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科技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科技人才培养

第1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科技创新小组成员的合作

所谓合作,是人们寻求目标时相互切磋、相互协调和共同分享,并参与决策。它要求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有贡献,彼此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教师间的合作 笔者所在校的科技创新小组的内容涉及面广,有海模、空模、车模、建模、电子制作等项目。其中有些项目靠教师个人的能力解决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还有相当的难度。学校几个科技辅导员各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实际技能也各有侧重。如有的擅长纸艺,有的擅长海模、空模,有的擅长电子制作。如何集个人所长为整体能力,从而把科技创新小组真正开展起来,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合作,改善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方式。比如,建筑模型小组进行木结构制作,涉及到力学,就需要同科学教师合作交流。科技创新辅导教师只有与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交流,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才能避免因辅导教师知识面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辅导的有效性。这种教师间的合作,同时也增进了教师间的团结和谐。

师生间的合作 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自我定位为活动的组织者。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是每一位学生的顾问,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是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而不是拿现成作品的人,是参与科技活动的“平等的首席”,给学生理论与知识的准备,但绝不包办。在活动中,更多体现的是学生的助手与顾问,给他们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和他们一起改进。当然,教师恰如其分的示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空模线操纵特技项目训练时,教师应掌握组装及飞行要领。在组织练习时应先运用初级模式,灵活性不大,便于初学者控制,熟练了可以改成高手模式,这样的模式对于做内筋斗这种动作时相对简单点。还可以通过尾翼上的小孔进行调整。教师关键应做好“起飞”动作时的示范,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学生,让他们掌握。因为“起飞”是其它一切动作的基础,只有牢固掌握了才能有效地学习后续的“爬升”“俯冲”“内筋斗”等动作。在练习“起飞”时,有时会出现飞机不稳的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不是操纵的线变长了”“是不是模式变化了”“是不是飞机摔了,性能变差了”等。这时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救,稳定性变差了可以用胶带纸进行加固,操纵线变长可以对手柄上的红线或黑线进行收缩,或是学生操作时不用手腕活动而用手臂摆动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既掌握了飞行的技巧,又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生间的合作 模型制作除了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方法。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确,能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解决的策略,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分有利。

提高学生技术设计意识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在科技创新小组中,教学内容涉及到有关制作的内容,教师必须亲历实践,先做一遍,估算制作的时间,检验工具、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熟悉制作的全过程,找出制作中的技术要点、难点。只有充分预设,活动课中上教师才能胸有成竹,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技术的奇幻乐园,从而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以此为借鉴,教师也应该传授成功之“渔”,引导学生对制作的作品进行设计,目的更明确,方案更引人,这样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制作的成功率就更高。

在教学《木结构承重》时,笔者做了试验比较,平时执教的初二年级几个班,让学生自学说明书中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老师的讲解,结果木结构承重的成功率很低。为此,在科技创新小组中,笔者专门让学生进行技术设计:首先,要引导学生构思方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设计的方法很多,为了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设计原理,结合已有的力学知识,笔者提供了几种结构和功能的桥梁范例,让学生观察这些桥梁是怎么组成的?用上了哪些材料?让学生从作品的结构、功能、材料的利用等方面去对范例进行分析,知道桥梁按受力形式可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钢架桥、组合式桥等,都可以承受很大的重力,只不过其截面的大小不一样。其次,要引导学生呈现方案。让学生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做桥梁”,同桌讨论之后,呈现出不同的制作方略,有的学生说“我想把桥梁设计成拱桥”,有的说“我想把桥梁设计成悬索桥形状”,有的说“我要把桥梁设计成梯形桥”,然后再让学生画好自己的草图。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允许有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找出与原有的技术的相同点,强调建立技能的迁移通道,而不是让学生瞎猜。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在构思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利用草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学生制作的木结构承重成功率非常高,在每年的杭州市余杭区海模比赛中,木结构承重前三名都被笔者所在学校包揽,最大承重达31.56公斤,同时获2010年“中冠球”浙江省青少年“我爱祖国海疆”航海、建筑、车辆模型比赛木结构桥梁承重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同年浙江省“我爱祖国海疆”航海、建筑、车辆模型科技辅导员比赛中,笔者获得第一名。可见,技术是需要设计的,经过精心打造的技术更显纯熟。学生们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技术设计意识,才能在以后的技术活动中未雨绸缪,优化设计。

提高学生技术创新意识

学必有疑,学贵有疑。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性潜力的重要标志。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可见,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技术创新意识。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因此,教师能做到的,就是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放飞创新的翅膀;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技术条件,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快乐;给学生一些棘手的考验,让学生体会技术的活跃;给学生一片属于自我的蓝天,让学生个性张扬。

