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管理专业论文(3篇)

高校管理专业论文(3篇)

第一篇:治理理论下高校管理专业化研究

摘要:高校管理工作对于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扩大党执政方针在青年群众基础的主要途径。我国教育部门在对于高校管理工作改革中,高校管理工作在党组织及学生共同期盼下,还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在管理专业化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以治理理论视域作为研究基础,探索高校管理专业化途径。

关键词:治理理论;高校管理专业化

长期我国高校管理工作都是以集权管理模式建设,造成高校在发展中对于政府部门及行政权力过于依赖,与社会经营建设联系不足,影响着我国高校发展建设。因此高校管理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发展主要方向,让高校管理工作与国家治理体系及社会现代化建设相吻合。

一、治理理论概述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在经历政府失败、市场失灵等等问题下提出了治理理论,主要就是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一条新型的途径,改变各领域在发展中过于依赖政府部门的问题。

1、治理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治理所制定定义较多,在众多定义中被认为最具有权威性的就是在1995年国际联合国在报告中所认为的:治理就是将公共及个人管理工作技巧及方式统称,主要就是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及相互冲突,并且通过联合行动开展可持续性建设。治理不仅仅让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中遵守一定的制度规则,也是保障全部人们利益的一种非正式安排。治理本质就是将通过相互协调的方式保证各方便的利益。我国研究人员认为治理最大的优势就是公民及政府能够与合作的模式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让政府与公民都能够保持最佳状态[1]。

2、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不同角度对于治理理论进行研究都能够发现不同的内涵,这就表示治理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众多学者在对于治理理论研究中,美国学者艾莉诺奥斯特罗姆所任务的公共治理思想是被最多研究学者所认同的理论,主要证实了治理理论的本质及特性。其中治理理论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中心治理理论、自主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2]。

3、治理理论指导高校管理专业化可行性分析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化建设,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普及,大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已经形成了相对于自主观念,高校进行管理专业化应该增加大学生的观点参考,让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利益决策中,提高大学生在高校管理工作参与度。高校传统管理模式中,权利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门,这就造成高校在一定发展战略中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高校管理专业化模式中,应该将学生会做成高校管理部门与大学生沟通的平台,积极为大学生宣传党政工作精神,满足大学生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需求。高校管理专业化工作如果是在治理理论视域下开展,就能够为高校管理专业化提供多样化措施,增加关注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平等,高校与大学生共同发展,让高校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发展规律相吻合。同时治理理论在高校环境中能够广泛接受,拥有一定群众基础。治理理论对于高校完善管理机制,优化高校管理专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3]。

二、治理理论视域下高校管理专业化探索

高校管理专业化作为高校在现代化发展中主要途径,能够增加高校管理与治理之间的协调度,完善高校管理制度,不断创新高校管理专业化机制。

1、提高学生会自身治理能力

学生会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能够有效将高校管理机构与大学生之间相结合,因此学生会工作应该坚持党领导作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会自身建设水平,缩短学生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真正想法,成为学生观念的倾听者,同时积极引领学生,定期开展教育性文体活动,提高学生民主观念,让大学生能够具有治理理论意识。高校管理机构应该正确认识到学生会在高校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性,为学生会工作提供物质及资金上的支持,让学生会拥有决定的自主权,提高学生会在高校管理专业化中的自治能力[4]。

2、坚持和完善代表大会制度

高校管理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管理工作中,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途径,能够让学生具有民主意识。教育部门在高校发展建设纲要中就明确要求,高校应该坚持与完善代表大会制度,体现高校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及合法性。由此可以发现,代表大会制度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规范性及权威性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高校广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实践机会,能够让高校管理人员倾听到学生真正之间。高校应用通过学生会的定期组织召开代表大会,高校与学生在代表大会中能够将双方观念沟通交流,为高校管理专业化提供理论上支撑,提高高校管理专业水平。

3、创建学生与高校管理机构沟通机制

治理理论视域下,最为重要的就是高校管理工作能够缩短管理机构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学生与管理机构之间沟通。学生会及代表大会虽然能够让高校管理机构与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的,但是学生与高校管理机构在沟通交流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应该创建学生与高校管理机制沟通机制,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与高校管理机制沟通,发表自身意见。我国高校传统管理模式中,学生如果想要将自身利益反馈到高校管理机制需要的步骤十分繁琐,高校管理机制不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意见,创建学生与高校管理机制沟通机制一直是目前高校管理专业化中的主要内容,高校管理人员对于沟通机制的创建也十分关注。在创建完沟通机制后,如果保卫部门在工作中发现高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沟通机制反馈之间,如果涉及到与学生有关的问题时,学生也能够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沟通机制不仅仅能够及时将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还能够增加各部门之间的沟通[5]。

三、结论

综上所述,治理理论作为能够将各领域利益最大化保证观念,在我国高校管理专业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治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管理专业化建设中,学生能够参与到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不在是由管理机制统一性管理,提高高校管理水准。

参考文献

[1]刘汉君.从大学“管理”到大学“治理”——治理理论视域下我国高校管理模式的重构[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382.

