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3篇

高校钢琴教学研究3篇

高校钢琴教学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琴即兴伴奏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作为学生音乐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现阶段,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仍存在不足之处,影响教学的质量,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本文通过围绕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所凸显的不足之处展开分析和研究,推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提高效率及质量,促进学生即兴伴奏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高校;教学改革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属于钢琴教学中的一个分支,专业性较强,也比较考验弹奏者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历史原因,钢琴即兴伴奏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很多钢琴老师自身在这一领域就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也往往难以正确把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关键点,进而无法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从而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不甚理想。笔者就上述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

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的现状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钢琴演奏、和声基础、视唱练耳、乐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它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全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钢琴弹奏基础,还应当具备相应的音乐素养与艺术造诣[1]。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仅能够加强即兴弹唱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和创编能力,激发灵感、拓展思路。当前高校钢琴即兴伴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教学定位不够准确

教学开展之前的首要步骤,就是找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基本性质,以此为基础确定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要求以及教学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笔者的调查实践,由于我国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发展时期相对较短,导致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对该学科的正确认知,特别是对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学生就业中面对的现实需求认识不足,使得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二)高校教材的应用性不强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和知识依托,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当前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仅仅是根据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设计课题教学内容。而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即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我国的存在时期相对于其他音乐课程较短,在教材的多样性和难度层级性上区分不明显,在市面的各类教辅书中占比也较少,说明当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还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这也导致了高校在组织教学工作时,在教材的选择性上余地不大[2]。而部分学校所编写的教材,仅仅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编写素材,尽管这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无法对整个课堂教学做出全面指导。专业权威教材的缺失阻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展,无法使其理解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内容的精髓。

(三)教师专业素质不符合教学标准

我国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存在时期较短,其学科体系尚未完善。因此现阶段我国高校中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发展进程以及理论研究不足,专业能力欠缺。而钢琴即兴伴奏教师与钢琴演奏教师相比而言,其对于音乐素质以及音乐知识理论的标准要更为偏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展开积极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价值。但是据笔者对于当前高校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能力的调查与分析,大多数高校都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或者专业人才仅占据全体教师的一小部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难以达到规定的标准,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的策略

据上述研究可知,当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亟需对教学模式加以改革与创新。为了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质量,促进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实现教育适应社会的目的,笔者就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展开探究,提出针对性策略。

(一)明确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定位

高校促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途径是正确把握学科定位与性质。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以及专业学者等,都深刻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在学生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应当与传统的音乐教育相区别,既包含传统音乐教学的优点也要有符合钢琴即兴伴奏个性化特色的部分,并逐渐成为一门比较完善有一定独立性的专业,形成个性化色彩鲜明的学科体系。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才能以更专注的精力展开钢琴即兴伴奏课堂教学活动,促使教学的有效发展。音乐教师需要正确认识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有关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引发学生对于即兴伴奏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结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逐渐确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定位与基本性质,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进一步提升[3]。

(二)重视钢琴即兴伴奏课实践教学

我们知道,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都会投射到实践活动中来,即兴伴奏教学也是如此。实践教学能够进一步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锻炼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从性质上而言,本身也属于一门对学生专业技能性要求较强的学科,对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例如琶音、连音以及顿音等时,提出较高要求,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师需要注重两方面的互通融合,进而为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提供相应的借鉴经验。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锻炼活动,以提升其实际运用水平。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目的是修饰与完善歌曲的演唱效果。在演奏过程中,伴奏需要与演唱者的歌声有机融合,因此“即兴”一词是演奏的关键。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准确回答教师问题,对于理论知识也能做到全面掌握,然而一旦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就会频繁产生问题,钢琴即兴伴奏速度无法正确融入,过慢或过快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还会出现断续,整体的伴奏过程不够流畅。上述问题充分反映了学生实际伴奏水平不高的问题,缺乏相应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实践锻炼。因此,高校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感受钢琴即兴伴奏和演唱者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实践训练教学,进而推动学生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水平。只有理论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才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课程教学结构

