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医学毕业生胜任临床工作的专业能力要依靠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职业发展和持续医疗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与提高。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核心课程分别进行整合。各门课程应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强早期接触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注重基础与临床的渗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预防为主的观念,加强文、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注重人际交流,增强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主体,通过自学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为了让学生早期、反复、多次接触临床,加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融合,设置“基础医学PBL课程”和“临床医学PBL课程”。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课程整合

1)课程整合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系统整合为手段、以人体系统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整合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社会人文科学等内容,构建模块化课程。

2)课程整合的实践:从生命科学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三方面进行课程整合。生命科学课程整合: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整合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将“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实验内容整合为单设实验课“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每一个系统的教学都是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药物治疗,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为后期的临床医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基础医学的9门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有关学科的总论部分)、“呼吸系统基础”、“心血管系统基础”、“消化系统基础”、“泌尿生殖系统基础”、“骨骼、肌肉、皮肤、头颈、神经系统基础”“、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基础”和“感染病学基础”。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和“病理学实验”整合为“系统形态学实验I”和“系统形态学实验Ⅱ”。将“生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整合为“系统机能学实验I”和“系统机能学实验II”。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根据临床医学教育的规律和发展,设置必修课程。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有关学科的总论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将“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整合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将“传染病学”变更为“传染性疾病”。将“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整合到“实验诊断学”中。增设“临床实践技能”“、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为必修课。

2.2自主学习

促进医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信学生有一定自学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选择;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强化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学校的责任是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配备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水平高的师资队伍;要提供各种必要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教学场所;要建立各种教学实验室和教学基地;要提供学生学习和自学用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环境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要给学生讲清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复习前期已学习的相关知识,并指出与本课程的联系;检查学生是否学到应学的理论知识和必需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指导其学习的方法;提供知识的信息来源和参考资料目录;在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给以咨询和反馈等。学生的责任是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判断个人学习需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鉴别学习资源;决定学习顺序和学习节奏;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注重管理好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学习毅力等;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2)自主学习的实践。在教学计划中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列入计划,设立讲授学时和研习学时。研习学时占讲授学时的比例:专业基础课程为15%;专业课程为25%。通过自学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方案一:研习学时的2/3用于课堂自主学习,1/3用于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换位教学或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案二: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研习学时全部用于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换位教学或其他形式的教学(如微课等)。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编写课程学习指南,其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管理学习、提供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要点、提供学习课程主题的相关信息;讨论自主学习的考核标准,制定“自主学习规范”。

2.3PBL教学

1)PBL教学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以自学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TBL)为主要形式,多学科知识整合和应用,教师是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授课者。

2)PBL教学的实践: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设置“基础医学PBL课程”和“临床医学PBL课程”。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行基于团队的学习,按照自学、讨论学习和应用知识训练分成三阶段的模式开展PBL教学:第一阶段自学,围绕某一临床案例的教学内容,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独立学习;第二阶段讨论学习,学生通过自学,首先独立完成案例测试答案,然后学生以小组团体为单位进行集体讨论,检索资料,归纳出小组的测试答案,各组公布答案,讨论之后得出大家认可的答案,教师对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第三阶段应用知识的训练,教师提供一系列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经过综合分析才能完成的测试题,学生分组讨论,组间讨论,教师做出总结,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PBL教学评价表,评价表包括导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导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四部分。

3总结

目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建立了新型的课程体系,改革了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间的整合,重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主体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内容从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怎么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新型的课程体系促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鼓励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换位教学或其他形式的教学。减少理论讲授学时,增加实验操作学时,减少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鼓励开设创新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培训,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置标准化病人以提供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考核需要,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为今后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奠定基础。重视和加强PBL教学,建立PBL指导教师工作站,开展PBL讲座,指导教案撰写,组织课堂与评价、示范教学等活动,组织PBL教案的编写并评审优秀教案。对于PBL等相关课程,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PBL教学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综上所述,课程整合、自主学习和PBL教学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改革对于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临床岗位技能,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注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陈莹 单位:江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