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精选(九篇)

临床专科护理知识

第1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护理临床思维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病人健康状况的评估、诊断、护理、预防等思维过程或思维活动[1]。新护士进入ICU工作,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及专业知识面缺乏等情况,在进行科学的临床分析时,面对病人繁杂的临床表现很难透过现象抓到本质,解决关键问题。针对新进护士临床思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和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对提高ICU新进护士护理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1新进护士临床思维存在的问题

1.1临床思维的被动性:传统的危重病护理教学模式着重灌输式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似乎成为绝对和必然的正确者,护士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护士学到的只是具体的知识点而不是思维方法。

1.2临床思维的经验性:新进护士思维偏重于感性认识和经验,在自己过去科室长期接触或护理某些疾病,会形成一定的经验思维模式,俗称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的形成往往造成新进护士忽视一些危重病症的特殊表现,忽略了对病人的细微变化的观察、影响早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临床思维的依赖性:先进的仪器及监测手段为观察病情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方法的先进并不等于结果必定正确。如果盲目的依赖监护仪器设备所提供的数据及图像,容易延误病情。如病人有时T波过高,心电监护仪器可能就将病人的心率数成双倍,新进护士就可能会盲目把数字记下来。这时指导老师就会告诉他们,如果你看看病人的有创血压波形和数脉搏,就会发现病人的心率没有那么快。

1.4临床思维的表面性:思维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新进护士很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应用临床护理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如看到呼吸机高压报警时,就只想到病人气道阻塞,却忘了查找呼吸机管路折叠、气道痉挛等因素。

2对策

2.1规范新进护士专科理论培训,提高监技能:针对ICU新进护士临床思维过程中缺乏重症医学的基础知识,我科对新进护士进行1-2周的脱产专科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自己的岗位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有ICU各岗位职责、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等等知识。

2.2严格考查带教资格,提高带教老师素质:高素质的带教老师是保证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我科要求带教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最好是大学学历或取得ICU专科护士证书者,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责任心强、事业心强,要深得同事的敬佩和欢迎,还要使病人及家属乐于接受。对新进护士我科实行1-3月的跟班带教制度,即新护士在专科理论培训完后,跟指定的带教老师上班1-3月并考试合格后,再单独上班。

2.3加强护理教学查房:教学查房是一项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护士长要很好地利用这一机会,结合病例让新护士学习正确分析病情的临床思维方法。教学查房时应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用系统化整体观念综合分析。我科要求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都必须书写并主持护理教学查房,同时新进护士在1-3年内也要求他们提交查房病历。在教学查房时,鼓励新护士提问及回答问题,在护士长及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2.4定期举办讲座:由于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了让新护士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我科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使他们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开拓了视野。

2.5加强晨间提问:在晨会交班后,护士长对夜班工作进行评价,并结合病人病情等进行相关知识提问,主要包括专科理论知识,"三基"知识等,一般在15min左右,不影响当天的工作。通过3年的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益提高新进护士的理论知识及专科知识。

2.6定期进行案例讨论:对于临床上的一些疑难病例,新护士在以前的工作岗位可能没遇见过。在疑难病例讨论中要求每个新进护士发表意见,最后由护士长或教学老师作出启发式的讲评和小结。这样,既丰富了新护士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也避免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培养新护士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达到培养临床思维的目的。

总之,每个新进护士都要经历入新科室的不熟悉阶段,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护理人才素质的关键。对于刚刚接触ICU的新护士,缺乏专科临床经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帮助新进护士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对于他们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提高护理理论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第2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本次调查显示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条目均分均高于目前国内使用同一工具调查的结果(杨如美[3]报道分别为4.25、3.99、4.56分;赵梦遐[4]等报道分别为3.95、3.40、4.51分)。提示骨科专科护士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在护士人群中得分较高,说明他们有能力成为临床高级护理实践者。从条目均分可见循证实践态度在3个维度中得分最高,说明专科护士对循证护理持积极态度,并能认识到循证护理是专业实践的基础。循证护理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它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作出临床判断时,学会查询研究证据、评价科研证据、利用科研证据,同时将所得到的科研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结合,做出有效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5]。因此,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开展循证护理,才能真正深化专科护理内涵,提高专科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调查显示经过培训的骨科专科护士在循证实践中已经具有强烈的意识,为循证护理的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实践知识与行为仍需加强

