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高校旅游市场分析

第1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旅游客源市场 开发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及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同时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于18-22岁,是一个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旅游客源市场。从近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场调查,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着旅游产品针对性不强、产品设计开发盲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在校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提供依据及建议。

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达95.50%。其中有效问卷370份,占96.86%。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在校大学生男生125人,占样本总数的33.78%;女生人数245人,占样本总数的66.22%。

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及出游次数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您喜欢旅游吗”时选择“喜欢”的有219人,占样本总数的59.19%;选择“非常喜欢”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1)。WWW.133229.CoM以上二者占样本总数的86.22%。而当回答“您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时,选择“一次以下(含一次)”的有216人,占样本总数的58.38%;选择“二次”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2)。同时,占样本总数55.95%的人经常会有外出旅游的计划,40.00%的人偶尔会有出游的计划。

上述调查反映了在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而却很少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在回答“每月可支配的费用”时,其中有198人选择“3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51%;有143人选择“300-500元”,占样本总数的38.65%;仅有29人选择“500元以上”,仅占7.84%。据此可以将在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分为高、中、低三个标准。其中以中、低标准最多,占92.16%。可见处于中、低标准的在校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市场开拓潜力。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花费较低。在回答“外出旅游花费的可接受范围”时,其中有197人选择“2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24%;有135人选择“200-300元”,占样本总数的36.49%;有38人选择“300元以上”,仅占样本总数的10.27%。

在校大学生经济上不能自立。其中有240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家庭给的生活费用,占样本总数的64.87%;有85人的外出花费主要来源于自己打工、兼职所得,占样本总数的22.97%;有45人的外出花费来源于其他途径(奖学金等),占样本总数的12.16 %。

以上三方面均说明在校大学生属于低消费群体,经济条件与其他旅游客源市场相比较差,消费水平与其他客源市场相比较低。

(三)在校大学生出游时段的选择

调查显示,以往出游时段的选择以寒暑假为主,占样本总数的56.76%。寒暑假假期时间较长,在校大学生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能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因此出游率较高。另外,寒暑假期间在校大学生可以打工,在学期开始前外出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

(四)在校大学生出游目的地、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

调查显示,对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样本总数53.51%的198人偏向于外地;选择市区的有65人,占样本总数的17.57%;选择市郊的有107人,占样本总数的28.92%(见图3)。对于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上,有42人选择“历史文化古迹”,占样本总数的11.35%;有280人选择“自然山水风光”,占样本总数的75.68%;有48人选择“探险式的远足”,占样本总数的12.97%(见图4)。

以上两方面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倾向反映出了在校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与需求。

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于了解两类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大小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用概率来统计的,如果该概率大小合适,偶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可能成立的。通常寻找的相关性概率值低于0.05,意味着统计结果的偶然性越低于这个概率,数据统计意义越大。而回归分析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根据统计资料求得因果关系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因果关系越密切。通过相关系数就可确定回归方程,预测今后事物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和可接受费用四个主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由相关分析可知,旅游意愿、旅游次数、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显著相关(p< 0.01),可支配费用与可接受费用之间相关最高,基本接近1。为了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旅游次数为因变量y,旅游意愿为自变量x1,可支配费用为 x2,可接受费用为x3,采用stepwise 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结果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2个,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0.168 x1+0.795x3,因此,旅游意愿和可接受费用能有效预测旅游次数。这是根据本次调查数据得出的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回归方程,虽然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因子还有很多,而且限于本次调查的空间范围的局限性,这个模型的解释功能也是有限的,但是它阐明了影响大学生出游次数的两个最重要的因子—旅游意愿和可支配费用,解释了这种行为的客观存在,而且也验证了与可支配费用相比,可自由支配的费用才是影响大学生出游的最直接的因子。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旅游审美水平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这些都应该成为认识这个细分市场的关注点。同时,这个市场中有一对矛盾特别突出,即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可自由支配的费用太低。表面上看,似乎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体,所以无论从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旅游企业可以提前培育强有力的潜在市场占有率,政府在培育大学生旅游观念和行为中,一是丰富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二是培育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市场,第三也是实行全民旅游计划的重要一环。

因此,旅行社应当针对大学生市场独有的特点,采用薄利多销、推出淡季学生团等设计原则开发可行的旅游产品,如修学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

另外,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方面来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社会对大学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校内教育在某些方面的难作为越来越明显。而外出旅游不失为补充校内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旅游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当给予相关旅游服务企业在投资、经营、用工等方面以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校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使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发展过程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徐凌.论校园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课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第2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包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青年学生旅游也正形成潮流。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场调查,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包头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旅游偏好做了较详尽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了解这颇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为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包头旅游业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包头市五所高校(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本、专科学生为对象。调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包头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回收310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7%。从调查对象的分布考察,本次调查涵盖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包头市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总特征。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态度及出游频率分析

在回收的300份问卷中,表示“非常喜欢”旅游的学生占44.35%,回答“喜欢”的学生仅占37.10%,“一般”的学生占16.13%,“不喜欢”的学生仅占1.61%。wWw.133229.cOM在回答“平均每年出游的频率”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1.77%学生旅游频率每年在零次。“一次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38.71%,选择“二次”的占样本总数的16.94%。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占22.58%。

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认为旅游能够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包头市大学生旅游空间分析

