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

第1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__工业园区是__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的发展平台,也是__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

(一)基本情况

__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__年6月至20__年3月,属新碧镇镇管工业小区,规划面积530亩;第二阶段为20__年3月至20__年3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24.9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6.2平方公里;第三阶段从20__年3月开始,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确名为浙江__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16平方公里。到20__年底,__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完成开发1.9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75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87家,开工87家,投产79家。工业总产值从20__年3.5亿元上升到20__年的20.4亿元,年均增长79.96,税收从20__年的960万元上升到20__年的4256万元,年均增长64.28,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主导产业。20__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6.7和41。

(二)存在问题

随着工业园区开发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尤其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已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束缚,影响到园区的正常开发、建设和管理。__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新碧镇政府,在当前的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和权责不清的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的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工业园区管委会理应承担所辖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的城镇建设主体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的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的工作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是土地市场无法有效培育。以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人口等要素集聚,培育土地一级市场,再以商贸用地出让平衡园区的建设支出,是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得以保障的关键。在目前的体制下,园区土地市场难以有效培育,同时为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新碧镇政府也希望通过商贸用地的拍卖以获得收入,部分行政村也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为由,不断向上申报农贸市场等项目。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调控土地市场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三是政策处理协调难度大。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园区管委会与乡镇党委、政府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两家单位职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错位,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各自的协调效果和配合程度都会影响两个单位的工作效率。

如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推进园区的有效开发、建设和管理,促进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经到了相当迫切的程度。

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及利弊分析

为有效解决当前园区开发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事权集中、高度统一的园区管理体制,而这个新体制的核心,就是只能由一个机构对园区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将同一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交叉和分开。从各地工业园区情况看,管理体制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是园区从属于镇政府管理的__壶镇模式;二是镇政府从属于园区管理的绍兴袍江模式。从__县当前实际出发,在园区管理体制的设置上,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种方案,园区归属镇党委、政府管理模式。就是回归到原来镇管园区的模式上来,由新碧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园区管委会为隶属于镇政府管理的一个部门。

有利方面:可以明确一个行政主体,做到权责清晰、事权统一,减少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不利方面:一是以一个镇来管理一个省级工业园区,职责将难以到位;二是新碧镇现有资金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无力长远支撑园区开发;三是园区开发涉及部门众多,镇政府无力协调;四是随着园区向新建、城北等其他乡镇扩区,在行政区划调整前,新碧镇难以实施有效管理,必然会造成与其他乡镇在管理、权责利分配等问题上的扯皮。

第二种方案,撤镇建园区管理模式。就是根据__县“撤县建市”、县城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实行园区管理乡镇模式。第一,实施统一领导,成立__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同时,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撤销乡镇建制,设立若干个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行政村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逐步进行“撤村建居”,分别纳入相应的街道办事处实行统一管理。街道办事处为工业园区下属单位,由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实施统一领导。第二,实行“三统一”,即工业园区与街道办事处统一人事任免权、财政权、管理权。一是由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依法依章负责街道办事处及有关人员人事任免;二是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统一财政权,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三是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事务实行统一管理,县里只对党工委、管委会进行工作考核。

有利方面:一是进一步理清了园区与街道办事处之间在管理上的职责分工,通过“三统一”,又可以有效解决两者之间的隶属关系等问题;二是通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村改居”,有利于政府对村级组织的管理,对今后的园区开发、土地征用等方面带来一定的有利条件;三是从长远发展考虑,采取这一方案,对今后的__县“撤县建市”、构建中等城市等方面都可以打下扎实基础。不利方面:一是__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时间尚未确定,而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又相当迫切,因此,结合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园区体制改革,在时间进度上较难把握;二是“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撤村建居”等工作,在政策把握上有待进一步衔接,前期准备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三种方案,园区和镇党委、政府并存模式。从本质上说是第二方案实施前的过渡方案。具体来说,就是在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到位前,先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结合今年乡镇换届,实行“区镇合一、交叉任职”。

第一,实行统一领导,形成一个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领导体制。设立中共浙江__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和浙江__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保留新碧镇党委、政府牌子。园区设党工委书记,主持园区党工委全面工作;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任新碧镇党委书记,主持园区管委会、新碧镇党委全面工作;一名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新碧镇政府镇长,主持新碧镇政府全面工作。第二,实行“三统一”,即统一人事任免权、财政权、管理权。一是由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依法依章负责工业园区和新碧镇下属有关人员的人事任免,园区与新碧镇人员全部统一调配使用和管理;二是园区与新碧镇政府的财务收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三是县里只对工业园区进行考核,不再对新碧镇进行单独考核。第三,明确责任,园区管委会统一行使园区和新碧镇现有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工业园区若跨现区域开发,新开发区域内的行政村和企业可由原乡镇委托园区管委会实施管理。

有利方面:一是在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及撤镇设办事处前,实行工业园区与新碧镇的软性糅合,突出一个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分工,减少在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上人为的扯皮。二是这一方案在实施上,技术不复杂,操作较为简便,效果相对较为明显,目前即可着手实施。不利方面:主要是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园区与乡镇之间的体制矛盾。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方案,第一方案可行性最差;第二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园区与乡镇之间在管理体制上各种缺陷,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一方案较为理想。但考虑到全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尚未出台,离调整到位还有一定时间,而园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又相当迫切,因此,目前要在积极谋划和推进第二种方案,抓紧开展有关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撤村建居”等前期工作,同时采取“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用第三种方案进行过渡。

三、工业园区运行机制改革方案

结合__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第三方案,为营造一个高效、便捷的招商引资环境,全面加快__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借鉴外地开发区的先进经验,对工业园区可实行特殊的行政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强化职能、事权统一、封闭运行”,在园区实际控制范围内,对于企业入驻、建设、生产相关的审批管理权,各相关部门通过行政管理委托等形式,由管委会内设机构或设置部门派出机构对口承担职能,确保园区在特殊管理的区域内,具有较高自来决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决策和办事效率。

第一,建立园区建设协调机构。为进一步加大园区的建设管理力度,建立“__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协调委员会”,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各涉工部门主要领导为组成人员。协调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园区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

第二,完善园区管理机构。园区设立中共浙江__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园区党工委)、浙江__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区管委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与新碧镇党委、政府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园区实施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代表县委对园区(包括受委托管理的行政区域)实施党的领导和监督;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园区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根据__县城市总体规划,负责园区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经县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负责园区经济管理,做好园区的企业管理和行业管理工作;审核或审批园区内的企业和投资项目,负责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指导协调相关部门派驻园区的机构或人员的工作;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根据上述职责,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建设局(规划局分局)、党群办公室、农村办公室。各局、室具体职责如下:

1.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党政机关政务事务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机关财务、人事、后勤、文秘、宣传、 档案、信息、、保密、会务、接待等各项工作;协调县相关部门在园区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相关工作。

2.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编制实施园区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按权限审批、申报各类投资项目和技改项目,负责园区范围内地方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审批等工作;负责企业入园建设服务等工作。负责编制实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拟定园区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规定并具体组织落实;负责招商引资的宣传促销、投资咨询、项目筛选、洽淡、会审与统计工作;负责投资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行业招商策划;组织对外招商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协调项目资金的落实;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的信息网络等有关工作。

3.建设局(规划局分局)。主要负责园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根据__县域总体规划,负责编制和报批园区详细控制规划,送县规划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并组织实施;负责对调整规划布局、改变用地性质的建设项目提出初审意见,送县规划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负责园区内项目的选址,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受建设局委托,负责园区项目质量监督、安全检查、房产证办理工作;负责村镇建设等有关工作。

