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研究(7篇)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研究(7篇)

第一篇:生态教学下的临床医学课堂改革思考

摘要:探讨生态教学观的产生及基本观点。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临床医学课堂生态失衡的现状,从5个方面提出实施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生态课堂环境。

关键词:生态教学观;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教学环境

1生态教学观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由希腊词根“Oikos”(住所或栖息地)和“Logos”(研究和讨论)结合而成“Oekologie”,意思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此后,各个学科都围绕生态学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拓展了生态学的研究领域。生态教学观是生态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应用,指用生态学的视野、原则和方法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期达到教和学二元的对立和统一[1]。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调动各种教学资源的有序互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形成生机勃勃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以生态教学观为指导,将教师与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学习评价与课堂环境视为一个教学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生态课堂具有系统整体性、稳定平衡性、动态开放性、协同变化性、系统共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六大特征[2]。生态课堂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潜能发展、高效学习的课堂形式。

2临床医学教学生态失衡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医学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熟练的英语语言应用技能,且具有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能够在医疗卫生和其他相关领域从事对外交流、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3]。临床医学是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临床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体征、诊断及治疗等基本知识,掌握并能熟练表达临床常用的医学英语词汇及句式,同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医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导向。课堂以教师的知识输出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参与机会。(2)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欠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决定了其行为,部分学生对于临床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觉得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且医学知识晦涩难懂,因此不愿意学习该门课程。(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多年来,在应试教育下,大部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4)课程设置时间短、开设时间晚。临床医学概论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每周5学时。临床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门学科,每周5学时的课程显然不够。同时,大四上学期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并不包括医学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该课程的学习。(5)学生实践机会少,不能学以致用。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的学生没有去医院实习和见习的机会,单纯靠课堂上对书本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6)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后对教育效果的判断,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关注的只是最终的考试分数,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与途径

3.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建立生态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输出,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创设情境以及情感上的交流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进度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质疑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准备所讲知识点,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准备不同的引导方式,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笔者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以下3种不同的引导方式,效果甚佳。(1)图片引导。以直观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例如:Osteoporosis(骨质疏松),首先在幻灯片上放一张健康骨骼的图片,然后在该图片旁边放一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直观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推断出发病原因及机制。(2)视频引导。突破视觉的限制,声情并茂、图文相搭、立体展示,有助于学生对机制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尿液形成的过程,学生很难凭空想像出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在有效滤过压的作用下形成原尿,经各级肾小管和毛细血管网滤过和重吸收,最终形成尿液的过程。因此,课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尿液形成的三维动画视频,形象立体地把这个过程展现给学生,然后辅以视频为学生讲解,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语言描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情境引导。通过分析一个大家熟悉的人物或病例来引入某疾病的特点(症状、体征、发病机制等),让学生由已知推未知,对所学疾病印象深刻。例如:Tuberculosis(肺结核),课上首先引入学生都很熟悉的文学人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让大家讨论她的特点:多愁善感、郁郁寡欢、不思茶饭、性格善妒、消瘦、面色苍白、经常咳嗽、咯血,这些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3.2创造生态课堂环境,开展体验式教学

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开放的,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及互动中,生态系统才能不断发展[4]。生态课堂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和谐互动关系,因此采取workshop形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分组教学的特点是: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在workshop中通过实践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其自我思辨能力,同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教师的“导”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以消化系统常见疾病:gastriculcer(胃溃疡)为例,教师在回顾完胃和小肠的正常生理解剖后讲解胃溃疡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胃溃疡会导致什么症状,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症状的原因,每组指定一位学生整理大家讨论的结果。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点评,给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把基础和临床结合到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3.3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临床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诊断临床常见疾病。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强调知识的输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对于课堂失去兴趣,与教师毫无互动,这样的课堂没有生机,违背了生态原则。因此,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创设出轻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5]。多媒体教学法适用于讲解复杂的生理机制和临床操作,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弥补医学英语专业学生解剖课程和医院实习的缺失。同时,可以在课上或课间插播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美剧片段,例如:EmergencyRoom(急诊室的故事)、Grey’sAnatomy(实习医生格蕾)、HouseM.D(豪斯医生)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剧中的对白包括大量的临床常用语,可以丰富学生的医学词汇、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4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

应充分利用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立激励及评价机制,及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出评价和意见,并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指导和支持的作用。将课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为学生提供成长的自由空间。我校采用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BB平台)是一个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它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而且能够协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数字化、课程智能化管理以及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符合学生需求的生态教学环境[6]。利用BB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反馈并开展病例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上传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可推荐一些国外专业的医学网站。

3.5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既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评估他们的平时表现、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等内容[7]。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3个方面。例如,在分组病例讨论中,不仅仅教师有权力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学生也可以对自己、他人及整个团队进行评定。合理的形成性评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

4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英语专业(医学方向)临床医学课堂中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采用不同的策略构建生态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阮利东.生态教学观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困难者心理调适策略[J].大家,2011(18):165.

