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人文社会学论文精选(九篇)

人文社会学论文

第1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1.1外部监督渠道不畅

要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有效监督,还需要依托多元的外部监督渠道。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虽然社会公众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关注度日益上升,也偶有新闻媒体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发表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社会监督的职能。但是,总体来说,目前针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外部监督并不乐观。一是社会公众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观念非常淡薄,常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研究与己无关”,对于评价的过程与评价的结果听之任之,也不关心自己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面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专业学术协会监督还不健全,学术界存在着很多依托于高校科研人员的专业学术协会,承担着促进学术研究、推动专业学术繁荣与发展的重任,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面的监督是其应有之义,但很多专业学术协会对此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极不重视的状态;三是舆论监督不完善,这本是社会监督中普遍而有效的监督方式,由于受媒体自身特点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很多新闻舆论机构不想也不敢揭露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相关问题,或是难以连续不断地对监督对象实施监督,从而使得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1.2监督保障制度缺位

就监督工作来说,监督能否取得实效主要是依赖于监督人员的主观能动性[1]。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除了基于监督人员的敬业精神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制度的力量,促使监督人员忠于职守、勤于工作,实现监督体系有效运作的强大威力和持久的内在推动力。由于我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存在的监督意识不强、监督体系不全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度缺陷,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难以做到有章可循。即使有的高校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出台了相关的办法、要求、规范等,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方面的内容却少之又少,难以保证其监督效能的真正发挥,监督弹性很大。而从教育部、教育厅的层面来看,目前也没有形成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相关的监督制度规范。因此,由于监督保障制度的缺位,即使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活动,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各相关主体的职能不明确、权责不清晰,还容易滋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监管工作极易出现缺位或错位,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1.3监督技术相对滞后

按理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应能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提供新的平台与手段,推动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效实施。从我国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新语丝”之类的学术造假举报平台,“科学网”等网站也有针对科研成果评价的相关评论,但这样的网站相对于庞大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显得太过稀少。通过互联网来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的做法还没有被社会公众和有关机构广泛推广和采纳,互联网在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并没有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被充分挖掘出来,监督技术显得相对滞后。

2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基本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必须在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进行,不得逾越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文限制,监督行为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实现权力与义务的一致、职责与职权的统一。合法性原则,既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主体的行为准则,也是实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2.2系统性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模式、监督方式、监督责任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结、有机结合。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应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合理设计Who(谁来监督)、Whom(监督谁)、What(监督什么)、How(如何监督)等要素。

2.3广泛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不能仅仅依赖于某一单位或个体,而应充分实现监督的广泛性。一是监督主体的广泛性,既要有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又要有学术共同体、评价机构、新闻媒介、社会公众等的监督;二是监督对象和范围的广泛性,应对涉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相关组织及其行为、个人及其行为进行监督。

2.4公开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有效遏制评价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就要按照公开透明、民主监督的原则来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不断提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公开程度。凡是涉及权力利益、研究主体切实利益的事项,且不属于国家安全和党与政府的核心机密以及必须要保密的内容,都应以一定方式公开,实行民主监督,保证相关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

2.5公正性原则

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不是为了打击报复,而是为了评价结果更趋向公正。因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必须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受感情和利害关系左右,形成充分、相关、可靠的监督调查结果和结论,做到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

2.6重点性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既要遵循广泛性原则,确保监督工作的全覆盖;也要遵循重点性原则,确保在有限的监督资源内取得监督实效。一是要突出监督的重点对象,手握评价生杀大权的评审专家应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要突出监督的重点环节,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程序中的预评环节、评审环节应是监督的重点环节。通过重点监督带动监督的全面工作,才能有效预防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2.7满意性原则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结果应是一个大家能够普遍接受的结果,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满意的结果。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必然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要让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满意是不现实的,只要绝大多数人或机构感到满意即可。遵循满意性原则,意味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实效得到了社会认可,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繁荣发展。

3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体系的理想框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体系是指整合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起督促、制约作用的系列措施与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使监督工作渗透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监督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理想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两个系统”。“三个层次”包括:(1)高校内部的自我监督(三角形内部),是由高校、院(系、所)、研究人员三个层级所构成的高校内部封闭式体系,研究人员的自律与自醒、院(系、所)和高校制定的约束性规范,构成该监督层次的基础。(2)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三大主体监督层次(椭圆形以内、三角形以外部分),是高校主管部门(教育部、教育厅)、专业学术协会、项目研究资助单位基于不同的角度而展开的外部监督,是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监督主体。(3)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社会环境的监督层次(椭圆形以外部分),包括社会公众、新闻媒介、法律法规、行政机构等基于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关注而进行的监督。“两个系统”是指内部监督系统和外部监督系统。高校内部的监督属于内部监督系统,而高校主管部门监督、专业学术协会监督、项目研究资助单位监督、社会公众监督、新闻媒介监督、法律法规监督、行政机构监督则属于外部监督系统。内部监督系统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取得实效的基础,外部监督系统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趋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动力。

4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基本思路

(1)应激发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的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监督意识的缺乏。因此,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图1中各层次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的意识,从意识层面上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自觉与自醒,只有这样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应实现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全过程监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包括评价前、评价中和评价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发生不当行为的可能性,都会影响评价程序的公正和评价结果的公正,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应是一种全过程的动态化监督。通过监督的规范作用、制约作用、强化作用和激励作用,尽可能地杜绝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中的不当行为。(3)应促进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多元化监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涉及多个监督主体,监督对象也非常广泛,单一的监督模式难以取得监督实效。因此,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进行监督,应坚持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实现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学术共同体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网络监督与传统监督相结合,过程监督和随机监督相结合,从而促进全方位、多元化的监督,真正建立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利益约束与激励体系。(4)应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长效机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实现全过程监督还是促进多元化监督,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保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和监督工作有效地落实。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健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制度,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通过严密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责任追究作为制度执行的保障,拓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途径、范围和渠道,确保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长期化和效率化。

5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主要措施

5.1提高思想认识

有权力的地方,就离不开监督。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运用,且涉及的主体众多,同样离不开监督。同时,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对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来认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问题,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推动高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大局来认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问题。加强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正逢其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宣传教育,不仅仅是要加强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人员的宣传教育,也要重视对于高校主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同时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掘不同阶层、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监督力量。当社会各界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后,将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落实。

5.2健全监督组织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需要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组织实施。监督机构可以按照高校的管理层级来实现,即可以考虑在教育部、教育厅、高校、院(系)四个层级分别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教育部可以设置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教育厅可以设置省(市、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各高校可以设置本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各院(系)则相应设立院(系)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小组。从独立性与公正性的角度出发,各级监督机构与同级别的学术委员会之间不应是隶属关系,而应是平行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独立自主、公平公正地开展监督。各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的权责范围也有所不同。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全面负责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规划、指导、执行、协调、反馈、培训工作,具有最终裁决权;省(市、区)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主要是负责一省(市、区)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规划、指导、执行、协调、反馈、培训工作,对无法解决的重大监督事项,上报到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委员会;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机构在总体上负责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工作;院(系)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小组主要负责本院(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监督工作。

5.3完善监督制度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的“三个层次,两个系统”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如何形成有机的整合,则离不开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需要针对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全国统一的、能够反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规律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制度,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各种不当行为的规范管理都应予以明确规定,如“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机构的责任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信息反馈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实施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处罚制度”、“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的公开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办法和实施细则,做到职责明晰、职权明确,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得到有效保障,更好地维护、规范和约束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活动,保证监督机制正确运转。

5.4拓展监督渠道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不能仅仅立足于基于高校行政隶属关系的内部监督,还应拓展专业学术协会、项目研究资助单位、社会公众、新闻媒介、法律法规、行政机构等外部监督渠道。在一个法制健全、行政组织机构健全的社会,法律法规监督、行政机构监督是社会的应有之义。更重要的则是要积极发挥评价主体的自我监督、专业学术协会监督和由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介等构成的社会监督。评价主体的自我监督就是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评价人员、管理人员(三者在某些情境下有重合)学术道德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对象中个体的自律性,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对象中个体慎独正德、省己修身的优秀品质,正确引导和规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监督对象中个体的科研与评价工作,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需要、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关系,自觉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蚀。专业学术协会的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等方面有一个相互认同的行为规范,专业学术协会监督可以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主体进行惩戒,采取诸如将其排除学会之外、发出公告等具体惩戒措施。社会监督能够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的强大辐射作用,弘扬正气、抨击时弊、促进管理、改进工作,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不当行为主体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营造学术舆论氛围,规范和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的行为。

5.5明确监督重点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工作千头万绪,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重点突出,提高监督工作的合理性与实效性。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进行监督,重点是监督三个方面:(1)监督评价程序的公正性。程序公正是在社会机构调节分配的过程中,个体对其所用的程序要素是否公正的感知[2]。需要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程序是否能够实现主体平等、实质参与、价值中立、程序理性、程序公开和程序自治进行监督,优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流程,保证相关利益主体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2)监督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标准主要有真理性标准和价值性标准,其中真理性标准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延续性、创新性、完备性;价值性标准强调研究的理论价值、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3]。合理的评价标准应能反映研究主体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同时也要符合评价对象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以真理性标准为主、价值性标准为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一经公开,本身就是对评价活动的监督。因此,需要加大对评价标准合理性的监督,评价标准的制定不能由一两个专家“一言堂”,应在学术民主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研讨而拟定。(3)监督评价过程的公开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的公开,意味着在评价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评委的评价意见都能至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评价委托方、被评价方和社会公众都有权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评价过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意见等提出质询与质疑。评价过程公开的实现,离不开强制性的约束,而刚性的监督正是一种强制的约束。

5.6提升科技含量

第2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1.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分析

2.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3.人口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探讨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初探

5.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大陆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人口社会学浅谈

8.人口社会学因素对老年糖调节受损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9.人口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及其实践功用