4.党群办公室。主要负责工业园区和原新碧镇党建、职工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人大、政协、人武民政、政法综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等工作。

5.农村办公室。主要负责原新碧镇政府承担的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工作;承担计划生育、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务和公共事业管理职能;负责新碧范围内的土地征用、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

同时,对一些不便直接由园区行使但又是园区开发所必须的职权,通过部门派驻的方式解决。

1、在原新碧派出所的基础上,设立县公安局园区分局。受县公安局委托,负责园区规划范围内的治安行政管理、刑事执法等有关方面工作。

2、在原新碧国土资源所的基础上,设立县国土资源局园区分局。受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做好区内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承担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和耕地保护;承担农用地规划审核和农用地报批;负责区内土地征收、农转用、出让、出租、划拨、上报审批及发证、抵押和登记;负责园区土地出让金的收缴;负责建设用地批准书的核发及国土资源执法工作;负责区内农民建房的报批审核工作;负责区内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3、设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 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

四、其他有关问题

(一)关于园区的投融资体制问题

下一步,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园区可能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县政府的财政投入;二是银行融资;三是园区商贸用地的出让收入;四是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全县的园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人气还不旺,除部分黄金路段外,园区预留的多数商贸用地还很难达到理想的价位,依靠商贸用地出让来支撑园区建设在近期内还不现实。而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在最近一两年内还处于“三免两减半”阶段,数额也不大,在短期内,园区建设的资金来源只能依靠前面两种途径来解决。

因此,为确保园区建设的顺利启动,第一,要积极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的推出商贸用地出让;第二,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担保等方法,向银行融资;第三,在每年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园区建设。

此外,借鉴外地经济开发区的做法,下一步,园区应尝试与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实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村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即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二)关于园区的土地保障问题

土地是园区生存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如果土地不能得到保障,园区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从目前情况看,要真正发挥__工业园区的规模集聚效应,每年至少应开发1平方公里以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取决于两点: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否如期完成修编;二是土地指标能否如期供给。

据统计,__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空间布局在符合“两规”的前提下,__工业园区还有可用面积约138.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3.6公顷,只要政策处理到位,还有一定的用地空间,但从长远来看,土地利用空间的拓展是关系今后园区能否顺利开发建设的头等大事,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度,力争早日完成。第二,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获得更多的建设折抵指标,积极鼓励开发和利用低丘缓坡,拓展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第三,深入实施工业投资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协调制度,把好产业选择关和项目布局关,严格各项土地利用指标管理刚性,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关于园区的资源整合问题

工业园区是经济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要积极推进__工业园区资源整合,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推进全县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第一,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根据__县域总体规划,结合330国道西移和金温铁路改线等工程,尽快启动__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和扩区规划工作,使之与全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断拓展工业园区发展空间。不断完善产业空间规划,在工业园区内部实行科学地功能分区,合理进行企业布点,有效促进企业集中、集聚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按照建设浙中南五金先进制造业基地组成部分的目标,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走块状经济向簇群经济发展的路子。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加快现有传统产业自我培育和优化升级,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产业延伸工作,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注重借力发展和产业选择,做好选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2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产业研究园区在产业园区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整个产业园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产业研究园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园区内良好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文章主要立足当前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呈现的问题,对研究园区的参悟管理运行机制改进对策进行探讨,以推动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研究园区;财务管理机制;问题;对策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整体目标下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组织,对财务管理进行处理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则是一种制衡系统,主要作用于企业财务管理运作机能和自我调节。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赖于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的高效与否。从理论上来说,财务管理体制的存在及发挥作用是以财务运行机制为依据的。在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对园区经济发展及财务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研究园区人才、资本和技术对接的重要基础。但从当前研究园区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来说,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组织工作不够到位,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研究园区通常远离市区,在劳务纠纷,水电、防盗安全等方面政府会提供多方的支持,但整体来说研究园区的财务管理主要由管委会负责。管委会成员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基本都是国家在编的事业干部,不少管理人员并非财务管理专业出身,在财务管理的组织工作方面有时候考虑不够全面和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财务管理效率。另外,目前园区对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对财务管理的投入不多,对监督机制的建设不够看重,导致研究园区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提出的一些意见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和整改对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质量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

(二)财务风险意识较低,内部控制制度仍需完善

研究园区通常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体量,在园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园区财务部门抗风险能力较低将会很容易给企业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但从现在的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来看,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还不够,财务风险意识较低。另外,在研究园区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中,不少财务管理人员身兼会计和财务工作双重任务或者多个职务;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一些人员同时兼任操作员与审核员身份,内部控制制度的混乱容易导致职权超出控制范围,难以有效监督和审核财务信息与工作,导致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运行效率较低

随着研究园区建设不断现代化,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也随时提高,这种要求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应紧跟现代信息化发展需求,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但在园区发展中,园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然属于薄弱环节,传统的人工统计和人工查询在现阶段的园区财务管理及档案管理中还在继续沿袭,导致无法及时和到位地处理一些复杂繁琐的园区财务信息,对园区中各项财务信息及重要资料的记录不够准确,无法满足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及园区项目资料种类不断增加的需求,促使园区建设和财务管理运行效率较低,对园区的顺利发展产生严重阻碍。

二、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改进建议

(一)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建立,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研究园区财务管理系统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应对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在财务预算方面,可对零基准的预算方法加以采用,应合理公开园区各项财政支出的预算,且在落实整个预算的过程中要对其加以监督。在分配制度上应保证其财务分配的科学与合理性,将收入能力较低部门与收入能力较高部门的财务支持有轻重地给予,并针对部门收入能力高低给予不同程度的奖惩。在财政拨款的运用上,研究园区财务管理部门也应合理运用,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中将款项用于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提高其运营效率。在现有制度基础上,研究园区财务部门还必须对相关财务管理办法尽快完善,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部门应明确财务管理工作思路,使每个参与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人员都能够在工作中有章、有据可依。财务管理部门还需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在促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不断增强的同时,还应将管理人员向管理、经营型人才转变,使财务管理部门发挥更多作用。

(二)对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进行完善,规范园区财务行为

为了使财务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研究园区应对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进行完善,规范园区财务行为。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不能仅仅依靠硬性规定,还应依靠监督制度来监督执行。研究园区的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对其自我规范意识进行提高,在工作的过程中财务人员需对自身工作的工作职责有所明确,在促进自身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升的同时,应加强与财务部门有关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园区财务管理工作流畅性得到保证。研究园区财务管理可采用经济责任制度,给予财务管理人员明确的经济责任和目标,使每个财务管理人员都能明确自己在任期需要担负哪些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将财务监督落实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使研究园区财务管理各项财务行为得以规范执行,促进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为财务制度的正确执行提供保障。

(三)明确财务管理风险,提高风险防控意识

构建健康的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明确财务管理风险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研究园区的财务管理必须具备预算控制意识,需对研究园区财务预算进行制定,规范研究园区开始预算,保证其都在预算范围内,将财务预算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硬性指标。研究园区财务预算计划必须以国家颁布的《预算法》为基准严格制定和执行,为研究院区财务预算的科学、公正提供保证。在预算编制的方法上,可对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加以采用,通过详细调查研究园区历来的资金来源和流向进行编制。其次,研究园区的财务管理需具备风险控制意识和内部报告控制意识。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者在明确单位财务管理整体和层级目标基础上,应对园区财务风险所在正确分析,将阻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风险列入防控风险清单中,通过对这些风险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应措施加以实施。内部报告控制意识,指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者应对完整的内部报告体系加以建立,将所有员工纳入这一内部报告体系之中,要求所有人员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对每一环节进行控制,从而能够真正落实研究园区财务管理制度。