[2]胡可夫.治理理论视域下学生会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探究[J].学习月刊,2016,02:51-52.

[3]韦耀阳,李保强,薄存旭.治理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异化与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4-7.

[4]张红伟.高校学生评教的症结与治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04:29-33+52+120-121.

[5]任鹏,周莉,庞春阳.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审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10:122-126.

作者:李船滨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第二篇: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以及新业态的出现,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以产业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产业为目的,主动整合自身教育资源依托行业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凸显办学特色。

[关键词]新常态;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产业集群;专业集群

一、引言

随着社会公众接受高等教育意识的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我国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常态。国家提出推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转型试点工作,无疑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精准,凝练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可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着深刻变革的重任。各省市为了实现经济集约式发展,走产业集群化道路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其专业设置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载体,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投入,最终输出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高等教育理念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布局,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产学一体化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紧紧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并依托地方战略性主导型产业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在高校专业集群如何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张向华等人探讨了如何以特色专业带动专业群的发展,以服务0—12岁的儿童成长为服务面向,来构建本校幼儿教育专业集群[1]。刘丽梅利用产业集群的理论深入分析了高校专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她认为高校专业集群建设能够带来教育资源的集聚和教育交易成本的节约,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和创新效应[2]。苏志满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创建“双师型”队伍、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专业集群以对接产业集群的需求[3]。谢冬认为为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的需求,需要做到高职院校以产业集群进行优势互补,利用高职院校为产业集群提供所需人才,利用产业集群优化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和专业机构,提升办学层次[4]。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以服务产业集群为依托,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构建管理类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的内涵和特点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的内涵

专业集群是以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按照区域产业集群规模、结构与产业体系的要求,围绕某一支柱产业形成的专业链。而对于管理类专业集群的研究尚少,也缺乏对管理类专业集群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管理类专业集群是指对接服务产业链的、以管理类某一专业为核心环节,结合服务产业上下游供应链,围绕管理类核心专业形成专业集群。如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核心,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集聚,形成具有共同主干课程和相近专业实践项目,以专业互补和专业互促形式形成服务产业需要的管理专业集群。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的特点

地方应用型高校生源主要来源于本省,人才输出方向也主要服务于本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大多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因此,其管理类专业集群要对接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专业技术技能学习要与产业链的职业标准对接,具备区域性、集约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1.区域性是指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及结构上的优化都要紧密围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一是在服务对象上,要以省内战略性主导型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构建管理类专业集群;二是在建设内容上,要按照省内现代服务业的结构优化,产业链条上的不同职业能力需求,培育管理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形成专业集群内的师资、实践课程等共享资源;三是在服务目标上,要按照省内现代服务业所需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划,通过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为其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

2.集约性是指地方高校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管理类专业要进行集群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利用地方高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如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专业师资的配备、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专业群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共享。3.前瞻性是指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不仅仅是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寻找产业新增长点对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新要求,进而为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创新型管理专业集群。

三、构建地方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的必要性

地方应用型高校要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对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以产业集群为依托,进行专业集群建设,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构建专业集群具有适应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在适应产业发展、形成办学核心竞争力方面,可依托地方支柱性产业,发挥自身地域优势,主动融入并对接产业,以行业内骨干企业为纽带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专业集群,围绕产业链为其提供人才培养服务。由于专业集群是以某一核心专业为主干,集聚有共同主干课程、实践项目和师资需要的相关若干专业的集聚,具有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优势,提高了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动的效率性。专业集群内以特色专业为核心,带动关联专业对接产业链,从而形成专业集群综合优势,避免因专业单一难于满足产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专业集群具有动态调整的柔性优势,可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对专业集群内专业进行调整,体现了专业集群组合的灵活性。因此,与单一专业或若干分散专业对接产业比较,专业集群具有适应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构建专业集群有利于降低实践教学资源的投资成本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实施“双证书”教育,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教育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注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倡导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倾心打造以校企合作培养为平台、专业技术技能训练为重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的办学特色。如果不同专业之间由于相对独立、且为各专业构建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资源自成体系,那么会导致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低、出现大量实践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客观上有必要促使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共享教学平台,来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构建专业集群有利于形成特色师资优势

