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1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口需求理论;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建国初期的人口增长与节制生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1949 到1953 年之间,人口死亡率由1949 年的20‰降到1953 年的14‰,出生率则保持高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 年的16‰增至1953 年的23‰,我国步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人口数量控制成为人口政策的重点工作。1953 年,卫生部改变限制节育的态度和做法,帮助群众节育。1957 年我国正式公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修正草案) ,明确指出要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节制生育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式的人口生育政策

1958 年开始的“”运动片面强调人多是好事的观点,导致了人口理论研究和节制生育宣传活动被迫停顿。1959至1961 年,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计划生育工作停止,广大群众的生育处于自发状态。1962 年起,全国出现了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在1963 年达到43.3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57 年的23.3‰升至1963 年的33.33‰。此时,人口的急剧回升和膨胀问题得到重视。196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重申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64 年,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指导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这阶段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广大农村基本未全面开展计划生育,迎来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三)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结束以后,党和政府制定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978 年3 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成为国家的根本大法。1980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 年,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入九十年代,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1991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2000 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过多仍然是我国的首要问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将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向转变。2006 年12 月22日《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人口生育的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

在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的社会叫做老龄化社会。90年代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预计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可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18.4%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1.4%,且高龄人口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现象将日益突出,我国将来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将不得不为大量的老人服务,而老人终将逝去,严重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力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中国现在的年生育人口仅为1600万左右, 大学招生650万, 每年剩余的普通劳动力不到1000万。中国现在的在校大学专科以上的学生人数达2800多万,并计划到2020年达到3500万以上,即年大学招生人数可达800万以上.到时候中国的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与普通劳动力人数基本相当,即各为800万左右.扣除农村的劳动力, 中国每年能转移的普通劳动力将仅几百万人,而退出的普通劳动力人数可达2200万。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向我国,对劳动力需求较高,而普通劳动力越来越少,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性别比不协调

中国目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均值已高达117.84,位居世界首位。而根据自然规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应该在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持续高位。我国1982年以后出生性别比为108.47,开始超过国际警戒值107。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除和新疆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呈偏高态势。有15个省份的男女出生比在115:100以上,9个省份高达120以上。

三、理论基础

二胎政策符合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人口需求论。凯恩斯主义人口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把人口数量与经济危机联系起来,认为人口缩减会引起经济停滞。他认为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提高,资本系数才能增大,他主张用增加人口,扩大“有效需求”解决经济衰退。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劳动力供求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人口的增加,劳动力的充足供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提高,失业率降低;反之,经济增长速度慢,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也认为,劳动人口增长率是决定经济“自然增长率”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认为人口增长会催生技术,促进投资与开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David E. Bloom 和Jeffrey G. Williamson 利用经济增长模型以东亚人口发展为实例的研究极富启发意义,他们指出人口的转变过程中,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在人口转变初期,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小,抚养负担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并由此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此阶段为人口红利阶段。当生育率与死亡率水平相当时,人口转变趋于稳定,对经济的影响趋于中性。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东亚经济奇迹中,人口转变因素即人口年龄的红利因素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1/3~1/2。而我国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部分得益于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中获得的人口红利。因此人口需求理论认为,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对人口有一定需求。

四、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福利增长为导向的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动态均衡过程。人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既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口赖以生存的经济与社会和谐。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必须得考虑全盘因素,牵一而发动全身,结合具体国情情况,符合特定社会背景与历史意义,综合分析个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发展层面,应对我国复杂的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人口众多、资源稀少、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依然是中国最基本、最突出的国情。在控制生育政策下,实行二胎政策,稳定合理的人口生育水平,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当前,我国实行二胎人口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第一,应对“用工荒”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刘易斯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直至枯竭的那一刻,就是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窗口关闭的前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已经转移出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剩下2481万人,而且基本为难以转出的老弱病残。2009年开始中国内陆地区纷纷呈现出“用工荒”的苗头,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也未能“幸免”,仅在重庆,就有百余个工业园出现“用工荒”。2009年7月份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人口红利期后,初级工人薪资水平和劳动成本会成倍提高,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将逐渐减弱,消费人口比例提升,生产性人口比例降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削弱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活力。

二胎政策的实现可以弥补经济持续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不足,解决用工荒问题。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二胎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我国人口数量,从而提高劳动力数量,解决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比例不协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有效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从生育意愿的价值体系上看,中国传统的生育意愿表现为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当个体生育者在“早”、“多”这两个方面由于整体的计划生育政策无法实现的时候,更加趋向于选择男孩。在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控制仍然严格的前提下,新生人口性别被“人为性”扭曲,性别选择影响人们生育价值观,致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我国人口的历史数据统计提供了证据,我国1950、1960 年代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不仅正常,而且十分稳定,它基本不存在性别比例上的偏失。但自1980 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大多数年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在110 以上,明显地偏离了人口出生比例正常值,且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逐年攀升。二胎政策的实行,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生育选择权,遏止生育性别选择和性别歧视,降低性别比例,使人口性别比例回归正常。合理的人口性别结构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次,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多年推行的以“一胎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为地打破了人口替换正常规律,人口结构问题开始凸显,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未富先老”问题在我国开始出现。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为5000 ~ 10000 美元,社会保障问题在我国更加严重。我国人口的比重在2010 年就已经达到了国际老龄化标准—65 岁及以上人口占7%。若我们继续实行较低人口生育率的一胎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35,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空前加快,到2020年将会陷入发达国家老龄化的困境,到2050年将高于同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将是印度的2倍。若我们选择折中的二胎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85,人口老龄化虽仍不可避免,但可大大缓解人口老龄化引来的社会负担,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减轻因为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需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少、中青年负担危机。有利于开创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和诣。

五、结语

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方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数量起到重要作用。但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并不能作为长远的人口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胎政策的开放有利于在保证人口质量基础上提高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之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生育工作的密切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二胎政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必要的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人口、社会、经济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人口又是关键因素。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健康也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基本保证和防止人力资本丧失的重要手段。在实行二胎政策基础上,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显明,周伟.独生子女家庭二胎政策与生育权平等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1).