旅游目的地选择作为知识密集的群体,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较为重视。调查显示,包头在校大学生,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倾向于亲近大自然的海滨沙滩(52.42%)、名山大川(56.45%),及富于人文历史底蕴的名胜古迹(47.58%);对于与所在地包头有较大差异性的江南古镇(37.10%)及园林景观(40.32%)有一定的热情,这说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压力较大,因而渴望在大自然中休闲、放松;而对于主题公园(25%),现代都市(13.71%)这类代人工斧凿的旅游项目及相对熟悉的草原沙漠风情(23.39)兴趣较小。亲近自然是大学生选择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时间分析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有足够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为其旅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调查显示,大学生旅游较多集中在寒暑假(占33.87%),其次为“五一”或“十一”长假(占33.06%)。由于寒暑假及“五一”或“十一”长假的时间比较集中,学生出游的时间较为宽裕。而对于本地游及区内游,周末或传统节假日去游玩即可满足需求;从旅游的时间机会来看,包头大学生的旅游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开发。

表1包头市大学生出游时间统计表

(四)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分析

超过89.52%的学生选择费用来自家长,其他来源为选择费用来自勤工俭学占8.06%、奖学金占4.03%、助学金占4.03%和2.42%其他来源。

在出游接受的价格范围这项调查中,选择50元以下的学生占8.87%,选择50~100元学生占33.06%,选择100~200元的学生占28.23%,选择200~300元的占20.97%,仅有8.06%的学生认可在300元之上。

(五)包头市大学生出游方式分析

在出游方式上,70.16%的学生选择和朋友结伴,选择与家人出游及自助游的分别占32.26%和31.45%。选择其他出游方式占0.81%。大学生出游具有明显的群体性,更希望与同龄人沟通,并要求摆脱家长束缚,进行独立的社会活动而大部分学生不喜欢随团旅游,一是因为受经济条件所限,二是因为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上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旅游项目极少。

(六)包头市大学生对于本地旅游资源认知及偏好分析

1.认知分析

对于包头及其周边景点的了解程度问卷调查显示,50.81%的大学生曾今游览过赛罕塔拉公园;29.03%的大学生去过南海公园;15.32%的大学生去过梅力更;12.90%的大学生去过成吉思汗陵;10.48%的大学生去过希拉穆仁草原或白云鄂博草原;9.68%的大学生去过五当召或美岱召;8.06%的大学生去过转龙藏;7.26%的大学生去过响沙湾(见图1)。

图1大学生对包头及其周边旅游资源认知图

2.偏好分析

在回答问卷中“若以高校为平台,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旅游产品,你更倾向包头及其周边那类形的产品”时,58.87%的大学生选择了山水休闲游;40.32%的大学生选择了带有探险、野外生存性质的露营游;21.77%的大学生选择了宗教文化游;20.97%的大学生选择了沙漠体验游;19.35%的大学生选择了包头城市景观游;8.06%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业观光游;另有5.6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类型(见图2)。

图2大学生对包头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偏好图

大学生对于包头市周边的旅游资源大学生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周边的一些传统的山水风光景区景点,如梅力更、南海、九峰山、响沙湾还可开辟一些相关的探险路线和野外生存基地,打造了一系列适合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景区景点。对于人文景观如宗教文化,工业旅游等参与性旅游较小的旅游产品类型,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未来有一定的拓宽空间和潜力。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追求新鲜、刺激易于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存在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所以无论包头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特点相对应,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才能使更多的包头学子参与到旅游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张金层.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基于长沙市部分学校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2009,(14).

[2]蔡靖芳,范雪蓉.泉州市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市场开发[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

第3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截至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1778所,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目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旅游业者对高校教师的旅游需求缺乏深入认识。一些学者对高校旅游市场和高校教师家庭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彭丹,2005年,陈同庆、李凡,2007年),但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少之又少,对广州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更是处于空白.本文在对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市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教师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教师旅游消费的形成

1.充裕的闲暇时间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周末有60天的时间,以及“十一”黄金周假期等。高校教师与其他人群相比,其闲暇时间比较多。

2.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

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工资收入较高,且收入也比较稳定.在对大学城十所高校教师的人均月收入调查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教师占32%,4000~5000元的占36%,3000~4000元的占29%,2000~3000元以下的占3%.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

3.较高的文化背景

在对大学城十所高校教师的学历结构调查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2%,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5%,大学本科占11%,大专占2%.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三、调查方法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可容纳大学生18万人~20万人,总人口达35万人~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大学城目前已入驻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十所高校。

本文以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为基础,选取100位年龄在25岁以上的教师,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不同职称、年龄层次和收入层次等方面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探察;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形式从高校教师的旅游时间选择、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信息的获取途径等方面,探讨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的一般特点。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每份问卷包含20个问题。调查收回问卷99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为26份,讲师为50份,行政人员为17份;男性53份,女性40份。

四、广州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本文着重从高校旅游者的个性特征、旅游动机等旅游者行为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1.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旅游目的地选择自然风景区的最多,占了总人数的54.6%,表明高校教师希望与大自然接触,欣赏自然景色,享受大自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人文历史古迹和民族风情区,分别占总人数的17.89%和12.15%,表明部分高校教师希望能了解异地的民俗民风;在休闲放松方面,有9.2%的教师摆脱日常工作科研压力,放松自己。

2.旅游信息的获得

关于旅游地点信息的获取,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是通过相关书籍,而通过旅行社了解旅游地点的占11.84%,经朋友推荐而了解旅游地点的占7.36%。

3.旅游消费方式选择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自助游(结伴同行),占61.27%;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在旅伴的选择上,大部分人选择跟家人一起去旅游(占60%%),这可能是高校老师旅游的一大特点。

五、开发广州高校教师旅游市场的建议

1.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注重历史文化景点与自然风光景点的有机结合

旅游企业应该对高校教师市场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教师这一群体推出特殊的产品和服务。旅行社或其他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寒暑假和十一黄金周推出各种中长途旅游线路,旅游景点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社会风情为主。

