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数字化改革总结精选(九篇)

数字化改革总结

第1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数字化小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2021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农字函﹝2021﹞229号)要求,切实抓好“数字三农”专班重点任务“肥药两制”改革集成应用,推动“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建设数字赋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一)机构人员

组长:皇甫伟国,负责小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常务):朱秀丽,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对接相关单位。

副组长:宋兆祥,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子平台、农产品合格证、农业主体生产记录等工作。

副组长:余晓华,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做好自建农资监管平台网络公司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的协调对接,4月底前完成系统对接;负责数字化系统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肥药批发环节大数据统计等工作。

副组长:吴降星,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化肥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化肥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负责农药定额施用示范区建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融入数字化系统,配合做好农业主体农药购买施用环节的生产记录。

成员:齐敬甲,“数字三农”专班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抓好各项工作,负责综合试点县创建、试点主体培育,筹办相关活动和会议;负责落实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宣传,联系网络技术开发公司做好数字化系统建设。

成员:章雯雯,负责与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小组的对接联系,做好调度和统计工作,完成各项交办任务。

成员:周宏华,市农业综合执法队联络员,承担农资监管与服务子平台运维管理,组织开展示范农资店的创建验收,做好业务指导和操作培训,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曲龙,质监处联络员,承担农产品质量追溯子平台运维管理,配合开展试点主体培育,抓好农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记录电子台账,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高湖滨,市农技推广总站联络员,承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叠加进数字化系统,会同科教处建立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承担制定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并导入数字化系统,参加相关协调会议。

成员:吕长淮,负责《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精准管控应用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建设方案》和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制,负责与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和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对接,负责做好系统平台建设招标、实施等工作。

成员: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人员,负责做好需求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与数字化系统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

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科教处。

(二)工作任务

坚持从“农民生产绿色生态农产品、政府实现肥药双减量”的双向需求出发,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为载体,推动“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快速响应、高效执行、精准追溯、科学决策的执行链,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内生动能和智治水平,打造农业高质高效金名片。

二、指标体系

(一)数字化系统。在系统中设置肥药实名购买活跃度、定额施用活跃度,肥药实名购买活跃指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4个核心指标。前两者用于评价农资店、试点主体“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后两者用于评价区县“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应用程度。

(二)示范农资店。按照省厅“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评价指标体系(浙农法发〔2020〕5号),体系内包括数字化管理、绿色化服务、规范化经营3个方面共14个二级指标,对符合条件的报省厅认定为“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

(三)试点主体。按照浙江省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资源、绿色管理、绿色形象5个方面,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大类,差异化设置二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对农业主体进行滚动式评价,在系统平台中以三色图形式展示。

(四)综合试点县。按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实施方案,在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中设置试点创建、制度创新、生产方式、资源循环、生态环境5个方面共25个二级指标,对完成创建的4个区县市报省厅进行分批认定。

三、工作体系

(一)下达计划。印发“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2021年工作计划,明确综合试点县、示范农资店、试点主体等各项目标任务,将数字化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强基固本的重点任务。

(二)组织实施。梳理“需求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四张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联系制度,实行“周报送、月通报、季会议、年考核”工作机制,适期召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协调会、座谈会、现场会。

(三)服务指导。依托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建立面向农业主体的“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检查,切实抓好以电子台账记录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四)评价验收。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验收”的流程开展综合试点创建评价验收。

(五)考核管理。推动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等指标纳入“五水共治”、乡村振兴实绩、平安宁波等考核体系,根据数据调度情况对区县市考核打分,压实各地政府职责。

四、政策体系

系统梳理“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有的放矢出台《关于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试运行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由两张画像组成,一是从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维度,勾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画像;二是从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等维度,勾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画像,综合评价各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附件: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附件

宁波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

分任务

难点堵点

对策措施

责任单位

“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在省厅统一建设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中,主体评价等模块以及活跃度、活跃指数等指标仍需完善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根据要求于4月下旬完成相关模块和功能建设

科教处、农业综合执法队、质监处

“肥药两制”改革千家试点主体仍有4家未录入系统

督促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于4月下旬之前,根据各区县市提供的试点主体名单完成数据核查入库

种植业处、科教处

省市县一体化的“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建设仍需加快

4月底前,将今年的4个“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创建县率先接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监管系统

科教处、镇海区、象山县、慈溪市、海曙区农业农村局

宁波以及县市区使用自建平台,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省“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负责做好有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省厅委托的网络技术公司、负责开发地方自建平台的网络公司三方协调对接,抓紧落实具体操作方案,4月底之前完成系统转移或者系统接入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在局“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浙政钉、浙里办应用平台上无法直接打开“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

加强与“数字三农”专班对接,推动市“肥药两制”改革数字化系统接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市政府数字门户,力争4月底之前系统上线并试运行

科教处、局“数字三农”专班

“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

对“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创建情况掌握不深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重点检查网络连接、系统安装、硬件配套、主体操作等方面,加强对不达标农资店的监管和指导。建立“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退出机制,于年底省厅发文公布农资店验收名单时进行动态调整。

