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精选(九篇)

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

第1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今年以来,按照市处、县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我站工作实际,以高标准做好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为核心任务,扎扎实实做好迎“国评”各项工作,重点围绕疫情防控、大气污染防治道路扬尘治理、东北庄服务区二期工程建设、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推进国道 G515和S344升级改造项目争跑工作,不断加强干线公路养护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切实改善整体道路通行环境。

一、重点工作

1、疫情防控工作

及时召开疫情防控及干线公路清扫保洁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严格执行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相关精神。一是严格做好站直机关和一线职工的防控疫情工作,坚持为职工每天测量体温,同时对外来人员做好检疫、筛查工作,加大机关办公场所、养护中心的消杀频率;二是每天值守分包小区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对每户群众进行建档立卡;三是严格落实带班值班制度,确保相关信息收集传达做到零失误。四是加大干线公路卫生整治力度,有效阻断病毒利用干线公路传播的途径。

2、道路扬尘治理工作

根据市、县“大气污染防治办”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按照道路扬尘网格化管理,利用县政府及市局配置17辆道路洗扫车、洒水车,实施“人歇机不歇”的运作模式,全天昼夜24小时对干线公路全线进行清扫保洁、洒水抑尘工作,并加大主城区周边干线公路的清扫洒水力度,累计清理路面积尘、砂石1000余方,对中央绿化带、路面、路肩、沟底、排水沟等清扫盲区由养护人员不间断进行人工保洁,累计清理垃圾杂物1500余方;同时遵循干线公路“宜硬则硬、宜绿则绿”的原则,持续对列养国省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裸土裸地进行排查,建立台帐,完成小寨过村段裸土部分共硬化面积300余平方米;慕堡过村段路肩裸土部分种植麦冬草2500余平方米,整治路沟内裸土36000余平。及时切断了路界内的污染源,有效的预防公路扬尘的发生,提升了干线公路形象。

2020年3月份,县政府聘请的中科云出具的道路积尘负荷检测报告中,全县列养干线公路扬尘指数同比城区道路更低(越低越好)。

3、S318路域环境整治

在3月初,由县委督查室牵头,多部门联动参与,对S318北环段进行高标准集中整治行动,。通过此次集中整治,出动人工200余次、动用机械钩机20台班、清理清运各类垃圾150余方、修整路肩边坡4公里、播撒三叶草籽200余公斤、粉刷路树2000余棵,有效改善S318北环段整体路域环境。

4、打造正言堡示范养护中心

本着“开放共享、服务民生”的原则,对正言堡养护中心及停车区进行打造提升,围墙及楼体采用浅黄色标志统一粉刷,办公楼正面设置全国规范的公路路徽,路徽两侧设置黄底红字“文明服务、安全畅通”八个大字,在大门显著位置设置的单位及“交调观测站”名牌,在大门两侧设置“京畿坦途、上善大道”宣传标语。新增中心景观点一处,新植乔灌木810余棵(株)、草皮50㎡、休息木亭1个、铺设便道砖99.5米、更换花池砖250块、拱门2个、花屏2个,葡萄架16米、车位标线18个。外墙粉刷900平方米,维修楼道地砖及门前平台地砖30.84平方米,定期维护“厕所革命”和停车区便民服务设施。设置“智慧化平台巡查观测室”和“交通量调查观测室”,完善上墙了“智慧公路管理制度”“交通量观测制度”“停车区卫生管理制度”“停车区卫生标准”等相关制度。按“国评”标准完善了中心五年的档案资料。

5、东北庄服务区建设

服务区一期、二期建设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50余万元。具备停车、临时休息、临时就餐、热水供应、加油、如厕、无障碍服务等功能,实现了一定经济收益。投入使用以来运营正常,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映。

6、大中修项目

国道514齐邯线(下行线)中修工程,全长4.135公里,对路面破损严重部分做挖补处理,全线做4CM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今年8月19日开工,于9月6日完成;国道515定浚线东营至司马堡县城过街段西半幅中修工程已完成省厅施工图文件批复。

二、干线公路日常养护管理

1、绿化管护:一是为有效提升干线公路绿化效果,我站抢抓春季绿化黄金季节,在原有绿化苗木的基础上,新植补植:栾树、柳树、雪松、桧柏、白腊、望都蜀桧等乔木1800余棵;金叶女贞、红叶石楠、冬青等灌木58000余株;鸢尾、麦冬草等5000余株。二是为更好的开展绿化管护工作,新购置打草机15台、(人工)绿篱修剪机3台。绿篱修剪机1台(配备双排工具车1辆)、链锯2台,持续做好干线公路全线绿化修剪整形、打草打药、刷白涂红等维护工作,累计绿化修剪打草5遍约135万平方米、病虫害防治6遍约35万平方米、路树刷白涂红4遍约20余万棵、清理死树130余棵、清理枯枝200余方。巩固干线公路绿化成果,积极打造公路绿色长廊。

2、路基修整及沿线设施维护:累计标准化修整路基边坡约2万㎡,修复雨后水毁、冲沟塌陷326处,抽路面积水600余m3;加强沿线设施日常维护,对沿线缺损两桩、挡墙、泄水槽、排水沟等沿线设施进行及时补置、更换、维护;共疏通泄水槽215处180㎡、排水沟340余延米;更换公里桩46根、百米桩394根;对全线两桩重新喷漆二遍;修复破损挡墙95处310延米;完成吴官营、正言堡交通量观测站设备更新升级工作。

3、智慧化平台:严格按照《智慧化公路养护管理制度》要求,加大巡查力度,规范操作平台流程。对日常巡查、桥涵养护、养护评定、养护计划、养护应急、养护评价等6个模块紧密结合养护实际开展具体工作,提高了养护工作效率,促进了养护工作开展。

4、内业管理:严格按照《邯郸市“十三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准备工作实施标准》要求,设计制作有鸡泽公路特色养护内业档案盒3000个,完成2016年至2019年内业资料完善装订工作,2020年内业资料按照市处要求对智慧化管理平台内日常养护、养护计划、养护评定等内容进行规范填写,实现以智慧化管理平台为主,必要纸质档案资料为辅的内业新模式。

