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人文地理论文精选(九篇)

人文地理论文

第1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20世纪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在形式与内容、广度与深度上呈现了迅速进展,从根本上带来了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包括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时代的终结,以信息和服务业为重要基础的新经济模式的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分散以及城市连绵区的形成等,洛杉矶学派正是源起这一时期。1986年《社会与空间》推出了一期探讨洛杉矶的特刊,此后这些研究洛杉矶现象为主的学者们被美国学术界称为“洛杉矶学派(LosAngelesSchool)”。该学派在1980年代末召开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出版了许多著作,对洛杉矶的研究也渐成体系[1]。一般认为,洛杉矶学派主要是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的几位地理学家学术观点与系统思想的统称。洛杉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爱德华?索亚(EdwardW.Soja)、艾伦?斯科特(AllenJ.Scott)、迈克?戴维斯(MikeDavis)、迈克尔?迪尔(MichaelJ.Dear)等。他们认为,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现实或许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众多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后现代大都市的典型文献[2~4]。从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来看,洛杉矶大都市区具有很多例外的特征。在传统理论中,城市中心具有重要的控制与影响能力,会对周边地区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但洛杉矶大都市区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发挥控制与影响能力的城市中心,多中心化、零散化、碎片化的城市结构似乎在洛杉矶大都市区发展的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虽然在很多层面上与传统的城市发展路径有所差异,洛杉矶大都市区却始终是极具活力的多元文化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移民,是美国西海岸重要的工业增长极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这样的特殊性使得这批学者加强了对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关注,并针对其发展历程和特征总结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基于洛杉矶大都市区多元化的复杂特征,洛杉矶学派各位代表人物描述和理解洛杉矶的方式和角度也是多元的。迪尔认为洛杉矶不同于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形态与一般特征,是城市区域由现代主义范式向后现代主义范式转变的典型代表,强调建立对差异性、不确定性与多元性的理解[2,3]。戴维斯关注的是洛杉矶的社会种族问题与城市管治,他从洛杉矶知识分子流派、政治领导人更替、住房市场的变化、社会犯罪、宗教和生态环境几个方面进行考查,认为洛杉矶的社会两极分化与种族矛盾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洛杉矶在人口扩张、地域无限蔓延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4]。斯科特则更专注于全球化背景下洛杉矶大都市区产业活动空间的演变,弹性生产空间的灵活性维持了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劳动分工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中扩张,使得洛杉矶在经历了福特式生产危机之后迅速转型,经济得以复苏[5]。索亚更像是洛杉矶学派的集大成者和系统的梳理者,他将这些关于洛杉矶的思考、分析和阐释归纳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在多部著作中汇聚成洛杉矶学派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内涵[6~9]。洛杉矶学派认为,城市向后大都市转变的过程是不稳定的,将会遇到的突发问题和矛盾是难以预见的,洛杉矶大都市区正处于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其进展似乎比其它地方更快,针对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分析,既是对一个都市区域转变的典型说明,同时也可以为其它城市空间提供比较分析的依据。

2洛杉矶学派的理论基础:社会-空间辩证法

洛杉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地理学家,而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空间,因此,对于空间概念的内涵理解是洛杉矶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洛杉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后现代空间观的影响,认为空间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建构空间,是各类复杂社会关系的产物,需要结合特定时期特定地点进行分析,并不具有普适的一般规律。洛杉矶学派提倡接受空间的多元性,认为不同地区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面对的社会矛盾也不同,而最终构成的空间将是各异的。洛杉矶学派对“空间”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HenryLefebvre)的影响,他被迪尔称为“潜在的后现代主义者”[3],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了空间的作用,批判了以往对于空间的忽视。1974年,列斐伏尔首先丰富了对空间概念的内涵界定,认为“空间并不是一个预先给定的东西,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即“社会空间”的概念[10,11]。同时这种社会空间服从于当前生产方式,为了保障社会生产方式顺利运行,社会实践需要生产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在列斐伏尔的思想中,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的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他非常重视“社会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2]。索亚为洛杉矶学派的理论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梳理了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之间的逻辑思辨过程,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他认为,生产方式的确立服从于人们劳动的基本目的,生产方式直接决定了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各种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具有辩证的交互作用,即各类错综复杂的生产关系可以形成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空间影响。空间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结果和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前提和中介。概括地说,洛杉矶学派对于“空间”基本特性的认识包括,空间服从于人类劳动的目的;由社会关系生产;并不是具有构建法则与独特演变机制的独立结构,而是与社会关系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社会关系造成限制与影响。

3洛杉矶学派的现实逻辑:危机与重构

根据社会-空间辩证关系的分析框架,来自内外部的力量对生产方式造成的冲击将导致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的相应变动,原有的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难以维系生产方式的平稳运行,“社会危机”将会产生,此时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需要调整以实现新的平衡,即实现“重构”。因此,危机与重构是社会-空间辩证关系在城市区域发展现实中的投射。“重构”源于“危机”的观点强化并升华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重构”的不充分认识。人们通常理解的是,重构是解除当下危机的一种办法,但是索亚补充强调的是,“重构”传达的并不是一种“从头再来”、“推倒重来”的概念,而是基于城市、区域发展基础而做出的为抵抗新生危机的调整。城市空间化的序列是累积性的,每一个阶段都包括着早期地理的痕迹,而这种历史上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重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始终处于演化发展的过程,重构在成为危机的解决方法的同时,可能也埋下了新危机的种子。危机与重构相互作用,螺旋上升。洛杉矶的发展过程也恰好可以说明这一观点。1965年(瓦茨黑人骚乱)与1992年(大规模的黑人暴动)是洛杉矶大都市区发展过程中2个重要的标志时点[13,14]。1965年的暴乱可以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信号,此后洛杉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重构,包括新产业空间的出现、边缘城市的发展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数据显示,1970~1980年,纽约几乎失去了33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而洛杉矶区域却增加了22.6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6]。然而1992年黑人暴动的出现,标志着再一次社会矛盾的激化,反映了洛杉矶在向后现代都市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危机。

4洛杉矶学派的分析蓝本:后现代的洛杉矶

4.1危机与挑战20世纪中期,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如日中天,索亚曾将这一时期的洛杉矶大都市区描述为:“福特主义工业扩张的示范性竞技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和批量消费主义的示范性竞技场,牵动着联邦宏观经济的重要力量,具有稳定劳工而建立的政府、工商界和工会之间的各类社会契约,由交通和住宅主导的最典型的美国式郊区化”[6]。20世纪中后期,洛杉矶的生产方式开始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前所未有的大量跨国流通和交易使得产业链被划分为多个生产片段,同时被配置在全球不同的地点。大量福特式生产制造业企业利润持续下降,难以维持工人工资和福利。同时,石油价格和能源成本的上涨造成了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提升。为节约开支,大型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许多工厂开始倒闭,这不仅增强了社会不稳定性,而且影响了部分劳动力市场,大量原先在传统工业中由工会组织管理与保护的劳动力被重新释放到社会。同时,洛杉矶始终是一个移民比重很高的地区,这一时期在新移民法刺激下,更多的外来移民不断涌入,造成了公共基础服务的供应短缺。这些外来移民多集中在洛杉矶市中心周边地域,例如非裔多集中在洛杉矶市中心南部,西班牙裔多聚居在市中心东部,白人则不断向更远的郊外迁移。由于种族隔离的就业制度与公共住房法案的失败,外来移民贫困率不断上升,住房问题与社会服务供给不足现象日益凸显,加剧了种族关系的紧张。