农业综合执法队、种植业处、政策法规与改革处

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水平不高

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认真开展农资经营主体系统操作培训

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

部分农资店硬件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

开展示范农资店建设

农业综合执法队

“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

各地提供的“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质量不高,相比于改革要求有一定差距

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检查,于6月上旬组织开展复查,要求各地围绕生产台账记录,重点清理“空壳”合作社,结合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性家庭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重新梳理选定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性政策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产业信息处、政策改革处、合作经济处

大部分试点主体还未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开展生产台账电子记录

5月底前,率先在试点主体上推动合格证制度由主体追溯向过程追溯延伸,切实抓好生产记录电子台账

质监处、农业综合执法队、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在农民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中列入千家试点主体大轮训年度任务,指导各地开展数字化系统操作和生产台账记录培训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要求各地于6月底之前落实试点主体“一对一”联系责任制

科教处、质监处、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

推动试点主体培育情况作为绿色食品标识认定和产销平台推介的重要依据

产业信息处、农业绿色发展中心

线上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服务不够

5月底之前在系统内设置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试行标准,按照配套技术导则和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产品推荐名录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

农技推广总站

“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未在数字化系统内叠加

6月底之前,对接省厅“浙样施”平台有关功能在数字化系统实现有效叠加。

农技推广总站

试点主体培育情况缺少评价依据

7月底之前,按照省厅农业主体绿色发展评价管理办法并开展滚动式评价

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

试点主体化肥减量情况缺少监测调查

11月底之前,制定出台试点主体化肥减量跟踪监测调查制度

农技推广总站

“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

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4月底之前,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五水共治”、平安宁波年度考核体系,每月通报各地工作进度

科教处

将肥药实名购买、定额施用活跃指数纳入“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创建评价体系

科教处

 

 

 

第2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摘要】数字时代,教育发生了革命,而培训教师技能为主的微格教学还在"穿新鞋,走老路"。本文从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的改革视角出发,依据信息技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提出了数字时代的微格教学变革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数字时代;微格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0

在当今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时代,人人都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了数字化领域,这不仅体现在工作中、生活上,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教育革命。以资源化学习、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新技术为特点的数字化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一场全新的变革,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关键的是变革我们的思想,更新我们的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即要"学会",也要"会学"。由于课堂教学的全新变革,作为训练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微格教学必然要斗转星移,全身而变。

说起课堂教学改革,很多人都感觉是老生常谈,家喻户晓。如"以人为本","学生主动学习","师生角色互换","培养创新人才"等,而实践中如何真正践行这些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体现的是"涛声依旧""我行我素"。

一、数字时代下的教育改革需求

1.数字时代下的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冲突

许多人以为互联网只是一个新的传媒工具,其实不然。互联网其实不但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很多的时候,是取决于他的生存状态的。

2.数字时代下学习方式的冲突

没有什么时代会像今天这样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与学习,并且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数字移民往往会循规蹈矩,按照经验性的模式和方法进行学习,而生活在互联网的数字化世界里的数字土著,由于接触信息过量,人要不被海量的知识信息所淹没,就必须学会寻找信息与利用信息,而寻找信息与利用信息的前提,必须是要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因此,数字土著们在这样的时代,必须要学会主动思考,学会质疑问难。

3.交流方式上的冲突

数字移民受前数字时代的影响,进行人与人交流喜欢直接的、现实空间的方式,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倾向于大众共识的或组织定性的,结果往往是接触面小,片面或受领袖人物误导。数字时代下的数字土著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人的知识、智慧调动起来。互联网就像一张智慧之网,几乎将整个社会的思想、知识与智慧,一网打尽。

4.身份、地位的挑战

中国,长期以来浸泡在等级特权思想里,一切重大的事情都是由权威人士来拍板。因此,官本位,权力崇拜,权威主义盛行,特权主义价值观盛行,家天下的意识浓厚。受这些影响,数字移民乐此不疲的搞个人崇拜,洋和尚崇拜,权贵崇拜,影响在教育领域里体现出的是教师权威、阅历权威、职称权威、高学历权威,甚至职务权力权威。

二、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

数字土著所需求的是数字时代下必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却是数字移民必需变革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课堂教学技术的应用演变是分不开的。随着新型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正经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变革。变革后的现代课堂是新技术对传统课堂变革的产物,吸收了人本主义、互动教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精华,借助智能空间、云计算和人体工学等技术支持,教与学活动是以开展互动为核心的。

三、数字时代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数字时代下的微格教学,尽管面对不同学科性质的师范生,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应体现数字土著所期待的那种以人为本、学生主导、自主、主动、探究、互动等理念。

现代课堂中应用了大量的信息化设备,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目前已有许多专家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祝智庭教授等(2001)按教育形式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8类30种典型模式;李芒教授(2007)认为信息化学习方式形态包括信息化自主式学习、信息化合作式学习、信息化探究式学习、信息化接受式学习、信息化体验式学习;钟志贤教授(2009)在乔纳森等人提出的6种技术支持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总结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6种类型;陈丽教授等(2011)归纳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5种方式。

