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图书馆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

摘要:从一定层面上来说,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则是属于进一步提升其服务质量的需要。文章重点针对高校图书馆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实施深入探究,然后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来具体论述高校图书馆在提供这一服务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最后对于逐步提高这一服务的质量给出一系列可行性较高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主要指的是图书馆在充分满足在校师生科研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大众进行开放,为公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这一活动不单单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文化服务的需要,还可以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1]

一、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公众服务的态度是:不张扬也不拒绝。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服务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没有跳出只服务本校师生的框框,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服务重心仍应放在本校师生上,对社会化服务工作态度不积极。积极主动的为大众提供服务的意识还明显不足,还并未真正将社会教育与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当成自己的一份重点工作去落实,进而导致图书馆在资源系统构建上根本未顾及到周围居民的实际需求,而往往是单纯从自身的需求层面予以考虑。[2]所以,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主观层面上是无法有效的提供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其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还会影响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二)对外宣传不够,社会读者认知度低

经过分析研究能够发现,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所针对的主体往往是校内的师生,而基本上不会对校外的有关人员或者组织提供服务的,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社会读者难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即便是会存在着一些校外读者想要利用校内图书馆丰富的书籍、文献资料,也常常会因为宣传方面的一些问题,而不明白该从哪里入手。与此同时,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也并没有针入馆要求、服务时段设置、服务内容等诸多层面和公众进行深入沟通,并未能充分掌握公众的现实需求,这就导致公众很少会去关注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

(三)高校师生不愿意本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事实上,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工作者基本上是对于校内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持否定态度的,他们明确指出如果校内图书馆向整个社会开放势必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增大其工作量,并且还会对于校园环境氛围产生一定影响。高效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还面临着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文献、人力、资金、治安等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

(一)良好的阅读环境及设施

伴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当中,让相关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并且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整体效率,让其更有实力去为当地公众提供文献资料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文献资源为推动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进而逐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与品质。

(二)丰富的资源

高校图书馆内的书籍资源较为丰富,不仅具备着充足的纸质资源,还具备着大量的电子资源。此外,其藏书中所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为丰富,包含了文史哲、理工农医等诸多层面。馆藏资料众多,且呈现方式较为多元,实体藏书与电子图书储量巨大,均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图书馆应该逐步加快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馆内推行办公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上采用智能化系统,确保在提升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够让馆内资源获得更充分的利用。所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无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三)专业的人才队伍

随着图书馆人员构成的逐步调整,其运作团队正在渐渐朝着专业化的层面上迈进,团队成员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图书馆向公众提供更为全面的文化服务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的服务策略

(一)拓宽高校图书馆运行新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类型也应该进行扩展创新,在发展好传统服务的同时,转向发展多元化服务模式,从而为校内师生员工和校外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多样的、个性化的社会化服务方式。在提供文献查找、阅览、外借等最基本的服务的基础上,拓宽参考咨询服务范围。数字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充分利用所有资源,为校内外读者提供数字信息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开发新的服务方式类型。借助信息化手段,比如图书馆主页、手机、校园网等各种图书馆服务信息,逐步强化对于图书馆服务的宣传与推广。[5]此外,还应该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馆内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建立开放经费保障制度,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将高校图书馆建成社会公众学习、交流的热土。

(二)宣传打造文化讲座服务品牌

文化讲座应该逐渐变成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高校应该时常针对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校内举办一系列的讲座,比方说高校可以邀请校内的学者针对社区开展一系列的讲座活动,讲座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是专业性、科普性的宣传讲座,也可以是答疑解惑式的探索性讲座。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时常举办一些读书会、科普展以及诗朗诵活动等,以充分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提升其文化修养和内涵。从校外邀请一些名人大家来校开展讲座,讲座内容应该紧紧围绕公众们实际需求,比方说文明礼仪、教育方式以及热点时事等问题。[6]让读者与名家面对面交流,既开阔了读者的人文视野,又了解科普常识。开办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技术学习班。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针对讲座活动实施宣传;图书馆工作者还可选择走出学校,走到民间的方式,将讲座活动宣传出去,与此同时针对公众进行调查询问,以把握其关注重点和实际需求,仅为及时的调整讲座内容。

(三)树立创新性管理理念

众所周知创新服务理念则是属于高校图书馆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确保相关工作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高效图书馆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出较为明晰的规章制度,针对一些与公共服务相矛盾的规章要及时予以优化,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据此来逐步优化相关的管理规章,从而确保图书馆的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在提供文化服务上能够更高效。此外,还应该及时针对馆内工作者进行培训,以逐步提升其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巨大作用。将为高校师生服务和为社会公众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协调其因资源利用可能引起的冲突,实现对两者有效的统一管理。

(四)探索新型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要想顺利的融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当中去,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思想,进而逐步强化自身对于文化服务的了解,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和方式。转变根深蒂固的传统服务理念,把高校图书馆从仅满足于让校内教职工满意转变为让所有享受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皆满意,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要以包括校内外全部读者的需要为目的,不能只考虑某一单独的群体。要正确认识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与满足校内教职员工的需求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互相争抢资源的关系。

(五)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联合,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去和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展开密切合作与深入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建立共享平台,互通资源,互补优势,真正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这种方式,不但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又探索了一条新路,也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更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质量、充足的公共文化服务。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任重道远。在未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必然会逐渐变成愈加成熟,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进而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社会公众是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理念及方式上的新突破。这既是时代的使命,也是图书馆专业的自觉。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既能推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又给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环境。

参考文献:

[1]蔡晓君.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D].华侨大学,2016.

[2]刘怡君.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11).

[3]刘佳.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D].东南大学,2015.

[4]孟繁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

[5]王瑶.论高校图书馆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6).

[6]刘亚君.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6).

[7]张小慧.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9).

[8]余惊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6(9).

作者:刘春萍 单位:绥化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