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德育原则基本要求精选(九篇)

德育原则基本要求

第1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内容并不是全新的,共性的内容还需要得到贯彻和深化,但由于在职培训教育特殊的要求,新的内容需要突出和强调。根据国内外伦理和教育学者关于道德构成的研究成果,除了把道德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三种经典的构成外,还比较科学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把道德区分为理想、原则和规则三个层次。

1.1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建设

道德理想是指具有激励功能的最高道德境界。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体现了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目的是给教师队伍的整体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点,无论学历教育还是在职培训教育都是相通的。它的内容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力争专业卓越、保持最高水准的伦理品行和道德表率等。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对于教师主要发挥的是引导和激励功能,确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个体发展和整体建设有一个足够高的上限,拉动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达到“乐业”的最高理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理想的建设,就是要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充分体现上述道德要求对教师的引导,通过特定的手段和途径,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最高的道德境界,践行最完美的道德行为。必须承认,不能期望所有教师都能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道德的化身,但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崇高特质决定了这样的目标必须得到确立并强化,这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具体到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建设,应当强化前面提到的具体的责任感,使教师形成明确的责任意识,把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与学生将来可能的岗位任职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促使教师尽量做到站在教学以外看教学,把自己的教学工作视为整个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单元,从而提升对自身工作重要性和工作成果成就感的认识。

1.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建设

道德原则是指具有指导功能的道德指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中级要求,体现了所有教师能够达到而且应该达到的道德准绳。比“乐业”稍低,它要求教师做到“敬业”,即对教育工作有忠诚的义务,要按照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标准,尽可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对教育事业和自身专业发展有一颗敬畏之心。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对教师道德行为主要起一种指导作用,在满足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建设方面,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有大量工作可做。前述对在职培训教育学生特点的敏感性、对学生沟通的亲和力、增强实践教学能力的行动力,都可以纳入职业道德原则的范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在职培训教育教师,应该做到深刻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实现与学生的顺畅交流,不仅理论上而且实践上有效引导学生达到岗位任职要求。同时,这些要求也都是通过院校适当措施和教师自身努力能够达到的。至于如何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原来的学历教育教师要成为在职培训教育教师,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教育转型,其内涵不仅是业务上的,也是职业道德的转变和深化。

1.3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建设

道德规则是指具有约束功能的具体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规则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或最低要求,是教师必须做到的起码要求,也可称为职业道德底线。它低于“乐业”和“敬业”,要求教师做到“尽职”。要求低不等于重要性低,作为一种“底线”,具有强制性,一旦突破,职业道德就不复存在,职业资格就名存实亡。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对教师的专业行为主要发挥一种约束功能,要规定得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不能随意变通。在世界各国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职业道德规则往往是最为核心、占据比重最大的部分。一般来讲,职业道德规则以否定的形式表述,教师职业道德规则的核心就是不能出现与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相悖的行为,包括不得无准备上课、不准旷课、不得随意调课和对工作敷衍塞责、不在教学过程中有不负责任的言行、不歪曲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得贬低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在学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恶意干涉同事的专业行为、不准衣冠不整行为粗俗等。我国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出于在职培训教育的特点,其职业道德规则还应包括不利用学生任职背景谋求个人利益、不通过非难式渠道向学生所在单位透露学生学业表现、不压制学生对个人掌握的实践知识的表达、不通过泛泛而论应付学生对具体知识的需求等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则建设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我国文化中有道德理想主义的传统,比较忽略规则层次,甚至出现过“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现在已有转变,但仍有欠缺,普通高校在职培训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注意平衡处理理想、原则和规则三层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激励、指导和约束功能,利用转型契机,进一步突出规则和原则层面的建设,打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底层根基,为推动职业道德教风的不断上升提供坚实基础。

2在职培训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第2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师德规范 中美 比较

一、我国师德规范文本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2008年9月由教育部颁布实施,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新的《规范》共6条,可将其分为基本原则、如何对待学生、社会角色要求和自我要求四个方面。基本原则是指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条“爱国守法”和第二条“爱岗敬业”。教育工作的本质在于培养国家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做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同时,“爱岗敬业”是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如何对待学生是指在教育工作中对待学生的行为规范,具体包括第三条“关爱学生”和第四条“教书育人”。在这部分中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关爱全体学生,不得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并进一步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不得以分数评价学生”。社会角色要求是教师社会角色的内在要求,指第5条“为人师表”。在中国教师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教师传授给了学生专业知识,更是在无形中透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品行及价值观,教师应正确处理与各种社会角色的关系,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自我要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指第六条“终生学习”。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教育工作者应当传授给学生的是先进的科学知识。教育工作的这一内在要求,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

二、美国师德规范文本

美国现代教育体制形成较早,现行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以下简称《伦理规范》)是由美国教育协会于1975年通过并实施至今的,主要分为“序言”、“原则一:对学生的义务”和“原则二:对专业的义务”三个部分。序言部分只对《伦理规范》的总体说明,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明;对本《伦理规范》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原则一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学生的基本义务,即“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有价值而又有效率的社会成员”。具体规定了教师不得逾越的行为:不得阻碍学生独立行动,不得阻止学生接触不同观点,不得阻止学生接触进步教材,不得使学生处于危险之中等。原则二规定了教师的专业义务:“教育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促进鼓励运用专业判断力的风气,争取条件以吸引值得信赖者步入教育生涯,并且帮助阻止不合格者从事教育专业”。这一部分强调公众赋予教育工作者信赖和责任,因此规定了教育工作者专业义务方面的8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总的来说,《伦理规范》在对待学生方面更注重学生的独立精神的培养,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偏向于服务和引导,对教师的行为要求和专业要求详细列出了规范。

三、中美师德规范对比

基本原则:中国的《规范》从国家整体意识出发,将“爱国守法”和“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美国的《伦理规范》认为“相信每个人的尊严,认为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和培养民主信念,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何如对待学生:中国的教师角色定位上偏向于教育和传授,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严慈相济;美国的教师角色定位偏向于服务和引导,具体规范了教师不得阻碍学生自发获取知识的行为,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公平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中国的《规范》对教师的社会定位和专业要求两方面提出了要求,前者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榜样,后者要求教师“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美国的《伦理规范》仅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提出了规定,而且详细规定了教师专业义务方面不可有的具体行为。从中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来看,中国师德建设注重总体概括和总体要求,而美国则更注重具体行为规范。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美师德规范各具特色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而且存在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应正视差异的存在并从这些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着手,改变我国师德规范、师德建设的现状。在学习借鉴美国规范建设内容与方法的同时,应理性思考其原因和前提,切忌生搬硬套,只有实事求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才能真正探寻到适合促进我国师德规范建设水平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S].2008.

