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育管理思考(8篇)

高校教育管理思考(8篇)

第一篇:中外高校教育管理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对比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外高校教育管理比较为切入点,分析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在理念与模式两方面的差异,在比较中引发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深入思考,切实关注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发展。

【关键词】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分析比较;思考

1前言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拔高阶段,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不仅仅储备大量的学术知识,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为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正式由于高校教育分厂重要,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2中外高校教育管理比较分析

在我国各项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是关乎民生的热门话题,不同阶段人群的教育工作成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学生教育问题,加之国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其优势越来越突出,国内与国外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高校教育,对于国家人才定向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人们也更加的关注这一问题,以下是对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差异的具体分析。

2.1教育管理理念比较分析

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为全面推进大众化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然而,国内外在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方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众化理念普及的早晚,例如美国,很早就认识到高校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例如成立公立学校、社区院校、私立学校等全面实现高校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相关数据表明,美国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教育入学率高达53.7%,远超其他发达国家入学率,成为了高校教育理念最为深入人心的、效果最为良好的国家。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教育大众化管理理念形成较晚,由于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压力逐渐加大,高校大众化教育实现过程较长,实施过程难度较大,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高校入学率已达到26.95%,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在市场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方面,中外高校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就美国而言,其市场化管理理念深入高校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运营经费方面还是在学生入学、毕业,各个环节中均引入市场化操作,换句话说,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发展走向以及学生的定向培养,而在中国,尽管市场化管理理念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但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育仍然依赖国家政府,教育经费、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无一不受影响,纵观我国高校教育发展局面,民办高校相对市场化发展优于公办高校。

2.2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在管理模式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纵观国内外教育管理,大致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中央与地方交叉型三种管理模式。就中央集权型教育模式而言,国家中央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全国各大高校,高校的发展需要切实符合中央教育部分的发展要求,我国正是应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全国各大高校协调统一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缺少办学积极性与创造性,很大程度上限制着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定向培养。就地方分权型管理而言,中央教育机构对地方办学主要有着指导和资助作用,地方高校自主办学,自由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为典型的地方分权型教育模式,丰富了教育内涵的同时也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多样性,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各地方发展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就中央与地方交叉型管理模式而言,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管理模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这种交叉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单一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促进高校教育更为合理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完全调和中央与地方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矛盾经常发生,也给高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障碍。

3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几点思考

综上对比可知,文化背景的不同与国情的不同使得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差异,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育既有着发展优势也有着一定的弊端,深入思考我国高校教育,正视我国的高校教育发展十分必要。以下是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具体分析。

3.1深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

我国的高校办学形式较为单一,制约着大众化高校教育理念的深入,故而应该开拓其他途径办学。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学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高校教育的可行途径,可以通过建立董事会等方式集合社会人力、财力等资源,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利用各种国内外高校论坛等形式探讨高校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为高校科学发展出谋划策。我国在高校教育大众化发展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仅仅依靠国家力量办学,很难实现高校教育的高普及率,因此必须引入社会化办学。在市场化方面,我国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方式,建立资金筹集、教育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竞争机制,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使教育贴合社会需求,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国际化方面,我国推行高校教育国际化既符合当前国家发展需求,更是储备人才资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推行国际化教育管理一是要更新思想,紧跟时代教育理念。二是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增进中外高校人才交流。

3.2适当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分类推进由以中央集权型教育为主向以地方分权型管理为主转变。在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监督等方面,中央集权型管理有利于充分监督和管理各地方办学,保障地方办学的方向性;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可以赋予地方更多权利,实行地方分权型,充分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此外,强化高校去行政化管理,逐步推进政府向指导地位转变,办学主体突出高校。

4结语

综上浅述,中外高等教育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反映出国内与国外发展的差距,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值得深度的思考。本文主要从深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适当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切实谋求高校教育发展,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思锋.对美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2]倪志梅,唐虹.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J].学术探索,2012,10.

[3]陈礼明.探究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华章,2013,22.

作者:蔡红园 单位: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分析

【文章摘要】高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达到切实解决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问题;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操作体系。这套体系,根源于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高职版”高职院校实施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之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面临着深层次改革的必要。过去一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显露出不少的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基本要素上,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

1教育者缺乏实践经验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育者思想状态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政课”。思政课教师由专职和兼职两支队伍组成,其中专职教师是骨干+在课堂教学之外,主要由学校专职和兼职的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之后,过去的教育模式出现几个问题。第一,思政课教师由于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授课时很难深刻分析出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具体问题,使得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空泛。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些教师在大学读书期间,很少接触社会实践,他们在授课时联系的实际事例,往往是通过电视、报刊和理论资料所得到的,这种间接的材料,一般是比较具有普遍意义的,并且经过了收集者的整理和修饰,但教师本人并没有亲身的感受。因此,教师讲授时很难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第二,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何准确培养学生岗位敬业精神的新问题,由于辅导员和班主任自身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在培养学生岗位敬业精神方面,往往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教育学生强化责任、遵守纪律、优化作风、提高技能等,很难入木三分地身传言教,使学生在教师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当学生在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中遇到具体问题请教老师时,老师也很难做出卓有成效的指导。