4.2经济重构:去工业化和重新工业化在如何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型的探讨中,很多学者认为,服务经济和信息技术主要是基于消费和服务,并不是基于制造业的生产,因此主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倡导消费主义,激发经济活力[15]。然而正如洛杉矶学派对于“危机”与“重构”的观点所言,重构并不是一个推倒重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上一阶段发展的影响。1960年代的洛杉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工业技术地区,航空工业、民用飞机制造、电子工业以及一些国防业务是重要的支撑产业,在这样工业化特点鲜明的地区倡导以消费主义为主的服务经济是不合适的。因此,洛杉矶学派肯定了制造业在转型阶段的重要性。斯科特的观点最为鲜明,他认为,在新时期,利用快速提升的信息化技术、互联网交流以及交通联系优势,整合大量传统工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与外来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加强产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和打造经济增长点,是洛杉矶大都市区经济重构的主要原则[16]。洛杉矶学派将发生在洛杉矶的经济重构过程概括为“去工业化”和“重新工业化”。所谓“去工业化”指的是降低标准化生产制造的产业投入,如这一时期位于洛杉矶的美国西部最大的汽车生产线、轮胎和玻璃制造业、钢铁产业的主要生产区均已关闭。所谓“重新工业化”则指的是洛杉矶大都市区内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生产、以工艺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如服装、家具、珠宝生产和电影生产)和生产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司、广告宣传、法律服务)的发展。经过这样的转变,洛杉矶确实走出了福特工业生产危机。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扩展提升了洛杉矶高技术人员的比重,低工资的服务行业和制造业就业岗位包括临时性工作岗位也实现了更大的扩张。灵活弹性组织的产生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劳工需求,从前集中于大规模生产线的劳动力开始转向灵活弹性生产组织。新产业空间的形成是洛杉矶经济重构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斯科特曾经研究过文图拉县和圣费尔南多河谷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布局[17]。起初,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二战后,城市中心的企业由于地价上升而逐渐开始迁移到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带。1960年代之后,大量拉美移民涌入圣费尔南多河谷一带,为弹性生产的灵活小型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区域空间内部逐渐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倾向于集聚的企业更多的是专业化程度较高、对溢出效应和面对面交流要求更高的重要环节。分散的则是灵活的弹性生产空间,与外来移民相对均匀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空间相关性。

4.3地理重构:各空间尺度地区的发展兴盛如果说以新产业空间的兴起为代表的经济重构是全球化背景下洛杉矶新经济秩序的重要解释,那么洛杉矶大都市区在地理空间上的重构则是后福特生产方式的重要产物。随着传统工业区的衰落所引发的经济重构,洛杉矶中心城市之外的边缘地区、地区发生了迅速的扩张。索亚认为,这些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拥有一样重要地位的全球经济新型工业空间,不仅仅是中心城市的卫星城,从更大意义上来讲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城市。这些边缘地区或地区直接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网络相连,使得城市内部中心与郊区之间的等级更加模糊,同时也淡化了中心城市作为“本地和地区文化中心”的角色。分别从洛杉矶县、洛杉矶大都市区2个空间尺度来说明其地理重构特征。在洛杉矶县内部,以的圣莫尼卡到帕罗斯贝尔德斯半岛区域为例,该区域位于洛杉矶国际机场周边,业已发展成为以航空工业为核心基础的综合性发展区域,既有航空工业、国防高科技工业的企业聚集,同时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名目繁多的商业服务快速扩展的地区。放大到洛杉矶大都市区的空间尺度来看,1970年代奥兰治、圣贝纳迪诺、里弗赛德和文图拉4个县,人口增长率达到40%,就业增长率甚至更高[6]。同时,这些地区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像一个完整的城市综合体。以奥兰治县为例,在这个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地区内部,既有高收入人群的高档住宅区,也有廉价劳工的聚居地,既有作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的高科技企业,又有大型区域商业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空间。总之,无论是着眼于洛杉矶大都市区尺度还是洛杉矶县尺度,郊区地带、边缘地带、地区的重构特征,很难用传统的城市和郊区的定义进行界定,这些地区越来越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中心,均呈现出了一般城市的特征。

4.4对现有重构的批判与思考从洛杉矶大都市区整体就业增长情况来看,经济重构确实卓有成效。1972~1979年,航空航天、电子工业领域就业率增加了50%,制造业的总就业率从23%上升到26%[6]。然而,在经济复苏的同时,更大数量的劳动者由于不再受扩张时期社会契约的保障,则向下渗透到相对低技能、低工资的生产性和一般服务业行列。以迅速发展扩张的服装业为例,就业人数在1970~1980年扩展了近60%,占制造业就业总增长数的12%[6]。由于需要适应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后福特方式的服装生产过程往往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往往发生在灵活布局的小车间,生产环节多由工会化程度较低的低收入人群(如黑人移民)完成。因此经济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以种族、移民身份、性别和收入水平为依据的进一步零散化。然而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下,以职业地位高低划分的居住隔离现象愈加明显。例如,洛杉矶县蓝领工人阶级居住在较老的中心城市里,而控制劳动力的主管人员、经营人员和监督人员则居住在地区,中产阶级等白领职业居住分布相对均匀。最后,这种居住隔离极化的空间通常通过专门化的居住范围划定与管理方式而不断强化,这种管理方式体现在城市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空间的私有化、治安监督、维护管理的方方面面。洛杉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戴维斯认为,洛杉矶大都市区提供了过度的安全服务和监督管理,这只会再度加重社会的分化[18]。他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堡垒中的洛杉矶”,“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能否获取为私人提供的保护,同时也决定了只有在一些被划定的郊区内才能享有的特权”[18]。对于高收入群体的社区,到处有围墙封闭,出入设置岗亭,私人和公共的治安服务相互交织。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空间,也有专门的划定与管理手段,但要受到警察的监督,多数情况只能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洛杉矶学派认为,各方研究与讨论关于当代都市和区域发展的成功故事永远都多于关于新进程失败与负面效应的讨论。洛杉矶确实从福特生产方式带来的危机中成功地实现了复苏,但是在后福特方式空间实践的扩张弥漫阶段,在弹性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一些潜在的危机也在持续蔓延,例如公共空间的萎缩和毁灭[19],富人空间的私有化,贫富阶级的严重分化。

5洛杉矶学派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20世纪初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诞生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曾经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末期在全球化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中兴起的洛杉矶学派注定将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再一次带来革命性的贡献。洛杉矶学派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人地关系的深入认识乃至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领域的发展都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5.1“人地关系”的深入认识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人文现象与人类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0]。经典的人地关系表现为,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对人的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造成一定限制。洛杉矶学派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之一则是索亚提出的社会—空间辩证法[6],清晰地阐述了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丰富属性。事实上,这种社会—空间辩证思想为人文地理学核心研究主题“人地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和阐释,同时在内容上也丰富了人地关系的内涵。索亚所谓的“社会关系”可以对应“人”的含义,即可视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联系与作用,“空间关系”则可以看作是对“地”的补充与丰富,既包括自然空间,同时也包括人文空间,甚至是不同空间之间的交互影响。社会经济关系的重构与变动往往为空间重构提供了根本动力与作用影响,直接决定了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式,由于要素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等等,因此,在地理空间上不仅存在形态上的中心、次中心以及非中心地域,同时还存在收入水平差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行为习惯以及各种偏好的空间差异等。这些要素的聚集空间形式、社会属性空间、文化属性空间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空间关系。同时,空间关系也将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如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富有白人群体不希望与黑人种族及低收入群体存在太多的交流与联系,因此在管理和空间设计上加强空间隔离,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立关系,埋下了危机的根源。