循证实践知识是循证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本次调查显示骨科专科护士的循证知识技能中得分较高条目为“与同事分享新的想法和信息的能力”、“向同事宣传有关护理的新观点”。这可能与专科护士在本领域的专科护理地位较高有关,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专业影响力。虽然专科护士作为专业的领导者,能促进临床护士进行循证护理实践,但必须提高自己的循证实践技能[6]。本调查中循证知识技能得分较低条目为“科研能力”、“对证据(文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检索信息和证据的能力”等。而这些知识技能却是实现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能力。专科护士只有具有将临床工作中发现的护理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证据检索;专科护士只有具有对文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才能对证据进行科学地综合与应用。高级护理实践者如果缺乏循证技能,应将提高技能的计划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内容之一[1,6]。因此,专科护士需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丰富自己的循证知识,提高循证实践技能,推动循证实践发展,促进临床护理的发展。护理管理者应该为专科护士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鼓励和促进他们开展相应的循证实践,以推动循证护理发展。

骨科专科护士应立足于临床实践

第3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学什么?虽然国外许多研究者都强调护理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提高临床能力,但教师在临床环境中应以何种“角色”去提高临床能力尚无定论J。按理说,对于“学什么”的问题,答案绝非众口一词,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需求殊异,即使同一实践者,不同时期的实践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何况临床护理实践,领域宽广、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譬如,护理专业除基础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外,还有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和护士礼仪等诸多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再譬如,教师通过参加护理查房、医生查房、病案讨论、整体护理、新药物疗效观察、新仪器设备操作,以及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之问的人际沟通,等等,均可将临床案例灵活地引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得生动精彩。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通常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护理教师临床实践就是从事护士工作,而没有站在教育教学的角度,考虑护理教师临床实践究竟需求的是什么。一些实践医院往往将实践教师安排到病房当顶班护士使用,只是干一些发药、打针、输液之类的操作性工作。

诚然,作为护理专业教师,此类基础护理操作不是不能干,且应当熟练掌握,但殊不知,所谓专职教师,“教书育人”乃是天职,教师下临床理应围绕一个“教”字,为全面提高护理教学质量而实践,为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零距离而求索,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成为创新型、专家型的护理教育名师和护理专家(CNS)。为此,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应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对于年轻教师,他们一般毕业于医学院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临床专科护理实践经验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执教方面的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相对不足,因此,年轻教师的实践目标应当是,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实践方式可适当安排较长或连贯时间,实践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从事护理工作,与临床护士共同完成护理任务,以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与此同时,应尽可能多安排一些例如参与护理查房、医疗查房等工作,使其集中精力收集案例,获得临床第一手资料,以丰富课堂授课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于讲师及以上教师,他们一般具有多年的教学和I临床经验,只是某些临床知识、操作技能或护理理念不再适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或部分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临床实践发展现状。因此,他们应以更新临床知识或吸纳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动向,提高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能力为目标;实践时间可灵活机动,以“双师型”教育者角色开展工作,包括协助高年资护士指导实习生、见习生,与临床护士共同分析病例,组织护理查房和护理讲座等,或参与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通过不断的临床教学实践,充实知识、丰富经验,使之成为护理专家、教学名师。

2解决“如何学”的问题高职院校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应着力处理好“学什么”与“如何学”、“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辨证统一关系,通过临床实践和学习,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科学素养都得到新的提升。