2.积极响应国家假日改革办法,积极开发广州旅游文化资源,增加短线出游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9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高校教师青睐于历史、人文景观,这样就要求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注重短线游的开发,另一方面又要注重针对广州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3.高校教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服务水平要求较高

高校教师对旅游过程中接触的服务人员的素质较为敏感,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另外,考虑到高校老师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旅行社和导游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才能提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并促进旅行社自身的发展。

[摘要]高校教师市场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客源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在对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广州市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开发教师旅游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师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市场开发

参考文献:

[1]谢红勇:高等院校旅游客源市场浅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6):86-90

第4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校旅游;市场开发

高校旅游,是指以知名高等学府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兴旅游形式。以高校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基本吸引点,以感知高等教育的场所氛围、体验校园生活或参观现代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让游客得到精神的愉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涌进大学校园参观,尤其是著名高校的校园成了一个城市热门的旅游景点。据统计,每年暑期北大、清华日均游客保持在4000人次左右,高峰期达到近万人次;武汉大学校园内1999年人流量为70万人次,2000年突破100万,2001年超过150万,近年人数已超过200万,在赏樱高峰期,一天进出珞珈山的人次高达16万之多;从2010年5月开始,天津大学把每个月末的周六作为校园开放日,接受社会团体参观预约,从而成为天津市首家试水“校园游”的高校。高校旅游作为一个新的亮点已广泛被大众接受,高校校园已成为其所在城市旅游发展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吸引物。

高校旅游属于特色旅游,是旅游市场的一个分支,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高校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状况也在相应的变化之中,作为一个成长性良好的旅游产品,应在对高校旅游资源的深入分析及对客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开发。

一、高校旅游资源构成

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校园风光、众多的历史古迹、浓厚的文化氛围,并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是有形的资源,与校风、校训、学风、教风这些无形的资源共同构成了极为丰富的高校旅游资源(如下图),这些极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更因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独具魅力,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

二、高校旅游的客源市场分析及产品设计

1.中小学生理想游

我国现有超过1亿的10~15周岁的中小学生,他们处于生理尤其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对高等院校充满了神秘的幻想,他们渴望能够了解高校,渴望能够与高校及其学生进行直接接触,高校旅游正能满足这种心理。发展高校旅游产品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而且让他们在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团结协作精神、体验和理解社会生活的涵义,有利身心健康。

2.各类事件旅游

借助各类事件增加校园游的内容,增强旅游体验。例如可以以本、硕、博“带帽”仪式、重大体育赛事、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等带动吸引高校校园游览人群。学位授予仪式因其神圣、肃穆和崇高,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校园文体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也是极好的旅游吸引物。

3.毕业生故地游

以往各届毕业的学生,一般都有故地重游的愿望,却常常因为工作、生活的紧张忙碌或各种不便而很少有机会重返母校,以毕业周年为聚会的契机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能够较好地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

4.社会青年向往游

尽管近年来国家扩大了高考录取比例,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与高校无缘,有人甚至会把这当作人生最大的缺憾。高校旅游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遗憾,因而这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客源市场。

三、高校旅游开发的瓶颈及对策

由于校园各类设施的承载量有限,过量激增的游客对校园原有的教学秩序造成干扰,环境压力增加,游人的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对校园环境陌生,出现了引导衔接不到位造成游览过程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高校一方通常认为大学是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机构,必须保持自身的人文气质与教学秩序,普遍未对高校旅游有足够重视,对前来参观游览的团队也多报以冷脸。高校旅游产品的开发尚未纳入正常渠道,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尝试走校企联合的道路,高校与旅行社共同开发这个市场。

要对高校游注入新鲜内容,增加旅游项目,丰富体验活动,将服务延伸以吸引人气。高校旅游不应只是走马观花,而要有停驻和学习、交流与回味的时间,不仅能参观校园还可以请教授作讲座,每周都采取不一样的讲座方案,让游客感受在高校中的学习生活,有效地开展高校旅游。

总之,高校作为一种新型旅游资源,通过创新思维,充分挖掘高校旅游资源的潜力,细分市场,开发多种形式的高校游产品,将会使高校旅游成为一种真正有品位和吸引力的特种旅游项目,并发挥其应有的强大经济功能和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田美蓉 欧阳颖: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J].人文地理,2005,20(1).

第5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 市场开发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着;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 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第6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在课余时间外出旅游的大学生逐渐增多,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也正不断增强,大学生旅游市场呈现很大商机。与大众旅游者相比,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旅游消费意识和行为。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形成。通过对福州高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提出一些市场开发建议,以期为开发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旅游产品,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参考。

一、问卷设计及发放

问卷内容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旅游行为的调查,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出游概况、目的地选择、旅游信息获取和旅游消费等内容。2012年12月,对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学院等7所福州高校的本科生随机抽样,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2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202份。

二、被访问者基本资料分析

被访问者的基本资料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表明,年级比例分布集中在二年级,这一年级的学生更愿意接受调查,填写问卷也较完整;生源地这一项选择农村的居多,说明福州高校较多大学生来自农村。(见表1)

三、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大众旅游者相比具有独特的旅游行为特征,以下就旅游目的、出游时段、出游方式、目的地选择、旅游信息获取和旅游消费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旅游行为特征。

