略

由于化妆品的特殊性,在出入关的时候更加需要谨慎对待,在货品到达香港后应该由进出口公司进行批量处理,根据客人的要求以及时机的把握及时进行化妆品的运输,当化妆品安全到达境内后应有专门联系合作的国内快递公司进行打包运输至客人所在地。及时、稳定、安全、高效的处理好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突况。

(四)化妆品海外代购的促销策略

1、国内市场普遍的化妆品促销手段

(1)免费类促销。一般都是选择免费送顾客化妆品小样或者中样来让顾客进行试用。因为很多顾客如果没有使用过该品牌产品,免费赠送顾客试用装将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给顾客以最直观的印象,不但可以拉近与新顾客的距离,也可以回报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2)优惠类促销。此类促销方式是通过顾客购买后减免一定数量的金额或者直接降价来实现的。比如最直接的折扣价,或者发送抵用券,满XX减XX等。这类的促销手段可以在价格上给顾客最直接的印象,相比较第一种促销方案,该促销方案主要适用于对品牌有一定认可,并具有购买倾向的顾客。

(3)竞赛与抽奖类促销。这种方式所适用的范围相对狭小,第一因为对顾客的时间要求比较大,需要顾客参与整个活动,而一般的活动周期都是比较长的,需要保证活动对整个市场的渗透力;其次此类活动一般在网络开展的比较多,有很多的化妆品消费者不一定会使用电脑,比如中老年顾客,那么如此而来的活动宣传效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再者人们对网络上的活动参与力度不高,因为没有一个直接的印象。但是该促销方式确是收集客人信息的最好的方式,因为在活动期间需要顾客填写部分的个人资料,通过对客人资料的整理,化妆品公司可以真实的知道顾客的需求,以便更好的促进下一次的活动。

2、海外代购的化妆品促销

海外代购的化妆品一般都是代购商自己从国外的专柜或者店铺购买进来的,代购商所需要的是让更多的顾客知道自己所代购的品牌以及产品,并且能够让更多的顾客选择在自己的店铺中或者网店进行购买。以上三种促销方式都可以进行选择,但是由于一般代购商的化妆品小样试用装也是从国外买回来,而第三种促销方式又耗时太久,代购商们还是倾向于选择第二种促销方式来进行。

3、海外代购的促销策略的改进

与国内的专柜不同的海外代购,促销的含义不一样,目的也不尽然相同,专柜的化妆品促销一般都是由厂家或者总公司来制定的,其目标在于销售产品,并提高公司知名度以及社会形象,但是由于整体从上而下的机制问题,往往到了最后的促销环节的底部就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对促销员从事人员的要求难以把握。而化妆品海外代购商的促销主要就是为自身服务,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客人知道自己,了解海外代购这一新兴购物形式,为海外代购商赚取更多的潜在客人,由于机制较为简单,可操控性强。海外代购商应该多在自己的优势方面做出促销推广,有如价格方面的优势,货品更新速度的优势,服务质量的优势等。

五、化妆品海外代购的发展前景

海外代购赚的就是地区差价。出于刺激国内化妆品消费的考虑,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考虑降低化妆品的进口关税。如果关税降低,代购商们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无论如何,降低关税都是令人开心的,如果中国内地像香港那样实行奢侈品零关税,反倒会给整个代购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前景。那个时候代购网站与专柜的竞争将不限于价格,而是商品种类、上货速度等,届时中国的代购网站不仅能帮助中国消费者买到国外的商品,还能帮外国人买到对他们而言的外国商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在海外代购发展速度迅猛的今天,如果能够将代购的整体流程做到逐步规范,做出规模来,那么这一行业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前景的。亟须根据相关法规对服务规范、商品质量以及税收等方面进行监管和制约,让国内的顾客能够更加放心,更加快捷便利的享受海外代购所带来的福利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作民.市场营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2]史勤波.网络代购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需注意的问题[J].经济论坛,2006,(08).

[3]周莹.用鼠标去海外“淘”宝[N].新财富,2009-01-12.

[4] 2008年百度风云榜-化妆品行业趋势[EB/OL].百度数据研究中心/z/hzpbg/index.shtml.

[5]白领新兴海外代购,安坐家中全球扫货 [N].文汇报.2010-2-18.

[6]网络代购,小心吃闷亏[N].申江服务导报.2010-1-20.

[7]百度化妆品海外代购贴吧http:///f?kw=%BB%AF%D7%B1%C6%B7%B4%FA%B9%BA,

[8]香港SASA化妆品官方网站.http:///SasaWeb/splash.jsp,《香港SASA化妆品官方网站》.