2教育内容相对滞后

教育内容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良好的教育内容,不可能有好的教育效果。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着三个偏差:第一,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存在偏差。由于教师的教学依据主要是教材,而教材的出版又由于编写和出版过程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现象,因此教材的内容总是落后于现实社会的发展。第二,教育内容与企业管理实践存在偏差。由于教材的普遍性特征,它很难体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虽然教师也会努力因地制宜地备课,力求缩小教材和实际的差距,但由于教师本身存在社会接触面不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欠缺等先天性不足,教育内容很难满足现实需要。这种状况,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际工作的时候,企业往往会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等产生不十分满意的感觉,从而会对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

3教育方法陈旧落后

教育方法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模式中,原有的教育方法很难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第一,难于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实现教学相长。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往往局限于理论的互动性,即对于一个理论结论,发挥学生的主观思维,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虽然也讲究联系实际,但实际上是“纸上谈兵”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在尽量让学生谈出自己的主观想法,从学生的积极思维中获得一定的启发,但由于那时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一般限于假期的“三下乡活动”等,因而他们提不出实践性较强的问题,对思政课教师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情况则不同,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实践问题,教师往往没有经历过,没有与学生一样的切身体会+教与学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距,教学相长之间,也就存在着难于接轨的状况。第二,难于在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中实现教学相长,学生的思想来自于生活实际,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学生的“活思想与原先单纯的”在校学生差距甚大过去幼稚懵懂的学生,已经日益具备了社会人的属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业已成为“明日黄花”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根本性转变。因而,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可能达到相互弥补的优质效果。而且,在某些问题上,学生对教科书上的结论会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在这些问题上,师生之间不是互补,而是对抗。

4教育环境校企参差不齐

实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后,教育环境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第一,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大大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课时量,是国家教育部有明文规定的,不能减少从各个高职院校的实践情况看,必须采取部分课时实行实践教学的方法,这种实践教学应该如何把握,值得研究。第二,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怎样准确发挥二者的优势。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文化比较高雅,讲究意境与激情;企业文化比较通俗,追求实用与效益,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绝非易事。第三,当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达不到企业就业要求的时候,会产生多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如何加强引导和培养?与普通高校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较高,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性较强+但是,也总是存在部分学生就业不理想,甚至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这方面做好工作,取得效果,有待探讨。

【参考文献】

[1]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2]庞志伟.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审视[J].华中人文论丛,2010.

[3]范芸芸,毕莹.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微博”[J].科技教育,2010.

作者:王利荣 魏可 单位:张家口学院

第三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分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人数随之大幅增长,如何提高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党务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改进方法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也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所以,加大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力度尤为迫切。为此,需要让全体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适应发展要求,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保证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保证基层党组织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

基层党组织缺乏对教育管理党员工作的重视,还未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没有针对学生当前的思想水平,教育体系有待完善。在教育水平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同时,高校仍然无法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面对扩招、学生宿舍化管理等,缺乏深入调研,拿不出有效应对举措。

1.2学生党建队伍和组织建设薄弱

随着在校生人数和学生入党人数的急剧增加,学生党员建设工作内容也随之增加,但是有关方面的人员数量和质量却没有改善,从而导致党建工作的实效收到很大影响。目前,高校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都集中在辅导员身上,但是学校辅导员数量少,并且辅导员工作多而杂,从学习到生活都必须顾及到。这就使得他们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教育党员的工作上疲于应付,大大降低了工作质量。同时,大部分的党支部未能及时调节人数增加与活动场所和硬件设施之间的矛盾,使得党支部的战斗力明显减弱。

1.3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缺少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旧的党建工作体系不再适应当代的要求,也不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需求。对学生党员的管理体系建设要理论结合实际,结合时事热点问题,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载体,在探索中前进。

1.4监督机制缺乏科学性

现有的监督机制对学生党员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不能客观反应学生的实际综合素质,还有的考核机制不适用于当前的实际情况,缺乏实用性。大部分学校的考核都是在学期末依据成绩等进行评测,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过程的考核。另外,监督机制仅仅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的一种肯定,并没有实现好的沟通,包括在考核前期和考核过程中,这也使得一些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改正。在考核期间,大部分的党员评测都是根据民众的主观意识,没有犯原则性错误的都能通过,这样的评测缺乏客观性,无法判断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起到的作用。

2.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2.1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

高校学生党支部代表着学生的战斗力,保证着学生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在培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学生党支部的要求,加强思想建设,努力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社会使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

2.2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管理队伍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管理体系完善与否。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党员的教育实效性。管理者的数量跟不上,工作开展困难,管理者的质量跟不上,工作质量无法保障。第一,应该保证管理人员的配备数量,依据学生党员数量配备相应的干部。有条件的党支部可以挑选出能力强的专职教育管理的干部;第二,保证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层次。这就需要高校定期对干部队伍进行培训,干部与干部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与此同时,基层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认真分析、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各类问题进行研究、解答,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丰富教育学习载体,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载体是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托,应结合不同时代的特点拓展活动载体,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方式能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1]。第一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同学积极性,坚持党的原则,这样才能大大提升管理效率。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只有让学生党员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第三创新党员网络教育载体。网络作为人类沟通、活动、学习的重要平台,应当被广泛应用到党建工作中,建立互动平台,增加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党员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2.4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制度制约功能