(四)优化园区财务管理机制,对园区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强建设

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对财务管理新办法进行探索,促进园区人、财、物最佳组合的实现,确保园区经济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面对已经全面到来的信息化时代,研究园区财务管理也应对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加以利用建设园区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研究园区可对信息化建设的财务管理和档案管理加以应用,从而减轻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量,使工作人员应该摆脱繁杂的纸质信息统计,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财务管理其他方面。在检索财务信息和档案资料的过程中,研究园区财务管理人员可通过计算机对各种资料进行搜集与统计,这样不仅有利于工作完成的顺利性,而且能够促进财务管理效果的提高与资金流动信息的及时性。在园区财务管理中采用信息化档案管理,一方面能够促进研究园区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可对园区各部门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提供保证。财务管理在研究园区的各项工作中具有重要位置,面对当前研究园区财务管理运行中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研究园区必须积极应对,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杨震宁,陈昊.中国科技园区政策、资源禀赋和招商服务的地理与功能差异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10).

[2]杨益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特点、职能和作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7).

[3]邹颖.现代财务管理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16).

[4]王棣华.传统财务管理管理范式与柔性财务管理范式的比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3).

[5]赵冬梅.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5).

[6]王子菁.创建新型财务管理机制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第3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指导意见》(川府发〔*〕37号)、《中共达州市委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集中区)发展的意见》(达市委发〔〕19号)和《中共*县委*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十条措施》(渠委发〔*〕30号)文件精神,切实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优势产品聚集区、关联产业发展区、品牌产品生产区。本着合理规划、集约利用、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58平方公里,包括工业园集中区(位于天星镇)、三汇建材工业园、临巴电力工业园,即“一区两园”。工业园集中区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建材、模具、物流等为主导产业。

第三条园区内投资者的投资、财产、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园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四条园区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工业园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并与有关产业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县域内新建企业和原有企业技改扩能项目原则上向工业园区集中。

第六条鼓励县内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园区内兴办工业企业。

第七条园区内不得开办下列生产企业:

(一)技术和设备属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

(二)严重污染环境而无切实有效治理措施的或者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

(三)产品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生产的?D3?D

(四)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建设项目。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服务措施

第八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政府)设*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工业园区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企业管理及协调服务工作,享有县政府赋予的职责、权利。

第九条入园企业的证照、立项、环评、规划建设、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施工许可、申请报告、文件报批等相关手续,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招商引资局协助办理,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经批准的收费项目按最低标准收取;县政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为入园企业营造高效、快捷、阳光的服务环境。

第十条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涉及相关问题的咨询和解释。

第十一条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工业园区周边群众工作,协调处理企业各类矛盾纠纷,为园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十二条外地入园企业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享受与具有*户籍相应居住地人口的同等待遇?D4?D

第三章入园条件和程序

第十三条企业入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入园企业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

(二)必须符合《*工业园集中区控制性规划》、《*工业园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建材工业发展规划》、《*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盐化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要求;

(三)项目一次性投资总额原则上在1000万元以上,投资强度不低于100万元/亩;

(四)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年纳税80万元以上。

第十四条企业申请入园时应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园申请;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三)企业证明文件:

1、已设立企业的: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资信证明;

2、新设立企业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文件、拟定法人代

表身份证、资信证明。

第十五条企业入园办理程序。

(一)入园企业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书面入驻申请;

(二)工业园区管委会进行资格初审;合格后,报县政府审定;

(三)根据县政府审定意见,符合要求的投资项目,由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意见后按规定程序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审批。

(四)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签订入园协议。

第四章用地管理

第十六条园区工业项目用地实行指标控制。

工业项目用地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

第十七条用地原则及程序。

(一)坚持“园区主导产业优先、大规模企业优先、高新技术企业优先、无污染企业优先”的原则。

(二)由企业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用地方案申请(包括拟出让工业用地的地段、地块、面积、使用条件、产业类型、生产技术要求等内容),经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意见后,按规定程序办理?D6?D

(三)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用于工业生产,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但企业双方应将相关资料上报工业园区管委会。

第十八条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

(一)对入园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后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企业须向土地管理部门按照土地出让金的20%缴纳土地闲置费;闲置2年未动工建设的,由县政府无偿收回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

(二)入园企业不得分割转让土地使用权。企业因故确需转让整宗土地使用权属的,不能改变工业用地性质,并须报县政府批准后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建设管理

第十九条园区建设必须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工业园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条严格规划建设管理。

(一)入园企业必须编制详细建设规划并提交施工设计图进行会审,并按照建设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依法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二)入园企业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施工和监理。必须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严格按会审通过?D7?D

的规划施工建设,不得擅自改变规划内容和功能,确需改变的必须按程序报批。

(三)必须做到安全生产,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安全生产、消防、环保设施建设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四)对建设进度缓慢,建设期满未能竣工验收,又未提出申请并签订延期协议的;或者在延期届满未能竣工验收,经整改仍未能通过竣工验收的,不享受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第二十一条入园企业在正式施工建设前应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供以下相关资料:

(一)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二)经评审通过的平面布置图、效果图和施工图;

(三)县消防大队对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的消防安全审查意见;

(四)县建筑质量监理机构的质量监督协议书;

(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政府职能部门审查意见。

第二十二条企业从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之日起,两个月内必须动工建设。对个别情况特殊的项目,确需延期的,企业必须向工业园区管委会申请延期,经工业园区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会审,政府审定同意后,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D8?D

得超过半年。

第二十三条轻工业类厂房原则上不超过三层,重工业类企业厂房不超过两层。

第六章资产管理

第二十四条工业园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由工业园区管委会统一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十五条工业园区管委会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企业资产由各企业自主管理,企业内的水、电、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由各企业自行负责。

第七章税收及优惠政策

第二十七条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按照规定向工业园区管委会及财政、税务、统计、经委等有关部门报送统计报表及相关情况,接受工业园区管委会和财税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并依法缴纳税费。

第二十八条兑现优惠政策。按渠委发〔*〕30号文件之规定,切实兑现入园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

(一)优惠政策兑现程序?D9?D

1、企业申请。完成项目投资、竣工验收合格并如期投产后,企业向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2、依法审计。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投资审计。

3、部门会审。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审计的投资进行审核。

4、政府审批。工业园区管委会将会审通过的投资审计报告送县政府审批。

5、资金拨付。

(二)以下企业不享受渠委发〔*〕30号文件规定的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1、实际投资总额低于1000万元的;

2、实际投资强度低于100万元/亩的;

3、实际投资额占概算总投资额不足50%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超过1年的;

4、竣工投产次月起12个月内累计入库税金低于80万元的。

第八章经营管理

第二十九条工业园区内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法享有自主经营权

第三十条工业园区内企业应当执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和改善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第三十一条工业园区内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省、市规定的标准。

“三废”处理以集中处理为主,原则上要求污水集中处理后接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并采用先进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十二条工业园区内企业除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缴纳有关税费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工业园区内企业拉赞助、搞摊派、乱收费。

第九章安全管理

第三十三条各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行业工作岗位的员工必须持证上岗。

第三十四条各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并接受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督促和检查。