第3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摘要:按照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应成为道德的主体,他们的道德认识应该在其自身活动与情感体验中获得,而不是接受外在的灌输;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应该以自我的道德觉醒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站在“人性本善”的视角中,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彰显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实效,使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道德教育;主体性;人性;生活世界

道德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着的道德的本质性特征,同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前提性原则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状况却是不容乐观,对主体性原则的漠视和误读依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一、当前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

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一直是道德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有不少学者对于主体性原则的认识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这其中也有不少是对学校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误读。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不少学者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者只是将主体性原则当作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主体性原则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变成了一种噱头。然而,学校道德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能动地、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而不是成为道德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这就注定了主体性必然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之一,主体性原则必然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本身,而不是其他。

其二是有学者对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存在合理性的误解,比如蓝江就认为:“这种理论在德育体系中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独列出,结果是只见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树木、不见德育的森林。这种一叶障目的主体性势必会导致目光短浅、仅仅盯在受教育者主体之上,而不顾及德育的整体和全局。”其实这种顾虑是无需担忧的,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强调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实践反思,只是因为过去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忽视,与道德教育的整体和全局规划并不矛盾。道德教育不可能绕开道德教育主体及其活动而存在,其目标就是为了达到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外化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内化,主体的活动与实践是道德教育研究现实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方式。

要改变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首要做的就是对主体性原则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具体意义的确定和厘清。

二、人性本善: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人性基础

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包含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学生成为道德教育中的主体。道德因人而存在,学生在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而言,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道德灌输的“美德袋”,较忽视人在思想层面上的主体性,特别是在道德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对道德知识的创造性理解。而这正是当代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切入点。其次,道德教育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道德是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活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道德首先是“为人的”,是人类完善自身本性、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内在方面。同时,道德又是“人为的”,它必须以人的充分主体自觉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道德实践行为,没有强制,也没有外在约束,唯有行为者内在良心或道德能动意识的作用,这是人类道德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根本标志。然而,要实现道德对人类自身本性的完善目的,首要的就是正本清源,澄清人类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对人性善恶的判定,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人性本善”具有两层含义:人性中具有先天的“向善性”或“善端”;同时这种“善端”使在道德教育中确立主体性原则具有合理的基础和可能性。把“人性本善”作为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预设,是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内在特征和要求,也是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就认为德行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行。所以道德教育不能是灌输,而是在外界的引导下,通过儿童自身的主体认识和提升来进行。孟子也认为,人的内心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都存有仁、义、礼、智四德。这四种善端、善德都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内心,而不由外力灌输而来。关于如何将四种善端发展成善德,孟子同样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他认为善端只是人拥有善德的前提条件,拥有善德的关键在于人能不能保存善端并将其发扬开来。孟子由此提出“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自我修养方法,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反省自身,使自己的道德和人性不断提高,并最终达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境界。而孔子同样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论述。所以,充分发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道德自省,一直是中外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

所以,只有进行“人性本善”的价值预判,确定人具有向善性和善端,才有可能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中的“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就是认定在人性中先验存在各种道德的萌芽(善端),塑造有道德的个体就是培育人内在的道德可能性。

以纪律为名压制儿童的天性,反映出的是教育上人道思想的缺失,它所产生的后果不会在短时内表现出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这正好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漠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着的宝贵的“善端”,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是非之心等,道德教育不可能有切实的成效。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基本上天生是恶的,那么现实教育中就必然会出现过多的不信任、控制和警戒行为。

“人性本善”使教育者肯定受教育者具有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使教育者始终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充满信心,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埘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行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道德相关知识”的“美德的集合体”。

三、生活世界: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税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道德作为调节改善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和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缺乏道德的生活是不协调的、混乱不堪的生活。

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狂热迷信与追求,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率先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以同“科学世界”相区分,并提醒人们不可忘却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们自身的生活。“生活世界”被界定为由与个人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涉”的世界的总和所构成,正如胡塞尔所言:“现实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由此可知,生活世界与主体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而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样离不开生活世界的作用。道德教育就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构成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道德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和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所主张的生活世界并不完全相同。胡塞尔在构筑其“生活世界”时,其目标在于重塑理性,而海德格尔则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关注于人的存在,以及在“日常共在世界”中,“人是什么?”以及“人怎么活着?”。道德教育视界中的“生活世界”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和活动为根本特征,注重的是人的活动的现实性。但“生活世界”同“现实生活”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生活世界”倾向于人生活于其中,更注重人的主体性;而“现实生活”则将人与所身处的现实情境割裂、对立起来,更注重生活的客观性。

在现今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教育内容政治化、教育方式的简单化、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偏低等道德教育困境争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疏离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世界作为对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以一种尊重人的主体性、重现道德的现实本质的姿态指导学校道德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现实落脚点和实践基础。

“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属于人的、极具感性色彩的人的现实生活场景,而不是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僵化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世界中,也包括在我国,受技术主义和惟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物化”以及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忽略,其直接后果便是在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在有限的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造成道德教育方式的教条化和过程的简单化。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一是没有将个人主体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是将人仅仅当作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二是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受到抑制。

以生活世界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世界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一种积极探讨式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的那样“……但是,假定以善良和同情为题进行谈话,然后布置相应的作业,指望用这种方法培养出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那是不可能的。用这样的方法最容易培养伪君子和伪善的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机械、简单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道德教育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的低层面,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样,甚至出现“5+2=0”的窘况。学生的生活世界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就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是道德教育能真正产生实效的场所。

“生活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向度的、主体间共有的世界,而不是单向度的、由抽象符号所构成的封闭世界。因而人在“生活世界”之中具有两重性。一种是与外在于自身的物之间发生联系;另一种则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人处于世界中,也即处于同为主体的人之中。阎生活世界中的人与人之间是互主体关系,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人们不仅承认自我的主体性,而且同时也承认他人的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与盲目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自主、合作的关系。正是因为生活世界中个体之间这种平等、自主的关系,使价值多元的形成成为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并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冲突。而正是这种价值冲突,成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正是利用这种价值冲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彰显,道德教育的生成和发展才成为可能。

第4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一、 选择题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第5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教育学

第一章

1、近代社会的教育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

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

⑵教育内容现代化

⑶教育条件现代化

⑷教育管理现代化

⑸教育素质现代化。

(关键)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教育的终身化

⑵教育的全民化

⑶教育的民主化

⑷教育的多元化

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

⑴教师教学生学

⑵教师向学生学

⑶学生的学习可以超越老师

第二章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过渡性

⑵非正式性

⑶多样性

⑷互补性

⑸生成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意识形式是相互影响的平行性关系。

8、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应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区别开)

⑴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⑵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⑶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论述:

1、教育有哪些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

1.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的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⑶遗传的成熟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从可能性转变为了现实。环境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三、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⑴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

⑴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者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应该做到循序渐进。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这一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

⑷个别差异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面对全体学生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4、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或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从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患得阶段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第三章

1、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⑴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⑵旧式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⑷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

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⑴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⑶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⑶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⑷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

⑴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⑵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⑶着力提高高等教育。

6、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⑶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⑷人口发展状况

⑸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7、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⑶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⑷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⑸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8、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

⑴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⑵全面发展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手段或途经,即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

⑶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9、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⑴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⑵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⑶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10、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⑴改变教育概念。⑵转变学生观。⑶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⑷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⑸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章

1、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哪些?