对学生党员的总结性评价固然重要,但是也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生活过程进行考量,及时指出其错误,及时纠正其失范行为。首先,完善学生党员述责评议制度,引入群众监督机制,让群众去监督党员行为,形成一种健全的述责评议制度。这是一种党员自我规范、自我汇报的方式,汇报过程中需要详述个人工作,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制定出改进的办法,对自己负责,对群众负责。其次,建立学生党员失范预警系统[2]。这个系统不仅仅针对学生党员,还对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具有约束力。该系统将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宿舍表现,学习表现等方面内容,对行为不规范者达到某一指标就进行警示,及时规范他们的行为。对入党积极分子而言,一些不良记录可以时时警示他们,要想成为学生党员就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将会影响自身评奖评优、入党时机。

参考文献:

[1]张苏云.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

[2]王振杰.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3(03).

作者:李欣 赵娜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第四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我们看来,大概是从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心理教育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大学生团体的组织建设工作等方面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很大的帮助,产生的影响作用也是极大的,同时在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对着许多新的难题与挑战,教育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必须不断更新原有对大学生培养人才的方案,与社会轨道更贴近,走在社会主义思想道路的最高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逐年进行扩招生源,从90后到现在的97后大学生踏入大学这一座象牙塔,他们的思想不再是停留在中学时代的不成熟、不稳定的阶段,现在他们的思想渐渐地发展到基本成熟稳重阶段。但是随着高等学校受到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挑战,也要我们现在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不断更新原来管理学生的那一套方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去争取参加各项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吸收别人好的管理模式,借鉴别的学校优秀的学生事务管理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上走上新的台阶,同时让大学生的思想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才可以顺利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下去。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了不少新问题,比如:

一、e时展飞速,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不能够及时解决相关问题。网络媒体如今发展速度飞快,这对大学生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们。互联网渐进式地改变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一方面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如今大学生在e时代普及大众下,大学生运用网络比过去更迅速地收集到大量信息,比如微信、微博、QQ等媒介接收外面信息,这让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去调整我们的工作管理方式,在不同阶段应做到稳中有变,变中求稳。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这样才保障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而稳固。

二、新老辅导员交接班级在学生思想政治管理上面临的问题在2004年,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建设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学工队伍有时候会遇到辅导员因某些因素需要调动或者辞职等方面的情况发生,这就会出现专业班级要更换辅导员。在新老辅导员交接工作后,新辅导员往往会成为学生口中所谓的“后爸”、“后妈”这种叫法,学生暂时无法接受新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方式。同时新的辅导员对接手的班级在不完全了解班级各个方面的状况下,会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新辅导员如何在原辅导员已经管理过的班级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管理模式去加强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情。因此,新辅导员先要从专业班级的班干部中去了解,通过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了解原辅导员是如何管理班级各项工作,了解哪些教育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乐意接受并积极主动去配合好。由于新辅导员刚接手班级,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加强班级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建设教育,这样才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道德素质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涵括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内部及它的分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基于当前中国高校学校事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按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原则;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社会交往、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能力的形成与发挥的原则;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强化学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原则,可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支持、日常事务管理、学工自身建设四大类。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要了解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内涵与外延,认清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工作才会更具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把握好学生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管理的原则、法制管理和民主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和规范有序和体现特色相结合的原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在新形势下端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进一步解决高校学生工作在理念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研究和创造符合大学生的学生工作管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玉清,马彦周,张建和主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规范与服务标准.中国文史出版社.

[2]王传中,朱伟主编.辅导员工作指南.武汉大学出版社.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北京: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5]张书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文迪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五篇:高校分校区新生教育管理策略

[摘要]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分校区———南平校区为例,研究当前高校分校区中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多元化交流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新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新生教育管理;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全国各大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高校掀起了一股合并热潮,一批学科齐全、结构优化、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正逐步建成,“多校区高校”应运而生。虽然“多校区高校”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瓶颈。因此,研究如何克服地理环境、硬件设施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对多校区办学的影响与制约,实现校区间的交流、统一协调发展,对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一、福建农林大学分校区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前身为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福建省立农学院,2000年10月,为建设综合性高校,整合教育资源,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为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作为福建农林大学二级教学单位,校址为原福建林学院,已有40多年办学历史。自2000年合并后曾停办,2009年南平校区恢复本科办学,新生在南平校区就读一年后,统一返回主校区继续学业,这种新式办学模式拓展出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与“90后”新生代的冲突

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自1958年办学起,这片沃土已培养出一大批在各行各业建树颇丰的优秀学子。校区位于南平市西郊,远离市区,周边民风淳朴,校区占地面积不及主校区十分之一,校园内建筑仍保留着上世纪50年代的风格,具有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目前校区有9个学院35个专业,共有2400余名新生在读。在这种“新老搭配”的强烈冲突下,容易增加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的困难。

