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精选(九篇)

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

第1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关键词:研究问题 缺失 中国旅游地理学 学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46-01

1 引言

我国旅游地理学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研究的团队增加、成果增加学科声望提升,发展迅速。相对研究理论的知识,实际理论指导践不多,虽说多年晚上研究学科规范问题,可是依旧没改变研究成果知识的贡献的问题。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核心就是研究问题,缺少研究问题,就不能产生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就造成现在很多成果缺少“研究问题”。本文旨在研究这类问题,纠正对学术研究概念和价值的认识、重新认识学术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地位、重申基础理论系统对学界意义、深系社会实践等问题,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2 研究问题概念

通常,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研究问题就是一项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的问题,通过研究进行回答。学科研究里面的问题,一般会比社会世界里面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更加的集中和具体。定性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对课题考察的问题的基本形式的表达;定量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人员表达怀疑,而且努力寻找回答的问题[1]。所以,研究问题,就是研究人员在特定的科学角度、理论体系与科学方式下考虑和解答的问题。

3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象

这些年,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增加,各个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的学术论文增加,发展迅速。就当前数量来说,旅游地理学研究成为地理学研究提出学术成绩很集中的分支学科,可是对于每位旅游地理学工作者应该更加注重研究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理学更好持续的发展。

众所周知,研究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衡量学术研究质量的核心标准,更是研究进行的开始和基础[2]。可是,当前就我国的发表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分析,很多的研究人员不注重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质量不佳,在蓬勃的旅游地理学成果中,研究问题的缺失很普遍。本文对这些年相关的论文和期刊进行研究,发现“研究问题的缺失”是普遍的问题。

4 研究问题缺失的原因

4.1 对研究问题认识不足

研究问题对常规科学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中,研究问题也是范式形成的基础。“学术成就”是以学科基础的“公认的理论”,这些“公认的理论”也能提出很多的成功的应用,比较应用和示范性的观察和试验,长久作为常规科学被学术共同体所接纳。所以这些工人的理论是研究人员通过各类社会现象和自然状况里面提出的研究的问题的解答作为根本,多以研究问题在科学研究里面是重要的核心的地位[3]。然而,目前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界还没认识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而且很多的学术论文缺少研究问题。现在学术论文很少考虑: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和旅游地理学理论的联系等问题。所以,没有充分的认识研究问题,就造成研究问题的缺失,也造成学术论文缺少知识的贡献,失却了研究的目的。

4.2 缺少系统理论梳理

好的研究问题,是在工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可是,我国目前旅游地理学缺少公认理论的系统梳理,更有甚找不到系统梳理的起点。可是,目前我国旅游地理学界还没有认识到这点,如果没有这种系统的梳理,就会造成整个学科不能更好的发展。而且,从现在看来,目前已发表的文献综述,很多都没有根基,零散不齐,不能很好把自己定位在学科体系应有的位置里面[4],很多的文献论文更是参差不齐的把相同的研究问题随意的堆积在一起。因此,造成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缺失,也使研究的人员不能提出很好的研究问题,所以这种概念体系的缺失,也会是研究人员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找到更好的变量,不清楚的理论框架也使研究人员不能很好的把控变量之间的相关联系。

4.3 实践深度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旅游地理学的的到了巨大的发展。所以,积极的应用到规划时间,在规划里面得到研究的可进入性、并且从时间里面发现解决问题,这样才是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关键的路径,规划和研究的良性互动更好的推进学科的进

步[5]。可是目前血多的规划实践知识停滞在调研的的浅薄的局面。众所周知,实践和理论本来就是循环往复,相扶相助的关系。我国旅游地理学由于缺乏深度的实践的,就使“理论――时间循环”不能够更加的深入、相关的研究也找不到更好的研究问题。如果不能打破这类局面,旅游地理学就不能结合整个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研究来提升研究质量的知识的贡献,也会造成地理学学科地位的质疑。所以,在整理系统理论知识,搞清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的同时,就有必要深入实践,探究研究的问题。

5 结语

由于,研究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可是研究问题的缺失就造成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和它表面的兴盛就很不相称。所以,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大力的推动理想主义的理性的归来,维护研究的成果,增大影响的力度,还需要从政府的方面提倡学术评价制度的建立。因此,整个学术共同体有必要认识“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旅游地理学才会在地理学分制学科之中更好的发展。庆幸的是,虽然现在中国的旅游地理学缺失研究问题是普遍的现象,可是已经有很多的研究人员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国的一些列高等的地理学刊物里面,也能看到在提出很好的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的学术的成果。目前,虽说已经认识到不足,也看到了希望。

参考文献:

[1] 黄震方,黄睿.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J].地理研究,2015,01:15-26.

[2] 王成,李继红,明庆忠.论旅游地理学学科的研究历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06:41-44.

[3] 汪德根.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新命题审视[J].地理研究,2016,03:403-418.

[4] 郭柳剑.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回顾[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5:294-295.

第2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从学习过程(认知加工)的角度,可以把学生学习的核心能力分为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表达能力(输出)三种。这三种核心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问题与阅读思维密切相连,问题群导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本文拟以《囚绿记》教学为例浅谈如何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问题群导学设计。

第一,自学阶段填写“问题条”,形成雏形“问题群”,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我要求学生素读文本,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准确地读出文本中文字符号的表层意思,进而读出作者的本意、真意即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隐喻义、象征义);还要读出自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融入阅读过程之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进行“验证”,并产生“共鸣”;更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读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做到边读边提出问题,并填写“问题条”。

为了具体落实、可操作,我对学生的提问类型和数量做了明确的要求,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包括三类:一是两个以上的“基础问题”,即学生初读文本时在字词、文学常识、写作背景、表现手法等方面尚不理解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来说是阅读文本时会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能够完成。二是两个“疑惑问题”,即有探讨、研究价值的同时需要在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点拨下才能解决的问题。三是一个“共享问题”,即在预习过程中自我发现的具有独特见解的,值得同学分享的问题。通过这三类问题的提出,学生在预习环节做到认真阅读、细心思考、主动提问。“基础问题”的提出,减少课堂中的“重复”教学;“疑惑问题”的提出,明晰小组学习中讨论、研究的方向;“共享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讨的兴趣。这些问题都具有个性化色彩,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学习,充分关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例如:第四学习小组曹一佳同学在预习《囚绿记》时提出以下三类问题:

“基本问题”:1.文中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句有哪些?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囚”绿后为什么又“放”绿?3.文章为何要写卢沟桥事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4.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疑惑问题”:1.常春藤象征什么?2.“绿色、绿友、绿囚”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共享问题”:文中第13段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如何理解?这一句中的“珍重地开释”有什么情感意义?