总结、归纳这些学者的研究,信息化教学模式有这样一些:讲授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情境-探究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研讨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虚实结合-远程协同模式等。

四、数字时代下的微格教学变革特点

实践中,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而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实施环节。因此,在数字时代下,微格教学仍然不失为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适应于新的教学变革发展必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格教学必然产生新的改革和发展。

1. 微格教学培训目标的多元化

传统微格教学的培训目标单一,就是对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基于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微格教学不仅在于课堂教学技能本身的培训,也要也可以培训教师的课堂活动指导技能;学生问题探究与解决技能;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技能;学生合作学习技能;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技能等。

2. 网络化的微格教学支持系统

信息化环境下的微格教学是在传统微格教学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视音频采集、数字化存储及传输等新设备、新技术,构建出一个集多媒体课堂教学、视音频实时录制、数字化存储、网络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

3. 微格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微格教学实施的基本环境是微格教室,尽管一部分信息化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但依然有一些新型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里实施的。

4. 微格教学技能的新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必然对现代的教师有了新的技能需求,因此,现代微格教学培训中,也必然融入新的教学技能。

5. 微格教学的综合评价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构建了微格教学的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视频点播、资源共享。注重课后指导点评功能;课后双向交流功能;实时远程评价功能等。数字化微格教学的评价是采取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甚至他人评价的多种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如何建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09

[2]倪晟,基于Web的微格教学资源管理与评价系统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1-02

第3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2007年,广播影视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广播影视生产力,各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广播影视宣传和事业产业的发展。

(一)切实加大资源配置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大力实施重点工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采取超常措施,强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重点加强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先后完成4200多部发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招标采购,开播886部发射机,覆盖质量明显改善。各地也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本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同时,组织建设村村通直播卫星节目上行平台,指导协调专用直播卫星接收机的批量生产,为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建设做好了准备。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入新阶段。认真贯彻国办《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的意见》,工作思路更加明确,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全年中央资助数字放映设备2000多套,中央财政提供公益性放映场次补贴2亿元。全国组建股份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22家,数字电影放映点达5000多个。全年农村共放电影460多万场,观众15亿人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西新工程顺利完成前三期的建设任务,正式启动第四期第一阶段建设。

(二)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等产业化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围绕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积极推进产业体制改革。上影集团和广西电影制片厂等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民营影视制作企业活力增强,电影院线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类影视产业基地发展步伐加快。中影集团、陕西广电网络等在利用资本市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二是进一步改进管理,切实加强了创作题材引导和备案公示、市场准入、播映调控及引进管理,认真落实资金奖励等各项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影视内容产业化的发展。电影年产量超过400部,票房超过33亿元,综合收入超过67亿元,《集结号》等主旋律影片叫好、又叫座。电视剧产量超过1万4千集,涌现出《恰同学少年》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视动画保持强劲增长,年产量突破10万分钟,《福娃奥运漫游记》等国产原创动画竞争力明显提高。

(三)广播影视数字化改革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是积极推进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加快由小容量单向传输向大容量双向交互转变,全国已有30个城市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2600万。广西、陕西、江西、吉林等完成全省区网络整合,中国有线完成海南重组。二是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扎实推进。颁布了移动广播电视行业标准,完成37个大中城市频率规划并在8个城市试验播出。研制了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相关配套标准。三是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电影数字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放映技术标准体系初步确立,中影集团国家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数字电影技术平台发挥作用,完成影片胶转数500多部,城市数字电影银幕达200块。同时,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进一步发展,“移动广播电视系统研究开发与规模技术试验”等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四)创新体制机制,“走出去”迈出新步伐。一是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海外落地。长城平台覆盖扩大。中央电视台法语和西班牙语频道独立播出,中文国际频道亚洲、欧洲和美洲分版播出,海外用户总数达8400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建8座境外整频率电台,在肯尼亚、日本等建立国际广播孔子课堂。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等省区积极扩大节目在周边国家落地。东南工程扎实推进,第一期任务基本完成。二是积极扩大影视产品和服务出口。电影海外销售额超过20亿元,电视节目海外销售和国产影视动画出口都有新突破。三是切实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俄罗斯“中国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等活动和国际重要广播影视节展,加强与亚广联、亚太广播发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五)电台电视台等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特别是“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频道频率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切实加强,制播分离改革稳妥推进。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改进宣传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更加注重反映基层的实践和生活,新闻信息量进一步增加,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积极发展网络广播影视等新媒体,占领新阵地,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4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使用的各种教材都是以朝代次第为序为段而编著的,有些教材编著的文学史在某一段历史时期内又以分体的形式介绍文学的发展,算是将历史发展与分体叙述结合起来,不过在各个文体的发展总线索方面梳理不够,但这样的思路可资借鉴。但大多数之前的古代文学课程都是书本形式的教学,现在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改革正是目前所需要的,良好的教学理念必须依赖良好的教学手段去实现。所以我们致力于多媒体教学方法改革,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示范、作业练习等各种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得当,注意因材施教。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随着学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建设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下更好的为教学计划实现更加有力的教育,也生动形象了教学课堂和丰富了讲课形式。以前的教学课程的制定和安排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编排总是非常紧张的,课程的一学期课时总是存在不够用的情况发生,但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又是极其丰富的,如果仅仅以陈旧的教学方式黑板教学来教授古代文学课程,是不足以体现出古代文学课程的独特魅力的,陈旧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简单没有任何的图像或者故事来体现的,而古代文学课程的自身魅力如果缺少了这些辅助的工具,是没有办法体现出其课程的内涵,只能做出古代文学的短暂欣赏。这并不是开设这门课程所希望得到的结果。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学的手段也是极其新颖,带给同学的上课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改革所需要的。