5.2对经济地理领域的贡献:弹性生产下的新产业空间经济地理学关注不同时代背景下经济产业活动的空间布局、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空间组织和载体的发展。对于福特生产方式危机后的新经济秩序,洛杉矶学派首先肯定了制造业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基于弹性灵活专业化生产提出了“新产业空间理论”,丰富了企业区位选择理论。传统区位理论认为,原材料、各类要素以及消费市场等外力作用是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洛杉矶学派的新产业空间理论则认为,由其生产特点和投入要素所形成的区位要求只能在短期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企业更多地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进行组织变革、要素优化等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长期积累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外部区位条件对企业区位选择造成的限制,也将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基础与发展路径而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空间特征。新产业空间理论的观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硅谷诞生于传统工业区以外并不具有区位优势的地方,但其发展得益于要素创新水平与制度保障。后期,迈克尔?斯托帕(MichaelStorper)对于弹性灵活生产方式背后的制度支撑、知识交流溢出方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主张利用质性分析方法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对所形成的产业空间现象进行剖析解读[21~23]。这些研究均对根植于地区自身的企业网络、企业集群、企业关联、知识溢出以及创新网络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解释了在全球化力量日益强大的时代、在各个环节看似可以更加随意布局的时代,为何一些产业或者更加细分的环节依然在一定地理空间内集聚或分散,制度关系、文化关系、知识联系的交错关联均为企业空间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提供了空间。

5.3对城市地理领域的贡献: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形成发展在传统城市地理概念中,“城市中心”始终在城市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如芝加哥学派强调城市中心的地位,认为向外扩散是城市中心的部分功能逐渐向地区转移[24~26]。彼得?霍尔(PeterHall)总结提出的城市演变模型,实质上是将郊区化看作是中心城市的要素分散化过程。美国多数城市的空间演化表现为要素由城市中心向外低密度分散化,而洛杉矶大都市区有“大分散、小集中”的模式则展示出不同的特征。洛杉矶大都市区内部的郊区及地区通常是具有独立特性的发展空间[27],因而城市区域实体空间的扩大以及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扩张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中心的蔓延过程,而是逐渐向更复杂的多中心转化。洛杉矶学派的“多中心”结构为几乎同一时期提出的“边缘城市”概念带来了充分的阐释[28~30],也引发了关于多中心的实证研究,如朱利安诺(Guliano)关于洛杉矶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分析[31]、麦克米伦(McMillen)关于芝加哥城市次中心的科学识别等[32]。“多中心”与精明增长(SmartGrowth)、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契合的,这些发展理念反对空间上的无序蔓延,而多中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使城市中心的扩张规模得以控制,同时区域内部多个中心联系紧密,协同发展,各自在局部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集聚作用。欧洲国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一贯主张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多中心理念,包括历史上的卫星城和新城战略,霍尔主持的欧洲城市区域Polynet项目研究[33],以及欧委会的欧洲空间发展战略(ESDP)对“多中心发展”的强调等[34]。美国从传统的低密度蔓延郊区化到今天洛杉矶学派对多中心结构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美国与欧洲在城市与区域空间发展理念上的殊途同归,这将对城市地理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5.4对社会地理领域的贡献:空间正义的倡导社会地理领域的发展主要源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带来的社会问题。芝加哥学派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地理学创立的标志,该学派认为城市内部异质性的扩大导致了复杂社会问题出现[35]。二战后,城市动乱、阶级冲突以及种族歧视等新的社会问题引发了更多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的思考,他们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应该归咎为社会结构,吉登斯(Giddens)则提出了社会结构理论[36]。洛杉矶学派受到这一时期的思潮影响,认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经济发展,而是受到更深入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洛杉矶学派肯定了洛杉矶大都市区迅速从福特主义危机中成功转型、实现复苏的经济重构效果,但同时提出,基于地区历史基础,结合经济重构与地理重构过程,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社会问题也在不断积累,甚至为下一轮重构埋下危机。例如,全球化力量带来的经济重构加强了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控制与分割,以职业、技术能力水平高低划分的劳动力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弹性生产方式的企业空间组织对低端劳动力的配置与利用更加随意,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权利保障。而经济重构引导下的空间重构,则在地理空间上加强了种族间、不同收入群体间的隔离现象。因而,贫民窟、低收入聚居以及职业隔离不单单是空间问题,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关系。空间关系被社会关系生产出来,而这种空间关系的非正义、不平等和不公平在权力、资本的控制下不断加强。索亚认为,应该鼓励社会进步力量加强对于空间关系的思考与研究,有策略地运用空间,加强对制度领域、公共政策领域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赋予不同空间平等的话语权,倡导与寻求真正的空间正义[37]。如何依托公共政策和制度框架的合理制定来缓解城市内部不同空间之间的矛盾关系,或为社会地理领域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第2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 概然性知识 教学

一、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意蕴

随着对知识内涵认识的加深,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知识进行分类恰恰是建立在对知识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分类原则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类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对知识作用的不同认识。教学研究领域常常采用的知识分类包括:按照知识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知识以及来源于科学实验的知识;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另外,还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类别。《西方大观念》第一卷中按照同意的程度将知识分为确定的知识和概然的知识,而本文所研究的概然性知识即采用了此处的分类标准。

二、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现存问题探析

(一)对概然性知识的忽视

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认识,师生态度各异。教师常常视之不见,学生亦是听之不闻。有些地理教师在钻研课标、教材等过程中不能发现存在于人文地理中的概然性知识;有些地理教师虽然意识到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存在,但是由于对概然性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认识不够,经常采取闪躲策略,不让其出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另外,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过程中过于关注那些结论性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往往会忽略概然性知识的存在。长期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往往更关注于某一问题的正确答案,深深沉迷于为问题寻求唯一确定性答案而不能自拔,对于那些答案多元甚至有些模糊的问题经常会自行过滤,进而产生对人文地理知识本质认识的错觉。

(二)对概然性知识的回避

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探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严峻的考验。此类知识的探究结果通常是没有确定性结论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宽泛,没有明确的界限,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在地理课堂中,当有些地理教师遭遇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往往会在心理上有所防备,恐怕陷在一个问题中纠缠不清,动摇自己的教师权威,因此选择将问题一带而过。除此之外,各种考试标准的内容要求与高中年段有限的地理课时等客观因素也使许多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望而却步。

(三)对概然性知识的探究深度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课堂讨论等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来说,由于大部分教学内容较为通俗易懂,确定性结论的探究活动不易开展,钻研价值并不大,概然性知识无疑成为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最佳切点。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面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不再选择避而不谈,而是勇敢面对。尽管如此,若要对某些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开展深入地探究活动又谈何容易?当前地理课堂中,教师在相关材料的支撑下常常采取简单阐释的方式处理那些无确定性结论的问题,学生在完全作为“听众"的情况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调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会更加深入。解决人文地理中无确定性结论问题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即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信息,相互启发,能调动讨论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集思广益,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然而,关于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课堂讨论题目选取的角度与数量,讨论的组织形式等要求甚高,很多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不能深入问题的“骨髓”。徒有其表的讨论,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易使学生对讨论问题本身的认识误入歧途。

(四)对概然性知识的学习迁移不够

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只说不练是不会取得任何进展的。正如,大多数地理教师已认识到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并且一直苦苦思索寻求优化教学之道,而并不经常付诸实践。实践出真知,若不在实践中摸索前行,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很难有所改进。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批判性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于学生建构人文地理的多重意义。但是,当前地理课堂中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将它的思维训练价值充分体现,有多少学生能对所学的无论哪一科目的知识提出怀疑,又有多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用求异思维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大多数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并没有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凸显。