上述问题中,“基本问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读文本、查阅相关资料就可以解决。但是要求学生独立提出,主要意图是使学生通过阅读、质疑形成一种“问题意识”,有利于学习内容的“问题化”。“疑惑问题”1和2是建立在仔细研读文本,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基础上,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解决的问题。“共享问题”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在班级群学的过程中,经过思维的碰撞,最终解决并有新发现的问题。

在自学阶段,学生个人提出的三类问题,构成了“问题群”的雏形。提出的问题有好问题,有一般性问题;有共性问题,有个性问题;有真问题,有假问题。学生的思考具有个人的特性,产生的问题表现出思维的发散性、零散性。但总的来说,这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条件。

有人说,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这说明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力十分重要。通过自主阅读而不是通过听讲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会更深刻;在思考、体验和运用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比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更牢靠、更有效,这符合现代学习“金字塔”理论原理。

第二,组学阶段形成“问题链”,产生梯形“问题群”,提升学生分析思辨能力。

学生分析思辨能力培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各学习小组将组内成员各自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互动式重组,以“链条”的形式将一个个问题按照序列层级呈现出来。“问题链”与“问题条”不同,“问题条”是个人提出的零散问题,“问题链”是小组共同形成的有序问题。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内的讨论来培养其分析思辨能力,要求他们讨论时基于事实、遵循逻辑、细心思考探究,反映其本质。具体做法如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释疑,删除那些低级幼稚的问题,互动解决各自的“基本问题”,重新组合共性的、尚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整合、提升“共享问题”。

例如:第四学习小组提出了这样的“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 “疑惑问题”:1.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来写,可以分为几部分?(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2.这个行文思路与作者的感情变化有什么联系?3.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共享问题”:保留了曹一佳同学的“问题”——文中第13段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如何理解?这一句中的“珍重地开释”有什么情感意义?

因为“基本问题”是大多数答案在文本中可以找到的,难度不大,或通过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提示,能够解决,并且大多数同学的“基本问题”都相似,所以,在第二阶段,就不必呈现“基本问题”,只保留“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这些“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经过对种种问题的分析、归纳、整合、提炼,形成一个个“问题链”,求助其他组同学的帮助。这些问题是对自学阶段(“问题条”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有效提升。

我引导学生围绕第四学习小组的“疑惑问题”和“共享问题”进行探讨,把思维聚焦,形成“问题链”,构成梯形“问题群”。组学阶段的“疑惑问题”1,需要同学们在整体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全文大意,围绕“绿”字进行思考分析、分组概括。“疑惑问题”2,需要同学们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辨别分析“情感变化与行文思路”之间的关系。解决“疑惑问题”1是“疑惑问题”2的前提和基础,“疑惑问题”2的难度较“疑惑问题”1更大,问题间存在层递关系。而“共享问题”的难度更大,解决它需要同学们更深入的阅读、讨论、辨析和思考。它与“疑惑问题”1、2之间就像梯子的横档之间一样有一定跨度,层层递进。这种梯形“问题群”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发展,并且通过逐层深入地剖析,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在碰撞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火花,形成新的思索,表现出思维的敏捷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在这个阶段,通过小组合作的交流和帮助,“基本问题”被解决,有些个性化的问题被攻克,避免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别、整合,一些有特点、有难度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分析、思辨、讨论中,在教师的点拨下,被延伸、拓展、优化为小组内“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学生们交互建构加上教师适时引导而来,教师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学生,通过丰富联想、大胆想象,积极陈述个人观点,大胆评点他人的看法。整个过程是学生合作完成的,同学们在倾听、比较中判断,在推理、思辨中提升,做到获取知识与培养思辨能力同步。这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在自学阶段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分析思辨能力得以提升,为群学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群学阶段构建“问题树”,生成树形“问题群”,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核心问题”——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依据学情,指向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这是统领各组“问题链”的中心。在各学习小组呈现“问题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全班同学以各小组为单位,围绕“核心问题”,对这些“问题链”进行再次整合,构建出一个网状的“问题树”。“问题树”与“问题条”“问题链”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由“问题条”“问题链”围绕“核心问题”组成一个系统的“问题树”。“问题树”与我们平时说的“知识树”不同,“知识树”是扁平的、静态的,“问题树”是开放的、动态的;“知识树”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归纳的,而“问题树”是根据学情状态建构、生成的;对“知识树”的理解掌握,是建立在对“问题条”“问题链”“问题树”组合而成的“问题群”的思考过程中完成的。

我对全班12个学习小组“共享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概括、提升,有以下四类问题:1.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可以分为几部分?2.本文以“绿”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文中第13段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如何理解?这一句中的“珍重地开释”有什么情感意义?4.文章采用的是什么写作方法?

这四类“问题”构成“树形问题群”。问题1是在学生整体阅读感知的前提下,可以讨论解决的问题,它是理解问题2的基础条件,它们之间体现因果关系。解决问题1、2,又是解决难点问题3和问题4的前提和基础。问题3与4之间存在并列关系。“问题群”内部问题之间起承转合,衔接自然,逻辑缜密。

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表达是重要的心智活动,是学生学习结果的外化形式,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踪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检验的重要依据。综合概括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全面反映。在班级群学这一阶段,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力(口头的、书面的),给学生搭建班级讨论这样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舞台,给予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大胆踊跃发言,共同交流切磋,积极展示成果,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第3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那么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2020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是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学以至用。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必备的教材和相关材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二、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初中地理1~4册(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20年、2020年、2020年全国文科综合试卷、新课程卷和广东省地理单科试卷等其他省市的高考试卷以及对高考试题的试卷分析。

2.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

3.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多渠道的获取知识,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校和全区的高三地理教学创出佳绩。

三、各阶段复习要求

全年度的高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知识内容、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第一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学期期中

指导思想:明确高考要求,进入复习状态,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

教学任务:地图知识、中国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三相结合)、世界地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注意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的落实,明确单元知识体系、认识知识点间内在关系,避免将知识点零碎的罗列给学生。

目标要求:落实区域位置、掌握区域特征,学会用综合的方法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对比的方法复习世界区域地理的内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和区域差异。学会找出事物共性和差异性的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第二阶段:

时间安排:第一学期期中--第一学期期末

指导思想:在系统复习、落实基础同时,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适当强调灵活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建立,能做到纲举目张。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的落实为本阶段的目标。

教学任务: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前三个单元的复习。

目标要求: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和落实,各校自命题的阶段检测以检测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第三阶段:

时间安排:开学—广州一模考试(3月7日)

指导思想:以自然、人文、专题复习的全面复习为主。在某一区域范围的基础上,会进行相关的自然、人文相关知识的综合复习。明确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两大核心问题是本阶段复习的主线。

教学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中地理必修二后三个单元,一部分是专题复习。运用知识结构,在知识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第一轮复习结束)

目标要求: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第四阶段:

时间安排:某一模考试以后

指导思想:提升能力(二轮专题复习),查漏补缺(三轮复习)

教学任务:检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漏洞,查漏补缺,进行答题训练。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不要盲目的让学生做过多、过难的试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精选练习题。认真做好每次的试卷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做各区县的模拟试题发现问题,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突破和练习,不要再做大量的、重复的、已会的试题,巩固基础知识,完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进行答题的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分的知识准备迎接高考。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学校从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没有晚自习的,实行完全走读制。高三暑期也未补课,今次开学以来有可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周六开辅导课。学生目前是从7:20-18:05在校学习,其他时间段在路上、家中学习和休息。就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文理科重点班的地理平均分为41分(满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学测难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情。高二学期,花了近一个半月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与世界气候,二个半月学测复习。暑期布置学生自己依据地图册和区域地理书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本学期开学即测试,及格2人。学生对已学的必修123基本遗忘殆尽。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可实现的目标

针对学生基础及其理解、接受能力,应以基础、主干知识教学为主。文化课考生,部分文化课考生高考分数目标为75%-85%,大部分考生为65%--75%;艺体生而言,地理得分锁定在65%--75%,艺体生中美术生和部分音乐生,基本上从9-12月都在专业课集训,真正文化课的复习应从2月开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复习时间应在3、4、5月,时间特别紧,其他门课得分又难,文综锁定200分,地理分数应在70分左右。本学期在1月份才涉及艺体生回校开课的问题,当提前做好预案。