作者简介:

第3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网络 代购 原因 影响

中图分类号:U115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海外代购概述

代购就是为买家从不同的地方购买东西而提供的一种服务,网络海外代购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一般是指海外代购商通过互联网帮买家从境外购买商品寄(带)回国内,分为卖家提供的商品代购以及买家指定商品代购两种,是从B2C电子商务中产生的一个细分市场。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海外代购已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市场。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241亿元、480亿元、744亿元、1100亿元。价格差异优势,产品种类繁多,安全快捷等使网络海外代购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受到更多的青睐。我国的网络海外代购现象已然十分普遍。

2网络海外代购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境内外巨大的价格差异

内地与境外市场巨大的价格差是消费者选择代购最主要的原因。在海外代购中占据大部分的是国际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在国内外存在高达40%甚至更多的巨额差价。据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外的差价明显:国内市场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这种巨大差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对奢侈品征收高额关税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私人海外代购这一行业的兴起。

2.2对于网络海外代购监管不力

我国网络代购行业的兴起多年,淘宝网上有大约十万家海外代购网店。我们国家的各级相关部门此前也未对这些网店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是任其存在,这无疑助长了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网店的发展壮大。同时,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却远远跟不上实际情况,没有专门规范代购行业的法律法规出现,使得这一部分的制度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导致一部分海外代购的经营者并不知道代购会导致犯罪,而另一部分则由于长时间无人监管而对违法行为不以为意。

2.3部分海外商品在国内的缺乏

网络经济专家吕本富认为跨国小额贸易的消费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和正视。比如消费者想买一双NIKE最新款的运动鞋,但国内没有卖,只能通过代购的方式满足消费需求,正是这些跨国小额贸易的消费需求造成了网上代购繁荣。因此,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满足就会自然转向国外,刺激海外代购的发展。

3海外代购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3.1网络海外代购带来的有利影响

(1)促进国际间资源整合。网络海外代购消除了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屏障,解决了语言、物流、外汇等方面的障碍,促进了自由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降低买卖双方成本,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2)实现消费商品多样性。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内产品种类略显匮乏。笔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代购”发现在全球市场共有2054.38万件商品可供选择。海外代购不仅可以购买国内存在但少有的商品,同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其寻购仅在国外市场出售的国际品牌和商品,增大了人们的消费空间和范围,实现商品多样性。

(3)促进国内企业进行优化改革,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代购促进了国内企业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或技术创新,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此外,零售业不断完善采购制度降低成本提升价格优势,以更好的服务和购物环境提升顾客的消费质量,同时,充分利用其周到便捷的售后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激励企业寻找商机,国内外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积极寻找商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推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2网络海外代购带来的不利影响

(1)国家税收流失现象严重。海外代购商品入境通常不以正规的商品入境渠道报关入境,而是以物品形式依据《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税率表》予以计核,从而大大降低了进口关税,特别是化妆品、电子产品、金银首饰等,同时也造成了流通环节增值税的偷逃行为,导致国家税收严重流失。我国现状中,海关对旅客行李只采取抽验,被抽验的概率因地而已,上海被抽到的概率大约为50%,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概率较低,约30%左右。

(2)海关通关管理复杂难度加大。目前海外代购多为小额,需向国内分散的消费者征收,加重了海关征收工作量,税收成本增加,同时,为查验走私行为增加了负担,难度加大,其年活跃在灰色地带金额逾400亿元之多。

(3)外汇管理监管困难。跨境网络交易支付交易性质监测难,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使外汇核销监管受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无法获得真实的数据信息,影响对国际收支的统计,难以做到真实准确。

(4)影响零售企业经营秩序及发展。海外市场产品以其种类多、品牌高端、优惠差价等优势在国内市场逐步增加份额,民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许多中小型民族产业因此失去市场破产导致大量失业,也为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负担。由于顾客在网络代购前倾向于先到商场进行试穿、试用,记下货号后进行代购,这极大的影响商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同时,由于员工多以底薪加提成取得工资,代购使得大批员工面临工资剧减甚至失业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跨国并购 机遇

任何一个企业在全球化时代,都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所有美国的大企业都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企业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了机遇,由于人民币升值及我国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相对较轻等因素,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随之活跃。2011年前11个月,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案例1040起;披露金额的880起案例并购总额达565.13亿美元,平均并购金额为6421.89万美元。与2010年全年并购交易案例数622起和并购交易总额348.03亿美元相比,均呈现大幅增长。

跨国并购指一国跨国性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收买下来,可以通过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在我国通常把企业兼并和收购统称为企业并购。

一、危机后从宏观环境变化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机遇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快速经济发展中国已经逐步具备了“走出去”进行企业外向并购的一些条件。各国企业现在都面临着重组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来调整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并购成为了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1)各国政府出台各种救市政策为企业带来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美国政府出台政策放低国外资本注入本国经济的门槛,大量引进国外资本以扶持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复苏。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推进和引导我国企业进入并购重组阶段。

(2)金融危机促使国外资产贬值,并购成本下降。在金融类股价大幅度下降,整个市场估值相对较低的今天,成就了我国金融机构并购外国企业的大好机会。企业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得优良的资产。人民币被迫升值。人民币升值使并购的成本下降,大大增加了并购的成功机率。国内资本供给渡过了短缺期,具有一定外向投资能力。

(3)金融危机促使企业重组加速。金融危机的到来,促进了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企业重组加快的时候。因为要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企业的重组来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原来失衡的经济关系能够达到新的平衡。