三、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地理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较为常见。讨论活动能调动讨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相互启发,能激发学生思维,集思广益,还具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作用。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因其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对于某一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因此极具讨论价值。

(二)地理辩论活动

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白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通过辩驳争论,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近些年辩论活动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日渐频繁。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因其不充分性、不完美性、不确定性的特质,而兼具怀疑性等特点,教学中运用辩论活动使学生就某一概然性知识因怀疑而产生问题,以问题为纽带进而展开分析、辩驳及总结,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对于增进学生的交往智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意义重大。

结束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高中入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揭示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适用于概然性知识的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参考文献:

[1]赵荣.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本地区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亦被称为人力资源,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是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在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实物资本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影响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且收入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假以时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将不复存在。这是因为,上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预测是在假设资本收益递减的前提下做出的。劳动者人均拥有资本量较少的国家,其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几十年来,人们看到的是不断扩大的国家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1985~1995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0.4%,而同期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

为了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相关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均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如,据美国经济学家所罗门·法布里坎特(Fabricant,Soloman)估计,1889~1957年,美国国内私人经济总产出年平均增长3.5%,而其全部投入年均仅增长1.7%,两者相差1.8个百分点;1919~1957年,前者年均增长3.1%,后者年均仅增长1%,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的原因,一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因素。据舒尔茨估计,1929~1959年,教育收益占余值增长率(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资源(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3/10~1/2。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根据美、英、西北欧9国1950~1962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

1970年,麦迪逊(Maddison)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的”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就业增长;(2)劳动者素质的变化;(3)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1972年,纳德里(Nadiri)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123,P124)。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促进作用;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

经济快速增长是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以上分析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入。落后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人力资本影响地区竞争优势的构造,因而影响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的形成

根据传统的区际分工理论,区域分工决定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区际差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一个地区,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则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自然资源丰富,则专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资本要素富裕,则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现实世界中,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了很多的区域分工现象。如一些劳动力充沛、劳动成本低的国家,成衣生产和电器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金属冶炼及压延产业比较发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区际分工现象越来越多。如一些缺少铁矿的国家,钢铁工业却很发达;一些原本缺少资本的国家,造船、汽车等行业却日渐壮大。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区际分工日益决定于区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在市场区隔、成本差异、产品差异、技术差异、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和产业成长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竞争能力。根据迈克尔·波特关于区域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如下4个条件:(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而政府对以上4个方面均可施加影响。在波特的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显然,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人力资本是影响区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1.人力资本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形成、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前提,但是仅有自然资源,而无相应的技术以及掌握技术的各类人才,资源密集型产业便难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难以在逐步开放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2.人力资本影响产业运行的成本,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作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掌握生产技术的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劳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越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3.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的创新能力,从而影响新产业的形成。一个地区的产业体系,通常基于既有的生产要素构成和市场需求结构,但又不完全如此。一方面,生产要素构成可以改变,如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也可以改变,如通过创新,在日益细化的产品市场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果一个地区有着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那么,这个地区便有可能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从而改变整个的区域分工格局。

(三)人力资本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贫困人口多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典型特征之一,而教育和健康是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一般地说,贫穷国家是教育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的国家,也是成人识字率有限的国家。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除中国和印度之外,1995年,男性盲率达37%,女性盲率达55%;而在高收入国家,盲率不足5%;在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支出只及发达国家水平的10%。(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61和P63~67)。

一般来说,贫穷国家也是人口营养和健康状况差的国家。著名的印度经济学家帕萨·达斯古普塔(ParthaDasgupta)在其开创性的著作《福利与贫困研究》中认为,低收入是营养不良的原因,而营养不良又是低收入的原因,因为营养不良损害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缺乏维生素A、碘和铁而导致的残废、死亡和生产率的降低,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NP的5%。

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投资于教育、健康,将获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在印度所做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上投资2亿美元,那么,由于治疗病人成本的减少和生产率的增加,经济收益将达到7.5亿美元以上。(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74)。

(四)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但并不否定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事实上,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以较快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然而,这种增长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无限制破坏为代价,其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转变。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惟如此,人力资本还可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意味着在既定的要素投入条件下,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条件下,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投入减少。这无疑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永续利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中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的差异及其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涉及到劳动者数量、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诸多方面,鉴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本文只对人力资本的主要方面进行区际比较。这些方面包括劳动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等。

1.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区际差异。测量劳动力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同的年龄界限有不同的结果;在年龄界限既定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年龄界限之外的人口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少年打工和老年反聘)和年龄界限之内的人口不能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学生、军人)。为简单起见,本文以15岁至64岁作为劳动人口的年龄界限,认为界限之外的人口不参加劳动,界限之内的人口均可参加劳动。以此为标准,则2000年东部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198万,占全国的40.5%;中部为28931万,占32.3%;西部为24399万人,占27.2%。应该说,东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均很丰富。从劳动参与水平来看,各地区均有大量的劳动资源有待动员,但相对来说,西部地区可动员的空间要小一些。见表1。从分省的情况来看,劳动参与率超过80%的省区,西部有两个,中部也有两个,而东部没有。

要准确地反映劳动力的丰裕程度,必须将劳动资源总量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考虑。因为,同样的劳动资源量,用于开发不同的资源时,将显现出不同的丰裕或紧缺程度。由于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耕地、森林、矿脉、海洋、湖泊等,这些资源又性质各异,很难用一个综合的指标测度,本文权且以耕地面积作为测度自然资源丰寡的代行指标。由此,本文构造了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指标,它等于劳动力资源总量与耕地面积之比。东中西部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劳动相对丰裕程度为12.7人/公顷,而中西部地区不到8人/公顷,东部高于中西部60.8%。另外,数据显示,劳动相对富裕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其次为北京市和广东省;劳动相对丰裕程度最低的地区是黑龙江省,其次为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表1东中西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

注:a劳动力资源为2000年15~64岁的人口量,耕地面积为1995年数字。在计算中假设2000年的耕地面积与1995年相同。

2.人力资本质量的区际比较。

人力资本质量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甚至劳动者的敬业精神等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本文只选了若干反映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营养状况的指标进行区际比较(见表2和表3)。在营养状况方面,本文选择了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作为代行指标,以比较区域间的差距。考虑到物价水平对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本文还计算了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价值量构成(由于数据方面原因,本文没有计算农民的食品消费价值量构成)(用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表示),以反映居民食品消费的质量差异。一般地说,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之比越低,居民的食品消费构成越具有营养价值,反之亦然。这是因为,粮食消费比重越高,肉、蛋、奶等副食类产品的消费比重越低,食物消费中的营养成份越低。

表2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一

表3东中西部人力资本质量的比较之二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整体上说,东部的人力资本质量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再次之。表现在:(1)西部的文盲率最高,高于东部2.81个百分点,高于中部2.91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有6个省区的文盲率超过10%。文盲率最高的省区为,超过30%;(2)东部大专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和高中及中专人口占人口的比重高于中部,更高于西部。东部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口超过中部1110人,超过西部1515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34.5%和53.8%;每10万人中高中及中专人口超过中部1713人,超过西部3783人,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15.5%和42.0%;(3)东部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均为最高,前者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810.9元和614.8元,高出49.3%和33.4%;后者分别高于中部和西部252.2元和324.7元,高出63.5%和100.1%;东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食品消费之比低于中部和西部,分别低3.3和1.8个百分点。如果将中部与西部相比,则可以发现:(1)就城镇居民营养状况而言,中部差于西部,一方面,西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于中部,另一方面西部城镇居民粮食消费支出与食品消费之比低于中部;(2)就农村居民营养状况而言,中部好于西部。