毋庸置疑,这每一次环节制作的改变就是一次全新的技术创造意识发芽的机会。作为教师,笔者觉得要多给学生一些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笔者曾让学生做过“巧妙包装”比赛,要求将生鸡蛋从三楼抛下而完好无损。看谁的包装精美、新颖、富有创新。结果同学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制作出了许多新颖奇特的包装,让人大开眼界。同学们都为自己从三楼抛下的生鸡蛋完好无损欢呼跳跃。正因为有这样的付出和探索,在2010年5月由杭州市少工委、杭州市科技辅导员协会、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联合选拔的杭州市少年科学院第九批小院士,笔者所在校姚丹竹、张晨两位同学榜上有名,也是余杭区首批杭州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成功的喜悦,激励着学生继续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技术环保意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要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日益遭受破坏的今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环保,是伴随着科技发展而生的,现在社会上不管是家电、饮食、住宿等都要讲求环保,所以在科技创新小组课堂上要时时贯穿这样的理念,适时点拨,渗透技术环保意识。

在学校科技创新小组使用电池的量很大,如空模、海模、车模、建模等都要用到电池,一年下来,数量较大。都知道,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锌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属于有毒物质。人若汞中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高达40%;镉的主要危害是肾毒性,属于致癌物质,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镉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最终对人造成危害;同时镉还会续发“痛痛病”,引起骨质疏松,软骨病和骨折。正是由于废旧电池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师生们意识到废旧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建立起完善的废电池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白技术中有环保,环保中促技术。在每节课,教师把握好时机,巧妙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和参与者。在制作之前,要求学生设计好,尽量节约材料;课堂上选取的材料,尽量是生活中的废品,做到废物利用;在制作完成后,要不忘提醒学生保持整洁。

第2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农人才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大批实用人才。农业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性地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推进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这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科技兴农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内涵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应该同时包括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执政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科学发展观意义深远,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要通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使人文理念和人文关系融入党的执政理念,融入党和政府的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融入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后代子孙的人文素质不断提升。

要通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要通过国民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造就一代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要求的成熟的政治公民,推动全民精神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时代对农业高校提出的新课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蓄积人才资源优势,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形式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的重任。

1、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农业高校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实现这一宏伟大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谋求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不仅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更是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农业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面向“三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等战略,把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己任。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才能获得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我校受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和长沙市农办委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村官,承办“百村百名大学生”培训,利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大学学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协调,指示认真办好,由成教学院统一组织协调园艺园林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共同制订培训计划,根据长沙市三部门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自考办修订了专业考试计划,增开了专题讲座和实践操作课时,使学员学以致用,掌握科技致富的真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农业高校高教自考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力资源,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何,从根本上制约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经济的起飞,没有必要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储备是很难想像的。为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与足够的教育储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科技、教育政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就教育来说,其实质就是教育投入的大小和效率问题。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具有的国家投资少、社会效益高、生源丰富、开放灵活、工学矛盾小等特点,已开始由主要是一种考试制度演化为主要是一种教育制度,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基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实行二十多年来,吸引了一亿多人次参加自学考试,累计报名考生4300多万人,已获得毕业证书的有625万人。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某种意义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增长的重要人才基础,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二是自学考试使民间资本流向教育投资领域,拓宽了教育经费来源,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从而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价值。我校利用自考助学班收取的费用,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培训师资力量,稳定师资队伍,提升办学水平,大大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改革。

三是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提高了财力资源使用率。自学考试以全日制高校为依托的,有一支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使高校师生比达到较合理状态。教室、实验室等的使用,使大量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面对新形势不断变革的要求,农业高校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重新调整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和办学战略,推进高教自考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才能主动应对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教育资源,拓展国内国外两个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农业高校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必然趋势。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农业高校的指导思想,根本目标在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自学考试在改革和创新中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切实把握高等农业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

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并将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形势,客观上为高等农业教育自学考试准备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和完善,WTO各项规则和协议的逐步实施,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在给高等农业教育自学考试带来挑战的同时,更长远的利益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在工业化、信息化浪潮推动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进入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发展历史时代,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市民化必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科技的支持。农业高校担负着直接面向和服务“三农”的重大使命,理应抢抓大机遇,开阔大视野,筹划大思路,推动大发展,这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校为了推进自学考试向农村、农业延伸,抢抓机遇,积极申报开考农科和涉农专业,自考生源稳步上升,去年招收12306人,今年招收17010人,在籍考生3万多人,共为社会培养了23135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8532人获得自考专科文凭,14603人获得本科文凭。有1169人获得学士学位;12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6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其中1人赴美国读博,2人被评为2003年全国优秀自考学员。大部分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科技兴农的主力军,并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致富的专业养殖户。

第3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第4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第5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 核心能力素质 激励保障措施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可见,国家已经把企业确立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主体和主阵地。目前,在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单位从各种渠道接收了大量的青年科技人才,由于青年科技人才工程经验缺乏、科研能力不足,还不能迅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年轻科技人才成长周期,加速其成长成才,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要解决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企业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要求有哪些,即找到企业期望的能力素质;然后要明确为提高上述能力素质应该采取哪些培养措施,即本文关注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为了让培养措施顺利推进应该采取一些相关的激励保障措施。以上三个方面之间逐层递进,缺一不可,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本文中首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明确了某高新企业集团对青年科技人才要求的能力素质,然后参考成人学习理论以及“70-20-10学习原则”,针对能力素质要求提出了基于实践、互动、培训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给出了几点常见的激励保障措施,从而为企业制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策略探明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并为企业建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