5、小修保养和资质复审工作:年初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展路况调查工作,结合智慧化平台巡查情况,对我县境内的三条干线公路网裂、坑槽、裂缝、拥包、车辙等路面病害进行全面调查,详细掌握病害类型、数量,制定出年度小修养护计划。五月份按照市处普通干线公路“小修保养月”活动方案及小修养护工作计划,依据前期路况调查掌握数据,扎实开展“小修保养月”活动,对列养三条干线公路全面实施灌缝、坑槽挖补、交通安全设施维护、路基标椎化整修等作业。投资48万元新购置路面灌缝机1台、滚筒式路面养护车1台,切实提高了小修养护工作质量和效率。

累计完成三条干线公路灌缝作业30000余延米、挖补坑槽450平方米,洗刨拥包1000余平方米,切实改善提升了公路状况。

公路养护资质二类甲复审和三类甲申请工作已完成。

三、安全生产、桥梁管护和冬季应急保畅

1、安全生产: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大于天”的理念,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严格实施每2天至少一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制定节假日、特殊天气等重点节点公路安全保畅预案、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按时填报“一个台账、四个清单”等各项安全报表。为提升公路防汛救灾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一次防汛演练活动,并积极参加市县民兵防汛演练,切实提升了防汛应急保畅能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积极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道路安全宣传、网上答题竞赛等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查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成立应急抢险组织机构,确保每项安全措施都落到位,今年以来无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累计开展安全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单500余份;排查路面病害、道路安全隐患等30余处,全部整改消除;修剪路树遮挡标牌70余处;清理路树枯枝200余方、死树130余棵。

2、桥梁管护:为全面做好桥梁安全工作,加强桥梁日常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桥梁进行技术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新购置高倍数望远镜1台、高像素数码相机1台,用于桥梁日常巡查。制定了“桥梁防汛、突发事件、防震减灾、安全防恐防范、危险桥梁保畅”等应急方案,并对大桥制定 “大桥养护手册、大桥应急方案”,做到“一桥一档”。 结合“智慧化公路养护管理平台”系统,对巡查过程发现的病害及时上报、维修。对六座桥梁设置安装反光警示设备。在汛期期间积极开展汛期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列养的七座桥梁逐一进行排查,并对发现出的问题隐患拉出清单、及时整改到位。

累计对杨曹庄小桥两侧护栏安装防护网34米;维修更换洺河大桥钢管护栏1处共1米;混凝土护栏0.5立方;修复崔青渠中桥、滏阳河中桥护栏混凝土300余平;集中清理桥面、护坡、步行梯上的垃圾90余方;粉刷桥梁3次;修复伸缩缝胶条脱落40次;维修桥梁标志20次;安装反光警示块551个,更换S318洺河大桥、溜垒河大桥泄水管68个;在S318滏阳河中桥新设置步行梯两道,桥梁护坡150余米,2000余平米。确保了桥梁设施完好与安畅。

3、冬季除雪应急保畅:制定切实可行的暴风雪天气保畅工作预案,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抢险队伍,加强应急队伍培训,补充备足应急物资。在今年年初清雪保畅中,出动人工570余人次,除雪机械车辆39台次,撒布融雪剂18吨,切实有效的保障干线公路雨雪天气的安全畅通。新购置除雪设备推雪铲1台、推雪滚轮1台、融雪剂10吨,冷补料10吨,为今年冬季除雪做好备战。

四、财务管理方面

财务工作始终围绕以干线公路养护为侧重点来开展工作,目前县财政2020年养护经费已拨付到位384万元,干线公路小修养护共支出186万元,占全年经费48%,达到市处考核要求。另外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跑资金,从县财政申请专项清扫车及洒水车运行费用于日常养护工作,有效的保证了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政务信息

按照市处、县局政务信息工作统一部署,坚持服务养护工作为出发点,围绕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文字质量,改进工作做法,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工作力度,加大了各类信息的采集量,紧扣亮点工作,坚持每天深入一线,及时采集各项工作动态,挖掘养护中的亮点工作,并以美篇,秀米等形式,及时上传、上报,切实提高了稿件的质量与刊发率。目前,我站完成信息采集编报100余条,被县政府精彩鸡泽栏目刊登4次,邯郸长城网报到1次,邯郸日报专刊刊登《“三弦”拨“五音”交通谱新曲》,介绍鸡泽干线公路养护的做法。

六、2021年工作谋划

1、完成G515穿城段西幅中修工程。

2、完成G515(含西环)升级改造的前期工作。

3、全力推进S344(原S318)二级公路升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作。

4、做好辖区内三条干线公路及桥梁的标准化养护及预防性养护工作,确保干线公路“畅、洁、绿、美、安”。

5、扎实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6、切实做好干线公路道路扬尘治理工作,确保干线公路洁净无扬尘。

第2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重点推进应急系统建设,加强行业监管系统建设

智慧交通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嘉兴智慧交通为浙江省2012年首批1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之一,通过几年的努力,以“一平台”(智慧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中心”(综合交通指挥中心)、“二服务”(公众服务、物流服务)、“一张图”(基础设施管理、运载装备管理、运行监测管理)、“一模式”(商务模式)为重点,初步建成综合交通信息服务、行业监管和综合指挥功能。

重点推进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项目,主要集公路、水路、城市道路等车、船、人、物资、视频等相关应急信息,整合了各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投资198.87万元,已基本完成建设。系统的建设,实现市交通运输局、各业务局、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及基层管理站所的三级应急联动,初步建立管理统一、上下联动、互为协同的交通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了应急处置、现场执法、交通管制和组织救援等实时指挥能力。

贯彻落实《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并印发《嘉兴市交通运输“十三五”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三五”主要任务,从完善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智能化感知体系、提升公众服务水平、改进提升行业管理业务系统和建设“1总+N分”综合交通协同指挥体系四大方面,分步有序开展“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