⑴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⑵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⑶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⑷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⑸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教师应如何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第一,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第二,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教师如何爱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

(5)积极、稳定的情绪。

3、赏识教育的原则?如何做到赏识教育?

(代表人物:周虹)

1.赏识教育的原则: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宽容学生、提醒学生

2.在教学说中如果正确的进行赏识教育?

⑴信任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⑵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⑶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⑷激励学生、学会给学生加油。

⑸提醒学生的错误之处,讲究批评的技巧。

⑹不能虚情假意表扬学生,不能笼统表扬学生,不能过度表扬学生,禁止表扬的泛化。

4、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⑴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

⑵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依据:(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因此,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可能性。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5、学生的义务?

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⑵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⑶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⑷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6、师生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⑴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⑵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

⑶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7、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8、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及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内容:⑴教师理想的建立

⑵教师专业人格

⑶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⑷专业能力的提高

⑸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⑹专业自我的形成。

途经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9、现代学习观?

⑴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⑵从重视知识灌输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⑶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⑷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⑸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⑹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论述:

1、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师生关系的作用

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如何构建?

1.教师方面

⑴了解和研究学生

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⑷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⑸发扬教育民主

⑹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⑻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学生方面

⑴ 正确认识自己。

⑵ 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生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2、中小学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

体现的具体表现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2)精深的专业知识。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③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3、教师劳动的特点?

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⑴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表现:教育目地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⑵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育机智

㈡连续性和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广延性。

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第五章

1、编写教科书原则要求?

2、简述泰勒原理?

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泰勒原理可概况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⑵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⑴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

⑶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⑵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⑷理论与实践统一

⑶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⑸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⑷课程评价。

⑹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3、课程实施的结构包括?

⑴安排课程表

4、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哪些?

⑵分析教学任务

⑴“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⑷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⑶“全员参加”的合作精神

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⑷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⑹组织教学活动

5、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⑴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⑵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⑶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⑷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6、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⑴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⑵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程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⑶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其课程结构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⑷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凸现学校及社区的特色

7、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⑴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⑶凸现学校特色

⑷重建学校文化

8、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⑴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⑵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⑶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⑷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⑸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9、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⑴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10、课程评价的功能?

⑵在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⑴促进发展的功能。

(是最基本的功能)

⑶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⑵鉴定的功能。

⑷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⑶选拔淘汰的功能。

⑸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第六章

1、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4个基本问题?

⑴制定教学目标。

(最关键)

⑵进行教学任务分析。

⑶教学任务的分析与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⑷对教学的监控和评价。

2、教学的一般任务?

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⑵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⑶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⑸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哪些?

4、中小学教学原则有哪些?

⑴激发学习动机

⑴直观性原则

⑵启发性原则

⑵领会知识(感知知识和理解知识)中心环节

⑶巩固性原则

⑷循序渐进原则

⑶巩固知识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⑷运用知识

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⑸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⑺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⑻可接受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5、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他们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起来。(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能力。

要求:1、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讲知识创造性的作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7、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要求: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

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4、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9、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目标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的统一。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10、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11、思想性与科学性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12、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有哪些?(或:教师该如何上好课?)

从教师教的方面看,⑴教学目标明确

⑵教学内容正确

⑶教学结构合理

⑷教学方法适当

⑸讲究教学艺术⑹板书有序

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学生学的方面看,⑴学生注意力集中

⑵思维活跃

⑶积极参与

⑷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局限性

②有利于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③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⑤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1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15、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⑴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⑵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⑶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⑷探索个别化教学

1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备课的要求?

(1)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期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18、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⑴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⑶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⑷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⑸要求明确,具有作业完成时间。

⑹专业反馈清晰、及时。

⑺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⑻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⑼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论述:

1、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理解?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真题卷P1540)

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㈢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㈣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第七章

1、什么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到的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什么是德育原则?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知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

⑴导向性原则

⑵疏导原则

⑶因材施教原则

⑷知行统一原则

⑸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⑹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⑺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⑼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求: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⑵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⑶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他们积极向上。也称循循善诱原则。

要求:⑴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⑶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的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求:⑴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⑶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要求:⑴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是思想道德认识;⑵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⑶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⑷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一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机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要求:⑴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⑵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⑶加强个别教育,并提供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要求:⑴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⑵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⑶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到底。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要求:⑴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⑵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⑶建立健全学校规章有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要求:⑴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乐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⑵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⑶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涵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要求:⑴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⑵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⑶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

10、德育的途经?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1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①说服法

②榜样示范法

③陶冶教育法

④实际锻炼法

⑤品德修养指导法

⑥品德评价法

⑦角色扮演法

⑧合作学习法

12、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论述:

1、试述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第八章

1、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功能:

⑴有助于提高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目标)

⑵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目标)

⑶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终极目标)

2、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存在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计时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班集体的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③共同的生活准则

④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⑤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4、班集体的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⑶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⑴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⑵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⑶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⑷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6、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⑴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⑶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⑷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⑸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⑹建立学生档案。

⑺操行评定。

⑻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⑼个别教育工作。

⑽班会活动的组织。⑾偶发事件的处理

7、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⑴具有民主精神和友善态度。

⑵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教广泛的兴趣爱好。

⑶具有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8、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

⒈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⒉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⑴不适度的自尊心;⑵学习动力不强;⑶意志力薄弱。

⒊作为班主任应做到:⑴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⑵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⒋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①扬长原则;②对事不对人原则;③潜移默化原则;④合理原则;⑤可接受原则;⑥偏爱后进生原则。

论述:

1、如何组织培养良好班集体?

⑴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⑵建立得利的班集体核心。一个得利的班集体核心非常重要,它是维护和推动班级工作的有力助手,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⑶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那么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护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展示自己的才能。

⑸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九章

1、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的步骤?