第三十五条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章附则

第4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基本情况

基础相似,起步建设时间基本一致。其中,工业园、工业园与工业园为月由省政府同一文件批准筹建;工业园于月开始筹建;经济开发区成立时间略早,于开始组建,获省政府批复成立。四个工业园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谋划早、行动快、动作大,目前,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一是规模大。四县(市区)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所到之处,无论是规划面积,还是建设规模,给人印象都是大气势、大手笔。一马平川的园区土地,连片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宽广的园区道路,路网、管网、电网、水网等基础配套齐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相得益彰,生产生活设施功能完善,一个园区就是一座新城。如工业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71家企业入园,42家企业投产。工业园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7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一期规划8.5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平整、排水明渠、道路、路灯、给水管网及泵站、变电配电设施、绿化、通讯管网、燃气管网等全部配套。工业园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园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一心三园”布局(行政服务中心,铝产业园、制造产业园和生态产业园)。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起步区6.5平方公里,由四个子园区组成,开发区成立至今,共先后投入2.5亿元,实施了9条计18公里主干道和39公里上下水管网的兴建和改造,实现了水、电、气、路、通讯、亮化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同时,每个园区都有大的项目支撑,如工业园的服装,总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已初具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航母”雏形;工业园的铝业,总投资12.6亿元,设计生产能力为26万吨电解铝,目前,一期已年产量达到13万吨,是省最大的电解铝企业;经济开发区的燕京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3亿元,员工1500人,年生产啤酒能力15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4600万元,是鄂西北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和全国啤酒行业优秀企业。

二是速度快。建设快是四县(市区)园区建设的共同特点,无论是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项目的落地建设,都是高速推进。考察组所到之处,都是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片片工地紧张忙碌,一个个车间机声隆隆。如工业园一年期间完成拆迁505户,今年又确定了1506户的拆迁任务。工业园一次性收储土地4407亩,为企业落户搭建了平台,目前,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中的建成区3平方公里区域实现了项目满园,剩余3平方公里今年可望实现项目全覆盖;此外,入园企业服装有限公司从月开工至今,短短5各月内完成投资1.2亿元,占计划投资的80%,目前,名员工已经培训到岗,3月份将正式投产;同时,县委、县政府目前又在开始着手实施“再建一个10平方公里沿江工业园”的宏伟目标。经济开发区原计划5年完成的投资2.5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量工程任务,仅用了2年时间全部完成;园区企业生物质热电项目于10月底动工兴建,到月竣工试产,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三是效益好。四县(市区)都把园区建设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带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来抓。实践证明,园区已成为当地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地方。如工业园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税收3039万元,同比增长73%,这种发展水平对于该县建县时间短、财政底子薄、工业基础差的现实背景而言,已属不易。经济开发区完成区域生产总值3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亿元,实现税收1.09亿元,出口创汇5100万美元。工业园在园区骨架尚未完全建成之际,现已有38家企业开工建设,10家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承载5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提供税收30亿元,吸纳10万人就业,经济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二、考察启示

通过对四县(市区)工业园(开发区)的考察,我们得出以下四方面的有益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关键。四县(市区)在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把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让企业发财,用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园区的大发展。对照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做法,我们仍然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建设步子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如少数人认为属丘陵山区地带,不适宜办工业园或办园难度大;少数单位和个人误认为发展园区是搞形式主义,是劳民伤财;少数部门在协调办理园区具体事务时,部门利益至上,“怕”字当前,“难”字当头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园区快速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必须抓园区的思想共识,把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以超常规的理念推进园区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机制是灵魂。创新机制是提升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四县(市区)工业园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推进,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就是都有一套创新的机制。一是有一套创新的投资机制。县是一个财政实力十分薄弱的县,该县一般预算收入仅5000多万元,但县财政每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除此之外,县政府还通过县城司招标、打捆县级各类财政项目资金等办法,融资约1.5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确保园区工作经费和招商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拨付园区(含招商局)工作经费130万元。市工业园融资采取“三条腿”走路:城司以县固定资产作抵押申请银行贷款;盘活存量土地,“卖地”开发高档住宅小区融资;变更土地性质,将部分现已开发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筹资。市在建设经济开发区过程中,积极运用金融资本、土地资本和社会资本,采取开行贷款、部门联建、社会共建的方式齐心协力建设园区,市政府责成交通、城建等相关部门对园区9条主干道实行一个部门包建一条,对天然气、供电、供水、通讯等公益设施,积极协调其主管部门无偿投入建设等等。虽然各地投资融资方式和承建主体不尽相同,但却很适用,成效十分显著。

有一套创新的管理机制。四县(市区)都把工业园区作为“经济特区”,隶属县委、县政府直管,园区管理机构组建模式不尽相同。如工业园区和和开发区都设立有管委会,为县(市)政府派出机构,开发区已明确为副县级机构。工业园区未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工业园区、载电工业实验区、招商局和经济信息局四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工业园为市和区共建,管理体制为“1+3模式”,即市在工业园设立指挥部,指挥长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亲任;指挥部下设园区管委会,由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项目招商引资和落地过程中的有关事宜;成立园区筹资建设管理部,主要以市城司为主体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成立拆迁安置部,拆迁安置责任主体为区人民政府,负责整个园区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工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业园省里还没有正式批复,目前尚隶属于经济开发区,为“园中园”。

四个园区领导班子职数配备不尽相同。工业园区8名,其中书记兼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1名、纪委书记1名、全县公开招考挂职副主任4名(所有副职均享受正科级待遇),县招商局与园区管委会合并,县招商局局长兼任管委会副主任,对项目实行“招管分离”,其中,洽谈项目由招商局负责,签订土地合同由城司负责,签订项目投资合同由管委会负责;工业园班子职数4名,一正三副;经济开发区5名,书记、主任一肩挑,专职副书记1名、副主任3名。四个园区内设机构设置不尽相同。工业园区设立“三办”:党政办、招商办、安商办;工业园指挥部设拆迁安置部、规划设计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部室,管委会设“三部”:招商部、综合部、财务部;经济开发区设“三办”:党政办、投资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四个园区干部编制和人员配备不尽相同。工业园管委会配备有8个行政编制,加上原县招商局4个事业编制,合计编制12名,另外还从县直各部门抽调部分干部到园区挂职,园区工作人员共有20多人;工业园编制10人,除班子成员外,其他人员均从区财政供养人员中选聘;经济开发区定编10名,现有工作人员11名,其中班子成员5名,“三办”人员3名,临时聘用人员3人,其书记主任一肩挑明确为副县级,其他班子成员有正科级,也有副科级,“三办”主任明确为副科级干部。三是有一套创新的工作机制。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是园区建设的头等难事,四县(市区)立足实际,灵活政策,创新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如县政府在对农户征地补偿上,仍然执行的土地补偿政策(18100元/亩),乡镇、村为征地工作主体,补偿费由县财政拨付到乡镇后,乡镇直接足额发放到农户;拆迁基础工作由乡镇、村负责,“钉子户”由县政府组织力量拔,拆迁期间,县政府为“拔钉子”曾出警4次,每次出警包括公安、武警和相关执法部门人员近百人。区结合区情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拆迁安置实施方案,成立拆迁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亲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抽调国土、房管、公安、城管、园区及有关乡镇业务骨干,组建拆迁工作专班,与原单位工作脱钩;科学制定拆迁计划,切实做好被拆迁群众思想工作;在补偿安置上,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严格搞好被拆迁房屋和附作物锁定,严格按政策按现价评估、补偿,还建安置房本着“被拆迁户不另外出钱、区政府不贴钱”的原则,对每户被拆迁户的补偿款不足于支付标准还房面积价款的差额部分,由市建设投资经营公司负责解决;安置房面积按人均建筑面积33平方米的标准提供,此外,属独生子女家庭的,另增加33平方米,每户安置房总面积不低于70平方米,不高于198平方米;同时,为保障失地农户生活有一定经济来源,除为失地农民进行养老保险外,市里还负责为每户规划配建30平方米的商品房(门面房),实行“留地安置”;为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为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一定的发展工业的建设用地。广大拆迁户踊跃配合拆迁,仅,工业园一期所涉及的505户房屋全部得到安全和谐顺利拆迁。