加大行业监管系统建设力度。公路部分。一是完成嘉兴公路综合数据交换平台(一期)建设,实现了与智慧交通综合数据中心、社保管理中心及嘉兴政府服务网的数据实时交互。二是推进嘉兴公路管理原有超限处罚单机版软件的联网升级,配备全市联网数字对讲设备。三是积极做好辖区内公路视频的规范整合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对嘉兴境内高速公路的视频接入工作。

港航部分。一是积极推进杭平申线(浙江段)航道改造工程平湖段航道信息化工程,完成“1251”的建设任务,即升级、完善1套应用体系,完善2类支撑平台,完善5种信息采集、手段,完善1类运行维护制度的建设任务。二是持续推进浙江省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工程(嘉兴段)二期项目建设,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在重点水域补充建设五个AIS船舶动态监控系统。三是积极做好G20峰会安防保障信息化支撑工作,站点安防监管信息化系统在安防监控中起到了辅助监管的作用。

运管部分。一是持续推进运政指挥中心建设,做好“两客一危”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统一通信调度平台项目建设,做好各县视频资源的级联工作。二是抓紧做好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包括综合监管平台、货运电子路单和监管理平台等。三是做好公交民生工程,提高公交出行服务能力,将公交出行服务和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合并,接入市本级二家公交公司的动、静态数据和车载视频数据。

以公众服务、行业监管和综合指挥为重点继续推进

根据《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嘉兴市交通运输“十三五”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发展目标,2017年嘉兴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智慧交通建设总体目标,以公众服务、行业监管和综合指挥为重点,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

完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在嘉兴智慧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一期)的基础上对数据中心的数据拓展,接入嘉善县综合交通数据,建设智慧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展现平台,完善数据交换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交通大数据信息资源,为公众服务、行业监管和综合交通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智慧公交、公共自行车、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行(停)车诱导等服务,通过门户网站、移动终端、电子站牌、交通广播等渠道向公众提供智慧公交、公共自行车等动态交通信息查询,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

提升行业监管水平。一是建设绿色交通能耗统计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根据交通运输部绿色交通城市试点建设要求,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能耗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

二是推进嘉兴公路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包含公路路政日常管理、公路应急车辆管理、路政、养护协同业务操作的业务管理平台。同时,推进公路三维信息平台及应用项目(一期)的开发,重点建设涉路施工许可管理、位置查询、属性查询、地下管线查询,公路路线平面、纵断面以及横断面自动生成等应用,实现公路三维与公路管理的有效融合。

三是继续推进2016年已批复的智慧港航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建设。建设内容为水上应急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航道扫测系统升级及GIS航道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基于激光扫测等多技术融合的船舶航行监测系统、平湖独山排涝泄洪闸区智能监管系统。

第3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以党建引领公路事业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为抓手,以强化党对全面工作的领导为突破,凝聚发展共识,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双提升、双促进格局,现将工作情况开展汇报如下:

一、“党建+”品牌创建

(一)品牌名称

“把党旗插在路上,把公路放在心上”

(二)品牌内涵

“把党旗插在路上”是指,服务下沉一线,党小组建在路上,努力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党小组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为公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把公路放在心上”是指,坚守服务公路初心,勇担公路发展重任,始终把公路管养质量放在心上,把公路安全出行放在心上,致力于打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党总支对机关党建、巡查养护、安全环保等各项业务工作统一部署,专班推进,创新党建形式,抓好示范引领,融合智慧公路,不断深化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新模式。

(一)专班推进,党总支统领全局。定期召开专班会议,对重要决策、重点部署、重点工作实行一手部署,确保扎实推进、稳步提升。抽调专业素质高、业务本领强的党员干部成立信息化工作专班,专班人员对智慧公路、大养护建设有独到认识、创新见解,推动新型“党建+业务”落地生根。

(二)抓强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打造“党员示范岗”,实行党员干部“亮牌”制度,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防控新冠肺炎时期,党员干部纷纷带头赴济聊高速服务区开展联防联控,对家属院开展全面排查登记,把投身防控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创新党费收缴新形式,采用邮储账户“二维码”收缴方式,极大方便了党员交纳党费。探索“主题党日+”活动,围绕初心教育、养护创新、安全生产等主题,与业务科室开展联合联促,激发了党建的内在活力。做好党员思想教育,定期开展“机关大讲堂”活动,紧绷党员意识,提升思想境界。抓好党员培养,将党员发展与业务工作推进紧密结合,优先把业务优秀人才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一起进行党性、党规方面的定期培训,以党建工作指导业务发展。

(三)创新党建形式,大力助推养护新升级。不断延伸党建+公路养护触角,以“阵地跟着养护走,党小组建在一线上”的理念为指导,成立**公路站、**公路站、**3个党小组,创新提出 1+3+N模式,即一个领导、三个党员、开展相应的活动。**公路站和**公路站党小组驻扎公路一线,把党小组党建业务联合会议开到一线,将党建与大养护工作同部署、同谋划、同实施、同考核。**党小组负责全力做好督导考核、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及时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至公路一线,让一线人员干的舒心、顺心、放心。

(四)融合智慧公路,全面提升平台“软实力”。党建+智慧公路建设,是今年**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互促进双提升的成功典范,党建工作与智慧公路同部署、同谋划、同实施、同考核,研究解决智慧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政策理论有了实践战场,党性教育得到进一步升华,学习成效直接体现在全力以赴加快智慧公路平台建设上,从而形成强大合力,让鲜红的党旗在公路最前沿迎风飘扬。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水平。推行的“党员学习+业务研讨”新模式,做到了服务下沉,党员干部下沉,各项组织活动下沉,牢牢把握公路工作在路上、接地气儿的特点,把党小组建在路上,把会议开在路上,把研讨放在一线,形成强大合力。三个党小组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一线作业与后勤保障同时发力,公路管养与督导考核紧密结合,既缩短了养护周期,满足了高效、便捷管理需要,也提升了公路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水平和处置效果。