2.1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法J,即教师带着课堂上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到临床通过“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横向联系相关理论知识和新的实践认识,探讨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之间的差距,拓宽教师视野,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和临床经验解决护理教学问题的创新能力。譬如教师带着“教改”的问题,与临床护理教师合作,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开展调研,找准切人点,从护理实践中捕捉护理教材改革的灵感,整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开发和完善各临床专科实用型护理教材;或在临床发现新的护理问题,通过“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纵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以往经验,对临床护理问题进行设疑、释疑和解惑,进而提高教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实践所得“反哺”教育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新的经验。

2.2小组学习法(smallgrouplearning)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也可采用小组学习法J,即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集思广益。这种方法较之个人学习趣味性更强,能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效率,加深对II缶床现象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习方式上,教师可随同本校或参与他校实习生或见习生一起开展临床实践活动,既作为临床带教小组成员指导学生临床实践,又作为学习小组中的一员参与临床实践。譬如,实践教师作为带教者与临床护理教师共同备课,选择典型案例,组织临床教学,考评学生学习效果等;实践教师又作为学习者,与实习护生共同评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书写护理病历等。教师的这种“双重”角色,使其与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多向互动的学习模式。这样,一方面,实践教师参与临床带教,与临床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动态交互决定关系,既使专职教师临床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也使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实践教师既指导学生实践又参与学习,既使学生学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又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践状况,感受到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达到师生双赢、教学相长的目的。

2.3研究性学习法(1"esearch—basedlearning)的运用

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还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法,即临床实践教师用类似于科研的方法,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需求或临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课题”,通过“提出问题一设计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评价和探讨一得出结论一交流推广”的模式,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譬如,专职教师与护士共同研究如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如何开发临床护理资源,进行临床科研,与临床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提高带教技巧,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护理管理者共同研究如如何加强护理管理,等等。另外,作为高校护理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还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临床。这样,既满足了临床护理人员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也使自己收到了完善专业知识、密切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创新精神的良好效果。笔者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本人根据所任专业课程到某专科医院“对口”实践,在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探讨护理病例特征表现及护理措施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结合病区开展“创建护理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研方法上的指导和帮助,并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另外,笔者一位同事在某医院实践快结束时,护理部邀请她做一次论文写作讲座。她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实例,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受到全场热烈的掌声鼓励。讲座主持人赞许地说,欢迎常来实践,下次再来做这样的讲座,我们将发动全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生都来听讲。这位教师感到很有成就感,觉得临床实践很有意义。概括地说,护理临床实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实践教师以何种“角色”,采取何种方法向实践学习,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或综合运用,使自己在临床实践中像美国教育家Posner所说那样,“经验+反思活动=专业成长”。换言之,即通过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的过程实现教师成长。

第4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

作者单位:473058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为提高重症医学科护士的整体素质及监护水平,我们采取全院范围内推荐选拔高年资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科理论知识授课、监护技能和临床实践训练的方法,培训了30名ICU专科护士,通过临床观察,收到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专学历5年以上或本科学历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者,具备ICU工作经历者优先。采取全院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护士自愿报名和护士长推荐,经护理部专科护士考核评估小组选拔符合条件的护士42名作为培训对象。

12 方法

121 培训时间 共6个月时间,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专科理论知识授课利用周一至周五晚上以及周六和周日白天进行;监护技能和临床实践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实践训练。

122 培训方式 ①教学师资:专科理论知识授课教师均由副高级职称以上的ICU医师、临床护理专家担任;临床实践指导带教老师由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具有5年以上ICU工作经验的资深ICU护士担任。②教材:选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为培训教材,每周2~3次理论授课,每次课4个学时,共136学时,尤其侧重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③监护技能训练:我们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医院,拥有现代化、标准化的护理示教设备。示教室随时开放,为学员提供操作技能训练。重点是临床监护技能训练,如人工气道的建立,生命体征、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深静脉置管护理等;监护仪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包括呼吸机使用与参数的调节、微量泵、电击除颤、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气囊应用等。④临床实践:将综合重症医学科、心外ICU、CCU、RICU、NICU、PICU确定为临床实践基地,对培训人员进行分组,选2个ICU进行临床实践,每个ICU实践80个学时共160学时。采取一对一带教,重点培训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及动态观察,各种监护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监护技能操作。

