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环境设计范文

高校环境设计范文

高校环境设计篇1

0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扩散,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与高校教育融合,是现阶段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是集艺术创新型、复合型、操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综合应用型专业,兼具很强的实践性[2]。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时较少校外实训基地闲置,课程知识及实践环节脱节等现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前沿,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应紧跟时展需求,丰富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前沿专业实训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感知与创新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势,为满足不同课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提供可能[3]。适应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具有明显必要性。

1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1.1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轨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包含理论与实践,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广,授课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专业作业要求在理解知识点前提下将设计实践融入其中,并达到创新的设计的效果。传统教学方式有悖于学生自身知识架构的差异性,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与实践工作过程不相匹配,导致作业偏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一般,创新能力滞后。

1.2教师主导形式固化

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依然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环节结合点基本靠学生自我理解,影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能动性,限制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相对滞后。授课形式单一固化,间接导致学生能动性不足,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1.3学生项目缺乏创新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关键以实践技能授课为主,项目导向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践性思考。学生知识理解与实践过程有差异,完成项目教学效果不理想。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校外实训环节与课程理论知识点的融合,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知识架构,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结构及线上线下评价体系建设。

2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2.1打破学习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学生难以及时有效地得到实习实训工作过程的支持,限制了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托名华慕课平台链接课堂与实训基地两端形成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学生课前在线预习,课中教师指导示范教学,融合线上企业在线与学生实训互动,课后在线复习。便于环境设计学生按实操课程特点和需求来学习。构建环境设计学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有利于突破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局限性,使教与学更具有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灵活度。

2.2促进教育教学结构的改革,切实提升学生知识架构

建立专业一流课程是现在高校的发展趋势。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结构的改革与优化。任课教师及企业教师可依托名华慕课教学平台,构建应用型资源视频及题库,实现移动资源共享设置。学生同样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工作安排等自主灵活展开在线学习互动提问,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学生学习反馈情况,统计学生重点难点等大数据收集,并根据实际进程调整教学计划、实训方案等。对大数据显示实训工作进度不足的个别学生,提出指导建议或线下辅导,切实提升学生知识架构。

2.3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客观公正提升考核评价

以环境设计专业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为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建构,整合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资源,打破实习实训基地区域化的束缚,开阔生源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优化校企业协同,促进学生多维知识建构,便于学生进行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提升就业率。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将学习过程性评价、课堂评价、线上企业作业评价、期末作品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性和客观透明性[4]。

3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架构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依托名华慕课平台分为课前线上自主预习、课中线下课堂教学、课中线下融入线上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课后线上线下综合评价4个教学环节,如图1。

3.1课前线上自主预习

环境设计专业都是以实操技能和艺术素养课程为主。课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课前教学准备,建构网络教学平台与环境设计项目教学案例,依托名华慕课网络平台链接课堂与实训基地两端形成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课前通过线上平台观摩校外实训基地直播、视频、录像,课程App课件等,构建课程实训知识预习资料库,并结合相应章节在线测试题库,合理规划学生课前在线预习,明确学习任务及知识点。并以学生知识架构为基础提出拓展性内容,引导学生有目的预习。

3.2课堂指导线上实训

课堂中教师梳理课程知识点并讲解、讨论、答疑,检查课前预习知识点并进行示范教学,课中线上依托名华慕课链接企业在线指导,与学生进行实训互动,便于环境设计学生按实操课程特点和需求来学习,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清晰化,明确设计意图完成设计创新。课堂中依托网络平台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局限性,使教与学在课堂相互交融。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线上实训的方式达到交互学习的目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教学实训中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督促和定期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3课后反思

课后在线,关注学生线上学习进度、试题完成度,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等,教师与学生通过名华慕课平台展开交流互动。完善、整理学习内容或者借助在线课程回放强化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反馈在课堂上的收获。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与难点,并集中整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架构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反过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4任课教师与企业协调评价机制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结果性考核及实训企业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任课教师考核是对整个课程教学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前线上自主学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的作业完成程度。实训基地企业教师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项目工作过程、小组协作情况、设计作品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整合实训课程内容,合理架构学生的教学评价机制。

5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教学效果分析

按照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各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项目。课堂教学融入线上校外实训项目教学,形成工作过程实时交互教学。可有效解决传统课程模式无法实现工作过程实时交互的问题,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线下实践教学受限于空间场地的局限性,以及企业设计部门的容量和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导致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现象。依托名华慕课教学平台结合线下实训内容,丰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工作实践基本技能及实践创新能力,补齐线上名华慕课不涉及项目教学具体工作过程实习实训内容,有效架构学生的工作过程学习提升教学管理,形成具有良性循环的教学方式。