(二)作风助力,大大增强了主责主业意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不断融合,让一些干部职工逐渐从慵懒散浮拖的状态中跳出来,使每个人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迅速下沉公路一线,凝神聚力开展工作。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懂规范的一线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公路人愿干事、肯干事的初心和使命,提高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塑造了分中心责任担当的新形象。

第4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一体化;可视化;无线网络

1高速公路隧道智慧一体化管控系统概述

智慧隧道营运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手段,针对隧道营运管理中涉及的安全、畅通、节能、养护等业务需求,搭建软硬件一体化的隧道智能营运管理平台,实现隧道日常监控、事故应急、安全监测、节能减排、日常养护等全方位业务的管理,打破业务之间的阻隔,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业务协同、集中数据分析,助力营运管理,帮助公路隧道管理单位提高隧道安全性,降低营运成本,并逐步向“智慧管理”迈进。

2系统建设的意义

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安装部署了交通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子系统,但上述子系统大部分为独立工作状态,并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以及联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系统功能,有必要建立一套隧道行车安全管理大数据与可视化系统,完善各子系统信息服务能力,在营运中心建立数据仓库,实时采集各子系统数据,通过二次建模,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实现隧道行车安全管理目标。

3现状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在建设时就非常重视行车安全,布设了多个与行车安全监测相关的子系统,主要包括:视频事件自动监测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上述已经建成的子系统可以提供大部分与行车安全相关的原始数据,本系统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挖掘以及展现。高速公路目前安装的硬件设备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不能及时发现的隐患。(1)火灾报警系统采用双波长综合盘以及感温光纤监测系统,在车辆发生较大明火之前无法发现火灾情况,无法做到灾前预警。(2)目前部署的视频事件监测由于隧道内摄像机安装高度达不到要求(要求为5.5~6m),且光线条件变化大,造成误报频繁以及漏报的情况。(3)现有系统无法对进入隧道内的车辆信息进行监测与记录。(4)现有监控系统没有联动电力监控系统。

4项目总体需求

根据调研总结,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单位对于隧道安全管理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现场监控设备的升级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架构提高隧道安全管控以及应急指挥能力。(2)通过实时信息展现,全面掌握隧道运营状态。(3)对于各种报警信息能及时采集、展示并建立应急预案。(4)能对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进行智能化预测。(5)能实现照明通风的智能化控制,在保障安全行车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系统功能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准确掌握隧道整体交通状况。(2)快速准确掌握事故发生点的位置信息,并能联动视频监控系统。(3)掌握分析交通救援历史数据。(4)汇总分析历史和实时气象数据,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交通状况变化。(5)汇总关键系统设备故障报修数据。(6)构建完善、实用、可行的隧道应急指挥预案。

5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隧道智慧一体化管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5.8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隧道本地智慧管控服务器、智能分布式本地控制系统、火灾移动侦测系统、行车安全比对系统、雷达视频融合事件监测系统、智慧隧道一体化管控平台软件等。搭建软硬件一体化的隧道智能营运管理平台,其能实现隧道日常监控、事故应急、安全监测、节能减排、日常养护等全方位业务的管理。智慧隧道营运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核心目标是让隧道营运更安全、更畅通、更节能、更易维。

5.1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前端采用分布式智能采集控制器接入各种监控设备,通过工业级无线网络进行通信,数据上传监控中心专用数据库,最后实现大数据高分可视化展示,实现各种管理功能。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5.25.8G无线网络通信系统

采用新一代5.8G通信技术的高速高带宽无线物联通信技术,是软硬件、底层协议构成的一整套分布式高速无线组网核心原创技术,形成物与物之间的无线分布式高速连接。通电即用,自动连接,部署过程极其快捷,无须进行挖沟占道等施工,可免除大量相关施工许可申请及工程成本。

5.3隧道本地智慧管控服务器

为实现“让隧道管理好自己”的目标,在隧道配电房部署隧道智慧管控服务器,它可实现与监控中心上位监控软件的数据对接,但能独立于上位机监控软件运行,不受通信故障影响,确保系统功能充分稳定发挥。智慧运维及能耗管控系统高度集成,具备边缘计算能力。隧道智慧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5.4智能分布式本地控制系统

用新一代分布式智能物联控制器替代原PLC控制柜,以分布就近接入以及产品化的思路解决施工麻烦、成本高以及后期维护难的痛点。新一代分布式智能物联控制器可实现隧道内监控设备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接入,支持设备包括车道指示灯、交通信号灯、CO/VI、LI/LO、风速风向检测器、卷帘门、风机控制柜、照明控制柜等。它内置嵌入式核心单元及无线通信模块,可自主采集设备工作数据、状态数据以及故障数据,并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到上级管理系统。

5.5火灾移动侦测系统

多光谱移动火焰探测器采用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原理,是双波长到N个波长的延伸应用,它是为满足各类公路隧道火灾动态探测需求而研发的高速火灾探测器。多光谱移动火焰探测器的传感器可以感知近红外以及远红外几乎全部光谱信号,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以有效识别火灾发生初期的光谱特征。

5.6行车安全比对系统

为实现隧道行车安全管控,隧道出入口可部署隧道安全管控一体化门架系统,其包含多种监测设备与交通预警控制设备,可对进出隧道的车流量、车辆信息、车辆状态等进行精准监测和比对。隧道安全管控一体化门架系统由可维护门架、全彩可变情报板、高清卡口设备、测温型热成像摄像机(可选)、微波车辆检测器、高音广播喇叭、高音警铃、隧道安全一体化管控机柜等设备组成,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功能描述:(1)交通事故与车辆滞留及时感知。(2)利用高清卡口与微波车辆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实现截面车流量与平均车速的数据采集,发现数据超限则预警,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确认,查看是否发生交通事故。(3)比对隧道入口车流量与出口车流量,比对数值超出合理范围则预警,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确认,查看是否发生交通事故。(4)比对高清卡口以及微波车检的客货比数据,比对数值超出合理范围则预警。(5)比对隧道入口车牌信息与出口车牌信息,发现车流进入后没有在合理时间内驶出隧道则预警,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确认,查看是否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滞留。