(一)旅游目的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有外出旅游的愿望。对于旅游意愿的强烈程度,28%的学生表示非常想外出旅游,44%的学生表示想外出旅游,24%的学生表示旅游意愿一般,只有个别同学不太想出游。旅游目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出于拓宽视野、外出散心或个人爱好而外出旅游的。同时,大学生的旅游意愿与生活费用呈正相关关系,生活费用越高,旅游的意愿越强烈,反之亦然。总体上,多数大学生好奇心强,热爱自由,有出游意愿;同时,经济原因对旅游意愿有一定影响。

(二)出游概况分析

对于出游时段,65%的大学生选择在暑假,部分学生选择寒假、黄金周或周末,只有个别学生表示会在周一至周五出游。大学生暑假出游可以有充裕的时间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又可避开旅游高峰期。对于出游频率,分别有33%和44%的大学生表示为1次/年和2-3次/年。对于出游方式,80%的大学生选择与朋友结伴出游,只有约10%的大学生选择参加旅行团。对于出游时长,分别有56%和21%的学生选择2-4天和5-7天。对于旅游范围,接近60%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省外旅游。这些说明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蕴藏着较大商机。

(三)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分析

对于旅游信息获取渠道,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信息来自网络或亲友推荐,而不到10%的大学生表示信息来自传单或旅行社推荐。对于最想获得的旅游信息,超过74%的大学生表示关注旅游目的地推荐、美食推荐、旅游经历和旅游温馨提示。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65%的大学生表示关注目的地的安全、住宿环境和交通状况,对餐饮、娱乐和购物的关注度则低一些。

(四)旅游要素消费分析

对于就餐方式,90%的大学生选择当地特色小吃或经济型小餐馆,不到2%的大学生选择高档酒店,其余的选择路边小摊和快餐,说明大学生在饮食方面的消费较为理性,且偏好当地特色小吃,也会比较注意食品的卫生问题。

对于住宿,74%的大学生选择中档的住宿条件,价格适中,与自己平时所住环境相似就行;16%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低档的住宿条件,能满足住的需求即可,但是价格要低;只有10%的大学生要求中高档的住宿条件,要住得舒适,价格可以偏高。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住宿方面的消费也比较理性,不要求高档的住宿,但要比较舒适。

对于交通工具,40%的大学生选择火车,34%的大学生选择长途汽车和公交车,分别有11%和9%的大学生选择飞机和自驾游,只有个别学生选择自行车或的士等其它交通工具,这说明火车与汽车这些性价比较高的交通工具较受大学生欢迎。对于影响选择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有29%和27%的大学生认为快速便捷和安全是主要因素,各有22%的大学生认为便宜和舒适是主要因素,说明大学生在选择交通方式时,会综合考虑便捷、安全、便宜和舒适这四个方面的因素。

对于旅游地选择,按受欢迎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历史古镇、海滨度假、名山大川、民俗民族村、可供探险的景区、游乐场所和繁华都市。由此可见,繁华都市和游乐场所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弱,而古镇、海滨、名山大川和可供探险的景区等旅游地更能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对自由的向往。

对于旅游购物,69%的大学生表示会购买当地特色食品或其它纪念品,21%的大学生表示购买价位低的产品,10%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购买纪念品。大学生倾向于购买价位适中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女生比男生更愿意购买旅游纪念品。对于能够吸引大学生购买旅游产品的方式,分别有36%、34%和25%的大学生表示参与制作、自选、看到制作过程可以吸引他们购买旅游产品,只有5%的大学生表示销售宣传可以吸引其购买旅游产品,这表明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意识比较强,简单的广告宣传不太容易影响其购买决策。对于旅游必需品的准备,69%的大学生表示部分自备,一方面比较经济,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一些时间;24%的大学生表示全部自备,方便省钱;只有7%的大学生表示主要在目的地购买。这表明多数大学生在旅游必需品的准备方面,会在经济与便利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总体上倾向于压缩经济成本。

(五)旅游费用分析

对于可接受的旅游开销范围,48%的大学生可以接受500-1000元的旅游开销,分别有25%和18%的大学生可以接受100-500元和1000-2000元的旅游开销,只有个别学生可以接受100元以下或2000元以上的旅游开销。60%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为500-1000元,33%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为1000-1500元,只有个别学生的月生活费低于500元或高于1500元。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和可接受的旅游开销接近大学生总体的平均水平,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所占比例很小。对于经济来源,46%的大学生的旅游开销来源于父母支持,分别有28%和25%的大学生的旅游开销来源于兼职和省吃俭用,只有个别大学生有其他经济来源。大学生没有正式工作,生活费用主要来自父母支持;福州高校有较多学生来自农村,经济原因也会影响其旅游消费。但目前大学生兼职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需要更多的开销也可以从兼职中积累资金。对于旅游各要素费用在旅游总费用中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住宿、交通、门票、餐饮、娱乐和购物。可见,住宿、交通和门票是大学生会首先考虑的开销,而餐饮、娱乐和购物的开销在一定程度上是较有弹性的。对于出游制约因素,有88%的大学生认为资金是他们出游受阻的主要因素,即使决定出游,大部分学生也会先有大体上的预算,尽量避免超支。

四、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分析

根据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以提高企业市场份额。

(一)加强网络营销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网络是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旅游企业应加强网络营销,推出专业的大学生旅游网站,并在大学生常使用的其它网站设置链接;网页制作要精美、新颖,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并及时更新旅游优惠活动,吸引更多学生来浏览;提供相应社交、论坛空间,满足大学生交友、倾诉的需求,留住老客户,同时将旅游信息传递给其他更多学生,挖掘潜在客户。

