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智能建造趋势精选(九篇)

智能建造趋势

第1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充斥着机遇的白电市场,不仅现有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同时非白电企业如小米、阿里巴巴也觊觎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以不同方式进入市场,为白电行业投入更多发展动能,并对现有竞争态势带来挑战。企业必须提升战略思维,理解市场变化并打造企业在新时代的持续竞争力,这是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审视行业的各个趋势,有五大趋势对企业未来发展至为关键:

趋势一:跨行业纵向平台化

在新的趋势中,白电产品跨越了其硬件的局限性,成为服务平台。冰箱和洗衣机等产品给消费者提供的不再只是生活必需的硬件,还是相关的一系列服务。一些领导企业,如西门子已经在研制可以与超市等服务联网的智能冰箱;海尔新的洗衣机除了可以根据衣物重量、水质智能洗衣,还能实现自助下单购买洗涤剂。

这种改变,使得白电产品作为平台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与增值服务,同时更重要的是将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新的模式意味着销售与白电产品相关的服务将成为比销售产品本身更能为企业带来收入与利润的重点,此外,企业将能通过产品掌握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角色从制造商变成服务商。新商业模式带来的不只是扩张的机会,还是更频繁的价格竞争。没能及时为产品建立优良的服务平台的制造商将面临巨大的被淘汰的压力。全球包括惠而浦、通用电气、三星和海尔在内的各大白电制造商都在积极地升级自己的智能白电产品,并建立服务平台。

趋势二:跨产品横向平台化

白电产品纵向平台化的同时,消费者对简单与便利的需求也把白电产品推向了横向平台。所谓横向平台化便是把各品类、品牌的家电产品通过互联网统一与一个客户平台连接,通过手机、电脑等黑电与数码产品操纵。近年来,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因此,各大白电制造商都在积极地建立客户端以完善产品的使用平台,比如三星的Smart Home、通用电气的Brillion,以及惠而浦的Smart Appliances。产品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平台化:跨产品或跨品牌整合。

制造手机出身的三星推出了Smart Home计划,开始开发跨产品、跨品牌的终极客户端。理想的平台不仅可以控制单品牌产品,还可与其它品牌的智能家电连网。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平台给三星和谷歌等手机和软件巨头带来了优势,给传统制造商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国内,小米在2014年12月9日也宣布推出小米空气净化器,以手机与软件为核心围绕消费者生活打造各类产品,在电视后进一步跨入智能家电市场,跨界竞争已经是无法避免的行业大势。

一方面,传统制造商可利用其强硬的市场穿透力和响亮的品牌,把传统家电升级为智能家电,给控制平台打地基。传统制造商的主要劣势较明显在于:发展手机系统和客户端的经验和技术的不足使企业难以在横向平台化的趋势取得主导权。因此在另一方面,厂商必须积极地参与平台的制定以确保未来能够保有甚至提升其产品的竞争优势。

趋势三:横跨价值链的大数据体现

大数据时代降临,消费者的需求被深度挖掘并体现在全部的价值链环节。有效分析、利用大数据优化价值链的能力将区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用电气、宝洁等生产商已经与SAS、百度等大数据平台和网络数据拥有者合作。

设计与开发:从价值链的第一环做起,利用并分析智能产品内部感应器获得消费者使用习惯与产品性能数据,快速地将产品的不足反馈回设计与开发阶段,改良产品、优化性能。

生产与物流:在供应端,需求能同时反应在供应链提升生产与物流效率。分析多源数据精准预测市场需求量,并根据预测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同时,大数据分析模型可通过自动补给等智能模式优化仓库管理和物流系统。

营销与销售:体现在销售端,企业能够完全客制化,对不同消费者在产品、渠道、价格与促销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营销。

有效地利用大数据,首先需要给产品安装合适的感应器,其次建立先进的数据库,最后获得高效、准确的大数据分析软件。传统白电制造商可利用产品较高的市场穿透率带动产品智能化,与网络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使供应链及时反映市场状况。

趋势四: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

苹果推出Siri后短短3年,人工智能已经从最初的语音、体感控制进化到智能家电性能管理和能源管理。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并且已经得到小规模的成功,可以预测未来能够更广泛地运用在白电行业,例如有些最新款的智能洗衣机可以针对机内衣物的重量,精确地添加水和洗衣粉,降低用水和用电。

传统白电制造商可用两种方法实现产品智能化。首先,制造商可利用现有技术直接嵌入人工智能模块至产品。但是,独立研发智能系统的挑战性极大,耗资巨大。硬件制造商很难在与谷歌、苹果等智能软件开发商的正面对抗中取胜。只有与现有人工智能系统结合,发挥自己作为白电行业领导者的优势,同时利用软件开发商的实力,才能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商机。