123 考核考评 成立考核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组织成立ICU专科护理考核评估小组,小组成员由各系统护士长和ICU护士长组成。考核内容:培训结束进行严格的理论测试和监护技能考核,结合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考评。专科理论测试占40%、监护技能操作考核占40%、临床实践能力评估占20%,各项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再按比例折算成实际分数,成绩达到90分以上为合格。

124 建立专科护士培训档案 我们设计专科护士培训登记手册,对参加专科理论知识培训题目、主要内容、授课老师、课时数进行登记,并由培训负责人写出评语;监护技能逐个训练,经实训指导老师考核合格登记在培训手册上并签名;临床实践时间根据培训人员业余时间自行安排,每次临床实践时间长短不定,由带教老师在手册上记录监护患者姓名、诊断、主要监测护理项目及实践时数并签名,最后累计实践时间到达培训要求,并由监护室护士长写出临床实践鉴定;专科理论知识、监护技能考核结果以及考核小组意见和护理部考核结果均在手册进行登记,该手册存入参加培训人员的技术档案。

2 结果

参加培训的42名护士经过考核,有30人成绩达到90分以上,授予院级ICU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比较ICU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由623分提高到925分;临床监护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由705分提高到942分。取得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通过双向聘任的方式分别到各个重症医学科从事临床监护工作,对与专科护士共事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独立完成监护工作能力、解决专科疑难问题能力、应急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了解同行对专科护士的认同度比参加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的护理人员认同度明显增高。

3 讨论

我们医院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医院,拥有现代化、标准化的护理示教设备。采取以医院为依托,有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和多学科ICU病房,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护理人员在不脱产、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在职培养ICU专科护士,有效解决了因脱产培训造成临床人员短缺问题,同时正常的工资待遇不受影响使她们消除经济顾虑, 体现以人为本的培训观念。结果表明,在院内选拔培训ICU专科护士可获得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完善和推广。

第5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摘要:从近几年的招生形势来看,全国高中毕业生选择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给临床护理教学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临床护理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的需求,各教学医院都在积极探讨教学管理新思路,新对策。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学生由校门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医院护理工作良性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我院自2002年以来,与教学医院探索多层次临床护理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思路。现介绍如下:

一、结合实际,制定临床教学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

我院培养的学生是全日制大专生,与本科生、中专生存在差异,临床教学管理目标应结合学校教学与医院实际制定,使学生既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同时也极大地增强自信和学习的兴趣。

为进一步做好带教工作,保证临床教学质量,需制定和完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护理部、大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四级教学管理制度。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先由护理部教学主管对每位实习生进行实习实习生守则讲解,要求所有学生签名认可并督促其严格执行。另外择优选择一名实习小组长,配合临床带教老师的管理工作。

二、选择和培训临床带教老师

(一)目前,因医院承担教学的任务重、压力大,临床带教老师没有经过筛选,直接由护士长论资排辈来决定,这样给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隐患。带教老师是护生的启蒙者和指导者,其自身素质往往对护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护理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带教老师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具备教师资格,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每科选一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热爱护理专业、责任心强、热爱教学、工作5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者担任临床总带教老师。

(二)护理部每年选派科室优秀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参观考察,并定期举办带教老师培训班,请各专业的教师授课,组织临床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技术等培训项目,对带教老师不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并作经验介绍。

三、加强护生岗前训练,促使尽快转化角色

(一)入科室前,进行基础护理技术岗前训练入科前,首先由护理部负责对护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是医院较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标准,缓解护生胆怯的心理。