⑴选择研究课题

⑵查阅文献资料

⑶制订研究计划

⑷收集研究资料

⑸分析研究资料

⑹撰写研究报告

新课程改革

第一章

1、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改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新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⑴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⑵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⑶教学重过程甚与重结论。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⑷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4、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5、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四)学生是完整的人。

6、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论述:

1、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制度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国家、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地方济经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法规

1.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教师享有的义务?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3.教师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给予行政处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4.受教育者的权利有哪些?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片资料的。(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5.学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给予处分:

(1)拒绝接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2)分舍重点班和非重点班。(3)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4)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①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③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④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⑤教师职业道德行走的典范性

⑥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①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②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③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④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坚持真理、秉公办理、奖罚分明)

教师荣誉(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征、崇高的人格形象)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论述: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要求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一大履行教师职责权利。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要工作高度负责。2认真备课上课。3认真批改作业,4认真辅导学生。5不得敷衍塞责。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要求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核心。

(4)教书育人。要求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5)为人师表。要求1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要求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2、师该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概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宏扬社会主义风尚。

三、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学习教师道德理论。(3)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2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即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教师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实现师德修养的目的。

3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不断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6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高校; 德育为先; 德育资源; 优先保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13-0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德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基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十分具体而艰巨的工作任务。[1]

“德育为先”既是德育理念、工作原则,又是搞好立德树人的方略。“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为”是指“变成”、“充当”或者“是”,“先”是指“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人或事物。“德育为先”,就是指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保障,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优先确立德育意识,优先渗透思想道德认知,优先培育思想道德情感,优先树立思想道德信念,优先塑造思想道德意志,优先养成思想道德行为,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现实意义

1.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符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实践。“德育为先”理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人的科学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德育为先”理念是以实现人的科学发展为基础进而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因此“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2.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各要素共同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解决这些矛盾最终要依靠人本身。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在解决各类矛盾时能够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我利益和全局利益,从全局的高度来解决问题,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3]

3.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摒弃原来的外延式发展而转向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才质量而不是数量。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智育达到一定水平时,质量的体现就会更多的偏重于德育,“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能够真正体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质量的真正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从而为高校赢得更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高等学校的竞争力。

4.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增强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

人才服务于社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目标,在人才强国战略中也特别强调要提高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意识,可以加强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4]

二、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原则

1.优先规划原则

优先规划原则是指优先针对“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的设计。优先规划原则既体现了“德育为先”理念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德育为先”理论实践的起始步骤,为德育工作的后续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优先规划原则是“德育为先”理念长远落实的根本保障。

2.优先安排原则

优先安排原则是指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相关人员、工作按照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优先的、有条理的安排或处理。这里的优先安排重点要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旨在要对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高效率的配比,目标在于通过优先安排推进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优先安排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优先实施原则

优先实施原则是指按照事先的规划和安排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相关工作的优先实施,是“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重要环节。实施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步骤,也是将“德育为先”理念具体化的关键过程,优先实施更是体现“德育为先”的核心举措,因此,可以说优先实施是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德育工作重要性的保证。

4.优先评价原则

优先评价原则是指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确定相关对象的价值或者状态,是对“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情况的判断过程。优先评价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反馈,以及相关工作的及时调整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能够体现我们给予德育工作的充分重视,也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准确把握“德育为先”的实践状况,对于进一步优化实践方法、创新实践途径都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

5.优先保证原则

优先保证原则是指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所需的资源与要素的保障。“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相同环境与同等要素下,给予德育工作的优先保证则是推进“德育为先”理念全面落实的基础。优先保证不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是形式主义,而是要将各种条件的保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德育为先”的理念与实施更加具有实际支撑,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

三、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路径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所做出的关于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科学论断,也是符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教育理念。贯彻这种科学理念是“德育为先”落实的根本基础,由传统狭隘的育人思想转化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是实践这种科学论断的重要保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观,以“德育为先”为核心理念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推进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德育课堂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渠道,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可以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5]

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对接,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方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做出不断的创新,深入挖掘各种适合德育课堂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对于“德育为先”落实的效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着重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加速大学生思想道德由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

3.增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它通过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在这里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或组织机构,社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并且对学生认知社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分属于高校德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渗透于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每个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今高校的校园文化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通过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社会文化具有更加广泛的植入空间,并且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社会文化通过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6]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常新性使其能够在“德育为先”理念落实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通过文化魅力唤起青年学生的共鸣,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高尚道德。

4.拓展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新式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拓展落实“德育为先”先进理念的新载体,不断创新“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新途径。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娱乐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网络德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却差强人意,网络作为德育新载体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进行挖掘。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积极抢占网络德育阵地,在虚拟环境下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作用,扩大与学生的网络交流空间,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有效利用网络阵地推进“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

此外,区域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遴选一些德育工作较为突出的高校,率先建立一批“德育为先”示范基地,增强区域内外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5.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随着全社会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和高校都应当不断的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7]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了要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外,也要加强德育学科学术化建设,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辅相成,达到共同进步、相互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高校德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得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硬件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5(9):52-53.

[2]姜树卿.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3-4.

[3]李卫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有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8(5):4-6.

[4]杨振斌.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推进思政工作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12-13.

[5]段庆祥.试论高校专业课德育目标渗透的艺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104-106.

第7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任何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的培养和教育,社会为满足自身的这种需要,而创造了培养人的专门事业一教育,于是教师的职业也随之产生了。在人类历史的沧桑变革中,教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养后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历史重任。在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取业道德,才能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古今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教书的根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教学生读书写字记诵课文,而不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做的人道理,那就不能使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挖掘学生的智慧潜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个性……所有这些,确立保护了作为个性的人的价值和精神的独立,从而促使学生的发展既符合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个体的需要,.既符 合道德的原则,又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道义价值。

教师的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也具有教育价值。特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出于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职业责任感,人民教师往往要更多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同时,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也广泛、深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成员乃至社会的进步和未来。另外,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精神表现,其教育价值将更加广泛地体现它对教师自身的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对教师的职业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按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树立正确的义务、良心、荣辱正义等观念和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伴随着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在不断吸取总体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过程中,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在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习惯、思想态度、观念、情感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当这种职业形成一种风气时,便成为一种文化,丰富着人类文化的宝库。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不同于一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它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是建立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依据之一,是教师职业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性的道德规则,对建立和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反映了对教师这一职业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进行道德修养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则,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具有广泛的引导功能和规范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教师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约定俗成及明确规定的标准,是依据道德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准则,它是师德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比师德原则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

当今时代,教育已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以法来规范教育,以法来保护教育,协调教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维护教育的正义和公平,被视为保证教育战略地位,有力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措施。在教育法制化的社会中,教师依法执教已不单纯是个执法问题而且成为教师应当遵守的一项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种道德规范的联系中,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首要标准,它保证职业道德规范沿着正确的方向实施。

第8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江书记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