趋势五:3D打印技术更广泛被应用

第2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 智能 家居 现状 趋势

前言: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智能家居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通过有效开展智能家居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对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做出良好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告别过往的缺失与不足,将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智能家居是新时代的产物,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在该方面投入较多的努力,能够创造出很高的价值,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中国智能家居现状

简单而言,智能家居主要指的是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所演变出的新的家居体系,这包含了屋主人的所有需求,同时会在生活上、工作上,达到定制化服务的目的,给屋主人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环境和谐等,都提供较多的帮助。从已经得到的成果来看,中国智能家居的现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智能家居的研究体系得到了高度的健全,很多智能家居已经开始在市场上销售,并且得到了较高的认可[1]。

第二,智能家居的整体框架,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我国本身处于发展中的状态,但是智能家居所耗M的资金较多,因此并非一般家庭所能够承受的,这就需要在性价比的研究上有所深化,要从多个方面来巩固智能家居的框架结构,确保其能够符合大众的需求,能够在未来全面的普及。

第三,我国在智能家居的分析过程中,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不同群体对于智能家居的长久需求,观察智能家居在哪些方面是需要重点努力的,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效的找准方向,从而得到更好的研究成果。

二、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2.1环境控制和安全规范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智能家居能够带来的帮助特别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按照屋主人的喜好来进行各种服务,创造的价值较为突出。但是考虑到国内的人口数量较多,再加上城市的密集度提升,想要让智能家居在普及以后,仍然达到和谐社会的标准,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应该将环境控制和安全规范进一步的健全,这样才能为智能家居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2]。首先,在环境控制层面上,智能家居必须保证与自然环境的有效和谐,不能出现过渡的霸占问题。例如,在城市的小区当中实施智能家居,夜晚的噪音控制要得到严格的规范,不能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室外的活动场地,需要做出一个良好的规划,确保绿化空间充足。其次,在安全规范层面上,智能家居的执行和落实,有必要考虑到对其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当下的很多地方在推广智能家居的过程中,单纯从屋主人自身角度出发,不考虑产生的各方影响,由此很容易造成冲突的问题,在邻里关系上也非常的紧张。

2.2新技术、新领域的应用

智能家居在研究和落实的过程中,应该是不断朝着积极的方向来开展,不能单纯在传统的层面上努力,这样并不能更好的满足需求,得到的成绩也不是特别的显著。建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加强新技术、新领域的有效运用。首先,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上,都要开展积极的操作,要将众多的技术与智能家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重组智能家居的不同执行方案,由此来更大限度的推广智能家居。其次,在无线技术的应用上要特别的注意,当下的很多设备都具备智能特点,无线操作的普及程度也开始提升,但是在应用时,不能对其他人造成影响,也不能违反隐私的保护,否则将会造成很大的技术隐患。

2.3智能电网的应用

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其根本需求,将对整个住宅的各种智能化设施服务,在对电力方面进行服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智能家居的网络形成渗透作用,使用智能电网的用户,如果同时也在享受智能家居的服务,那么他的需求就是两者之间可以建立其一个有效的紧密通信,能够对智能家居与智能电网相结合的各种信息进行统筹之后,进行实际的有效管理。

三、总结

本文对中国智能家居的现状、发展趋势展开讨论,现下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智能家居基本上得到了预期效果,未来还有很多的空间需要去拓展,要加强多项技术的探索和分析,推动智能家居的价值提升。

参 考 文 献

第3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BIM,智慧建造;建筑工程技术;植入

当前,BIM技术的发展和革新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BIM智慧建造技术人才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市场需求,现阶段需要大量的掌握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人才,来弥补智慧建造人才的空缺,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大本营,应当承担起培养BIM智慧建造人才的重任,培养能够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建筑人才,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进行完善和改造[1-3]。

1BIM智慧建造的概念

智慧建造是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宝明博士提出来的新兴建造理念,也是建筑市场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必然产物,杨宝明的智慧建造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第一个层面是从社会宏观层面而言的,是指在整个建筑产业里,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第二个层面的主要含义是充分利用技术化信息化的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BIM智慧建造技术有机的融合起来,为BIM智慧建造技术的学习、推广、应用、普及提供数字化功能化基础,推进建筑业向“智慧建造”迈进的步伐。