[2] 刘静.基于人口学理论中国开放生育二胎生育政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5).

[3] David E. Bloom,Jeffrey G. Williamson:“Demographic Transitions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No.6268 November,1997.

第2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分析我市当前形势,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部署,研究如何做好今年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主题,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5月21至25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召开,*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广东省委。省第十次党代会是我省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我省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5月28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市各级各单位要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

一要学习好。我们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重点是学习好*同志所作的报告。报告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智慧的结晶。在学习中,要深刻理解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主题。党代会报告确定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发展内涵和突出的广东特色,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广东发展的基本纲领。要始终坚持五年来积累的基本经验。报告用“六个必须”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办好广东的事情”的基本经验,这是今后工作中必须珍惜和创造性运用的宝贵财富。要正确认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些目标,我省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河源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我们必须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加倍努力、艰苦奋斗,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决不拖全省发展的后腿。要全面把握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发展的主要任务,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保、民生、政治、党建等方面,体现了执政为民的要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迎难而上,艰苦创业,全面发展,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挑起重担。为确保任务的完成,报告从九个方面对我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尤其是明确了“山区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城镇集约发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成为我省新兴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更好地发挥生态屏障功能”;从八个方面对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贯穿了注重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主旋律;从五个方面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行了部署,体现了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原则。

二要宣传好。全市要紧密结合学习*和“*”重要思想,紧密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紧密结合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要营造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宣传部门要把宣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摆在工作的首位,全方位、多层次地迅速开展宣传活动。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集中时间和力量进行宣传报道,帮助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和领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要大力宣传好做法、好典型。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好做法、好典型。要抓好各个层面的学习宣传工作。重点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组织他们紧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好广大党员学习讨论,推动学习宣传不断深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抓好不同层面的群众宣传工作。

三要落实好。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抓好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要统一思想抓落实。把思想统一到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市第五次党代会的栽好“六棵树”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做好本地、本部门工作上来,推动我市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转变作风抓落实。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查研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正确认识和把握市情县情,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要创新思路抓落实。要对照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部署,认真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既要抓好当前工作,更要着眼长远发展,把省、市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工作动力,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把握机遇,振奋精神,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市1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中央、省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与河源实际紧密结合,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工业走廊和“工业立市”等一系列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奋勇拼搏,艰苦创业、真抓实干,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梁伟发同志主持市委工作期间,市委坚持“工业立市”,坚定走“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了打造“四个河源”、创建“五个城市”、促进“五大发展”的奋斗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几年排在全省前列,与全省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实践证明,市委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措施是正确的,完全符合我市实际,我们要继续坚持好、贯彻好、落实好。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进步,为河源今后的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选准了前进的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这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工作局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河源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经济基础仍然薄弱。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人均生产总值仍比较低。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但水平有待提高;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但工业企业规模小、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工业园区开发加快,但接纳能力依然不足、设施和服务配套还不完善;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但规模大、效益好的项目不多;财税收入快速增长,但税源结构不够合理、财政自给率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但规划建设管理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投入不足,城市规划修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加。资源的科学有序开发和管理有待加强,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人才匮乏,资金短缺,部分地区交通不便,仍是制约加快发展的“瓶颈”。四是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奔康致富任务仍然艰巨。水库移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任重道远。五是领导干部作风有明显好转但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差距。党内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抓发展、保稳定办法不多,存在松劲、自满、畏难、浮躁等思想。

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拉开了我省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序幕,奋斗的目标已经确定,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全省向宽裕型小康迈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河源与全省各地一样,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省第十次党代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要构建区域经济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大对山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河源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清醒坚定,奋发有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满意答卷!省第十次党代会的精神,为河源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机遇,增添了新的动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机遇,做到“四个求进”。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难中求进。1至4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达不到“三个不低于”、“四个一百亿”和“三个翻半番”阶段性目标要求,差距比较大。对此,我们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坚定加快发展的决心;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协调发展,严管理增效益,调结构创品牌,提高发展质量。要坚持科学发展,好中求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注重效益,着眼长远,保护生态。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科学决策,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要提高管理水平,序中求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加强对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依法加强对国土、矿产、城建、森林、水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要转变干部作风,实中求进。广大干部尤其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讲实话、鼓实劲、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排忧解难。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要在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牢记省委当好“栽树”人的厚望和重托,牢记河源人民加快脱贫奔康的期望,牢记社会各界对河源的关爱。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忧患意识,扬长避短走科学发展之路。运用和发挥自然生态、土地、人力、区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建设“四个河源”,创建“五个城市”,继续当好“栽树”人,精心栽好“六棵树”!

三、保持势头,增强后劲,实现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是河源最大的政治,是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首要任务。全市各级各单位一把手要狠抓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以及CEPA和泛珠区域合作的发展机遇,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坚定走“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拓展发展空间,栽好“大榕树”。

(一)拓展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

郡县治,天下安。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基础仍较弱、水平仍较低。围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来谋篇布局,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工业园区特别是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大力培育工业主导产业。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中心城区要着力创建“五个城市”,建设最适宜人居、旅游、创业的山水园林城市。坚持规划先行,引水修路通电,开发灯塔盆地,使之成为河源未来发展的“聚宝盆”。抓住广(州)河(源)、河(源)紫(金)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的机遇,统一规划和加快整合源城区、东源县的仙塘、新港、紫金县的临江、古竹工业园区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综合开发、县区共享”的方针,形成中心城区景观带和经济发展产业带。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沿线出口镇工业园,形成沿路工业走廊。要把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全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促进民营企业做特做优、做大做强。