3.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区际比较。

影响资本积累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医疗卫生设施、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和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等。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现阶段,东部的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又次之。从政府和人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由于中国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又由于“科教兴国”战略正在全国实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差别不是太大。为了更加直观地比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方面的差异,本文比较了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和床位数的地区差别。无疑,这些指标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

表4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的比较

注:a为1999年数。

从表4可以看出,东部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其差额分别为176元(与中部比)和191元(与西部比),分别超过中部和西部84.6%和99.0%。除北京、天津和上海市外,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最高的省区为东部的浙江省,达409元;人均教育经费最低的省区为西部的贵州省,为117元,浙江是贵州的3.5倍。东中西部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比较接近,东部为17人,中部和西部均为16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东部略多于中部和西部,多于中部2张,多于西部4张。除京、津、沪外,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最多的是东部的辽宁省,为45张;最少的是贵州省,为17张;辽宁是贵州的2.6倍。

总的来说,东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明显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中部和西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差别不甚明显。

(二)人力资本差异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1.影响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是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近代以来,中国地区之间一直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沿海和内地发展的不平衡。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前30年,中国政府为平衡地区发展,对内陆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但改革开放之初,地区之间的差别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又呈不断扩大之势。根据相关的国际比较,中国的地区差距已属于世界上最严重的情况之一。

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遗憾的是,90年代以来,中西部诸省区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东部省区。虽然,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投入,但是,与东部省区相比,中西部诸省区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中、西部各省区GDP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

表5近年来东中西部的GDP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注:a全国平均GDP增长速度为各省区增长速度的平均值,与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别。

如前所述,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决定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决定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别,与实物资本投入差别有关,也与人力资本投入差别有关。1999年,西部的投资增长率最高,但其GDP增长速度最低;2000年西部的投资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3.45个百分点,但其GDP投资增长率却低于东部1.7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GDP增长率的差别部分地可以由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低于东部来解释。

2.影响地区合理的产业布局的形成。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富集,耕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78%;西部天然气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0%,煤炭资源占76%,铁矿资源占52%,锰矿资源占93.3%,铜矿资源占60~73%。中西部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优势未必能够形成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关税水平的降低,国外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将会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对中国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构成威胁。只有显著提高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才能保证中国资源性产品的市场不至于丧失,也才能在保持既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中西部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将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农牧业是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现阶段,农牧业在中西部也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2000年,中西部地区尚由69.0%人口主要依赖于农牧业生存;这一水平比东部地区高15.1个百分点。显然,稳定、发展、繁荣中西部的农牧业对于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入世之后,中国的传统农业和畜牧业正在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事实上,现在国外廉价的农副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已经显现。改造传统农牧业,是提高中西部农牧业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根据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的观点,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生产要素,而引进新的现代生产要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二是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三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如果说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那么,这种差距更多体现在农村人力资源投入的差别上。人力资本投入的不足将影响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改造。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一些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国际资本也越来越关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外部资本的进入,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劳动成本低,2000年,中部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东部的64.0%,西部为东部的71.5%。中西部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对外部资本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区域产业竞争力不仅决定于劳动成本,还决定于劳动生产率。低的劳动成本只有与高的生产率相结合,才能产生强的竞争力。因此,外部资本能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成本。中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于东部地区,有可能降低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能力。

3.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改革初期,中国有农村贫困人口2.5亿。经过2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至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也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3.4%。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8省市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基本上消灭了极端贫困。河北、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的贫困发生率在2%到5%之间,这12个省区基本上摆脱了贫困。另外11个省区的贫困发生率仍在5%以上,其中黑龙江、山西、内蒙、陕西、甘肃、云南、新疆在5%到10%之间,、贵州、青海、宁夏在10%以上。导致贫困的因素有多种,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其中,人力资本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国定贫困县的文盲率、半文盲率高达1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国定贫困县只有9.1%的劳动者参加过培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所做的对国定贫困县贫困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户主的学历为大专的农户比户主学历为文盲或半文盲的农户成为非贫困户的可能性会增加12%到1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1》,P2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人力资本不足,一方面影响了当地资源有效与合理的开发,另一方面也阻断了贫困人口外出打工、挣钱糊口之路。

4.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前,中国的生态问题已十分严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西部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0%左右,每年新增水土流失1万平方公里。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已达135万平方公里,其中,北方和青藏高原草地“三化”面积已达90%。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在西部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在威胁着中国的长远发展。另外,中国也是自然资源颇为不丰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耕地只有44%,人均森林面积只有17%。显然,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为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造林绿化;在广大西部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将对中国的生态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必须解决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为那里的人民开创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为此,必须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然而,资金投入必须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人力资源的不足不利于中西部地区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从而不利于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本的概念被泊到中国之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在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过程中,各地纷纷提出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区”的口号,加大了人力资本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然而,应该看到,目前,人们对于人力资本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尚需深化。表现在:(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依然比较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置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各地热衷于上立竿见影的工业项目,搞有望留名青史的“形象工程”。而由于人力资本建设方面的项目见效慢,且效益不易测度,各地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往往只停留在政策宣传的层面上。各地均制订了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如教育规划、下岗职工培训计划等),然而由于投入不足,这些规划往往只能得到部分执行,有些规划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2)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各地区往往只重视教育方面的投入,而不注重人力资本建设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在广大农村,改革前建立的合作医疗系统基本上荡然无存,传染病防疫体系也因为投入不足而陷于瘫痪状态。事实上,增加卫生保健方面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扩大人力资本总量。(3)在人才培养方面,各地往往只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而不注重适用人才的培养;只重视普通教育,而不注重职业教育;只重视正规教育,而不重视各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4)在概念上,依然把居民消费仅仅看作是个人满足消费偏好的行为,因此在政策上往往只重视居民消费在拉动总需求方面的作用,而不重视居民消费对于人力资本增长的作用。实际上,居民的消费支出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满足消费偏好而丝毫不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支出,一类是提高生产能力而丝毫不去满足消费偏好的支出,还有一类是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效果的支出。大多数有关的活动显然属于第三类支出。如,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更宽敞的住房便不仅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而且还是劳动力资源质量提高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因此,必须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全面正确地理解人力资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二)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差距。根据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增加公共教育投入,是达到目标的一种实在的(effective)和有效的(efficient)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达到2.79%。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比重仍然偏低。1980~1995年,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平均为4.9%。其中,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从5.2%上升至5.5%左右,发展中国家从3.8%上升至4.1%。

目前,人均GN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4年,中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3年,只是略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全国的角度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都应该继续加大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

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财力也不尽相同,中央政府责无旁贷地要发挥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将中央政府掌握的资金资源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地方财力较弱,无力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教育之中。2000年,东部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663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635元和617元,不足东部水平的1/2;东部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为319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44元和149元,也不足东部水平的1/2。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普遍低于东部地区,家庭教育经费支出也低于东部的水平。

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支持应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一方面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较多,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保证每个公民享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利用信贷手段,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人力资本具有与物质资本相同的价值,甚至具有更高的价值。遗憾的是,在国外的资本市场上,人力资本投入的资金筹措遇到的障碍要比物质资本投入的资金筹措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情况更是如此。