一、理论基础

为探寻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成人学习理论与“70-20-10学习原则”比较适合指导企业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下面分别简单介绍。

1、成人学习理论

企业人才培养与学校培养学生是不同的。企业员工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和经验,有一定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学习岗位工作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因此青年科技人才的学习习惯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美国管理学家汤姆・W.戈特(Tom W.Goad,1997)提出了成人学习原理,这些原理被许多组织采用,并经实践检验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成人学习原理提出,成人提高能力的过程应该遵循以下原理:人的各种能力最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成人是通过干中学来提高能力的,运用实例进行培养的效果比较好;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成人学习活动的发生,通常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参与学习的,所以成人学习内容应以问题中心的架构作为设计或编撰的基础;成人学习希望立即应用,成人会对有应用价值,尤其是有立即应用价值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成人自身的个体经验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也为集体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人学习需要共同参与、互相尊重、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可见,成人学习具有实践性、目的性与交流性的特点。

2、70-20-10学习原则

创新领导中心(Center for Leadership,简称CCL)成立于1970年,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受尊重的领导力研究与教育机构。20世纪80年代,创新领导中心对成功的管理者进行调查,这些管理者普遍认为自己大部分的成长来自于工作经历,以及从他人(尤其是老板)身上学习到的东西对自己的成长帮助非常大。创新领导中心的Robert Eichinger和Michael Lombardo在著作《The Career Architect Development Planner》中,提出了目前被企业广泛接受和运用的“70-20-10学习原则”,即70%的领导力提升来自于工作历练(On-the-job experiences),20%的学习来自于人际互动(Relationships,networking and feedback),10%的学习来自于正式课堂学习(Formal training opportunities)。“70-20-10学习原则”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培训指导原则,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式的设立与比重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二、青年科技人才核心素质模型

为了确立企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首先采用“修正模型法”构建初步的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然后运用专家座谈法来进行完善,并通过问卷调查的结论来进行修正,从而建立企业青年科技人才核心素质模型。

修正模型法适用于相关研究资料很多的情况下,它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确定一个或多个通用模型,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构建适合研究对象的胜任特征模型。本文根据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的五维度模型来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体系,麦克利兰的模型包括知识、技能、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特质、动机,除了知识与技能外,本研究把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特质和动机合起来作为核心能力素质体系的组成部分。作者大量搜集已有研究成果,经过专家讨论,筛选出29项能力素质,把这29个能力素质作为问卷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筛选出核心能力素质。

作者向某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各下属单位发放了510份问卷,有效问卷495分,有效率97%,问卷由各单位领导填写。通过问卷调查,把能力素质按照重要性(以频率表示)进行排序,得到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见表1)。

如表1所示,按照统计学惯例,剔除重要性得分排在后27%的能力素质项,得到20个能力素质,按照重要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系统思考、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知识更新、吃透技术、总结提炼、严谨细致、人际沟通、善于钻研、踏实务实、敬业奉献、分析判断、计划执行、积极进取、善于积累、组织协调、领悟贯彻、知识分享、吃苦耐劳。本文把这20个能力素质作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核心能力素质。后文将针对这些核心能力素质,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三、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及操作要点

将青年科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作为培养目标,以成人学习理论与“70-20-10学习原则”为理论指导,我们尝试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由成人学习理论与“70-20-10学习原则”可知,一般人才培养的途径有三类,即实践、互动与培训。这三种方法在培养人才的有效性方面有所差别,但是任何一种单独使用都不能取得最大化效果,需要整合在一起才可产生最大收益。结合某高新企业集团在人才培养上好的经验做法,我们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将培养方式分为实践类、互动类与培训类,每一类中都含有一些好的培养措施,这些培养措施能够完成青年科技人才核心素质模型中各能力项的提升。

实践是指在岗位实践中学习。青年科技人才在高校里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他们迫切需要在工作中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从而探索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实践类中好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多岗实习、轮岗交流、仿真模拟和团队学习。

互动是指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习。青年科技人才能力的提升很多是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得的,包括反馈、辅导、评价等。反馈就是向员工讲出对他们工作绩效或工作相关行为的观察意见。辅导发生在主管上司和员工之间,表现为探讨工作目标、绩效表现等问题。评价是指在设计培养项目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团队互动反馈、小组研讨等形式。互动类中好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导师制、研讨会与论坛、树立榜样、文化宣传与评价反馈等。

培训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这里的教学既包括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也包括IT技术中的E-learning教学方式。培训类中好的培养方式包括入职引导、岗位资格培训、专题培训与E-learning培训等。

下面针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模型中实践类、互动类与培训类三类培养方式的主要措施展开论述,说明各培养措施的操作要点。