(二)推进园区建设,提高引资水平。

“一区六园”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各地要抢抓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机遇,全力加快“一区六园”建设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提高园区接纳能力,更好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加强园区规划和管理。要按照“工业新城、产业新园”的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园区的土地、设施和服务。工业园区要配套建设生活区、商业服务区,积极推进园区土地、设施和服务的市场化经营开发,促进土地增值和服务增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园区效益。推进市高新区第三期规划建设。

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和服务。加快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特别是要充分用好用活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集中力量加快完善园区水、电、路、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文化、教育、金融、商贸、治安等配套服务。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按照用地省、污染低、效益好的原则,逐步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围绕主导产业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围绕资源有序开发招商,引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围绕龙头企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培植税源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较高、带动能力较强、内销比例较大、财税贡献较多的项目。力争引进或培育上市公司,积极发展总部经济。要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强对县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督促和指导,提高引资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健全和落实企业投诉机制和机关办事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吃、拿、卡、要”等行为,提高我市招商引资吸引力。

(三)培育主导产业,增强竞争能力。

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集聚度的大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要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培育主导产业。推进技术创新,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支柱产业的集群化和主导产品的配套化。要通过建设特色园区培育主导产业。各地要形成各具特色、规模和竞争力的工业园区,力争一个园区形成一个或若干个主导产业。市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效应,大力引进手机生产企业落户园区,打造“河源手机”区域品牌,加快培育手机产业;同时以龙记集团为龙头培育机械制造业,以农夫山泉为龙头培育食品饮料业。县区可以围绕市高新区手机产业发展手机配套产品,也可以根据各地实际,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如和平的钟表产业、紫金的眼镜光学产业等。

(四)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我市客家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恐龙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各种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着力增加河源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加强对自然风光和农业观光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自驾车游和休闲度假游;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加快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加大“万绿河源”形象推介力度,着力把河源打造成为客家文化、恐龙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和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房地产、金融、信息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各业的发展。

(五)继续夯实基础,增创环境优势。

努力增创比较优势,继续打造“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的投资创业环境,继续发挥投资拉动和项目拉动作用,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栽好“梧桐树”和“生态树”。

以交通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打一场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攻坚战。加快推进广河、河紫、广(州)赣(州)高速公路建设和力争昆(明)汕(头)高速公路立项建设,使河源各县区与周边经济重镇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构建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新格局,增创河源区位新优势。同时,加快国道、省道、县道、村道改造,使全市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快东江航道整治和重点码头建设。全力推进河源电厂建设,加快输变电站工程建设。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确保龙川、和平、紫金三个县的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如期顺利完成。加快东江干流梯级电站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以流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充分发挥河源越来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越来越便利的交通条件,特别是要发挥京九和广梅汕铁路编组站优势,加快各类客运、货运站场、仓储建设,引进大型企业在河源设立区域性生产销售中心,培育和建设各类专业市场,构筑面向国内市场的商贸物流基地。

以水源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规划,严格生态功能分区控制和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强化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高度重视新丰江、枫树坝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和“三同时”制度,把好项目准入关,编制引进工农业项目准入目录,污染大或污染难以控制处理的项目一律不得引进。落实党政领导环保责任制,加强环保执法,把好污染排放关,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企业排污在线监控,对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坚决整治,整治不达标的要坚决关停。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沼气,推进清洁生产,降低企业能耗。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县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护和林种结构调整,加强对种植速生丰产林的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纵火烧山等违法行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巩固一类地区,提高二类地区,促进三类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以规划为先导,加强国土、矿产资源管理。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发展的需要,按照“提升功能,完善配套,突出特色,留足空间”的要求,完善和修编城镇发展规划,认真做好市区、各县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工作,推进建制镇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和乡镇特别是中心镇各项市政基础设施,优化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拉开城市建设框架,为城市和中心镇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严格土地审批,依法征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全面清理闲置土地,政府掌握土地一级市场,促进土地有序开发。要加强对矿产特别是稀土、铁矿、石灰石、河砂、瓷土、温泉等资源开发的监管,建立审批责任制,严格矿产开采的审批发证;要大力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防止乱开滥采;重视矿区环境保护,做到开发与环保同步进行。凡因监管不到位而导致严重后果的,要按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四、注重民生,共享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坚持发展靠民、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栽好“惠民树”和“平安树”。

(一)推进农村建设,加快脱贫致富。

实施农村“十大工程”。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五改五有”(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有卫生站、有文化室、有农村科技信息网、有民事纠纷调解员、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程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施农村建设“十大工程”,重点加强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村规划,坚持因村制宜、突出特色,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解决好“一保五难”问题。要认真落实解决“一保五难”的各项工作方案,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弱势群体,切实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积极争取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今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达90%、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达90%以上,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切实解决好贫困家庭子女“读书难”问题。

(二)拓宽创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要大力实施农村青年培训工程,大力开展贫困家庭、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家庭子女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劳动就业服务网络延伸到乡镇,积极组织和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招用当地农村劳动力。要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城镇置业落户,从事二、三产业。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种养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产品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效益农业,推进农业区域化、基地化布局,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农产品品牌,打造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注意节约用地,防止以农业开发为名圈占土地,防止污染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民挂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协会+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发展特色种养,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

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村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发展为“三农”服务的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健全农村市场网络,活跃农村市场,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三)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综合素质。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归根到底体现在人的综合素质上。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文化、社保和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