2BIM智慧建造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BIM推进应用过程中,在应用层面已开始从单体建筑到园区城区,到智慧城市,正实现从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期的BIM应用贯通。在BIM智慧建造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现信息技术与先进绿色工程建造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是建筑工程向智慧化、精益化、绿色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必然趋势,在工程设计及仿真、工厂化加工等典型应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建造和智慧建造,使项目部式管理模式向企业总部集约化管理模式转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建造必将带来整个建筑业商业模式与产业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问题,大力推进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而作为建筑人,应带着更加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去迎接数字建造和智慧建造时代的到来。

3BIM智慧建造入课的必要性

BIM智慧建造技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当迎合建筑市场发展大背景,根据社会需求、行业需要、技术需用,不断完善改进人才培养标准,及时调整修改专业课程体系。BIM智慧建造技术正只有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者掌握了BIM智慧建造技术才能生存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了该项技术,才能够在实习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及时适时应时的融入到相关课程之中,为学生提前掌握该项技术打下坚实的技术。基于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BIM智慧建造技术,实现单项岗位能力训练—综合岗位能力训练—顶岗实习三阶段岗位能力的衔接,确定融合创新意识与创业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造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加适应行业新标准新要求的发展,BIM虚拟仿真、BIM5D、Revit、VR技术必将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提升,必将为更好地培养智慧建造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企业行业,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

4结语

第4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广东;智慧广东;战略;产业升级;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1-0004-03 收稿日期:2009-12-10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42倍。但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对广东实体经济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和影响,全省经济增长从2007年的14.7%回落到2008年的10.1%,2009年还将进一步回落到8.5%左右。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危机中复苏。美国经济在连续四个季度下降后2009年第三季度出现了“久违”的3.5%增长。2009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8%已成定局。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进人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唤醒人们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广东该作怎样的战略思考?广东新发展路在何方?我以为:广东应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抓住后危机时代的难得机遇,策应世界最前沿的产业科技发展新趋势,立足自身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着力打造“智慧广东”。

一、何谓“智慧广东”

2008年底,美国IBM总裁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即对这一概念给予积极回应,并把它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美国这一战略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所谓“智慧地球”,就其主要内涵来说,就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即把传感器嵌入或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或叫“传感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的状态,实现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智慧银行、智慧企业等等,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

IBM提出的“智慧地球”,实质是在全球市场低迷之际,为IT产业寻找金融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概念创新,实现其抢占国际市场,尤其是中国庞大市场的目的。而奥巴马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是企图利用“智慧地球”,刺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并借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继续强化美国的技术优势及对全球经济乃至政治的掌控。

打造“智慧广东”,就是要敏锐地洞察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特别是美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吸取危机时期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遭受打击的教训,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以全新的“智慧”思路,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智慧地球”所涉及的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研究开发,推动传感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率先建立广东的传感网,并通过传感网的应用,对现存产业及各个系统进行“智慧”改造,催生广东物联网产业集群,最终打造新的“智慧广东”,以“智慧广东”开辟后危机时代广东的发展新路,继续引领中国的发展。

二、广东未来需要“智慧”的发展之路

(一)“智慧”发展之路是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智慧地球”战略的实施,必将使世界科技产业发生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必将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发展,随着使用大规模计算机集群以及云计算去加工、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数据变为现实,人类将通过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从而更快、更好地作出决策。

据预测,未来互联网(预计到2011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0亿人)将以史无前例的方式与各种设备物件链接起来。“互联网+物联网”,这就意味着,经济可行的智能技术能够被应用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各种产品,并催生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无论自然体系,还是行业系统、政府、企业,甚至人类本身,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整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这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广东必须策应这一新趋势,跟上这一时展新潮流,只有这样,才能永立潮头,开创出一条新的、“智慧”的未来发展之路。

(二)“智慧”发展之路是广东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后危机时代广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即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转型向哪种道路转?升级往什么方向升?这需要我们作出战略抉择。我认为,必须坚定不移地转上“智慧”发展之路。发展“智慧”经济;必须策应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立足广东现有的发展基础,对广东的产业系统、企业系统乃至政府系统、社会系统进行“智慧”性改造。要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的界限和体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分区域、按步骤推进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构建“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网络体系;要加大投入,加强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传感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率先构建全省的传感网,并通过传感网的应用,改造现有存量产业,建立起实体经济的“物联网”,催生物联网产业群,同时,推进“物联网、互联网、电信网”三网融合,在全国率先实现信息和实体的结合,实现实体经济依托虚拟经济而向上提升。如若这样,广东经济必将在后危机时代“漂亮”转身,广东产业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三)“智慧广东”战略能够为广东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在未来

打造“智慧广东”,其核心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传感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效率和响应速度,从而构建“物联网+互联网=智慧广东”。这种智慧方法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