1、实践类培养措施及操作要点

(1)搭建多岗位实习与仿真模拟的实践平台,提升感性认识。多岗位实习锻炼和仿真模拟是新员工正式上岗之前的实践机会,可以加深新员工对专业技术知识、工程研制流程和技术制度规范等的理解,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岗位实习锻炼主要是解决新员工知识不全面、系统思考欠缺的问题,可以制定《新员工多岗位实习管理与考核制度》,制定新员工下工厂实习、总体室与分系统室互派实习的制度,还要规定新员工通过实际能力考核、上岗答辩等考核的持证上岗制度。实习可以提高新员工对总体与分系统、各系统内部、分系统与单机、设计与工艺制造的流程借口关系的熟悉程度。

仿真模拟主要是解决新员工对型号研制流程、系统思考欠缺的问题,各研究室根据各自技术要求开发仿真平台,使新员工贴近实战对型号研制流程有了整体认识,并掌握技术制度标准和相关软件工具。各部门应该制定《仿真模拟训练管理与考核制度》,规定新员工必须经过专家考核后,取得上岗证书才能正式工作。

(2)实施跨岗交流,丰富成长阅历。轮岗是以发展某一领域的经验为主的培养方式,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和个人潜力等特点,采用调动、挂职、参加虚拟团队等方式,有计划地安排员工进行多岗位学习锻炼,拓宽视野,丰富专业技术背景。在设计轮岗方案中,要使轮岗更有效,应该做好以下三个环节,即挑战、评估、制度保障。

第一,挑战。指新领域和逆境的挑战。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经历可以让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但是,有些人之所以能够成长为骨干人才,不是简单地因为经历过各种挑战,而是能够在挑战中积累经验并以此指导未来的工作,也就是对经验的学习能力。第二,评估。除了给年轻员工提供挑战性的任务,还要给予评估,加速成长。年轻员工在新的岗位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企业能够在轮岗中有意识地设计出足够多的评估、反馈环节,将帮助年轻员工更好地适应挑战,评估来自上级、下级、同级、导师、家人、自己等。第三,建立轮岗的制度保证。很多单位不愿意采用轮岗的模式,是因为员工担心轮岗之后无法回到原有的岗位或更好的岗位。这需要企业把人才判断与轮岗紧密结合,并以制度作为保障。

(3)进行团队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团队学习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干中学”为指导思想,以真实的任务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团队学习,团队成员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而且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行为,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方法进行科研。

2、互动类培养措施及操作要点

(1)规范导师带徒,发挥师承效应。根据年轻员工专业知识结构和岗位需求指定指导老师,重点提升其岗位经验。导师带徒应做到“五个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方法、明确时限、明确标准,确保其能够接受系统的培训指导,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第一,全面发挥导师作用。《师徒协议》中要明确导师的培养内容包括专业技术、职业生涯规划、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企业文化。成功的指导关系有赖于双方深入了解和相互信任。第二,制定激励措施。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需要让导师保持培养徒弟的积极性,应该对参与师带徒的导师每月增加岗位薪点工资10%的津贴,年终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一次性奖励,人力资源部门应对每年的模范导师、明星徒弟进行通报表彰,并作为工资晋升、职位升迁的参考依据。第三,鼓励反向导师制(Reverse Mentoring)。在结对的导师关系中,企业要鼓励新员工给老员工做导师,鼓励新员工把最新的理念、技术等传递给老员工,老员工与新员工之间平等的进行交流、学习,并建立起相互信任、深入了解的融洽关系,有助于双方的知识更新,也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推动技术交流,加速能力提升。通过设立创新课题基金、合理化建议、科研成果展示等方式给年轻员工创造可以发挥个人创新智慧的平台,大胆尝试,积累经验。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出国进修等方式,开拓视野,吸收国内外各行业的智慧与灵感。积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高水平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提升其总结概括能力和个人成就感。有目的地举办一期研讨班,以研讨交流为主题,可以是不同单位同一专业一起交流,互相提高;或者培训时分班上课,效果更好。

(3)进行反馈评价,改进不足之处。反馈是指向员工讲出对他们工作绩效或工作相关行为的观察意见。反馈不是对他人的“评判”,而是对某种行为及其后果的客观信息,给予正面反馈的目的是对希望的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强化,给予纠正性反馈旨在改善令人不甚满意的行为或引入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不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供反馈,而且在与年轻员工会谈话和绩效面谈的时候更需要提供反馈。如果能将反馈善加运用,可以鼓励年轻员工取得进步,使他们积极努力地学习成长。

要转变一个人的价值观,纯粹的技能培训是不够的,价值观测评对培养作风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反馈评价。通过价值观测评,让年轻员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和行为风格,从而促进他们反思和转变。

(4)注重文化影响,营造成长氛围。以企业文化传承为牵引,通过形象展示、榜样塑造、荣誉评比、情感沟通等工作,以及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组织氛围,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创业热情和事业心,促进其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同时,注重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心声,力所能及地满足其生活需求,解决后顾之忧,营造“家文化”。通过文化感召凝聚青年、鼓舞青年、感染青年。