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成为其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必要举措。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依托产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方式,共同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定期选派教师下企业锻炼机制,使专业教师在企业从事专业群内相近相关的工作,获取实践经验,尝试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进而形成在学校是教师、在企业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师队伍。同时,可聘请企业高管与技术人员作为校内外企业导师,参与专业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下企业实践。构建校企共建式“双师型”队伍,既能降低办学成本,又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需求;既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又构建了具有产业背景的专业特色师资队伍;既增强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竞争优势,又体现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质。

(四)构建专业集群有利于“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依然遵循学科分类设置专业,所培养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一般是单一型的。高校专业集群的构建,有利于按照产业内企业不同职位需求,将相近专业的理论、实践课程、师资进行集聚,使学生不仅能掌握自己核心专业的知识,也能覆盖与自己专业相近的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技能,成为“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四、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构建思路

从管理类专业集群的概念以及专业集群构建的必要性,揭示了专业集群建设和地方经济产业集群的内在关联,构建与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特点、办学规模和办学结构相匹配的管理类专业集群,对接地方服务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以地方支柱性产业为依托

地方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支柱性产业为依托,把握其发展趋势,以地方服务产业内相关职业群需求为指导,摆脱传统办学思维观念束缚。转变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做到专业集群内专业与产业链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实践场所与企业现场对接,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融合。

(二)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驱动力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为给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家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进行管理类专业群建设时,应抓住这一契机,顺应推进新型产业孵化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发展趋势,依托现代服务业,以具有特色优势的学科为支撑,精品专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联动围绕服务业的生态链进行精准专业集群定位,开展特色专业集群服务人才培养,满足新型服务业态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在移动电子商务为新兴服务产业导向的背景下,打造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物流管理等专业为辅助的专业集群模式,来共同完成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与人才培育,这是一个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有效整合地方应用型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路径之一。

(三)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在构建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应主动联系行业内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群,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举办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高管兼职授课等多元化形态,密切与深化校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专业集群建设的优势效应,培养特色人才。同时,为促进专业集群建设,逐步完善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工学”结合培育模式,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毕业与就业融合等机制。保持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模式的常态化,提高专业集群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四)构建管理类专业集群共享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以学科为主线来进行,分公共类、学科基础类、专业类和实践类课程模块。要体现管理类专业集群人才培养适应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需要对群内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与整合,在保持公共类、学科基础类课程按学科主线设置基础上,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贴近企业实际,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校企联合开发一些综合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共同制定下企业岗位实践项目,统一安排企业导师指导,做到共同开发课程与项目在专业集群内共享,实现专业集群集约化建设,真正体现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于产业发展,凸显办学特色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向华,马正兵.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背景、缘由及思路[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报,2015,(3).

[2]刘丽梅.基于经济学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J].对外经贸,2014,(10).

[3]苏志满.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报,2013,(4).

[4]谢冬.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4).

作者:左振华 罗雪萍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第三篇:高校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及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一、现状

自1998年以来,我国建立了许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机构。很多高校也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与教育部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截至2015年,有472所高校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立该专业的高校有两种类型,一是专业性较强的非综合性高校,主要依托于某个特定门类的学科优势设置专业方向。二是综合类高校,课程设置比较齐全,但没有发展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根据调查和研究人才的社会需求,结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类型以及培养方向,制定一个课程计划,配套教学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并确保执行培训计划,以提高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调整和固定公共管理专业目标是需要专业培训和指导的,并且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特点、学校的目标。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眼光和为公众服务意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具体的培训目标为:突出掌握管理所需的各项核心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深入研究解决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咨询决策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公益心。更具体的就是通过四年的学习让学生完成从基础知识掌握到实践能力发挥的转变。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的讲授,但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实说到底,最终就是要将学习的知识用到实践中,而且公共管理专业的知识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和灵活的搭配应用。我们最终要的还是应用型人才。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调整基础课程的比例,增大课程实践

步伐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根据这个特点,增加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基础课和专业培训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数学的同时,添加一些实习的学生,增加课程的课堂实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增加对沟通、审查和分析危机管理、竞争、就业观念和技巧等的认识,特别是可以利用模拟、仿真和虚拟应用,加强理论与实践。

(二)活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商业案例、模拟、角色扮演游戏、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向同学、教师、书籍发起挑战,对于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鼓励学生在各自的优势发展领域积极发展,并且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提供土壤条件。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意识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结合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由专业教师在公共部门(公共或其他)作为顾问和其他形式的教师,更好地理解公共服务理论和管理实践。应定期调查和研究,为提高科学研究,聘请有经验的公务员或公共服务人员进行,可以解决缺乏专业教师的不足。公共事业建设的系统管理短期内难以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改革,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为管理实践高水平的区域输送人才,实现共生共赢。

参考文献:

[1]谢舜,谢清,杨欣.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

[2]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透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4]赵剑曦.地方性大学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培养人才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

作者:赵宇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