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市场经济建设.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市场经济中找到原因.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凸现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因此,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的指导下,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二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三是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个代表"思想是以江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进行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对各项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思想,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三个代表"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意义.江书记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4]一个"根本任务",一个"中心环节",确立了德育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德育主要通过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进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就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认为宇宙的法则与道德的最高准则是一致的.中国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家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其中儒家伦理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与核心.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致思于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古希腊追求人的独立和权利,他们尊重人性,崇尚人的自主,自律和力量,把人看作是高于其他一切的实体.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主张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从神性转向人性,高扬人的理性,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重新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提倡求索和创造文明.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崇尚理性,发展科学成为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从此以后,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功利思想和求利原则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上升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在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方法领域中实践古今文化的贯通和批判继承,同时,也在这几个方面实践中外文化的选择和吸收借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三)深刻领会"以德治国"重要方略,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党的xx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了新《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相比较而言,道德建设则比较软弱.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考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以江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2019年6月28日至2019年7月1日,在一年之内先后四次讲到"以德治国".形成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江书记同志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5]在教育系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需要我们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治国方略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认识和表述,是治国理论的发展,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德治与法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善的治国方略.首先是功能互补,法治是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是立法和执法的基础,遵纪守法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德治为法治创设良好的思想和社会条件.法律主要靠他律,道德主要靠自律,二者互为补充.其次是范围互补,法律只是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处,而对"缺德"不违法的行为是不干涉的;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对"缺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减少犯罪;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包罗人们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特别是私生活的全部内容.而道德则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第三是时间先后互补,汉代思想家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德治的作用在事先,法治的作用在事后,形成了时间先后作用的互补性.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首先要以德治教.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和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真正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以德治校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观念,而且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作师德建设的力行者.以德治校是一种重要的学校管理方式,也是构建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应有内涵,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和评价,增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德育人是构建贯彻治国方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在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中,继续深化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德育内容五要素的整体性研究.在构建德育途径方法体系中,教师要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这是以德育人的前提,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以德育人是德育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既是贯彻治国方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环节.

(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整体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施体系的框架.这一体系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途径形式,方法手段,领导管理机制等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思想原则和内容范围与《纲要》的内容要求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纲要》在第20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应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6]第23条指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7]在课题的深化研究中,要把《纲要》的内容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努力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整体构建适应全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纲要》要求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和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同样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不再限于笼统的"德育",而对德育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

本课题经过"xx"期间历时四年的研究与实验,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在各实验区,校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基础上,经总课题组的归纳整理和总结概括,形成了"xx"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总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它全面论述了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原理.标志着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形态的学校德育体系基本构建定型.

这一构建原理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即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德育论原理和系统论原理.德性论,德育论原理融会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重在论述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说明"为什么"要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系统论原理作为科学方法论,重在论述德育体系的性质特点,结构层次和运作机制,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是什么"和"怎么样".

因此,全面掌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十五"课题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的基础和前提.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

德性就是品德.德性是人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决定着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标志着个体存在的意义.德性以人格或个性的形式反映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培养人完整的德性是德育的本质和目的.

德性存在发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三个方面.

1.德性的整体性

德性的整体性指人的知,情,意,行品德结构的统一性和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

(1)从人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考察德性整体性的根本点,是一个人内在的知,情,意和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归结点是一个人德行的真实性.同样是做一件事,有的人出于自然,有的人出于自愿,而有的人出于对外在规范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那种不是出于自然的德行,表明其知,情,意,行之间尚未达到和谐统一,即完整的德性尚未形成.德性体现了人的真情实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充分体现一个人真实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意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关于"诚"是德行之本的观点,反映着对德性整体性的体验和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知,情,意,行)和内容结构(道德规范),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辩证统一.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而善恶问题不仅需要道德判断,还需要情感的调节.人不仅是理性存在,而且是情感存在.情感不仅是德性的构成要素,而且在德性整体结构中起着动力或动机的作用.

(2)从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认识德性的整体性.从人的社会化过程看,德性具有社会意义,体现个体的社会存在.离开社会活动和社会规范,就无法认识德性.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而且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真正完美的德性,不仅要实现自我价值,还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德性的社会性是德性整体性重要标志.德性整体性的形成过程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即个体德性的整体性越强,就越能适应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个体德性与社会的适应和促进关系越和谐,其社会化程度就越深.

德性整体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的整体化,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如何培养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在德性培养中如何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和谐统一.

2.德性的建构性

德性的建构性是规范性与主体性的动态统一过程.道德规范从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秩序的认识和实践中概括出来,它以规则性的行为要求引导和塑造着人的德性.规范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内涵着应当.它以善的认定为根据,不仅指出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而且还告诉人们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因此,它虽然相对于个体来说是外在的,但是,其内容和精神却与人的先天的善的倾向是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使对规范的学习,遵守和实践成为培养德性的必要手段.规范的作用在于规定了德性的内容和范型,规范教育只有同主体性培养融为一体,才能使德性成为人所特有的生命形态.人的生命形态显现于人的知,情,意,行,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知,情,意,行的活动方式和特点.德性的建构性是在规范性和人的道德主体性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

(1)自为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为性来看,人的活动是包含着自觉意识的活动,人对自身的存在和与客体的关系有着明晰的意识,人既能把外部世界包容于意识中,以观念的形式把握世界,又能反观自身,把握自身的主观世界,因而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自主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主性来看,人在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中,具有自由选择行为方式和自我调控情感意志的能力.人的行为要受社会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客观社会环境提供的道德冲突的几种可能性中,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准则去作出相应的选择,在这个范围内,人可以独立自由地没有外在强制地自行决定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个性心理自行调控情感意志.如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处于危困环境中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个体会产生同情,着急一类的情感,并根据自己的道德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当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而努力学习时,人能自觉抵制外界的干扰,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而持续努力,这就是自我意志,其所体现的就是活动主体的自主性.

(3)能动性.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上,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还表现在对活动的条件,环境的自觉认识和积极创造上,对活动价值的多重追求和积极实践上.道德的生命和价值在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完整的德性应是他律与自律,规范性与创造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完美统一.

德性的建构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有:一是如何建构有利于完整德性培养的道德规范体系,即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二是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3.德性的发展性

德性的整体性和建构性都在说明着德性的动态发展性.德性的发展性可以从德性的历史传承,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德性发展的动力,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四个方面来认识.

(1)从德性的历史传承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性.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德性有不同的要求,因而使德性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结果也有所不同,德性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德性随时生变化并不是完全抛弃前代德性,而一般是在历史和时代更替中将那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原则保留传承下来,并弃除那些不合时代的成分.这种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品质,如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勇,廉,耻,在历史传承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这是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仍然能够感动现代人,并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敬仰的内在原因.