6结语

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实训课程内容,丰富了专业视野,合理融入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丰富教学的形式、方法,加强校内外教师对学生的信息交流互动,构建出适用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基于专业内容有着应用范围广、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授课形式,力求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融入线上校外实训基地项目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程模式无法实现工作过程实时交互的问题,促进优化校企协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效果。

作者:秦华 单位:南宁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高校环境设计篇2

一、引言

在过去几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内生态环境的发展逐渐受到居民的广泛关注,该方面的生态管理也拓展了人才方面的需求,高校在该种社会背景与社会需求的导向下,也逐渐通过增设环境设计专业,使该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由于专业发展、教育发展较晚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还存在专业教育经验不足、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完善等情况,使得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育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使当前的专业教育工作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等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的高校专业教育工作中,教育人员应重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专业教育工作可以更好面向社会发展需求。

二、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具有完整性与系统性,专业性质的分布和理论分类较为繁杂,对于外界的影响还存在多变等情况。从基本人才培育目标上看,环境设计专业对于人才的培育方向主要基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需求情况与人才标准等进行制定,在专业教育工作与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的特点和人才标准的要求等,在确保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基础上,使当前的专业课程工作可以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但从实际的专业教育工作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上看,部分高校由于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与人才的专业培育工作的等方面缺乏科学、全面的认知,专业课程的体系构建也存在与社会发展脱节等情况,进而导致学生在专业理论内容的学习中还缺乏全面的知识体系和专业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后续专业发展。为使学生在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得到较为全面的教育指导和培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面向社会发展现状与课程体系优化的相关需求,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中,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

三、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与具体对策分析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的建设需要高校在原有的教学发展水平上,通过教育人才引进的新方式,使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能力水平影响到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从另一角度上看,高校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影响到人才培育工作的整体质量。高校在这一环节的建设工作中,除了需要加大人才引进策略以外,还应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与师资团队的培训力度,使专业教师可以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思维等方面,逐步与专业发展相接轨,以此使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可以得到较好的人力驱导。[1]国内目前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生,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求与个人文化素养要求。对于高校专业教学的人员而言,在课程体系内部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以外,还应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使专业课程的教育体系和专业化内容可以的得到较好发展。在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与人才引进策略上,高校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大资金的他投入工作,使整体的师资团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条件支持。师资团队的建设质量与资金投入比例等因素,对于高校专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与人才培育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在现阶段的高校专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人员应结合课程体系优化的相关需求,通过打造全面的师资队伍,为专业教育工作及其课程体系优化等方卖弄提供有利条件。[2]

(二)确定明确培养目标

高校在专业教学工作的目标制定与人才培育计划上,应基于现有的人才成长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等,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中拟定相应的人才培育计划,使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育工作发展可以得到较好保障。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内容与技术性的理论知识上,需要学生在课程理论内容上积极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学生在创新性课程理论体系中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等。从以往的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特点上看,部分高校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还缺乏相应的创新与优化,学生所能够建立的专业理论体系与学习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进而影响学生后续的专业发展质量。对此,在课程体系内容的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面向社会发展需求与环境设计的课程体系特点等,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与课程发展体系构建等,使学生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学习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认知能力和专业素养等。培养目标的制定与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密不可分,在以往的专业教学工作中,部分高校由于对专业教育的目标制定不够明确,使得整体专业课程的体系构建还存在一定不足,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成长还存在与行业发展脱钩等情况。为使专业培养的目标能够紧跟课程体系的优化,以及行业发展动向。高校在现有的专业教育工作中,还应基于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等,对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紧跟环境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最后,在教学工作的改革过程中,高校还应结合基本的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在得到教学引导模式下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为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专业技能学习标准等,高校还应明确现阶段的专业学习标准。[3]

(三)注重基础课程优化

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部分的课程知识,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系统性,使分块化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基于内部联系进行整合,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专业内容的精简化分布。其次,在环境设计专业的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应积极引入新时代的专业理论内容,使学生可以在当前的专业课程理论内容中吸取最新的专业课程理论与技术知识,以此在后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更好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对于核心的专业理论知识部分,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高校还应注重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通过该种建设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当前的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实践能力等。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改革工作中,高校需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行业发展特点等,在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的制定上,合理进行周期设定,避免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中出现不适应、针对性较差与创新性不足等情况。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理论内容,在理论部分与实践技能部分的教育模式制定上,高校可适当与该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课程理论内容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以此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与全面性,同时也确保教育模式的改革可以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