三、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与检测

1.内容:本学期主要复习内容为2020.9.1-10.31完成区域地理的复习,重在读图、填图以及与高考有关知识点的复习,通过检测卷和月考来检测复习情况,强调看图、读图和填图能力提升,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读背;2020.11.1-2020.1.16复习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试,以合肥市一模考试为风向标,调整复习进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试结束转为必修1、2复习的补缺补差和必修3复习。(必修3大致2.15-3.12四个星期完成,进行二模考试)

2.检测:自己的试卷随堂考试、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拟考试。

四、自我再成长模式

1.基础教学与实践

(1)独立做《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世纪金榜一轮复习》以及《新题策》,结合课标和考试说明整理纸质备课笔记和PPT;

(2)制作PPT、微课视频,通过安徽基础教育云平台、优酷、qq群等进行网络推送,解决重难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艺体生学习;

(3)继续结合时政材料开展“拓展讲堂”7分钟微课堂及网络视频教学,将其打造为自己的品牌教学;

(4)通过互联网+的网络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并推出免费教学和付费教学模式,实现利于自己学生,又服务更大范围学生的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2.学习与研究

(1)读书、学习:目前订阅有两种杂志,分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学》,需要认真阅读学习。除此外,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也应花时间研读。大学课本、《地理学报》等书籍、杂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径。

(2)实践研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相应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值得探索,这种途径可让论文真正落实于实践,而非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此项也为职称做准备)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场修炼!教师的生命力在于课堂,学生因爱上你的课堂,爱上这门课,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学生必然学好本课。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最终成为一流的教育者。

五、实现目标的措施

1.充分备课,合理掌控教学速度、难度、广度,使教学不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取得最佳效果;

2.课堂40分钟,必须追求效率,同时开动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动手、动脑;

3.布置好作业和复习,并进行监督和指导,直至学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复习;

4.全体学生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跟踪,部分同学要进行单独指导和严格要求,比如读背书;

5.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6.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做人始终是第一位,因注重对学生成长的指导。

六、可预见的成果

1.教育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对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过去好;

2.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精彩,教学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学生学习积极、状态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数目标迈进;

4.培养出一批能够运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高三地理开学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综合分析我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绩和高二期末考成绩,高三地理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届学生的地理学力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本届学生整体的地理素养较低,基础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学籍学生落后面较大,地理高考备考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有效提升我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水平,搞好第一轮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第一轮复习必须紧抓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双基教学,构建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和网络,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和生活。处理好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热点问题应体现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图表、文字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中应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评价、归纳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一轮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钻研教材、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试题

每位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研究2007--2009年高考题,教师要不断研究高考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考试大纲内容和含义,认真学习试题分析,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高考的要求。重视每次月考后集体备课对试题的分析,根据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评试卷或调整教学策略。

2.抓好“双基”把握好教学导向

在高三的备考中,教师的复习不能带有侥幸的心理去猜题、押题,一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立足于“双基”,从地理概念、地理分布、地理事象,到地理读图、地理过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观念、地理能力、地理规律,要强调地理特征的空间性。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应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并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三是对重点知识形成专题,挖掘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强化规律(过程)和方法,重视联系和运用。

3、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地理高考题可以说是“无图表不成题”,从客观性试题到主观性试题,均以图表为信息加以命题,可以说学生从地理图表中索取信息的能力,是地理高考成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时复习,应以课本中原图为基础,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类型的综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知识在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素养、地理灵感以及地理能力,强调对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应用,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迁移整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阐释事物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5.加强案例教学,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反思我们的常规教学,教与学都必须注重方法。这方法就是要做到选取典例,通过案例式学法或教法,举一反三,形成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教会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训练学生进行学科术语规范、条理清楚、突出关键词、逻辑严密的表述。

6、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温室效应与臭氧空洞、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南水北调、能源问题、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三农问题、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地理学科的时代性强,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应以反映现实和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以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

7、训练学生用学科术语规范答题

从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试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审题不到位、答题没有要点也是导致高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准确审题、规范表述、严谨答题的能力是高三一开始复习老师就就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要尽可能将失误减少到最低。

8.落实好每周的有效训练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因此,及时在网上收集各地的试题,根据教学进度和高考的命题趋势,精心选题出好每周的周练题,并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第4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一、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重点内容的指导

⑴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射有关外,还受下垫面性质地影响,受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又如自然资源与能源,它们的外延相交但内涵不同,用两个圆圈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⑵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份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⑶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图解法等等,都可以依据一的思维思维进行指导。

⑷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方面:“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达。”这是高考十大能力要求的两个方面,而这种能力要求在考试中难度最高。这种能力要求,如果采用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这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以及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给定的信息和最终结果要求,再利用信息与要求之间建立某种逻辑联系,或者用反推的方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2.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是采用分类、排列、比较、推理等方法,对知识进行处理,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系统化、体系化的过程。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整理知识,才能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需要整理知识,需要开展积极的思维,对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学到活的知识。

3.学习过程的指导

(1)怎样预习

对于人文地理应怎样预习呢?首先要确定预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将教材浏览一遍,抓住基本概念重点理解。先看教材的经典解释,再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重述,试着延伸其外延。第二,抓住重点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理解。对这些基本原理进行思考,尽可能的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中寻找答案。然后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问自己。如蔬菜基地的区位选择在交通发达的国家与交通不发达的国家是否有不同?为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些不能找到答案,就把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听讲。第三,尝试做课后练习,把在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做,似乎很费时间,但只要你坚持做一段时间,听课效率将惊人地提高,课后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你原先预计的要少得多,你的学习就会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就会变得有意思,兴趣就会越来越大,逐渐地学生预习的时间将逐渐缩短,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2)怎样听课

经过充分的预习,你进入课堂是带着许多困惑和问题来听课的,一节课45分钟中,你只需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你所带来的问题,参与同学讨论你所困惑的问题,听课效率必然大大提高。上课做笔记,关键是记下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与你预习时的思考中不一致的东西,或是你感觉没有预习到的东西;记下教师或同学提出的你认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要注意记下教师为了说明某个问题而设计的板画和思路。

(3)怎样阅读教材

除了按上述预习方法阅读教材外,还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各种插图和配套地图册中的各种图表,因为许多地理概念、原理是用地图语言来表达的。例如,地图册p6中的《主要农作物生理活动的基本温度范围》将使我们加深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上海郊区农业分布与市场的关系》将加深我们对各种农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的理解,这些图表既直观又具体,千万不可忽视。

第5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语文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客观上要求按教学的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分析思考性原则。然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若按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对待所有学生,必然不能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特长,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大力推动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今天,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注重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良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的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突破口就在于运用好问题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的优点

1.1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系列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明了在本节课的自学中要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语文。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透过问题,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

1.2问题能让师生对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问顺序。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解决措施。在课堂上学生的想与回答会让他们对知识记忆深远。

2“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

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的步骤,笔者认为包括三个方面:

2.1提出问题,以凝激学。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熟悉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弄明白问题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2.2自学思凝,探索出路。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若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有问题不能解决,再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