[2]刘丽平.生态教学观下的高师英语教学论课程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6):131-133.

[3]周密.1+1>2医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成功:教育,2011(11):24-25.

[4]钟敏.构建生态外语课堂,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J].高教论坛,2010(6):80-83.

[5]李建华,李微,孙士波.浅谈多样化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软科学,2012(10):890-891.

[6]李闻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6-69.

[7]陈战.浅议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49-50.

作者:赵云茜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第二篇: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查房质量提升思路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对提升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查房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分别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7级、2008级、2009级七年制医学生,比较脑血管病中心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后(第5学年)的教学查房质量。结果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2009级),脑血管病专业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97.4分、97.7分、99.0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提升临床教学查房质量可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教学查房;专业认证;临床医学

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尤其是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教学查房是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医学专业认证是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因此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型综合性医院,尤其在构建和发展中的学院型医院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对医学生的临床培养尤为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的脑血管病专业是重点学科,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和神经影像等学科,脑血管病中心承担了相应的教学工作,现对2013-2014学年在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前期准备中,通过加大对临床教学查房培训和质量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比较脑血管病专业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后的教学查房质量,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分别纳入2007级、2008级、2009级七年制医学生。

1.2研究方法

比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前后(即七年制医学生第5学年)的教学查房质量。临床教学质量由教研室主任、秘书、教师和带教七年制学生对其做出评价,使用首都医科大学下发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表》,包含计划目标、教学准备、查体指导、临床分析、启发式教学、归纳总结、保护性治疗、为人师表、外语词汇和总体印象10条项目,每个项目下还有具体内容要求。该评价表为百分制评价表。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研究结果

2011-2012学年,2007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脑血管病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97.4分;2012-2013学年,2008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内科学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97.7分;2013-2014学年,2009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内科学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平均分为99.0分。经正态性检验,每学年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的脑血管病专业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分数为非正态分布(P<0.05),故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三组学年之间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评价分数,2013-2014学年与2012-2013学年、2011-2012学年的教学查房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医学专业认证是国际医学教育质量保障和学历互认的重要前提[1],有助于鼓励教育机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便促进质量发展[2]。在临床教学中,教学查房是主要的教学形式,主要针对9方面的能力展开,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制订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其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是教学查房的关键。临床思维形成的过程是相关知识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如提到“头痛”症状,学生脑海里要马上反映出还要询问头痛的性质、诱因、缓解因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只有这种不断的强化训练,才不会在病史采集时出现遗漏。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学查房最常见的和主要的过程。但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多被动接受,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临床专业认证则促使教学查房方法的改进。如床边教学是教师展示和学生学习医患沟通、医护沟通最直接的过程;也是学员学习老师如何寻找和发现疾病线索的过程[3],好的床边教学可以增加患者对医生和医学生的信任度。一个好的教学查房,老师除了要做好计划(教案)外,还要有饱满的热情,甚至有时还要有即兴表演的才能,这样才能做到气氛活跃、不沉闷,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老师在教学查房的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理解水平,及时调整讲述的速度和难易;也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在选择确定用于教学查房的病例后,一定要告知患者教学查房的目的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教学查房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方式最好的体现。在教学查房中,老师的任务是注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员的积极性,根据学员的知识水平设置不同的问题,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梯度逐级回答,互相补充和提示,这种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理想的教学查房氛围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地投入进来。而这种主动的投入往往需要老师的启发和提问来调动。老师的任务是去掌控互动的环节而不是去接管互动的环节;老师应该是多观察学员的表现而不是滔滔不绝地讲述答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前期准备中,通过对临床教学查房培训和质量监管、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一系列措施,对改善临床教学查房质量起到了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付丽,吴云.我国医学专业认证教育政策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645-647.