课程内部的结构安排对于教学而言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结构的合理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要求其必须具备牢固的音乐知识基础,钢琴与声乐等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是钢琴即兴伴奏展开的基本与前提,只有充分掌握声乐等课程知识才能组织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提高其应用能力。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合理安排课程结构,从而促使学生以坚实的音乐知识为基础,来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应用。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科结构之间的顺序与联系性,在组织有关教学时,可以提前渗透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引导学生打牢乐理知识基础的前提条件下,促进学生的学习,感受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在组织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展开试听练耳能力的训练,并逐渐加深难度,从而促进学生的乐感逐步提升,做到循序渐进,为后续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的课程教学结构能够帮助学生降低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在进行其他音乐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容[4]。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模式,应当以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基础。钢琴即兴伴奏教师作为面向学生的直接教授者,其自身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钢琴专业弹奏能力,并对钢琴即兴伴奏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相应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具备系统的钢琴理论知识结构,对于键盘和声、作品分析、复调以及曲式等知识,尽管在实际要求上不必如同作曲专业一样精益求精,但这同样是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总而言之,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最应该具备的其实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的展开往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接受水平是重要依据。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钢琴基础水平实行分级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所确定的创新模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时实行多元化教学,促进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在讲授创作编曲等基础理论知识时,在班集体内展开集体讲授,随后展开分级教学,对于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实行个别教授,在实践中再次加深其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而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用更为直观的讲授方式,例如制作PPT进行动作分解图片示意,或者由浅入深地组织其展开实践锻炼,从而逐渐促进其掌握程度的提升。教师围绕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兴趣,正确把握教学方向,创新教学手段,不仅促进学生能够打牢知识基础,而且还能培养其音乐鉴赏水平的提升,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课堂教学的主动学习者,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的态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丰富和创新当前的考核考评机制

教学效率高低的原因多种多样,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为促进和推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水平提升,学校与班级内应当以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来促进课堂教学[5]。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评价分别设置多个不同的项目,例如进行和声选用、自弹自唱以及音乐表现力等。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与综合多方面评价,对班级内学生的水平进行详细了解,并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之处加以优化与完善,做到“以局部带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进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实现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学习激励机制,为学生布置有关钢琴即兴伴奏的小任务,达到一定次数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等,但任务以及奖励的设置应合理有效,不能过多依赖外在条件,教师也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学活动展开的最基础理论依据是教材。目前各高校教师大都是根据教材展开教学,而且其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也受教材的直接影响。钢琴伴奏这一课程,准确来说,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教学大纲。而当前现有的教材也存在知识点欠缺或者不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与发展现状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无法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因此,高校在选择教材时,应以本校学生的个性要求为出发点,可以通过分析校内学生的学习现状,参考多方教材,最终确定最适合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选定教材之后,为了使得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起到更具针对性的效果,高校也可根据本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结合教师以及课程研究专家的意见,自行编写相关教材,并将其作为主教材的辅助材料,弥补原有教材的不足之处,促进知识的全面与系统性发展,在编写方面也可以适当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上也应当不断丰富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是高校展开音乐教育的关键步骤,它所具有的综合性等特点使得其自身在实用性方面程度较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中发现的不足与缺陷,提出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策略,为促进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积极转变与创新教学模式,使其适应学生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海燕

高校钢琴教学篇2

一、高校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钢琴专业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培养专业技能过硬、水平高的复合型钢琴专业人才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钢琴专业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推进者,如何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钢琴专业教师亟待考虑的问题。事实上,钢琴专业教师对教学改革方案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情况是钢琴教学改革的关键影响因素。但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对教学改革研究不深入,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理解不充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陈旧,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实践应用,导致学生积极性差,无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工具逐渐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但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仍然以口传心授模式为主,教学模式存在单一性。除此之外,钢琴教学长期受到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以提升钢琴演奏技巧为主要目标,同新课程标准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观念相悖。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应落实教学方法多元化,将理论知识、技巧训练、舞台表演相结合。