(三)做大做强是根本。展示园区形象、促进园区发展的核心在于项目。四县(市区)都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在项目引进门槛、税费优惠、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可以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在供地、审批费用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着眼长远,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有力地支持了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项目入园用地政策上,各地政策灵活,大胆创新,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如区对项目落户后的税收政策实行“免二减三”,即项目达产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可免缴两年,减缴三年;对园区以外的乡镇引进入园的项目,执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四六分成”。县执行地价基准价3万元/亩,包括“六通一平”全部配套;对行政审批实行零收费,对事业性中介收费实行财政买单。市通过税收分年返还,让利于企业:项目投产后,一是连续5年返还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40%,二是对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在企业投产后一次性返还到位,三是以奖励的方式返还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另外40%,用作对企业征地费用的补偿。同时,各个园区还十分注重科学发展,在招引项目上,力避以前“装进篮子都是菜”思想,提高项目入园标准,积极上优质项目,上精品项目,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旧路。

(四)优质服务是保障。优质的服务是加快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四县(市区)在优化园区硬件环境的同时,十分注重创优工业园区软环境,坚持从具体的人和事抓起,以一流的服务亲商、安商。一是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项目(企业)制度。每名县级领导对所包的企业(项目)实行“三定、三包”,即定目标、定时限、定责任,包当年投入资金到位、包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包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到位,一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二是推行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实行“绿色通行证”制度,推行“荣誉市民证”制度,执行“收费明白卡”制度,推行“企业法人代表评议部门”制度等。三是推行“一站式”服务。对项目落户过程中的各项手续由行政服务中心或园区管委会全程;对项目业主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开通“服务超市”,不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和部门对接会议,面对面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承诺工作时限,真正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零距离“保姆式”优质服务,为入驻企业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三、几点建议

四县(市区)发展工业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对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为此,我们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发展共识。发展工业园区是新形势下发展区域经济、实现“经济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比周边县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园区建设要加油鼓劲,加压升温,强化力度,切实把园区建设作为奋力崛起的重中之重和首位工作来抓。当前,要在领导力量、机构建设、工作落实上动真格、下真功,致力形成“谋园区、抓园区、建园区、兴园区”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区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的意见》。对以往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规定进行集中整合,清理梳理,重新出台新意见。要把《意见》作为我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明确园区职能责任,制定园区制度规章,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园区用地管理等方方面面予以确定,使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二)结合实际,完善园区规划。鉴于杨家桥东片仪邦农贸物流城控制性详规的实施,国家现代林业森工科技产业园落户和城市调规等因素,一是抓紧调整现有的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切实与市“一区三园”产业发展规划有机对接,重新完善界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建议: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群的要求和园中办园的发展经验,将原规划的“一心五区”调整为“四大产业园”,即建材(森工)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孵化园和生态产业园,特别要建材(森工)产业园。力求与市中心城区产业发展规划定位一致,彰显园区特色。二是调整园区控制性总体规划。考虑到园区未来发展,现有的园区控制性总规,在空间上应予扩展。即,把襄荆高速公路以西的子陵铺镇幸福村三、四组,牌楼镇长岗村三组,牌楼镇新生村四组作为园区控制性区域预留。可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对上述三村四组的农民住宅建房集中性规划建设,保证园区未来发展用地。三是规范园区核心区域项目入园布局。严格按照产业功能分区引进项目入园,坚持入园项目科技含量、成长性、环保型和投资额度(亿元以上)四项原则,促进项目多而不滥。严把项目用地分类关口。鼓励投资额度较小的项目,根据行业特点进行联合选址,鼓励入园项目综合利用荒山、河流、堰塘和狭窄、落差大的不规则地块,鼓励入驻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设容积率。四是依托洋丰、宝源、众和等现有区内重点企业,一方面,支持企业在园区扩展裂变,另一方面,招引一批与其产业趋同的项目对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三)配齐力量,健全园区机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园区建设的根本保证。就现实情况而言,工业园管委会班子不健全、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人心不稳定(因大多属于抽调)、职责定位不明晰,迫切需要班子配齐,人员配强。要在全区范围内择优选配一批懂政策、有经验、善管理、事业心强、工作热情高的同志,充实园区管委会班子和工作人员队伍,对园区需要的专业人才在区直各单位选调。同时,可以推行区直机关干部或选调生到园区挂职锻炼,使更多的同志熟悉掌握园区建设管理工作。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完善园区内设机构。明确“三定”方案,界定各科室职能和岗位要求,实行定岗定责。根据外地做法,建议园区班子设“一正五副”,所有班子成员实化,主任、副主任不在兼职挂任。要将园区管委会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打造精干高效的园区管委会管理团队。

(四)创新方法,加快园区建设。当前,投入不足、征地困难等既有矛盾,是制约园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借鉴外地经验,想方设法加以突破。一要突破投入的“瓶颈”。政府要尽可能地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交通建设等各方面项目资金进行打捆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用于园区建设。甚至可以超常规地周转部分预算内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争取省、市关心支持,利用现有政策,编报项目,赢得省、市有关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对已确定的扶持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全额用于园区建设。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园区投融资机制。加强城司职能,充实城司力量,将城司由挂靠财政局调整为直接隶属区政府的一个融资平台,工作职能以融资为主转为融资、建设并重,充分吸纳各类机构和民间资金投入园区建设。二要创造项目入园用地条件。要切实抓好土地收储。由园区或城司代表政府,对园区土地进行收储。考虑到资金因素,对收储土地可以分村、分区域、分地类进行,实行批次定价,一次性支付村及农民补偿,闭园管理,由城司统一进行场平。对被征地村,按征占规模,可预留100至200亩土地给村里办园中园,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尽快实现“项目满园”的目标,调整现有招商引资格局,实行招商与项目入园落户服务工作分离。招商局以外出引进洽谈项目为主;园区管委会除兼顾招商外,以承接项目落户服务为主,确保入园项目快引进、快签约、快动工、快投产、快见效。

第5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我区是在急剧城市化条件下由郊区快速发展起来的城市新区。工业企业不断外迁、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工业布局不尽合理、企业聚集效应不够明显,一直是困扰我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切实提高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历届区委、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要把改造提升和加速推进鱼化工业园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全力推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的鱼化工业园开发建设已经实质启动,并被首批确定为全省百家重点扶持的省级工业园。

当前,在省、市全力推进区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鱼化工业园已经成为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成为整合辖区工业资源、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支柱作用的重要抓手。全区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鱼化工业园建设,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支持、参与和推动园区建设。

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的工作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约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以功能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专用设备制造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物流业、商贸业等产业发展为重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加速园区建设和产业升级,努力把鱼化工业园建设成为集工业、居住、商贸服务于一体,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对区域发展具有重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新型工业园区。

