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智能交通的发展精选(九篇)

智能交通的发展

第1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智能交通 系统 发展 状况 对策

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方向的成果,结合车辆、行人和道路,进行控制交通局面的系统。它可以通过GPS/GIS、广播、信息等主动手段掌握当前的交通状况,对道路交口进行管理,根据车辆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情况,通过交通信号和信息,及时进行调整,使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畅通,能力达到最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各个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日本、美国、欧洲是世界上三大研究中心。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先对汽车交通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是智能运输系统进行最早研究的国家,并且ITS实用程度覆盖全国,投入四百万台汽车导航仪,其中120万台可接收信息,建立了对于交通控制、信息服务完备的综合体系,成为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美国对于智能交通系统开展比较晚, 1991年,美国对于ITS进行投资,由于投入研究资金多,在4年后就确立了100多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的ITS研发组织;1997年美国对ITS投资7亿美元,1年后,当时的总统签署了“面向21世纪运输权益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the 21th Century)”的法案,为美国公路交通系统的研究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政府在6个财政年度共计拨款2000多亿美元,相当一部分都用ITS的进一步研发中。

欧洲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采取一体化措施,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进行ITS研究,其中著名的ITS项目包括DRIVE工程,它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的研究合作计划,包括十二个国家,七百多个企业参与,总投资金额达到五亿欧元。

发达国家对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巨大资源,继航空航天、军事领域之后,ITS成为高新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

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发展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研究计划重点开展。各个发达大城市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交通控制和监控系统,同时国家也加大力度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自主研发。比如上海交大与当地交警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国家科委、计委开发的HT-UTCS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1998年交通部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正在进行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为实现畅通的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上百个城市。

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意义

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由于公路行车限速和交通拥堵,汽车速度过慢会增加尾气排放,污染环境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同时也会造成经济损失。为了利用现有资源,使得交通运输发挥最大的效用,需要加大对智能交通系统研发的力度。

公路交通系统相对其他具有直达、机动性好、速度快的优点,成为各城市之间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运输装备的利用率并且减少交通故障。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智能控制、GPS和GIS技术,应用于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加快基础建设,达到提高交通系统的能力。

三、中国发展ITS的主导思想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在条件上比较欠缺。面对经济发展和资源限制的压力下,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发展ITS的经验,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结构、交通布局和路网结构,立足我国这种混合交通的实际特点,结合中国国情制定ITS发展战略,并研究发展ITS框架流程,推动我国ITS产业。中国ITS的发展需要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变革,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管理设施现代化的,需要利用一切网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进行高效化和社会化的集约管理,这种方式将影响中国ITS的发展道路。

四、发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对策

虽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还是稳步进行。对于城市客运和货运及其周转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各种交通方式应运而生,交通运输技术装备提高,使得在完成运输量的同时,提供了质量,公路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且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过渡。对于中国发展智能运输系统,需要做一些工作:

加强ITS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打好ITS发展基础

虽然各个国家都在开发实施ITS,但对ITS的理论还不够完善。我国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细致研究各国经验的同时,深入加强国际间对于ITS的交流,并且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进行理论研究,为中国的ITS发展打好基础,不会成为别国的试验场。

2、建立ITS协调组织机构

目前中国交通运输系统条块分割严重,没有良好的组织,民航、铁路、公路公安、建设等部门管理分散,只顾各自ITS发展,没有科学有效的结合,这势必会造成研究上的重复、资金上的浪费等严重问题。为此,我国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类似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组织,特别制定关于ITS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由国家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参与的组织。使得ITS项目技术和产品具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兼容、并且通用、互换,这样对于各地政府的管理,可以有利地进行统一调控分配,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源的浪费。

3、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资源紧张、资金不足,我国的ITS项目未能达到标准化,研究部门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于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车辆安全控制系统及物流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有很多不均衡的地方。由于全国各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交通运输系统的需要也不同,应该根据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ITS市场进行有的放矢的投资。

4、注重人才的培养

第2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

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看成是人、车、路的统一体,运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来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GPS/GIS、广播、信息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信息,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对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成为继航空航天、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集中的领域。目前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