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要挖掉我市贫困落后的根子,关键靠教育。一个地区如果教育落后,一切都将落后。因此,后发河源必须先发教育。切实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和水平。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认真抓好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确保河职院今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验收,加快市技工学校创建全国重点学校和市卫生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步伐,重视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建设。省第十次党代会全省今后五年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对河源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尽快作出规划,争取省和各方面的支持,跟上全省的步伐。大力推行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努力把我市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优化人才环境,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绩效优的人才队伍,并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建立健全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和宣传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恐龙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保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强化社保基金征管。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办好社会福利院,切实抓好困难群体的帮扶救济工作,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实现老有所养、难有所帮、弱有所扶、贫有所济。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帮助和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疫情信息网络、疾病预防控制、疾病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监督“四大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助能力,确保公共卫生安全。认真抓好市人民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和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站等各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公共卫生,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快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两网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充分发挥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加大工作力度,创建“五个城市”。创建“五个城市”是市第四次党代会的奋斗目标,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已经通过验收,现在开始要全力推进其余“四个城市”的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既定方案要求,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强化指导、加强督查,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四)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为群众营造一个安定有序、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大力推进依法治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普法工作,继续开展“法律六进”(进学校、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突出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保证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科学化建设,做到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力打击“两抢一盗”犯罪、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集中力量扫除黄赌毒、打击“”赌博、取缔非法传销,加大打黑除恶和对网吧、夜总会、电子游戏游艺室等特殊场所专项整治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平安村镇、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加快乡镇综治工作中心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覆盖全市城乡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大力推进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的防范,确保公共安全。

切实强化工作,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继续完善和落实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尤其是要抓好21项民生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司法调解工作力度,及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严格按政策办事,认真落实好水库移民、退役士兵、国企改制、征地拆迁等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工作责任关口前移,落实“属地管理”和领导“一岗双责”制度,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认真探索从根本上、制度上、源头上减少问题发生的方法和途径。

五、加强党建,干净干事,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要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栽好“常青树”。

(一)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民利。

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职能作用。加强各派和统战工作,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拓宽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反映意见的渠道。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开展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党内监督。

要认真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加强以为核心的党内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党的集体领导、保障党员民利和党内监督等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和落实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坚持制度面前所有党员一律平等,形成党内人人遵守制度、执行制度和维护制度的政治习惯。市委领导集体讨论确定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市几套班子领导和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带头坚决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

(三)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执政水平。

要按照*同志对我们的当好“栽树”人的要求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标准,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能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转变各级领导干部的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认真践行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做到不贪、不懒、不虚,营造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扎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推动机关融入基层、干部融入群众,认真组织好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加大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奔康致富和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能力。健全和完善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廉政建设,做到风清气正。

第3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1.发展低碳经济

1.1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2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1.4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2.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新的发展目标下,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时间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在空间上,既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兼顾整体利益。因此,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尽其用,城市群各种经济活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利用。城市群扩展的形式通常有圈层扩展、轴向扩展和位移扩展等形式,很难说哪种扩展形态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关系。

2.3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本人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2.4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提倡适度的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费,是对有限的空间资源的消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大部分资源的利用、废物和污染的产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城市所致,其责任应由具体的工业和商业、工业企业(或公司)、高消费生活方式的中高收入群体来承担”,高收入家庭常常拥有2—3辆小汽车,它们消耗的资源最多,通常比住在城内的同等收入家庭消耗的资源多得多。所以,要实现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小户型标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发达国家住房面积都低于我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反而逐步降低。现阶段,我国住房户型偏大,这与我国国情是不相容的。二是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占建筑总量30%,能耗70%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家庭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适度装修,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等,推动家庭节能减碳。

第4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数量的增长有限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和质量,采取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可持续的。

二、制约济南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日益严重。济南纺织、机械、化工等一批传统产业已逐渐退出历史,而现代产业发展步伐缓慢,工业生产经营困难持续增大,各类风险隐患积聚。

解决方案:

(1)建设数创公社,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编制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大数据公共技术支撑和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大数据应用众创空间、孵化器、大企业研发总部,争创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示范区。

(2)建设量子科技园,加快发展量子通信产业。启动筹建“一园、二基地、四平台”量子通信科技园。争取今年上半年建成济南党政机关量子专网;建设单频激光器研制平台,力争下半年定型量产。积极争取量子技术创新转移中心落地。

(3)加快建设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促进企业与高校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院、两基地、一基金”总体架构,集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技术、成果和名校、名企研发机构。

(二)主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近几年以来,尽管济南市委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提升县域经济发展,但是相对于加速发展的主城区却仍然发展缓慢,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济南只有章丘入围,而省内青岛、烟台、潍坊等市都有4个以上的县市入围,县域经济依旧是济南发展的“一块短板”。

解决方案:

(1)在县域层面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统筹抓好市区产业向远郊县转移、落实好县域差别化扶持政策,引导县区找准产业定位。

(2)市里、县里建立共同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出资,吸引社会资本,搞基础设施、产业建设。

(3)以先进理念引导县区。县域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主要靠要素低成本优势实现规模扩张,对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重视不够,研发投入偏低。政府应引导县区认清自身发展优势,走高科技含量、优势品牌发展之路。

(三)科研投入不足且不平衡。2015年度我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2.1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7%),位居全省第9位;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在副省级城市中仅略高于大连、长春,约为深圳的1/30、广州和杭州的1/5、南京和成都的1/3;科研投入不平衡体现在区县、企业投入不平衡,其中高新区、历城区、章丘区科研投入占大头,而其他县区普遍投入偏低;企业当中,浪潮、重汽、齐鲁制药等大企业科研投入较高,而传统制造业企业科技投入仍然偏低。

解决方案:

(1)推进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等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2)积极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研发中心,支持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3)进一步扩大与IBM、微软、思科等国际公司的合作,推动建设一批世界著名企业的研发机构,推动腾讯等一批国内大公司、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落户济南。、

(4)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補助、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的落实和宣传力度,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

(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创新协同机制不灵活,企业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交易的活力不强。同时,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少,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近5年来,中科院共有近600个项目在山东转化,落户我市的不到5%。

解决方案:

(1)建设“泉城科创交易大平台”,形成汇聚国内外科技成果的济南高地。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和支配,不再上缴国库,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应当提高对对科技成果完成人、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或团队的奖励,最高可以达到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的70%。

(3)简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下放科研经费部分预算调整审批权。提高间接费用和人员费用比例,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占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比例最高可按20%确定,赋予项目负责人绩效支出内部分配权。

(4)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损失”免责政策,允许科研人员兼职或离职创业,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岗位管理、考核评价和公开奖励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高等院校可保留3%的编制额度,专门用于支持教师流动。