1.改革前的古代文学课程

古代文学课程改变其教学方式之前,一直是陈旧的以黑板粉笔来书写、教学的一类方式,这类方式的教学水平只能停留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已经改变成多媒体数字化教学,这类教学丰富以往的所有陈旧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时代的进步。陈旧的教学方式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是非常的枯燥无聊,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并且所学到的课程内容极其的难以深刻记录在脑海,过段时间就会很快的忘记。教学技术的不升级,也意味着教学永远走在落后的脚步上,不能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效率,以及老师们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前的一类教学方式陈旧带来的反差。

2.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化的推进,我国的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转变成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带给古代文学建设的变化是巨大的,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变得更加的丰富有意义,同时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形式变得生动形象,也带动了往后的课程建设,将会变得不同。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内涵丰富、教学内容颇多、教学时间长的课程,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方式去丰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习效果提高,同时让老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这就是改革之后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让学生真正的走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长河,见证了古代文学的深远内涵,深刻的体会到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

3.多媒体教学方法改革后的优势

多媒体数字化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新颖、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上课效率的提升等几个方面。首先,在一个学期短时间内需要深入学习一门课程,只是通过板书来教学会学不到很多的内容,但通过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可以在一个学期内教授很多的信息量大的内容,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这类教学方式的新颖之处体现在可以将板书无法传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图画的形式进行学习。其次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改革带给学生的感受是很神奇,并且带有兴趣性的,许多的学生会觉得这类学习方式,非常的吸引他们,他们会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老师所教授的古代文课程知识,并且思考他们的内容丰富点,感受古代文化课程带来的独特魅力。这便是改革后的古代文学课程建设带来的改革好处和优点。

4.结语

第5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

一、课程定位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本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依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采用传统的“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实践课程被作为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经过多年的教研教改成果经验的积累,教学效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理想状况,课程知识容量较多,师生互动匮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授课,基本上都是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也不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在课堂知识内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互动不够充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课程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经过调研分析以及自身实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使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改革

根据知名企业提供的建议,编写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做到知识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同步。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知识体系的划分是以项目为载体,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数字电子技术知识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或者功能部件电路的设计,要完成这一项目,学生必须完成若干子项目任务,而每一个任务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都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可以首先明确学习任务,然后学习与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在主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边学边做,学生在实际动手制作电路的过程中,边学边做,制作电路的过程中自然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实践证明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的互动式课堂教学、信息化课堂等多种模式。课前:学生在学习平成课前任务,带着任务、问题进课堂。课堂:通过情境引入项目,课程平台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利用课程平台资源进行课堂强化训练,在线作业,即时评价,得到第一手的评价结果,为演练作好知识铺垫。在具体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边做边学,教师起引导、辅导、评价、总结的作用。课后: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资源学习下节课内容,分组讨论。

(三)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的教学效果,要通过考核来体现。采用一体化教学、翻转课堂的互动式课堂教学,考核内容也应以完成各个环节要求的内容为重点,并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的综合成绩一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平时成绩=总成绩。其中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的基本技能;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平台讨论情况、作业的成绩等。

四、结论

第6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一、报纸副刊发展面临“内忧外患”

(一)内部环境分析

1.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报纸副刊笼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副刊,一类是文艺性副刊。综合性副刊,顾名思义,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刊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随笔、杂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类型上,一般篇幅较短。而文艺性副刊则是专门针对有文艺特长的受众,刊载的多是文艺界人士创作的作品。其实,无论是综合性副刊还是文艺性副刊,由于其针对的受众层较窄,版块设置趋于雷同,办刊模式也大同小异,所以间接导致了副刊的定位模糊化,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2.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虽然目前大部分报纸副刊推出了相应的网络版,副刊上的内容也可以及时地在网络上刊出,但副刊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却还是停留在最初的“复制—粘贴”的阶段,缺少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如今网络上影印版的副刊,读起来既不具有生命力,也没有内涵可言。网络上的影印版副刊几乎无人问津,点击率还不及一些名人的博客甚至是微博,传播范围之窄令人惊愕。