作者:王磊 许蓉 蒙世佼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育处

第三篇:临床医学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思考

【提要】医学留学生教育是体现高校国际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促进医学教学的中外国际化合作,加强留学生教育,可以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和需求的医学人才。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是临床留学生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该校10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教学实践的具体特点,就留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英语水平、教学监管环节、教学手段、教材编写等诸多教学焦点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从而对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为建立一套成熟和完善的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体系提供实践基础。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教学;留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对外学术及教育交流也日渐活跃与频繁,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留学,留学生教育成为了衡量高校知名度、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2]。医学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近50%。重庆医科大学从2001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留学生生源从最开始的尼泊尔逐步扩展到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628人。本院从2005年开始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纵观全国各医学院校,海外留学生的课程设置目前没有统一安排。就口腔医学来说,有的院校如首都医科大学将口腔医学设为必修课,有的院校则没有将口腔医学纳入海外留学生临床专业学习的内容[3],本院是起初将口腔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选修课程,逐渐过渡为必选课程,到现在的必修课程。未来的医学模式是多学科、多序列的综合治疗,口腔医学虽是独立于临床医学专业之外的一级学科,但口腔医学的知识与许多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如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血液科等,很多全身疾病在口腔有特殊的表现,因此,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有益补充,掌握口腔医学知识也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者从2005年来一直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留学生的数量从开始的40人增长至120人,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回顾近10年的教学过程,本院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育正逐步走上正轨,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稳步提升。

1留学生的特点

由于教育经历、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留学生大多来自于英语为母语或通用语言的国家,其英语口语大多非常熟练,但很多留学生的英语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并不是标准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其中文能力普遍较差,大多数只接受过短期中文培训,只有个别留学生能用中文交流,所以授课必须采用全英文教学。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及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留学生听课非常认真,理解能力强,能认真记录及提出相应的问题,临床见习也非常认真有兴趣。一部分留学生课堂纪律较差,体现在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席。但留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上课提问积极。分析原因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外教育体制不同所导致。针对以上特点,本院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重新梳理及改善,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2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体会

2.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教学部门对留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学籍制度等。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针对留学生个性及课堂纪律较为散漫的特点,本院选派综合素质强的教师专门负责管理,协调留学生教学课程安排及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并将考勤情况和考核成绩适度挂钩;严肃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学生的考试进行形成性评价,出勤及课堂表现等均纳入考试成绩范畴。课堂秩序改善,教师的积极性及授课效果也相应改善,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2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

教师是留学生教育的实施者,良好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4],教师英语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本院2001年并入重庆医科大学,在留学生教育初期,口腔医院还是一所年轻的教学医院,虽然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英语阅读能力都不错,但有的教师英语口语差强人意,课堂上基本只能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限制了课堂上的自由发挥。近年来,本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包括选送年轻医生参加学校的高校教师英语培训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全英文教学竞赛;聘请优秀的国内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培训;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培训学习;通过学生及同行评价的反馈结果,遴选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性授课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教学氛围逐渐浓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教学水平提升。近5年来,本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工程启动,逐年选送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及深造,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本院应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如:借鉴天津医科大学在全国首推的《留学生英语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5],进一步优化本院的留学生教师队伍。

2.3狠抓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

多年来本院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及课前试讲。授课前的集体备课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集中教研室优秀教师及相关授课教师对这门课的授课的方式、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在集体备课时,教师相互启发和解疑、相互借鉴课件制作和教学经验,使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优化[6]。每个新教师正式授课前进行试讲,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没有达到要求的必须重新试讲。同时对授课环节进行监管,在留学生、院内同行专家和学校教务处3个层面建立留学生评教制度,组织督导专家听课,及时开展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2.4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技巧

教师的授课技巧会让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让学生收获全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体系[7]。在初期的教学实践中,本院大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但逐渐发现,留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式的教育模式,对相对枯燥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较为反感;加之留学生《口腔医学》的教学不同于国内本科生的专业教学,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口腔医学知识,只能对重点疾病进行重点讲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本院逐渐将传统讲授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8],采用引导式、问题式等手段,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教学,探索一条适合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的模式。比如在讲授牙周病章节,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是逐一讲授牙周炎的病因、病理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多,抽象且枯燥。本院采用PBL模式,在授课之前叫学生预习,同时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自己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如: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的原因是什么?牙齿为什么会松动?牙齿松动了怎么办?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牙周病呢?洁牙会损伤牙齿吗?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课后简单小结,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事倍功半。同时口腔医学是一门很形象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时尽量少用文字,多用图片、动画、视频、教具等进行讲授,这将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如讲解龋病窝洞的制备,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病例制作一个视频课件,在课堂上边播放边讲授,效果远远优于单纯的文字讲授。在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此教学实例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必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的选择