2.3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这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语文科的教学并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在例题的解题中善于归纳总结,提升为技能,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内容补充一些练习,这样做既能丰富课堂信息,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1确定问题,把握难度。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在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本知识问题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为容易题,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基本方法问题是针对知识点间的转移及其转移方法而设计的,为中等难度的问题,适合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基本联系问题是针对知识方法间的联系而设计的,为稍难题,适合于成绩拔尖的同学。问题编好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笔者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两节课的问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3.2引导粗解,技巧辅助。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有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以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练习。基本方法问题主要设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笔者讲授《蜀道难》时,在课堂上我提出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学生一见到这个问题就很迷惘,我就采取了形象化与具体化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及意象的含义,然后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3.3讲评提高,激发兴趣。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笔者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大家思考: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一下的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呵。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体会,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3.4练习巩固,加强记忆。教师讲评后,如何保持学生现有的思维结构与知识水平,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练习题可围绕学生在“三基”中的薄弱环节去编拟。学生在练中出现的问题,还需继续补救矫正和回授,以落实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与学生共同分析完《病梅馆记》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我是设计问题化练习:铁怕绣,冰怕火,那么梅花最怕什么?由于这个问题很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梅花怕害虫,有的说梅花怕农药,有的说梅花怕天热。而我适时地公布了我的答案:梅花最怕文人学士。文人学士怎么会这么可怕,通过再分析课文就可知了。这样一来,分析过的内容让他们更加理解与记忆了。

4“问题法教学”的反思

对教师的反思: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问。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的观念。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用心。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问能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不在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提问题;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因人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

对学生的反思:学生要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同时要大胆的配合教师开展问题法教学,要勇于去讨论去吸收,并能参与到课堂的氛围中。而且要求学生培养从敢问到会问的意识,对一些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即不解之疑),可以自己去解决。当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应持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的态度。

对问题的反思:

4.1问题的可接受性。“问题”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出发,在所有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分层设计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自己所在层次的问题。

4.2问题的条件性。指学生参与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时间与机会。“问题解决”的过程必须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这种解决问题的条件。

4.3问题的发展性。只有在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成“高效度”的教学发展。“问题法”教学思想是改变和缩小一个班内的差异,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正常发展。

第6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摘 要】近几年高考地理考试“探究、分析、评价”等类题目的增加,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提高,而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不足日渐显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文字表述能力,培养规范化答题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 高三地理;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策略

地理高考的考查和其它学科不同,地理学科的考测多以能力考测和思维力的考查作为重点,考查的核心是地理的思维能力,但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字表达能力是中学生的一个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提高综合题的基本素质,也是高中能力测试的基本内容,因此,提高用地理文字表达能力是地理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江苏高考对文字表述能力要求提高

1.地理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1)表达方式的要求。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文字考察方式有表述、陈述、阐述、说明、论证等。

(2)表达内容的要求。高考地理要表达的内容很广泛,涉及的面也很广,诸如地理条件、地理现象以及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等。如“说明燕京在地理位置方面的重要性”,这道题足以看出不仅考查地理位置问题、更重在语言的高度概括和综合运用,更要求学生在说明时要条理清楚、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即除了注意条理性、艺术性,还应注意科学性。

2.近三年文字表达题研究

研究发现,近几年江苏高考地理对文字表达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主观题设问方式,特别是综合题中的必做题在设问方式上由以往的填空形式设问为主向问答式设问转变,且不少问题的分值较大,试题设计更具有开放性。

二、文字表述类题目答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随着文字表述类题目能力要求的提高,文字表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在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的综合分析,这类问题一直是学生的软肋。其中突出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不能领会题意,不能抓住并深入理解题目中的

关键词 。答题时表现出对不能据题目要求作答,把书本相关知识未经思考和总结,直接照搬等,出现了答题的方向性的错误,如“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河PQ段的航运条件”,多数学生忽视了“自然条件”这一根本前提,没抓住问题的根本所在,却把回答问题的重点放在了“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导致了答非所问,“跑题”的现象。

2.知识储备不足,理解偏颇。由于学生的相关知识点不熟悉或理解不透彻,答题时表现出不能准备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去解决问题,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例如2014年江苏卷第28题第(1)问:“人口密度大”很多同学只能表达出“人口多”或者“面积小”等意思,表达完整,第29题第(1)问: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很多同学把“产业结构优化”写成“产业结构上升”或“工业结构优化”。

三、提高学生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策略

1.加强对学生文字表达类题目的审题指导

提高地理文字表达能力,关键要让学生认真审题、读图、阅读材料。首先教师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图表和文字素材供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掌握从各类图表和文字材料中依据程序、结合问题来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审视,探明问题的指向,然后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和判断。在表达过程中要不断思考表述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

2.提高学生对信息提取、加工和据此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地理知识的学习要防止肤浅机械的记忆,教师要促进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善于从各类统计图、模型、地图等素材中提取和加工信息,寻找到信息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不断地梳理与判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要用明晰、规范和科学方式进行表达。

3.充分发挥教材、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示范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的规范标准不能忽视,教师的标准答案的提供、规范答题的技巧,如说明地理问题时,正确使用相关的地理术语,多借鉴课本上的表达方式,对学生是示范作用,帮助学生答题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学习策略

1.认识提高地理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只有自己真正认识到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性,才能在主观上主动去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首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不断尝试着去表达,这样既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简明、准确地表达地理概念和规律,并最终完整、系统地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答题的思路分析,语言科学、规范

首先,答题思路要有逻辑性、有层次性,因果关系要明确。如回答原因时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思考;其次,用规范的地理专业术语来表达,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能表述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不同”,最后,回答的内容要做到简洁与完整,语言要科学、规范。

3.加强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地理问题的表达离不开地理基本概念,如不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就难以形成地理知识的结构,学生就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对地理基本概念,不仅要学生记忆积累,更要理解其内在含义,以便准确地应用于地理表述中。例如:“季风”和“信风”;“洪水”和“洪灾”;“赤潮”和“咸潮”,“寒潮”和“寒流”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发现、探究、分析问题,并加强训练分析、组织、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毓军.把握窍门,技能拔尖——高中地理解题技巧培养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4年70期

第7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地理教学 学科信息 新理念 新思维

课程与考试改革情势下,高中地理教学要突出本体性知识,追求实用性活动,必须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地理教学对象进行再认与重识,在“课改”与“考改”共进的情况下,宏观创新与微观创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深刻地影响地理教学的目标、方法、过程与结果,进而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常态”。

一、因材施教,突出“文本”与“人本”意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拥有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和区域发展三大知识板块;地理也是一门基础性深厚的学科,具有必修和选修两种学习要求。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要依据课标要求,尊重课程特点,设计具有不同知识属性、不同结构特征和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内容,使地理教学既可以体现学科的整体特点,又能够反映知识的个性特征。如果地理教学是一盘棋,便是教师精心设计、师生精彩对弈和学生精细咀嚼的完整过程。

1.建立时空概念,用“模式”统领学习过程

区域地理教学是学生认知地理世界的起点与终点,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时间性。首先,要选择学习视角,探究知识本源。视角是开启区域地理之门的钥匙,也是认识区域环境状态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因为眼中无物,心中无数,学习会是“雾里看花”;物无归属,心有旁骛,学习则是“水中望月”。其次,要确定结构方式,建立逻辑关系。“建模”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活动,应该找到立足点,延展思维线。最后,要确定研究方法,形成认识规律。模式要有方向感,为学生认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服务;模式也要有综合性,为学生观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高中地理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结构(由繁到简)和解构(由简到繁)意识,并在学习实践中形成习惯。(见图1)