5.7雷达视频融合事件监测系统

雷达视频融合事件监测系统把雷达事件监测系统的全天候、精度高、定位准的特点与视频事件监测系统的可视化特点相结合,实现隧道内高精度的事件监测,其准确率高,受环境影响小,是新一代事件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雷达视频融合事件监测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

5.8一体化管控平台软件

传统的隧道机电子系统一般包括交通监控子系统、火灾报警子系统、通风及照明子系统、紧急电话机广播子系统、高清视频监控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等,智慧隧道一体化管控系统不仅能融合传统的机电子系统,还从“更安全、更畅通、更节能、更易维”的隧道营运管理总体目标出发,引入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产品,实现交通状况全天候感知、隧道安全全方位管控、设备运维全周期管理、隧道能耗全时段管控。

5.9移动应用

本系统提供云端存储与移动APP应用,可让管理者随时随地获取隧道安全营运状况,并及时作出决策。

6结语

第5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者。智慧城市无疑是一剂良药,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3个难题:投资难,共享难,传统的BT模式导致软硬件更新不及时。针对这种智慧城市不智慧的问题,宁夏银川市委市政府立足“惠及民生、科学管理、产业衍生和投资迭代”4个核心目标,以城市为单位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过“技术架构、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三大创新,构建了十大系统13个子模块,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银川2.0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上,我们采用“PPP+资本市场”模式,一方面解决了财政一次性投入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运营和资本运作实现增值收益,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持续的资本来源,同时还解决了智慧城市技术升级换代的问题。在管理模式创新上,采用“研+产+标准组织”的模式,打破过去部门垂直型项目运作模式,成立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打造“闭环正反馈”的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技术架构创新方面,打造“一图一网一云”整体架构,一图,即通过部署的各类物联网感知终端,结合全景真三维地图,对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一网,是8000G的城市光网络,将这些节点连起来,把“一图”的数据传到“一云”;“一云”,就是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把“一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挖掘分析,让数据产生价值。通俗来讲,“一图”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负责感知;“一网”就是神经,负责信息传输;“一云”就是大脑,负责记忆和思考。

在十大系统13个子模块中,智慧政务得到总理的高度评价,2016年2月总理视察时表示银川的智慧政务做到了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3个“到位”。其以“为民、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分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虚拟审批3个阶段建设,实现了“宽进精管,简政放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智慧社区通过部署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快递投递箱等系列智能设备,提升社区智能化,打造“微商圈+冷链生鲜配送柜的线上+线下社区”的服务模式,形成汇聚商业服务资源的新社区格局。打造新型医养模式,部署天天体检屋、网络医院及远程诊断等健康惠民设施和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养老、保健等服务。

第6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近几年中,不断涌现出模式不同、特色各异的智慧养老社区。其中不乏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成功典范。

从典型看发展

自2013年开始,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基于智慧型社会治理理念,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等技术及互联网思维构建了智慧居家养老平台,搭建了社会多方参与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管理、远程诊疗、心理咨询、精神慰藉、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的渠道。

同时团结湖街道依托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以智慧养老指挥大厅和智慧养老呼叫互动中心为载体,充分整合区域社会和志愿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交互业务协同,建成了集咨询、服务、办理、托老于一体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了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紧急救援、精神慰藉、增值服务等综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有房、有网、有服务”及舒心、安心、放心、省心、贴心的“三有五心”智慧养老服务。

据了解,团建湖智慧社区的建立采用的是街道发起,多种力量参与的方式,汇集医疗、技术、社会资源。为团建湖智慧社区提供技术平台的是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信息”),首都信息团结湖智慧社区项目的负责人徐锋介绍,早在2012年,首都信息就开始围绕科技的推广与覆盖部署智慧养老社区的工作。首都信息与团结湖社区合作,帮助街道建立了智慧养老助残中心,并在辖区范围内大力推广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使用。通过打造公建民营、社会组织运作的智慧养老助残居家服务平台,全天候全方位提供四个方面服务:一是安全报警,依托部署在家庭内的固定、移动设施,借助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如家庭视频监控、红外线防入侵、烟感防火装置、自动断天然气阀门等设备,让居民享受安全、智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二是紧急救助,使用者可一键紧急联系服务中心或相关工作人员。此外,子女可利用防走失设备设定使用人日常活动范围及路线,一旦发生超出设定区域或偏离路线,设备将及时给设定人发出提示信息;三是健康监护,利用健康监控系统的相关设备,使用者可每天自行检测身体数据,检测完毕数据自动传输到监测平台,医生及家人通过数据平台可远程察看其日常体态数据,一旦数据异常,做到及时干预;四是生活服务,只要按下设备上的按键就能获得相应服务,从而大大减轻老人的负担。

智慧社区建设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需求,让他们也能共享智慧社区建设成果。其中一键通电话和动态健康监护仪,成为独居老人的“家庭保姆”,有效保障独居老人人身安全,使不在身边的子女不再担心老人发生意外时不知情。一号定位系统,成为初到辖区人员的向导,提供了即时便利服务。徐锋介绍,“一键通”服务系统主要由服务中心内的呼叫管理中心和安装在用户家中的“一键通”自动呼叫器两部分组成。用户在需要帮助时只需按下设置在电话上的“一键通”按钮,管理中心终端服务器即刻会显示出需救助者的归属网格、姓名、年龄、地址、身体健康状况及子女亲属的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管理中心在接收到用户呼叫后,及时与用户沟通了解需求,24小时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一键通”还是一项可定制的终端服务,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按键的个性化功能,并通过呼叫中心与社区中心联动,实现对需求的响应,且成本不高。

市场化势在必行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车晓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的一份提案《推进“智慧养老”工作探索中国养老新途径》中提到:“‘智慧养老’作为现代科技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的现代养老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可行性,代表了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也是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出路。”