(二)新生对分校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匮乏

南平校区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地处偏僻且交通不便,与新生所憧憬的大学校园有一定落差,加之远离亲友,在对校区历史尚不明了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一些学生情绪低落、心理失衡,普遍表现出对分校区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状况。

(三)新生普遍存在适应不良现象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大学一年级既是他们人生道路的新起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如何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大一新生普遍在学习、生活、人际和心理等方面表现出适应不良。

1.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一是大学与中小学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异。因此,若不及时转变学习思路,很难适应大学快节奏的学习,并可能伴随焦虑、恐惧等情绪的产生。二是许多新生考上大学后,失去了确定性目标,不知如何有效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对未来感到迷茫,进而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2.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大学宿舍生活对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大一新生而言,既是考验,也是其自主、自律、自理能力的培养。离开父母的庇护,大一新生尤其是独生子女,普遍出现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

3.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在没有家人朋友陪伴的新环境中,许多大学新生面对陌生人群,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交际圈的迅速扩大,使许多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常常感到焦虑、恐慌,甚至开始自我封闭,产生社交恐惧心理。

4.心理方面的不适应。由于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方式、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许多新生未能及时调整心态,无法适应大学自由、自主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极易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心理落差大,从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四)师生交流受限,学术氛围营造困难

由于分校区距离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主校区较远,交通不便,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受限。教师只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而学生无法与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在生活中也很难有机会受到优秀教师的熏陶与感染,无法通过与教师的深入交流来提高个人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因教育资源有限,校区讲座报告类活动十分有限,学术氛围薄弱,学生参与热情虽高,但鉴于教学资源调配困难,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同时,基于南平校区仅有大学一年级学生这一特点,在学术氛围营造上具有实质性困难。

(五)学生组织尚未成熟

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等的“三自”功能———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学生群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平校区仅有一年级新生入驻,缺乏成熟的学生组织资源,学生工作开展面临挑战。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具有凝聚力强、战斗力足的学生干部队伍,任务严峻。实践经验表明,新组建的学生干部团队往往因缺乏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再者,以往的宝贵经验和文化无法得到延续和传承,出现文化断层等现象,导致学生干部对辅导员过度依赖。

(六)工作队伍力量不足

南平校区辅导员与所带学生数比例大致为1:300,由于事务性工作繁复及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使得辅导员无暇顾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2013年以来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在岗的15名辅导员中,有14名均是初入职场的85、90后辅导员,政工队伍年轻化,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也因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足和学生管理经验缺乏,导致在学生中难以树立威信。

二、高校分校区新生教育管理对策与设计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对校区的认同感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校区形象、助力校区管理、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和加强与校区精神文化相匹配的人文景观、文化设施、阵地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加强校区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和谐育人环境,打造教室、宿舍区“文化长廊”;健全校园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以精细化管理服务学生,进一步夯实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制度基础,加强校区制度文化建设;三是以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校区精神文化建设,多措并举逐步增强大一新生对校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构建多元化交流体系

由于分校区校址较为偏僻,信息也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应大力拓宽交流渠道,扩展交流面,构建多元化交流体系。

1.擅用主流新媒体,促进同主校区的交流。以主校区发展理念为导向,实现校区间统一、协调发展;同时利用新媒体促进分校区与主校区学生组织之间的交流,借鉴宝贵经验;不仅有利于提升分校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为校区间学生干部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同时促使尚未成熟的新生学生组织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前进方向,也会对新生返回主校区后表现出的适应障碍及心理失衡状况有所缓解。校区共设立1个校区团委微博,70个班级团支部微博,构建“微博矩阵”,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互动交流,助力青年思想引领。

2.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与南平市各有关单位加强联系,深化交流合作。与周边各相关单位如与武警南平支队、南平市疾控中心、南平市中心血站、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开展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活动,寓教于乐,让新生们“从做中学”,促进安全知识、疾病防控知识及法律知识等的普及,帮助学生拓展综合素质。

(三)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深入学生群体,培养新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集体荣誉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走出困惑与低谷。同时校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一系列体现校区特色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坚持管理与关爱并重。开展危机意识教育与专题培训,提升学生危机应对能力。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当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繁复,只有将高校学生危机预防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分工,才能有效预防和处置当前学生工作中的危机事件,营造安定、团结、有序的和谐校园。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正确处理好“85后”辅导员和“90”后大学生的关系

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已成为趋势,在学生工作中承担大量繁琐的日常工作,多数为“85后”辅导员。他们与“90后”新生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近、心理及经历相似,工作中不仅要善用这些优势,同时也要改变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

1.正确认识自身不足,虚心学习。许多“85后”辅导员都是新入职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因此亟需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指导和帮助,通过邀请资深专家现场交流、定期召开辅导员“新老交流会”、专题培训等活动,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2.注重加强自身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85后”辅导员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政治敏感性,淡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等问题,而许多“90后”大学生更是对政治漠不关心。思政教育淡化问题日渐凸显,“85后”辅导员应高度重视自身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政治,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正、素质强的“85后”政工队伍。