(二)打造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价格是敏感的,但对品质也有一定要求。大学生拥有暑假和寒假这两个较长的假期,很多大学生乐于暑假出游,部分学生选择寒假、黄金周或周末出游。旅游企业可以推出暑假期间的各种优惠活动,如打折降价、拼团旅游和其它经济型旅游套餐,可以避开旅游高峰期,又可以保证一定利润。问卷结果还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餐饮、娱乐和购物的方面的开销是较有弹性的,而对住宿、交通和门票的费用则比较关注。因此,可以推出小包价、零包价旅游产品,一方面降低价格,另一方面增加大学生个性化选择。

(三)细分大学生旅游市场

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倾向于到历史古镇、名山大川、可供探险的景区等地旅游,而选择繁华都市和游乐场所为旅游地的较少;同时,大学生旅游行为因经济条件、性别、年级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重点宣传历史古镇、名山大川、探险旅游的同时应细分大学生旅游市场。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推荐省外知名的旅游景点;对男生,推荐探险旅游项目;对情侣,推出合适的大学生情侣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如食堂、宿舍等,多做宣传,配合网络营销,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找到合适的旅游产品。

(四)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气息和参与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关注旅游目的地推荐、美食推荐、旅游经历等旅游信息;对旅游地选择,倾向于历史古镇、海滨度假、名山大川、民俗民族村和可供探险的景区等;对于就餐,倾向于选择特色小吃;对于旅游购物,大学生倾向于购买价位适中又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而且参与制作、自选、看到制作过程可以吸引他们购买旅游产品。旅行社可以针对大学生推出能够充分领略异地民风民俗、自然风光的旅游线路,满足大学生拓宽视野、求新求异的心理;在旅行过程中,留出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安排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提供丰富的地方风味小吃,让大学生充分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通过让大学生参与制作旅游纪念品或观看制作过程,吸引更多大学生来购买旅游纪念品。这些都是通过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气息和参与性来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

(五)建立高校内部分销渠道

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供需情况,长期跟踪,并开拓市场,就应在高校内部建立稳定的分销渠道。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除了父母的支持以外,较多来自兼职;总体上,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出游愿望。因此,如果能够在学生中建立起销售队伍,适时调查高校旅游供需情况,并销售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以拓宽企业分销渠道,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兼职的机会,促进其旅游消费。旅游企业还可以与校电台合作,开办旅游热线栏目,宣传旅游产品;与学生社团合作,组织旅游活动,推广旅游产品;与高校内的零售店、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销售点。

第7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 行为特征 调查 对应分析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国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2900万人,在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这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尚未被深度开发的客源市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问卷对我国西部在校大学生旅游现状及行为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旅游企业更好地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0年4月在兰州市5所高校(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兰州商学院)进行,对大一至大四的1000名本科生发放问卷,回收了960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约为6:4,四个年级的人数基本持平。问卷设计为四大部分: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大学生旅游动机调查、大学生旅游态度和偏好调查、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群体旅游的主要特征

(1)旅游态度分析。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对旅游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在被调查者中,表示有出去旅游意愿的占76.96%,表示没有出去旅游意愿的23.04%,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旅游市场绝对不可忽视。

(2)旅游动机分析。从旅游消费动机来看,大学生旅游者将放松心情作为旅游的首选占34.78%;获取知识占19.13%;消磨时间占14.78%;开拓眼界占22.61%;品尝美食占5.22%;其他占3.48%。这可能由于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压力较大,而度假休闲可以成为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可见,大学生旅游动机多以放松心情为主,开拓眼界为辅,同时也表现了大学生旅游需求的多样性特征。

(3)旅游偏好分析。旅游者由于他们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构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对大学生旅游偏好,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到历史遗迹类景点人数最多占39.13%;自然风光类景点成为大学生的次要选择,占34.78%;风土人情类景点是大学生的第三选择占20.0%;大学生到生态观光类景点的人数最少,占比例较低,为6.09%。可见,大学生对旅游产品的偏好较为广泛,他们的旅游偏好倾向体现了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与动机。

(4)获得旅游信息渠道分析。从旅游信息获取渠道看,第一,大学生的旅游信息来自身边朋友、同学的介绍的人数最多。说明口碑宣传是大学生获得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和一般的旅游者一样不仅注重自己在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的感受,更注重亲朋好友对旅游产品的评价。而朋友推荐提供的旅游信息以及他们亲身的旅游经历可以降低大学生购买该产品的社会性风险,因此成为大学生选择出游的主要依据之一。第二,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上网搜索广告占有相当比例。第三,学校宣传栏的旅游宣传单、旅游机构的营销推介等也占一定的比例。

(5)旅游的空间特征分析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按涉及活动的范围的大小,本文将其分为市内、省内、附近省份、全国各地。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市内游占总人数的9.57%;省内游占总人数的36.51%;附近省份游占总人数的26.09%;全国各地游占总人数的27.83%。可见,大学生对旅游的经济来源受家庭的限制,所以出游主要范围集中于省内和附近省份。

2.不同群体旅游行为差异分析

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与群体的特征是有关系的,这里通过对应分析对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的差异。对应分析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来描述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各水平间相关性。作为一种多维示图分析技术,它的分析结果主要采用对应分析图来表示,其实质就是将行、列变量的交叉表变换为一张散点图。该图形中每一个散点代表了某个变量的一个水平,有较密切关系的水平及散点将紧密靠近在一起,从而在结果的解释上非常直观,在市场调研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不同群体的出游意愿差异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大三、大四学生相对大一、大二学生有较强的出游意愿,而男、女生的出游意愿基本相同。