针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徐锋分析,技术与管理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群众安全感日益增强。同样,通过部署智慧养老的相关应用,能够探索居家养老的新方法,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也更加贴心。

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通过技术与管理的结合,能够实现点对点服务的推送。同时需要看到的一点是,中国崇尚居家养老的方式,“家”文化深入人心,养老也呈现出松散式结构等特点。而国外如日本、美国则普遍采用社会养老的方式,社会化运作已成规模。但这种形式无法照搬到中国,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有效部署对生活、健康的辅助应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逐渐形成管理的规模化。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下一代老年人(指出生在50年代之后的人群)”来说,他们的消费观点已经发生改变,这一类人群具备一定消费能力,有判断力,有更高的沟通等精神需求,他们也更愿意为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而买单,因此这也是国家刺激养老市场发展,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原因之一。

随着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普及化,养老市场将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并包含社会资源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老年人所关注的行业都将加入其中。例如:医疗(远程医疗、康复医疗);娱乐;生活服务;地产等等。从行业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拥有共性,又有着太多个性需求的市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断丰富市场,然后再通过市场机制使市场逐步实现平稳。

第7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0 引 言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1]。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构建智慧职业教育,教育关乎国计民生,职业教育也是政府大力倡导与扶持的,当下很多国家已着手对智慧教育进行系统化的研究[2]。

 

1 智慧教育概念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3]。

 

2 “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张亚丽等[4]总结高等职业教育有八大特征: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办学形式的开放性、毕业生的“双证型”、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和课程建设的务实性。

 

高职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普招),高中生文化基础相对扎实,但专业知识薄弱,开始学习时较困难,但入门提高较快。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智力基本一样,但自控能力相比较差。所以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经验体会到对于高职生教育教学的精髓在于先教其成人然后再教其成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依据多年的职业教育经验及上述智慧教育的定义构建了“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此方案可概括为“一个云服务中心,两大门户,三大系统,四个应用”+“两个保障”[5]。突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的目的。

 

2.2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总体架构

 

“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的搭建首要是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完成“公共支撑平台”与“公共支撑系统”的搭建。通过对“智慧应用”的数据整合,实现智慧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实现Web门户、手机客户端、短信、邮件等方式的智慧教育信息的“综合信息服务”,最终实现智慧管理服务、智慧教学服务、智慧环境服务、智慧学习服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总体架构

 

3 “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方案

 

智慧教育方案拥有电信级云服务平台,在对校园各类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校园网、运营商无线通讯网络、3G、4G网络等传输途径,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提供在线智慧教育服务。用户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束缚,随时利用PC或手机等移动终端查阅(订阅)所需信息,掌握校园情况,及时处理个性化事务。

 

智慧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无外乎是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包括智慧管理服务系统、智慧教学服务系统、智慧学习服务以及教育的智慧环境保障。

 

3.1 智慧管理服务系统

 

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教学及学生管理动态分析,为上层提供决策支持。在智慧教育方案中,智慧管理将为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服务,包含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3.2 智慧教学服务系统

 

智慧教学服务系统包含系统管理、选课管理、排课管理、排考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教室资源管理、培养方案管理、教师信息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采用整体的观点,将整个学校的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环境建设看作一个整体,强调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平台与工具,将学校的教学管理应用系统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智慧教学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个性化培养:通过教师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等数据,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为在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数据支持。

 

(2)教学分析:持续、系统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测验作业、学习兴趣、考试分数等数据,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为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提供个性化服务。

 

(3)教学督导: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督导日常工作的听课、调研、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实现监督、检查的实时性和公正性,从而提高督导效率。

 

(4)在线学习: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学习轨迹进行详尽的跟踪,设计针对学习者学习时间的大数据研究。记录学生在学习视频、浏览电子资源、在线讨论、阅读教材、参加实验、完成作业等项目上花费的时间差异,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

 

(5)网络备课: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及教学用书外,可以通过云服务中提供的资源获取更多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了教师上课的思路,也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界。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信息整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环节设计的质量与艺术性。

 

(6)数字图书馆:统计和分析图书馆的学生访问情况、借阅情况、借阅文献情况、馆藏与借阅关系等。并进一步分析以上数据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7)就业去向指导:通过学校学科设置、学生就业意图、市场需求等数据展开分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指导,为每个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

 

3.3 智慧学习服务系统

 

智慧学习服务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交流及自主学习。以教学(学习)为目的、以个性空间为特色开展建设。智慧学习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网络学习:在网络学习(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在有网络环境的条件下完成知识的学习,通过PC、移动设备等可无时无刻的自由学习,从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可现场答疑解惑,让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智慧教育网络包括互联网享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去教授相关知识。

 

(3)学习评价:通过学习诊断过程了解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学习不利(或有利)的原因,通过分析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了解、肯定和赞扬;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和引导功能。

 

(4)交互式学习:学生通过交互式学习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间,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新知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团队精神。

 

3.4 智慧环境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感知是“智慧教育”建设的技术基础,可以实现对校园内各种设备及环境的实时监控。视频监控、一卡通、RFID、智能录播、智能停车管理等感知技术与设备在学校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例如可以将校园一卡通与RFID技术整合,实现对出入人员管理、学生教室的考勤、实训室的控制与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及贵重设备防盗等[6]。

 

3.5 两个保障

 

3.5.1 信息标准体系

 

当前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信息管理标准非常重要,信息标准体系确定了智慧教育的数据采集及管理的标准及规范,促进智慧教育数据的融合以及各种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

 

3.5.2 安全维护体系

 

安全维护体系是构建智慧教育的必要保障,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中的安全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信息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7]。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物理设备安全、机房、网络安全及计算机设备等安全;网络安全主要包括对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检测、数据容灾手段、安全防护等;数据信息安全主要涉及数据访问控制、数字签名、加密认证技术等;管理安全涉及制度管理、安全审计等。

 