10.外出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和艾滋病KAB调查

11.人口社会学的课题

12.新疆高校大学生“五观”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分析

13.SARS对人口社会学的挑战

14.关于人口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15.人口社会学浅谈

16.人口社会学因素对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

17.面向现代化的人口社会学

18.人口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初探

19.农村光棍的类型研究——一种人口社会学的分析

20.对《人口社会学》构成体系的初步设想

21.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 

22.网络社会的群体参与——以人口社会学为视角

23.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24.高职护理专业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学生人际容纳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2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前景

26.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27.人口社会学的个理论问题

28.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29.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30.“人口社会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31.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32.深入探讨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届人口社会学年会综述

33.第三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34.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35.县城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36.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37.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38.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初探

3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40.第一讲:人口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

41.当前人口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全国第三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2.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的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应对方式分析

43.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44.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委员会驻华顾问默顿斯在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讲授人口社会学

45.理论联系实际,探索深化创新——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6.探讨·开拓·创新——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综述

47.农村流动人口研究的再思考——以身体社会学为视角

48.英国穆斯林移民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49.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

51.人口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50.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52.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

53.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4.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及特征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55.创建幸福家庭——人口社会学的一个视角

56.全面认识社会与发展中的人口——评《人口社会学》

57.不同等级医院门诊患者就医原因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58.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59.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60.农村体育人口“二元性”分化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61.自愿不育的人口社会学视角

62.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3.春运问题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64.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5.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探析

66.全国第二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述评

67.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68.一部有创见的《人口社会学》

69.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70.民族宗教流动人口社会学调查——广州市化隆拉面从业群体的基本特征调查报告

71.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侧记

72.对“溺婴”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73.辽宁流动人口犯罪社会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7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人口就业理论探讨

75.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76.试论人口社会学的研究

77.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法律社会学思考

78.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

79.农村流动人口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80.公安机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研究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81.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

82.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83.当代中国体育人口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84.农村人口控制的社会学思考

85.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

86.社会学与人口问题

87.海宁市外来务工人员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麻风病认知情况调查

88.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定向历程(续)

89.我国当代人口流动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0.外国人在德国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1.从民族社会学视角看中国人口文化素质中的性别因素——兼论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92.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3.我国老龄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的社会学初步研究

94.2015年德国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95.流动人口犯罪的犯罪社会学分析及其社会性防治对策

96.试论社会学研究人口问题的内容和方法

97.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过程的社会学考察——一个城市空间转型的个案研究

98.“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99.湖北地区革命伤残军人健康状况抽样研究Ⅰ.伤残及人口社会学特征

100.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1.中国社会学2013学术年会“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分论坛成功举办

102.影响体育人口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03.山东省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健身观念的社会学分析

104.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生男偏好”的影响

105.农村流动人口“回流”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106.人口控制与社会学

107.大型社区的人口、住房、活力与公平 上海大型社区规划理念与策略的社会学思考

108.论人口、贫困与幸福——从《人口原理》谈起

109.人口结构与生育意愿变迁的社会学分析——以改革开放为背景

110.试从社会学角度谈人口增长

111.劳动就业和社会学——讨论人口普查中“在业人口划分标准”的一些想法

11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113.人口老龄化与赡养问题的医学社会学分析

第3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作者简介:余谋昌(1935―),男,广东大埔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哲学、地学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现在一般只进行它的自然科学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并不是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地质时代。对新的地质时代的地球研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并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地学价值论是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据此本文对地球的科学有用性、地球的经济有用性和地球的社会有用性进行基本分析。

关键词:地学价值;科学有用性;经济有用性;社会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6-0001-07

按照地球科学的定义,现代地球科学属于自然科学,探求关于地球的真理,地球的产生、演化和运动;地球物质的属性、结构和变化;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性质和运动;地球表面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的性质、结构和运动;地球大气系统、海洋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运动和变化以及地球上的地质灾害等,揭示地球物质和运动的规律性。它回答关于地球“是什么”的问题,不涉及“应当”即“价值”的问题。但是,当今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纯粹自然的地球,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进入地质的“人类世”时代,地球已经是社会的地球,人类学的地球,因而它涉及“价值”,即地球“有用性”的问题。地球的价值或地球的“有用性”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球物质和运动的“科学有用性”,即地球的科学价值;二是地球物质的“经济有用性”,即地球的商品性价值和非商品性价值;三是地球的“社会有用性”,即地球的社会价值。这种研究形成“地学价值论”,是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地球的科学有用性

人类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产物,是地球自然界的创造。人类产生后在地球上生活,而且必须是依赖地球生活,它对人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代科学有“事实”与“价值”、“科学”与“道德”分离和对立的传统。它把知识分为互不相关的两种: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文艺学等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分门别类、互不相干地发展的。这种分化简化了人的认识,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必然性,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论的观点,这是一种片面性,我们今天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这种片面性不无关系。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地学价值,首先是关于地球的科学有用性问题。

(一)地球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在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地球是“盖娅”,是生命有机整体;作为生命体,它本身是生存主体,是价值主体,是有价值的。我们说“地球的有用性”,这只是地球价值论的一个方面。价值概念当是一个关系概念时,指客体或对象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利益)。但这只是地球价值概念的一个方面,指地球作为价值主体的外在价值,即地球对人类的有用性或意义。从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指地球外在价值[1](P186-222)。

内在价值在价值论中不是关系概念,而是一种主体性的概念。它由主体存在的目的性和意义表示。地球的内在价值是指地球作为生命主体自主自为地存在,表示它是生存主体,是有价值的,同时又是价值主体。它的价值表示它自身生存的意义和它的创造性。地球价值具有生命以及生命创造的含义。这是地球以自身生存的目的为尺度,表示具有以自身为主体的价值。当人对这种价值进行评价时,称它为自然界的道德价值。

(二)地球的科学有用性

地球的有用性,在这里是指地球对人类的价值,是地球的外在价值。地球的科学有用性是地球价值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是地球上的科学,不仅以地球为基地,而且以地球为对象,是关于地球或人类与地球关系的科学。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地球的“地质科学有用性”和“矿产有用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余谋昌:地学价值论: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1.地球的地质科学有用性。地球物质和运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源泉,揭示、开发和利用它的价值又是地学发展的目标。因而它具有地学有用性,即地球具有地学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地学研究虽然是由地学人进行的,但是它取决于地球客体,即整个地球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以及它的性质、构造和发展演化规律。地学人对发生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的地球物质展开研究,其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成果,都取决于地球物质和运动的整体性、非均衡性、演化性和系统层次性等特点。地球地壳的性质、结构和运动为地质学建立提供了客观基础。1771年,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提出“水成论”,使地质学具备科学形态。他依据对该山区地层的考察,把岩层分为4种类型:冲积层、成层岩层、过渡层和原始层,认为一切地层都是世界大洪水时期沉积而成的,水是地壳形成与变化的唯一动力。1795年,英国地质学家赫屯提出“火成论”。他发现,地层“不整合”是由于地层抬升,巨大的岩浆侵入推挤岩层而引起的;深海岩层是地球内热使深海沉积物熔融成岩,地球内热是岩层的主要成因。1825年,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提出地质“灾变论”。他发现,巴黎盆地不同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动植物化石,地层越深、越古老,所含化石物种与现代种属的差异就越大,有些是已经灭绝了的种属。这是地质灾变的结果。连续地层中不同化石物种是地质灾变后重新创造的。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他认为,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原始统一的大陆分裂为几块,并作水平移动,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面貌。1956年,美国地质学家发现世界大洋中央纵贯一条延绵不断的中央海岭“洋中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底扩张”说;1965年,海洋地壳转换断层的发现为海底扩张说作出了论证;1965―1969年,在上述海底地壳运动发现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被认为是地球科学的革命。同样,中国地质学家依据不同地区地壳结构和运动的特点,也提出不同的地质学说和理论,对地质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地质力学(李四光)、多施回构造运动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地洼学说(陈国达)等。

2.地球的矿产有用性。矿产价值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制造的商品价值的区别是:(1)埋藏于地下,需要通过勘查、挖掘等生产过程才能进入商品市场,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价值;(2)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而是自然界生产力、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即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过程的产物。

我们到什么地方找矿,有什么矿和有多少,它是不是适合开采,用哪一种技术手段开采出来,都同“地质有用性”密切相关。矿业发展和矿业城市的兴建,首先是以“矿产有用性”为基础的,通过它的“地质有用性”研究,探明矿产的种类、性质、储量和埋藏特点等,再进行经济开发。

矿产价值对人类而言,主要是指矿产的地质有用性以及矿产的经济有用性。这是由矿产的性质、物质结构以及人类需要决定的。矿产有用性主要涉及矿产的经济因素和地质因素。它的有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有用性,即已测定具有商品价值的矿物具有的现实经济意义;二是地质有用性,地质工作的任务是勘查尚未发现的矿床,依据对一定地质条件的分析即它的地质有用性,发现(或推测)具有商品价值的矿物,这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关注的是矿的经济有用性,即从矿山建设、采矿和矿产进入经济系统流动的整个过程,要求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地质学家和采矿工程师关注的则是矿产地质有用性,依据对当地地质条件的分析以及有关岩石和矿物形成规律的知识,认识矿产存在和分布的情况,从而确定到哪里找矿,能找到什么矿,以及依靠现有技术如何最优地把这些矿产开采出来。在这里,我们承认矿产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认为这种价值是由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这是对现实事物(现实的地质客体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

二、地球的经济有用性

地球的经济有用性主要指地球物质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例如,地质(矿产)、地理(土地、生物、森林、草场、水源等)、大气、海洋等的商品性(经济)价值和非商品性(生态、科学、审美、医药、哲学、道德、宗教等)价值。以矿产资源为例。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95%的能源、75%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30%的饮用水都来自矿产资源。它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虽然开发矿业、利用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但又依据矿产资源不是劳动的产品而否认它有价值,否认它的经济价值,这是人类认识不完善的一个突出表现[2](P80-110)。