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中国开始试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000年中国全面推开了这种制度。政策规定每个高校20%的困难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还贷期限为8年,贷款学生考上研究生后,还贷期限顺延。根据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估算,全国国家助学贷款每年的正常贷款额应为80亿元,但这些年累计才放贷24亿多元,贷款学生总数不到30万。这种放款不足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贫困大学生不需要助学贷款,而是因为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制定了过于苛刻的贷款条件,使得需要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必须制定完备的配套措施以支持无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既要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又要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得到必要的贷款。

(四)正确处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有限,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更为有限。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是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关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既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更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适用性人才,包括农牧业实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

西部人才在地域分布上,过于集中在少数省会大城市,而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人才极度匮乏。如青海80%的人才集中在西宁市,甘肃88%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兰州市,四川成都的人才总量高出甘孜、阿坝、凉山3个州人才总量4倍多。在行业分布上,西部人才过于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其数量占西部人才总量的80%左右,而全国平均只有59.5%。在事业单位中,西部人才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行业,这两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西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3%,而农业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8.2%。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部各省普遍需要农牧业实用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例如云南,大量需要具有高级技术等级及职业技术资格的技师和技术工人,其中,对中级工的需求仍居首位,占总需求的40%左右;对初级工的需求占20%左右;对高级工的需求达到29%以上。

无疑,中西部地区既要培养高、精、尖人才,又要培养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既要进行“精英”教育,又要进行大众教育。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应将进行大众教育、培养普通劳动者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重视大众教育,不仅是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利用有限教育资源的需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偏好成正比。一般地说,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比起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在发达地区就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国家层面上看,优化了劳动资源的配置;但是,若从区域层次上看,则无疑是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流失。对于教育资源本不富余的落后地区而言,发展大众教育,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能发挥教育资源的效能。

(五)促进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创造宽松的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将大量的东部人才资源配置了到中西部广大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若干人才集聚地区,如西安、成都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力资源配置手段的转变和市场在其中作用的增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工资差别的扩大,和沿海地区的不断繁荣和内陆地区的相对停滞,中西部地区人才向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日益严重。

要改变“孔雀东南飞”甚至“麻雀也东南飞”的趋势,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1)中央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鼓励人才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使有志于献身落后地区发展的人士,既能得到经济上的实惠,又能受到社会的尊重。(2)地方政府既要为各类人才(包括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又要为之创造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也要为各类人才的子女教育创造优良的条件,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3)从长远角度考虑,必须进行人才方面的立法,建立相应的制度,确保同档次人才的收入在地区之间达到大体上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东去”的问题。

落后地区一方面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低层次的剩余劳动力。促进落后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是地区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劳动者自身的收入水平,还可以通过劳动资源的再配置、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见识的增长,扩大人力资本总量。由于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的种种障碍,这种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了很大限制,必须尽快建立宽松的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以合理配置人力资本。

(六)适度开放教育市场,引进外部资金,增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力

教育是无比巨大的市场。据统计,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5000多万名教师,10亿多学生和成千上万个教育机构,公共教育经费逾1万亿美元;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额超过了270多亿美元,2001年估计为800多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教育与科技优势,意欲不断进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市场。然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教育市场开放关系到国家、社会道德和民族文化继承等重大问题,各国政府对之都采取审慎的态度。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待教育市场开放的态度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中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对外开放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承诺。除一些特殊领域(党校、军校、警校)和义务教育外,中国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均许可外方为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并承诺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

发达国家在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化运作和管理方面更有比较成熟的经验,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过剩,输出教育产业的愿望比较强烈。中国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教育市场开发方面,步伐可以比东部快一些。

当然,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教育市场开放,不仅应是对国际资本的开放,而且也应是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开放。民间资本也可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七)增加农村公共卫生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公共卫生投入,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的不足,严重地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据卫生部2000年统计资料,农村地区新生儿死亡率为25.8‰,婴儿死亡率为3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5.7‰,孕产妇死亡率为69.6/10万,分别大大高于城市地区的9.5‰,11.8‰,13.8‰和29.3/10万的水平。另据世界银行考察报告,1993年中国农村最贫困的1/4人口只花费了卫生总费用的5%。大量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的疾病负担集中于贫困和偏远地区。在处于或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儿童中,大约有一半人患有轻度的营养不良。高达90%的贫困儿童感染慢性蠕虫病。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健康状况显示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巨大需求,而这些需求更多地表现为基本公共卫生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加财政对农村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支出。中西部地区财力较弱,2000年,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仅为东部水平的2/3,中部地区的支出甚至不足东部的1/2,中央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九十年代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华夏出版社,1991年。

〔2〕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

〔3〕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中文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4〕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

〔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学习辅导讲座)》,人民出版社,2000年。

第4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1、人事管理模式陈旧

现代地勘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应该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管理工作,单位员工应该是一体的。但是在现阶段有一个现象是‘多头管理,资源分割’,即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干部和工人之分,界限明确。干部归地勘事业单位的党群部门管理;一般技术干部和工人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就是人事劳动部门管理。虽然这样的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在过去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地勘事业单位的发展,但人为地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发展空间,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2、人力资源培训不够,人员知识结构落后

人力资源培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单位整体培训的力度不够,达不到地勘事业单位应有的人力水准。第二点是重视干部轻视员工的培训,地勘事业单位的技术活一般都是下面的员工进行的,而这种‘畸形’的培训不仅无法真正的是培训达到预定的目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下面职工的信心。纵观这两方面,人力资源培训的不足不仅会直接的导致下面人员的知识结构落后和信心受挫,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地勘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3、绩效考评不完善,考核过程形式化

绩效考评不仅是优秀员工得以证明和激励其他员工的有力措施,并且还有利于单位综合考察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但是在当今的地勘事业单位中仍存在着绩效考评不完善,考核过程形式化等问题。

4、薪酬问题

薪酬分配在地勘事业单位由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转变的过程当中,在薪酬方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地勘事业单位在以前经历过计划经济这一时期,所以单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遗留,薪酬分配平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薪酬分配平均化不仅不利于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反而会影响单位优秀员工想要一展才能的欲望,使得单位的发展缺乏活力;二是因人设岗,薪随人变。在中国这一个大国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上岗模式:找人托关系、想方设法进入事业单位。在这里并不是想要具体评论这种现象,只是拿这个举一个例子。地勘事业单位总会有一些人是靠这种形式进入单位的,与之相应衍生出的就是因人设岗,薪随人变。这样不仅会影响单位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还会严重阻碍单位人事管理的发展。

二、对地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建议

1、树立整体人力资源观,构建开放型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针对地勘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可以考虑树立整体人力资源观,构建开放型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整体人力资源观也就是把地勘单位的人事管理当做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条例,而不是像旧模式那样把单位分成几个部分进行人事管理。此外,还要积极地采集其它事业单位的优秀人事管理模式,尽量制作一个集整体性、开放性、时代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2、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创建学习型单位

活到老,学到老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校内,而应该尽力的扩展到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等。地勘事业单位也应该积极地做到这一点,单位的工作是随着时代的变换在不断的更新的,所以员工的技术和素质也要不断地适应单位工作的要求。其中最有力的措施莫过于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在培训对象上来说,除了上层干部之外还应该包括下层广大的员工。就培训内容来说,除了员工的技术之外还应该包括员工的素质。只有对单位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才有可能使得单位的发展越来越好。

3、完善绩效考核量化制度

绩效考核量化,实质上就是尽量用量化的数据、指标反映地勘事业单位员工工作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员工为单位做了多少事,就会通过数据很直观的反映出来。这样不仅仅体现了单位对每一个员工的公平性,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的激情会相对的提高,单位也会增加了活力与竞争力。