(五)人才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相对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两院院士仅有9人。

解决方案:

(1)以实施“泉城双创”人才计划为抓手,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

(2)进一步完善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发展模式,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产业,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创业团队。

(3)实施推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与推动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双推”工程,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措施,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第5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 农村人口转型 社会保障 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造成全国4000多万的失地农民。城市地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和相应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我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客观上决定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产资料,失去了就业机会,失去了收入来源和生活来源。而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和制度,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大量失地农民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一些地方,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的尴尬局面

工业文明作为一种世界性文明,20世纪以来使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由工业化推动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历史性变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道路。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不仅要依赖于农业的稳定作用,而且还依赖于非农化、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因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过渡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民经济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和工业部门相比,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农业中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产值不会产生影响,但工业部门只要存在生产扩大的可能,就会提供劳动供给,农业部门就可以将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工业部门,通过农村人口转型的方式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繁荣地方经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广州市作为全国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率先应尝试解除城乡二元体制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州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促使广州市政府不断对广州市周边的地区进行征地,兴建工厂、学校、市政大楼等,这自然就为当地引进外来人口,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化,促进农民变成工人。

为了了解农民对通过征地这种途径而实现人口转型的认识程度、适应程度、接受程度,笔者最近走访了广州市四十几个镇一百五十多个村,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现在仍然以耕种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贫困镇、村;也包括区位优势明显,如今已经由镇变成街道、村民变成居民的富裕镇、村,并随机请他们中的一些人填写了调查问卷。农民普遍认为: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土地,一旦农民失去土地,政府又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失地农民处境必然十分艰难。第一,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受到挑战。现行失地农民的征地安置补偿费偏低,普遍只能维持3年~5年,此外,作为失地后解决生存之道的就业遭遇困难,失地农民的就业在失地前后生活必然发生根本改变,从日出而作,就业有保障的农耕就业模式转变到激烈的市场化竞争就业,由于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掌握的技能又无法让他们适应市场竞争。其二,失地农民的发展权得不到保证。生存权是发展权的基础,在生存权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发展权只能空谈。事实亦如此,薄弱的经济实力难以完成子女的教育,失地农民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处于空白。

二、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谁来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

由于经济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各个行业对综合素质较强劳动者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因此,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只有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提高了,才能满足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机会。

但是,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只占总人口的39%,远低于城市人口65%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无疑是中国城乡之间最大的不平等,给农民的再就业带来很大阻碍。面对农民的低文化程度和低技术素质,由谁来支付农民进行再培训的学费呢?农民作为一个经济人,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涉及到收益与成本、利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衡量问题,及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织影响的问题。

2.用什么来替代土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生存的来源,失去土地的农民就等于失业,而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虽然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以至城乡社会保障出现巨大差别。农村社会保障的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保障功能差,与社会化程度相距甚远。

现在我国主要是以招工安置的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其特点是失地农民能及时就业,有较稳定的收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原有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的作用和意义。而且,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没有其他劳动技能,难受劳动纪律约束,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适应性较差的失地农民即使上了岗,也容易下岗,面临重新失业的风险。生活前景的茫然,造成农民对政府征地行为的抵触情绪很大。

三、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1.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就业难上加难

劳动力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在我国,就业的增长意味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是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是维持市场强劲、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但适合农民的就业岗位却很少。由于就业能力和求职者的文化素质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如果一个失地农民在城市非农业部门就业并取得同市民相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一般必须拥有和市民相近的素质。而目前,一个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2.2年,一个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7年,两者相差悬殊,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失地农民在城市非农部门就业具有更大的难度。同时,城镇存在大量的下岗职工和大学生难就业状况,势必对失地农民就业构成更大压力和挑战。

2.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越是现代化,越不能低估人口压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来说,在人口问题上要戒除盲目乐观,谨慎地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转型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就显得特别重要。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入“三低”(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人口增长跨过了一个分水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实现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但人口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构成,随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将逐渐转换成城镇人口,城镇取代农村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从而导致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人口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大规模改变,将比单纯的人口增长,更容易引发人口与资源的紧张。从以往发达国家的近现代社会转型历程来看,包含在社会转型中的人口转型,本身就意味着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大幅上升,在社会的物质资源供给量无法及时跟上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就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如失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等等。人口转型中城镇人口增长意味着对资源需求的上升,因为城市生活方式取代农村生活方式,对资源的需求将成几何级数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对社会保障基金需求的上升,因为更多居民需要社会保障。

四、政策建议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人口转型期农民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由政府和征地单位来培训农民,征地单位要尽可能安排农民就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人口转型时期,如何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保证和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对转型农民进行就业培训,并由征地单位安排农民就业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失地农民变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部分是由国家、征地单位造成的,所以国家和征地单位应出资帮助他们。同时我们应对形成对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强有力的外在压力并形成促使企业更为积极和主动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外结合的社会机制所应当达到的结果,除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民工的货币性收入效应之外,还应当强化民工的非货币性的收入效应,这种非货币性收入效应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形成广大民工对其所在的企业和城市的归属感,这要求企业为广大民工创造更为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从而使民工对企业形成认同;同时还要形成一种更为深层的机制,使得广大民工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分享由其参与建设和创造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好处,使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广大民工能够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在最大的程度上融入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社会。

2.鼓励农民发展第三产业

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是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考虑发展第三产业。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污染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到农村生活,农民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地利优势、环境优势,发展稀缺产业。例如,以村为单位发展旅游业,建农村庄园,为游客提供幽静、古朴的住宿条件,提供健康、绿色的蔬菜,提供新鲜、洁净的空气,展现自己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游客。如果征地被用来建工厂、大学城、市政单位等大型的单位,农民可以发展饮食服务业,例如美容美发店、卡拉OK、足疗等科技含量较低不需要进行长期培训的行业,因为工厂、大学城、市政单位必然为本地带来大量的消费群体。农民要抓住机遇,依据具体情况适时、及时的发展,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让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使农民能够稳定就业,尽快融入城市文明,根本的途径就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鼓励他们就地经商,进园办厂,进厂务工,为城市化、工业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并分享城市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