这样一条“智慧”发展的道路能够为广东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一是可以重振遭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广东经济,并能据此制定出长期的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计划;二是能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力争在广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能推进广东基础设施现代化,构建开放的、智能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系统、高效便捷的信息网络系统:四是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智慧”之路将使全省居民充分享受到其所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广东

已经具备率先启动和实施这一战略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说,“智慧广东”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

三、以开放前瞻的战略视野打造“智慧广东”

(一)从战略层面上对“智慧产业”概念予以重视

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IBM提出针对危机进行自救的“智慧地球”战略,不可否认其具有出色的营销手段和产品销售策略,但它确实预示了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这一战略的前瞻性予以充分重视。“互联网+物联网”实现了信息和实体的结合,势必产生巨大的应用前景,因而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上对“智慧产业”予以重视,客观、深刻地评估“互联网+传感网”技术发展对广东信息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影响,正确研判“互联网+传感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要密切关注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趋利避害。

(二)及早启动“智慧广东”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

无锡新区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传感网技术,使无锡率先进入“智慧”领域。他们重点对物联网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产业应用等领域攻关创新,以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中心为核心技术平台带动整个无锡微纳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计划用5年时间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目前,无锡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世博会和浦东机场得以成功应用。据了解,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及配件共5000万元,如果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都加装防入侵系统,能够产生上百亿的市场规模。

广东现应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互联网技术发展较成熟等优势,及早研究可行性,谋划发展方案,选择重点方向,力争后来居上。

(三)尽快掌控“智慧地球”所涉及的核心技术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在此过程中,掌控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保障安全发展极为重要。在“智慧地球”理念所涵盖的传感网、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广东均已具备一定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因此,广东要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一批重点,尽快试点示范,加强集成创新,探索“智慧广东”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5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响应总理号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大智库中率先出版“互联网”智库系列图书,本文摘选自全国首部详解“互联网+”理论框架的实践著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100ec.cn/zt/kjyrh)。据目前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线热销中,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国内一线互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主任曹磊、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长陈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互联网金融专家郭勤贵律师、传统企业转型专家卢彦联合编著,堪称“豪华”,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以下是本书抢先试读:

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新形态,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互联网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带来的创新形态演变,本身也在演变变化并与行业新形态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如同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以及Fab Lab及创客为代表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群体创造。可以说”互联网+”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提出也引发创新2.0研究群的热议。“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涵盖了当下创新2.0研究与发展中的新工业革命(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放开源、众包众筹、创客浪潮、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热点趋势。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常态”下实现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也将紧跟”互联网+”演进和发展的脉动,并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创新2.0是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强大引擎,要将当前在中国大地正在掀起的创客的创新创业大潮引导其使用互联网及创新2.0这个利器,以期完成中国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为“互联网+”时代为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做好开局。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威客等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工业生产、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Android这种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封闭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注重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以”互联网+”为大背景的创新2.0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激发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从科学创新2.0来说,我们应看到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在智能测控、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的创新,推动产业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从技术创新2.0来说,应借鉴工业4.0采用“虚拟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物理化的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应用技术,让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实现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个性化产品定制。从管理创新2.0来说,应注重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重视配套体系、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让中小企业也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立足创新2.0时代,我国必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把握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趋势,借鉴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推动我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智造强国”的转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庆国教授、张楠副教授及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结合创新2.0研究社群的讨论以及本栏目去年的相关内容,就2015年创新2.0十大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和点评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演进。创新2.0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的交互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政府、社会、民主治理、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应该把握这种趋势,推动企业2.0、政府2.0、社会2.0、合作民主、智慧城市等新形态的演进和发展。总结创新2.0研究社群一年来各位老师、专家的讨论,我们总结了2015年创新2.0研究的十大重点方向。

方向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

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思维是当前创新2.0研究与实践推进中的一个热点。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并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创新2.0推动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创新2.0模式演化趋势,及其互动机制研究值得高度关注。

方向二:开放开源与创新2.0。从开放源代码、到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的趋势。连电动汽车特斯拉都开源了,连政府这个最保守的组织都尝试开放数据了,连中科院也要开放科研、开放知识管理了。创新2.0时代的开放数据、开放源代码、开放知识如何发展演进并推动共享型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还有@崔之元提到的“点混合所有制”、“点共产主义”。

方向三:“新常态”下的创客浪潮与创新创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扩散推动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新技术革命浪潮会同经济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带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新格局。”新常态”强调走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道路。

Fab Lab及其引发的全球创客浪潮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引发了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的转变,推动了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的构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放创新带来新机遇。创新2.0所蕴含的以人为本,注重用户创新、用户体验正越发凸显其价值。