(二)加强法律及安全意识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入科前,集中为护生进行一次临床护理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讲解,让护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时刻提醒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始终要做到有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当然,临床带教老师也应通过严格教学和规范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适应新环境和角色,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带教老师要有奉献精神,主动与护生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把自己的经验体会传授给护生。而护生在临床学习期间,应虚心学习,努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另外,带教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护生主动与患者交流,教会沟通技巧,并做好健康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争取更多的机会。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一)大讲座与小讲座相结合护生进入临床学习,不仅仅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同时理论知识也得到升华。而这些知识来源于临床老师的教诲。护理部定期举办一次大型的知识讲座,同时科室在小范围内开展讲座,“大”与“小”的结合,拓展护理学生知识面,有利于资格证书的取得。

(二)护理教学查房。

1.护理技能查房。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场操作等形式,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临床案例教学。

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生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带教查房。

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护生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以及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

4.床边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每天利用晨间查房的时间对典型病例的护理及相关理论知识对护生进行提问,加深护生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人人关心临床教学,重视临床教学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临床教学评价,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一)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1. 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定期检查带教老师的教案、计划、授课方法、授课内容等,了解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每2月分别召开护生与带教老师座谈会,通过相互反馈信息,评价是否教学相长。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教师要求其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

2. 对护生能力的评价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技能比赛,了解护生的学习情况。另外,通过工作人员和患者测评护生的仪表仪态、服务态度,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以上成绩综合评价后记录护生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临床教学由护理部分管教学的老师全权负责,督促并落实各科室护士长严格要求带教老师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加强日常检查监督,保障临床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慧敏,于瑞英,罗文川.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护理管理杂志,2003,3(3):42-43.

[2]王虹,范植蓉.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带教质量.护理教育,2003,9(12):968-969.

第6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循证护理 高职高专 外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1-02

循证护理产生于循证医学的影响,以在护理过程中始终遵循科学依据为最大的特点,通过客观的资料以及临床经验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护理技术支持,并且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意愿进行有机结合,以最佳方案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较差,因此现在尝试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增添循证护理内容,使学生的循证护理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一、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必要性

1.传统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存在缺陷

外科护理学属于护理学中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分析以及解决。但是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在不断的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的教育,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因此容易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受限[1]。除此之外,传统教学中过多的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护理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国外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自我学习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2.现代整体护理观对护理教育的要求

教育不仅仅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而是为了让人能够更好的发展。首先,在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能力。其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很多护理人员以及护生缺乏对循证护理知识的了解,并且不具备文献回顾、科研设计、科研评鉴等循证护理的能力。但是由于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独立判断的能力以及独立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等,由此可见,将循证护理引入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循证理念以及循证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外科护士角色的转变

随着国民经济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外科护士的角色更加突出以及扩大。外科护士的角色也在逐渐的变化,从护理工作的直接提供者逐渐向健康教育者、患者代言人以及护理科研管理者的角色发展[2]。因此,在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十分必要。

二、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因此要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首先就应该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循证护理意识以及循证护理素质,建立一支能够传授循证护理知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进行改变,并且在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让学生通过护理实践以及应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循证能力。可以采用培训、交流学习以及专题讲座等方式,来使教师的循证能力得到提升。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SDL(自我导向的学习法)和PBL(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这两种方法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循证教学方法。相关调查资料表明,已经有大专班的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尝试增添循证护理内容来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主要使用的是PBL教学法,也就是教师在对典型教材进行讲解时,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将典型病案进行引入,并且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循证程序[3]。这样在将外科护理学的知识通过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的顺序来向学生进行传授,能够让学生对循证护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能够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从临床实际出发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

3.编写循证护理教材

由于近几年刚刚提出要将循证护理运用于高职高专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因为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循证护理教材,一般都是从循证医学中获取相关的循证护理知识,这就大大加大了教师备课以及学生学习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高职高职外科护理学的循证护理教材的编写,让教师能够根据教材来进行教学。