4、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打破平均主义

中国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的事件教训我们平均主义在现阶段的中国是行不通,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平均主义对现今的事业单位来说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实行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的措施。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能够真正的做到‘薪随岗变,同岗同酬’。在改革过程中注意要征集员工的意见,做到真正的以理服人,而不是一味的压迫。

三、结语

第5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主题讨论法 创新教学

《人文地理学》作为高校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上好《人文地理学》这门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其教学方法,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运用主题讨论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失为高校人文地理学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主题讨论法的涵义

所谓“主题讨论法”就是在《人文地理学》的每一章均设计一个或几个与本章内容相关、且为时下较热的主题,专门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围绕该主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将所学的《人文地理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二、主题讨论法的作用

1、有助于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容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内容大多理论性较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并不十分贴切,甚至有些内容还略显枯燥,如果仅仅就教材内容给学生授课的话,很容易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较为肤浅。通过采用主题讨论法,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并贴近实际的讨论主题,就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方法,而主题讨论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主题讨论法的运用

1、主题讨论法的步骤

主题讨论法在教学运用中一般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出讨论的主题,这是主题讨论法成功与否的关键。讨论的主题既要与相关的教材内容有联系,又要贴近现实,这样才能既达到教学目的,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第二步,围绕讨论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并鼓励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互相辩论。第三步,总结评价主题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的观点,形成对讨论主题的正确认识。

2、主题讨论法运用的案例

多数高校选用的《人文地理学》教材是赵荣等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其前三章属于理论部分。不适宜进行主题讨论。本文就以后面几个较为重要的章节为例,简要阐明主题讨论法的运用。

案例一: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该章内容较多,可设计两个讨论的主题。其中,在讲到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关系时,可结合近期因房价飞速上涨而出现人住集装箱、胶囊公寓等现象,2009年底及2010年初西南五省的干旱,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及气候的恶化(2010年初北京的沙尘暴),能源危机等,让学生讨论土地、淡水、森林及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延伸到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一讨论主题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经提出,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开动思维,积极思考。

另外,在人口迁移部分,可让学生分讨论民工流对流人地和流出地、智力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然后,引导他们比较两种人口移动之间的异同。民工流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口流动现象,民工流的主体农民工与智力迁移的主体智力型人才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农民工多为离土不离乡,并不能称之为人口迁移,他们对流入地的影响与智力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不同的。提出这一讨论主题后,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组讨论民工流,另一组讨论智力迁移,并将其影响分别列出来,从中发现两者的异同。这样,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材中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机制,而且还能将其所理解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常见的民工流和智力迁移),从而提高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案例二: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农业应该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目前我国农业的新发展,比如,花样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等。因此,可专门设计有关这方面的一个主题,在补充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延伸至大学生村官问题。比如,2009年3月报道的山东硕士刘方慧回到老家,干起了村官,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致富的事迹。江苏前两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宫中,已有1185名通过领办、合伙、人股等形式创办各类经济实体910多个,吸纳创业资金4.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带动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等等。通过这些例子可增加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拓宽以后的就业道路。

案例三: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该章节可增加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首先列出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河南济源2009年的儿童血铅事件,展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简单总结后,再导人时下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的低碳经济,介绍其概念、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及认识误区,以及如何敝一个低碳达人。比如,关掉多余的电灯、及时关掉电脑、多乘公交车、网上付账单、解下领带、舍弃牛排、打开一扇窗、挂根晾衣绳、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等。

案例四: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可以逆城市化为主题进行讨论。首先,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其次,逆城市化的出现对城市和农村有何影响。逆城市化出现的首要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比如,交通拥挤、房价飞涨、大气污染、住房紧张、生活垃圾污染等。因此,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出现城市白领迁移的现象。从人口流动的特征来看,唯有高学历者、高收入者、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者的流动性最强。这种现象随着美国资源的均衡发展而从未间断。他们迁居的理由大多是因为小城市治安稳定、交通方便、房价低,并且能在清新的空气中休闲娱乐。但中国的逆城市化与之不同,这种中国式的“逆城市化”主要表现为“逃离”大都市,并呈现出户籍制度、房价畸形、区域经济不平衡等现象。比如,在北京有车、有房、有很好职业的余娜,2009年底无奈举家迁往成都,其原因是因为“甲流”爆发后,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却由于没有北京户籍而不能接种疫苗。另据《数字商业时代》与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在线调查显示,2010年春节期间,在611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有55.30%的被访者表示在一线城市工作几年之后,将会选择离开。通过这些实例,可让学生讨论中国式的“逆城市化”是怎样发生的,这种

“逆城市化”是否为真正的逆城市化。然后,讨论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总的来说,“逆城市化”对“城市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村镇来说,则是带动村镇发展的巨大能量。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可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C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的中,匕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空间布局,搭成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强对流(双向对流)正比关系。

案例五:第十章,旅游地理。旅游也是学生相对熟悉的产业,而且平常接触的也比较多。比如,中央1套的广告,好客山东欢迎您,古都安阳令人向往等。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目前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9%,产值达到7万亿美元,每年可提供2亿多就业岗缸。而且,旅游业本身就是绿色经济的前沿行业,旅游业者在获得回报的同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产业,中国2009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标志着旅游业进入了我国的战略体系,预示着中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可以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发展旅游,那么,旅游对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是不是都是积极的呢?比如,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充足的地区,旅游业过度超前发展,极易产生通货膨胀及推高上地价格,而且,旅游还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问题都是本章可讨论的主题,首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旅游的亲身经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代表观点。

以上列举了教学实践中运用“主题讨论法”的几个实例,可以看出,讨论的主题都是与章节内容紧密联系的,因此,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通过主题讨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一改以往“填鸭式”教学的沉闷,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是创新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的一种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春芬:运用决策教学方法优化人文地理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8)

[2]于卫东:如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J],成才之路,2008,36(12)

第6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平台,是大学生创造性完成科研或工程问题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概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我国处于资源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应发挥本专业的强大优势和积极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论文(设计)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可以针对社会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专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虽然历年毕业论文(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面对就业压力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安排上与学生求职时间冲突,加之当前颇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中。同时,由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制图软件使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2.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不够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一些具有博导、硕导资格的教师,更是由于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过程以及较多的科研课题,完全淡化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工作中的地位;个别专业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没有与教师的职称晋级、评奖评优等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

3.由于选题的问题,毕业论文(设计)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具有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问题,但在选题中,部分题目与实践相脱节,使得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4.管理上存在漏洞,机制上不够健全

学校及学院虽然制订了诸多规章制度,但大都是对阅读文献、格式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毕业论文(设计)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和标准,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途径

1.加强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高度认识

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和统一是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完成的前提。应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训会、宣讲会等方式,使师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与行业对接前的重要实战训练。因此,指导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应用性极强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也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培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但是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认识到,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可以作为求职材料中的亮点,是反映一个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缩影。

2.夯实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过程。(1)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要对学生深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好本专业,树立对专业的信心;(2)大二、大三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思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规划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术手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诸如,3S技术、规划制图以及3D技术的教学实践;(3)大三、大四阶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只有大学各个阶段不断地积累,才能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尤其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发展等问题进行选题,这样不但问题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的专业思维能力。在选题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在选题的支撑上,要尽可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规划策划大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3)在研究尺度上,以小尺度为主,一方面要通过大量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另一方面收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制订研究区域的发展规划方案。总之,通过对选题质量的把关,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制订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制度

规范科学的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基础。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度存在空白或漏洞的问题,应该积极完善各项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制度或机制。(1)适当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生求职时间严重冲突的问题,建议对论文写作的时间期限进行适当地调整,可以考虑在大四上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题目选定、开题等工作,寒假前完成初稿;(2)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把关。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后,邀请学院内部专家进行题目筛选,方可允许学生进行选题;(3)严格实施二辩制度。对于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实施严格的二辩制度;(4)实施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建立指导教师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结果作为指导教师的晋级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99-101.