(二)外部环境分析

1.新媒体的进入和发展。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在技术上直接依赖于网络流媒体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WEB2.0技术、手机3g技术、图文或音视频搜索、RSS、TAG、IVR、定制、关联等网络无线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新媒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

2.互联网的兴起与报业的衰落。

鉴于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京华时报》总编辑吴海民曾提出过报业的“过冬论”和“衰退学说”。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新闻纪录报》公司(Journal Register)2012年9月7日宣布已申请破产保护。这已是该公司三年间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了。[3]由此看来,报业的衰落已是不可争的事实。

3.数字化媒体平台的尝试搭建。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8月了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并着重提出了“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总体要求是,“形成以传统纸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把握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与此同时,成立“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CDNL)。[4]

4.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

虽然传统的读报时间如今遭受着各种新媒体阅读方式的冲击,但是报纸副刊还是拥有一批忠实的受众,很多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纸质媒体来实现的。因此,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之下,报纸副刊不应固守于庞大的读者群及该群体长年来形成的阅读习惯,而应结合新媒体的阅读特点适时做出调整。

二、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尚未起步

简单来讲,“数字化是把模拟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读取的由0和1组成的信息。在数字格式中,音频、视频和文本信息能混合在一起并融为一体”。[5]虽然说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数字化技术在报纸副刊上的应用只能用“还未起步”来概括。

对于新形势下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突围的问题,我想《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我们通过对《南方周末》在新媒体探索过程的解读,不难总结出其新媒体探索的具体策略,即先以内容取胜,然后通过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数字媒体传播的优势,将自己生产出的优质内容最大化传播,而通过进军电视媒体,实质上也是为优质内容提供更为新潮的阅读方式,是在引入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那么,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南方周末》究竟是如何转型的?《南方周末》从平面媒体向数字化媒体的过渡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报网融合的初级阶段,即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延伸至《南方周末》下属的品牌网站、手机报,拓宽了报纸的影响力,同时也融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第二阶段是APP移动终端的开发阶段,《南方周末》开发移动终端的脚步可以追溯到2009年,是国内最早一家着眼于移动终端应用的纸质媒体。它不仅推出了Ios、Android和Symbian系统的手机客户端,还率先开发了ipad的移动终端,第一时间抢占了移动终端市场。第三阶段则是《南方周末》高调宣布要进军电视媒体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三、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势在必行

显然,报纸副刊进行数字化改革,不能直接照抄《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方式,但它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借鉴性。比如说,报纸副刊可以在现有基础之上,在移动终端上开发自己独立于报纸之外的副刊应用,甚至可以创立基于SNS的网络化副刊社交平台,加入SNS社交网络的用户,可以创办属于自己的副刊,拉动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副刊,还可以为他人创办的副刊进行组稿,与专业进行互动、交流写作心得等。另外,基于SNS的副刊社区整体设计应以小清新为主,要有别于以往SNS社区的结构,改为以副刊版面呈现;内容方面,则要更注重对新副刊文学的关注和引导。对于网友极力推荐的副刊,可以由编辑精选后印刷出版以示感谢,还可以将精选出的副刊作品录制成电视节目,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予以推广。

由于数字化媒体的高速发展,报纸副刊盈利结构单一,传播范围有限,文章缺乏新意,读者数量锐减,种种迹象表明其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新媒体市场中寻找适合副刊生存的土壤,在副刊传播媒介的变化中传播副刊的价值,传承副刊的文化内涵,保证报纸副刊有充足的收入来应对不同媒体的竞争;同时,还需积极地开发新兴的数字化副刊平台,在不同形态的媒体中掌握主动权。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媒体形态,以及更为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如果再能处理好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势必会推动整个报纸副刊乃至整个报业的传播技术革命。

注释:

[1]极客公园:《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极客公园,http:///read/view/162546,2012年8月14日

[2]陈国洲、王大千:《凤凰新媒体发展战略分析》[J].《青年记者》2008年12月下

[3]胡媒:《数字化业绩入不敷出 美国报业巨头破产》,http:///zgjx/2012-09/11/c_131843358.htm,2012年9月11日

[4]冉华、张金海、程明、李小曼著:《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第7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发〔2020〕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0〕2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21〕63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实施首席数据官制度,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工作目标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广东省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数字政府“管运分离”建设模式下,探索构建我市首席数据官制度体系,明确职责范围,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创新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能力,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广东省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的珠海样本。

二、 实施计划

(一)试点推进。

2021年5月底,在各区(功能区)和有条件的部门试点首席数据官制度,具体范围如下:横琴新区、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等5个区(功能区)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审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金融工作局等10个部门。

(二)全面推广。

2021年9月起,在全市各区各部门大力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力争首席数据官制度全面覆盖。

三、 主要任务

(一)健全首席数据官组织架构。

1.确立首席数据官工作机制。在省、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健全公共数据治理组织保障体系,以管运分离的建设模式,从管理端、运营端两侧同步推动首席数据官试点工作,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在市、区、部门试点设立首席数据官,由首席数据官负责统筹数据管理工作,由数字广东珠海分公司负责组建数据运营团队支撑试点区和部门的数据运营工作并提供技术保障。