2.彰显要素特质,用案例破解学习难题

系统地理教学是认识地理规律的节点和关键,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和逻辑性。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关案例,进行多角度分析,如时间与空间、事物与现象、原理与规律、因素与要素等,诸如此类,以理论证实,用案例说理,会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如研究一个区域的开发利用,须结合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优势、经济与社会差异、现实与发展潜力等加以分析论证,并在此过程中明确案例的建制方式和解析思路。(见图2)

3.和谐人地关系,用问题激发学习情趣

专题地理教学是通达地理思想、掌握地理方法和规范地理行为的依据与参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反思性。此类内容在基本知识的教学中均有所涉及,但都是以单一的现象、要素、问题呈现的,而专题性地理为学生提供了整体思维的范本。学习过程中要明确课题涵盖的问题,知道学什么;准确理解课标内容的含义,知道怎么学;引入与之相关的新信息,知道如何联系实际。要清楚宏观结构,理顺知识线索,明确人地关系,瞄准核心问题,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把“思想”和“行动”也纳入教学内容,成为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观”建设才能到更好的体现。

二、因势利导,促成“融通”与“变通”习惯

高考地理试题是评测学生能力的价值指标,也是撬动地理教学的有效杠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与前瞻性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新问题、新视角和新形式也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需要师生更新思想,转变思维,调整思路,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学(见图3)。

资料:《三国志・诸葛亮传》“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

探讨:①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②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1.占领高地,拓展视野

教材提供知识的原点,试题考查知识的外延,因此,吃透课本与关注课外同等重要。譬如现行地理教材中关于“水系特点与水文现象”的内容很少,但高考试题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却很多。诸如位置与环流的关系、地形与降水的关系、降水与径流的关系、径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这些因果关系和逻辑层次,教材中并未有系统的表述,需要学生自我建构。由此可知,教材的文本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基础,但一般不会是试题的常用素材和答案的直接来源,题目的大部分信息(包括答案),都在其他多种媒介(如专业书籍、网络信息等)之中。所以,教学中既要进行课本知识的整合,又要关注课外信息的摄入。

2.攻其一点,“乐得”其余

区域环境看整体,区际联系讲差异。受试题难度和长度的限制,高考地理试题所示信息是有限的,从图文资料和问题设置来看,一般具有两个明确的观察点,即内部环境与外部联系。根据区域地理事象的分布,可以分析区域环境要素和发展状况的优劣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特点,可以说明区际差异和地缘环境的重要性。扩大视域,拓宽思域,延展求知域,是地理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3.立足课本,通透已知

素材接近课本,答案就在其中。近年来,特别是新课标高考试题给地理教学很多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的“阅读”部分,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和试题背景,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有概念性阅读,注重理解性知识;有引导性阅读,梳理思维路径;有事实性阅读,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果说正文是地理教材的“心脏”,那么,阅读和活动就是地理教材的“翅膀”,没有前者,文本就没有思想,缺乏后者,学习就难以飞翔。

4.巧妙联系,通古鉴今

历史是一种文化载体,历史也是一面科学明镜,让历史照进现实是高考地理试题选材和置疑的重要方式,当然也是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增强地理文化韵味、反思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如古代的“农耕文化”就具有明显的地理教育价值,神农氏“制作耒耜,教民耕种;织麻为布,制作衣裳;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今天的“中部崛起”也隐含着丰富的地理教育意义,中部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文化高地”,却形成了现实的“经济洼地”,从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区域文化和区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两则资料告诉我们,地理教学既要关注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也要关注现实的环境与发展状态。

三、集合多元,强化“据实”与“据理”结合

教学元素是创新地理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构建地理教学生态的基石。集合多个教学元素,主要是为了协调三重关系,树立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1.从设计角度确立课标、考纲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课标是“底线”,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学生平均水平的基础上设置的,它是地理教学的“起点”;考纲是“高端”,是对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为选拔人才而制定的,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地理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基本盘”,没有教材,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范本的研究。教学可以超标(因为课程标准是有弹性的),但不可以超纲(因为考试大纲是有信度的),教材给予师生的是工具性知识,必须有适度的延伸和拓展。总之,教学设计越柔软,教学过程的可塑性就越大。

表2 备课遵循的三大素材(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

人文发展为例)

2.从功能角度协调内容、形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就高中文科学生而言,一般要经历三个学段,即高一年级的学科启蒙期、高二年级的知识积累期和高三年级的能力升华期。由于不同学段内容设置不同,知识的呈现形式与结构方式也各不相同。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是要圈定学科内容,区域、必修、选修内容独立呈现,但要注意知识的相互交叉;二是要呈现表达形式,有核心知识描述、优化材料阅读、因地制宜分析等;三是要有独立的认知结构,任一教学内容即使非成“体系”,但也可以作“案例”。此外,教材各部分都是重要的教学素材,当基本知识、有效信息与开放性问题有机结合的时候,新的知识体系便已生成。

3.从环境角度强化方法、过程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教学评价的问题,包括教师的自我感觉、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考试的量化标准,其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更为重要。因为,教师的自我欣赏,可以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示在教学之中,但不一定适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发展要求。考试评价看似可以量化,但也存在某种偶然性,或具有功利色彩。所以,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教学过程,感受不同环节给予的温馨启示,享受参与活动的快乐,收获自我发展与良性互动的成果。

图5 教学评价的三种方式

四、直击问题,塑造“思域”与“思向”抓手

受学科特点的限制和原有基础的影响,地理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学科教学自带的,而是由于师生认知局限、理念误读、实践偏差导致的。但是,纠结问题没有出路,破解问题才是道之所在。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体察,用心思考,正视趋势,透析问题,指出措施,形成地理学习新思维。

1.“事实”与“事理”链接

地理学科就像一个生命体,有皮有骨、有血有肉。区域地理主要是解决“皮毛”问题,即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系统地理主要是解决“骨血”问题,即地理原理的科学推理和实际应用,因为无骨不立,无血难续。事实与事理的有机结合,成就了地理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尽情享受。此举对高三地理教学显得尤为突出。

2.“立题”与“立意”结合

教学过程要求基础与能力兼顾。立题需要基础,源于细微,成于博大,是记忆力和意志力的综合;立意彰显能力,起于思考,终于创新,是判断力和执行力的综合。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清楚,外化的知识只是表面的形体,内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生产力。

3.“方式”与“方法”贯通

正确认识品读与研习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寻求最佳途径。品读是学生的生命之源,日常得以进步;研习是学生的希望之本,阶段得以升华。二者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学习体验。品读很重要,它是地理知识摄入的第一个窗口,但极易被学生所忽视。品读过程中,要找准视点,熟悉全貌,活络文脉,欣赏图像,会得到一个有机的知识整体,渐次深入,有利于知识的累积与融通。研习是知识升华的重要方式,却常常被无序的乱象所迷惑。如果以作业论,就是要解决“量”与“质”的问题。面对时下的教育形势,“量”的取舍依然决定着所谓的教学成败。我们经常用热情关照学生,却少了些许良心的体恤,形成了教师盲目要求、学生无心眷顾的恶性循环。