3.6 综合信息服务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在各种平台与系统的支撑基础上可提供师生信息服务、管理信息服务以及为领导提供上层决策服务。包含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数据整合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8]。

 

(1)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是实现智慧教育数据共享,提供深层次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是统一的数据资源和交换应用服务平台系统,是对智慧教育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

 

(2)数据整合平台。实现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与分发,提供对被交换信息进行转换、装载入库等数据交换服务,完成对数据的整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

 

(3)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4)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通过建设面向校园内外的服务网站,及时学校各类信息。为公众与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入口。不同用户拥有自己的帐号,可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资源。同时,门户平台还提供了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喜好来定制信息和服务内容,设置个性化界面,享受智慧教育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该平台包含老师门户、学生门户及领导门户。

 

4 结 语

 

本文构建以电信级云服务为平台,以智慧管理服务系统、智慧教学服务系统、智慧学习服务系统为基础,建设满足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环境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体现出智慧职业教育的特点,为高职院校智慧教育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第8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据悉,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通过进一步整合大学、企业等多方高端研究力量,在去年率先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从智慧城市的实践出发,进一步遴选和优化指标体系,形成了更具有实践意义和操作性的《指标体系2.0》。《指标体系2.0》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二级要素、37个三级指标。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学习、了解《指标体系2.0》,本刊全文刊发这一重要文件。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为进一步科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基础上,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个要素,3个指标。

1.1宽带网络建设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建设应用水平。包括3个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平核心指标之一。

1.1.2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指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率。

1.1.3户均网络接入水平。指城市内每户家庭实际使用网络的平均带宽(包括各种家庭网络接入方式)。

2、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

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核心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化的政府行政、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监测、安全防控、能源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智慧程度和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包括8个要素,16个指标。

2.1智慧化的政府服务。指当地政府部门整合各类行政信息系统和资源、提供开放协同、高效互动的行政服务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2个指标。

2.1.1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水平。指可实现全程或部分环节网上办理的区域内行政审批事项占总数的比例。

2.1.2政府非公文网上流转率。指政府非公文通过网络进行流转和办理的比例。

2.2智慧化的交通管理。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改善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交通流畅度,优化市民出行体验,使城市交通管理更为精细化和智能化。主要包括2个指标。

2.2.1智能公交站牌建设水平率。指智能化的电子公交站牌(指至少能提供车辆位置信息,包括轨道交通)在城市所有公交站牌中的比例。

2.2.2市民交通诱导信息使用率。本指标针对驾车出行的市民。指在驾车出行的市民中,经常使用交通诱导信息提示的比例。

2.3智慧化的医疗体系。指市民可切实享受到的具有便捷性、准确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2个指标。

2.3.1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指拥有电子健康档案的市民所占的比例。

2.3.2病历电子化率。指城市内实现病历电子化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比例。

2.4智慧化的环境保护。通过各种传感终端和感知网络,对环境进行实施监控的水平。主要包括2个指标。

2.4.1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比例。指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大气和水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测的比例。

2.4.2重点污染源监控水平。对城市内重点污染源的信息化监控比例。

2.5智慧化的能源管理。指城市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这是体现城市绿色低碳的重要指标。包括3个指标。

2.5.1家庭智能表具安装率。指居民家庭中安装智能型电、水、气表具的比例。

2.5.2新能源汽车比例。指新能源汽车在城市所有机动车辆中所占比重。

2.5.3建筑物数字化节能比例。指城市乙级以上办公楼中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比例。

2.6智慧化的城市安全。包括城市应急联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管理、防控犯罪等领域。主要包括2个指标。

2.6.1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率。指城市管理各个领域中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化应急系统的建设水平。

2.6.2危化品运输监控率。指对各类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比例。

2.7智慧化的教育体系。指市民获得各类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便捷、精准程度,以及教育设施的信息化程度。主要包括2个指标。

2.7.1城市教育支出水平。指用于教育方面的硬件和软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地区GDP的比例。

2.7.2网络教学比例。指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网络教育的人群比例。

2.8智慧化的社区管理。指依托信息化手段,对社区(以居委为单位)管理中的居民管理、信息推送、养老服务等提供便捷。主要包括1个指标。

2.8.1社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拥有各类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的社区在所有社区中所占的比例。

3、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

主要指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而催生衍化或支撑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包括2个要素,5个指标。

3.1产业发展水平。指城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实力。主要包括2个指标。

3.1.1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主要用于衡量信息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

3.1.2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3.2企业信息化运营水平。指通过信息化系统支撑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3个指标。

3.2.1企业网站建站率。指拥有网站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

3.2.2企业电子商务行为率。主要指企业在采购和销售等过程中是否具有电子商务行为。

3.2.3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率。指企业在研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使用各类信息化系统的比例。

4、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

主要衡量市民对智慧城市发展理念的认知、对基本科学技术(包括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以及市民网络化程度等。主要包括3个要素,4个指标。

4.1市民收入水平。主要衡量城市居民富裕程度。包括1个指标。

4.1.1人均可支配收入。智慧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4.2市民文化科学素养。主要衡量市民总体文化水平,以及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在市民中的普及度。包括1个指标。

4.2.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重。主要用于衡量城市居民文化水平,是反映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

4.3市民生活网络化水平。指通过应用各种智慧化的应用系统、技术和产品,实现智慧化的生活。包括2个指标。

4.3.1市民上网率。指经常上网的市民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4.3.2家庭网购比例。指经常进行网络购物的家庭的比例。

5、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

主要以市民主观感知性的指标为主,采取抽样调研的形式,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重要方面进行评价和衡量(采用主观打分的方式,非常满意为10分,非常不满意为0分)。主要包括2个要素,6个指标。

5.1生活的便捷感。指市民在出行、就医、办事等各方面的便捷程度。包含3个指标。

5.1.1交通信息获取便捷度。主要指市民日常出行过程中获取各类交通信息的便捷程度。

5.1.2城市医疗信息获取便捷程度。主要指市民在就医过程中,获取各类医疗服务信息方面的满意程度。

5.1.3政府服务信息获取便捷程度。指市民通过信息手段获取政府管理服务相关信息的便捷程度。

5.2生活的安全感。主要指市民在城市生活中,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智慧化程度的满意度。包括3个指标。