如果说好的教师可以为这门课程增光添彩,那么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是课程的血脉,是根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针对留学生的口腔医学课程均没有统一的教材,纵观一些兄弟院校,一般指定2本教材,一本是留学生生源国的原版医学教材,内容系统详实,类似学术专著;一本是学校自编的医学教材,采用提纲式结构,注重条理,2种教材相互弥补,教学效果很好[4]。国外的口腔教育属于毕业后再教育,口腔医学教材类似于我国研究生的教材[9],原版医学教材内容虽然详实,系统化,但深度及广度高于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大纲要求。鉴于此,推荐在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基础上采取自编教材的模式。本院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内容涵盖口腔医学各个专业的各种重要疾病,内容简洁、条理清楚,易于理解。但10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应与时俱进,借鉴口腔各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经典的教材,统一格式,结合临床重点疾病及新进展对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以便更好地满足留学生口腔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传递准确的知识,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真正受益。

2.6从政策上提高教师参与留学生教学的积极性

留学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2个学时的全英文授课,课后起码要花费数倍于此的时间去准备,对于同样的授课内容,英文教学的备课时间是中文教学备课时间的4倍[9]。基于此,为了培养及稳定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本院在课时津贴和业绩评价上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切实提高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课时津贴和课时系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使英文教师队伍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3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展望

本院留学生教学已进入第10个年头,未来的10年直至更长的时间里,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大。留学生教育是学校扩大国际影响、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体现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个学科互相补充,紧密相关,口腔医学也将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更优的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而且可以积极推进本国学生的教学改革[10]。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本院应进一步吸取各家之长,加强教学的内涵建设,从教材的编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人才的培养等各方面不断优化,通过不断努力,让留学生的教育水平再上台阶。

参考文献

[1]姜冬梅,王周凯欣,颜时姣,等.留学生临床医学本科(MBBS)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8):659-662.

[2]谢国琴,朱国庆.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生理学英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9):887-889.

[3]胡中杰,刘颖.来华留学生传染病学理论教学和见习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53-355.

[4]薛琴,李敏,樊耀,等.提高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当代医学,2013,19(27):64.

[5]曹文艳,朱有森,曹明宇.我校留学生医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5):129-130.

[6]范琰琰,叶光华,冯相平,等.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法医学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34-1036.

[7]裘松波,张萍,周燕,等.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95.

[8]李永奇,张革化.全英留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22-123.

[9]杨瑛,朱振林.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实践及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6):477-478.

[10]贾淑伟,金宏波,夏青,等.留学生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1024-1025.

作者:陈方淳1,2 唐宇英1,3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口腔基础医学教研室专业外语教学组 2.牙周粘膜病学教研室 3.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第四篇:临床医学专业新型合作模式构建思考

摘要:利用“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实施“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实现医学生就业。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能力;实习基地

1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合作情况

实习基地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能够供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学生与企业,为企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学校以外的教学场所。教学实习一方面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1]。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毕业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纷纷加大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力度。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实现从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关键环节。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如优质教学基地少、教学床位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师资短缺、教学管理薄弱等,这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是新形势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实训基地数量,以满足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习、就业需要。同时,在实习基地管理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虽然高等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建立了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相结合的实习基地。但受多方因素影响,每个基地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较多,医学生动手机会少,而且仅能接受极少数学生就业,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需要。因此,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是防止临床教学质量滑坡、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的关键。我校借助“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实施“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促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

2“教学—实习—就业”新型合作模式的构建

2.1充分利用省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辟临床医学专业新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载体,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化和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经验的积累,满足其日益强烈的参与社会实践和提升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要求[2]。实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交流的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与高校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提高了就业率[2]。针对我校实习基地现状,我们在发展原有实习基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省甚至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创建新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对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就业特点,大力发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拓宽就业途径。

2.2探索实习基地管理模式

(1)依托教务处实习实训管理科设立的临床专业就业实习教学基地管理中心,由专人负责新基地开发与建设工作。

(2)在管理形式上,实行学校教务处、系部、临床教学基地三级管理模式,创建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