3.发展社区经济及社区文化

社区经济是社区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经济在推动城市社区整体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主要经费来源,拥有充足的社区经费,可以为转型人口中的“问题”农民、老年人口提供更好的老年保障;社区经济满足不断增长的社区服务要求,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园等休闲场所;社区经济可以培育和带动第三产业,缓解就业压力,为那些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口解决就业问题;社区经济可以稳定社区工作队伍,更好的为新居民解决问题。

第6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林业能源;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1林业能源有巨大潜力

不只是我国,矿物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能够替代矿物能源的可再生、污染少的新能源,以此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志指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是尽快开发可再生能源。并且提出要发展生物质能,即经过光合作用的植物将太阳能转化并储存于生物物质中的能量。地球上每年消耗的生物质能大部分都取自于森林之中,因此林业能源也是主要的生物质能。人们众所周知的能源需求量非常大的是石油、煤炭与天然气,但是目前薪柴被公认为能耗大的第四大能源。所以如果想有效的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办法便是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与合理利用,积极的开展林业能源产业,使林业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2缺柴地区应培育薪炭林

我国传统使用的能源林便是薪炭林,它是我国绝大多数人口所依赖的生活能源。由于我国很多地区都是林少人多,所以大约有8000万户农民没有足够的薪柴,他们的生活得不到改善与发展,最终只能去乱砍滥伐林木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提出在薪柴燃料极度匮乏的地区,应该大力种植薪炭林,并且指出农村能源问题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问题。为了响应国家的指示,我国的原林业部曾开展了100个薪炭林试点县,总共有500万hm2的薪炭林。自从有了薪炭林,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还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手工业,而使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这样一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观。薪炭林也就成了广大农民的“温饱林”、“脱贫林”。目前我国的森林分为两类,分别是公益林与商品林两种。这两种林业资源都有很大的发展,因为国家大力的投资,商品林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薪炭林却有着不同的对待,不仅很少再造新的薪炭林,连原本的薪炭林都在不断减少。在第六次对全国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全国薪炭林总面积又在不断的减少,已经降低至428万hm2。据了解,我国每年需要的薪炭林高达几亿立方米,但我国实际的薪炭林数量却少之又少,所以人们应该提高警惕,来积极解决薪炭林缺口大的问题。我国的一些地区采取封山育林的政策,将一些林区划分为天然林保护区之后,原本已经解决水土保持和烧柴问题的农户,却被禁止上山砍柴,很多农民都在抱怨:“即使守着青山也没有用,我们还是没有柴烧”。我国的不少地区的农民为了解决烧柴的问题,都在迫切要求政府种植薪炭林。而目前我国农村消耗的能源结构是:可以依靠薪柴、秸秆、煤炭、电和太阳能等生活能源,其中最主要的生活能源便是薪柴与秸秆,但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秸秆没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其次是煤炭,但是它的生产已经被国家限制,因为它主要由缺乏安全保障的小煤窑生产。再次是电力,它主要用于机器和生产。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薪炭林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才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我国不断的新造薪炭林,能够给农民增加收入提供生活能源,同样也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生产更加富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薪炭林。为了适应我国发展新能源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依照传统的老方法,对薪柴直接燃烧,而是应该更高效更合理的处理薪炭林,例如应该对薪柴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高热效的燃料。

3积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很早就开始被开发利用,有的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南方的煤炭与石油资源从古至今都依赖于国外或者北方的提供,资源储存量十分稀少,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甚至达到了货源断缺的状态。但是南方有丰富的亚热带林木和木本油料,所以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来代替化石原料。例如,驱动汽车便用木炭燃料等。与此同时,大力开发林木生物质燃料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出现,并且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战时能源供应的方面。梁希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中央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创始人,他的主要工作研究如何利用林产,并且使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通过自己的设备提炼出了木煤气、木炭与燃油。近几年来,我国对林业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阶段性的进步,这主要归功于我国的科研、教学单位在研究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资源调查与能源林培育。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能源建设

目前我国对于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建设方面还是缺乏一定的经验,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进行规划并且突出重点。同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所做的事情必须从农民本身出发,从需要发展的地方入手。针对不同的地区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例如我国的三北等山区沙区应该是重点发展造林的地区,因为那是少林缺柴的地区,因此烧柴问题是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我国的南方亚热带山区,应该重点发展林业生物柴油产业,因为那有丰富的木本油料资源与林木资源。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使产业更加的规模化与基地化,这样的产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目前我国选出的能源树种质量仍然有好有坏,没有进行高效的经营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对新研制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存在无法投入到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组织科技与生产试验,来推进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这就需要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为林业能源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马来西亚的一些行为破坏了全球的生态环境,因为其随意砍伐天然林来种植油棕林,从而使热带雨林遭到毁坏。所以应该吸取教训,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有关部门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能源林的发展。

5结语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各方面积极努力,对我国林业能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建设。

作者:苏菊新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邓小平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特征,近代历史早已证实,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对后发国家经济起飞及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

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在微观层次,从生产环节来看,收入分配的平等、公正有利于激励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不是仅仅激发一小部分所有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近年来,中国在很多生产领域的产能已达到全球百分之七八十乃至更高的水平,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难以为继,扩大国内消费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宏观层次,从消费环节和需求领域来看,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以需求为导向,而以机器大生产为特征的近代经济越发凸显了这一特点。平等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总量,在发展中国家更有利于将有效需求集中于国内产业部门而非国外产业部门,从而令有限的消费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拉动国内产业部门发展的作用。