4.建立循证护理中心

近几年,我国的医疗以及护理事业均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很多护理研究成果并没有广泛的应用于护理实践中,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没有集中、简便、系统的途径能够对科研成果进行获取。我国还没有与之相关的任何循证护理研究机构,主要是在循证医学中心的帮助以及指导下完成循证护理的资料库建立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循证护理中心,使教师具有循证护理相关消息的来源,让教师掌握先进的循证护理的知识。

三、结束语

高职高专护理院校主要以培养新型护理人才为主要的目标,外科护理学教育也应该跟随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并且要根据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来对课程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在教学中坚持循证程序,使学生具备循证护理理念以及循证护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仝春兰,张彬彬,魏其珍,李明丽,孟志新,王超.PBL教学法和循证护理理念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5(07):94-95.

第7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80-01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的实践,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如何使护生将学到的知识能够紧密结合临床,在临床运用中得到巩固、强化及升华,是摆在临床教师及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十年的临床教学,认为应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 增强临床教师的责任感及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责任感

1.1 临床教师具备的综合素质 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及能热爱教学工作,为人师表,工作严谨,关心护生,既教书又育人。担任临床教师必须是自荐后经综合考核合格并具备护师以上职称才能承担,保证师资的素质,从而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1.2 临床教师的学习 临床教师要定时参加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对专科护理内容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给护生以讲解,得到护生的爱戴和尊重。定期送临床护理教师外出学习、进修,了解及掌握护理动态信息及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从而提高临床教师的综合素质。

1.3 临床教师树立“教”为先的理念 在临床忙碌而繁琐的工作中,在抢救等突况出现,或有一些新的护理操作技术实施,作为临床教师都应有“教”的责任,随时讲解、分析和让学生动手。

2 采用目标教学等方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2.1 按实纲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及周计划,使教师教有目标,护生学有内容,负责临床教学的护士长定期督查,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2.2 设定的的教学目标中,应根据护生的不同的学历而设定,如本科护生除掌握专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在每科应完成三十分钟小讲座,负责组织一次护理教学查查房,做责任护士,分管两床的病人的护理。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及时评估护生的性格,能力,有差异的护生应不同对待,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2.3 采用多形式的临床教学方法

2.3.1 临床案例教学,各科将典型临床案例收集,进行一周一案讲座及床边教学。

2.3.2 召开实习疑难问题解决座谈会,如护患沟通技巧座谈会,护理应急座谈会等,及时帮助护生解决在临床实习中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2.3.3 每二周安排一次护理新知识的讲座,将护理前沿的信息及在学校学习中未能涉及的知识传递给护生,从而贴近临床。

2.3.4 采用问题教学法,无论是护理教学查房及操作示范都先将问题交给护生,让他们先回答后由教师给予讲解,使护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4 建立临床教学督查制度,对护生带教的各环节进行教学检查,如出、入科考核,护生的讲座并听取护生的反馈,及时了解及纠正临床教学中的不足。

3 重视护生能力的培养

3.1 提高护生的病历书写能力,组织护生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刻掌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才能保证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让护生在书写的实践中多观察、多思考、多与病人交流,写好的护理记录,要让临床教师批改。同时应使护生认识护理记录的重要所在,为今后走进临床奠定基础。

3.2 提高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放手让护生多操作,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有些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如气管内吸痰、洗胃、心肺复苏术等为护生提供了操作的感性认识,操作考核后,才可在患者身上实施操作。有些在特定班次内才可学到的操作技能可安排护生提前0.5~1h上班或推迟下班进行实践,如术前插胃管准备等。将护理操作技术分解到各科室,每科重点掌握二项。总之应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给护生操作实践,熟能生巧地运用。

