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分析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总结管理对策。方法2018年12月,对42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邮箱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情况,评价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存在心理问题的对象纳入观察组,无心理问题对象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被调查对象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评分达到病理性标准的对象18例。观察组年龄、工龄、GSE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男、规律运动、已育、有房贷、应对方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运动、已育、消极应对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尚可,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相对较高,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缺乏规律运动、已育、消极应对有关;应鼓励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运动,强调改变应对方式,构建相对和谐的工作氛围。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0引言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数量十分庞大,在教学质量管理、教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有关于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研究较多,但是有关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并不多[1]。本文尝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12月,对42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因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对42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0.4±8.6)岁。纳入标准:①岗位工作时间>1年,正式在职员工;②年龄18-55岁;③否认心理、精神疾病病史。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通过邮箱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四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工作时间、婚育情况、房贷情况、家庭状况(是否与父母居住)、吸烟、饮酒情况等。

1.2.2因素分析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情况,评价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中任意两项达到阳性或者一项达到重度阳性的对象,都可以视为总阳性,即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将存在心理问题的对象纳入观察组,无心理问题对象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工龄等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因素分析作为自变量,采用原值赋值,吸烟情况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因素分析作为自变量,分层按照“是=2、否=1”赋值,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作为自变量,按照“是=2、否=1”进行赋值,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状态

被调查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评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评分达到病理性标准的对象18例。

2.2因素分析

观察组年龄、工龄、GSE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男、规律运动、已育、有房贷、应对方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运动[OR=0.845,95%CI(0.816-0.911)]、已育[OR=1.246,95%CI(1.216-1.320)]、消极应对[OR=1.425,95%CI(1.336-1.494)]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

3讨论

不同文献报道的高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肯定的更压力相较于医生等特殊职业较轻,高校的社会保障工作比较到位,薪酬、社会地位均相对较高,教师、管理人员面临的社会压力相对较轻[2,3]。本次研究显示,被调查对象绝大多数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或与常模持平。需要注意的是,被调查的教学管理人员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评分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特殊工作性质有关。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狭窄,晋升难度大,与此同时长期脱离一线教学、科研岗位,转业方面也比较困难,工作比较繁琐,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因此教学管理人员也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因素分析显示,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较多,与年龄、工龄、GSES评分都有关系。不同年龄、工龄的对象在学校所处的地位不同,与此同时受到房价的影响,新入职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职业压力更大。自我效能越高,反映自身的抗压能力越强,心理问题产生的风险更低。男性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女性家庭婚育方面问题更多有关[4,5]。规律运动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吸烟、饮酒对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纳入例数不足、女性占比较高有关。已育、有房贷会增加心理压力,教育孩子、有房贷都会增加被调查对象压力,这种压力主要反映在经济方面。特别是年龄相对较小的对象,经济压力更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6]。应对方式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也较大,消极应对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主要对策:①需要创造相对和谐的工作氛围,特别是领导需发挥带头作用,需要人性化管理,杜绝官僚主义[7];②鼓励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规律的有氧运动习惯,有助于减轻身体压力[8];③强调改变应对方式,必要时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心理减压,帮助提升他们的压力应对能力、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调整应对方式。高校的卫生部门需要设立心理咨询岗位,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总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尚可,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相对较高,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较多,可能与缺乏规律运动、已育、消极应对有关;应鼓励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运动,强调改变应对方式,构建相对和谐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利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青少年学刊,2018(06):61-64.

[2]王春放,李继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9):1093-1094.

作者:郭炜炜 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