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发展

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与发展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各式传播渠道不断创新拓展,新兴事物、词汇不断出现,当前环境下智能手机大范围普及,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占用时间少、信息精炼、自由度高的“微”类型传播模式逐渐增多,“微时代”逐渐成为当今的时代名词。基于此,分析了探索“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微时代”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发展

1“微”时代的定义

“微”时代,作为互联网的新兴词汇,一般指以微博等信息简短、占用时间较少、传播快速的方式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以微信、微博、微云等新型媒介为代表,借助云计算、智能手机终端为用户不断推送新信息,用户也能在此类平台上表达自我情绪[1-3]。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断增加,用户由以往被动接受消息推送转为主观化且有选择性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汇总,较短且表达精炼的文章更易被人接受,转述与传播也较为容易。在此条件下,诸如微电影、微小说等各种新兴事物不断出现,同时各种专营“微”类型APP也不断出现,针对人们的心理,如微博抓住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的心理特点,拥有了大批关注者。

2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2.1技术、设备较为落后

目前,部分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依旧与时代脱轨,存在设备老旧、操作系统很久未更新等问题,计算机教室甚至都尚未铺设网络。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了解计算机技能,在通过计算机水平考试的同时,也能在日后开始工作后能够尽快与工作接轨,若学校设备、软件版本、操作系统等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进行上机操作。

2.2课程安排不够科学

课程安排不够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学校课程内容方面,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制订针对性的计划,例如,偏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对与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样的课程时,会觉得过于简单,且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对计算机课程有不同的需求,例如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等专业的学生希望得到更为专业的课程教育。第二,课程安排方式不科学。随着新技术不断出现,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还需跟随时展掌握一些新技术,但是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假如没有适当的课程安排与规划,不但会浪费时间浪费,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微时代,社会更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信息与知识的交互传递也更加多元化,若不及时安排相关课程及教学内容,既会影响实用性,也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2.3教育观念陈旧,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大多数高校学生都会参加的考试。在传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前课程授课中,缺乏系统的观念与大局观,导致很多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学生只会做题,无法将其应用在具体实践中。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抓起,从高校计算机教学情况来看,授课教师教育观念较为陈旧,部分教师只依照教材授课,仅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少部分教师还存在只熟悉教材、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3“微时代”下教学创新与发展

3.1与时俱进更新设备、应用新技术

在微时代,各高校计算机教师与领导需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及时更新新式设备和相关配置,将学习环境与外界环境接轨,采用新式教材,积极采用新式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校可开通计算机教学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每日计算机方面的新鲜资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百科等详实具体的有益资料,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一改往日照本宣科的旧式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可利用“微共享”理念,即通过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等途径共享各种资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能提高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提高课程比重,科学安排内容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存在差异化学习的现象,以往只能通过实时调配课程内容来解决,但无法有效解决教材与课程之间的差异问题,且学生不能学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从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一般。基于此,学校应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微时代”特点,及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社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3结合“微时代”特性,开展“微课”实时获取知识

微课在1993年便出现在教育界,由美国的一位教授提出,目的在于使非业内人士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随后便开始应用在教育行业。在微时代,“微课”以视频为载体,视频时间短,主题突出,资源可共享,教师可收集“微课”资源或自行制作,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改变以往“我讲你听”的授课模式,能够有效节省学习时间,学生可利用日常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例如等车、饭后、睡前等一系列碎片时间。“微课”可以使知识更易理解,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并根据时间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高度自主,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假设一个学生每天看一段10~15分钟的“微课”视频,积累起来的碎片时间相当于多学习了半个学期的课程,效果十分显著。

3.4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培训教师

教师是学生们了解知识的桥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微时代”,教师的自身水平及专业素养决定着学生的知识高度。若教师没有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只会借助教材纸上谈兵,显然是无法教好学生的。学生只根据教材与教师的照本宣科进行学习,明显是不科学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虽然拥有计算机等级证,但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法胜任相关工作。

3.5采取注重实践方式教学、考评

在“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式应更注重实际,以教材为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上采取各种方案,例如“微”教学,将课堂时间分散,不将全部时间使用在教材上,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及各方面能力,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自行挑选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学习,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在上机实践授课阶段出现的一些突发性问题,考察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使学生熟悉各种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熟练掌握解决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4结语

“微时代”是由快节奏衍生的产物,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生事物如不加以了解,便会被时代所边缘化,高校计算机教学也是如此。为了适应“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学需作出创新与改变,才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将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当今,“微时代”观念已较为各界人士所接受,并渐渐趋于成熟,高校计算机教学相关人员应尽快将其中的“微交流”“微课”等授课方式尽快融入教学中,以确保高校计算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俊.微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山西青年,2016(3):56.

[2]朱倩.微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新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3):56-57.

[3]张静.翻转课堂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4):45.

作者:钟献坤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