(三)课程组织形式缺乏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于艺术课程教学做出了新的解读,肯定了艺术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钢琴作为经典乐器之一,高校对钢琴课程重视程度空前提升。以往钢琴教学主要采用一对一课程组织形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凸出了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钢琴学习需求。近年来,集体课模式、线上教学模式以及混合教学模式被开发并逐渐应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中,弥补了传统线下课程场地、时间、师资资源缺乏的弊端,取得显著成果。但是由于高校对新型课程组织形式的了解程度不足以及不愿增加资金投入,对新型课程组织形式存在抵触心理。以线上教学模式为例,该课程组织模式需要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依托,这也是院校缺乏的。

(四)学生专业素养整体水平不高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精力往往放在钢琴演奏技巧的提升,认为理论知识并不重要,因此忽视了理论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实则不然,演奏技巧仅是钢琴整体演奏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除了演奏技巧之外,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对情感走向的把握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钢琴演奏效果。由于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理解的片面性,导致在学习中学习态度不佳。除此之外,学习方法单一是高校钢琴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对学习目标理解的偏颇,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考试即可,大多在考试前集中复习,平时很少复习所学知识;学习中主要以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为主,抠谱子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每首钢琴作品的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钢琴学习平台,但研究显示,学生对类似平台利用不充分,学习方法单一。

二、钢琴教学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一)丰富钢琴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为了让钢琴教师的教学语言得到更好、更充分运用,首先钢琴教师应该注意钢琴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教师对钢琴课内容的态度决定了学生们对钢琴学习的态度,所以,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使学生们更加喜爱学习钢琴,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其次,钢琴教师的语言要有很好的感染力,钢琴授课时是和学生的一种非常近距离的沟通,教师要有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化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代沟,亲切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把握

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是钢琴演奏的情感来源,钢琴表演艺术来源于生活实际,在现实中选取题材。艺术只有通过作品来诠释生活,才能紧紧抓住情感的要点,并通过艺术的不同形式表达出来。想要在钢琴演奏中的情感具有审美价值,就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所以就要应用一定的表现技巧。在钢琴演奏中采用合理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曲目的情感走向;还要注重技巧的运用,表达钢琴作品的内涵,达到同观众能够情感共鸣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训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读谱,把握钢琴作品的情感内涵,能够完整的表达音乐作品。

2.培养学生的听和唱

音乐以声音为载体,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是通过“听”来感受音乐艺术。听力是钢琴演奏者核心能力之一,高校钢琴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钢琴演奏。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赏析钢琴曲目,提升审美能力。其次,也要重视聆听琴声。钢琴演奏同歌唱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将钢琴的旋律弹得富有歌唱性能够充分表达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可以使琴声更加优美动听,扣人心弦。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内心歌唱性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追求美好事物的生活态度。

(三)重视实践和实习教学

培养具有钢琴教学能力的专业性人才是高校钢琴专业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实践与实习中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实践和实习教学,可以从定期观摩钢琴教育讲座、参加阶段性演出回报、教学实践学习等几个方面出发。学生定期观摩钢琴教育讲座既能够提升学生钢琴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更好得消化理解所学的钢琴知识。以韩国知名钢琴家李珠贤讲座课程《亚洲与加拿大、美国的钢琴教学分析》为例,在讲座汇总亲身示范,采用游戏法让学生感受钢琴声音,引导学生赏析钢琴作品,对学生的钢琴学习起到积极作用。汇报演出既增加了学生舞台演出经验,锻炼了学生心理素质,又缓解了他们对舞台的紧张情绪。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教与学角色的改变,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向钢琴类的工作岗位。

三、完善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课程设计

1.课程设置多元化

首先,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受到传统钢琴教学理念影响,高校钢琴课程往往重视学生基本功训练以及钢琴演奏技能的提升,忽视理论教学。钢琴理论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对钢琴发展、钢琴特点、钢琴演奏有全方位的认识,贯穿于钢琴课程之中,促使钢琴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系统性。在高校钢琴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适当提升钢琴理论课程比例,引导学生提升文化底蕴,理论结合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钢琴演奏风格。同时适当安排钢琴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契机,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要求学生扎实基本功。基本功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其钢琴演奏效果。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注重基本功课程的占比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以往的钢琴基本功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积极性较差。随着教育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2.资源整合,多学科共同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由于时间、空间、及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不是教学效果最优化,而是考虑外部因素对于教学的影响。例如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将常规曲目的演奏与编创教学整合到一起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虽然教师很肯定这种教学方法,但是由于课时时间不足、影响成绩等原因导致该教学方法无法进行。多学科资源整合是现阶段钢琴教学改革的大趋势,高校以及专业教师应给予充分重视。