4.“主导”与“主体”协调

第8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一、哲学基本问题争论的回顾与反思

从“全球化”和“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的理论视域出发,完成对“何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追思,首先涉及到对“何为哲学问题”的追问,而对“何为哲学问题”的追问,又必然导致对“何为哲学”的追问。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对于“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不管原因何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它都是以本原、本体性的思维方式对宇宙人生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因此,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哲学代表的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和探究活动,通过这种反思和探索,不断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是哲学的根本使命[2](P5-7)。那么,何为哲学问题?或者说,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哲学问题?这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主要有两种大体相近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哲学问题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哲学研究的对象和主题,二是指哲学家用于哲学研究的方式和范式问题。如果说前者是哲学研究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问题、生存和发展问题及其价值和意义问题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问题[3](P4-9)。一种观点认为,凡是被哲学家以哲学的方式来讨论的问题才能叫哲学问题,或者某些能够被提升到哲学层面加以探讨的问题才叫哲学问题。所谓哲学层面的问题,即以极致性、超越性的方式关注的关于人的终极问题: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终极关怀、终极价值问题。如果说极致性与超越性是哲学思维最根本的特性,那么,这种极致性与超越性则无疑是对生活世界中的现实问题的超越。既然哲学问题是对生活世界中的现实问题的超越,就不能离开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现实问题关注和思考;既然哲学问题的提出是在极致性和超越性的意义上提出和展开的,就不能忽视哲学问题的普遍性和根本性;既然哲学问题表达着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积极互动,就不能忽视哲学问题的体验性和时代性;既然哲学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对终极价值和意义的追求,那么就不能忽视它的多样性和特殊性[4](P40-44)。

那么,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众所周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方法论意义的哲学命题和分析工具。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根源于蒙昧时代愚昧无知的观念”,“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的作用”,“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5](P223-224)那么,对此究竟应当作何理解?换句话说,从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哲学问题中只找出其中的一个问题并把它说成是“基本问题”,这样做的根据充分吗?这个提法的出现是否具有某种偶然性?对此,学术界自有不同的看法,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的理解上。

第一,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此而言,主要有三种大同小异的理解和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那种规定着哲学的研究范围和主题,决定着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最高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客观地存在于哲学史发展的全过程,客观地表现在哲学其它问题的方方面面、与哲学永恒并存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贯穿于哲学过程的始终,标志着哲学理论的特殊性,表现着哲学这种意识和理论特有的认识方式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每个哲学学说的前提和基础,而是每一哲学学说、每一哲学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关系,是其它哲学问题的最终的指向。哲学基本问题就是“基本的哲学问题”:当我们试图解决在人类的求知活动或评价活动中出现的、对一定的知识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得以成立的基本信念前提能否成立及如何成立进行追问而提出有待解决的矛盾、疑难的时候,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即用来解决该矛盾、疑难的解释原则自身能否成立及如何成立的问题。

第二,既然哲学是个体的,哲学问题是特殊的和多样的,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哲学基本问题?换句话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究竟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所谓“全部哲学”,究竟是指欧洲近代哲学,还是指整个欧洲哲学,抑或是指整个的人类哲学。对此,学术界亦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依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所说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指欧洲近代哲学,至多是指欧州哲学的基本问题,至少它不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此相近的一种观点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不仅不能囊括整个哲学史,也很难说是哲学史的主要内容。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否构成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关键要弄清楚“意识”在哲学中所处的“本体论”地位。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否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取决于该哲学对“意识”的“本体论”地位是否有承诺。只要一种哲学对“意识”的“本体论”地位有承诺,就一定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反之,如果一种哲学并不承认“意识”的“本体论”的存在,那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是该“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次,即便对于“意识”有“本体论”承诺的哲学来说,由于对“意识”的“本体论”承诺不同,“哲学基本问题”不仅在不同的哲学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具有不同的性质。如对于唯心主义哲学和二元论哲学来说,哲学基本问题就是作为实体的高贵精神与作为表象的粗俗之物质之间的关系问题[6](P55-59)。也有观点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应当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亦有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理性和信仰的关系问题。另外,还有观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人对世界的关系问题,人对世界的态度问题,也就是“在世结构”问题。所谓“在世结构”问题,也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问题[7](P37)。

第三,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论域,即适应范围问题。就此而言,大体有四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只反映了哲学上的“知识论”模式,是哲学的一种特殊的类型——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所谓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对应于哲学而言的,而是对应于具体的哲学类型而言的,有一种哲学类型,就有一个基本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某种具体的类型,而是“全部哲学”。我们在寻求和确定“哲学基本问题”时,必须保持“全部哲学”的视野,而不应当局限于个别类型。既然哲学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同类型,那就应当进一步分析“类型”与“全部哲学”的关系,思考哪一种“类型”的哲学及其“基本问题”更能体现哲学的本真精神,由此进一步确定哪一种“类型”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更普遍、更一般也更深刻的意义,从而可能上升为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有论者还指出,恩格斯讲哲学基本问题是从西方哲学史中总结出来的,是否也适应于中国哲学史呢?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地考察。中国古代哲学所用的概念范畴与西方不同,没有人像黑格尔一样采用“思维与存在”这个表达方式,但中国古代哲学确实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8](P37)。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对存在、主体对客体的关系问题,就其充分明确的形式而言,只是西方近代哲学的问题。如果硬用唯心论与唯物论来套中国传统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及西方当代哲学的一切思想流派,也是显然不合适的[9](P37)。

第四,关于思维和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域”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在以往曾被认为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任务和方法。这种看法和做法给我们的哲学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和危害。今天,在从这些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时,有必要从“意义域”的角度去认识它,以免简单地抛弃它。哲学基本问题分析只应当应用于对涉及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哲学观点的分析,超出此范围它就失去了原本的科学意义[10](P3-7)。也有观点认为,我们过去一讲到这个问题,毫无疑问地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似乎这是哲学的天经地义。于是我们就得从中国哲学中去莫须有地挖掘“思维”与“存在”是怎样对立,对立以后又怎样统一的那种关系。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我们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来看,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哲学的对象在不断变化,哲学主题也在不断转移。我们只能说,哲学思考的问题总是与人、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本性追求、人的生活意义等等相关联,至于它以什么为主题,并没有先验性的规定,而是要由人的具体生存条件和历史发展状态决定的。这是属于哲学这种理论特有的性质,在这点上,哲学与其他所有学科都不同。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就应该从中国的具体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出发,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的哲学传统,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国哲学的精神,理解中国哲学理论的特有价值。

正是基于上面的简单回顾,我们的看法或结论是:(1)哲学基本问题以现实中的哲学问题为基础,其所遭遇的问题不同、论域不同,其基本问题不同。(2)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定阶段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不同、哲学问题不同,解决的方式不同,其哲学的基本问题不同。(3)同一历史阶段上的哲学“类型”不同,范式不同,其基本问题不同。(4)一种哲学“类型”或“范式”已经形成,其中所蕴涵的哲学基本问题则具有基本的精神定向作用和相对的稳定性。(5)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每个哲学学说的前提和基础,而是每一哲学学说、每一哲学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关系,是其它哲学问题最终的指向。尽管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哲学家必须先在地回答的问题,而是哲学史家事后概括与总结出来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换句话说,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每一哲学学说、每一哲学问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关系和最终的指向,就是因为任何哲学都是对自己时代问题的回应,其所面对问题的共同性正构成了一些哲学问题的基本性。而这也正是哲学基本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但不是所有哲学或“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7)尽管人们对恩格斯关于“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著名论断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大家都并不否认“哲学基本问题”的存在及其方法论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具有普遍性或普遍适用性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呢?这恰恰也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诠释