3.树立规划观念,引导“90后”关注个人发展。“90后”新生入学初,往往感到迷茫,“85后”辅导员通过“现身说法”,培养学生树立规划理念,以自身经验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四年的目标与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涯规划,有的放矢地提升综合素质。

4.夯实网络阵地,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网络的精髓在于其交互性。辅导员可利用新媒体,打破时空限制,与学生平等交流,充分尊重、倾听学生,避免部分学生因胆怯而畏惧面谈的困扰,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三、结语

高校分校区的新生教育管理工作虽面临着种种挑战,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者更好地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分校区当地资源,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有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工作,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奋力开创高校分校区学生工作的新局面,积极引导学生在新形势下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林休休,丁虎.大学新生归属感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9(22):222-223.

[2]邓水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与工作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09(10):48-49.

作者:朱逸涵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第六篇: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运用信息化视野,打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时空界限,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流岗不溜人的高校组织跟踪培养制度、信息网络基层管理制度、档案所属地双重培养教育和信息网络管理等模式,积极跟进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后续教育,提升党员的基本素质和自我教育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视野;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系列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党组织和地方基层党组织必须运用信息化视野积极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切实探索加强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应运而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人事档案问题、户口问题、党团关系转接问题,都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是出现了盲点和真空地带,随之也带来了当前难于教育、难于管理的突出问题。

1、就业问题带来流动党员思想教育的真空

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部分学生就业单位和相关就业市场不稳定、签约单位调整、就业异地选择等问题的出现,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过程中,组织档案和人事关系档案方向不一致,毕业生党员所在地与人事档案或组织档案存放地不一致情况的出现和发生。这些情况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和接受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

2、经济转型带来流动党员监管机制盲点

由于社会经济转型,企业的转轨和现有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变,原有国有企业转制之后,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教育管理不到位。许多国有企业只重视生产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变化,忽略了对自身党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人文素质的提升和思想政治的教育,也使进入这些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党员失去了归属意识、责任意识,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等,使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过场,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的作用;而相对于民营企业、私企、外企等更是无暇顾及到此类工作,组织档案和人事档案一般都依托于当地的人事托管机构,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根本无法参加组织生活,造成了党员自动脱离基层党组织,也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3、党员数量增多造成流动党员管理效力缺失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使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数量和比例明显增长。然而,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上升,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部分高校出现了为了完成组织发展目标和发展名额分配而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问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进入社会后,用人单位基层党组织监督管理效力不到位造成的监管缺失使很多高校毕业生党员脱离了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体系,这也成为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质量管理和行为监督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二、信息化视野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分析

1、网络信息空间开放性保证党建教育管理的立体化需求

信息化时代的咨询文化传播一方面促进了多元知识的形成、传播和更新;另一方面,信息化空间打破人们传统交流的时空地域限制,使得不同地域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可以在网络的世界里跨越时进行沟通交流。人们的网上交往无须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和时空问题。这也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交流时空,使党的建设更加多角度和立体化。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可以随时关注和登录信息平台,参与组织生活和相关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径和新空间。

2、网络传媒的虚拟性保证党员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群组、微生活圈等这些以“微技术”为标志的网络信息和文化传播媒介正在为社会生活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短小精炼,信息量庞大,传播速度快,公众参与度高等。在“微时代”传播媒介中,超越时空的信息快速更新、信息便捷和海量即时信息,使得更多的人随时随地的运用网络媒体话语权畅谈一切,并且内容做到声情并茂,“草根”人物的发言权也会得到重视。因此,内容贴近生活,清晰反应现实的话语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同时,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论坛网站、电子邮件等多种网络媒体客户端参与话题讨论,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可以利用“微时代”的信息传媒实现党的理论教育内容和日常管理的创新化、实践化、多样化,使党的教育内容源更具可读性和有效性,使党组织的管理如影随形和无处不在。因此,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应更加细微化、多样化。

3、信息资源的便携性保证党员管理的随机性需求

网络信息资源的便携性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客户端,随机掌握接收基层党组织的理论教育和日常管理,基层党组织也可以对客户端访问量的跟踪和相关交流讯息掌握高校毕业生流动毕业生党员的思想发展轨迹。基层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便捷高效的优势,将党组织教育管理的相关内容以简洁凝练的图片、文字和视频,同时发挥网络信息即时性的优势,将教育管理素材内容予以科学化、开放性地融入到党组织教育管理系统中,按照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所思、所想、所需设置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管理内容,以赢得他们的信赖。同时,保证高校毕业流动党员在平等民主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质量。

三、信息化视野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1、建立信息化视野的党建负责人制度

各级党组织要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毕业生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把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具有信息化视野的党建负责人制度,并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党建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度,将责任制落实到党建负责人身上,并定期考评,奖惩兑现。