(一)矿产价值及其创造

矿产价值是指矿产资源的有用性,由矿物的性质、物质结构和存在状态等决定。矿产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人类对矿产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又充满主观性。因而矿产价值是其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矿产价值以地质运动形式的成果存在,是地质运动过程的创造,也是地质运动历史的成就。地质运动过程主要是在天体运动环境下的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在地质环境下的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的统一。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热能、化学能、核能和重力能等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太阳能、重力能和生物能等引起的地质风化、物质搬运、迁移和堆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分散的地球化学元素,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后以化合物的形式集中在一起,成为有一定品位的矿物。它们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因而从价值的角度,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经济资产。

(二)矿产价值的性质

1.矿产价值的多维性。矿产价值多维性的根源,从价值客体的角度讲,是矿产的无限丰富性和地质的无限丰富性,以及它们属性的多样性;从价值主体的角度讲,是价值主体以及人类需要的多样性。无比丰富和多样性的矿产可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矿产价值的多维性:(1)矿产的经济价值。这是矿产价值的主要方面。人们的找矿活动,主要是把矿物作为经济资产,进入生产过程,成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矿产的科学价值和自然史价值。正是依据储存于矿物中的记忆痕迹,即非常丰富的地球发展信息,人们才知道地球是怎样产生的,地壳是怎样运动的。依据这些记忆痕迹,人们重建了地球的历史,太阳系和星系的历史,以及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等等。矿产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永恒的源泉和动力,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史学价值。(3)矿产的美学价值。人们不仅以某一种精美的矿石,如天然金刚石、天然金块和天然矿石晶体作为审美对象,而且某一地层剖面的矿物学特征、地表岩体形成的奇峰异状或雄伟壮观、地下喀斯特溶洞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等,都使参观者流连忘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和审美情趣,满足了人类审美、休憩和娱乐的需要。(4)矿产的文化史价值。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变自然因素为文化因素,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方面,其中矿物的作用非常突出。例如人们用“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来表示古代社会。考古学者还依据石器发展水平不同,把这一时期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恩格斯说,“一切文化民族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剑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时代。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3](P159)。人类的历史是同对矿物的认识和利用相联系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史,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和古代世界史,主要是依靠人类在矿物利用中留下的记忆痕迹。(5)矿产的医学价值。人类很早就知道矿物的医疗保健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矿物药46种;《本草纲目》中,共收药物1 892种,编排次序以矿物打头,共分16部62类,矿物类药物267种。至今人们仍然用许多矿物类药物作为治病或保健物品。矿产从满足人类需要的角度而言,它的价值主要是上述五个方面,但这不是全部,还可以列出许多方面。矿物和矿产形成的辩证法,对人类的哲学思想发生重要影响,对宗教、文学艺术、伦理学等意识形态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价值具有多维性。

值得注意的是,矿产价值虽然具有多维性,能够满足人类不同需要,但是某一种矿物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各种需要,而且,当满足某一种需要时,意味着它的其他价值的损失,因而在这里存在“选择需求”的问题,即通过价值评价,选择其中最迫切和最有意义的需要,这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矿产价值的多层次性。从主体对矿物需要的角度,它的价值主要有如下层次:(1)矿产对全人类的价值,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待矿产的价值,按照“全人类利益”相互依存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共享”的问题。(2)矿产对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类的价值。由于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耗竭将影响后代的利益,因而应当依据“明天和今天同样重要”、“后代和当代人同样重要”的原则,正确处理矿产利用的现在和未来、近期与长远需要的矛盾,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3)矿产对一定社会群体的价值。人类主要以国家、阶级、民族和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人类围绕矿产价值开发所产生的矛盾、对立和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20世纪以来的中东战争主要为争夺土地和水资源; 1992年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很大因素上就是为争夺石油资源。(4)矿产对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这是矿产利益最基本、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层次。矿产作为国家所有的资源,虽然所有个人具有平等地利用矿产资源的权利,但是要依据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在小矿业开发中,必须批判“资源无主,谁采谁有”的观点,制止乱挖滥采、破坏资源的行为。

3.矿产价值的历史性。可以把矿产的价值定义为“被历史地储存的成就(自然界的创造)”,它具有潜在有用性。开发矿产的价值,是把矿产的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的有用性。人们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开发矿产价值,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性。同这种历史性相联系,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矿产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有用性的主要条件是:(1)人类需要的发展,是实现矿产价值的主要动力。人类一旦对其中的某种物质有了需要,就会依据这种需要去创造各种条件,开发和利用它们。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发展的,例如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矿物,最早是石块,然后是铜和铁,现在开发45种主要矿产,表现了矿产开发利用的鲜明的历史性。(2)人类对矿产认识的发展,是开发矿产价值的先决条件。矿物学知识的增长,使人区别了矿与非矿,从而把更多的物质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因而矿物学的历史发展同人类开发矿产价值的历史是一致的。(3)以技术工具的改进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实现矿产价值的主要手段,使人类把矿石从地下埋藏中发现和挖掘出来,转化为人类可供使用的原料或燃料。这种需要以工具为中介。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性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同上述条件的历史性发展相联系,矿产价值历史性的主要表现是:(1)非矿到矿转化的历史性。矿与非矿的界限是相对的。它的主要标准:一是主观标准,二是客观标准。只有在上述标准和条件具备时,地球上的某种物质才成为矿产。人类对矿产的需要、科学技术对满足需要的水平是历史地发展的。从客观标准来看,非矿向矿转化,即矿产价值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地球上分散的化学元素,经过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以及地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使某种化学元素在岩体中富集。当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常以“品位”表示)以及它的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这种富集某种有用元素的地球物质就被称之为“矿”。从主观标准来看,非矿向矿转化有一个过程,即人类对某种地球物质的需要,对它的科学认识以及开发利用,使它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矿产。(2)认识、开发和利用矿产价值的历史性。上面谈到,矿物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有用性有三个条件: 一是人的需要;二是科学认识发展;三是技术工具进步。随着这些条件的出现,某种地球物质才成为人类利用的矿产。在这以前,虽然它们客观地存在着,但是人们并不把它们作为矿产对待。例如矿物燃料作为矿产来开发利用,主要是产业革命以来,到现在也不过200年的历史。

非矿向矿转化,主体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工具的进步:(1)降低工业开采的品位,使低品位矿石转化为矿。科学家估算,如果铜矿的开采品位从0.4%降低到0.2%,全世界铜矿储量就要增加26倍。(2)新技术的采用,可以在废矿石和尾矿中提取金属。例如采用堆浸法提取金的新工艺。此外,生物工程可以通过生物富集提取尾矿中的金属。(3)增加开采深度。现在所说的矿产,实际上是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的表层矿产,而大陆地壳达30~70公里,平均厚度为35公里,那里埋藏了极其丰富的矿藏;而且,地壳厚度不及地球半径的百分之一,更大量的化学元素埋藏在更深的地壳底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其进行开发也是有可能的。(4)海洋资源宝库的开发。例如海底锰铁矿。此外,海水中还溶解有成亿吨各种化学元素,虽然由于它们极为稀薄,现在还不能称为“矿”,但未来人类还是可能找到开发利用它们的方法。

因此,非矿向矿转化,从它的客观标准来看是自然界成矿过程;从它的主观标准即主体性来看,包括人类需要、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从而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三)矿产价值评价: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

矿产价值研究主要包括矿产价值概念的研究和矿产价值的评价。矿产价值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表现矿产价值。一方面,它是主观的,表现了主观性;另一方面,它又是矿产的客观属性的反映,因而具有客观性;而且,依据这些观念指导人类行为,它又表现了实践性。关于矿产价值性质的研究,涉及矿产价值、矿产价值的创造和矿产价值的特点。这里既从主体(主观性)方面研究矿产的价值,又从客体(客观性)方面研究矿产的价值,从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也就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矿产的价值。关于矿产价值评价,主要包括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以及它们的统一。

1.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人们的找矿活动以及整个找矿过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这个矿是好是坏?”这既涉及矿产的真理性评价,又涉及矿产的价值评价。矿产的真理性评价是认知评价,即人们有关这种矿产的知识,包括矿物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是不是真理?这是矿产认知的静态分析。为了找到它们,还必须进行矿产的动态分析,回答它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以及它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从而揭示矿产的价值。

鉴于找矿的目的是要把矿产从地下埋藏中挖掘出来,满足人类需要,为人类的目的服务,这就需要将它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价值性评价和实践评价。这样,它的评价不仅涉及某一矿产的物质结构的性质和化学成分,还包括这种矿产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所处的条件,包括矿产的埋藏深度,它与围岩的关系,以便确定对它的挖掘技术和挖掘途径,以及采矿的整个组织管理路线。

在解决了它的真理性评价之后,还必须进行价值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矿产对人的价值。矿产的价值性评价是在它的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回答它能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它具有什么社会意义?是否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这里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本体论的价值评价,即某种矿产的价值是否符合人的现实需要。它是以人为尺度进行评价的,是找矿决策的主要方面。(2)认识论的价值评价,即依据它的真理性评价和决策,制订找矿计划。(3)实践论的价值评价,即依据上述评价结果,进行具体的找矿和采矿实践。

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评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说,前者涉及事实,回答“是什么”,即真与假的问题,要求符合事实,是真理。后者回答“怎么样”,即好与坏的问题,涉及人的功利,受人类的客观目的检验。最后,这两种评价在找矿和采矿实践中接受实践考验,达到矿产价值评价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说,矿产的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要建立在它的真理性评价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对矿产评价具有真理性。但是这种真理性的认识要落实在社会价值上,因而又必须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它的价值性评价。最后这两种评价接受实践的考验。同时,人类矿产实践又不断地修改和促进,不断完善矿产真理性和价值性评价。这是矿产价值评价,是“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实践性评价”不断反复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统一过程,是人们向矿产真理不断接近的过程。

2.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哲学。矿产资源的经济有用性和地质有用性的价值评价问题主要是从主体(人和社会)的目的加以确认的。利益主体的层次性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层次性,即它应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各种需要,如全人类社会的生存、国家经济建设、民族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矿山企业的利益、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因此有不同的价值哲学。