第7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文知识;渗透学习

在初中地理课中,人文地理知识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掌握和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初中地理课程中选取人文地理知识中的几个方面阐述了人文地理知识渗透学习的重要性。

一、从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

中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以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国,自然环境各异,南北温差较大,山脉河流较广,全国按照地理位置特点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祖国的山河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个更准确的认识。

二、从人口和民族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感情

我国除了土地面积大外,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口多。我们在学习中都了解到,中国仅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并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国家,贵州省就是一个汉、苗、侗族、布依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各民族团结相处的美好感情。

三、从农、工、商各行业的分布特点学习,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中国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因为各地域条件的不同,主导产业也不一致。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沿海地区商业经济的繁荣,使我们在农、工、商各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农、工、商各行业地域的不同分布特点,可以让学生对各行业的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美好建设而努力学习。

四、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随之下降。如何改善目前的恶劣环境保持可续的发展,是这节内容学习的重点。通过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参考文献:

第8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1.人力资源培训力度不够

地勘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过度的重视对人员的使用,缺少对人力资源的培养,这不仅是地勘单位的人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他人事管理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地勘单位人员的业绩考核、工资的晋级以及职称的评审占据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过多的时间,同时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不够,缺少对人力资源的系统规划,也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另外,一些地勘单位的管理者不重视人才,没有对人力资源潜力进行充分开发,甚至将一些职工视为包袱,对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小,而且培训形式单一,职工缺乏学习热情,没有有效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致地勘单位的职工知识老化,专业技能低下等现象。

2.绩效考核形式化

绩效考核是提升职工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它能够为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同时能够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地勘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没有制定合理的人员考核标准,缺乏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只根据“德、能、勤、绩”去衡量,导致绩效考核体系的可操性不强,不能保证考核的公平性。(2)各岗位缺少职位分析,同时也没有将其归类。(3)绩效考核评定结果不能决定员工的工资分配、员工的职位变动以及奖惩。

3.薪酬平均化

由于一些地勘单位采用的是事业化管理和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因此导致企业职工队伍过于庞大,经费不足,从而导致地勘单位的酬薪分配缺少活力,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自主分配机制,管理水平低下,没有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应该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现阶段来看,我国一些地质勘探单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人满为患、单一委任制、人浮于事、一次性分配定终身等等,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彻底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行政性事务中脱离出来,落实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坚持单位自主用人、政事职责分开、人员自主选择的管理路线,要保证待遇能升能降、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能够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灵活性。

2.大力落实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培训对职工的工作能力具有很大影响,严格的教育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促使职工的潜力可以发挥到最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地勘单位中,大力落实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增强职工工作水平,地勘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成果,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对整个单位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地勘单位一定要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应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投资力度,将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还应该针对职工的专业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要抓住重点,注意层次性,一定要确保教育培训工作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反馈,坚决避免教育培训工作应付了事。对于一些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要落实岗位业务培训,帮助新员工熟悉业务工作,为其以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对于老员工而言,应该从职业能力、法律知识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要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帮助新老员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地勘单位也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因此一定要大力落实教育培训工作,认真分析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使工作人员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此外还应该鼓励工作人员进行自学,让工作人员了解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形成学习型单位。

3.大力实施量化考核

科学的量化考核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出评价,也有助于分配职工的薪酬,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很大作用。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想要切实落实量化考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该为各个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各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工作内容等等;第二,应该明确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并且考核指标应该进行细化,从“能、德、绩、勤”等各个方面实施考核,同时应该将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第三,应该根据工人、一般干部、中层干部、高层领导等不同岗位,制定量化考核的分值标准,例如工人的量化考核结果应该满足60分及以上,一般干部和中层干部的量化考核结果应该达到70分,高层领导的量化考核结果应该达到80分,对于考核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应该采取降职或者待岗等处理措施,中层干部考核结果不满足70分,应该给予降职处理,如果工人的多次考核结果都达到了70分,可以考虑提升为中层干部,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能够也能够保证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公平公正,避免领导人员养尊处优,防止工人,有助于地勘单位形成奖罚分明、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创新薪酬制度

笔者认为,一方面量化考核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具有重要影响,而另一方面,薪酬制度对地勘单位内部的工作氛围也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地勘单位想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积极创新薪酬制度,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应该将职工的薪酬于绩效和岗位挂钩,保证高素质、高贡献的员工可以享受更高的薪酬待遇,拉开不同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可以鼓舞优秀的员工,是他们更加努力工作,同时可以激励落后的员工,使他们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一定要摒弃平均主义,保证薪酬制度公平合理。

三、总结

第9篇:人文地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结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方法提出了关于提高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 引言 目前,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已波及全球并不断影响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巨大的挑战。在许多世界著名的金融巨头宣布破产的同时,经济危机在各个行业领域中传播,极大的影响了房地产行业。在中国,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的泡沫不断膨胀,许多城市房价虚高。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和房地产泡沫渐渐破裂,众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日益巨大的资金压力。那么,面对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如何通过这次危机带来的影响发现并应对当前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2 当前中国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房地产行业具有专业性强、风险高、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工作关系复杂等特点,是人才密集型行业。从趋势上看,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已经转入了人才的竞争。当前,房地产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从业人员众多,但综合型经营人才及专业化经营人才紧缺。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真正形成一个行业不过是最近几年的时间,客观上决定不可能积累大量综合型经营及专业化经营人才。加之在利润的刺激下,大批房地产公司一下涌出,使得房地产行业从业人数骤增,但综合型经营人才及专业化经营人才由于需要长时间成长,不可能在短期内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学历水平集中在初中到大专之间,占从业人数的85.9%,整体学历结构偏低。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中高级管理人才,缺口在25%左右。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房地产企业提高自身人员素质以应对经济危机,从而加剧了房地产企业对综合型经营人才及专业化经营人才的需求。 2.2 注重“选人”,忽视“育人”,人才流动率高。目前,虽然房地产企业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目前房地产企业以项目运作为主,周期短、见效快,企业宁愿付给有经验、能上手的应聘者多一倍甚至几倍的薪资,也不愿意自己培养人才。这就造成了多数企业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引进人才这一点,简单认为只要把需要的人才吸引进来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如何更好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因此,在房地产企业就出现了引进来人才却留不住,甚至于原有人才还大量流失的局面。 2.3 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管理思路和手段相对滞后。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仅仅行使着办理人事关系、审批工资计划、管理人事档案等静态管理职能,就其职能、发挥的作用而言,与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此外,有相当数量的房地产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停留在简单地对员工进行考勤、分配、奖惩等方面的控制与限制,尚未提升到“以人为本”的高度上来。对员工多是靠制度约束和强制,还属“对立式管理”,缺少运用人本管理思维来发挥员工工作潜能和积极性的“互动式情感管理”。 2.4 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房地产企业一般都偏重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而忽视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引进。尽管很多企业都设有专门的人事部门,但很多人事管理人员还只停留在整理档案、年终评定等这些程序化、公式化的工作上,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大多数人也没有经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而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必然难以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3 改进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