2.规范首席数据官任免程序。市首席数据官由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任免。试点区和试点部门首席数据官由本区政府(管委会)、本部门推荐,由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任免。市、区首席数据官报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备案。

3.明确首席数据官任职条件。市及各区、各部门各设立一名首席数据官。原则上首席数据官由本级政府或本部门分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的行政副职及以上领导兼任,且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且熟悉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整体业务情况。

(二)明确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

1.统筹数据管理工作。统筹推进本级政府或本部门的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工作。根据公共数据资源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情况,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指导下,制定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据治理工作阶段性发展目标,组织制订配套工作方案,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统筹管理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据普查和数据登记工作。负责协调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据的内外部共享、多渠道开放。在本级政府或本部门信息化项目论证过程中,对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数据资源治理和共享要求拥有“一票否决权”。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加强数据相关新技术应用推广,落地数字化转型新服务。

2.协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协助落实省、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事项、部署任务;协助制订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字政府发展规划、标准规范和实施计划。

3.实施常态化指导监督。对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数据治理、数据运营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制止及纠正违反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加强数据运营支撑。按照首席数据官制定的数据治理建设目标和工作方案,数字广东珠海分公司负责组建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数据治理和运营团队,配建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数据风控等专业人才队伍。

(三)建立首席数据官评价机制。

1.组织履职评价。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市、区、部门首席数据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市首席数据官履职评价由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各区、各部门首席数据官全力配合省评价工作开展。各区、各部门首席数据官履职评价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实施。

2.定期工作报送。各区、各部门首席数据官分别于每年5月31日前、11月30日前形成工作总结报告并报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梳理形成工作总体情况报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总结报告应参照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逐条梳理,涉及工作成效、存在问题、下一阶段计划、佐证材料等内容。

3.激励评价措施。各区、各部门首席数据官每年12月份参与年度工作评价,考核评价将结合本区、本部门的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工作成效、部门特点、创新特色等维度综合展开。首席数据官综合评价结果优秀或显著提升,对应区和部门在绩效考核数据治理项中优先加分、在信息化项目申报中优先立项、在有关数字政府建设评估工作中视情加分鼓励。

四、 保障措施

第8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探讨

一 财政与财政政策要研究财政政策,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财政。但是, 目前 学术论文界对于财政的定义还存在一定分歧,受到较多关注的包括再分配论、政府收支论和公共财政论。再分配论认为财政是 社会 再生产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而且和同处于分配环节的信贷分配、工资分配、价格分配和 企业 财务分配等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社会产品分配,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 政治 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控制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刘邦驰,汪叔九,2001)。政府收支论认为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公共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 发展 的目标。

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苏明,2001)。应该说,前两种关于财政的定义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了财政的社会分配和政府职能,后者强调了政府的活动。而公共财政论则简单明了地指出 现代 财政的公共性,为建立公共财政奠定了 理论 基础。明确了财政概念,就可以对财政政策加以研究。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的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职能。同时,它也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制定的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按其构成体系可以分为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和出口政策等七大政策。由于研究数据和技术 方法 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研究前三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二 三种主要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分析(一)国家预算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国家预算政策包括财政赤字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三种形式,笔者主要讨论财政赤字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它对经济的 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收进的货币满足不了必需的开支,其中有一种弥补办法就是向银行借款。可见,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增加基础货币,但财政借款是否会引起货币供给过度,则不能肯定。很多人用“财政有赤字,银行发票子”这句话来形容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关系,而事实上,赤字与货币发行并不一定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虽可能与赤字规模的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形式。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三,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是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而且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途径。但是,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 影响 。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 企业 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消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消;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 经济 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 分析 为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我国主要采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支出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笔者也将主要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以财政支出项目为自变量的柯其分别表示财政支出结构中某一项目支出增加1%时所引起的产出增加百分数,这样我们就用产出弹性来描述财政支出的结构效应以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调节作用。我们以《 中国 统计年鉴》(2006)我国1989—2005年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分类统计数据为样本区间。相比较高,而在1996年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最为不利的,税收负担相应较轻,实际该年税收负担为10.3479%,与其他年份相比较低。经过去除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并且高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低,低经济增长年份修正后的税收负担较高,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现在我们转入,采用排除非税因素影响后修正的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所得到的回归效果比较好,调整的r2为0.317,f检验值为6. 115,各回归变量的t检验值均能通过95%的检验,从系数项来看,修正后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3. 866,即表明税收负担上涨1%,经济增长率下降3.866%,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为0.6,即税制结构变化1%,经济增长率变化0.6%,影响系数较小。这样的结果与 理论 上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相符,我国现行税制是符合经济 发展 规律 的。