要依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可能性,把实现国家宏观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与矿山的微观经济效益,同矿产资源保护统一起来。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主观主义唯意志论,不管地质条件是否可能(是否具备矿产的地质有用性),单纯强调需要而以国家和集体的名义蛮干,造成矿产资源的破坏;另一种是忽视或不考虑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不适当地强调“有啥找啥”。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地质规律作用的结果,因而一个地区在具体确定应以哪些矿产作为普查勘探的对象或主攻对象时,不能只考虑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还要考虑本地区客观地质条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寻找国家建设需要而成矿地质条件又较有利的矿产,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特长,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配套,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贡献各自的力量[4](P274-275)。

此外,矿产价值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还要满足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工厂企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矿山企业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按照资源公有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正确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国家、地区、厂矿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关系,以此决定找矿和开发的方向。

3.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一是指主体的(主观)尺度,二是指对象的(客体)的尺度。一方面,矿产对人的价值,这是在文化的层次(即人类的层次),在人与矿产的关系方面,是以矿产这一客体作为对象评价它对于人的价值。从这样的角度,矿产价值是由人的需要或者由主体的目的进行评价的,是由人的主体性决定的。就矿产而言,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在自然界的层次,在它的自然关系方面,具有以它自身为尺度的价值,即它的内在价值。这是由自然物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在这个层次上,即使它埋藏在地下,不管人是否体验它,它都是客观地存在着。这种评价是事物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

首先,以人为尺度进行矿产价值评价,从矿产价值实现的角度,主要要处理如下两种关系:一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当代人和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矿产价值从自然界的层次进行评价,它具有内在价值,即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对矿产资源内在价值的承认,是根据人对自然界整体性的认识,把人本身看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整体一部分的人,不能以损害这个整体的形式谋求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分配。

矿产价值评价以实现人类持续发展为目标,包括实现三个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依据这样的目标,坚持科学的矿产价值评价,包括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和实践评价,我们将走向矿产资源认知、勘查、开采、利用和保护的科学道路。

总之,我们认识和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包含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一般说来,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它的价值评价,再到它的实践评价;反过来,实践又不断完善它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评价。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三、地球的社会有用性

我们遵循价值客观性的观点,认为价值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关系的角度定义价值,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表示某一对象对主体的功利(有用性);二是从主体的角度,表示事物主体性的概念,以它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即它的内在价值。

从关系的角度讨论地球的价值,价值关系是双向的:一是地球物质、能量、信息和空间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这是地球对人的价值;二是人和社会对地球的有用性,人和社会参与地球的创造,这是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价值。

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它作为地球自然界的成就,是地球自然的发展、延续和完善;另一方面,人和社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作为地球发展和进化的一种新的机制,创造了新的地球――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使地球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作用,维尔纳茨基称为“人的地质作用”,主要是以人的智慧和劳动,使生物圈进化为“智慧圈”,这是地球的社会有用性。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价值具有正负两面性。(1)人类创造地球的正价值。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新的地球,从地质学的角度,创造了人类成因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这是区别于原始地球的新的圈层;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创造了城市生态系统、乡村生态系统以及新的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等;从产业的角度,创造了工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和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等。这种创造使得地球从生物学的地球变为人类学的地球。它增加了地球的有序性,因而是创造地球的正价值,地球自然资本的增殖。(2)人类创造地球的负价值。人类主要以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创造新的地球。这种创造除了增加地球的有序性外,也带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食品污染、生物和土壤污染、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壤流失,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的地球增温等等。它表现为地球有序性减少,因而是创造了地球的负价值,地球自然资本减少。

此外,还可以从灾害的角度研究地球价值,即“灾害资本”的概念。它主要表示:(1)灾害造成自然资本损失;(2)灾害造成社会资本损失;(3)社会和自然资本对灾害的救助和补偿。

综上,地球是生命有机体,创造了物质、能量、作息和空间资源,为人类的产生作了准备,并创造了人类。人、社会和精神是它的最新创造和最新成就,又是它自身的发展、进化和展开。地球生命及其创造性是它的内在价值;它为人、社会和精神发展提供物质、能量、作息和空间资源,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地学价值论是地球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又是地球自然价值与地球社会价值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进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地学价值论[A].王子贤.新编地学哲学概论[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2] 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4] 朱训.找矿哲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Geological Value Theory: The Basic Theory of Earth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U Mou-cha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第4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美国黑人民族主义思想之源起/林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30~34

民族地区社区治理中的权利内卷化:以云南一个彝族社区为例/罗明军//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6). - 13~2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的历史回顾与反思(1949-1976):以湘西苗族地区为例/崔榕//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24~29(1)

民族身份的确认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中的意义: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刘海涛//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9~13

社会中的国家与国家认同悖论:当代壮族边民的国家意识及行为逻辑研究/陈怡//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6). - 33~40

社会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魏国红,张慧//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4~8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中)/周伟洲//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5~12

文化认知、国家观念与身份意识:回族国家认同的建构与重构/沙勇//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6). - 26~32

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研究/高永久,孔瑞,刘海兵//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1~5

协商民主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在联系/孙岿,朱军//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5,(6). - 533~537

“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困境与前瞻:以云南为例/李智环//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51~5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跨境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崔海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35~41

印度多民族国家治理的制度经验与问题/常晶,常士//世界民族,- 2015,(6). - 28~36

原因与对策:国内民族发展研究的若干理论视角/任维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6~11

自治共同体与自治权利:西班牙地区自治制度解读/刘泓//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6). - 47~59

二、理论综述

变动的“群”与转型的“学”:简论“社会”一词的中国演变/徐新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11~16

从学术上拯救“原生态”和“本真性”概念/韩成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86~91

从一本学术著作带动“金翼”黄村建设新模式/王剑利,宋雷鸣//思想战线,- 2016,(1). - 15~17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民族基础论:兼论去中国中心主义/徐杰舜,丁苏安//广西民族研究,- 2015,(6). - 61~68

对“马凌诺斯基革命”的重新思考/张丽梅//世界民族,- 2015,(6). - 37~43

“国”与“族”:差序还是同一?/纳日碧力戈,赵颖//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97~101

国家性建设与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政治整合:路径设计的反思/常士//思想战线,- 2016,(1). - 120~126

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刘成//广西民族研究,- 2015,(6). - 7~14

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内质与蕴涵: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思考/王伟//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6). - 41~46

“嵌入”的多重面向:发展主义的危机与回应/黄志辉//思想战线,- 2016,(1). - 96~104

人类学批评与当代艺术人类学的问题阈/向丽//思想战线,- 2016,(1). - 26~34

“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艾米・舒曼,李向振,赵洪娟//民俗研究,- 2016,(1). - 28~36

“一带一路”观念对人类学文明研究的新拓展/赵旭东//思想战线,- 2016,(1). - 18~25

迂回与进入:西方汉学家山东地域文化史研究的叙事策略反思/刘志//民俗研究,- 2016,(1). - 71~77

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省思:兼评徐杰舜、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概念/朱炳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2~10

中国乡村人类学重要的学术遗产:研究路径与问题/庄孔韶//思想战线,- 2016,(1). - 9~14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阿嵯耶观音图像与信仰:再谈南诏大理国的神话历史叙事/安琪//云南社会科学,- 2016,(1). - 87~94

埃利亚斯与西方情感社会学:现代文明进程下的反思性探索历程/徐律//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1). -168~174

“被发明的传统”:现代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透视/陈兴贵//广西民族研究,- 2015,(6). - 75~82

不同语境下民族村落景观变迁的差异化研究:以浙江莲都区上塘畈和沙溪畲族村为例/邱云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53~59

藏汉通婚十年间的变迁(2000-2010)/刘中一,张莉//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57~60

藏区差异性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二元结构特征: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为例/李雪萍,丁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60~65

藏族洁净观视野下的人群分类与婚姻隔离:以卫藏地区贡嘎县K村屠宰户为例/邹礼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28~34

产业化视角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发展研究:以苗族姊妹节为例/李茜//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65~68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困境及优化路径/黄胜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5). - 20~24

创意乡村的路径及意义:基于朱家峪村实践的探索/李红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17~23

从“文本”到“本文”的田野阐释:以普米族口传文学为例/朱凌飞,胡为佳//广西民族研究,- 2015,(6). - 68~74

从祭台到舞台的时空变迁:土家摆手舞的人类学解读――以来凤县舍米湖村为例/唐卫青,张瑞//民族学刊,- 2015,(6). - 21~24

从可持续性看黔东南传统苗族民居/龙玉杰//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97~99

从观阴山地区的民族交融/尚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48~53

滇池流域传统生态文化及其时代意蕴/钱春萍,代山庆//思想战线,- 2016,(1). - 168~172

滇西北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的国家认同历程及其建构:以傈僳族为例/李智环,陈旭//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5,(5). - 44~49

独龙女文面的图案阐释与文化建构/高志英//民族研究,- 2015,(6). - 68~77

多元主体共治:乡村社会治理的制度化选择――基于宜昌市仓屋榜村“一二五”治理模式的分析/宋仕平,秦瑛,徐静//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5,(5). - 57~63

发展的人文性及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岳天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5,(5). - 25~32

“广场舞扰民”话语的批判性考察/李曦//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1). -175~180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民间故事”的动漫传播与传承/张万仪,刘高//民族学刊,- 2015,(6). - 12~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开题实录/丁宏,李如东,郝时远,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47~58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及传承的社会文化功能/李海峰,程丽云//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116~119

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刘芳震,谭宇,孙咏//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5). - 10~14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詹一虹,龙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6). - 5~11

兰州牛肉面和麦当劳:两种不同的快餐及其背后的社会与民族文化/段继业,汉京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5,(5). - 50~56

论多数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价值/马俊毅//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13~22

芒团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文化探析/莫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98~101

民间信仰价值的文化人类学解读/王默,李臣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5). - 50~53