(4)国内企业并购的成功经验。最近几年来,国内有许多跨国并购成功的例子值得其他有意跨国并购的国内企业借鉴。例如:联想集团、三大石油集团、海尔集团、TCL等混合型企业,还有些私营企业,都为跨国并购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例如“联想”在2004年初确立了新三年战略,其中收购IBM PC业务是“联想”新三年战略的一部分。购并后“联想”不仅获得了自己缺少的品牌效应和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和领先技术,而且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厂商。同时在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方面取得了主动权,使“联想”的核心优势得以发挥,大大提高了竞争能力,确立了在个人电脑上的竞争优势。

二、金融危机后航运业的行业分析

航运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坚实基础,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航运业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巩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地位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其兴衰荣辱与国内外总体的经济、贸易、社会和政策法规的发展态势关系密切。2011年,我国航运业整体平稳发展,水运货物周转量、水运客运周转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较2010年都有所增长,同时,水运货物周转量占综合运输体系比重略有增长,水运客运周转量占综合运输体系比重略微下降,外贸货物吞吐量占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略有下降。

总体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航运业发展较为平稳。水路货运小幅增长;客运情况好转,实现正增长;港口货物吞吐大幅增长;港口客运吞吐低速增长;进出口方面,港口外贸情况发展较好,沿海港口外贸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投资方面,航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下降,占全国的投资比重也下降。

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方面,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海运市场低迷拖累以及运力过剩严重等因素影响,2011年沿海运输市场总体十分低迷,沿海运价已退回到2002年水平,其严重程度已超过2009年金融危机海运业最衰退时期。受沿海运输需求增速放缓与沿海运力严重过剩的影响,2012年我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将进一步下跌,但同时由于沿海运输成本限制,沿海运价下跌的空间不大。全国经济保持合理、较快的增长将促使国内沿海干散货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是其增速将比2011年有所放缓。而沿海运力2012年进入集中交付期,运力将严重过剩。

三、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低谷期,给并购领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是促进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的良机。但是,并购重组又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企业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用好并购这柄利剑,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促进产业升级,保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并购并非是治疗企业所有痼疾的万能妙药,关键要练好内功,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入世、并购、投资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是目标。

参考文献:

[1]宋雪莲.中国企业海外抄底攻略[J].中国经济周刊,2009, (25).

第5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制造业 海外并购 影响因素

一、引言

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现已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制造业是产生这些光环的重要“光源”(熊焰,2010)。作为新一代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所拉动起的GDP比例也远大于其他国家,因而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中国制造”的发展之路仍是步履维艰。在内部,资源约束、环境问题日渐明显;在外部,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易受到反倾销诉讼。此外,原先在产业链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已不复存在。面对于此,中国制造业如何突破瓶颈,使得中国企业逐步实现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呢?于是,“走出去”战略,即“中国资本+外国资源”的海外并购模式成为中国企业试图改变此困境的重要模式(孙大维,2006)。原因在于跨国并购能够获得发达国家的专有技术和研发技能,获取战略性资产并最终实现与发达国家经营协同效应(廖运凤,2006)。基于此,自200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金融危机这一机遇,大力实施海外并购,以获得自己亟需的各类资源要素,其中制造业也不例外。然而,尽管有吉利收购沃尔沃、上海电气收购美国高斯集团、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并购波兰工程机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山东重工获得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四川波鸿成功购得加拿大Wescast全部股权、徐工机械购得德国施维英的控股权等诸多典型案例,但相对于资源类领域企业大踏步海外并购的进度而言,中国制造业的海外并购还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发展提升的需要。经验表明,要想让海外并购成为我国制造业“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实现方式,还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光明集团对法国优诺酸奶、英国联合饼干等公司的收购均告失利的事实告诉我们:我国制造业在海外并购过程困难重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政策及外汇市场等等都将影响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跨国并购,而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和并购目标国家的政治法律体制也将影响海外并购。此时,是否应该、何时应该将成为决策者实施海外并购时必须回答的问题。为此,本研究试图以制造业为对象,立足于国内宏观视角,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影响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因素,这对于引导我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的科学决策,提升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效率与效果,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设计

( 一 )样本选取 考虑到2001年是我国正式加入WTO,样本数据年份选择主要是从2001至2010年为止,我国制造业跨国并购各影响因素具体原始数据如下表(1)所示。其中,上证指数数据是由大智慧行情软件计算得到,年度数据为当年所有交易日当天收盘价的全年平均值。

( 二 )变量定义 本文主要选取如下研究变量:(1)制造业跨国并购交易总额(Y):该变量为因变量,主要是指历年来我国制造业跨国并购的总体趋势及发展情况;(2)GDP(X1):在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企业倾向于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并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进行跨国并购从而实现快速扩张以适应市场要求,因此跨国并购数量会增加。而在经济周期处于下降阶段时则相反,企业倾向于减小生产规模,跨国并购的数量就会减少。(3)货币总量M2(X2):企业资金周转能力较强,有利于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数量会增加;反之,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下降,对企业跨国并购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跨国并购数量会减少。(4)上证指数(X3):在一定程度上,当证券市场处于牛市时,股价上升会使得企业融资资本增加,将会有利于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数量会增加;反之处于熊市时,股价降低会使得企业融资资本减少,将会不利于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数量会减少。(5)市场利率(X4):利率主要反映的是运营资金的成本问题,市场利率高,则运营成本就高,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就会有较大难度,跨国并购的数量就会减少;相反,市场利率低,则运营成本就低,企业经营要扩大生产规模相对来说较为容易,跨国并购的数量就会增加。(6)外汇汇率(X5):本币升值可以降低本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成本,因此跨国并购数量会增加;反之,本币贬值则会增加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因此跨国并购数量会减少。(7)对外开放度(X6):当一国对外开放度越高时,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会越高,则企业跨国并购数量会增加;反之,当一国对外开放度较低时,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会较低,则企业跨国并购数量会减少。(8)制造业增加值(X7):制造业增加值越大,说明国内制造业发展势头越好,就越可能进行跨国并购以谋求进一步发展;反之,则越可能调整战略而减少跨国并购。

