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新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探究

高校新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探究

【摘要】5G背景下,数字技术逐步成为新闻传播生态的底层逻辑。面对全新的媒介生态变革,高校迫切需要推行新媒介素养教育,建构“课程思政+”的双向育人模式、编订相应的新媒介素养教材、建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完善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的全过程评价机制,以适应5G技术背景下高素质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

【关键词】5G背景;高校;新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随着5G技术的强势推进,新闻业的旧有壁垒被打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新闻生态系统正在形成。数字环境下新闻生产主体表现出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可能,多元主体下的新闻生产也具有分布式、碎片化、进行时式的特点。[1]新技术催生新媒介的发展,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全新媒介形式正在占据并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培养面向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数字人才,国内新闻专业院校纷纷开始调整课程体系设置,着重增加数字技术类相关课程。高校原有的媒介素养课程结构和内容基础已经不再适合当下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和媒介生态变革、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向新媒介素养转向。

一、5G技术驱动下高校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旨归

1999年,科妮莉雅亚和威廉·塔利共同合著的《新媒介素养手册》中阐释了教师与学生如何在新媒体与新技术包裹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的问题,[2]由此开启了社会对新媒介素养的关注与研究。2005年,美国新媒介联合会这样定义新媒介素养概念:“新媒介素养是由使用者的数字素养与听、视觉等等互相结构而成的一套体系化的能力与技巧,包含对于视、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此种力量的辨别与驾驭能力,也包括对于数字媒介的掌控与转换的能力,对其内容能够进行熟练的再加工与普遍性传播能力。”[3]随着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在新媒介语境下,人人都可以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因此,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及时承担起培养高校大学生科学、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以适应媒介的快速发展,提升大学生的认知主导性。这也是与社会接轨的必然要求。同时,作为专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主体,高校的新闻传播模式也需要主动顺应新型的媒介传播理念,通过教授全新的理念和技术课程,建构全新、多维的媒介传播教育体系。

(一)普及新媒介素养教育是5G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5G时代是万物皆媒的时代,媒介的联通功能空前增大,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可以通过媒介向世人进行展示。在5G技术的加持之下,超高清的媒介景观开始形成。人们犹如身临其境般观察世界的每个角落。各类智能穿戴产品、智慧家庭产品的成熟,使得万物互联成为不争的事实。物联网的普及极大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任何物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收集端和输出端,智能机器开始媒介化升级,媒介真正意义上成为人的延伸。这就需要新媒介素养理念的全面推进。

(二)提升新媒介素养教育是新闻生态变革的迫切要求

5G背景下,数字时代的新闻生态既包含由职业新闻生产者构成的作为社会守望者的新闻业,又包含由大量个体、组织和机器共建的泛媒介生态系统,有序与无序、专业与非专业的媒介景观正在形成。这种更大系统的公共空间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其传播与生产的规则更为复杂,对专业的新闻生产提出更大的挑战。同时,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媒介生态变革,使得媒介融合开始进入深层次转型,新闻生产的专业性受到更多挑战,自媒体、新媒体的公民新闻生产模式扩大了传统新闻生产的边界,也对专业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从长远来看,“未来几年,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编程设计等实操能力将可能成为新闻从业者的标配”。[4]显然,创新数字人才培养已上升为国家意志,而改革后的新媒介素养课堂教育将为数字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养成场域和空间。

二、5G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教学创新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

(一)倡导价值理性,打造“课程思政+”的双向育人模式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介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历史必然,为了获取受众和流量,媒介传播特别是新媒体传播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一些媚俗的内容在各类媒体中时有呈现。标题党、假新闻等不能反映客观事实却耸人听闻的夸张式内容随处可见。由于法律法规的监管没有及时跟上,媒体公信力受到影响,严重者还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社会环境的认知和媒介应有责任的坚守。新媒介赋予网民表达和参与的权力,但随意表达的困境也随之产生。新媒介时代的各种复杂问题、现实社会当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交织起来,真实和虚拟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环境。由于大学生对于新媒介的天然接近性,更容易受到各类非主流的价值观影响,加之各种社会现实以及偏激观点的不当影响,使得专业新闻人的价值理念受到动摇,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快速补充新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积极形成“课程思政+”的双向协同教育模式。