(2)从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根据中外关于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人的德性随人的年龄的增长有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如科尔伯格等人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研究,大致反映出德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代我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中,受教育者的德性发展并不是节节提高,日生日成的.以世界观教育为例,世界观是人的德性中的一个稳定的观念要素,世界观的稳定性决定德性也具有稳定性.但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构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与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相冲突的思想影响,就可能导致受原世界观统摄的价值取向的中断或改变,以至动摇其世界观.从个体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看,个体于3 12岁期间养成的德性或习惯,常常在13 15岁或者更晚些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这时,个体要对已有德性或习惯付诸于实践,让社会对他们的德行予以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社会的反馈是积极的,他们对已有德性则信之弥笃.如果社会的反馈是消极的,他们就要反思自己的德性或信仰是不是错了.这个反思常常对已有德性或习惯具有"促退"的作用.这说明在德性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反复性问题.

(3)从德性发展的动力看德性的发展.道德活动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客观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形成并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的条件和环境,造就并发展着活动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形式日益多样,水平逐渐提高.但对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主体的道德需要及其同社会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往往对发展道德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客观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会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人们目前所达到的道德水平,道德境界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推动人们去进行自觉道德活动的动力.这表明,德性的发展,既有外部的动力,也有内部动力,主体的道德需要是主体德性发展内部动力的心理活动形态.外部动力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种要求和必然性只有通过道德活动主体转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推动道德活动的发展.

(4)从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看德性的发展.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主体性越来越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发展,创造了比以往各历史时期都适合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优越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二是人的道德素质对人和社会的完善作用日益增大.德育活动和德性修养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活动,完整的德性提升了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直接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德性完善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三是道德活动和德性培养的领域日益扩大.当代伦理学不仅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人与电脑的道德关系,把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作为人的德性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道德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德性的内涵也逐渐丰富.

德性的发展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德性的历史传承性要求现代德育解决好德育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创新问题;个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体德性的培养过程要求现代德育整体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前后衔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德性发展的动力要求现代德育深入研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发生机制,研究各种教育因素与道德需要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道德需要与道德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要求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广阔背景上进行德育研究和实践.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原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性的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1.德育的整体性

德育的整体性包括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和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1)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根据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完整的德育目标内容应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结合德性的整体性分析五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政治教育确立了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奋斗方向,思想教育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政治教育提供理念支撑,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理想信念.道德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常态活动方式.法纪教育以"法"和"纪"的形式,充实和保证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进行.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素质始终起着维持,调节和统合个体的知,情,意,行的作用,心理教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德育内容的五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五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和谐,其整体性----对受教育者德性的整体塑造作用就越强.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并非五要素的等量施教,而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小学一年级(可前延至幼教阶段)到大学四年级(可顺延至研究生阶段)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其研究重点是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合理比重和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之间的和谐衔接.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横向要素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德育内容在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

(2)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途径是教育者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所凭借或创设的空间,领域或载体,是实施德育的渠道.在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物质的实体存在,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及整个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的整体性是由各条途径的客观存在形式决定的.从德育途径的总体空间特点看,可以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在空间建构上自然连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就人的日常活动范围来看,这三个领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活,工作,学习的整体处所和空间.从德育途径的具体类别看,有课程类,如专门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实践类,如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组织类,如党,团,队,学生会,社团等;环境类,如学校,家庭,社区的文化氛围;管理类,如学校,科系,年级,班级德育管理,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传媒类,如广播影视,报刊书籍,电脑网络等.德育途径与德育内容存在着对应性,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德育内容需要多条德育途径来贯彻实施,因此,各条途径的协调配合是德育途径整体性的重要发生机制.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就是在深入研究和认识德育途径之间的联系以及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的整体联系的基础上,将各条德育途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使其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育人效果.

德育途径的选择,利用,创设又体现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一方面体现在德育途径的整体性中,同时,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也有自身特点,如同一途径中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又有相同的方法,因此,德育方法的整体性的内在机制,是不同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内容和学生接受心理之间的协调性.如果不同的教育者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能够适合学生理解掌握德育内容,并能促进学生将道德认识和谐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那么这些德育方法就具有整体性.德育内容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动态多样的,所以,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坚持辩证思维,鼓励创新.

(3)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首先,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工作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工作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具有整体联系;其次,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目标,各德育职能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德育管理具有整体效益.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为德育评价的整体性.德育评价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上.整体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段层次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各年级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对象和人员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诸方面具有整体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德育条件的评价,对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等德育过程的评价和对德育整体效果的评价.德育评价的整体性还体现在评价的方式上,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

2.德育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都是主客体的统一."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经过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深化了对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的整体认识.其基本认识角度,是从双方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形成的过程和表现特点,各自主体形成的结果的全过程来考察,即认识和把握双主体互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双主体形成的基础.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指教育者参加教育实践时的工作素质基础,教育者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先于德育过程而存在的,教育者的工作素质(包括主体性意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而言,具有先行社会化的实践基础,是相对成熟的道德主体,其社会职责和实践目的是育德育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等主体意识.从其社会化水平来看,受教育者是未成熟的社会个体,他们的主体性,包括学习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都处在形成发展状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双主体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教育者主体性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素质能力的培养规划,对教学内容(社会主体的"物化"形式)的改造,调整与活化,对教育途径的创设和方法的设计运用等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主导"是教育者主体性的总体特征.教育者主体的实践过程具有重复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性和发展性,其发展过程一般是不可重复的.在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状态(包括其主体性程度)对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活动具有规定性,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要以此为根据,这是双主体整体联系的内在动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主体性,其主体性的形成既是自身素质发展的阶段标志,又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对象化体现.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的一种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主导着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际关系有群体--群体;群体--个体;个体--群体;个体--个体等联系形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德育双主体的对象关系并非都是师生双边活动,更多是学生自主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双方互为主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直接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本生长点.在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间接的对象性关系,所谓"间接"对象关系是指教育者虽然"不在场",但教育者的主体性仍在起作用,表现为受教育者自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外化为主体行为,如文化课中的自学和道德生活中的自律等.整体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应包含师生共同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两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性活动中的主体性更具根本性和目的性.

(3)双主体的形成和发展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形成于不同的基础,因而其形成的目的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主体性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践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教育者对主体性的研究和实践既包含着科学育人的观念和目的,又具有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者群体主体素质的手段意义,其归结点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教育实践.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指导和培养下发展自身的主体性,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利更有效地继续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理想.

3.德育的实践性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生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孤立地研究道德的本质,特性,结构是不能真正认识道德以及德性培养的.本课题研究认为,德育的实践观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的起点.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形式,德育实践活动贯穿德育全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双方互为主客体关系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确立和形成,双主体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辩证的统一.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经常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形成的根本基础.