三、实证检验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 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及其国内宏观影响变量数据描述统计量如下表(2)所示。由表(2)分析可知,在8个变量中,制造业跨国并购交易总额(Y)、GDP(X1)、货币总量M2(X2)、上证指数(X3)、制造业增加值(X7)5个变量的离散系数(标准差/均值)均不小于0.3以上,说明这5个变量的离散化程度比较高,这说明十年间这五个变量本身在不断发展,且差距在拉大。

( 二 )多重共线性诊断 首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C+

?茁1X1+?茁2X2+?茁3X3+?茁4X4+?茁5X5+?茁6X6+?茁7X7,并利用表(1)中的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输出结果中,F检验值6.55,明显显著。但所有变量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于是,进一步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表(4)所示的偏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Y与X1、X2、X5、X6、X7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然后作为解释变量时其回归系数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认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 三 )多重共线性修正及结果解释 分别做Y对X1-X7 的一元线性回归,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结果如表(5)所示。Y受X7的影响最大,选择模型7作为初始的回归模型,并将X1-X6作为解释变量逐步导入模型7,寻求最佳模型。引入X2-X6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引入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程度加深,制造业的规模日益壮大,制造业增加值的显著上升给我国制造业进行跨国并购带了重要的契机,在本国制造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制造业企业开始寻求自身在世界上的立足之地,为本国制造业带来新的管理技术等,从而进一步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

从简单一元线性回归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看,除X3外,X7、X1、X2、X4、X5、X6都会影响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行为。对于货币总量M2,自2001年到2007年上半年,主要采取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额增加速度基本以递增趋势在增长,这说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下半年,我国改变了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直持续到2010年年末, 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额增加速度放缓,不过2009年因金融危机抄底而大幅震荡。可见,货币政策越宽松,海外并购数量就会越多,这符合并购理论中并购资金对并购行为推动作用的假设。对于GDP、外汇汇率和对外开放度,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显示了我国制造企业在不断壮大和发展,企业在保持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都开始努力实现扩大生产规模并以海外并购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由于自身实力增强使得交易规模也在逐步增大,于是海外并购企业数量及总额增加,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并购理论中成长是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假设;外汇汇率与海外并购数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本研究所采用的外汇汇率计算法是我国国内通用的直接标价法,外汇汇率值越低则本币越升值,反之亦然,而人民币汇率反映的是我国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的资金成本,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也不断增加,这也同时符合了并购理论中企业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需要的假设;对外开放度的增加是随着2001年开始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迅速增长,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不可分割,对外开放度越高,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就越多,这符合并购理论中贸易对投资的“引致”作用。从市场利率来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尚未实现,因此利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毕竟利率是企业筹资的成本指标,而海外并购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市场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外并购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证指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原因是样本数据期间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变动,包括国有股减持、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等变动措施,从而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并且幅度较大,无法很好地解释我国制造业海外并购额的变动情况。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分析可知,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宏观经济影响因素有GDP、货币总量M2、外汇汇率、对外开放度和制造业增加值等。当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且货币供应量充足,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外开放度增大,制造业增加值不断上升时,最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除了要控制和防范目标公司及其所在国家存在的潜在风险外,更要以国内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为基本,掌握态势,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同时,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五个重要影响因素形势均较好,而国际市场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企业均在处于低位的价格,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大的好时机。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积极构建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宏观支撑体系,借鉴美国的横向并购指南,抓紧制定中国的横向并购指南(吴汉洪、周德发,2012),以鼓励和保护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良性发展,可以包括积极扶持和培育更多具有海外并购能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大力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融资能力;建立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使智力资源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迅速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并建立和完善待遇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海外并购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等。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需提练好“内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改革制造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制造业增加值不断攀升,使得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中时能够处于一个优势地位,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制造业企业自身要营造创新环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国际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不断强化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提高高端市场份额,并建立品牌战略,尽全力进入国际市场,产生品牌效应,实现通过核心技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另外,拟参与海外并购的企业应该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企业跨国经营与管理水平,推动海外并购后的管理、技术、人力、文化等多方面的完美整合,促使海外并购后的价值实现与创造。

*本文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个人捐赠者对非营利组织信任受损动态演化机制”(项目编号:2012M511621)资助

参考文献:

[1]廖运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2]黎平海、李瑶、闻拓莉:《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2期。

[3]李平、罗宁:《“世界工厂”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定位:理论分析与事实观察》,《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王家庭、王璇:《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反思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7期。