在美国,对ITS的研究虽然起步最晚,但由于投入较多,目前已处于该领域的领先水平。1991年,美国开始对ITS研究进行投资,仅1994~1995年就确定了104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组织,着手制定ITS的研究开发计划,到1997年投资近7亿美元;1998年6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面向21世纪运输权益法案(TransportationEquityActofthe21thCentury)”。该法案的确定为美国公路系统的继续发展和重建带来了创纪录的投资。法案跨度为6个财政年度(1998~2003),拨款总金额为2178.9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ITS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欧洲在ITS的研究方面采取整个欧洲一体化的方针,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出资进行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著名的项目有PROMETHEUS和DRIVE等,其中DRIVE工程是目前世界上交通运输界规模最大的合作研究计划,共有12个国家的700多个单位参加,经费达5亿欧元。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汽车交通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性的ITS推进组织,是对ITS进行研究最早、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交通控制、信息服务等综合体系,并基本完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有400万台汽车导航仪在使用,其中120万台可接收信息。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交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ISO/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城市交通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意义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中国发展ITS的主导思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ITS的必要基础条件上还有较大差距,加上我国特有的混合交通特点,以及城市结构、路网结构、交通结构的不完善,因此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研究制定我国发展ITS的战略及发展框架。

中国交通运输正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ITS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及培育自己的ITS产业。

21世纪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管理体制集约化;管理设施现代化;管理手段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效率高效化;管理方式社会化。因此,中国ITS的发展将带来一场交通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将直接影响着ITS的发展。

四、发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对策

1、打好ITS发展基础,特别是应加强ITS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际上ITS理论仍不完善,还处于发展时期,我们应积极加强与ITS开展较先进国家的交流,在国际ITS现有发展水平上结合中国特点,深入细致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快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以迎接21世纪ITS发展的挑战。否则将成为别国的追随者,成为他们不成熟技术的推广试验场。

2、建立ITS协调组织机构

中国交通运输体制目前仍是条块分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理,现已出现了各自发展自身ITS的势头,这将造成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国家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参与的“ITS中国”组织,类似于美国的ITS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州的ERTICO组织,来统一制订中国ITS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制定有关ITS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实现ITS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

3、注重人才的培养

随着ITS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是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此应加强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领域与国外ITS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员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最新的ITS技术溶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质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3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角色与作用

 

当前我国城市和城市交通的发展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历史阶段。_方面,随着城镇化、机动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加剧、污染严重、事故频发,面临着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处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的城市大发展时期,是实现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的最佳时机。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加大力度,按照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基于交通发展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并付诸实施,有望实现我国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城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提高设施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图1所示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在城市交通供求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由图1可知,无论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还是制定交通规划及提高已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ITS都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就是说,ITS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使交通规划更科学、设施更有效、管理更智能、行为更规范。

 

在交通供给方面,通过智能公交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等技术的实施,可以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交通供给能力;在交通需求方向,通过交通信息服务、交通拥堵收费等系统,可以改善交通需求的时空分布特性,"削峰填谷",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得到缓解。

 

2国外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基础部分。自从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大城市开始建设联网信号控制系统以来,众多大中城市形成了以信号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同时,高速公路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形成了覆盖高速公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2.1.1UTMS921

 

UTMS’21致力于实现"安全、舒适和环境友好的交通社会"。它以先进的控制系统为中心、以现有的交通控制系统为基础发展而成,对交通流进行全面的管理。UTMS’21的核心是在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实现交互式双向通信,通信系统使用红外线信号标杆(光信标,infraredbeacon)。UTMS’21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主动管理,通过管理中心将交通需求和交通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给司机(车辆),以避免交通阻塞,实现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UTMS’21是日本ITS从理想走向现实的系统之一,比现在的交通控制系统更加复杂、更加智能化,是目前世界ITS领域最先进的交通系统之一。

 

UTMS’21以集成的交通控制系统为中心,由11个子系统组成,分别在整个交通管理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1.2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以柏林为例[2-3],通过公私合作机制,柏林交通控制中心利用线圈、视频、浮动车等技术建立了覆盖道路、公交、出租车等多模式交通的立体化检测系统,其目标是将柏林所有的交通要素集成到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包括私人和公共交通、商业运输。

 

在2003年第一期工程完成时,50个视频摄像机及200多个红外检测器被安装在了柏林路网的关键地点,所有的检测信息都被传输到交通控制中心,以便实时掌握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包括各设备运行情况)。此后,检测范围不断扩大。柏林交通控制中心则基于综合检测信息实现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可变车道管理、可变限速管理、实时信息服务(广播、可变信息板、车载终端等多种方式)、勤务管理、大型活动管理、公交优先信号等多种交通管理功能。