民间信仰与乡村娱乐:对黄州唐家渡村“五龙奉圣”灯会的考察/胡绍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5). - 45~49

民族地区城镇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分布与特征:基于CHES2011数据的分析/马U//民族研究,- 2015,(6). - 26~36

内地城市的新疆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交融/曾少聪,吴英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35~40

农民工无产阶级的历史与现实困境:基于个体化的视角/吴玉彬,张敦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135~137

欧洲移民问题的困境、误区及解决路径探析/刘泓//世界民族,- 2015,(6). - 64~76

人生礼仪、家庭义务与朝山进香:冀中南地区苍岩山进香习俗研究/华智亚//民俗研究,- 2016,(1). - 89~98

入赘婚还是收养婚?――云南鹤庆地区白族“上门婚”的人类学再解读/马腾[//民族研究,- 2015,(6). - 59~67

山水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体性/南文渊//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5,(6). - 529~532

少数民族农民工社会流动堕距表现及原因分析/王伯承//广西民族研究,- 2015,(6). - 89~94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民族艺术际遇/罗瑛//思想战线,- 2016,(1). - 40~44

守望相助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承: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张瑾燕,王玉琢//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5,(6). - 538~542

水井与自来水:一项基于侗族日常生活的人类学考察/杨筑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22~27

田野的“历史”与历史的“田野”: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重读马长寿的陕西回民起义调查/樊莹//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5). - 15~19

文化视野:汉民族文化史分期纲要/徐杰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35~38

文明和谐视域下新型城镇化的价值诉求与转型路径/闰彩霞,刘涛//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1). -181~186

我国海路与陆路的海外移民:以福建和云南的海外移民为中心/曾少聪//世界民族,- 2015,(6). - 77~85

城市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等级评定指标效度的研究/艾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31~38

湘黔边区山地民族的“面具之道”:兼与列维-斯特劳斯的面具观对话/田红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31~38

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与生态草原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以新源县那拉提镇为例/林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30~34

“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明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23~30

伊斯兰人类学、中国穆斯林与海外中国人研究/陈志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30~35

云南边境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早婚原因探究/伍琼华,张睿莲//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6).-45~5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烤茶习俗刍议/张海超,徐敏//云南社会科学,- 2016,(1). - 95~100

再生一个?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的年龄结构与生育意愿/风笑天,李芬//思想战线,- 2016,(1). - 88~95

在施坚雅模式启示下的云南走廊研究/章立明//云南社会科学,- 2016,(1). - 78~86

中国冥婚习俗研究综述/姚彦琳//民俗研究,- 2016,(1). - 52~59

重新发现和培植历史而今的灾害“反应单位”:四川震区民间组织的人类学观察/庄孔韶,王剑利,张庆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68~74

珠江三角洲新市民的乡民性与人的城市化/王兴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24~34

作为“文明”流动的“水”:撒拉族“骆驼泉”的人类学研究/常海燕//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5,(5). - 107~112

四、研究动态与书评

20世纪社会科学的困惑与出路:与格尔兹《浓描――迈向文化的解读理论》的对话/周峰//民族研究,- 2015,(6). - 37~58

个体叙事中的“资格”与“移情”/艾米・舒曼著,赵红娟译,李向振校//民俗研究,- 2016,(1). - 37~42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15年泰国中期会议综述/丁赛,张继焦//世界民族,- 2015,(6). - 106~107

汉民族研究:历史的建构与建构的历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七十七/刘冰清(问),徐杰舜(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39~46

民俗学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回顾/马小燕//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5,(5). - 54~58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论坛综述/王国勇,邢//民族研究,- 2015,(6). - 116~117

全球化时代的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国际学术工作坊会议综述/翟思缘,虞杰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108~111

我国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汤夺先,王建伟//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1). - 124~128

研究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开山之作:朱玉福新著《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实践研究》评介/谷文双//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6). - 189~191

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反思/周大鸣,李陶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5,(6). - 17~23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综述/张三南,魏俊雄//民族研究,- 2015,(6). - 111~112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综述/周峰//民族研究,- 2015,(6). - 118~119

第5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分期及框架构建于江,钟玉海,YUJiang,ZHONGYu-hai

3.列宁先锋队理论和前苏联官僚政治的渊源吴建华,许祥云,WUJian-hua,XUXiang-yun

4.人的现实与现实的人——对"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解读陈海飞,李晓,CHENHai-fei,LIXiao

5.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和价值取向李炜冰,LIWei-bing

6.和谐社会视野下科技伦理构建的逻辑进路刘军,LIUJun

7.论民事裁判中非正式规范的规制汤鸣,TANGMing

8.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可行性、原则与标准李登喜,LIDeng-xi

9.中资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杨雄文,YANGXiong-wen

10.张爱玲《小团圆》中的"胡张之恋"——兼谈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刘思谦,LIUSi-qian

11.从觉醒到回归的渐进——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幽吴娟,WUJuan

12.借得西江水催开东苑花——曹禺《日出》与小仲马《茶花女》之比较王澄霞,WANGCheng-xia

13.新诗草创期的写实话语刍议郭建军,GUOJian-jun

14."想象的异邦"与本土现代性诉求——《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叙事论析陆克寒,LUKe-han

15.论《吴洞》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孙建国,SUNJian-guo

16.隋炀帝推动之功与隋唐扬州说唱文艺的发展董国炎,徐燕,DONGGuo-yan,XUYan

17.从葭湄园到九峰园——扬州盐商诗人汪玉枢父子考略明光,MINGGuang

18.魏晋南北朝"霸朝"概念辨析庞骏,PANGJun

19.梁启超图书馆学思想及其当代影响周感芬,ZHOUGan-fen

20.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马德强,MADe-qiang

21.从认知视角看隐喻的基本特征毛文静,MAOWen-jing

22.巴斯奈特理论与翻译中文化等值的不确定性陆刚,LUGang

23.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的又一力作——周棉主编《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二)评析梅良勇,MEILiang-yong

1.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的方法论双传学,徐腾,SHUANGChuan-xue,XUTeng

2.与时俱进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刘焕申,LIUHuan-shen

3.逻辑对法治原则性命题的意义陈金钊,CHENJin-zhao

4.环境法精神之传统文化根源刍议周立胜,ZHOULi-sheng

5.第二代农民工违法犯罪的心理探微李晓临,LIXiao-lin

6.所有权层面的农地产权归属研究综述华彦玲,HUAYan-ling

7.优化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对策建议金峰,JINFeng

8.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特色及其实现路径刘怀玉,陈景春,LIUHuai-yu,CHENJing-chun

9.社会经济时代视阈内的城市空间分布李玉华,LIYu-hua

10.李渔美学的个性解读——杜书瀛先生《李渔美学心解》序黄强,HUANGQiang

11.实与虚——李渔戏曲美学随谈杜书瀛,DUShu-ying

12."谜语特质":阿多诺的现代主义艺术观陈士部,CHENShi-bu

13.徘徊于学派与教派之间的活化石——太谷学派发展轨迹探讨周新国,ZHOUXin-guo

14.危机与应对——黄崖教案后的李光炘与太谷学派张进,ZHANGJin

15.晚清山东黄崖山事件的再思考——基于心态史学视野的群体性考察朱季康,ZHUJi-kang

16.中国古代书法家的具象意识胡新群,HUXin-qun

17.信仰之维——对民间美术中"巫"的相关概念及意义梳理顾浩,GUHao

18.语法与四个世界关系之断想聂焱,NIEYan

19.《经传释词》的排序法及其价值于广元,周星莹,YUGuang-yuan,ZHOUXing-ying

20.有关汉语颜色词的辞书释义问题赵晓驰,ZHAOXiao-chi

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中国化戴跃侬,DAIYue-nong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新思考葛瑶,葛恒云,GEYao,GEHeng-yun

3."中国生态环境"的缘起、特征与对策研究曾正德,ZENGZheng-de

4.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种解读的相关性吕国忱,张旋,LVGuo-chen,ZHANGXuan

5.大债权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方式的现实选择吴婧,WUJing

6.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陈义荣,CHENYi-rong

7.论刑法之波粒二象性——以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刘军,LIUJun

8.论我国"官员问责"法治化的困境与进路徐祖澜,XUZu-lan

9."关系人"受贿的共犯认定——兼议《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毛校霞,王钧,MAOXiao-xia,WANGJun

10.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历史与现状古风,GUFeng

11.从域外汉学看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余杰,YUJie

12.中国文论输出的障碍和对策葛辉,GEHui

13.中国文论对外翻译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张万敏,ZHANGWan-min

14.中国文论话语输出的可能性辛楠,XINNan

15.刘若愚"以西释中"的得失车文丽,CHEWenli

16.宇文所安"第四种方法"的启示王晗,WANGHan

17.徐复观的"第二自然"概念新探张坤,ZHANGKun

18.论包咸《论语章句》的学术成就蒋鸿青,JIANGHong-qing

19.鉴真和上与舍利信仰——高僧传的史实与虚构王勇,WANGYong

20.从玄奘传到鉴真传——长安西明寺与大安寺文化圈藏中诗侬芙,段帆

21.略论历史与文学中的鉴真形像——兼及日本入唐僧群像解读赵秀娟,ZHAOXiu-juan

22.凤凰雌雄演变的文化语言学解读钱宗武,钱玉蓉,QIANZong-wu,QIANYu-rong

23.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三题——以"是英语难学还是汉语难学"为例周维杰,曹丹,ZHOUWei-jie,CAODan

24.隐喻跨语言表征的可接受性实证研究刘丰,LIUFeng

25.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及若干特点褚红,古敬恒,CHUHong,GUJing-heng

26.秦系文字的时间序列与石鼓文的勒制年代倪晋波,NIJin-bo

1.新闻思想研究吴健,WUJian

2.论的道德监督思想邬思源,崔丽莹,WUSi-yuan,CUILi-ying

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综述陈云云,CHENYun-yun

4.微粒宇宙的引力解释——牛顿科学纲领的基本内核续探炎冰,YANBing

5.国外政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特点及启示范秋迎,FANQiu-ying

6.论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培养常锐,CHANGRui

7.论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商品化权保护模式——从"刀郎"之争看民间文艺的知识产权保护苏喆,王丽婧,黄忠,SUZhe,WANGLi-jing,HUANGZhong