第8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1.1对象

从某所大型综合性医院860名临床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52岁,平均(30.0±7.1)岁。学历:中专84名(28.0%),大专166名(55.3%),本科及以上50名(16.7%)。职称:护士94名(31.3%),护师130名(43.3%),主管护师76名(25.3%)。工作年限:1~6年94名(31.3%),~12年94名(31.3%),~18年65名(21.7%),18年以上47名(15.7%)。

1.2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3]。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基本状况,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制定护理计划时参考的依据,临床护理科研及护理实践的方法等26个有关问题。将问卷发放给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请专家评审,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内容效度为0.92。然后由笔者将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向其讲解填写要求后,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晓情况

63.4%的临床护理人员知道循证护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者仅占15.7%(47/300。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教材,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规,不同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家意见及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4]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其它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依选用临床参考依据构成比的多少排序依次为护理常规(50.6%,152/300)、专业教材(34.7%,104/300)、科学证据[4](7.7%,23/300)、医学杂志(5.0%,15/300)及专家意见(2.0%,6/300)。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常规百分构成比最高,专业教材次之,而采用科学证据[4]、医学杂志及专家意见较前2项差距较大。

2.2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现状

统计显示,只有7.7%(23/300)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最可靠、科学的证据,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护理方案。进一步查询原因:工作繁忙占54.1%(150/277),新资料缺乏占20.6%(57/277),没有条件上网占6.8%(19/277),缺乏上网技巧占4.0%(11/277),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占10.5%(29/277),其它原因占4.0%(11/277)。

3讨论

3.1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将循证护理教育深入到临床和继续护理教育中

本次调查显示,15.7%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84.3%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遵循证据的科学观念尚未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在各级护理院校中增设循证护理课程。临床护理人员也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的继续教育,如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培训等。使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和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同时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5],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应用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服务。使循证护理在日常护理实践如查房、会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中得以应用。实施循证实践,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3.2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

评价证据的正确性、有用性和实用性时常根据证据的性质分为4个等级: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设计较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病例报告或有缺点的临床试验;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4]。A级证据级别最高,依次递减,D级级别最低。

遵循科学的证据为病人服务,是循证护理与传统的经验和直觉式护理的根本区别。本调查显示,50.7%(152/300)的临床护理人员习惯按护理常规办事,34.7%(104/300)按专业教材办事;提示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批判性思维。由于专业教材出版周期长,各地区各医院的护理常规的质量参差不齐,临床护理人员无法将护理服务建立在目前现有的科学证据基础上。致使许多护理手段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与经验阶段,缺乏科学证据[6]。调查同时也显示了不同背景的护理人员对某些临床参考依据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工作年限长、学历高及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更习惯按专业教材、护理常规办事;只有7.7%的护理人员应用了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应用不足,可能与其知识老化、凭经验和直觉护理病人、不知如何获取证据及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关;中专护士对科学证据的应用较好,可能与其工作年限较短、临床工作经验欠缺、护理病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频率较高,促使她们多渠道获取护理新知识等因素有关。目前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仍然有限,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够充分[7],导致科学证据的应用范围狭小。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期刊亦较少,仅为5.0%(15/300)。实质上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知识快,统计资料多,可从中查找到大量的最新的实用性科学证据。护理人员尚可通过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查询获取自己所需的证据,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广大护理人员也应根据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提供的结论选题,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为临床实践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循证护理得以开展的关键。

第9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范文

摘要:大专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是临床护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回顾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现状,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方法,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掌握本学科重点、难点,并能在临床实践中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从而使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任务符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五官科 教学现状 对策分析

现代职业医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学到相关知识,学会沟通技巧,以便在工作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并充分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五官科与临床其它学科的教学有许多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在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转变的推动下,五官科护理学已经由单纯的疾病护理,扩展为对病人的整体护理;从局限的医院内护理,扩展为为社区人群提供健康服务。但目前多数院校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变不大或基本未变,学生培养难以满足专科临床工作的需要,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需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内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并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就自己多年五官科教学经验与临床体会,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五官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对五官护理学的教学方法的探讨略抒己见。