3、培训类培养措施及操作要点

(1)丰富入职引导内容,实现新员工快速融入。入职培训拉开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序幕,组织社会化是指使员工了解组织角色和接受组织成员所需的价值观、能力和期望行为的过程。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把单位培训与部门培训相结合。单位培训安排那些不同岗位员工需要的共性知识,包括单位的历史、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行为准则,部门安排关于工作胜任的培训内容,包括工作职责、工程研制流程、部门技术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第二,增强培训课程的实践性。参考成人学习理论,成年人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理论对他们来说要掌握,但是却没有实践那么重要。第三,完善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估体系。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四方面内容:学员的反映、学员的学习成效、学员的行为有没有明显变化、工作绩效。

(2)建立任职资格培训体系,增强培训的系统性。尽管很多单位都对工程研制流程和技术制度规范进行培训,但是青年科技人才掌握的情况并不好,这可能是因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不强。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建立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各单位的培训制度不完善,没有制度去规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培训,没有规定培训是否必须有考核,考核是否严格,考核的结果是否会影响到薪酬的改变、职位的升迁、岗位轮换,培训后业绩的考核是否作为下次培训的依据。这样使得学员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应该建立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在横向上,把错综复杂的职位按性质归为几大类,称为职位族;在纵向上,在每个职位族内根据业务难易程度分为几个层级,根据不同职位族不同层级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提高培训效果。制定岗位资格标准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使用;先培训、后提拔”。把培训、考核、发证、使用一体化,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培训结果与薪酬联系起来。第二,建立学习地图(learning maps)。如果说以任职资格为基础的培训是静态的培训体系,那么,根据职业生涯发展建立的学习地图就是动态的培训体系。学习地图是指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员工在企业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通过学习地图,员工可以找到从一名最底层的新员工进入企业开始,直至成为公司最高领导人的学习发展路径。在这条路径中,应知、应会、应用的学习内容被清楚有序地标识出来,当员工岗位转换、升迁的时候可以知道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学习地图能够有效指引新员工快速提升能力,加速新员工角色的转变,同时学习地图可以使优秀人才对企业保持长期的向心力,他们可以看到自己事业的发展前景,对企业会更加忠诚,有效防止人才的流失。

(3)开展E-learning,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企业引入E-learning并不是为了完全取代传统的培训和学习,而是对它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企业在引入E-learning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第一,E-learning的学习内容对于其应用效果至关重要。E-learning学习内容让员工感到很实用,在线课程是E-learning学习内容的核心,在线课程应该以岗位职务体系、胜任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出在线课程体系,然后设计具体课程。第二,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检验E-learning效果的重要环节。根据员工所选课程的性质制定学分制,不同层面的员工有不同学分要求。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后,各单位要组织考试,对考试结果进行评级,并在系统中记录员工的分数,达到对员工的在线学习的管理和监督作用。

四、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激励保障措施

青年科技人才是否能在单位长期工作并不断自我成长,单位人才培养措施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取决于是否有合理完善的激励措施,激励保障措施能够把员工成长与企业成长有机地连在一起。所以,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激励保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常见的激励保障措施主要有职业生涯管理、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与客观公正的薪酬管理制度。

青年科技人才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对专业的忠诚度高而对企业的忠诚度低,哪里有充分的成长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就会去哪里工作。为此,单位应该重视科技人才个人目标的实现,开展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管理。

客观公正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及时评价人才的培养效果,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培养策略,同时绩效结果反馈能够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努力提升能力。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循环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绩效计划、绩效辅导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四个阶段。

合理的薪酬体系是人才培养措施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它把员工个人利益和职业发展规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一般采用宽带薪酬的方法,宽带薪酬把原来的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等级,然后拉宽每个薪酬级别的浮动范围,实行“岗位+绩效+能力”的模式,在原岗位薪点工资的基础上,根据职系规范划分的岗位类型和特点,建立总体结构一致、模块功能各异的差异化薪酬体系。

五、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新企业面临的大量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一套逐层递进的系统的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构建了企业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然后提出了基于“实践、互动、培训”三类培养措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重点论述了三类培养措施中的典型措施及其操作要点,最后给出了为保障培养措施顺利开展的几个典型的激励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新企业建立自身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Stephen D. Brookfield. Radicalizing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for a Just World[M].New York: John Wiley,2010.

[2] Albert Bandura. Social Learning Theory[M].London:Prentice Hall,1976.

[3]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吕志科、徐婷:我国大中型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问题及提升策略[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8).

[5] Tam,Yeuk-mui May,Marek Korczynski. Organiz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commitment: Knowledge worker in large corpora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2(6).

[6] Tom W. Goad. The First Time Trainer[M].New 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7.

[7] Margaret C. Lohman. Cultivating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rough Problem-Based Approaches to Professinal Development[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2(3).

[8] Michael M. Lombardo,Robert W. Eichinger. The Career Architect Development Planner[M]. Los Angeles:Lominger International,1996.