第一步(—年),为园区基础配套阶段。集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园区总产值达到20亿元,税收完成7000万元以上。

第二步(—年),为园区集中建设阶段。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园区总产值达到150亿元,税收6亿元以上。

第三步(—年),为园区综合提升阶段。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园区总产值达到2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

二、充分授权,支持和保障鱼化工业园管委会自主高效行使管理权限

区政府授权鱼化工业园管委会在园区规划范围内,按照“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全权行使相关区级部门管理权限,独立实施土地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社会事务管理和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事项。

1、按照“政府启动、多元投入、市场运作、自求平衡”的要求,积极探索政策性融资、社会融资、资本融资等多种投融资形式,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的产业投融资体系。

2、完善银企沟通协调机制,筹建中小企业借款担保平台,开展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信用担保,形成多层次担保体系。

3、可直接为入园企业申报市级技术创新、技改贴息、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等资金支持,区科技局、中小企业促进局予以协助。

4、按照批准的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对项目办理规划手续的资料进行初审,规划分局办理“一书两证”。

5、按照批准的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计划,申报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征地拆迁安置办法并组织实施。国土分局协助做好土地申报和审批工作。

6、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协调市建委在规定时限内从快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审批事项。

7、受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委托,组织实施园区规划范围内的工程招投标等工程管理工作。

8、受区发改委委托,负责对园区内的项目进行核准、备案,每季度将经园区核准、备案的项目汇总后抄送区发改委。区发改委对园区项目立项进行业务指导,并将重大入园项目优先列入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

9、受区城改办委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确定城中村改造开发主体,并负责组织实施。区城改办协助将园区规划范围内的村庄纳入全市城中村改造计划并办理有关手续。

10、受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委托,在园区内独立行使城管、劳动用工、社会保障、市容、土地等执法监察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园区内企业实施检查和监督,应当提前告知管委会,并由管委会统一协调安排。

管委会要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正确行使管理权限,高效规范服务。

三、强化政策和工作保障,为鱼化工业园加快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认真落实并用好用足省、市支持园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根据工业园建设需要,制定出台支持园区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1、自年起5年内免收园区内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

2、自年起,在工业园设立专用账户,按照有关规定由工业园管委会向园区范围内项目单位收取相关土地出让及开发费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自年起,在工业园设立城建配套费用专户,按照有关规定由工业园管委会向园区范围内项目单位收取相关城建配套费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4、自年起连续5年,园区实际缴纳的所有税收(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厂房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园区商业服务及其它活动产生的所有税收等)中留区财力部分,全部返还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5、区财政自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4000万元作为园区发展资本金,用于搭建融资平台,为园区建设融资。

6、国土分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协助园区制定实施土地管理、工程管理等政策。

7、区发改委、区中小企业促进局要主动协助园区直接申报省、市支持园区建设的扶持资金,并跟踪落实。

8、工商分局、区国税局、地税分局要授权下属机构,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办理入区项目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

9、相关部门和街道要以服务园区建设为出发点,以创建和谐工业园为目标,配合工业园管委会做好园区管理工作,尽快实现园区范围内社会事务服务与管理全覆盖。环保分局依法对新进园区落户的项目进行环境评价,依法履行环评手续;对现有企业进行污染防治,确保达标排放;积极争取国家环保资金对园区的支持。公安分局要尽快组建昆明路派出所,主要协助做好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园区安全稳定。鱼化寨街道要重点做好园区内征地拆迁和稳定工作。

第6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第二条组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园区办),履行下列职责:

(一)编制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提出园区年度预算及发展计划;

(二)负责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满足企业入驻需求;

(三)负责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对入园企业实行全程服务,协助业主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组织制订工业园区具体的管理细则和办法;

(五)完成管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条严格依据制定的《收费项目目录》进行收费,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对园区内企业进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没有列入《收费项目目录》的收费项目,企业有权拒绝交费。

第四条入驻园区企业必须服从园区办统一管理,严格遵守管委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整洁、优美、文明、宽松的园区投资环境。

(一)入园企业在施工建设前须事先将企业平面规划、建筑设计(包括建筑风格、建筑物高度、道路和绿化美化设计、厂区围栏设计等)报园区办,经审定批准后方可施工建设。

(二)入园企业的厂区绿化面积最低不能少于企业用地面积的25%,并符合园区绿化的总体要求。入园企业一律不准在园区内修建实体围墙,修建铁艺围栏必须按照园区的统一规划,并经园区办审定后方可建设。

(三)入园企业在取得出让土地二年内,如不能按合同约定完成投资建设或土地闲置一年,管委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所出让的土地,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投资方自行负责。

(四)入园企业未经管委会同意不得转让、抵押或转租土地使用权。

(五)入园企业如在园区内兴办其他有收益的公益事业,须经管委会同意,并与园区办签定合同。

第五条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市政设施管护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

第7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着力点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重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1],而重构这一关系的着力点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苏州工业园区依托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借鉴园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以及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一些先进经验,从2005年起就开始了职业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和试验。2005年5月,苏州工业园区工委、管委会联合发文成立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文件规定:“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中专),为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文件还规定:“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行政上隶属园区管委会管理,业务上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过10多年的实践,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改革创新,这种改革创新或许能够为职业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某些借鉴。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管理体制机制的一种创新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并非简单地建立某种制度,而是形成何种关系。就外部而言,它涉及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等关系的确定;就内部来看,它涉及学校自身各种关系的协调。[2]“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就是要通过体制改革,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通过机制改革,促进学校完善治理结构,协调自身的各种关系。

(一)园区管委会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政策设计

园区管委会深刻地认识到,管理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激发办学活力的重要推手,从管理模式、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对这种新型学校制度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设计,力图简政放权,做好服务,促进自主办学。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1)正确定位政校关系。学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中专)”。政府是行政机构,负有行政管理权;学校是独立法人单位,享有办学自。园区管委会将学校视为一个独立、平等的主体,学校为“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这表明,政府有权利、有义务管理学校,为学校发展服务;学校必须接受和服从政府的管理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2)创新管理模式。学校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明确了学校是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是公办学校,而非营利性机构;“企业化管理”,是指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来进行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的运作效率,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理事会由园区管委会主任、分管教育的副主任分别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园区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组织人事局局长、园区教育发展投资公司总经理、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学校校长担任学校理事。学校理事会负责研究、决定、解决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校长接受理事会的领导,执行理事会的决定,对学校理事会负责。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校长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公开招聘。校长没有行政级别。2.建立灵活的编制制度园区组织人事局核定单位编制总额。学校在成立时,原苏州工业园区车坊职业中学建制撤销,在编教职员工转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原车坊职业中学教职工为事业编制,共34个。学校新聘人员为企业编制,即须缴纳园区公积金,退休时领取养老金。如果新聘人员原来是事业单位编制的,则在档案中保留其事业编制身份,并按有关规定动态调整其档案工资,以保证他们今后如果离职或调动,其事业性质、工资级档能够与调入单位接轨。由于企业编制人员按园区公积金缴存的比例积累养老金,这对原在事业单位工作且入编时年龄偏大的人员来说,有一定的后顾之忧。2013年园区管委会研究决定,学校原有34个事业编制实行“退一进一”的动态管理,缺额在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教师中考核择优补充。这不仅增强了学校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对聘入时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3.赋予学校人事管理自学校每年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招聘计划,报园区教育局、组织人事局审批后实施。学校根据审批后的招聘计划,招聘启事,筛选应聘简历,审核应聘材料,在教育局的监督下自主命题、自主组织笔试和面试。每个岗位根据考核成绩按1∶3的比例遴选名单,报教育局和组织人事局确定录用人员。学校可从行业企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编或担任兼职教师。这些规定保证了学校所招聘的员工符合事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学校还有权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设立内部机构,选聘中层干部。4.保障学校运行经费学校基本建设资金由园区财政局投入。学校预算内收入全额安排人员经费、资产购置、学生助学金,预算内外各半保障公用经费和日常维保,预算外安排日常工程和专项业务费。生均财政拨款高于园区普通高中10%。这些政策保障了学校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及日常运营。人员经费按核定编制和人均标准安排经费预算,实行包干使用。核定编制为按实有学生数和核定师生比(1∶18)、教职工学生比(1∶12)计算的教职工人数。企业编制人员的薪酬,个人实得部分参照园区高中教师标准提高10%。校长可以在学校薪资总额中提取1%作为校长奖励基金。在组织人事局核定的薪酬范围外,可以发放超工作量补贴和培训课酬,发放总额不超过管委会核定在编在岗人员各级年薪的10%。相对于其他事业单位,学校经费改革的力度大。园区管委会充分考虑到了学校举办职业教育的实际,能够激发学校办学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5.支持学校创办企业由于职业院校设施设备的投入较大,2013年园区管委会同意由学校出资50万元,注册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成立3年来,利用各种软硬件资源,通过创造性的经营,年均营业收入521.6万元、净利润183.8万元。公司营业利润除维护自身运营外,反哺教育,累计为学校的设施改造与设备更新提供了400余万元。公司的成立与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稳定的资金流,也减轻了政府投入的压力。