(四)注重实践环节的课程改革

实践环节作为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的必经之路,高校在该环节的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工作中,应积极面向该专业的发展需求与人才需求变化等,通过实践指导环节的深化与课程体系的优化等方式,使学生可以基于原有的实践课程进行更深层次专业理论内容学习。其次,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性质、理论特定与专业教学需求等方面因素,高校在实践环节的课程改革工作中,应积极面向该专业的社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情况等,使该专业的实践技能指导课程体系可以紧跟时展。其次,在实际的实践技能教学环节上,高校一方面应积极优化现有的教学设备及其相关实践技能的学习设施等,另一方面应对原有的专业实践技能教学评价工作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学生在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跟随教师完善的教学引导、技能示范、讲解与评价中,可以进一步加深自身对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解。

结语

综上,在高校环境设计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育人员应基于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使专业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应对社会发展的相关需求。其次,为确保专业课程体系可以紧跟行业发展现状,高校还应积极拓展专业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拓充,以此保障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可以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最后,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看,高校在专业教育的考核方式与实践技能评价模式等方面,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通过评价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专业发展下,行业对人才素养的相关要求。

作者:董济源 单位:兴城市辽宁财贸学院

高校环境设计篇3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既育才又育人,而育人应是德育为先。“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在新时代,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如何高效实施“课程思政”,提高专业课育人实效,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元素融入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以盐溶于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课程育人的活动。

(一)内涵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在思政课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价值的塑造、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进行多元统一,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课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用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引领人才培养体系,使思政教育如盐溶于水一样融入专业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并贯穿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个培育过程,教会学生思辨,抵制错误思想,培养创新思维,以新思维促成新思路的产生,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

(二)特点

德是立身之本,是立国之基,专业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立德是思政课和专业课共同的任务。“课程思政”是寓德于课,人文立课,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综合性、多元性。专业课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努力传道塑品,彻底改变专业课“重智轻德”现象,使专业课真正承载起育人功能。不论是从抽象还是具体层面来看,都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丰富专业课的知识内涵,使各类课程在内容、方法上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协同育人。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存问题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关键。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理论创新中促进其科学化发展。当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念创新问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是实践和行动的指南,相关主体的理念创新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实效。目前,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仍存疑虑,认为思政教育应由马克思主义院系的思政课教师负责,专业课教育仅需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仍片面认为“课程思政”理念是内容“超纲”,不利于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能力提升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能否有效、快速推进,主要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但多数专业课教师都没有思政专业背景,未经过系统的思政教育训练,存在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不高的短板,很难做到在专业课教学中“真懂、真信、真教”。要高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理清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掌握必要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保障“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三)协同育人问题

“课程思政”的推行需要思政教育工作部门的有力支持和专业课教师的大力配合,需要思政课的广泛参与和引导。目前,很多高校仍缺乏系统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还没有形成多方参与、深度交流、协同发展的“大思政”格局,仅通过参加座谈会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展开交流与合作,且多浮于表面。部分教师认为思政内容的引入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进度,致使“课程思政”没能有机融入专业课,“两张皮”现象问题凸显,整体上呈现协同育人效力不足。

(四)资源开发问题

专业课教师将哪些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在教学中具体讲多少,采取何种方式讲,以及思政资源的丰富程度、挖掘深度等问题都对“课程思政”教改实效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专业课程本身的学科背景和知识架构不同,造成所含思政教育资源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不能主观盲从,要避免造成对专业课知识体系的破坏。要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充分、深入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效“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三、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措施

“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怎样培养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借助专业课教育实现育人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形式的增加“课程思政”,需要重点从以下十个方面深化改革和加强实践,才能有效提高育人质量。

(一)完善制度,强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引导和提高质量监管,规范、有序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分类分层管理、奖励惩罚并行;要使专业课教育目标和方向始终与国家发展的要求保持同步,做到汇集各方资源,多方协同合作、齐抓共管、有效落实,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确保“课程思政”制度化、体系化、动态化、常态化、创新化稳步发展。

(二)制定标准,规范课程的内容方法

要结合学校实际,根据不同专业课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全员全面发力,统筹各类资源,凝聚育人合力。规范“课程思政”建设,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和完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绩效考核标准,提出有效的质量监控方法,规范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还要强化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准确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满意程度测评,从而建立一套规范、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育人新体系。

(三)资金支持,夯实建设的经济基础

通过增加“课程思政”专项基金,改革配套经费等形式,鼓励专业课教师结合区域特色、学校实际、学科特点、课程特性等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资源,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丰富的营养,厚植“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