第6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农村,农业,培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由此看来,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了。中职学校是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场所,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已经成为中职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中职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农村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里面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是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的,正在向第二、三产业方向不断迈进,与此同时,第一产业的农林牧专业有逐渐枯萎的趋势。

现在的中职学校虽然保留了部分农业类专业,但教学的目标不是实践指导农业技术,而是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为将来谋求更好的职业打基础。这种做法没有把服务农业放在首要的位置。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130万,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比例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符。

二、中职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有利条件

1.地域的条件

设置了与农业相关专业的中职学校大多与农村距离较近,直接接触生产一线,与农业生产的接触较多,了解起来更方便,周围群众有较丰富的生产经验。中职学校的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田间农业生产的现状,能够接受现场技术指导,在遇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时,能够立即组织人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指导群众防范问题的再次出现。

2.丰富的经验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更灵活、更有效的办学模式,可以培养本地毕业的初中生成为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还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知识。

三、农村中职学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具体操作方法

1.重新确定培养人才的标准

就目前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职业学校要确定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立足农村,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开拓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要精通专业及相关知识,能够成为农业生产一线的能手。在教学实践方面,一定要恰当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力求学生学会,并且能够操作。有必要时,要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和鸡舍猪圈,让学生亲手种植和养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学得深、记得牢,才能指导群众,才算是真正的科技人才。与此同时,要更新陈旧的观念,不断传播先进的生产知识、经营和管理才能,用最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此外,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品质,鼓励学生认真钻研、不断实践、敢于开拓、积极创新。

农村中职学校在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科技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把培养人才的范围扩大到生产一线,选择一些年轻农民作为培养对象。农民对农业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他们热切渴望掌握农业知识,这与他们的生产直接相关。有些职业学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面对着学生少但农业科技人才需求量大的矛盾,其实完全可以把注意力转向周围的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最渴望得到农业科技知识的群体。职业学校只有重新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进行定位,才能做到可持续培养。职业学校将培养人才的目标扩大到农民这一庞大群体上,学校将带领他们在广阔天地上大有作为。

2.大胆创新培养的方式

如果职业学校采取一般中学的办学模式,显然违背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职业教育一定不能把学生圈在钢筋混泥土的教室里,不能把学生塞进书本里,实行开放式教学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唯一途径。学校培养在校生时,可以采取灵活动态的教学过程。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放手让学生自己制定喜爱的农业操作环节,并通过各种办法实践,教师在旁边起到引导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地进行实践操作。

对农民的培养更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农业类专业包涵了农林、牧业、渔业等专业,针对不同行业的农民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比如,从事种植生产的专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而养殖业方面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细化也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对农民的培训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从理论知识上加强引导,又要在实践操作技能上提高。就培训时间和方法来讲,也可以灵活调整。比如,种植专业可以在非种植时期培训理论知识,在种植时期加强实践操作。根据专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训期限,可以是短期培训,培训后经过考试和考察合格后发培训证书;可以是连续性培训,采取学分制的形式,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总之,培养的方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把握。

3.确定可行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明确以后,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了。培养方案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要考虑到没有生产经验的初中毕业生,也要考虑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民群体的特征;要有稳固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一线的生产知识。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把培养方案发给每位学员,让他们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要让每个学员在学习之初就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之后做什么等问题。

总之,中职学校农业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农村的现状,只有不断根据学生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让中职学校农业专业课程设置找到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1.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加速度”的发展态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包括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激光技术、新型结构材料、空间技术等领域构成了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二是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的数量急剧增长,甚至出现了“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下流行语;三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人类获得知识和各种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渠道来源更加多样化;四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和科技进步进程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转化率大大提高,促进人类社会向更深层次领域发展。

2.各学科交叉与融合以及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促进了各学科的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各学科交叉与融合以及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与渗透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一是科技发展的跨学科性日益明显,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尤其是始于上世纪的纳米技术、生物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空间技术以及与认知科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二是科学技术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专业化的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三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出现分化的基础上,又趋于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如生命科学,一般被认为是21世纪的领头科学,它就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结果,既有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的综合,又有行为科学、心理学、神经医学等学科的渗透。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重大的、尖端的研究项目往往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综合运用,依靠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3.科学与技术结合得更为密切,缩短了科研攻关的周期,初步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及销售网络化体系回顾科技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以往的科技发展中,科学与技术还是各行其是,或技术推动科学发展或科学推动技术发展。但是,在今天的科技发展中,科学的发展推动技术应用的产生,技术的发展又推动科学理论的产生,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正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我们攻克科研难题的周期大大缩短。此外,现代社会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的繁荣,一种新产品刚刚生产出来,就会在网络上看到非常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因此,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销售网络化体系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4.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加速,科技合作与竞争并存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但是,从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上看,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方面,科技发展还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大多数科技研发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各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与研究方面既存在着竞争又存在着合作。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各个国家为了保持在某一研究领域高科技的先进性、垄断性,通过申请专利或采取保护知识产权的方式,严格控制先进的科学技术外流;同时,有些是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如全球变暖、能源危机等重大高科技项目工程,对于世界性课题需要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国际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全面展开。世界各国在科技竞争中也积极要求开展有条件的国际科技合作。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深入、涉及的领域越广泛,国际合作也会越广越深入。科学技术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大于机遇。