(2)不同群体的旅游偏好差异分析。由图2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喜欢的旅游景点为生态观光类,大二、大三的学生喜欢的景点类型为历史遗迹类和风土人情类,而大四的则对自然风光类景点比较感兴趣。另外,由于性别的不同,喜欢的景点的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异,男生主要对自然风光类景点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更喜欢风土人情类景点。

(3)不同群体的旅游空间差异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大一、大二的学生出游范围一般选择市内和省内,大三的学生出游范围选择为附近省份,而大四的学生则喜欢旅游全国各地。此外,男生出游范围主要选择为全国各地,而女生则喜欢出游范围较小的市内和附近省份。

三、在校大学生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积极引导大学生再教育旅游。大学生在校接受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高等教育,旅游过程中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时间,融入自然环境,学习生存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人文精神,学习书本以外的一切知识。积极引导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大学生出游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和大学生的旅游偏好相符的。

2.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不同群体旅游行为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各自在旅游活动中的偏好问题,所以从大学生性别、年级的性质出发推出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旅游产品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根据前面的分析,男同学主要对自然风光类景点比较感兴趣,而女同学则更喜欢风土人情类景点。因此可以安排男女大学生同时出游到“自然景色”中,提供多种旅游活动,男生可以选择“登山”、“攀岩”等项目,女生可以去“民族家访”、“参观古迹”。

3.旅游开发应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活动大多都是自发形式的,学校这一实体在大学生旅游活动中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对大学生旅游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采取的是一种漠视态度。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隐患,解除学校的后顾之忧。旅行社可以与学校联合,对优秀学生进行“旅游奖励”;调动旅游专业的学生参与和组织大学生旅游团,让他们学以致用。

4.旅行社应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促销工作。大学生与社会相对接触较少,做好在校大学生的促销工作是各旅游企业应该注意的。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校园宣传版、宿舍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传播旅游产品信息, 突出广告媒体的宣传效应,长期在学校固定场所设立专门的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旅游信息, 在其出游高峰期推出极具吸引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让在校大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旅游信息。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旅游规划;高校旅游;旅游资源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周 盼(1989―),女,湖北孝感人,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系学生。

通讯作者:刘倩如(1978―),女,湖北人,讲师,乌克兰基辅国立建筑大学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231-04

1 引言

随着生活条件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和科技更加重视,兼具都市旅游和风景旅游特点的“高校旅游”成为近年旅游的一大热点。我国的高校旅游由清华、北大此类名牌高校兴起带动,逐渐稳固成一特定旅游产品,在高校运作中可期夯实为附属支柱产业。现阶段我国高校旅游呈现发展不平稳的总体特点,一类名牌高校旅游开发较早,市场效应较好,且近年来旅游服务水平不断发展完善;大部分大学由于专业限制或名气稍逊、校园用地狭小等原因较少进入旅游者视线[1]。部分高校旅游旺季游客盈门的同时滋生负面影响,导致对高校旅游褒贬不一,校方和社会舆论支持与反对并存。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受学术性质限制程度不一,开发利用的差异度较大。

“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已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我国旅游规划主要任务明确提出须提升产业地位、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市场等需求。高校旅游理应正视国计民生的要求,重视旅游市场日益扩大,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优化经营管理思想,将“高校旅游”诠释为适应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中一员。

2 目前高校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

高校具有城市建筑、科研机构、体育设施、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古迹等,并具有自己独特的高校品牌、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这些都是高校旅游的宝贵资源[2]。在目前的高校旅游活动中,多数宝贵资源沉默于校园,仅少数部分作为旅游资源供人游赏,导致高校旅游资源的低度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各类高校千城一面不能突出特色,无法确立各自独特的旅游形象和和旅游优势。

2.2 旅游项目内容、形式单一化

高校旅游内容分为观光旅游、会议旅游、探亲访友、修学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和事件旅游7大类[3]。针对社会大众的旅游类型仅局限于观光游一类,其他内容偶见于特定人群(如科技旅游用于高校学术交流或高校外事展示)。游客在高校游览观光过程中仅能走马观花的观赏,而未能通过互动行为和体验活动更深入的了解大学生活、高校文化和科技研发知识等,低端的内容和形式局限了公众吸引力。

2.3 旅游系统缺失

名牌高校的“高校游”热暴露出高校旅游系统不完善。高校旅游缺失支撑保障系统,无管理组织;旅游产品缺乏规划设计,景点和项目相对散乱,在旅游功能规划、游线设计等方面不完善;旅游市场无科学预测,游客的组成、数量及游览内容存在不可控制性,旅游活动对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对设施和场地的使用造成压力,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2.4 专于教研的观念束缚高校旅游发展

高校管理层对于高校旅游持保守态度,一方面受固有观念影响,保持校园教学、科研的安全和专属性;另一方面担忧高校旅游带来诸如嘈杂、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等增加校园管理负担。高校中如图书馆、展览馆等谢绝对游客参观,有潜在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未积极开发利用,致使高校旅游发展受限,不能充分展示其特色。

2.5 旅游形象不突出

高校旅游主题形象模糊,鲜有具独特吸引力的意象。高校旅游形象作为表象层,依托于高校的历史和人文内涵支撑,根植于高科技旅游产品和丰富旅游项目基础[5]。在高校旅游中,支撑层和基础层未有充分利用,导致各高校旅游形象模糊单薄,无法突出自身特色。

3 华中农业大学旅游规划分析

3.1 探寻潜在可利用资源,明确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本文尝试做有针对性系统规划,重在利用高校自身特色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上以华中农业大学(下文简称华农)为例,尝试利用规划手段,合理分配和利用旅游资源,建立旅游框架体系,着重对景观、游线、基础设施等的规划,以期建立华中农业大学高校旅游系统,突显旅游特色。