(四)提高认识,把握育人的正确方向

专业课教师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但仍有很多教师育人能力欠缺,“重教轻育”现象层出不穷。高校应搭建各级各类平台,加大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对“课程思政”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专业课教师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通过参与培训、自我学习等形式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家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定力,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科学辨别、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全面、正确、具体地把握专业课所要达到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方向,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五)理清关系,促进课程的同向同行

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都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学年完成,之后就很少再涉足,而专业课的学习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各高校要消除“课程思政”会影响专业课教学的误解,切实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的优势,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在实践中,教师要以专业课本身的特质为基础,梳理清楚不同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与学的角色转化,抓好学生学与习的平衡,合理将深奥的思政内容以符合学生学习、更易接受的方式有机融入专业课教育教学之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无缝对接和相互启发,从而使不同课程能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六)深入挖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不尽相同,加上多数专业课教师都没有思政教育学科背景,很难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高校应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由思政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指引和帮助,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系统的制定挖掘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让专业课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将总目标和要求进行分解,理清各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指标,准确把握思政元素挖掘的着力点,从而深入挖掘、科学审视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确保开发的思政元素是正确、科学、准确的;要有效融入时代元素,及时将国家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成果等元素转变为重要的思政内容;要结合专业特色,严格筛选教材,打造专业教材;通过政、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实践锻炼项目等方式挖掘和应用社会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资源库。

(七)有机融合,实现内容的无缝衔接

专业课教师不能空喊“思政”口号,甚至简单粗暴地把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内容生拉硬拽的填进专业课。要坚方案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整体规划,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课程群的“课程思政”目标,然后结合具体的每一门课程特点细化“课程思政”目标,形成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应根据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特色,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突破口,采取合适的融合方法,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提升融合深入、高度、广度;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要做到“课程思政”重点突出、动态持续、分层推进、无缝衔接;要将“课程思政”内容充分融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所涵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之中,融合要细、要准、要实,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八)优化路径,搭建育人的沟通桥梁

1.做好统筹安排。培育“课程思政”教育团队,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激励师生广泛参与,实现显性和隐性教育的相互统一,并广泛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成果,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

2.优化育人环境。将图书馆、教室等场地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规划出有特色的育人环境,营造出优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塑造高尚道德品质,让专业课“课程思政”变成有温度的教育,做到“思政”与专业相长。

3.打破学科壁垒。要打破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扭转思政课孤军奋战的局面,转变单一化的评价体系,搭建专业思政资源平台,从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提高到专业课程群的“课程思政”,再上升到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整体化、立体化、综合化的“课程思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建立沟通桥梁。要建立政、校、企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社会多方力量广泛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通过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生活实际,让“课程思政”以易于学生接受的“盐溶于水”的方式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实现无形、无色的育人。

(九)掌握方法,实现课程的显隐结合

要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规划,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思政”的空间,延续“课程思政”的时间,将理论、实践、网络等课堂教学融合为一体,使教育内容、方法等资源要素实现相互联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调整好思政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配比,巩固和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度增加专业课“课程思政”渗透力度。将新时代的新科技、互联网+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利用,搭建“课程思政”信息数据平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融入教学大纲,融入课堂,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拓展和教学相长。

2.从理论和实践上巧妙扩大专业课“课程思政”辐射范围。要加强“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建设,增加专业课和课外“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联动,建立“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绩单,充分检验专业课育人效果。通过把思政教育高效、无形地融入实践活动,让专业课“课程思政”走进行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课程思政”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为未来的行业实践、社会发展、创新创业等提供优质服务。

3.从时间和空间上适当拓展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维度。从时间上看,专业课教师要做好课程所在学期、各个章节、每个课时的教学进度计划,系统的将“课程思政”育人内容有机融入对应的教学之中,同时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时段覆盖。从空间上看,通过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的、恰当的、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利用丰富的、巧妙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思政”,使学生能有效消化和吸收思政营养。

(十)提升能力,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

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程和方式有充分的决定权,要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就必须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学校要定期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尤其是到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地实地考察,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案例,解决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上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专业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专业课教学思维定式,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备课、上课、成绩评定等能力提升着手,结合“课程思政”目标备透教材、备好学生、备足教法、做好评价,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使用科学的、可靠的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立体的评价,从而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结语“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格局下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是简单地将专业课思政化,也不是要搭建某门、某类课程的“样板间”,而是要求专业课要发挥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要担起育人责任。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负好责、服好务,专业课教师要提高认识和能力,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效将“课程思政”资源有机融入专业课之中,使“课程思政”内化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全面协同育人落到实处,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作者:李温喜 单位: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