(二)学校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主动实践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除了要厘清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外,还要调节好学校与其他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学校主动变革,推进管理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主动协调学校与各方的关系。1.深入推进管理创新(1)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建立岗位考核制度,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高聘和低聘试行办法》《中层干部选拔与管理办法》,建立了教职工转岗制度,并对从企业引进的教师提出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年限要求,从而真正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改革以来,累计有2名教师由助理讲师高聘为讲师,有5名教师由讲师高聘为高级讲师;提拔4名30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解聘2名中层干部;有4名教师由教师岗位转到行政岗位,1名人员由行政岗位转到教师岗位。还制订了《“双师型”教师和优秀“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星级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等制度,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和岗位成才。这些改革举措,调动和激发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创业氛围。(2)改革分配制度。学校打破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制定《绩效积分考核与薪资分配方案》,从学历、学位、教龄、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荣誉称号、岗位、兼职(办事员、班主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考勤、工作量、教科研成绩、参加竞赛或指导竞赛成绩等方面设置基础分值和考核分值,对每个岗位上的人员核定绩效积分,按积分兑现收入。这一改革体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理念,真正建立了“工资能多能少”的分配机制。学校每年都有教师工资高于干部、低职称教师工资高于高职称教师的情况。即使是同一年进编、同一年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两名教师,收入也可能相差几万元。(3)改革经费管理。为推进系部二级管理,增强系部办学活力,学校制定了《系部经费预算与管理办法(试行)》。系部包干使用的经费包括公用经费、专项经费、设备购置经费、教师工作量工资等。在使用上,要求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工作运转所必需的开支,不能留有缺口。学校对系部经费实行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政策。经过3年的试行,这一改革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调动了系部的积极性。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1)规范决策程序与议事规则。学校建立了行政领导班子会议议事决策制度;成立了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领域的业务性问题按照专业人员的意见处理;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领域充分尊重学术人员的决策。各类评优和荣誉称号评选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办法。(2)推进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提交教代会讨论和通过;成立了督导室,定期开展教学督导与行政督导,促进质量提高。3.主动协调学校与各方的关系(1)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学校按照企业管理的思维,将学生视为最重要的客户,提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发展道路”的口号,创新学校德育,推进教学改革,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学校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权益,成立了学生代表大会,建立了听证会制度,成立了学生申诉处理机构,建立了校长座谈会制度。学校充分考虑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与家长保持经常而密切的联系,建立了双向参与、共同合作的机制,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信息制度等。(2)协调与企业、社区的关系。产业是职业教育的源头活水,职业院校的办学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参与。学校秉承园区管委会的“亲商”理念,将企业视为客户,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成立了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形成了对话、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还注重与社区及周边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3)协调与教师的关系。学校树立“员工第一”的理念,促进教职工与学校的共同成长。学校主动与园区管委会沟通,争取政策,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关心教师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多种平台。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保障教师地位,不断优化教师成长发展的人文环境。

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几点启示

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1.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政府。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学校是受政府委托实施国民教育的机构。政府不能将学校视为自己的下级,也不能包揽学校应承担的职能。政府应主动调整与学校的关系,既要依法管理,又要充分放权,强化服务。园区管委会有两点做法值得学习:一是舍弃管得太多、管得太死的做法,强化业务管理与监督,确保学校的办学自;二是从经费下拨、人事管理等方面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支持学校发展。可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首先需要政府自我革命,并加强顶层设计。2.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政府赋予的办学自,推进管理创新,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经费使用制度,激发自身的办学活力;要将目光专注到学生身上,专心面向学生办学,真正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促进学生适性多样发展;要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管理,保障民主监督,提高管理效能;要通过制度规范与机制建设,保护学生和教师权益,激发教师的热情、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要主动协调与企业、社会及其他学校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3.“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体制机制的一种改革创新。学校和企业是不同性质的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非要将学校变成企业,也不是“依样画葫芦”照搬企业的管理方法,而是要借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借鉴企业管理的运作方式来管理学校。[3]前者是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后者是机制改革的一种创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需要政府和学校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共同发力,这样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

作者:何语华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一、重点任务

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安委会关于“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的工作要求,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重点,结合实际,细化实化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措施、时限、要求,确保各项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检查、可考核,确保“五化”工作落实落细。

(一)坚持“清单化”管理。

1.责任清单。一是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依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吉厅字〔2018〕37号),制定园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内容涵盖一把手安全生产职责;分管领导安全生产职责;(完成时限:3月底前)。二是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印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安委〔2020〕10号),制定园区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完成时限:3月15日前);三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依据《省安委会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通知》(吉安委〔2019〕14号),园区各企业制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完成时限:3月底前)

2.任务清单。一是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制定园区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时限:3月10日前)。二是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制定管委会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完成时限:3月10日前)。三是安全生产专项任务清单,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年度重点任务为主线,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督促企业制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任务清单(完成时限:3月底前)。

3.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动态更新“2张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等(完成时限:每月动态更新)。园区企业制定问题隐患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并动态更新(完成时限:每月动态更新)。

(二)坚持“图表化”推进。

1.制定作战图集。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制定《安全生产工作作战图集》,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细化工作任务,注明具体工作,明确推进措施、责任分工、完成时限、进展情况、成果形式等,均以图表的方式逐项形成作战图表。结合实际制定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作战图表。(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制作工作流程图。制定园区完善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等工作流程图,督促园区企业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图、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和应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等。(完成时限:3月底前)

3.按图严格整改。针对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隐患,逐个企业挂图作战、对照整改。针对重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建立攻坚台账,企业一把手亲自推动解决。(完成时限:持续排查整改)

4.照图调度督办。管委会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定期调度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三)坚持“手册化”操作。