(3)学校专职辅导员与实习基地兼职辅导员相结合,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联系起来,促使部分学生在实习基地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校内教师和实习基地带教教师岗位互换,挂职锻炼,举办临床实习基地骨干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及实习带教能力,密切校院联系;鼓励实习基地带教教师参加各种竞赛,充分调带教教师积极性;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为带教教师提供交流平台,提高临床带教和管理水平。

2.3加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提升毕业生就业率

实践能力是医学生的重要素质,一个只有理论知识而无工作技能的人,是不受社会欢迎的[3],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其就业能力的关键。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临床实践操作机会等是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增加医学生操作机会,我校逐步加大临床教学经费投入,拨出专款装备多媒体教室、购置教具等,在实习基地筹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临床教学提供先进的条件。开展医学生临床能力考核,创建科学、客观、完善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立临床教学督导组,不定期到实习医院检查临床教学情况,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督导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临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利用教学医院先进的条件,在医学生中开展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和竞赛,增加其临床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习—就业”新型合作模式的实施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单位科教意识明显增强,“科教兴医、科教兴院”成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以医疗为中心、教学为基础、科研为先导”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医院建设管理,把临床教学作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将教学、实习和就业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就业为目标,使实习真正成为学生的“模拟就业”,让学生通过实习迅速适应职场和社会,顺利从学生转变为员工[4]。这一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缩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选择时间、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各理事单位除担任临床教学任务外,还根据医院发展需要为能力较强的实习生预留岗位,使其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工作,既缩短了培养时间,也提高了就业率。人才是联系校院的纽带和桥梁,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有助于深化校院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资源共享,从而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促进“双师”队伍建设,广泛听取实习基地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使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顶岗能力,就业后能够快速胜任岗位工作,提升职业能力。此外,医院在师资队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高校支持,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李俊,李旭峰,沈春华,等.实习与就业相统一的校外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10):160-162.

[2]陈爱民.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载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4):90-92.

[3]王凤枝.实践能力培养对提升医学专科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1):94-95.

[4]李智永.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73-175.

[5]张克华.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J].中国就业,2010(2):17-18.

作者:李伯和 王凤枝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临床医学八年制药理学PBL教学思路

【提要】作为“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符合八年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目标的要求。国内部分医科院校实施了PBL教学模式,实施PBL教学模式主要有2种方式:(1)在现有医学课程外,单独开设一门PBL课程;(2)在某一门医学课程中选择个别章节实施PBL教学模式。作者综合这两种方式的优势,重新整合药理学教学内容,从师资培训、教学材料准备、硬件准备、学生培训及课堂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改革,实施了单一课程、全程式PBL教学模式,结果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理学;教育,医学;八年制教育;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的培养目标为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人才,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并且具有创新性和国际视野。为满足这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教研室在八年制医学生的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现报道如下。

1药理学课程实施PBL的必要性

药理学是联系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课程是搭建医学人才合理与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八年制的课程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1]。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为基础,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基础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药理学内容繁多,掌握难度大,但教学时数却非常有限(理论60学时,实验20学时)。传统教学模式下常出现一次课2~3学时,教师要完成几个章节几十页课本的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效果难尽人意,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创造力。进入临床工作后遇到问题无从下手,不能灵活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低。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与培养八年制创新性人才的目标直接相悖。PBL教学模式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McMarster大学创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现实问题为组织学习的纲领,学生以自主、合作学习为知识获得途径,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PBL教学模式作为“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PBL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让学生变为自主学习者为特点,已受到众多高校,特别是医科院校的关注。目前,全球有1700余所院校采用PBL教学模式,国内部分医科院校实施了这一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这些院校实施PBL教学模式主要有2种方式:(1)在现有医学课程外,单独开设一门PBL课程;(2)在某一门医学课程中选择个别章节实施PBL教学模式[2-3]。2种方式比较,显然第1种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但本教研室面临的问题是军校学生的课程安排已经饱和,无法另外单开一门课程。因此,本教研室思考、借助药理学课程桥梁课的特点,将药理学课程大部分内容重新整合,实行单一学科内全程式PBL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八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还能为其他单一课程开展PBL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2PBL教学实施步骤

2.1教学准备

2.1.1培训师资队伍

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通常将教师比喻为“灯塔”,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所以,教师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本教研室的师资长期以来习惯了讲授式教学方式,虽然部分教师也参加过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但对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尚较为陌生,甚至心存疑虑[4-6]。为此,本教研室采取了送出去、请进来2种方式培养师资。送出去即选送骨干教师到有成功经验的院校实地学习、考察,理解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和实质,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回来后交流学习收获,带动并影响更多的教师;而请进来即由学校教务部门请外校优秀的PBL教师来本校进行PBL教学模式的培训。通过以上方式,使所有参与PBL教学模式的教师对PBL教学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对PBL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等有了正确的理解。