在发展经济学界,巴西经济学家赛尔索・福塔多较早从需求结构角度详细论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的命题。在1979年发表的《巴西发展模型》一文中,他提出,绝大多数穷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分配高度失衡,这类国家对工业品的需求几乎全部集中在奢侈品上,因为穷人扣除食品和住房等生活必需品开支后几乎没有剩余,而汽车等奢侈品要么依靠进口,要么由国内的外资企业生产。由于这样能够维持对只有外国企业才能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外国投资者很愿意保持收入分配失衡;统治阶层本身是这种格局的受益者,维护这种收入不平等的动机更强烈。

30多年过去了,赛尔索・福塔多的上述论述仍可基本成立。一个收入分配高度失衡的发展中国家,即使能够侥幸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掌握了绝大部分购买力的高收入阶层也必然更倾向于购买来自发达国家的时尚、高档、优质的消费品。

在一个即使国内厂商有能力生产同类商品的国家,由于国内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市场太小而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在开放市场的竞争中也就更加难以立足。假如没有国内市场的有力支持,一个发展中国家则无法实现赶超,只能跟在发达国家背后亦步亦趋,捡拾一点夕阳产业转移的残羹冷炙,形成欠发达的恶性循环。

相反,一个后发国家如能实现相对平均的收入分配格局,其购买力将能更多地集中投向国内产品而非昂贵的进口品。这样,就意味着每种消费品的需求一旦出现就会迅速呈爆炸式膨胀,从而强化国内市场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使在发现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方面决策相对迅速的内资企业(因为内资企业决策环节少于外资跨国公司且更了解本土市场)优势更为突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新锐思想家们争先恐后地对“平均主义”大兴问罪之师,但正是这种“平均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内制造业提供了足够的消费市场,国内工业基础从而得以建立。例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国家电消费热潮的兴起,正是凭借上述机制和当时的贸易壁垒,几乎白手起家的中国家电行业迅速成长为现在可与西方同行同台竞技的巨头。

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遏制利益集团孳生壮大的治本之道

从较长时间跨度上展望未来,现在突出强调改善收入分配格局还有助于遏制利益集团孳生与成长壮大,防止其尾大不掉,乃至于绑架国家政权,使之沦为为小集团私利看家护院的“家丁”。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因国内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市场太小而无法取得规模效益,在开放市场的竞争中难以立足。即使主政者有心保护国内市场、为本土产业创造发展空间,但掌握了绝大部分财富并因此在政治和舆论上势力强大的高收入群体也有能力扼杀这类政策,以求满足自己对外国时尚、高档、优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

更进一步,一个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国家政府注定缺乏行动能力,财政动员能力虚弱。因为高收入群体有能力制定和推行片面地有利于自己的财税制度,其他普通居民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收入,而一个财政动员能力虚弱的国家无法有效应对各类经济和社会冲击,本土现代产业的发展环境因此进一步恶化。面对外敌入侵,这个国家也注定无力招架,因为敲骨吸髓的剥削者不仅不可能有效动员起被剥夺压榨的大众,反而往往唯恐被剥削的大众在反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组织起来夺取政治经济权力,因而常常愿意丧权辱国割利让权,甚至为外敌充当统治的傀儡,只求能保住自己已有的剥削压榨特权。晚清和旧日的中华民国便是这般景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即使许多一度爆红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如20世纪初的阿根廷,“二战”后初期的菲律宾……须知1910~1930年的阿根廷发展程度比加拿大还好,“二战”后初期的菲律宾曾经是东亚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只能瞠乎其后。

即使是在引领世界的大国,专注私利、罔顾公利而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也会扼杀公正和发展的希望。昔日的世界帝国西班牙就是这样没落的,今天的美利坚“帝国”同样面临这种风险。

动员能力是一个文明、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根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上,我们不能指望不遭遇波折磨难,只能寄希望于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可以有效应对这些困难。

结束语

第8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从《循环经济法》到《循环经济促进法》,历经三审,2008年8月29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两字之差,打破了以往立法中只要求“不能做什么”而无任何相关“做了什么有什么好处”的相关规定,是一个经济发展扶持和引导的政策法案。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内容多属于引导、促进的规定,体现了循环经济立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循环经济被纳入法制轨道,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循环经济促进法》有哪些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基本制度、激励和约束措施,特别是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将起到引导、促进和规范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指出,自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启动了两批循环经济试点,为不同行业、园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探索了一些成熟的模式。

周宏春指出,两批试点积累的经验,也体现在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亮点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统一了循环经济的定义。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将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中开展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3R)活动界定为循环经济,并对3R做了详细说明,使循环经济有了规范表述。二是从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末端治理的角度推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本法规定的循环经济覆盖了社会生产活动中的所有环节,比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内容更全面。三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规定得十分清晰,对于企业的生产、产业发展等,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包装、节约用油、采矿、建筑等提出了减量化的要求,并规定了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使用淘汰的设备、材料、产品或者技术、工艺。对工业节水、农业节水和节肥节药、国家机关节能与节水、服务性企业的节能及节水、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作出了鼓励、引导的规定。法律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使用淘汰的设备、材料、产品或者技术、工艺,对于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或应该淘汰的还在利用,将处以罚款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产业园区、余热余压利用、废物回收利用等提出了再利用和资源化要求。此外,法律还对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企业用水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建筑废物的综合利用、农业和林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原则要求。

对企业的影响和带来的机会

《循环经济促进法》针对我国当前广泛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大的现实,规定对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实行能耗、水耗的重点监督管理制度。重点用能单位每年要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本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生产者对产品的质量责任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置环节,从而对产品设计和原材料选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规定主要有:①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②对废弃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者应委托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或者委托废物利用或者处置企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③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者其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

周宏春认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从短期看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的环境形象和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用能、用水的报告制度,还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都将增加企业的成本;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周宏春表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也会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市场机会。这些机会表现在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机会、资本市场和投资机会等方面。