3.1.1 自然旅游资源

华中农业大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武汉市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比邻珞狮南路和狮子山大道,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北枕狮子山麓,南瞰田园阡陌,兼收南湖之滟、野芷湖之幽,以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园林式景观称道。华农校园内绿树成荫,绿化率达到了98.88%,被誉为湖北省园林式学校[6]。

3.1.2 人文旅游资源

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农学氛围营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孕育了学农爱农的朴素校园文化。狮山广场、南湖湖畔读书声不断,田园、实验基地劳作身影不息,这些都是华农独特的耕读文化魅力,更是校园淳朴学术氛围影响下鲜活生动的人文景观。学校有建于20世纪早年的苏式历史建筑,也有朴素无华的清水砖建筑群,它们与校园中高大虬劲的悬铃木相映成趣,与校史馆一起向人们展示着院校历史和文化底蕴。

3.1.3 科技旅游资源

在工业及信息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的当代,公众同样好奇农业的发展。华农具有以农业高科技品牌,学术“六个一”科研硕果,“四个一”特色发展模式,更有“康思农蜂蜜”、“华农脐橙”、“华农茶”等一批附属产业,这些均是有潜在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学校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也具有较高的农业观光游价值和农业科普游价值,可作为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形成生态农业试验观光区、园艺观赏区和果树采摘区等,成为农林院校旅游的固定内容。华农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科技旅游资源,以良好区位条件,形成自然、人文和农业科技三类资源体系(图1)。

3.2 根据校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确定校园旅游形象

华农的科教特点、农业景观和耕读文化可以作为特色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华农作旅游地,采取游客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其历史和现实形象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技农业、农事景观和园林品质3大核心要素。通过对华农校园的本底形象及感知形象的分析和研究,综合优势及特色资源,最终将华农的高校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科技农业、耕读田园”。

3.3 合理整合校园旅游资源,根据学校现状用地进行规划

3.3.1 旅游资源整合

校园旅游资源选取基本避开教职工住宅区、行政办公及教学科研核心区和学生生活区,主要环绕分布于,避免学校正常教学与校园旅游的相互干扰和冲突,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3.3.2 旅游规划目标

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下,以“科技农业、农耕田园”为主题,充分发掘校园特色旅游资源,策划观光游和体验游活动相结合使游客体会“农校旅游”特色,提升华农的高校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带动农业科研产品的推广。

3.3.3 功能分区与规划结构

规划中将旅游区与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教职工住宿区划分开,主要集中于学校南部的科技园区、试验基地,北部狮子山,东部滨湖地带。整体规划为“一轴三带”结构,“一轴”为人文景观轴,“三带”即农业科普观光带、滨湖自然休闲带、山林景观体验带。旅游功能分区为:农业科普展示区、试验基地观光科普区、滨湖景观区、山林探险体验区和狮山人文休闲游览区5大景区(图2)。

根据资源分析结果,对综合评价较高的资源予以留用,适当地加以改进部分项目,并增加旅游服务设施(表1)。

表1 华中农业大学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3.4 旅游线路

规划设计农业科普观光游线和自然人文观光游线两条路线。农业科普观光游线以壕沟入口为起点,主要延香樟路、学府路、南荟路和沿湖东路,将宠物之家(原兽医院)、蜜蜂博物馆等农业科技景点串联起来。自然人文观光游线以新西大门为起点,主要依托于狮子山大道、学院路和南湖东路,并设计两条次级游线分别通过狮子山广场和狮子山,从而将校园自然人文景观联系起来。两条游线各有特色又紧密联系相互补充,整体形成网状分布,避免了游线的重复单调。旅游交通便捷,游线起止于4个校门,尽量与学校的教学生活区避开,组织串联了集中性旅游服务设施,如国际交流中心、梧桐路商业街和农家乐(图3)。

3.3.5 景点设计

详细设计的双狮望月游园景点选址于校内绿化科庭园,基址位于学院路和狮子山大道之间,近邻西校门,紧挨国际交流中心。为了疏散校园出入口人流,为国际交流中心游客提供游憩场所,展示校园文化,选择在此设计游园。调查“校园八景”之“双狮望月”缺失实际内容,因此以“筛月”为主题,重塑双狮望月景点,以游园形式弥补其内容空缺(图4)。

3.4 策划独特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项目

现代旅游出现由单纯的观赏性游览向体验型游览转变[7]。华农旅游资源具备体验游开发价值。基于校园旅游主题形象和游线规划,将旅游产品分为3类10项进行策划。

3.4.1 农业科普观光体验游

科普观光体验游包括关爱宠物周;蜜蜂文化展;生态湿地观鸟活动;农事认知体验活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校园科技成果展。

3.4.2 自然人文观光休闲游

自然人文观光休闲游包括校园文化展;暑期校园开放日;野外拓展训练营;“花香校园”书画摄影;“幸福农家”体验活动。

3.4.3 科技产品成果推广游

华农科研成果丰厚,推出系列农业科技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旅游活动中增加相应产品的宣传,突出了华农的特色,提升了校园形象。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带动高校旅游的附属产业发展。各高校有其自身特色,须通过旅游规划突出其特色,保证旅游效益。

4 结语

综合评价高校旅游资源,明确特色资源及潜在资源。根据旅游特色资源,塑造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校园旅游形象,强化校园特色旅游的宣传和传播。系统规划校园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特色资源,确定校园旅游规划体系。根据校园特色资源和旅游规划体系,丰富旅游项目,拓展校园旅游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 伟,涂 菁.高校游发展初探[J].特区经济,2006(2):229~230.