2.1.2准备教学资料

药理学理论教学内容分为6个模块,即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内脏系统药理学(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等)、内分泌系统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药理学等。本研究决定将上述内容重新整合,75%学时采取PBL教学模式,仅保留25%学时采用传统讲授方式教学模式,主要涉及药理学基本框架知识或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药理学总论、抗心律失常药等。其中对采取PBL教学模式的内容,打乱原有教学顺序,突破原有章节界限,将不同章节有机结合起来,如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和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综合在一起,而将镇痛药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现行的教材均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编写的,不适合PBL教学模式使用。确定PBL教学模式的内容后,本教研室群策群力组织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分头编写符合PBL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料和病例,每一病例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2个版本,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病例的内容从易至难,并很好地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生理、生化、微生物等基础知识衔接。编写完毕,再经过反复论证,才定稿。

2.1.3建设硬件设施

规范的PBL专用教室内布局应与圆桌会议室类似,四周有足够的黑板或白板供学生使用,墙上的挂钟让学生能自行掌控讨论节奏和进程。由于改建教室花费较大,本教研室采取了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的办法,定做了几块移动式白板,置于教室周围,满足了PBL教学模式的需要。

2.2教学实施

2.2.1分组

开课前要求课代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以不超过4人为宜。在每个学生小组中选1名组长,每次上课前1周,教师将病例交给学生,由组长分配给组员,有重点地分头收集相关资料。

2.2.2课堂讨论

首先组织学生归纳病例中的重要信息,罗列与药物使用相关的知识点及拟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按准备情况就相关问题进行重点发言。涉及的知识点和关键论点要求学生写在白板上,每次课结束前,由教师或学生以白板上归纳的内容进行总结。

3PBL教学效果

有充分证据证明,PBL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7-11],参与本教研室药理学PBL教学模式的教师也明显感受到,通过一学期的PBL教学,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学生自己也认为,PBL教学模式对于挖掘自身潜力(如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具有明显优势,但PBL教学模式也存在花费时间多、学习负担较重、知识学习不够系统等问题。总之,本教研室药理学PBL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证明,单一课程、全程式进行PBL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凤云,谭焕然,库宝善.八年制医学生药理学PBL教学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4):47-49.

[2]周熙惠,刘小红,史瑞明.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推行PBL教学法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075-1076.

[6]李树香,甘萍,田野.问题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88-89.

作者:陈晓红 周红 李斌 岑彦艳 张海港 蒋为薇 周维英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理学教研室

第六篇:建立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思考

摘要:南京医科大学为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整合校内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成省级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实践中心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临床技能课程体系,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培养实践型医学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临床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心;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正是适应新世纪医学教育发展需要,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1-2]。2012年,我院成功申报立项了江苏省临床医学实践教育教学中心,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完成了实践教学中心的各项建设目标,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取得了较好成绩。

1建设目标和定位

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心由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联合建立,实行共建共管和开放共享的机制,功能定位是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执业人员考核基地、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中心模拟真实医院的环境,借助医学模拟系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训练及综合临床思维培养,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为目标,以科学设置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充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可行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合理匹配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为进行优质的临床医疗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充分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和权益[3]。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中心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教育服务社会能力,为本地区的医学继续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4]。

2建设内容

(1)中心组织机构。

(2)管理模式。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开放型实验管理模式,创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人员和课程教师由中心统一聘用,所有设备仪器由中心统一安置,所有实践教学由中心统一安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中心充分利用资源实行开放运行,不仅对高校、医院开放,也对社会各界开放,进行相关培训、考核、相关参观学习等[5]。