 

当前,作为欧洲最大、最先进的交通控制中心之一,柏林交通控制中心监控了柏林超过1500km的道路网络;监控并可实时调整柏林市约2000个交叉口的信号控制;通过主要设置在柏林高速公路上的9个可变信息板系统,进行实时交通信息的,并且将交通信息实时传输到区域主管部门。

 

同时,柏林交通控制中心提供多类在线的信息服务,包括为私人及公共交通提供路径规划、实时交通状态信息及停车服务等。柏林三大机场

 

的到离港航班信息亦实时显示在交通控制中心的服务网站上。而2005年西门子公司在柏林建设的不需咪表的停车系统允许用户使用手机支付,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是德国第一个能够提供多模式动态路径规划服务的系统,可以将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整合到一次出行路径中,以便出行者能够规划其最合理的出发时间。同时也集成了交通事件及道路施工的信息。随着手机设备及卫星定位系统的逐渐普及,相关信息可以直接下载到用户的车辆导航系统或手机中。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可以通过覆盖全部交通基础设施的交通数据来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交通流预测。通过使用一个交通仿真程序,柏林交通控制中心能够提供未来15〜30min的交通状态预测,并且每5〜15min更新一次当前估计状态及交通流预测信息。

 

柏林交通控制中心的系统由多个不同模块组成,如在交通预测中,采用MONET/VISUM-online模块来进行交通状态的生成及预测,MONET(MOdelingNETworks)存储了统计及动态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交通状态来生成相应的信息,能够预测交通流量、旅行时间及网络通行能力。通过中心网络信息服务,出行者可以获得如下信息:柏林当前的交通状态、施工地点、重要的交通相关的事件及活动、基于交通状况的路径规划、柏林机场的到离港航班信息、公共交通时刻表、停车信息、城市地图服务等。

 

同时,通过采集柏林道路网络中关键点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及环境数据,并将其整合进一个交通控制中心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预测柏林每条街道的污染情况。

 

2006年8月德国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柏林启动了基于空中摄像机的交通检测手段。基于空中摄像机,通过专用分析软件TrafficFinder,可以实时获得自动的、实时的交通数据。

 

2.1.3跨部门协作的交通管理系统

 

对于_个城市或区域的交通管理而言,很多情况下在某_时段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参与。近年来,基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这一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例如,对于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跨区域、跨路网、跨部门的联合管理,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如美国东部地区的I-95号州际高速公路形成了I-95通道联盟[4],其愿景是使得该区域内的交通网络更加安全、有效及多模式间的无缝衔接,并且能够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支持经济的增长。该愿景主要通过三个策略实现:相互学习及信息共享、信息管理、方便跨辖区及跨交通模式的部署及管理。此三方面亦是未来高速公路网络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重点。

 

对于跨部门的协同管理,在此以TranStar为例介绍[5]。休斯顿交通管理中心(TranStar)是哈里斯郡四个主要的交通和紧急事件管理部门之间的_个合作项目。这四个部门包括德克萨斯州交通局(Texas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TxDOT)、哈里斯郡都市公交管理局、哈里斯郡及休斯顿市。休斯顿TranStar是第一个将交通管理和紧急事件管理功能包含于_体的交通管理中心,在大休斯顿地区的出行管理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全美以至全世界被认为是跨越不同城市部门界限整合资源的典范。

 

休斯顿TranStar及其兄弟部门的任务是通过联合运用合作者间的资源来提供高效的交通和紧急事件管理服务,从而使公众的出行安全及机动性最大化。其主要功能包括交通管理、紧急事件管理、事故管理和旅行者信息管理。

 

2.2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各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已基本成熟,目前处于大规模应用及不断提高精度的阶段。除由道路可变信息板(固定及移动式)所提供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服务外,美、日、欧等地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覆盖全路网的实时道路交通信息服务。而近年来便携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及车载终端的进步亦大大推动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

 

曰本的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以VICS(Vehicle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ystem)最为典型间。截至2012年底,日本已累计销售3700多万台VICS车载终端,覆盖了其国内大半的车辆。通过曰本都道府县的警察部门及道路管理者采集的各类交通信息首先汇集到日本道路交通信息中心,随后传输至VICS中心。同时,其他相关信息,如天气等,也传输到VICS中心。基于整合后的信息,VICS中心形成向出行者的各类信息,并通过多种方式。

