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深层次浅析

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深层次浅析

摘要:本文系统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独特个性,详细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寝室文化当前的状况,建议从几个方面考虑创新寝室文化建设模式,开发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重视寝室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寝室文化的积极性;用人文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适应性;促进规章制度改革,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建设。

关键词:图书馆;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开发正能量

寝室是大学生的家,在这里室友们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阵地要成为推动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贡献力量。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为“00后”组成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环境的变化,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独特特点,探索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状况,开发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大学是我们最美好的青春,然而,对青春的回忆却永远绕不开那个温馨的小屋的音容笑貌,那些永远不设防的深夜恳谈会,那份永远的情谊和影响我们一生的寝室文化的室友,终将是我们一生中最可信赖的朋友,那里是我们曾经留恋的家。

一、当代大学生独特特点

(一)有独立的理念,不善于团队协作。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掌握知识渠道畅通,获取信息能力超强,他们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远胜于“90后”大学生。在熟人面前他们大多性格外向,有说有笑、幽默、风趣,可一旦到了陌生环境就变得沉默寡言,给人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因为,他们大多系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享意识、缺乏信任感,团队协作精神相对比较淡薄,独立生存能力也有待提升,缺乏有效沟通使他们时常陷入孤独。

(二)乐于高调做人,且不懂得运用收放。当代大学生构成基本为“00后”,他们受家庭溺爱,社会人文的环境因素影响,人生历程一帆风顺,从未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偶遇挫折多数大学生就会认为到了世界末日,感觉社会抛弃了自己。心理素质较差,抗干扰、抗压力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他们既渴望扩大社交圈,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又不肯主动放下身段与别人交往,长此以往便成为事实上的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三)当代大学生依赖性比较强,通过勤工助学打工赚钱来弥补生活费的不足20%,缺少自力更生信念。兴趣爱好广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从各类聚会、聚餐、联谊到登山、旅游观光、健身及才艺等方面都有参与,兴趣广泛包罗万象。注重与信息化的接轨和自身形象的包装,出现“早恋和婚前性行为”赞同者居多的趋势,痴迷武侠、穿越、科幻、游戏、推理和娱乐时尚类书刊,喜欢跳跃式的阅读方式,极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在阅读中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勇于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释怀情感协调自我,总体上还是值得欣慰的。

二、当代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状况

(一)寝室物质文化层次。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1]当代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寝室中的文化硬件物质基本来自学生自有物品。有手机、MP5、数码相机、电子词典、电子阅读器及各类电脑等数字化产品。大二以后电脑普及率达95%以上,大家有自己的QQ、微信、电子邮箱、微博、网络游戏,大家在网络上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亦乐乎,少数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聊QQ、微信、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以至于忘却身边他人的存在,放弃了学业。由于过度依赖网络电子产品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连寝室环境卫生也差强人意,无人主动打扫,与人交往沟通能力渐渐衰竭,变得沉默寡言。

(二)寝室精神文化层次。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建设,总体上看是健康阳光的,适合当代大学生特殊需求,但不是没有隐患。据了解除了睡觉以外,大学生在寝室的时间大多是学习、上网、聊天、洗衣服,聊天的主要议题大多集中在新闻、星闻、爱情、学习。寝室室友之间大多能够和睦相处,大家在努力打造温馨家园,少部分寝室不够融洽,人际关系紧张应努力修复。在以寝室为主体参与集体活动时,我们经常发现组织困难,人员不整,参与不积极。当代大学生明显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潜意识,人际关系不融洽,缺乏顾全大局思想,缺乏团队协作理念和集体荣誉感。

(三)寝室制度文化层次。当代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他们渴望民主追求自治,懂得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挑战管理者。懂得大学生与人沟通不易,在与家长沟通时同样不易,其中最大障碍在于他们追求自由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于是,在寝室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体系上,他们更倾向于协商民主治理机制,由校方搭建一个协商平台,规章制度对所有大学生都具有约束力,但它又是开放的。学生们在对现行寝室管理制度的客观结论是:缺少人性化因子和限制个性化发展,期盼有所作为。

