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会计教学思考

高校会计教学思考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从时代推动、教改需要、就业促进等方面剖析“互联网+”与会计教学的内在联系,从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硬件设备、教师观念、信息源等方面,找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因素,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网络课堂”等现代网络教育资源,创造开放的会计教学环境,可以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步入21世纪后,“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引发了包括金融、商贸、服务等社会诸多行业的一系列变革,出现在线教育、在线旅游、在线娱乐、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也受到“互联网+”的深远影响。高职院校应当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剖析“互联网+”给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积极推进会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互联网+”的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加快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步伐。

一、高职院校传统会计教育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加大会计教育教学经费投入,探索开设新课程,修订新课标,兴建实训基地,加强校际学科交流,强化财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方方面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满意度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一)学生接受能力偏低

相对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偏弱,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会计理论知识十分抽象,初学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部分学生在学习一学期之后仍然不明白“借”“贷”含义,不理解会计分录,不能完全理解会计要素,账务处理经常稀里糊涂。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即使勉强学了一点理论知识,却也支离破碎。

(二)教师观念有待改变

教师队伍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以经济为中心的环境中,高职院校教师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均不如重点普通高校,其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其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致使部分教师工作主动性缺乏,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不强,新制度新法规学习不深,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有些差距。另外,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流于形式,教师深入到制度规范、业务全、设备比较完备的大中型企业培训交流机会少,实践经验欠缺。

(三)教学设备陈旧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走天下,一块黑板写春秋,一本教材定乾坤”,现代化的会计教具和教学手段十分有限,硬件设备落后,会计实训器材缺乏,会计模拟实训室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实训基地不足,实训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副课”“加时课”,不能将原理与实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与分析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1]

(四)缺乏互联网思维

从学校角度看,部分高职院校重视楼堂馆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信息化建设,校园网投入不足,形成信息孤岛。从教师角度看,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青年教师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意识和应用能力较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会计教学中,愿意在互联网平台上与学生交流互动。由于青年教师占比不大,大多数教师由于受传统理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认知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会计教学过程仍以一灌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授课教师采用自己熟悉方式,照本宣科,向学生进行机械的、单向的信息传输,缺乏信息交流,致使这种“教与学”信息传输与接收的有效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虽然勉强完成了学院分配的会计教学任务,但身心疲惫,没有“传道授业”的成就感。基于以上种种情况,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学业不精、业务不熟、做事浮躁。而用人单位所急需的是来则能战、战则能胜,专业知识熟记于心、业务娴熟干练、沟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依然走不出“三三制”的怪圈:三分之一毕业即失业、三分之一能找到工作、三分之一能找到会计工作(即使找到会计工作的,也大多数是最基础的收银员、出纳员之类)。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数约1600万人,其中,正在从事或曾经从事会计工作的约72%,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的约占28%。

二、“互联网+”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内在要求

为保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持续发展,应本着客观性、规范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运用现代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打造一个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增强就业技能为宗旨的开放的会计教学环境势在必行。

(一)时代的需要

互联网一直以来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人们有意无意间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和多彩,交往方式、购物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的身影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顺时代潮流者昌盛,逆时代潮流者终将被摒弃。随着时展,会计信息处理需要更实时、集中、规范、高效,预算管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制度需要更完善,根据环境变化参与动态预测和分析、提供实时决策支持的地位要求更突出,互联网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会计理论体系演进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可见,会计教育教学也应跟上时代步伐,接受时代洗礼,适应时展。

(二)教改的需要

随着高职院校互联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会计教学应用将成为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通过搭建会计教学资源数据库,客户端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手机等进行直播或查看录像,提高精品课程的利用率,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提升会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既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想学学不到,名师分不公等各种不利因素,又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兴趣。[2]

(三)就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新型、智能型企业的蓬勃发展,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原传统行业财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急需大量实操能力强、文化程度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会计人员。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就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目标,而传统会计教学过程较为死板,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学必须改革。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要按照“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的方向,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探索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求达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学习与工作零距离、会计理论与业务实践零距离。

三、“互联网+”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途径

“互联网+”会计教学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教学中,成为会计教育教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手段。