从以上数据分析看,在我国现行税制下,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修正后的税收负担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与国外的实证 研究 结果基本相同。从数据看,1994年的税制改革应该说是1983年税制改革的延续,1983年是税制结构和税收负担变化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设立所得税,税收负担从1982年的11. 25%,猛涨到1983年的18.55%,在随后近10年时间内,税收负担不断降低,最低时为10. 167%,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收负担才得以不断的提升,到2004年达到18. 839%。也就是说通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提高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缓解了税收占gdp比重一直下滑的局面。另外从税制结构角度看, 1983年以前,由于企业以利润形式上缴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接类税收,直接税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仅在10%左右,通过1983年改革,建立起所得税体系,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上升到50%左右,随后持续减低,尤其是在1994年增值税体系的建立,直接税收入占间接税收入比重下降到1983年以来的最低点23.953%,随后几年逐渐升高, 2004年达到39. 0463%。从求解出的结果看,非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1994年起越来越有利,非税环境越来越有利,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逐步体现,反过来说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减弱,这种情况在1983年税制改革前也出现过,所以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税收作用不断减弱的情况下,税制必须进行改革。

三 总 结

本文在对财政与财政政策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中,在对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进行研究时,分别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到,三种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各有所侧重,且影响程度和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必须合理运用好各种政策工具,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和政策的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参考 文献 :

[1]〔美〕坎贝尔等著,朱平芳,刘宏等译. 金融 市场计量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林毅夫. 现代 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第9篇:数字化改革总结范文

摘 要:本文拟就通过使用库普尔的八问方案框架浅析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探讨《二简》失败的深层原因和带给我们语言规划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关键词:第二次汉字简化 《二简》 八问方案 语言规划

作者简介:刘佳(1985- ) 女 辽宁本溪人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0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 引言

二简字,就是指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简称“文改会”)继1964年编印收录了2235个通行规范汉字的《简化字总表》后在1977年12月20日提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以文革为界,汉字简化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也就产生了所谓的“一简”、“二简”之分。

与第一次汉字简化的成功相比,二简字从出台到废止只有短短14年的时间。二简字并没有进入现代的大众生活,只活在了少数人的记忆中。究其失败的原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学界总体是对第二次汉字简化持否定的态度。笔者认为除了单纯的技术层面的原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政治原因。本文拟就使用库普尔的“八问方案”框架模型来初步探讨第二次汉字简化在语言本体规划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积极意义。为今后的汉字语言规划工作提出有益的借鉴。

二、 库普尔的八问方案模型

库普尔的“八问方案”模型从八个方面比较直观地描述和评价相关的语言规划行为,非常适合用来对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十四年艰苦历程进行分析和探索。下文就“八问框架”的方案尝试为第二次汉字简化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三、八问方案框架下的第二次汉字简化

(一)什么样的实施者

第二次汉字简化在拟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实施机构的名称和领导班子以文革的开始和结束为分界有较大的变动。

前期: 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设文字改革办公室,文字改革工作开始恢复。第二年恢复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名称。具体负责人是叶籁士。

过渡时期:1980年3月,国务院对文改会实行改组,任命董纯才为主任,同时又任命胡愈之、张友渔、吕叔湘、王力、叶籁士为副主任。此外,又增补了周有光等多个委员。

后期: 1984年9月,国务院任命刘导生为主任。至1985年1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

(二)试图影响哪些人

第一次汉字简化是为了扫除全国人口80%以上的文盲,更好地开展大规模经济和文化建设。而第二次汉字简化开始时处于文革的特殊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了偏远的山区,劳动人民当权做主。当时即便是为了写大字报目的,广大的劳动人民也需要识字认字。可以说建国后的两次汉字简化试图影响的人群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的。

(三)什么行为

1975年5月,文改会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确定了111个简化字,报送国务院审阅,但是受到了字数过少的批评,于是又进行了近两年的增补修订工作。

1977年5月,文改会修订后的草案再次报送国务院审阅,此时草案第一表有了258个字。当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了该草案,第二天就开始试用第一表的字,在试用中征求意见。

1984年2月,文改会决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再作为修订方案公布,而拟作《增订汉字简化方案》发表。新方案保留了修订草案的111个简化字,同时又对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6个字进行了调整。但九个月后的主任(扩大)会议又否定了对这6个字的调整,认为《汉字简化方案》已经推行了近三十年,群众早已习惯,如果再改变几个字,势必引起使用上的困难。

1985年1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强调国家语委要“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1986年6月,国务院正式转批了国家语委1985年关于废除1977年二简字草案的请示。随后,国家语委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共计2235个简化字,只对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的6个字做了调整。

(四)为什么目的

第一次汉字简化是为了扫除全国80%的文盲,更好地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且认为第一次的汉字简化只是汉字拼音化的第一步。第二次汉字简化除了让广大的劳动人民能够更好更快地识字认字之外,在简化的前期同样认为这是为汉字拼音化所做的准备。但是到了后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在汉字简化的同时也要维持汉字系统的稳定,方便使用,以此来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在什么情况下

前期:1971年后国内的秩序有所好转,文字改革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当时许多国家领导人、语言学家和文化名人都对文字改革怀着高度的热情。“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毛泽东的态度为恢复文改铺平了道路。