方向四:下一代创新推动下的新工业革命发展与趋势。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都是创新2.0形态下的工业新形态、新趋势,我们如何应对其机遇与挑战?在工业发展领域,英美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提出工业4.0。德国期望在实施工业4.0时按创新2.0的模式实行颠覆性创新(工业1.0-3.0是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工业4.0是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通过构建”虚拟-物理系统CPS”以建设全球一流制造强国。我国十八大后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需在创新2.0指导下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制造强国”。新工业革命汇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

方向五:创新形态演变下的智慧城市研究。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应注重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等智能基础设施的构建,还应借助创新2.0理念,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日益被智慧城市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如何推进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中的指导和应用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方向六: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2.0。在政府治理领域,创新2.0重新定义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政府应服务而非掌舵更非划桨,应把握这种政府服务模式及形态演化的趋势,同时注重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使能者的角色,通过政府数据开放、维基、微信、微博等web2.0的应用以及开放数据、云端应用推动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

方向七:创新2.0时代的合作民主机遇与发展。创新2.0是科学2.0、技术2.0、管理与制度2.0共同塑造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重申依法治国、重提群众路线。如何走好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构建创新2.0时代的制度环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在民主治理领域,应把握创新2.0时代合作民主的新机遇,超越”直接民主的失败、协商民主的无力”,推进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通过云计算、维基、社交网络等技术和社会工具的应用,基于创新2.0让公众更自由和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度地参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协同,实现基于新技术的协作共治、群体智慧和公共价值塑造。

方向八: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建构。知识社会的创新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创新形态的转变,也重新定义了用户的价值和开放的意义,推动了对创新生态模式的认识。如何实现政府2.0转型,如何适应这种创新民主化趋势将”用户”更深入的纳入协同创新体系,发挥用户的作用、特别是领先用户的作用,推动政、用、产、学、研合作,从过去的企业垂直组织间的合作演变成创新生态模式,从”产学研”、”政产学研用”迈向面向知识社会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第6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应用;探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49

0 引言

科学技术使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把机械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在一起,它的发展和应用在提高企业产量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述及发展历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它将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光学技术相互交叉和融合,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的基础。它包括产品和技术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60 年以前是初级阶段,由于电子、机械两方面的技术水平不够完善,导致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广泛的应用。1970 年至 1980 年之间属于第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计算机等提供的技术基础,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促使其发展快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1990 年以后,人工智能、光纤、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机电一体化技术迈向智能化阶段,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

2.1 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1)汽车的打火系统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原来的汽车打火系统接收到的打火指令信号较弱,使用时间一长,打火会很困难,影响汽车的启动,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数字模式增强打火信号,提升电路传感能力,系统自动对空气和燃料质量之间进行对比,减少它们的比例,使燃料的含量提升,打火容易很多,实现发动机的快速反应。

(2)汽车的雷达系统使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它的应用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且减少了危险因素。生活中,汽车在倒车、行驶、停车的时候,我们虽然也会减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防止发生意外,但总会有视觉死角,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雷达系统检测到障碍物就会自动发出警报,给驾驶员已提醒,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3)汽车的制动系统使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前,汽车的制动是靠车后轮安装的制动系统来完成的,是为了及时停车,保证安全,但是,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升,原来的制动作用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汽车的需要,因此,运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减轻汽车质量,提升车速,使得车辆在行驶状态下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的制动,汽车的安全性更强,制动效果更好,防止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在建筑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施工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建筑材料的生产要求随之更高更严格,而具有高性能、高质量、低能耗、多功能特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建筑材料生产行业提供了机遇,并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材料的级配控制非常关键。如果级配出现误差,会使建筑的寿命缩短,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利用微机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级配误差,提升建筑行业的竞争力。

2.3 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在煤矿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用于地下开采作业。因为作业在地面以下,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井下作业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障工人的安全,因此,井下机器人的智能化操作已成为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

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强烈,已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心理学、模糊数学等融入吸收其中,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具备了简单的思维能力,向其输入指令,能够按照指令完成特定的动作,提高机电产品的智能,增加机电产品的实用性。尽管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不可能拥有和人类相同的智能,但它的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可以使产品具有低级智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3.2 网络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在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等过程中更是不遗余力的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实现远程控制,人们在家里就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的便利。所以,机电一体化向网络化发展是必然的,是时展的要求。

3.3 绿色化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工业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等,所以机电一体化也必须实现绿色化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通过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绿色化、环保化发展,不仅拓宽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范围,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3.4 光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g中充分发挥光学技术的优势,增加传感系统的性能,不仅减少能源的浪费,而且利于机械系统快捷、精准的运作,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传导和交流能力,实现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与联动。

3.5 人性化发展趋势

人性化是每一个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人性化的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不但要保证产品的性能之外,还要更好的进行造型和色彩方面的协调,让这些产品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喜爱,同时也更加贴近自然,更接近生人们活习惯。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各种科学技术相互融合,已经成为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在实际运用当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是无法比拟的,随着对产品要求的提高,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将向更高的台阶发展,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将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亚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7).