8.《读律佩觽》与扬州学人王明德法律思想述要包振宇,BAOZhen-yu

9.论刑事辩护律师的真实义务葛同山,GETong-shan

10.以性别视角细读《色,戒》刘思谦,LIUSi-qian

11.谈存在主义哲学对耶利内克创作的影响——从《钢琴教师》说开去肖淑芬,XIAOShu-fen

12.李渔研究资料丛考王玉超,黄强,WANGYu-chao,HUANGQiang

13.论鲁藜的哲理诗章刘家鸣,LIUJia-ming

14.创造社主将笔下的漂泊者形象杨肖,YANGXiao

15.《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序周新国,ZHOUXin-guo

16.魏晋南北朝夫妇合葬习俗考张承宗,ZHANGCheng-zong

17.略论东晋南朝时期襄阳豪族集团的社会特征王永平,徐成,WANGYong-ping,XUCheng

18.从"吾于天下为不贱焉"到"拟迹桓、文"——关于梁元帝萧绎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洪卫中,HONGWei-zhong

19.八年一剑大醇小疵——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班吉庆,BANJi-qing

20.音误现象的学理分析周领顺,ZHOULing-shun

第6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职业学校学生视野开阔,爱好广泛,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但是毕竟是从家门到校门,对社会了解不多。

学生要认识社会,当然需要吸收前人的经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但是,不管你掌握多少理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仍然只有在同社会接触过程中,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大脑,人才能认识社会上各种现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检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没有应用之前,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完全的知识。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必须更加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和创新,注重将校内学习到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在这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理论到实践转换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与形形的人打交道,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正常的工作将无法运行,要想工作顺利完成,就必须懂得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分享成果,让学生领会合作的必要性。

在合作中需要人与人进行有效地交流沟通,平时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也要尝试着与别人进行交流,在沟通中他们学会了以礼待人,尊重对方,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工作中还要学会谦让、包容,搞好人际关系,才能顺利开展工作。这些社会交往能力是在学校无法教授的,必须靠每个人在实践过程中自己体会,自己感悟的。

二、社会实践有有助于学生就业创业

企业在招聘时对学生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集中在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个性特长几个方面。而当代学生往往因为理论和实际运用的偏差,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没有合理的取向和规划、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以及不良择业观导致思想意识浮华,使得学生的就业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有意思有计划的参加社会实践来解决,从实践中获取这些能力。笔者在带班过程中发现,凡是较早开始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就业时比较容易成功,缺乏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就业困难。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有三个男生因为对电子产品比较感兴趣,三人利用空余时间去当地的一个手机市场打工,从贴膜刷机等一些简单开始做起,通过不断累积,到毕业前,三人已经在手机市场自己租下了自己的摊位,当起了老板,是毕业生中创业成功的典型。

三、结束语

第7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摘要:在社会学中国化的漫漫长路中,有一个人似桥梁――坚定不移地架在西方理论方法与中国本土问题之间;有一个人似灯塔――指明了中国社会学前行的方向,同时也指导了一批杰出的后生。这个人是吴文藻,他打破了中国社会学界对西方理论架构的生搬硬套,他提出了“社区研究”的核心议题,他在社会学“中国学派”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所率领的“中国学派”的精神可以给当今社会学界以极大的启示。

关键词:吴文藻;社区研究;“中国学派”精神;启示

吴文藻先生是中国近代社会学史上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同时也是社会学中国化之路上的关键性人物。吴文藻对于社会学中国化的热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之上,更表现于他毕生为此所做出的大量实践工作。为此,吴文藻被社会学界称为“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亦被李培林先生称为“社会学中国派的奠基人”(李培林,《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这些都是当之无愧的。吴文藻1929年回国后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33年开始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并在燕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书。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人类学调查和社区研究方面,吴文藻是最重要的思想先驱之一。

一、对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应用的误区

李培林先生在他的《20世纪上半叶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一文中提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界,社会学在教学和研究上有两种趋势:一是很多社会学家热衷用中国已有的书本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填入西方社会和人文科学的理论,二是用当时英美社会学通行的社会调查方法来描述中国社会。”

李培林的意思十分明确,当时中国的社会学界已经陷入了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盲目应用的一个误区。广大学者希望运用自己的“洋知识”来救国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抛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抛开战时中国的复杂国情等等,而单纯试图将已有的事实与西方理论结合,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误区。

对于这一点,吴文藻在当时是清醒的。他清晰地看到:中国学者若是想要实现社会学中国化,首先要寻找一种有效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构架,才能用理论来指导对中国国情的研究。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科学的研究理论框架?怎样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吴文藻十分迫切地希望找出这一条社会学中国化之路。

二、社区研究之路与“中国学派”的形成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吴文藻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他带领着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一批青年学者,在云南昆明建立了燕京-云南社会学工作站,并希望以此为基地贯彻中国社会学者建立比较社会学的设想。

经过对西方各派系社会学理论的苦苦思索,吴文藻提出了他的“路”――“应把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与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结合起来,对中国社区进行研究”。他认为这就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吴文藻借鉴了以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创立了中国社区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吴文藻对自己的“路”进行了解释,他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而他眼中的社区研究,就是对中国的国情“大家用同一区位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区研究”,“民族学家考察边疆的部落或社区,或殖民社区;农村社会学家则考察内地的农村社区,或移民社区;都市社会学家则考察沿海或沿江的都市社区;或专作模型调查,即静态的社区研究,以了解社会结构;或专作变异调查,即动态的社区研究,以了解社会历程;甚或对于静态与动态两种状况,双方兼顾,同时并进,以了解社会组织与变迁的整体。”

除此之外,吴文藻还对“社会调查”与“社区研究”这两个概念做了严格的区分。在他看来:社区研究较之社会调查更进一步,它不但要叙述事实,记录事实,还要说明事实内涵的意义,解释事变发生的原因。换言之,社会调查侧重于事实的叙述,社会研究侧重于事实的解释。

吴文藻提出的这一条“路”归结起来说就是将“社区研究”作为核心议题,同时将人类学整合入社会学。李培林先生认为,吴文藻的这个社区研究理论框架奠立了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基于吴文藻在社会学中国化之路上做出的贡献,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将他所领导的学术团队称为“社会学的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在吴文藻的领导下,形成了众多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主导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以吴文藻的学生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分支以及其学生林耀华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为“中国学派”的两大分支,对“中国学派”的发展起做出了突出而有力的贡献。

三、“中国学派”精神及其启示

吴文藻这样阐述社区研究的意义:“以试用假设始,以实地验证终;理论符合事实,事实启发理论;必须理论和事实揉合在一起,获得一种新综合,而后现实的社会学才能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上”。

他本人在推行社区研究的过程中,除了亲自到蒙古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还另派研究生到一些乡村作实地考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吴文藻的社区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紧紧围绕中国问题的实际而构建的。

我将吴文藻及其“中国学派”在贯彻社区研究之路时所体现的精神称为“中国学派”精神,这种精神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1.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早在孔德之时,社会学的先哲们就已提出“实证”的思想,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无论当今的社会学理论如何发展,我认为实践或者实证都是应当被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的。

在吴文藻创立社区研究方法之前,中国的社会学者事实上已经将西方的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相隔离了。在那样的情况下,是吴文藻带领的“中国学派”走出了这种误区,走向了研究实地。他们使学界的方向重回“社会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思维模式,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这种“方向上的回归”给当代研究社会学的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提醒:在任何时候,社会学理论的研究都不应该脱离社会学研究实践。

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无论是何种社会学研究课题的提出都需以理论知识为依靠,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便很难提出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也很难保证调查研究在一条科学、顺利的路途上进行。其次,光有理论也是不行的。缺乏数据支撑的理论是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一个再严谨的理论方案若是没有实践调查的检验,都是无法被认可证明的。同时,我们会在“实证”的过程中发现理论过程中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对现有的理论做更好的修正,使之更加适应实际情况。

简而言之: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共同发展才可以取得真正的发展。

2.“活”的社会学理论

“中国学派”适时地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从中提取中适合中国的部分,并进一步依据中国国情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提出一套对中国“对症下药”的社区研究方法。这样的做法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学理论仿佛有了生命,“变装”来到另一个国家,然后新生。

这对当代学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社会学理论绝不是死水一潭,所有的理论模型框架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变成适合特定情况的“新理论”。只有当我们将社会学理论这样用“活”了,它才可以发挥更好的功用。

这就给了当代学者一个非常广大的研究空间:将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化”的相关研究。

这样说是有根据的,笔者在学习社会学相关理论的短短两年中,虽尚学浅,也知道我们更多地是在学习西方社会学大家的“原版理论”。确实,我们可以在这些理论中获得启发,但它们对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针对性却是较低的。我们更希望学习到将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化”以后的研究成果。

我认为,学术研究的最终价值还是在于服务社会,具体到中国社会学者,就是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实践知识来解决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问题。因此,我呼吁广大中国社会学者可以在研究世界社会学理论的同时,使之变“活”――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一些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国化的、具有中国实际社会意义的理论。

3.对中国本土社会研究的自信

这最后一点是我所受的最大启发。

且看20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界,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的差距之大不言而喻,西方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在我们看来已经到了一个“望尘莫及”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学者对西方理论的“盲从”实际上也反应了他们对中国本土社会学研究的不自信――他们在潜意识中认为中国的社会学还没有发达到足以进行独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必须依靠西方的先进理论为支撑。

这时,吴文藻不动声色地行动打破了这种被动。

吴文藻率领他的学生开始建立社会学工作站,在物质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展开社会学研究――他们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学研究之路、从而为中国社会做出些贡献。

结果呢?结果是他们找到了作为今后中国社会学研究理论基础的“社区研究”之路,同时以其不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肯定,被誉为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其弟子费孝通、林耀华等人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是这样理解这其中的道理的:作为学者,只要除去身上的浮躁之气,秉着一个简单的信念,克服困难,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研究,他都会有所成就的。这也就是说,即使中国在当时的理论研究水平落后于西方,但只要学者们真的希望为中国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并且可以克服各种困难,他们都是可以做到所谓“成功”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是想来的,也不是等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做来的。

反观今天的社会学界,西方理论依然处于“帝国主义霸权”地位,但以史为鉴,中国学者还要被这种“霸权”吓住,畏缩不前吗?