(3)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素质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素质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因此,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德育的整体性是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德育的主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体性和实践性从德育活动的特点,德育过程的本质角度说明德育体系的运作主体和运作性质.

德性论原理和德育论原理共同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根据德性的整体性和德育的整体性原理,我们认为可以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和实践.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即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它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极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实施体系.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从纵向看,是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都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分系统的横向贯通.这种贯通要求每个分系统都要落实到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之中去,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使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环环相扣,互相依存,和谐贯通.通过这种联系做到分系统自身构建的整体性.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将大,中,小学三个子系统和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第四章至第九章分项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根据教育模式构建原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以"整体构建"为主要特征的德育模式.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具有理论建构和实践概括的双重属性.从理论建构的属性来看,《总论》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德育思想史,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结合德育改革实践进行应用性研究,建构成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体系.从实践概括的属性看,《总论》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德育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考察总结基础之上,建立在四年来各实验区,校课题研究和工作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中研究德育基本规律,选择提炼出体现德育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实践方式,经归纳概括建构成切近德育改革实际的,可操作的,整体化的德育实践体系.《总论》的这种德育模式的建构属性,为"十五"期间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xx"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要在"深化"上下功夫,在"深化"上做文章,在"深化"上出成果,在"深化"上要实效.深化研究的内容包括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和《成长册》的深化研究三个方面.

(一)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

1.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础

"xx"期间,我们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系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基本方法,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含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出学校德育体系.这个德育体系集中表现在总课题组"xx"课题的最终成果《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中.《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4部著作,以及各实验区关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是"十五"深化研究的基础和参照.

2.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xx"成果为基础,进行分年级德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研究,分别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体系.为教育部制定或修订德育大纲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从盲目性走向科学性,从零散性走向系统性,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3.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xx"期间,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对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一些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也发现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一些面上的问题需要深入,一些粗糙的问题需要精细化.这些问题构成了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德育目标和内容.江书记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8]如何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德育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内涵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其次,德育的分学段目标和分年级目标如何表述 如何体现年龄特点和德性形成和发展规律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难点.第三,德育内容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要素"各自的具体内容,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如同智育的各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外语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规律一样,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如果不能正确划分其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其特点,不能正确遵循其规律,就难以实现德育的科学性,也就难以收到实效性.因此,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难点.第四,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确定为基本道德规范.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个"德目" 这些德目怎样形成序列,循序渐进地分布到各个学段 每个年级又如何把这些德目化为教师可操作,学生可接受的具体内容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重点.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网上垃圾的令人忧虑,全世界普遍关注和呼唤"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如何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

(2)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学校的德育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中职德育课,高校"两课"),德育活动课,学科德育,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基地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三结合等.各条途径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协调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难点.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改革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建设一门德育活动课,并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结合,如同高校"两课"一样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 如何建设德育活动课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重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如何深化研究班主任工作 如何加强学科德育和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在面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年代,如何加强家庭教育 如何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这是学校德育途径深化研究向家庭教育的延伸.

(3)关于德育管理和评价.德育评价的深化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德育评价难以量化,难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靠考知识,考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是不太容易量化的.因此,增加了德育评价的难度."xx"期间,我们已经总结出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德育评价的原则是: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③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④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是:①评语鉴定测评法;②等级评定测评法;③综合记分测评法;④

这篇"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德育,整体,体系,实验,推广,报告,学校,研究, 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德育评价深化研究的任务是: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班级,学生三级评价体系 如何运用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

4.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1)各学段要分别构建小学德育体系,初中德育体系,高中德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德育体系.各学段德育体系要包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项子体系.每一项子体系原则上要具体化到年级,小学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段,初中以上每学年分为一段.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

(2)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是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有机组合而成.从动态性的原则来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民主,法制,纪律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就某一学段而言,是通过各个年级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各教育阶段,其中包括各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高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特别是分年级德育的二级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3)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求在2019年底完成,2019年3月出成果,2019年4月召开年会暨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实验方案,2019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实验学校中进行实验.202019年底总课题组向实验区,实验校征集实验报告,2019年第八届年会进行总结评审表彰.会后将各学段德育体系实验总结报告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制定德育大纲或德育规程提供决策依据.

(二)《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

1.《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础

"xx"期间,我们编写了一套《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其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师,中职,大学每学年一册共22册).总体思路是:遵循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原则,整体构建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式上升,构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年级的德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克服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过频变动和不必要重复,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就是德育内容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的一个载体,是建立德育活动课的一种模式,是对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一个补充,是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

《德育》系列实验读本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实验区,实验校领导和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反馈.广大实验教师在《德育》读本实验过程中撰写出一大批优秀的实验报告,教案教参,活动方案,录制了一批优秀的活动课录像带或光盘.这些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为基础,以"整体构建"为基本思路,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新三中心论"为基本原则,以德育活动课为基本形式,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德育课教学软件,为教育部德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3.《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1)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的动力.德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德育不仅有规范性的内容和要求,更应有创新性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应教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而不能使学生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学生的观察,记忆,注意,想像,思维等智力活动,必须而且必然以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德育的生长点,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还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设计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评价等,增强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

(2)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课程改革的意见即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改革课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情况",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正是《德育》读本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特色.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应当而且必须依靠和借助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和活动内容.德育课程不是上述各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实现自身的超越,在综合性上应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综合性,即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二是德育过程的综合性,即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三是德育体系的综合性,即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不以认知为主,而是以活动为主,以实践为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课不同于智育课或文化课,它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课必须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解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脱离实际的倾向.

第9篇:德育原则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德育模式构建;传承;创新

德育模式是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在内的德育实施体系,构建德育模式对于德育的整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现代德育模式有利于传承和创新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国德育模式构建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当前德育模式研究中一个热门的话题。主体性,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自为,是一种以自我创造为途径的获得性本能,对“主体”的理解要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来考虑。人是社会的人,在设定德育目的的时候,必须以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作为参照,即整体主体性。而每个人本身都有其自主性需求,所以,德育目标的设定又必须将个体的解放、发展作为参考因素。在构建现代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整体主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关系。

构建现代德育模式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否则,就会无法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甚至会纵容人的自由,而失去客观评价的标准。