2、建立高校跟踪培养的教育管理对接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在组织发展过程中都有固定的培养人和联系人,无论是培养对象的优点还是不足,都能得到培养人的关注,党员自身也会主动地交流思想、汇报学习生活成绩和个人相关情况,因此,高校党组织应根据组织培养的长期长效性和毕业生党员的流动性情况,建立跟踪培养的教育管理对接机制,即符合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再教育续管理的需要,避免高校毕业生党员因流动过程出现脱党、离党,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确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高校组织培养人对该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要做到时时跟踪,处处培养,人人关注,终生教育。

3、建立网络支部基层组织管理模式

结合信息网络的开放性特色,建立网络支部基层党组织,使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参与基层党组织的相关活动,接收网络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无论是定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还是定量考核的组织生活服务方式;无论是个人成长成熟的思想交流,还是组织对接的志愿服务,这些都能够在网络党组织中完成,并能得到党组织的有效监督和指导。因此,建立信息网络党组织的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模式,既方便党组织对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也规范了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日常组织生活。

4、建立档案所属地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和就业岗位流动的频繁,导致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数量也在增加。尤其是随着毕业生工作岗位的流动,造成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生活无法落实,组织管理松散。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严峻就业形势所带来的新问题,广大党务工作者及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关注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不仅要解决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归属问题、教育培养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组织生活问题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题,切实让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

作者:吴春岩 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第七篇: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思路

摘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从论述高校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入手,在分析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基础上,从机制建设视角探讨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

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1]高校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的素质如何,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的素质如何,取决于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3]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是党中央对高校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高校学生党员自身成长的需要。要加强和改进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前提是必须明确要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成为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的人,也就是高校学生党员的标准问题。关于党员标准,《中国共产党党章》有明确的规定,十八大以来,对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也有很多重要论述。然而,无论《中国共产党党章》中规定的党员标准,还是对党员提出的要求,都是面对全体党员的共性标准,而高校学生党员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为了使各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时有明确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指导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必须在充分考虑高校学生党员特点的基础上明确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标准。

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八大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进一步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4]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党员,应该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的历史了解、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担当使命。

2.可持续的学习能力

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不断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好,根本途径就是增强本领,就是要学习。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有人研究过,18世纪以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5]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唯有不断地学习。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5]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大学生党员,作为正处于学习黄金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八大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指出“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6]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实践、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CENTURY高教探索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奋斗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作为实现中国梦主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当代大学生党员,当然地要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来,并且要在奋斗实践中不断解决好各种问题。因此,培养具有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学生党员要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而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前提是正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1.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对于党员的培养教育,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2]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基本上是依托二级院系来进行,二级院系一般也就是由二级院系党委副书记和几个辅导员来做此项工作。这样的工作格局,做好高校学生党员的日常培养教育管理工作是没问题的,但是,要围绕思想理论建设、党性教育、道德建设等专题进行深入的培养教育,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培养教育内容设计上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够;在培养教育内容讲授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对培养教育对象的安排上缺少根据不同阶段进行分层分类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的体现,是新形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学生党员是经过党组织严格审查和长期考验、在学生中具有良好群众基础、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总体上能比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并不充分,比如,有些学生党员学习党知识和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党员不能带动周围普通同学共同进步;有些学生党员作风不扎实,不敢与不良现象做斗争;有些学生党员宗旨意识薄弱,不愿主动为同学服务、为班级建设服务。

3.对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效果,取决于学生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学生党员参加培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能调动学生党员参加培养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各高校应该说都有一定的考核评价制度,但是,考核评价制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考核评价指标不够明确,很多高校对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指标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难于操作,也没有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起到应有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考核评估内容不够全面,对学习成绩、科技创新、学生工作等普遍比较重视,但是对思想理论建设、党性锻炼、道德建设等考核评价明显弱化;考核评价体系缺乏考虑学生党员的发展性。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长效机制建设,特别是培养教育机制、作用发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1.培养教育机制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各高校都有很多有效的做法,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要形成有效的培养教育机制,还需做很多努力。一是要优化工作格局。高校要依托党校建立一支专业的党课教师队伍,主要负责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方案的设计、理论知识讲授等,对院系开展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活动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弥补院系在开展学生党员教育活动中理论教育方面的不足。二是优化学生党员的组织形式。学生党员在接受了培养教育后是会进步和发展的,因此,不同阶段的学生党员总是在一起参加同样的培养教育活动,是不合适的。比如说,刚发展的新党员与正式党员,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等方面是有差别的,一起参加同样的培养教育活动,效果是不一样的。根据笔者的实践,院系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党员的组织形式,以同一学期发展作为依据来对学生党员进行分类并编为一个班级,实现分层分类培养教育。有些培养教育活动,如组织生活会,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有些培养教育活动,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党课、“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专题党课等,可以是院系全体学生党员一起参加;而对于一些需要考虑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教育活动,如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历史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活动,应该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三是要优化培养教育内容。培养教育内容的规划是培养教育机制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培养教育内容的规划应该区分专题培养教育活动和常规培养教育活动。对于专题培养教育活动,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等,一般上级党委都已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内容安排;对于常规培养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考虑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培养教育活动,如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历史、形势政策等理论知识的培养教育活动,这是优化的重点,要根据不同班级从培养教育目标、学期计划、课程大纲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规划。