1.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履职手册。园区领导干部要对照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内容制定安全履职手册,照册安排部署,检查园区内企业工作。(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园区安全监管手册。依据园区监管职责清单和任务清单及工作作战图表,制定安全监管手册,日常照册检查、照册监管。(完成时限:3月底前)

3.企业安全相关手册。园区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岗位安全操作手册》、《公共安全应急手册》等。(完成时限:3月底前)

(四)坚持“模板化”运行。

1.建立基层安全网格模板。按照有机构、有机制、有队伍、有保障、有能力“五有”要求,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企业开展培训。

2.建立遏制亡人事故建设工地模板。对园区内所有建筑工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协助负责人和监管人员包保责任制模板,强化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和现场安全管理。

3.建立安全治理模板。完善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园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建立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园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夯实园区信息化和应急保障等安全基础。

(五)坚持“机制化”落实。

1.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指挥机制建设,提高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应对极端天气等应急处置能力。(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健全事故闭环工作机制。完善落实警示教育、督办调查、约谈提醒、事故通报、严惩重罚五项制度。(完成时限:3月底前)

3.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推动企业制定分级标准,建立评估管控责任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动企业健全自查、自改、自报隐患制度和公示承诺制度。(完成时限:3月底前)

4.健全督导机制。建立健全督导机制,充分运用巡查走访、约谈通报、日常考核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园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完成时限:3月底前)

5.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机制,将宣传贯彻安全生产纳入宣传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园区宣传方案,部署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传贯彻和主题宣讲活动,形成集中宣传声势。要结合曝光安全生产典型问题,强化警示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浓厚社会氛围。开展园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完成时限:4月底前)

二、实施步骤

按照“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总体方案、审核专项方案、图表任务清单、加强督导检查、督办提示通报问责”六步工作法,分阶段推进“五化”工作,要根据时间节点要求,积极推进园区内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园区于3月10日前制定完成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审核方案。园区于3月12日前向县安委办报送园区具体实施方案,经审核同意后印发实施。

第三阶段:组织落实。3月下旬至12月,园区围绕“五化”要求对标对表,逐项组织落实。

第四阶段:调度汇总。园区于每月调度“五化”抓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包括动态更新情况;年中调度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下半年工作安排;年末报送全年“五化”抓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五阶段:督查问责。管委会采取走访检查等形式,运用“五化”抓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对敷衍应付、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企业,综合运用通报、提示、曝光、约谈等措施进行重点督办,将督办情况进行通报,切实推动“五化”工作取得实效。

三、工作要求

第9篇:工业园区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1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概况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于2002年开始建设,以生活垃圾处理为依托,立足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再生循环经济,围绕建设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环保科研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区的目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包括卫生填埋场及配套设施、医疗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等4个项目,成为北京市当前惟一初具规模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于2010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第1批循环经济园区类试点单位。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高度重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异味防控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异味排查防控工作,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采纳专家意见,及时向社会通报异味防控情况,确保了垃圾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城市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2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异味源分析

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一是填埋区的填埋气体外溢。由于填埋区全部采取膜覆盖,对于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在覆盖膜有漏洞、密封不严和负压过大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少量填埋气体外溢,臭味较轻。二是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车间及调节池。车间硝化罐罐体或管道如果存在密封不严或漏气的地方,以及渗沥液调节池入口漏气、池内负压未有效建立或除臭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下可能产生臭味。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是引桥。由于卸料大厅在第2层,引桥的建设为陡坡,垃圾运输车辆经过引桥时会造成渗沥液遗洒,尽管每日多次用清水冲洗,但仍然是焚烧厂最大的异味源。二是卸料大厅及垃圾池。由于卸料大厅集中了垃圾料坑、渗沥液排放口等设施,尽管采取了安装负压风门、更换玻璃、定时清洗等措施,但在风门不开的情况下,也可能有臭味扩散到厂区。三是运送垃圾的车辆。目前,每天进入焚烧厂的垃圾量在2000t左右,垃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存在渗沥液遗洒和异味飘散的隐患。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处于调试阶段,每日处理垃圾约30t,设计日处理垃圾400t,如果正式运行后按照设计垃圾处理能力每日进料,异味治理更要加强。一是卸料厅。垃圾车往卸料坑卸料时,虽然目前要求垃圾卸料不落地,也在卸料厅门口开启了负压风幕,但仍可能存在异味外溢。二是污水处理站。厂内污水处理站目前不能满足达标处理出水需要,现阶段采取污水外运方式处理,由于运输车辆需从储液池内抽取污水,此过程中可能造成异味外溢。高安屯医疗垃圾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厂的物料成分以含有塑料的一次性薄垫、手套、输液管,针头和镊子等为主,易腐性物质含量非常少,可通过喷洒药剂进行消毒灭菌,消毒液气味也可能成为微弱异味源。

3异味排查工作主要做法

3.1强化制度管理,形成异味防控长效机制园区成立了异味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异味排查实施方案》、《园区异味防控工作预案》、《园区整体异味控制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保障了异味防控工作的长效性。

3.2加强园区内部管理,增强异味防控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一是强化填埋场日常管理,规范作业流程,严格做好日覆盖工作。加强对作业现场、调节池、提升泵井、园区道路等区域和设施的除臭药剂喷洒,提高全方位立体除臭效果。二是加强对园区内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医疗垃圾焚烧厂检查和监督力度,规范企业运行标准,监督企业对卸料平台、卸料仓等重点部位的除臭频率和力度,要限时整改排风系统和渗沥液处理系统,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排放。三是强化园区各单位设备及建筑物日常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加大巡查频次,保持建筑物外观整洁,设备功能齐全,运转有效。提升园区道路质量,防止渗沥液道路遗洒。协调区环卫服务中心,对存在问题的垃圾车进行拍照登记,对不合格的垃圾运输车辆及时整改。加强园区内道路遗洒的清扫、冲刷和喷洒除臭药剂工作,增加夜间道路除臭人员。提高在极端气候和突发事件条件下异味防控的能力。建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不断完善极端气候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落实阴雨天气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应急区域积水和作业现场渗沥液导排及时,堆体无积存。

3.3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学防控异味能力组织专家指导评审。组织成立异味防控专家组,对园区异味防控工作进行评审,针对不同时期特别是极端天气异味防控提出指导意见,督促园区各单位不断提升异味防控管理水平,提高科学防控异味能力。密切关注气候变化。不断总结经验,把握天气变化规律,发挥园区空气监测数据信息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及时调整除臭设施,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控能力。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标准意识和工作质量,使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增强异味防控意识,最大程度减少异味产生。

3.4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园区网站、《循环产业报》、电子显示屏作用,扩大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园区对外开放工作,完善对外开放档案,提升园区影响力。关注舆情信息,增进与居民的联络和沟通;落实居民代表和人大代表联络制度,认真做好居民群众来电接访工作。4异味防控工作的主要经验1)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异味防控工作的开展。园区领导高度重视异味防控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和落实,制定排查方案,启动工作预案,成立专项小组,推动异味防控工作的实质性开展。2)督查严格,全面掌控异味可能产生的条件。由园区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建立异味防控长效机制,按照各单位自查为主的原则,对园区内各项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重点运行的设备设施进行抽查,针对可能产生异味的环节组织监督整改,及时消除了隐患,推进了异味防控规范化管理工作。3)加强巡查,及时掌握居民反映的异味信息。加强对周边地区异味源的排查,重点落实有居民反映的区域,调整排查线路,及时汇总排查结果,对异味产生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发出通报,制定应对方案,提出控制要求或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