3.根据人才需求,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作为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开始。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社会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保障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遵守教学目标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应将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演奏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专业型人才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重视“考点”,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很多学生高分低能。因此,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将钢琴演奏、钢琴伴奏、钢琴教法、艺术实践、理论文献等课程内容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采用积分制,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综合评分。

5.丰富钢琴教学模式

首先,推行“一对多”教学模式。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中,多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虽然“一对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针对个体进行教学指导,但是占据大量的教学场地资源以及教师资源,有碍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一对多”教学模式弥补了“一对一”教学模式的不足,缓解了教学资源的紧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观摩,自主交流,更全面获取知识。其次,实践结果表明,陈旧的钢琴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用于现阶段的高校钢琴教学,广大钢琴教师应加强教学模式创新,将新颖的教学形式应用于钢琴课程中,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二)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建设

1.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这也要求学生应提升自身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教师应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创造平等的沟通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从被动受教转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线下课程时间、空间的制约,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课程,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广大钢琴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提升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互联网信息丰富钢琴知识储备。钢琴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差异化钢琴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形态形成。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钢琴教学设计中,要明确课程相关的教学知识,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教学知识,教师才能合理安排授课环节。但是,目前教师对钢琴学科知识存在明显的认知不足。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是从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知识、评价知识出发来进行指导、教学设计。通过调研分析,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理念了解不够充分,所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比较大;并且由于学科教学知识水平低,导致了教学设计能力差。高校对此需要安排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高钢琴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各院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对于钢琴教学改革进一步的探讨必定是不可或缺的。目前,高校未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钢琴专业教育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深入指导,且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无据可依,只能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我国院校现阶段也在对此做出努力,对学校钢琴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入,但因起步较晚,教学体系没有足够健全,产生的问题不容忽略。以上是个人对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做出的分析和建议,希望有助于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若有不足或者不当的地方还望包涵。

作者:王霞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高校钢琴教学篇3

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受到了许多家长与教师的认可,教学也不再受制于师资力量或教学场地。应用多媒体进行高校钢琴教学,将新时代下的计算机技术与钢琴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新科技,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所学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对钢琴知识的认知和对弹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一、应用多媒体营造全方位教学环境

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标志着新时代下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变。在钢琴的教学演奏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可以帮助营造出立体的音响环境,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也有很大帮助。学生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自主查找相关音乐背景,并进行独立思考相。通过对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学生们可以拥有自己学习的一方天地,发掘自己更多的潜能,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菊次郎的夏天》这首曲子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打造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宴。《Summer》这首曲子主要讲述了一位天真无邪的男孩与一个地痞混混菊次郎之间的故事。整首曲子呈现出一种十分欢乐而又充满自然的感觉,给人带来舒心而又快乐的情感体验。整首曲子通过大提琴与钢琴两种乐器间的合作,充满着跳跃的节奏感。教师在讲解这首曲子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音频。曲子开头部分引入了一个场景——正男与菊次郎这两个性格相反的伙伴,虽然他们生活的旅途并不顺利,却一直本着积极而又乐观的态度。随着曲目的推进,《summer》又带来了一股悲伤的情绪,这是由于正男的父母重新组建了家庭,并且有了新的孩子,正男觉得他们不再属于自己。这时的音乐情绪十分低沉,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情绪。在曲子快到三分钟的时候,整个主题又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正男与菊次郎有了新的朋友,三个伙伴又回归到了初始的快乐时光。教师通过在多媒体上播放视频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舒适的音乐体验,帮助学生深刻地体会曲目中的快乐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念。