2.作用发挥机制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如何,关系到学生党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关系到党在大学生中的形象,关系到能否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的问题,可见,学生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学生党员自身成长和高校党的建设都有重要影响。为此,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作用发挥机制的建设。一是明确内容和要求。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是希望能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但是,学生党员毕竟是学生,他们对能发挥作用的内容还不太了解,对发挥作用的自觉性还不太高,所以,发挥作用的内容和要求要明确提出来,内容上可以是学风建设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院系党组织应该根据这些内容搭建一些平台,引导学生党员去发挥作用;要求上必须量化、可操作,比如每学期必须做一次志愿服务、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参加一次创新创业活动、做一件有益于班级学风建设的事情、帮扶一个学业困难同学、正式党员必须讲一次党课等。二是要跟踪反馈。要让作用发挥机制有效,除了明确内容和要求之外,还必须有跟踪反馈,要跟踪每个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每个学生党员,让要求落地。要做好跟踪反馈工作,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党员在月志和成长记录册上记录自己每个月的作用发挥情况,并定期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研讨与交流。

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评价及时掌握了解每一个学生党员的成长情况,并通过对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效果的关键。为此,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要优化考核评价指标。高校学生党员,既是普通学生,又是党组织成员,具有双重身份的特点;高校学生党员在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后是会体现出进步和发展的,具有发展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指标要根据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和现行考核评价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优化。在考核评价内容上要更加全面,要考虑思想品德、学风情况、实践活动、群众基础等各方面;在考核评价指标要求上要更加明确,能定量的不要定性。根据笔者的实践总结,可以构建这样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思想品德、学风情况、实践活动、群众基础四个一级指标,思想品德包括理想信念、理论修养、道德品行等三个二级指标,学风情况包括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三个二级指标,实践活动包括创新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四个二级指标,群众基础包括班级同学意见、支部党员意见、教师意见等三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都写明分值和评价标准;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考核评价可以通过调整二级指标分值实现区别评价。二是优化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要坚持日常考核评价和定期考核评价、定性评议和定量评分、组织考核评价和展示评比相结合,要坚持老师点评、支部党员互评、班级同学参评相结合,确保考核评价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三是用好考核评价结果。用好考核评价结果,考核评价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才能对学生党员起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要用好考核评价结果,必须将考核评价结果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公开,与评优等奖惩制度挂钩;对于预备党员,要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转正挂钩。

参考文献:

[1].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EB/OL].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24/c_1116035399.htm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3]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7/xxgk_154012.html

[4].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news.xinhuanet.com/2012-11/19/c_123967017_3.htm

[5].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cpc.people.com.cn/n/2013/0303/c64094-20656845.html

[6].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作者:蓝锐彬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处

第八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研究

[摘要]自1997年“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提出,迄今为止“法治”的理念已经由党的意志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并在各个领域加以贯彻实施。尤其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十八大以来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了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也成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当代高校辅导员应当不仅做到“讲法律、讲政治、讲程序、讲法理”,而且要引导学生知法守法,将法治思维以落实为行为模式贯穿于日常学生工作之中。本文将从高等教育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入手,在“良法之治”“依法行政”“法律风险防范”等方面浅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建议。

[关键词]法治;依法行政;风险防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增强,高校大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部分高校的法治意识薄弱。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违纪处分“无章可循”或“有章但不合法、不合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管理监督以及问题的解决做不到“依章办事”或“程序不当”。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高校应当充分贯彻落实法治的新16字方针,依据教育部31号令构建以大学章程为龙头,高校听证监督制度为依托,法律风险防御机制为保障的高校法治体系,以实现“良法善治”“依法行政”“事前防范”的高校法治新局面。

一、“生告校”引发的思考

2008年6月,许昌某高校大学生A找到他的同学B,要求其顶替自己参加全国四级考试。考试中B同学的替考行为被发现,为了严肃学校考纪,学校决定给予B同学开出学籍的处分。得知学校的处分决定后,B同学对自己违反考级的行为追悔莫及,但认为学校因一次替考就将他开除学籍处分明显过重。在多次向学校请求撤销处分、恢复学籍无望的情况下,B同学选择了向法院起诉。对此许昌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有权对本校违法、违规、危机的学生做出处分,但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有关条款,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公正、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在程序上存在违法之处,B同学请求予以撤销的理由正当,应予以支持。这是一个真实的“生告校“的案件,并且以校方败诉而告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禁思考高校应当如何正当地行使权力管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如何规避“被诉”的法律风险?那就需要高校科学地制定大学章程,严格遵守法律程序行政,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二、良法善治——形成以学校章程为龙头的大学治理体系