[5]陈宏、杨柳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22期。

[6]阎大颖:《中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7]牛力娟、周淼:《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其启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8]吴汉洪、周德发:《美国最新横向并购指南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第6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并购动因 困境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并购的热潮。在2000年之后,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规模急速扩张,并购势头强劲,持续时间长。2007年,内国企业海外并购热潮达到最高点,并购总额达186.69亿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海外并购的发生数量。2009年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持续集中在能源、矿业及公用事业三大行业。一路走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进程并不顺利,并购屡屡失败的惨痛教训也很多,但对于海外并购市场,中国具有收购意愿和实力的企业还在前赴后继。

一、中国企业积极涉足海外并购的动因

(一)海外并购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中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由于政治稳定,投资回报好,吸引大量外资来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由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化将成为必然趋势。而中国企业经过多年成长之后实力大增,急需开拓海外市场。而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绕过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销售网络、品牌和人力资源,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扩张和多元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

(二)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机遇

金融危机导致部分海外企业经营困难,资产价值大幅缩水。为缓解资金短缺,迫不得已大量出售资产,出现了购买的绝好机会。实行海外并购,可以大大节省收购成本,并为企业积累海外并购的宝贵经验,即使失败所交学费也较少。同时"后危机"时代,国外相关政府部门对我国企业的监管和审查相对放松,国外媒体舆论负面报道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海外并购的政治和隐性成本。

(三)政府鼓励支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2009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促进企业对外投资。2009年3月政府实施了新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部门制定了多项支持政策,涉及财税、金融、保险、外汇和出入境等诸多方面,同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为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政府充分发挥双边经贸机制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作用,为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政府组织企业参加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海外开展研讨、洽谈和项目对接活动,为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搭建平台。

(四)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资源需求增长与自身资源相对贫乏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基于知识的战略资源,如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和品牌等。长期以来,大多数中国企业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依靠低劳工成本、高资源投入和高环境污染代价,占据着产业链底部利润最微薄的加工制造环节。中国企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在与欧美企业的全球博弈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海外并购是我们获取产业发展和提升所需的管理经验、人才、技术、品牌和渠道的有效方法,是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分析

(一)海外反对中国企业并购声浪高涨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并购,在全球激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对声浪。由于参与海外并购的企业大多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并购的领域又以自然资源为主,让被并购国人担心一场摄取本国资源的行动正在进行,甚至怀疑中国政府幕后插手并购。海外一些政客、政党及社会团体,出于意识形态的差异甚至是对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敌视,通过各种途径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一概持反对态度。而一些中国企业把国内经营模式照搬到国外,精简裁员、学走技术、转移工厂……落人以口实。

(二)中国企业缺乏清晰的并购战略

很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没有很清晰的并购战略,是被"市场低价"吸引,抱着"抄底"的心态,而不是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考虑。对所购资产是否有价值较少思考;对其价格走势较少预测,自身定位不清,战略方向不明,对并购风险的认识不足,不能专注于自身主业,忽视自身在新行业中的实力与经营能力,在跨行业的经营管理中不能实现有效地协同,整合乏力,享受不到并购后的规模经济效益,对并购企业的控制乏力,从而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种种法律风险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过程中,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博弈对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文化的多样性与非共容性等因素,都使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法律风险。如:市场准入风险、选择收购对象的决策风险、法律专业化操作的风险、工会与劳工组织的风险、资产评估风险。财务系统不匹配风险、投资回报预测假设条件存在缺陷、税收及其他未登记风险、资产的定价、融资成本等财务风险、企业文化融合风险、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同管理、企业经营、税收等方面的风险。而企业在走出去时对这些风险往往估计不足,缺乏应对措施。

(四)中国企业陷入文化整合困境

中国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由于存在地区、规模、历史传统、信仰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差异,难免在企业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带来基本信念、道德标准、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管理制度、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和共同情感等各方面的冲突。它们的影响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特别是对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并购,以上冲突显得更加明显,从而影响到并购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资本市场不成熟制约企业海外并购

海外并购涉及资金额度大,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我国现行的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受到国内贷款额度的限制与审批限制,使不少企业坐失并购良机。资本市场结构也不完善,债券市场、场外市场发展滞后。国有企业拥有在资本市场上优先获得融资的权利,而大量有活力的本土民营企业不能进入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也仅停留在国际证券市场筹资上,难以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解决融资问题并提供完善的服务。

三、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对策选择

"互利共赢,和谐发展"是海外并购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跟踪研究,准确评估,知己知彼,慎谋善断,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关键;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坚持管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一支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并购和运营团队是开展海外并购工作的基础;国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及政府的全力支持是海外并购成功的前提。

(一)中国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要提高并购的成功率,首先是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做好企业产权界定,对国家资产、企业资产和地方资产划分归属,在清理界定的前提下进行产权登记,为建设企业产权制度创造前提条件;要健全企业的管理机构和资产经营。要建立健全企业并购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应构建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机构,即股东会及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并购项目工作组。并购管理制度应包括并购工作流程、并购分析报告内容规范及并购活动中相关规定等。