二、顺应现代科技发展,加快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影响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活力,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暴露出弊端。在21世纪,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来看,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探索和改革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对一所学校来说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学校办学的最终成败,为此,学校应在办学定位上多下功夫,不浮躁、不浮夸、不随波逐流,客观地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学校定位要努力实现现实性与未来性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办学定位的确定既要基于现实,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要根据现实的发展变化,适度超前反映现实,提出合理的未来发展目标。在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的首要职能。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因此,高等院校要想真正地确立起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就要重视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有了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也就确定了全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从而为推进全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2.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人才;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现状来调整学校科研方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这既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从社会应用中获得回报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高校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时,要做到“走出去”和“请进来”。产学研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只有这样的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也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3.打破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培养既专又通的复合型人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整合,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学科。无论是从目前的专利产品的问世还是任何一项发明来看,单纯依靠一门知识就能产生出新的成果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在以专业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向其它相关专业、学科进行辐射,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吸收与融合其他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新学科和新知识不断涌现的时代,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站在本专业、本学科的前沿,同时注意同其他专业、学科的吸收与整合,在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与全面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第8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步入20世纪,农机化在全球得到发展,很好地解放现有生产力,为地方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年,国内农机现代化和农机教育都得到大力发展,很多高校设置专门的农机化或农机设计制作专业。而现阶段,顺应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农机教育的内涵同样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何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面向知识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建设农机工程学科,培养创新型农机人才,成为诸多专家学者热衷的焦点话题。

2现代科技与创新型农机人才培养

2.1现代科技与农业机械化

经过五六个世纪的发展,科学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并伴随诸多高新技术应用各学科应用。比如:二进制的引进、半导体的发现,为计算机的诞生奠定基础,并催生了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同样为生物工程的发展奠定基础。回顾这几项重要技术革命带来科技成果,可以预想未来几年科技发展的重点都将向技术层面进行靠拢。顺应时展趋势,中国更是重视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逐年增加用于科技研发的技术投入。一方面,创新多种研究机制,鼓励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像是,863计划、973计划等等,都充分展现技术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源泉所在。另一方面,逐步增加资金投入机制,设立专门的攻关项目。其他资金的投入渠道,更是有加大趋向。此外,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贸易全球化。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生物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渗透交融支持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国民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以及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重要工程措施。例如:农业机械能有效抗御自然灾害(如减少旱涝灾害损失的机电排灌、抵御干旱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植物保护机械),农业机械是持续、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如保护水资源的节水机械化、保护耕地资源的机械化)。农业机械是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装备之一(如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回收地膜技术)。农业装备现代化是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2.2现代科技与农机教育

第9篇: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一、解放思想,把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新引擎

(一)用世界眼光谋划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思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型广东等重大战略部署,紧跟世界发展趋势,紧贴全省发展目标,紧盯科技发展前沿,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文环境、创新制度环境,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首选区、安居乐业的目的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面对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必须以政策创新打造吸引人才新优势,以制度创新搭建培养人才新平台,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汇聚各方精英,构筑人才高地,为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重点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范围和对象。创新和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现代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高成长性项目的境内人员和境外留学人员;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部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外籍及港澳台地区高端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领军人才以及其他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二、优化环境,努力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优势

(四)实施创新和科研团队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我省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创新和科研团队。引进世界一流水平、对我省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8000万元至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引进国内顶尖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和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

(五)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相同等级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每引进1名两院院士、相同等级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省财政一次性提供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凡引进本意见第三条所列的其他高层次人才,可由同级政府或用人单位一次性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

(六)实施留学人员来粤创业服务计划。进一步办好广州留交会、深圳高交会和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以及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拓宽引才引智渠道。修订《关于鼓励出国留学高级人才来粤创业若干规定》,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优越的工作条件和更加宽松的人文环境,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来粤创业。

(七)实施现代生产业人才集聚计划。在珠三角地区打造若干个世界性营销服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区,逐步形成能为全球客户提供金融、物流、信息、科技、外包、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服务的国际高端生产业中心,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现代生产业高层次人才来粤创业,形成一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生产业高层次人才队伍。

(八)实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精英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一批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海洋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顶尖级人才。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尽快拿出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依托项目引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层次人才。

(九)建立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加快培育发展高层次人才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由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筹领导的海内外引才引智工作机制,探索设立海外引才引智工作站。建立海外来粤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编制我省高层次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定期向海内外需求信息,引导供需对接。依托粤港澳紧密合作,创建粤港澳人才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港澳地区人才资源优势。出台形式多样、灵活便捷的引才引智政策,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粤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活动,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工作;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

(十)创新高层次人才分配机制。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推进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改革,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薪酬机制。各地各部门可选择有条件的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有贡献的人员,建立完善人才资本与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也可采取协议方式高薪聘用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十一)突出企事业单位在吸引高层次人才中的主体作用。企事业单位可把引进人才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列入成本核算。用人单位要善于发现和大胆使用才智出众、个性特点突出的人才,帮助他们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努力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营造高层次人才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