从“全球化”和“当代世界的哲学”或“世界性的一般哲学”的理论视域来看,我们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因为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人的生命活动或生命存在为基点,以其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的无限追寻为旨归,不仅集中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生命本性,而且集中反映了哲学之为哲学的反思特性和生命精神。其次,就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存在及其意义问题,而且涉及到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其三,就是因为它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单纯的“本体论哲学”和单纯的“意识哲学”的理性超越,不仅充分体现了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而且充分彰显了哲学作为哲学的价值和功能,因而也是每一哲学都必须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的最为基本的哲学问题。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人,所以,哲学又被称为“人学”。哲学关于人的研究以人的存在的终极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无限追寻为旨归,所以又被称为“意义”之学、“境界”之学或“智慧”之学。哲学研究的人是作为主体的人。主体是人,但人并不都是主体。人作为主体以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正是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和觉醒,从而使人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能够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事物区别来,并与自己周围世界的事物形成一种现实的存在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交往关系,等等。人与世界的这种关系表明,人不仅内在于这个世界,而且参与了这个世界的大化流行。也正是在这种“参与”中人不仅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而且使人成为了作为主体的人或真正意义上的人[11](P44-48)。但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作为主体的人或真正意义上的人?如何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主体的人或真正意义上的人?可以说,这既是哲学作为哲学的神圣使命,也是哲学作为哲学的主要功能。

从形而上学的层面看,作为主体的人,既与本然的存在相对,但同时又是存在的特定形态,作为特定的存在形态,人本身属于这个世界。与人内在于这个世界相应,人的创造活动亦参与了这个世界的演化过程。而人对存在的把握则既涉及事物的内在规定,也关联着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是什么”指向事实层面的规定,“意味着什么”则以价值关系及属性为内容。存在的以上二重追问,在本体论上以事实与价值的交融为根据。“是什么”的追问要求在事实层面敞开“存在”,“意味着什么”的提问方式则从人与存在的关系上,将价值确认为存在的题中之义,正是二者的统一,赋予存在以具体而真实的品格[11](P44-48)。与“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相关联,对存在的追问,同时又涉及到人的“应然”状态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应然”状态。历史地看,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建构,即主体、语言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形成,以其对“存在”的追问为起点。而对“存在”的追问以现存秩序“合理性”为基础,不仅涉及到“是什么”和“意味着什么”,而且涉及到“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如果说对“是什么”的追问,旨在“解释世界”,那么,对“应该是什么”的追问则旨在“改造世界”;而无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造世界”,其实都是以人的“应然”存在为标准和尺度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存在”作为人之“在”的根据和意义,即人的存在的“应然”状态,从一开始便获得了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性质和意义,于是,对作为本原、本体、意义和境界的存在之存在的无限追思,不仅构成了哲学形而上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和超越性质的“意义世界”或“境界”。

如果说对终极存在的无限追问根源于人所特有的超越本性的话,那么从其对“人性”和人的存在的“应然”状态的理解出发,完成对终极存在或存在之存在的无限追问,则不仅将人的思维引向了形而上学的领域,而且将人的思维引向了本体论的领域。因此,这里不仅涉及到对“人性”的理解问题,而且涉及到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以及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存在之存在的理解问题;不仅涉及到作为主体的人对终极存在的体认问题,而且涉及到作为主体的人对这种终极存在的语言表达问题。但问题是,语言能否完全表达人对终极存在的体认和感悟?通过语言能否完全把握人对终极存在的体认和感悟?这不仅涉及到人对终极存在的理解问题,而且也涉及到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界限的理解问题,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本体论和语言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不同的范式和形态。从一般意义上说,语言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之所以具有超越性追求的内在根据。通过语言的发明,人不仅把自己与自己以外的事物区别开来,而且建构了一个人化的世界;通过语言的指称,人不仅认识了自己面前的现象世界,而且在现象世界之上建构了一个只属于人的本体世界或意义世界;通过语言的秩序建构,人不仅给思想以秩序,而且给世界以秩序;通过语言的演绎,人不仅建构起了一个属于人的观念世界,而且成就了人成其为人的超越本性;通过语言的表达,人不仅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物化为可以被感知的语言和文字,而且使其所承载的意义得以传承和流播。

因此,从形而上学的层面来,语言既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也是人的存在方式。“说”与“在”的内在统一,不仅赋予语言以哲学的中心的地位,而且赋予了语言以本体论的性质。语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的表达方式,则不仅是联系主体与存在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本身就是哲学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充分必要条件。不仅人的思想和存在注定要受到语言的“纠缠”,而且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形而上学也要受到语言的纠缠。而哲学形而上学之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语言的纠缠,就是因为哲学形而上学所追求的“本体”和“意义”必须通过语言的表达和诠释得以澄明;就是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哲学形而上学的性质、范围,及其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关系问题,而且直接涉及到“可说”和“不可说”的“名言之域”和“非名言之域”及其关系这一哲学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就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而言,语言既是把握存在的方式,又展现为改变世界的力量;“说”与“在”、解释世界与变革世界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以敞开与变革世界为指向,语言与人的联系呈现于多重方面。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的方式,语言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11](P44-48)。正因为如此,所以语言作为联系主体和存在的桥梁和纽带所蕴含的“语言问题”或“语言哲学”问题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哲学问题,最早便进入了哲学的论域,不仅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甚至获得了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性质和地位。而语言之所以能够最早进入了哲学的论域,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并获得了作为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性质和地位,就是因为:它既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又是人的存在方式;既是广义的存在形态,又是把握存在的形式。正是语言的这种双重品格,使语言从一开始便与人和存在形成了本源性的联系。而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关于“逻各斯”的讨论,还是先秦哲学关于“道”的言说,其实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论说着一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或哲学的基本问题:主体、语言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语言能否把握存在?对世界的描述与规范是否彼此分离?语言与人自身之“在”是否相关?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展开,上述问题的哲学追思,既涉及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符号学、解释学,也指向了实践论、价值论、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领域。

尽管不同的哲学家在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及其关系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都不能或者无法回避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及其关系问题的运用和思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据,也是贯穿哲学形而上学始终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而无论是对存在作何解释,通过什么方法进入其所指示的境界: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都必然涉及到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问题;而无论是表达或理解则不仅与语言有关,而且与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本性或本质的理解有关。正是从作为主体的人的本性或本质出发,通过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的内在根据和终极意义的形上追思和语言表达,从而构建出了一个既内在于日常生活世界,又超越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境界: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从而不仅赋予哲学以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性质,而且赋予哲学形而上学以引导作为主体的人有意义的生活,使人成其为人所特有的价值和功能,而这恰恰也正是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哲学的内在性的本质问题或基本问题的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

而依据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或隐或显的回答,我们进而可以将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并具体体现为两个主要的或基本的方面:其一是以三者之间的“同一性”为价值取向、致思趋向、理论和方法的方面;其一是以三者之间的“非同一性”为的价值取向、致思趋向、理论和方法的方面。如果说“同一性”者,是从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即“理性”和人类语言(包括名称、概念)所具有的天然的指称功能出发,主张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的“同一性”,而趋向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趋向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秩序建构,趋向于科学,并具有本质主义或逻辑中心主义性质的话,那么,“非同一性”者,则是从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即“德性”,以及作为存在之存在的最高本体或终极价值的非实体性出发,认为在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并不具有“同一性”,即在承认语言的指称功能的同时,又对语言的这种指称功能做了形而下的限定。后者在肯定作为存在之存在的最高本体和终极价值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同时,又强调了作为存在之存在的最高本体和终极价值的非实体性,而更趋向于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价值的完美和日常生活价值、意义的提升,更趋向于人文、趋向于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建构,并具有非本质主义和非逻辑中心主义的性质。所以,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对立又统一,既是哲学作为哲学的内在根据和哲学之所以区别于科学和宗教及其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划分不同的哲学派别、范式和形态的基本依据。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形态