因此,我想说的是:中国学者有理由对中国本土的社会研究保持自信!即使是在一个世纪之前,我们的前辈都可以凭借对祖国和学术研究的一腔热情取得耀人的成绩,那么在各方面条件都更加完备和成熟的今天,我们难道还不能在中国本土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吗?

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保持中国本土社会学研究的自信,并且有所作为。笔者希望,在21世纪,会有新的“中国学派”诞生!

结语:读吴文藻先生在社会学中国化漫漫长路中的所思、所行,对当代社会学界的启示是极大的。本文仅为笔者一人所感,还望可以引起更多的思考。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00)

参考文献:

[1] 吴文藻.吴文藻自传[J].晋阳学刊,1982,(6).

[2] 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第8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摘要文艺社会学研究中出现的由反映论到中介论的方法论转向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导致了文艺社会学学科性质的大变革,即文艺社会学由实证的社会学的附庸向独立的美学学科的变革。

关键词:文艺社会学方法论反映论中介论学科性质变革

中图分类号:I001文献标识码:A

尽管文艺社会学于19世纪在法国经斯达尔夫人、丹纳和让-马利・居约之手确立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文艺社会学的学科独立只是徒有其表,因为无论是从方法论,还是从其所体现的学科性质的角度来看,这时的文艺社会学其实纯粹是作为实证的社会学的附庸而存在的。这并非是对早期文艺社会学的全盘否定。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的。一方面,正式的社会学,也是直到19世纪时才在法国由孔德所创立的。那么这就带来两个问题――

首先,社会学,在孔德看来是关于人(不是作为生物个体的人,而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或者说整个人类的科学,它能够把人的理智、情感和行动用实证主义的原则统一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文艺,又正好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的产物,能够体现人的理智、情感和行动。因此,文艺作为社会学的对象便成为了可能。

其次,从时间上看,文艺社会学的建立与社会学的建立处于同一个时代,并且文艺社会学学科名称的出现,也必定是得益于社会学的诞生。于是,二者间便在时间和学科名称上存在着一定的相近关系,从而使得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文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文艺社会学还未正式定鼎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从社会环境角度对文艺的研究,如斯达尔夫人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1800)着力于“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文艺社会学在其未产生之前就采用社会学的一些方法,已经为在社会学背景上建立文艺社会学的方法论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文艺社会学作为实证的社会学的附庸是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但是,历史的必然性并不能代替学科的合理性,只有存在于学科的合理性得到实现前提下的历史必然性才是真正必然的。毫无疑问,实证的社会学的方法论给文艺社会学研究带来了相当的新鲜活力,但同时随着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问题的不断提出,基于实证的社会学视野的文艺社会学方法论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

孔德把关于人和社会领域的理论叫做社会学,同时也指出社会学能够把人的理智、情感和行动统一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归根到底它的原则终究是实证主义的。孔德指出:“任何不承认存在最终要归结为对事实的单纯阐明的主张,不论是特殊地还是一般地,都不可能具有任何实在的或可理解的意义。”这就是说,在孔德看来,实证主义的研究,不仅其对象应当单纯的是那些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现象),并且其结论和观点的提出,也应当以这些对象为基础。

然而,实证的根本意图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宣扬贯穿于实证主义研究始终的实证科学的方法,因为在他看来,正是实证科学的方法决定了实证主义的学说。而传统哲学的重于抽象思辨的方法则是应当是被抛弃的。所以,实证主义的原则,其实就是遵守实证科学的方法。这也与孔德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相一致。

尽管孔德承认社会学相比于五种主要的科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要更加复杂、具体的多,但是,他最终还是将社会学归结为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第六种科学。一方面,社会学本身,是前一科学阶段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社会学的任务在于研究和发现社会现象的不变规律。虽然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复杂得多,但同样服从不变的规律。这实际上就是承认社会学与其他科学在方法论上是统一的,人们都必须观察事实和现象,并通过形成定律来协调事实和现象。因此,社会学作为实证主义的产物,其学科性质是科学主义的。

实证的社会学坚持这种实证科学的方法论,主张放弃任何揭示事物“本质”或隐秘原因的企图,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持久的关系,并通过把科学规律作为仅仅是在各种变化的现象中的持存关系的规律制定下来,而对事实加以研究。这无疑对于形而上学自上而下的抽象思辨方法,有着一定的革新意义。因为它实现并肯定了将具体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这确实难能可贵。

但是,正是由于其出发点实际上是在科学规律的范围内来研究事实的各种现象,而且现象间的关系又仅仅是通过这些规律加以实现和维持,从而这又在根本上忽视了社会事实本身的特殊性,最终导致了各种社会事实不过只是科学规律的社会性呈现,并且这些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也不过是科学规律在社会领域的重演观念的泛滥。这就不可避免的落入实证科学方法论至上主义的独断论窠臼。所以,实证的社会学在方法论上难免是一种带有明显机械论特征的反映论。

当实证的社会学的这种反映论方法论被移植于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中时,其自身所固有的先天不足,势必给文艺社会学研究带来以下几种弊端与误区。

首先,由于科学规律在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因此,一切文艺社会学研究都被统一在规律的视野之下。“一切从规律出发”便成为文艺社会学开展各项研究的出发点。正是因为特别强调规律具有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所以在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在方法论上的机械决定论倾向。而这种机械决定论倾向的主要代表,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年代中期在前苏联文艺学界盛极一时的庸俗社会学。

庸俗社会学把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视为唯一可行的方法而拒斥其他方法,并且将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简单化,认为经济基础对阶级意识的决定关系是直接的不经过任何中介的,并同时将文艺作品看成是“阶级的等同物”,正如弗里契在《艺术社会学》中所强调的:“艺术作品是用艺术形象的语言翻译的社会经济生活。”很明显,庸俗社会学粗暴的切断了文艺作品与社会现实生活多方面的联系。表现出了明显的机械决定论倾向。

其次,由于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特别强调结论和观点必须精确、确定,并且只能是通过在对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运用假设、演绎、检查等方法获得,因此,学者们在进行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时,其着眼点往往只是关注于现象本身,根本不会涉及本质。这样一来,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势必在很大程度上于杂芜纷乱的现象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其结论固然精确,但必定流于浅表,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也会从根本上否定了文艺的艺术特性,不利于文艺学科的发展。这种问题在西德学者鲁道夫・申达的关于“文学的社会史”的调查系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最后,由于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的根本特性在于追求一种纯客观的分析,但是它在标榜科学主义的同时,自身所采用的方法只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时,不仅方法本身的选择会出现不符合对象实际的状况,而且很容易出现由于对方法的取舍不当而引起的对结论真相的歪曲。这最终往往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例如,红楼梦索引派,力求“索引“出《红楼梦》所写的“真内容”、“真故事”。蔡元培认为《红楼梦》的“本事”就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这完全忽视了小说的虚构性和材料来源的多元性,他将小说征引指实得过于具体,导致了结论的不易立足。

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应用于文艺社会学研究,尽管主要存在着以上三种弊端与误区,但是这三种弊端与误区并非无中生有,它们都源于一个共同的基本观念:只片面强调研究对象的客体性,而忽视了研究对象的主体性。这不仅是实证主义的基本观念,同时也是所有科学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共同基本观念。然而,这种基本观念及其影响下的科学主义方法论,是难以揭示文艺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的。因此,文艺社会学的方法论需要变革。

文艺社会学方法论的变革,应当是以对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的深刻反思为前提。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是从实证科学的角度出发,片面的强调文艺作为对象的客体性。这本身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文艺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势必是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客观存在的。因此,文艺的确具有对象的客体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艺虽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对象的客体性,但这绝不意味着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是文艺社会学必须采用的唯一的、并且是绝对合理的研究方法。理由在于:文艺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在本质上是审美的,审美性是使文艺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志。因此,社会性只能是文艺的部分属性/外部属性,而审美性,才是其整体属性/本质属性。

这就是说,虽然文艺作为客体具有社会性,但是这种作为客体的社会性是始终受到作为主体的审美性的制约的。而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的不合理性,正是体现在对于这种关系的认识不清上,它只看见了事物的部分属性,而未曾看见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只将作为外部属性存在的客体作为研究的对象,而完全忽略了作为本质属性存在的客体的主体。也就是说,在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粗暴的把事物的主体性和客体性截然割裂开来,并且只从客体性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否认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相互关系。所以,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从其本质上来说,又是必须反对的。

正是由于文艺具有对象的客观性,并且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在强调文艺客体性的同时,又忽略了文艺的主体性。这就构成了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为什么能够暂时有效但必将被淘汰的历史规律的关键所在。因此科学的文艺社会学方法论应当符合这样的一个标准,即:不仅要能够做到文艺的客体性与主体性二者并重,同时也要能够注意到二者间的关系。这也就是说,科学的文艺社会学方法论应当是在批判的吸取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的部分合理性的同时,克服其本质上的弱点和缺陷。由于实证的社会学方法论是一种机械论性质的反映论,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因此,科学的文艺社会学方法论不仅应当是辩证的,同时在本质上也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介论方法论,正是这样的一种科学的文艺社会学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很明显,在马克思看来,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发展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也就是说,文艺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因此,对于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艺的解释,“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强调了文艺的客体性一面。