 

VICS提供交通信息的三种技术途径为:电波信标__主要覆盖高速公路;光信标(红外信标)一一主要覆盖一些主要的普通公路;FM多频广播一一主要覆盖城市地区等。当前VICS所提供的信息类型主要有如下五类:堵塞信息、旅行时间、交通障碍(事故、施工)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停车场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图形及文字的方式在车载终端进行显示。

 

VICS显示信息的方式有三种途径:文字表示型一一以纯文字的方式显示上述的各种信息;简易图形型__以简易图形的方式显示各类交通服务信息,其图形非地图形式;地图显示型__以真实的地图为基础进行实时交通信息的显示。

 

欧洲则基于数字广播,形成了覆盖全欧大部分地区的广播数据系统-交通信息频道(RadioDataSystem-TrafficMessageChannel,RDS-TMC)交通信息应用系统,并通过该系统提供多类交通信息服务。RDS-TMC技术起源于欧洲,同时也在欧洲应用最为广泛。从1994年开始,至今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RDS-TMC项目[7]。

 

nion,EBU)制定的数据广播系统的欧洲规范。与中波相比,RDS城市交通信息广播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调频广播资源,通过在广播信号里插入数字码实现,只需少量的投资即可建成广播发射端。而交通信息频道(TrafficMessageChannel,TMC)是一个数字编码系统。RDS-TMC是采用RDS技术实现信息的应用之_。

 

RDS-TMC的数据内容可以包括电台类型、节目类型、交通公告、广告信息、标准时间、天气预报等,同时提供了开放式数据接口,为特殊要求用户提供数据文本应用通道。接收RDS-TMC需要_个特别的无线电接收机,其最主要部分就是TMC卡,该卡包含了具体的路线信息等。

 

RDS-TMC的功能主要包括导航、信息服务及定位。标准的TMC用户报文可以提供以下5条基本广播信息:

 

1)事件描述,天气状况或交通问题及其严重程度的详细资料;

 

2)受影响的位置、区域、路段或点位置;

 

3)方向和范围,指出受影响的相近路段或点位置,以及影响的交通方向;

 

4)持续时间,问题预计的持续时间;

 

5)分流建议,是否建议驾驶员寻找替选路线。

 

近年来,为克服RDS的传输速率的瓶颈,DAB-TMC(TPEG)交通信息应用开始在欧洲崭露头角。

 

美国则形成了近乎覆盖全国的511电话交通信息服务系统[8]。通过该电话系统,出行者可以获得每数分钟更新的道路状况、事故信息、交通天气信息等相关服务。

第4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在国家信息化 发展 战略和产业化方向的目标下,gps技术在智能 交通 系统中得到广泛的 应用 与发展。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43种用户服务中就有二十几种需要知道车辆的实时位置,从而实现监控、调度、导航等功能。gps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智能导航终端、 电子 地图密切相关。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 ,为了取得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降低系统投入成本,gps系统普遍采用成熟的公共移动通信网作为通信通道。当前gps可用的较先进的通信网为gprs网和cdma1x。基于gprs网的传输速度 理论 可以达到100kbps以上,而2003年正式开通的cdma1x 网络 ,由于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前向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理论带宽可达300kb/s,目前实际应用带宽在100kb/s左右(双向对称传输),传输速率高于gprs,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业务。神州数码、安华北斗、奥星等公司最近推出了基于cdma1x无线通信方式的智能交通系统,支持实时gps车辆定位、监控、行车信息采集(如车辆id、车辆速度、定位点经纬度、方向等)。日后,随着2.5g的cdma1x/gprs向3g网络过渡,频谱效率越来越高,支持的速率也将越来越高,增加到3g初期的几百kbps,再到3g增强型的几mbps,然后到3g进一步增强型的几十mbps乃至上百mbps,再到超3g(b3g)的上百mbps~1gbps,gps将可以实现更多视频新业务。 