中国企业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并购整合不仅涉及到资产、人员、战略等方面的组合,还涉及到文化的整合,最关键的是文化整合。文化整合的内容主要是在并购双方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促进双方员工的有效沟通与充分信任,减少并购给员工带来的心理冲击,创立一种双方都能认同和接纳的企业文化。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企业价值观。有目的地进行文化培训,以加强人们对不同企业文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企业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问的沟通与理解,维持并购后企业内部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部信息流的畅通,从而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凝聚力,以期实现相互理解、沟通和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

(二)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思考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必须有清晰的战略思考,要研究并购后能否产生协同效应。并购不仅仅是产品、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战略布局。降低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培育知名品牌以及开发和获取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必须成为企业对外并购所关注的重要目标。很多企业的并购往往更过于看重规模的扩大,对通过并购来强化核心竞争力这一并购的真正目标缺乏认识,从而使一些企业并购徒有"大"的外表,单纯提高产业集中度对于掌握定价权和话语权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在"做大"中突出"做强"应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的新理念。企业只有把并购和企业的自身有机成长结合起来,加快在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把自己做大做强,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在并购中占据优势,才能在海外并购中走得更远。

(三)拟订并购规划,审慎选择目标企业

并购企业要在自我评估及对备选目标企业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并购的依据性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并在分析并购所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选择目标企业。不仅要看到目标企业良好发展前景的一面,更应关注其负面信息,如负债情况、财务报表真实情况、表内表外资产情况、有无诉讼、抵押担保情况等,还应对目标企业的资产利用价值、富余人员、市场占有率和开拓能力等方面尽可能地了解和合理评估,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并购对象的选择一定要做深入的调查与仔细的研究,挑选出符合并购双方长远的利益,能够使中国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并购对象,尽可能避免购并无关产业或关联度不大的企业,尽可能不要进入增长慢的产业,尽可能并购市场份额高的公司。

(四)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保证并购方案的合理性

并购是一项复杂而专业性又很强的工作,需要各方面专家和机构发挥作用,如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以及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并具备资本运营实际操作经验的投资银行机构等。这些人士提供的专业调查和咨询意见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律师的工作,专门从事并购法律事务的律师,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而且对并购双方减少交易风险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律师的尽职调查、律师对交易中合法性的审查、起草相对完备的法律文书、提供法律意见、参与谈判等。

(五)运用公关手段为海外并购营造有利的环境

海外并购是多方面活动的综合体,公关手段必不可少。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应对一些外媒的负面报道,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形象。企业需要开展有效的公关活动,最大限度地获得海外政客及媒体的支持,化解在海外并购中可能出现的舆论偏见和政治阻力。学会应对舆论、争取主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需要适应,更要敢于在与其相关的事件发生时有意识地与海外媒体沟通,主动传播信息。

(六)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第7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个人网络代购;电子商务;税收征管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4202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商业社会的不断进步,网上购物已逐渐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网络代购也飞速发展,占据了人们网上购物的极大份额;同时也成为了一部分人的牟利方式。对于网络代购行为这种新的消费方式的的税收征管问题,我国在不断的出台政策进行调整,然而个人网络代购行为的偷税漏税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国对于网络代购行为的税收征管。

1网络代购概述

网络代购源于熟人海外代购,境内人员委托亲戚朋友从国外代购商品,后来随着这种新的消费模式的发展,有不少商家看准了这中间巨大的盈利空间,兴起了网络代购这一新兴商业模式。国内的网络代购主要分为两种形式:B2C(企业对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代购网站和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代个人网店。前者通常是与国外网站建立联系,消费者可通过它们选购国外商品;而后者通常是依附于大的购物平台如淘宝、拍拍、微商等经营个人网店。本文主要探讨C2C模式网络代购行为,即个人代购网店。

1.1C2C网络代购主要方式

(1)境内网络代购店主汇总国内需求递交境外采购人员,境外采购人员进行境外采购,再将国外代购物品用邮寄方式以自用品报关入境。

(2)境内网络代购店主直接前往境外进行采购,再以自用品通关带回。

1.2C2C网络代购产生原因

(1)价格悬殊。内地与境外市场巨大的价格差是消费者选择代购最主要的原因。以当前时兴的iPhone6代购为例,据中国网数据统计,2014年9月24日,以全球公布的价格相比,日本比中国大陆售价低26%。美国售价比中国大陆售价低25%,加拿大售价比中国大陆售价低21%,中国香港价格比中国大陆价格售价低17%,其中价差可见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私人海外代购这一行业的兴起。

(2)国人的攀比心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更加旺盛,这其中也存在攀比跟风的心理。中国人传统有一种理念,进口的商品才是高端的。当周围有朋友从国外购买了某项物品,自己也会产生欲望购买此物品或相似物品,从而找朋友代购或在网店寻找购买,以实现其使用奢侈品的目的。

(3)国内市场货物稀缺。比如消费者想购买国外新上架的时装或限量款商品,而国内市场尚未上市。消费者只能通过代购的方式来满足其需求。

(4)品质保证。发达国家的质检标准普遍高于中国,再加之国内食品安全、质量问题频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外优质产品。