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以其对存在或存在之存在的理解和语言表达为滥觞,既涉及到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语言的本质和界限的理解问题,又涉及到人的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既涉及到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的本质和意义、语言的本质和界限的理解问题,又涉及到人的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以主体、语言和存在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为核心,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而其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基本方面和两种主要形态,则不仅充分彰显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且也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思想内涵的本原性和全面丰富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哲学之为哲学和中西方哲学之所以为中西方哲学的一把钥匙。

限于篇幅,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形态问题,我将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高清海: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3]衣俊卿:哲学问题与问题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4]欧阳康:哲学问题的实质与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链[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殷筱:从意识的本体论地位看哲学基本问题的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7]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张岱年:张岱年文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9]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李凯林:论哲学基本问题分析的意义与意义域[J].哲学研究,2005(7).

[11]杨国荣:儒家的形上之思[J].浙江学刊,2004(4).

责任编辑:陈剑

第9篇: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范文

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上册学习了世界地形、气候、居民、经济等基础的地理知识后,重在将这些知识与方法应用到具体的区域,进行分析、综合、理解。如果说上册是总论,则下册是分论。在教材内容的表达上,采取了因内容而异、多种思路并举的策略。

基于问题的思路 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整套教材始终贯穿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教材按照章――节――目设计,每“目”中的内容都被分解为“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两部分。“活动课文”注重探究性,引领学生对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演绎或归纳,从而把探究式学习呈现在结构设计中。

叙述课文中,教材尽可能避免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活动课文中,题目的设计,一种类型是注意设问的梯度,比如给出资料――让学生补充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另一种类型是注意设问的广度,比如多角度地分析某一个地理问题。

基于案例的思路 案例的思路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德国兴起的一种教学流派――范例教学。当时德国为了振兴战后的教育,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要改革教材,要充实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借助精选的教材,通过同“范例”的接触,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当今的世界,不论是知识量的扩展,还是知识量增加的速度,都是当时的德国无法比拟的。人们更应该强调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因此,范例教学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地理课程标准》对区域部分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案例分析方法的倡导。

教材对案例的选择,突出了代表性和典型性。例如,对世界区域的选择,一是重视中国所在区域、周边地区和国家;二是重视世界上重要的或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三是重视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区和国家。在大洲这个层面上,笔者选择了亚洲,对其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各种资料(数据、图表等),来求证结论。

当然,各大洲的差异很大,不可能用一个大洲代替其他大洲。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编写亚洲时,尽可能多地采取比较的方法,如地形与北美洲比较,气候与非洲比较等。这样,通过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力图把“洲”这个层面上的“点”和“面”结合起来。

区域地理的案例,例如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涉及很多内容,在具体确定教学内容时,强调教学内容的主题化,即突出区域特色,也使教学内容收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基于情境的思路 为了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在案例分析中,经常穿插一些真实的情境或虚拟的情境。情境的设计短小精悍,或是课文某一主题的引入,或是课文不同内容之间的承上启下,或是由情境引发讨论。情境在教材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是区域地理。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始终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满足基本要求。把《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逐一分解,并落实到教材的每一节,以保证新教材对课标内容的验证性。

二是突出学习方法。寻求更多地展示学习地理的方法,而不强调对地理知识“量”上的把握。所选择的区域,世界地理部分――1个大洲、5个地区、6个国家;显然,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只是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出现,通过这个载体,向学生传达的是地理思想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是注重拓展空间。教材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迁移留有余地。

四是把握继承与创新。汲取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十年编写地理教科书的经验,汲取国外成功的教材编写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今天开始的新一轮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改革,基于对现实地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选择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突破口。从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看,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地理教学尚未让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这些问题阻碍着地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具体内容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希望从探究的新视角,通过问题、案例、主题、情境等方式来组织教材内容,以“激活”地理教学。“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按照上述思路,新教材在以下方面作了较大调整。

由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变为注重表达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形成过程。

由活动与案例同概念、观点、结论的陈述相分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呈现与情境无关,变为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把引发思考、鼓励动手和体验探究的设计,在课文中一并呈现。

把知识的习得和活动的展开,安排或限定在一定课时内,把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

由在没有对问题的产生进行解释时,就对有关问题给出答案,变为展示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以提供讨论、阐述观点的机会。

总之,分区地理的学习,是对学生上学期总论部分学习的深化,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要求老师在课改的理念下,实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读图、用图、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逐渐适应和熟悉,读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基本方法,这都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但同时,学生逐渐出现了分化情况。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逐渐显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独立思考积极回答,考试成绩逐渐下滑等问题。

教学反思

针对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从图上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

对课件进行再创作 改版后的人教版教材,在配备课本、教师用书、地图册的同时,还给教师配备了电子课本和多媒体课件。这大大方便了教师,也有利于教师在上课时对于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统一。但同时,教学过程也是每位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再认识、再创作的过程。所谓“教无定法”,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用不同的展现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因此,拘泥于课件,容易造成千人一面。所以,笔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课的课件都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预习提纲,如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的第一课时。

预习提纲(位置与自然特征)

读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邻国。

读俄罗斯地形图,熟悉俄罗斯大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总结地形特点。

读俄罗斯气候图,看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概括俄罗斯气候特征。

找出俄罗斯主要河流,看流向、注入的海。

读俄罗斯矿产图,了解俄罗斯矿产种类、分布。

读阅读材料,为什么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让学生首先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然后再进行展示、答疑,最后归纳,达成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还应把时事内容增加进去,以拓宽学生视野。

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认识一个区域,从认识它的地理位置开始,笔者教给学生画知识树来组织、归纳知识。以中东为例:

中东: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两洋五海三洲之地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高原为主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河流:很少,阿拉伯半岛大面积无流区

资源:石油: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产量最大,输出量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石油主要输往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三条运油路线;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阿拉伯人,白种人

城市: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主要国家的首都

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比较富裕

文化:阿拉伯人、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信仰犹太教;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

这样归纳知识,使学生对一个地区的知识点能够通过一条主线串起来,有利于学生复习,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全貌。

培养从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本册教材好多知识点隐含在图里,如何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也是本学期的重点。以印度为例,印度的地形,课本上没有文字叙述,只给出了印度地形图,学生预习时,笔者让学生自己从图中归纳印度地形特点,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地形、气候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关系。并把印度地形特点与前边学到的亚洲、北美洲、日本、东南亚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使学生记忆更深刻。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笔者赞成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有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笔者坚持一个原则,对于课本上有答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相关的知识,由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对于老师也不会的问题,老老实实告诉学生,并在下课后查阅资料或上网查阅,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除此之外,笔者还就学生对地理识图存在“记不住”“容易混”的情况问计于学生,看看学生有哪些好的识图方法。通过调查,归纳出了十几种方法,据此所撰写的论文《学生识图方法略谈》拟发表。

通过一年的实验,笔者觉得强化学生识图用图意识很重要。老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很重要。其次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看,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