[2] 吴雁华,傅 桦.高校旅游资源类型与开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22(2):86~92.

[3] 朱 f,田美蓉,欧阳颖.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J].人文地理,2005(1):45~48.

[4] 吴修和.校园旅游开发浅析[J].山西科技,2005(3):52~53.

[5] 马 勇,李 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佚 名.华中农大通过湖北省园林式学校评审验收[EB/OL].[2004-11-10]./details/index.php/news/2004-11/20421/

[7] 郭 璇.山东省环城游憩旅游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Analysis of Highlighting Unique Features of College Tourism by Means of

Planning 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Tourism Planning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an,Wu Jiayu,Liu Qianru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第9篇:高校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人都觉得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高风险、低消费、不好管理的群体。旅游相关部门没有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探讨也没有收集到非常准确的旅游消费信息。在面对在校大学生旅游群体的安全与健康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般选择的是最保守的态度,不积极鼓励学生外出旅游学习,在这方面抑制了在校大学生的出游需求,又使得旅游业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在这个旅游市场中在校大学生群体没有获得足够的推动和重视,使得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陷进了不好的发展状态。

2.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制约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是出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有很多合法权益都没办法得到保障。比如“吃、住、行”的安全问题、经济消费的服务质量等问题都得不到保障[1]。

3.很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

在新闻媒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因为旅途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而引发的悲剧[2]。在大学生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旅游这一块儿,没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从而间接导致学生旅途中死亡的概率。

4.旅游业在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花费太多是在旅游交通和旅游景点方面,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开支太高,从而会减少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时间和次数[3]。大学生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着相当高的期望,但是因为旅游企业在资金和人力上存在着严重缺失,所以针对大学生旅游的产品相对就比较少。大学生群体是个比较先进、充满活力和个性化的人群,而因为旅游产品没有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从而吸引大学生旅游的目光就比较少[4]。而在旅游信息的获得上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宣传所占的比重都很小,这表明旅游企业在对旅游景点、景区的宣传工作上存在很大问题。这说明,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以及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管理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制约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为了更好更快的拓展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从相关部门支持、新产品的开发、旅游安全常识教育、定价和营销策略、费用解决方式等地方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1.增加强化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看到大力发展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支持:①政府应该从制度及政策层面来推动支持旅游相关企业积极主动的加入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②政府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旅游的优惠力度;③政府应该联合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量的健康出游;④政府应该主动与旅馆、餐饮、景区景点等互相商量调节,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住宿、饮食和门票应该适当的降低费用;⑤政府应该出资修筑在校大学生关于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⑥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法规建设。

2.旅游企业应该尽量努力的开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旅游新产品

①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多种有特点、多元化的新产品;②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大学生群体旅游专线,尽量开发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新产品;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旅游产品组合的重点,开拓“机动灵活”的新产品;④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从之前的特征研究中能够了解到在校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很多有别于其他旅游群体的特征,然而在整个旅游市场中这个新群体没有占据应该具有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个旅游市场,应该注重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旅行社。这样才能提升出游的质量,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高校有必要增加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安全常识教育

①高校应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基础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②高校应支持鼓励由在校大学生自己组建的旅游协会等社团的开展,正确引导和鼓励在校大学生旅游的自我管理;③高校应针对大学生旅游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应急机制;④高校应充分意识到适当旅游对大学生知识、身心、锻炼和精神上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旅游中进行规划并执行等活动既锻炼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也能使大学生更好的认知社会,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各大高校应该正确指导支持和鼓舞在校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将旅游作为在校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4.旅游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的新方式

①旅游定价策略:其一,针对大学生旅游的定价应采取低价策略,以薄利多销为原则[5];其二,旅游产品明码标价;其三,根据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其四,根据不同的空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因为受到家庭经济因素的限制,在校大学生群体对价位非常在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外出旅游人数会随着价位的涨幅而增加减少。唯有定价的合理,才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形成在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旅游市场。②旅游营销策略:其一,增加对旅游业的形象进行传播,创建大学生旅游品牌[6],让在校大学生更好的关心支持现在的旅游业市场;其二,建立高校旅游网络,进行网络营销对于开发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非常积极健康的手段。经过前面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在校大学生群体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来源多是网络。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相关部门在景点景区宣传和旅行社宣传这两方面必须改进,在营销策略和手段上得以改善。

5.大学生旅游费用的解决方式

经过前面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消费来源、外出旅游的购物、外出旅游的饮食和外出旅游天数等问题的分析中可知,家庭经济条件是约束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除了家庭、高校等外界因素的支持以外,还要依靠在校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方式使费用这一关键因素得到缓解。关于解决的方式有:①鼓舞有出游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自己打工兼职赚取外出旅游费用。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赚取的钱来实现自己外出旅游增长知识面,来实践自我人生价值。没有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丢失开阔视野的机会。并且我觉得自己劳动赚的钱花起来也是比其他方式获取的费用更让人开心的;②鼓励各大高校旅游专业的师生积极加入到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激发行列中,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经济型的旅游产品。学校自己制作的经济型旅游对于旅游本专业的师生是一个实践挑战,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低消费穷游起到一个正面鼓舞的作用;③鼓励经济型的旅游方式。外出旅游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经济型的出游方式方面,旅游费用就是大幅度的降低,所以有必要鼓励经济型出游方式。比如一些学生组织一起脚踏车出游、徒步出游等方式。

作者:张冰 单位: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参考文献:

[1]常睿.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谢晖,保继刚.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55-59.

[3]佟静,洪帅.浅谈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50-51.

[4]冯倩新,新休假制度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以上海高校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