1.3我国网络代购现状

1.3.1网络代购交易现状

中国已成为巨大的海外商品网购消费市场,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海淘族”规模已达到1800万。到2018年中国的“海淘”族人数将达到3560万人,“海淘”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3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人民币,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8.8%。

1.3.2C2C网络代购逃税现状

网络代购店主为避税大多采取在国外购物后由亲友以运送国际包裹的方式来过关,清单说明含混,被抽查的几率相对低,“合理避税”的可能稍大,造成国家税收大幅流失。但同时,国家为防范个人非法代购,做出了许多努力。为加强对跨境网购、代购邮件的监管,海关总署在2010年连续出台了第33号、第43号公告,2012出台了2012年第15号公告,2014年又出台了2014年56号文《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等,旨在加强对网购、代购邮件的监管、税收工作。

2网络代购税收问题

2.1网络代购征税的必要性分析

2.1.1避免税收流失的需要

个人代购逃税现象严重,造成了大量的税款流失。海外代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消费模式,从而引起的税收征管问题会逐渐增多。

2.1.2规范个人代购网店的需要

在通告出台之前,大多网店店主认为电子商务代购无法可依,认为可以打法律的球,出台有力的税收政策,可以起到威慑个人代购逃税的店主的作用。

2.1.3完善征税体系的需要

通过不断的根据市场出台新的政策,会促进我国征税体系更加完善、成熟。也会让大多网络店主更加关注国家的政策,认识政策,顺应政策,保障国家的税收流入。

2.2C2C网络代购税法的实施障碍

2.2.1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的确认难题

(1)纳税主体的身份确认。

第8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海外代购;走私;偷税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15-01

近些年,我国国内掀起了海外代购的热潮,使得代购越发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什么是海外代购呢?简单地说就是代购商在国外帮消费者购买商品,然后通过快递发货或者直接携带回来给消费者。海外代购的是品牌时尚,更多的是购买到国内无法买到的商品。这其实是一种网络资源的整合,在诸多的品牌产品中,有些在国外价格很低,有些是国内没有销售的,有些是国内短缺的……而且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的商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追求也越发强烈,对于一些在国内标价昂贵的品牌化妆品、奢侈品,人们更希望通过海外代购的方式来购买。但随即也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近来热议的海外代购偷税案。

一、对于该两起海外代购案件的浅析

“离职空姐李晓航代购案”曾是12年新闻中的一条引人关注的标题,2012年7月离职空姐李晓航因长期从事代购业务,以客带货方式从无申报通道携带进境,均未向海关申报,共计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113万余元,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北京市二中院一审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李晓航有期徒刑11年,罚金50万元。此新闻一出,备受社会各界的热议,很多人表示震惊,认为量刑过重。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第153条的规定,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从本案看来,李晓航多次在韩国免税店购买化妆品等货物,通过网店销售牟利,共计偷逃海关进口环节税113万余元人民币。其行为符合走私普通货物罪的构成要件,而依据我国刑法,由于本案多次累计偷逃应缴税额达到100多万元,属“数额特别巨大”,所以判了10年以上的刑期。从现行的法律来看,判11年是没有问题的,这同时也给人民敲醒了警钟,海外代购处于的灰色地带是极其危险的。本案是进入人们视角的第一个海外代购案,却并不是最后一个。

随即今年2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一起淘宝店主境外代购大量商品偷逃税款的走私案件即“淘宝店主代购案”作出一审宣判,认定被告人刘欣欣(化名)、范琳(化名)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扣押在案的走私物品予以没收。以此看来,这种我们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的购物方式很有可能是徘徊在犯罪走私的边缘。

以上两个案件告知我们应该对此种现状加以重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断案原则。

二、对于海外代购偷税原因的剖析

海外代购是市场经济竞争下供求关系影响的必然结果,国内的进口关税过高是导致海外代购在国内盛行的根本原因。例如,进口化妆品的税率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进口一台ipad的关税是1000元人民币,高档手表按海关估计的30%征税,奶粉2.5千克以上按10%税率征收。进口关税在国际贸易中被各国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保护手段,更多意味着保护本国内的“民族企业”。市场竞争是自愿交易,有些所谓民族产业竞争不过国外竞争者,不是因为强大的跨国公司拿炮火把弱小的民族企业的厂房摧毁了,而是国外竞争者以其高效率满足消费者,国外竞争者以其高品质的服务和商品,使得消费者自愿选择他们。而那些要求保护的所谓民族产业,他们扎根国内市场,占据天时地利,依然竞争不过远在重洋的外国对手。产生这种情况完全就说明这家企业应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更换管理者。这才是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做的事。在民族企业发展初期,我们确实应该有进口关税的壁垒保驾护航,以确保国内产业的起步与发展,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牺牲消费者的利益。让政府向外国产品征收关税,损害消费者来保护自己,只能是保护落后民族企业,并不能促进其发展。并且,法律应该保护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沦为行政垄断的工具。如果国家适当的降低关税,代购者依然能够从代购中盈利,那么就不会出现这中不申报税务的行为,减少代购者走私案件的悲剧发生。法律应该为海外代购这种新生事物做出新的适当的立法,以上案件的判决是符合现有法律,但是未来的趋势是更应该符合大众的价值观。