(二)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的含义有两点:一是适当保证德育权威的存在。德育肩负着传承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任务,要向其社会成员传递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使其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就必须树立起德育权威,大力弘扬主旋律。二是随着对主体性的强调,德育的方式必须革新,德育工作者理论上的地位要作新的调整。尽管德育对主体有着不可否认的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德育的个体目标仍是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自为。正因为如此,德育方式必须改变过去机械的传递与接受,而应该在尊重个体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始终给以必要的指引,这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德育工作者应该由讲授者变为德育活动中的设计者、分析者、判断者等。但是,德育工作者理论上的地位革新,并没有改变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而仅仅是改单向的讲授为隐性的引导。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德育模式本身要具有可实践性。力求实践性、操作性是现代德育模式创新的一个发展趋势,构建现代德育模式不能停留在对德育理论和理念的探讨上,而不寻求有效的实践途径。当前德育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量化,但具体的量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把握不甚准确,还需不断改进。二是德育模式的构建必须注重培养德育对象的道德行为,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道德认知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再高的道德认知和分析水平都不能等同于实际的道德行为,个体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才是真正的道德内化过程。因此必须强化对德育对象的实践教育过程。

(四)发展性原则

构建现代德育模式一定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一是要关注古今中外的德育模式,吸收借鉴。二是要注意新模式的开放性,跟随德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调整具体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教育模式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初级的教育模式中孕育高级的教育模式,高级的教育模式有待于发展到更高级的教育模式。”①这是查有梁在其著作《教育模式》一书中,根据系统科学的有序原理提出的模式孕育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当前构建现代德育模式一定要遵循发展性原则,为将来构建更高级、更完善的德育模式奠定基础。

(五)科学性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都处于一种经验性活动状态,缺乏对德育对象需求的深层次探索和对德育理念、方法的实证性研究。构建现代德育模式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加大实践考证的力度,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其他领域的科研成果来完善自身。这是根据对我国德育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得出的,也是当前丰富我国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我国当代德育模式构建理论探究

在当代,我国德育工作者提出和实施了许多德育模式,传承和创新这些德育模式,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德育模式还不很完善、理论基础薄弱、操作步骤模糊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我国当代德育模式建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环境化德育模式。环境化教育模式强调要以环境为载体,以社会规范为主要手段,以自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道德进步为目标,从而使德育的首要地位得到真正发挥,德育效果得到切实体现。它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正面教育,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功能,在方法论上要以环境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渗透功能。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设置一定的心理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认和自觉思考。这一模式的立足点就是教育与环境的统一性,一方面,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更广泛、更重要的教育。

构建环境化德育模式,一是要使德育活动与环境相协调。德育不能滞后于社会发展,脱离社会现实,要合乎时展、合乎受教育者的心境和需求。二是德育活动要以环境为载体,它要通过说理、形象感染、社会交往等环境因素在人们心目中潜移默化。三是德育环境要综合优化,要引导和推动人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积极性因素,摒弃消极性因素。为此,必须更新德育思想、革新德育功能、改革德育内容、变革德育手段。要加强德育环境选择的训练,净化高校信息环境,建设德育教育基地,发展隐性德育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把校园文化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中去。

第二,主体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本要素,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在继承了传统道德教育对道德认知的重视的同时,改变了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被动性,它倡导受教育者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通过道德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认可、自我接受和自我体验,从而达到切实改变德育的低效率状态。

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化个体主体性的塑造。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存在,正视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合理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道德主体性,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塑造,即个体主体性的塑造。二要拓宽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确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道德高尚的、身心健康的、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的教育理念,要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教育。三要创新德育的手段和方法。要坚持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渗透和灌输,又要发挥学生个体内在的自我道德修养和觉悟;要坚持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既要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开展集体教育,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体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教育。四是要整合德育过程,构筑平等互动的德育平台。在德育过程中必须构筑一个平等互动的德育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规范通过情感和意志的催化作用内化为信仰,从而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②

第三,对话德育模式。对话德育模式就是在对话理念指导下,包含着对话意识的培养、对话情境的创设、对话过程的构建、对话条件的设置等操作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所谓对话,也就是指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为实践途径,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它强调对话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反对单纯的灌输说教,它不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德育对话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即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而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寻求人在知识环境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在知识中寻找自我。对话是人与知识联系的纽带。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在对话氛围中,教师与学生都处于自由状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打破各自的封闭状态,进入更加广阔的领域,教师和学生在平等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可以使双方积极思考。

对话德育模式要求师生双方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要有共同的话语背景和遵守一定的话语规则,师生之间的态度要真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第四,立体式德育模式。立体式德育模式就是借鉴国内外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的有机成果和合理性因素,根据我国高校德育规划与目标、内容的要求,根据时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采取的系列的不拘一格的“立体式”道德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除了马克思主义伦理之外,还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华,强调以开发“多元智能”为主线,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中不断生成“发展观”,强调“人人能成功”的学生观等思想和实践。③

构建立体式德育模式,一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环境网络,形成学校德育的“小气候”和社会德育的“大气候”。二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内容网络,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使德育内容系统化、层次化、精确化、时代化。三是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渠道网络,采取灌输、实践、领悟、感化、参与、管理、咨询相融合的德育渠道网络。四是要建立立体式德育的保障网络,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政策,通过德育立法,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德育保障体系。

第五,生活化德育模式。所谓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模式。生活化德育模式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明确提出了德育为生活服务的新理念。生活化德育模式主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能力、感悟能力和选择能力。

生活化德育的实质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也就是从生活现实出发,在生活中进行真实有效的德育并回归生活。它是要从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来关注其道德问题,进而引导受教育者能过上完美的道德生活。它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主体性道德素质的人。④构建生活化德育模式应当坚持主体性、主导性和创新性原则,通过引导,实现品德实践、品德体验、品德感悟、品德选择过程的无限循环。

第六,人本德育模式。人本德育模式就是指德育应以对人的深刻理解和研究为出发点,在德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和人性关怀,最终目的或者主要价值是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培养具有现代道德智慧的人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德育目的要由原来的以社会为本转到以人为本上来,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新体系,实现对德育工具职能的纠偏和本体职能的回归。人本德育模式认为,德育是个体社会化不可缺失的环节,德育应致力于全面发展的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育不能脱离个体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德育过程中应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构建人本德育模式,应当始终把握育人宗旨,把德育对象政治观念的形成、思想认识的提高、道德规范的养成、情感世界的充实、人格境界的提升作为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要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选择,追求个体生命价值最大化。应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单纯重视德育认知转向更加注重德育能力的培养。

第七,生命德育模式。生命德育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其生命的存在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以及对与其密切相连的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可持续德育模式。生命德育模式既要关注生命的现在,更要关注生命的未来,这是德育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生命意识教育则是生命德育的突破口。⑤

生命德育模式要求应当在生命关怀中完成对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要遵从人类生命活动的规律,设置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对于自我生命存在的欣赏。让学生形成对一切生命的欣赏和关爱。

构建好的德育模式是改善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的首要环节,因此,传承和创新现有德育建构理论对于改变我国高校德育低效的现状,探索出适合当前形势的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查有梁著.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3-7.

②刘献君.建国五十年大学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9,(4)29-35.

③叶芳云,王博.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演变过程及存在的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12)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