(3)教学理念。秉承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基础实验课程为基础、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科学素养,增设医学人文技能教学[5],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4)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临床技能课程体系,根据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环节、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训教学环节、计算机模拟临床思维训练教学等各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建立多样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7],设置不同的教学层次与目标,以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与临床医生不同结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教学、培训和考核需求。①基本技能训练体系。注重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内容涵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无菌术等基本技能;②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利用先进的教学模拟设备和装置,与临床实际结合,在模拟环境下,为学生提供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各种穿刺与插管、动物手术、影像读片、化验单判读、康复治疗等临床基本诊断技能和操作的训练[8];③临床思维训练体系。应用标准化病人,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与诊疗思维的培训,以培养具备良好医患沟通能力、扎实临床综合技能与诊疗思维的实用型医学人才;④临床综合能力体系。医院的实践教育基地承担着临床见习、实习等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借助临床综合模拟人或急症处理软件等计算机设备[9],开发或利用现有的教学病例,并虚拟出临床场景,组织讨论式教学,以提高临床综合素质能力;⑤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10],秉承全面考核、客观评价的理念,使用标准化病人(SP),设置多个考核站点,采用客观评价,全面评估受训者的临床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11]。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增设医学人文素质教学[12],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教学阶段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伦理、态度;实践阶段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学生医患沟通技巧;临床阶段提高风险意识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服务安全,通过人文技能教学完善临床技能人文教学内容[13],培养德术并重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5)信息平台。加强数字化中心建设,推进资源开放与共享,建立实践教学和中心管理网络信息平台[14],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置新的教学监控设施,实现师生间人机对话、实时指导、监控和图像的远程传送;通过局域网与医院手术室建立手术同步转播系统,学生可实时观察手术过程;建立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包括教学、物资、实验室开放管理和网上教学质量测评系统等;外科学总论、诊断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康复医学等实验室已建成精品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包括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课堂录像、教学视频、手术视频、自测题库等,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实验预习、医学图片考试、教学质量测评、师生互动[15],在教学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本满足学生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需求,得到学生好评。

3教学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积累,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在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增强了毕业竞争力。在教育部、卫生部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我校连续4年都取得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和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成绩良好,2012年我校临床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88.89%,全国通过率为62.84%,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在省级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带动下,建设期间教学成果显著,近3年取得41项全国、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获得4项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及教材10本。临床医学学科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据美国ESI数据库检索结果,2011年我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2014年2月的排名为736名,与2012年5月数据(排名893)相比,提高了157名,在大陆地区排名13。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本学科在全国50所参评的医学院校中,整体水平位列并列第18,与第二轮评估相比,“位次百分位”从58.3%提升至36.0%。

4结语

中心以培训在校医学生为主,承担包括本科生、高职生、成教生、研究生、留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实训教学任务,增加了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满足更大范围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乃至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为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医学人才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资源共享及卫生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施楚君,许杰州.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与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74-75.

[3]刘成玉,王元松.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86-89.

[4]李梅,黄瑛.对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探索[J].大理学院学报,2007,6(6):88-89.

[5]陈绪诚,创建高水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93-94.

[6]唐继志.对医学院校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88-89.

[7]朴杰,赵光,曹德品.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94-95.

[8]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9]杨莲芳,王井和,于道华,等.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1,10(4):20-21.

[10]安淑媛,张阳.OSCE在临床技能评价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3):251-252.

[11]赖雁,曾俊,任佳.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85-87.

[12]李继红,吴秀明,向志刚,等.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增设医学人文技能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02-104.

[13]郭永松,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2000,21(5):51-54.

[14]舒涛.部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11-14.

[15]周立亚,龚福忠,兰宇卫,等.构建研究型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27-129

作者:刘莹 曹燕 李萍 冯琴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七篇:临床医学药理学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摘要:对于临床专业学生而言,《药理学》是一门双重桥梁课程。课程内容既涉及前期的基础医学内容,又衔接后续的临床课程实践。传统教学采取的是基于课堂学习的方法,虽系统全面,但由于缺乏互动,学生提不起兴趣。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关键词:药理学;LBL教学法;PBL教学法

对于中西医、中西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而言,药理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桥梁课程,它既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又联接药学与医学,涉及到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多门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且该门课程药名多、内容庞杂、抽象枯燥、难学难记成了历届学生的共识。开课伊始,学生都能铆足了干劲“我要学”,不乏认真刻苦。然而,随着课程的进展,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或欲罢难舍或欲罢欲舍。我校的《药理学》采用的是传统的基于课堂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授课法,该授课法可系统、全面传授医学理论知识,但也存在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和能力培养等不足[1]。从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药理课的课堂气氛太过沉闷,缺乏互动,激不起学习兴趣。从课堂的提问回答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课前均不预习,课后也不复习,甚至有些学生只在考试前几周(更有甚者在考前几天)才开始看书,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更无从谈起,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总而言之,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是目前我校药理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但教师教的因素也不可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为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学为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