三、运用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寝室文化建设助力

图书馆还可运用已开通的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寝室文化建设服务。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一个标志性的交互工具,几乎成为所有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所以微信服务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使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加速推广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应用,进入微信服务平台,可查阅图书馆馆内所有个人借阅信息,中、外文数据库,馆际互通互借,收看视频讲座,新书推荐,阅读推广,调阅电子图书数据库,翻阅诸如超星浏览器,书生之家,知网、维普等数据库。读者能随时随地体验到图书馆的服务,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享受图书馆服务,公众服务平台能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推送到每一位读者手中。力促点对点精准化服务,把图书馆的精准、务实服务融入读者心中,为寝室文化的正能量积聚力量,也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

四、开创寝室文化建设新模式,开发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一)图书馆应配合学校用换位思维理念,用理解至上的思维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关注、参与寝室文化建设。当代大学生富有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象空间,乐于尝试一些新鲜陌生的事物,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校方可选择一栋寝室楼先行实验,来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培养一批能起到示范效应的带头寝室,把他们扶持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平台,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去团结、凝聚、启迪更多同学。与此同时还应组建网络管理平台,推选以学生楼长、楼层长、寝室长组成的自律管委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督促和检查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寝室及走廊的清洁和有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潜能。开发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意识。

(二)以人为本,培育大学生的全面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高调、张扬、叛逆的个性,是时展的产物,并非个体缺陷。他们富有朝气和生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思维敏锐,善于思考,而面对失败和挫折缺乏勇气,这对学校提出了新课题,[2]图书馆应配合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坚持教书育人的服务理念,关系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注重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把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促活动内容丰富,融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一体。通过耳濡目染的方法和形式实现人格修养的目的。校方可适当增加组织以寝室为个体的活动,如后大学时代规划、文明寝室演讲、寝室趣味运动会、寝室创新大赛、寝室文化节、寝室摄影大赛等活动,图书馆均可组织参与,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能为大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平台。能进一步增强寝室成员间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想象力,寝室文化地位得到大幅提高,使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巩固了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正能量。

(三)寝室制度建设,探索寝室民主制度化管理。寝室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培养良好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重要场所。[3]寝室文化建设应依据学校行为规范和大学生寝室管理目标加以修订,告知学生他们的权利与义务所在,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但对于当代大学生在实际执行中的时效性受到挑战,形同虚设,他们极力要求民主与自治,作为学生主体的监护人,校方与图书馆都应及时调整思路,通过网络积极联络学生,主动给她们推介一些好书,尽量给她们提供一些网络便利,购买并提供强大的搜索引擎、检索工具、链接等,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求知欲望。以严谨务实的寝室管理理念对接以人为本和民主化管理。与此同时,寝室管理人员也应参加职业道德培训和考核,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方式,实现管理制度到位,寝室管理员到岗。用行动支持寝室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尊重知识、追求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和羞耻感,懂得辨别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以正确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提高文明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净化她们的心灵。

(四)图书馆可积极配合校方搭建网络平台直达寝室,帮助同学们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坐享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共享黄金屋,遨游在辽阔知识的海洋,要让同学们感觉到即使在寝室浏览图书馆文献同样便捷,感受到图书馆的不可或缺性,体会到正能量无处不在,让她们领略到图书馆绝非摆设,离开图书馆是一种文化缺失,是一种知识的不完美,是一种力量源泉的巨大损失。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健康发展之目的。

(五)在大学图书馆内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学生助理队伍,他们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高级管理员,可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寝室文化建设,赋予他们参与一部分推荐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有针对性地负责走访一个楼层或一个班级推荐,利用图书馆的常识,帮助同学们认知获取图书馆的技巧,从推荐一本好书,一本新书反馈需求做起,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使之形成系统化、常态化、精准化,从而帮助我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晓艳,吴付罚.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育人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19(12):238-240.

[2]张丽,周继荣.以宿舍案例为切入点探析学风建设的新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9,6(60):143-145.

[3]朱梦月.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8):160-162.

作者:范青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