第9篇:海外代购市场分析范文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掀起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尽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美好,实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成功率仅三成。研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对指导我们企业成功参与海外经营至关重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不同阶段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1.绪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宽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而发达国家企业因市场成熟更早的参与跨国并购活动,有关国际化经营、海外并购风险的研究也更深入和微观。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海外并购活动趋于频繁,有关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成熟,整体看来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从时间序列上看分为三个阶段。

2.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70年,这一阶段产生了风险管理的概念、性质、内容,且提出了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的观点。1921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Knight在其发表的《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书中认为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因素的大小和收益函数的性质所导致的损失,并指出风险是一种可以测定概率的不确定性事情。所罗门.许布纳于 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项保险问题会议上首次提出风险管理一词。1937年Coase从动因的角度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进行纵向并购的目的在于实现市场交易的内部化,减少贸易中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1956 年的《哈佛商学评论》出现了风险管理的最早文章,拉赛尔.加拉尔建议进一步扩大风险经理人的权限,在企业中应该有专人负责管理风险的全职风险管理者,他们不仅要被动、消极地转嫁的保险功能,还要具有把潜在风险转化、提升为积极因素的事前风险管理功能。Tobin于1969年阐述了著名的价值低估理论,他认为并购公司在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的情况下认为被并购目标存在市场价值被低估的情况时,就会倾向将其并购并等待升值。

3.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发展迅速;随着海外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理论也出现较大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初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企业并购经验的成熟,海外并购成为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争夺市场、获取资源和布局全球经营网络的有效手段。海外并购风险也来源于风险和海外并购等理论的结合,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延展。1987年Porter以及1990Chakrabarti等人通过调查发现,并购企业在经营四年后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多半数的并购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1992年Anderson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将更多资源投放于海外市场,其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引发风险也不断提高;1992年开始研究者们开始了定性分析以外的定量分析,试图通过引入计量模型,客观的评估并控制风险。1992年Hwang量化测度了一些并购活动的政治风险;之后学者们对具体的指标因子与体系进行了研究,1992年Mille尝试构建了一个能调节多维度问题的国际风险模型 (PEU模型),通过向相关从业人员发放风险感知调查问卷的方法评测评风险,他在1993年设计了包含35个问题的问卷对拉美六国的企业做了评测;1996年BroutherS、Werner等学者基于PEU模型对荷兰44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并修订了新的PEUZ模型,他们将环境不确定性分为政府政策、宏观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产品市场和需求、竞争等5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4.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上世纪 90 年代后,风险管理有了新发展,HaimeS于2007年提出了利用等级全息建模(HHM)的思想进行多层次识别风险的理念,使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认识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介绍了进行风险过滤的八重法则;2009年JohaathanMun等对各种海外并购的风险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试验,通过设计风险模拟软件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为测度海外并购的风险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同时在我国提倡“走出去”的大时代背景下,逐渐有部分企业走出国门收购海外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然而我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战绩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国内的研究者在借鉴外国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探讨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2004年叶建木、王洪运指出跨国并购会形成一条风险链,贯穿于并购决策、融资支付及整合三个阶段,分别是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海外并购企业首先要支付并购费用,接着是目标企业的买价,最后是增量投入资金,资金的使用贯穿始末,而且只有量的要求和结构上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2006年汤谷良、胡佳超主要是从财务视角来分析海外并购风险。分为四类:并购动机风险、融资风险、业绩规划风险和制度风险。在每一类风险中都结合典型的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结合数据,从财务能力和管控制度等方面入手透视财务风险。2009年林源指出在中国海外并购20多年的历史中,道路异常艰辛,主要是面临很多风险,必须加以管控进行规避。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分析,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前者有国家风险、法律风险、利率、汇率风险和产业风险;后者包括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最后强调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都要着手构建海外并购风险管控体系来防范这些风险。2010年李杰指出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有政治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并购整合风险。其中,财务风险集中体现在并购支付方式与融资方式的选择两个环节。企业应遵循资金成本最小化和风险最低化的原则,选择合理的对价方式,实施并购支付对价。同时,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获得流动性的能力,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合理设计,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降低并购成本和风险。2010年郭雪平指出在面对海外并购的严酷现实的同时要正视面临的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认识风险、机会风险、运营风险、客户风险、战略风险等。在诸多风险中,作者强调最突出的是法律风险,详细论述了法律风险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像信息披露风险、法律专业化操作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和反收购风险等都有所体现,最终提出对策。李玉梅、桑百川于2010年指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表现为在规模、并购主体、动因、领域和并购区域的变化,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风险。尽管国内学者在风险识别与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的研究上已比较成熟但是在风险的测评与应对措施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结论

总体而言,现阶段风险管理的研究冲破原有理论对风险的狭隘理解和认识,进入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把风险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解决的是风险对企业的整体影响,是站在整个公司角度的风险管理,也称为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关注风险的对冲目的以及对整个公司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引出了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方向。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最终是所有风险联合对公司产生影响,公司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最有效。风险管理既包括了针对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险管理活动,又开始从整个组织机构战略管理的角度,将各个风险因子整合在一起,从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编号:研人文2013021)支助

参考文献:

[1]黄昶生,王言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 理论探讨. 2011(05)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