但同时,恩格斯也明确指出,“宗教、哲学等等”是“那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因此,物质生活、经济基础对于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的“决定作用”,不是简单和直接的,而是要在其间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由此可见,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又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它虽然在根本上受经济基础、物质生活决定,但由于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就不是直接的一一对应,而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实现的。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只是在文艺与经济基础、物质生活之间做出了区分,还没有指出文艺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而马克思提出的“人类对于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的命题,指出文艺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独特本质,则又从文艺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上区别了文艺与其它的社会意识形态。于是,这就在辩证法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角度,突出了审美性才是文艺的主体性的辩证认识过程。

而恩格斯提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的论断,则将文艺的客体性与主体性有机的统一起来。也就是说,文艺不仅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正是因为文艺具有了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特征,就使得社会与文艺的关系由一种简单的决定者与被决定者的不平等关系,转变成一种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之下平等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动态辨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介论方法论,正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于文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以及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动态辩证关系的两种认识基础之上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也指出“关系的真理就是中介”,“一切都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要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这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各种事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普遍联系的,一切都处于不断的矛盾变化中。而这种联系、变化又正是通过中介得以实现的。在这里,中介不仅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矛盾双方相互过度的桥梁和相互转化的关键。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普列汉诺夫在进行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时提出了著名的“五项因素公式”说,从中介的角度强调了文学到达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必须经过政治的中间环节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介论方法论看来,中介是从总体上认识文艺的关键,是认清文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联结纽带,它使客观世界连接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并统一的整体。中介观念使得文艺社会学在进行研究时,不再像社会学方法论那样孤立的看待文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从联系的角度多方位多视角的看待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介论方法论,是一种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文艺社会学方法论。

由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介论方法论将文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统一了起来,并且强调了文艺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因此,文艺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在本质上应当获得了根本的改变,即由实证的社会学的附庸――关于文艺的社会学,转变成为审美性的美学学科之一的“文艺――社会之学”,同时,这也就意味着文艺社会学学科从根本上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独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介论方法论在强调文艺的主体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文艺的客体性,那么,有选择的改造实证的社会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中去,这对于文艺社会学的发展,也是大有助益的。总之,文艺社会学由实证的社会学的附庸,转变为真正独立的美学学科的变革过程,实际上就是文艺社会学方法论由反映论到中介论的变革史。

参考文献:

[1] [美]萨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邓晓芒等译:《西方哲学史》(第七版),中华书局,2005年。

[2] [法]昂惹勒・克勒莫、马里埃蒂,管震湖:《实证主义》,商务印书馆,2001年。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

[5] 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 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第9篇:人文社会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学,文学本质,多元论

 

近年来,关于文学本质争论不休,主要持有两种观点:本质主义与话语建构,文学的本质到底是本质的还是建构的呢?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对文学本质主义采取一致的批判态度,甚至有些学者直接彻底的反对本质主义。尤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反对文学本质主义的呼声愈加强烈,这一现象引起我们对文学的本质主义产生反思?文学本质主义在当今文艺学界真的一无是处了?真的要消亡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回到文学本身或现场。

一,文学及文学本质

要揭示文学的本质首先我们得对文学加以界定,对一事物的界定,得抓住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特性,居于这点来区别于其他事物,然而对于文学界提出的关于文学概念,我们不能简单的断定谁对谁错,他们站在文学的不同个视角去揭示文学的内在特性或者说是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唯一的标准去评判什么是文学。古代有文学,现代也有文学,我们总不能说古代的文学在现在就不是文学了吗?但我坚信,我们谁也不会否认《诗经》在今天就不属于文学了。然而,视现代的作家作品为文学更是毋庸置疑的。究竟什么是文学?

关于什么是文学哲学论文,在文学理论界有不同的提法。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还有的说,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关于文学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这样论述:有人说凡是印刷品都是文学,也就是说凡是纸质的材料都属于文学。还有人说文学就是名著即将文学的定义局限在名著这个范畴之内,且只注重“出色的文字表达形式”不考虑其题材及内容。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了“文学性”主张形式第一性而内容第二性,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内容从属于形式。无论我们如何界定文学,文学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并为之服务。不同个体所领受到的注定是不同的世界;用尼采的话说,有多少双眼睛,就有多少种真理,即,真理本身是多元的。既然真理本身具有多元性,那么,我们在追求确定性的过程中也必须施行对话原则。因此,关于什么是文学。同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甚至,我们可以说文学就是书架上放着的文学作品,文学就是《老人与海》。这种回答只是简单地表述了文学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载体[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今天,人们说的更多是把文学界定为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文学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历史发展,时代积累的产物。没有古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界定一事物得抓住其本质特性,文学也不例外,不管文学有多少种定义,但它总是有属于自己的本质特性。

什么是文学本质?简单的说,文学本质是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学去掉之就不能称之为文学的特性。这些特性的言说岂不是有了超时代,超文化,超地域的有效性。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关于文学的本质,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没有得出一个大家一致认同的说法。文学是模仿,文学是形象思维、是想象的表现,文学是特殊意识形态,文学是有意味的语言符号,文学是精神生产,等等。无论是西方的模仿说,再现说,表现说还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情志说,意境说,等等。但我们不可否认,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哲学论文,文学正是通过语言这门艺术来表现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通过形象典型来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文学作品是按照生活本来的那种具体,生动的面貌来反映生活的。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并且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2]。历史上留下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的生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给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说文学是一个反映时代的载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直具有与生俱来的政治性, 面对文学从属于政治,文学为政治服务,面对文学政治工具论,学者们对文学新的文学特质进行了新的反思。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时文学区别非文学的关键是什么,童庆炳强调文学应反映整个人的,美的,个性化的生活,而“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5]。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把文学看成审美意识形态。无论把文学看成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态。它与其它次结构的意识形态保持着距离,社会语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对文学的认识。文学作为一门艺术,文学到底是要为认识生活这个事业服务的,它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文学从来不是司汤达或列夫托尔斯泰个人的事业,它永远是时代,国家,阶级的事业[3]。高尔基说:“文学是社会诸阶级和集团的意识形态,感情,意见,企图和希望是其形象化的表现。它是阶级关系的最敏感的最忠实的反映”。文学具有阶级性和党性:作家是阶级的眼睛,耳朵和声音。在阶级的国家存在的期间,处在一定的环境和时代的作家,不管他愿不愿意,也不管他是有条件地或无条件地,他必定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环境的利益而服务,而且也正在服务着。二,文学本质多元化

西方马克思关键词语,形式结构的考虑在逐渐凸显。无论是古代文论,现代文论还是后现代文论,他们都能去阐释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现象,每一种文学理论都是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提炼和抽象概括哲学论文,不同的文学理论有着不同的文学本质观念。

钱中文指出:“文学,一种复杂的现象,一个复杂的系统,并对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这一观点得到了文艺学界不少学者所接受,钱先生强调,对于文学理论研究来说,事实上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说明文学现象,而应当看到文学观念、文学的本质是一种多层次现象,需要对它们进行多方面的阐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和庄子的事物的本质就反应了事物多侧面的思想。然而,文学现象来源于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经济基础,并受到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生产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济基础的变更和发展也必然导致文学地变革和发展,人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相应的文学与之相应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就不会有阶级的文学。但旧经济基础的消灭并不意味着。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是指通统治阶级从政治和社会经济上控制着整个社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就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经济政治等不断的发展完善,社会意识形态能很好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因为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独立性,所以文学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表现出超越时代、超越民族和阶级,超文化,超地域的普遍性特征。那些以为这些普遍性特征就是文学本质的批评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是意识形态的沿续并不是永恒的,因此文学可以被读成非文学,正如伊格尔顿所说的那样,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可以读成随心所欲涂鸦的形式。这样一来,文学的本质就成了游离的,会随着大众和时代的心理而在一定的范围内漂移。文学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关涉到不同的语言层面、不同的意义单元、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语境以及个人品格、艺术修养甚至潜意识、无意识等诸多因素[7]。文学自身的复杂性源于社会关系与人的思想感情、个人体验的复杂性,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就可以完全决定的。正是文学自身的多元性,文学阐释与接受的复杂性才得以存在。“我们的标准是具有包容性的,是‘想象的综合’和‘综合材料的总和与多样性’。 文学是一种在多维层面上同时展开的复杂的精神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与精神的超越性之间,绝不仅仅是作家、作品、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着更为神奇奥妙的精神架构和现实关怀[8]。文学始终为人们所熟知而又偏偏不可能尽知,这就使得文学成为引领人类意识走向无尽遥远和崇高的契机,同时,也成为它自身存在的最大理由之一。文学带给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显现这种有限世界背后的无限性。文学不是对现实世界、现有事物的机械摹写,也不是对一种纯然的意识形态的单调的审美反映,文学本身是一个多元决定的有无限可能的价值存在[11]。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文学的界定,这是一个现代尤其是后现代以来一直有争议的问题,每个人心中对文学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论文学是什么,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文学来源于现实或社会生活,文学不仅来源于社会生活而且反应社会生活,总之,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无论视文学为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态,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由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来决定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是变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在不断的完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阶级描写不再是文学的唯一来源,如果可以说现代化的社会,我想我们也不妨可以说文学也有了现代化迹象哲学论文,它可以不再仅仅是为政治,阶级服务的,它可以是娱乐性质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我们不应该把文学紧紧的和文学性禁锢在一起。文学本身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总是和世界,作者,读者联系在一起,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学作为社会的产物,我们应该回到文学现场,不应该把文学禁锢在某一个时代或地域,这样以来,文学自身就具有多元的本质。

(徐林丽,女,1986年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蔡俊,男,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高尔基.论文学[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78

[4]胡鹏林.文学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利云.文学概论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7

[7]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

[8]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走向[J].文艺争鸣·理论,2009,(9)

[9]龙扬志.游离的文学本质---伊格尔顿的文学观[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10]曹顺庆,文彬彬.多元的文学本质[J].文艺争鸣·理论,2010,(1)

[11]于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6,(5)

[12]雒海宁.试论文学本质的归纳[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