后期:老一辈的领导人和语言学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拼音化的理想大旗已后继乏人。再加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一个稳定的大环境,通用的规范文字也应稳定。

(六)以什么手段

前期:郭沫若在《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倡导文字改革,周恩来总理也曾多次借各种场合为恢复文改造势。恢复后的文改会开始向全国征集新的简化字。

后期:《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文字改革的步伐》,开始推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要求全国统编教材一律试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第一表字,

(七)通过什么决策过程

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各项决策主要是通过文改会召开的多次会议以及严格执行国务院的批示来进行操作的。

文改会经过三年的整理研究,与1975年5月拟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确定了111个简化字,报送国务院审阅后又进行了近两年的修订工作。

1977年5月,文改会修订后的草案再次报送国务院审阅,此时草案第一表有了258个字。国务院批示在图书报刊上先行试用,在试用中征求意见。

从1980年7月到1981年6月间共召开了9次会议,对草案所列简化字逐字进行审议,最终于1981年8月制定出《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修订草案)》,这个草案共收简化字111个,删除了另外一百多个饱受各界批评的“二简字”。

1984年2月,经多次讨论后,文改会决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不再作为修订方案公布,而拟作《增订汉字简化方案》发表。

新的《增订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最终在1985年5月出台,为此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分别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

(八)取得了什么效果

前期:民众对汉字简化的热情被彻底调动起来,掀起了全社会征集简化字的热潮。教师、工人、工农兵学员乃至于生产队都有了文字改革小组,可见当时社会最基层的人民大众对简化汉字的热情。

后期:一些党政机关对新简化字的态度开始摇摆不定。1985年7月,通知《人民日报》、新华社、《红旗》杂志、《光明日报》以及有关的出版社、停止试用新简化字。8月以后,全国的图书、报刊也不再使用草案的第一表简化字。

四、 二简失败的原因

二次简化的失败不仅是语言规划上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政治上的原因。许多原本负责此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在文革中受到了冲击迫害,从原来的工作岗位被排挤了出去,而文革结束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全面否定文革期间的工作成绩,直接导致了对于草案意见的不一致。

此外,第二次汉字简化直接受到了文革时期极左思潮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意志的影响。当时汉字简化的指导思想非常激进。那时普遍认为汉字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民族复兴的绊脚石,要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就必须像西方一样使用拼音化文字,而简化汉字和推行汉语拼音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渡方式。

当然还有就是草案本身的不足之处,其中不少字确实是没有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许多字有生造之嫌。

五、 《二简》至今的影响

尽管《二简》已经被废止了二十多年,但它的影响却一直存在。全国有数以亿计的人曾经学习过、使用过《二简》第一表中的248个简化字,这些字已经深刻地留在了他们的记忆中,无法磨灭。例如,对姓氏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一些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错别字许多也曾经被列入《二简》。

六、 对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再认识

简化是所有文字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有汉字,只要汉字还在使用,汉字就会有变化发展,就会出现简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简化字产生出来,简化字是汉字发展的必然产物。即使我们今天不简,明天也一定要简,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年我们提出的简化汉字,的确是顺应汉字历史发展的要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方便人民大众使用汉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二简》失败,但是在探索汉字简化的道路上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训和启示:

1.第二次汉字简化符合汉字乃至文字的发展演变规律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种符号,与其他文字一样承担着记录语言的功能,不能够因为汉字独特的形态就认为汉字的发展变化可以不遵守文字简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汉字形体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隶书和楷书是一个简化的过程。这不断演变的过程反映了汉字形体简化的总趋势。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工作只不过是对这种简化趋势的一种因势利导的推动,完全符合汉字形体演变的客观规律。如果说第二次汉字简化有什么失误的话也只能说是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发展是个渐变过程,在具体的文字改革和语言规划方针上操之过急。

2.正确认识汉字与文化的关系

进来又有许多人提议重新恢复使用繁体字,认为简化字不能够传承中华文化,使用简化字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踏。不能因为汉字的独特表意性就否认文字发展符号化的大方向和趋势。汉字记载了华夏文明数千年来的文化成果,但并非传统的文化典籍就不能用简化的汉字来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体本《十三经注疏》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3.不能因为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失败而否认汉字的简化趋势

现在批评汉字简化、反对汉字简化的人通常是把矛头对准新中国成立后公布的简化字(特别是已经废除的“二简”字),指出其中的漏洞和错误,然后从根本上否定汉字简化。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而偏激的。虽然这两次具体的汉字简化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二简”),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最终否定汉字简化是符合广大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

4.第二次汉字简化的失败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术研究应与政治划清界限

有时学术研究会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现在对于汉字简化的批判并不完全是学术性的,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尤其在文革结束之后,我们习惯于否定文革期间的一切,甚至包括一些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成绩,对于这些盲目的批判和否定,我们要端正态度,明辨是非,发现真理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安徽教育,1978,02

[2]热烈拥护《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发表,文史哲,1978,01

[3]傅永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修订工作,语文建设,1982,01

[4]陈建伟:建国后的两次汉字简化,北京档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