1、五官科护理学教学现状

1.1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具备自身特点

五官解剖生理精细复杂,病灶不易直接观察,需借助专科检查手段,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验室检查设备落后,实验教学课时相对不足:有的学校只有几把音叉,几张视力表和少量的五官科器械;实验教学很少或根本不安排,严重影响后继临床教学工作;临床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使得初学者对五官科护理难以形成直观理解,感觉学习难度大,很难对学科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无法培养学习兴趣,后续的临床实践也就无从谈起。

1.2 专业教师不足,学时安排少

五官科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不论是临床还是护理知识的传授都需要专业教师进行,而目前不少学校没有配备五官科护理学专职教师,常常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如外科学、解剖学、病理学教师兼任,这样势必影响五官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虽然近几年来一些学校正引进或逐步培养五官科护理学专职教师,但为数很少,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外,不少学校学时安排学时也较少,多数学校安排24―36学时,与高职院校大纲要求的45学时有一定差距,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五官科护理学教学难以达到既定目标,更无法满足临床实践中所要求的必备理论知识。

1.3 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没有附属医院,同时受教学条件和周围环境的限制,实践教学学时与各种病原类型相对不足,这些存在于实践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给五官科护理学生临床见习造成很大困难,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安排临床见习,这些临床教学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失去在五官科护理职位中的竞争力。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就要求校方尽量利用现有条件,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与周边的教学医院联系,适当安排临床见习,使学生对五官科护理学有较直观的认识。

2、推进五官科护理学教学的相应对策

2.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五官科教学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及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将书本内容进行精简,以五官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主要教学内容,做到精选、精讲、精研,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把重要知识点学到手。确定好教学内容后,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诊疗原则,在此前提下组织教学是每位老师应该把握的尺度,也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

2.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注重师生互动

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需要学生对该学科有形象直观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文字板书,挂图和讲解,这些均只能使学生产生字面上的理解,但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虽然考试能得高分,但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具体的病案时大多茫然不知所措,从而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目前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环境,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形象,也降低了理解难度,优化了教学环境,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将临床患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以实际标本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方法不仅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同时结合病例分析,进一步活跃学生的临床思维,能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将来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决策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多媒体教学方法对教学中机制复杂、难度大、试验成本高、罕见和难以实体操作的内容,都可通过相关技术以逼真的实物图像、维动画模拟演示、视频同像等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2.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以人为本” 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 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在实现整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真正能吸引学生的恰恰是教师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当今教学方法更新很快,教材的更新往往滞后于知识的发展,照本宣科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适时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专业学术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学识魅力,从而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品德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教师在授课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成为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模仿的榜样,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应形成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学生做好表率,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适应新的临床护理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

2.4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在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内建立眼科实验室、耳鼻咽喉科实验室和口腔科实验室。同时,开放实验室,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如助产、护理)自主选择实验,给学生思考、创新的空间,缩短教学情境和专业、临床实践情境的差距,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加强临床见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的具备是临床实践的基础,但是却无法未临床各项工作提供直观的形象,因此临床见习显得尤其重要,在设有专科医院或者附属医院的高职院校,应当增加临床见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对临床护理操作的场景、设施、对象、方法等都有感性认识,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重大危害的疾病均能有直接的了解,而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院校,应当多方联系,积极为专科学生联系教学见习点,让学生在见习中掌握理论知识,避免学生在实习时束手无策。

2.6 激发学生课外自学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教师必须要能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本质不是老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发挥了多少主观能动性,即能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在五官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课外作业,提供专业性的网址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科知识;还可以设置科研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均有积极意义,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深造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五官科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操作能力,对其中优秀者,也可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作为教学工作者,也需不断探索、拓展知识,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兼备的适应和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宁.护理专业教学研究改革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