二、应用多媒体激发主动性学习模式

在多媒体的应用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枯燥而乏味的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音频的教学形式能有效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带有色彩的图案以及视频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图案的展示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激发,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教授《彩云追月》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查找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彩云追月》是任光和聂耳将民族管弦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这首钢琴曲展现了一幅优美而又浩瀚无边的夜空景象。聂耳与任光在改编的过程中,将钢琴的各种技巧进行融合,成就了这首经典的曲目。整首曲子采用了五个音阶段,并由八个小节构成。教师在讲解这首曲目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相关演奏视频。第一个小节的演奏,民族管弦乐器弹拨出来的轻盈感给人们带来一种张弛有度的感受。第二个小节以音调较长的琶音以及技巧甚多的颤音构成,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民族风味。第三、四小节是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进阶模式,在第五个小节运用左手按单一的方式交替进行演奏,描述出了浩瀚天空下的月光美景。视频的播放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彩云追月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同时,演奏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表演观察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多媒体实现具体化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会通过多次的重复来点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这种方式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不是很明显。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具体化、细致化,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明确学习任务,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避免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的感受。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展现教学任务,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献给爱丽丝》这首曲目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进行细化。《献给爱丽丝》是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这是他为自己的学生特蕾泽•玛尔法蒂创作的。《致敬爱丽丝》的难度比较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展现整首曲目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献给爱丽丝》这首曲目整体由五段构成,第一段应用的是a小调,给人带来一种十分温柔而又缓和的感觉。a小调之后,整首曲目又转到了c大调,c大调与a小调相比,会给人一种十分迷茫的感觉,让人体会到作者在追求的过程中陷入了沉思。经过一段演奏以后,《献给爱丽丝》又回到了a部分的a小调。在第三段的部分,《献给爱丽丝》多采用了和弦,使得整首曲目的情感有了一个转变,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和弦的使用不仅能够增强这部分的氛围渲染,同时还能带给人很好的音乐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献给爱丽丝》每一部分的和弦以及音调都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具体化。通过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们感受《献给爱丽丝》这首著名的曲目,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大大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直观的PPT展示或者音乐视频的播放,还能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为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教学任务直观地展示出来,对于提高高校钢琴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应用多媒体形成高素质审美能力

多媒体是新科技发展的产物,它集聚了许多科技的优秀之处。首先,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们可以有现场体会的感觉,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其次,多媒体视频的展示还能帮助学生观察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肢体表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有很大帮助。再者,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阶段的音频,对于提升学生该阶段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多媒体进入高效钢琴学习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意义深远。例如,在讲授《月光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学习这首曲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贝多芬的《月光曲》与《命运交响曲》是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一类学习难度比较大的曲目,应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并不断提高自己审美能力。《月光曲》整首曲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乐章演奏速度十分缓慢,营造了月光缓缓透过云雾照射到地面上的朦胧感,给人带来悲伤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并夹杂个人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这段音乐。在这一乐章内,作曲者的情感表达非常的丰富,有轻声的吟唱,还有低沉的附和,同时也有一股柔情似水的感情掺杂在其中。这一部分虽然主调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在和声部,其音区和节奏的变化都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情绪的转变。与第一章节相比,第二乐章就显得非常的欢快,呈现了一副祥和的拥有夏日朝气的愉悦图景。《月光曲》的第三章演奏速度变得更加的欢快。通过教师在多媒体上的展示,视频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作曲者的热情在逐渐上升并且达到了将要迸发的阶段。在《月光曲》的尾音部分,音乐的速度又变得缓慢起来,好像是人的心情达到了极点后又突然回归到了原点。整首曲子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美感。通过在多媒体上讲解这首《月光曲》,学生学习的难度会大大降低,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钢琴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内容与新科技有效结合的能力。现在教学改革目标要求教师以德树人,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终极教学目标,这无疑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任务,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潇.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1).134-136.

[2]李旭开.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5.

[3]韩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大众文艺.2020,(9):218-219.

[4]刘玉霞.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7):97+99.

[5]武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钢琴多媒体教学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8-119.

作者:张海涛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