(十二)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1、简化流动手续。取消现行各种限制人才流动的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凡引进本意见第三条所列的高层次人才,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应随报随批,及时办结调动手续,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迁来粤,公安部门凭上述部门签发的调动通知办理入户手续,可在本人工作所在地或居住地选择入户,不受户口指标和年龄等条件限制。本人不愿意迁移户口的,可办理《广东省居住证》,享受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2、妥善解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和岗位聘用问题。抓紧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解决职称评聘和认定问题,按照科学人才观和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原则,修订完善来粤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制度。制定广东省特级专家聘任办法,推行首席专家、大师工作室等制度。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因岗位职数不足的,可向政府人事部门申请追加职数。引进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的,因不同制度没有职称的,可设置特聘岗位予以解决,享受相同岗位人员待遇。

3、努力解决家属就业和子女读书问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家属就业和子女上学由用人单位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其子女参加高考不受户口年限限制,对户籍没有迁入的可免借读费。

4、妥善解决居住问题。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鼓励政府在引进人才相对集中的地区统一建设人才周转公寓出租给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租用商品住房给高层次人才居住,或通过发放住房货币补贴支持高层次人才购买商品住房。

5、提供医疗保障。实行政府投保高级专家医疗保险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健康档案制度,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享受相当级别人员同等医疗待遇,实行每年体检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6、提供特殊人才特殊保障服务。研究制定为顶尖级高层次人才实行专项投保制度办法。同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共同为顶尖级高层次人才购买专项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

7、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抓紧出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建立学术休假制度,依法保障高层次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支持其自主选择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出国(境)培训,参加国际性高层次学术、技术活动;支持主办国际性高层次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出入境管理部门要优先审批办理出国手续,保障高层次人才出入境自由。

8、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为高层次人才申请国外专利提供帮助。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和有关信息的咨询与服务。继续做好“广东省专利奖”评选工作,鼓励和调动高层次人才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的生成与保护提供良好环境。

9、提供畅通的投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方式,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高新技术项目融资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粤开办高新技术企业。提高风险投资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风险投资向高层次人才来粤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发挥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催化作用。

10、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听取高层次人才意见的“直通车”制度。注意保护高层次人才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吸收符合条件的海外人才参加政协、青年联合会、工商联等。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机制,遴选一批符合条件且本人愿意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咨询专家。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网络民主平台。各级党委、政府门户网站要专门设立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智囊箱,通过个别约谈或集体约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慧和作用,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1、提供良好的文化信息服务。倡导和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建设适合高层次人才需要的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信息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文化信息产品的需求。

(十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建立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抓紧制定南粤功勋奖、南粤创新奖评选办法,设立南粤功勋奖2名,每名奖金3000万元;设立南粤创新奖5名,每名奖金500万元。继续做好南粤友谊奖评选工作,加大对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表彰奖励的力度。上述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三、狠抓培养,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新平台

(十四)实施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打造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品牌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实力竞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候选人才。2009年至2013年,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竞争择优的办法,每年遴选20名以上优秀中青年高层次科研人才进入培养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用人单位培养经费。为入选对象提供科研平台,配备工作助手,推荐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推荐进入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团体和各级评价、评审、评奖机构专家委员会及咨询委员会。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每年考核一次,实行淘汰制。每培养1名两院院士、相同等级担任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省财政一次性提供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

(十五)实施博士后培养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暂未设站的企业与高校共建博士后科研基地,联合招收项目博士后。5年内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0个、工作站80个,新增进站博士后2000名。适当提高博士后日常经费标准,加强博士后进站、在站和出站管理,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各级政府要对所属在站企业博士后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补贴。招收单位要按照不少于财政经费补贴的三分之一比例给予科研启动经费。用人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高成长项目的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我省工作。

(十六)实施现代生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采取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灵活多样的方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现代生产业人才。探索校企双导师培养研究生模式,鼓励研究生选择企业攻关项目作为研究方向。通过世界性营销服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区等实践平台,加速现代生产业人才的培养。

(十七)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支持和鼓励企业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重视在市场竞争中发现、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家,加快提升企业家职业化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省经贸部门和省国资部门要尽快出台企业家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骨干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在5年内轮训一遍,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利用国(境)外培训资源,每年选派100名左右年轻优秀企业家到国(境)外培训、考察。鼓励企业家参加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

(十八)加强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发挥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作用,调整优化高等学校专业结构和培养方向。继续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鼓励企业自办或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扶持一批学科基础较好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公共管理部门与海外研发机构组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鼓励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部级重点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培训咨询机构、中介机构来粤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企事业单位“走出去”,在境内外人才密集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力争在优势产业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

(十九)推进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我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理论研修制度,每年举办一期高层次人才政治理论研修班,组织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四、落实责任,形成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二十)建立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列入主要领导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切实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满意度调查和工作评估,对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严重滞后,或者本地区用人单位和高层次人才投诉较多,或者造成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的地区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对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尽快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狠抓落实,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