[2]常开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湖南农机,2013(11).[3]孙素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J].科技向导,2011(30).

第7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建议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领域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机械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构成环节之一。因此,只有将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机械制造行业。

1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1.1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含义十分广泛,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中不仅仅包括了利用机器来代替人工的体力劳动,还囊括了辅助人们的劳动和部分替代等。总的来说,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含义包括了如下几个层面的含义。(1)机械制造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完成机械设计、制造、生产,实现机械设备生产的连续性作业,继而实现生产的高效性。(2)机械制造自动化是整个机械设备的系统实现了“自主化”和“自动化”,进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机械制造自动化体系。(3)机械制造自动化取代了人工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进而实现了机械制造行业中人、机械系统、设备之间的协调、管理和控制。

1.2应用现状

相对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的“集成化”、“智能化”,我国的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处于“单一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阶段。但是,伴随着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引进,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行业正在不断的汲取“养分”,努力形成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发展理论。

2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趋势

2.1集成化趋势

机械设计的集成化趋势是机械领域的必然趋势。通常情况下,机械自动化系统是由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这些系统包括自动化制造系统、工程设计信息系统等等。在机械设计工作中,采用计算机的集成技术,统筹全局,有利于实现系统的“整合”与“分工”。

2.2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机械系统是指由机械制造专家和智能化机械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机械设计的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系统能够具备更优的操作界面、交互式操作等方面。这一趋势有利于在实际的机械设计与生产当中确保系统具有更优的适应能力和协调性能。

2.3虚拟化趋势

虚拟化趋势囊括了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诸多成分,其基础为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技术。总的来说,机械设计制造的虚拟化是一套多学科综合化的技术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利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模拟,进而发现问题、检验可操作性。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升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措施建议

3.1以“实用”为前提

众所周知,任何先进的技术,只有具有实用性,才能拥有市场。所以,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的应用也要注重实用性,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推广和发展。具体来讲,需要以我国的企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市场条件为基础,选择合适的产品,并对合适的产品应用与之相适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从而确保良好的经济效益。

3.2节约能耗

我国是一个机械设备制造为主的“加工大国”,负担了世界范围的众多能源消耗(石油、煤炭等等),这些能源中部分是不可再生的,还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节能减排”理念就是由此产生。作为机械制造的起点,机械设计应当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技术革新,再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保护环境。

3.3注重配套发展

机械领域不仅要找准发展定位,坚持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之路;同时要逐渐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进行综合型研究发展,且要将机械自动化和人力资源互相搭配,进而突显人力的“点睛之处”与机械自动化的“优越之处”。

4结束语

机械设计自动化研究必须注重最基本的现状,即我国的基本国情,市场的基本需求。相对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机械自动化的“集成化”、“智能化”,我国的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为了促使机械自动化向“集成化”、“智能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设计中时,需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遵循节能减排的理念,并注重配套发展,为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佳亮,崔文越,于忻宁.浅析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

[2]刘志丹,董长根.浅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2).

[3]梅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浅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

[4]宋俊希.浅析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26).

第8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趋势;宝马展;工程机械;智能化

一、概述

在世人的眼中,工程机械给人的印象就是大、笨、丑(多指造型简单),也的确,以往的工程机械追求结构简单、厚实耐用,很少考虑美观性。随着市场客户的审美观念转变及先进生产工艺的实施,工程机械的造型、功能都在发生着系列明显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趋势正在引领着未来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之路。

二、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高、大、上”

本次宝马展,多数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特型产品,很多国内品牌的多款产品都以“首”字创造了全球领先或亚洲之最,如全球之“最”的徐工39吨全液压单钢轮垂直振动压路机、全球“首创”的徐工牵引轮式起重机、全球之“最”的国机重工最大功率新型电传动推土机等,无不代表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骄傲。同时,各参展企业也充分发挥了工业设计的魅力与力量,将技术与外观造型完美融合,努力提升产品的外观档次,打造产品的魅力外观,如同给产品披上华丽的外衣,以此激发并吸引客户的关注。但这个趋势只有行业龙头有实力、有能力做,虽引领行业发展但无法带来百花争鸣的“群芳”格局,因此,仅作为行业代表企业的技术实力展示,无法代表行业的总体趋势。

趋势二:“小、精、巧”