智能导航终端:在发达国家,车载导航已经非常成熟。日本的车载导航发展是全球领先的,目前超过80%的 新车装有车载导航,附带覆盖全国的电子地图。特有的准3g无线通信网络使驾车人可以在车上实现宽带上网,日本已经实现了几乎全部城市的道路信息实时。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 科技 角逐,如宏达、尼桑、本田、 马自达、三菱以及松下、先锋、阿尔派、健伍等公司都已开发出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也不甘落后。在美国,高档车上原厂配备导航设备,中档车型的用户可以选装或者购车后自行安装,附带的电子地图可以覆盖整个北美地区和欧盟地区。在欧洲,由飞利浦、西门子开发的车载导航系统1995年已在雷诺、菲亚特等大众化民用车辆上使用。 

在国内,安华北斗、奥星等公司最近推出了支持cdma1x通信功能的gps导航设备,与国外导航设备功能大致相当,能够实现导航功能、电子地图、转向语音提示功能、定位功能、测速功能、显示航迹。值得期待的是,传统厂商新科最新研发的新科gps卫星导航器有六大特点:拥有欧美及全

第5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关键字:智能交通;现状;趋势;问题;对策

Abstract: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re than 20 years,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related enterprises have achieved the level of achievement be obvious to people,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has greatly improved,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 industry. However,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our and related enterprises strength is very weak, in the face of future market demand is huge in China, our domestic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be how to deal with rapid development, the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rend;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D6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电控技术、信息通传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集于一体,应用在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上的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新型管理系统。从而形成所有交通设备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交通运输服务的智能化和集约式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公路智能化的时代,目前国际上公认智能化交通系统是解决当前交通运输瓶颈的根本途径。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认识认清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了解其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智能交通系统企业未来的发展对策。

一、全球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进行了多领域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这些国家的VICS系统已经相当的完善和成熟,其中日本是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另外,欧美一些国家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已普遍应用。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除了航空领域、军事领域之外的另一高新技术集中应用领域。

最早开始对汽车交通综合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的国家是日本,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便成立了全国性的ITS组织,是最早对ITS进行研究,同时也是ITS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地图的全国覆盖,支持了全国的400万台汽车导航仪,以及共120余万台同时接受信息。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十分完备的交通控制和信息服务的综合体系。

在ITS领域内,美国的研究起步虽然比较晚,但是美国的智能交通企业借助其国内强大的科技水平、人才优势已经雄厚的经济基础,目前其技术已处于该领域的领先水平。1991年,美国开始对ITS企业的相关研究进行投资,仅1994~1995年就确定了104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组织,着手制定ITS的研究开发计划,到1997年对智能交通企业投资近7亿美元;不仅如此,在199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还签署了“面向21世纪运输权益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the 21th Century)”该法案跨度六个财政年,共计拨款2178.9亿美元,用来支持ITS企业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为美国公路系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后盾。

同时,欧洲的ITS企业的系统研究则根据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执行一个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研究模式,其中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通运输界合作研究计划DRIVE工程便是其中之一的项目。DRIVE工程共有12个国家的700多个单位参加,经费达5亿欧元。另外比较著名的项目还有PROMETHEUS等。

二、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ITS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道路交通压力巨大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发展ITS的需求十分的迫切,对ITS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认识的也更加的清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做到对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进行合理有效的优化和调整,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整合,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改善环境质量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我国目前正在着力发展ITS相关的研发和企业的发展,从而满足我国未来交通运输行业巨大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较好,但是还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制约着我国智能交通企业的发展:

(一)对智能交通系统并没有统一的整体的规划。无论是政府行为还是企业行为,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一套比较完整的对只能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各部门各企业目前都各自为政,自己关起门来搞研发,各自拥有各自的一套系统,操作平台各自不一,各平台之间的数据无法相互交换、设备不能相互联结、操作手法也差异极大。因此没有一套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整体规划方案,ITS的发展瓶颈就无法突破。

(二)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有一部分从事ITS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企业,但受到资金的限制,大都规模较小、产品较单一,尚不能形成ITS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远远无法满足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对智能交通系统庞大的需求。

(三)企业缺乏与政府的有效沟通机制。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或者行业之间一般都会有一个专门的组织与政府进行沟通,如企业协会等。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还远未达到规模,而且企业实力较弱,因此当前还未出现一个能上承政府、下接民间的沟通机构,因此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优化配置,政府也无法整合资源优势,有效地引导智能交通产业发展重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三、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企业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智能交通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正在逐渐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智能交通行业和相关企业的力量还是十分的弱小,面对中国境内未来庞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国内的智能交通企业应该如何迅速发展,应对未来的机会和国际挑战。