5.2.1食品药品安全电子监控满意度。指市民对食品药品的安全的电子监管和追溯的满意程度。

5.2.2环境安全信息监控满意度。指市民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和监控、突发事件等方面的信息化监控满意程度。

5.2.3交通安全信息系统满意度。指市民对城市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轨道航空交通安全等)的满意程度。

6、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

主要包括在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的规划设计、环境营造等。主要包括2个要素,3个指标。

6.1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指当地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考虑和框架设计。包括2个指标。

6.1.1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主要指当地政府是否已提出或实施智慧城市(或类似)的城市发展规划。

6.1.2智慧城市组织领导机制。主要指当地政府是否已经成立具有统筹协调功能的组织架构。

6.2智慧城市氛围营造。主要指是否积极召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和开展市民培训等。主要包括1个指标。

6.2.1智慧城市论坛会议及培训水平。主要指通过召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及培训营造智慧城市氛围情况。

三、备注

1、本“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均所对应的时间期限为“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指标体系”将根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2、本“指标体系”所说的“城市”特指城市化区域,一般行政区划中乡镇不包含在内。

3、本“指标体系”所说的城市市民一般指城市常住人口。

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第9篇:智慧交通公路养护管理范文

城云科技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城市专有云建设商和城市云服务运营商,力求以高质量的云服务助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真正将智慧注入城市DNA。

打造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城云科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军企业,深度参与了多个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在杭州率先推出了智慧城管、智慧社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等智慧城市应用服务。

城云科技倡导技术创新,注重合作共赢,先后引进了国际领先IT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入了国内高校浙江大学的研发力量和人才资源,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城云科技研发了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云平台,形成了平台+应用+服务一体化的完整城市云架构,可为政府和企业客户建设私有云和行业专有云。同时,城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完善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高质量“面对面”协作服务

视频协作云作为城云科技的主力产品完美地阐释了“天涯若比邻”的概念,它是融合高清视频、语音、网络会议的新一代商用协作云服务,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享、安全可靠的高清视频会议服务和跨企业、跨区域、跨终端、跨网络、跨平台的“面对面”协作服务。

城云视频协作云服务使会议不再受地域、网络、硬件的限制,客户无需进行专门的部署,就可通过各种终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访问宽带互联网或数据专线的形式即可加入会议,企业用户也可轻松构建容纳多人参会的虚拟会议室召开会议,营造多方互动的视频协作会议环境,使沟通交流效果倍增。

目前,城云视频协作云已成功应用于多个行业,收效显著。在教育行业,我们与浙江大学展开合作,通过部署视频协作云充分满足了其跨部门、跨校区、跨学校之间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实时视频沟通需求,实现了便利而高效的协作化教育;在医疗行业,我们将有机会通过覆盖10000个社区医疗网点的协作医疗体系,帮助患者及时得到专家诊疗和养护意见,有效降低其护理及康复成本,同时帮助医院及社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在金融行业,城云为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统一协作服务,联结客户、商户、理财经理和理财中心,时时沟通,并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

贴心应用惠及民生

解决市民生活难题、提高市民生活幸福度无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城云科技以便民、利民的角度倾力打造“贴心城管”APP与“智慧云社区民情E点通”APP两款智慧应用让市民从点滴体验智慧生活。

“贴心城管”是一款在智慧城管的建设大背景下,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全民共管,以民生诉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机制而开发的市民互动服务终端应用。

目前,此款应用包括“我来爆料”、“找找车位”、“机构分布”、“城管动态”、“便民公告”、“便民服务”、“找找公厕”、“每日一题”、“停车未缴费”、“人行道违停”共10个功能模块,不但可以让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还可以为市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信息的查询服务。

以“找找车位”为例,它是为缓解当前杭城“停车难”问题而特别开发的应用,可以为市民提供泊位信息实时查询、泊位路径诱导等功能。市民打开应用即可定位当前位置,并显示出周边道路上的车位信息,包括停车地点名称、车位空闲情况、收费价格、距离等信息。选中目标地点后,点击开始导航,便可利用轻松找到目的地。

“智慧云社区”是在“智慧城区”建设的整体框架下,以贴近群众和服务信息化为出发点,通过创新基层组织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搭建的集社区办事、信息推送、社区交流、问题解决、便民应用于一体的线上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居民群众各种诉求“随时表达、快速反应、及时解决、有效跟踪”,重点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智慧云社区民情E点通”自今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用户下载量已达4000余人次。它设有“我来爆料”、“爱心接力”等版块,“我来爆料”涵盖拍照视频、卫星定位、即时呼叫等功能,居民可随时随地上传民情民意和问题诉求,运行管理平台根据案卷性质交由街道各科室和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内部流转”或“外部联动”处理,截至目前,累计上报案卷6685个,其中95%已结案。

“爱心接力”可将读报陪聊、家政服务等居民诉求通过微心愿进行,由辖区党员、热心居民认领,任务完成后给予相应积分奖励,并折算成先锋指数,在“榜上有名”版块中排名显示;此外,整合党员特长、服务时间等信息,居民可通过搜索定点联系寻求帮助。截至目前,已微心愿1022个,认领微心愿423人次。

全方位的云应用服务

针对智慧城市体系,基于城云IaaS及PaaS核心云平台,城云面向城市级客户、行业大客户及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云应用服务,包括视频协作云、互动媒体云和智能无线云等基础类云应用服务,并面向垂直行业和专业领域提供城市管理、智慧社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等云应用服务。城云的云平台产品及云服务现已覆盖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

城云丰富的云应用服务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日趋完善,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成功案例中不乏为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构建基础架构云平台Web2.0应用系统,有效解决其硬件资源使用率不高、业务扩展部署困难等问题。

进一步助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