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指导下,药理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自主学习应当贯穿于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以及课后的复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养成探求新知识的习惯。同时,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刻加以适当引导,巧妙点拨。在药理学教学中应该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预先自学,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出来,这样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2]。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斯特大学首创[3]。PBL教学以问题为引导,带动学生自学讨论,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PBL和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理学》理论教学实行改革,力图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5~6人/组),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纲要求,选择重点章节,安排讨论课。课前先将相关问题发给大家,每组同学课后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检索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制成多媒体,每小组选一位同学在讨论课上进行中心发言,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并辩论。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展开点评,并利用课堂的后半部分时间对每组同学的发言做出点评,根据学生的课堂总体表现对该小组成员进行评分,最后进行小结。这样的讨论课学生的参与度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景象。为了顺利完成课堂讨论,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集体备课,确定以LBL教学法为主的教学内容以及以PBL教学法为主的教学内容。课外时间收集、编辑有价值的病例,所提的问题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编辑,要求学生获得的是药物的临床应用信息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病例资料提前10天左右发给学生。设计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以抗心绞痛药为例:什么是心绞痛、心绞痛有哪些临床类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冠脉循环有哪些解剖生理特点、影响心肌供氧和耗氧的因素有哪些;治疗心绞痛的药物有哪些类型、抗心绞痛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硝酸甘油的作用有哪些、有何临床用途、有哪些注意事项;β-受体阻断药抗心绞痛的作用特点是什么、其临床应用有哪些;钙通道拮抗药的作用特点是什么、其临床应用有哪些;硝酸甘油、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拮抗药三种药物两两联合治疗心绞痛的药理学依据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涵盖了抗心绞痛药的关键知识点,并通过以下病例讨论以加深印象。60岁女性患者,突发右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于9月4日晚7时入院。入院时体温36.5℃,脉搏105次/分,呼吸22次/分钟,血压120/75mmHg,神清乏力。

检查头部及肢体无伤痕,右侧肢体麻木,心律整齐,二尖瓣区有III度收缩期杂音;双肺底轻度湿啰音;CT提示右基底出血(?)。诊断为风心病及脑栓塞。入院后给西地兰0.4mg,速尿20mg。5小时后又重复上述液体一组,病人情况稳定。9月5日凌晨2点,又增加硝酸甘油10mg,用药半小时后,病人不停地翻身。3点30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血压60/30mmHg,心率33次/分钟,病情危重,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硝酸剂甘油,用多巴胺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30分钟后患者恶心呕吐停止,心悸减轻,血压110/65mmHg,呼吸20/分,心率70次/分钟,休克得到纠正。请学生对硝酸甘油在该病例中的应用做出分析。针对该病例,结合理论课上的相关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对讨论课教案做了精心的准备。教案设计如下:首先由学生自愿上台做中心发言,待发言的同学病例汇报完毕后,邀请其他同学归纳病例特点,然后中心发言的同学继续介绍他们小组的讨论内容。发言完毕后,教师以患者用硝酸甘油前后病情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用药剂量、频度等方面分析用药是否得当,并请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病例将如何处置。鼓励各小组踊跃发言,授课教师掌控讨论节奏。待所有小组发言结束后,授课教师做最后的点评。

有了前期理论课的铺垫,学生掌握了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经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指出硝酸甘油起效快捷,停药作用即刻消失。静滴时应根据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情况来调整点滴速度,一般15~30分钟测量1次,停药应逐渐减量以免引起症状反跳。患者有恶心、呕吐、心悸,血压60/30mmHg,且不停翻身,这就是预兆。通过该病例的分析,学生对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可以在他们今后的临床治疗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达到了学好《药理学》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的教学预期。经过一个学期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期末的问卷调查显示,90%的学生认为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病例中贴近“临床实战”的内容颇具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在病例讨论准备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进来,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对药物临床应用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整体能力明显提高了。

在对药理学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从发言情况、辩论程度、内容阐述及资料收集、报告制作等主客观两方面对评价标准及内容进行了综合考虑。此外,中心发言者将得到一定的加分奖励,以激励学生在课堂进行主体发言,同时对提问的同学给予现场鼓励及表彰,以激发他们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的热情。综上,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推进医学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这将是今后我校《药理学》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许莉,崔宏霞,孙超,等.PBL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7):94-95.

[2]董六一,李维祖,郭岩,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药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安徽医药,2011,15(7):923-924.

作者:姚立 陆红 王一奇 张冰冰 张水娟 刘丽英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