(二)优化教学内容,编订相应的新媒介素养教材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历经80多年的积累,建立了视角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实际经验,也有很多著作是专门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时代不同,并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接受。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虽然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系统的以5G底层技术逻辑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基本没有,新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课程教育需要权威的、全局的媒介素养专门教材。当下随着新媒体和5G技术飞速发展,媒介现实环境日益复杂,各类现实热点问题都需要有专门的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教材来进行解读,这也是进行媒介素养本土化研究的重要积累。实现媒介素养课程的数字化内容更新和优化,就要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进一步筛选,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理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责任意识为核心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紧密结合最新理论和案例、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为抓手。

(三)组建教学团队,建立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面对快速更迭的5G技术,要从跨学科的角度打造全新的新媒介素养融合教学团队,突破过去单一的以考试成绩判定学习效果的课程教学模式限制,选取全新的围绕学生实际认知规律和以立足实践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当前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稍显滞后,从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新媒介素养课程来看,课程框架仍然是大众传播媒介下的媒介认知和媒介框架建构。同时,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涉及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单方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发展需要,而要打造包括新闻传播学前沿理论、符号学、系统的媒介发展理论和现代传播技术、媒介伦理、媒介法规等多个课程综合参与的课程体系,打通这些课程的内在联系,搭建新媒介素养的系统性框架,并由专门的教学团队进行讲授,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媒介素养课程观,实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保障新媒介素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的课堂评价机制

为了积极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科学的课堂评价机制也是转型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既要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核心能力,更要客观、全面地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要能够有效反馈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过去单一的以考试和分数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数字时代的课程发展需要,也无法更好地体现素质育人的理念和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课程全过程评价体系,形成分组提案汇报、案例分析论证的课程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媒介素养课程评价的效果,真正落实技术理性与情感认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一)课前分组提案汇报

分组提案汇报是学生通过自由分组,结合自学的媒介素养课程主体内容,回归社会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的过程。这种具有课前预习性质的思考和发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学生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提案并进行汇报,可以清晰地观测出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所在,学生立足社会实际进行提问和初步论证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动态走向。针对各组学生提出的各种提案内容,教师可以进行分类整理和教学团队研讨,锚定学生新媒介素养的起点,从而明确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路径,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小组教学路径。

(二)课中案例分析论证

案例分析论证主要在课程教学中期进行推广,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培养媒介批判的能力,以有效应对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当今互联网信息的消费群体大多为青年人,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互动的一个主要力量,频繁接触大量娱乐化信息和真假难辨的各类消息、短视频、直播等,因此,高校亟需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由于很多视频内容内容庞杂,来源不明,且头绪纷繁,但是由于技术处理的隐蔽性较高,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因为缺乏辨识这类信息真假的能力而产生盲从。从学生具体选取的实际案例以及对案例的分析、批判、评论过程当中,可以全过程真实呈现学生的媒介思维,对于学生思维当中的科学部分要予以积极鼓励,对错误意识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转化,这是帮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转化、进行启发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媒介素养的夯实和养成,然而这一过程往往在多数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中被忽略或轻视,造成学生无法真正将正确的理论和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行动准则,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三)课后围绕社会导向,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说新媒介素养课堂是高校学生全面了解社会的窗口,那以社会为导向的课后实践就是进入社会的重要演练,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高校新媒介素养课程教育应该注重全过程培养,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引导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落实和提高。要围绕新媒介素养教学的目标和理念,积极对接实践基地,并创设一些特定的实践场景,帮助学生深度体验调查、策划、创意和提案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形成课堂课下的内在联动。当然,时代在发展,既要面对社会实际需求,也要立足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打造多元的实践模式。要鼓励学生在媒介实践案例中寻找共性和个性,并学会回溯理论支持,系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5G背景下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是积极应对全新的媒介生态发展和融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改革模式转换。未来的媒介生态正在呼唤一个倡导理性表达及新闻传播整体融合并良性互动的时代。因此,要通过积极的新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综合教学团队的打造,突破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育人的瓶颈和局限,培养学生立足现实、服务社会的大局意识。高校媒介素养课堂作为培养大学生的第一平台,要肩负起新闻舆论引导和新闻人才培养的重任,以课程改革为先导,努力建构面向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新闻教育新体系。

作者:唐雪莲 刘雪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