(一)建立独立机构,组织与政府和行业内部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欲先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目前我们各自为政的发展势头,已经造成了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想要迅速的突破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瓶颈,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加强政府行为的宏观调控,实现技术和产品的相互兼容和通用性,从而减少利益的冲突和资源的浪费。

(二)在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ITS行业作为一个高新技术密集行业,产品的竞争力最大的必然来自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的ITS企业如果只注重引进国外技术进行简单的生产安装,那势必永远无法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反之我国的ITS企业只顾自己闷起头的搞研发,不顾当前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情况,那也只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因此,我国的ITS企业必须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加快适合我国特色的新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三)利用政府政策,募集企业发展资金。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企业实力普遍较弱,在面对大的市场机遇时,有时会受到资金的限制,如果能通过与政府的有效沟通,获取到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保护和支持,那便能为企业解决一部分燃眉之急。目前政府已将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中国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借助这一政策优势,企业可以借助政府力量拓宽一部分的投资渠道和融资方法,把握住机会迅速发展。

(四)注重企业优秀人才的培养。随着智能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为此应加强企业与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域与国外ITS企业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员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最新的ITS技术溶入本企业的科研和管理之中,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黎德扬.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王成刚.交通运输市场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3]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研究总报告郾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2001.7.

第6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交通安全形式严峻等问题。鉴于我国道路在未来20年内仍然处于建设期(根据“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000公里以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而这一期间正是智能交通技术在全世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也需要根据中国公路运输的实际需求探讨在中国公路运输网中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可能性。2000年,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公安部联合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和多家高校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ITS体系框架》规定我国ITS发展主要集中在不停车收费、出行者信息服务、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路系统等9个方面。

我国ITS研究可以追朔于80年代的公路收费系统研制,那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于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1995年,交通部ITS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导驾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项目研究,交通部还与各省厅开展了“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1999年。由交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组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ITS。未来交通建设和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由于世界各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开发,以此来扩大道路建设资金来源,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所以我国也把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

从1998年初开始,交通部就组织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研究”,并在4个省市进行了示范工程。1999年1月1日,广州市“一卡通”不停车收费系统投入运行,到目前已开通不停车收费车道40余条。同时,围绕交通监控、汽车智能导航等系统,以及一大批科研成果及技术产品得到实际应用,对提高社会和公交出租车辆通行效率,改善城市整体交通状况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ITS建设投入已经达到40亿50亿元,据了解,预计到2010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网将基本建成,网络将贯穿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到2015年国道主干线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将全面建成,构筑起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运输主骨架。在这个完善的道路网络里,绝大部分已建和所有新建的高速公路都预埋了比较充裕的管道,部分管孔已铺设了光纤,它将是承载智能交通业务的良好基础设施。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将建设3.5万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建设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目前这一部分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4%~5%。1999年,我国公路建设投资达2000亿元以上,如果其中的1000亿元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那么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方面的投资将达到40亿50亿元,这仅仅是当前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ITS应用的初级水平。如果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今后ITS应用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我国的ITS市场规模将以百亿元、甚至千亿元计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ITS的研发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新、越来越快,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商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和市场,我国即将掀起ITS产业建设的热潮,智能交通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

二、发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对策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交通运输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交通运输技术装备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得中国交通运输已从“限制型”向“适应型”过渡,已从满足“量”的需要向满足“质”的需要过渡,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并且公路运输发展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较快,发达国家今天遇到的问题,我们已经或者今后必将会深刻地感受到,为使交通运输业适应21世纪的要求,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根据国情发展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

1、打好ITS发展基础,特别是应加强ITS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际上ITS理论仍不完善,还处于发展时期,我们应积极加强与ITS开展较先进国家的交流,在国际ITS现有发展水平上结合中国特点,深入细致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快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以迎接21世纪ITS发展的挑战。否则将成为别国的追随者,成为他们不成熟技术的推广试验场。

2、建立ITS协调组织机构

中国交通运输体制目前仍是条块分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理,现已出现了各自发展自身ITS的势头,这将造成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国家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参与的“ITS中国”组织,类似于美国的ITS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洲的ERTICO组织,来统一制订中国ITS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制定有关ITS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实现ITS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