(一)大学章程的概念与意义

大学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高等学校应当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①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应当公开章程,接受举办者、教育主管部门、其他有关机关以及教师、学生、社会公众依据章程实施的监督、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1号令,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各高校应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大学章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章程是不同于学校内部的,诸如学生手册的校内守则,而是依据宪法、法律、法规、相关政府部门规章来制定的,不与上位法相抵触,明确大学与师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办学管理章程。大学章程的制定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管理者的权力来源提供了依据,又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制度上和程序上的约束,这有助于规范化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顺应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从过去的行政关系为主向现在的大量民事法律关系为主转变的趋势。

(二)大学章程制定的基本原则

首先,大学章程的制定要坚持“以生为本”。学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但更多的是作为高校的平等主体发生关系。这就需要把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统一。民主管理一是侧重于立章民主——在制定大学章程时需要学生代表的广泛参与,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充分保障学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二是侧重于民主容忍——有章可循要严格依章办事,但是制度的设立都不会事无巨细,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事宜应当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对民主的结果有一定的容忍性。同时,章程应当健全教师、学生权益的救济机制,突出师生正当权益保护,明确利益相关人权利义务。其次,大学章程的制定要坚持“有法可依”。根据国家教育部31号令的相关规定,“高等学校制定章程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②这就要求高校的章程制定要坚持科学立法的原则,即实现立章的科学性与现代性。章程要体现国家意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校的办学特色并结合以往办学经验,以确保章程行之有效;二是坚持宪法为本,上位法优先,特殊法优先的原则制订章程,为章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再次,大学章程的制定要坚持“立章有序”。章程的制定需要依照合法的程序,以民主、公开为原则设立专门组织开展章程起草工作,起草组织应包括利益相关人,比如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工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组织等并充分听取专家、社会知名人士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意见,使章程凝聚各方共识、促进和谐,保证章程的有效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最后,大学章程的制定过程,制定内容应当接受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监督,并依法修订。

三、依法行政——形成健全的大学听证制度助推依法治校

(一)高校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依法行政的前提是高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即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③从理论上来讲高校不是单纯的行政主体,它不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关,并且服从于相关国家机关的管理和监督,但是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高校又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受行政法调整。根据《教育法》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以及二十八条规定,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其他学业证书,有权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专业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同时,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有按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和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力等。因此可以看出在学历认证、学位授予以及奖罚管理等方面高校依法享有行政权力,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可以被视为行政主体,其权力义务关系受行政法调整。

(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首先,高校在行使行政权力对其师生进行管理要坚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合法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合法性要求行政权的来源以及行使需要有法可依,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应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保证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相统一,坚持正当程序原则、公开原则、比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第二,高校行政管理应顺应现代行政管理的趋势,从“重管理监督”向“监管与服务并重”转变,即坚持行政平衡原则。第三,高校行政行为要依照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关程序法律制度,确保行政结果的合法、合理性。例如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专家咨询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复议制度以及听证会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根据某高校的相关数据表明,学生处罚的听证会制度使80%的学生得到了权利的救济免于处分,大大减少了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了学生的合法利益。

四、法律风险防范——建立法律风险处理机制维护高校合法权益

高校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需要面对的法律风险主要有民事法律责任风险、行政法律责任风险和刑事法律责任风险,而这其中易产生法律风险的情况主要有“学生意外事件”“学生权益纠纷”“网络舆情控制”“校园设施安全”以及“奖励与处分处理”等。因此建立法律风险处理机制是维护高校合法权益的必然举措。

(一)学生伤害等意外事件的风险防范

在高校内发生的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并不少见,对于这一类事件的风险防范主要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加强。一是事前教育必不可少。高校可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学生生活、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日常监督检查来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事中救济。当高校中发生了学生伤害等意外事件应迅速赶赴现场,对受伤学生进行必要的救治并及时通知家长及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救治义务、告知义务,控制现场;三是事后救济。高校应当咨询相关领域专家,依法明确责任的分担、赔偿的范围以及赔偿经费来源,并做好安抚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学生权益纠纷等事件的风险防范

这一类事件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与教育有关的财产权以及处罚不当所造成的其他侵权问题。这就要求高校首先不断完善大学章程以及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自身的权力义务,做到不越权,不滥用职权。第二,加强对高校教师以及行政人员的法制教育,构建一支知法、懂法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切实保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第三,严格依法办事,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管理教学活动,坚持民主与法治相结合,合法与合理相统一。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保证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申诉权。

五、总结

高校管理法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理解与人治相对的法治是什么的问题,以及何为良法的问题。依法治校的含义就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学生、教师与作为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双属性的大学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十八大之前,我国所强调的法治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而这一方针在十八大之后则有了新的提法,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这在立法质量、法律实施效果、法律公信力和权威和全民法制意识方面对“法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高校法治首先要清楚治理依据,即权利的来源,科学地制定大学章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其次,高校法治应注重依法行政,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第三,大学治理应强调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依法治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切实做到行使权力既合章又合理。第四,高校应以法律为武器,正当防范法律风险,对风险易发领域有一定把握,维护自身以及师生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高等教育法》第三条:高校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高等学校应当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办学和管理活动、开展社会合作。

②《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第四条。

③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5-37。

作者:郭冉 单位:山东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