除了“高、大、上”,本次展会产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精、巧”了。用小巧精致来描述本届展会的部分小型化产品再合适不过了。伴随着中国公路里程的持续突破及大规模养护时代的开启,小型化的养护产品渐成市场的宠儿,各主机制造商也不遗余力的追逐着小型的精致经典,企图以小型化来迎接一个大规模的养护时代。正如业内共识:“有大众参与的市场才是一个真正值得投资和努力的市场”。曾有同行这样说:“虽然我们无法打造巨无霸去挑战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及技术优势,但我们可以用更加轻小精致的产品来赢得市场的认可并加入与龙头企业的竞争,在这里,我们不认输。”因此,未来的工程机械市场,“小、精、巧”的产品必将在惨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夺得一方战场。

趋势三:模块化、智能化

第一眼看到现场的一台大型机械时,除了被她的大气所震撼,还有她模块化的加工制造,细看其“笨重”的身形发现,模块化装配成了其一大构成亮点,各个系统间构成独立的装配体系,而独立的系统又有独立的子系统叠合而成,细看其资料介绍发现,模块化是其产品的宣传主亮点,独立的关节控制使得一处发生问题而不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调用相同的关节进行更换即可。模块化最大的好处是各个子系统彼此独立,方便生产制造和过程控制,一处有问题而不至引起全身机能的瘫痪,易于后期维护。

当你看到现场产品简介中出现“智能摊铺、脉冲喷洒、功能集成、遥控指挥、垂直振动、超薄养护……”等“陌生”词汇时,你是否立即想到目前机械行业内“街头巷议”的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4.0概念?没错,正是如此,纵观本届宝马展的新颖词汇不难发现,各大龙头企业正以空前的热度深耕布局在智能化制造领域,以真知灼见未来。徐工集团正以智能化摊铺引领行业的超薄时代、三一也誓以智能化的功能集成攻占智慧控制高地、也在以碳纤维新材主导着工程机械行业的智能“轻”未来……,凡此种种,无不预示着工程机械开始摒弃非智能的“人为”时代,开启了工程机械产品的智能化模式,加速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工业4.0”,引领行业的技术革命和深度变革。

趋势四: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宽泛使用

汽车行业作为人机工程学考虑的最深、最宽、最完善的行业,可以说将机器与人的结合发挥的淋漓尽致,集美观、安全、舒适、智能于一体,多样而又美观的造型满足着形形市场客户的需求,舒适而又智能的体验笼络并震撼着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心,这一切,正是得益于新材料、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细看本届宝马展的参展产品不难发现,工程机械产品向汽车造型及功能模式发展的趋势似乎不可改变。异型管材、新型材料、冲压技术、LED灯具、天然气等的应用,更很好的解释了这一趋势。毫无疑问,未来的工程机械产品,绝不仅仅是施工的功能,机器与人及人的多样化需求的融合必将成为产品设计成败的关键。满足了人心,就满足了市场。

趋势五:绿色、环保、节能

APEC蓝是全体中国人心中的“梦”,APEC蓝也不应该仅仅在祖国的政治心脏上空,她应该笼罩着神州大地甚至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正是APEC蓝点燃了人们追梦的激情,使得人们对环境空前关注。事实上,工程机械行业的“APEC蓝”早已行驶在途中,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先进、可靠、节能、高效”产品让行业中的“APEC蓝”活力四射、生机无限,正是由于徐工集团高瞻远瞩的“绿色”布局,徐工产品才在2014年低迷的工程机械产品销售市场中拔得头筹,逆势上扬,成为领军霸主。与此同时,各个主机厂商推出的传统机型的升级换代产品也将行业的“APEC蓝”色梦营造的五彩缤纷。

第9篇:智能建造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云计算;物联网;核心技术;智能终端

回顾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的迅速兴起,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科学发展规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动力不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是否会发生转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影响呢?

一、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没有走出2008金融经济的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抓,应对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尽管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有所放缓,但是,就当前发展趋势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在工业和人们生活方面提供服务功能,促进信息产业和工业的一体化,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和工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这一点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组建就可以看出。随着当前网络技术、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相互融和,产业界限变得不再明显,各种先进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产业深度深入制造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渗入传统制造业,给制造业添加了新鲜的血液,促进当今的制造业向着以下三个发展方向不断进步,这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智能制造在制造设备中使用信息技术,比如嵌入芯片、对其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电子信息产品向着网络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生产制造设备之间彼此能够交换信息,从而对设备进行系统综合,充分发挥设备的综合效应,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经济对工业发展的要求,制造产业正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为制造业服务时,还有一个趋势就是,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服务,不仅限于对设备进行改造,而是为制造业提供网络平台、知识平台、支持平台等,向制造企业卖解决方案等服务转变。为了更好为制造企业服务,必须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度,促进信息产业迈向高端。