从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看,法律规定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和小型、轻型、再生产品,规定了节能建筑和建筑废弃物的利用,规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分类,以及再制造等,都是可以大力发展的产品或产业,开发这些产品的生产技术也可以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为相关领域的企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会。法律还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即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可以形成一个的大产业。此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主管部门应推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的先进种植、养殖和灌溉技术,推动农业机械节能,优先发展生态农业等。这些也是可以发展的产业,而且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产业。

从资本市场和投资机会看,上述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产业发展等,理应成为投资的热点。

北京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从工业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于我国工业化的推动力,较早期的工业化已经有了较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成为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因而可以缩短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实现跨越发展。

从近两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看,北京的产业结构有了非常明显的优化,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北京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北京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周宏春认为这些促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城市居民日常用品、家电等报废产品的回收利用,可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小汽车等制造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是通过发展金融、保险等生产业,反过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除了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的各项内容外,周宏春认为,北京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发展,按照“物质代谢”、“过程耦合”、“要素共享”等科学原理延伸产业链;在物质循环利用过程中重视效益的提高,在仿效生态链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重视价值链的延伸和产品价值的提升。应按照市场规律,尽可能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在增加资源能源供应的同时也减少废物排放;优先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在推进建筑节能的工作中优先利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技术,优先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达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9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企业社会责任理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也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持与环境、生态资源的协调一致。许多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谁是企业的所有者,谁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这一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答案是惟一的,即股东天生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答案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财产是由他们投入的实物资本形成的,他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理所当然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享有者(Grossman&hart,1986,hart&moor,1990),这就是股东中心理论(shareholder primace theory);还有人认为企业应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拥有企业的所有权(Freeman,1984;Blaire,1995、1998),这就是“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所谓利益相关者,应包括所有能影响企业活动的个人和组织,如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当然,更具实质意义的还是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雇员、债权人、重要客户和供应商等。

“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根据西方古典经济学理论,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为前提条件而设立的,因此导致了资本的盲目逐利,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采取了漠视的态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应得到保障。因此,就有了198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公司法的修正条款,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股东一方利益负责。目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都在《公司法》中加入了对公司利益者相关的保护,强调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如今,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美国、在欧盟,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已将社会责任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财富》和《福布斯》杂志在企业排名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近年来,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附加条件。由此可见,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前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而包袱沉重。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企分开及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资本的逐利,及以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企业经营理念的思想为众多企业所接受,导致了众多企业忽视环境保护,忽视企业利益者相关权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比较严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谐社会观念的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已经从外在压力转变为一种内在动力。我们可以用Mark S.Schwartz(2003)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模型来加以分析。

Mark于2003年提出了三个相交圆来描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和机理(图1)。他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经济、制度、道德,并根据三个动因交集不同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即经济因素主导型、制度因素主导型、道德因素主导型和平衡型。

Mark企业社会动力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划分有四个交集。鞠芳辉(2005)认为道德和经济动因往往难以区分,因为很多道德的动因可以被解释为长期经济利益。实际上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无论是经济、道德、制度的动力都可以被解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效益与公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为了长期的利益的考虑,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然会重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必然会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转化为内在的行为。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在各种资源产权界定明晰的情况下,为减少交易费用,必然会采取合约的形式承担资源占用或对环境、对生态、对公众利益损失的补偿成本,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或股东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应承担的惟一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会增加社会责任成本,企业的成本就会提高,价格就会上升,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因此企业只应承担遵守基本社会规则的经济责任(Milton Friedman)。而社会福利经济学认为,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而且也是社会人,不能仅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惟一存在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地增进包括股东利益在内的所有社会福利。这就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利益,即员工利益、消费者、债权人、环境利益等等。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关注的是短期利益而后者关注的是长期利益,也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误区

1、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这种思想主要是受传统经济学的影响,认为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会增加社会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使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而事实上,强化社会管理将会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改善企业与政府、公众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短期的成本会有所增加。从长期看,会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长期成本不仅不会增加,相反还会有所下降,长期的经济效益将会逐步得到显现。

2、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不应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这种思想主要受传统战略管理思想的影响。传统战略管理认为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经济目标、人力资源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组织建设目标、企业技术创新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等。这种思想观念没有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没有考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的可持续的赢利能力,没有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生态的影响因子及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等。因此,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目标范畴。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社会责任管理的路径探寻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强化社会责任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的价值,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社会责任感强,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信任度;对企业员工利益的关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特别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社会环境及生态的保护,可以赢得政府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对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关注,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绿色产品,改进工艺流程,创新管理制度,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超前研究,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目标体系。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社会责任管理经济驱动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驱动。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符合企业特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目标体系,将这一目标体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体系中去,并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与条件,进行认真的经济分析,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收益相一致,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3、分类管理,创新社会责任管理的战略措施。陈迅(2005)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把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类型分为三个层级:一是“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负责、善待员工。二是“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负责、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关系、保护环境;三是“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积极慈善捐助、热心公益事业。他同时还指出,“基本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必须首先做到的,“中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保证,“高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自愿性选择。

笔者认为企业应对社会责任进行分类管理。对涉及经济成本的,企业应进行认真的成本效益分析,特别是长期效益分析;对涉及道德伦理的,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和调节,如保护消费者行为、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应通过环境保护法等进行规范;对涉及制度的,应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通过税收制度来鼓励慈善捐助和公益事业;对涉及节能、降低能耗的,也可以通过税收制度、补贴制度来鼓励技术创新等。同时,创新社会责任管理,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4、理顺机制,构建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绩效评价挂钩的评价体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成企业内在驱动的社会责任需求,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改革对企业的评价方法,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应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纳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及欧盟的一些国家已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纳入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如《财富》、《福布斯》、《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哈佛商业评论》等等。国外已形成了一种企业主动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义务的热潮。

目前我国对国民经济增长提出了绿色GDP、幸福指数等指标体系,还没有制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指标体系。因此,强化社会责任管理迫切需要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与社会责任管理相挂钩的评价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鞠芳辉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2] 陈迅等:企业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3] 顾群音:上海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管理[J].上海企业,2006(2).

[4] 刘立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社会责任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