(一)开设“两微”课堂

“两微”是指随着新媒体广泛应用而兴起的“微博”“微信”,其中: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与获取的平台,是一种“一对多”的开放的传播媒体;微信是腾讯推出的手机即时通讯服务应用程序,是一种“一对一”的闭环的交流工具。网友既可以通过微博获取会计教学信息与服务,也可以通过微信获取会计教学信息与服务,只需要添加一个微信号就可以集中查看相关信息。在会计教学领域开通“两微”课堂,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与创新,有利于收集教、学、研等大量粉丝,了解企事业单位、社会对财务人才的实际需求,还可以主动实操视频,上传优秀会计教学案例,只要能上网就可以随时学习、随时提问,随时答疑。[3]一是有利于开拓教学新阵地。院校各系部、各教研室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专栏,及时并更新政府部门制定的一系列会计、税收、工商等财经法规,引入在线精品课程、在线题库、在线交流、掌上高校等教学资源,作为会计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积极回应学生、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处理学生反应的问题,解疑释惑。二是有利于搭建交流新平台。依托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校内与校外的实时交流,拓展教育教学新思路,打破授课与学习的时间约束,突破会计教学场所的空间限制,进一步增强会计教学的广泛性、主动性、时代性和鲜活性,更好地团结、组织、发动广大粉丝,加入到会计理论研讨、优秀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大讨论,真正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实现需与求的无缝对接,实现师与生的互动交流。三是有利于开辟教学新模式。借助“两微”能以更直接的方式了解学生心声,听取企事业单位意见,接受群众、家长和社会评判,有利于以开放、平等、包容的心态与学生平等交流、友好沟通,增强互动、拉近距离,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会计教学工作,实现学生由被动、消极地学习向主动参与、积极融入转变,教师由呆板、枯燥的说教向积极引导、因材施教转变。

(二)积极利用“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是基于互联网采用音视频传输以及数据协同等网络传输技术,模拟真实环境远程在线互动的教学课堂。相对于传统会计教学方式来说,会计网络课堂以直播的方式网上授课、在线解决问题,教与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网上教,学生在网上学,信息在网上流,线下线上互动,具有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学习效率、跨越教育资源制约降低学习门槛等明显优势。[4]一是教师授课更自主。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要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授课时间和地点授课,否则将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扩招或改善办学条件而搬迁到城效或更远的地方,而大多数教职工仍居住在城区。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往返家与学校之间浪费大量时间,疲于奔波。开通网络课堂后,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参加会计教学,不但可以节省往返学校时间,调节个人作息时间,还可以自由选择授课地点。根据授课内容需要,可以在家、教室、实训室之间随意切换,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把网络课堂搬到企业财务室,甚至是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轻松进行资源调用、板书切换、白板动画演示、向移动终端实时传送教学资源等。网络课堂的开播,使整个会计教学时间充裕、地点适合、过程可视、效果明显。二是学生学习更自由。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固定地点,跟随事先安排的任课教师按既定课程学习,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在网络课堂方式下,时间任你挑、内容任你选、教师任你选,完全模拟真实课堂场景,学生学习身临其境,可以不用到教室而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学习,可以随时将学习成果通过图片、文档、声音等方式上交给老师,既节约了时间,少了抢坐占位等麻烦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同时,网络课程还有自动录制、回放功能,学生学习更方便、更灵活。三是学校排课更轻松。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下,由于受班级数量、学生人数、学习地点、上课时间等限制,以及任课教师数量、能力、精力等影响,学校在编排课表时煞费苦心、焦头烂额,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在网络课堂情况下,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迎刃而解,不但大大节省了学校办学成本,还解放了一部分会计专业教师,使他们有更多精力从事更深入的教学研究或教学实践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社会将需要更多“互联网+”会计人才,会计教学线上线下的繁荣必将出现,高职院校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趋利避害,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手段,牢牢把握时展脉搏,使会计教学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24.

[2]高千荣.王英霞.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5):107-109.

[3]杨颖燕.“互联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微课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229-230.

[4]刘广丽.“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探讨[J].企业文化,2016(7).

作者:胡明杰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