(二)终端设备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金融经济危机,各大电子产业设备制造商都对智能终端做成了调整,是智能终端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放方面,各企业间加快并购与强强联合,比如很多硬件企业联合软件企业进行产品联合生产,着一现象在手机制造行业尤其引人注目,在国外有诺基亚与微软的联合,google与摩托罗拉的联合,国内则是联合趋势是更加明显,阿里巴巴与天宇公司的联合,小米与联通、电信的联合等等。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啊。尽管当前我国在电子硬件方面与国外仍有一些差距。但是已奋起直追,相信随着各电子信息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信息产业之间整体效益将不断得到发挥。另外一条值得注意的是,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之间逐渐重视电子信息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意图创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三)云计算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云计算技术是最近几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兴词汇,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他实现了计算能力的商品化,行业化和专业化,使传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得到了变革,二是它降低了企业的计算成本,实现了计算资源的积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它对我国的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当前我国的云计算行业存在着以下发展趋势:

1.云计算将显著改变我国软件行业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的商业模式将受到颠覆,比如近年来google推出的play,苹果公司的appstore,以及其他很多公司提供的各种云服务将使现在的软件转变为在线服务、按客户需求快速迭代的模式方向发展,这有利于计算资源和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业务开拓和产品创新,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产业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由于云计算深入到了国家经济的各个部分,因此,云计算行业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北京、上海、无锡、杭州、深圳五个城市作为云计算先行试点城市,全国其他大中城市也加快了云计算的产业布局,一时云计算红遍全国,火遍全国,据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将超万亿元,成为国家的重要长夜形态。

3.云计算对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显现

云计算对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对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芯片等硬件设备,还包括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平台、IT服务业、外包服务等,客户范围则不仅包括企业、个人、还包括政府和一些工业用户。由于云计算正在逐步创建一个计算资源集约利用的社会,对新兴的商业模式起着重要的驱动力,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推进,传统的ICT提供商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方向转变,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拉近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增加企业的灵活性。

4.云安全不断受到重视,国家将逐步建立云经济立法体现

当前安全问题是阻碍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应尽快立法保证云经济安全,并且并逐步细化,对不同的产业给予不同的安全保护水平,但也应适当给予灵活性,以保证云经济繁荣。同时,应在企业及普通民众之间普及云安全概念,以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在国内的传播。对于技术上则要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而和服务水平协议,同时与客户签订sla协议,以保证客户安全。

(四)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仍然滞后

我国的LED产业和平板显示产业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平板产业与日韩等相比整体规模仍比较弱下,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和政府应不断优化产业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其次是LED产业主要生产材料让然要依赖进口,产品让然停留在中低端水平,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产业机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的制度建设,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和多样化应用,不断建立联盟性质的行业协会的联合会,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

(五)物联网产业,谨防概念炒作

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在物联网企业培养十个产业集群和100个骨干企业,随后,全国的物联网产业铺天盖地的建设了起来,掀起了投资物联网投资的热潮,目前我国90%以上的城市把物联网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全国各地都忙着圈地,忙着投资。不考虑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或者是形象工程。就当前来说,无锡市重在创新示范和成果转化,上海则要建设产业基地,创新产业模式;杭州打造产业体系,推广产业化应用,北京则是推进产业联盟,促进应用示范为主。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科学发展规律

(一)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变化规律

电子信息产业的驱动因素,在就是90年代以前是以技术驱动为主,90年代以后,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驱动的发展变化模式。1904年第一只电子管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子时代,随后出现的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使得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在经过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特别是80年代的快速成长,使得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然而,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有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在这一时期,虽然技术仍然在进步,但缺乏重大原创性创新,同时许多国家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纷纷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此以后,整个信息产业的进步,逐步由原来的技术驱动逐步向以市场驱动转变,欧美等国家纷纷转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成长规律

电子信息的成长本身呈现一些规律,首先是他的成长性非常的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直到现在,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不过这些增长过程也有波折性,主要原因是他的增长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1981年与1982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只有3.75%,而1984年和1987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率则分别达到了27.77%和20.26%,21世纪的网络泡沫更是让世界经济出现大规模的负增长。因此,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基本成正相关的关系,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是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形态。

三、结束语

推进信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在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充分把握上,只有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真正制定出有利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智勇,徐云喜.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1(26).

[2]娄策群,王方.信息产业集群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效率分析[J].情报科学,2010(5).

[3]蓝庆新.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