3、注重人才的培养

随着ITS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是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此应加强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领域与国外ITS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员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最新的ITS技术溶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质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7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国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国家在制定本国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国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 经济 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 计算 机、控制、gps和gis等 现代 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WwW.lw881.com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第8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国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国家在制定本国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国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对策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智能交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交通安全形式严峻等问题。鉴于我国道路在未来20年内仍然处于建设期(根据“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000公里以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而这一期间正是智能交通技术在全世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也需要根据中国公路运输的实际需求探讨在中国公路运输网中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可能性。2000年,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公安部联合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和多家高校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ITS体系框架》规定我国ITS发展主要集中在不停车收费、出行者信息服务、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路系统等9个方面。 我国ITS研究可以追朔于80年代的公路收费系统研制,那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于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1995年,交通部ITS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导驾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项目研究,交通部还与各省厅开展了“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1999年。由交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组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ITS。未来交通建设和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由于世界各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开发,以此来扩大道路建设资金来源,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所以我国也把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 从1998年初开始,交通部就组织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研究”,并在4个省市进行了示范工程。1999年1月1日,广州市“一卡通”不停车收费系统投入运行,到目前已开通不停车收费车道40余条。同时,围绕交

第9篇:智能交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ITS) 对策研究 交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什么是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英文全称是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在比较成熟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合成运用而建立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最初由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也是我国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交通系统(ITS)可以提高现行交通系统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能有效减少事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环保的综合智能交通体系。

二、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并逐步开展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快了对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的研究步伐。科技部从96年开始组织了一系列智能交通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从而促进国内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智能交通的规划上面应优先实施投资少,收益高的项目,比如:城市绿色交通通道、公共汽车有线通道(BRT)、地铁和公共汽车的智慧卡收费和收费数据库互联、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等。

三、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产业链、技术创新、研发严重脱轨

以前我国智能交通研发没有形成产业链,由国家资助研究的智能交通领域项目没有产业化,更不要谈应用了。而西方发达国家却早已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相关产业链,并规模化生产。目前,我国智能交通企业群体虽然数量众多,多达2000多家,但只是局限于系统集成,而且技术含量不高。在技术创新、规模、品牌和未来主导方向等方面的企业相对缺乏。这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扶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和智能车载系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目前国内智能车载系统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从国外引进应用系统。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研究也是刚刚开始,对环境的感知技术,尤其是在高速状态下对远距离环境的感知和传感器在网络化条件下对环境信息的感知尚缺乏有效手段。我国在基于多传感器集成复杂驾驶环境感知技术、以安全和舒适度为目标的具有增强“感官”性能的辅助安全驾驶技术、综合性车载信息服务平台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三维全景导航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同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基本上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产品几乎完全从国外进口,典型产品包括SCOOT、SCATS以及RHODES系统。经过实际应用这些系统并不适合中国特有的交通模式。特别是我国大城市交通网络极为复杂、车多人多,需要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体系。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化交通体系,才能真正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交通环境。

四、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一)、大力培养和引进智能交通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技术人才缺编严重,亟需大量相关技术人才。能否建立起相关人才体系,是保证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以相关高校及科研单位为依托,及时向国外同行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相关重点科目的研究,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培养高质量的智能交通专业人才。

(二)、积极推动智能交通技术产业化

要想更好的发展一项技术,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其产业化,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也不外乎如此。我国要逐步建立相关新技术推广转化机制和专利保护机制,建立便于智能交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使其能够尽快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尽快把目前已经成熟的、具有强大市场潜力的智能交通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化技术为成果得以实际应用。

(三)、针对智能交通成立相关技术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行业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行业资源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开发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而国外却早已成立。如日本的VERTISITS、美国的 America及欧洲的ERTICO组织,负责统一制定本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战略及行业技术标准。通过相关机构,加强智能交通发展上的宏观调控,整合优势资源,减少局部冲突和资金浪费。我国综合运输体制建设已逐见成效,但相关政府管理智能还各自为政,各种运输方式、各地政府管理智能还不够明确,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土政策、图标准。这些因素非常不利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尽快建立部级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机构,领导推进全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路网结构日趋强大完善。智能交通技术的实施给我国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带来了希望。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道路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交通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智能交通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将促进相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国家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 琪,智能交通;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杨兆升教授访谈录[J].综合运输,2010(7):85-89.

[2] 严新平,吴超仲,中国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J].交通企业管理,2001(11):57-59.

[3] 陈超,吕植勇,付珊珊,彭琪.国内外车路协同发展现状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1(29);102-105.

[4] 李清泉,熊伟,李宇光.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8,(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